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管理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应按照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以政府主导、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介绍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卫生与农村环境卫生并重,通过统一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地治理农村环境,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该工作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具体来说,当地环境部门应将该地域范围内的乡镇全部归入当地环卫管理体系,并按照资源共享、区域统筹的要求,在环卫体系涵盖的所有地区配置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建立一体化的收运系统、工作网络、处置设施以及保障机制。同时,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城乡垃圾管理法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并因地制宜得选择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并维持稳定的环卫工作资金投入,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环卫工作差距,建设清洁优美的新农村。

2、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环卫的极度落后。要想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下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环卫问题的一大致命弱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然而具体的下行行政规章制度却并不系统和完善,使得乡镇相关环保部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难以寻找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规定,使得许多环境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对农村环卫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障碍。

(2)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

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3)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各类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城乡垃圾管理脱节

我国环卫一体化正经历着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阶段。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往的城市垃圾管理方法难以完整的应用于农村垃圾管理,致使垃圾管理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对此,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寻找适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而缩小城乡环卫管理差距。

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由上文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人匹配工作是解决农村环卫问题的首要工作,各村委会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地安装垃圾桶和配备垃圾车定时收运。其次,各乡镇以及村落应建立环卫机构,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逐级向上建立完整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逐步构建统一的城乡卫生管理体系。再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加入更大比例的环卫工作规划,为将来开展环卫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建立专门的环卫资金管理小组,负责环卫资金的筹措与应用,资金筹措具体可从政府拨款、村民自筹和社会募捐三个途径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水平,让农民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

4、总结

当前我国城乡环卫一体化面临的挑战颇多,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难关,推动一体化进程。建议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把环卫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9-10.

[2]苏琴.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3]马欣,王冬明,刘志生等.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研究[C].2013:375-381.

篇2

农村清洁工程是国家为改变农村生活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统一安排,今年在我县、、、4个乡镇首先进行试点工作,该项目总投资5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70%,县配套30%。建设内容主要是:转运站厂房建设面积总计400余平米,共建设垃圾池87个,配备垃圾桶319个,人力车82个,运输车和压缩设备各一套。

二、项目进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农村清洁工程任务下达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胡兵局长为组长,吴传祥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实施工程建设的四个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乡镇规划所长具体抓落实的定人定责“双定”制度,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镇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不受影响,领导积极协调征地工作,多次深入村组进行了解调研,解决好征地难问题;镇利用原有中转站场地,适当向外延伸,在保证新的转运站未建设好前,老转运站继续使用,确保垃圾转运不受影响,在各级领导的组织下,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进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各乡镇在实施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条幅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性。乡提出“清洁卫生、爱我家园”口号,向集镇区发放1500余份倡仪书,每周召开汇报会,对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安排作出汇报;镇加强对环卫工人宣传动员教育,每天利用上下班集合时间宣传实施清洁工程的意义及环卫工人岗位的重要性,让环卫工人克服待遇低、岗位脏的畏难情绪,开展了“爱岗位、爱设备、爱职业”活动。

3、认真组织,深入开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自农村清洁工作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非常关注,市建委村镇处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对工程的实施,设备的需求进行多次调研,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设备,为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和实际使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县民生办每月组织召开工程进度汇报会,每月上报工程进展情况;我局认真组织了4乡镇编制“一书两图”,目前已经完成项目选址、土地预审工作,土地征用、规划、环评手续正在办理中。其间,我们邀请了省勘察设计院对我县的垃圾转运站的选址进行测绘、勘探,截止8月16日止,土建工程招标和设备招标已全部完成,公示已经结束,中标单位已确定。目前,市建委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考察。

农村清洁工程至今未开工建设的主要原因:一是省厅5月份才审批下达实施项目的试点乡镇;二是由于设备招标由市建委统一组织实施,致使设备不能确定,设计单位无法进行施工设计,土建无法招标。

存在问题:

一是四个乡镇要抓紧解决清洁工程垃圾转运站的用地问题;

二是要尽快完成规划、环评等项目前期手续。

下步工作安排

1、督促四个乡镇在本月内与土建施工企业签订施工合同,确保月底前土建工程开工建设。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垃圾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垃圾处理作为城乡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决策,实践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也是反应一个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环境面貌、推进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对于以上的情况,我于2017年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菜园村以及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做对比,为政府决策方针提供参考。

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及乡镇所属主要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清运现状调研得出: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基本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置”模式,并形成一定规模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其不足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1.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在处理成分复杂、数量较大的垃圾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沤肥、焚烧和填埋等看上去科学的手段。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便是不彻底的,会导致严重二次环境污染的出现。前端垃圾收集采用露天垃圾池,池内蚊蝇丛生,雨天污水横流,居民素质较低,垃圾随弃严重。

2.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现在农民的思想比较落后,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都比较差,思想上面认识不够,这也给垃圾处理更好的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转采用敞蓬车转运,垃圾及污水沿路抛洒,二次污染严重。

3.采用填埋、焚烧或直接露天堆放,对水及空气环境再次污染。

4.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环卫工人人员不足,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积极性不高。

5.村里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分发到每家每户的垃圾桶、村里的垃圾敞篷车,都是一体的,并没有具体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部分,增加了处理垃圾的难度。政府没有建立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没有规范的垃圾回收点,目前的废品收购仍处于自发的废品市场化状态。

6.农村垃圾桶一律采用绿色的方形垃圾桶,并没有根据当地特色设计一款可分类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和垃圾中转敞篷车。

7.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农村全部采用环卫工人隔几天每家每户进行垃圾清理,清理效率低。

三、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对策

1.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网络的建立和健全。想要城乡环卫真正的实现一体化,需要进行工作网络的健全,需要加强领导,进行专门机构的成立,需要专门进行这项工作的负责。需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到平时的工作和考核中去。将城乡的管理体制真正理顺,实行县、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打破城乡环卫一体化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最终实现统一化管理。

2.积极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重视各个方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将各方面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进行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从而给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将地方电台等媒体手段利用起来,宣传工作开展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3.加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根据新编制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我县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县、镇、村环卫基础设施。要大力提高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设施上,逐步淘汰简易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桶点,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

四、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解决方案

1.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和厨余垃圾比较多,从颜色具体分类的垃圾桶,蓝色: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蔬菜叶等;绿色: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金属、塑料凳;红色: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瓜果壳、灰土等。

2.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植物比较多,我们可以从颜色具体进行分类:不同垃圾不同时间进行回收,每户发放统一的表格,写着每日可以扔的垃圾种类和时间。如可回收垃圾是每周一、三、五进行回收,每周二、四、六回收菜叶、植物等垃圾。

3.政府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采购,使用户在生活垃圾分类也能收到益处。

五、调查结论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城l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定要注意“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各地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垃圾收运、处理方案。同时建议我们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创美好的卫生环境。需要政付部门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根据各自特点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总结.找到合适于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吉崇矗张云,隋儒楠.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2).

[2]单华伦,朱伟,张春雷,李磊.发达农村生活垃圾特性调查及治理技术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6(6).

篇4

这些体力劳动者大多是来自贫困地区乡村的农民,因此,社会对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农民工。他们生活在城市底层,往往承担着建筑业各项工种中最繁重、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割舍儿女情长,怀揣梦想――有一天,也像城里人一样富裕,娶一个好媳妇,供孩子上大学,像城里人一样住进自己盖的有各种现代化设施的舒适住房,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这个梦想,他们毅然远离家乡,进城打工,用汗水和智慧,赚取实现梦想的物质基础。他们的生活平凡而真实,不会因为记者的镜头而停止打饭时的争先恐后,也不会因为老板在场而停止对不满事物的漫骂发泄,更不会因为陌生人的探访而停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计。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单调,干活、吃饭、干活、吃饭、睡觉,工地和生活区两点一线,几乎没有文化娱乐生活,为了赶工期,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面对镜头,他们会憨憨地一笑:嘿嘿,都是下苦力的,拍上有啥用……

建筑工王小川:胃出血差点要了我的命

2010年4月20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透了泥土,让春意更加盎然。太原一个建筑工地上,48岁的王小川坐在工棚里望着外面说:“又可以休息一天了。” 这是众多建筑民工的心愿,也是众多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王小川是从河北农村来太原的,记者见到他时,他在太原一个建筑工地上,当时正与工友挤在工棚里吃饭。他又黑又瘦,捧着饭碗的手,虎口处裂了几个大口子,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糊糊的一层泥。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半前,因为胃出血,他差点没了命。

2005年9月,王小川来到太原,通过老乡介绍,到一家建筑工地当小工。平常,他在建筑工地上拆迁、挑石灰,一天工作近10小时,工资也随着物价的高涨而涨了一些,由40元涨到现在的60元钱一天,一个月一天都不休息,这样下来每个月除了几百元的吃用,能存上一千多元钱。

前年,王小川在一个拆迁工地上做工,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7点,中间只有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赶工期时,甚至要加班干通宵。肚子饿是常事,饿了就只能忍着。时间一长,就把胃给饿出病来了。

去年冬季,他在工地上抬砖块,突然觉得胃阵阵抽痛,比往常来势更凶猛。他不想让工友顶班,就硬撑着继续干。哪知,歇了一会儿之后,胃越来越痛,豆大的汗珠开始一颗颗地从额头滴下来,浑身没有一点力气。

去工头办公室请假的两分钟路程,他足足走了10多分钟。晕乎乎回到宿舍,倒在床上就起不来了。四顾无人,王小川感觉要出事,呼吸困难,心好像要跳不动了。

到了下午,王小川开始吐血,咖啡色的。傍晚6点多,工友从工地回来,见他这个样子,赶忙叫了辆三轮车来,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但王小川死活不肯。他说,不要去大医院,那里要好多钱的,我花不起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工友带着他去了家私人门诊。

诊所医生没有多问,就给挂了瓶吊针。王小川刚觉得心里舒坦一点,但针头一拔掉,马上又开始吐血了。医生说,赶紧弄到大医院去,不然要死在我这儿了。

送到一家大医院时已经是半夜。医生一检查,发现是严重的胃出血。当时几位掏遍口袋,总共也只有一千多元钱。后来王小川在医院动了手术,加上住院,前后一个多星期,共花了1万多元钱,全部是从亲朋好友那儿七拼八凑借的。在医院多待一秒都是难受,多住一分钟都是钱啊。王小川不顾自己身体还没痊愈,很快就出院了。

“医生说,像我这样得过严重的胃出血后,就不能干重活了,可是没有办法啊,不干活,怎么还钱,怎么养家呢?”王小川带着一丝不太容易发现的愁苦,“出门在外的,就怕生病呀,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身体养好,不要再拖累家人了。”

内科专家指出,王小川患的胃疾实际上在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从他们的工作性质来讲,远离家庭,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少,饮食不规律,冷一顿热一顿,所以胃病比较容易出现。还有工作强度也比较大,一般从早晨忙到夜里,所以身心比较疲劳,有时候赶施工进度,精神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病变。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民工对身体出现的健康问题并不十分重视,常常是能扛就扛过去了,这一扛,就扛出了不少健康隐患。

武汉中原医院曾为当地民工进行了免费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民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院专家表示,医院方面为民工进行了血液生化、胸透、B超、尿液分析等项目的检查,还进行了外科、五官科、男性专科、女性专科等临床专科的免费检查。前来体检的民工80%集中在建筑和餐饮行业,大部分人每天工作时间在8至10小时左右,有的长达12个小时甚至更长。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卫生、生活环境较差,没有医疗保障、卫生知识缺乏等等,都使他们成为传染病、食物中毒最易暴发的一个群体。检查发现,40%以上的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其健康状况远低于城市市民的平均水平。在首批参加体检的121名民工中,就发现了1名急性肺结核患者,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共有28名。不少农民工患有肌肉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这与他们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是民工的高发病,这与民工饮食卫生条件、工作环境粉尘污染有关。

尽管检查是免费的,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没有能如约参加体检。专家表示:“一是部分用人单位不准请假,他们不肯因为体检而耽误自己的工期;二是部分民工心疼请假扣掉的半天工钱。不少民工打工10年以上,却从未进行过系统的体检。可是他们还能扛多久呢?一旦患病,对他们来说,不仅会威胁到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还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著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加上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民工们在打工的城市生病了能扛就扛,随他们漂泊到城市的妇女也多是在家或找地下诊所生孩子,结果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普通疾病、工伤、职业病已经成为民工健康的“三大杀手”。

油漆工张建明:不愿去看医生,去了就要花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搞起豪华装修,装修队伍也随之扩大,但装修工人的工作、生活及健康问题却令人担忧。

“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见到河南籍油漆工张建明时,他正在太原市丽华苑小区附近的一栋高档小区做活,用毛刷给门套和柜门刷清漆,偌大的房子里弥漫着很重的油漆味。记者掩鼻而入,不一会还是被呛得两眼含泪,喉咙发干。一身斑斑点点油漆的张建明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味,见到记者并没有停下手中活。

张建明今年35岁,出来做油漆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妻子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每天傍晚六七点钟都要赶回在狄村租住的出租屋,每个月200块钱的房租,自从在这个工地找到活以来,他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家时已经晚上8点了,在马路边的小吃摊上吃碗面条,草草打发肚皮,就一头钻进脏乱的家里,自顾自抽起了劣质纸烟。

张建明不觉得委屈,比起以往睡马路和工地,现在舒服多了,唯一烦心的就是眼下这个工地要完工了,他不知道下一个活儿在哪里。张建明21岁就独自出来闯荡,为找活做跑过多个城市,现在只想呆在太原,老乡多也相互有个照应。

每次揽的活结束后,当主家给张建明结了工程款之后,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喝瓶劣质白酒。他说喝酒可消除疲劳,只是现在做油漆工的人越来越多,活也越来越少,很无奈。

说话时,张建明不停地咳嗽,不知道是劣质烟呛得还是油漆呛得。他是个老“游击队员”了,工作对于他来说就像吃一顿饭那么简单。他自己也干过包工头,只是鲜有业主对他们的工程满意过。所以收不到工钱的事张建明遇到过好几回,去年还有3000多元工钱没收回来。 张建明前前后后呆了十几家装饰公司,1996年就开始学做油漆工的他,直到现在仍不知道油漆工还要搞什么标准、流程之类的东西,他只知道油漆就是按他了解的去做,环保还是晓得一些,所以现在他喷漆时都会带上类似防毒面具的东西。

换公司和换工地对张建明来说是家常便饭,反正做完一家换一家。即使是坐在家里,张建明也会时不时咳嗽几声。他知道油漆对人体有害,现在也带着面具、口罩什么的,但他不会花更多钱去添置、更换防护用品,现在这个面具已经用了快一年,按使用期早就该换掉。当被记者问到“要做到什么时候”时,他的回答是“做到做不动为止”。他说自己常常会感到胸部不适,但不愿去看医生,“去了就要花钱”,他说。

作为直接与油漆涂料相接触的工种,职业病似乎是油漆工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其挥发成分如苯系物等,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加上国内油漆工在作业的时候防护措施不足,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不大量被动吸入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很多从业人员受到职业病的侵害。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容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这个群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高。油漆工人存在的职业病不容忽视。媒体上也不时出现此类报道,如2009年8月,安徽油漆工小蔡在连续工作十几小时后晕倒,经诊断为有机溶剂急性中毒;2009年11月,平湖市一家汽修厂的汽车油漆工程明根患白血病去世,在其去世后两个月,才最终被证实为职业病;2009年11月,绍兴县某建筑工程公司一名职工胡某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胡某自两年多前开始在靠近油漆区的地方进行电焊操作,最终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德国和日本对油漆工等有毒有害工种的规定:

在德国,油漆工工作场所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75米,室内必须有窗,严禁在封闭场所劳作。在工作前,房地产公司需提供屋内气体检测合格证明,如氡气、甲醛、氨气等检测数据,还有霉菌等污染测试合格证明等。如果由于工作原因感到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3天以上不能上班,就属于工伤事故,公司和责任单位必须负全责。如果油漆工得了职业病,国家劳动保护机构和职业伤害保险联合会必须对其负责。

日本一些需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会在车间内外张贴职业病危害警示牌。工人全部戴着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作业,大功率通风设备在头顶呼呼地转。活性炭防毒面具每10天一换,橡胶手套每3个月一换,企业还必须给新上岗工人设定观察期,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头晕、恶心等症状,则及时换岗。

媒体想起来赞美环卫工人时,就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赞扬他们在拂晓前扫除了大街小巷的污秽,换来了众人置身户外时的清新;赞扬他们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始终如一地战斗在大街小巷。社会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美容师”。

那么,他们的健康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2010年4月13日凌晨3时50分,已经穿好衣服,收拾妥当的石师傅带上清洁工具走上街道,开始这一天的清扫工作。虽然风很大,但石师傅已经习惯了这种风雨天气。

他所在的一组五人,负责的是太原市兴华街一段近千米的路段。每天这个时间,石师傅等人要对这段路面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将路面上前日行人丢弃的废物、落叶等垃圾扫成堆,再推着垃圾车,拿着铲斗和扫帚,将一堆堆垃圾装进车厢运到垃圾转运站。整个路段清扫一遍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

环卫工石师傅:单位发的口罩很少戴,因为戴口罩很憋气

当天上午10时,记者见到石师傅,一夜大风,太原市被灰蒙蒙的天空笼罩着,风并没有停止,一些街边的塑料袋和碎纸屑随风起舞,伴随着阵阵音乐声的洒水车过后,一些飘舞的垃圾趴在了路边……刚吃完早饭的石师傅拿上保洁工具,一个镊子、一个垃圾袋开始当天第二时段的工作。

尽管大风阵阵,扬起的尘沙让人不能呼吸,可石师傅并没有戴口罩,没有采取任何防尘措施,在穿梭的车流中,在尘土飞扬的街边,捡着一些纸屑和烟头。

提起对健康的保护,石师傅很不在乎。他告诉记者:“在做清洁工近8年的时间里,单位也经常给发口罩等防尘用品,但我几乎很少戴,因为戴口罩很憋气,当然这样对健康很不利,有时,自己也明显感觉喉咙不舒服,吃点润喉片,多喝点水就好了。不过,我们这一组的女同志还是比较自觉的,经常戴着口罩,对健康还是有很大好处的,以后我也会多加注意。”

中午1时,石师傅继续做着同样工作,8年来,他饱尝了环卫工作的酸甜苦辣。

“我们环卫工人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一些老弱病残者或是城市下岗工人,现在每个月工资720元,这还是近几年涨了一些。这个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对环卫工人的要求也很高,大家工作起来的确很不容易,有一点门路的人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有的门面房老板根本就瞧不起环卫工人,有些人当着我们的面就说,我们每月交着卫生费,我们不往街上倒垃圾,你们不就下岗了吗?还有一些人明明知道垃圾箱就在眼前,可就是要把手里的垃圾袋随意丢到街上,当我们的环卫工人对他们这种不文明行为指出批评时,有人甚至会说‘我不丢这里,丢到你家去!’‘离他们远点,脏’等刺耳的话语。”

在采访现场,谈起被轻视,一个环卫女工也对记者拉开话屉:“哪个环卫工人肚里没有一把辛酸泪!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拉一车垃圾呢?”

是啊,心灵的污染比环境的污染更加可怕!试想如果没有环卫工人,垃圾遍地的城市怎么生活;没有环卫工人,太原市的碧水蓝天怎能实现。

所以,本刊在此也恳请每位市民管好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在看到环卫工人劳动时,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尊重。

网上消息:湖北省总工会组织为武汉1.9万名环卫工人免费体检活动中,检查结果显示,沙眼、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已逐渐成为环卫工人的“职业病”。

这次体检的结果还显示,环卫工人患胆囊结石、胆息肉、慢性胆囊炎者,占到参检人数的10%以上;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发病率达到8%。

专家分析说,造成胆囊结石、胆息肉、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环卫工人经常不吃早饭,而如果不吃早饭,胆囊缺少收缩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胆囊发病率增高。

另一方面,环卫工吸入灰尘、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较多,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经常忍一天才回家喝水。正是由于没有足量水分保障肾脏等器官畅通,钙物质容易沉淀体内,从而形成结石。

“环卫工人一定要吃早餐,有关部门也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及时充足地喝水。这是保障他们健康的重要条件。”

一位全程参与了环卫工体检的武汉医生呼吁。

劳动节想起劳动者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是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政策、处理突发事件、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宗旨。汶川地震、云南旱灾、玉树地震、王家岭透水事故……灾难面前,同胞情同手足,政府救民于先,普通人的生命在某个特定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115名矿工获救了,本刊记者采访获救矿工农荣武时,他说:“长这么大,还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此话听上去有点让人辛酸,为他们重获新生感动之余,心里真得在为他们祈祷,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命运祈祷。

篇5

关键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农村的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加之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有些地方在未建设城市垃圾处置工程前,把城市垃圾倾倒到乡村,种种因素造成农村垃圾泛滥成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身体健康,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卫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

二、农村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前提。多数农村没有或缺少专门的分类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设施设备,与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启动农村环卫整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由于环卫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工作要求落实环卫基础设施的定点建设,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三)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城市环卫管理机构对农村环卫管理“鞭长莫及”,乡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大多数村没有指定的专人负责,也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户集中、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大部分村内没有专门的保洁员负责村内道路清洁、垃圾收集等工作,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老弱病残人员,不能担负起环卫管理职责。

(四)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程度不够,广大农民群众对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农民长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反差较大,形成“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环卫管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

1)根据村镇道路格局,用地布局,自然界限以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居民生活垃圾装袋后定时投入指定垃圾收容器内,逐步取缔生活垃圾散倒与地面、垃圾通道的投放方式,同时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收集。2)在规划区域内整治露天垃圾收集池(点),杜绝散倒垃圾点和其他不符合规划目标要求的垃圾收集点,须按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在收集点由人力车、小型机动车运往乡镇垃圾中转站,由大吨位垃圾转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厂。3)环卫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进行计算,城镇环卫专业队伍宜占规划区人口的0.5‰~1‰,每个村目前应配置2至3名环卫人员。4)垃圾清扫、转运的设施配置缺乏,小型清扫车每村配置一辆,压滤式垃圾清运车每镇配置1辆。

(二)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

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

一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城乡环卫新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要成立环卫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具体事宜,实现了城乡环卫“全覆盖”。二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新机制。理顺城乡环卫管理体制,实行市、镇、村(居)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中转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三是建立严格环卫管理考核机制。县级环卫部门强化监督和考核职责,对镇村环卫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现在够狠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规划布局

镇村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一是将镇村建设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发展养殖、堆放柴草等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环卫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二要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建设。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乡镇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垃圾焚烧炉、填埋场、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中转站(房)、焚烧池等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布点,优化垃圾处理资源配置、减少运行成本。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四)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久和成败,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一是政府主导。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二是城乡一体化财政补助资金多向农村环卫管理投入。提高财政投入农村环卫保障资金的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式,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的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作为村庄自筹资金。

(五)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板块、宣传窗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除了电视、报纸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片外,要充分发挥基层乡镇、村组织机构的作用,要求村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进学校,鼓励农村中小学生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中去,通过学生向其家长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

四、结语

总之,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妥善收集、处置,对农村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对于目前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找出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永新;莱芜市环卫作业集团化运营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白晓龙;顾卫兵;金胜哲;杨春和;邹永平;;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篇6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组长由村书记XX担任,副组长为副书记XX彬,其它村委及各社社长为组员。

(二)、大力宣传,提高普遍认识。我村党员、社长及村民代表XXX余人对农户进行入户宣传讲解,发放一封信XXX,让村民了解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是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更是对农村多年陋习的一次彻底革命,是改善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

(三)、以身作则,带动全民参与。召开全村动员会议,村委、党员、社长、村民代表参会,要求以身作则,从自己家开始带动全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主要解决村庄“八乱”、“九清”,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一建”专项行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XXX通往XXX的XXX桥下涵洞积水严重,往年雨水过后就可以抽干净,但是由于今年雨量过大,地下水饱和,在涵洞的雨水抽出后,隔两天涵洞的水又涨了上来,不进行抽水,小型车辆无法通行。

二是村屯环境卫生整治,有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遵守存在差距,有乱倒情况及存在卫生死角等问题。影响了地域的整体观感、降低了整体卫生效果。建议加强居民教育、宣传、协作。

三、下一步思路及举措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村的市容环境卫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以形成齐抓共管关注环卫工作、参与环卫生工作的强大合力,让三胜村更加流光溢彩,形象更加洁净秀美,使百姓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舒心、美好。

(一)合力推动,强化责任落实。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同时加大投入,确保环境整治实施效果。

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卫生容貌,环卫车辆,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车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发展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我国环卫车产业发展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国内厂家如重汽、一汽、东风等企业积极与国外开展技术交流活动,这加快了我国环卫车辆早日实现国产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进程。本文就环卫车辆概况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二、环卫车辆分类

1、压缩式垃圾车

(一)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有向大吨位方向发展的趋势。大吨位的垃圾车辆采用的压缩方式均为多级油缸推动滑板压缩,其压缩比很大,以满足大容量装料的作业要求。外观设计非常讲求精美化、人性化设计。在液压系统和主要装置的重要部位采取了装饰与防护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料斗上的油缸与控制部分,保护得非常好,同时还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在整车设计方面加入了必要的防护安全设置,如踏板上只要有人,车速就不会超过30 km/h。

(二)前装压缩式垃圾车

前装压缩式垃圾车主要由美国的HEIL公司最早设计生产,后引进至欧洲。其最大的特点是装载量大,操作人员少,仅司机一人就可以独立完成,欧洲与美国基本上都沿用这种结构形式。美国HEIL公司的前装压缩垃圾车的装载量目前已达到37.5耐,适合于装载建筑垃圾等复杂垃圾。

(三)侧装压缩式垃圾车

欧洲的侧装式垃圾车已发展为适合多种垃圾装运的常见车辆,在垃圾桶提升装置上也做了大量的改进与提升,既适用于标准垃圾桶,也适用于超大桶,同样,该类型垃圾车也向着大吨位的方向发展。

(四)旋转压缩式垃圾车

旋转压缩式垃圾车是德国FAUN公司的专利产品,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已生产了3.5万辆。在该公司的陈列室里还可见到1950年生产的旋转压缩式垃圾车,今昔对比,其技术和模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专利技术和不断创新的思维理念,至今在全球尚未有真正到位的高仿者。

旋转压缩式垃圾车由于整体是密闭的系统,保证了污水不泄露,底部两侧设计有多个水箱,收集污水,防止二次污染。该车节能高效,采用油电混合式的双燃料动力,在低速(30 km/h)时,电池驱动;高速时,发动机驱动;从而节能提高30%,减排降低30%,噪音降低30%e

2、扫路车

(一)小型全液压扫路车

小型全液压扫路车将会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特别对于住宅小区及背街小巷的清扫,是非常适用的车型。这类车型采用单台发动机传动,油耗低,行驶时采用无级变速,既节省能源,又减少了使用成本。

(二)大型湿式扫路车

大型扫路车是利用汽车二类底盘进行的改装,适用于广场、马路的清扫,作业效率高。这类车型后部还配置了一个反吹式吸口,用于吸起一些不易清扫的垃圾。

目前,欧洲对扫路车已经制定了新标准,规定在清扫及排出垃圾箱内的气流时,扫路车周围的空气质量指数须达到PM 10标准。因此,经过吸扫进入垃圾箱中的气流必须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后再排入到大气中,这或许会是未来我国清扫车也需要增补的标准。此外,噪音是扫路车的最大障碍,德国制造商已经通过各种措施,将扫路车的噪音降低至60 dB以下,扫路车的整个工作舱内壁上都加装了降噪棉,并且是全覆盖的。

3、摆臂式垃圾车

摆臂式垃圾车在欧洲应用得较多,这类车辆主要用于建筑垃圾的装运。这与我国摆臂式垃圾车的用途完全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它,应用到新农村、城乡结合部、建筑装修垃圾等场合。因此,摆臂式垃圾车在我国应该有着广阔的市场,同时,可以通过模块化的设计,降低加工成本,形成批量化生产。

4、移动式垃圾压缩站核吸污车

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在欧美洲市场销售得非常好,在各个公共场合都有这类设备。这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建站占地面积小、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主要用于固废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转运。其装载机构将满载垃圾的垃圾桶装卡牢固后,将垃圾桶提升至压缩箱上的入口处倾倒。启动压缩装置进行反复推压,将垃圾强力压入压缩箱底部,直至收到压实信号,停止压缩,液压压缩装置复位。垃圾装满后用钩臂车进行运送,一辆钩臂车可以配套多个移动垃圾压缩站。

吸污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污水处理,另一类是针对粉尘。对于污水类,在车辆设计中自身带有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留下污泥,把洁净水重新排出。对污泥粉尘的抽吸是另一特点,通过强力吸尘,使污物直接吸入到车厢里,再通过一个净化装置,把洁净空气排向大气中。

5、除雪车以及其它车辆

除雪车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除雪铲的角度可自动调节,以及除雪铲分段多组合方式。除雪季节可装上除雪铲等,而其他季节还可用于扫路等它用,比如扫路车前部既可选装除雪装置,也可选装刷扫装置。我过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积雪严重,除雪车可以应用到我国的东北地区,方便环卫工作的进行。

三、目前应用中的环卫收运车辆及设施主要特点

1、以欠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和中小城市为代表,垃圾收集车以人工板车、摆臂车、农用运输车为主,技术水平低,垃圾混杂,没有密闭机构,没有防雨防风等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垃圾运输车以5t自卸车为主,载质量较低,运输成本较高,虽然近几年全国都要求此类车辆加密封盖,但仍存在装料不便、运输过程密封不严(尤其对渗透液的密封)等问题,车辆技术已经落后。

3、压缩式垃圾车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产品,它因作业灵活、运输成本低、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具备垃圾收集和运输等功能很受用户的欢迎;但市场上该类产品还存在使用可靠性较低、操纵复杂、密封不严、压缩后污水处理困难、收集时间长、作业噪声大等诸多问题。

4、垃圾中转站近年在大城市发展较快,它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垃圾堆积站,一般都具备压缩、脱水、密封运输等功能。目前国内的垃圾中转站根据各个城市习惯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5类:可移动垃圾压缩装置中转站;固定式垃圾压缩装置中转站;地坑式垂直压缩中转站;水平脱水压缩式中转站;钩臂式车厢可卸垃圾中转站。这些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政投入较大、使用可靠性偏低、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等。

四、国内市场对环卫车辆的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各个城市对环境保护及噪音,尤其是对垃圾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可以看出,未来的环卫车辆将集功能与环保等特点于一身,由压缩式垃圾车替代非压缩式垃圾车,密封式垃圾车取代简易型垃圾车,低噪声低排放产品替代高噪声高排放产品等趋势已成必然;另外,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投资的逐年加大,环卫工人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环卫部门对产品的可靠性、操纵方便性、功能多样性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彩化也更加注重。国内环卫车辆的市场发展空间及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专用汽车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未来10年中我国专用汽车将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国内专用车政策的支持使我国专用车辆得到了增长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的专用汽车将以年均10.8%的速度增长,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174万辆,保有量达到855万辆,但于发达国家专用车70%的市场配额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中,需求量较大的品种即有城市环卫车和市政作业车。根据GB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规定,环卫车辆的配备指标为2.5辆/万人,据此,我国城市环卫车辆配备总量应在10万辆左右,而实际上远远不够。如果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为8%计算,2011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收运工具的垃圾车,其需求增长率应在20%以上,巨大的市场空间必将大大刺激环卫车辆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环境发展角度来说,环卫车辆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卫车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的环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人们将会生活在整洁、清新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杜新达 2010年内新能源环卫车辆大批投入北京使用[J].商用汽车 2011

[2]肖雄建,肖献法 第五届上海固废、清洁设备展上的环卫车辆:环保、节能、高效、智能[J].商用汽车 2012

篇8

为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省级小城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邵政发[年]1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城乡卫生环境卫生清洁春季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全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议》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镇村主抓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我镇建设省级小城镇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增强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整治内容及其要求

1、主要整治内容:清除主干道及各村居的卫生死角,整治沿富屯溪两岸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行为;组织清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污水粪便统一排放;及时清理垃圾积存,疏通沟渠,清理坑塘及室内外环境卫生;组织力量,集中清理影响辖区环境卫生的重点地段,如镇村结合公路、内河沿线及各向外出口周边环境卫生;清理镇区所有公厕,做到坑位清洁、无污水横流、清除“四害”、环境整洁。

2、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检查、评比,责任到人,完善保洁网络,做到保洁区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及时清除卫生死角。

3、加大宣传力度,发放《门前三包》及《致镇广大村(居)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品,做到家喻户晓,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4、镇区成立环卫队伍,配备环卫运输车辆和保洁人员,负责将所清理的垃圾全部分类回收到垃圾焚烧厂,严禁辖区内单位、个人向沟渠和沿溪两岸倾倒垃圾。

四、行动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年.3.15-年.4.15)

(一)目标:健全机构、组织发动、清除垃圾污水、清洁公厕使各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二)做法:

1、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全面协调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综合整治方案,议定具体措施。

2、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上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各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3、搞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4、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并带领机关、企事业干部、村(居)群众、学校师生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面抓好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5、各村(居)挂点领导和挂村干部要认真督促各村做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镇区主干道环境卫生由镇建设站负责整治;次干道及巷道由所属村(居)负责整治。

6、健全机构、配齐环卫工作人员。按要求组建镇区环卫队伍和庄上新村保洁员。

7、完善设施。在4月10日前按任务要求完成垃圾围的建设,并购置垃圾桶、果皮箱。

8、落实环境保洁。各保洁区域有专人、分片、分段、包干负责。

9、镇区公厕有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做到无臭、粪坑不溢满,地面、坑位清洁、无污水横流。

10、常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活动。

第二阶段(年.4.15-年.4.30)

(一)目标:广泛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翻盆倒罐,清除容器积水、卫生死角,填堵漏洞、抹平缝隙,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地。以各村(居)为单位扎实开展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药物防制活动,有效降低“四害”密度。

(二)做法:

1、充分协调各村(居)、各职能单位发动群众,落实除“四害”工作人员和经费的问题。

2、实行辖区和单位领导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都要有一位领导来抓除“四害”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3、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五统一的要求,清除“四害”,不留死角。

4、各村(居)、单位按照要求配齐除“四害”管理人员,负责落实除“四害”工作。

第三阶段(年.4.30-年.5.31)

(一)目标:设施完善、保洁到位、制度健全、成果巩固、卫生监督评比使全镇环境卫生面貌得以持续改善。

(二)做法:

1、各村(居)要按每百人建设一个垃圾围(桶)的配置标准建设垃圾围并投入使用,镇区和朱坊村新建两座公共厕所,5月20日前完成改厕任务,在镇区、村(居)显眼处设置宣传栏和广告牌。

2、各村(居)每千人配置一个专职保洁员,每天按规定的路线、地段、时段进行环境保洁,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垃圾围(桶)不溢满,保持基本无蝇、无鼠。

3、制定清扫保洁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按“门前三包”的要求督促群众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督查小组不定时对各村(居)的生活区、沟渠河道、背街小巷、道路进行随机抽查、拍照曝光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4、全镇开展“保洁先进单位”和“卫生之家”评比活动,形成一批“保洁先进单位”、“卫生之家”,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卫生后进的村(居)给予通报批评。

5、适时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时协调解决各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五、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是镇党委、镇政府为扎实推动省级小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对外新形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各村(居)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解指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2、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在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要重视教育村民、培训村民,既要通过宣传让村民充分认识搞好环境的重要性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人人讲究卫生,人人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篇9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的矛盾非常的突出,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条件也是不同的,同是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近几年来我国的村镇建设在不断的扩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因此从群众出发,抓住当前的机遇,依照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开创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

1.1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的规划收费标准不合理

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没有制定统一合理的村镇规划收费标准,很多时候参考的是城市里的规划收费标准,这就使规划设计单位及编制规划的单位在收费与付费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有些单位对规划不重视且故意压低价格,这种对规划技术人员的不尊重行为会对村镇的规划设计队伍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很多优秀的规划设计人员对村镇的规划工作不感兴趣或者不够重视,这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力度也不够

很多村镇的规模比较小,布局过于分散,产业的发育也比较缓慢,农业人口在村镇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城市化的气息比较淡薄,经济的积聚功能也不高,村镇的环境也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还是比较脏、差,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供电、供水、绿化及卫生方面,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村镇的建设面貌也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这主要是由于村镇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够所造成的,很多村镇存在着重视建设却轻视管理,管理部门的队伍力量薄弱,人员较少,对于村镇建设中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

1.3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有效的村镇规划管理理论体系

现在很多村镇建设中沿用的还是自然演进的形式,这主要是村镇规划管理中,其建设发展的速度要快于村镇规划管技术理论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现在主要应用的是村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但是在新农村的实际建设当中,仅有总体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建设内容进行不同的指导。

1.4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相关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在村镇规划上,我国仅有一个标准,是国家制定的一个总体标准,被称为《村镇规划标准》,这个标准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应用于农村建设中的,但是在村镇的实际建设情况中,这个标准太笼统,很多村镇的建设规划是既应用这个村镇标准规划中的内容与技术规定,又应用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内容与技术标准,这种双重标准的运用就使得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与管理较为混乱,没有具体有效地村镇规划管理标准供为参考与借鉴。

2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2.1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并确定规划的层次及内容,突出重点并具有针对性,对规划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也要与村镇的建设相联系,根据实际的村镇建设情况,建立规范统一的规划理论体系。国家要继续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划技术标准》等进行修订,新农村在建设与规划管理中,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编制村镇规划管理中的《村镇规划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建设许可管理实施办法》等,这些具有规范性的文件不仅对规划管理体系进行了补充,还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让相关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村镇规划管理中,应该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实行两头管理的职能,在省级的规划管理部门中,专门设立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处,同时在乡镇上建立规划管理所,专门对村镇的规划管理进行编制与监督实施,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2.2规范村镇规划中的收费标准

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村镇规划设计标准不规范情况,国家应该给予重视,且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出台有关的法律与法规进行规范,以保证与约束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收费。

2.3加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典型示范提高村镇建设的热情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村镇建设及村镇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中的公共基础的建设,这需要把村镇建设中相关部门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使用,且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解决方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各政府部门应积极地依法将村镇规划编制及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当中,以确保村镇规划编制及管理经费的充足到位,以保证村镇规划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多方面资金的筹措,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同时还应积极建立新农村示范的典型,并营造示范典型的良好气氛,通过广泛宣传的作用带动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正确的典型引导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根据各地农村的情况,进行新农村建设目标、思路及实施措施开展,并对进行村镇的统筹规划,逐步的实施,常年的紧抓不放,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村镇的规划管理。

2.4在村镇规划管理中要注意多方面的内容

在村镇规划中要明确每项建筑的用地布局、电力、排水、供水、绿化等内容,这个内容的标准基本上与城市的建筑建设标准深度相同,但在规划期限上要稍微长些,这么长的规划期限在具体的设计上并不能带来操作的方便性,反而缺乏了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城镇规划期限应当适当的缩短一些;针对城镇的卫生绿化方面,应该加城镇环卫工人的队伍建设,而且这项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机构的设置中也应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环卫工作部门的重视,对于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健全,明确垃圾的中转地、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场地等问题也应该给以明确,以确保环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环境要加强保护意识,减少环境的污染程度,要做好宣传工作意识到城镇的环境卫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责任;对于城镇的集中供暖及道路规划也应该在注意到,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在一些村镇中其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且已经建立起了多层的建筑住宅区,对于其实施集中供暖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村镇规划标准中应该有的,尤其是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交通工具在村镇中已经比较普遍了,尤其是较大型的运输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城镇建设中的道路大多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这个道路的建设规划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居民交通用具的安全性。

3总 结

新农村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在村镇规划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更一步台阶,村镇规划管理也更为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邱昌锋.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

[2]迟福林,殷仲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88-02

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当下哈尔滨正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其中,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了创城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为全市人民营造幸福美好家园。

一、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城市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初步搭建起市、区、街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的运行模式。突出区域城市管理主体作用,形成“市为主导、区为主体、管护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整合数字城管和行政执法平台,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城市管理、执法指挥、应急值班、公共服务“四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理念和模式实现重大突破、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坚持实行“三检制度”,进行晨检、日检和夜检,并建立“检查日志”,强化督办、跟踪问效,力促城市管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二)城市管理地方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加强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已颁布实施的地方法规规章有《哈尔滨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数字城管系统业务流程标准》、《关于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市管理地方法规体系。我市于今年还启动了城管问责机制,出台了《城市管理工作行政问责办法》,既注意有错问责,也注重无为问责,环境卫生方面、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是行政问责重点。被行政问责者将被责令限期整改、做出书面检查、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职检查,直至调离工作岗位。这项制度的出台,使各级管理部门责任意识大大加强,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哈尔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强,城乡容貌秩序和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自2010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实施裸土地面硬化绿化以来,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环卫工作取得新成效。一线清扫保洁力量进一步壮大,各类扫道车、洗扫车、洗路车369台、电瓶保洁车400余台,主城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5%。同时,推行垃圾收运体系,对居民小区、商服单位和街路广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从源头投放、转运、运输和处理等环节建立规范化流程,减少了对街路环境的二次污染。

(四)管理科技含量全面提高

建成了哈尔滨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提升了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重点推广ICF建筑节能复合墙体保温体系、温拌沥青路面技术;智能“大城管”新模式全国首创。哈西建设了全国首个“哈西枢纽智能管理中心”,并率先提出“枢纽地区运行指数”,市民看指数即可评定城市管理好不好,管理者也能根据指数看到城市管理中运行的不足。

(五)城市精细化管理补“短板”

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的实施,让哈尔滨城市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下,街道社区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全方位服务辖区居民。辖区居民有问题、遇到难心事,不必自找部门投诉,街道社区成为第一投诉站,第一时间受理和解决;街道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可以依法依规对网格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市政服务单位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以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实施为发韧,一系列涉及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相继在哈尔滨市推出:建立检查下水井管理工作制度,“马葫芦”缺盖6小时内补缺;严管工地车辆轮胎清洗设备安装情况,工程车不“洗脚”严禁上路;道里区尝试设立城管垃圾袋,与商家一对一编号,实现垃圾管理的可追溯。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管理行政资源分散,不能形成合力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管理范围大,需要站在全市的角度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从大城市管理角度看,负有城市管理职责的有: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多个政府部门,同时还有市爱卫办、绿化办等多个派出机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的情况,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在这方面,哈尔滨火车站最有代表性。公安、交警、交通、工商、物价、城管、环卫等部门对站前地区的管理都有相应的执法权,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常常造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职能上的交叉,责任划分不清,形不成合力,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虽然经过几次专项整治,但最近又出现“黑车”、黑店”泛滥的情况,“港田车”甚至可以在站前区域大行其道,严重扰通秩序,监管上存在严重的疏漏。

(二)城市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市原颁布的法律规章和管理手段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亟需进一步调整和修订。一是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清冰雪、建筑垃圾、灯饰亮化、城管作业资质评定、市场准入、建管交接等管理工作尚未出台相关法规、规章,难以实施依法管理。二是城市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城市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衔接配合不够,整体联动性不强,缺乏城市管理工作“一盘棋”思想。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停留在突击式、运动式管理上,常态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管理方式粗放、效率不够高,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三是城市管理考评缺乏有效载体。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实施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未纳入市委对各区、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之中,使城市管理监督考评弱化。

(三)重建设、轻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重建设过程管理、轻养护管理是我市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绿化为例,我市在近几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种树、栽花、铺草,强力扩充绿地,但由于管理不善,绿化成果难以巩固,直接导致一些街路和广场步道板、路边石换了一遍又一遍,绿化栽植栽了一茬又一茬,造成城市管理资金严重浪费,导致了城市绿化率不高,与同类城市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四)城市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管护任务量日益加大,而在年度城建维护计划安排上,未能随管护量的加大而相应增加管理经费。由于经费不足,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数量不足,环卫清扫、保洁、运输、处置等环节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偏低。随着我市街路清扫面积不断增加,单纯依靠人海战术很难满足城市卫生清洁需要,环卫机械化作业需求日益凸显。但由于经费不足,目前我市主城区机扫率仅为45%,而深圳市已经达到了80%,沈阳也有50%,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环卫工人在快速干道上作业被撞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哈尔滨市城市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充分利用和整合好现有城市管理行政资源

1.树立大城管理念,形成大城管格局。要有效地把公安、交通、城管、建设、环卫等部门的人力物力整合好,按照“大城管”工作流程联席办公,理顺城市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

2.明确职能部门职责与权限,落实管理责任。要对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作进一步的明确,通过政策的制订使城管工作真正成为职能部门的共同责任,同时在具体的条款上予以明确,界定各自责任,减少冲突、交叉和扯皮。在纵向关系处理上,区级部门主要是组织实施和执行;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是协助区政府管理城市,其管理职能要加强和突出;社区主要职能是服务居民,其工作重点是社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横向部门之间关系处理上,特别要明确面上管理几个主要职能部门的责任,如脏、乱、差问题,要明确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治脏;城管执法部门负责治乱;建设部门负责治差;其他各部门依据职责做好配合工作。

3.按照责、权、费一致原则,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现代公共管理讲求分权的管理观念,强调授权地方政府或派出机构发挥因地制宜的管理作用。对涉及面上管理的事项,一是减少管理环节;二是下放管理审批权。对下放后的管理事权,依法加强层级监督。在管理事权和责任下放时,要确保经费同步、足额到位;与管理事务相关的收费权,也按“费事对应”和“费随事转”原则同步下放;同时,按“人随事转”原则,充实基层管理力量。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适当调整街道规模,扩大街道管辖范围,整合、充实、加强街道城市管理力量,发挥城市管理的规模效益,节约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