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画画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美术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44-02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出现,阐释了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形式。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维克多·罗恩非德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在儿童绘画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他指出,美术教育在于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引起并维系他们自我表现的动机。研究儿童绘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是以儿童为主体,通过多年对大量不同阶段的儿童自身在艺术学习中的实践而总结出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类归纳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它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实践生活和心理活动为研究途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这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深入了解儿童绘画发展特点的起点与重点。起点即新入职美术教师由此开始了解学生绘画心理,认知学生绘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同时还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新发现的重点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新入职美术教师如何有效缩短初为人师的摸索时期,快速了解学生绘画特点,促进教育创新发展。
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1.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意义。在我国,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的最早成果是1938年出版的心理学家黄翼所撰写的《儿童绘画心理》。书中针对“儿童绘画描绘的事所知还是所见”这一著名命题,提出了儿童绘画描绘的是他们所看见的事物的论点。之后,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对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美术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儿童绘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是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认识不同年龄学生绘画特点的捷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深入探索能够使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缩短新教师的教育摸索期,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系统的学习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成功与否的制约条件,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进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和再完善是因材施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著名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通过儿童从两岁起的创造性和智力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来定义儿童的艺术水平的提高过程。总结归纳中外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大体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①涂鸦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2~4岁,处于认知世界的体验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以思维支配画面。②象征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4~8岁,处于认知世界的初始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拥有简单思维联系能力,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去画他们认识的东西,比如爸爸、妈妈等,这些他最先认识的客观世界。③写实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8~12岁,处于认知世界的模仿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客观世界已有一定辨别能力。画画变成为受大脑支配的呈现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
3.现阶段北京地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特点。现阶段,在我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北京作为首都率先在儿童美术教育上进行改革。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在北京地区已经稍有改变。经过对部分学校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特点呈低龄化。经过个案分析的调查对北京城区部分学校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示,经历无联系期的儿童表现为无论将参照物通过任何方式教授与他,他都无法将参照物和画面做联系,从而将参照物表现在画面上,致使经历这个时期的儿童丧失对绘画的兴趣。而经历这个时期的儿童约占北京城区儿童的10%左右的高比例。
二、新入职美术教师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的缺乏成为新入职美术教师施教的绊脚石。儿童绘画阶段理论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对于新入职美术教师而言更是直接作用于美术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持。然而通过访谈方法对新入职美术教师的关于儿童绘画阶段理论的认知程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新入职美术教师不知道儿童绘画阶段理论,50%的新入职美术教师对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年龄划分不清楚,对小学生绘画阶段的特点不了解。这是给新入职美术教师带来教学困扰的关键问题所在。 新入职美术教师由于对学生绘画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不够了解,直接导致新入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上的失误增加,需要利用很长时间来适应学生。
2.新入职美术教师教学困扰分析。经过访谈法调查新入职美术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了很多新入职美术教师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而无法施教于学生的现象。当学生出现因为画的不好看或者想重新作画的意愿出现时,新入职美术教师便不知如何施教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大部分因为新入职美术教师对学生心理不够熟悉,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另一方面,经验的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解决来自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是新入职美术教师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如何减少因为缺乏经验形成的困惑,成为新入职美术教师主要面对的问题。
三、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对新入职美术教师的启示
1.培养教师对学生言行敏感的性格与和谐共荣的艺术氛围。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儿童绘画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拥有哪些绘画特点,还有哪些独特的表现等,除了运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新入职美术教师拥有敏感的性格。儿童细小的变化,或来自儿童作品的细微调整都会成为预示儿童绘画发展的证据。此时就需要美术教师细心的发现,耐心的辨别。同时,身边的环境往往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绘画作品。所以,建立美术课堂上互相启发互相赞扬的氛围就成为美术教师的责任。应当努力做到让师生间在美术课堂上没有任何限制的展开想象力的碰撞,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的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好。
2.维护涂鸦期的快乐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学生绘画美术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一幅绘画作品来鉴定的,更多的应该在学生生活中体现,例如一个发现美的眼神,一个拾起美的动作等。所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过程也不应该以一张完美的画来作为标准。让画画的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美好生活的途径,让学生每时每刻沉浸在幸福的创作之中。只有师生在美术课堂上共同达到分享画画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学生的绘画发展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亚明.儿童绘画成功施教方法[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4.
篇2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篇3
关键词:知识论;有限;理性;无知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57-01
一、哈耶克知识论的基本预设——无知
构成哈耶克社会政治哲学基础的,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这一理论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哈耶克对于人之无知的强调。哈耶克的政治思想,或者说哈耶克自由主义,就是以此为逻辑基点的,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
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论观点。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感悟到“人是无知的”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相信理性力量的笛卡尔。在《自由秩序原理》第二章的开篇,哈耶克开门见山地说:“苏格拉底的无知论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了解社会的首要条件”。
理论的建立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基本的预设。政治事务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如何看待人,因此任何政治理论都会以关于人的某种本质特征的假设为出发点。哈耶克之前的政治学哲学经常使用的人性预设,是关于人性的善恶这样的道德判断。政治理论的另外一种前提预设方式,是对人类的认知能力,即知识范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一问题的假设。对人行善恶的道德判断不同,政治思想的逻辑就会出现差异,同样,在人类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问题上的立场不同,政治思想的逻辑就会大相径庭。哈耶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无知”,也就是说,其政治理论的基本预设就是人类的“无知”。他指出,“苏格拉底认为:‘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苏氏的此一名言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理解社会的首要条件;我们渐渐认识到,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之中”。
二、有限的理性
理性是哈耶克研究的另一个主题,他在几乎所有的著作中都对该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探讨。理性是人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哈耶克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是以其知识分散理论为依据的。哈耶克所阐述的理性的限度,与其所强调的“无知”的知识观一脉相承。哈耶克所持的有限理性的观点是他反对一切企图建构社会制度的思想源泉,也是核心的武器。
(一)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理性有限性的界说
要理解哈耶克知识论的基本预设不得不去追溯哈耶克所受到的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最早为理性划定边界的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休谟认为“我只知道我感觉到的事情,我不可能知道关于我感觉以外的任何陈述是否真确”。罗素对此也做有趣的解释:“一只小鸡每天吃到主人送来的食物,它的归纳原理告诉它明天主人还会来喂食,可是明天它被主人吃掉了”。因此,“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科学定律都只不过基于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归纳原理之上。而归纳的次数总是有限,归纳法的本身无法得到逻辑证明的”。那么“今天太阳升起”,“今天主人给鸡喂食”只能在今天是真确的。此一命题的深刻意义在于阐明,我们的理性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相对的,这些知识应向无限的未来敞开大门并受它的检验。对哈耶克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波普的否证主义哲学。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是演进的,不可能有一个一劳永逸、无所不包的科学知识体系。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理性局限性的哲学传统,才会形成哈耶克知识论基本预设的思想。
(二)分立的个人知识导致理性的有限性
哈耶克提出了知识存在的状态:只有分立存在的个人知识,而没有一种先验的总体性的知识。他说:“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而存在。所谓整个社会的知识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所有个人的知识的总和,绝不是作为一种整合过的整体知识而存在的。这种所有个人的知识的确存在,但却是以分散的,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以彼此冲突的信念的形式散存于个人之间的,因此如何能够做到人人都从此种知识获益,便成了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大问题。”据此,哈耶克进一步推论出:知识愈增长,人类就愈无知。“人类的知识愈多,每一个个人的心智从中所能汲取的知识份额亦就愈小。我们的文明程度愈高,那么每一个
人对文明运行所依凭的事实就一定知之愈少。”
(三)历史是进化的产物,并非理性的设计
哈耶克认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对于“理性”的理解是正确的,只是后来由于笛卡尔为“理性”冠以一种新的内涵,“理性”一词才改变了含义。“对于中世纪的思想家来说,理性主要是一种认识真理,特别是道德真理的能力,而不是根据明确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他们十分清楚,文明中的许多制度,并不是理性的发明,而是同所有的发明相反,是他人称为‘自然’之物的产物,即自然而然出现的事情。”
在哈耶克眼中,理性不但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的。人们今天所拥有的理性不足以构建明天,因为传统是对过去的经验总结。而过去与将来不会是相同的,因此人们不具备对未来设计的能力。各种制度在历史中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产物,而非人为设计的结果,人在这个过程中是适应者,而非创造者。
三、建构论理性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基本分歧
(一)对理性的态度不同,前者承认人生而具有知识和道德的享赋,而这种享赋能使人根据审慎思考而建构文明,后者则主张文明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行动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理性不及”之物,理性是有限的;(二)价值指向不同,哈耶克认为建构论理性主义的进路“几乎与自由的所有独特成果相反对,并几乎与所有赋于自由以价值的观点或制度背离”,进化论理性主义则赋予人类自由的精神,因为社会是开放的,对于自身的规则又处于“无知”的状态,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之知识进行自由探求。
四、哈耶克的立场
哈耶克的立场是鲜明的,他终其一生在批判、鞭挞建构论理性主义,褒扬、推崇进化论理性主义。因为哈耶克认为,对前者的张扬必将会扼杀人类的自由,摧毁我们的文明,而要避免这一点就必须否弃“我们能够经由审慎的思考而创造人类未来”的幻想。
参考文献:
篇4
食品的质量好坏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在对食品进行理化检验时要严格把关,保障食品质量的水平。对于检验食品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在检验过程之前基础质量控制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其次是过程操作中方法选取和样品测定的质量控制,最后是检验结果评价的控制。就目前来看,我国食品理化检验分析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本文对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简单扼要的探讨分析。
2.检验过程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对检验的质量基础严格把关,没有基础质量控制的保障,检验分析的结果便毫无意义。因此,检验所需要用到的仪器设置必须满足检验的要求;实验环境应该保持检验所需的空气温度、清洁度的要求,严禁出现不同实验中由于设备设施清理不当所引起的交叉污染造成的结果误差。
2.1仪器设备
检验使用的设备仪器必要满足检验实验的要求,它的分辨率和精确率要达到高水平的程度,将误差降到最低。对所用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如天平、分光光度计、量具等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根据测定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应适时进行期间核查。大型的精密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仪器说明书的具体步骤操作,做好每次检验的详细记录。实验用水和试剂的纯度的选择也会影响着检验的结果,我们将实验用水的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应该根据实验的要求恰当的使用实验用水。对于试剂上的使用,选用质优价廉的试剂。
2.2人员管理
食品的检验人员对实验操作熟悉度要高,德才兼备、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检验人员要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间的比对和上级部门的质控考核。对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检验水平和职业素质。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强检验室人才的建设和培育,为食品理化检验的结果分析打好基础。
3.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溶液的标定和配制
食品理化检验中,购置、使用有证且在效期内的国家标准物质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在配制标准溶液时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1和《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2要求用基准物质或一级标准物质标化或对比,定值结果应给出不确定度。标准溶液的浓度放置过久会容易出现沉淀等现象,检验结果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1]配制的标准溶液要按相关要求的进行保存。一般不宜长期保存,应随时检查发现有变质或异常现象(如瓶口破损,瓶塞松动,标签模糊、涂改或损毁,溶液量有不明原因增加或减少等)时,即废弃不用。
3.2检验物品的称量
在物品的用量上应该使用天平仪器按照检验标准进行精确称量,抽取的样品要有代表性、数量要符合检验的要求。
3.3选择检验的方法
方法是分析测试的核心,每个分析方法各有其特性和适用范围,不适宜的方法所致的影响是严重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性质和实验条件及样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一般应优选标准分析方法。
3.4常规的质量控制
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时都应该进行平行样品测定、空白试验、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测定。一个分析方法的空白值的大小及其分散程度,直接影响着这个方法的检出限和实验的精密度。空白实验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实验室的基本状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空白实验值的控制,要求平行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值R不得大于50%;加标回收率要求在85%~115%,常量分析应在95%~105%;精密度测定在方法测量范围内对高、中、低3个浓度各进行大于6批重复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均应小于5%;方法检出限应符合规定要求。标准曲线至少6个点(包括空白)相关系数应大于0.998;
3.5食品样品的滴定
在滴定分析中,我们应该保证每个样品的滴定速度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滴定速度不一致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例如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滴定过快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严重的偏差。
3.6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8,它是根据空白试验、平行样品、加标回收率三种测定方法确定的,根据与样品测量相同的步骤测量各自浓度的相应值,画出标准曲线或者是计算出它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越是靠近1,就表示检验的结果精确值越高。
4.检验过程后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样品检测结束后,必须要仔细认真的检查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在误差范围内计算结果的数据是否完整,检验报告的各项内容是否完整。对检验报告检测数据三级审核。标准依据、评价结论等均须正确无误。
5.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渠道滑坡 原因分析 治理 预防
一、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
渠道滑坡一般是指具有滑动可能性的斜坡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特定的滑坡,其必然存在一个或者两个因素对该滑坡的产生其主要控制作用,我们称之为主控因素。我们要做好渠道滑坡治理的工作,其前提必然是找到致使该类特定滑坡的主控因素并了解其产生作用的机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性的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者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同时采取一般性措施控制其他次要因素,最终实现综合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对渠道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归结为一下三个方面:
1、地质地形结构的影响
地质地形结构因素是致使渠道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渠道沿线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构造、不同的地质节理裂隙发育以及不同的土层土壤,它们物理化学性质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致密坚硬的岩石这类地质构造比较稳定,抗剪强度大,抗风化能力也比较强,水对岩性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渠道如果建造在这样的岩体组成的斜坡上,总体而言比较稳定,很少发生渠道滑坡的现象。相反,如果渠道建造“在结构比较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软弱土层、断层以及风化土层,以及水的作用下性质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等土层之上,从地质构造条件来说,组成渠道斜坡岩、土体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加之构造面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极易发生滑坡”1。
2、工程建设方法、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除了地质地形构造等自然因素之外,人为因素也有可能致使渠道滑坡现象的产生,这里的人为因素只要是指工程建设方法和运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工程建设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当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不适宜的爆破,不适宜的爆破会产生强烈振动会使渠道斜坡岩土体受振而松动,会加大破体的滑动力,而滑动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导致滑坡的发生。除了不适宜的爆破之外,在有些深切渠段,由于采用了先抽槽后护坡的方法,也会加大滑动力,致使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变大。运行管理机制:除了在渠道建设中不恰当的方法之外,不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也有可能致使渠道滑坡的发生,不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包括未能及时的排放洪水、未能及时的整治渠道渗漏、在坡脚外取土、在斜坡上堆放物品以及弃土不当等等,都会造成斜坡的不稳定,导致渠道滑坡的发生。
3、边坡设计和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
在地质地形结构因素中有提及到,“水的作用下性质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黄土粘土等土质之上……极易发生滑坡”:长时间的降雨会使得雨水趁机由渠墙的滑坡体边裂隙渗入滑床,或者渠道超水位运行,水流溢出渠外渗入土层,这样会导致土层的软化和饱和,继而使得滑体和滑床之间的摩擦力减弱、滑坡体总重力增加,下滑力增大,极易发生滑坡。另外,设计人员对渠道沿途的坡面洪水计算的不准确,直接影响边坡设计的合理性,即使渠道建在致密坚硬的岩石构造上,如果没有设计出合理的边坡比,即边坡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也无法保证斜坡的稳定,无法将滑坡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二、渠道滑坡的治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导致渠道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在明白问题所在之后便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治理渠道滑坡要及时并彻底,以防后患。治理渠道滑坡的对策,一般有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暗涵、渡槽以及改线等方式。
排水导渗是指将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主要是指修筑环形截水沟将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拦截旁引,防止其再次渗透;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以外。滑动力的加大是致使渠道滑坡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相应的要极力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我们可以采取削坡减裁的方式,削减渠道边坡以及将上部削下的土体反压在坡脚,以此巩固坡体的稳定度。暗涵一般应用在“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以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2时,这是一般要将明渠段改建为暗渠,以此防治渠道滑坡的发生。渡槽措施一般应用在坡度比较陡的山坡渠道工程,在坡度较陡的山坡上开渠比较容易发生山岩崩塌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改建渡槽输水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三、渠道滑坡的预防
在渠道滑坡事故管理中,预防有时候比治理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治理很可能是在问题凸显甚至已经造成损失的状况下采取的措施。因此,在渠道管理中要坚持两手抓,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采取解决的措施,同时更要树立忧患意识,明白“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重视对可能问题的预防。
对于渠道滑坡的防治首先应该从设计规划着手,充分的进行实地调查工作,认真研究渠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质条件。当渠道建设需要途径不同地质条件地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建构措施和技术。为了减少危险性,渠道建设的施工取地要尽量避免不良地段,当无法避免时就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予以防治,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其次,施工阶段,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对于不同的渠道裂缝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3,减少损失。
最后,要做好渠道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例如为了防治雨水地下水渗透进入到,应该要加强渠道排洪设施巡查,严格控制水位在正常范围之内,并及时的将渠道内的杂草淤泥处理掉。
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处理应该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明确致使渠道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后,针对性的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者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同时采取一般性措施控制其他次要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既做足预防工作,也能够在滑坡发生后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以此确保水利工程渠道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日)矢野义男著,周顺行,李良义译.泥石流滑坡陡坡崩坍防治工程手册[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2]郑颖人,等编著.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方广新,石万宝.浅析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原因与治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6)
篇6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腐蚀 调节剂 饮食健康 化学反应
一、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
1.空中斩鬼的把戏。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 ,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3KSCN=Fe(SCN)3+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2.鬼火。你见过“鬼火”吗?夏日的晚上,当你走在一片坟地边的时候,常常会看见坟地周围有明灭可见的蓝莹莹的“鬼火”,加上远处猫头鹰的叫声,显得阴森可怖。更有人说这是阎罗王出巡的鬼灯笼……其实不然,人类与动物尸体中含有很多磷,腐烂后生成了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造出“鬼火”,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磷化氢气泡,这时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从玻璃管口冒出一个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中游荡,宛如“鬼火”。
二、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2.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4.洗衣粉是怎样把衣服洗干净的。洗衣粉的成分是合成洗涤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等,从它的分子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部分,如图1:一部分是非极性的憎水基CH3-(CH2)n-,它具有亲油的性质,另一部分是极性的亲水基-SO3Na它易溶于水。在洗涤过程中,憎水基CH3-(CH2)n-部分就插入污垢中的油脂中,而亲水基-SO3Na部分伸在油污的外面,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再经磨擦、振动,大的油污就被分散成小油珠,从而脱离衣物。
5.鲁迅先生是怎样阅读同志的“无字信”的。1935年同志从狱中巧妙地躲开了愚蠢的看守,托人捎给鲁迅先生一封“无字信”。聪明的鲁迅先生收到后找来一盆加了几滴碘酒的清水,然后把这封“无字信”放入水中,顺利地阅读了信的内容。原来,这封信是同志趁吃饭时悄悄地用米汤写成的,米汤中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色,而鲁迅先生加的碘酒中就有碘单质,因此,就会显出蓝色的字迹来了。
三、关注厨房里的化学,注重健康与饮食
1.科学使用食盐。炒菜时在油热了的情况下放入一些食盐,会起化学反应,对身体是有害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烹饪方法对食品对食物中的营养有很大的破坏:在200℃的高温下,食用油所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同时产生“丙烯醛”会导致致癌过氧化物的产生,食盐中的碘会挥发掉50%,食物中的维生素被氧化等等都造成了食物中营养素极大流失。专家指出,煎、炸等烹饪方法对食品的营养破坏之一是使食盐中的碘挥发,使碘盐中含碘量和人体实际摄入的量不同。因为煎、炸时需要的油温很高,大约有180℃左右。而碘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在高温下易挥发,因而,经过油炸高温处理的食盐中,碘的损失率可以达到40%-50%。因此,如果不改变烹饪习惯,即使大力推广碘盐,人们仍然不能达到足够的摄入量。专家建议烧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尽量在菜将出锅时加盐。
2.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为什么出现锈斑。家用炒菜铁锅等生活中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里面混有一定量的碳元素。当用水清洗放置时,洗去了表面的油脂,且在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这就有了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电解质溶液。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Fe-C原电池。作负极的铁发生反应Fe-2e-=Fe2+,在正极C的表面发生反应2 H2O+O2 + 4e-=4OH-。生成的Fe2+和OH-又发生反应生成Fe(OH)2,而Fe(OH)2又极易被O2氧化为Fe(OH)3:4Fe(OH)2+2 H2O+O2=4Fe(OH)3,最后Fe(OH)3失水,生成Fe2O3・nH2O即为红色锈斑。
篇8
高校图书馆管理优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因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一些高校的领导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工作重视不够,而有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也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管理资源配置与优化的重要意义。他们总认为,搞好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够重要,因而普遍缺乏搜集、整理和研究图书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更不重视图书馆管理资源配置与优化工作。存在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这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作为其内部管理内容之一,也是完整保存高校有关资料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各项工作及成果的全面体现。所以,需要我们切实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资源配置与优化。
2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受过去那种传统落后体制机制的影响,一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思想、观念及意识较为薄弱,因而体制机制相对不够健全完善。当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把图书馆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相应的收集、管理等制度也不够健全完善,必然导致高校图书管理资料存在残缺不全、管理混乱等不良现象。比如在一些高校,有的重要图书管理存在断档、缺档,甚至没有的现象,且图书管理资料存放混乱,根本谈不上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了,必然大大降低了高校图书管理资源配置与优化的效率。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加之整体素质不高,不仅没有系统、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也没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他们往往只是做好图书管理资料的登记、搜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基础性的日常工作。因而不能适应图书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所以,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图书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了。
4图书结构不尽合理
以一些高校的实际而言,其图书馆的结构普遍不尽合理。诸如工具类图书资料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一些以教育教学业务为主的特色图书资料相对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丰富。而以图书馆管理的载体而言,纸质图书资料比较多,其他如电子图书资料的种类、数量相对较少。目前,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资源配置与优化的策略
1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与馆藏文献资源一样,图书管理资料是高校的宝贵资源和信息之一。对此,需要我们健全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资源配置与优化的体制机制。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图书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分类、保管、检索、研究及利用等具体方面。面对如此众多的流程和环节,如果不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与规范,那么就会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可见,为有序开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我们就必须健全完善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这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我们选择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要选用那些事业心强、学历层次高的管理人才。当然,如果具有图书馆管理或者信息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则更好。一经落实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后,一般应当相对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换。这样,有利于保持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稳定和延续。此外,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适应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新的发展与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因而不能忽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观念,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优化图书管理结构
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结构,一方面,要求高校应高度重视收集、整理与归档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图书管理资料。因为这些图书管理资料本身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记录着高校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故对于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这些资料,却通常是比较零碎、分散的,很难收集、整理与归档,因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与优化,我们必须重视一些非文字资料,如音像、实物、电子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一般而言,这些图书管理资料比文字资料更为生动、具体和真实,佐证价值比较高。当前,我们要根据多媒体的特征,积极把电子文字、音像、照片、光盘等形式的资料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优化的重点来抓好落实。此外,对于那些归档的图书管理资料要进行统一的科学鉴定,正确区别其性质、价值,尽量使高校图书馆管理科学、存档合理,既节省存放空间,又节约管理成本,同时更便于图书管理资料的查找、开发和利用。
4开发利用图书资源
只有让图书管理信息和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图书馆管理与优化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才具有其意义与作用。开发利用高校图书管理资料时,必须着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积极服务于高校领导的决策,并结合工作的需要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图书管理资料,为高校发展服务,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价值。二是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资料的使用率。三是转变图书馆管理观念,使更多的人认识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资源配置与优化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提高高校图书管理资料的利用率。
篇9
关键词:园林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实施管理
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园林工程拖延工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园林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园林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及实施管理进行探讨,以促进园林建设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园林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和依据
1.1园林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园林施工综合性强,具体的施工作业组织中应有合理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各分项工程间必须相互协调并衔接,因此,必须制定详细、清晰、可行的作业计划。编制园林施工进度计划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计划的合理性。
(1)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工序施工的原则。工程施工应抓重点工序,特别是在大型园林项目施工中更要集中主要力量搞好重点项目的施工。要避免全园开花、战线过长、劳力分散,在保证工作面安全条件下,适当缩小工作面,加快施工速度。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编制施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劳力情况及施工条件,做到制定的指标切合实际,并适当留有余地,各项施工指标的制定要量力而行。
(3)编制中确定技术措施的原则。编制计划时除确定作业量、用工、用料、进度及监控指标外,还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要具体可行,在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不可过分求新求洋。
1.2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依据
(1)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工程竣工时间及施工的阶段性目标。
(2)多年来施工管理的经验,尤其是资源调配及进度控制的成功经验。
(3)前阶段本单位计划完成情况。主要分析施工进度、材料供应、机具选用、劳力调度及出现的具体问题。
(4)各种先进合理的计划定额指标,诸如劳动定额、物资材料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物资占用定额、费用开支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等。
2编制施工计划
编制施工计划应遵循上述的计划编制原则和依据,设计出最合理的工期。施工计划中的关键是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应以最低施工成本为前提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工程进度,保证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2.1工程项目分类
在编制园林施工计划时,首先要将园林施工中的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在园林施工中,园林工程项目通常分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地面工程、抹灰工程、园林路灯工程、假山及塑山工程、园路及园桥工程、园林小品工程、给排水工程及管线工程等。
2.2计算工程量
按施工图和工程计算方法逐项计算求得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在计算中应注意工程量单位的一致。
2.3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
某项工程劳动量=该工程的工作量/该工程的产量定额(或等于该项工程的工程量×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各种定额参考各地的施工定额手册)
需要机械台班量=工程量/机械产量(或等于工程量×机械时间定额)
计算中的各种定额应以各地的施工定额手册为依据。
2.4确定工期
所需工期=工程的劳动量(工日)/工程每天工作的人数
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应满足最小劳动组合、最小工作面和最适宜的工作人数三个条件。最小劳动组合是指某个工序正常安全施工时的合理组合人数。最小工作面是指每个工作人员或班组进行施工时有足够的工作面,并能充分发挥劳动者潜能确保安全施工时的作业面积。例如,土方工程中人工挖土最佳作业面积每人4m2~6m2。最适宜的工作人数即最可能安排的人数。在一定工作面范围内,依靠增加施工人数来缩短工期是有限度的,但采用轮班制作业形式可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5编制进度计划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应使各施工段紧密衔接并考虑缩短工程总工期。为此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工序。首先分析消耗劳动力和工时最多的工序。待确定主导工序后,其他工序适当配合、穿插或平行作业,做到作业的连续性、均衡性、衔接性。
编好进度计划初稿后应认真检查调整,看看是否满足总工期,衔接是否合理,劳动力、机械及材料能否满足要求。如计划需要调整时,可通过改变工程工期或各工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方法调整。
2.6落实劳动力、材料、机具的需要量计划
施工计划编制后即可落实劳动资源的配置。组织劳动力,调配各种材料和机具并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进场时间表。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详细进度表是最普遍、应用最广的条形图进度计划表,经常用于各种园林的施工管理中,通常所说的条形图就是指施工详细进度表。
详细进度计划是由两部分组成:以工种(或工序、分项工程)为纵坐标,包括工程量、各工种工期、定额及劳动量等指标;以工期为横坐标,通过线框或线条表示工程进度。
(1)确定工序(或工程项目、工种)
一般要按施工顺序,作业衔接客观次序排列,可组织平行作业,但最好不安排交叉作业。项目不得疏漏也不得重复。
(2)根据工程量和相关定额及必需的劳动力,加以综合分析,确定各工序(或工种、项目)的工期。确定工期时可视实际情况酌加机动时间,但要满足工程总工期要求。
(3)用线框在相应栏目内按时间起止期限绘成图表,需要清晰准确。
(4)清绘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看是否满足总工期需要,表中能否清楚看出时间进度和应完成的任务指标等。
4园林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管理
4.1 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有多种,经常遇到的有以下三种因素:
(1)相关单位的影响。影响施工的外部相关单位很多,它们对项目施工活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是保证项目施工按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单位在某一个环节上配合不够,都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如材料供应、运输、供水、供电、投资部门和分包单位等没有如约履行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或质量数量要求,设计单位图纸提供不及时或设计错误,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变更、增减工程量等情况都将会使进度、工期拖后或停顿。对于这类原因,施工方应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协作配合要求,在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下,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同时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对各种问题要予以充分考虑,留有余地,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2)施工方内部因素影响。施工方的活动对于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施工组织不合理,人员、机械设备调配不当,施工技术不当,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与外层相关单位关系不协调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因而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作业层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3)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园林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持续恶劣天气、严重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临时停工,影响工期,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必须留有余地。
4.2 保障园林施工进度的措施
(1)组织措施。为保证园林施工进度管理,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实施进度控制组织系统和控制体系。如召开协调会落实各层次各项目的进度,安排进度控制调度员。明确各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按施工项目的组成、进展阶段等将总进度计划分解,以保证进度目标的贯彻实施。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项目管理者要经常检查园林建设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通过对照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进度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2)合同措施。应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并明确违约责任。
(3)技术措施。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以保证工程如期竣工。
(4)经济措施。园林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中的经济措施,一方面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保证资金供应,使施工不致因资金不足而停工误工;另一方面是指用经济手段保证施工按期进行,如在部分工序采用计件工资,对贻误工期的处以罚款等。
(5)信息管理措施。信息管理是指对施工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和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程序,持续地对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施工进度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应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使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不断加强进度计划的实施管理,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从而保证工程按时竣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的建筑领域中,出现了大量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新型的施工材料,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及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对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也更高。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给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因此,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快速稳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健全、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影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一)人工因素
1.施工人员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较多,来自不同的地域,其文化程度与专业素养都不同,有的施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专业知识不高,安全意识较差,责任心不强,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不足,上岗资格证书等条件达不到相应要求。
2.施工管理人员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录用上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的建筑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照样聘用,没有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及安全意识的培训。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不能按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不能监督施工人员及时改正,从而导致施工现场混乱,造成各种施工质量事故的产生,使工程不能顺利的进行。
(二)材料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工程材料主要环节有采购、检验、保管、使用。工程采购人员业务知识不强,会导致采购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再加上现场检验工作不足或滞后,就会让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造成质量事故。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材料的保管问题,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合格,但若保管不善,导致材料超过保质期或变质,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且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以致发生建筑质量事故。
(三)施工技术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管理能否合格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工程的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增加成本。为此,应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所处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二、如何强化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
(一)强化人员素养
1.施工人员
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别是有特长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项目施工中依靠技术骨干担任工长,班(组)长,采用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形式,组成作业施工层,负责施工项目部分配的工程任务。操作人员在进场之前,施工企业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对工人进行岗前质量教育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技术交底,对质量控制要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使操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环节有充分的认识、理解。日常工作中,可以进行岗位技术练兵、比赛,对优胜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工程工序完成时,可由同一工种施工人员互相检查、评比,以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交流。工程完成一个阶段后,可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继续再学习,对质量表现好的进行表彰。
2.施工管理人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录用上要根据建筑工程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聘用,不符合标准的施工管理人员杜绝录用;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在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管理意识,在施工现场能及时的检查与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整改,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的进度,管理好施工现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公司后勤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便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出色的完成工程,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当今,工程管理先进理论及施工技术发展较快,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考察,以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层、技术人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
(二)控制材料的质量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条件,是工程建筑的重要基础。建筑材料的采购,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严格的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员进行选择,保证采购员具有过硬的人品和较高的职业素质,在采购员实际进行建筑材料采购之前,施工企业可以先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鉴别水平,避免发生采购人员忽视材料质量,以免以次充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谋取私利,危害建筑工程的现象。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因为建筑市场的材料参差不齐,如果缺乏严格的监测,就会造成欺骗误导的现象,因此材料采购前,须通过市场调查,认准合格材料,选择质量稳定、信誉度高的供货单位;材料采购时,须供货商提供质量合格文件、检验证明;材料进场后,要及时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对检验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或按要求降级使用;并对材料建立台帐和入库管理,对进入库房(材料堆场)的材料,应分批、分型号规格整齐堆放,定期检查,防止损坏、变质。
(三)提高施工技术
工程项目往往所涉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参与建设的施工工种也较多,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首先,编制一份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含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明确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序,谁主导,谁配合,工序如何交叉进行,明确在某个施工阶段以哪个工种为主,那个工艺为主,哪个为辅,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其次,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相互了解有关专业的技术及设计等要求,把相关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组织起来,相互了解,相互探讨,熟悉图纸要求和施工工序,有针对性地解决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花时间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最后,重要部位要及时报送审批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技术方案,审批过的方案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施工期间认真执行,严格检查,保证方案和实际施工一致,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有些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了这些经常性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可预见和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也对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施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现代化的新技术,加强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何沪明.议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 上一篇:森林防火及消防安全知识
-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