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台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广播电视台内部人力方面来看,县级电视台人事安排由当地政府部门决定,自己没有人事招聘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级电视台对于专业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分工不细,有的部门一人身兼数职,工作效率自然不会很高。同时,在县级电视台工作的很多人并非毕业于广播电视专业院校,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与专业修养不够,这在一定条件下制约了当地广播电视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思路
一是加强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仅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争取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网络设计带宽应不低于750MHz,各光节点用户数控制在1000户以内。在网络改造中,城市、乡村并重,积极巩固城区网络,逐步发展农村网络,城镇采取缆线入地方案,乡村则以地埋光缆、电缆为宜。先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主,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周边延伸。重点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小区、社区和村社进行改造,对于网络大用户少、没有效益的网络进行拆除。二是转播好中央和省、市节目的同时,通过精办自办栏目,吸引广大受众。县级台应该加强对区域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认真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
制作播出一批符合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从而提高地方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同时要注重节目的定位和包装,比如陇西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地形、气候、人文、经济等都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广播电视台在为党政和地方经济鼓与呼的同时,应在提高自办栏目质量上下功夫,按照受众和市场需求精心编排节目,充分挖掘陇西李氏文化,陇西名牌小吃,马铃薯、党参、黄芪等地方特产,由此映射出独特而精粹的地域文化,以特色内容为纽带,设置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板块,实现栏目特色化,节目精品化,比如陇西台开办5年多的评论类节目“关注”栏目,关注的是群众的衣食住行,谈论的是人们的吃喝拉撒,诉说的是家里的柴米油盐,尽管是对这些很细小问题的关注,但解决了群众的当务之急和日常所需,很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创造条件开展增值业务和综合数据业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广播电视系统,“信息高速公路”早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信息高速公路”又称为多功能服务网,它可以向用户提供语音电话、可视电话、影视节目、影视点播(通过机顶盒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电视教学、交互式视频游戏、计算机数据通信、图文电视、电子信箱、电子新闻、电子图书馆、能源和保安管理、家用系统自动化、医疗保健等综合服务。
三、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广播电视台 云计算技术
当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使得广播电视讯号的传播质量和效率大为提升。本文首先说明了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台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计算机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一、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广播电视台是将音视频讯号进行传播的,而这种音视频讯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又极易受到外界介质的影响,导致讯号传播质量和下降和传播速度的减慢。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工程中保证讯号传输的定性和完整性成为了行业研究的技术难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广播电视台的讯号传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便能在保证讯号的传统质量和效率方面大有作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属于起步较晚的行列。尽管如此,但近些年来却发展迅猛,尤其是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解决了广播电视传播中的诸多难题,使得传输质量和传输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广播电视向现代的转型,计算机技术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层面的享受,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层出不穷,人们对娱乐节目的播出效果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能极大的满足人们对娱乐节目的需求。
二、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媒体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媒体网络,逐步在现代化多媒体图像与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中和宽带数字平台的帮助下,不断改进传统广播电视网的技术限制,使能够在模拟频分单向分配的网络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网的分组交换理论成功应用到广播电视工程中。因此,计算机图像与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媒体网络上,能够提高数据的自由交换速率,逐渐的简化信息处理的操作流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即新一代宽带数字平台的构建和普及,逐渐加快数据自由交换,同时简单快速的操作流程对于媒体网络用户来说更具吸引力。计算机技术具有的关联性,能够逐步的整合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创建一个更加实用的数字媒体网络。
三、将计算机的关联性发挥到极致,即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进行关联。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中,普通的音视频构成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体内容,这种媒体内容主要是以模拟讯号的形式进行传播。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却具有十分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模拟讯号的传播方式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很弱,很容易遭受到外界讯号的干扰,这就会导致用户最终接收到音视频讯号质量很差,并且由于较慢的传输速度,这也大大影响了讯号的传输的质量,导致人们在接收到最终的讯号时,呈现出的电视画面很多时候都是模糊不清、画面静止或者画面声音不同步,这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电视体验,也一直为大众所诟病。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却轻而易举解决了上述问题,计算机技术不再采用传统的模拟讯号的传输方式,而是采用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传输,极大了提高了音视频媒体内容的传播质量和速度,并进一步将媒体的内容进行扩充,内容更新的速度也大大加大。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用户的体验质量大大提升。传统的媒体网络具有十分明显的限制性,不利于信息资源的交换和传播,而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则会将这种限制性逐步打破,实现媒体网络的关联和共享。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新一代的宽带数字平台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将大大加快数据交换的速度,而且在操作流程上也做了大量的简化,这使得广播电视工程在网络中的发展得到了助力,将有利于吸引大量的网络用户。其次,新的计算机技术也和广播电视技术进行着不断的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中间理论便会应运而生,这大大有利于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当前先进的数字技术便具有以往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可以将计算机的关联性发挥到极致,即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进行关联,数字媒体网络由此诞生。
四、广播电视工程的操作需要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为广播电视工程的改进和发展带来了契机。不断推陈出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目标就是创造更加完善的存储技术和数字处理体系结构,在逐步提高运算速度的同时完善计算机运算中的缺陷。与此同时,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开发,使得计算机及其附属结构装置在能耗方面也不断得到改进,既帮助计算机及工程系统开发的运行降低成本,也不断改变着广播电视工程的成本,增加了技术含量和实用性。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将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两种技术带到不同的应用领域,并且这两种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扩展、完善中。
总之,随着计算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必将更多更深入的应用到广播电视的发展中,未来的广播电视工程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也必将向着更为高效、更为低耗和更为实用的方向发展。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进步,而且广播电视工程的快速发展也令其能和计算机的结合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模拟信号方式在多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能不断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在给观众和听众带来了更好的信息接收体验的同时,更为观众获取信息带来了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08.
篇3
关键词:纪录片;地方电视台;制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88-02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故宫》、《美丽中国》、《复活的军团》、《森林之歌》和《大国崛起》等一大批大手笔、大制作的纪录片热播,恢宏的场面,震撼的音效,生动的讲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上海和陕西等各个省级卫视也不甘落后,分别摄制了《人民大会堂》、《外滩》和《望长安》等不少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大制作纪录片,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时间,纪录片创作刮起“大制作风”,大手笔大制作成为大台纪录片创作的潮流风向标。一大批大片的涌现,给中国的纪录片带来清新的气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也赢得了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然而,大制作只是大台的专利吗?答案是否定的。小台也能做大片,关键在于是否有敢于制作大片的信心和魄力,只要做到选题准、立意高、制作精和适当引进外脑,在筹划创作大型电视纪录片方面,地方电视台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一、选题准
纪录片的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拍什么”?这个“拍什么”就是纪录片的选题。在电视台的圈子内有这样的说法:选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行话道出了选题对一部纪录片的重要性。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想要实现纪录片的大制作,选题显得更为关键。一方面,抓准了选题作品才能好看,吸引观众眼球;另外一方面,抓准了选题往往可以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最大化解决地方电视台资金实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等条件的制约,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目前,国际公认的电视纪录片选题有三大范围,即: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为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普通人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河源作为一个纯客家地区,是客家先民最早南迁定居之地,有着与梅州、赣州等地相媲美的久远的客家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然而,河源对于客家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关于客家“六次迁徙说”这一新观点也未被广泛认可。2008年10月16日,在西安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上,河源成功申办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作为目前世界上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华人盛会之一,世客会已成为全球客家人恳亲联谊的桥梁、团结合作的纽带、互惠互助的平台,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消息传来,万众瞩目,举城欢呼。河源广播电视台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制作大型世客会献礼纪录片的设想,旨在系统揭示客家民系迁徙、奋斗、成长与成功历史进程,明确河源在岭南文化、客家历史、客家民系的重要地位,提升河源“客家古邑”的城市定位。这一想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时任市委书记陈建华亲自为该片定名为《天下客家》,并由政府财政给予了资金支持,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该片的拍摄。当地的知名企业和各地客属乡贤在得知河源将拍摄一部反映客家历史人文的大片时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对该片的拍摄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正是有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河源广播电视台采购了第一套高清摄录设备,包括SONY高清摄像机、APPLE后期高清非编系统、摇臂、轨道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采购投入使用,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硬件支撑,也为整个拍摄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立意高
立意,就是确定纪录片的主题,是纪录片的灵魂。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同样的道理,立意是一部纪录片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的选材、布局、文字语言和镜头语言的运用。纪录片的立意往往是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在审视、认识、分析这个世界后,从生活中获得本质的东西和自己的感受,通过纪录片传达给观众。纵观近几年优秀的纪录片,无不是在选题立意上有着较高的追求,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但由于选题角度、立意高度不同,作品最终也大相径庭。毋庸置疑,和央视及省级台相比,地方电视台由于人、财、物等条件的限制,组织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国拍摄经历甚至跨省拍摄经历的地方媒体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勇于面对挑战,似乎是媒体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河源广播电视台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降低要求,反而是以更饱满的激情、更严格的要求投入到《天下客家》的创作中。从全台调集精兵强将,组成《天下客家》摄制组,并“充电”,研究片子的基调、内容结构及叙事方式。最终决定站在全球的视野去看待客家世界,采用系列片的形式,将《天下客家》分为五集(迁徙、客居、奋进、传承、盛世)来创作,力求将《天下客家》制作成一部全景式反映客家人千年发展历程的长篇高清电视纪录片。该片在创作上采用纪实与写意、表现与再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用辩证的思维生动地记录客家人自先秦以来的六次大迁徙,全方位描绘了客家族群在苦难中成长、在探索中融合、在奋进中开拓未来的悲壮经历,使《天下客家》成为一部客家人精勇奋发、成长壮大、走向成功的辉煌史诗。
篇4
我市电视事业建设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阶段。年,我市被列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之一,为全市广电事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我市电视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丰富了频道资源、提高了信号质量、拓宽了服务领域、保证了播出安全,改变了传统“我播你听(视)”的方式,实现了向多元化、开放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适应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重组,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分配各个环节和用户联结成一个整体,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我市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信息传播特别是政务信息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努力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全市有线数字电视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过渡方法
(一)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加强宣传、搞好试点、平稳过渡。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广电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国家政策、发展前景和数字与模拟的对比等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有线数字电视功能价值的认知度。要先在新建住宅小区、具备条件的社区和单位及不同类型的家庭试行,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总体思路: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全市有线数字电视建设在推进战略上,实施整体转换,将现有模拟有线电视用户整体转换为数字电视用户;在发展增值业务上,分层递进,按照先开展基础业务,后推进付费业务,再拓展增值业务的顺序进行;在技术手段上,分阶段建设,每个阶段侧重于一个重点项目,先求得突破,再全面发展。
(三)过渡方法:先市区、后县(市、区)城、再农村。
全市有线数字电视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年完成市区和条件成熟的县(市)城;第二阶段,年~年完成县(市)城和条件成熟的乡镇;第三阶段,关闭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完成全市有线电视向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在整体转换前实行有线模拟与有线数字电视并行播出,有线电视用户分期分批实现接受系统数字化,由各级广播电视台派送一台机顶盒,其成本通过基本服务项目收费收回。基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召开听证会,并确定其价格。具体转换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台先在市区选择试点逐步推开,取得经验后,向各县(市、区)城发展,并辐射城镇和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本意见自出台之日起,城市新建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建设一步到位,不再传送有线电视模拟信号,直接传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村通;有线电视
一、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曹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把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列入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要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5%。目前,有线电视光缆线路已基本铺设到乡镇,大部分村铺设了光缆,具备了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的条件。县广播电视台积极争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强力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为此,曹县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工程建设进度,在充分将利用好济宁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于一次性入户率达到65%的村庄减免安装费,降低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的门槛,同时利用扶持资金,积极开展有线电视的入户工作。
二、措施与成绩
1、立足实际,明确发展思路
立足茶陵实际,积极探索"村村通"工作的新措施,以落实"村村通"为契机,把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与"村村通"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联大网、建小网和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能够在附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尽量架设光缆、电缆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对居住人口较集中、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好,但又不能连接附近有线电视网络信号的自然村,采取建立小型有线电视站的方式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确实不能发展有线电视的,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收看,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延伸发展到户。
2、立足创新,落实五个统一
对乡镇广播电视站进行体制改革,收并原各乡村级站,实行垂直管理,在具体管理上实行"五个统一":一是统一行政管理。把县广播电视局原技术服务部和各乡镇站的人财物整合在一起,组建了"茶陵县农村广播电视总站"。总站作为县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一个事业机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负责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发展、技术服务、行业管理以及各乡镇站的人财物管理工作。二是统一人员管理。乡镇站机线员的党、团组织关系由乡镇转入县广播电视局,工资关系由县财政直接划拨到县局,由总站统一发放工资福利,统一缴纳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人事调动、年度考核、工资晋升由县局负责。三是统一财务管理。取消各乡镇站的财务开支权,各乡镇站实行报帐制,收入统一交总站财务入帐,开支统一到总站审批报销。设备器材由总站采购和供应,并统一有线电视收视费标准,收费发票到总站领取。同时,在总站与乡镇站统一核算的基础上,对各乡镇站实行分站设帐、分站考核,把经营效益与工资、奖金挂钩,改变过去"吃大锅饭"的做法。四是统一资产管理。原各乡镇站的固定资产和网络资产无偿整体移交县广播电视局,由总站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五是统一维修管理。成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定期维护网络安全,巡查村级收看点,并拨付专款作为"村村通"维修基金。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扭转和改变了过去乡镇广播电视有系无统、各自为政、管理混 乱、发展缓慢的局面,为全面推进"村村通"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立足搞活,多方筹措资金
按照"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筹资思路,采用"内部挤一点、政府拨一点、银行贷一点、用户交一点、厂家垫一点"的办法,广辟渠道,强化招商引资措施,想方设法筹集农网建设资金,共筹资近2000万元。在"村村通"建设中,为了鼓励吸引农民入网,县广播电视局一方面在建网联网期间,新开户的用户一律免交材料费,千方百计发展新用户;同时,对为"村村通"做出重要贡献的局、站骨干和村支书、村主任等有功人员给予奖励,较好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筹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严禁在网络内安装卫星地面接受设施,对已安装的由联合行政执法队负责拆除,其设施由广电局处理。
4、立足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加强和逐步规范农村广播电视管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工作人员实行"四定一包干",即定员、定岗、定目标、定效益工资和费用包干。积极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开展"创品牌形象,树窗口意识"的服务活动。县广播电视局将原来二十乡镇广播电视站合并为六个广播电视中心站,打破正式工和临时工的界限,向社会公开聘用一部分能力强、干劲足、肯吃苦的人员担任站长和管理人员,并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实行可寻址收费系统改造,做大做强农村网络这块"蛋糕"。目前,"村村通"工作已转入发展用户、加强管理的阶段,并正在努力向"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方向发展,为将来向农村群众提供影视点播、开发互联网、电子商务、可视电视等拓展网络应用功能做准备,使农村广播电视不仅做到"村村通",更要成为"永久通"和"优质通"。
三、存在的问题
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且因其节目套数多、信号清晰稳定而备受群众欢迎,这是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农村的情况复杂致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发展意识不强,一些乡镇站苦于资金拮据而无力发展,一些站缺乏发展意识、阵地意识,没有把有线电视延伸到其它居住集中的中心村、中心组,造成了广大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管理上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在用户管理方面,很多乡镇站没有建立用户档案,造成收费及维修的不便。原材料管理混乱,没有出入库手续登记,且存在劣质产品,材料浪费、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调,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大多过去是从事广播工作的,对电视技术知之甚少,加之观念守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利益分配问题。农村广播电视一旦收回归口到县广播电视局,将面临如何有效保障县广电局、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三者经济利益的大难题;而且县广电局将对所有农村有线电视投资进行全面负责,届时如何制约并激励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有效保障效益产出问题。
2、人工收费成本高。由于收费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对广播电视台站的管理几乎成了单一的“收费管理”模式,影响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每年支付的收费管理成本就约占总收视费的20%。人工登门收费本来就花费人力,加之一些用户存在拒绝交费和恶意欠费的现象,需要反复上门收费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费高峰期间,更是需要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忙于收费,而影响网络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容易造成网络故障增加,信号质量下降,反而更加剧了收费的难度。
3、私拉乱接的“漏户”、“黑户”多。根据调查显示,一般地方“漏户”、“黑户”均达10%以上,而且每年的收视费约要损失3.84万元。
四、对策
1、加大乡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的投入
实施乡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当地政府投资农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建设,支持其他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投资参与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
2、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在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光缆化工作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一是建立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广播电视网络垂直管理体系;二是按照政事分开、明晰产权的要求,整合乡镇广播电视网络资产。采取行政划拨、资产入股、市场收购等方式,由网络公司对乡镇广电网络资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三是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按照文化产业性质进行企业化管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将乡村有线电视网络培育为文化市场主体,壮大文化产业,成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经济支撑点。
3、科学管理
(1)加强投入管理。农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按照5年收回投入的预期审批建设项目,条件好的项目可以先上。
(2)严格资金管理。乡镇政府所在地有线电视执行城镇收费标准,村级有线电视执行“村村通”收费标准。乡镇有线电视收费与“村村通”收费合并管理,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以网养网”,封闭运营。
(3)强化队伍管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乡村有线电视网络维护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加强乡村有线网络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有敬业精神和一定业务能力的维护服务队伍。
(4)提高服务管理。建立正常供应和应急处理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反应快捷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网络公司主体运作、社会力量积极协助的立体性网络服务架构。
篇6
网络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反馈与改进四个方面探讨网络电视的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电视现状和特点
1、网络电视的界定
网络电视,英文为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也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到目前为止,网络电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给网络电视下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视应该是“节目由一个中央源播出,节目储于服务器由观众随时调出,网络淹没了一切电视台,将其化为一个个节目源。电视机和电脑已经合二为一,网络和电视归为一体。①
2、网络电视现状
2004年,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运营商———央视网络开通了中央电视台的网络电视服务;2005年5月,上海文广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随后,上海文广投资组建了百视通、东方宽频等公司,发展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业务。2008年1月,湖南卫视新媒体平台“金鹰网”上线,2009年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分离,面向市场以独立品牌运营。2009年,新华社正式播出网络视频专线,并在开心网开通了电视新闻业务。②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我国新兴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诞生。③2010年6月,安徽电视台获得全国第一张省级网络电视台牌照,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网络电视台。至此,央视、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这几家广电军团在网络电视市场上已居于领先地位。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制定了五年之内完成三网融合的目标,给中国网络电视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网络电视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竞争多元化、扑朔迷离、亟需监管的阶段。
3、网络电视的特点
网络电视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具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胡今天、陈治国在《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博弈与共生》中,提出网络电视具有超强的互动性、服务的个性化、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传播的分众特性、对传统媒体的包容性的特点。张伟《新媒体时代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丁晓星《网络电视兴起与纸媒应对之策》、周文平《广电网络如何应对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刘博《浅析网络电视传播特性》等文章中也对网络电视的特点作出了相似的分析。
二、政策支持给传播者带来全新的曙光
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2010年7月1日,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在政策上给网络电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探索更加成熟的网络电视运营模式。我国网络电视在曲折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认为中国网络电视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和利益博弈。现在,三网融合政策允许广电部门经营部分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支持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负责IPTV集成播控,电信提供网络,跨行业、跨地域、产业化提供文化服务———上海广播电视台的IPTV用户数目前已达200万,上海地区更以130万户位居全球规模第一。④长沙首批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建成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丽景新贵等首批电信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全面建成,长沙城区所有新建楼盘全部实现光纤进入,长沙电信同时对80%的老城区进行了光纤入户改造,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电信在提供常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卡拉OK、休闲游戏等各类增值业务。⑤但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王艺在《新媒体航母的整合之痛———解读网络电视的困境与出路》、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都提出了电信和广电这两大国有垄断领域所面临的行业整合的风险、经营领域的重新划分、利益的分配等问题。
三、内容匮乏依然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
在这个传播渠道泛滥、信息海量、注意力愈加分散的现代社会里,毫无疑问我们会重新回到内容为王的时代。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做支撑,网络电视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金星、王昊魁在《网络电视的运营机制探析》中指出节目内容上的竞争是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的核心,任何视频网站要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有大量优秀的内容作为支撑。原广电部副部长何栋材则认为,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程忠良在《立体产业链:网络电视策略》中指出要以内容取胜,大力开发内容营销,拓展内容产业链。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李玉梅也指出了目前网络电视内容匮乏,缺乏创新的现状。由于网站本身的盈利模式以及自身并不具备自采自制的资格和能力等原因导致视频网站的内容十分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夏亦、熊忠辉在《2009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内容提供商与网络提供商、视频网站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2010年7月武汉被列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武汉地区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出资1亿余元成立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的商业模式落实三网融合。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已经开启了握手言和的道路,双方优势互补,有条件的还可以拓展对方的业务范围,双方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电视领域内容匮乏的问题。
四、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大国,但并不是网络强国。造成受众对网络电视这种新媒体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指出,从客观方面说,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不高有关。CNNIC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视频用户很少是被视频网站宣传吸引来的,通过自主发现和社交圈子推荐是用户获知视频内容的最主要途径,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寻找视频是最主要的获知途径,占到用户总体的71.6%。这说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吴琼从主观方面给我们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国的免费电视渠道很多,免费电视本来就存在结构式过剩的现象,导致我国受众尤其是农村受众主观上习惯了免费电视或者费用较低的有线电视,不愿再去接受像网络电视这样的新事物,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免费下载的盛行,加大了包括网络电视在内的付费电视的运营难度。针对我国受众的现状,孙卫华在《网络电视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中指出,应该加强民众的素养教育,提高受众的素质。#p#分页标题#e#
篇7
2012年,笔者针对全国教育电视基本情况与发展理念开展了问卷和深度访谈式调研,以便发现行业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奠定基础。问卷调查和访谈借助2012年11月和12月间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主办的两次业内会议进行,现场发放、填写、回收,对未到会的单位采用邮寄和电话方式获得,共发放4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为78%,样本基本上能够推及全国总体。问卷题目有三种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填写问卷和接受访谈对象基本上为台级领导,代表了各单位的主导意志。
教育电视媒体基本情况调查
问卷结构中的“基本情况”部分,设计了4个问题:单位财政体制、单位收入构成、单位员工总数和节目构成比例,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财政体制,如图1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基本属于“全额拨款”的有12家,占35%;属于“差额拨款”的有16家,占47%;属于“自收自支”的有6家,占18%。这一问题反映出各地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电视媒体性质的认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根据访谈情况,凡是划归为“全额拨款”的单位,其主管部门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比较强,以较充足的事业经费给予支持;划归为“差额拨款”单位的占到了近50%,说明其主管部门认为既然媒体有条件开展创收,可适当减少经费支持,并且媒体在内部分配方面也更灵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划归为“自收自支”单位的,则对媒体产业属性比较看重,公益属性较为淡化,运营方面基本上按照市场逻辑进行。
图1: 教育电视媒体财政体制
关于收入构成,如图2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财政拨款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13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8%,意味着依赖拨款运营的单位不足一半;广告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22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65%,最少的也占到收入的15%,也就是说,一大半媒体对广告收入有较重的依赖;其中,有6家无广告收入;有12家有“其他收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5%~40%之间,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5%,即约三分之一的媒体可获得其他经济收入。据了解,此类收入多为政府许可性收费和业务服务收费,主要原因是城市教育电视台与电教馆是一体的,资源可以共享;调查显示,没有一家有赞助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教育电视媒体还没有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不到来自社会的公益资助。
图2:教育电视媒体收入构成
关于员工总数。200人以上规模的有6家,150~199人的只有1家,100~149人的有6家,50~99人的有11家,49人以下的有10家。也就是说,100人以上规模的有13家,占总量的38%;100人以下规模的占到62%。单就规模而言,如果从区域公共教育文化需求角度分析,多数单位规模还是偏小的,仅仅能提供面向学校的资源,难以承担起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功能。
关于节目构成。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频道定位、特色和服务对象的差异。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统计了节目类型在总播出时数的比例超过20%的调查单位家数,新闻时政类超过20%的所占比例较大,为15家占44%,个别频道新闻时政节目甚至高达50%。笔者认为,教育电视媒体不应当出现这样的情况。调查还显示,社会教育与科教人文两类节目超过20%的各占到四成左右,有些偏低;而影视娱乐类节目超过20%的却占到约三分之一,也是有些偏高的;而仅仅有3家教育教学类节目比例占到20%以上,最多的1家也只有34%,明显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有约三分之一的单位有“其他”类节目,且比例占到5%~30%之间,这多少有些出乎调查前的预判。据了解,这些节目主要为专题广告和大型活动性栏目等。在教育电视频道中,硬广告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
教育电视媒体运营理念调查及分析
关于运营理念,笔者的调查设计了11个问题,主要了解受访对象对教育电视的媒体属性、功能的相关认知以及发展新媒体的态度等。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被排在首位的各属性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把公益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50%,把教育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三分之一,两项加起来超过85%;以新闻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仅有15%,所有回答均认为教育电视媒体的属性不是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我们推断,绝大多数频道并没有把教育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属性放在首位,而公益属性和教育功能是最受重视的两个方面。
图4:对教育电视媒体第一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公益性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认知,如图5所示。认为公益性应该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占65%,“不好说”和“一定能”的各占15%。肯定的回答比例偏低,而且认为“不可能”的也占到了6%,说明部分频道对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的认知是不够深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热衷或是无奈的选择。
图5:对公益性作为本质属性的认知
关于如何体现公益性,笔者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包括“公益理念”、“公益栏目”、“公益活动”和“其他”四项备选,如图6所示,各项选择比例分别为71%、59%、50%和18%。其中,同时选择前三项的占到50%,说明一半的媒体认为应当具备公益理念,播出公益节目,同时开展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并用体现媒体公益性。然而,若对比实际播出的节目比例,可看出这些选项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具体实施的媒体所占比例不大。
图6:对公益体现方式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可否具有产业属性,如图7所示,有一半的回答“应该可以”,而回答“一定能”和“不可能”的各占15%,另有21%回答“不好说”,说明各家媒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比较模糊,在实践方面,对教育电视媒体能否大张旗鼓地运用市场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存有疑虑。
图7:对产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坚持教育电视媒体事业属性的认知,如图8所示。回答“不好说”的只有1家,占3%,回答“必须坚持”的占68%,回答“可以”的占到29%,两项加起来高达97%,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媒体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必须坚持事业属性不改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留在公益事业体制内稳定;二是对市场经营能力担忧。
图8:对事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如图9所示。有50%和15%的回答分别认为与远程教育“密切相关”或是远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两项占到了65%,显然,这与教育电视媒体源自远程教育有直接关系,有29%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有6%的认为与远程教育没有关系。
图9: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如图10所示。有56%和12%的回答分别认为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或是其“组成部分”;有24%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9%的回答则认为与教育信息化没有关系。本问题的答案与上一题答案倾向性是一致的。
图10: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运营中,如何对待“收视率”这个经常在业界引发争议的敏感指标,如图11所示。有65%的回答认为可以参考使用,超过三分之一的认为节目评估中要有一定要求,两项加起来有87%,说明绝大多数频道在评估中引入了收视率指标,回答认为收视率没有作用的为零。而对此认为“不好说”的有3%。
图11:对收视率的评价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关系,如图12所示。有53%的肯定教育电视媒体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41%的则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两项加起来占到94%,说明绝对多数频道把教育电视媒体置身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范畴中。认为“不好说”和“不是”的各占3%。
关于对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的判断,如图13所示。仅有44%的回答“前景向好”,回答“求生存”和“不好说”的分别为21%和29%,合计为50%,更有6%的回答“前景暗淡”,说明多数教育电视媒体对发展状况不乐观,教育电视媒体急需在社会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中确立新的定位,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图13: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
关于如何处理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如图14所示。回答“只搞电视”的结果为零,有74%的回答在发展传统媒体的同时,应当发展新媒体,以拓展新的传播空间和发展方式。有24%的回答新媒体迟早会超过电视媒体,既显示出对电视媒体的担忧,也透露出对发展新媒体的积极态度。有3%的回答“不好说”,显示出一些频道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的茫然和不作为。
图14: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本次调查还了解到,辽宁教育电视台并入辽宁广播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并入江苏广电集团,对全国教育电视台影响颇大。政策的强制性,导致媒体管理层包括现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电视媒体发展的不确定性忧虑增加,对媒体的发展前景无从规划。因此,对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最高管理机构的国家教育部而言,到了切实认真考虑和探求教育电视媒体属性、功能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发展的时候了。
篇8
0 引言
自进入到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就步入到了新的阶段。而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讲,则需要做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工作,以便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科技新闻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影响问题展开研究,继而更好的促进地方农业和县级电视台的共同发展。
1 发展农业科技新闻对县级电视台的重要影响
对于新闻事业来讲,满足群众的需要是其生存的基础和改革的动力。而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为农民,所以首先需要关注农民的需求,以便取得更好的发展。作为县级广播电视管理单位,县级电视台需要播报一些关注“三农”问题的新闻,以便使当地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继而确保全县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科技新闻就是为大多数农民和基层干部而制作的新闻报道,在县级台新闻节目中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注重农业科技新闻的发展,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体的需求,并发挥县级电视台的重要作用[1]。就拿广东县级电视台来讲,受众主要分成两类,即本地区农民和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份子。而知识份子群体显然更乐于收看香港电视台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当地农民群体则更加关心当地发生的事物和农业发展问题。此外,农业人口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知识份子。因此,县级电视台应该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新闻,以便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并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2 农业科技新闻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在制作农业科技新闻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从本质上来讲,农业科技新闻内容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科学性,其次才需要按照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一方面,农业科技新闻的策划需要将科技成果的特征和意义准确反映出来,并且精准的引用专业术语和科研数据。比如应用范围、增产幅度和科研水平等科技成果特征,都需要在新闻中一一罗列出来。此外,要尽量避免使用国际先进等词语[2]。另一方面,在进行新闻的通俗化处理时,修辞手法的应用不能够脱离科技成果,以便使报道显得更加客观。
2.2 通俗化原则
就目前来看,县级电视台的受众大多数是文化素质有着较大差异的农民,所以通俗易懂就是农业科技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利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报道,可以使大众更容易掌握需要传播的农业知识,继而实现新闻报道的制作意义。而为了遵循这一原则完成农业科技新闻的制作,则需要新闻策划人深入到民间学习更多的民俗文化,继而将复杂的农业知识通俗化。
2.3 新闻性原则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农业科技新闻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实际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时间较长,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具体的新成果、新品种或是新技术。因此,在进行农业科技新闻策划时,需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科研成果的报道,以便使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3]。此外,为了及时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成果播报出来,还需要对涉及农业新成果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报道,以便使农业新闻报道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4 适宜性原则
就实际情况而言,不同的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农业科技新闻的策划时,需要遵循适宜性的原则。一方面,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需要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并且需要指明科技技术的适用范围,继而避免给当地农民带来误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所以报道应该与当地的气候变化相适宜,以便满足农民的需要。在每个农耕季节到了之前,县级电视台都可以预先报道一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巧,以便为发展当地农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不同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政策法规,所以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需要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
3 农业科技新闻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策略
3.1 增强新闻的科技含量
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讲,需要承担起帮助农民树立科技理念的责任。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县级电视台则需要增强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一方面,县级电视台需要播报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并报道一些当地的农业大户丰产丰收的经验,以便加强新闻报道对农民群体的影响。比如,韶关市曲江区广播电视台报道的一则新闻《曲江区花生分段机械化收获试验成功》,预计5年内,曲江区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将追上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不仅对农民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也成功传播推广了农业科技,收到良好的反响。另一方面,县级电视台需要定期邀请有关的农技专家对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讲解,以便使报道的针对性得到增强。此外,在农耕时期,县级电视台还可以联系专家进行现场报道,继而更好的普及农业生产知识。
3.2 迎合当地农民的喜好
想要使稍显枯燥的农业科技新闻获得更多的农民的支持,县级电视台就需要采取迎合当地农民喜好的播报方式。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播报时,需要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并利用比喻等手法将数字形象的表达出来,以便为农民提供能够看得懂的农业科技新闻[4]。就拿广东来讲,白话、客家话是当地流行的地方语言,并且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所以,广东县级电视台可以适当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播报,并加入一些民俗文化的内容,以使新闻信息的交流更加方便,继而获得当地农民的支持。
3.3 采取快捷的播报模式
在对农业科技新闻进行采编时,应该采取快捷的播报方式。一方面,对于农民来讲,长篇大论的农业科技新闻将显得格外枯燥,并且难以突显出文章的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有用的农业知识和内容,需要将新闻报道的篇幅尽量缩小,并且完成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农民群体的作息十分规律,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农业科技新闻。因此,采用农业科技新闻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定时段之内,以便及时将有用的信息传播出去。
3.4 增强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由于受众对象是农民,所以农业科技报道需要与该地区的农业密切相关,以便增强报道的实用性。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到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实际,以便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继而结合生产实际完成新闻的编写。另一方面,在采访农业科技专家之前,需要先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以便使采访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此外,需要播报一些与当地生产,特别是与现在流行的农业生态旅游等有着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内容,以便切实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增收、家庭农场果园转型发展提供指导。
篇9
股票代码为“600996”的“贵广网络”挂牌上市当日,募集资金净额18.09亿元,开盘价10.7元,最高价12.84元,涨幅为43.95%。
成绩单背后,首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委宣传部、省文改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得益于省广播电视台和省广电传媒集团的具体领导和运筹。其二是“贵广网络”八年磨一剑,深耕本地文化事业,和网络时代“同频共振”,引入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技术融合、媒体融合,积极构建新型广电网络商业模式,助推公司战略转型升级。
A股挂牌上市,是“贵广网络”的一个新起点,将为公司融资开辟全新的通道,助力“贵广网络”专注主业、多元发展,开辟全新领域。
八年磨剑
“终于上市了!”随着一声锣响,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内,“贵广网络”董事长刘文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回望来路,百感交集。八年磨一剑,一路风景一路歌。刘文岚自豪地向记者亮出八年奋战的成绩――
2008年3月26日,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刘文岚说:“这一步,让‘贵广网络’顺利诞生,成为全国最早实现‘一省一网’的公司之一。”
“先整合运营,后资产重组。”“贵广网络”整合资源,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网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
“贵广网络”的上市之路从2012年_启,第二年,“贵广网络”引入了茅台集团、中化集团和歌华有线等6家外部投资者。2014年实现“主板升级”,开始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融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助推公司由广电网向融合网转型升级。
目前,“贵广网络”已开展视音频直播、高清双向互动点播、数据专网、宽带接入等三网融合业务,并引入互联网思维,大力开发多屏互动及“无线城市”“食品安全云”和“智能交通云”等大数据应用项目,构建新型广电网络商业模式。
八年疾驰,“贵广网络”按下创新发展“加速键”。
在技术创新方面,采取IP组播和单播组合技术开发建设新媒体光纤到户IP播出平台,大力推进有线无线融合网建设,实现了移动广播电视、大数据分析、无线视频监控、车载终端、智能停车等业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组建了深圳产品研发中心。自主开发了“父母乐”“魔方”“广电精灵”等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将传统的看电视变为用电视。
在业态创新方面,在应用市场中提供了涉及生活、工具、游戏、娱乐等各类应用700余款,重点推出了云上县(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等各类新业态。
八年征程,硕果累累――
近三年,公司经营收入由2013年度的14.7亿元增长到2015年度的21亿元,净利润由2013年度的2.19亿元增长到2015年度的4.15亿元。
三大战略
谈到公司短时间内从成立到上市的“秘诀”,刘文岚将之归功于三大战略,即融合创新、保存量促增量,加快业务转型的城市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扩大网络覆盖,积极抢占农村市场的农村发展战略;以及打破“天花板”制约的走出去发展战略。
在“城市”版块上,“贵广网络”先后推出了贵州广电网络多彩云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多彩云高清、多彩云互动等。同时,开发了“电视健康管理”服务、“云上无线”项目、“7+N”朵云工程落地项目等。
在“农村”版块上,贵州广电网络承接了2016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015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政府签署“关于合作推动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简称CCDI)项目开发”协议,联合各省(区、市)广电网络公司,开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广电网络新产业。这一协议的签订,为“贵广网络”的“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7月,“贵广网络”、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与全国10余家省级广电网络共同出资组建中广投网络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搭建起行业新产业项目开发及投融资管控平台,并已落户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中广投网络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聚合了全国12个省(区)的广电网络近8000万有线电视用户资源,将创建全国广电行业“云、管、端”一体化的新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
资本宏图
上市,“贵广网络”计划借力资本东风,撬动公司跨越式发展。
“当前,‘贵广网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刘文岚从各个层面分析了“贵广网络”的发展前景。
“从国家层面看,随着国家‘宽带中国’‘三网融合’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贵广网络’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从贵州层面看,大扶贫、大数据战略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网产业开发、网络延伸覆盖等都将成为‘贵广网络’发展的东风。从行业层面看,中广投网络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广电网络新产业在产品开发、业务拓展、资本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打下了基础。经过八年发展,‘贵广网络’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刘文岚得出的结论是,“良机在前,不可错失。上市,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推进重大项目和市场业务的开展,推动‘贵广网络’一展宏图。”
A股首发,“贵广网络”募集资金18亿元,将分别用于有线、无线融合的广播电视综合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全媒体全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以及媒体融合内容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
其中,广播电视综合信息基础网络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工期为36个月。到2020年,“贵广网络”计划实现全省有线、无线融合网络的全面覆盖及各项智能网、物联网应用项目的落地运营。
在新媒体融合建设方面,2017年“贵广网络”将以贵州卫视专区为突破点,建设新闻大数据项目,全面启动“台网融合”业态,推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技术平台、机制体制、经营模式相融合,实现各频道、频率在广电网内的互动产品与直播业态的全面融合,全面提升用户参与度。
篇10
本次设备市场及技术论坛的主题为“广播电视如何应对当前的复杂格局”,众多与会嘉宾就广电行业的体制改革、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全媒体等元素构成的复杂格局进行了讨论。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将整个信息化发展划分成四个时代:模拟时代、数字时代、点播时代、互联时代,在四个关键词的发展下,多屏对全业务的要求,促使有线逐渐向IP架构过渡,台内向全IP过渡。杜百川认为,不同性质的传输媒体的竞争导致三网融合,同一媒体产业链的变革导致转型和重组,广电原有功能疆界已经出现了松动,广电应当面对转型和变革!
助力融合与转型,大洋助阵上海电视节
第上海电视节,大洋经过精心的筹备,成功展示了系列新品,为参展嘉宾带来了云计算、全媒体、三维合成领域的前沿成果,并携新理念出席白玉兰论坛,与华东用户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探讨了“融合”与“转型”等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大洋展台的“水晶”三维合成系统吸引众多业内人士,纷纷上前演示操作,对“水晶”模板化的制作方式及其与剪辑、校色等模块的无缝衔接大为赞叹;在对节目效果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参展嘉宾对大洋展示的DAURIC图文包装系统十分关注,观看完演示后,“包装速度快、播出安全稳定、现场交互灵活”等好评不绝于耳;大洋云非编、安全传输网关、全媒体数字资产管理及平台等产品也十分夺人眼球,为设备展增光添彩。
索尼Anycast Touch AWS-750国内首秀上海电视节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携重点产品、系统及解决方案亮相上海电视节,展台划分为图像采集区、3G新闻实时传输系统区、媒资管理系统区、Anycast Touch现场节目制作系统区、以及4K高清电视展示五大区域,为参展的观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4K片花、广播专业设备与超35mm大画幅家族带来的现场拍摄体验和系列重磅推出的应用解决方案。
本次索尼的重磅新品Anycast Touch AWS-750全新便携式现场制作解决方案首次亮相上海电视节,也是目前国内展会的首秀,其独到外观设计以及强大的操作功能瞬间吸引众多粉丝。Anycast Touch AWS-750不要求用户具备专业的现场节目制作方面的经验,可以适用于任何领域,在现场直播/网络直播中性价比极高,对于传统的电视行业来讲是不可多得的、极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索尼市场部总监孙自力介绍,本次上海电视节索尼的重点是4K相关产品展示。在设备市场及技术论坛上,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也分享了关于“高清之后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的演讲,描绘了4K的发展前景和解决方案。在广场的户外展位,一辆由索尼设计制造的、适用于中小型节目录制的电视转播车也尤为亮眼。该车为国内首例816D车体改造的转播车,具备2D/3D转播功能,已交付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松下轻量型摄录一体机AG-HPX600惊艳全场
在上海长江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的展台里,松下存储卡式摄录一体机AG-HPX600 MC分外夺目。这是距2012年BIRTV首次之后第一次在上海电视节正式亮相。AG-HPX600摄像机具有独有的AG-SFU603G软件升级密钥,拓展了机身功能。此解决方案将LiveU的实况视频上传技术与松下最新广播设备相结合,提供首种集成实况摄像解决方案。
AG-HPX600摄像机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及易用性,在将来也可以进行灵活拓展和升级,是专业摄像机构和广播电视台的理想选择。摄像机机身重量仅有2.8Kg,是当前业内轻量型的一款摄录一体机。由于采用了集成化设计,在拍摄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影像的动态捕捉,灵敏度可以达到F12,可以实现高清晰彩色画质。还可以针对不同业务需要,以选购件的方式扩充网络功能,VFR功能等,实现以低成本配置出广播级所需的拍摄系统的目的。此外摄像机还可以应对新的压缩平台AVC-ULTRA记录和新型P2卡microP2卡。凭借众多先进特性,AG-HPX600必将引领未来视频发展潮流。
新奥特参加上海电视节、华东电视技术年会系列活动
新奥特(CDV)在本届电视节上重点展示了多款主打产品,并在展会期间积极参与了华东电视技术年会、“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IBTC)”交流活动,与各位参会代表及广大客户共同分享了新奥特最新的发展成果。
新奥特展台分为视音频编辑处理区、虚拟图文区、后期包装制作三大展区。其中视音频编辑处理区的CreaStudio多通道非线性采编系统尤其引人注意,这是一款集多机位摄像机信号同时录像、实时现场切割、多机位同步还原现场表演、精细化后期非线性编辑于一体的新一代多功能电视节目制作系统,解决了前期录像与后期制作脱节的问题,也是本次展会新奥特主推的产品。目前《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等众多受到好评的节目的采编都出自CreaStudio之手。
新奥特的新媒体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大勇还在华东电视技术年会、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上发表题为《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技术架构与创新》的主题演讲,提出“新媒体平台定位基于细分市场创新业务”的核心观点,与各位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技术架构与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捷成世纪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亮相上海电视节
在第上海电视节上,捷成世纪展台的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吸引众多参观者,这是捷成世纪收购成都优联以来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第一次以捷成世纪产品的姿态首次亮相上海电视节。
捷成世纪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是专为电视台设计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对电视台里设备的使用权限管理和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以及设备的成本核算都一目了然。无论是节目编导还是技术人员都可以在平面上知道每一档节目的设备使用状况和运行状态以及人员安排情况,极其便利。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可在基础的平台模板上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每个电视台特有的需求进行调制和开发。目前湖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宁夏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都在使用这个系统,并深受好评。
捷成世纪总经理韩刚在在设备市场及技术论坛上就“广播电视如何应对当前的复杂格局”这一话题发表了关于《基于云架构的电视台业务支撑平台设计思路》的演讲,并直指应避免“假云”概念。
安达斯迈向新媒体
安达斯作为中国广电行业专业设备与集成方案提供商,以“信赖”、“共赢”、“超越”为宗旨,多款重磅产品在展台展出,成为本次上海电视节最为瞩目的一个展台。在安达斯的新媒体信源处理及业务监测系统、多业务传输系统区,着重为观众展示了Evertz ATP、Ateme Tian Live以及爱立信AVP2000编码器和RX8200解码器。ATP综合服务平台具有无线灵活、超强容错能力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信号处理\转换功能。
安达斯集团总裁王彤表示,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前景很大,与之相关的传输、转码、分发等技术发展比较快,而这两个方向会是今后两年广播电视行业的热点方向,安达斯集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会主要围绕这两个方向去发展。安达斯参展上海电视节,主要是想在NAB之后把一些新产品新技术与大家交流分享,共同促进广电行业的发展。
世纪睿科Cogent便携卫星继续吸睛
世纪睿科展台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简洁大方的风格,整齐的划分为新媒体展示区、特种设备、音频系统、多通道录制系统、无线传输、全流程解决方案、显示系统、宽带传输、转播车、制作播出服务十大区域。各种解决方案和设备产品在展台吸引众多观众,其中Cogent的NanoSat便携卫星尤其瞩目。
NanoSat便携卫星开创了SNG系统的全新标准,具有稳定、好用、便携的特点,是电视台选择设备的必备条件。设备可拆卸装包,随时可以随记者出发,15分钟就能搭建完成进行信息传送。Cogent Technology亚太地区副总经理张兴在展台介绍了Cogent便携卫星在前不久发生的雅安地震中发挥的作用。 Cogent公司和时代华睿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在地震当日携5套Cogent便携卫星站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现场,第一时间为各大媒体提供了宝贵的现场第一手资料,向全国及世界人民传递灾区最新信息。地震期间,在地震灾区约有20 套Cogent卫星便携站为各大媒体提供卫星传输通道,使得现场画面第一时间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上海昆信展出Snell Kudos Pro信号处理产品
在上海昆信的展台,一台经过改造的摄像机尤为亮眼。据上海昆信总经理刘炳光介绍,这是一台把ENG摄像机改装为纯讯道摄像机样本,纵观整个摄像机产业链,包括生产厂商在内,这绝对是一个新兴的产品。该产品可以把ENG摄像机很快的改装成讯道摄像机,提高电视台整体设备利用率,操作简便快捷,效果显著。目前江苏电视台已经采购4套,上海电视台也将5套收入囊中。
上海昆信是Snell Kudos Pro信号处理产品的中国独家商,KudosPro是Snell推出的信号处理及制式转换器家族的新成员,外形轻薄,构造严谨。它在秉承了Snell品牌一贯的高质量和优质服务的同时, 可为用户提供SD/HD/1080P信号的高画质转换和稳定性,具有全套的信号处理功能,其多达四通道上下交叉变换、帧同步功能以及可任意格式输入输出的特性更加贴近用户需求。
舒尔,决不妥协的数字音频
在安恒利展台,舒尔的ULX-D数字无线系统占据显要位置,ULX-D是数字无线系统史上的一大突破,将一系列创新技术整合到易于使用的专业无线系统中,凭借无线的音质、良好的射频性能、可扩展硬件解决方案与智能电池技术,ULX-D开创了卓越数字无线系统的新时代。ULX-D达到了清晰地24位数字音频,提供无线系统中最纯净的原音重现,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一次充满可使用长达12小时,并以时分显示电池续航时间,可精确到15分钟。FP2手持式发射机,轻质耐用,一个手持对应两个通道,可以迅速排除干扰,自动切换通道,保持音频不会切断,兼容所有舒尔无线话筒。
草谷XCU摄像机传输系统国内首秀
多年以来,草谷一直为行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此次草谷参展上海电视节,展台亮点多多。XCU摄像机传输系统是第一次在中国亮相,首秀献给了上海电视节。
XCU作为LDX以及LDK系列摄像机的基站是草谷3G传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XCU是目前世界上首款支持所有高清格式(720P,1080i以及1082P)的基站,并且同时支持机头与基站之间使用三同轴和光纤进行传输。其新颖的支架式可拆卸设计使得XCU能够更方便灵活的进行更换。该3G传输系统能够承担高负荷高质量及多格式的传输需求,同时满足3G和3D需求的特点,可以很好的配合LDX系列摄像机的使用。XCU Twin基站与3G三同轴接口的摄像机配合使用,可以使摄像机系统更加完善,穿了同轴电缆传输外,还可提供黑光纤的传输方式,可以在三同轴无法覆盖的情况下进行传输。
上海纵驰展示NEC高端工程液晶显示器
上海纵驰展台一款亮眼的NEC55寸高端工程液晶显示器挂在墙面上,该产品采用LED背光,亮度均匀,可有效节能。该产品具有6轴色彩调节功能,颜色更加自然逼真,再现自然舒展的颜色,拼接画面效果更加真实统一。通过自然色调设定色温(2600K到10000K),调节精度为100K,同时具备自动较色功能,仅仅依靠一个校色仪和一套NEC开发的校色软件,就可以完成显示器色彩,亮度等一致性校准。这个校色系统不仅对拼接显示墙有效,也同样对精确色彩显示有特殊要求的单一显示系统有效。专业级面板支持7X24小时不间断连续使用,整体面板寿命长,由局部热量导致的Mura可能性减小,几乎没有残影,适合多种复杂环境,具有超长的整机稳定性,超长整机使用寿命,并支持SDI输入,适用于整个广电行业。
ROSS Furio Robo摄像机机器人遥控跟踪系统闪亮登场
在科技的展台,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就是Ross的Furio Robo摄像机机器人遥控跟踪系统,霸气的机器人威武的站在轨道上,傲视当下众摄影机遥控系统。
Furio Robo是专为电视台演播室制作而设计,特别适合一个操作人员通过预设的镜头和调取运动轨来控制多个摄像机。系统包括了一个PTZ云台,基于轨道的带升降器的轨道车和先进的基于IP的控制系统。Furio可以令节目效果在视觉上更胜一筹,通过对摄像机系统精确实时的控制,furio使得镜头运动更加多样,效果愈发生动。Furio系统是为虚拟演播室和现实增强制作环境而设计,安装和操作都非常简单灵活。Furio Robo可以胜任新闻及娱乐节目的制作要求,是节目制作的理想之选。
- 上一篇: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
- 下一篇:化学品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