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题范文

时间:2023-03-14 03:1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奥数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奥数题

篇1

这项原本起源于中学生的数学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奥数”和小学升学搭上了关系,现在有很多小学生正在对此趋之若鹜。提起“奥数”,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繁”、“难”、“偏”、“深”等字眼。由于它本身大大高于教材难度,因此能够真正在“奥数”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屈指可数,更多的孩子为了择校花了大量时间在“奥数”补习上,却没有太多收获,特别是小学生极容易造成厌学情绪。而且,由于出题者片面追求难度,导致很多小学“奥数”题需要初中乃至高中的知识才能解答,甚至有些题让家长们也苦思无解。因此,社会对“奥数”杀声一片,认为“奥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但是,是不是“奥数”本身就该背负上“应试教育”的骂名?是不是“奥数”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题目,对于孩子的数学思维没有一点价值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判“奥数”死刑前,我们审慎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奥数”其实也与小学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对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一定的价值。就苏教版教材而言,单元练习中的“思考题”“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内容中就包含了“奥数”方面的知识,比如涉及到“速算”“植树问题”“排列与组合”“逆推法”“抽屉原理”等,不过难度上有所降低,只是初步涉及与应用,姑且称之为“类奥数”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往往教到这些内容时,学生们感觉比较吃力,内容难以理解。遇到这类问题,少数学过“奥数”的孩子往往能够较快得到答案,但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此类问题,要找到它们的融通之处,把握数学思维的内涵,使两者相得益彰,孩子们就能成为“奥数”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找规律”为例,谈一谈如何适度把握课本中的“类奥数”问题的教学,有效发挥其教育价值。

一、经历探究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间隔现象的规律”(如图1)。也就是奥数中的“植树问题”。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从变化中寻找不变,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关键点所在。因此教师的教学至少要达到三个层次:(1)观察若干个具体现象,体会它们的相同特点,初步感受间隔规律;(2)摆学具,体会规律的必然性;(3)带着初步认识的规律重返生活,拓展思维。

基于以上考虑,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图中发现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这些相关事物都具有“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并且两端物体相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数出各相关事物的数量,从而发现“排在两端的事物总比中间的事物多1”这一现象。学生此时已经形成对规律的初步感受,接下来可通过进一步的活动验证其广泛适用性。如摆一摆或者画一画(两个圆中间夹一个三角形),看看三角形的个数与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可以适度进行变式,隐去中间物体,感受物体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存在这种规律的现象。经历这样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验证过程,学生便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基本模型。

这样的数学化过程,也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二、淡化公式记忆,注重数学思想

“奥数”中的植树问题通常会将规律以三道等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1)两端都种:物体数=间隔数+1。(2)一端种一端不种:物体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种:物体数=间隔数-1。甚至要求学生记忆,在今后解题时直接套用公式,达到表面的快速、高效。有时,我们在听课中也看到有的老师特别热衷于此,认为这3个公式一出,便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看似是走了捷径,其实却摒弃了学习数学的核心价值。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得所必须的知识,关键是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死记硬背并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那又何谈活学活用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应急于总结解题公式,而应该以追求规律本身的数学思想为根本。苏教版教材第49页第3题和第4题(如图2)其实是“植树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况,教材希望学生对两题进行对比,体会前者是不封闭的情形,后者是封闭情形,两者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有所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白,无论哪种排列方式,其本质依然是符合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暗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时,这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当两种物体不一一对应时,这两种物体不一样多。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孩子发现、体会并运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套用公式来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符号代替树木,分别表示出两种不同的情况(如图3)。从(1)到(3)教师可以做一个排列的渐变。学生通过观察鲜明形象的示意图,感受到当三角形和圆没有首尾相接时,三角形比圆多一个;当两者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又加入了一个圆,三角形和圆的个数应当是相等的。这样借助具体形象理解题意,可以发展学生的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的思考由形象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当然,也不是说不可以总结公式,而是应当在学生充分理解、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之后再让学生自主地去总结。此时,我们不妨借鉴“奥数”中关于植树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如图4)。

数学的学习应当是充满理解性的,绝不是公式的堆积。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既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还要重视对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交融在知识中的,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三、把握学生的起点,适度引进有价值的“奥数”题

好的题目,不仅不会损伤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而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既然和学生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奥数”打交道,那么不妨做个有心人,筛选出符合他们认知基础且“跳一跳,摘到桃”的题目提供给学生,为我们日常教学增加营养。在教学“找规律”这个单元时,可以引入一些与本单元数学内涵相同的“奥数”题以增加相应的变式练习。如:

(1)“爬楼梯”——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走到四楼共要多少时间?

(2)“锯木头”——有3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用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时间?

(3)“敲钟”——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敲几下,钟敲6下,5秒钟敲完,钟敲12下,几秒钟敲完?

……

这些题目虽然是经典的“奥数”习题,但和本课的内容连接紧密,并且融合了生活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多元地促进其理解和建构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

姓名:

第一部分

四年级下册课本知识复习与提高

第③讲

认识分数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分数中,中间的“一”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2.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分母相同,那么分子大的数就大;如果分子相同,那么分母小的数就大。

重点点拨

3.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首先要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相加减。

【例1】涂色部分分别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分析

第一幅图: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8份,涂色的有5份,所以涂色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八分之五;第二幅图:这六个圆圈被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涂色的是1份,所以涂色的圆圈是整个图形的三分之一;第三幅图:我们可以把涂色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小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看成一个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的是2份,所以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大长方形的九分之二。

解答

【例2】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它的二分之一,第二根用去二分之一米,哪根绳子用去的多?

分析与解答

由于不知道绳子到底有多长,所以要分三种情况来考虑:

第一种情況,绳子的长度等于1米,那么第一根用去1米的二分之一,也就是二分之一米,则两根绳子用去的长度相等;

第二种情况,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则第一根用去它的二分之一,将比二分之一米多,则第一根绳子用去的多;

第三种情况,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则第一根用去它的二分之一,将比二分之一米少,则第二根绳子用去的多。

【例3】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二分之一,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二分之一,第二次喝了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

分析

第一次喝了这杯牛奶的二分之一,还剩下二分之一;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喝了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就是这杯牛奶的四分之一。

解答

第二次喝了这杯牛奶的四分之一。

【例4】爸爸的年龄是爷爷的二分之一,小明的年龄是爸爸的四分之一。

分析

因为爸爸的年龄是爷爷的二分之一,所以用72÷2=36(岁)求出爸爸的年龄;又因为小明的年龄爸爸的四分之一,所以用36÷4=9(岁)就求出了小明的年龄。

解答

72÷2=36(岁)

36÷4=9(岁)

答:小明今年9岁

【例5】红河小学三(1)班有男生20人,正好是全班人数的九分之四,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

男生人数正好是全班的九分之四,说明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男生人数是这样的4份,男生有20人,所以用20÷4=5(人)求出一份有5人,再用5×9=45(人)求出全班共有学生45人。

解答

20÷4=5(人)……每份人数

5×9=45(人)……全班人数

答:这个班共有学生45人。

【例6】先用分数表示各图形中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分析

第一幅图涂色的占这个圆的三分之一,第二幅图涂色的占这个圆的六分之二;第三幅图涂色的占这个圆的九分之三。从涂色部分的大小可判断三个分数相等。

培优高手

解答

从中可发现: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形中涂色的部分。

2.两桶相同质量的水,第一桶用去它的三分之二,第二桶用去三分之二千克,哪个桶剩下的水多?

3.小红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两天ー共看了这本书的二分之一,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同样多,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4.一本故事书180页,小明已经看了它的三分之二。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如果剩下的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5.小丽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80页、正好是这本书的五分之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6.先用分数表示各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

7.有两个同样大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果汁,小红喝了一杯的三分之一,小华喝了另一杯的四分之一,谁喝得多?谁剩得多?

8三(2)班的图书角一共有48本书,其中四分之一是故事书,科技书占八分之三。你能算一算故事书有多少本吗?科技书呢?

9.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十五分之十四,鸡的孵化期是鸭的四分之三.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10、小明期末考试数学考了100分,正好是语文和数学总成绩的十九分之十,你能算出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得了多少分吗?

11.学校新买来故事书和科技书共15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三分之二,学校新买的故事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篇3

【关键词】 奥数热;奥数;小学生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 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奥数热”已经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第二,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

第三,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

二、“奥数热”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

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

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

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

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

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 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

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

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

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中国,“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

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 ,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 ”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1]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篇4

喜的是:奥数确实培养了一批优秀生

奥数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主要还是以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为主,而奥数是不同于且高于课本知识的数学内容。解答奥数题,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但有规律可循,讲究的是个“巧”字。学习奥数,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学习奥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锻炼。只有那些凭着天分和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学生,才有毅力坚持下来并取得优异成绩。

我国是在1978年接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邀请,到了1985年,中国才第一次组队参加国际数学奥赛。而到今年,我们已拿下了参赛以来的第14个团体第一。奥数,着实为高级中学、高等学府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数学尖子生。

忧的是:奥数已摧残学生的心灵

当我们在为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代表队在国际大赛中屡获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而欢呼时,我们又不得不冷静地反思:现在的奥数变成了什么?一把遴选所谓“尖子生”的筛子!筛子眼儿越来越小,孩子们受的挤压也就越来越严重。实际上,很多数学界、教育界人士对现行奥数教学早有批评。中国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他曾就此问题特意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探讨过,杨乐院士反对奥数班的态度极为坚决:“功利化的奥数教学对数学有害无益”。正是这样,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制止。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就是改变不了。奥数竞赛本来定位于一部分成绩相对优秀、对奥数感兴趣的高中学生,他们数学很好,学有余力,除了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外,又学习了相对较难的奥数知识。举行奥数竞赛活动,可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也激发学生比、学、赶、帮的热情,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将奥数变成了绝大多数学生参加的活动,不仅仅高中学生,初中生、小学生已成为学习奥数的主体。他们平时、节假日都要参加奥数班、奥数兴趣小组辅导,依靠强化训练,突击灌输一些解题技巧。这些做法对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尤其是并没有兴趣被家长逼着学的学生而言,完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已到了“谈奥色变”的地步。

一位小学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家长找他帮忙到学校要一张孩子的奥数成绩单。奥数考试满分120分,她的孩子四次考试成绩分别为38、40、45、缺考。家长为何要保留一张分数如此“难堪”的成绩单?原来:很多民办学校、重点中学在招生时都要看奥数成绩!不管怎样,这张成绩单至少能证明该生学过奥数!中、小学奥数热的重要原因正在这里,也难怪这么多家长趋之若鹜。

对策:让奥数变得更纯粹些

首先:奥数应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奥数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学习,如果一个学生学习课本知识都费劲,那就不可“赶鸭子上架”似的逼学生学习奥数,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两头落空、得不偿失。

其次,奥数应针对有兴趣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奥数班最大的误区是将自由的“兴趣培养”变成了强硬的考试工具,那种逼孩子进培训班的“揠苗助长”式的家长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家长不是不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至少应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把尊重和选择还给学生。

篇5

伤不起的数学到底伤在哪

学数学,似乎一直是很多人伤不起的记忆。细数来,我们似乎从幼儿园学算术开始一直到大学,有十几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学不懂。其实,当你打开网络,被数学所伤的各种吐槽随处可见,无外乎认为“数学又难又没用”、“早知长大后会数钱就行,小时候学那么多数学干什么?”那些吐槽数学让人伤不起的人,一般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用的手机、电脑、网络正是数学带来的。那些认为数学就是“数钱”的人,也不会想到不光现钞,各种数字化的货币以及银行、股市等金融机构也都是数学带来的。

我国在数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度的应试教育模式对这门尤其需要创新性、求异性思维的学科的戕害,这种教育模式把数学简化为公式、计算、答案,破坏了数学在人们心中的美感。美国的奥数和数学教育,值得我们反思的究竟是什么呢?绝大多数美国的中小学生都不会接触奥数,而真正对奥数感兴趣的学生则会非常投入,这样的人群不会超过5%。然后选拔优秀的“全美奥数竞赛”参加者为8年级、10年级、12年级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二、高一和高三。可见,美国是没有小学奥数和全民奥数,自然也不会将“起跑线”不断前移。

被日趋功利化的奥数

中国人对奥数的这种矛盾的心态,有知识缺陷、社会功利和教育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不同的人群中原因又各有侧重。与很多美国学生不同的是,对中国普通小学生而言,高难度的数学竞赛并不陌生。学生们通常从小学起就开始奥数培训。对奥数培训需求如此之高,以至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培训班和培训学校。这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数学。相反,动力来自于实际考虑――奥数获奖学生长期以来一直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加分。这些考试极为关键,因而分数细微差别就能极大地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报奥数班就有机会参加竞赛、参加竞赛获了奖就可以去更好学校,到了更好的学校就……于是,学生和家长明知“奥数很折磨人”、“很费钱”甚至会打碎学生的梦想,但是他们仍然全力以赴。

篇6

1、重视计算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现在的新教材对计算的重视度不高,练习量比较少,导致现在孩子的计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2、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提供很多的帮助。例如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很简单,你带孩子去买菜,一斤苹果5元,买3斤多少钱,给阿姨20元,找回多少钱。别小看这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占的分数是最多的,而解决问题无非就是判断用加减乘除中的哪种来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答。

3、适当学奥数

大家不妨这么来看待数学和奥数,

1)课程内的数学:是每天的饭菜,保证生存所需。

2)基础奥数:是每周的运动,保证身体健康。

3)竞赛奥数:是专业的运动,目标是夺金。

其实很多的所谓奥数题,它并不难,只是教你从另外一角度看问题,跳出书本的方法解决问题,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当然,你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必须要拿奖,给他过多的压力,会使他讨厌学。

4、别吝啬你的表扬

表扬的作用大得超乎你想象,很多小孩刚开始都讨厌数学,觉得它好难,但当他有一点成绩,得到你的表扬,你会看到他在数学学习上的突飞猛进。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孩子更是,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比如今天晚上的作业做快了1分钟,都能表扬。

为孩子打好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小学学习中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画图解题的能力

不要小看画图,它能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很可惜,我们课本中没有注重画图的教学。特别是奥数中,图能化繁为简,直观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解方程的能力

篇7

    中国、法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总决赛,共决出30个金、银、铜奖。中国7名选手夺得三金三银一铜,总均分位居第一。

    12岁的段明阳首次参加世界奥数竞赛。小学五年级前,他已在我市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得9个金奖。昨日,他说:“课余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学数学,平常喜欢看英语光盘和语文课外书。我还是围棋业余三段,在家里找不到对手。”

    段明阳的父亲段育成介绍,儿子从小就对数字很敏感,3岁多会做小学三四年级的奥数题。他说:“以前我没有刻意让孩子做很多题,只是激发他的兴趣。”

篇8

第一次上奥数课

中山市石歧中心小学二(2)班薛赵鹏

今天,我来到博达上奥数课。这是我第一次上奥数课。到了上课的时间,我走到自己选的座位上。老师瘦瘦的,头发短短的,鼻梁高高的,嘴巴小小的,显得和蔼可亲。老师的声音响亮,喜欢提问题,我还回答不少问题呢!奥数的题目有难有易,我全部做对了。

下课了!下课了!我走在去作文班的路上,我想:上了奥数课,我的思维能力能提高不少吧!通过这节课,我喜欢上了奥数课!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

篇9

语文在中、高考中的分值一增加,人们就担心语文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奥数。这确实是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但是,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从培养的目的而言,语文是需要长期熏陶的。奥数是竞赛数学,有智力、有兴趣才能学得好。在奥数盛行的时代,因为它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这样就逼着每一个家长都撵着孩子去学,至于兴趣不兴趣并不重要,致使奥数成了一个鸡肋。教育部对奥数等学科竞赛封杀之后,对入学作了明文规定:禁止把竞赛和升学挂钩。现在,取消了重点中学制度,又在尝试推行大学区以缩小师资差距,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利性褪尽了,语文也就不可能会步奥数的后尘。

第二,从学科的性质而言,语文培养的是形象思维,重在感知。奥数之所以被折腾,就在于它是抽象思维,需要环环相扣。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只教给孩子解题过程,至于“为什么”,都被屏蔽,以致孩子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怎么来培养孩子的思维呢?语文需要长期的积累,临时抱佛脚之类的赶鸭子上架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让孩子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为奥数割裂了数学本来应有的体系,使那种模式化的框框框住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在解简单的题时往往被它所束缚,反而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语文的学习就完全没有这个方面的约束。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你在学习时都不必受知识架构的影响,反而有一种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血脉是贯通的。

第三,从实际的应用角度而言,语文是陪伴我们终身的工具。奥数多是以趣味数学、拓展思维、有趣好玩、解题有成就感等来作招揽,而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可以说,一离开奥数班,它就被弃之一边了。邻居的女儿学了“巧切西瓜”,她想露一手,被她父亲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分出来的西瓜片数是对了,可大大小小没一块一样!而语文在生活中俯拾即是,从应酬招聘、招牌广告到影视节目,哪里没有语文,谁能够离开生活谈语文呢?

第四,从考试的难度而言,中、高考的考察中,语文难度在逐年下降。中、高考联系实际生活的多了,而实际难度却在不断下降。这样就保证了,它不可能出现奥数中的偏、难、怪的题目。实际上奥数本身也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小学、初中的奥数偏离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实际,而只有高中的奥数才在某种程度上和教学接轨了。这样的提前学只能是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一个背离了教学本身的奥数,怎么可能不给学生带来压力和困惑呢?我想,只要我们注意了和教学接轨,语文就不可能走上奥数的那条老路。

篇10

3月26日是北京市教委全面叫停中小学各类收费辅导后的第一个周末,记者暗访发现,不少孩子依然在“上班”,个别学校将补课班迁址,应对检查(《北京青年报》3月27日)。类似情形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来自宁波的消息说,不少小学生仍热衷学“奥数”,“奥数”辅导班大有市场(宁波新闻网3月27日)。

对许多学生家长而言,叫停奥数班之类,也许不是个好主意。包括奥数在内的一些学科竞赛和特长选拔,是孩子进入好学校必经的关口,而且是相对比较公平透明的“凭本事”的较量。这种需求,决定了各类收费辅导班的禁而不止。

以北京为例。目前进入好中学的考试选拔中,必考科目一是数学(华数、奥数),二是英语(包括口语)。华数、奥数并非小学课程,英语考试的难度也远高于大纲要求,不上各类辅导班,想进好学校几乎不可能。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入学考试不能与奥赛挂钩,但多数学校依然我行我素———毕竟,好学校有限,“僧多粥少”。

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北京,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以前,在谈及学生负担过重时,都将原因归结于高考竞争的压力,以为扩大招生规模,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北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52%以上,在全国遥遥领先,上大学容易了,应试竞争却随愈演愈烈,为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以重点学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主流价值观,好中学———好大学———好前途的既定路径,成为孩子们的惟一选择。

社会学者张玉林一本新书里谈到:“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它是一种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教育阶段实行内部分割,形成‘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两个世界。”

这是一种标准的“金字塔”结构,以普通学校为塔基,展开层层竞争,最终到达塔尖,淘汰的过程,就是以升学教育为目标,选拔和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教育过程。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主要功能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与高等教育的需要配套”。在其形成之初,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以“集体办学”为代表的平民教育,一直与之并存并对其形成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