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界可谓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然而受限于传统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大众化后,人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仍然较多局限于理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创新型人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型人才,还包括应用创新型人才[2]。按照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理念,本文认为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应该是以“责任感”为导向,以“理论素养”为前提,以“应用性”和“创新性”为核心的复合型人才。
(一)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家庭、工作、社会的主导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进取精神和人生价值观。“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需要一定的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具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因而,责任感通常与“人品”、“道德”相提并论,是人才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二)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是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不可缺少的素养。本科教育的使命先是育“人”,再是育“器”。若无足够的理论素养,仅具备应用能力,那从高校中走出的学生将是工具,而不能称之为人才。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在知识储备方面较研究型本科教育要低,比高职、专科教育要雄厚。由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往往受知识面广度的限制,因此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尤为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三)应用性
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应用性”。应用能力是指所培养的金融人才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金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的性质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寻找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地方财经院校有必参考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与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构建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四)创新性
“创新性”是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另一个核心特征。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我国金融业进入了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阶段,金融创新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行业的经营业态和金融人才的评价标准。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解决新兴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为需要的人才类型。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体现出学科的高度深入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为此,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既要深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在多学科交叉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二、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标准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标准指标体系,现有文献大多按照“素质”、“知识”和“能力”三大模块进行划分[4]。然而考虑到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特殊性,依据此类人才具体特征来制定培养标准(图1),才能加强培养标准在后续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本文针对“责任感”、“理论素养”、“应用性”和“创新性”四项特征,建立了涵盖“基本素质标准”、“理论知识标准”、“应用能力标准”和“创新能力标准”四个一级指标、十一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的人才培养标准指标体系。
图1 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特征与培养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将传统的“能力标准”划分为应用能力标准和创新能力标准,除了为了对应“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特征,同时也是考虑到目前不少文献对“应用创新型”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过于突出人才的“应用性”,对“创新性”重视度不足。事实上,正如卞志村所指出的 [5],专科院校以高职教育为导向,应重点培养操作层面的人才,而本科院校(尤其是拥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本科院校)应重点培养操作层面和领导决策层面的通才。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不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育中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非仅仅作为应用能力的下级指标。因而,与传统的培养标准相比,本文的培养标准指标体系不仅将“能力标准”划分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根据金融学专业的特征,对其他两项一级指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细化。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标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基本素质标准
大学生素质可以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指具备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等,非专业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而本文“基本素质标准”指的是非专业素质,具体而言包括良好的“品德修养”、“身心素质”,以及较高的“社会责任感”等。
1.品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
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其内容包括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处事态度等。良好的品德修养,决定了个人气质和人格魅力,也是任何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
2.身心素质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3.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总体意识,或个体对国家、集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应履行或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金融人才的社会责任包括维护金融活动相关者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等等。
(二)专业知识标准
“理论素养”之所以能够作为“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前提,是因为理论知识在根本上影响着应用要素与创新要素,乃至素质要素。知识的学习注重广度和深度,一定的知识广度要求学校不仅培养学生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对于提升学生多角度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直接影响[6]。一定的知识深度是学生掌握应用技能的必备知识储备,同时,也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才能增强学生将来发展的潜力。具体而言,按现行的教育体系,专业知识标准包括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以及“专业领域教育”三项二级指标。
1.通识教育知识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有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知识以及外语。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有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其他部分理工知识。2.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主要知识包括经济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等。管理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营销学等。3.专业领域知识可以划分为三个知识领域,是本专业的核心内容,分别是货币与信用、金融中介、金融市场。
(三)应用能力标准
应用能力标准指标的构成,一般认为有学术能力、普适能力以及专业能力[7]。由于“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强调普适性和应用性,本文将更加注重普适性及应用性相关指标,并对三级指标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具体而言,应用能力标准包括“普适能力”和“专业能力”两项二级指标。
1.普适能力是指与专门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无直接
相关,超越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对于一切专业和岗位普遍适用。本文普适能力指标由基本办公技能、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外语表达能力四项指标构成。基本办公能力,指应用文写作、文献检索、办公软件使用等基本办公技能;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人才在面临职业和工作场景的转化时,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是组织他人、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外语沟通能力是指人才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2.专业能力指经济、金融专业人才所特有的专业技能,包括经济金融环境的分析能力、掌握实务部门工作流程的能力、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经济金融环境的分析能力要求金融人才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专业的分析能力;掌握实务部门工作流程的能力要求金融人才参与实践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技术期望的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能够履行职业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另外,这三项能力都需要培养对象具有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基础。
(四)创新能力标准
创新性是“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也是整个培养标准制定的主要一环。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在内容上主要由“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这三个要素组成。张玉荣认为[8],三项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格的培养,其次才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方法。本文也赞同他的观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而近代和现代却建树不多,究其原因,现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缺失,或是最主要的原因。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有必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为重点工作方向。
1.创业人格包括创新欲望和创新理念这两项三级
指标。创新欲望属于动力机制,是对创新的自主追求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渴望,而创新理念属于知识层面,指对先进的创新理论的认知,对创新的价值、机制、机理有较好的理解。2.创新思维是指的事物的认知和分析上,
篇2
(一)熟练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从事贸易的专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首先是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了解及判断能力。其次是具备贸易素质的最基本的技能。另外,就是必须培养贸易人员的文化素质。
(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既要具备基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协调、运用商务沟通技巧进行谈判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熟练操作外贸软件、从事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营销能力、文化渠道经营能力、文化创意策划能力及媒体关系能力等。
(三)创新能力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化产业作为精神层面的产业,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敏感的市场发现意识,才能不断地发现新商机,获取贸易利益。
二、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已建立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开设较早,它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应用型”。“国际化”指“面向世界”,以适应国际化需求为直接目标“,应用型”内涵“高层次”,核心是学生能力发展,强调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其根本特征是注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而非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因此,笔者认为,具备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办学潜力和专业优势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借鉴上述提法。而为数更多的地方院校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上除了面向世界外,更要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沟通,突出区域办学特色,结合区域文化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共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5]。可以把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国际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拥有较强的应对国际文化贸易具体活动的实践能力外,同时又具备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把已经形成的实践能力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早在1998年就被界定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不仅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且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6]。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高校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在确立了高校毕业生择业时需具备的能力之后,高校如何设计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形成上述能力,通过何种机制来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能够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国际文化贸易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功能性和综合性,专业必修课程注重基础性,专业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实践课程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专业在发展中要与政府、企业合作、调研、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学术情况、法律法规、业务标准,并根据这些变化,相应的对专业课程学时、内容、方法进行调整。搭建起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和适应性。
(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实践能力培训体系通过认识实践、外贸平台综合实训、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认识实践就是联系相关的文化出口企业或政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让学生对文化贸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外贸平台综合实训要由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按照社会需求的层次设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目标和课时。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是让学生去学校联系的外贸实习基地或其他文化产品出口单位进行业务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敬业态度和与人沟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确保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
(三)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设
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由“知识+智力”模块向“智能+创新”模块转变,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重建学生评价体系、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
(四)培养机制建设
1.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
给专任老师充分的成长空间,鼓励到海外进修,加大教师申请文化贸易科研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按一定比例培养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逐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其提供到优秀的文化出口企业、事业单位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教学力量,逐步形成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双语教学及双语教材建设
根据学生英语接受能力,确定双语教学的课时。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全英语授课。对于特色课程如国别文化研究,可以在长期授课经验情况下,鼓励教师采用自编教材,也可以联合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单位与高校共同编制教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原版教材和国外经济贸易类学术期刊,学习前沿理论内容,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国际文化贸易相关课程,内容多而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清晰简明的达到传授的效果。对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社会调研和开放性实验、诊断治疗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搭配不同的教学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实行中外联合办学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是指国内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我国在籍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7]。国际文化贸易的学科性质更适合推行中外联合办学。应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大学建立联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形成办学形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层次、项目管理、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文件。
5.构建可监控的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研究型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0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题。推动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趋势之一。而创新人才的典型特征和立足基点是“研究型”,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培养研究型人才进行创新活动,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大学视为基础研究和成果创新的重要力量,把“研究”的理念根植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提供动力保证。
一、研究型理念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教育的战略高度和哲学的角度给予理论上的诠释和注解。研究型人才应内含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以探索未来或求知问题为主要任务;第二必须具有人文社会观念和全面能力发展的人格和品质。研究型人才应该是学习者、思考者、规划者、探索者和行动者,能按照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潜能并持续创新。
对于研究型理念的内涵的界定,人们可以从研究型理念一词的构成上来分析。首先,所谓理念,根据《辞海》的解释,是等同“观念”或“思想”,基本含义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其次,关于研究型的定义,应该先明确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以从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学术理论研究与创新为职业和使命,他们致力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科技领域的创新。创新是一种思想、一种实践或是为采纳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方案,而“创新――决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寻找信息加工的行为”。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研究和探索”,只有具备了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才会增长创新的思维,产生创新的行为。因此,研究型理念的核心概念就是提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始于“研究”、基于“研究”、贵在“研究”、成在“研究”,把研究型教育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环节中。
二、研究型理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连续过程来看,研究型理念提倡应从本科教育开始重视研究型的教学与体验,这种通过研究型教学与培养使学生积攒起来的基本功力,会在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与培养中得到延伸和体现,并将形成出色的科研、实践和创造能力。研究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优秀的研究型本科基础就没有优秀的研究生,更不会有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乃至创新人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促进本科研究型教育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毫无疑问,在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过程中,本科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切不可忽视了研究型人才智慧与潜能的早期开发。
从我国教育实践成效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研究能力。尤其是在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渗透研究型理念的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束缚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尝试以及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大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拓展人才培养的思路,用研究型的理念、方法与途径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从大学的逻辑来看,大学的生命意义和魅力通过学者们对至真、至善、至关境界的执着追求来实现,而学者们的人格生命与学术生命则需要通过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来延续。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研究进行教育,科研与教学统一已成为经久不衰的大学理念。大学要培养出既能学习人类已知领域,又能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研究型人才。研究型理念提倡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将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的理念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方式等各个环节中,贯彻“以研究为本的学习”,使学生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得到更为充分的提升和彰显。
三、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应该推崇“研究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功能与作用,具备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创新的功底。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该重视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研究生教育的层次。本科生参与研究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查尔斯・维斯特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说:“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入科研领域。”在本科阶段学生就接受研究型理念的熏陶,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 全面认识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创新人才培养观
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社会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研究型人才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正是这些认识的误区架空和泛化了创新的本质,使学校推行的创新教育雷声大雨点小,不能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实施的创新教育可能是培养“创新”,但不是“创新人才”。
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举办一些小发明、小设计的比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够发明一些新的产品,然后就觉得是培养出了创新人才。而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这些比赛的过程中,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不能真正得到提高,能不能掌握一套科学的去创新、去思考、去研究的思维方式。高校推崇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积累、潜移默化和熏陶锻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最直接、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这个过程是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得到锻炼的过程,是学生的专业性、学术性、研究性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和提升的过程。
2. 构建以人为本、以研究为本的课程体系
第一,构建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本着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利于人格品质塑造,有利于自学能力增强,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改变过去的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来调整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能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合理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来讲,二者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材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有助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二,构建以研究为本的学术研究教育体系,开设有关创造理论、技法和应用的创新教育的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造理论基础教育和创造综合能力训练,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意识、主动地参与实践性创新活动,以利于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倡导通过更多的课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全面构建学生科研创新体系,为研究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
3. 推行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方式,即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的定位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使自己的授课具有科研含量,对学生关心和提出的问题既要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又要在理论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作出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解答和阐述,给学生以启发,达到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的目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及相关背景资料,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及启发创新意识的“研究性”问题。“研究性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问题,而是带有探索性质的问题,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同时,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求应适度,要以鼓励、启发为主,使学生从解答“研究性问题”中得到“研究”能力的培训,“在探索中体会成功、享受创造的快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学生主动去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开展以研究为主的学习目的主要是通过参与研究的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品格和研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本科教育中,应该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学术这个核心中去。
4. 从注重教学控制转到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现行本科教学管理中学习自由体现不足的缺失,归根结底是教学控制与学习自由之间的矛盾失调的反映。因此,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趋向应该从注重控制转变为注重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大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基石。教学管理既要强调规范意识,又要体现教育自由的理念。一方面,制度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保证教学管理口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制度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能够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去“学“。教学管理要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灵活进行调整。比如,就高等学校而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监督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系统,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选科(专业)、选师、选时,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培育创新人才的保障,是营造宽松环境、发展个性教育、倡导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高校特别是国内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摇篮,就必须重视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提倡高校对本科阶段的学生要进行研究型理念的熏陶,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在研究生阶段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积蓄发展的潜力,从而大面积提升我国创新教育的品|和水平,推进本科教育科研训练计划的制订和落实,促进我国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持续创新力方面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长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5(08).
[2]史静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7.
[3]曹菱红,陈红.高校本科阶段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08(02).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28-02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总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综合考虑国家教育体系、就业市场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因素,定位应与综合性大学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应体现“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类型的特定性、实践性和多样性三大特征。着眼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素养,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为了推动高等专科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办出专科特色,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高[1991]3号),1999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教司总结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必须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培养的高职人才规格都应体现出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特征。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服务对象全程合作,掌握需求,通过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学校自身也可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突出市场导向性,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要以过硬的人才质量与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体现自身价值,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增强市场意识,与人才市场保持有机联系,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与调控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细致调研,科学预测,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开设专业,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克服人才培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以能力为主线高职教育应将一般素质与职业岗位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必须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安排教育过程,恰当选择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所有教育活动都应体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目标。
5.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以“双师型”教师为支撑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没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与培训,以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教师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6.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以产学研结合为根本途径高职教育必须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程合作,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按照这样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开展产学研结合,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一方面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与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行政规章的形式确认了上述六条基本特征,从而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二、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现状
1.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供需失衡
目前,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而其中高级技工的短缺尤为严重。据统计,在我国7 000多万技术技能劳动者当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才280多万,仅占4%,而企业的需求却在14%以上,供求之间差距巨大。从当前状况看,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以至出现了找高级技工比找工程师还难,中国需要大批现代技工,发展高新技术亟需现代技工。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成了当前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
据2005年有关部门对200多家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46岁以上的占40%多,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逐渐退休,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我国如不抓紧培养一批年龄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现代化建设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二)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由于多方办学、多头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学校的规模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发展缓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宏观上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如从前几年“爆满”、“超大”的财会班,到这两年“渐小”规模组成的财会班,便是社会需求在学校办学方向上的“晴雨表”;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如生物医学专业、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社区管理专业和新材料新工艺专业,等等。
2.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由于高职教育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故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另外,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3.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以致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如何构建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就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就是通过企业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并将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与学生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包括联合开发新产品、指导毕业生做项目设计等,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和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是要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甚至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作文章。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多尝试一点“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哪怕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只要有利于萌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有利于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就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另外,在专业设置中,也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更多开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课程,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三)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日本在通才教育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倡导实施培养“四合一”人才,即培养在忠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集科技、文学、经贸和外语于一身,既有科学技术内涵,又有文学艺术气质;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外语翻译本领的人才。因此,在实施培养“专才”的同时,抓好通才教育,加强受教育者的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程欣.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8).
篇5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还未有统一的共识。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梳理,认为创新性人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既拥有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深邃的思想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专业知识的积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中不仅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把握机遇的能力,而且具备逆境中的忍耐力及承受能力。换一句话来说,创新型人才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人才培养模式是是高校针对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以及考核机制等组成的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的基本框架和整体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作为出发点,以德育、智育、美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具体表达为培养目标、规格、方式、方法、过程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通过对基本特征的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求学生具有适应新时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拥有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二、高师音乐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从2009年起,高考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特色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将不断涌现。从今天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很多高师院校增设音乐教育专业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各级师范大学(学院)开设的音乐学院(系)在获得社会认可情况下,怎样达成互补而不是相互碰撞,从而和谐均衡发展?这些层次、条件各不相同的高师音乐学院(系)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不同类型学生个体的差异,体现多层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正确处理高师音乐教育办学质量与就业的矛盾是我们高师院校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
师范音乐教育是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科研人才目标而设置的。通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育方案实施情况等其他要素的分析与梳理,笔者发现高师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育科研人才。学生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高师音乐教育对未来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以顶尖的音乐艺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因此在教师培养上,各级高师音乐教育应以学生学习掌握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服务。既能体现音乐艺术的专业性,也能融合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2)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具备的特点。首先,高师教育是属于分层教育、分类培养。此类模式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知识,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体系中,哪些知识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应该胜任的,哪些技能又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这些内容一直都是高师音乐教育分层培养的研究内容。其次,高师音乐教育教师梯队和教学形式较为“复杂”。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专业都会配备教学与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梯队,以保证音乐教育的前瞻性。然而高师教育属于分层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公共课和理论课,这些课程需要教师采用上大课的班级教学制。再次,教学内容与方法应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拓宽方面,不仅要协调处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音乐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应将德育和美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音乐教师职责,及时发现学生欠缺也能弥补欠缺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目标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环节,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素养教育应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因此,课堂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构建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础,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为核心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积极建立艺术实习基地,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顶岗实习,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分层教育、分类培养,而且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高师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其一,须立足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古今中外音乐艺术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高等艺术教育既是对受教育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塑造,又是对其社会责任感、审美理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音乐艺术教育在人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现音乐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与价值。其二,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高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高师音乐教育在分类培养、分层教育中,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采用标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如何区分,如何构建;若构建新的模式,还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和时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为改变当代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析,也是教育部门和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性,能够自我思考、不断演绎,努力完成音乐的二度创作。
1、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创新意识
理念是转变的先导。学生在传统教育中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能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其思想会受到局限,创新思维会受到禁锢。创新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理念,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不断加强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以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应制定出适合时展需要的办学理念。
2、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是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人”。他们和时展密切相关,这种“需”与“求”的关系不应出现冲突。此外,“一专多能”是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未完全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实现向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重视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扩大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范围,合理地设置与调整音乐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鼓励受教育者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转换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高师教学内容、方式上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对受教育的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顺应时展的音乐教育需要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不断强化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音乐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准,而且要求利用综合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引领音乐发展潮流。如何使高师音乐教师达到教师角色的专业化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应随着培养目标的提升不断提高;第二,在了解音乐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第三,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一专多能、贴近学生,除了教师角色外,而且充当演员和艺术管理者的角色。
4、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强、舞台实践能力强是创新型音乐人才的重要特点。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计体系中应增强实践教育环节,扩大实践教学占据的比例,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校内外舞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申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实施情况中看,实践性教学环节能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凭借探索性与实验性的特点,采用户外教学、舞台教学和多媒体情境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取得创新成果。
5.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篇6
(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人才是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的高度统一,必须以体能为依托,以技能为表象,以智能为其核心。这里“智能”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表现为正确判断与分析、透彻理解与掌握、适当推理与应对。创新能力是运用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并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智力品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活跃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是理性的使者,是创造的火花,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合理的知识机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在某一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在该领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并对相邻学科和科学发展历程要有一定的了解;很强的实践能力。创新重在行动,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捕捉机会,并果断决策进行研发,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创新产品成功地引入市场;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型人才必须有远大的创新抱负,坚定的创新信念,这样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去克服困难,并保持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行创新活动;高尚的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通常是风险偏好型的,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敢冒风险,勇为人先,善于团队合作,珍惜时间。
二)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
上面所谈的创新型人才素质主要反映了潜在的创新能力,要使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正确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真正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大量涌现出来。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有:
1创新文化。它主要是由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体系和创新行为规范这三部分组成。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特征,当代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应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强调能力权威,鼓励开拓创新,追求卓越高效,包容错误失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更应是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因而创新文化要得以形成和运行必须有创新制度体系为基础,这包括在组织内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研究与开发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成果鉴定与保护制度,并同时要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有相应的科技法规、教育制度、风险投资制度、技术引进与转移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创新行为规范是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理解、参与和支持。
2 激励体系。中国古语有云:“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里的“能”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潜在创新能力,“为”可以理解为将潜在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显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个人的主观意愿起决定性作用。为了使创新型人才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投入到创新中,把潜在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就必须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构筑全面促使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激励体系,采用多种激励手段,把潜在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潜在创新能力向现实创新能力的质的飞跃。
3 组织环境。创新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的组织环境为支撑。支持创新的组织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①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它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并能跨职能工作,从而使创新更易于得到采纳;②容忍不切实际。组织不抑制员工对“如果……就……”这样的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③包容失败。组织鼓励员工大胆试验,注重过程甚于结果,鼓励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不用害怕可能的失败;④外部控制少。组织会尽量将规则、条例、政策等减少到最低限度,积极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宽松的工作环境;⑤容忍冲突。组织鼓励成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并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而触发灵感;⑥开放迅捷。组织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做出快速的反应。
二、我国人才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方略
(一)能本管理:以能本为理念指导人才资源创新的能力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作用日益凸现,确立能本管理理念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中要倡导组织成员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长,各尽其用,把提高和激发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决定性因素,把人才创新能力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目标,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创新能力提高和激发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要唯才是举,特别要关注其是否有创新潜能;在能力开发和培训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化开发和终身学习,改革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实现从知识型培训向创新能力型培训的转变,特别要强调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使组织成员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与此同时,要定期对创新能力开发状况进行考核,提倡组织成员进行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在薪酬方面,要强调向知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付酬,实现薪酬支付因子从以岗位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逐步形成按能付酬和按绩效付酬相结合的薪酬制度,从而一方面有利于潜在创新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潜在创新能力向现实创新能力的转化。
(二)文化再造:以创新文化为土壤孕育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必须文化先行,没有创新文化的滋润,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创新行动,更不可能有自觉的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学而优则仕”,“成败论英雄”。表现在组织里,忽视个体尊严、价值和权利,抑制个性发展,崇拜权力,惧怕“权威”,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害怕失败,不敢创新。显而易见,这与创新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必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超越的基础上,再造组织文化。
首先要树立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执着追求、开拓进取、高效卓越的价值观;其次要确立鼓励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尊重失败者的道德准则;最后要创造自由、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尊重个性,尊重独立,与此同时也要倡导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使人们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三)制度创新:以激励为动力推进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在创新型组织中,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强化,个体成长、工作自主、工作成就愈来愈为创新型人才所看重。因而,在推进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人力资本“能动性”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进行制度创新,在激励重点上把利益驱动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在激励方式把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结合;在激励时间效应上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在激励报酬机制设计上把事后激励和事前、事中激励结合起来。因此,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努力:①要确立责权利明晰并能从根本上保证和鼓励人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的新制度,这包括产权制度创新、分配制度创新和用人制度创新;②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型人才拥有其智力成果的专利权和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往往还要承受极大的风险,如果对创新成果不加以保护,那么创新者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在经济上也得不到满意的回报,从而不能也无力继续从事创新活动; ③要特别重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围绕创新型人才对个体成长机会、工作自主性和成就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并通过心理契约和共同愿望把创新型人才的个体成长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7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建设;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张洪杰(1982-),女,辽宁铁岭人,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讲师;向晓东(1958-),男,四川宣汉人,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 武汉 43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工程创新型人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X9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7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已经由原来的矿山、冶金等传统行业扩展到石油、化工、机械、建筑、航空、交通、信息等领域,同时也对安全工程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社会的需求推动了安全工程课程体系的革新,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已经渗透到诸多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要围绕社会的需求,课程体系的组织和安排要为素质型、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此背景下,武汉科技大学多年来以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核心思想,搭建了从安全管理到安全技术的系列化安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安全管理、安全系统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建筑施工安全、起重运输安全、电气安全等核心专业基础课。
本文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在构建安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过程中,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探索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协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2]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既可指大学内部,如精神、理念、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可指大学外部,如大学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之间的协同创新。[3,4]大学协同创新更为强调大学的主体作用,要求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增强主体性,发挥参与、引导、指导、控制等作用。
2.大学教学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
协同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使教与学和谐统一,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实现教学创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系统性。大学教学协同创新要求教学按照其自身的目标、结构和功能,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教师在教学创新目标之下,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切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及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同时改变过去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的现象,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两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2)接续性。接续性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致的、连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使得知识传承、智慧涵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续性也说明了教学周期的周而复始,连续运转,前一阶段的交流孕育着后一阶段的发展,并成为后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最后导致整个创新性教学过程的可持续发展。[5]
(3)涵容性。教学的协同创新实现了教学的真谛,教学协同,使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双方共同投身于教学之中,各自敞开自我、接纳彼此,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成为共同思想、情感交流与分享的场所。[5]在师生情感交流中,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鼓励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言争辩的能力,珍视了学生独立的见解,使学生产生愉悦、轻松的心境,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4)协同性。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对事物双方或多方而言,协同的结果使个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导致事物间属性互相增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6]教学过程充满着师生的相互关怀、理解、尊重、激励,随着师生间的思想交融,使教学进入创新的境界,实现系统和个人的双重和谐发展。
(5)发展性。动态学习方式主张学生在动态学习环境下,形成动态思维结构,达到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开放思维条件下,全时空发展的学习方式。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
要实现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必须按照协同创新的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工程平台课程体系及一套协同创新的机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建立了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协同创新机制。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7]武汉科技大学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程组织建设。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准备教案时,在学生中挑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教学团队的成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组织建设工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前预先提出希望了解掌握的知识,课后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
(2)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增强本科生参与研究的机会,提升研究意识和能力。例如,一方面本科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另一方面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承担教师科研课题的占48%以上。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8]
(1)组成教学团队。为了建立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武汉科技大学提倡教学团队的组织模式,要求各个教学团队必须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通过教师间的交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安全工程平台课程体系为例,“岩石力学”、“建筑施工安全”及“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了学科建设团队,在不同的教学板块间进行经验交流,将课程教学中获得的创新经验相互融合,实现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
(2)开展跨学科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充分整合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爆破及职业危害与防护等相关专业资源,确立了武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在各位教师的协同配合下安全工程专业快速发展。现已具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且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就是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协同学习的关系,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9]在“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三部分,即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件准备及讲解分数,适当增加课件准备及讲解分数所占比例,要求各小组成员准备教学内容,学生表现积极踊跃,从“作业场所安全、机械设备安全”到“汽车安全、ATM的设计”,甚至是“水龙头、菜刀的安全设计”,内容充分丰富多彩,其他小组成员积极点评,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理解掌握了“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内容及精髓。课下同其他小组的同学交叉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课程与课程的协同创新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结合,开展教学改革。
(1)更新课程知识。结合前沿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关联。例如,在讲授“安全评价”课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安全评价”过程,增加了安全评价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针对实例,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安全评价。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安全工业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开设了“建筑施工安全”及“起重运输安全”等课程。
(2)注重能力培养。本专业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设置本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3)开设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对于学生素质拓展,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创新教育3个学分及第二课堂3个学分。
5.课程与实践协同创新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课程实验、校内实践、课外科研”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建立校内实验教学系统,采用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务系统中选择后可随时到实验室进行课外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校内实践创新体系。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建构了校内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课外科研。通过导师选题,组织本科生在课外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及早进入学科前沿。
6.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创新
通过多元渠道吸收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10]
(1)专家讲学,如邀请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钢安全环保部等单位专家为本专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
(2)联合培养、合作办学。与美国桥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等多个国家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与合作办学,促进学生知识的交融,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结合自身特色与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金山店铁矿、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及学分互认等机制,鼓励学生到外校学习,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有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获取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三、结论
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技能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和教育思想,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构建了以协同创新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提出了“教师与学生协同、教师与教师协同、学生与学生协同、课程与课程协同、课程与实践协同、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对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2-175.
[2]苗莉.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1):18-22.
[3]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1-6.
[4]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6):15-22.
[5]胡高,胡弼成.大学教学协同创新论[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09-110.
[6]周玲.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协同创新中的优势、困难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12,(4):1-6,100.
[7]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时报,2012-08-30.
[8]曹国永.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提升高校办学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4-5,10.
篇8
〔论文摘要高等林业院校应该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以教育生态化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林业将逐步成为科技密集性的高技术产业,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化转变。浙江林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林业院校,几十年来坚持依靠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浙江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服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教育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美国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8)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提出了“大学生态系统”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生态学见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以人类的本体自然为对象,改造体外自然的实践活动,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其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人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参与探索和创造,因此,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主线的教育;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重视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为纽带,通过活动和交往,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它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的功能和人,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内容、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是把亲和、融合的精神贯注在每一个有机的因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
二、新农村建设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林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紧迫性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了要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超过9.35亿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的73%。全国城镇化的比重只有37%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的呼声日渐高涨,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使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林业也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化林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林业把生态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逐渐由原来注重第一产业的林业原材料产品产出向第二产业的加工和第三产业的旅游与服务方向发展。
知识和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长于把知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图纸,并付诸实施,转变为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长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突破性工作。所以,培养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创造型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高等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高等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表现在意识方面,热爱祖国,热心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外在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内在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思维方面,有敏锐的直觉、巧妙的想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方面,系统掌握林业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最新知识。在能力方面,表现为较强的专业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专业技能。在人格方面,表现为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
(二)应用型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现在我国林业院校应用型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各院校的办学历史、背景条件差异较大,并各有自身特点。其人才培养应根据本院的资源和客观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鲜明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全面充分发展,按林业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具备现代林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具体条件,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有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行动设计,在某一方面形成自身突显的优势和专长。此外,林业院校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特色,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力求达到“专业方向明确、林业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的人才培养效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生态理念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生态化理念要求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科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出发,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塑造、实践能力的增强以及良好个性的发展等五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将上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五个方面要求进行全面系统运筹,协调配置;具体是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调研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协调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教育生态化理念研究传统教学过程,会发现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束缚了学生的智力与人才的成长。主要表现为:一是现行林业院校课堂体系中,指令性课程、统考类课程挤占了大量的时间、空间,专业板块课程的时间、空间变得非常狭窄,使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余地,这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背道而驰。二是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型,即高校课程设置以学科本位不变为主线。与新兴学科、新兴行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还存在有些课程教学内容老化,使学生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本专业的课程,难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为学校工厂的物化产品。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注人式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在这些问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应予以纠正、更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各种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方面进行优化。根据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应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协调培养。课程设置应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现有林业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应适应时代特征,体现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组合,并强调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
(三)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能力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方案就是把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比。理论教学是教学计划中的主要核心部分,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课时安排。理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授予学生该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获得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还应安排专题讲座和学生自学及利用网上课件进行学习等内容。
篇9
大数据、云终端等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手机自媒体终端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在对接“微时代”展开教学改革,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微时代的基本特征,指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缺陷,提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对策,以帮助大学生道德成人、专业成才。
关键词:
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缺陷;创新对策
微时代是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信息化发展依然彻底改变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的新时代,以“微”为基本特征的微信、微博、微课、微阅读、微课程、微公益等新型传播媒介成为了互联网时展的“新形态”。微时代以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依托,以公众性、便捷性、迷你型、实时性、互动性为基本特征,通过大数据、云终端等通信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整合,实现了快速传播,奠定了新媒体传播的格局。基于此,计算机教学作为与信息技术对接最为接近的课程,在微时代背景下,必须呼应时展的要求,分析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教学中的不足,在教育理念、形式、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创新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微时代带来的挑战。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高校计算机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承载,必须要呼应信息化时代对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发展的迫切要求,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才能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审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个体学习的需求
高校计算机教学不仅仅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同样针对非专业的学生。但是,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却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开展大班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以至于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承载量越来越大,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理论,还要掌握新技术和新软件,增加了课程容量。然而,在此过程中,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学时并没有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实现教育目标。对于当前理论教授与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来说,显然是难为。
(三)考评体系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一般采用期末统一测试的方法来实现,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计算机课程的容量巨大,一张试卷很难体现学生对不同知识模块的学习效果和技术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单一的考评体系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以至于难以实现对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探索
在以微信、微博、微课、微阅读、微课程、微公益等新型传播媒介为主体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利用各种各种微技术来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利用技术终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就是要革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考评方式,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实现教学的效果。
(一)革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传统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不能满足的状况,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注入“微理念”,利用先进技术来制作微课资源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此时,教师需要做好角色定位,从“教”转变为指导学生“如何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真正贯彻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先进教育手段支持下,微课程所特有的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等特性也将呈现出来,师生之间可以自由的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地解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认知等方面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计算机课程容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利用微课资源展开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对不同模块、不同章节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制作成10-15分钟的微课资源,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确定所要学习的内容,实现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确保学生对计算机新理论、新软件和新技术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事实上,正是微课对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创新考评体系,实现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的科学化
能够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课程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化的评价,是达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显然,以期末测评的方式来进行是存在缺陷的。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课程评价可以实现全程化、全员化,学生在学习完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之后,都会有相应的考评测试,学生通过完成测试来检验自身对各模块、各章节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同时,在考评的内容安排上,不再是纯理论的情形,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技术能力的考评,构建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考评体系。
三、结论
在信息通讯技术引发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必须对接微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开展运用“微理念”来展开“微教育”,积极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强化互动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得到增强,从而建构起一种“以人为本、动态交互”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作者:左俊 单位: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倩.微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新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
篇10
Yi Wenli
(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宝鸡 721013)
(Key Lab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Simulating in Shaanxi Province,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China)
摘要: 理工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当前由于学生群体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的需求选择存在差异,导致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成效欠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具体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方法及其理念、本质、内容和操作等。
Abstract: Polytechnic-practice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way for training practical skill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ity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in the current group of students on the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to select have some differences, which lead to the bad resul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or this issue, we proposed the method of students' differentiated cultivation and the concept, nature, content and operation.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差异化 培养方法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differentiation;cultivate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08-02
0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而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实践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要求的日趋提高,就理工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具备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未来适应社会选择的必然条件。当前,尽管高校理工专业实践教学设备现代化水平普遍提高,高新技术应用程度不断深入,指导教师的学识层次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社会选择影响下对专业技能需求选择的差异日趋加大,从而导致专业实践教学难度不断增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常规的“一刀切”式的认知型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知”、“懂”、“会”[3],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更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需求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改进高校理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应对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培养方式和内容,在保证学生“知”、“懂”、“会”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发现”、“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学生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最大需求,是当前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1“差异化”培养方法的本质和特点
“差异化”的概念在管理科学中是指在管理行为过程中,管理者不能过分地一味强调对员工"一视同仁",而要因人而异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本研究提出的实践教学中的“差异化”培养方法是管理学思想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的产物,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差异,对学生进行大体的群体划分,进而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有侧重、有目的的差异性培养的方法。与常规的“一刀切”式培养方法相比,“差异化”培养方法由于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特征群体划分和区别培养,因此具有培养针对性更强、培养效率更高、学生需求满足程度最大化等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优点。
2“差异化”培养方法的操作
2.1 学生群体的划分学生群体的划分主要是应用现代管理学中“情境领导管理模式”[4]的思想,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基础上,以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差异为主要依据,将学生个体归类为基础技能培养型、综合技能培养型和创新技能培养型三类。基础技能培养型(A类)学生的特征是能够基本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基本的实践技能操作,更多的需要对专业实践技能全面掌握和对专业必须技能熟练掌握;综合技能培养型(B类)学生的特征是能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基本的实践技能操作且熟练专业必须技能,更多需要对专业综合技能和高新技术的熟练和全面掌握;创新技能培养型(C类)学生的特征是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进行专业基本技能操作且综合技能掌握较为全面,更多的需要掌握大工程知识和对专业技能的应用与创新。对三类学生的特征汇总如表1所示。
2.2 学生群体的培养从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A、B、C三类学生群体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水平逐次上升,对实践技能的需求层次逐次提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这三类学生群体实施差异化培养,具体就要从培养方式差异化和培养内容差异化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2.2.1 培养方式差异化根据现代管理学中“情境领导管理模式”思想,结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将教师对学生培养方式划分为“指导”和“支持”两个方面。其中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讲解、示范演示和协助操作等传统传教方式;支持是指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应用、技能创新创造所提供的人力、物力帮助等,包括帮助学生搜集技术资料、为学生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等。
培养方式的差异化强调对三类不同特征学生群体的指导和支持程度存在差异和区别。两者间的具体关系表现为(如图1所示):从A类至C类学生群体,教师对其的指导程度逐次降低,而支持程度应逐次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三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差异造成的。比如,A类学生由于对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尚且不足,对其过度支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徒增学生学习压力,因此要加强指导力度,夯实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和必须技能的基础。相反,C类学生由于具有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高指导对其促进意义不大,而高支持会有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创新。
2.2.2 培养内容差异化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和改革的需要,可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三大类型[5]。验证型实践是由教师提供实验题材、实验方法和必须的实验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实践和训练,其内容多为专业基础性技术能力训练,独立性相对较高;设计型实践是由教师提供基本的题材、提示性方法和必要的实验条件,由学生设计技术路线并完成的实践和训练,其内容多为应用性技术能力训练,综合性相对较强;创新型实践是教师只提供有限指导和充分的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构想、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的实践和训练,其内容多为更深层次的应用性技术能力训练,创新性相对较强[6]。
就本研究的培养内容差异化而言,就是讲求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更具针对性和侧重性,具体就是针对三类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通过以上三类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来杜绝学生中的“吃不饱”和“吃过饱”现象。在三类学生群体中三类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关系为(汇总如表2所示):在A类学生中以验证型实践教学内容为主,并适当进行设计型实践训练;在B类学生中以设计型实践教学内容为主,并适当进行验证型、创新型实践训练;在C类学生中以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为主,并适当进行验证型、设计型实践训练。
总之,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和培养大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任务,它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时刻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寻求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和完善工作水平。本研究针对学生的群体特征差异,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差异化培养方法,是对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伍均,邓仕槐等.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现状问题和对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39.
[2]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2:50-51.
[3]王建伟.建立全方位开放型高等理工实践教学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2:82-83.
[4]保罗・赫塞.情境领导者[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 上一篇:公积金的贷款计算方式
- 下一篇:化学品处置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