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经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对大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师范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样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其中,突出培养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尤为关键,因为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今天媒体需要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种“早上手,后劲足”的要求,对媒体工作人员要求很高。[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只有具备选题策划、现场采访、摄像、编辑合成等稳固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操作应用能力,才能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成功的筹码。长期来看,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在职场上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发展空间。因此,立足专业本身的特色,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就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的关键。
二、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课时少。
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课开得较多,覆盖面过大,占据了较大比例的课时量,挤压了实践教学环节,出现了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例的失衡。这样造成学生四年接收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从理论到理论,欠缺专业要求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也就难以满足企业劳动市场的要求。还有一些院校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压缩了实践课时,甚至取消了实践环节;或者即使有了实验课仍然采用封闭式教学,学生的实践仅仅局限于少量的课堂时间,下了课实践也随之结束。
(二)教学模式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
鉴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性质的特点,在理论课的讲授中,也应包含实践教学的部分。像《试听语言》、《影视艺术导论》、《电视专题与专栏》等课程,尽管看起来是传统的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这些课程也要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像课内实训、课外实践等。但是,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僵化。一方面,在课堂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造成学生接收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忽视学科特点,不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和互动性,只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缺乏一种面向实践的灵活性,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实验条件较落后,学生生均实验课时数少。
目前,除了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专业院校外,国内大部分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院校普遍存在着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硬伤。院校为了缓解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实验课教学中常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一个班分成三到四个小组,甚至有些班级学生多的话要分成七、八个小组。一次课只能一个小组上课,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做不了几个实验课题。像《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要熟悉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等设备的特点和操作原理,再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进而才能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实践,这是一个由易入难的过程。但是,由于设备数量少,平均每个学生接触设备的时间都很有限,一学期下来,可能学生只是对设备的功能、特性有比较熟悉的认识,但对设备的操作技巧、在节目创作中的使用规律要熟练掌握就很难说。
(四)实验课程设置不完整,未形成体系化。
当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在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课程时比较随意,不是从专业的客观特点和属性出发进行考虑,而是遵从学校的主观想法和意愿的。有些院校过于重视理论讲授,把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技巧、栏目包装等课程的理论课时安排得很充足,但实践课时却少得可怜,造成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欠缺;有些院校安排了电视摄像、编辑制作等实验课程,却没有整体性地安排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解说词写作等配套课程的实训或实验,造成学生节目创作中某一单项环节能力的欠缺。不管哪种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科学的。
三、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
(一)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非常倚重实践教学,实践过程必不可少,像《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纪录片创作》、《影视数字合成技术》等,这些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往往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会更加偏重实践。设置这些课程,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实践学时。一般来说,每门课程需要安排总课时的1/2、2/3甚至全部作为实践课时。同时,像《视听语言》、《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专题与专栏》等传统理论课程,也要明确拆分出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实训教学课时。因此,这些课程也需要安排总课时的1/3甚至1/2作为实践课时。我校《视听语言》、《电视专题与专栏》课程分别为54学时,其中各有18学时是实践、实训学时;《电视节目策划》共36学时,其中18学时为实践、实训学时。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实践环节上,在专业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也要有所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讲解时要多用案例教学法、观摩法、小组讨论法、互动式启发法等,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变革,使“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渗透在“具体形象”的节目实例中,使“单调乏味”的课堂变成“互动探讨”的生动场所。
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一定要多用这些方法。像《广播电视概论》、《视听语言》、《影视艺术导论》等课程,只讲解课本知识内容会很枯燥、很生硬,如果有效运用观摩法、案例教学法,教师选取或学生自己找出和知识对应的经典、最新影视节目中的画面、片段,依托作品实例进行启发式学习,就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讨论中,教学效果自然就会不错。同时,像《电视专题与专栏》、《电视作品解读与赏析》、《电视画面编辑》等课程,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可以扩大范围,不仅可以找影视作品中的案例,更要把学生课外自己做的节目拿到课堂,大家共同观摩,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清自己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不足,积累实践经验。
(三)实验内容设置科学、层次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课,讲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完整性、体系化,涵盖对学生编、导、摄、录、制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的内容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基础性试验、验证性综合实验和原创性设计实验。基础性实验,学生主要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设备、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技巧,如非线性编辑系统、摄像机、影视数字合成软件等,从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验证性综合实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视音频制作技术手段后,教师设计一些创作实验项目,让学生在验证实验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画面构图、角度、编辑、包装、合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2]原创性设计实验,教师在实验项目上不做主题、形式等各方面的设定,学生自由结合小组,自主选题、策划,利用实验室设备,在课外时间拍摄、采访、编辑制作。
(四)改革考核方式。
不管是课内技能训练还是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实践活动,对效果进行检验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提交实践作品,从作品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改革一些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验收、评分,并在课程的成绩评定中予以反映。这种量化考核的形式让学生更加重视专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引导他们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像《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等课程属于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的比例较少,因此,这些课程就不适宜用卷面命题的方式进行考试,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提交作品的形式进行考核。
比如其中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制定如下期末考试方案:学生成绩组成(百分制)=平时成绩(40%)+期末作品成绩(6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情况给出分数,包括:出勤率(10%)+平时作业(30%)。平时作业可以是策划文案、剧本等文字,也可以是片子。期末作品内容可以是两种内容选一:创意短片类(含mv、广告等),片长8分钟以内,要求有创意稿,剧本提纲,影视剧本,分镜头本、组内分工和拍摄心得等文字内容或者纪录片、电视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等,片长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20分钟,要求有策划文案,拍摄提纲、拍摄过程、组内分工和拍摄心得等文字内容。
四、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需要学校硬件设备的支持、配套,师资力量的补充,培养大纲的完善,还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专业考核、评估方式的改革与完善等,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都会最终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而影响到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效果,而且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尽管我做了详尽的调查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但有些途径的微观操作还需要做进一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学要教会学生的主要本领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记者和节目编导,当然也会涉及影视节目的制作,如果有兴趣,大可在本科期间拍摄几部微电影,过过导演的瘾。
问: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如果你是影视爱好者,对动态画面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欢迎你报考本专业。此外,本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希望考生在高中期间已经对摄影、视频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乃至有些实践尝试。另外我们十分欢迎兴趣宽泛,涉猎甚广的考生,因为对画面的感觉可以后期加强,但是对学科的兴趣和快速吸取知识的能力,却不是短期内能教会的。
小编插话:果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要行动起来,用镜头来观察世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问:社会上是否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答:很多人以为,电视天天看,还需要学习吗?其实制作影视节目的流程相当复杂,属于团队合作型工作。例如制作一档综艺娱乐节目,需要编导、摄像、灯光舞美及后期制作等专业工作的综合配合,如《中国好声音》有27个机位、百余人的团队为之工作。
小编插话:原来一档节目需要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广播电视学要的是“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哦!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有哪些?
答:本科生课程大致分为大类必修课、大类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包括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影视编导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概论、节目策划与营销、西方电影史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术含量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纪录片创作、视听语言、新闻评论、媒介融合等。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性人才是课程的总体目标。
小编插话: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视人,可不是那么简单,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动手能力。感兴趣的同学,你们准备好了吗?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什么行业?
答:最对口的行业是广播电视机构,还有影视制作企业。当然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媒介策划、公共关系方面的人才,我们在培养方案中兼顾了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类课程,毕业生也能应聘相关岗位。
问:看来广播电视学还是很有就业市场的,作为一名本专业的“资深学生”,你能谈谈自己的大学感悟吗?
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2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0-0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由来与理解
2007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获得圆满成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来被《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13年2月26日我国主流教育载体《中国教育报》以“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为标题,全面评价了萨尔曼・可汗的视频教学。
“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指学生课前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然后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已有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共同探讨,教师则更好地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之作用。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但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学科来说,该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一些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课程性质、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等相关知识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能在10分钟到18分钟之间,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经常接触大量的视频资料,并且思维较为活跃,对教师的这种单一的较多依靠文字资料介绍的“灌输式教学”讲授更是兴趣不大,甚至是有些排斥,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基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上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的组织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在形式上强调碎片化、片段化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知识点,更多地融入思维的可视化和动态的展示。柯清超教授认为思维可视化是一种以数据可视化、计算可视化为基础,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技术。而这种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也更为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特点,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把知识教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内,把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放在课堂外,而“翻转课堂”则正好相反。在教室外了解与知识点大量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在课堂内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则更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深入了解大量信息后则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例如,在《新闻学概论》课程中,讲解“新闻价值”章节时,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运用互联网主动搜索等各种方式了解新闻价值与新闻道德的关系,深入把握二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堂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资料,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就新闻价值的取向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则于辩论赛结束之后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加以总结。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对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美国的“翻转课堂”模式引起全球教育界的思考,此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当然随之改变的还有教师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教练”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训练员”,在更多实践和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的目标就更为明确,针对性更强,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更多地表现为师傅带徒弟式的教授。
例如: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自主性较强,思维敏捷的特点,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对于采访方式与手段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供参与学校或分院里的相关新闻报道活动的机会,教师应鼓励他们在掌握课本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采访、报道新闻。教师在讲解完采访的具体方式和技术手段之后,让学生在采访实践中亲历新闻现场,真正体会新闻采访方式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形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转课堂”模式是顺应时展并经过人类思考的产物,此种模式想要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学校、教师等相关因素就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要紧随社会的发展,作为高校教师要注意转换教师角色,更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完成对教学过程的展示,使学生达到良好的收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J].科教导刊,2014(01).
[2]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
[3]丁建英.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篇5
关键词:课程 价值 效率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近30年的规模扩张之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质量”作为关键词,在《纲要》中出现了51次。可以说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每一门课程教学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实现一课一得固然重要,但如果立体思维,将所教的课程融入到该专业体系、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实情等方面去精心合理的设计[2],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学科基础学科――《影视美术基础》教学为例,谈一谈“基于专业体系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以求教大方之家。
一、系统把握课程“二价值”,动态定位教学目标。
如果把某一专业的比喻成机器,那么该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就是构成机器的零部件,每一件部件都有其自身独特地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协同其他部件共同推动机器运转的职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这部机器,而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就是那零部件。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既要看到本课程教学的直接作用,又要意识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隐形互动关系,从而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中把握本课程的价值。
就一门课程而言,其价值包含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影视美术基础》的显性价值首先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已经明确表述,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3]可见,《影视美术基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基本职能。其次,从课程设置看,《影视美术基础》作为核心课程,开课时间在大一上学期,是编导专业的起点学科,这也表明其基础地位明显。课程的这些显性价值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目标体系中存在且明显体现。
《影视美术基础》的隐性价值如何呢?实质上隐含在专业课程系统之中。如果将课程建设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通过这种剖析可以使我们看到更为丰富的课程内涵,为挖掘学科隐形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视听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摄影摄像技术、舞台灯光技术、纪录片创作、DV创作”等这些后续课程,都或多或少的需要运用《影视美术基础》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不仅如此,任何广播电视每一档节目的策划、拍摄和制作,都基于影视美术理论的迁移与运用;即使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每一名受众,都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影视美术基础》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提升受教育者艺术审美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还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柱课程之一。本课程这些隐性价值在人文艺术素质大语境中体现出来。
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目标中动态把握《影视美术基础》的显性和隐性价值,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方案才能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才能明确务实,《影视美术基础》的教学才能成为刚进大学的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一扇大门,成为开启本专业的理想之门,成为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通幽之门。
二、“四情”立体思维,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立体思维就要求人们跳出点、线、面的限制,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各个方向去考虑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三个泥匠,在同一建筑工地劳动,一个泥匠说自己是在垒砖,一个泥匠说自己是在砌墙,两人整天垂头丧气,只有第三个泥匠说自己是在建筑一幢高楼大厦,感觉非常自豪,所以也就整天高高兴兴。[5]《影视美术基础》这门课在外人或一般人看来,就是点、线、面等枯燥的内容,认为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系不紧,用处不大。如果运用立体思维方式来看《影视美术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任务及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在大纲的设计中,要跳出教材这样单一线索,从培养目标、建议教材、学生实情和课时实情等“四情”出发,多角度思考,把四者结合综合考虑,精心设计制定一个科学的教学大纲。
切合培养目标实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有“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即要求《影视美术基础》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即生活体验)、创造美(即实训体验)、鉴赏美(即读图体验)”的能力为己任。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求通过加强图像的分析解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像鉴赏的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增加学生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使其在感悟身边美的人与事中,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在进行传统图案学习中,通过观察身边的古建筑,从中感受中国传统图案的魅力;在进行画面构图形式美学习时,通过学习感知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形式美感,让学生拿起手机拍下身边事物的形式美感,或对同一风景通过不同角度的拍摄,挑选出感知最美的画面,然后分析它吸引视觉的原因,从而感知认识画面形式美感的视觉冲击力,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
切合学生的实情。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优化的服务学生,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要适合自己的授课对象。作为编导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专业美术基础和视觉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只停留在“对画面信息”解读的最低级阶段。即看到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大多只能解读出:一个面带微笑的女子双手搭在扶椅上,后面有风景。看到齐白石的《虾》只能解读有几只虾在嬉戏。他们对图像造型的语言要素和构成方式一概不知,更谈不上深度鉴赏了。所以课程学习要重视造型要素、构图基础、色彩基础和设计基础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
切合学生使用的建议教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近几年才设置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本专业教材还待完善,许多教材是借用广播电视学、影视与戏剧学等专业的教材,不能很好对接本专业。《影视美术基础》也是如此,借用的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基础・美术》,电化教育・影视专业用的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材。因此,教学中既不能不用这本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此教材。因为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而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还是高中生的学习思维模式,一般学习主动性较差,很少会有人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所以学生手头的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学习的救命稻草,课堂中不能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它得到自学理解。教师要用好这本教材,但又不能迷恋于这一本教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融合、拓展。如,目前的教材图片少,不利于通过读图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可以充实优秀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教材中实践的少,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因为听懂的是老师的,只有做对了才是自己的。美的感知也一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的理解并且在脑海中打下烙印。
四要切合课时实情。《影视美术基础》一学期48个课时,根据这个总课时,结合课程目标、学情要活用教材。如,在造型要素的理论章节教学中,可以与简笔画章节、分镜头画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结合起来,同时融入画面形式美的审美感知教学内容,这样即解决了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难题,也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只要把四情,特别是艺术生学习特点这一学情记在心间就可以设计出符合目标、适合学生的科学有效的教学大纲。即教学内容要重基础、重鉴赏;教学方法要重实践。
三、“二融合二贴近”,实现课内教学的高效
课堂效率的高效,不仅仅体现在一节课,而应当是植根于该门课程能否教给学生系统的学科知识链。这样看来,精心设计好并上好每一节课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这些设计实践于课堂能否得到学生的关注又是关键。
我们知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教师的教学是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关注度的主要因素。[6]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实效课堂的高效,要做到 “二融合二贴近”。
融合之一是,将具象技法融合到抽象理论中。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要即懂理论有能实践。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毫无美术基础的编导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设计用具象的演示来说明抽象理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教材中造型要素之“线条造型价值”的研究,理论性很强单靠抽象的讲授是很难理解的,教学中设计借用一张实物图片,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直观演示结合,师生共同直观感知、分析、表现、阐释其线条的造型价值,理论讲完,实践作品也完成。学生从程序感强的绘画演示的过程中获得一个完整记忆,学生易接受,记得牢,难点知识不攻自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运用造型要素解读图像的能力。这种“跳一跳摘桃子”“一箭双雕”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摘桃子”的乐趣,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关注。
融合之二是,将自编内容融入教材内容。即打破教材的编排框架或部分内容,自编符合规定课时、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单位时间教授的内容更丰富。因为任何一门学课,仅仅用48节课,如果学生不主动自学,是很难达到学习预期的。对大一的学生,刚入校学习主动性差,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下功夫。如构图知识可以融合于技法中,简笔画可以融合于线条造型要素中、中国传统文化可融合到电视标志、片花的设计中等,要做到依据教材但又不迷恋教材。通过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一点是潜移默化的教给了学生一种广采博览、分析综合、多视角做学问的意识。
“二贴近”,一是教学语言贴近影视造型语言。如线条的表情可以结合不同性质的电视节目的舞台场景造型语言进行分析;明暗造型规律,教材中运用绘画语言分析,为了使教学语言更贴近编导专业特点,还可以把物象放在演播室里进行反向研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布光来达到绘画中的这种艺术效果,等等。让编导学生明确美术修养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性作用,增强其对该学科内容的进一步关注。二是教学拓展要贴近行业特点、学科前沿知识,体现出时代特征。“任何学科知识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日产信息海量的今天,科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7]将学科最新前沿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话语引进课堂,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还可拉近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开放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持久关注教学内容的目的。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质量是核心工程,将该系统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植根于专业课程系统中思考,把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放在心中,课程的价值放在心中,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放在心中,就能找到一款是适合当今社会人才需求,适合不同特征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参考文献:
[1]曾德伟,席海涛.影响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1.7.
[2]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02・
[3]荆楚理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
[4]刘玉勋.实施系统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5]贺壮.走向思维新大陆.[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5.5.1
[6]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4.
篇6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
20世纪中叶,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广播和电视关注度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体。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大高校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对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电影学、戏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统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这为增设广播电视专业提供了学科依据,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大量优秀人才经过专业的学习,投入到一线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加快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可以看出2011年的学科目录与1997年的目录有一定的区别,并未规定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科级别,在规定中只提到了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十多年来,艺术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断。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如何确定广播电视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定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个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以二级学科的形式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日益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且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新兴行业的冲击,使学科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牵制,如果再继续保留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则有失当之嫌。因此,根据目前时代的发展情况,重新确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分解与重组
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体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学科是某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的体现。而专业则需要建立在学科及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上,学科的范围远大于专业的范围,一门学科可以包含着与学科相关的很多专业,并且包括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所以,学科的划分既需要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也要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课。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与新兴艺术兴起,使戏剧和影视艺术形态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应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包含戏剧、电影、电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众多研究方向。其中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方向和记录片方向,而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微电影方向和网络剧方向,这是适应时展需要而增设的专业方向。广播艺术主要有广播剧、广播评书、广播朗诵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戏剧与影视艺术学之下设立,这些学科发展方向的交叉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生学科的研究方向十分灵活。与本科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十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此,教育部门正在准备撤销本科生的研究方向,使其选择更加灵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学科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划分,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科设置。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改革会受到技术、体制、观念变化的影响。学科的划分要根据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③
三、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为了促进在大众传媒业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情况之后,需要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走向,以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使专业改革更具目的性,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批有专业能力、教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师组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要改变以前单一的全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师资结构,实行以全职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兼职教师作为后备力量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点,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本科学科来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多方面知识,做到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注意理论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要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对目前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为了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视老问题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第二,渠道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影响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传播渠道,除了以一些传统的形式存在之外,也在寻找其他渠道,为这些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渠道,以掌握实际情况。第三,内容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观众对于电视广播的认识都是从这些音频和视频中获得的,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要。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应研究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引领人们积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第四,作者研究。传统媒体中的文章都是由专业工作人员和作者撰写与编辑的,对于文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发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拓宽作者的渠道,也开始选用业余作者的文章,这使我国广播和电视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的品位,从而有助于吸引观众。第五,受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使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对于观众艺术欣赏方式和欣赏内容的控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话题。⑤第六,管理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要把握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等几方面的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者要有效把握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各媒体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在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大背景下,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正确把握广播与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走向,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作者:赵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①赵正阳,郭晓.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31-136.
②庚钟银.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走向[J].艺术教育,2015(4):18-21.
③郭晓,高薪茹,张斐然.艺术传媒、融合互通——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扫描[J].艺术教育,2015(4):6-17.
篇7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篇8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交际方式,是重要的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式。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其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行业,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每个广电人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后备军,广电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用于社会传播的、公开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高校广播电视专业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使他们日后适应在新闻实践中的诸如沟通、采访、播音、主持等方面的应用语言表达需要。
一、广电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问题
(一)重知识性课程
,轻口语表达等能力性课程当今媒体空前发展,用户的视野十分开阔,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播音员、主持人的“全明星”时代已经结束。用户对于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甚至是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只会机械念稿、照本宣科的播音主持和出镜记者,无法满足用户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但是,现实是一些高校的传媒院系忽视广播电视的实际需要,思想观念囿于传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朗读等训练语音、发声、气息的基础课程开设很多,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即兴语言能力的课程和课时则较少。学生对口语表达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兴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专业学习并不重要。口语表达技巧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虽然音色、气质、外形等条件都很好,但是一旦缺少现成的稿件,就会在镜头前手足无措,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语言素养有待提升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与语言素养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语言素养差,口头表达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加强。传媒学生语言素养有待提升是传媒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广电专业学生更加需要提高对语言的把控能力。比如有稿表达不能锦上添花,无稿话语不成语体,甚至语音不标准、用词不当、表达不准确、缺少沟通技巧、答非所问、说话时加入不当肢体小动作等,若不加以规范,必然影响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文化素养需要积淀
文化素养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品格。文化素养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包含着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内在本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日常不断积累和学习。很多节目中,我们能够看到主持人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靠着经年累月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实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这为广电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也妨碍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生活的整体把握,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虽然更新速度快,但是缺少专业思维和文化底蕴。
二、广电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途径
认为口语表达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的陈旧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学生必须及时转变思维,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一)改变教学模式,拓宽培养思路
与一般的知识课程、理论课程不同,凡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这些课程,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有效途径,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增加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实践,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教师指定话题、角色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培养思维应变能力,通过语音将自己的思维用专业的、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效果。2.重视课外锻炼,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鲜活的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设置情境,为学生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演讲和朗诵比赛、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使学生尽量做到多讲多练。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平台、QQ群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3.“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讲,有时会力不从心。因此,高校教师应定期“走出去”,到媒体进行实地锻炼,增强实战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将媒体资深的记者、编导、主持人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请到高校,为学生讲解媒介形式的变化、媒体融合的发展、业界前沿的动态、语言应变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产生学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和动力。
(二)紧跟时展,丰富实践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迅速崛起,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广电专业学生的实践途径,为他们提升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1.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广泛联系,增加实习锻炼的机会。据了解,高校广电专业的理论教学与传媒业的实际发展和需要还是有差距的,广电专业学生只有身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下,才能深刻体会到应变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新媒体为广电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教师要积极联系和鼓励学生到广播电视台、网站、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实习,并且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技巧。2.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到学以致用。可以建设自己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口语表达作品进行推送,作为实践训练,达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效果;可以利用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APP客户端,自己选题、制作语言节目,进行播放,从而增强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自制视频或在当下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正能量的网络直播,切实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日常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只有具备文化素养的积淀,广电专业学生在面对一切环境时才能沉着应对,巧语解困、妙语连珠。首先,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在进行必要的表达时,必然胸中无物。文学修养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得到积累,在提高新闻播报水平的同时,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更有深度和特色。其次,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新闻工作的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领域比较宽,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减少口语表达出错的次数,与用户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再次,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广播电视行业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和挑战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语言既不失亲和力,又能有效补救局面。最后,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规范,广电专业学生要从学校时代就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体现人文关怀,引导主流舆论。
三、结语
古往今来,在教育中,我们时常重理论而轻实践,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注重书面语言的表达,而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文”“轻语”,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显的弊端。但是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却不能沿用这种弊端模式,因为广电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所以,广电专业学生应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堂课、一个实习阶段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高校传媒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注重培育学生语言素质,将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种学习习惯,不断练习,从而达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臧珈翊.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05):162-163.
篇10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电视台;学生记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0-02
高校电视台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工作,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记者作为高校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视台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于理工类学校的新闻传媒类学科相对薄弱,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此类专业,专职并且具有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学生记者相对较少,同时电视台开办时间也相对较短,功能性不强,这在全国高校电视台中属于普遍现象。
因此如何培养和管理具有专业素养的学生记者,是理工类高校电视台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高校电视台学生记者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缺少,新闻素养不高
记者是新闻工作的核心,承担着采访、编辑、传播等新闻任务,这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高校电视台的学生记者和社会媒体记者一样,需要较高的新闻素质。而多数高校电视台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电视台记者团以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为主,他们处于对传媒的个人爱好参与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没有经过系统及专业的新闻知识培训,对新闻规律和新闻过程认识不深,缺少新闻敏感和专业技能,往往出现一些学生记者采写能力较强,但制作、拍摄能力较弱等现象。
(二)分配任务不均,存在失落感
由于高校电视台内部专任教师较少,很多新闻任务需要大量学生记者来承担,在派发任务时,经常出现部分学生记者一周需要多次拍摄素材和新闻,而有的学生记者则一个月甚至一学期都只拍摄三、四次。长时间的持续较少拍摄任务,看不到自己完成的作品,这时学生记者就会存在失落感,这样不利于电视台的构建和整体发展。
(三)兴趣减弱,积极性下降
高校电视台记者来自新闻等相关媒体专业的学生较少,大多数学生记者来自不同的专业,凭着对新闻、节目等的好奇加入电视台。起初对写稿、拍摄、编辑流程并不熟悉,兴趣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践,一些学生开始转变想法,发现与自己想象的有一定差别,自己的兴趣并不在电视台,在电视台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了电视台的工作效率。还有部分学生,进入电视台时只是对节目流程中的某一环节较为感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播音感兴趣、有的则对剪辑感兴趣……诸如此类的现象较多,派采访时,喜欢配音的同学就不愿参与其中,影响了整个电视台的运作。
(四)学生记者流动性大,衔接困难
作为高校电视台的中坚力量,学生记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大多高校电视台记者团在新生入学时开始招新,很多学生记者在大一进入电视台,从初学者经过一到两年的培训和实践,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大三过后,学生记者要面临考研、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重心转移,逐渐将电视台工作交由新的学生记者,而新记者又将面临一个专业水平逐渐发展的过程,电视台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制约了电视台的发展。
二、学生记者的管理与培养方法
(一)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记者
1.建立完善的师徒帮带制度
学生记者从大一进入电视台到逐渐掌握节目制作流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实现,往往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学生记者由于考研、工作等问题在大三大四退出电视台,同时,由于理工类高校电视台专职编导教师少,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记者业务水平增长缓慢,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燕山大学电视台在每次招聘新的学生记者前,将会对老记者进行考核(主要以考核大二学生记者为主),考核内容涉及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摄像、写作、策划等多方面,考核合格的学生记者将在新的记者加入时进行帮带,实现一对一的学习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新老记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利用校外资源提高记者素养
新闻传播专业资源有限,电视台专职编导教师少是理工类高校电视台存在的普遍现象,无法经常对学生记者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借助校外资源,尤其是社会媒体中专业人员对学生记者进行培训。燕山大学电视台在每年秋季学期新的学生记者加入后,做出培训计划,专职老师根据自己所长对学生记者进行采访、写作、摄像等基础培训,对于涉及到的专业空白区培训,例如:播音、编导等,会邀请市级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专家给予学生指导,保证学生记者对电视台的各项工作有所熟悉。同时,定期邀请毕业的优秀学生记者回校做讲座,通过新老记者的交流,达到提高的目的。
(二)完善制度规范学生记者
1.推行工作制度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记者团队,高校电视台必须具备一套符合自己实际、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每个学生记者都应该对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和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做到熟练掌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例会制度。燕山大学电视台每周四晚固定召开集体例会,记者团负责人会对当周新闻及节目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安排下周相关事情,记者们还可以就新闻、栏目制作、电视台构建进行分组讨论,既达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