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试教育的定义

篇1

一、层次化教学,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每个学生因为遗传、性格、成长环境、智力等因素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注重这一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层次化的教学,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地发展。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反应和接受较快的同学为A层;而那些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学习方法欠佳或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同学为B层;另外一部分基础较差,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同学为C层。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比如,在单词教学时,针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处于C层次的学生,应注重提高他们的基础水平,促使其掌握单词的拼写及基本意义;对处于B层次的学生,应注意向他们渗透单词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单词happy时,教学生认识happiness、happily及happinessless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后缀表示形容词,什么样的后缀表示名词,什么样的后缀表示副词。再如,学习important时,引入unimportant,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前缀表示反义等等。而对于处在A层次的学生,如何记忆和学习单词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难点,这时应着重训练此类学生如何将独立的单词灵活应用于作文和交流对话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组间又形成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要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组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性格的不同,划分成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照顾,同时,各个小组间又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第一,组内成员必须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并定期轮换。根据学习讨论的内容不同,可以是单词的朗读和拼写,也可以是句型的功能练写,还可以是角色表演、情景交流对话等活动。以2人、4人或6人为一组,角色可有主持人、主讲人、分述人和记录人等,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激励,同时,也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过了一段时间后,再重新进行任务的分工和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信心,得到均衡发展。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和指导。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生活性的任务,并规定好讨论的方式和时间。其次,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担任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出现疑问或剖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困难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养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其担任起教师的小助手;也要关注英语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和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避免他们游离于课堂讨论之外,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督促和教育。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对于刚刚过完暑假的学生来说,他们是非常感兴趣并乐于分享的。将学生6人分为一组,让他们进行相互询问暑假到哪里玩的真实对话训练,学生都热情高涨,并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了活学活用。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情出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篇2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学习 “一二一·立定”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

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来矫治这些缺陷,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我们学校秉承“新课改的理念”,以“建设现代优质学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满意和向往的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为办学目标,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加强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与应用,并结合实际,制定“一二一 ·立定”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思想

以洋思永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和杜郎口(“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教学经验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

二、模式内容

教学结构:预习 指导 练习 反馈四个阶段:

1、预习 时间8——10分钟。教师要在此环节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示,时间限定在1分钟以内。目的是避免学生自学和学习的盲目性,便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等等。课程目标的设计要简洁,要充分体现纯知识性目标,条块明晰,紧扣课本的教学任务,并能在当节课完成。教师要有激励性的语言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自学形式原则上学生四人一组,围绕目标或提示分层次集体预习、自学、探究、交流,由小组成员集中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好记录。教师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提高自学效果。(预习时间由学生支配,教师巡视不语。)

2、指导 时间15——20分钟。针对目标开展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中差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地进行适度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并进行运用。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指导时间由教师支配,体现点拨、精讲,忌担心学生吃不好吃不饱的心理而泛讲。(时间由教师支配)

3、练习 时间8——12分钟。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进行常规知识训练,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展示设计测评题型拓展知识,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不语,学生自主训练,时间由学生支配)

4、反馈 时间1——3分钟。知识点的小结和对学生整体完成目标情况检查,师生共同总结。难点点出及解决方法,布置课后任务。(时间由师生共同支配,)

四个环节相互关联,节奏明快,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使学生在一种紧张有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规范行为,形成品格。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点零碎,语法分散,学生在自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把课堂教学版块划分成词汇与课文两部分,每一部分均体现“一二一”,课文内容结束后再立定。在词汇这一教学板块,总时间掌握在5分钟左右,学生自读单词1-2分钟,检测2分钟,纠错1分钟。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学生得瞬时记忆力也发挥得好。这样在进行课文内容时,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词汇问题。在课文内容教学板块,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得到的只是,教师绝不开口讲。在实际操作中,我一般按照课文顺序1a,1b,1c,2a,2b......引导学生学习。要求填充得问题答案,请一名或几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他人进行点评。既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增加他们对知识点的认知。

英语课上的自学指导不能一下子全部展现给学生,否则他们就会产生较大的思想负担,思维不能集中,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所以自学指导按课堂版块的组成逐次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每一步每一分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例如:学习词汇时,教师给出的自学指导为:Read and recite the new words in five minutes, then check with your partner. 学生一看就明白自己必须在五分钟之内读会背会新单词并与同桌互相检测完。

精讲部分,我们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讲授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短语”。这方面知识学生一般自己找不出来,即使能找出来,也不会概括,就需要教师细讲,多举例子,使学生理解透彻。然后在通过练习题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篇3

    一、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

    以学定教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成长需求、个性特点、学习准备以及发展潜能等等设计与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学业的进步程度来评价与调节教学行为,而达到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以学定教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指学生其正当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满足,同时其学习又要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

    然而,受到当前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影响,也受到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较为短缺等限制,学生“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的学习需求被强烈关注并过分放大,而对学生的当下成长的需求不够尊重,学习也就成了一件苦差事,学习没有乐趣,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也使教师教得苦且累,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也对立,形成恶性循环。这很显然并不是小学基础教育的本意。以学定教要对学生的当下和将来、认知与情感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方面发展需求进行统筹考虑。

    一、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

    1、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准备

    3、要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4、追求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5、学业进步是衡量标准。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

    1、自主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2、自主合作学习的交互性体现

    三、“以学定教”视角下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建议

    (一)“以学定教”学习模式的建议

    1、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观念

    2、建立把对话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3、培育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园文化

    (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建议

    1、为高年级英语教学搭建优秀平台

    2、促进自主合作学习的交互性

篇4

[关键词]not(so)as...as...句式 同级同一事物作异质比较 否定式 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84-03

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语言难点,这些难点不仅在学生人手一册的学习用书中未向学生指明其用法,而且在与学生用书配套使用的教师用书中也鲜有提及。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只有两种选择:或是避难就易,将其蒙混过去;或是知难而上,在授课前后加班自修,查阅各种资料,力争把问题一一化解,提高教学质量。

最近,在教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第二单元text A “I forgive you”[1]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The saying“Forgive and forget”may roll off the tongue,but it’s as shallow as it is short.

很明显,句中出现的“主语+be动词+as+adj+as+adj”同级比较句式,与我们所常见的下列同级比较句式完全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同级”意即 “原级(positive de?鄄gree)”指用以表示比较项之间的“等同、相同”。[2]

例如:

1.Some rock is as hard as diamond.

有些岩石坚硬如金刚石。

2.Astrophysics is just as difficult a subject as geo?鄄physics is.

天体物理跟地球物理学一样,是难学的学科。

3.The rain was not as heavy yesterday as today.

昨天的雨不如今天的大。

4.That salesman isn’t as aggressive as(he was)before.

那位销售员不像以往那般积极了。

而这些语言难点,有时查阅有关的英语语法专著也难有收获,如《新英语语法手册》对上述较特殊的“as...as...比较结构”只字未提。[3]而某些语法专著即使已经触及这一语言难点,但语焉未详。比如《大学英语语法与练习》,[4]在论述本文所探讨的“as...as...比较结构”的时候,只是有如下一句简单的说明,“as...as...结构”还可以以下面的形式出现。

5.He found driving as tiring as walking.

他觉得开汽车跟走路一样累。

6.The message is as clear as is necessary.

这信息再清楚不过了。

那么,上述这种形式有何特点,其构成原理如何,我们还是一无所知。后来笔者查到章振邦教授的大型英语语法专著《新编英语语法》,才发现他早在1983年就已经提出我们所探讨的这种较为特殊的“as...as...比较结构”属于“表示不同质事物之间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构”。[5]再往后,章振邦教授将这种“as...as...异质比较结构”定义为:as...as...结构的句子也可能主语相同,而比较项目不同。[6]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针对“as...as...异质比较结构”,学界目前几乎已经达成一致的认同,承认可将“as...as...异质比较结构”的肯定句,译为“既……又……”,如著名英语语法学家张道真教授有这样的归纳:“as...as...结构可表示(某人)既……又……”[7]此外,英语学者张维在其《英语常用词疑难词典》中也认为,“as+形容词+as结构在同一个人或物作不同性质的比较时,译为既……又……”[8]张维的观点与张道真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主要指人,而前者则认为指人指物均可。

例如:

7.He was as sensitive as he was obstinate.[9]

他既固执又敏感。

8.Martin was as impatient as he was stubborn.[10]

马丁既很顽固又缺乏耐心。

9.John is as wise as he is witty.[11]

约翰既风趣又聪明。

10.The girl was as brilliant as she was beautiful.[10]

这姑娘既漂亮又聪明。

11.He is as brave as wise.[12]

=He is as brave as he is wise.

他既聪明又勇敢。

12.She works as happily as plays.[13]

=She works as happily as she plays happily.

她既尽兴地玩,又愉快地工作。

但本文所探讨的上述“as...as...异质比较结构”的否定句(其否定式可表示为not as...as...或者not so...as...结构)形式,[9]对其理解与翻译目前仍是学术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之一。

例如:

The lady is not so witty as she is pretty.

很明显,这个例子中否定形式的“not as(so)...as...异质比较结构”,如果再套用汉语“既……又……”句式的所谓否定式“既不……又不……”或 “并非‘既……又……’”来翻译,可得出下面两句:

那女士既不美丽,又不太风趣。

那女士并非既美丽,又风趣。

这两句译文明显与原文出入过大。而我国语言学者对类似英语句子所作的理解与翻译往往是:

The lady is not so witty as she is pretty.

那女士美丽,但不太风趣。或:那女士人美丽,但不够风趣。[10]

The man is not so wise as he is witty.

那人很风趣,但欠明智。[11]

但对于类似上面两例这样的译文,有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与(英文)原文相比,则不仅形式上不相当,意思上也有一定出入。” [10]

因为从英文原句的角度来看,存在如下语法和结构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该“as...as...结构”的肯定式,英语肯定句The lady is as witty as she is pretty.第一个as之后的witty,与第二个as之后的pretty,并不属于类似汉语的对等关系,因为在该句型中,第二个“as”属于从属连词,它引导的是一个从属于主句的状语从句。对上述用法,杜永文教授曾有过精彩的论述,即“as...as...”的意思是“(程度)一样如像[即像后者的……情况,主语(前者)也一样(同样)……]”,其中前一个as是副词,用作状语,修饰紧接在它后面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后一个as是表示同级比较的从属连词,其作用是把它前面的主句和后面的表示同级比较的状语从句连接成一个复合句。[12]

因此上述肯定式的英文句子:The lady is not so wit?鄄ty as she is pretty.据其英语语法和结构关系来分析,意为“一如她的美丽,这位女士也一样(同样)风趣。”同理,其否定式则为,“不像……一样,也同样……”。

因此,该句的否定式:The lady is not so witty as she is pretty. 据上述所分析的英语语法和结构关系,意为“这位女士并不像她长得美丽那样,也同样风趣。”这样翻译虽然已经接近原文的含义,但仍显得太哆嗦,字数过多、过长(英文仅10个单词,汉语译文达19个汉字),在形式上与英文原句相比明显不相当。那么,对上述这种英语同级同一事物作异质比较的否定式,有没有更好的理解与翻译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as...as...作为表示“同等”关系的格式,相对于表示胜过的more...than...以及表示不及的less...than...(Jespersen,1933:224;Quirk等,1985:1137)。对于这一观点Huddleston(1971 / 1984),Rusiecki (1985)以及Mitchell (1990)均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把as...as...格式与‘同等’概念联系起来过于简单化,既不精确,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Mitchell,1990: 53)。[13]

因此,对The lady is not so witty as she is pretty.这个英文句子所作的汉译“那女士相貌美丽,但不太风趣。”恐怕甚至连“否定的同等关系”这种算不上精确的理解都还达不到。因为这种翻译,只说出了“美丽”这种性质多一点,而“风趣”那种性质少一点而已,给人的感觉是这两者与“同等”或“同等”的否定丝毫都不沾边。上述汉语译文“那女士相貌美丽,但不太风趣。”如果回译过来,即为一句简简单单的英文“The lady is pretty, but not so witty.”

对上述as...as...句式,Rusiecki(1985:89)明确提出,表示差异的more...than...和less...than...格式在用于同质比较时所表示的差异是线性的(linear),而as...as...表示的实际上是一种比例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因而也就不是同等关系;具体来说,在不带比率修饰语时,as...as...表示的比例关系为1∶1,比值为1,而带有比率修饰语时,比值则随之发生变化。[13]

赵世开等原则上赞同Rusiecki关于as...as...表示的是比例关系的观点,而且认为,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不仅在于这一格式能受“比率修饰语”的修饰,而且还在于它能用来表示明显的倚变关系,即能用于动态的比较。[13]

Mitchell(1990:59)则证实as...as...所表示的意义本身是不明确的,其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或者“介于‘大于’和‘等于’之间”这样一种不明确的意义,而不是“小于”的意义。他进而明确提出as...as...式实为逻辑上选言关系X≥y(即X≮y)的语法表现形式。Campbell & Wales(1969:241)则声称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对,认为“正确的观点存在于二者之间”,既不是“完全等于”,也不是“大于或等于”,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其实,他们的观点与“大于或等于”派并无本质的差别,只不过更加强调as...as...格式的语义“可塑性(plasticity)”或者“不确定性”。[13]

Rusiecki(1985:144;153-154;164)基本赞同Mitchell等人观点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对于as...as...格式可以有“约等于”“大于或等于”两种解释。所谓“约等于”就是“等于或大于或小于”,但以不太偏离基准为前提。这个观点实际上已向我们提示,as...as...格式所反映的不是一种双方“全等”的静态关系,而是一种“围绕基准点或不太偏离基准点”的动态关系。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我们认为Rusiecki,Campbell & Wales以及赵世开等人的观点更加全面一些,前者向我们提示:as...as...具有“约等于”“大于或等于”“非线性比例关系”“可塑性(plasticity)”或者“不确定性”这四种动态意义;后者则表明as...as...能用于表示明显的动态倚变关系,即可以用于动态比较。他们的观点都比较符合英语的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启发我们对as...as...用于同级同事物异质比较的探索,即对于描述动态倚变关系的as...as...结构及其否定式not(so)as...as...我们也完全可以用汉语表示数量倚变关系用法的格式“多……多……”“多少……多少……”“几……几……”“有几(分)……就有几(分)……”等等来表达。

因此,前述的as...as...格式的否定式not(so)as...as...都可以据此翻译如下。

原译:The man is not so wise as he is witty.

那人很风趣,但欠明智。

改译:那人并非有多风趣,就有多明智。或:那人并非有几分风趣,就有几分明智。

The lady is not so witty as she is pretty.

原译:那女士相貌美丽,但不太风趣。

原译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静态翻译,未能将前面众多学者所分析的“约等于”“大于或等于”“非线性比例关系”“可塑性(plasticity)”或者“不确定性”这四种动态意义表达出来。从该译文中,其“风趣”有多少、占几分,而“明智”又有多少、占几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因此该翻译与英文原意的出入也就显而易见。

改译:那位女士并非有多美丽,就有多风趣。或,那位女士并非有几分美丽,就有几分风趣。或,那位女士并非美丽几分,就风趣几分。

改译分析:比如该女士有八分美丽,那么写下了这个句子的作者意思是,并非该女士有了“八分”的美丽,她就进而拥有大约同等比例――即“八分”的风趣。

因此,通过改译之后的含义,我们得以强调:“美丽、风趣”;“风趣、明智”之间具有一种动态的倚变关系,而非“美丽、风趣”;“风趣、明智”等等两种相伴的不同性质之间“一个多一点,一个少一点”的静态甚至是貌似“线性”的关系。这种静态关系,我们用下面两句简简单单的英文就可以表达,丝毫没有必要使用as...as...句式或其否定式not(so)as...as...因此,上述汉语原译均可回译如下。

汉语原译:那女士相貌美丽,但不太风趣。

英语回译:The lady is witty,but not pretty.

汉语原译:那人很风趣,但欠明智。

英语回译:The man is wise, but not witty.

所以,对于“一般认为比较格式用于异质比较,重点不在比较,而在描述”[14]的说法,我们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涉及静态描述,我们只需用上述“The lady is pretty, but not so witty.”这样的静态句式来表达即可,无须使用表达动态倚变意义的as...as...句式或其否定形式not(so)as...as...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将英语同级同一事物进行异质比较的否定式,翻译为汉语表示动态倚变关系的“多……多……”“多少……多少……”“几……几……”“有几(分)……就有几(分)……”等结构,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译例。

[ 参 考 文 献 ]

[1] 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材(II)[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

[2] 薄冰,司树森.新英语语法手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5.

[3] 薄冰,司树森.新英语语法手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4-85.

[4] 董眉君.大学英语语法与练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2.

[5]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498.

[6]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49-451.

[7] 张道真.全新版张道真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19.

[8] 张维.英语常用词疑难词典[Z].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114-115.

[9] [英]卡拉里(Clari,M.)等,朱亚军译,章振邦审校.Collins Cobuild实用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55-166.

[10] 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57-158.

[11] 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58.

[12] 杜永文.英语疑难词语词典[Z].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0-651.

篇5

【关键词】艺术媒介;电影学原理;戏剧表演;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9-01

“艺术媒介决定论”是电影学原理四大基本内容的第一要义。它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的表现媒介形成根本区别,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第二个层次,艺术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各门类艺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创作方法。

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一脉相承,有很多相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以及美学方面的艺术评定标准不一样。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材料

在《电影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艺术理论层面意义上使用了艺术媒介这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没有对艺术媒介这个范畴进行形而上的定义,但已经隐含了艺术媒介构成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思想萌芽”。除亚里士多德之外,莱辛也在其著作《拉奥孔》当中论述了关于艺术媒介的“符号化”定义。

其实,《电影学原理》中早就通过严谨的求证和推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媒介的定义。艺术媒介,“即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是艺术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呈现,是某种具体类别的艺术作品的全体对象所构成的集合的总特征”。电影艺术的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戏剧艺术的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

艺术材料即艺术作品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稍微宽泛一点的定义是:艺术材料是指用于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艺术材料是艺术媒介的物质载体,艺术媒介要通过艺术材料才能得到体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戏剧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期间有一种艺术材料是共同作用于两种艺术形式的,那就是演员本身。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点

戏剧与影视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在其中演员都充当着三方面的作用,作为创作主体的同时还具备工具材料以及被创作对象的作用,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的创作通过表演这个过程来进行表现,创作过程也结合了演员本人的一些个人感情与个人气质,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表演,演员都同时充当着“创造者”“创作素材”以及“表演的最终呈现者”三个角色。

对于演员的培养来说,不管是影视还是戏剧都必须注重基本的素质训练,只有功底扎实了才能走得更远。对于技巧方面的培养来说,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观点,认为将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搬到屏幕或舞台上来就行,不要刻意对演员进行技巧培训。虽然现在流行的一种对演员成功判读的标准很正确,即一个成功的演员创作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让观众忽略了他是在演戏,并高度评价这种演员的表演水平。然而,不能说他们的演技与表演本身无关,这种说法是对演员的不尊重,而且违背了哲学原理,错把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当成自然了。

在《电影表演基础研究》一书中,著名影视研究学者齐士龙先生强调了组织行动对于表演技巧的重要性。因为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组织行动贯穿始终,从被动的培养到自我组织表演,最后到完整的组织人物角色扮演。

除此之外,台词的创作也不能局限于剧本,而是应该随着表演艺术创作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台词,甚至整个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时刻记住“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而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表演艺术,节奏的影响同样存在。这里的节奏即剧本本身的角色在剧情中的节奏和演员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前者需要演员整体把握演出角色的节奏,对于后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应该处理好表现的力度和展现角色速度的问题。因为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都是一个固有的节奏,节奏掌握得越好,表现效果也就相应地越好。

由此可见,节奏包括演员内心和肢体方面的动作强弱、持续时间等,它体现在整个表演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剧本塑造的人物个性以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剧本叙事的进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节奏,体现着作品的发展速度。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节奏抑扬顿挫,长短交替,动作表现强弱恰当结合,这些节奏与人物的表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有机的节奏感受。节奏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

三、结论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艺术材料的范畴,但是演员作为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艺术材料,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表演”层面上简单论述一下“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在引领我们进入艺术世界时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才使得表演在两种艺术形式当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平,常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字: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学生素质 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几乎每一个不搞教育的国人都会说要坚定不移的推行素质教育。可什么叫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没听人说过。那么实行素质教育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吗?就我掌握的资料,不能得出学生素质提高的结论。首先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像是下降了,结合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难发现我们学生的素质确实不是高。一些基本的素质:生活自理素质、心理承受素质、沟通交流素质、团队合作素质都不太具备。这些素质的确是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学到的,而且从1998年开始提出实行素质教育到现在也十几年了,也就是说现在大大学毕业生从开始上学就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成长,就是素质教育的光辉下长大。或许有人说需要时间,再过十几年我再回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谁的观察更准。其实有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根本就等不到十几年之后,因为我们处于“改革”期,我们是不是得反思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改革的对象是什么?我们得怎么改?

核心概念: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打着打倒应试教育的旗帜的出来的。据说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专家开始的时候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概念,幸亏这几年广大专家尤其是一线老师对那些专家的理论做了最具体的解释。

素质教育的概念(百度百科):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应试教育的概念(百度百科):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为目的,其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

其实有理性的人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这两个概念逻辑上不存在矛盾。素质教育的定义中有一句话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是他们实质上是根本不对应的两个概念。素质教育回答的是教育目的这个问题,素质教育它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目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以培养好勇斗狠者为目的的尚武教育(斯巴达式教育)、以增加“工具理性”为目的的唯智教育、以培养对某人的忠诚为目的的奴性教育,等等。而应试教育回答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程序、规则问题。是入学标准、选拔方式、资格认证的一种测量手段,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有不以分数而以个人的赏识为标准的“伯乐相马式教育”、以长官意志为标准的“推荐、保送教育”、以出身为标准的“种姓教育”、“成份教育”,以财力为标准的商业化教育,等等。比如中国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再举个例子就是时代的 “教育改革”――成分论,倒的确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但其目的却绝对与“素质教育”无关。

我们再分析几个事实,其实大家都知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中,中国最失败的是什么教育?我们不能说是基础教育。中国学生的基础好是世界闻名的,很多国外的大学也喜欢招中国的高中生。但是我的大学毕业生跟国外的下笔却不是很有竞争力,但是黑色幽默,也是最最悲哀的是,中国各个教育中最没有必要搞“应试教育”最应该实行“素质教育”的应该是大学教育吧,我们的大学做了些什么,做成了些什么,大学产品――大学生素质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此中真意,颇可玩味……

最后我们看看对应试教育的定义吧,“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是什么?高考,考试大纲,高考卷,那么为什么每年对高考卷的评价中没有“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好办――找高考命题专家。“ 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呜呼哀哉,这句话好像与学生、老师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吧,倒是与教育管理者有很大关系。“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综合素质偏低是和谁比较?和美国吗?人家美国的大学为什么不排斥中国的高中生?有的还很喜欢中国的高中生?“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果说我们中国的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全中国人都笑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思想政治教育”总量应该不少吧。再说“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非智力因素是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吗?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吗?教育是什么?是启迪和唤醒,没有有宽松的环境,没有思想自由的氛围,没有有个性的老师,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难啊……

其实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之弊,有相当成份并非“应试”所造成。其中首要原因是优质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公。理想的教育体制应当在实质上做到“有教无类”,人人平等地享用教育资源。可是事实上我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从国家来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更由于短视我国多年来教育投入严重滞后,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类似我们、甚至不如我们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还由于某些教育思想影响,教育意识形态化,对社会办学与民间教育投入限制较多,使得教育资源的短缺极为严重,争夺这些资源的竞争也就变得极为残酷。所谓“考试对学生的摧残”,说穿了就是竞争对学生的摧残。实事求是的说,面对竞争最好的是什么?公平!不可否认,高考为广大老百姓,尤其是底层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最公平公正、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最便捷的、能够让有能力者的能力得到证明、才华得到施展、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最最公正的机会。

如果不改变“优质资源短缺不公加剧竞争”的局面,只是机械僵化地取消或弱化考试的作用,那“非考试的竞争” (符合规则的走后门、弄特权去加分等等)对多数学生而言岂不是更加残酷吗?(参考《南方周末》《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其实自主招生,自主命题,事实上是让寒门弟子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少,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说句发牢骚的话,从一定意义上,我们还不如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呢,那时候还是全国不论地域、不论贫穷、不论出身的全国统一命题呢。央视“名嘴”白岩松在与郑州大学学子谈青春、谈理想、谈目前的高考制度的时候说:“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高考有千万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说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逢进必考”是社会的进步的话,那么我们教育的这点事算什么?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很有生命力,至少能保证公平,而且应试能力是相当一部分人适应社会的必须能力,而且应试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并不大。比抨击应试教育更迫切的是教育公平问题。

写在后面的话:我不是有意为应试教育辩解,我也赞成实行素质教育,也认为目前我们的教育制度有问题,乃至有危机,亟待改革。但我反对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的提法,也不赞成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纲领。这样的提法并未抓住如今教育危机的实质,这样的纲领更可能误导教改。我希望我们的主流专家们、领导们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调查、多一些实践、多一些尊重事实,如果我们批判的一些做法是“冒进”、“”的话,我们能保证后来是不是说我们的一些改革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是在“瞎折腾”?

参考文献:

[1]毛家瑞 《素质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2]《南方周末》封面《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J] 2011-8-4

[3]王少敏《再也不能这样培养孩子了:写给中国教育界和家长的逆耳忠言》[M] 云南出版集团出版 2012(6)

篇7

在素质教育出台的那一天,它就有了一个对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这样作为它的靶子而存在,是素质教育推广时的对立面,是一个需要否定的目标。但应试教育历久弥深的影响一直扎根在被它熏陶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包括那些“深受其害”的教师们,因而也在一次又一次地陈波泛起,为应试教育唱响一次又一次的赞歌或鸣冤。最终,教育家、理论家们便总结出一个两全其美的逻辑理论: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这样,兼容并蓄以后,两者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了,而事实上两者的冲突却始终未曾中断过。

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应试教育是冲着那一道道考试关而去的,其中有不少应试的技巧手段,也有不少有针对性的内容,往往资深的教师有屡试不爽的“秘方”,能闭着眼睛历数各个考试要点、难点,而学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如能掌握要领,必定会成功在望。相反的,素质教育讲求的是人的全面素质,甚至包括人的社交能力、人的情感态度、精神意志品质等等,原是想要在西方已有的现代文明中找寻到他们成功的道路,这种教育方式现在就被我国冠之以素质教育的头衔了。因为国外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与他们的基础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就羡慕就搬了现成的经验、方法来用。各地先后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改革,比如现代化教育学校的评比验收,目的是促进各个学校尽快配备相应的电子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以此来武装我们的教育;又如各种名目繁多的改革方案,有改校园的,有改教室的,有改课堂的,有改教法的,不一而足,为的是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相区别,既显得新颖有趣,又觉得前卫先进,似乎能体现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人变成精??各方面的精英、精怪。这与应试教育的将人变成泥??可以随意雕刻的东西,是有明显区别的。所谓素质不是指一般的能耐,而是有一定水平档次的才能,所以前者要的是各方面都能有所长的佼佼者,而后者只为培养通过各类考试的埋头苦读者,它更体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木讷般的专注精神,在这些纯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人可以再经二次加工成为他们想要的各种人才。

其次,我觉得两者的实施过程是有很大冲突的。譬如纪律,素质教育定当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特长爱好,要保护和尊重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并加以引导,使其在那些方面得到长足进展,因而对纪律而言,可以相对地较宽松些,不作过严的要求,学生哪怕将脚拿到桌子上来也未尝不可,不是经常有教授之类的谈到国外学校的学习之轻松愉快与自由时常将此拿来作比较吗?还说外国的教师上课时常喜欢坐在学生的课桌上讲课,学生听的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教师讲得高兴时也会将脚拿到桌子上来。而传统教育或称应试教育的情况下,这类作法是绝不允许的,在他看来是不符伦理和常纲的,学生没了规矩,自然也不会好好听课,而且往往是越来越难把握和管教,学生的举动会越来越出格,甚而自由到不可收拾。他要求是学生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全体必须要能熔于一炉,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为解决题目而努力。其它过程也是如此大相径庭。

其三,两者对学科的知识要求不一样。素质教育往往不作过分强调,学生能考好自然好,但倘若考不好,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他有好的素质也可以被大家认可甚至推崇的。而应试教育则不一样,如若考不好,那此人必定是死蟹一只,毫无办法了。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就是读好书、考好试。

不过,素质教育似乎正在囊括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将它收于囊下。并指出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定义和含义也在作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现时教育思想的各种变化。最后,造成一种概念就是凡是好的都是可以归入素质教育的,凡是有弊病的都应归入传统教育、应试教育或其它教育的不足之中。

在这里,更让教师们徘徊不定的是不断变化的教育衡量手段,一会儿说是以学生的素质来测试,比如语文中要考口试、书写、朗读等,但其量化的手段又是通过应试来进行的,结果呢?说是进行素质考试了,形式上取消了笔试了,但事实上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减负前更累、学习任务更重。何况,很多学校只是名义上取消考试,实际上都仍就在进行各类考试的,而且各种测试一个不落,而且说说不比赛、不排名次,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谁好谁差的。对学生而言,是在应试教育的这座大山上,又压上了素质教育这座大山。

那么,难道是老师们想不开,让学生反复去搞这些知识加素质吗?不是的。看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哪个毕业班的小学生不说学习压力大的?哪个中学生不说学习苦的?就在我们这个小荷作文网上的同学,在与我交流或向我诉说的内容中,往往都有对考试的恐惧与忧虑、对学习的厌恶与担心。什么原因呢?是一层一层的压力造成的,最后,这层层的压力全部都加在了我们的学生身上,他们背负着不能言状的痛苦。这些苦,我们的老师们也都明白,但还是不得不加上去,看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与我的交流中的感受,无不反映出老师们的强压式学习,有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就告诉我他们天天有考试、天天要做试卷了,语文数学占去了所有的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应试教育更应试教育,因为它多了一个素质教育,本来不用考试的素质,现在都要考了,更多了许多的名目繁多的测试内容,让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而我觉得有些学校单抓语数成绩已算是很轻松的了,相比各门学科都要抓,各种“素质”都要出成绩的学校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比如说语文除了笔试知识外要考各类素质项目,数学也有应用、基础、计算等能力测试,还有英语的口试、笔试,音乐的理论、器乐、视唱,体育的达标、体能、理论,美术的知识、绘画、工艺,常识的知识、实践,还有各类选修课的测试,乡土课程的测试等等。各个老师都接受了相应的任务要求,然后每个任课老师在这些压力下再将要求转嫁给学生,学生再将所有这些一一击破,自然痛苦了。初中里的学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往往在网上写作文较多的同学进入初中以后都没时间再写了,甚至连上网看作文的时间都没有,而且老师、家长也往往都禁止他们再上网看作文,要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现在我们的教育是“知也要知,不知也要知,此之为知也。”教师在不可适从的时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什么就搞什么,上面喜欢什么、人们需要什么就抓什么,在来来回回、东东西西的徘徊中生存。学生呢,我想说必要的苦是要有的,学习而不知苦,长大也不知如何去面对种种生活的苦了,然而他们中也有很多被好心的人们“爱”得有些受不了了。

篇8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是有它的客观必要性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大,则国立强大。“而决定科技实力的是人才素质,只有科技发展,经济才能加快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而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这一重任。结合我们中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出现了很多弊端,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风气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上曾出现过很多“高分低能儿”、心理障碍儿童、道德败坏的不法分子等等,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这种教育体制急需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关于素质

关于素质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先从词语本身来说。“素”是指本身的、原来的。“质”是指事物最根本的特点。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主要是指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定义。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杨和亭综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具体而言,人的素质应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我们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的这一定义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这里的基本素质是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其次,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发展,发展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应试教育”相对。最后,特别强调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存在众多弊端之后提出来的,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杨书胜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第一,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而教的,为了考试而学的。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这就升华了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第二,应试教育针对的是想要通过考试的少数有升学欲望的学生,而造成的后果是会出现现在普遍看到的“高分低能儿”,扼杀有真正潜在能力的同学,他们不一定会考试得很高的分数,但却有其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而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这就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差异性。第三,应试教育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大力度灌输考试的规则,而忽视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应试教育也忽视学生心理的需要,有种急功近利的目的。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差异,主张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

(三)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虽然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先说明如下,对我们更好改进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误区一:素质教育等于精英教育

在国外有一种教育模式叫做精英教育,就是针对少数学习顶尖的学生进行的特殊培训。通过这种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出为国家服务的高品质人才,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可是在我们国家的一些中小学却正在进行着这种精英教育,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老师特别关照所谓的“尖子生”忽视学习不好的同学。我们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单一的实行精英教育根本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需求。其实,精英教育换一种说法是歧视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说的是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可以进行教育。所以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可行的。

误区二:素质教育等于技术教育

现阶段,不少学校认为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把教育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好多学校开设演讲口才培训班、英语口语培训班、电脑技术培训班等等技术类的培训班,这些方式确实可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不能把这些等同于素质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全部。

误区三:素质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包容性,它不是某一素质的培养,而是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很多中小学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学生的特长培养,开设很多专门的实验班,美术、书法、绘画、围棋等等特长班。甚至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让路给这些特长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特长的培养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是不等同于特长教学。所以说,素质教育不等同于学生特长爱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杨书胜.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和行动策略[D].山东大学,2008

篇9

一、现实完整的知识在生活世界中

中外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表明,教育首先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仅囿于书本、课堂、学校却不能获得现实完整的知识。哲学认识论变革告诉我们,现实完整的知识在生活世界中,在实践中。康德、胡塞尔尽管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对知识的来源最终做了“先验”的解释,但他们却十分清楚地主张,知识的因素必须要有生活经验的参与。康德的哲学是先验哲学,他首先认为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思维,都是要以纯粹自我或先验自我作为构成知识的先决条件的。这种知识中的“先验因素”就是知识的先天形式,它不来自经验,但却是构成知识和知识对象的逻辑前提和先决条件。凡是知识,或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或是一般意义上的常识,都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先天因素,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会在认识论上陷入怀疑论。然而尽管康德在知识的最终来源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但在知识的内容上,他却丝毫不轻视“经验”,认为没有经验就没有完整的知识。“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因为如果不是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既产生了表象,又促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表象加以比较、联系或分开,把感觉印象这样一些粗糙的材料构成关于对象的认识,即经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怎么能被唤醒,因而活动起来呢?所以,按时间先后说,先于经验我们没有知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1〕(p27)胡塞尔同样强调,知识的自明性既不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以及笛卡儿的纯数学和观念自明性,也不是洛克和休谟的经验材料的直接呈现,而毋宁是二者的结合。〔2〕(p85)他认为,任何意识活动,包括个人的心理活动,都具有“性质”和“材料”两个方面。性质是区别活动种类的内在规定性,如感觉、想象、回忆、判断等,材料是活动所具有的确定内容。意识活动的性质与材料有对应关系,有什么样性质的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材料或内容。〔3〕(p96)胡塞尔所说的材料就是生活世界中感性质料。

最能给我们以启发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其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意义在于用法”是众所周知的,其基本含义在于说明,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经验活动是不可能有具体知识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具体的认识活动应从人类的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即使像计算这样的东西,人们之所以在这方面能达成一致,直接原因不是因为思想或精神方面的,而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一致、生活形式一致。“我要说:我们称为数学或对13×14=182这个命题的数学理解的东西是与我们对计算这种活动所采取的特殊立场,或者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其他活动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联系在一起的”。〔4〕(p202)总之,是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使用及意义。语言游戏植根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的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一个语词或语句即使它有不同的意义,相互交流的人们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明白它所表达的是哪一种意义。比如,就“时间”来说,如果我们笼统地问它是什么,一般人可能很难清楚地回答出来,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不会使用它。“在多数情况下,虽然不是一切情况下,我们可以给‘意义’这个词下这样一个定义: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5〕(p167)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旨在表明:只有回到生活世界,才有现实的知识。

哲学当然更是强调认识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命题”。〔6〕(p16)“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7〕(p10)“思想、观念、意识生产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8〕(p30)“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p18)“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的对立,并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10〕(p127)马克思的这些经典论述深刻地揭示出,与其说认识与实践是可以外在区分的人类的两种活动,还不如说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统一的两种基本功能。认识实践化和实践认识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实践不包括认识,那么也就等于说实践可以脱离主体。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有现实的知识,也才可能有发展。

事实上,在教育研究中,早有学者指出,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不能形成具体的知识。美国教育哲学家斐屈克认为,我们必须研究书本,研究它的特征,否则,书本在教育方面就可能被滥用,教育就会变成“无用的,和毫无生气的”。他认为书本有如下一些特征,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对“生活经验”的依赖性,即主张书本知识只有与生活经验结合才会有现实的书本知识。第一,书本仅仅是象征。书本皆是象征,是社会遗产内容的象征,人类经验的略图,人类生活及思想的记录。教育的功能,是把这些象征钥匙交给我们,给我们一种力量去研读略图,了解这些记录。经由想象力,人们才把这些经验精华予以提炼。至于其自己的经验,及其自动努力,为一个人支持其自己要求的基本条件。第二,书本仅是摘要。在教育里有许多书癖,系由课本及其他书本观念所促成,以为书本就是知识。关于书本,依我们的见解,乃知识经过消化后的摘要。因此,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短小的摘要系统。越是符合这一特征,书本知识就越佳。这种观念并非如此天真。人们经常想到,倘若一切知识皆能予以缩短,成为一种简单的系统,则他们这一代将有可能获得精通,而踏上大量智慧成就的大道。第三,对经验的依赖性。斐屈克明确告诉我们,书本知识只有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相联系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即在斐屈克看来,仅学校中的书本知识是没有现实的力量的。他认为,主动的灵魂,为了自书中获得真实的教育的结果,其经验及其经验组织,必须与代表性经验相调和。此外,并需另有一种相关的潜力,而为主动的灵魂所能了解和掌握者。书本是过去各时代所有人类的伟大及种族经验的积累,故应与学习者个体经验具有关联,才能与当代生活环境因素取得联系。他甚至强调,仅书本,不能授予经验,不能转让思想,也不能赠予智力、情绪及道德方面的结果。这些品性皆需与实践结合才能获得。〔11〕(p189~199)尽管中外哲学家的哲学立场不一样,但强调完整现实的知识在生活世界中,需要生活经验的参与,却是中外大思想家共同的特征。

二、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不可能让学生获得现实的知识,不可能有完整意义的教育实践

“生活世界知识观”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脱离生活世界的应试教育其实连知识也是忽视的,因而应试教育就忽视了学生的一切。以往我们总认为应试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以为应试教育还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应试教育根本就不可能以“知识为中心”,因为生活世界知识观清楚地向我们表明,“完整现实的知识”在生活世界中。虽然书本知识是知识得以可能的基础,但它仅仅是基础,书本知识不等同于知识。既然完整现实的知识在生活世界中,书本知识不等于知识,那么,应试教育就不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既然脱离生活世界的应试教育不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我们又早已知道,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品德,忽视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得出结论说: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一切,目前仅由于课堂、学校的改革就没有完整的教育实践,在完整的意义上就是在做无用功。历史上仅囿于书本、课堂、学校的教育从来都是陶行知先生说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是一种“死”教育。早在汉朝王充就认为唯书本的教育是但拘一经,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没有实际意义。“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这种教育不但培养不出有用人才,反而致使青少年“栗栗”恐惧,身心受到摧残,根本不能承担繁杂的工作。“儒生栗栗,不能当剧,将有繁疑,不能效力。”(《论衡•程材》)颜之推批评士大夫教育是腐朽空乏。他说培养的人有的虽能品评古今事物,但“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乘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试经务也。”(《颜氏家训•涉务》)王安石认为即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一辈子也不可能学到实才,“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故虽白首于庠序,穷日之力以师上之教,乃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也者,皆是也。”(《王文公文集》卷一)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书本教育批判得最厉害的是颜元与陶行知。颜元指出,传统教育一个突出的弊病就是脱离实际,把读书求学误认为是训诂之学。他在《寄桐乡钱生晓城》一文中写道:“迨于秦火之后,汉儒掇拾遗文,遂误为训诂之学。晋人又诬为清谈,汉唐又流为佛、老,至宋人而加甚矣。仆尝有言,训诂、禅宗、乡愿,有一足以惑世诬民,而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12〕(p439)“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颜元明确地认为唯书本教育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中于心则害心,中于身则害身,中于家国则害家国。”〔13〕(p776)陶行知先生批评“老八股”和“洋八股”的问题在于把书本于与教育与知识等同了起来,“把书本和文字当成了教育本身。”〔14〕(p472)他指出:“中国的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15〕(p59)“老八股”只能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他问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16〕(p610)他也抨击“洋八股”,认为它同样与生活无关。“洋八股”与“老八股”一样,不让学生“生”,而让学生“死”。他讽刺说:“分明是教员,爱做拉车夫,拉来一车洋八股,谁愿受骗谁呜呼。”〔17〕(p611)陶行知先生还干脆批评书本教育中的人是“死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18〕(p116)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同样是“死教育”。夸美纽斯首先认为旧教育不能使学生学到有益的知识。他认为仅以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是一种无用的教育,不可能认识实际的事物;这种教育只靠死记硬背,不可能让学生记住有价值的结论;忽视通过观察自然事物,不可能学习有益的知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的极大浪费。旧教育不但无益,反而是学生“才智的屠宰场”:“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19〕(p61)卢梭对既有社会包括教育进行了猛烈批判。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20〕(p91)是腐败的社会使人堕落,并对儿童产生恶劣的影响。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1〕(p92)爱伦•凯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摧残,认为旧教育虽然使儿童获得了一点知识,却使其失去了个性。指责旧教育的结果是使儿童“脑力消耗,神经衰弱,独创力受到限制……对于周围事物之观察力迟钝”。〔22〕(p421)当前中国唯书本、唯课堂、唯学校的教育导致的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

仅囿于书本、课堂、学校,无论怎样改革,不可能有教育的实质性进展。中国的教育改革跨过了两个世纪,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实施,应试教育反而“变本加厉”这一奇特的改革困境便是明证。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课业负担继续增加,竞争越来越残酷,学生睡眠时间越来越少,身心继续遭到摧残……仅就补课来说,以前还主要限于高中,现在已完全延伸到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以前补课时间还仅限于晚上,现在中小学生已很少有周末双休日了;以前补课地点还仅限于学校,现在中小学生补课奔波在家庭、学校、社区以至社会上的任何地方,甚至强制性补课导致特大学生死亡事件发生……对应试教育“变本加厉”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国家权威报刊再度表示严重关切。2005年10月14日《中国教育报》登载:“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将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隔不久,2005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报》又撰文:“国家三令五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教育部采取了很多举措,但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片追’是陈旧落后的社会教育观和用人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它导致了大量的重复训练和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抹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拦路虎’。”《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9日刊登:“我们一直想加强素质教育,但究竟怎么搞,不甚了了”;并于2006年4月1日刊登文章对目前教育状况下的学习状态表示怀疑:学生学习“要熬到24:00,甚至凌晨1:00,这是常有的事。这样周而复始,怎能保证学生在白天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使我们一而再、再而三震惊的是,《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4日登载《重庆市一位初三学生果果的一天》,详细披露初三学生果果一天的学习时间竟长达18小时左右。并再次发表编者按:“看一看孩子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吧!我们的心情不免沉重!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对正值生长旺盛期的孩子造成身体损害,也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更制约了他们的精神成长。”应试教育如此摧残学生,如此“变本加厉”,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历史与现实一而再,再而三有力地证明:应试教育更多带来的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不可能让学生获得现实完整真正的知识,更不可能让学生获得其他现实的素质,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完整意义的教育实践。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改革永远不可能成功!

三、结语:联系生活世界,让学生获得现实完整的知识,同时获得其他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篇10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时代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记忆有可能会一生铭记,因此,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完善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可塑性极强,在此时对其进行阅读教学,既是教学的要求,也可使学生快速提高阅读技巧。对于教师和学校等教育机构而言,小学阅读教学的优劣是考核一个机构或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与其能力和薪酬也直接挂钩,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结果和应试教育

阅读的重点是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过于注重对题目的思考,而忽视了阅读的本质,近年来,学生竞争的激烈更是加重了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问题答案的思考上,没有重视文章的探索,在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学生盲目地根据答案对文章进行定义。这样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也没有语言的交流,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2.忽略学生的见解

近年来,随着学生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辅导书应运而生,教学参考书和课本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参考资料,而每道题的答案又极其统一,为了获得高分,学生只能按照统一答案来写,而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教师也是根据答案来进行阅读讲解,并规定只有与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答案一致才可以得分。阅读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力求每个学生都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允许思想见解的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但现有的教育模式则扼杀了学生的个人见解,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一来,将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坚持自我的学生。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措施

1.重视学生思想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接受者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见解和理解才是重中之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开放型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融入文章。

2.避免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