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近些年福建省开展气排球运动如火如荼, 各级单位为了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类气排球比赛,气排球运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但在福建高校里气排球运动发展却很缓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访谈、自身参与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高校健康体育课中设置气排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气排球引入高校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使福建省高校气排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气排球运动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气排球;高校;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7-01
一、高校开设气排球选修课的优势
1.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气排球重约 120 克,圆周 74-86cm,场地为 12×6,网高(男 2.1,女 1.9)参赛人数为 5 人,与普通竞技排球相比,从球的大小,以及比赛场地、网高等与硬排球相比更简单。气排球由柔软的塑料制成,球的颜色为黄、蓝色,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排球特性的新型排球。
气排球的这些特点,减少了发球的难度,降低了排球的技巧性,比赛时减少了球的飞行速度,击球式样增多,练习和比赛中手臂红肿、疼痛难受的情况大大减少,新学者不再对气排球充满紧张和恐惧,排球的扣球成功率和精彩度大幅提高,扣球的成功、扣球动作的精彩给全队带来鼓舞,给参与扣球者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由于网高的降低,拦网的成功率增加了,在比赛中的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提高自信心。比赛的趣味性、吸引力、可观赏性,给气排球的学习者带来身心健康、展现自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无尽的快乐,真正实现了快乐体育。
2.运动场地要求不高
高校大部分存在体育教学场地不大,以及体育设施落后陈旧的问题。目前高校很少专门设立气排球场地,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现有和开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利用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或者图书馆大厅来进行气排球的教学和比赛。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气排球的价格不贵,经济实惠,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性不强,开展的安全性高。
3.气排球运动安全、易学,比赛规则相对宽松
气排球质量轻,扣球时不会使人受伤,学生没有压力,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也不大。气排球在技术方面要求较低,可以采用双手捧球的方式,球体大,学习传接球方面很容易上手,入门不难,初学者只要认真学习,经过短期训练,就能参加气排球的竞赛。气排球的垫球、持球、扣球等技术性动作比较容易掌握,灵活宽松,比赛中球在空中的来回次数增加,学生更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兴趣。
二、气排球在高校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体育教学改革
目前随着网络的大力推广,手机网络费用越来越低,加之网络游戏、信息的强大吸引力,很多学生网络成瘾,以及加上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 大部分学生对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上体育课是应付,或者是把体育课当做自由放松的课程,只要老师考勤完毕,或者自由练习时,有些学生就开始逃课, 有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还有些学生人在心不在。迫于上述种种情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捷,在高校引进新兴体育项目成为了一种必须。气排球这一新兴的项目很符合大学生的参与,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使更多的学生远离电脑和手机,积极投入到到体育运动中来。
2.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怎样来衡量学生的体质状况呢?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而身体素质是通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大力跟进。可是,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耐力、速度、柔g、灵敏。体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但要培养学生有终身体育意识和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观赏体育比赛能力,还要为掌握一门或者多门体育技能,通过锻练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课外体育生活,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一旦学习排球课,很多同学的手臂经常被打得疼痛淤青,或者被球击中身体,很多同学一听到上排球课,出现紧张,甚至闷闷不乐,上排球课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气排球是用一种轻质柔软的塑料制成,在练习过程中气排球对学生造成身体的伤害就会降到最低限度,手臂、手指将避免受到伤害,消除了学生练习排球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开心情绪。气排球技术学习不难、让人开心,同时有很强的趣味性、休闲观赏性。气排球的规则里面缩短了比赛场地,降低了网高,降低了技巧性,降低了技术动作的难度,因此气排球具有连续进攻的优势。比如发球,一般女生因为力量和发球方法的难度是无法实现上手发球的,但是气排球就很容易地实现上手发球,学生也就能感受到每种发球的技术动作。
4.全民健身的需要
当今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与日剧增,全民的健身工作发展缓慢,已经很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大众的体育运动开展不够广泛,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有待加强,每周能够自觉进行三次体育活动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每天就是对着电脑玩游戏、上网。当今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园里,气排球运动能够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快乐的情绪会直接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气排球的学习,男女老少、年龄的大少都不受影响,形式丰富、场地方便、经济实用的诸多特点,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大学生在学校里熟练地掌握了气排球的技术、规则,以后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将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起到积极参加、积极组织这种健身活动的作用,必将大大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气排球的认可,各级单位定期举办气排球比赛, 将会促进气排球这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大力发展。气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身高和技术水平要求很低,积极加入气排球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学到一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运动中还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所以,高校可以把气排球开设为选项体育课,也适合学校所有师生作为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篇2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调查研究
2011年由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牵头,针对10、1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展为期两年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研究。该课题研究主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专业课程体系,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针对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训基地有效整合所进行探索与改革。
在课题实践中,项目组成员对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和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情况如下:
(一)整合后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包括: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技能模拟实训、管理心理学、管理者情商训练、模拟企业综合实训;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模拟实训、暑假社会实践;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模拟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等。
(二)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全面运营沙盘模拟实验室、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实训室、模拟公司综合实训室、ERP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室、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
(三)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企业集团、肯德基国际控股公司(南宁)、广西冠赢投资策划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昆仑物流有限公司、广西赛科供应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为了有效评估该项目的实施效果,项目组成员针对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满意度、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成、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效果、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深度访谈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开展项目化实验的10、11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181名学生,随机发出126份调查问卷(抽样率为69.6%),其中,10级学生70人,占比55.5%。在调查过程中,剔除回答具有明显反应倾向的(所有答案都全部一致)问卷,得出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整理,课题组得出如下结论:
(一)绝大部分同学对于项目化课程与实训基地结合的授课方式的授课效果表示认可
在收回的120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在回答关于更接受哪一种授课方式时,89%的学生选择了任务导向型的项目化教学方式,11%的学生选择传统教学方式。在回答对课程与实训基地高度融合、交替开展课程教学方式的看法时,94%的学生选择课程与实训基地交替融合开展课堂的授课方式,只有6%的学生认同保留原有单一课堂教学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绝大部分学生对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表示认可。
(二)基于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提高了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
从“基于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你感觉自己的学校积极性方面有哪些变化”的调查中,65%的二年级学生、71%的三年级学生认为学校积极性有所提高,27%的二年级学生、22%的三年级学生认为积极性和以前差不多,8%的二年级学生、7%的三年级学生认为积极性有所下降。总体上来说,基于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改革是具有积极性作用的。
(三)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改革改变了学生学习过程
调查中,设计了“实施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授课方式,同学们学习过程有什么变化?”这一选项中,52人(占比43.3%)认为改革后“课程任务较多,时间不够用”;31人(占比25.9%)认为“有事情做,学习变得充实”;25人(占比20.8%)认为“一边学一边做,有成就感”;12人(占比10%)认为“跟以前一样,区别不大”。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得出,改革使得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有比较大的影响。
(四)实训基地融入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针对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施行第二课堂的授课方式,项目组成员专门设计了关于“实训基地融入教学后,你感觉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哪些变化?”的选项。在该选项中,71人(占比59.2%)的认为“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影响很大,效果很好”,29人(占比24.2%)认为“和以前一样,区别不大”,20人(占比16.7%)认为“效果还不如以前”。由此可以看出,实训基地融入教学改革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有所提高。
三、调查结果对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一)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可操作性的项目设计是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最终统计,项目组成员得出最关键的结论是: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可操作性的项目设计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授课,只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陈述和简单的解释,缺乏紧贴工作实际的项目化设计和仿真化工作环境作为学习背景,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实行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在有效分析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之后,从工作出发,有效整合课程和实训基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模拟企业的实训环境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效果上,虽然模拟的实训环境远不及真实的实际工作环境来得有效。但是,却能通过工作相关的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用户的机会,紧贴工作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较大的作用。在项目调查结果中,显示:项目化课程教学与实训基地的高度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技能,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项目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仿真项目训练的方式,巧妙地将工作所需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很好地改变了综合能力培养、核心技能掌握程度与培养目标尚存差距的局面。
(四)项目化课程体系与实训基地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过程,增加了学习时间,需要授课教师对任务难度、学生准备时间有良好的把握
虽然调查中发现近46%的学生认为项目化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成就感,但是,仍有43.3%的学生感觉到任务过多,时间不够用。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任务的变多,难度加大,任务完成时间不足,所有的这些需要授课教师对课程整体要有良好的把握,在任务难度、分配和下达上留有空间,才能灵活、机动、有效地开展教学。
(五)教师之间研讨和善于合作精神,是项目化课程与实训基地结合的教学方式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篇3
【关 键 词】高校体育 民族体育 课程内容 资源开发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特有中国的26个少数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迁徙、移民、战争、戌边等原因,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课内外资源和潜能培育大学公共体育的特色课程,深化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个体长期的健康需求,为高校区域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形成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界定
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体育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按功能可以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两大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构成体育课程内容要素的来源。从定义上来讲,它是指构成体育课程内容要素的来源,如体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各种身体练习以及学生的经验等要素的来源。
二、特色课程开发的依据
1.发挥民族地区特色项目优势,弥补高校体育课程不足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云南学校体育课程条件资源结构过于单一、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使许多深受学生喜爱的现代体育项目很难开展,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要求。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特殊的多民族省份,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特有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为高校学生体育教学、课外锻炼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弥补了现代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2.丰富课程内容,弘扬民族文化
开发特色化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现了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价值,对于继承和弘扬西部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改造后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陈旧、教学形式单调的现状,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体现高校体育的特色和地域特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以体育为载体,把文化的传播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与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有结合,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3.符合学生需求,促进终身体育形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持系统,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事宜,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是:满足学生体育需要,促进学生发展;提高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识和能力;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形成学校体育课程特色,提高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适切性等。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理论上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联系的课程理念。
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原则
1.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根据云南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地域、气候和学校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体育教学项目和内容,选择适合于在学校和学生中开展,喜闻乐见,且学生喜爱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充分考虑体育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自主锻炼的能力。体育课程的目标的实现,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其学习内容不是以知识的递进为逻辑,而是依托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和练习。
2.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云南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充分地说明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种族的文化都有其发展的历史,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民族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云南各民族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体育形式,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族情感的强化,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的变异总是“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任何人为的因素都不可能阻挡其停滞不前。开发利用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延续,而且是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再生产它对繁荣西部民族体育文化。
四、云南省高校特色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基本思路
云南省从建设旅游文化大省的总目标以及国家西部开发的总体战略出发,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作更深入的整理、改进和创新,让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得到新的发展。
篇4
【关键词】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问题 特点 课程设置 目标定位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育观念陈旧
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以传授某项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为主,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很多学生可能在考试后就停止了该项目的运动,终身体育意识没有得到贯彻,没能很好地与职业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体育教育模式。
(二)体育教学目标未能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上以增强体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忽略了与未来职业相对应的职业体育教学目标,未能降低学生职业病发生的概率,未能使体育锻炼技能和方法成为学生职业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使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依然是以各个单项的运动技能为主,没能将各个单项中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提取出来,形成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示范、讲解、指导和学生的听、看、练等体育教学方法依然是主流,这种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性,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一)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特点
1. 健身性
健身性是所有体育课程教学中都有的一个特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也应该突出这一特点,在单项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入素质练习,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
2.合理性
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比如:对于站立类的工作需要加强腿部和腰部力量的练习,可安排健美操、有氧健身操以及球类运动等项目;对于伏案类的工作需要加强颈部、腰部力量和手指灵活性的练习,可安排太极拳、健身气功、球类等项目。
3.终身性
选取不同项目的体育课程以及结合其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多种锻炼方法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其终身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
4. 职业性
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应根据专业发展特点进行选择,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所帮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二)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
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目标可分为体育锻炼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体育锻炼目标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方法,能够制订简单的运动处方,掌握几项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职业发展目标应使学生掌握其职业群体身体和心理的负荷特征以及易得职业病的成因和预防知识,掌握增强职业体能的锻炼方法和途径。
(三)职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
为实现职业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职业体育课程可由基础体育课、职业体育课、体育选修课、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等五个部分组成。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根据各个院校所开设专业对身心发展需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表1为我校所开设的三个专业,可根据其岗位需要的身心素质选择性地安排其教学内容。
表1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专业岗位职业体育课程教学模块表
序号 专业岗位
类型 岗位需要的核心素质 教学内容
1 学前教育等师范类 手指灵活性,腿部、腰背肌力量,体育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及小型竞赛活动 体育游戏、球类、形体、健美操、队列队形、体育养生知识和健身气功等
2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音乐表演等服务与艺术类 发展腰、腿及下肢静力性耐力,性格开朗、体形健美,形态气质佳,逻辑思维有条理,适应能力强,团队精神、交际能力 拓展训练,体育舞蹈、形体、礼仪、太极拳、体育养生知识和健身气功等
3 社区管理类 发展颈、肩、腰背肌肉静动性耐力,手指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团队精神 体育养生知识、健身气功、按摩、太极拳、棋类运动和球类
1.基础体育课
基础体育课主要以发展学生基础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方式方法,能够制订简单的运动处方。
2.职业体育课
职业体育课主要通过与其专业特点相结合发展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预防职业病,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3.体育选修课
体育选修课主要是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场地和器材,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满足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而开设的课程,是基础体育课和职业体育课的补充。
4.课余体育锻炼
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延伸,主要是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锻炼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结束语
公共体育课程应围绕“职业”二字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开设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必须以为专业服务为原则,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市场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主导下,体育课程设置也应充分地体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与职业教育的特色。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仍沿袭“中专”按行政班级“普通体育授课制”或直接安装普通本科体育教育的“压缩版”,照搬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以及设置模式,体现不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特色。近三年来,我院体育教学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快速地实现了从“阶梯模式”――“立交桥模式”演进和提升,为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于一体、具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特色的“复合型”体育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2.1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为实现高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它是以发展大学生体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获得终身体育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2.2 体育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2.3我院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以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分析表明,目前我院体育课程设置模式“阶梯模式”――“水车模式”改革与创新。
2.3.1 “阶梯模式”
大一年级采取 “普通体育授课制”课程设置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考虑到学生体育基础较弱的状况,一年级通过开设“普通体育授课制”,以实现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素质,提高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为二年级参加体育选项(专项)课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这一模式对具有体育传统特色的学校,在一年级有重点地加强体育传统特色的培育和身体素质练习具有积极意义。
2.3.2“水车模式”
大二年级均采用体育选项课的模式,各学生可在二年级分别根据自身体育兴趣选择授课科目,不同性别、不同体育爱好、不同系的行政班级学生共同达到各自学习体育的目的,似水车取自不同水源地的水源而使它们达到“殊途同归”。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三自主”(自主选择科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改革目标,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较系统地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这一新型课程模式的建立,拓展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内涵,将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体育、学会体育”教学任务从课堂内拓展到了课堂外;延伸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纳入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延伸到了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实用性,在满足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力求加强对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一)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缺失
相比于高校开展的其他课程,体育课程除了具有教育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的专项改革时就不能够采用简单的课改模式,需要在改革的各个阶段制定针对性的部署,使体育课所特有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根据一些高校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许多学校在进行改革时都太过于重视其中具有的竞技性,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竞赛来作为日常体育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课改模式忽视了体育课自身具有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这种竞技性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小部分体育能力出众的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来讲,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削弱,这无形中就增大了体育课改的实施难度。
(二)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缺失
对于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各个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实际改革时,忽视了与社会体育之间的有效结合,而实际上社会体育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性更强,更具娱乐性。而在实际的课改过程中,这种社会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都使得无论是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上,还是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都不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吸引力,使得许多学生在无形中就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本身的兴趣,这样就会对体育课改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其次,由于一些高校在进行体育课改时往往更加注重功利性,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将一些具体的课程改革工作当作是一些教育管理手段的示范和管理工作的业绩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邀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个课改工作实施方法中缺乏对人文性的注入。最后,一部分高校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于体育课程开展的具体过程和形式并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思路,这同样会导致整个课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文性。
(三)课改的实施效果较差
实际上,高校之所以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最终使我国青年一代人整体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高校在开展课改工作时并没有取得很明显的实施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度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本身辅助课改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个高校对于体育课改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顺利实施。
二、休闲体育应用于高校体育课改实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优势
(一)休闲体育具有的教育性影响了课改的效果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其是否具有正确休闲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实施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有效传播,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途经越来越广泛,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果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控制,就会影响到这些学生未来的成长。因此,推动健康、休闲的体育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休闲体育一方面能够树立健康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进而促进学生的自身身心健康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而这同样也是高校进行体育课改的主要目的。通过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休闲体育,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兴趣。
(二)为高校的体育教学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和环境
由于休闲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通过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课改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之间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他们情感上的交流,进而培养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最后还能够帮助高校的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在体育课程中添设一些休闲体育活动,还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构建各种情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会到社会不同角色的功能和职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具体需求,同时还能够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体格,保证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休闲体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尤其是一些户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通过一些减压活动的举行,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实现高校体育课改和休闲体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模式
首先,加大休闲体育的应用宣传力度,通过适当的宣传来引导学生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和习惯的休闲体育项目,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们加强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这点上来看,休闲体育的融入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兴趣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有选择性地、科学地购买一些休闲体育用品。通过休闲体育用品的运用,一方面能够使得整个体育课改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休闲,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体育课本身的娱乐性,实现了学生对于各类体育运动知识的有效普及。最后,帮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能够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对其学习任务的实施进行科学的指导和规划。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体育观,另一方面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的运动能力。
(二)具体结合措施
1.加强休闲体育具体项目的合理化融入
在进行休闲体育项目和高校体育课改工作有效融合时,学校势必会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大众化的休闲体育项目,但是在引入这些具体的体育项目时,学校要参考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休闲体育的项目合理、有效、科学地融入到体育的教学内容中,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拓展学校所开展的课程空间,保证体育课程的开设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体的合理化融入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将休闲体育合理地融入到高校的体育课改过程中,具体要求学校能够考虑到休闲体育所具有的广泛性,使休闲体育有目标、针对性地和高校自身的实际体育教学目标相互融合;其次,学校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改的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创新,这样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课改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2.为学生制定专项的休闲体育计划
在进行休闲体育的有效融合工作时,学校应该在确保学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享受休闲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由于休闲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约束性,需要在一定的监督下进行各项活动的开展,而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际角色的有效扮演,能够让他们懂得如何处理好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社会适应力的有效提升。体育课改后的新型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对于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学校在进行休闲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科目开设时,可以在学生中进行一个兴趣调查,通过调查的结果有选择性地开设一些可以实施、同时又受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通过一些体育社团的建设来带动学生们对于体育项目的有效参与
在进行休闲体育在学校的建设时,离不开良好的体育文化,对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些体育社团,这些社团可以是某一项具体的体育项目。通过社团的建立,就能够将拥有共同体育兴趣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局部推动该体育活动的建设和发展,并通过这些学生的宣传,带动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这些社团中来,最终实现这些体育项目在该校的快速发展,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就可以更好地将这些流行的体育项目加入到自己的体育课程开设过程中,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4.建立全面性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成绩考核中,教师经常是以某一种体育项目的具体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而进行休闲体育的课程改革,需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课程开展的重要目标和基准。因此,对于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效果的考核方法应该侧重于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课程之后的收获。对此,在进行实绩考核工作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侧重点,从学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体育成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和积极向上的性格。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沿海地理特点
2002年,《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进一步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全国高校都在进行着积极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许多好经验。本文就基于地域特点的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学特色课程改革作一探讨。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高校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生活教育、身体教育、情感教育、竞技教育及保健教育成为现代高等体育教育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与时俱进,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建立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1、追求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健心功能,将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教学的原理、方法、手段达到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了提高体育素养的总体目标。提高体育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体育素养既包涵了身体的、心理的素养,又突出了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面,它作为一种体育素质或能力,应该包括:认知要素、技能要素、操作要素、情感要素。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导向作用,因此体育素养的培养应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
3、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运用终身教育的理念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必将形成职前的学校体育与职后的社会体育结合起来,从学校体育开始,贯穿于人生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一个连续过程的大体育的形态。
二、创建有沿海特色的体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该文件不称为“大纲”而称为“指导纲要”,实现了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的转变,为高等学校制定各有特色的课程模式提供了可能性。2003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有任何的规定。在宏观上求“和”,以达到体育课程各部分要素的协调和整合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中观和微观上求“异”,以追求高校体育课程发挥各校风格和特色,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多元化的创新思路。
这样,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就可以在《指导纲要》统筹指导下,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的体育课程模式,通过对原生模式、派生模式、子项模式的演变、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1、原生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模式的生成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原生课程模式,是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在归纳和演绎的前提下,创造出的原来不存在的课程内容。例如:2008年奥运会帆船项目在青岛举行,借此机会青岛市提出打造东方帆船之都的口号,在市委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帆船项目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青岛市大学生帆船赛等体育竞赛也积极推广,青岛市各高校在帆船教学资源上也得到了社会的大力协助,借此机会高校体育课程可以跳出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加帆船、帆板等航海特色运动,拓宽学生视野,打造属于青岛高校的特色体育课程内容。
2、派生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派生模式,它是借助已经建立的课程模式,派生出新的课程模式。例如:足球项目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必备课程,常年单一的场地训练模式难免会使得学生感觉到枯燥。借助地域特点,青岛高校体育课程可以使用沙滩、海水浴场等免费的地理资源,使学生走出校门,充分享受大自然,开展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项目,并在原有的竞赛规则上适当做出修正,使得学生更容易的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通过授课环境和场地状态的改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子项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子项模式,它是在对体育课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课程的基本模式,以这样的基本模式为母体,在基本模式允许的范围内,构建出新的课程模式。例如:由公开水域游泳、长跑、自行车三个项目的铁人三项赛由于其比赛的艰苦,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高标准要求而文明。而这个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取其一项或两项内容结合地域特点添加在日常体育课程内容中,利用海水浴场资源开展公开水域游泳的训练,利用沙滩或者青岛市丘陵地形的特点开展越野跑的练习,从而磨练学生意志品质,达到健身健志的目的。
以上三种课程模式生成方式表明,青岛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青岛海洋、沙滩、丘陵地带地域特征,借鉴别的学校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再创造,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以基本模式为基础,创造出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到更多的体育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以促进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民.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顾书明.特色教育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3.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公共课程;发展趋势;课程改革 一、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执行状况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执行状况。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的起点就是体育课程目标,而评价体育课程的标准也是以体育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实施体育课程的最终归宿也还是体育课程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们都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锻炼身体,促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而笔者认为,最全面、最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包括了两个层面目标――即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即参与运动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健康身体目标、适应社会目标及健康心理目标。2、当前课程结构的设置。笔者通过对大量的资料分析发现,在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中存着定位混乱的问题。还有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课程结构,过分受制于大纲,设置课程盲目,具体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彰显出特色与个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常常设置有普修课、选修课、专项课、提高课、重修课、保健课等等。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两个最大误区。第一,课程设置盲目性。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不考虑学校特色和区域特点,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认为多设置运动项目或是多开几种类型的体育课就是践行健康第一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使得定位课程结构不够清晰,也对所要完成的既定目标以及所要实现的效果也认识不够深入。第二,只注重形式上的改革,并没有将学科本身的需要与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单纯地强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3、课程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的应用。笔者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为课程目标服务,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必须具有多样性和综合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开设体育课程的基本意义并不仅在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必须重点强调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在其中,以保障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高质量学习体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就是运动项目,不过在很多情况中却又不能直接将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务必对运动项目进行二次加工与改造,使竞技运动实现教材化。体育课外活动必须是在体育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使体育课内外能够有机结合,这也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重点要求的内容。4、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编制课程结构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确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组织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等都务必要将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作为其基本依据。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存在三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综合性评价和注重评价学生体育过程。通过实践证明,只评价学生最后取得的体育成绩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通过学习而在其基础上所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会产生负面影响,评价意义不大。虽然体育学习的结果很重要,但是笔者认为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通过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促进其发展。
通过对《纲要》的分析,可知,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以整体方式进行的,突破口应该是针对课程结构的改革,笔者在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后,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社会需要以及学科本身需要的基础之上,重点探索了构成形式多样且又交叉组合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基本途径。1、对必修课实施弹性修学,对学分进行限定。体育必修课指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执行《纲要》是其重要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不限学期,学生必须修读完规定的学时,达到限定的学分。实践课必须要将学校特色项目与学生自选项进行有机结合,要求人人必修学校特色项目,而学生自选项目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类,不过所选择的项目必须有益于学生终身锻炼。另外,在确定运动项目时还必须对学生的体质进行综合评定,以利于学生选择,笔者建议可侧重于那些有氧体能类的运动项目。体育理论课,必须包括体育健康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营养与保健理论以及终身体育理论。2、体育活动课必须层次分明,用学分制管理。体育活动课涉及课外俱乐部与教学俱乐部,其中教学俱乐部则涉及任意选修课与限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可以实施弹性修学,其具体措施就是可以规定学时和学分,可以不规定修学年限,可固定课程内容,侧重于那些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或者是具有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其内容具有计划性。任意选修课可以固定学分,同样面向所有大学生,其目的则侧重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和爱好,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课外俱乐部是针对某项运动项目的专门俱乐部,以学分形式管理,体育教学部与学生社团共同动作,受学校体育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从中体现出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层次、立体化。在单项俱乐部中可将学生按实际水平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以体育困难学生为主,其目的是促使其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体育兴趣得到有效提高;第二层次,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其目的是强化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健美性和健身性。第三层次,以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学校培养能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运动员。3、辅修课着眼于市场,使人才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开设辅修课程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其对象是那些学有余力和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从中也反映出了我国严重缺乏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当然,这也给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空间。4、针对特长生的运动训练课,必须把握多重效益。与传统课程管理存在较大区别,针对特长生的训练课在新模式中是纳入课程管理的,由全国很多成功实例证明了推动学校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推行体教结合。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第一,统一管理,专业相对集中,修学年限弹性管理;第二,对学生开设二学位相关课程,为学生就业拓展渠道;第三,把竞赛、运动训练与成绩、学分严格挂钩,做到优胜劣汰。5、明确定位康复课和保健课,使其服务于终身体育。以《纲要》为基本依据,对传统保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对象进行改革,不仅要求残疾和体弱的学生必须学习,还可以要求那些以后有兴趣从事康复体育工作的学生进行选修。在其中,必须充分把康复医学知识与运动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将体育医疗、体育康复及体育保健的综合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还在教学中引入保健按摩师的技能知识,促使学生对自身身体进行充分了解,且还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总而言之,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改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突破口,其中务必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科本身实际需要,形成多样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必须打破以前的平面结构,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贡和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J].人民教育,2001
[2]钟振新.试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J].西安体院学报,2003
篇9
1课程与大学课程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2.1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课程
我国建国后到以前,由于各方面制度不完善,自1951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模式,大有“全盘照搬”的架势。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因素的需求,迫切的想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及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外加关系的发展。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课程结构很单一,其指导思想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要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教授整体划一的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导致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总之,在我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体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2.2时期的曲折发展
十年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被取消,少数地方以“军事训练课”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政治原因,课程目标价值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学科轨迹。
2.3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我国早期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政治色彩,受到政治形势的操控和影响。但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面貌。突出的标志就是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在这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在这个时期过分重视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教学组织都有所突破,教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多元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除了增强体质,还注重学生心理、社会方面转变。由最初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三元”模式,注重学生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走向了繁荣阶段。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我国新型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阶段。不再呈现单一、守旧的传统模式,开始向自由化、多元化发展。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新纲要》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体育改革的新。在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课程理念的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和满足不同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关注个性的发展。(2)课程指导思想在不断转变,任何形式的变革,首先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由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正由“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进行转变。(3)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走向多样化。主要变现在运动项目的增加和上课形式的丰富,以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将野外生存、职业拓展和休闲体育纳入了教学范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运动项目的增加和课堂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培养有个性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4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2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课程改革理念要与时展同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与社会不一致的现象:(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落后;(2)大部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质量。
4.3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存
在使教育培养目标脱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来设置体育课程的科目和内容,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必修科目过多,盲目设置了许多不合实际的教学课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简单重复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不连贯,大学体育和基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大学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突破。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5.1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措施不断变化
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他的运行需要国家、政府的干预,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但是过多的干预又会让教育事业脱离实际,不能自由发展。而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是在不断减弱的,让学校有更多的办学自。这样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学课程,另外,政府部门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5.2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
在旧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而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理论中,则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变化的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的体系中,评价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得到发展与优化。
5.3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需求是物质发展的动力,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要依存于学生以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将不得不更多地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社会需求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4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满足个性化教育是世界范围内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制订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程具有更多的共性,会强制性地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所以,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势在必行。
5.5大学体育俱乐部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发展趋势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明确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新《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就必须对以“体质教育”、“竞技体育”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在内容、方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整改。本文即结合《纲要》精神并根据我校近几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效,简要分析一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发展的趋势。
1 目前国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并呈现出以下特点趋势:高校开始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有一部分高校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操作阶段,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模式: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以南京理工、江苏大学为代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福建师大为代表的“主附项兼修”模式;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等等。改革要有明确的方案,才能付诸实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大学体育落实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由之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拓展大学体育的职能,在提高体能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目前全国高校一、二年级(专科学生只开设一年级)均能开设必修体育课,而三、四年级因《纲要》未作明确规定,各校从课时到形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很显然,开设两年体育课,在如此少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实难办到,体育教学年限太短,教学时数不够。
2 南通大学课程改革的特色和亮点
2.1以课程建设为出发点,建设体育精品课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采用专题形式或论文报告形式不断进行体育教育思想的研讨,在明确优势和差距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学效果上,能够体现新时代课程理念和改革成果,发挥体育功能,确保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和融入体育的高水平示范性课程。
2.2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新的体育教育改革试,与时俱进,为完善“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几年来,我们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尝试,逐步形成了具有通大特色独具一格的体育教学新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2.1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摒弃了原有单一、封闭式、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特征的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旧课程。改革后的新体育课程所强调的是体育项目为人的健康服务,即人们以某一项目为锻炼手段,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品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之目的。
2.2.2以课程建设为旗帜,全面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为了使所设的课程真正为实现体育的教育目标服务,我们一改过去体育课程以竞技运动设项要求人为项目服务,脱离学生实际,一味追求运动技能、技术的片面做法,突出“健康”主题,强调竞技项目为人服务,把运动项目作为锻炼手段,不仅让学生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人的健康发展来发挥体育课程的独特作用。为此,我们根据各课程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了解其所学项目的体育文化内涵,使这些课程在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品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2.3 以课程建设为航标,全面拓宽体育课程领域。
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体育传统,可根据地方特色,选择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运动项目。我校坐落新城区中心,抬头可见狼山、军山的雄姿,低头可扶濠河的柔情,因此,我们安排了每学期两次的登山远足,学生反应十分强烈。这使学校体育冲破学校的束缚,与野外自然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统一,进而建立有规律的运动行为习惯,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学生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3.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在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素质教育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平等性,注重学生的全体性和发展的全面性,必须从全面完成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传授体育文化、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统一协调发展的高度来更新教育观念。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学大纲、计划内容,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增进学生体质。
3.2 思想观念的转变。
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现代学生观的高层次追求。现代体育科学和高校体育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类别、数量和结构等,有了更高的评价标准。因此,适应时展的要求,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追求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确立追求新知识的意识,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努力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3.3 明确课程目标。
《纲要》中课程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要达成这些目标,首先,必须打破原来以锻炼身体为主,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狭义目标定位,建立一种综合学力培养的目标,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所收获,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其次,应注重大学生学习的理性,注重学习内容的文化性,注重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就发展不了体育。
3.4 确定体育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除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更要考虑到知识信息时代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崇尚与追求,对娱乐休闲项目的向往。在理论教学内容上,首先要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精心编写理论课教程,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特别重视现代体育精神、体育文化、运动保健、生理卫生等知识的传授。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内容上的选择上尽可能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愿望。
3.5 教学形式的落实。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课程不单指课堂教学,还包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课内外相结合对体育课尤为重要,因为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体质、健康的增长都是经过反复的身体练习,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单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组织及管理。
3.6 改革体育课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教学改革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从现有的教学法来看,并没有能够完全形成独立的、有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而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把教学方法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体育教学方法不同,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的过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是最易显示出来的。
结束语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的颁布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我们构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1) 体育课程空间向社会拓展,能使学生参与社区开展的体育活动与竞赛,把课堂上所学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在社区体育活动中进行运用,并在活动中与社会各方面的体育活动爱好者交往、合作、竞争。这对培养学生加快社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 体育课程空间向自然环境拓展。自然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江、河、湖、海、沙滩、山地、树林、草原等。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本地区以及校园周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使课程空间向自然环境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与自然环境接触,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目的。由此可见,拓展校外活动空间,也是体育课程实施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条件。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有突破,解放思想是关键。必须将我们的思想观念从着眼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转向着眼学生未来健康上,从重视个别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健身教育上来,从单纯的生物学和掌握运动技术教学转向知识、能力、习惯、身心素质等综合教育上来。
(4)确立科学体育教育,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质量意识,坚持重视终身体育教育,加强素质教育。该思路有一定的针对性、方向性,但毕竟还处在探讨之中,尚需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使之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传银.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7(4).
[2]黄文仁.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变革[J].浙江体育科学,2003.4(2).
[3]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4]覃少菊.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赖天德.试论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8,(1).
[6]王建强.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1999,(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