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的逻辑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类比推理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类比推理的逻辑关系

篇1

【例题1】南京∶金陵

A.昆明∶春城B.广州∶穗C.太原∶晋D.北京∶蓟

【答案】D。

解析:本题中,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D都符合要求。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金陵是南京历史上有过的名称,而A中春城是昆明的别称,B中广州的简称为穗。只有D项中蓟是北京古代的名称。也就是说,在本题中若要得到正确结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逻辑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找出类比推理对象之间的共有属性,这样才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第二,注意: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顺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绝不能忽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题1】水果:苹果

A.香梨:黄梨B.树木:树枝C.家具:桌子D.天山:高山

【答案】C

解析:这是2014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一道类比推理题。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

A.安徽:黄山:合肥B.陕西:华山:西安

C.君山:湖北:武汉D.衡山:湖南:长沙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君山在湖南省。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篇2

关键词: SSAT测试类比题解题方法

1.引言

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是美国中学入学考试,相当于中国的中考。它创建于1957年,是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中学入学考试委员会SSATB(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 Board)命题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中学,尤其是私立中学,提供筛选生源的标准化分数,适用于希望进入美国中学学习进而就读美国名校的学生,所以SSAT成绩是申请进入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私立中学的重要参考指标。

SSAT的试题是直接从题库调用的,所以每个学生的题目都不一样,至今没有考生是重复使用同一试卷应考的。考试提供两种程度的测试:低年级Lower Level(在美国就读5-7年级的考生,相当于在中国就读五年级―初一的学生)和高年级Upper Level(在美国就读8-11年级的考生,相当于在中国就读初二―高二的学生),但两种测试的考试形式相同,测试内容都包括作文(Writing)、数学(Quantitative)、语文(Verbal)和阅读部分(Reading Comprehension)。在语文的第二部分中,有共计30道类比题(Analogy),考查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及辨认词与词之间的逻辑推理能力。

2.SSAT类比题分析

2.1SSAT类比题题型分析

SSAT类比题通常由题干和选择项构成。题干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X is to Y as;另一种是X is to Y as M is to。题干下是5个选择项,每个选择项由小写的单词构成,根据不同的题干选择项也相应地分为两种:一种是M is to N;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一个单词N。考题要求考生从5个选择项中挑出一组其逻辑关系与题干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相等同的词汇。如第一种情况:

Meandering is to river as_________(“曲折的”“小河”正如同_________)

(A)winding is to road(“蜿蜒的”“公路”)

(B)wandering is to wave(“蜿蜒的”“波浪”)

(C)scudding is to cloud(“飞掠而过的”“云朵”)

(D)chugging is to train(“发动机突突作响的”“火车”)

(E)rolling is to ship(“摇摇晃晃的”“轮船”)

题中、题干的两个词之间存在着修饰与被修饰的逻辑关系,更体现了河流弯弯曲曲流动的途径,在5个选项中,只有A存在类似的曲折型的运动途径,即公路也是弯弯曲曲的形态这样一种逻辑类比关系,其余四组词则不存在与题干词汇之间的类似形态关系。又如第二种情况:

Sapling is to tree as cub is to_________(“树苗”和“树木”正如同“熊崽”和_________)

(A)moose(“驼鹿”)

(B)pine(“松树”)

(C)goat(“山羊”)

(D)cedar(“西洋杉”)

(E)bear(“熊”)

题干中两个词X(sapling)与Y(tree)之间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变体的关系,选项中的5个词只有bear与cub一样属于这种逻辑关系,cub是bear的幼兽、熊崽;当一只幼兽(cub)长到成年就会成为一只熊(bear),所以答案是E。

类比(Analogy)原指一种非逻辑性比喻,是将一件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与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另一事物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类比题的形式接近中国古代的对对子。题干中若为frog对toad,答案可以是turtle对tortoise(内在联系为水生对陆生)。这种题目在横向的两个词之间挖掘内在逻辑关系甚至是拼写上的联系,然后纵向寻找逻辑关系相同的选项。类比题所要考查的词汇之间可有多种关系。它们可能是最直观的相反关系,如“上(up)和下(down)”,也可能包含某种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如“蹦跳(hop)和兔子(rabbit)”。当然也不乏多种关系的结合,如“航天飞机(airplane)和直升飞机(helicopter)”:都是一种交通工具,都是有飞行员(pilot)来驾驶操作的,都是在空中(sky)运行的。所以与“航天飞机(airplane)和直升飞机(helicopter)”最匹配的类比组应该是“汽车(automobile)和卡车(truck)”(交通工具―司机―马路)或者“快艇(yacht)和潜艇(submarine)”(交通工具―船长―水中)。

2.2SSAT类比题逻辑关系分析

SSAT中的类比题不仅要求考生知道单词的意思,而且得从中找出之间的关系。其实类比推理常见的逻辑关系主要有纯逻辑方面的和常识方面的。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2.2.1逻辑方面

2.2.1.1类属关系型(属种关系型)。如:

junk is to boat(帆船是船的一种)

sedan is to car(小轿车是汽车的一种)

2.2.1.2对比关系型。不仅包括互为反义的关系,还包含不同点或相似点在程度上的对比关系。如:

wet is to dry(潮湿的和干燥的)

drip is to stream(水滴和溪流)

2.2.1.3整体与局部关系型,或者局部与局部关系型。如:

pedal is to bicycle(踩踏板和自行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flower is to petal(花朵与花瓣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pedal is to wheel(踩踏板和车轮都是自行车的一部分,即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2.2.1.4因果关系型。题干中的两个词与选项中的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它包括原因和结果、行为和反应等。如:

fire is to heat(火焰是因,热气是果)

explosion is to debris(爆炸是因,碎片是果)

2.2.1.5同义关系型。即在这一类型的考题中,题干的两个词是同义词,选项的两个词也得是同义词,但不一定与题干的两个词同义。如:

often is to always(经常,通常)

seldom is to rarely(很少,不常)

2.2.2 常识方面

2.2.2.1地理关系型。即地域关系、地理位置。如:

Ecuador is to Bolivia(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都是南美国家)

Australia is to New Zealand(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太平洋岛屿国家)

2.2.2.2生活常识型。包括工具与其作用,测量工具与其测量对象,特定环境与其专门人员或个体,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等。如:

pen is to note(笔和本有内在使用功能上的关系)

golfer is to clubs(高尔夫球手和球杆之间是专门人员与专门工具的关系)

clock is to time(钟表和时间是测量工具与测量内容的关系)

ruler is to distance(尺子和距离也是测量工具与测量内容的关系)

thermometer is to temperature(温度计和温度,逻辑关系同上)

speedometer is to velocity(速度计和速度,逻辑关系同上)

SSAT类比题所考词汇间的逻辑关系错综复杂,远非若干个类型可以概括得了。SSAT类比题意在测试考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所考词汇的难度等级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中学生来说一般都较高。此外,SSAT所考词汇涉及面非常广,有些词甚至属于专业术语。如percussion(打击乐器组),cymbal(铙钹,高音音栓之一)等。同时,SSAT类比题除测试词汇量外,还测试考生对词汇间错综复杂的类比关系的辨认能力,所以考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反应能力也决定成绩。

因为SSAT类比题的形式只是6组单词,没有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供考生判断词汇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在仅仅知道单词词义的情况下,要迅速在15分钟内准确答完30道题,绝非易事。据美国一份统计资料称,亚洲地区考生SSAT语文部分得分普遍偏低,平均分仅为300分(满分800分)。这与SSAT类比题难度太大不无关系。

3.SSAT类比题解题方法

要取得SSAT类比题的好成绩,首先必须有效地扩大词汇量。据统计,在高级SSAT测试中要求的词汇量达到9000水平,低级SSAT也达到7000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词汇量。其次,要理解和熟悉命题者的逻辑思路,熟悉掌握做类比题的方法和策略。

SSAT类比题中,词汇间的关系一般是必要而明显的,但命题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关系。因此,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遣词造句法、词性法、排除法等,其中运用最多且行之有效的是排除法。

所谓排除法,即是先将与题干一对词明显不相关的选项排除掉,再对剩下的选项答案加以推敲比较。如:

Inflate is to expel as_________(充气和放气)

(A)blow is to inhale (吹出和吸入)

(B)add is to subtract (增加和减少)

(C)grow is to maintain (增长和保持)

(D)eat is to exercise (吃和运动)

(E)fill is to drain(装满和排出)

题干中的两个词互为反义词,C、D两组词没有必然的相反关系,可先予以排除。再比对题干中的词汇,inflate是将气吸入的过程,expel则是将气放出的过程,但显然B选项没有这种方向关系,可排除。A虽然存在相反关系,但与题干中的词方向不相同,也可排除,剩下的E恰为方向相同的反义关系,所以是正确的答案。

4.结语

SSAT考试总分为2400分,其中作文不记分,但都是学校录取学生时的重要依据。按照等级分来说,通常TOP100的学校要求SSAT成绩在1800以上,而TOP20的学校要求成绩在2200以上。如果国内考生想就读美国顶级的私立高中,那么SSAT总的成绩一般不能低于2000分。大部分学校非常重视语文部分的成绩,如美国的许多优秀私立高中要求考生语文测试部分的得分不得低于600分。类比题在SSAT语文测试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加SSAT考试的考生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词汇量,辅之以大量的配套练习,熟悉命题思路,熟练掌握做类比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推理;高考;遗传题

高考往往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常见的考查形式是给出一个新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对设置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学的考查也不例外.从高考试题来看,遗传学是必考内容之一,而遗传规律又是高频考点,特别侧重考查学生运用遗传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灵活运用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推理解答高考遗传学试题.

1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推理的概念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1].其一般形式是:

A(类)对象具有属性a、b、c、d,

B(类)对象具有属性a、b、c,

B(类)对象也具有属性d

这里A、B表示两个(或两类)作类比的事情,a、b、c表示A、B共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叫做“相同属性”;d是A事物具有从而推出B事物也具有的属性,叫做“类推属性”.萨顿就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说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假说演绎推理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此方法各环节的逻辑关系如图1.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等,这些遗传学经典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推理.

2高考试题中两种推理的考查形式

典型例题1(2018年全国Ⅰ卷理综32题节选)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见表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表1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預期结果).

解析第(1)题第一空,题干问:根据杂交结果能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那么可以根据上述两种可能性分别作出不同假说.先假设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在此基础上演绎推理,结果如图2;也可假设无眼为显性,推理结果如图3.从推理结果可知,子代有眼、无眼个体比例接近1∶1,且有眼和无眼个体中雌雄比例相当,与题目给定的实验结果一致,可得出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结论.再假设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且无眼为显性,进行演绎推理,结果如图4,同样与表中实验结果相吻合,可得出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通过前面的假说演绎推理可得出答案,根据题中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第(1)题第二空,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有眼和无眼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根据前面的推理结果如图4可知,当“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眼为显性”假说成立.接下来只需假设“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眼为显性”,进行演绎推理,推理结果如图5,与表中实验结果不吻合,因此,该假说不成立.由此得出结论,当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眼为显性.推理结果即判断依据,即当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有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分离.

第(2)题,题干问: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表1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该小题同样可通过假说演绎推理解答.由图2、图3的推理结果可知,当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无眼为显性或者隐性均成立.但是若无眼为显性时,子代无眼个体无论雌雄均为杂合子;当无眼为隐性时,则子代无眼个体均为纯合子.根据上述推理结果差异来设计实验,即让子代无眼雌雄个体相互,观察并统计下一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演绎推理过程如图6、图7,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典型例题2(2018年全国Ⅲ卷理综31题)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见表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上,依据是;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2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比例.

解析本题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即可快速而准确得出答案.第(1)题要求考生根据表2中数据推知控制甲组和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布情况,可分别将甲组和乙组的杂交过程和结果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相类比.孟德尔利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产生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通过假说演绎法最终得出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能够自由组合.

将甲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特别是其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相似,由此推理甲组控制红、黄和二、多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乙组的实验过程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相似,分析其F2结果发现圆、长和单、复的分离比均为3:1,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相类似,即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比却不是9∶3∶3∶1,或者其变式.因此,推理乙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篇4

关键词:逻辑真理;真理符合论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针对其所表达的知识或信念的,例如:“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这个命题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是个真命题。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现代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科学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

莱布尼兹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哲学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规律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发展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科学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篇5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按照科学发展史的顺序,该内容是遗传因子发现、减数分裂过程发现的延续。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萨顿假说、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联系“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的桥梁。教材叙述了从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到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提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这一科学探究的历程对学生来说是较好的科学史教学材料,同时也是学习后续内容如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等的基础。

2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具备了“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概念,了解了染色体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顺理成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已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但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并做好应对意外生成的准备。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1)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2 能力目标

比较、推理、观察、分析的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科学探索中的质疑、求实、创新精神,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4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方式讲授,本节课会有以下不足: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直白地告诉学生,教学过程将平淡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缺少了体验“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两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的机会。这样会使教学远离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

笔者将本节课设计成基于问题导引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承前启后的系列化问题,既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指明了方向,避免课堂上学生盲从地探究。最终,学生在这些层次化问题的指引下,经过思考、讨论、分析等思维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深刻理解了本节课的结论。另外通过延伸的问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为其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铺垫。

5 教学过程

5.1 引入

教师简述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和魏斯曼提出的减数分裂过程的科学史,提出学案上“复习回顾”部分的3个问题:

(1) 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画图,并总结Y、y和R、r两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变化规律。

(2) 依据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图示,总结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3) 孟德尔提出的成对遗传因子与减数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通过回顾、思考,不难总结出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无意识地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比教师举例讲述什么是类比推理,更为深刻。而且,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很自然地聚焦在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

5.2 萨顿的假说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萨顿照片和实验材料――蝗虫,并展示提问学案上“课前预习”的3个问题:

(1) 萨顿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2) 萨顿假说的依据是什么?

(3) 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吗?

这一部分知识在课本上有较为详细的文本叙述,且难度不大。所以笔者设计为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展示。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亲自体验了“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学生的兴奋点也自然转移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的探索。

5.3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摩尔根和实验材料――果蝇,并提出问题①: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有何优点?结合教材的文本描述和教师的提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难事。

接下来,教师课件展示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和红、白眼果蝇图片,并提出问题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需要把教材中的遗传图解转换为规范的语言描述。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自然过渡到“如果我们是摩尔根的研究助手,面对这样的杂交结果,我们又该做何分析呢?”教师提出问题③:根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① 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哪个是显性性状?为什么?

② 实验结果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吗?

③ 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了什么?

④ 用孟德尔遗传规律分析,什么现象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完全可以解决前3个小问题。但对第四个小问题充满了疑惑。这时,教师适时讲述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及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并举例说明性染色体上基因型的表示方法。

为下面探究环节做好知识的铺垫。

然后提出问题④:如果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如何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几种可能的假设?与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结果都相符吗?

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学生的分组讨论激烈展开。教师引导学生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学生先提出四种假设。假设Ⅰ:位于常染色体上(P:WW×ww);假设Ⅱ: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P:XX×XYw);假设Ⅲ: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P:XWXW×XYw);假设Ⅳ: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P:XWXW×XwYw)。给过讨论,学生很快排除假设Ⅰ和假设Ⅱ。

教师提问,学习小组代表演板假设Ⅲ和Ⅳ的遗传图解,并分析结果。学生不难发现两种假设都可以解释摩尔根的实验结果。此时,学生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⑤,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分析: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以验证各假设的合理性?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测交的实验方案,并演板、分析。

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得以有效突破。通过这一系列逻辑关联的问题的导引,学生的逻辑推理、实验设计与分析、发散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虽没有进行真正的实验探究,却亲身体验了“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过程。

5.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细胞减数分裂模式图,引导学生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并提出问题⑥:用细胞减数分裂模式图,分析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还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通过设置新的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总结,不仅加深学生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解,同时又突出了摩尔根的“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这一环节既解决了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学习提出了任务。

6 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逻辑思维;中学数学

一、数学课堂上的“教”与“学”

要正确处理好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在发展智能的指导下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达到高质量,在智能发展上达到高水平。在数学概念的教和学两个方面,一定要重视概念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掌握概念的要求要严格,使学生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如学生在学习函数这个概念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在函数概念中涉及到的两个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及它们之间元素的对应关系,弄清这个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函数这个概念。在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方面,不能仅仅背会这些公式,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逻辑知识的讲解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是教会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提高他们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运用了许多与逻辑知有关的数学内容的推理证明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和内容,通俗地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它来指导推理、证明,这会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运用穷举法证明问题是,经常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等情况。那么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学生掌握概念的分类方法和要求。数学内容的讲授应加强逻辑严谨性。例题、习题应适当增加些思考题、证明题、讨论题等,借以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三、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

智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积累和更新,即使老年人,通过学习,也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但一个人的智力增长最佳年龄是在从出生到十七岁,错过了这个时期,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教学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严谨、文字要精炼、准确、规范、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对学生证题的叙述要从严要求,着力纠正学生所犯的逻辑性错误,对于学生不同的正确解题法,教师首先要给以肯定,以鼓励学生不断开阔思路,敢于创新。在平面几何证题的教学中,不主张把过于艰深、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难题给学生去做,在教学上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可能遇到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章、节教学的连贯性

在数学各科、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归纳、总结、教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形成知识新的概念结构。初,高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都设有小结一节。教师要重视小结的教学,要突出新知识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椭圆、又曲线、抛物线,分别是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均可统一在二次曲线的概括结构之中。在向学生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可向学生介绍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及探索解题方法时就要常常用到它们。这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分散在中学各个学习阶段的推理方法归纳上升到新的概括结构。这种引导学生的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按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层次不断形成新的概括结构,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篇7

关键词 高中学生 解题方法 联想法

一、引言

数学解题的本质就是寻找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解题的整个思维过程实际就是一系列联想推理的过程,所以有意识的运用联想法,符合数学解题过程的思维习惯。就具体数学解题而言,联想就是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其实质上也就是把解决某特殊问题的原则方法等“移植”到相近的问题上面去,从而迅速地找到解题的方案。联想法又可分为化归联想法、构造联想法和类比联想法等,下面将结合具体事例一一介绍。

二、化归联想法

化归联想法的思想是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例1、例2),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例3),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问题(例4),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以下举例说明:

例1: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 求证: 方程

b2x 2 + ( b2 + c2 - a2) x + c2 = 0 没有实数根。

解题思路: 此题从题设条件和形式来看, 是涉及几何与代数的综合题。就其实质而言, 它与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和二次曲线等都有联系。要证明的结论, 是以字母为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联想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条件, 此题实际上是要证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b2 + c2 - a2) 2 - 4b2c2 < 0 成立。由此又联想到因式分解, 将判别式分解成因式的连乘积, 再联想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来判别连乘积的符号, 便得证命题。

例2: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取值都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等价关于m的不等式(x2-1)m-2x+1

例3:已知n为自然数,实数a>1,解关于x 的不等式:logax-4loga2x+121oga3xn(-2)n-1loganx >loga(x2-a)

思路分析:初看此题,表达式令人望而却步.其原因主要是对不等式左边的结构识别不清,因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化简。为此,不妨考虑:

n=l时,不等式化为:logax>loga (x2 一a);

n=2时,不等式化为:logax

n=3时,不等式化为:logax

由此联想,运用换底公式,原不等式一定可化为:

logax >loga(x2-a)

从而只须讨论n为偶数,n为奇数两种情况即可解决此问题.

例4:设x>0,y>0,z >0 求证:

+ >

证明:注意到x>0,y>0,z>0,且,此式表示以x ,y为边,夹角为60。的三角形的第三边。同理,也有类似的意义.因此构造如下图所示的多面体O-ABC,

使∠AOB=∠BOC=∠COA =60。 。设OA=x ,OB=y,OC=z.则AB=,同理,BC=CA=

由在三角形ABC中有AB+BC>AC,即证得题设不等式成立.

三、构造联想法

所谓构造法联想法,就是利用已知条件和相关的数学关系式,在思维中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对象,即构造一个辅助问题。从而,使原问题中隐讳不清的关系和性质在这个“模型”上清楚的表现出来,并借助该辅助问题间接的解决原数学问题的方法。常用的构造联想法有构造数列联想法(例5)、构造方程联想法(例6)和构造函数联想法(例7)。以下举例说明:

例5:据报道,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现已达国土面积的14%,某林场去年底森林木材储存量为a立方米,若树林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计划从今年起,每年冬天要砍伐的木材量为立方米,为了实现经过20年木材储存量翻两番的目标,问每年砍伐的木材量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设从今年起的每年年底木材储存量组成的数列为则

依次类推可归纳出

根据题意

利用可计算出代入得

即每年砍伐的木材量的最大值是去年储存量的

说明an本题通项也可以不通过类推得出,如用递推公式an+1

可得

这表明数列{an-4x}是以a1-4x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那么

当在归纳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猜想的同时,考虑问题的特征,寻找不同条件下的一般化处理方法,这一切应注意数学上的推理与变形.

例6:ABC已知三内角A、B、C的大小成等差数列,且,求A、B、C的大小。

由题知,联想到,由A、B、C成等差数列,得,故。

tanA、tanC是方程的两根,得。当AC时,tanC=1,得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是最常见的思路,不可忽视。

例7:(1)在实数范围内解

(2)解不等式

方程与不等式都是高次的,展开求解是不现实的。根据其自身特点,分别作适当的变形,然后构造函数,再利用函数的有关性质求解。

(1)原方程变形为。

设函数f(t)=t5+4t,上述方程即为f(x2-x+1)=f(x)。

由于f(t)在t∈R上是单调增函数,故若f(t1)=f(t2),则必有成立。因此x2-x+1=x,即,故原方程有唯一解x=1。

(2)设,x∈R,易证f(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f(x)为奇函数,从而f(x)在(-∞,+∞)区间上为增函数,

原不等式可化为,f(x)+f(x+1)>0即f(x+1)>-f(x)=f(-x),即。

四、类比联想法

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 从具有与命题内容相近或相反特点的数、式和图形的对比联想起, 从而寻求解题方法。常用的类比联想法有概念类比联想法、方法类比联想法、结论类比联想法。

所谓概念类比联想法,就是类比某些熟悉的概念产生的类比推理型试题,在求解时可以借助原概念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举例说明(例8):

例8:若实数x,y满足x2 一8x+5=0,y2一8y+5=0(x≠y).求: 的值.

解题思路:若分别求解关于x、y的方程,再用代入求值的常规方法将不胜其繁.如联想到根的概念可知x,y是方程Z2一8z+5=0的两根.

解:由方程根的定义可知,x,y是方程Z2一8z+5=0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可,

则 =20.

所谓方法类比联想法,就是有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类比性,结合这些方法产生的问题,在求解时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篇8

一、思维导图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高三数学复习中,各种知识小结、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可以采用常规的线性复习方法,数学知识的复习不止是记忆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的复习,重要的是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但是常规复习模式容易使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方法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用思维导图方法表征,用色彩鲜艳,独特的知识组织,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讨数学公式来源,总结方法,激发思维.如复习《集合与简单逻辑用语》章节中,把整个上课过程由传统的线性过程设计为发散性思维导图,

图1 章节数学知识结构机绘图

通过机绘的方法制作的思维导图一下子就把整个知识结构完整地展现出来了,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难点、考试目标不同角度分析章节知识,学生独立地把知识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方便学生自己复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可以用手绘的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手绘技巧,用关键词,线条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意义地构建知识.

二、思维导图与数学解题教学

高三复习一般模式是讲解、示例、练习三部曲,教师仔细讲解,学生模仿总结,练习查缺补漏,其中解题首要环节是如何找到解题突破口.著名的解题专家,教育学家罗增儒教授提出了10大解题策略:模式识别;映射化归;差异分析;分合并用;进退互化;正反相辅;动静转化;数形结合;有效增设;以美启真.笔者把上述十个解题策略总结为三个可操作的策略:差异分析找思路;化归转化变熟悉;数形结合巧结合,其中的差异分析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题思维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联想、想象、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找到题目的差异,从形式上、特征上分析差异,找到解题突破口,关键是学生在平时要善于把数学基础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表征,正确的表征可以减少解题的思维步骤,优化解题过程,在这个方面,笔者采用思维导图表征工具,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高考中,很多试题都含有、等形式特征,试整理中学数学中相关知识有哪些?x2+y2、x2+y2如何在解题中应用?

图2 思维导图与解题思维

通过思维导图对解题过程的分析,清楚地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平面化、简单化、形象化,教师可以直接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查缺补漏.

【例1】 已知a>0,b>0,c>0,求证:a2+b2+b2+c2+c2+a2>2(a+b+c).

分析:如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看到x2+y2形式,笔者要求学生联想高中阶段所有相类似的知识,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工具表征所有的知识,分析其不足,最后发现勾股定理是最佳的形式,启发我们可以用勾股定理把数向形转化,巧妙地把“数”向“形”转化,构建图形解决数学问题.

做完此题后笔者马上要学生练习,及时强化.又举一例说明.

篇9

关键词: 混淆 负迁移 定势 解决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让学生感受、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应用能力产生的关键阶段。我们期望学生能从这个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但是教学中,学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出色,他们对某些知识点混淆,更别说准确地运用。特别是对相似知识点的混淆,并由此产生了对知识点错误的迁移运用。

如果学生能对知识进行正确的迁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学生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将知识进行了错误的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产生混乱,这种错误迁移也叫知识的负迁移。

知识的负迁移,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起干扰作用,它往往发生在彼此相似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由于当新旧知识相关联的部分在内容和形式上虽相似却有本质不同时,原有知识往往倾向于先入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知识;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指明本质区别之所在。负迁移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误区,使学生的概念掌握出现混乱,似是而非,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迁移的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与引导。

一、数学知识负迁移的产生原因

分析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思维定势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为了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常会选取一些常见题型。学生因为接触此类题型居多,产生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习惯定向和思维定势。

例:已知b<0,化简.

错解1:原式=b

错解2:原式=-b

化简二次根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字母大于0,如:化简(b>0),解为b。当条件由大于0变为小于0,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总觉得-a小于0,a大于0,擅自进行知识间的强制、错误迁移,按大于零的方法化简。学生的思维过于狭窄,狭隘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类比定势

当两个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时,往往容易掩盖其相异点。学生通过不恰当的类比推理从而造成知识的负迁移。类比定势常由类比不当引起,其特征是模仿类推、思路固化。

例:1.对错误地化简:=-

2.(1)解方程:+=5

(2)解方程:+=5

上述形式一致、但实质相异的“反例”在教学中屡见不鲜,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求同”与“寻异”并进,在充分运用相似联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的同时,强化对个性的认识,以掌握恰当类比的事实依据。

(三)经验定势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老师讲、自己练等形式,积累下了一定量的“经验题”,一遇到类似问题,便不假思索,以偏概全地分析问题,按原来形成的“熟路”解答和得出“答案”。

例:(-+2)(+2)

错解:原式=1

正确解:原式=(4-5)=-1

错误主要在于:一是由于经常做此类型题,答案基本为1,于是直接写答案;二是说明学生做题习惯差,审题不清,由错误的经验得到错误的结论。经验定势的发生大多由某一十分有把握的观念的驱使,但其思路“固化”。但这一般是暂时的,一经提示或启发,学生往往会立刻领悟有关的道理。

二、解决策略

为避免知识的负迁移,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往往只注意到新旧知识表面的相似性,而意识不到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区别,所以老师对相近、易混的概念,要通过辨析对比,讲清内涵,讲透外延,揭示概念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其实质。为了克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抓住对比的两种对象的同与异,通过对比突出差别,预防和避免干扰。

例:(1)判断正误:=・与=-;

(2)比较4a-2a+8与4a-2a+8=0的异同。

教师还需精心选定练习题目,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如安排一组根式的化简:(b>0)与(ab>0),注重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数学问题是数学发现的起点,又是数学发现的路标,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研究和辨析,利用负迁移,由学生发现新问题,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投入数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努力探究得到的结论,学生印象更深刻。

(三)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随着所学知识的逐渐深化,学生头脑中概念的逻辑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些学生不注意区分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解题往往凭直觉和猜测,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端正学风,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促使正迁移的形成。

总之,教学中要做好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除上述方法外,我们还要依据认知心理学中有关的学习迁移理论来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易定芳.数学教学要防止知识负迁移.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教学 方法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与探究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一贯是“师传生受”“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节课完全由教师滔滔不绝地从头讲到尾,讲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也没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化合物的知识、化学计算,实验技能及思想品德,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真正从“授人以鱼”变成“授人以渔”。下面本人就在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归纳如下。

一、针对基本概念、原理,善用“化学口诀”进行教学

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原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应用,而传统的死记硬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化学口诀”帮助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枯燥知识进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例如,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教学时,学生对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及体积比总是混淆,于是我就用总结的化学口诀“正一氧,负二氢”帮助他们记忆,避免了知识的混淆。还有在进行化合价教学时,对于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学生感觉不好记,比较吃力,这时我将这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重新分类,总结成化学口诀“钾钠氢银+1价,钙锌钡镁+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为-2价。铜显+2铝+3,铁有+2和+3,硫有-2,+4,6。化合价须记清,金正非负单质0”。这样不但琅琅上口,而且规律性强,便于记忆。初中阶段类似这些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我们都可以试着总结成化学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减少记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化学教学中多采用归纳、综合、比较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教学过程为了分散重点和难点,只能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分散进行传授,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连贯的,因此我们必须适当地进行归纳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有连贯性。例如,在初中化学涉及了几个数字的教学,非常分散、零碎,使学生也经常混淆,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就把几个数字进行归纳、比较,让学生练习记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如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③化学式前的数字;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⑤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⑥离子符号前的数;⑦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上的数字,使学生从各数字的意义入手辨别掌握,达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三、教学中重视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对物质的学习多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对化学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对于演示实验不但要成功地完成,而且要重视实验的设计,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现象,研究实验的过程。如在演示CO还原CuO的实验时,组装好实验装置后不要急于实验而是让学生由CO的性质入手分析并讨论是先通CO还是先加热,思考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以及最后点燃的酒精灯分别是什么作用,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生成物,同时还要分析实验后为什么熄灭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加深学生对重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化学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式。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基本药品,生活中我们基本都能找到,所以我们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外,还要重视这些家庭小实验,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重视情感培养

环境保护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为了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展示一些水污染的图片,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然后结合学生身边的事,如不随意浪费粮食,不单是为了节约粮食,也是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还有在我们介绍有机合成材料时,对于塑料的使用,我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辩证地认识塑料的利与弊;让学生开展研究环境保护的课题,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加深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五、教学中重视习题,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