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亲子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亲子教育问题

篇1

关键词: “单亲家庭”模式 单亲子教育问题

作为一个单亲孩子的父亲,我深知家庭的破碎已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影响,其心灵的创伤是难以疗治的,但我不愿放弃。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班上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让他们健康地走向社会,更是我不能放弃的。为了那些和我孩子一样内心苦着的孩子,我不停努力着。在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期间,我有幸听到了重庆师范学院胡朝兵教授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课,深受启发和教育,通过认真反省和思考,我想就“单亲家庭”的模式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谈谈看法,但愿能给单亲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们以启发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资料表明,中国近五年的离婚数每年都在100万对以上,离婚率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增。而随着离婚问题的日益突出又衍生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离异型的“单亲家庭”。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外出打工的人数剧增,留守儿童人数随之增加,无数的准“单亲家庭”就衍生出来。那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该怎样教育呢?要教育好这些孩子,我们先得了解“单亲家庭”的模式及其特点。

家长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单亲家庭,是一种正常而普通的家庭模式,是和双亲家庭、三代同堂家庭、无父母家庭、叔姑姨舅杂居的家庭等各种家庭模式是一样的,没什么特殊。家长不要主观地给孩子灌输“他不幸”“她抬不起头来”“她可怜”等意识,只要给孩子一片明朗的天,孩子就能健康地成长。

由于单亲家庭背景不同,结构的不同,种类极其繁多,我们现就按照单亲父子、父女、母子、母女这四种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一)单亲父子家庭:男孩子长到初中以后,儿子逐渐自立,对父亲比较强硬的教育态度可能产生抗拒心理,缺少母亲调节和缓冲,父子关系可能僵持成势不两立的局面。做父亲的要注意克制和妥协,尽量把和孩子的关系处理为朋友的关系,并借助女性亲属的介入,使孩子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如姑姑类的人物,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妥当。

(二)单亲父女家庭:由于女孩生理发育的成熟,女儿与父亲的交流可能更疏远,有些女儿的小脾气可能得不到父亲的宠爱和娇惯,或者父亲过于娇惯,又不能触及生活细节,女儿都会对父亲产生隔膜,或者怀念母亲,而产生顾影自怜的林黛玉式的悲剧性格。这时,父亲应找到一个女儿可以倾诉和宣泄的女性长辈来调节,使女孩得到心理上的依赖,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三)单亲母子家庭:这是比较容易出现教育问题的一种单亲家庭模式,因为母亲通常对儿子疼爱有加而管教不足。一般来说,男孩子到了青春期,通常很讨厌唠叨的妈妈。对妈妈的话根本接受不进去,这就可能因为过分娇惯而使孩子长成暴虐的叛逆性格,许多青少年犯罪的现象都出自单亲母子家庭。虽有舅舅的帮助,但舅舅对外甥的管教确实不如父亲更有效,而且常常出现的结果是,舅舅有时的严厉管教会导致母亲的不悦,于是舅舅逐渐远离或逐渐客气起来,孩子的教育就出现空当。孩子不能在无所畏惧的条件下成长,他们必须有畏惧的人,才能成长得更健康。这时母亲一定要把教育和关怀严格地划分清楚,对孩子的关爱可以无限,但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心软;母亲不要为孩子牺牲一切,反而要在事业上保持独立、在家务上分给孩子部分责任,在生活上不姑息不娇惯,这才会让你的儿子更敬重你,更接受你的教导。

(四)单亲母女家庭:这种模式的单亲家庭一般不存在严重的教育隐患,只是要提醒做母亲的,不要先自己变成怨妇,对孩子没有有益的影响。这时,母亲最好给孩子找一个男班主任的班级,让女孩通过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更理性、更社会性,使孩子不致成为一个即使成绩优良,也仍然目光短浅、性格狭隘的小女人。

在此,我们要请所有单亲家庭的父母,告诉你们的孩子:现在的社会上,只有30%的家庭是双亲家庭,其他的都是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孤儿家庭、同堂家庭、杂居家庭、畸形家庭、寄宿家庭、继父继母家庭和虽然双亲健在但终日争吵的不和睦家庭,你们的家庭只是模式之一,而不是一个残缺的家庭。

那么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其一,家长要调整思想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因为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让双方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了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会更怨恨父母。

其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班级生活。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学生说了刺激性,我们不妨找那个学生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或者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让孩子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篇2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 行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提高,离婚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单亲家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尽相同,因此单亲家庭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如有些学生自卑、孤僻、冷漠等,有的适应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有些学生表现事事较为要强,情绪不够稳定,缺乏生活中的兴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然而具体到现实中,如何给予单亲家庭学生以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就此本文简要做下分析。

1营造和谐快乐的环境

1.1家庭和学校做好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要承受更多生活的压力,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虽然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有引导性作用,然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也至关重要。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有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在双亲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心理上一般较单亲家庭更有安全感,身心都可以健康的发展。虽然单亲家庭也同样对于子女有比较高的期望,然而,他们在教育方式与正常得到双亲家庭相比较而言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何对于这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进行适当性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成长的实际家庭背景,深入了解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结合实际与家长共同制定适宜的教育方式,以此用爱来达到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1.2 融入大集体, 感受温暖快乐

在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生所在班集体也尤为重要。在班级中,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并且教育他们学生不要嘲笑他们,应给与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比较敏感,往往自尊心较强,避免给予其过激的言语,应给与其更多的关系和帮助。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友情的班集体。

2用心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2.1用心交流,敞开心扉

单亲家庭的学生,大部分性格较为敏感,承受能力比较弱。因此,作为老师可以注意这一问题,教育过程中要有耐心,尽量可以给予其鼓励,以保证其心理得以健康成长。作为学生更多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残缺使他们得到较其他孩子较少的爱,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关心和呵护。同时,作为老师不仅要将他们当做学生,也要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平等的朋友。多用时间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他们能感受到爱和理解。然而,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多养成了独立自我的生活习惯,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较少与人交流。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寻找可以靠近他们的话题,并且进行适应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

2.2及时表扬, 增强学生信心

许多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会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及自卑心理。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我们就需要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且给与相应的肯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莎士比亚曾说过赞美是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单亲家庭而言,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此外,当这些学生在改变原来不良习惯的同时,更需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关心,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于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

2.3培养孩的责任感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健全的因素,通常会被周围亲人视为弱势群体,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试图补偿他们,不断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而且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不断的包容。这样在长期发展中,就会让学生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于承担责任,不仅仅是指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也要从小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从小培养其责任心,遇事不要推脱,要用于承担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责任感。如班级中的生活委员及体育委员,可以让他们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工作中一些细微的小事,从而培养起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对于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学生,可以及时的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其独立的能力,让其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角色中具有一定的责任。其实教育的目的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长。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这些单亲家庭缺少关爱的孩子,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爱护和教育,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在温暖的生活中身心健康的自由发展。

3建立一个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应该增强宣传方式,动员社会中多数人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努力调动多种社会资源,给予单亲家庭子女物质上、精神上各种帮助,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1重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可以单独设立针对于单亲家庭教育咨询结构,为家长设立家长学校,同时开设咨询电话。这样当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得到相应的解答。对于离异后的父母,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所得的方式对于子女进行教育,提高其教育的水平。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较为广泛的媒体宣传方式来进行教育,如影视、广播、报刊等。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而且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3.2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

对于实际离婚案中,人民法院针对于未成年人的归属问题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而且也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的得到双亲更多的照顾和教育。在一个不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对于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同样会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作为家长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多加反思,尽量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3.3发挥社区教育优势

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尽量为单亲家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关单位和部门需要考虑从多方面给予单亲家庭孩子关心和照顾。在生活上可以通过社区互助的方式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在思想上,可以通过定期上门的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想法,并且及时和学校、老师等保持联系,在多方面力量下,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立海.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表现及其家庭教育策略探究[J].贵州教育,2009(2).

[2] 钟思嘉,赵梅如.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单亲子女 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转化

在信息时代,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关系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已经成为当今部分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这使广大的单亲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所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让“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单亲子女的工作中产生“化学反应”,使他们健康成长。

研究显示,单亲子女在思想、学习、性格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有别于完整家庭的子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也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更有甚者的是,相当数量的单亲家庭子女,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给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心理上的缺陷而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线的教师,理应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更最需要了解和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

近年来,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很多个单亲家庭的学生,根据每个孩子的问题特点,我把他们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并提出了针对这类孩子的解决方式:

第一种是自卑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家境困难,家长也因各种原因,无法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样家庭的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的情绪,从而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学生既不满现状,又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较弱,对人和事都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起家事,不愿意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较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对前途颇感迷茫,在情感上渴望亲情和温情。

华是我班的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其父下岗后当门卫,工作时间多在晚上,华早上上学的时候,父亲刚下班回来,正在倒头大睡;晚上回家,父亲又上班去了,几乎一整天华都见不到父亲,在家想找个说话的人都相当不容易,从华的言语中明显感觉到他想父亲能抽出时间陪陪他,但华又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父亲找个工作不容易,家里的困难也不容许父亲能抽出时间陪他,在华看来,能和父亲说说话就算一种最奢侈的享受了。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会特别的有进步,但是也会突然一落千丈,环境的好坏左右着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知道华的情况后,我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无意的对他进行表扬与鼓励,同时我还通过与镇政府﹑民政局的接洽,给华的父亲变换成了白天的工作,让华的父亲在晚上能有时间在家照顾孩子,一点小小的改变好象让华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学习成绩节节上升,今年还考上了重点高中。

此例足以说明:自卑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较为轻松的环境,缺乏的是一句鼓励和一个赞许的眼神,故此,父亲或母亲、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就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的药方。

第二种是脆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顺心的时候会开心快乐,如晴天丽日的小鸟;一点不顺心,不能获得满足,便会觉得昏天黑地。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的是要同学迁就,这就很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一旦如此又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而且特别容易偏科。

芳刚到我班时是一个天真漂亮的小女生,整天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我观察到芳好象变了一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也不象以往那样爱和老师交流,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多次找芳谈心,从多个侧面对芳的情况进行了解,后来我得知,就在前段时间,芳的父母离异了,并且很快都重组家庭,年幼的她象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最终只能跟爷爷一起生活。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从眼神中不难看出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绝望。后来我分别找到芳的父母,介绍了芳现在的情况,并要求家长对芳的这种情况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芳的父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在芳的平时生活中经常嘘寒问暖,在芳的学习上也采用了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慢慢地,芳的脸上又有了甜甜的笑容,学习成绩也有了一些进步,同学关系也比以前融洽多了,此例不难说明:“爱是医治脆弱型单亲子女最好的良药” 。

第三种是逆反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因家长离异后,家长的工作繁重,本身社交活动的繁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母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以及满街闲逛,深夜都不愿归家。这种类型的学生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或者明知是错误的也要去做。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

在教育工作中,对这类学生,要做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要家长明白:如果让自己和相依为命的孩子终日处于苦闷抑郁的心态,这是扼杀生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再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言语中要充满关切。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家长更多地应该是在旁边鼓励,与孩子站在一起,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高兴的事,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亲人的支持。、老师也要象家长一样,用无微不至的爱,多去引导这种类型的学生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对于家庭的变故,引导他们理智地看待,离婚是父母选择的生活,不是他们的过错造成的结局。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是走好将来自己生活的道路。

这类型的学生生性倔强,刚愎自用,对其教育切忌粗暴,他们重义气,敬英雄,对其教育应因势利导,以其所羡慕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成长过程去正面影响教育他们。利用一切手段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其追求进步,有条件的还可以到法制机关或部队去体验生活。

“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想发生期待效应,不仅仅需要了解和关爱,还需要教师的为人师表,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问题的切入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说祖国是个大花园,那么每个孩子就是花园中一朵奇异的花。花儿是美丽的、花儿是娇艳的、花儿是幸福的……不管那是一朵什么花,都需要我们园丁用心去栽培、用爱去浇灌,只有这样,家庭的安宁,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和谐都会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之!

参考文献:

篇4

虽然一般认为自闭症是先天性疾病,但自闭症儿童的症状程度与家长及家庭有着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家长的认知、情绪、行为、应对方式等均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究其根本,家长的心理控制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心理控制源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父母对教育子女成功与否的态度和看法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表现、认知倾向与教育方式等,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   

此外,儿童所在家庭的功能也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功能的重要组成。亲密度指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适应性指家庭系统为了应对外界压力而改变其角色分配、权势结构或联系方式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成员支持、生活习惯、教育风格以及家庭功能等会对儿童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及问题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成员关系亲密、功能良好的家庭中的儿童,通常会更自律,学习更主动,社会适应性较好,问题行为更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和家长与儿童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对其深入研究可能会找到更加高效且实用的干预和教育模式,以及缓解自闭症儿童家庭负担及家长压力的方法。因此,本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以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在一次自闭症家长讲座上向包括浙江、江西、河南、福建、河北、黑龙江等23省在内的420名自闭症儿童家长发放问卷(M年龄=35.67岁,SD=4.942岁),其中女性334人,男性86人。共回收问卷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99份,有效率为96.8%

1.2工具

1.2.1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The Parenting Locus of  ControlScale, PLOC)测量自闭症儿童家长对教育子女成功与失败的看法。该量表由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的控制、运气或机遇及父母的控制五个分量表组成,包含47个条目,以5级评分,从“1”(很不赞成)到“5”(很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越趋于外控,在子女教育上越容易呈现消极、被动的状态。

1.2.2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 -CV ),包括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分量表,共30个条目,以5级评分,从“1”(不是)到“5”(总是)。FACES Ⅱ -CV是邹定辉等人根据Olson等于1982年编制的FACESfl(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SecondEdition)进行第三次修订而成的版本。

1.2.3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的父母问卷测量儿童的问题行为。该量表共48个条目,包括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6个因子,采用4级评分法,从“0”(无)到“3”(很多)。量表分半信度0.88, Crobach。系数0.92。由于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无法理解社交规则及难以自控等方面,因此本研究只选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品行行为和多动指数两个分量表进行研究。

1.2.4人口学信息

自编问卷,包括家长和儿童的性别、年龄、确诊时间及家长在子女治疗上支出的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年平均比例等基本信息,均由家长填写。

2结果

2.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及相关分析结果。教育成效、子女的控制、运气或机遇、父母的控制与自闭症儿童的品行行为和多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亲密度和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品行问题和多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儿童问题行为三者间相关较高,可能存在中介关系。

2.2儿童问题行为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结果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儿童问题行为对其性别、年龄、治疗费占家庭总支出比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在模型第一层进入儿童的性别、年龄和治疗费占家庭总支出比例,第二层进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第三层进入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由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教育心理控制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对预测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结果表明,预测变量之间的容忍度(Tolerance )均大于0.3,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4,可见预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不严重。    

自闭症儿童的性别不能显著预测其问题行为,儿童年龄可以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分量表得分不能显著预测儿童问题行为。子女的控制和父母的控制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以及运气或机遇均不能显著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

2.3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总分、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总分可显著预测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同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显著相关。因此,进一步采用依次检测法(causual steps)检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中介效应。    

对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后发现,亲密度和适应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214,t=-4.369, P<0.001),亲密度和适应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β=-0.356, t=-7.588, P<0.001),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能显著正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330, t=-6.613,P<0.001),亲密度和适应性仍然能显著负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097, t=1.944, P<0.001)。以上结果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自闭症儿童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会通过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亲密度和适应性较好的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相处时间更多,得到的支持陪伴也更多,当家庭成员面临外界压力时,可以灵活改变其角色分配、权势结构等。这样的家庭往往规则明确,赏罚分明,气氛融洽,儿童会比较容易学会遵守规则,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家庭来说,当儿童被确诊时,如果家庭可以迅速调整成员的角色和分工,让孩子受到合适的照料与教育,互相支持使家庭环境和谐稳定,在此环境中儿童的行为也会受到积极影响。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三个平台

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我国发展转型期必然的产物,留守儿童主要出现在农村和相对偏僻落后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和成长一直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重点,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其的帮扶也越来越科学和到位。教育问题应该是留守儿童目前最为主要的问题,其在生活、物质上的欠缺由于国家政策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已得到较好的解决,当下解决教育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刻不容缓。由于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和长期与父母缺少沟通相处,而自身心身发展尚未健全,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方面专指在学校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心理教育、生活教育、沟通教育等。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在方方面面都会遇到教育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所以对他们的教育要考虑到其特殊性,关注到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且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学校之力所能解决的,所以针对目前的留守儿童现状,应该以学校、社会、政府为三个平台建立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全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解决。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拓展社会教育优势和资源,调动政府教育为驱动力,切实保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时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了新的思路和突破。

一、以学校为平台,保证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自古以来都是育人的圣地,以学校为平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保证留守儿童接受教育,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首先,要满足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建立寄宿学校,保证留守儿童在适宜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对此,学校要保证校内硬件设施的配置,可以增设图书阅览室、亲子交流室、亲子热线等;还应该满足学生的娱乐活动,有条件地可以建立室内运动场。

其次,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学校应该组织教师队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层级,再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接受情况,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稍有落后,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关爱和帮助他们。此外,学校还应该开设各种兴趣班,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其性情,以此弥补留守儿童的心灵。

再次,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建立多方面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电话、QQ、网络平台等进行交流。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开发一款APP,让学校、学生和家长借此平台进行对话,实现多向互动。

最后,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样不能忽视。近年来,留守儿童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出现多起校园暴力事件,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痛定思痛,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一方面要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引入专业的心理教师,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协作。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倾注爱和呵护。此外,对学校管理的监管同样重要,不能让学校职能流于形式,要切实满足和保证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受到关爱和照顾。

二、搭建社会帮扶平台,让留守儿童在获得情感中学习

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是不容忽视的,使不少留守儿童受到了照顾和关爱,并且有的留守儿童通过爱心组织与“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应该借助这一力量来实现对留守儿童进行更好的教育。搭建社会帮扶平台,一方面是让社会力量组织更为系统和规范,另一方面可以统筹诸方力量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学习。在社会帮扶计划中一方面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提供应有的关爱和帮助,保证其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应该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帮扶并不是简单的捐衣捐物捐钱,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身,帮助他们解决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联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切实感受到爱和呵护。同时可以组织“课后辅导志愿者”,让留守儿童之间,或和其他学校学生以及大学生之间展开一对一互助,这样既能通过外界的力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业、生活上的问题,还能够使留守儿童通过互助的方式,相互勉励和成长。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能真正融入于社会、适应社会、健康的生活于其中。社会帮扶只有深入下去,从留守儿童的情感、人际、学业等方面出发,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构建以政府为平台的留守儿童法律教育机制

我国通过政府力量为留守儿童的成长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各项权益又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政府力量最主要的是在于保证留守儿童权益得以真正得到保护。目前,留守儿童并不能通过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法律常识认识不清,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面临问题时不知所措,深受伤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犯法、违法同样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而造成的。对此政府应该针对这种现象,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律教育,让留守儿童学法、懂法、用法。

篇6

关键词: 独二代 独一代 家庭教育

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自实行该政策以来全国累计有1亿左右独生子女,进而产生大量独生子女家庭。这一时期出生的独生子女是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即“独一代”。作为独一代的生力军“80后”,已然步入而立之年,其中更有不少成家立业、养育后代。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家庭,孕育出同样是独生子女的孩子时,这些独具特色的孩子就被称为“独二代”。随着“独二代”人数的迅速增加,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向“独二代”的教育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独二代”家庭教育现状,结合父母、家庭及社会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独二代”教育现状分析

(一)优越的物质条件。

作为时代的独特产物,“独二代”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倾注了两代人无尽的关心和疼爱,不仅父母为其提供长期充足的物质保障,祖辈们也倾尽全力。除“4+2+1”独特的家庭结构这一原因外,社会对婴幼儿及学前教育问题也投入了大量热情和精力。舍得为孩子花钱是“独二代”成长的鲜明标签,在为孩子购置衣服、早教玩具等生活教育物品时,甚至出现“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等扭曲的消费价值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投资化倾向,即消费更具品质,追求持续性和计划性,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个性特点。

随着“80后”子女逐渐成为新时代家长,拥有较高学历的“独二代”家长对于孩子们的需求给予了充分尊重和认同。例如,当孩子在游戏中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活动时,无论成功与否,家长都会给予莫大的鼓励,同时不吝赞美之词,如“宝宝真聪明”,“宝贝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家长们有时甚至难以拒绝孩子们不合理的要求,认为这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和勇气,但是对孩子们骄傲、敏感、自私的个性特点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舆论普遍认为:与“独一代”相比,其身上的冷漠、脆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诸多负面问题延续到下一代身上,甚至更为严重。

然而,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到,“独二代”身上独有的特性,例如,早教提前,甚至于孕期就着手胎教,这些行为使得宝宝们更聪明、更灵活,对科技产品的适应能力更强。将“独二代”形容为“互联网一代”并不过分,种种资料和调查结果表明:“独二代”通过网络消遣时间和同学老师互动的时间远非同期“独一代”儿时可比。

(三)隔代抚养。

人类繁衍生息离不开教育,当一个孩子还处在胎儿期时,就已经能感受到母亲和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独一代”有其教育问题及困惑,同样,“独二代”在教育问题上也有其特有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隔代抚养现象普遍,“独一代”缺少时间进行亲子教育。隔代抚养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4+2+1”的家庭结构中,子孙辈数量较以前骤减,老一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照顾孩子的活动中,纷纷将照顾这唯一的宝贝视为己方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少家庭甚至出现“独一代”各自父母因争要孩子的照顾权而争吵打斗的局面,孩子已然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寄托,更是希望和未来。其次,“独一代”大都有各自事业和工作,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并不能改变工作占用大量亲子活动时间的事实,更有甚者,很多“独二代”父母因为过重的工作负担产生的无形压力而忽视或无奈压缩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

(四)培训班的参与。

近年来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仍延续着以往的热度,他们在开发孩子智商潜能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导致的后果就是暑期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次假期开始,父母就忙于各种培训班,如英文、美工、舞蹈、奥数等的报名,以及孩子们疲惫不堪地奔波于各种培训班。

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屈居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大多数父母持有的观点之下。另外,我们更应该看到,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参加各种补习班对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收效甚微,人格培养应注重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3~6岁“独二代”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对于3~6岁“独二代”的性格特点及教育现状,本文已简要给出分析和概括。目前,“独二代”主要处于儿童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育儿价值观,才能促进“独二代”身心健康发展。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积极应对教育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一)适度宠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隔代抚养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祖辈们在教育孩子正常起居的同时,相比年轻父母,更注重传统美德的培养,对孩子们更宽容,更具包容心,这使得祖孙关系更加亲密。但是老人对孩子们没有底线的溺爱更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老辈们的精神寄托,孩子们的愿望哪怕是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都会被轻易地满足。因此,孩子们易养成任性、贪婪、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

基于此,我们呼吁正确对待孩子的需要,积极合理的要求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超出原则、不合理的要求,无论孩子们怎样撒娇、任性、央求都应坚决否定并制止。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事情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和生活的规则,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抗挫折能力。

(二)切忌重智轻德,致力于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

“自己吃点苦没关系,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生存环境”,这可能是多数“独一代”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心声。父母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殷切希望孩子以后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因此在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方面,“独一代”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甚至严重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

孩子们在智力、才艺方面的开发时间与其父母同期相比,已大大提前。这无疑令人担忧,首先这违背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般规律,致力于孩子们智力潜能的开发,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以不束缚孩子的天性为前提。何为孩子的天性?笔者以为0至6岁的婴幼儿的天性就是玩,要玩出活力,玩出精彩,玩出创造性。而如今,孩子们参加各种补习班,在满足了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指导思想外,对孩子们的创造性过早地进行规划和条条框框地束缚,有时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各种补习班不仅占用了孩子们娱乐玩耍的时间,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例如,有时甚至导致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学校放假了,其实比没有放假还要忙,身心厌烦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促生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最后,家长们对待孩子们的早教态度普遍存在重智力开发的倾向,忽略品德方面的培养。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孩子们现如今仿佛一张无历史痕迹、透明洁白的“纸”。可任由家长甚至教师们在上面涂涂画画,是画出五彩斑斓的精彩图案,还是画出单色的图样,只在家长们的一念之间。“三岁看下,七岁看老”这句话既讲述了早教的重要性,更包含了对品德方面培养的重视程度。

因此,对孩子们的早教应遵循一定原则,切忌重智轻德,应积极促进孩子们的德智全面发展。

(三)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亲子活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理应在言行举止、待人处事、行为准则等方面为孩子做出积极的表率,通过自身品德修养、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虽然“独一代”因工作等种种原因,缺少与孩子们亲子互动的时间,但这并不代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变小了。必须承认的是:血浓于水,在孩子们心底深处,最亲近的还是自己的父母,骨子里流淌的亲情是任何人都没法改变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互动。首先,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即使不在身边,也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例如,通过电话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等,告诉幼儿爸爸妈妈在做什么,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周围家人给予的关爱。让他们心理上感动满足,从而有强大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其次,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要带着审视眼光,不合理的要求不能生硬地拒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孩子不答应的原因。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的疼爱也是有原则的,撒娇并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一切。再次,多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独二代”现在仍处于儿童成长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他们亲近社会,回归大自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3~6岁“独二代”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独二代”目前的核心问题依然是教育问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孩子德智均衡发展需要父母、教师,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耿薇.独二代家庭教养问题的案例研究.新课程研究,2012.

[2]但菲,徐桂娟.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的思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

篇7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1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44

201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旨在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宣传,让家长认识儿童,关注儿童的行为并理解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

一、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家长重视幼儿园教育多于重视家庭教育

从“学区价值”看,家长幼儿园关注的点大到办园水平、园所发展趋势,小到班级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多数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且年轻化的家长更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从教师对未入学幼儿进行入学前家访看,行为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等出现比较大的差異,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幼儿行为习惯比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强,入园后对班级规则适应比较快,集体活动及游戏中表现的专注力、细心、自信心等良好学习品质比较突出。

(二)“被动式”家园合作现状为日常

虽说家长是教育的参与者、合伙人,但对于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教师没有责任与义务来承担,家长应该告别“只要是教育就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家园合作的口号呼喊多年,还是呈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学校使劲拉扯,家长被动接受。例如,幼儿园开展丰富的活动指导家庭教育、密切家园合作,有专家讲座培训、亲子游戏、观摩活动等,部分家长不参加或请人替代,甚至参与过程中也表现出不积极的被动状,平时教养幼儿以老人完全替代的不在少数。

(三)“问题”幼儿数量增多,家园教育有断层

从入园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利导致的幼儿行为问题呈逐步上升趋势,就拿特殊癖好来说,某一个小班有36个幼儿,开学初要带小被子、玩偶上学且不离手的孩子有4个,吃饭、上课、游戏、睡觉、外出活动都不肯放下,一旦离开便不安且哭闹不止。从家长处了解,几乎都是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家长认为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这些“特殊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家长陪伴的缺失,幼儿对这些物品的依赖取代了对亲情的依赖。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亲子互动不断形成亲子依恋关系的时刻,家长却以避免哭闹为目的,用物品加以安抚,久而久之,便形成特殊问题,再想试图切断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则须花上更多时间与精力干预与矫正。

二、家庭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家长理念固化,受自己童年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家长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均呈现多样化趋势,初生家长与二孩家长年龄相差几岁到十几岁的比较多,甚至有差二十岁以上的,就家庭教育课程的实施推广来说会面临比较大的障碍,年龄偏大的家长思想固化,往往会受自身童年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当下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沿用祖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普遍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品”,这样的权威性亲子关系是常态。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理性对待孩子的犯错,而是使用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其次,家长群体中,这些年龄大的家长很多有两个孩子,“大宝照书养、二宝当猪养”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放任式的教育导致的一些弊病显而易见。

(二)代际教育影响,一定程度上干扰正常的家庭教育模式

代际教育问题是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常见的干扰。这一代孩子的父母自身是独生子女的很多,祖辈对他们的教育比较娇宠。而且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父母的工作原因,完全由祖辈在承担幼儿的家庭教育,虽说有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养祖辈有比较高的觉悟,但绝大多数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隔代教育问题上暴露出比较多的问题:毫无原则地宠溺骄纵;与孩子互动方式简单;关注生活方面远远多于关注个体发展……如此循环往复,难以改变现状。

(三)缺少强制性,模式较模糊,推广有难度

一个家庭中,家庭教育是否发生、是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发生频率及效果无法计算,也无法用某种量化标准来界定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只有当某个孩子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个性问题、习惯问题等时,才考虑到是否因家庭教育问题而产生。社会层面目前也无法通过强制行为,为准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

三、家庭教育的创新模式

(一)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

学校机构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形式,将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方法等进行宣教,更多是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进行推广。

(二)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

学校机构建立一支专业指导团队,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工作骨干教师、家长志愿者等成员组成。明确工作室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分工,通过问卷、量化分析等手段每学期排查各班家庭教育现状,依据排查结果或主动寻求指导的家庭进行家庭定制矫正方案,按计划给予辅导,做好个案跟踪,灵活调整矫正计划。

(三)社会保障家庭教育管理机制

设想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将家庭教育纳入终身学习,须定期进行学习,不同时期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可分为0-1岁新生儿家庭教育课程、1-3岁低幼儿童家庭教育课程、3-6岁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中学)家庭教育课程、青春期家庭教育课程……内容有必修课、选修课,将家长的学分与个人信用、保障机制挂钩。社区开设“家庭教育门诊”,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新手家长上路指南等进行宣教,必要时通过入户指导、案例指导等进行干预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郭瑞仙.试论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东西南北(教育),2017(2).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教育问题 对策

一、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1)“留守儿童”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叶敬忠等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一般指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在外务工而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扶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还有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上限界定为16周岁,即16周岁以下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孩子均为“留守儿童”。

诚然,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一般认为,留守儿童产生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产物。在我国现代化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

(2)我国现有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及规模

从多项研究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大多聚集在劳动力输出规模较大的省份,以四川省为首,还包括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其中由于广东、江苏等省内劳动力流动较大,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留守儿童。

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各项研究成果之间略有差异。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估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多达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根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另外据全国妇联2006年提供的数据,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规模已相当之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3)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根据儿童的监护状况,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儿童单独留守家庭。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年龄较大的儿童独自生活;其二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家中儿童虽独自留守,但由居住临近的亲属邻居提供帮助。b.“单亲”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仅和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c.隔代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d.其它监护家庭。即留守儿童由其它亲属或非亲属监护人代为监护。

(4)留守儿童受教育结构分析

由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可以看出,他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涉及部分大龄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从研究结果来看,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小,而且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呵护,早期教育严重确实。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较为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此阶段主要面临学业和心理健康的挑战。大龄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随父母外出务工。

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列举及成因分析

(1) 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早期教育缺位。在农村,55%的0~5岁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的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亲情教育缺乏。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行为教育架空。留守儿童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再加上隔代监护或他人监护的缺陷,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抽烟、酗酒等,更有甚者破坏社会治安,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 学校教育问题重重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学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

学校体系的不完整。近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得到普及,但由于教育经费等原因,许多原有的村级中小学被合并,而且学前教育在农村普遍较弱,这样由于农村学校体系的不完整性给留守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带来挑战。

学业成绩方面。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差或呈下降趋势,仅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较好或呈上升趋势。我想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和父母的学习监管程度有关,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在学业上得不到父母较好的监管,因此往往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导致较为拙劣的学业成绩。而部分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由于增加了同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更愿意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由此弥补了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进行直接辅导的缺陷,其学习成绩往往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道德发展方面。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往往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较为缺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成为学校不得不直面的严峻挑战。而在我国农村学校,往往更看重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应试、升学压力较大,甚至无暇从事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根本无法从学校得到弥补。由此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社会甄别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很有可能接收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并在这些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人格养成方面。心理学诸多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父母及家庭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或暂时处于“亲子离散”状态,加之伴随外出务工出现的父母离异状况,常常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社会焦虑、缺乏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一系列感受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自信缺失、自尊受挫,人格发展走向畸形。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任务。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学校是使人成人的地方。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目前,建立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宿制学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寄宿制学校数量有限,设施较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其次,即使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地区,由于管理不力,只管不教,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不到解决,寄宿制学校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3) 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社会教育往往被忽略,具体表现为:

留守儿童社会活动方式单调。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活动设施,因此对倡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社会活动造成限制。

农村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赌博、游手好闲等社会环境往往深刻影响留守儿童,使他们放弃学业,整天在外游荡,甚至参与赌博、盗窃等不良社会活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1)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以及监护人教育

家庭背景是造成学生学业、品德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父母则是家庭中影响孩子的直接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或暂时跟父母分离,主要跟祖辈、亲戚生活,有的甚至独自生活,因此的不到较好的监护。目前,有些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实施“家长制”、“托管家庭”等制度,即由留守儿童祖辈、亲戚之外的其他人或家庭来代为行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祖辈、亲戚的观念以及其他监护人的精力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仍然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因此,加强监护人教育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已经尝试建立“家长学校”、“爷爷奶奶学校”等,以期通过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更加重视儿童的监护问题,更加理智地行使监护权,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 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的联系

其他监护人往往很难满足留守儿童在亲情上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预防留守问题儿童的产生。

(3)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龄前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即使接受学前教育,由于师资、经费等限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强化学前教育师资建设,优化学前教育环境,提升留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无疑成为解决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举措。

(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道德及人格教育

学校不应该只是学生升学的工具,还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与人格养成的场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往往更容易产生道德和人格危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成为社会代表者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作为影响者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备爱智统一的教育品格,用爱去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用智去化解留守儿童的困惑,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些学校专门开设了相关德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和人格教育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5)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仍有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要提升寄宿制学校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寓教于管,配备生活老师,加强与学生沟通,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寄宿制学校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6) 净化农村社会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往往在规模、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四、 评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势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着城乡体制、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将暂时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杨照 著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吴康宁 著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江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9年第一期

[4] 王章华、黄丽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问题与思考,09年第一期

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性格养成。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帮助学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X市为例,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对X市五县一区的每个县区都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对抽取到的乡镇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对象为0至6岁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幼儿园教师,研究共调查了18个乡镇,发放两种调查问卷,一种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共发放108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回收率为88.9%;一种幼儿园问卷,共发放54份,收回54份,回收率100%。

2.访谈法

本研究对X市18个乡镇的36所幼儿园园长、乡镇干部及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了随机访谈,实地观察了36所幼儿园及乡镇的具体情况,分析了18个乡镇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整体状况。

3.观察法

本研究课题组成员赴X市五县一区的18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观察,对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幼儿园管理以及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等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状况

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家庭结构类型的调查结果如下:单亲抚养有57个,占59.4%;隔代抚养有26个,占27.1%;亲戚抚养有13个,占13.5%。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监护人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55.4%,初中学历的占33.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1.5%。监护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留守学龄前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父母亲子联系较少,亲子教育缺失。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平均每周电话联系1次及以上的仅为17人,占17.7%;每两周联系1次的有22人,占22.9%;每月联系1次的有29人,占30.2%;一个月到半年联系一次的有14人,占14.6%;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的有8人,8.3%;从未联系过的有6人,占6.3%。调查发现,该地区86.9%的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对亲子教育的看法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吃饱喝好。56.1%的监护人认为,0至6岁儿童有必要进行学前教育,但监护人对学前教育的看法,仅为幼儿园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监护人仅为3.4%。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在外为生计奔波,亲子关系缺失,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易引发各种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86.9%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不了解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是什么,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意外伤害及违法犯罪的受害者。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状况

1.幼儿园硬件设施不达标,幼儿园条件差

调查发现,该地区幼儿园在园舍、场地及设施等硬件方面基本都不达标。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40.3%的幼儿园园舍面积不足800平米,31.3%的园舍面积在800至1000平米之间,园舍在1000平米以上的仅占28.4%。

2.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学历较低,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职称偏低。在被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70.3%,中专以下学历者为20.3%,中专以上学历者9.4%。73.2%的农村幼儿教师无职称,有职称者占26.8%。调查发现,平均每班留守儿童占幼儿园班级人数比例为:超过班级总人数一半以上的为36.8%,占班级总数20%至50%的为43.4%,占班级总数20%以下的为19.8%。农村幼儿园中85.7%的幼儿教师在平时的班级教学中并未对留守儿童特殊照顾。农村幼儿教师精力和体力有限,不能全面、细致地照看每一个留守儿童,更不能及时地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状况

1.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不够

调查发现,河南省X市的政府部门并未专门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照顾,仅仅是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进行帮扶,帮扶的家庭有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而广大留守儿童并未成为帮扶对象。各乡镇也曾考虑过为农村留守儿童改善幼儿教育条件,但是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政府对留守儿童的作为。

2.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缺乏调查

发现,X市农村地区完全没有社区教育,更没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以村委为单位的社区,社区教育的实施率为0%。X市农村地区83.6%的乡镇都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主要是儿童游乐场和育婴店。社区教育的缺乏,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放任自流,不利于孩子成长。

四、建议与对策

(一)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

注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就应该考虑家庭情况,至少有一方留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如若不能,也应该为孩子选择有身体条件和经济能力的人做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不管父母外出打工离家有多远,都应该经常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与沟通,让儿童感受到父母之爱。另外,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全面考察临时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和文化素养,考虑他们是否有责任心和爱心,能否较为科学地教育留守儿童,能否为留守儿童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

(二)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硬件条件

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软、硬件条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幼儿教师师资引进,提供多样的幼儿教师研修培训渠道,设计合理的研修内容,设置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从而全面改善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本研究中的幼儿园硬件条件,主要是指幼儿园园舍、场地及设施等方面。改善幼儿园硬件条件,给幼儿提供足够多的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能够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非常重要。农村幼儿园应在儿童入园的时候,对儿童家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儿童成长记录袋。幼儿教师要在成长记录袋中,详细登记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随时记录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包括在园的日常表现、心理变化、与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的情感沟通情况等。幼儿教师通过成长记录袋,更细致地监控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地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沟通,以尽快解决问题。

(四)加强政府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

在政府引导下的社区帮扶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各个社区或者村庄,应该设立留守儿童成长帮扶小组,在帮扶小组领导下,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聘请教育专家开设讲座、发放育儿知识教育资料、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也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适当的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儿童的“留守”这一社会现象必将长期存在,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发展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建议

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推算,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1]那何为留守儿童呢?应用伦理学辞典指出:“留守儿童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往往难以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也缺失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为此,本文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家庭教育简述

有家庭才有家庭教育。对家庭的定义有很多,日本学者森冈清美先生认为:“家庭是以夫妇、亲子、兄弟等少数近亲者为主要成员,由成员间深厚的相互感情联系结成的、最初的社会福利之间的集团。”[2]在此基础上,家庭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就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就是家庭中的中年长者(其中心为父母亲),对其子女及其他的年少者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3]本文主要采用狭义的家庭定义。《汉书》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即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与品行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因而家庭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重视的教育基地,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悄然的接受着家庭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意大利著名家庭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过:人类3岁以前所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成人花60年拼命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量。这些都表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之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亲子分离”——农民工家庭的父母亲与子女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正是“亲子分离”这一现象诱发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父母的教育观念问题

1.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工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态度是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他们把教育狭义的理解为学校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亲子分离”的状况,农民工父母对子女难以进行有效的“言传身教”。2.大多数农民工父母仅把自身当成“养”孩子的人。他们认为只要给子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就完成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对孩子的爱主要通过买衣服、买礼物、买好吃的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很少与子女进行情感的互动交流。3.大多数农民工父母与子女的交谈时间短,同时由于自身因素,与子女的交谈主要涉及的是孩子的学习和衣食,特别是某些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会给孩子形成一种“爸妈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我”的错觉。

(二)监护人的教育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把子女交给他人抚养时,通常有三种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1.隔代监护,是指由祖辈抚养孩子。祖辈和孩子相差较大,教育思想落后,一是生活中祖辈常常溺爱偏袒孩子,致使孩子从小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性和道德观念。二是祖辈的知识水平有限,难以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2.同代监护,是指由父母的同辈人抚养孩子。同辈人是思想较为开放,但对孩子的照顾主要是在生活方面,即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对于孩子的内心情感缺乏沟通。3.自我监护,是指孩子自己监督管理自己的生活。由于缺乏长辈的关心和引导,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一方面心理上往往缺乏安全感,会感到孤独;另一方面他们容易走上歧途,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事实证明,监护人的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监护人只是尽到照顾孩子的责任,甚至某些监护人由于自身的因素,会对留守儿童实施虐待等,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三、缓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建议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农民工父母和监护人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1.要改变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父母的责任不仅是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教孩子,正如《三字经》提到:“子不教,父之过”。同时要摈弃“放任自流”、“棍棒教育”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2.农民工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外务工时,应多打电话给孩子,在电话中与孩子保持定期的联系,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和成绩,更要加强同孩子的情感沟通,对孩子的学习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回家后,要重视自身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加强对孩子的榜样示范。3.农民工父母要加强同孩子身边人的联系,其一是加强同监护人的联系,关心孩子的生活;其二是加强同孩子教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形成对孩子的整体认识;其三是试图取得与孩子好朋友家长的联系,了解孩子的真正内心。

(二)监护人要构建一个亲密的家庭教育环境

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的临时抚养人,要富有责任心,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适的家庭环境,同时监护人要加强同孩子的交流,不仅是生活细节的交流引导,更重要的是与孩子的内心进行情感交流。只有监护人和留守儿童间进行了融洽的互动,才有利于使孩子消除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寂寞感,心灵得到满足。留守儿童是这个时展的牺牲者,[4]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在此呼吁大家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J].中国妇运,2013(6).

[2]望月嵩著,牛黎涛译:《家庭社会学入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3]起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94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