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而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实验室安全存在不少隐患,其原因在于安全管理欠佳。因此,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增加不定期安全检查的频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无风险的实验环境。因此,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为适应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环境监测机构纷纷开展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然而,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尚在不断的摸索之中,还普遍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例如:有不少单位还没有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部门,很多都是由单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管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极为不重视。此外,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加。
1.2安全硬件设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很多单位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非常大。大部分实验室都是由于资金不足,相关设备仪器陈旧;例如:一些单位在配置硬件设施时,忽视了洗眼器、应急喷淋装置、灭火器、通风管道、通气线路等设施的良好配备。此外,调查发现,有很多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消防设施配备严重不足,按规定,实验室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或配备数量不足,已配备的消防设施又因维护不到位,致使其功能丧失,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3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当前,少数实验室不注重抓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之中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难以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树立起应有的安全意识,导致安全管理体系难以得到完善。例如:在监测实验室,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自觉性差。在实验室内随手将废弃的有毒有害试剂倒进下水道;生物安全柜内实验用品过多,堵住通气格栅;戴污染的实验手套直接接听公用的办公电话;在实验区内进食;将防护服穿出实验区域等。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2.1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
毋庸置疑,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环境的重要基础,为此,相关单位可以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方法。同时,各监测站还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尽可能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作人员管理、菌(毒)种及样本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等,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努力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此外,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后,还有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规章执行,进一步明确职责,防止出现责任不清的现象。
2.2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并减少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危害。为此,环境监测实验室要依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在工作间内,各种仪器和样本的分布要合理,防止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对于环境监测必须要用到的各类器皿与试剂一定要分类存放,含有剧毒的试剂必须存储在指定的保险柜中,并交由两个及以上的人分别保管。此外,我们各级领导应高度关注监测站实验室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添置一些必备的安全设施,更换一些过于陈旧的设备,为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降低污染排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3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构建单位、实验中心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加强实验室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在安全管理中要加大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整改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在执行层面上要运作规范,依法按章办事,工作落实到点到位。最后,制定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里是十分重要、必不可缺少的。随着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任务的日益繁重,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实验室内各种复杂危险因素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针对这种现状,就要求环境监测站的各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瑶.实验室环境管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S1).
[2]乔晋忠,张丽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9(1).
[3]方淑琴.加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探讨[J].才智,2010(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保实验室;管理
高职院校必须以“应用”为主旨来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转化,使得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出这种类型的学生,就需要在实训、实验方面多下功夫,这就体现了校内实验室的重要性。[1]作为一名环保实训指导老师,环保实验室包括化学分析实验室和工程应用实验室。要想真正将环保实验室高效、安全地利用起来,就需要对环保实验室的管理进行研究。[2]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关于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任课教师与实验专职教师没有很好地沟通,实验通知单下达不及时,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缺东少西,浪费时间;化学试剂没有明细账单,没有用专门的试剂柜分类存放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实验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使用(开放)登记制度》《实验准备通知单》等,具体实施方法有建立化学药品清单和购买台账,包括名称、数量、存放地点等,并要在试剂柜配专锁,钥匙由专职实验老师保管;学生在进实验室做实验前,任课教师至少提前一周给实验专职教师下达实验准备通知单,让实验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
二、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根据课程的需要,将环保实验室按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处理实训室、大气实训室、环境监察实训室、分析天平室、分析监测实训室、大型仪器实训室、室内环境检测实训室等。每个实验室都配专职人员负责,将仪器设备按照实验室类型分类放置,合理规划。
三、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更新
环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很多,要求学生在使用时登记,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根据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请专人维修或报废,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随时保持正常。部分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快,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需要对这些仪器及时更新,更新后需请专人给实验专职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再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使用。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重中之重,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验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好实验室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①对环保实训室而言,分析化学实验室中是否存在各种危险性因素,如是否包含有害物质、是否有辐射源、消防设备是否充足、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是否执行到位、标准化管理有无缺陷等,并制定相关文件,管控各种危险性因素;②不同的化学药品需要配置相应的MSDS,并派专人保管,对化学废液、废气、废瓶等进行合理处理;③制定事故应急程序。分别针对易挥发或易燃物品溢出事故、化学药品与人体大面积接触事故、火灾等制定应急处理程序,并对事故进行总结报告并存档;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制定,如个人防护具的佩戴、压缩气体的使用、钢瓶的放置、加热加压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等;⑤对新进实验教师进行安全培训,培训系统包括安全文化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⑥对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使其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同时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文件,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操作过程遵从安全操作程序,使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得以运行实施;⑦在安全体制的运行中,定期地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检测体制管理的不足与不当,对体制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学生管理
制定《学生实验守则》,让学生在做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进实验室需穿实验服,在实验室不许嬉戏打闹和吃东西,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赔偿等做明确规定。
总之,实验室管理需要不断有新思维、新发现。在日常管理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实验室管理更加完善。
作者:危晶 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着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是保障生化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结合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从制度建设、安全教育、药品废液管理、仪器管理、队伍建设、安全检查等方面阐述在实践中累积的经验及探索。
关键词:
生化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安全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探索的来源和基础,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是评价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进入生化实验室的学生人数剧增,实验项目和课时数量的增加,造成实验室使用频率提高、危险性试剂种类增多。加上相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及仪器设备操作培训的不足,进一步增加了生化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是生化实验正常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师生安全,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任务。我们就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安全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实验室安全制度、生化实验室准入制度、生化实验室学生守则、有毒、有害、危险品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方案等,并上墙悬挂在实验室。理顺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加大执行力度,落到实处。同时确定生化实验室安全员,与中心、学校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自检,填写自检报告,及时发现并清除安全隐患。绝大多数的实验室事故是由于学生和老师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才能防患于未然。将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必修课程,通过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考核者,给予安全教育结业证明,凭证明进入实验室。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各类安全教材及宣传手册,提升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严格管理危险性试剂及废液
生物化学实验项目经常涉及到危险试剂,如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等试剂;实验室还用到一些剧:氰化物、叠氮钠、硫酸汞、溴化物等,这些试剂的不正当使用将会造成很大的人身事故,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集中危险有毒有害的试剂,进行严格管制:双人双锁、领用登记、及时追踪、及时清点。同时本着最低使用量原则购置这些试剂,切忌大量购买。原则上,有毒有害危险性试剂不予外借。如需外借,需向领导提出申请,说明用途,获得批准后才能外借。生化实验废液成分复杂,毒性物质较多,处理不当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2]。实验课前应向学生说明其毒性,交代实验结束集中倒在废液桶里,贴好标签,标明成分。制备详细的药品出入库记录,准确记录购买的药品名称、规格、总量以及生产批号,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统一集中进行处理。在今后的生化实验教学中,应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选择低毒,可回收的试剂,降低实验费用,减少坏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增加硬件投入,做好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生化实验的物质基础和最根本的保障,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利用效率和运行水平,从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3]。第一次使用仪器者,应在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人不在机不转”的制度。每次实验结束时,学生应当场填写仪器使用登记本;实验技术人员应立即检查仪器运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4]。定期做好仪器的清洁工作,尤其要防尘、防霉、防潮、防晒,保证仪器测量值稳定准确。及时报修故障仪器,对无法进行维修的仪器要进行报废,避免仪器浪费的现象。每学期结束和开学时进行仪器固定资产核对,避免仪器的流失。仪器设备的采购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以确定基础生化实验教学为主,制定购置计划,避免重复采购。硬件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实验室安装必要的硬件设施,可以及早发现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和发展[5]。设立门禁系统,通过网上预约,到点刷校园卡进入实验室。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发现疑点立即处理。增加火警预报系统,及时疏散人员,处理初期火情。增设急救箱,救治轻微化学灼伤或物理损伤。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防护服、防毒面具、护目镜等,提高个人防护水平。
4强化实验室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
人是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强化实验室队伍建设,应摆在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首要地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于实验室人员的管理能力及技术,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策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实验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一方面壮大实验室管理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起到良好的督促监管作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制度,进行周查、月查和学期查。在加强安全检查的同时,为了使实验室安全管理监督不限于形式,有实际效果,应也要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进行考核[6]。安全考核可以采取日常考核与学期考核相结合,从环境卫生、安全管理技术、实验室人员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等等方面进行考核。安全检查与安全考核并行,能很好的消除安全隐患,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5结语
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却是最重要的。它不仅仅依赖于个人,而是靠我们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然而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生化实验室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许燕珍 李楠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建,张权生,汪红,等.中医院校生化实验室的建设与安全管理[J].检验医学教育,2012,19(4):27-28.
[2]孙莉丽,李荣华.高校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成功(教育),2010(2):281-282.
[3]陈永平.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及科学管理构思[J].硅谷,2010(24):93.
[4]裘祎.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有效利用[J].新西部,2009(6):91.
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12-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其种设备在理工科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工作、国防军工项目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高校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有承压类的储气罐、气瓶、压力管道,承重类的起重机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叉车等。这些设备危险性都比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威胁高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二、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宣传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在高校,部分工科类实验室的压力储罐、起重机、气瓶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十分普遍,部分场所使用到叉车,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气体的气瓶。这类实验室使用特种设备较为普遍,且使用历史较长,因此实验室师生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操作特种设备的学生没有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为特种设备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长期以来,高校都存在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管理的思想,因此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往往被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在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目前,高校对特种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相应的培训。因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不能积极履行各项规章制度。
2.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特种设备整体的制度设计,未能建立完备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缺乏对管理网络中各个节点职责的规定,学校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难以形成全校特种设备全面的管理体制,容易形成工作责任缺位、工作责任不清的状况。高校实验室在采购特种设备过程中容易出现没有及时到管理部门备案以及没有及时注册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易遗忘年检、特种设备人员培训等事项。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台账更新不及时、没有操作规程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产生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的制度设计十分必要。
3.特种设备涉及面广、数量种类多,管理难度高。高校实验室中的特种设备分布广泛: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场内车辆主要分布在机械工程类实验室,气瓶普遍分布在化学化工类实验室中,其中不乏氢气、氧气等易燃易爆的气体。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理工科实验室大量购买、安装、使用机械类或承压类设备,特种设备的使用量增长十分迅速。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检验周期和保养要求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场内车辆每年需检验一次,起重机械每两年需检验一次,安全附件中安全压力表每半年需检验一次,压力阀每年需检验一次,压力容器根据投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使用的情况不同,检验的周期会有所变化。高校实验室类型复杂,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投入大相径庭。等级比较高的重点实验室,投入的设备安全管理的经费较多,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较为规范;反之,一些级别低的实验室难以配备充足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费,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隐患更大,这也为高校特种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解决路径与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特种设备管理事关重大,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危,因此加强针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应当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都需要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在设备购买时告知设备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证过期后及时复训。高校应该设置系统的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教育模式,除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宣传教育之外,高校应定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到校,组织各个学院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学习特种设备的相关安全知识,交流经验,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通过定期分发安全手册、装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挂图、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可以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
2.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规范特种设备日常管理。高校应加强特种设备制度设计,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应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应明确校、院、系、实验室、具体设备每一层的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其次,应建立完备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购买、使用、报废,以及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高校管理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台帐并且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管理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应密切联系,在设备进行采购审批或固定资产登记时,如果其中包含特种设备,及时与安全管理部门联系并进行备案,由安全管理部门提醒设备负责人进行操作证的培训以及特种设备注册等相关事宜。再次,应针对每一台特种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张贴上墙。最后,学校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和抽查,监督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学校职能部门应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管理重视程度不同的情况,学校管理人员应形成管理细则,积极予以监督指导。
3.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从购入、安装、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技术资料。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助于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它可以使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设备负责人、操作人员等全面掌握设备的基本参数、使用历史和当前的安全技术状况,规范设备管理和操作,并且可以作为设备年检、维修、改造的重要依据。高校应为每一台特种设备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并确保设备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4.推进特种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高端科学技术应用于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对高校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特种设备总体情况进行把握和掌控,可以通过建立特种设备台帐以及统计系统实现;二是对于每一台设备进行标码,可以用仪器或者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特异性识别。在每一个设备上设置独特的标签,通过特异性识别可以调出该设备包括年检日期、危险性因素、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信息,以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为日常工作疏忽造成管理上的不到位,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高校的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采用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严格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龚群辉.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4):224-225.
[2]程国倩,汪红.加强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J].价值工程,2011,22(205):234-235.
[3]刘春宁,范辉.高校实验室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及管理[J].广州化工,2015,43(6):229-230.
[4]李淑春.对高校特种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87-189.
[5]周利刚,丁珍菊.新时期高校特种设备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76-277.
[6]汪锡鑫.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2-164.
[7]卢杨,杨博.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J].成功(教育),2008,10:229-230.
[8]朱育红,周健,叶肇敏,蓝闽波.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6-8.
[9]何钧.浅谈高校机械设备的系统化开放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8,(3):115-116.
[10]冯志林,赵庆双,管志远,闻星火.高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71-174.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8
随着计算机成为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重要的工具,与计算机技术或其应用有关的课程在我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课程的教学都要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学设备,加大了机时需求量的增加与设备资源欠缺的矛盾。而由于场地、资金等种种原因,例如我们学校共有三个机房,每个机房里有99台机器,但一般情况都不能全部利用,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时只能保证七十几台保证使用,这样对于一些合班课上课就会出现不能满足人手一机的情况,机房的建设速度相对滞后,计算机实验室的规模,机房每天八节课为正常的工作负荷,部分机房周末、晚上也要运作,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只能按比例定量分配机时,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机房的超负荷运作,增加了机房维护的难度,影响了机台的完好率。在这里我将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
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的领导和二级单位的负责人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而且很多单位的实验室使用时象更为普遍。一些实验室年久不进行更新,一些机器系统老化,无法维修与维护,并且无法进行程序的安装与设置,他们片面的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只要搞好教学就行,没必要过分地强调实验室建设。由于存在这种认识,实验室的投资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实验室教学作为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当前实验室教学在许多高校中多数还是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多学勤练才能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对,所以不能将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更大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学校专业很多,而且有高职的学生,对高职学生我们不能完全按高专学生一样要求,很多实验室教学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仅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很多时候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专业和课程开放,所以经常出现资料不匹配。而不同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不但要更新硬件,同时也要不断的更新软件系统,使实践教学跟上理论教学的步伐。
1.2 存在安全隐患
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是实验室重中之重的事问题,管家理实验室的人员一定要把实验的安全工作做好,这是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唯一前提条件。所以我们要定期的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严格遵守安全用电,不乱插电源及对危险品的保管一定要到位,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上报,如果本实验室无法整改就要报到学校,申请给矛解决。对于我们机房的仪器设备。我们要分门别类的做好统计,如果设备老化,超负荷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尽早发现问题,避免电器火灾。一些高校有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乱搭乱接等现象,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容易引起电路起火,所以实验室灭火器的配备一定要齐全,所以当有突况时我们要及时切断电源,每次实验课结束也要及是关掉电源,关好门窗,如有电线破损要及时维修。不允许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到实验室,并不能在实验室里使用电炉烧水实验用电器要进行统一管理。实验室人员要熟悉使用消防器材,发现失效应及时更换。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摆放仪器设备,这样把安全出口都挡住了,不益于我们通行,实验室人员要提高防范知识,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就会造成巨大隐患。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我们实验室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生未真正重视。当发生意外时也不会有相当的应对措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或减免到最小,从而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2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2.1 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作为各种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所的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建立和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定期安全排查制度等。
在各种安全制度中,岗位责任制的建设尤为重要,明确岗位分工及责任,实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要求每位实验室教师和学院签订安全责任书。有的仪器操作使用人员对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不重视,甚至对仪器使用说明都没认真研究,使用仪器做不到遵守操作规程,仪器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甚至对仪器的造成行为损坏。坏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若无明确、严格的安全责任制,会产生推诿、扯皮、拖拉等现象,致使人为不安全因素大大提高,许多安全隐患由此而生。
2.2 环境卫生与防尘。
计算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静电场、磁场,加上电源和CPU风扇运转产生的吸力,会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吸进机箱并滞留在板卡上。如果不定期清理,灰尘将越积越多,严重时,甚至会使电路板的绝缘性能下降,引来短路等问题,造成硬件故障。建议要求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时必须穿鞋套、下课值日生清理实验室垃圾,一天课程结束后还要安排相应人员对地面、主机、桌面、显示器等地方灰尘认真清扫。同时定期要做彻底清扫排除平时留下的卫生死角,这样更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实验员、教师、学生、设备以及部门之间制度的制定、落实等诸多方面,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是管理不好的。
3 总结
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掌握一些计算机常见故障检测和排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做好相应的管理方案,并规范认真的维护,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探索,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老师只有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2]董春艳.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知识经济,2010.
[3]周菁,董寒晖.关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探讨之一[J].中国科技信息,2007.
[4]李翱.浅析计算机实验室管理[J].金田,2012.
[5]王一.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6]罗一帆,汤又文,孙峰.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7]孙建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风,2010,12.
[8]黄永芳.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概述[J].软件导刊,2011,7.
[9]朱晓勇,刘宁,尤显卿.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篇6
【关键词】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
语音实验室是提供视听说教学的重要设备和硬件保障的场所,也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亦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语音实验室电子设备数量大,价格较昂贵;使用人数多且使用者流动性强,因此对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可轻忽。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语音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1.基础设施和语音设备。语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包括了语音实验室的地址、实验室电路以及消防通道等,这些基础设施一经建成,移动起来就相当困难。如在语音实验室建设初期没有设计好,将很难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此外,硬件设备是语音实验室的教学基础,如投影仪、计算机、空调等。这些设备一旦使用期超过其使用寿命,便存在相应的安全问题。近年来报道的由于电路老化问题引起的消防事件屡见不鲜,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注重对语音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管理。2.卫生安全。语音实验室的课桌是不能随意搬动的,所以日常打扫对课桌的死角清洁起来很困难。如果无法定期对语音实验室进行大扫除,语音实验室的死角地带就会积满灰尘,引起大量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及其分泌产生的物质会使电线损坏,由此对语音设备和使用人员带来安全隐患。3.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由于语音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导致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是网络病毒易于侵犯的高危地带;一旦有一台计算机被感染,很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传播。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实验室也可能面临网络安全隐患。4.人身和财产安全。教师和学生是使用语音实验室的主要人员。教师和学生由于对语音实验室接触较少,对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不熟悉,可能由于对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的损坏,引起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的师生的安全问题。此外,语音实验室的电子设备昂贵,并且语音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如不加强对进出人员的核实监管,很有可能发生设备被盗事件。4.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消防事故也频繁发生。语音实验室是电子设备密集的场所,更应该重视对语音实验室消防安全的管理。高校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是学生消防知识的匮乏、语音实验室消防设备不齐全、消防安全监管措施不严格等。
二、解决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全管理。在拟建设语音实验室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在建设之初解决基础设施带来的安全问题。对于设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其基本档案管理,所有的设备都要有详细的使用、维修等记录,比如安装时间、使用情况、理论寿命等。语音室也应有完整的使用登记,并保留一定的时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在日常的管理中多加留意设备存在的小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零件。设备维护人员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排查和解决,要保证计算机在健康的状况下工作,保证其安全。2.实验室卫生管理。语音实验室一定要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卫生扫除。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打扫,维护设备卫生。如果语音教室的环境脏乱差,那么将给语音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3.加强病毒防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对于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防止病毒入侵:一是加装可以用来防止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文件和软件被恶意改写和删除的保护卡,同时保护卡也能防止病毒感染。另一种就是安装能识别和防止网络病毒入侵的杀毒软件和还原软件,这些软件同时也可阻止对系统的恶意篡改。为了安全性考虑,建议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为计算机提供双重保险。4.提高师生使用语音实验室的技能,建立惩罚制度。对第一次接触语音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熟练、独立地操作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以此保证计算机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适当处罚故意破坏设备的学生,以此对学生的故意破坏行为加以控制,杜绝学生的不安全行为。5.加强防盗工作。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楼的高层,而且要加装防盗门;教室内和楼道内都应加装监控探头;教室内的课桌椅也可以加装一些防盗配置,例如固定安装设备的桌椅。同时,也应做好外来人员出入登记。6.进行消防培训,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由于学生的消防意识较薄弱,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培训。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制度,以应对突发的消防安全事故。对语音实验室的老旧消防设施要及时更换和完善,并且要定期巡查消防设施。结束语总而言之,语音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做好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在校师生的安全,更是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士花,邵凤英,明珠,李永强.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3-14.
[2]李铠,陈建.小议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电脑迷,2017(08):112.
篇7
1整合实验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率
目前,由于植保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更换、实验员或教师的责任心不够等原因,造成实验室药品和仪器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有些在搬动和保管中缺失或损坏后没有及时登记和报废,使账物不符;植保科研实验室与本科教学实验室不集中,有些教师在未经实验员允许的情况下将实验室物品拿到其他实验室后,不及时归还或不归还,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有些实验室人员为求方便,在使用次数不多的情况下购买其他实验室的同类仪器,久置不用,既占据空间,又浪费资源;有些实验员购买物品时存在求多的想法,将其购置存贮,因与日益更新的设备不相吻合而造成浪费;一些低值不耐用品如橡胶手套、滴管胶头等,因存放时间过长,也失去了应有价值[3]。因此,应将植保各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各实验室的资源,合理使用。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各成员的责任心。对一些破损的仪器,应尽可能维修,节省实验室经费和开支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2抓好室内环境和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专业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植保实验室承担植保、草业、农学、园林、园艺各科的教学实验工作,具有使用频率高、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抓好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对保障成员的人身安全、实验室财产安全以及院系科研、教学事业的正常开展至关重要[4]。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行为因素等[5],植保实验室中的事故包括火灾、爆炸、触电、机械损伤、热损伤、紫外线损伤、生物毒害等。防范胜于救灾,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中,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佳方法[6]。
仪器应放在阴凉、干燥、无酸碱性气体、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做到防高温、防日照、远离地面和湿源,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和清洁。使用和搬动仪器时,应避免碰撞和震动。有的学生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仅用一只手,类似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对仪器造成影响。有的学生用电炉煮完培养基后,电炉未冷却就直接存放,容易将其他物品损坏。有的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未将粗准焦螺旋转动,就直接从低倍镜转向高倍镜,导致镜筒将玻片压碎。有的学生接种病原菌的时候忘记关灭菌的紫外灯,导致灼伤眼睛、皮肤等,应加强管理。
3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实验室品牌
植保实验室的教学多是基础性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以往教学中,教师按授课计划,将实验内容和步骤写在黑板上,实验员准备好上课用的器材。学生抄完实验内容后,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最后记录实验结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知识,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创新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植保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开放植保实验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制订实验计划,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自身情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愿望[7]。教师仅在提供资料、解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作指导。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相关院系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实施新型教学方法。如校创新项目——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学生反映在类似的实验项目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远多于在课堂上学到的。如果能将相关的化学、食品等实验室可以开放的时间段进行公布,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能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融合各科知识的能力。
4加强实验室人员素质建设,打造科研氛围
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植保实验室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加强植保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建设,采取各种激励和培训措施,不断提升实验室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实验室又快又好的发展[8]。由于政策规定的局限性,实验室工作人员难以转岗,不能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实习等,而且受植保专业属于农科,生源相对薄弱,薪酬相比其他专业较少等因素影响,一些素质较强、水平较高的人不愿意加入实验室队伍中,使人才流失。
应制订一些激励措施,如实行植保实验室人员年终考核优秀奖。对工作有待改进的成员进行鼓励,督促其找出不足。公开、公平以及赏罚分明的机制是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实验室的动力和基础[9]。举办广东省农、工交流会,请表现好的实验员汇报成果,促使各成员共同进步,提高整体素质,搞好实验室建设。对一些价格昂贵、使用程序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可请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或其他院系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既能增加植保实验室的文化氛围,又可以加强该专业成员之间的联系,从而营造更具学术性的植保实验室文化。
5结语
植物保护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植保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对农科学子知识要求的提高和农业的进步,植保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安全建设要不断探索、改进。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确保植保实验室在管理到位、安全有序的方针下快速发展。
6参考文献
[1] 梁建国.实验室技术安全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9-11.
[2] 王浩,孔琴,郑金悦.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183-190.
[3] 管玉江.实验室消耗材料费的科学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80-182.
[4] 黄瑾.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J].现代科学仪器,2009(5):137-141.
[5] 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试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49.
[6] 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7] 潘信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43-144,154.
篇8
艺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需要体现其创新性,在艺术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通过各种软件、硬件,在大量的艺术设计实践中,不断的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激发自身艺术修养。艺术类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场所,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学习的保障。基于艺术专业学科的特点,高校艺术类实验室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艺术类实验室需要能够满足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创新性等要求;
2.需要具备激发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功能,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的阵地;
3.需要适应艺术专业随机性特点,为艺术专业各个方向的学习、创造提供条件;
4.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纽带,充分发挥场地作用,提高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对试验场地的价值挖掘。
二、高校艺术类实验室现状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改革,高校艺术类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艺术类实验室也逐渐建立起来,然而在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问题。我国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起步的时间较晚,在实验室组织机构、师资力量、管理人员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现代化高校艺术教学需求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内涵的拓展,是现阶段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中主要的问题之一。
2.设备。高校艺术类专业包括动画、动漫设计、艺术设计等社会热门专业,每年各大高校这类专业都在扩招,学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导致原有的实验室设备不能满足艺术专业教学需求。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不到位,无法引进更多的实验室设备,供艺术类专业教学使用;另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新生,更加侧重与对人员的管理,忽视了设备管理,从而严重影响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3.管理问题。在艺术类实验室管理方面,具体问题包括:第一,由于艺术类实验室建设、使用的时间较短,缺乏管理的经验,同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并且懂管理、高技术的管理人员缺乏;第二,在管理手段上往往套用理工类实验室的管理手段,导致管理滞后;第三,在现行的高校岗位制度以及岗位利益分配制度体系下,教师往往是政策与利益的倾向者,所以很多专业的艺术类教师不愿意留在实验室中,影响实验室整体的师资力量。
三、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
针对现阶段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做好艺术类实验室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水平。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全面的规划过程,应该本着科学发展观原则,保证实验室建设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在建设规划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本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具体的情况,包括资金情况、规模等,有计划、分层次的实施规划建设。在实验室设备器材选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器质量,根据教学需要选购合理的设备型号、数量等,不但需要满足高校艺术类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不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提高实验室队伍质量。艺术类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开展实验室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实验室教学队伍发展的前提。在当今艺术类实验室的管理的探索阶段,必须根据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个性特征、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及时建立和改善与课程结构和实验师生水平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在设备管理方面,不仅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修,更需要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设立设备管理责任制,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
3.加强安全管理,创建良好而定实验室教学环境。艺术类实验室中各类设备、仪器等都离不开水电等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用水、用电安全管理,同时做好设备防盗、防火等一系列工作。实验室使用人员需要做好使用日志,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实验室进行通风透气、开关投切检查、测温等专项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定期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证实验室有一个安全、卫生的良好环境。同时,教室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并锻炼学生处理实验室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
作为院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阵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如何,直接影响这些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从而影响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以更好的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
1 关于建设理念问题
任何工作要想完成的好,完成的出色,没有先进的理念是不行的。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建设好也必须要处理好理念方面的几个关系:
1.1 处理好配套和超前的关系
实验设备的配备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设备。在此基础上,要兼顾“新”,也就是仪器设备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先进,保证在一段时期内不落后。
1.2 处理好专用和共享的关系
实验室建设应该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转变“专有专用”的思想,改变实验室各自为阵的形式。实验室在建设初期应充分论证,综合考虑场地和专业需求等方面的关系,将培养专业基础技能的实验室建成共享共用、集中统管的实验室,以避免重复建设。
1.3 处理好务实和务虚的关系
实验室除了完成教学、科研这个主要的功能之外,还是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除了实实在在实验设备配备齐全之外,体现实验室历史、功能、作用、成果的一些辅助层面的建设也要跟上。可以通过实验室走廊的展板、实物展品等给实验室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制作介绍实验室的视频、课件等,通过这些让来参观和视察的人员有更深刻的印象。
1.4 处理好软和硬的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新的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虚拟、仿真等技术的成熟,使得实验的效率不断提高,实验方式不断变化。但是不管实验技术和实验方式如何变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依赖于良好硬件条件下的真刀真枪的反复锤炼。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岗位需要,在配备 “硬实验”必需的基本仪器设备的前提下,适当开发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软实验”,做到软硬兼顾。
2 关于实验室管理问题
实验室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实验室效能的发挥。只有管理好了才更能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2.1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推进正规化管理
严格、详细的正规化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高低不仅要看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度。由于实验室工作相对繁琐,往往会在实验任务重的情况下,忽视实验室的基本制度,不能按照制度做好相关工作。因此除了要细化管理制度之外,还要加强监督。教保部门应该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实验技术人员按照相关制度管理实验室。比如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设备检查,严格做好仪器设备出入库、履历、实验室使用等登记,定期不定期检查统计消耗品。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使实验设备处于高效的运转状态。
2.2 建立中央监控室和网上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要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必然要开放实验室。而开放实验室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力。利用信息化、正规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因此,要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上下工夫。通过装配摄像头,建立中央监控室,开发网上管理系统等手段,对整个实验室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观察各实验室学生实践活动的情况,了解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同时可以实现实验的网上预约、评教与考核,实现各部门间、师生间的信息传递等。
2.3 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问题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细化安全管理条目。比如外来人员参观、警卫、巡视、用电等都要明确责任和要求。二要通过中央监控室时时监控。在每个实验室安装摄像头,并纳入学院的园区安全监控系统,做到实时监控。三要加大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力度。不仅让实验技术人员时刻绷紧安全弦,还要懂得如何处理安全问题。四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每个实验室防火、防盗、防漏电等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到位。
3 关于实验室功能扩展问题
实验室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实现它的基本功能,还要考虑功能扩展,尽量发挥实验室的最大作用。
3.1 教学、对外开放相结合
开放办学是院校办学的发展趋势。实验室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发挥其对外开放的功能。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可以承担相关的质量鉴定等工作。这既能创收,还能加大对外交流,提高学院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3.2 教学、科研相结合
虽然院校实验室主要功能是完成教学任务,但还应该结合实验室的特点和作用,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通过购置相对先进的设备,保证相关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3.3 实验室、办公室相结合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验室安全;风险
一、引言
提到高职高专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可能觉得这个话题离大家很遥远。一般人认为,高职高专开展的实验大都只是从事验证性的操作,安全系数很高,觉得一般实验室用的危险化学药品不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殊不知就是这种想当然的思想,在不重视安全的思想指导下,行动肯定会落差,管理就会松懈,往往就是这样人为可控的疏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一名实验人员死亡。2016年9月21日,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等惨重的教训。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地,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完成以后,需要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稳定和谐。因此,实验室的安全必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建立可靠、科学、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把影响到实验室安全的风险因素,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二、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实验室安全是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因为管理高层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不足,导致学院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高就会造成不会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不强硬,从而导致控制不足。一缺乏控制,就会因为一个直接或者偶然原因造成一定的事故,事故的发生就会带来系列的后果(难或者损失)。[1]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不外乎由以下原因引起的:意识的不足或缺乏,就会管理的缺失,导致控制不足,某一个直接或者偶然原因的出现,如忘记关水电,导致起火或者漏水事件的发生,造成一定的事故,从而导致灾难或者损失发生。[2]事故虽由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设备及不安全环境所引起,而两者乃是由不良管理所引起,根本上是管理不善、不重视安全、无安全政策及决心。
三、高职高专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认知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让教师和学生们必须了解到:第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剧、监控化学品、易制、民用爆炸物品?什么是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对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800余种危险化学品进行了筛选,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①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②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③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④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⑤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⑥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第二,化学品的生命周期包括: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废弃六个环节。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作业,以避免化学事故的发生。第三,高校实验室特点。高校实验场所以化学性灾害为主,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用量少;②种类多;③人员更替频繁,新进人员为数众多;④新研发,未知风险很高。风险点主要表现:①化学物质未明确分类、标示及存放;②未提供物质安全资料表;③化学物质存放场所未符合安全规定;④化学物质未在适当地点操作;⑤化学废液之分类、标示、存放地点不适当;⑥局部排气系统欠佳,使用维护不当。
四、高职高专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 上一篇:财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 下一篇:创新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