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篇1

关键词:穆斯林;流动儿童;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51-02

一、穆斯林流动儿童问题概述

穆斯林流动儿童是伴随着打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此伴随的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独特的现象,而且将会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这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广大学者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目前,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缺乏长效的机制。在这样的情形下,构建合理的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最近几年,流动儿童这个词语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谓穆斯林流动儿童是指。近年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我国估计有300万流动穆斯林,占全部穆斯林流动人口的10%左右,即约每十个穆斯林中就有一个流入其他地区,并且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由于种种原因,穆斯林流动儿童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就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现状、教育成本等各方面的问题,其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正是基于以上判断,本课题组选择了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这对于民族关系的研究以及各政府部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

本课题以湖北省武汉市为研究地点,因而调查对象限定为武汉市穆斯林流动人口以及生养的子女,不限年龄、职业等。

本课题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的主辅设计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本课题小组通过图书馆和电子数据库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认真梳理武汉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并对国内学者有关此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梳理,使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

调查研究:本课题组与2013年7月在武汉市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针对武汉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447份。同时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取得了一些定量数据。

实地研究: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进行了访谈。访谈以问卷为依据,并对一些内容和典型穆斯林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入提问。通过访谈,我们获得了很多可信和宝贵的显示材料。

(三)研究的意义

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必然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的复杂度。为维护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必须重视和关注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于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穆斯林流动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入学难、入学率低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对部分特殊流动穆斯林的无结构访谈。我们发现,与汉族相比,这些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率偏低。在调查中我们遇到五名年龄分别在4岁、7岁、8岁、10岁和12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前三名穆斯林儿童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后两名能听懂普通话但是面临着书写的困难。据我们分析,这些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率偏低主要是由于语言和书写方面的障碍导致的。有多名儿童,由于与汉族的较大差异,他们封闭自己不与汉族小朋友玩耍,而是跟随父母在小摊边做生意,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升学率低、辍学率高

在调查中发现,穆斯林儿童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甚至一两个月后,便由于各种原因辍学,导致升学率降低。在本课题组访谈的过程中,一名4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在上幼儿园刚满5个月后就退学,其原因主要是他本身掌握汉语较少,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出现困难,再次,家长在发现孩子上幼儿园后没有多大的长进,变在应孩子同意的前提下使其退学。由此可知,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老师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与这些孩子保持时时沟通,便导致了辍学率高、升学率低。

(三)高龄就读率高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高龄就读现象非常普遍。穆斯林流动儿童的就读年龄要比普通汉族孩子就学年龄平均高出3―5岁。在我们进行的无结构访谈中,以为维吾尔族的10岁男孩现在仍在就读小学1年级。在调查中我们着重总结了原因。主要有:父母在流动的过程中耽误了孩子的就学年龄;孩子由于民族、宗教等原因,受教育的能力低,学习成绩不好被迫降级。

(四)不同文化间存在的民族排斥

民族排斥包括民族偏见、不能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及希望以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而又没有这种可能性。

虽然武汉市由于其经济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吸引了很多穆斯林流动儿童来此就业,但很多市民却并不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只停留在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上。

穆斯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穆斯林流动儿童不得不进入汉族学生为主的学校,首先,由于民族文化的不适应导致在交流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的不适应;再次,由于民族文化的不适应导致课业学习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穆斯林流动儿童课业基础弱,与汉族儿童的课业基础相差有一定的距离。最后,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对儿童受教育的观念较为落后。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以为8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向我们表达了她的苦楚,她向我们说起,她在学校中由于汉语水平的差异和课业基础的薄弱导致与汉族小朋友相处起来较为困难,并且汉族小朋友对她也有一定的民族拒斥。

三、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原因分析

(一)从穆斯林流动人口自身分析

1.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分析。首先,穆斯林流动人口到城市来的主要目是打工赚钱,在面临其子女入学后学习效果不佳、与汉族儿童交往有障碍后,便会使其子女退学,帮忙照顾家里的生意。再次,据我们问卷调查所得的信息来说,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在面对子女受教育时,超过一半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主张“读书无用论”,本身就对其子女接受教育不支持,由此导致穆斯林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2.穆斯林流动儿童自身分析。(1)语言的差异是穆斯林儿童难以融入集群。由于穆斯林流动儿童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他们的民族、宗教属性不同,甚至语言不通。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分析,武汉市穆斯林流动儿童90%对汉语掌握不熟悉。这就呈现出一种与汉族儿童难以形成互相认同状态,致使穆斯林流动儿童在学校中难以融入。(2)民族习惯和导致的传统思想在某种层面上阻碍了穆斯林流动儿童难以融入学校生活。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武汉市的穆斯林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西部地区的农村,他们的宗教意识较浓,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宗教的归属感,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思想灌输到他们子女身上,致使其子女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排外意识,从而导致其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1.入学门槛高。首先,在本课题组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园、小学在入学时有简单的面试或者入学考试。穆斯林流动儿童在老家受到的教育状况,使其在入学考试时不占优势,致使其入学难度增大。再次,武汉市幼儿园、小学入学时必须携带疫苗本、户口本、体检证明,部分穆斯林流动人口在迁居武汉市的时候忘记携带,这也是导致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门槛高的原因之一。

2.学校收费高。在访谈中,本课题组了解到,某小学一学期的各种收费,达到5000元左右,这笔费用在汉族中并不算昂贵。但是就以小本生意为生的穆斯林流动人口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穆斯林流动儿童家长会以支付不起上学费用,而劝其子女退学。

(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分析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许多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时就有障碍,说明仍然存在着一些隐隐的歧视。虽说,在《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教育管理,保护其护法权益。”这些政策虽然体现了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以及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领域,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问题,但在我们的调查中确实发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公众差别对待问题的存在。

四、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角度

1.首先,国家应该对学校入学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变义务教育地方分级负责为国家统一负责制度,放宽对户籍的限制,放宽对流动儿童入学的户籍要求制度。从制度上消除流动从制度上消除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障碍。

2.要加强对流出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些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迁移到大城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流出地教育水平过低,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对教育的需求。因而提高流出地的教育水平可以吸收一部分的流动儿童在老家上学。

3.提高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的对受教育的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提高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整体受教育水平。

(二)微观角度

1.提高学校的公开办学能力,大量吸收穆斯林流动儿童。大幅降低穆斯林流动儿童在学费用,从国家角度给穆斯林流动儿童一定的补贴。减小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的学费负担,使学校真正成为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真正渠道。

2.国家建立长效机制,对流入城市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进行一定的子女受教育观念的培训,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受教育环境,建立国家长效机制,赋予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从源头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石人丙.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黄敏红.流动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9(16).

篇2

1.公立学校的管理难以适应流动儿童 

由于地方差异等因素,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认为城市学校的学习任务难度比较大,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很难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进度与作业量。在他们看来,学习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而且由于语言的问题在理解老师说话时也存在困难,认为所学的内容太难,认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负担太重。 

2.公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评价难以适应流动儿童 

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目前中小学课本主要围绕城市生活的主题,展示的基本是城市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城市中心的色彩。在设计教学时也使用计算机等电教仪器,有些农民工子女甚至从未使用过这些。可以说,城市化倾向的教材、课程、教法等对流动儿童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评价方面,公办学校注重现代化教学,注重计算机、英语、美术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正好是流動儿童的薄弱方面,这种评价体系会使流动儿童的信心受到伤害,导致没有自信。 

3.流动儿童难以融入新环境 

由于语言、环境等差异,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不容乐观。他们一般交不到城市里的朋友,认为城市儿童瞧不起他们,不原跟他们玩,跟他们交朋友。所以刚到城市的流动儿童都会感到一些不适应,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这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也会导致学习的不适应。 

二、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 

1.公立学校的学习进度应多考虑流动儿童 

公立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上要多考虑流动儿童的学习能力,尽可能配合一下其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让他们掉队,真正做到教育上的公平。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应多考虑流动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英语、美术、音乐等教育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公立学校应采取一些特殊的评价方式来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如果和当地儿童采取一样的评价方式,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严重的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3.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流动儿童因为自身条件等差异,在城市里和其他城市儿童交往时总是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往,难以融入新的环境,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在促进儿童与同伴交往方面,应积极组织多项活动,为流动儿童发展同伴交往关系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互帮互助,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待流动儿童应做到公平,应和当地儿童一样对待。在学习上,由于流动儿童刚从农村过来,学习上有些吃力,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的指导。课后,教师应该多花点时间走进这些儿童的家庭,了解他们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人关注的,这样师生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同伴交往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刚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至关重要,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是受欢迎的,才能让他们尽快的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篇3

关键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研究

一、引言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他们的子女或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或带在身边成为流动儿童。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城镇或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16岁以下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显示父母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跟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不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差于城市常住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而这些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严重影响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给社会带来较多社会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了解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问题上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以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为测查工具,量表共80个项目,包含“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以及特种障碍”八个因子,每个题目分0、1、2三级评定,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问题越严重。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八个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分半信度系数为0.943;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相关系数为0.542(p<0.001),抽样充分性描述,KMO=0.856,bartlett球型检验统计量(p<0.001),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测查样本对象为重庆市涪陵区玉峰学校的流动儿童、黔江区五里中心小学和青龙湾小学的留守儿童,共发出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42份,回收率为85.5%。其中,流动儿童182人,占53.2%,留守儿童160人,占46.8%;男生186人,占54.4%;女生156人,占45.6%;四年级108人,占31.6%,五年级108人,占31.6%,六年级123人,占36.0%。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总体情况比较分析(1)问题检出率。量表平均得分大于1的问题检出率,在总体及学习障碍、性格缺陷、品德障碍因子上留守儿童大于流动儿童,其余因子流动儿童大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是性格缺陷(7.14%)、情绪障碍(5.49%)、社会适应障碍(4.40%);留守儿童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是学习障碍(14.38%)、性格缺陷(10.63%)、情绪障碍(5.00%)。检出率大于10%的留守儿童有2项;大于5%的留守儿童3项,流动儿童2项。可见,总体上留守儿童检出率大于流动儿童。(2)与常模比较结果。①通过流动儿童测查得分平均数加减标准差(M±SD)与常模进行差异显著性t检验发现,流动儿童从总体到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在不良习惯(p<0.001)、学习障碍(p<0.01)和社会适应障碍(p<0.05)三个因子差异显著;②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t检验结果发现,从总体到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且总体差异显著(p<0.01),在8项因子中,学习障碍、情绪障碍(p<0.001)、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p<0.05)六个因子差异显著。(3)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比较结果。通过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发现,留守儿童总体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p<0.05),并在学习障碍(p<0.001)、情绪障碍(p<0.01)、及性格缺陷和品德缺陷(p>0.05)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但在不良习惯因子上流动儿童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1),其余三个因子差异不显著。(4)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留守儿童又显著低于流动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最严重,这可能主要是缺乏情亲关爱、监护和教育管教不力所致。流动儿童虽然不缺亲情关爱,但父母管教能力有限,加上打工子女学校条件有限,得不到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学校教育,环境不熟,甚至受到人歧视等原因,心理健康水平也不乐观。从具体问题看,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流动儿童的主要问题是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和性格缺陷;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德缺陷。这说明流动儿童比较难于融入城市之中,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环境条件、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往往给儿童带来较大压力和困扰;而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亲情关爱、教管辅导与督促,监护不力等会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2、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1)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①流动男童与留守男童比较。流动男童与留守男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除不良习惯因子流动男童得分显著高于留守男童(p<0.05)外,在总体得分和其余七个因子上留守男童得分都高于流动男童,且在学习障碍(p<0.001)和情绪障碍(p<0.05)上差异显著。②流动女童与留守女童比较。流动女童与留守女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学习障碍上留守女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女童(p<0.01)。③分析讨论。综合以上结果可知,留守儿童问题大于流动儿童、男生差异大于女生,流动男童的突出问题是不良习惯;留守男童的突出问题是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留守女童的突出问题是学习障碍。可见,流动女童没有相对突出的问题,留守男童问题最多;留守儿童共同的突出问题是学习障碍。这告诉我们:在流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确实存在性别差异,要更加关注男生、特别是留守男生的心理健康,过去相对比较强调关心女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可能更多是出于生理方面的考虑;进城务工人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有可能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2)年级差异的比较分析①四年级比较。四年级比较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情绪障碍(p<0.01)和学习障碍(p<0.05)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不良习惯(p<0.05)上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②五年级比较。五年级比较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学习障碍和品德障碍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p<0.001),在行为障碍上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5)。③六年级比较。六年级比较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p=0.05)及学习障碍(p<0.001)和行为障碍(p<0.05)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④分析讨论。综上结果表明,各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在总体上均高于流动儿童,且在六年级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六年级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而又没有家长在身边指导所致。(3)是否独生子的差异比较分析①独生子女比较。独生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和多数因子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流动儿童,但差异都不显著。②非独生子女比较。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P<0.05)及学习障碍(p<0.001)、情绪障碍(p<0.01)、品德缺陷(P<0.05)三个因子得分上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③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差异主要表现在非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显著大于流动儿童,主要表现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品德缺陷三个方面;独生子女方面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可见,非独生子女、特别是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多于独生子女。这与人们“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要多于非独生子女”的通常看法有出入,原因可能是因为多个孩子的管理教育比一个更乏力,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在缺乏管教的情况下,多个不成熟、年龄又有差异的孩子在一起,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放大,正面影响缩小,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如欺凌现象、教唆干坏事等。(4)学习成绩差异的比较分析①后进生间比较。后进生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p<0.05);各因子得分留守儿童均高于流动儿童,且在学习障碍、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②中等生间比较。中等生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p<0.05),多数因子得分留守儿童高于流动儿童,且在学习障碍(p<0.001)、情绪障碍(p<0.05)和品德缺陷(p<0.05)三个因子上差异显著。③优秀生间比较。优秀生流动与留守儿童得分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和多数因子流动儿童得分高于留守儿童,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在不良习惯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④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中等及其以下学生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显著比流动儿童严重,主要表现在总体及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和品德缺陷三个因子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比留守儿童严重,主要表现在不良习惯方面。这可能是因为,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孤独的留守中、在缺少情亲和管教的环境中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则在孤独的留守中学会了自立自强,比同龄孩子更加成熟能干。

四、结论

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全国常模。2、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显著大于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有区别,流动儿童的主要问题是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和性格缺陷;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德缺陷等。4、性别差异总体不显著,但具体问题上各有不同,留守儿童共同的突出问题是学习障碍;总的来说男生差异大于女生,留守男童问题最多。5、总体上各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均高于流动儿童,且在六年级表现出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各年级共同的突出问题是学习障碍。6、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心理流动儿童。7、学习成绩中等及其以下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显著比流动儿童严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比留守儿童严重。五、建议为了促进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针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特别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尽快建立、健全、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支持体系。2、针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和具体问题加强教育辅导。对留守儿童应着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和品德缺陷的教育辅导;对流动儿童应着重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和性格缺陷的辅导。3、注重男生、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较差的儿童。因为,总的来说男生问题多于女生,留守儿童多于流动儿童,流动女童问题最少,留守男童问题最多;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高于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越差的儿童心理问题越严重。

参考文献:

[1]陈琴.重庆市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调查研究[J].决策咨询,2013,(1).

[2]夏维海.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王芳梅.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3).

[4]赵苗苗.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

[5]刘欣,陈青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6]王水珍.流动与留守———从社会化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J].青年研究,2007,(1).

篇4

关键词:农民工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凸现出来。银川作为宁夏的首府有很多附近的农民工涌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之后,除了就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适应更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探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消除造成农民工子女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的来源地分布广泛,主要从一些人口多、发展缓慢的农村和城市到大中型城市,但流出地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银川市的流动儿童相对较少,然而数量也是很庞大的。他们所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银川市这些流动儿童能够和城内的学生一起学习。然而这些儿童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城市,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难以在城市中享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待遇,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最重要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六小和金凤区回民四小200(有效问卷193)名流动儿童随机的调查中,153人来自农村。所以流动儿童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关注他们的成长,才能让所有花朵共同开放。

(二)孤独寂寞的心理比较严重

孩子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放学回家后父母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很容易使他们感觉孤单。

在流动儿童认为最难受的事情一题的四个选项,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生活条件没城市同学好和朋友少,很难过分别占到的比例为54.92%、30.57%、7.25%和7.25%。从数据分析中,得到流动儿童的孤独心理严重。

(三)自卑心理强烈

流动儿童认为一个幸福家庭的一题中四个选项分别是:能和父母在一起、有足够的钱、父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没想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63%、4.66%、84.97%和6.74%。

自卑是流动儿童的又一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从数据处理中有84.97%的孩子认为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算得上一个幸福的家庭,表明流动儿童对于父母的工作存在自卑心理。

(四)学习过度焦虑

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这道题目选项:吃苦耐劳,坚强自信(优点);勤俭节约,学习刻苦;自理能力强;我觉得没什么优点;生活条件不如别人(弱点);不善于交往;没什么特长,不自信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分别占的比例为26.42%、19.17%、24.87%、29.53%、12.44%、17.10%和29.02%。

学习压力是流动儿童的另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数据分析,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很明显可以看到他们的不自信。

二、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成因

农民工流动儿童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认知问题

1.心智偏差导致排斥心理强烈

心智指的是想法、愿望、情绪以及动机等。这些流动儿童大部分出生于农村,生活习惯、衣着和住房等和城市儿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农民工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受到城市儿童及其他人的歧视的表现,这样很容易导致儿童排斥心理的产生,“仇视”周围的人和事。

2.社会归属问题引起自卑心理

流动儿童所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是城市儿童的还有社会各界的。比如说有对流动儿童有偏见的老师,很多的学校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城市居民行为与态度上的表现都会损害流动儿童的自尊。长期的这种歧视会使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会引发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使自己没有自信,情节严重者会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

3.城乡二元差距导致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在城乡二元差距下暴露很多问题,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使得他们与城市儿童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户口差异、家庭收入差异也使他们无法以平等的身份享有教育资源。

其中,最明显的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般是指对某一社会群体较为固定的看法,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刻板印象往往与偏见与歧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自认为是某社群的成员时,常会把伴随着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己身,即自我刻板印象化”。①个人对自我的感受,并非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依据同一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特殊观念或依据其所属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一般观念。

“泰弗尔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假设:人们建立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来提高自尊。”②流动儿童不断地转换比较标准,主要的心理动机便是提高自尊。通过共性标准从外地人—学生—人的转换,模糊了与参照群体之间的群际边界,从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纳入到优势群体的行列。此外,其对城市儿童不良品性的强调,如“娇生惯养”,也可看作是在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应对策略,目的是降低参照群体的地位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和心理平衡。

4.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压力大和社会适应性困难等问题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流动儿童缺乏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家庭环境。其中家庭的流动对孩子的学习连续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经常换学校换老师,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学习跟不上,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城市适应性概念是社会学家在研究移民问题时提出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的变迁迫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加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但由于社会各种不公平对待,使他们不能轻易摆脱父辈那种边缘人的命运,真正融入社会的主流。

(二)情感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已经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产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些情绪体验。情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城乡二元差距造成流动儿童自卑心理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距。农民工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保证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且生活很单一。调查表4(你在学校朋友多吗)中有50%以上的的孩子认为自己朋友不多。这客观的反映流动儿童和朋友交往的困难。

流动儿童交往能力的调查中,44.04%人认为有很多朋友,49.22%朋友很少,3.63%很少朋友,3.10%几乎没有朋友。

2.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导致儿童的孤僻冷漠

农民工大多数时间都考虑着自己的工作以及社会地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很少。然而有却把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拼命挣钱,为通过改变孩子的未来而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孩子来到城市后,比成年人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尤其是上学之后,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接受很多的城市现象和观念。相对而言,低文化素质的父母却很难满足孩子在学习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这都是会导致儿童孤独的原因。

3.学校歧视和心理辅导的缺乏导致流动儿童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和社会地位较低,家长过于忙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而流动儿童的家长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家庭教育资源缺乏。

学校对流动的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很多学校甚至是老师都不愿意接受外来打工者的子弟;二是很多学校只注重各门学科的教育,没能把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而且,在学校生活中,很多城市孩子看不起流动儿童,他们在家庭经济水平和业余生活等方面都是有差距的,甚至很多城市孩子在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影响下会歧视流动儿童。这给这些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三) 意志问题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还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儿童和其他儿童的差别主要表现自觉性上。

流动儿童在有些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本文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人就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要让父母太劳累,他们要考出好成绩好好报答父母。

流动儿童(对学习的态度)即自觉性调查中,有27.98%的人认为自己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28.50%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18.13%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25.38%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然而,从上面的分析得到,他们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自认为在没有父母的时候不是很自觉的去做作业。这不是天生的,是因为流动儿童大部分家长都不能陪孩子,任由孩子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导致了他们自觉性相对较弱。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上面出现的几种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提高政府、学校和全民意识

首先,从国家法律上应该承认流动儿童和城市所在地的儿童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加强流动儿童所居住地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有关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教,真正地用法律来保护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

其次,学校以及老师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更应该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不能认为乡下孩子就笨之类的。

再者就是需要全民意识的提高,改善流动儿童认知问题中的排斥心理和自我身份认同问题,政府或者教育局都应该做一些宣传工作,使本城市孩子家长以及其他居民能够宽容的接受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这样孩子会慢慢的消除或者不会产生对常住儿童和社会的排斥心理。

(二)优化家庭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对一个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优化家庭环境可以改善情感问题中的孤僻冷漠心理和意志问题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从家长素质方面,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狭隘地工具化,并且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教育能力不足,家长和学校沟通不积极,不清楚孩子表现。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上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适当的去学校和老师沟通,孩子就会感觉到家长的亲切和家庭的温暖,尽力做到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都不是很固定,再加上家长受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儿童的很多要求不能满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家庭生活的安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里提到,人的需要就包括安全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感情和地位都要从家庭中获得。而很多家长都以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认为孩子就应该严厉,并且没有过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针对这种现象,他们应该多考虑自己的处事方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营造平等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避免孩子孤僻性格的形成。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早期发展,尽量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应该有丰富的营养品和相对的玩具,还可以避免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

(三)加强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家校沟通的活动,比如说开家长会,这样班主任及其他老师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仅仅很有必要,而且还会得到家长的回应,增加他们沟通的机会。

从同伴(学校同学)的影响方面,孩子的朋友中同龄伙伴还是居多,他们同龄人可以更好的沟通,促进其生活学习,可是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不让自己的孩子和流动儿童玩耍。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应该从全民出发,让他们认识到流动家庭的孩子也是国家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城市儿童和流动一起学习,他们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通过以上对流动儿童的调查研究,从现状、问题分析和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但这不是一个教师或者是一个家长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教育者们的工作,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公民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流动儿童开辟心灵美好新天地。(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注解

①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8.

②TAIFEL H,TURNER J.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G]//WORCHEL 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Publishers,1986:7-24.

参考文献:

[1]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2]唐琼一.基于公民视角的流动儿童社会流动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3]袁方程.农村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保障权利的国际观察与启示—以美国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政策为参照[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

[4]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5]杨菊华.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01)

[6]武春玲.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3)

[7]张丽红.简析农民工子女不良舆情及其调适 [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2)

[8]李友霞.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策略问题研究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9]张人杰.国外社会基本文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莫忌华.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三联书社,2006

[1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13]李伟健.学校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卢秀安.教育心理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15]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华夏出版社,2005.4

[16]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2008

附件

银川市农民工流动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本问卷为调查需求,我们将不记姓名,对你的回答保密,请如实回答,如果对某个问题没把握,请尽量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性别:民族:就读年级:

1、你就读的学校在哪里 ()

A、市内B、郊区

2、你的老家住在哪里?()

A、农村B、城市C、郊区

3、你喜欢在城市生活吗?()

A、很喜欢B、还可以C、很讨厌

如果喜欢,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如果不喜欢,请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4、你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应该是()

A、能和父母在一起B、有足够的钱

C、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D、没想过

5、你对在城市上学感觉怎么样()

A、环境好,很满意B、不太适应,不是很满意

C、不和老师沟通 ,有很大压力D、不和同学交流,很孤独

6、你认为最难受的事是()

A、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B、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

C、生说条件比不上城市同学D、朋友少,很难过

7、以下四个地方你认为最开心的地方是()

A、自己家里B、游乐场所C、学校或朋友家

8、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A、向家人B、写信给父母

C、向同学D、写日记

9、你认为自己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

A、吃苦耐劳 ,坚强自信B、勤俭节俭 ,学习刻苦

C、自理能力强D、我觉得没什么优点

10、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有()

A、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优越B、不善于交往

C、没什么特长,不自信D、学习成绩不理想

11、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A、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B、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

C、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D、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12、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A、很多B、不是很多

C、很少D、几乎没有

13、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很关心B、关心

C、偶尔关心D、从不关心

14、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

A、喜欢B、不喜欢

15、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A、我很棒,我做的很好B、我做的很一般

C、我做的比很多人差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16、你经常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功课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如果不怎么复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是

16、在这个城市你最讨厌的事情是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 问题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6-16岁之间的儿童。是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我国农村户籍二元制度限制所形成的现象。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十分关注的对象。

留守儿童现象古往今来并非中国独有,但是当前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却变得空前重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耍ㄒ韵录虺啤傲普”)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40%,占全国儿童22%。

二、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1]各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范先佐在湖北等中部四省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行为、学习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危及这些孩子的成长;[2]段成荣和杨舸等人在江西省修水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艘卜⑾郑农村留守儿童家务劳动时间较长, 由于缺少关爱和辅导, 学业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3]一些极端的农村留守儿童案例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化”的认识。“农村留守儿童”最初进人人们视野时,在许多人眼中等同于“问题儿童”。因此,发现问题及成因,为现在及将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具体到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学界最初也是将其直接与“问题” 挂钩。比如,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问题”的原因:(1)需要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2)祖辈监护人教育程度低,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学习辅导;(3)亲子分离导致的心理、行为、性格上的不良表现传递到学业表现;(4)在“读书无用论” 和农村青少年的辍影响下学习动力不足;(5)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约束。[4][5]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普遍带有“问题视角”。例如,麦肯切尔(David Mckenzie)和哈森(GH. Hanson)等人对墨西哥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率和学习成绩都有负面的影响。[6][7]来自国际方面的经验让许多中国学者更加相信,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处于明显弱势的地位。

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1. 农村留守儿童能较好完成基础教育

然而,更多的地方和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与最初的设想相反,调查反映出来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学者描述的那样差, 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朱科蓉等人2002年对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600多名留守儿童的访谈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因他们的父母是否出去打工和打工时间长短而有差异。[8]段成荣、杨舸和吕利丹等根据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劣势,甚至稍好一些。[9][10]杨菊华和段成荣的研究表明, 在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也明显比其他农村儿童更好。[11]联合国儿基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略好于全部农村儿童、流动儿童落后于城镇儿童但好于农村儿童。[12]中国的情况与国际上类似, 与在迁移与发展关系上持新劳动经济学派理论观点的学者所预料的一样外出务工父母的汇款能为留守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13]

一批经验研究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表现持更为积极的看法, 这与早期比较流行的“问题视角”相矛盾,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江立华和符平认为,从“留守儿童现象”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留守儿童问题”,经历了一个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的双重路径演化。[14]

2.高中教育机会明显较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对高中及以上的教育阶段关注得不多。但这并不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没有问题;相反,通过对为数不多的文献进行比较,笔者发现,高中教育才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灾区”,值得重点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在初中阶段巳经初见端倪,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则急转直下。陆瑶(Yao Lu)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及以上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并没有从父母外出中获益;[15]杨菊华的实证研究表明,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高中教育机会最高,而与父亲一起留守的高中教育机会最低。[16]

四、 文献总结

已有文献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做了良好铺垫,为笔者提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背景。然而,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研究地区不同、切人角度不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仍然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

第一,大部分文献关注的是留守和的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关注较少。

第二,已有文献比较集中地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但是就教育概念而言,义务教育仅仅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还有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另外,已有文献大多数关注教育机会,与教育机会对应的还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因此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表现,大部分文献就留守儿童论留守儿童,缺乏比较视角,或者仅仅和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数据和资料充分的情况下,扩大比较范围,与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比较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研究局限,今后的研究应多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现象到原因、从教育机会到教育质量、从单边比较到多管齐下,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展开综合论述。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进行大样本下的中国农村的实际调研,用一手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

另外,伴随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流动儿童也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00年突破亿人以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底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5亿。城镇流动儿童则从2000年的5%上升至2010年的10%。可以预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所占份额还将继续上升。[17]我国的儿童群体也在发生分化:在农村地区,根据父母的流动状况,可以将儿童区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两大主要群体;在城镇地区,根据儿童的流动状态和户口性质可以将儿童分为流动儿童和城镇户籍儿童两大主要群体。

因此,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样重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与当前的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相互交织和影响,要帮助留守儿童应对挑战首先需要从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抽丝剥茧,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角度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探寻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6):90-99.

[2]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3] 段成荣,杨舸,王莹.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 学海,2005(6):25-29.

[4] 张显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6):60-64.

[5] 张俊良,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 农村经济,2010(3):102-105.

[6] McKenzie, D, &Rapoport, H. (2006). Can migration reduc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vidence from Mexico.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4, 1331-1358x.

[7] Hanson, G.H., & Woodruff, C. (2003). Emigr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Mexico.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http://irps.ucsd.edu/assets/022/8772.pdf.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 教育科学,2002(4):21-24.

[9]段成荣,杨舸.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8(3):15-25.

[10]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37-49.

[11]杨菊华,段成荣. 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2008(1):11-21.

[12]合国儿基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 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R]. 2013.

[13]胡枫,李善同.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9(2):67-74.

[14]江立华,符平. 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4.

[15] Yao Lu. (2012).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Vol. 2, 328-341.

[16]杨菊华. 父母流动、家庭资源与高中教育机会[J]. 学海,2011(2):19-33.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策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又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政策支持是前提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具体来说,其一,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其二,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其三,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其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横向上,各部门应协调一致以尽本部门应尽责任;纵向上,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农村经济 家长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46-02

一、引 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其他亲属或委托人代为照顾的1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家庭缺失、无人管教、上学困难等问题使得孩子学习差,品质恶劣,打架斗殴,甚至走向犯罪。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进入人们视野,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4年,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建立和保障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庞大,2005年1%人口普查推断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5800万,和2000年人口普查推断的1980万的留守儿童人数相比,增长十分迅速。留守儿童占整个农村儿童比例的28.8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措施,对于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将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业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如果一方外出,家长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根本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如果双方都外出,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其大都文化素质低下,甚至都没上过学,根本没能力辅导,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最重要的是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再加上无人看管,他们的学习明显低于其他非留守儿童。根据对安徽省两个城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这一调查充分显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2.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多重因素影响。留守儿童很小就与父母分开,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承受能力弱,因而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长时间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与父母的沟通也仅限于几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的电话交流。据笔者调查,18%的孩子认为与父母感情淡薄。缺乏沟通与关爱使得一些问题长期积压在心里,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紧张、失落、孤独、多疑、焦虑的情绪。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他们内向、消极自卑的性格会影响他们的前途,甚至会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

3.安全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空隙。学校只负责儿童在校的安全。现在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不同的思想交织,而农村地区法制观念薄弱,而且十分迷信。留守儿童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好奇心重,正是需要家长好好呵护的年龄,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受到伤害。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受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近年来,出现许多犯罪团伙,专门指使儿童进行偷盗,而这些儿童大部分是被拐带的无人看护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安全需要家长在身边。

4.品德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感受父母的呵护与爱护,道德行为上缺乏指导与规范,而爷爷奶奶大部分对孩子过分溺爱,只知道一味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道德上根本不给予规范,许多孩子行为不规范,道德缺失。这一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打架斗殴、违反校纪,甚至小偷小摸。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有抽烟喝酒的恶习,甚至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将近20%的留守儿童。儿童正是树立理想、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5.人格问题

人格,又称个性。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意志等机能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个体适应环境时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人格形成需要各种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形成人格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在家庭中度过,而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儿童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家庭原因,有学校原因,也有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1.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由于父母和孩子长期分居两地。而我国并没有取消户口制度,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有很大差距,进城的农民工想把孩子户口迁到城市很难,而没有户口进城念书的成本太高,加之进城孩子无人看管,所以许多孩子还是留在农村上学,这就产生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二,对于留守儿童教育专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制定的对保护儿童的法律仅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而这些法律并没有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做出规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推卸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

第三,各级地方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投入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数目。现在地方政府都重视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往往忽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落后,校舍大都破烂不堪,师资力量十分匮乏,老师大部分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教师。留守儿童往往接受不到正规的良好教育。政府应该在农村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从现状看,政府仍未意识到农村教育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2.家庭原因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PM symonds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爱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叛逆。就留守儿童来说,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儿童的教育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六种力量对儿童的教育施加影响。这六种力量分别是:教师、家庭、儿童集体、儿童本人、书籍、街头结交,这六种力量缺一不可。而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就会受到影响。此外,家庭中父母的观念也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有些父母在外面挣到钱,取得一点成就时,看到大学生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就觉得现在社会念书也没用,只要肯吃苦就行。这种观念久而久之会在父母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觉得念书需要太多的花费,还不如像他们一样打工赚钱。这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加剧。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办法

1.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消除城乡差别,消除对农民工子女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公平性。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规定农民工子女上学可以进城读书,并且要以公办学校为主,同时也有许多地方政府取消农民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制度是不完善的,仍有许多农民子女进城念书有门槛。因此要完善户籍制度、农民子女进城念书的相关制度,让留守儿童可以随时进城接受教育。只有完善了制度,在制度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现有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也可以专门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规章、政策。保护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等。为留守儿童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主要是因为家庭困难,农民收入不稳定。因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级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例如可拓宽小城镇的融资渠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加大预算财政资金中农村教育费用的比例,扩大农村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合理配置农村教育基金,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修缮破损校舍,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积极吸引高学历的教师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物质基础。

4.在留守儿童密集地区建立寄宿制学校

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加强儿童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系统,在心理出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疏导,有效化解,健全人格。

5.实行家长制

农村基层政府可以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校教师争当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监护。家长可以经常与外出务工的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近况,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生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照顾他们的生活,辅导孩子学习,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如同父母在身边一样,促进其健康发展。

6.教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格外关注,要经常关心鼓励、帮助他们。在生活上体贴入微,经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要经常与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解决问题。老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与学生的心理相对接。老师在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鼓励,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结 论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数量增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难以生存,迫不得已进城务工。进城后,由于户籍等制度约束,没有城市户口农村孩子很难进城读书,加之进城读书费用很高,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颁布实施有关保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教育是兴国的根本。只有切实解决好儿童的教育问题,给孩子们未来,也就有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郑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责任思考[J].中国商界,2010(5)

2 谢太平、汤祖传、吴玉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11)

篇8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 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替代功能发挥和应对机制的衔接不畅势必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形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2] 正因为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文献综述

现有的研究多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但这些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研究多半强调研究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己的身份参与和意见表达,多半将留守儿童看成是负面的、功能缺失的、需要被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对策往往也是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立场出发,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再比如研究多从宏观外在因素出发,缺乏对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因素的考虑。在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中,研究者大多是从国家、制度、社会、学校、家庭等宏观外在因素着手,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经济、物质上的补偿,而加强思想、道德、心理上的教育,施以制度、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显得缺乏针对性。

本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验证其效能。通过实验法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理论和具体方法去弥补现有范式所存在的缺陷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主体性、农村社区优势资源的发挥和整合。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淮南、黄山、合肥、阜阳四地农村在校儿童对象1000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3份,有效问卷913份。并选择教师、家长、学生、地方教育管理者50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通过量表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验以便于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量表主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儿童学业不良调查表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三、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1.教育理念的问题视角,服务主体的被标签化和被污名化

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管理者,对留守儿童都存在着明显的标签化和污名化倾向,并多半伴有较为消极的刻板印象。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印象的语义差异量表,调查社会普通民众对留守儿童的评价,调查显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普遍比较负面,详见表2。

这和本研究前期所做的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统计结果具有惊人的重合性和相似性,这也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这必然会影响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具体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造成留守儿童的负面自我实现,而这恰恰是不能被调查数据所证实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概率上,还是在心理健康的评判上,是否留守与负面结果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标签化的机制通过传媒舆论、文本、学校的隐形课程以及教师的态度等因素而不断被强化,势必造成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

2.留守儿童教育延续性缺乏,教育正向社会功能发挥不足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教育作为主要的维模机制和社会体系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说明、为经济系统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为文化价值的传递提供主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正向功能。但在大学扩张和就业压力攀升、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乡村教育质量下滑等现实面前,教育所应发挥的促进社会流动、改善社会地位等正功能不断地在经济撒旦的魔方前被解构。[3] 教育无用论越来越被社会上的人,尤其是农村居民所认可。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表现。从调查数据看,有43.2%的留守儿童父母认为,子女接受完初中教育即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初二以后就存在着明显的是否继续接受教育的分化。主体性的缺乏必然会造成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并被直接反映在升学率上。

3.社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相互衔接不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一定的场域环境下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其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正常功效。调查发现,目前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主要集中于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方面,而忽视了发挥社区、文化、舆论传媒及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即使是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主张往往也是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而各自为政,对其功能假设也缺乏事实的验证。举例来说,对家庭的功能恢复,目前的政策导向无外乎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让家长回流,或者改革二元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这些政策从本意上来看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评判性但却缺乏实际操作性,忽视了教育体系社会嵌入的属性和现有系统的制度性约束,忽视了农村社区优势资源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和开发。

4.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公正性

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不合理性已经得到学者们的一致同意,但对于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在分享有限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性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教学点的设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还是学校的隐性课程设置、受教师的关注程度等都呈现出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特征。农村教育的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通常是以家庭健全的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对象的,往往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和现实。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及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主体实现自助的专业活动。[4] 在具体工作中遵循着尊重、保密、接纳、诚实、参与、自我决定、优势视角及差异化的伦理态度,对于整合资源,消除传统工作方法中的标签化、污名化等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功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对于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优势资源,弥补政府、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其具体的介入途径可以参照表3。

1.社会政策方法

在理论层面充分研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社会政策环境和制度性约束,对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背景下,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学校、家长、监护者等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要从发展主义的视角,评判儿童的需求。分析具体社会政策的受益者、受损者以及其政治经济社会的伦理价值,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对其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制度环境。

2.在实务层面,涉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案主提供物质和心理的服务,以提高其潜能的工作方法。[5]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管理制度就是很好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状况进行专业记录,并由专人通过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行为修正、情绪治疗的方法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尊重,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第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以提高案主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社会目标、互惠、治疗等模式实现主体的能力建设、社会化和问题解决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提携的作用。[6] 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方法也被广泛地运用,它可以给予留守儿童心理的慰藉与支持,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第三,社区工作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培养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自主、自觉的能力,其实质在于构建共同体式的生活。[7] 调查中看到不少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留守儿童的社会管理纳为指标体系之一,通过家长制、职业家长、托管家庭动员、公众个人或集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通过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长期和可靠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总体而言,家庭、学校属于微观层面,社区属于中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属于宏观层面,不同层面的支持体系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入手,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和相应资源;同时,争取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社会的资源和社会的支持,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佳效应。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3]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社会问题

前言:农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是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多达5800万,这些儿童存在三个突出问题:远离父母,得不到父母关爱和思念父母的精神困苦;生活得不到很好的护理,身体上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者增多;学习上缺少督促、检查,除部分学习成绩优秀外,多数学习成绩下降。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子女数量也将不断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妥善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1.留守儿童基本概况

“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由于对概念外延理解的不同,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应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

从规模统计上看,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数字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推算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在2290.45万人,多数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应在2000万人左右。

从家庭结构上看,留守儿童的家庭都是不完整的,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父母均不在家;2.父亲在家、母亲不在家;3.母亲在家、父亲不在家。从实际调查情况看,父母均不在家(45.8%)和仅有母亲在家(47.4%)的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辈监护和照顾,叔辈和同辈长者照顾的相对较少。

在较长的时间里,农村外出务工的群体还将继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还会更多。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注。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上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打工收入不高的限制,以及打工的流动性,一部分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置家乡,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这些孩子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严格说来留守儿童主要是留守的未成年人(包括学龄阶段的失学、辍学少年儿童)。他们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多影响,根据调研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自身认识水平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很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挣钱学习、有的为了混文凭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学知识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识水平主要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其成长需要还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质需求和心理的依恋需要上。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沟的存在使他们倍感孤独,而学校里有很多同龄儿童和伙伴,他们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总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外在动机往往多于提高自身的内在动机,而且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因此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经常性的监督指导,会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2.2 监护人水平有限,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

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有些儿童还有各种学习困难,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父母只有一方外出打工的家庭对孩子的督导基本正常,但是,由上代监护人管理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督导情况各异,有的亲属或朋友家的学习气氛较浓,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比较严,这就加强了对学习过程的督导,而有的上代监护人家有做不完的事情,不但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督导,反而让孩子承担许多繁重的事务,影响了孩子的学习。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而且大多数隔代监护人是文盲,没有文化知识,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因此,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习方面的事有学校管,自己可以不管或想管也力不从心。总之,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儿童所受到的学习督导肯定要比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督导弱。

2.3 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环境差

父母外出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影响。总体来看,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还是较差的。如,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时间减少,自己要洗衣服、做饭,干农活等,这占去了不少时间。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监护不力,加之自控能力差,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里,往往受到各种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参加各种不良活动,而影响学习。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父母是他们法定的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缺失后,他们的行为往往无法受到应有的约束。课余时间是由孩子自由支配的,他们的活动自由度很大,学习则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就成了一些留守儿童玩耍的主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难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学习。

2.4 学校监管不力,学习成绩欠佳,违纪现象多

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在正常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据调查,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原来成绩好的,在父母外出务工以后成绩明显下降;有的还持“读书无用论”观点,认为反正可以外出打工挣钱,把学习不当一回事,迟到旷课、违纪违规现象严重。极少数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学生对学校失去信任和留念,干脆逃学、辍学,流向社会。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学校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上述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使其产生心理的扭曲、道德的败坏和智力发育的迟缓,成为了“问题儿童”,有的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不少危害。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社会宣传,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宣传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以及各地留守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号召全社会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3.2 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一是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改善和发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组织机构,有工作经费,有制度保证。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分工合作,推动工作持续、富有成效开展。建议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规划的监测评估体系。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尽可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

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与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制定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在父母身边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3.3 建立起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

加大投入,增强支持的力度。应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应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预防侵害留守儿童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导全社会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共同努力。宣传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因此,在加强宣传的过程中还要抓落实。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导力量,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给与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如政府部门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广大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财政部门适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公安部门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妇联及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照顾。

3.4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受过教师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的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去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壮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原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构建多层次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应动员学校所有力量去关爱留守儿童,建立起“校领导――中干――班主任――生活老师”四层学校关爱网络,明确各层关爱工作的内容和责任,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帮助。教师对学生关爱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上学期间,放学之后也应关注;关爱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班级干部为主体,班级干部包干学生的班级三层关爱网络。建立多层次的学校和班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网络,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弥补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教育功能缺失,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互相配合,积极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方法措施得当,这些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留守儿童也能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的。

结束语:

篇10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而老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社会文化事业不发达,劳动力外出现象更为普遍,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更为突出。对这些孩子如何施以恰当的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老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而老区还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我们曾在老区一所学校做过统计,这个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学校,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多达700多人。这些留守儿童,有的是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是由外公外婆照顾,有的是寄养在亲戚家,父母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正常监护,再加上委托监护人监护不力或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和情感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亲情关怀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老区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是,由于他们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因此无法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得到应有的亲情关怀。由于这种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2.学习成绩较差老区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由于监护人或者由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担沉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因此,不少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抽样调查发现,在校就读的老区留守儿童中约有48%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生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3.心理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关爱和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再加上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不合群,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4.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隔代监护下,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有加,往往重养轻教,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而父母由于愧疚心理也往往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重物质、轻精神,因而容易使留守儿童造成道德缺失,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控、不服管教、放任自流、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不诚实守信、狭隘自私;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上网成瘾;有些孩子沾染上了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严重者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相关教育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加之,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额费用。因此,城乡壁垒不拆,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必将长期不能得到解决。2.政策性因素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老区留守儿童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是社会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面对这一状况,虽然中央及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政策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3.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错位、不完整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对孩子的性格、品德、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区留守儿童而言,聆听父母的谆谆教导,感受严父慈母的家庭氛围,无疑是种奢望。欠缺的家庭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必然受到影响。4.学校教育因素目前在老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学校除了讲授文化课的智育教师外,思想品德教育、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基本没有,也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由于老区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一些教师几乎没有精力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和谈心。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老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