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训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实训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职业培训 教学实践
信息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信息中,有70%以上是由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提出“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由于小型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它们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小型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创造就业机会是小型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用乃至政治作用之一。
一、会计电算化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已经实施了电算化系统的小企业当中,其开展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人员的素质。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往往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从事这个岗位的。由于没有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因此对于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更多的只是掌握零碎的操作,没有很好地对整个系统有通盘的深刻理解,体现在遇到问题时会顾此失彼,或考虑不周。
其次,由于小企业在自身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必然,容易出现职责不明显的问题,有时候一个操作员身兼多职,可以用多种不同身份进入系统进行不同权限的操作,从而使用有些内部控制措施名存实亡。
再次,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日常重业务处理,轻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意识和措施相对滞后,很多电子信息处于不加密或低加密状态,导致计算机数据资料如财务数据、信息等丢失、被篡改,风险较高。
由于对人力、财力等的考虑,小企业往往采用通用的商品会计电算化软件,如在常熟本地,选用用友的就比较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调查发现大部分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对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使用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和应收应付款这五个功能模块。
二、根据现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
根据上述调查现状,我针对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1.培训侧重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目的自然是通过培训,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具体体现形式就是财务软件的操作。因此,侧重点应放在让学员掌握电算化中的五大常用模块的操作技能上,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式,既要让学员能有一个系统的全局感,了解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又要掌握每个模块的基本操作,并适当地辅以一些理论知识,使学员知其然(操作),亦知其所以然(操作下的理论基础)。比如开始财务软件的教学之前,先呈现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然后到每一个具体的模块教学之前及之后不时地呈现该图,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模块及其关系。
2.兼顾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知识
计算机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操作平台,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中,还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的教学,除了要掌握正常的使用外,还要让学员明白不能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上进行与系统无关的其他操作。学员要掌握如何对系统进行正常维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应对之道――如计算机病毒,U盘及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隐患,及时安装补丁程序或软件升级,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禁止使用未经杀毒的U盘、手机等,经常升级防病毒软件、防火墙,阻挡非法网络用户介入系统;要尽可能专机专用,专人专用。
相对于以前的手工操作,计算机系统有其天然缺陷,如突然停电、计算机病毒等会造成原有数据的丢失或破坏,所以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要在培训别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将这些安全意识体现在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如及时地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把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定期将备份数据刻录到两个以上的光盘中,并且存放在不同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会计系统应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
除此之外,办公软件中Excel的一些常用技能,也要在培训中加以关注,因为除了财务软件,这个软件也是财务人员经常要用到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常用函数、财务函数。
3.关注内部控制
篇2
(一)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存在单一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认识,大部分都把它作为一门单纯的技能课程,因此,老师们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电算化技能就行了,至于认识原始凭证,经济业务的处理,学生不会做与电算化老师无关,那是理论老师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传统
因为教师把《会计电算化》课程当成了单一的技能课,所以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变成了三步法,老师先操作一遍,学生观看,然后照着老师的方法,学生再操作一遍。最后,电脑一关,学生什么都不会了,更不要说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这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极为不利。
(三)教学过程中任务按模块、岗位布置,具有相对孤立性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技能课,操作任务按工作过程、分模块一个个布置给学生,虽然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但一个个割裂的会计任务,不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完整的会计任务,阻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学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独特的课程,但往往中职教师只看到其工具的一面,即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另一面,所以,体现在教学中,就表现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实训教学不足。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
二、具体解决办法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系统应用,学生在就业岗位运用得非常广泛,《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对完善学生的整体会计理解力、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打破学科认识,创新思维,把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训课程的有机整体来认识。
(二)积极培养三维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多个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更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中小企业财务的实际处理能力。
(三)按项目编写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作为单一的学习财务软件的技能课程,与缺乏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编写与之适合的实训教材或任务单,进行项目教学,就成为其当务之急,这对于打破一个个割裂的任务,提高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任务,为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提供了内容保障。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制定课程目标
会计工作过程本身是完整的,应用型的,特别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更是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处理工作过程,因此,为了让中职会计毕业生能与中小企业零距离对接,必须制定一个应用性较高的课程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熟练操作中小企业最普遍运用的财务软件(2款及以上)。
2.能力目标:
(1)能够总结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律,具备操作中小企业其他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
(2)能够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独立完成一个中小企业完整的会计财务处理
(二)确定课程内容
传统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是许多内容的实用性不高,只强调单一技能性,而要达成课程目标,还必须制定一个技能与实训并重的实用性较高的课程内容:
1.技能内容:
(1)用友T3畅捷通财务软件
(2)金蝶中小企业财务软件
2.实训内容:
(1)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制造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2)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商业企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3)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服务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三)建议教学方法
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和实训相结合的整体性课程,在会计理论知识的支撑下,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更高效的完成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建议分技能单元和实训单元分别实行有区别的项目教学法。
首先,针对技能单元,实行单项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初期,主要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为目的。因此,分别不同财务软件,按建账、基础设置、总账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局部工作任务设计单项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单规定的工作任务中,牢固地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发展单项职业能力,并为发展整体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实训单元,实行综合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后期,主要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手段,完成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财务处理的会计整体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当学生基本掌握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后,就有必要围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设计综合项目,采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最终使学生能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会计整体职业能力。最后,针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采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并贯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任务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任务,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操作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
篇3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建议;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38-02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会计记账方式,其应用性非常强,但截至2012年底真正脱离手工记账的还很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属于人机并存的记账状态,因此中职学校财经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各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虽然经过系统的学习,但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会计业务和会计电算化的现实要求,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得不去从事收银、库管等技术含量低的岗位[1]。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使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化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问题[2]。为此,现以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结合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谈话、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供参考。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查对象是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2011年春季班(42人)和2012年秋季班(80人)。以班为单位,以谈话、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2份,收回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6%。整个调查问卷共设计15道题目,10道为选择题,5道为开放题。具体调查内容见表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知识储备
谈话及问卷显示,具备初中知识储备的仅占47%,有43%的是上到初一、初二就退学,上过高中的仅占10%。这说明目前的中职学校主要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财会专业知识能力相对比较缓慢,给电算化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2 课程重要性
95%的学生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置与就业密切相关,93%的学生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强调的是动手能力、重在实践,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课程与会计知识联系紧密。这说明学生认识到电算化与他们的就业密切相关,但仅仅只当作是一种方便财务计算的软件,这使得无法真正理解电算化课程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同时,由于电算化课时安排有限,使课程内容不得不进行删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授课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应该认识到中职学生所面临的财务工作一般不会太难,就业对象多为中小企业,他们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强,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电脑为辅,因此对中职电算化教学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合现实的。
2.3 教材和教学内容
目前46%的学生认为所选用友10.2软件操作容易掌握,30%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77%的学生认为课时不足。这说明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虽然认识到电算化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由于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在第2学期就开设此门课程,这使得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未学通、学透,且课时有限,造成会计电算化在学习上非常困难和吃力。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讲授用友10.2的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4个财务模块,60%的学生想学习金蝶或用友财务一体化的内容,这说明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想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51%的学生认为所选教材不合适,愿意选择河北会计从业考试教材。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被考会计证所引导,只重视眼前利益,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其他软件及多种应用链的应用能力,从而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岗位需求,提升空间有限。
2.4 教师教学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采用以分层教学中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逆向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的结合,而且是投影和机房结合,基本上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学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到93%,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希望所有的电算化课都在机房上,这样便于讲练结合,容易掌握知识。对于实训方式,学生希望采用分组结合的方式,各司其职,一人扮演身兼多职容易混淆角色,不易掌握财务流程,学习慢,教师始终在等学生,影响教学进度。95%的学生认为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耐心地辅导及解决学生在操作上出现的问题。
2.5 教学设施
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现有教学设施,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仅占20%,80%的学生认为机房设施及配置符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要求,但病毒太多,备份的账套经常无法恢复,而且会突然出现有些模块的功能不能使用,教师对着十几台无法使用的机子而头疼。使得有些学生一学期都在反复建账,后面的内容始终都无法处理。也说明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对计算机处理掌握较少,需要机房管理人员帮助才能完成教学。
2.6 学习态度
81%的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很感兴趣,47%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财务模块的操作,还有30%的学生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说明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原因,虽然很想学,但掌握有一定的困难。还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困难重重,不肯练习、搞不懂财务流程,这说明学生总体上态度认真,能按教师要求完成技能训练,但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补充、单独辅导。
3 会计电算化教学建议
3.1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
会计电算化课程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都是在教学中应当而且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根据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学生免试入学、文化基础薄弱、但有学习的热情的基础上,应建立从业资格考试要求指导下的教学内容遴选、整合机制,根据电算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每年调整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辅以校本教材,重点突出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等典型会计业务,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2 中职教师素质提升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中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障碍。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进修,如到高校进修相关课程、参加财务软件开发公司组织的培训、教师下企业轮岗生产实习锻炼等,从而更新和提高教师的技能,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中的实际业务来解释软件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3种财务软件,改变过去一个财务软件用几年都不更新的低要求。
3.3 教学要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造环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最适宜的方法为分层教学法,教师要在考虑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评估分层,实现学生潜能的最大激发,体现教育的公平[3-4]。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总结,在不断总结之后完善分层次备课,不断在实践中分层次、分层次中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4 以考证作为教学的引导,以考促学
中职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学不会,而是“教”与“学”不得法,而且大多数渴望就业后有自己的升职空间。因此,有必要在中职学校的毕业制度中引入会计从业资格、办公专家、计算机等级等考证机制,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促使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为学生的就业增强竞争力。
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把平时训练考核定为平时成绩阶段测试,如平时如果能正确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就可以得到30分,对每次上机成绩进行记载,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要想拿到30分,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操作,直到正确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考核目标。
3.5 手工实训与电算实训结合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是各自为政,完全脱节。手工账的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进行验证,而电算化的优越性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实训要突破原有的安排,准备一整套实训资料,要将手工实验模拟某企业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实际业务,完成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账表的装订等一系列会计工作,然后,在电算化实验室将手工会计中所运用的会计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重演[5-8],实现手工实训与电算实训的结合。
4 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现状,以就业为导向,有目的地开展电算化教学,特别是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练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9-12]。
5 参考文献
[1] 谷增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75-79.
[2] 黄乐珊,杨立芳.《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4):49.
[3] 余灼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2010(4):120-122.
[4] 肖翠英.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2(2):8.
[5] 李春友,王秦湘.会计软件实训教学的优化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75-77.
[6] 刘荣莉.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83-85.
[7] 周燕,彭雪雪.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50-151.
[8] 罗维东.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188-189.
[9] 胡慧娟.从“望、闻、问、切”谈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优化[J].科技创新论坛,2011(12):178.
[10] 田生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33-34.
篇4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核心课程。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并未与时俱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学习会计电算化,必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会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但是,不少中职院校把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安排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后。开设电算化课程时,学生对各种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分录的把握都不够熟练,造成上课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会计理论讲解上。另外,在财务报表模块中,报表定义公式需要运用计算机操作中EXCEL的公式设置知识,学生还没学过,老师上课时需要花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造成了上课效果不佳。
(2)不合理的课程内容
当前,很多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只是在简单模拟会计工记账,计算机只是被当作一种核算工具,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只讲授从凭证-账簿-报表的一个处理账务的过程,很少会介绍到采购、库存、销售、工资、固定资产以及财务分析等模块。忽视了电算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功能。
(3)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当中,主要应用的是电算化教师给学生讲授操作过程,学生根据所讲授的知识机械化地去重复操作,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操作步骤,便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这是比较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内容机械化并且容易遗忘。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不高,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不恰当的电算化教材及教学软件
各中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选用的教材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侧重于理论教学,有的侧重于实践操作。由于会计相关知识的更新较快,会计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升级,但不少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应用的会计软件版本都比较低,未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在实习当中会遇到同之前学到的相关知识不符的情况,操作会计软件也不能和实际的会计实务有效对接。
(5)中职院校需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师资力量
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既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需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事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往往具有以下缺点:①大部分教师都是缺乏本专业实际的工作经验,很多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对于会计电算化各模块之间的业务流程关系无法理解。②会计专业的教师,计算机操作的各种技能相应缺乏。③从事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其知识的结构已经老化,会计理论知识未及时更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专业知识很扎实,可计算机的软硬件能力比较差,在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践课上面对计算机出现的一些软硬件故障不能够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比较薄弱,这也是教学效果偏低的主要原因。
2 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1)会计电算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中职院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专业的方向,以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原则,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会计电算化概论》、《会计信息系统》、《实用会计软件操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由于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法规性强、操作性强以及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坚持实用性和规范性强,要具有动态性与前瞻性。
(2)教材与教学方法
笔者建议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材要坚持市场购买为辅,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为主。要想确保教学的质量,教材的编写与建设上要分期进行。首先,要购买与学生特点相符的教材;其次,要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撰简单且完整的模拟练习,使学生能够实践操作;然后,要挑选水平较高的一套手工账务模拟资料,使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由手工转向会计电算化,并应用到电算化的实践操作当中。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创设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启发为主,而不应该灌输式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当中。
(3)加强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职院校要加强"双师"资格的专兼有效结合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教师参加师资培训以及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进行锻炼等方式,为本专业培养更多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另外也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或者软件工程师等方面的企业人才到中职院校作兼职教师,为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电算化是操作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形式也要多元化发展,可以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教学和综合实训有效结合,将提高学生的电算化动作实操能力作为目标,必须多方齐心协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人才。
篇5
[关键词] 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一体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35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064- 02
0 引 言
会计是系统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拥有相匹配的会计基础知识、电算化技能等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培养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这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需将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合二为一,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还缺乏教学一体化的理念,教学方法落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出现分离。从会计电算化来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需将财会、计算机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实务当中,是衡量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水平的重要课程。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枯燥的电算化理论知识,又拥有娴熟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成为考验认课老师的一大难点。
1 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会计电算化受目前中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影响,会计电算化这门对操作性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结构设置不当
中职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式多是“理论课+实践课”,课时约40~70学时,理论教学学时约为实践教学学时的1倍甚至更多。受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多为常规模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落后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跟不上时代要求。且多是先完成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教学,出现分时段、分场所独立教学的现象,在学完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来巩固的时候缺乏及时的系统操作,同步性弱,导致学生实践兴趣无法激发,缺乏专业积极性,失去知行合一实践的最好时机。
1.2 教材及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备
当前存在各中职院校与大专、本科院校采用相似甚至是同样教材的现象,教材缺乏针对性,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符,教材内容超出中职院校学生的理解范围,学起来吃力。一是教材内容缺乏即时性,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依旧停留在旧的教学理论,做不到与时俱进。二是理论多于实践,虽然现在的会计教材多是配套,但在内容上依然没有将理论和实践良好结合。除教材不匹配外,有些中职院校所拥有的实践实训设施不规范不科学,仿真性不强。多采用易飞、金蝶这些大型国内财务软件,造成学生对时下很多中小企业采用的速达、通达等应用操作无法适应。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上机操作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出入,增加学生在从业时的困难,达不到实训的最终目的。
1.3 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动手能力强、性格可塑性强是中职生相对于大专生、本科生的优势,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是中职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任课教师拥有强大的综合素质,详实的财会知识和教授能力是最低标准,此外还要有过硬的企业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及实际工作经验。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不断更新的会计理论、企业需求,需要与时俱进的会计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教师知识更新落后于时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依旧沿用旧的知识理论,导致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匹配。还有一部分教师缺乏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依照课本进行讲解,自身不熟悉软件操作,如不能及时解决常见的财务软件运行时出现的问题,造成上机教学不能顺利进行,耽误学生的实践时间,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
2 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议
为打造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知行合一,课程结构调整
适当延长会计电算化的学时,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教课地点的统一,达到一学一实践的效果,克服教学分离。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是将会计电算化理论和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加强会计电算化操作模拟的仿真性,尽量模拟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发挥实验课程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2 配置相对应的教学资源
(1)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和会计电算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采用合适的教材,配备全方位多层次的财会软件设备。有针对性的选择会计电算化教材,突出实用性和地方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和模块设计。
(2)在实践操作课程中除了进行主流的财会营业软件教学外,管家婆、速达等企业使用范围也很广的中小型软件也应该纳入试验范围,对教学财会软件进行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比对不同的财会软件,对同一财会案例进行不同的软件实操,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3)建设一体化教学试验中心,加强电算化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会计电算化教室应配备一体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会计核算工具、会计核算票据等各种教学器材。
2.3 组建高水平的电算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施者,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电算化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1)会计专业的教学老师除具备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外,要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学校能力,增强电算化的操作经验积累,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更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目标。
(2)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进修机会,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创造平台,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多开展电算化教学方法研讨和讲座。
(3)会计专业不同教师之间加强沟通,通过集体备课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使会计电算化教学进度与其他会计课程保持一致,构建高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3 结 语
中职会计专业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课堂与实训操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按一体化教学理念编制教材、教辅,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制定教学计划,实现科学理性又契合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所需的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一、能力本位,奠定基础
无论是传统的手工会计,还是现代的会计电算化,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这种具有本位性质的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记算报,即记账、算账、报账。记算报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功,无论信息技术有多发达,其都必须能够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基本任务。这一方面的知识算是会计行业的经典知识,笔者不再赘述。
二是析预决,即分析、预测、决策。这是会计数据的核心作用,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人们需要的是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益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能够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及能够对后期某个时间段的财务情况作出一个预计。更高级别的还包括能够从数据的变化中看出公司的经营情况,并给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计划。
显然,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准确的记算报为科学的析预决提供基础,而科学的析预决又可以为下一轮的记算报提供数据。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必须围绕这两个方面去奠定学生的能力基础。
二、岗位主导,认准方向
事实上,能力并不是单单在简单的知识积累中形成的,其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而言,本模式确立了岗位主导的思路。
岗位主导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复杂,但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作为教师思考得更多的是用什么样的岗位来主导。会计从业的岗位很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显然是一种粗放式的行为。那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应当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聘请企业专家的方式来进行共同论证,这样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有切合实际需要的岗位能力,而这样的思路也能形成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岗位主导具有这样的四层含义:一是基本素质,二是专业理论,三是专业技能,四是岗位技能。在这四层含义中,前两者一般可以从学校的教学中获得(这也是中职类学校的根本任务),后两者理论上也可以从学校的教学中获得。但由于教学与实践往往实际上处于脱节状态,因此聘请企业方面的人才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成为岗位主导的实际意义所在。而事实上,当学生在拥有了基本素质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再获得了切合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的话,那学生的能力基础也就得到了丰富。
三、仿真模拟,积累经验
仿真模拟是本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升华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是为下一步的顶岗实践积累操作经验的过程。在本模式中,仿真模拟也分为四个方面,即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出纳岗位实训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其中,基础会计实训重在核算书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计与登记等;财务会计实训重在实务训练、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投资等方面的训练;出纳岗位实训重在练习出纳的基本技能,尤其是现金业务和银行存款业务等;综合模拟实训则是在前面三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性的模拟训练,让学生生成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仿真模拟重在模拟,意在仿真,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情境可能是模拟的,但必须以真实的心态去参与,不能认为这是一个模拟情境就可以随意对待。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还是综合模拟实训,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要从心理上高度重视与参与。在模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种真实参与的状态,要让学生想象成自身就在真实的情境中,要让学生考虑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要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一天的营业额或者一个月的收支额度判断出一段时间内的经营与生产的变化。
我们的研究证明,在仿真模拟的过程中,只有淡化仿而强调真,才能让学生真正生成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岗位能力。
四、顶岗实践,形成能力
顶岗实践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刺环节,是检验前期努力的最后环节,也是学生真正形成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真正有效的顶岗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
进入了顶岗实践阶段,意味着实际岗位选择的多元性。对于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而言,出纳员、收银员及初级会计人员是切实可行的实践岗位。在笔者主张的培训模式中,学校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大多可以在以上所说的岗位上进行实践。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顶岗实践不是将学生推到一个岗位上放手不管,而是学校必须全程跟踪,必须跟顶岗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在综合了相关的信息之后,要对不同岗位上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以使这种顶岗实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感受,学校要注意收集学生在顶岗实践中的收获与困惑,并针对学生的这些感受进行分析与判断,以发现学生取得收获的原因,从而延续本培养模式中有益的措施。同时,还要探索学生所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建议与参考。
篇7
关键词:SWOT分析法 宁夏 高职 会计电算化专业
宁夏地区属于我国内陆省份,其经济特点是小企业众多,产业结构中工业不发达,农业占主体,商业、服务业、建筑和房地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宁夏正在加快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作为目前高职招生就业两旺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否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接受挑战,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第一家百所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具有引领宁夏高职院校发展的作用,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定性说明和定量数据列举,对该校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尽可能寻找不同学校该专业的共性特征,抽象出提升该专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具体举措。
1 SWOT分析法概念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提出,是一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其四要素为:S-Superiority(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遇),T-Threat(威胁)。其中,S和W是内部因素,O和T是外部因素。
最初主要用于商业领域和行业分析,后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评估和城市设计等许多领域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借鉴SWOT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在市场机制下科学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2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SWOT分析
截至2012年8月,宁夏地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共有8所,其中,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相近专业(如会计、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管理)有5所院校,如表1:
2.1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优势(S)
2.1.1 招生人数多
从宁夏各高职院校2012年8月份学生报到情况看,每所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报到人数均超过计划招生人数。以在银川市职教园区3所高职院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际录取人数均远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的3.42倍、1.24倍、1.69倍。
2.1.2 教师专业素养高
从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大,通常除教师系列职称外,还考取了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行业职称证书;此外,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身的特点,老师们普遍具有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心强、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作作风。
2.1.3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财经大类专业里就业率最高
在麦可思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会计电算化专业虽已列入了黄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但是它相对于其他财经大类专业里就业率最高,是黄牌专业里的最后一个专业,接近于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见表2。
2.1.4 校友评价较高
在麦可思公司的报告中,“各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和“各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两张图可以充分说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校友评价高,如图1和图2。
从图1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是91%,远高于学校平均满意度81%,居全校之首;从图2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是68%,高于学校平均水平57%,也居全校之首。
2.1.5 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从调研和报告结果中均可得到,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专业对口率80%,从这两点已经可以说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2.2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劣势(W)
2.2.1 实训条件不完善
由于目前各院校急速扩招,而相应的实训条件还未跟进,除了电算化实训室机位不能满足需求,软件种类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另外,校企合作缺乏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形成“校热企冷”的合作局面。
2.2.2 生师比较高,影响教学质量
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2007年至2012年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生师比情况进行了粗略统计,目前生师比过高,最高时可达91:1,远超过高职评估体系的要求的7:1。
2.2.3 师资队伍培养断层,教师急需专业性继续教育培训
在学生人数急速增长的情况下,教师人数不能同比增长,同时,师资队伍培养出现断层。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职教授专业课教师10人中,50岁以上教师2人,30至50岁以下教师8人,没有30以下年青教师加入该队伍,不能形成“老中青”的层次关系。另外,由于宁夏本地的高校没有会计专业硕士点,所以很难在本地招聘到应届会计专业硕士。
在现阶段,会计行业正在与国际会计趋同,行业准则变化较快,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增多,老师同样也需要相关行业培训,但此类培训机会不多。
2.2.4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离职率高
从报告中可得知,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是51%,高于本校平均离职率37%,同样也高于全国示范性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离职率39%。
2.3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面临的机遇(O)
2.3.1 宏观政策对高职教育的支持
近几年,国家和教育部门除陆续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宁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外,在2012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针对高职教育在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意见。
2.3.2 地方经济发展促使对会计人员需求增多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发展迅速,行业、企业增多,促使对会计人员需求量增加,同时,由于宁夏地区中小企业多,电算化程度处于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空间增加。
2.3.3 相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
由于国家、政府的重视,宁夏地区各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从不同层面得到资金支持,用于专业建设。如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在2011年得到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的资金支持;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被批准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等。
2.3.4 学生就业机会相对公平
由于从事会计行业的准入制度相对规范,学生只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就有资格进入该行业。因此学生一入校,学习目标明确,全力以赴备考,近三年,全区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在30%左右,在校生在毕业前的通过率为70%左右,学生学习压力大,动力也大。
2.4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面临的威胁(T)
2.4.1 宁夏各类院校竞争激烈
院校间的竞争既有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竞争,又有高职院校间的竞争。宁夏有两所普通高校在开设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同时,通过表1可知,5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会计电算化及相近专业。这些院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特色,课程设置同质性严重,没有方向的区别。
2.4.2 已出现会计人才供过于求的态势
以2012年招生计划为例,全区本科与高职专科层次共计划招生1089人。这里还没有包括中职学生。而宁夏本地的会计人才需求市场是有限的,以2011年第四季度宁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数据看到,“财务\金融\审计”等类的招聘人数为1196人,而“财务\金融\审计”等类的供给人数为3290人,供过于求已呈明显局势。
2.4.3 社会需求出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纯粹的记账人员需求已经很少,随之而来的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资金管理、系统管理等岗位需求增大,会计、审计、税务咨询等业务需求增大,促使数字内容服务和信息安全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成为新趋势。而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之变化速度缓慢。
3 宁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的建议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就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指针,宁夏地区中小企业多,会计电算化程度尚处于发展阶段,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宽岗位口径,厚技能基础”,主动契合地区实际需要,动态保持与现代会计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这样,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才能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职业拓展能力,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就业竞争力”。
3.2 政校企三方联动,校企合作双赢
争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激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如学校可以提供实习场所,提供细致的信息服务,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可以形成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双赢局面。学校除了适应企业的需求,也可以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
3.3 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指标是硬件条件,利用相关部门给予的资金支持,保证实训条件具备,充分满足扩招的需要。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性指标是教师质量和课程标准,主管部门及学校应制定出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师考核、培养制度办法等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培养体系。建立符合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的课程符合地区经济的基本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性指标是就业质量,从SWOT分析中得知,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但离职率高,主要原因是薪酬偏低,究其根本是岗位供给大于需求,这就要求专业设置上要有方向性,以符合就业岗位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珏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孙明山,赵睿.会计教育SWOT分析——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6)(2月).
[3]陈海峰.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4).
[4]阳征保,肖淑葵.运用SWOT分析方法规划高职院校发展战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5]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方案[R].2009(5).
[6]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1(12).
[7]宁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10).
篇8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快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这也是促进我国会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建设个改革过程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理念被应用于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加强了课程设置和内容,通过实训课程的合理设置,确保了学生的实训力度,改善教学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目标和重点
在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基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通过兼并高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方式,并在实际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将这两个证书的水平加以充分体现,以此促进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探讨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路径,突显“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育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理论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精心设计和切实落实,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目标。而在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求教师要帮助高职学生熟练掌握和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以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就职素质;其次要求高职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运行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并且具备理财与核算的现念;再次,教师应该帮助高职学生掌握财务预测与分析、成本核算、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当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为了使得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针对当前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才能探讨出更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笔者主要对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下,提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所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围绕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都是相互独立,课时也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每个课程的难易度和时间要求等级,这样就造成一些课程课时多,而一些课程的教学时间却很紧凑,不能保证学生已将知识全部掌握。而且就实践课时来说,分配也不合理,有些课程的实践课时不充分,导致很多学生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对理论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不仅不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就业,同时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他们对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除了要求就职人员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就职人员的实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二)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条件良莠不齐,主要是因为相关领导和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有些院校甚至以作业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实习,同时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和软件等也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使其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进而不能培养出满足会计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的全面、综合素质的要求。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也不够完善,会计教学通常都是以手工模拟实验的形式进行的,在学生还未完全理解和掌握ERP系统框架前,教学内容通常都是以简单的分模块形式来实现会计工作整体化行为过程的设计,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应的专业操作,往往会在期末阶段进行教学实践的集中训练,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却不能完全满足其岗位要求,进而限制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能力发挥。
除此之外,对于制约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就有师资队伍,虽然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教师的带领下,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运用能力,为其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途径探析
(一)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在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该要区别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也就是说,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课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进行相关计算机方面专业课程的增设,进而保证该专业的学生符合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处理发展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的开设,同时还要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实践要求进行对应实践课时的增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合理的实践机会和空间,进而保证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处理中,使其逐渐满足会计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加强实训课程的落实
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了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实训课程的落实,通过实训来逐渐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且在“职业资格证书”的理念下,就要求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双师”型人才优势的利用,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学到书本中纯理论的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到职业环境并了解实际工作技能要求,确保会计电算化教学满足市场发展要求。首先应该增加电算化课程的比例,加强其实训科目的扩充,由电算化模拟实训替代以往的手工模拟实训,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两种模拟实训的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其次,加强实训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包括对学生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的教学,Excel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以及仿真案例实践等内容,在实训中,还要注重ERP理念的导入,进而使得学生在实训中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同时也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有很大帮助。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训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同时也有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而且通过仿真实训室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帮助其充分了解并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进而让学生更了解岗位要求,在针对自身不足进行强化训练,以尽可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改善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有很多教学方法和模式被广泛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是利用对案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电算化实践活动中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这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进行合理案例的编制,然后向学生展示案例,并由学生自主探讨,在此过程中由教师给予一定提示和指导,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维和能力,最后再让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报告的撰写,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的不足,进而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有效依据。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进而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建议,才能在实践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在熟练掌握企业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为其提供更好地指导。
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高职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所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谈谈体会。
一、教学改革实践
(一) 职业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推行职业能力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直通车”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重点围绕学生考证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课内就达到相关岗位资格所要求的技能及素质标准,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程就可以参加会计证考试,提高了会计证的通过率。
(二)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
(1)在课程设置上,合并、压缩必修课程,克服专业课程间的内容重复现象,拓展会计相关学科教学,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升本的需要。(2)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我们一直在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目前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数基本占总课时50%以上。(3)将与学生认知、 理解同步的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组合在一起,边学边练。例如:在开设《财务会计 》《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系列课程的同时 ,同步安排《财务会计模拟训练》《基础会计模拟训练》和《会计电算化的综合训练》等实践课。
(三)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为了更好地贯彻高职高专教育办学理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目前我系已在校内建有会计综合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专用机房。会计综合实训室拥有较好的办公设备和能满足实验需要的办公用品及财会用品,能满足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实训需要。会计电算化实训专用机房现有100多台计算机,拥有较高的硬件及网络配置,安装有用友财务软件及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
(四)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为便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会计技能的熟练程度,目前对会计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主要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核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主要参照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题型。实践部分的考核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实践的正误率打分。
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外实训基地不足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比较容易建立。但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会计资料属于保密资料,一般不愿意提供给外人,一般单位不愿接纳学生实习,所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仍面临很大的难题。
(二) 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作为会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会计的部分教师缺乏会计专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在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按其所学教会学生一步步操作,这些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三)教材问题要解决
目前,整个社会教材市场的不规范,良莠不齐,即便是高教出版社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经过使用,也有文字和内容错误,而有些教材更新速度慢,对新准则、新制度不能及时调整,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美国的安然、世通等会计舞弊案的曝光,社会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会计道德失范以及会计道德重塑等问题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尽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了部分法规课程,但很多学生是为了考试而进行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三、改进措施
(一)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可以和生产企业合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提供认知实习,在生产车间让学生认识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实际印象。和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公司建立培训式合作,使学生完成校内计划课程之后,安排学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公司培训,增强学生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也可引进企业进入校园,学校免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企业只需要投入人员即可。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进一步扩充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引进具有会计职业教育经验或者有会计工作经验的教师从事专业教学。
(三)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核心课程建设内容,以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建设为特色,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如: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体现会计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新教材。组织教师对每一门实训教程内容进行细分,编制会计专业各课程“实训要求与考核标准”。组织教师编写每门教材的讲义,鼓励支持教师和企业合作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等。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教学应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法制教育,可以考虑开设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
篇10
本文通过对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财会专业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建议。
一、我校财会专业现状调研
1.财会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需求情况
目前,富阳市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有5所,而开设财会专业的只有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专业方向主要是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两个方向,近三年每年的招生数量一般保持在170~250名左右,约占整个中职招生数的17%-20.5%。而据2008年第一季度杭州市人才网的统计和对富阳市财会专业人才需求会计行业部分岗位中职生使用量情况调研,可以推测,富阳市会计行业每年需要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大约2000―3000人,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因此,财会类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而中职学校也因此面临着为富阳市培养优秀会计人才的重任。
2.财会专业教学情况
我校开设财会专业多年,多年来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和各项关键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但对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的,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教材选用范围相对狭窄等。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我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偏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对会计职业各岗位的工作分析不足,专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水平较低,致使财会中职生就业对口率明显不高。
(2)忽视实践技能培训。据调查,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内容滞后于会计行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同时,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教师数量不多,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来源于各高校,并没有企业财务工作经历,因此,指导学生专业技能学是存在不足。
(3)教材选用范围相对狭窄。学校对于教材选择坚持择优选用的原则。选用质量高、内容新、有权威性,出版发行规范可靠,印刷装订质量好,并且适合中职学校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材。但是目前教材市场上适合中职财会专业学生使用、适合技能培训、适合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的财会专业教材极少,这也给中职财会专业高质量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缺乏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指劳动者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也称做可携带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创新能力等。目前,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还没有专门倡导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不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选修课,以训练学生的关键能力,但这样的课程并不系统,难以真正达到目的。
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改革建议
根据对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现状的调研及分析,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改革,应包括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和财会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
1.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出纳、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工资核算、往来结算、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员、统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为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以下证书:
(1)《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试双科合格证;
(2)《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合格证》(即初级电算化证);
(3)珠算普通五级证书(或更高等级);
(4)计算机一级证书(或CEAC――企业信息管理助理工程师)。
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进一步获取会计中级等级证书,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如表所示。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财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2.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根据企业调研所获取的资料,财会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使专业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
(1)各专门化方向都设置基础会计、出纳、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职业指导、诚信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2)财会方向设置会计、成本会计、仓库管理和统计等方面的课程。
(3)会计电算化方向设置电算会计、会计电算化实训、计算机维护等方面的课程。
(4)税务会计方向设置税务实务、税务、税务法规等方面的课程。
各方向的课程结构可采用模块化课程,各模块化课程可采用递进式、并列式或流程式等结构来组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训条件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如收银、文秘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学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构建“课证融合,技能递进”的课程教学框架。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企业信息管理ERP模拟实训课程;开设证书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技能递进的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2)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构建“基础+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起从基础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综合业务账务处理程序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以此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40%以上。
(3)建设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会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美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若干个会计诚信教育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之中,确保100%的学生接受会计诚信教育。
(4)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
①按照“行业+校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信息管理背景的会计专业特色。
②以会计专业为实现途径的弹性学制、产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最后一年在会计岗位开展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③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标准制定、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4.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1)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4门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并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会计方向的课程建设。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和《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3)将职业资格取证和岗位职业技能的内容作为课程融入教学计划,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证考试科目《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一级证书(或CEAC――企业信息管理助理工程师)等。
(4)组织编写、出版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要求的教材,鼓励教师建设高质量、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5)课程体系建设。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启动复合型会计课程建设。包括开发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建立复合型会计课程体系,强化企业信息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会计职业人才服务。
5.学校财会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本专业师资队伍需由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中有一定会计经验的专家组成。本专业各类型的教师比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配置。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本专业需配置校内专业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会计实训室、税务会计实训室、POS系统操作实验室、ERP实训室,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本专业需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与企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个校外实习基地都能为学生提供顶岗操作,技术方面由企业工作人员实地指导,将学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内容衔接起来,起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 上一篇: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及成果
- 下一篇:初中美术教资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