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利率;风险补偿;交易费用
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及的是资金的可得性不足,则中小企业融资贵涉及的是资金的成本过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普遍且一直处于高位。据不完全统计,民间中小企业的借款利率平均在20%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这是中小企业融资贵的基本描述。那么,中小企业融资贵究竟“贵”在哪里?
1 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
通常情况下,从投资者角度,所有企业面对的市场利率由三部分构成:
市场利率=无风险利率+正常风险补偿+正常交易费用
1.1 无风险利率
通常以基准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用国债利率表示,由纯利率和通胀贴水构成,但我国利率市场化还没完全到位,其代表性较差。目前,我国银行信用的基础是国家信用,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约束。根据就高不就低原则,可以将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视为无风险利率,当前大约在5.5%,略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理论上,无风险利率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货币增长)速度相联系的,很难通过市场行为降低无风险利率。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要等量承担无风险利率。
1.2 正常风险补偿
投资者为企业融资要承担风险,损失发生前会收取一定的价格补偿,如对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变现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等的价格补偿。我国目前尚没有企业风险定价曲线,只能根据现有数据进行简单推测。现有WIND数据库存有商业银行利率变化区间数据,等距取区间中值作为风险价格,可以大致描绘信贷风险收益曲线。当企业风险超出一定阈值时,银行就会退出,将风险高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留给其他金融机构。
1.3 正常交易费用
企业融资还要负担一定的正常交易费用(主要为中介费用),如担保、贷款保险、资产评估、咨询服务等费用,甚至要交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这部分费用通常在2%左右。
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也要等量承担正常风险补偿和正常交易费用。但这两部分若单独或汇总过高,则会使市场利率超出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
当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时,就会呈现中小企业融资贵状况。改变这一状况,可以由政府出面来解决。政府通过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使金融机构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达到契合。可见,市场利率与中小企业实际负担能力的差额消除的可能性,起始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取决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态度,依赖于金融制度构架的设计。
2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通常要高于一般企业,由三部分构成: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市场利率+额外风险补偿+额外交易费用
=无风险利率+正常风险补偿+正常交易费用+额外风险补偿+额外交易费用
2.1 额外风险补偿
相比一般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风险要大,为此要支付一笔额外风险补偿。根据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的实际利率状况,可以描绘出综合利率曲线。假定相同企业的银行信贷风险、信托风险、金融租赁风险等相同,其中的差异构成了额外风险补偿的主要部分,这部分资金投向是风险高的中小企业。取与银行信贷相同的风险区间,计算中小企业的平均利率约为14.0%。该利率水平排除了大部分民间借贷、网贷和小贷公司等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如果考虑全部中小企业融资利率,估计平均融资成本应该在16%~18%之间。
2.2 额外交易费用
中小企业还要为其高风险支付一笔额外中介费用。有时,中介费用在2%以上,甚至会高于4%,属于额外交易费用。
只有中小企业,才需要支付额外风险补偿和额外交易费用,单独或汇总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必须克服的,是通过改革可以消除的。
3 中小企业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贵的根源在于:第一,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第二,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前者是间接、次要的,必然是由中小企业融资竞争力较低引起的;后者是直接、主要的,无疑是由中小企业融资难造成的。因此,中小企业融资贵的主要根源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正因为如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贵集中体现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1]吴钦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与解决途径之争――依靠有形之手还是无形之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70-73.
篇2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 彭兴韵
2014年11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M2已达到了120.8万亿元,与2013年GDP(约58万亿元)之比接近20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已超过了86万亿元,其与GDP之比也达到了130%以上。这两个指标,放眼全球,也处于较高之列。但宏观流动性的总体宽裕并不能掩盖微观流动性窘境。
当下的融资难、融资贵,可从各类不同的利率中得到集中体现。即便央行在2014年11月22日宣布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债券市场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根据央行的统计,2014年9月末,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接近7%,比之前的高点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左右;贷款加权利率高于工业企业的销售成本利润率;执行贷款利率上浮的贷款占比仍达70%以上。
Wind资讯数据显示,BBB级企业债券收益率在过去几年里持续上升,到今年第三季度仍在12%以上。至于本以促进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利率、民间借贷的利率则更高。再加上形形的担保费、资产评估费、财务顾问费,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则普遍达到10%以上。
融资贵背后反映的就是融资难,宏观上流动性总体宽松与微观上一些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构成了新的矛盾。然而,我们必须对中国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一分为二地看待。
高污染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是调结构的
要求
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就是要把稀缺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那些缺乏效率的企业难以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本身就反映了金融体系的效率筛选功能。当下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有的是重新实现供需平衡的调整机制;再有的则是去杠杆化以逐渐化解金融风险的倒逼手段。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意味着那些“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在结构调整中被排斥到金融市场之外,是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必然要求。
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则是经济恢复供需平衡的外部金融机制所致。比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10月份,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了14.4%,其中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内的一些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呈负增长或略为持平,8个行业的利润明显下降。产能过剩的行业,由于企业通过降价实现去库存化的目标,导致其资本回报率下降。这些行业在其产品价格下行周期中,是难以获得资本光顾的。
具有高杠杆和潜在高金融风险行业的企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是一定时期内防止泡沫化扩张而逐渐降低金融风险的一种金融机制。这以房地产行业为甚。Wind资讯统计,房地产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0%左右。而在2014年11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了59795万平方米。这些行业面临的融资难,能加剧其调整,迫使其转变发展模式。
小微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主因:
信贷市场不完善和
经济下行
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认为存在于中国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都是合理的。有很多企业并不属于“三高”、“产能过剩”与高杠杆行业,它们因融资机制不畅而受阻,是经济发展中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2014年12月的国家统计局第三次经济普查显示,过去五年里,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并没有真正为创新驱动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末,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4.55 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足30%,至于股票与债券筹资,小微企业占比就更低了。这其中,真正用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金融支持,所占比重又可能只占较小的一部分。
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之后,“融资难、融资贵”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归根到底,这既与中国信贷市场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摩擦相关;也与宏观经济周期有关。先说后者,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实际利率上升是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尽管无风险利率会相应地下降(如央行降息),但风险溢价则会相应地上升,两者结合融资利率或不降反升。
因此,在中国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企业非意愿存货持续上升中,风险溢价的变化是造成企业融资贵的重要原因。
至于信贷市场不完善,最突出的表现是银行等信贷供给者与小微企业等信贷需求者之间不对等的议价能力。中国金融体系是寡头市场结构,大银行集中了国内最主要的金融资源,分散的小微企业难以与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源的机构形成平等的讨价还价能力,致使金融机构获得了超强的贷款定价权,这是中国信贷市场结构导致对实体经济的利率配给机制,让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也赚取了仅人难以置信的巨额利润。
当我们讨论融资贵的时候,还必须注意到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反映了资金市场长、短期利率变化的巨大差异:即近年来的所谓融资贵,主要体现在短期利率的上升。这表明,经济体系中短期的流动性需求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2013年钱荒的延续。但货币政策只注重了量的调整,对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化没有足够重视,让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与其松货币,
不如从五方面调整
金融结构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并不能单靠货币政策和强制要求金融机构发放更多的小微和三农贷款。毕竟,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机构又是独立自主经营的法人企业,通过自担风险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实体。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现在的融资难与融资贵,主要是金融结构出了问题,不是流动性供给不足造成的,因此,靠货币总量上的放松,不仅无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反而可能损害宏观经济的稳定、让过去两年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效果前功尽弃。
功夫应该花在结构上。首先还是应该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与三农自身的信用文化体系。
其次,解决小微与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机制的侧重点应当有所差异。对创新性的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而推动农业现代的企业,则应要通过天使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降低其资产负债率,通过股票注册制、新三板市场为它们提供更有效顺畅的退出渠道,提高对外部股权投资的吸引力。由于三农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的吸引力较弱,它们则更需要一些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第三,通过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提高金融机构小微贷款的流动性,这不仅可以为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提供新的激励,也能够使小微贷款成为社会化的金融支持活动。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集群融资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创新、扩大出口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是,虽然中小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增长发面
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内在原因以及外在特殊成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频频发生。现阶段,“麦克米伦缺陷”(即资金的供给方认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普遍存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短时间内仍难以化解。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部缺陷
1.规模小、人员少、资源有限
中小企业大多规模相对较小、人员少、资源有限,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高,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经营稳定性比之大企业相对较差,抗风险能力低。我国中小企业存活率相对低,平均寿命仅3.7年,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仅为2.9年。
2.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用差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微企业对自己生产经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情况十分了解透彻,而银行等资金供给者对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不甚了解,故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可能出现的欺诈、违约等金融风险,就会惜贷或者是对中小企业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以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偿。另外,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诚信意识,从而会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形成了社会上普遍的认为中小企业信用差、还款能力不足的意识。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也就更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这种负面循环只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3.担保机构少,抵押难
我国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使得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效益低、风险较高,一般的担保机构都不愿意为其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往往会要求一些抵押资产,如固定资产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资产少往往无法满足银行抵押的要求。
(二)外在特殊成因
1.金融机构不完善
(1)商业银行信贷偏好问题。信贷资源的不平衡,与我国银行经济体制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一是国有大企业即使出现经营困难,政府也会采取多种措施尽量相助,帮助重组,且可变现资产较多,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低。二是国内商业银行发放抵押贷款较多,而小微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多数商业银行更愿意营销经营成熟的大型企业以及发展特别好的个别中型企业。三是对大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虽然较低,但其规模很大,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结算、票据、现金管理、存款、沉淀资金等多种业务,同时也有机会通过公私联动,带来较多零售业务。
(2)民间融资机构缺乏。李杨和杨思群(2001)称民间金融为非正规金融,并指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面临不完全信息而实行信贷配给。中小企业常常是信贷配给的最主要受害者。但是,由于有些民间融资活动呈现出自发和不规范的发展状况,再加上我国市场上的发育程度比较低以及民间金融发展缓慢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资本市场不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融资市场,中小微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不仅难而且贵,从民间金融借款依然是机构缺乏,成本较高。二是直接融资市场,虽然创业板定位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但是门槛太高,往往是那些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上市,其他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满足上市条件。另外,我国主板市场发展也很快,但是其对中小企业限制的门槛过高,作用也不是太大。
3.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
首先,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大都偏向国有企业以及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少之又少。其次是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2002年6月29日,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2005年左右,各省级政府才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条例、办法来实施。接着2009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只有个别省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三、优化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中小企业应加大自身创新
中小企业加大自身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方面,二是质押融资方面。就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方面来看,加大中小企业的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可以使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的规模马太效应,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就质押融资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其无形资产来作为质押,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为拓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山东省科技厅、山东银监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山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暂行办法》,明确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操作规范、贴息和评估补助、创新金融服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等方面的内容。
(二)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制度,另一个是信用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方面来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故需要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如把会计事务所与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或者颁布法规来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信用管理方面来看,中小企业信用差,信用观念不强,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这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以及文化氛围。如中小企业可以定期举办有关信用的讲座,举行一些有利于形成和促进企业文化的活动,将企业的文化渗入尽每个企业人员的心中,为公众树立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
(三)产业内集群“鸟巢”性融资
目前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已是一种趋势,集群间的企业可以相互协作甚至是过程中进行相互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关系型融资和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鸟巢”性集群融资正是基于现实考虑,最大发挥集群融资的优势以及实现融资效率最大化。在该模式中,单一的每个机构个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将这些机构通过集群内的社会资本有机地组织为一体时,就能较好地发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四)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给大型企业,相对应,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则主要由小额贷款公司来提供。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127家,贷款余额8444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亿元。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如今也在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扩大,甚至也在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五)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间接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的道路,完善直接融资的要求和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小企业努力进行自身建设和发展从而符合直接融资的要求,在二者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直接融资渠道才能够有效率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姬栋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月
[2]王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8月
[3]陈和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11月
[4]黎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篇4
2016年安徽省质量工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资助(2016zjjh045)
【摘 要】近年来,中小企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贸易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状况、金融机构等各种因素方面的制约,发展受限,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已无法回避。本来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困难进行分析,并构建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贸易企业;融资;方案
对于注册资本金不足500万元、资产少于2000万元或年销售额不足4000万元的在中国都统称为中小企业。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疲软,其次受中国国内的银根紧缩环境影响,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贵的问题更加突出。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刻不容缓。
一、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放开了对中小企业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获得了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现在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额超过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
但是中小企业从各方面所获得的支持与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相匹配,特别是面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速度缓慢。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低,金融机构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在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利率的同时,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或者担保,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难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原因
1.缺乏适合中下企业融资产品
银行的融资产品虽然十分丰富,但是适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产品却非常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在进行贸易融资时的选择性。现阶段银行的融资评价系统、信贷评估系统等主要针对大型企业,而这些标准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显然是很难达到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顺利的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2.银行忽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长期以来偏好于为大型企业融资进行服务。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设置了极其严格的审批手续,极大的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从而使得中小企I融资难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是金融机构经营的基本前提,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风险明显偏高,因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给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3.审批手续繁琐
银行基于风险可控的原则,对高风险的贸易融资设置了严格的标准和审批条件,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银行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不仅要审核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要审核中小企业的客户、管理等情况,同时还需要银行国际业务部、授信等部门联合审查,使得中小企业在办理贸易融资过程中表现的耗时长,甚至出现中小企业的贸易货款已收到,但贸易融资的申请仍为批复的状态。
4、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针对于企业的信用查询系统处于起始状态。中小企业提供的经营状况与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使得银行在查询这些信息时显得手段有限,因而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取相应考量指标来进行、查询和评价。
三、解决中小贸易企业融资难方案构建
1.企业层面
(1)提升实力
中小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提升自己的素质,积极了解贸易融资方面相关的知识,以便自己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企业应不断加大在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和培养自身的品牌,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综合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财务等信息不够透明,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中,虽然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但是仍不能满足目前评价的需求。而且,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更加合理同时又使得信息真实可靠。
(3)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了解最新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融资知识。在提高业务人员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要定期进行总结和交流。业务人员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国际市场的观察力,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在实际业务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及时发出警示信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银行方面
(1)改变观念
金融机构要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适当降低针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指标,积极与中小企业联系,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中小企业的需求,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产品。
(2)加大产品创新
银行应发挥在人才、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不管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的特色服务。积极发展票据融资、国际保理等融资和国际结算的新产品。将贸易融资和收汇产品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降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贸易风险。
3.政府层面
(1)加大扶持力度
发对政府主导作用,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对科技水平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支持,为他们的贸易融资提供担保,降低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成本和银行经营风险。
(2)实行有针对性的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的发展,根据国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目标,对被支持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财政给予补贴。对于科技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地方政府对于他们的贸易融资进行政府贴息,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进一步竞争。
参考文献:
[1] 钟俊.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纵横,2012(7):61-64.
[2] 江山,任元芳. 国际经济形势剧变背景下的企业贸易融资行为研究[J]. 知识经济,2011(13):222-223.
[3] 吴庆春,翁东东,邱琴.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7):82-86.
[4] 马玉鑫. 谈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6.
[5] 王任泼.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 商场现代化,2011(06):42-43.
[6] 韩灵梅. 论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困境的成因及对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70-76.
篇5
关键词:外资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前言
众所周知,外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资企业已近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融资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资企业的发展。所以,改善外资企业的融资环境,推动外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当今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简述外资企业的融资动因
(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满足对不断增加的资本的需求
考核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财务优势,评价标准不是企业已经获得或者拥有的财富资源,而是企业能否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能够利用融资渠道有效地进行资金的筹集。外资企业为了掌控更多的发展资金,就要扩充融资渠道,创造财务优势,为将来规模的扩大做足资金的准备,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二)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使各方的利益被更加充分的体现
外商投资企业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有效性不能充分发挥时,通常采取寻求上市或者进行并购的方式来对公司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各大股东能够互相制衡的治理模式,从而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三)融资已经成为外资企业本土化的重要手段
从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过程来看,首先,实行外资企业的市场本土化,外资企业通过在国内市场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市场的本土化。其次,实现人才本土化和生产部件本土化。这是较第一阶段相比更加高级的一个阶段。再次,融资已经逐渐成为外资企业本土化的一个战略。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融资,能够减少外汇变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资本的本土化有利于缩小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差别,改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认同感。
(四)增加对本地高级人才的股权激励,增加外资企业的凝聚力
外资企业增加对本土高级人才的激励的机制,增加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其中的重要手段就是不断实现在中国上市,通过上市为公司的高级人才提供相应的股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切实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五)加速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扩张的速度
外资企业以新设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还较为顺利,存在很大的空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资企业以新设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不断增加,所以,外资企业转变战略决策,企图通过资本市场实行并购上市的方式来进人中国市场,融资就成为重要的手段。
三、外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及影响
通过对外资企业融资的多方分析,我们知道,外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既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外资企业的融资行为,形成了部分外资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1)从积极方面来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拓宽我国吸引外资的范围。从消极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增加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风险;②可能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③打破我国原油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秩序,恶化国内融资环境。
(2)目前,导致外资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做保障,融资的流程不够规范和明确,我国的法律暂时还没有对外资的融资行为和审批制度进行全面严格的界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大大增加了外资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②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类似于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不成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企业的融资行为;③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对外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措施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四、缓解外资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营建有利于外资企业融资的良好金融环境
(1)建立适合外资企业融资业务需求的融资体制建设
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对于外资企业的投融资存在一定的偏见,虽然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切实支持外资企业的发展,但是外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推动信贷体制改革和产品创新,扩充外资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适合外资企业融资业务需求的融资体制建设,给予外资企业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例如,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反不正当竟争法》,修改和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制定《企业并购法》、《反垄断法》、《资产评估准则》等,通过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资本运作行为,降低产权交易成本,使外资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体制上有一定的保证。
(2)金融机构切实转变观念实现金融机制的创新
首先,要对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规范,为外资企业的结构治理模式的优化、进行产权的重组变更提供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类金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金融企业可以进行资产的优化,进行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努力为外资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扫清障碍。其次,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规范,为外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同时,为了切实的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要加大对融资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信贷评估体系建设,制定严格规范的信贷标准,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例如,我们要积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优化资本运作的环境。
(3)努力进行外资企业的融资渠道的拓展
对外资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拓展,是解决外资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外资企业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无形资产融资和有形资产融资、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切实可行的策略使外资企业的上市融资渠道、产权融资渠道、股权融资渠道等畅通无阻,努力引导外资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采取不同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渠道进行融资,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建设。同时,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外资企业进行上市资源的积蓄,鼓励其进行上市发行股票或者在境外上市,从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正是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全球化,有利于外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4)构设多层次的外资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外资企业的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外资企业在境内融资的关键因素。不断加强外资企业的信用建设,提高信用意识,构建多层次的外资信用担保体制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要为外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给予充分的支持,从资金方面、保费方面、税收方面以及政策方面都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外资企业整体的信用能力的提高。
(二)外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融资
(1)采取直接上市的融资方式
外资企业进入B股市场的主要方式是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直接进行上市发行。一般来说,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进行:第一,外资企业直接作为发起人来参加国内企业的改制与上市发行,这是通常较为惯用的方式;第二,以外商独资企业的身份进行改制,实现直接上市。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除了小部分企业由外商独资企业进行改制外,大部分都采用了参与国内企业改制而形成的中外合资企业。直接上市的融资方式,可以使外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在容得大量资本后,能够迅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很多外资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短期内很难实现直接上市,需要企业有一个中长期的融资规划。
(2)采取并购上市的融资方式
外资企业采用并购方式进行间接上市在9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从外资企业并购上市的情况看,通常采用几种介入国内证券市场的形式实现的:第一,通过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第二,通过定向增发B股的方式进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定向增发与配售和公开售股、配股共同成为上市发行股票的重要手段。第三,通过合资转让的方式进行。中外合资企业采取转让的合营公司的股份的方式,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掌控。例如,格林柯尔就是通过股权协议受让科龙集团所持有的20.6%的股权,顺利实现了上市融资的经典的案例,这种通过并购上市的融资方式值得研究和推广,但这需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3)上市外资企业的并购行为
部分已经上市的外资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实现了企业的控制,获取了优势资产的战略目标。通常采取的形式有如下几种:第一,外资企业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股权收购。由于我国B股市场是外资投资的主要场所,在B股市场对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进行收购可以获取相应的股份。第二,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外资股权部分进行间接控股。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应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外企企业的并购行为将会变得更加规范,也必将逐渐成为外资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4)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融资
外资企业一般为外来投资者,在固定资产方面都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或者其他优势,有的企业在资金出现短缺时,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这部份资产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在国内的银行,企业可以利用固定资产贷到资产总额的三到四成,而在香港的银行则能够贷到一到两倍,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外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也可以利用这种融资方式,顺利度过资金短缺的难题。假如企业还需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资金,实现更快的发展,还可以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融资租赁,这也是外资企业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融资的有效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状况。
(5)通过出口业务进行融资
由于外资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都是出口,所以外资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少存在象国内企业那样的三角债,而企业收款也基本上比较快。因为长期从事出口业务,客户都比较固定,外资企业在资金困难时,也可以在出口业务方面进行融资,例如,有的企业就充分利用自身在信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出口押汇等方式进行融资。笔者曾经亲历一家外资公司,在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高层的正确指导和财务人员的努力,利用了各种出口融资与企业授信的方式,从某个银行获得了宝贵的流动资金,从而使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五、综述
由此可见,外资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我们要不断分析外资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手,加强对外资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政策支持。在使外企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国内企业不断得到进行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仕权,罗丹.中国外资企业投资融资化及其法律规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张国林,李煜婕.中国外资企业融资上市的法律调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篇6
【关键词】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 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小微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截至2013年年末,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而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它的生存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予小微企业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政策的号召下,也提高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力度。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其发展。截止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仅仅余额17.39万亿元。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话题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赢得了社会的关注。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树。互联网金融因高效、快捷、普惠、低成本等的特点,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大部分主要是从融资难成因、融资渠道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目前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研究还较少,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融资的特点和优势,其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中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缺乏信用等难题。
吴晓光(2011)认为,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补充和完善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也利于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和银行融资。但也应加强网络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李安朋(2011)指出: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降低融资门槛、弱化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常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指明了道路。但目前很多网络信贷平台运行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合理,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健康运行。高国华(2013)认为一直受到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企业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互联网金融将是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好的方式。陈轩,苗丹丹(2013)指出阿里小贷利用自身信用数据库与交易平台,开创了无抵押、担保的全新信贷模式,将改变小微企业因缺乏信用难融资的困局。郭喜才(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有利于解决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小微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众筹和P2P网贷等模式更加快捷高效地融入资金。徐洁等(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之间具备协同合作优势,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更好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三、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创新模式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其主要原因有企业自身经营不稳定、信用风险较高,再加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相对不倾向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小微企业主要向传统金融融资的模式,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融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三种: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电商模式和众筹融资模式。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是指点对点融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融资模式。它是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网络借贷平台寻求有资金实力并愿意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借贷人群,从而使资金供需双方通过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以帮助借贷双方进资金匹配的融资模式。互联网具有涉及面广、用户集中、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增强小微企业与贷款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使小微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借贷利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贷款方也可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共同分担融资资金。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主要有三种:线上模式(如拍拍贷)、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宜信模式),因其贷款门槛低、资金到位快,逐渐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短期周转资金不足。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根据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要求,小微企业需要上传企业的营业执照、银行流水账单等材料,以获得资平台对其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的认证。第二步,在互联网融资平台上,小微企业可以自主的选择与其融资条件相匹配的利率,贷款方也自主的选择与其投资收益相匹配的利率,双方进行双向筛选工作,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第三步,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的双方签订电子合同,并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审核后,借贷双方正式确定借贷关系,然后小微企业按月向贷款方还本付息。
(二)电商模式
电商模式是指由电商发起设立的小额互联网贷款公司,为满足电商平台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电商企业利用自身大数据的优势,为其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为线上小微企业提供了生产、销售、融资直到结算的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有效增加了电商平台的粘性,营造出良性共赢和发展的局面。这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融资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抵押物的局限性,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其在平台上的各种信用数据直接获得融资的需求。因此,电商模式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金额小、资金周转快、贷款灵活等特点。该模式以阿里金融(平台+小贷)为典型代表。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小微企业向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后,电商平台对小微企业开展贷前还款能力评估。电商平台通过引入网络数据模型的方式,对小微企业历史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进行交叉检验,评估其还贷能力。第二步,电商平台利用其平台对已贷款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交易状况和现金流等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小微企业在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
(三)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模式是指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或创意向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的模式,而大众投资者通过投资少量的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完成项目或创意,并获得相应的股权或者产品等,具有大众化、门槛低和创新性强等特点。股权众筹融资平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打破了传统股权融资模式的高门槛的要求。同时,创新项目众筹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创新产品生产的资金,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创新产品的提前销售。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众筹融资平台专业审核后,小微企业将融资需求和项目创意计划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融资信息主要包括项目概况简介、融资规模与期限、预期收益率等相关内容。第二步,投资者通过浏览众筹融资平台,对自己认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将投资的资金打入众筹融资平台指定账户。第三步,若项目众筹成功,小微企业必须按约定给投资者回报,如股权或者产品等。
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体系建立
互联网金融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持发展就是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因此,政府加强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体系建立,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刺激传统金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多元化合作,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政府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和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二)完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且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仍然存在网络安全、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投资者参与互联网金融力度,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方的努力。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保障投资者、小微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金融监管机构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监管,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加强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的管理。
(三)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为了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银行无法真正的了解小微企业信用,而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数据积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建立针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征信系统,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和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实现共享,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实现共享,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接,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安宝洋.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财经科技,2014(10):1-8.
[2]陈轩,苗丹丹.“阿里巴巴小额贷款”金融模式的前景探究[J].经济视野,2013(10):192-194.
[3]郭喜才.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109-112.
[4]高国华.中小微企业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最大受益者[N].金融时报,2013-7-15(007).
[5]茹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14(10):88-91.
[6]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92-96.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在企业总数中占有高达90%的份额,中小企业的就业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亿人,为我国创造了高达60%的GDP、40%的财政收入和解决了国内75%的就业问题。但是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进行企业融资时还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具有融资难、融资贵的特征。本文主要是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小企业能够更好的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有很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已经在研究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并且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从信贷配给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但是在一定的市场利率水平和其他相关的附加条件的影响下,可能会使信贷市场不能出清。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根据信息传递的有关原理,梅耶斯和麦基罗夫[1]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融资优序理论。该理论指出了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一般会首先选择内源融资,当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时则会选择交易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债务融资。美国的学者Berg Udell[2]提出了关系型信贷理论,将西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分为两种情况:一交易型信贷。该类贷款的贷款条件和发放决策主要取决于申请者提供的企业财务报表,这类贷款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信息积累和信息系统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二是关系性贷款,该类贷款的发放决策主要考虑银行与企业之间长期并且多渠道的接触,并且银行较为了解这些长时间接触的中小企业。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
林毅夫和林永军[3]都指出,与大型银行相比所不同的是,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贷款等各项信贷资金支持,但是这种资金支持往往有一定地域上的局限性。马亚军和刘丽芹[4]通过对上市公司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问题的深入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更偏向于股权融资,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具有内源融资的偏好。钱加坤[5]认为,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等特点,尤其在债务融资方面银行贷款不能得到偿还的可能性较大。
三、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主要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各种信息准确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而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体系不完善,往往将还未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直接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还需要对提交贷款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重新进行审查,浪费了银行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不透明,财务信息不公开,因此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支持有很多的阻碍。
(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相对落后
现阶段,形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信用担保制度具有不健全、不完善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信用制度建设上来看,还有很多的不足。并且,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资产结构也有很大的缺陷,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程度来看,银行更倾向于用企业固定资产做抵押物。但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不足。最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都要求贷款公司提供财产抵押担保,然而没有第三方愿意为其做担保,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使中小企业能够顺利的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应该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
(三)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根据有关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中小企业应该真实可靠并且及时的对外披露财务等各项信息。但是,有些中小企业披露的信息严重失真。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要求中小企业递交财务信息、投资信息以及产品开发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递交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都是公司重要的机密,如果公司机密外泄很容易给中小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
四、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一)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一方面,要完善债券市场。首先,要不断扩大市场融资的渠道,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量。其次,要降低企业债券的发行门槛,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融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股票市场。首先,对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等实施一定的优惠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其次,在降低上市门槛和政策优惠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退市等惩罚制度,确保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的运营。
(二)建立全社会信息共享系统
为了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把贷款者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等让中央银行与各商业银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更便于银行对贷款者信用状况的监控和查询。这样使贷款者的信息能够透明化,极大的减少了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得以降低。
(三)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贷款规模小、提供资金的金~较少,更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不仅为中小企业规范、引导了各类民间资金的支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不重视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问题,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民间闲置资金,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扩宽渠道。
(四)树立良好的信用形像
有良好的信用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商机和信誉,而良好的信誉又是中小企业融资得以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而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从自身做起,通过建设企业自身的诚信精神、诚信文化等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赵玉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及其破解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9).
[2]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05).
[3]王琼.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中国商贸,2010(03).
[4]刘雅文、李文.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7(05).
篇8
【关键词】家庭农场 融资 金融机构
一、引言
为解决图们市部分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加快企业发展,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了解与沟通合作,实现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前,不少人的家庭农场梦想还无法实现,主要还是由于农业的先天劣势,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当前的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不健全
二、我国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我国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家庭农场融资难呢?主要还是由于农业的先天劣势,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当前的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不健全。一些试验阶段的家庭农场想扩大规模,却遭遇了融资难题。农民很少有可以抵押的资产,靠少量贷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1.贷款发放规模有限。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的家庭农场,其经营规模、产业纵深程度、法人地位与传统家庭农户具有较大的差异,其金融需求向更加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的家庭农场,其经营规模、产业纵深程度、法人地位与传统家庭农户具有较大的差异,其金融需求向更加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而目前金融机构尚未专门面向家庭农场来制定信贷管理办法,从贷款规模看,主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联保互保贷款,可贷资金非常有限。同时,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成本过高、互保联保风险敏感等问题,使新型农业主体被拒之于担保融资的大门之外,客观上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融资积极性。
2.金融机构为农业融资的积极性不足。目前基本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新型农业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对小而分散、信用基础不够稳定、农业投产过程较长、涉农贷款风险较大、放贷手续复杂等,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服务兴趣不大,大部分商业银行基本没单独设置涉农信贷部门,缺少对涉农贷款的服务意识。
3.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主体缺少有效抵押物和担保物。虽然各地对农业融资抵押和担保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都只能停留在小范围试点和个别产品的推行上,未能真正从面上予以破解。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考虑,对土地流转权、耕地承包权、设施用房、种养物、农业机械、生产设施等均无法视作抵押物,因此农业主体在申请贷款时,可登记抵押和担保的有效资产非常有限。同时,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成本过高、互保联保风险敏感等问题,使新型农业主体被拒之于担保融资的大门之外。
(二)我国家庭农场融资难的深层根源
1.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政策。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一些农民流转了大量土地做农场经营,但是受没有进行土地整理的限制,地被分成若干小块,遇上机耕道,必须自己扛着小型农机到另一块田里去。昂贵的租金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搞土地整理自己又无财力完成。
2.农村金融供给滞后。目前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严重缺失,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从供给数量来看,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严重不足。从供给质量来看,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低。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农村金融创新不足。从供给结构来看,政策性金融缺位,商业金融远离农村,合作金融后劲不足,民间金融因没有取得合法的生存和发展地位,在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此外,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审批手续繁琐。农业融资成本过高,信贷中介组织缺位
3.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商业保险公司一般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面对自然风险大、操作成本高的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积极性不大。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比较滞后,农业保险品种较少,承保范围特定,农业受益面较窄,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政府补贴保费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依然缺失。另外,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农业再保险服务极度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三、家庭农场融资难的破解之道
(一)提高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认可度
尽快构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认可度,从而有效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协调统一、形成合力,制定和出台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以保障家庭农场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二)“银行+保险”融资模式
以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为契机,鼓励各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创新业务,拓展农业保险融资功能。专门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家庭农场量身定制了此项贷款业务。通过“银行+保险”融资模式,盘活了家庭农场主手中的保险单,突破了农场主无抵押物的贷款障碍,也消除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
四、结论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进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得到重视,这关系到整个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放宽对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的限制,鼓励多样化的互助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姚麒麟,黄慧珍.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技服务,2009(6).
[2]朱博文.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05(2).
[3]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农村经济,2011(1).
[4]张宝林.现代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场经济管理,2009(6).
[5]林善良.家庭农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5).
篇9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应对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55
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微企业虽然单个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采取措施,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长期以来,诸如“融资难、融资贵”似的融资困境严重制约着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本文在分析广大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诸多融资困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化解这些困境的路径选择。
1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1.1困境之一:卖方垄断信贷困境
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而言,目前的信贷市场还是一个卖方主导市场,至少在短期内资金需求大于供给、资金短缺的情形不可能有大的改变。卖方主导市场即是交易价格及其他交易条件主要由卖方决定的市场,市场中交易的买方处于弱势地位。广大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缺陷、财务缺陷等,在银行信贷市场中必然处于弱势,而资金的提供方即银行由于社会大规模的信贷需求往往处于交易的主导地位。由于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方之间展开竞争,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资金贷出去,获取较为丰厚的利息差额。丰厚的利息差额促使各家银行不断扩大规模,进行区域性或者全国范围的扩张,这种规模扩张方式必然将全国大部分的金融资源吸揽在银行系统内,从而使得广大急需发展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往往严重依赖银行融资,使得银行信贷市场成为实质上的卖方垄断市场。这种垄断是造成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困境。
1.2困境之二:融资渠道狭窄,偏重于间接融资
银行贷款是我国广大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造成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尽管民间资本涉足银行业的政策有所松动,但是仍处于边缘化境地,体制内银行机构仍占据着银行业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进一步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就难以改变目前银行信贷市场的垄断性质,信贷市场也将继续缺少创新和活力,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上也将继续受困。二是资本市场发展仍为滞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投机气氛过浓、板块结构失衡等问题,服务实体经济需要的功能还没有较为满意地发挥,还不能发挥融资过程中替代银行贷款的作用,导致许多有意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只能选择通过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三是互联网金融融资综合成本实际较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确实拓宽了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渠道,但可能只是增加了可供他们选择的渠道而已,而并没有降低其融资总成本。以P2P为例,不同标准的平台费推高了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小贷公司贷款利率为10%―25%。
1.3困境之三:大企业排挤困境
一般地,银行考虑到贷款的安全和回报的稳定性,更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放贷给大型企业,而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规模不大、高新技术评估难、经营方式过于单一、会计核算规范性差、实物担保抵押品少、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往往不愿意放贷给它们。即使放贷,也要求贷款利率上浮,而且还要附加其他一些苛刻的条件,如要求在贷款利息之外支付财务顾问费、抵押担保费、业务咨询费等额外费用。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大企业占用了大部分的金融资源,对广大中小微企业造成了事实上的“排挤效应”。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债券市场还不够发达,许多大企业本可以考虑债券市场融资的,但实际上却选择了银行信贷,从这点来讲,大企业即占用了本可以属于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甚至,一些大企业凭借其优势,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贷款后,然后通过理财产品、信托等方式,再把资金贷给广大中小微企业,获取套利。这样既人为地延长了融资链条,加剧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应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选择
2.1应进一步拓宽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要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形式,需要适当放宽民营银行的设立条件,进一步发展股权市场、债券市场、互联网金融等多种市场,以提高融资市场的竞争程度,避免广大中小微企业对国有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首先,在银行业改革方面,要继续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方式,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常态化准入银行业,让民营银行适当发展,进一步消除国有银行垄断问题。当然,在逐步放开的同时,也要对民间资金加强管控和引导,打击违法集资和遏制哄抬资金价格的行为。其次,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完善其结构,让股权市场真正发挥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既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作为蓝筹股市场定位的主板市场外,还需深入发展中小板,改革创业板,推进战略新兴板,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内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尽快完善2016年5月正式实施的新三板分层机制,扩大新三板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强新三板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吸引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上资本市场融资。要尽快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转板机制,要改革完善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尽快建成功能完善的有机联系的股权市场体系。要根据股权市场情况,适时稳妥地推动IPO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第三,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建议适当修改发行企业债券的规模、财务前提条件,促进部分中小微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要在进一步发展各类企业信用类债券、利率债,发展可交换债、可转换债等混合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增加债券市场新的交易品种,如基础设施债券化、房地产信托债券等;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工合作和互联互通,形成交易活跃的有机联系的债券市场体系。第四,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业相加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和客户无中介,零距离,交易便捷、成本较低、有助于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广大中小微企业所需的融资频繁、期限短而金额又小、用款又急的融资需求,应该采取措施扶持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比传统金融行业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既包括金融相关风险,也包括技术层面和社会影响等风险。正由于此,当前互联网金融乱象丛生,急需集中整治,加强监管,但是,瑕不掩瑜,在整治监管的同时,还应继续完善发展,充分发挥其优点。
2.2应进一步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
一般地,间接融资在权责界定上比直接融资更明确,对企业或企业主财权和信息的保护更有利,这造成了我国很多中小微企业偏好于间接融资,尤其是那些业绩优良,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直接融资在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联系是直接的,避免了许多中间环节交易费用,相比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是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我国今年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市场化、广覆盖、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严监管的直接融资体系,以实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一方面,应当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的归属,建立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企业或企业主的财权和信息,厘清企业财权和业主财权的关系,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摆脱企业对于银行的单方向依赖;另一方面,应当不断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广大中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还要对所谓的“影子银行”进行严格控管。
2.3应进一步完善融资环境,增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针对大企业产生的较高挤占成本问题,除了要采取措施约束大企业的不当行为外,解决它的关键方法是完善融资环境以增强各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人民银行应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企业征信系统。现有的企业征信系统主要收集的是企业的财务和贷款信息,几乎没有收集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某些非财务信息对于研判企业的信用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经营是否正常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比财务信息得出的判断更为准确,如企业消耗的水费、电费以及纳税情况等信息。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担保抵押物少、财务指标不健全,在现行的征信体系下不能反映其真实信用能力和发展能力,必然影响其信用融资。所以,建议人民银行逐步完善这些非财务信息的收集,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收集工作具有可行性。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例如推进信用评估及担保机构的业务发展,适当支持与中小微企业相关的各类行业协会的发展,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要总结推广“网格服务”、“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双基联动”等新服务模式,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当然,各个企业自身还需不断发展、创新,规范信息披露,合理利用杠杆经营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兆祥,安世友.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J].中国经济时报,2012,(05):28.
篇10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发展战略
一、引言
纵观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之路,2002年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步骤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成为中国银行业举足轻重的力量。各商业银行具体运行效率指标见表1。围绕普惠金融,重点关注“三农”、中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军工程不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如表2)。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原因
(一)“三期叠加”提出整体要求
(二)实体经济提供根本动力
商业银行业务作为金融中心业务,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实体经济的根本需求;而实体经济发展形成的巨大融资需求强烈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将推动其进一步转型和发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是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现实依据,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我国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日趋紧张,为此其提高借贷门槛,挤压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主观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发展不成熟,资产有限,抵押手段缺乏,风险控制措施不足等,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
(三)营改增存在潜在影响
“营改增”将企业承担的部分税负转向最终消费者,企业客户则可以借此降低融资成本,扩大盈利空间,增强竞争力,间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经营难、融资难的问题,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商业银行而言,“营改增”能否真正降低银行业本身和实体经济的税负,关键还要进行妥善的制度设计。此次改革增加了银行的税负压力,盈利空间进一步受挤压;再加上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面临的转型攻坚压力,商业银行将承担更加严重的税负,盈利能力也将受到冲击。
三、实证研究及分析
(一)变量说明
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与衡量,本文将在涵盖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内的GDP或其相关指数此基础上拓展分析指标,并加以价格指数(包括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6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分别进行研究。本文7个解释变量和6个被解释变量将选取2010-2016年各个季度的数据,具体定义见表3。
(二)线性模型检验结果
四、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型
(一)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适时完善信贷机制,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
(二)加快信贷和服务模式创新
在供给侧改革和“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加快信贷方式转型和服务模式创新,创新开展中间业务和多元拓展表内外业务;同时避免“脱实向虚”,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要创新推进战略转型,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挤压,实现服务实体经济和扩大盈利空间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冬季防火消防安全
- 下一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