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消防安全评估的作用和现状
消防安全评估传统称为火灾风险评估,在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利于加强完善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通过消防安全评估不仅可以较为客观和准确地判断出火灾的危险程度,而且人们在此基础可以有效提出预防火灾、扑灭火灾的有效措施。消防安全评估通常的步骤如下: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估算出火灾风险,并评价准备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最后通过估算的数据与收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准确地转化,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定论了。近几年,我国的科研单位对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处于刚刚起步,但是由于地下公共建筑的消防开发持续增长,导致广大科研人员也要随之重视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一特殊类型建筑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在我国建立起更加规范的性能化的防火设计。
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常是根据AHP理论来限制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采取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建立完善好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需要结合以往的消防安全评估实例,进行验证计算出该方法对指导地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是否是切实可行的。针对近几年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论,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主要是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管理失误有主要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中的又以人为因素为主。因此,在分析地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状况以及建筑物本身安全防火状况。建筑物本身的状况需要结合地下公共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自身是否具备防火的功能;相关设施自身所具备的扑灭火的能力;建筑在发生火灾后具备的在进行安全疏散时的能力。
三、消防安全等级划分方法
1.扣分制扣分制是衡量消防安全特征重要的程度,地下建筑物如果将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作为实例,并且某些地区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远远多于消防队原有供水水平。相反,如果某些地区消防供水能力少于消防队原有供水,仅仅根据供水特征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实例的准确性,其本身的作用也就失去了。2.以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一种在运筹学原理的基础上的逻辑分析的演绎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它是从发生事故开始一层一层的深入演绎,合理的利用布尔逻辑门将出现概率较大的事件组成一个逻辑系统和整体,在整个系统中事故之间是存在这联系,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基本事故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系统中失效的部分。
四、地下公共建筑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
如果在每个指标层处于B到F的等级的情况下,此时地下公共建筑物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总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具体权重;如果指标层处于不同等级,确定各层次下权重改变之后的系数:确定在对该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后的指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然后确定其构造和安全疏散系统。采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建筑及其构造B和安全疏散系统。同时要确定两个准则层(包括建筑物本身以及它的构造、具体的电气设备、有关灭火的系统以及发生是事故后安全的疏散系统六个方面)各指标层的权重,另外如果指标层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情况,此时权重系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确定。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1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3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4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5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
design
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
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6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
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调查结果参见表1。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7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
篇3
关键词:火灾高危;消防安全;评估方法;致灾因素;危险等级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144-03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明显增多,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文件别要求建立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火灾高危单位还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界定范围、消防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具体评估方法建议对火灾危险源以及其他火险参数按照一定的原则赋值,然后通过综合计算得到数值,从而估算出该单位的相对火灾危险
等级。
2 评估设定的函数与参数
影响建筑火灾的众多因素中,建筑物内部及周边消防设施状况、消防部门灭火救援能力均具有复杂而难以量化的特性。
为了使评估予以量化,我们按照单位消防危险等级(f)由建筑物自身危险致灾因素Buildself factor(B)、建筑内人员危险致灾因素Person factor(P)以及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外力控制危险致灾因素Control factor(E)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函数。
然而,以上三个因素之间没有直接可加性和可比性,我们通过设定系数并加以调整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系数的设定通过对辖区重点单位和发生过火灾的单位作为选取样本,进行综合研究
设定。
3 各致灾因素量化取值
通过对辖区重点单位和发生过火灾的单位作为选取样本,进行综合研究取值。
3.1 建筑物自身危险致灾因素
建筑物自身危险致灾因素主要由建筑类型、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建筑构造(疏散通道、消防车道、楼梯间、防烟排烟、消防给水系统)、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等构成。
3.2 建筑内致人员伤害危险致灾因素
在火灾中人员的数量、特征、神智状态、自防自救能力等因素决定了是否能够迅速撤离火场、保证人身安全。因此我们根据人员的不同特性因素,通过采集辖区大、中队演练样本中的演练取样人群进行赋值。
3.3 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外力控制危险致灾因素
外力控制危险致灾因素,包括消防队人员素质、灭火器材装备、到达时间、交通状况等。
消防队的灭火能力与消防队的人员素质和器材装备息息相关,我国现阶段的消防站分为现役铁军消防队、现役特勤消防队、现役常规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地方义务消防队,各队伍人员的灭火作战能力和器材装备配备存在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按照辖区消防队的性质予以赋分取值。
由于消防队距离火场的距离和交通状况直接关系到消防队赶到时火场的火势规模,该距离和交通状况又和消防队赶到的时间成正比,这里我们以单位周边分布的消防队布局到达时间为标准设定相关取值。
4 各修正系数取值和单位消防危险等级的研判
经计算得出f值若大于1,则火灾危险等级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火灾危险等级,若小于1,则火灾危险等级低,应保持应有的防火态势。
5 以福建师范大学南部生活区学生宿舍楼为例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伍爱友,肖国清,蔡康旭.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模糊评价[J].火灾科学,2004,(2).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安全防火;性能化设计
【正文】高层建筑物的防火问题一直是消防部门防火管理的重点内容,面对当前高层建筑物防火安全性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坚持性能化的防火控制,从程序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控制防火设备,明确疏散设计要点,全面规划高层建筑物的性能化防火安全设计。
1. 高层建筑物防火安全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1.1高层建筑的火灾威胁性严重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方面往往为了楼房建筑需要而设计竖井,这些竖井本身就是火灾发生后的严重安全隐患,火势可以通过竖井进行大面积的快速蔓延。加上,高层建筑内部人员众多,通道设计狭窄,使得人员扩散成为问题。为了控制这些问题,在建筑物防火设计方面必须要重视预防,进行全面的灭火系统控制。但是,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内设有预防性能较高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却很少,即使有内部也缺少全面的预防控制,对于会议室、餐厅和图书室等特殊地点往往会忽视火灾防护,进而不安装自动报警系统。[ 崔静. 某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研究[D]. 天津大学, 2010 .1-55.]
1.2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困难
高层建筑物的建筑条件决定了消防设备的扑救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消防员也很难进入建筑物内部进行全面抢救,如果超过消防登高车辆的高度则无法从室外扑救,只能依靠自救,即依靠室内的消防疏散设施。这些消防安全问题都需要建筑物内部设有自动灭火装置,避免出现严重的火灾问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被保护建筑物的性质和火灾发生、发展特性的不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系统形式。在火灾发生时,火源处温度上升,使火源上方喷头开启,首先排出管网中的压缩空气,于是报警阀后管网压力下降,干式报警阀阀前压力大于阀后压力,干式报警阀开启,水流向配水管网,并通过已开启的喷头喷水灭火。但目前多数高层建筑物,特别是居民住宅内部缺少这种高效自动化灭火系统,即使在建筑物监察之初有设备装置,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设备的检查和监督,自动灭火装置往往容易出现老化、不能使用的现象。[ 赵诗万.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技术及案例分析[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1,(02):87-88.]
2.高层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原因
高层建筑的火灾威胁性决定了采用全面性能好的消防安全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优势作用明显,其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包括:设计指标制定、评估方案设计、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这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流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这些设计内容都为高层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提供了高效保证。[ 庄巨勇.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2) :89-91.]
3.高层建筑物防火安全性能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3.1性能化消防设计的程序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程序包括:(1)确定火灾场景。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2)综合考虑火灾场景中燃料、点火源、通风状况、空间分布、火灾发生时主动式消防系统的动作情况等因素,确定火灾载荷、火灾规模的大小和增长趋势、以及发生轰燃的可能性。(3)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例如:增加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对通风特征的修改、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在该步骤进行评估。而性能好消防设计的优势作用也十分明显。第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特别注意建筑物的特殊方面、用途以及业主特殊的需要,或者说考虑那些适当的更广泛的一致性;第二,多种工具可以被用来进行火灾风险分析,这样使得工程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第三,性能化设计能够导致一种综合的防火战略的形成;第四,这种综合的工程方法通过对损失可能性的认识的改进,可以提供更加节省而有效的防火系统。第五,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考虑建筑的全部防火系统的相互作用,其结果通常导致设计超过处方式规范的需要。
3.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设备问题
在进行性能化消防设计的过程中要在确定火灾引况(也就是确定火灾场景)的前提下,安装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报警装置不必连接至探测传感器位置,但应该设计成可以通知楼内人员,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响应能力,他们需要做什么。这包括使用中央报警控制板和监视器通知有关负责人。自动灭火设施的安装要尽可能地全面,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与保护区内燃烧物的燃烧特性相适应,还应该采取防误报的措施,而对于雨淋系统来说,必须要做到大面积控制,系统一旦动作,必须保证保护内部将全面积喷水。同时,要设置应急雨淋开启装置,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手动控制,应急装置应设置在室外。另外,对于消防设备在按照之后,必须进行常规检查,制定社区防火责任人制度的落实到位,避免出现火灾隐患。完善建筑材料的防火性措施,加快研制新型的防火涂层材料和建筑材料。研制新型的民用防火产品,加大推广使用家用防火材料生产的日用产品。加强防火安检期的不定性检查和教育宣传。加快研制家庭民用快速自动灭火器材的研制。
3.3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问题
火灾发生后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问题属于关键的安全控制问题,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容纳人员人数、火灾时人员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些基本因素设计安全通道。通道要尽量利用屋顶平台,转向室外安全通道楼梯;室内的安全通道要靠近电梯设置,保证一定的宽度和防火性能,通道设置的防火门应该保证全面的防火和可关闭状态,全面确保疏散的安全性。
4.结论
近年来,高层建筑的总高度不断攀升,建筑形式也更具多样性,消防规范也随之更新,消防设计、商住楼中住宅疏散楼梯设置、地下室等的楼梯间设计及相应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求正在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加而日益更新。对于高层建筑物而言,安全防火的性能设计必须要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着眼于设备、疏散设计、全面监督多方面的控制,保证能够伴随着规范、设计的不断进步,安全规范、设计和配套的设施、日常维护、管理、监督也要跟上更新步伐,力求建立全面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管理程序。
【参考文献】
1.崔静. 某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研究[D]. 天津大学, 2010 .1-55.
篇5
仓储在整个物流行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的组成单元和根据地。仓库数量的建设决定了一个企业对于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仓库消防安全又是仓库管理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以某企业仓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层次分析,对仓库整体消防安全进行评估,并结合实例给出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仓库管理;消防安全;灰色层次分析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显示,2009~2014年度快递总量(单位:万件)分别为185786.00、233892.00、367311.00、568548.00、918674.89、1395925.30。可见,快递数量呈现每年增长的趋势,而每年如此多快递的流通是以仓储为基本保障的。而快递件的包裹材料基本以塑料膜、瓦楞纸箱等为主,这些材料都属于易燃品,在如此庞大的快递数量的条件下,消防安全对于仓库的管理来说最为重要。
现阶段,从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物流仓储安全已有一定的对策及建议。例如申秀乾等探讨了超高仓储建筑物内自动喷水装置系统的设计优化问题;李默等从建筑物自身考虑,对仓储内消防安全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李晓哲等更进一步,通过仓储的特点,对防火类别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从整个仓储布局、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安全设施系统建设等方面,系统地对物流仓储消防进行了研究;宋光伟通过对于实地的调研,浅谈了物流仓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建议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以上学者基本是对物流仓储消防安全进行了定性研究。而对于物流仓储消防安全不能单纯地对其进行定性的研究,于是,于作明通过系统思考,对于建筑物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系统分析了火灾成因,并指出了建筑物火灾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一套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建筑物,并没有对物流仓储内部以及其它因素进行分析。而大多数学者的建议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一整套的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的评价体系,也没有现实的案例。本文尝试对此研究进行补充,通过利用灰色层次分析的方法,更全面系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评估。并通过实例,运用德尔菲方法,结合灰色层次分析进行研究。
1仓库火灾风险指数法
火灾风险指数法(FireRiskIndexMethod)是一种运用模糊打分的方式给仓库火灾特性参数进行赋值,通过Delphi问卷调查,征集专家主观意见并给出合理的权重因子,然后运用数学方法求出最终的火灾风险指数。火灾风险指数法一般按下列步骤对火灾安全参数进行分级,以决定它的相对重要性:(1)确定火灾安全的决策水平(方针、目标、策略、参数和考核项目);(2)根据决策水平和火灾风险分析,描述实际影响火灾的5个决策水平的因素;(3)属性权重赋值;(4)选择评估模型。
2案例分析
以某公司为例,简要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表1中的4个火灾安全目标和14个火灾安全策略的关系和表2中的22个火灾安全重要参数,通过Delphi专家组打分,确定关系矩阵。火灾安全参数与火灾安全策略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C表示为:火灾总安仿真与火灾安全目标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A表示:A=15,4,2,31根据公式W=A×B×C,计算行向量W,将W归一化得到:W=(0.0520.0640.0690.0530.0510.0390.0380.0420.0250.0550.0350.0400.0640.0680.0540.0540.0530.0430.0310.0490.0290.034)通过专家组给仓库火灾安全重要参数打分,打分标准参考Likert量表,打分矩阵为:根据专家打分及计算结果,火灾安全重要参数中的结构装配的完整能力、结构装配的隔热能力、火灾探测系统、灭火系统等对仓库火灾危险性影响很大。现针对评估情况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建议:(1)可以根据风险指数R=ni=1ΣWiPi对风险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的区域,发生火灾的危险越大,我们要对火灾风险进行消除,对仓库、仓库消防系统、仓库消防管理3个方面进行改善,达到预防火灾安全的4个目标。(2)仓库设计之初应该对各构件的完整性进行认真衡量,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火灾的发生。(3)构件要采用耐火、隔火、隔热的材料。(4)设置火灾探测系统,尽早发现火情,做好职工的疏散活动。(5)仓库内的灭火系统要定期检查,避免火灾时无法启动灭火系统带来损害。(6)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3总结
如今物流行业正在飞速崛起,特别是大型的物流仓储不断的建立,这就要求物流仓库具很高的安全级别,特别是消防安全系数,根据仓库的面积、仓库的货物类型、建筑物特性等综合考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仓库的火灾安全隐患,综合以上研究本文给出下列建议:(1)加强仓储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仓库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一整套的仓储安全应急预案,即便遇到突况也能迅速的做出反应。(3)加强消防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仓储消防演练,让员工真正了解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如何去做。(4)杜绝一切隐患源头,定期对仓储内部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48-153.
[2]周堂春.灰色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J].工科数学,1998(2):48-52.
[3]李亮,杨俊辉.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4):121-124.
[4]李默,张峰.物流仓库火灾特点与防控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6):3-6.
[5]宋光伟.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7):6-8.
[6]李晓哲.物流仓库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73-376,380.
[7]申秀乾,包秀华,包明辉.仓储式物流中心的消防设计与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8-10.
[8]梁炜麟.大型物流仓库的消防设计[J].江西建材,2015(1):22.
篇6
关键词:建筑;消防评估;方法;步骤
引言
我国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仍处于“处方式”阶段,与国际上正积极向“性能化”规范的转变还存在差距。性能化规范能针对特定建筑的用途,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消防安全评估正是其中关键环节。消防安全评估即是对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对各类安全因素参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原理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出全面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的量化结果。
1 消防安全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1.1 科学预测建筑消防安全等级的需要
目前大型复杂的现代建筑、多功能区域性场所不断涌现,其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都给消防安全带来新问题。而处方式规范对此近于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依据实际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其真实的消防安全等级,采用以火灾性能为基础的人性化防火措施,并逐步制定相应的性能化防火规范,使火灾安全目标、火灾损失目标和设计目标良好结合,实现火灾防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1.2 准确反映火灾发生客观规律、确定消防监督模式、制定阶段性消防工作方案的需要
人们都有这样一种误解,即只要达到规范要求、检查合格就不会发生火灾。这就易使人们思想懈怠、意识麻痹。而事实证明,火灾的发生常出乎人们意料。可见传统的消防监督机制局限性很大。消防安全评估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能反映消防安全现状及当前状况下事故结果的预测,反映相对安全与绝对危险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确定科学的监督机制提供依据。
1.3 实现消防监督机制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有机结合、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消防安全评估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时效性,能将隐蔽的、抽象的消防安全状况以量化结果显现出来,直接反映消防安全等级。依据此结果人们可以将消防安全与资产评估、保险、信贷、产品价格、人才选拔等市场运行机制有机结合,实现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管理。
1.4 发挥社会技术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增加消防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的需要
引入消防安全评估机制,可充分发挥社会各部门、行业的作用,利用社会上的技术力量,委托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社会消防评估机构或科研机构承担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强化其中的科技含量,为消防执法监督提供技术依据或专家意见,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2 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的方法分析
2.1 对照规范评定
以处方式规范为依据,逐项检查消防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这也是我国进行防火设计审查采用的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一般建筑,但对应用最新技术成果、结构和功能复杂的新型建筑可能不适用。
2.2 逻辑分析方法
基于演绎分析,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发生原因及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揭示其中的逻辑关系。该法能对导致事故的隐患及其逻辑关系进行定性描述,构造有关事故隐患的逻辑图,并对各隐患以事故概率的形式进行定量分析。但因涉及因素多,数据量大,于大型事故进行逻辑分析较难。
2.3 计算机模化法
应用计算机数值分析建立火灾模型,对火灾过程的各方面(如火灾发生发展、烟气产生与扩散、消防设施情况及人员反应与行为等)进行动态模拟,计算火场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烟密度等参数,并考察其影响,估计对人员和财产的危险程度,从而做出安全性评价。该法能定量比较不同方案的火灾危险程度,方便、科学地进行火灾模拟与评估,选定最经济合理的消防措施,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模型的精确性,需要丰富的数据,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2.4 综合评估方法
基于数据统计建立评估对象的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它们的影响程度等级和权重实施计算。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考察各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建筑物火灾发生发展的影响,做出对整个建筑物消防安全性能的评价。此法面而实际,但过多依赖专家,主观成分较大,且评估结果仅能确定危险等级,不能得出精确的定量结果。
上述几种方法笔者认为最具推广价值的当属计算机模化法。该法离实际的普及虽尚待时日,却是研究消防安全评估的主要工具,也更符合火灾工程学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模化法的步骤主要分为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定量分析方法、设定指标参数、设计火灾、定量分析等几个步骤,下面本文就通过实例对计算机模化法步骤进行分析。
3 消防安全评估的实例分析
建筑概况:以某地下服装商场为例,该工程建筑分为五个区域,总面积约5000,营业面积约4000层高4m,吊顶下净高约3m,有三个防火分区面积约为800,另外两个分区一个面积约为730,一个为700,这五个防火分区通过0.5m高的的固定挡烟垂壁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烟分区面积为防火分区面积的一半。
3.1 设定目标
作为基础性工作,设定目标主要是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安全疏散、防止火灾扩大成为区域性火灾并要保证消防活动的安全。消防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对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
3.2 确定方法
建立火灾模型必须对消防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其方法有确定性分析方法,概率风险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相对较优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是运用各种数值模型对火灾发生发展、烟气流动、各消防系统对火灾的反应、消防队的反应及由此造成的对建筑的影响及对其内居民的危害进行绝对数值形式(如伤亡人数、及财产损失等)的量化分析,其分析结果准确度依赖于数值模型的精确性。
3.3 设定参数
根据选定的分析方法,设定指标参数。对于确定性分析方法,要采用确定性安全标准,确定火灾的危险条件及达到该条件所需的时间。生命安全的威胁主要是高温、有毒气体、低能见度、烟层界面高度及建筑结构坍塌等。设置合理有效的消防系统,防止或延缓危险条件来临的时间,为人员疏散赢得宝贵时间,是消防设计的首要任务,必须确保以下条件:ASET>RSET,其中ASET为你能够获得的安全疏散时间,也就是从火灾发生之时到危险条件产生之时的时间间隔,RSET为需要获得的安全疏散时间,也就是从火灾发生之时到人员全部疏散至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ASET>RSET,这样才能满足消防设计的安全要求,否则就不符合。
3.4 设计火灾
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并无必要,仅对危险性足以造成重大伤亡与损失的那些火灾进行详细量化分析即可。这就要考虑可燃物数量、材质、位置及消防防护系统失效的可能性等因素,对预期危害有个粗略的估计,在此基础上确定一系列有待分析的火灾事件。在进行确定性分析时,为了简化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常分析一些最为严重的火灾情况。设计火灾有两种方法:T方火灾曲线(通过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的火势大小进行粗略估计,用T方火灾曲线来粗略描述火灾的发展情况)和火灾实验(通过火灾实验获得实际火灾时的火灾曲线)。T方火灾曲线的规律为Qg=α(t-ti)2,符合此公式的火灾成为T方火灾,其中Qg为热释放速率,t为时间(s),ti为点燃时间(可设为0),α为火灾增长细述(kJ/s³);火灾实验的燃烧条件与实际火灾时可能不同因而得到的火灾曲线会存在一定误差,不过与T防火灾曲线相比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3.5 定量分析
根据确定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设计火灾,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对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确定的安全指标参数评价防火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定的消防安全目标。定量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计算RSET和ASET。本例中ASET可由火灾计算机模型模拟得到,RSET可通过人员疏散模型模拟火灾时期人员的疏散过程计算得出。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建筑结构参数、人员密度参数、火源位置、时间参数等)后的模拟得到不同火源位置的RSET结果,楼梯间门厅处RSET为430(s),疏散走道/店铺RSET为270(s),防火门处RSET为460(s)。
对于ASET采用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快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8L/min.m²,动作温度68℃,系统作用面积160m²,闭式喷头RTI为30;排烟系统排烟量标准36m³/h.m²,排烟机风量33000m³/h,全压500Pa。经过模拟,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一是没有安装消防系统或各消防系统全部失效;二是只有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或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是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失效或没有安装防排烟系统。
因此,考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联合作用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各方面综合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解算,烟层界面能够始终保持在2米以上,能够保证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疏散到安全的地点,符合安全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行定量分析后方案达不到设定的安全水平,就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之后,再次进行火灾模拟与人员疏散的计算,如结果表明,人员仍不能安全地疏散出去,就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二次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最后人员能安全地疏散出去,消防设计至此才符合要求。通过前面的模拟解算,初步方案能够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符合安全要求。
结语
建筑消防安全系统研究是个复杂工程,其安全评估要考虑的内容很多,需进行大量调查、统计与实验。本文仅就消防安全评估的必要性、方法及步骤进行了初步分析,构建了消防安全评估基本框架,更多内容还需进一步研究。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消防安全评估,尽早实现性能化防火设计,才能提高建筑防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孟帅.大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综合评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技术;现状;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消防安全方面确定了一些成就,同时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方面仍然面临着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消防监督不到位以及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等问题,因此,在开展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工作时,应当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以及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有效避免或及时消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一、目前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同时建筑物内部功能越来越复杂、用电设备不断增多、装修越来越豪华,使得建筑室内含有大量可燃物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
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图纸设计时,对建筑消防设计缺乏足够重视,同时,对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建筑消防设计人员,使得一些建筑的消防配套设施设计不到位,为建筑物带来火灾安全隐患。加上一些建筑工程为了赶工期,缩短了建筑工程设计周期,同时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个专业设计人员并未进行有效协商和配合,使得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纸存在确图、漏图或是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不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
(二)消防监督不到位
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在消防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开展建筑消防工程的建审、施工检查以及竣工验收等消防工程监督工作,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对于消防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消防监督人员提出的审核意见不够全面和准确,一些消防监督人员甚至对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室内消火栓安装位置等简单设计也并未提出相关审核意见,对建筑一些缺乏主要的消防设施设计图的设计图纸也草率地下发同意的审核意见书;一些消防监督人员不熟悉消防产品、设施,也不会使用;同时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在消防例行检查时无从下手,一些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却检查不出来,使得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不高。
(三)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
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当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应有作用,直接威胁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一些消防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在消防工程投标中中标,隐瞒实际消防工程量,降低报价投标,使得建筑消防工程总造价存在较大缺口,直接影响建筑消防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一些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的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熟悉消防设施设备安装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施工,导致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施工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甚至存在严重的安装技术性错误,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正常功能的发挥,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
二、建筑消防安全技术
(一)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一方面,注重技术防火。供气管道在进入建筑物之前应当安装紧急切断阀门,以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及时阶段气源。同时,在开展燃气设备及管道铺设和电气设备及其线路铺设时,应当严格按照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燃气管道和电气线路的铺设质量。建筑物应当配置灵敏度较高且性能良好的电气短路保护装置及火警报警系统,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人为防火,不断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在选择室内燃气装置和电气设备时,应当选择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的产品,同时注重家具、窗帘、地毯以及吊顶装饰等室内物品的防火工作,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也应当加强明火管理。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或维修过程中的明火作业应当进行严格审批和安全监督,同时对公共建筑内吸烟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有效减少火灾安全隐患。
(二)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
建筑消防安全离不开完善的操作规程,因此,应当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制定完善的用电、用火以及用气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对用电、用火以及用气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用电、用火以及用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操作水平,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应当注重建筑相关电器设备、燃气设备以及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建立健全位置保养制度,并定期开展消防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消防设备的存在故障,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三)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在建筑内的每个房间、走廊以及楼梯间等处配置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内部的实际特点选择高效的火灾探测器,同时采用视频实时监控和人工巡查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也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建筑产权单位、物业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应当构建统一、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和分解后落实到具体的实际部门、层面、房间以及人员身上,避免或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四)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建筑应当配备联动设备和火灾报警等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在安装消防联动屏时,应当配合土建施工,将消防联动屏安装在建筑首层的消防控制中心内。建筑在配置自动报警系统时,应当结合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区域,配置自动灭火探测器。如在建筑的住宅区域、办公区域以及楼梯间安装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同时配置水雾灭火器或是主动陪睡灭火器;在发电机房选择感烟和感温探测器,同时配置气体灭火器,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结束语
火灾是建筑物面临的常见危险因素,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事,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消防监督不到位以及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等问题是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主要为题。因此,应当加强电气燃气防火和明火管理,同时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并在建筑中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加强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有效避免或减少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资料
[1] 钟惠芬,陈开谋.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与使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3,35(8):151-152.
[2] 钱俊.浅析建筑消防施工现存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2).
[3] 贾成福.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与城市消防安全布防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5):146-149.
[4] 钱革侠.高层住宅社区建筑消防安全探析[J].建筑技术,2012,43(6):560-562.
篇8
关键词大型建筑物;防火设计;防火策略
一些大型建筑物诸如体育馆、大剧院、会展中心、音乐厅、候机楼、写字楼、宾馆、大卖场、科技馆、图书馆等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了火灾,大量的物体燃烧所将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会四处流窜,从而引发瞬间的爆燃,这给火灾扑救与人员疏散造成很大困难,以致于人员伤亡、窒息、中毒,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减少和防止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需加强高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设计中防火性能设计,这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大型建筑物引起火灾的原因分析
无论国内外,但凡高大公共建筑内引起火灾,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1)由于其他隐蔽原因所造成的火灾事故等;(2)日光灯的线路设计不到位,形成了某些地方的接触不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热酿成的火灾;(3)多数高大公共建筑的火灾是因为线路年久失修及电器设备、电器的绝缘而老化,长时间地通电而过热引起的火灾;(4)电气的线路接头的铝铜线由于发生氧化,而接触不良使电阻过大,从而产生了高热引起的火灾;(5)由于施工等明火点燃了风管的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6)由于人员所抛掷的烟头点燃了可燃物或者垃圾而引起的火灾。
二防火设计与对策
(一)引入先进的消防设计理念进行大型建筑物的防火设计
性能消防设计就是借助于消防安全的工程学手段及方法,在以那些建筑物的风险、发展状况及被动和主动防火措施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基础上,确定了该建筑物所需消防设计的方法。消防安全工程学就是以最新消防研究和消防技术的成果运于实际的消防安全工程设计及安全评估。这涉及火灾发生时的烟气流动、发展蔓延及火灾探测、控制及扑救、材料及建筑物对火的人员疏散逃生、人员在火灾中的行为、反应特性等相关学科,其包括化学、物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和国家进行建筑物的消防设计时,特别是在对一些新颖和复杂的建筑消防设计,性能消防设计方案被认是可广泛被采用的。大型的购物中心消防安全对象主要包括:人员的安全疏散,防止火灾的大范围蔓延、减少火灾对运营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等。本着技术、安全、经济合理等原则,可采取以性能为基础的安全消防设计方法和理念,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人员防火分隔与分区、烟气控制、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进行分析确定消防的策略。
(二)采取“大型建筑智能主动喷灭系统”代替“普通自动喷灭系统”。
随着防火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建筑施工水平的逐步提高,防火自动喷灭系统也在发展和完善,近年来,针对高大建筑空间新型自动消防设备不断涌现。针对较高的大空间建筑,封闭式灭火系统的喷头动作存在很大延迟,其间扑救与报警的作用均不可以迅速地发挥,所以大型建筑不适合使用普通的封闭式喷淋系统。但是,高大空间建筑的空间高度会较高,而且火灾的蔓延会比较快而且属于非常危险的设计,所以采用自动喷灭系统难以被有效地探测,应该采用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火灾的大空间场所及扑灭设置。
(三)火灾探测器应用设计
火灾探测器是大型建筑自动消防报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功能就是将发生火灾的信号快速准确地传到总控制器,并发出信号。火灾探测器类型一般包括:感光、感温、感烟、
等共四类。火灾探测器布设和选型需要依据相对湿度、建筑物各部分的特性、房顶形式、房间高度等,按照设计规定,火灾报警探测器和控制器需要选用同一个厂家产品。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给火灾探测器供电,传递、显示、接受信号,并且能够输出专门控制指令的装置。按照其输入输出的网络系统线路可划分为多线制和少线制两类。按照其起作用的性质进行划分为、通用报警器、集中报警器、区域性报警器三种,我们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适当选择。
(四)消防排烟装置设计
消防的排烟装置是大型高层建筑的重要防火设施之一,一般包括防火佣、送风机、各类阀门、排烟机等,而这些设备运行的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疏散效果以及能否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但是,由于防排烟装置一般分布的都比较分散,所以其线路设计上既要考虑供电所用的主回路线路,同时也要考虑到联动线路。限燃型线路遇火时,电气的绝缘性会迅速地降低,则防排烟装置线路假设时应采取耐火型铜皮防火型电缆或者交联性低压线缆,而一般耐火电线可用于暗敷,其中控制和联动线路也应采用专用耐火线缆。
(五)大型建筑的钢结构防火设计
截流法就是在建筑的构件表面上设置一层防火保护材料,所以火灾所产生的高温会首先将热量传递给这些构建保护材料,然后再由保护材料将其传递给构件。截流法具体又可分为屏蔽法、喷涂法、水喷淋法和包封法等。由于喷涂法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所以重点介绍喷涂发。喷涂法是采用喷射无机纤维或钢结构防火涂料来保护构件。此种方法具备防火隔热性能,其施工不受建筑钢结构的几何形状的限制等优点。
喷涂法的防火机理是: (1)防火涂料遇火可以分解出大量不燃性气体,这些气体能够冲淡钢材周围产生的受热分解易燃气体以及氧气,形成气体保护层,从而抑制钢结构燃烧;(2)防火涂料本身就具有不燃或难燃性,从而保护钢材,使其不直接与氧气接触,延迟钢材的燃烧时间;(3)膨胀型防火性涂料遇火会膨胀发泡,并生成一层含泡沫的隔热层,保护被封闭的钢构件,阻止建筑钢材的燃烧;(4)燃烧一般被认为是某些游离基所引起的连锁性发热反应,而含有磷和氯的防火涂料会受热分解,产生出活性自由基可与游离基进行化合,从而中断燃烧过程的连锁反应,降低燃烧反应速度。建筑物构件的防火涂料选用的原则为:钢构件耐火设计要求极限不大于1小时的,可采用薄型或超薄的钢结构防火性涂料;钢构件的耐火设计极限要求为1-2小时 时,可采用中厚型性的钢结构防火性涂料;钢构件耐火设计极限要求为3小时及其以上时,要采用厚型的钢结构防火性涂料。
(六) 防火卷帘门线路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中庭或者大堂面积往往很大,在许多高层建筑内还具有内置的高空间以及回廊,所以宜应采用防火卷帘门,其可隔离不同的防火分区,并物理阻断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防火卷帘门隔离火势的作用是建立在配电线路可以可靠供电并以使防火性卷帘门的有效动作基础上完成的。
篇9
关键词:现代化;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D035.3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导致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因素也由传统的确定性因素向不确定性因素转变,造成了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上升,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安全。消防安全制度是经济进步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性制度,消防安全监督评价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预警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已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创新的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时展需要,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整,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从而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做贡献。
一、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
1、预警作用
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能够准确反映火灾发生客观规律,是确定消防监督模式、制定阶段性消防工作方案的需要 。人们一般认为,建筑设施达到了有关规范的要求,消防设施只要检查合格,火灾就不会发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这易使人们从思想上懈怠、意识上麻痹。其实合格的建筑设施和消防设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并且,合格的建筑设施和消防设施一旦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督管理,就会因为使用功能的变花和设施的老化,存在大量的火灾隐患。传统的消防监督只是按程序审核新建建筑物和消防设施图纸到竣工报验,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事实证明,火灾的发生常出乎人们意料。可见传统的消防监督机制局限性很大。 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能对当前状况起到预警作用,反映消防安全的现状,同时也能反应绝对危险与相对安全的关系,从而根据这些情况,为科学的监督机制提供资料准备,为消防安全起到重要的预警作用。
2、评估作用
目前涌现出很多多功能区域性场所以及大型复杂的现代建筑,其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都给消防安全带来新问题。而“处方式”的规范对此近于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依据实际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其真实的消防安全等级,采用以火灾性能为基础的人性化防火措施,并逐步制定相应的性能化防火规范,使火灾安全目标、火灾损失目标和设计目标良好结合,实现火灾防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3、强化作用
消防安全监督机制是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的重要手段。对社会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进行消防安全监督评估,能够发挥社会各个行业、部门的作用,因为消防评估工作,可以利用社会的技术力量,让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社会科研机构或社会消防评估机构承担消防安全评估的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机制,这样可以强化消防安全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消防工作提供条件。
4、促进作用
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必须要与我国的市场经济运作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推进消防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促进消防安全工作水平的提升。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时效性是消防安全监督机制的特点,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可以将抽象的、隐蔽的消防安全状况以数据和资料的形式显示出来,从而可以评定出消防安全的等级,人们可以根据这个评估结果,与信贷、保险、资产评估、人才选拔、产品价格等市场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对消防工作进行社会化的管理。
二、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消防监督评价机制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是消防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火灾隐患处理机制不成熟等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消防监督评价管理机制难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消防监管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滞后的消防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1、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
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消防监督工作存在被动性。管理方式较大程度上 ,还是依赖于行政手段起作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所有制结构多样化、隶属关系复杂,原有的传统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已经不符合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需要,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没有前瞻性消防监督预测,缺乏较为长远消防监督管理计划。
2、监督管理手段落后
监督管理手段依赖行政执法,缺乏创新,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人性化、服务意识。而且监督管理实施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消防工作责任考评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消防安全监督体制缺乏监管效力,不能服务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政府各级部门日常的消防公众职责履行情况,没有建立数据资料信息,监管难以做到有据可依。
三、新形势下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的完善措施
1、建立起消防安全数据库
为了有效地进行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必须要建立起消防安全数据库,数据库的资料对人们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比较粗糙,不能正确的反映问题的所以,这就需要对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整理,这样才能更科学、更明确地反映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将数据库中的“死”数据,通过有效得整理,变成“活”材料。
2、开发消防安全监督评价软件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评价机制可通过创新的技术平台实现,开发消防安全监督软件是更高层次的监督管理方式。开发消防安全监督评价软件是消防安全监督评价机制服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消防安全监督软件在进行安全评估时刻使用某种量化形式来说明安全程度,可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本单位的火灾危险形势,以便采取适当的防灭火对策。消防安全评估的方法也有多种,有的已发展成比较完善的计算机模型。对所有的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估 ,充分反映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可靠性。例如,根据室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算出建筑物的危险等级,使用火灾和烟气蔓延程序可算出建筑物达到危险状况的时间等等。评估技术发展很快,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方面,此技术有利于推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使消防安全监督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最大程度上提高消防监督部门工作效率。
3、创新监督模式
大力探索新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工作模式,创新监督管理模式,通过行业管理部门牵线,执法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合监管形成一体化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各级职能部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率 。其主要的运行机制是:一,通过交通、建设、教育、卫生、体育、人防、民政、科技、工信、旅游等行业部门首先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然后联合监管部门协同管理的机制,通过开展专项座谈会、消防教育宣传等方式加强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加强消防人员和责任主体的素质,提高消防安全和抵抗火灾的能力。二,通过由建设、工商、规划、公安、消防、文广新、质监、安监、城管、房管等执法部门联合组成的消防执法技术服务队来展开执法活动和提高技术服务。三,由建设、工商、教育、规划、发改委、公安、商务、旅游、文广新、民政、卫生、民宗、安监、城管、房管、人防等行政审批部门要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项目予以否决。通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执行和行业部门的协调工作不断的推动消防安全的发展,真正将消防安全落实到实处。通过市场化的经济调节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实现对相应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控制。实现对各系统、各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性能化 防火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U664.8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介绍
性能化设计是以某些安全目标作为设计的目标,以综合安全性能的分析和评估为基础的一种工程性的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科学基础上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是按照建筑的结构以及用途和可燃物等情况,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进而得到最合理的防火设计方案,给建筑物最优的防火保护。
1.1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设定原则
建筑工程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科学的基础上,对火灾现场进行火灾风险的定性分析,使用国家权威机构完全认可的判定标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评估,使得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建筑设计新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以火灾的危险性以及经济的适用性为基础,根据火灾发生的条件、规律、危害特性以及建筑特征、使用人员状况来确定建筑防火设计。
1.2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防火的控制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主动的防御体系,二是要建立被动的防御体系。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包括以下的内容:
1.2.1 通过增强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以及抗燃烧性能,来降低建筑工程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对易燃的建筑材料要经过相应的的防火技术处理,使其达到难燃或非燃的效果,或通过限制其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等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材料抗御和阻止燃烧的能力,来减少建筑物本身的火灾负荷。
1.2.2 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来划分防火分区,将火灾可以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减少其产生的损失。划分防火分区应改变单一的,以建筑面积和楼层划分防火分区的传统做法,而是综合考虑划分范围内的保护物资的价值以及防火分隔设施与经济投入的比例关系。除此之外,火灾的规律和特征等其他因素也要进行考虑。
1.2.3 要做到消防安全的疏散出口和通道以及紧急避难与逃生设施的最优化设置,必须保证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2.4 设置完善可靠的供电设备和灭火的设施,使灭火物资得到充足供应。确保灭火的物资及设施能够完全满足扑救火灾的全部需要,进而可以尽快地扑灭火灾。
1.2.5 科学合理设置防排烟设施,有效控制烟气蔓延及其危害。烟气是当火灾现场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主要物质,有效控制烟气有利于有效的制止火灾的蔓延和扩大,也有利于安全疏散火场的被困人员,使得救援人员可以有效实施灭火工作。
1.3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步骤
一个完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3.1 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
1.3.2 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
1.3.3 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
1.3.4 确定火灾场景。
1.3.5 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
1.3.6 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
1.3.7 编制报告和说明。
2.某大型商场性能化防火设计
2.1 建筑工程概况
本文以裙楼商场为研究对象。某大型的建筑综合体,使用功能多样,具有办公、商场、娱乐、餐饮、健身等功能,属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商场位于建筑裙房一至四层和地下一、二层,地上一层及地下各层层高为 6m,地上二至四层高为4. 5m,商场建筑面积约7. 4 万 m2,单层面积12500 m2,每层划分四个防火分区,结合地形特点,建筑在首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均可直通室外,商场的店铺种类繁多且大小、分布不均匀,给防火设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最不利部位
进行研究,该防火分区面积为 3900 m2,人员数量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设计。
2.2 重要参数的确定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是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必须安全疏散时间是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所用的时间,包括探测时间、准备时间和疏散移动时间。
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是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则可实现人员的疏散安全。
2. 2.1 人员安全疏散判据
人员安全疏散的判定标准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是:(1)2m 以上空间内的烟气平均温度不大于 180℃;(2)2m 以下空间内的烟气温度不超过 60℃ 且可视度不小于 10m。(3)在烟气的吸入高度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1% (体积百分比),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2500ppm。
2. 2.2 人员密度的确定
对于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人员密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按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 ―2011)的要求进行设置。地下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可按照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人/)来计算,其人员密度指标应按下列规定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 0. 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 0. 77;
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 0. 60。
2. 2.3 计算面积的确定
对于计算面积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 3. 17 款的规定,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 50% -70%。本文折算值取 50%。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案
2.3.1 建筑消防设计难题及相应对策
本消防设计难题为消防疏散设计方面。因该商场每层建筑面积较大,受其地形条件、使用功能、平面布置及首层疏散要求等限制,其疏散楼梯、出口疏散宽度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就该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 而言,设计疏散宽度为 15m,而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其疏散宽度不应小于 3900 ×0. 5 × 0. 85 ÷ 100 = 16. 58m,不能满足要求。
为加强该建筑主体消防安全,设计单位提出了下列强于现行规范的消防安全措施,并提请开展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评估。
(1)建筑裙房商业部分与塔楼办公部分采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0h 的不燃烧体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0h、高度不小于 1. 20m 的不燃烧体裙墙进行分隔。(2)建筑立面设置长度不小于周边长度 1/3 的消防扑救面,以便于火灾施救。(3)严格限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性能,建筑顶棚、墙面采用 A 级不燃材料、其他各部位必须采用不低于 B1 级材料进行装修,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后,也不得降低。(4)安全出口前端设置人员疏散集散区,集散区面积不小于 25m2,且在其范围内不准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设施。(5)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械排烟系统,防烟楼梯、前室分别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6)本建筑内采用的电气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电缆。(7)提高消防应急照明照度和应急时间,疏散集散区、楼梯间、防烟前室、安全疏散通道、封闭防火隔离区、主通道等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0. 0lx,商业营业厅通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5. 0lx;应急照明时间不得低于 90min。
2.3.2 性能化设计内容
本次性能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在本建筑其它消防安全措施均正常工作,测试当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内发生火灾时,能否保障各层的所有人员顺利疏散出去。本文中就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 进行研究,各个防火分区之间发生火灾时用防火卷帘分隔,假设起火后,各层的电梯停止工作,防火卷帘放下。防火分区 1 共有11 个防烟分区,11 个排烟口,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按防烟分区面积乘以排烟量120m3(h / m2)来计算的,一个补风口,补风量为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乘以补风量60m3(h / m2)来计算,有七个补风口。
本文假设商场内温度为 20℃,压力为一个大气压,不考虑风速的影响。同时假设每个分区内商店的门均是打开的,防火卷帘在自动报警器探测到火灾发生以后放下,且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2.3.3 火源设计
通过实测的火灾荷载情况得出,一楼的火灾荷载和人流量最大,危险性最大。结合起火的可能性,本文中确定两个起火点,分别位于 1 号店铺和 2 号店铺。该商场采用的喷头是快速反应喷头,动作温度是 68℃,动作时间是 132s,根据现场统计的火灾荷载,确定了火源热释放速率分别为 1. 05MW 和1. 49MW。当水喷淋系统工作时,可以认为火灾热释放速率不再增大,或者火源被扑灭。按保守估计,本研究的火源设计热释放率按 5MW 来进行设计。
2.3.4 火灾场景设计
防火分区 1 共分为 11 个防烟分区。该区域共设置两个火灾场景,火灾场景的设置如表 1 和图2所示。
2.4 火灾评估分析
2.4. 1 烟气运动分析
通过相关软件来模拟商场的 2 个火灾场景中的温度以及能见度的情况,得到火灾到达危险状态所需的时间。
2.4. 2 人员疏散分析
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大致可简化为报警时间、响应时间和疏散运动时间三个阶段。探测报警时间是根据建筑内所采用的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的类型及其布置、火灾的发展速度及其规模、着火空间的高度等条件来确定。
2.4. 3 结果分析
通过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在商场的各消防设施完好并正常工作状态下,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宽度设计为 15m 能够保证商场人员的安全疏散。
3.结束语
上述分析发现,该商场在采取一系列强于规范的消防安全措施后,通过火灾荷载调查、性能化防火设计和火灾场景评估分析,在消防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疏散宽度可以在规范要求下做适当放宽,既保证了建筑消防安全,也保证其功能布置的适用性、节省建筑防火成本。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理论模拟论证,当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相应结论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对于采取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建筑,应当加强其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假设条件的连贯性,提升消防设施完好性,以保证建筑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