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监督工作意识不强
全体公民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但全体公民不可能具体参与国有资产的管理,只有委托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国资委”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又委托给专门的“管理者”;就全体公民、“国资委”而言,二者是非常重视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但由于二者与“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管理者与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管理者普遍不够重视企业财务监督工作。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制约工作开展
国有企?I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目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偏低,这也直接导致在开展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时不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面是部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相对较差,存在着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了本应该坚持的职业道德操守。
(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机制是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其是由国有企业自设的、主要用来监督管理者、经营者企业契约执行情况的一种工作机制。目前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很大程度都缘于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机制的不健全,让不法分子钻了工作机制的空子。比如,利用财务监督工作目标、内容的不明确,肆意更改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标准、模糊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内容,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四)企业外部审计监督工作作用有待加强
外部审计监督是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有效性、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手段;但就现实情况来说,外部审计监督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作用,首先是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的局限性,二者在监督过程中更注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而忽视企业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甚至由于监督工作而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其次,就是员工不能充分参与到企业管理中,进而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企业财务工作监督作用。
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法制建设,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借国有企业改革之机,有必要通过强化法制建设一方面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所享有的权力及所要尽的义务,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监工作的有力开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惩罚力度,借法律、法规权威构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环境,促进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培养专门的高素质财务监督工作人员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专业素质、人才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切实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培养国有企业专门的高素质财务监督工作人员是关键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大企业财务监督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对现有财务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门培训来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有效性。
(三)明确目标、内容,提高内部监督针对性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目标、内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可以尝试通过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目标、明确财务监督工作内容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比如,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资金监督目标与内容,防范出现资金风险;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目标与内容,监督企业是否真正履行资产保值增值职责;进一步明确财务报告监督目标与内容,切实保障财务报告信息真实性。
篇2
关键词:高校 内部财务 监督 财务管理 提升
高校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之上,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内部财务监督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传统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如何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监督、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高校内部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人员是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不仅承担着会计监督作用,同时也需要展开会计核算。然而,高校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核算上,而对会计监督职能产生忽视。而高校方面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对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职能进行规定和明确,导致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的职责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定位,最终削弱了会计人员的功能,影响了高校财务监督工作质量,不利于从整体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领域都提升了对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视。而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效率和程序性,必须拥有较强的制度保证。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在经营过程中都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然而,却拥有不健全的制度体系,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职责,降低了财务管理质量;同时,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工作人员在展开各项财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同时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随意改帐等现象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广泛存在,造成了混乱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三)内部财务监督形式缺陷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的内部财务监督功能工作开展中,拥有相对落后的监督形式,不仅无法为高校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通常情况下,要想提升内部财务监督质量和效率,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当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角度出发,提升财务监督全面性和质量。在实际财务监督工作中,监督形式必须能够与不同的监督阶段相适应,才能够将各个阶段的财务监督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运行过程中,通常只注重财务的事后监督工作,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事前、事中监督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与之相适应的监督形式也存在单一性的特点。在事后财务监督过程中,财务监督工作通常由学校领导负责,其工作中会对高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账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并核实报表,而这一过程中,财务监督工作存在较多的漏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流失现象产生于高校财务资金当中,促使高校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首先,加大对会计人员法制观念的培养力度。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根据我国《会计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监督相关机构财务工作的责任。因此,高校要想从整体上提升财务监督和管理能力,必须加大对会计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促使其在工作中更好的落实自身责任;其次,加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好的从事自身工作,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数据的真实性,为维护高校以及国家的利益做贡献。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在积极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财务监督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这样一来,高校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自我约束;再次,定期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进行培养。要想提升高校内部财务监督质量,会计人员良好的财务技能是关键。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极大的推动了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来讲,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想提升财务监督和管理质量,必须在掌握大量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可以通过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提升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适应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例如,我国北京大学在近年来积极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接受了计算机培训,因此信息化得以在财务管理中实现。由此可见,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二)健全制度体系
第一,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新时期,各所高校在经营过程中,应从自身运行实际出发,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会计法的基础上,构建拥有自身特点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该制度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调节和约束高校财务使用的目的。例如,通过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分离业务办理和授权等环节,突出财务管理职责的界限,实现多个机构的有效制约。第二,将财务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高校运行过程中,法定代表人是校长,其承担着高校财务监督工作中的全部职责;在实行责任制时,校长能够更加明确自身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提升财务管理工作针对性。同时还应当对各个机构的负责人有针对性的制定财务监督和管理职责,促使高校运行过程中,各个层级能够实现有效配合,提升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高校在落实财务监督、管理责任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杜绝的行为,同时也能够避免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财务监督和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健全高校内部财务监督的形式
第一,内部财务监督形式中,针对传统的事后监督形式,新时期高校必须加大对事前和事中监督的重视。积极构建全过程财务监督机制,提升监督的全面性;第二,内部财务监督中,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贯彻落实扩招政策,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复杂性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方法必须有所转变,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促使服务功能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重点工作而展开财务监督,并促使层次性得以在财务监督中有所提升,最终将财务监督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各个领域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发展中,必须加大内部财务监督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教学,提升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质量,并逐渐完善自身的财务监督体系,最终为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武迎春,王杰敏.关于高校助学贷款财务管理流程的思考--基于河北省某高校收费管理视角[J].会计之友,2014(12):115-116,120
[2]王守军,郝永红,申岩等.我国大学财务状况指颂逑狄恢止菇ㄋ悸诽教帧―基于大学财务可持续目标[J].教育财会研究,2016,27(1):3-17
[3]沈黎玮.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以杭州某高校为例[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3):179
[4]司峰.试论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会计问题[J].财经界,2015(21):206-206,210
篇3
关键词:医院;内部监督制度;财务管理;作用
一、医院内部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会计人员的监督问题
在医院内部财务监督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作用举足轻重。一般来讲,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方面是做好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在财务内部监督中,会计监督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会计人员只注重单位的会计核算,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监督工作。目前,我国的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的职责就被定位在财务会计核算,而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职责被弱化甚至消失[1]。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由于会计人员监督的执行力不到位,从而使医院财务监督存在重大的监督缺陷,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大多数也都有一些关于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财务管理职权界限不明以及财产保全等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的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得到执行和落实,形同虚设。这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因素造成医院财务管理监督不力,从而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个人随意改帐,、损公肥私等违法乱纪的情况,造成医院财务管理失控、管理混乱等。
二、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监督的措施
(一)提高医院财务监督意识。
医院的财务的监督管理,主要有医院的相关领导以及财务部门负责。所以,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监督首先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内部财务监督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在医院领导方面,医院领导自身要增强财务监督意识,不仅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医院的财务进行监管,还要大力倡导和支持会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具体到财务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财务部门的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增强财务监督意识,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而且还要做好财务监督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只有当医院财务管理的所有人员都提高了财务监督意识,才有能把医院内部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医院财务的管理水平[2]。由此可见,增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是实施内部财务监督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以,针对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监督意识淡薄的普遍现象,医院要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培训等方式,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从而为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打好基础。
(二)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素质。
鉴于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会计工作人员监督工作得到落实,那么医院内部财务监督将会取得显著成效。所以,为了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监督,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素质十分必要。至于如何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我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或机构内部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的责任。所以,会计人员要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这种使命和职责。第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些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这些新知识既是开展财务管理业务的需要,也是加强对内部财务监督的需要。比如,在北京大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医院财务管理已经走向了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如果医院的会计人员对这些新技术不了解,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尚且不能胜任,财务监督工作更无从谈起。
(三)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在很多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没有得到落实严重影响了医院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所以,为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十分重要。对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个医院都要结合《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3],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经济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调节。对于那些的经济行为一定要坚决追查到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结束语。
内部财务监督可以有效地保障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医院内部财务监督不仅对医院的财务预算和执行进行监督,而且对医院财务的收支进行状况进行监督等,通过内部财务监督,增强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医院财务增收节支,保证医院财务用到好处、落到实处,达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明.浅析如何加强医院的收费票据管理[J].现代商业,2010(30):105-106.
篇4
关键词 军队财务 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军队财务监督是军队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军队财务管理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结合我军现行体制下的军队财务改革的新形势,开展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是提高军费分配和使用效益,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保证。
1军队财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深入推进,军队财务保障工作的任务日益加重,对军队财务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队财务监督也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问题。
1.1军队财务监督法规体系不完善,弱化了监督依据
军队财务监督是一项严肃的管理活动,要取得预期的监督效果,保证监督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不仅依赖于专业技术的娴熟运用和科学的推理判断,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依据作为行为准则。军队财务监督在法规制度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监督法规不健全。特别是有关军队财务监督的专项综合性法规尚未出台,致使具体的监督活动无章可循,影响军队财务监督活动的规范运行;(2)监督执法依据不完善。在现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中宏观控制制度多,微观控制制度少,原则性制度多,易操作制度少,难以贯彻执行,在实践中不便操作,监督难以落到实处,导致监督走“形式”、走“过场”;(3)依法监督不严。一些单位和领导法规意识淡薄,执法力度不够,以权代法、以情代法,削弱了财务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影响了军队财务监督工作落实效果。
1.2军队财务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监督效果
军队财务监督人员是监督工作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运行效果。近年来,在各级财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军队财务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财务监督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军队财务岗位还缺乏必要的考核与准入机制,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是由军事、政工或后勤其他岗位转岗从事财务工作,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对上级颁发的各种财经法规的理解、把握不够全面,影响军队财务监督工作质量;二是部分财务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三是部分财务监督部门和人员对查出的问题,处理手段软弱,不敢处理或不能独立处理,使得财务监督的处置结果缺乏力度,影响监督效果。
1.3军队财务监督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制约了监督水平
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军队财务监督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制约了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水平。一是监督的系统性不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阶段的运用,而忽视了监督作为一个整体全过程效能的发挥。例如,在监督中往往只偏重审核经费的支出和经费的决算,而忽略了经费的预算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重视开支凭证监督,而忽略了对上报经费的审查及在预算执行中的监督检查。二是监督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书面形式、面对面审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的方法主要是以核对和审阅为主,这与当前现代技术手段广泛应用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反差,直接影响了财务监督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监督手段的局限性。部分财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只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而不愿采用更具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和更具灵活性的经济手段,影响监督工作运行效果。
1.4军队财务监督任务加重,阻碍了监督工作的深度拓展
新时期军队财务保障任务日益繁重,军队财务监督的职能也不断拓展,由过去单一的预算监督、记账监督向财务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效益监督转变。一是军队财务监督的范围扩大,从监督对象看,由过去的机关事业部门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连队),加大了部队财务监督的工作量;二是军队财务监督的内容增多,过去财务监督的重点主要放在预算经费,但由于预算外经费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开支范围较笼统,弹性大,把关难,“松、散、乱”问题还较为普遍,使预算外经费日益成为财务监督乃至审计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军队财务监督的环节拓宽,近年来,总部的新制度不断出台,如,军人保险、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全由财务部门来负责贯彻执行,业务量不断加大,而财务人员编制未增加,军队财务监督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给军队财务的监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新时期加强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军队财务法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军队财务监督立法。尽快出台适应我军财务监督管理要求的监督法规,如《军队财务监督管理规定》等,构建多层次的军队财务监督法规体系,实现依法理财、从严管财,逐步把财务监督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细化军队财务监督条款。根据新时期军队财务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财务监督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完善现行的财务法规制度和细化财务监督条款上,提高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力推进军队财务监督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三是加强军队财务监督执法。对违法乱纪的单位和个人,绝不姑息,严惩不怠。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加大违纪处罚力度,坚决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2.2加强军队财务监督主体建设
(1)建立专职的监督机构。可吸纳和借鉴地方政府财政监督的经验做法,在总部或军区层面设立专职的财务监督机构,赋予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财务部门形成预算、核算、监督部门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新局面。要合理配备监督人员,挑选政治思想坚定、热爱监督工作、熟悉财经制度、具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从事监督工作;(2)加强财务监督人员业务培训。通过短期培训、观摩学习、脱产深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其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3)加强财务监督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财务监督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2.3改进军队财务监督方法
(1)积极拓展监督方式。要从重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从年度综合性监督向日常常态化监督转变、从重预算监督向预算监督与预算外监督并重转变,通过转变监督方式,促使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计划执行,全面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2)切实突出监督重点。注重对战备工程经费管理、军队集中支付、军队国有资产、军人保险基金管理等财务管理新职能、新任务的监督管理,使军队财务监督涵盖当前财务管理和军事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益;(3)大力推行信息化监督手段。结合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开发相关的财务监督软件,该软件的功能应建立在其他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能与其他财务软件相互兼容,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监督的科学性、有效性。
2.4优化军队财务监督运作机制
一是改善监督人员管理体制。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度,由上级财务部门选派监督人员到下级单位任职,委派人员的晋升、晋职等均由上级财务部门决定,财务监督人员与本单位经济利益、人事管理相分离,使其处于一种相对超脱的地位,以增强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二是加大激励约束力度。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财务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水平;三是实施业绩考核评估。财务部门要与干部部门通力配合,制定细致、量化的考核办法,对考评结果上网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使财务监督人员的业务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使之尽快纳入标准化制度管理系统之中。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使愿意干的有动力,不愿干的有压力,从而真正把财务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监督的现状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通过将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分离,设置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对原本由各分支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单位”)分别负责的经济业务事项集中统一处理,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在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集中核算企业加强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一些企业误认为会计主体发生了变化,或认为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有关法律责任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故放松甚至放弃了财务监督,但是事实证明,实行集中核算的企业既有必要又有条件加强财务监督,一是核算单位实行了账实分离,为了防止账实脱节就有必要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二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将一部分财务人员从大量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更有时间和精力履行财务监督职能。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监督的特点。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进一步规范财务监督程序。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办法,有效地促进会计处理标准的协调统一,大幅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规范财务监督制度和程序,从而避免了财务人员运用传统的思维和检查方式方法去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属于更高层级,并与集中单位相对独立。一方面,集中单位无权也不能直接、随意地指使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办理不符合规定的经济业务,核算中心更加自主地开展会计核算、审核和监督工作,有效抵制不合法、不合规的经济业务,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另一方面,核算中心开展财务监督时能够有效避免同级部门或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情监督和过多地讲究个人关系问题,从而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强化。
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进一步提升财务管控能力。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集中单位的财务数据都汇总到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就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集中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开展情况,同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全企业的监督资源,对集中单位开展现场检查,从而实现对集中单位的资产管理、负债、收支、预算计划制定和执行、财务计划落实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最终能够较好地履行其监督的职责。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中单位财务监督机制出现缺失和弱化倾向。集中单位财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后,取消了会计、出纳岗位,只设一名报账员,单位的优秀会计人员都集中到核算中心,使集中单位的内部牵制、监督职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同时,集中单位客观认为财务监督职能随着集中核算一并转移到了核算中心,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会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规避核算中心的审核,从而导致集中单位在行使内部财务监督职能上流于形式。
(二)核算中心会计监督职责落实不到位。一是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职责定位不清。由于核算中心在功能定位上侧重核算职能,并认为自主权在集中单位,对其监督有难度,于是,核算中心与集中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三不管”现象。二是核算中心财务人员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由于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一般不在一起办公,核算中心财务人员不能较好地参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的审核仅限于相关的票据,很难掌握业务发生的全过程和业务的真实性,这样造成会计集中核算人员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同时,核算中心财务人员不能较好地了解集中单位的经济业务,造成财务监督由事前、事中、事后,变成了只有事后监督,无法对监督工作形成有力的业务支撑和材料证据。
(三)集中单位报账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集中单位对报账人员随意任命,认为报账人员有无会计从业资格、有无财务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无关紧要,导致报账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报账人员疏忽大意、不负责任,不是报账不及时,就是报账错误百出,并且对相应的经济业务事项理解不透、说不清楚,而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对集中单位经济业务也不是很了解,容易导致账务处理不及时,增加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有的报账人员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日常业务完全按照领导的授意、指使处理,依法治企观念淡薄,导致会计资料不真实、模糊不清,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三、优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监督的措施
企业应通过明确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的功能定位,健全内部控制等财务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报账员队伍,充分发挥双方协同的财务监督职能,保障企业规范管理和运行。
(一)提高认识,及时转变工作观念。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营造良好的核算环境。集中单位要认真学习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深刻体会会计集中核算是现代企业实行集团化运作的趋势和要求,努力提高认识,积极配合核算中心开展集中核算工作。核算中心要严格审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及时向集中单位反映经营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逐步实现核算中心由单一记账机构向全面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型”转变。
(二)进一步明确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的职责权限。核算中心是财务监督的执行主体,主要负责授权审批程序、资金集中管理、标准成本应用等方面合规性、合法性的监督功能,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财务监督和监控为手段,以会计服务为目的,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进一步提升核算中心在集中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避免将自身功能定位于单纯的会计核算的误区,可以将名称调整为“财务共享中心”或“会计管理中心”。集中单位是财务监督的责任主体,重点做好资产管理、预算执行控制、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功能。同时,集中单位负责人要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纠正认识偏差,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性负责,配合支持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主动接受来自核算中心的财务监督。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要根据经济业务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形成严密的宏观制度约束,对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少些弹性,多些刚性要求,对内容模糊不清的条款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保证核算中心在各项业务处理过程中都有据可依;二是建立健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包括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等,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发生,只有会计法规和规定健全了,各项业务活动才能健康有序开展,会计监督才能有章可循。
(四)进一步加强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财务协同监督。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在财务监督工作中要明确分工合作关系,密切配合,协同开展经济业务监督,核算中心要积极参与集中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的决策与执行,细致审核、严格把关,促进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目标的有机统一。集中单位要逐项审查各项支出的手续是否完整、准确,账实是否相符,争取从业务源头上杜绝和减少虚假支出行为发生。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在财务监督工作中没有绝对的界限,双方要协同作战,形成耦合力。
(五)提升报账人员素质,积极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报账人员是集中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在核算中心和集中单位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对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核算中心会计信息质量,所以提高报账人员综合素质是提升报账水平、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集中单位负责人应高度重视,选拔职业道德水平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担任报账人员,加强培训和培养,保持其工作岗位相对独立和稳定,不断提高财务监督水平。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监督;内部监督体系;产权
企业财务监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为了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不得不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合理的财务监督体系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部门都形同虚设,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无法真正发挥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关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希望为以后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现代企业财务监督概述
1.现代企业财务监督的涵义
财务监督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财务监督管理就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进行财务监督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督主体可能会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监督对象的所有财务行为以及和财务行为有关的活动都是合法的、合理的。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体系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同时还能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财务监督的主体就是执行财务监督权力的一方,监督主体通常都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紧密关系。但财务监督主体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的监督主体,即企业的所有者以及负责财务监督的管理层,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另一种是企业外部的监督主体,外部监督主体主要是国家为保证企业合法财务行为而设定的国家相关职能机关以及第三方机构。例如,国家的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金融部门以及社会上的中介机构等都属于企业外部监督主体。财务监督的对象,也可称之为财务监督的客体,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财务活动以及和财务活动有关的财务行为。企业财务监督有很多不同类型,这主要和财务监督分类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例如,财务监督可以分成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等三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具体执行监督权力主体的不同而划分的;财务监督可以分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划分的;财务监督可以分成全面监督和专项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比较习惯将财务监督划分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和企业外部财务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主体和被监督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划分标准的。
2.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具体划分
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企业的治理结构,这是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实施的平台,另一个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属于实现企业财务监督的手段,只有内部审计和财务审批才能对企业财务监督的实施起到作用,它们是企业实现财务监督体系作用的基础。因此,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财务审批是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企业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下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者能够按照企业所有者的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不同级别的管理者能够遵守公司规定,建立一个比较健康有序的上下级关系。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存在决定了财务监督制度的存在,可以说企业财务监督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实施手段。此外,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中多层次关系的一种体现方式。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财务监督权利不同,从而使得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财务监督关系,而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多重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两种基本手段之一,另一个是财务审批。所谓内部审计就是指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进行管理、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改善组织营运的能力。内部审计是企业中的一个独立机制,包括检查会计、财务等业务。财务审批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财务审查和财务批准。按照审批工作详细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核查细节的审批、审阅型的审批以及批准型的审批三种。核查细节的审批主要工作不是为了审批,而是为了查找其中存在的疏漏或错误。审阅型的审批并不会直接做出决定,大部分只是审阅人在查找某些具体的信息。只有批准型的审批才是真正的审批,本文所介绍的财务审批就是批准型的审批。
二、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企业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存在不足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可以对单位一切活动负责,这其中也包括财务活动,但是财务活动一直就是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财务审批更是直接关系到财务活动是否合法。但在很多企业中都由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财务审批,从而形成企业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即企业的所有财务审批均由公司负责人完成。虽然,企业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财务审批应是按照企业组织结构从最下层开始逐渐上报审批,例如,需要进行财务审批的工作人员将审批报表上报给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再上报给分管副总,由分管副总上报给总经理。但最终只需要总经理或董事长签字即可。这种审批制度看似很严谨,但却反映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落后,财务管理行为不够透明,给企业财务违法违规操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对企业的所有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企业产权结构不清晰
企业产权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即企业的所有者只有一个,或者是企业具有多个所有者,但是其中一个所有者占有绝大多数股权,这种类型的产权结构属于股权高度集中型的,一般国有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即政府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这种类型的企业也不存在股权不清晰的问题;另一种是多元化产权结构。即企业的投资者有多个,但每个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又没有显著差别。其中,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还可以细分成两种类型,分别为股权相对集中型与股权高度分散型。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由于产权结构会因投资者在企业中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中没有很好地划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使得企业产权结构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必须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3.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效率较低
因为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难以按照预期目标开展,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效率较低。首先,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很大问题。企业中各个利益相关主体职责范围划分不清,股东不能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又缺乏独立性,难以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而监事会又因自身权力有限而无法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缺少独立性。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是由企业的管理层直接管理,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在财务审计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敢按照规定进行财务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此外,这种管理模式还导致很多工作人员都对审计工作存在偏见,不愿从事审计工作或者对审计工作比较轻视,这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降低了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第二个问题就是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很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不具备专业审计知识背景,对审计业务不了解,这样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此外,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在从事审计工作时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构建合理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
4.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多制度都不健全,影响了部分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偏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必须通过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来辅助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发展现状
1.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并不完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到管理企业活动的目的。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根本不能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的财务活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企业中凭证作假、私设“小金库”、行贿受贿现象严重;第二,企业中财务监督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存在重管理轻监督的思想,在财务管理时误以为只要进行支出管理即可,而忽视了企业财务收益的管理;第三,企业预算控制不严格。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都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都将预算的范围扩大,怕后期没有资金,这种不科学的预算方法也使得企业财务监督难度增大,企业中项目多、内容杂,导致随意支出现象普遍,难以追踪资金的具体用途。
2.企业外部的财务监督体系难以发挥作用
导致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包括下述几点。第一,外部监督机构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督机构获取的财务信息大多来自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提供财务信息,而企业却有全部的财务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进行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难度较大,财务监督的范围有限。第二是企业和外部监督机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就是为了规避风险,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不会关心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外部监督者是为了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二者之间目标的不同使得他们很难具有统一的行动,从而也就影响了外部财务监督的执行效果;第三是外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第三方机构监督。政府监督制度不完善,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健全,无法为政府监督行为提供法律支持。社会监督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社会群体也无法获得企业全面的财务信息。而第三方机构大多由企业聘请,是为企业服务的,以企业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
四、针对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现状的有效解决对策
1.巩固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能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建设。第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打破财务审批“一支笔”的现状,让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第二,要实施民主的理财制度。由企业内部审核人员完成账表、财务凭证等的审核工作,定期进行审计;第三,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完成审计工作。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第一,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还要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第二,要加大专业人员引进力度。特别是一些比较关键性的岗位更应安排一些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最后,要加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考核工作。即要对企业构建的财务监督体系进行定期的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
2.构建高效的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
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应从我国财务管理的制度入手,健全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政府财务监督部门能有进行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其次,还应改变企业和外部监督主体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最后,要完善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其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进行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研究,构建新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彪,姚君芳.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9(7):41-43.
[2]李晖.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J].网络财富,2010(20):71,74.
篇7
摘 要 财政监督是保证国家财政政策和宏观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监督工作依旧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督手段滞后等诸多问题,这些遗留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财政工作的深入展开,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先浅析我国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就加强财政监督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财政监督 内部控制 法制建设 高效人员
一、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财政监督职能日益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财政监督工作主要是围绕预算管理而展开的,主要包括:财政支出与收入的监督、会计与财政内部的监督,而我国的财政监督具体手段则包括检查、审核、监控、绩效评价与反馈等。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监督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在规范经济工作行为、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管理、促进财政改革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的维护了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缺陷
虽然近几年我国财政监督工作正大踏步地前进,获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有须改进的方面。比如财政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本身的存在的缺陷有着一些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监督的范围偏窄,监督的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财政监督方面的立法滞后,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我国财政监督工作的范围没有达到一致和明确,财政监督法律上的不足使实际监督工作经常面临着无据可依的困境。财政工作一直处于对于有些争执的问题是“该管与不该管”的状况。我国的财政监督没有延伸到公共财政活动的各个领域与环节,特别是地方性财政监督更是没有达到该有的覆盖面。
第二、财政的内部监督比较薄弱
我国财政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一直不完善,导致财政的背部监督显得极为薄弱。财政对自己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这样务必会影响国家的财政资金分配和预算工作。再加上地方财政工作的管理松懈,财政管理体制的力度欠缺,因此,财政部门的腐败现象存在与财政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都是有关系的。
第三、财政监督工作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按常理来说,财务部门尤其是财务监督工作应该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掌控而且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我国的财政部门情况是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偏少,有时甚至还抽调别的部门人员参与监督检查工作。这无疑是一个财政监督工作顺利展开的漏洞。其次,建立专业的财政监督团队,是保证财务监督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同时还是完善财政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保障。
三、如何加强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
财政监督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要真正发挥我国财政监督的职能,做好财政监督工作,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上文对财政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
第一、财政监督部门的工作要绝对独立化
目前,无论从国家还是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等,财政监督机构总是与被监督部门有着许多联系,这些联系无疑会让监督部门受到约束与牵制,极大地削弱了监督威力。因此,要提高财政监督的工作效率,各监督机构应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的开展监督工作。才能保障财政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准确度。
第二、加强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提高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绝对必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部门运营的坚实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部门工作的顺利展开。加强财政部门建立严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内控制度中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并严格执行,实现内部控制的现代化。同时使信息沟通畅通,建立开放、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便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和改进措施。
第三、加强财政监督的立法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建立明确的法律条文是绝对有必要的,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这样可以保证我国财政监督工作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也规范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明确管辖范围,减轻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提高财政工作的办事效率。
第四、建立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小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部门都要建立高效的专业工作小组,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专业的财务人员可以使财务工作更加准确深入的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与麻烦。同时,在财务工作中专业的高素质人员可以不断的上升工作的理性认识,更加有效的推动财政监督工作的展开,完善内部控制的建立。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部门的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财政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文对我国财政监督工作的探讨,显示出我国财政监督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着缺陷,严重制约着财务部门工作的更加顺利展开,在要求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同时还要有强硬的法律条后盾,因此如何加强财政监督工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田宇.加强财政监督的几点建议.财政监察.2002.10.
[2]王勇.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会计师.2010.11.
篇8
关键词:军队财务 依法理财 健康运行
胡主席曾多次强调:抓从严治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军,依据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来指导和开展工作。依法理财,是军队财经工作中贯彻落实胡主席依法治军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全面提升武警部队财经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所以,深入研究武警部队依法理财工作如何健康有序运行,对于促进部队财经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现有军费保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武警部队依法理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实践,武警部队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从发展需求来看,财务法规体系仍不够完善,还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严格的讲,部队财务法规体系作为规范财务工作管理活动的基本法规依据,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不同部门利益关系、管理职权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例如,至今为止,尚没有一部完整、全面、系统规范部队财务管理活动的法律或法规。有的因不同部门起草而由同一机关下发的规定其内容自相矛盾、相互抵触。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财务法规制度在执行中无所适从。
1.2财务法规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
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制度指导工作,就是确保各项财务法规制度落实到位,这是依法理财最基本的要求。而目前在财经执法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执法过“松”。主要是有些单位落实财经纪律走形式,没有完全落实在财经管理行动上,当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凭主观意志办事,脱离财务法规制度;个别单位避开党委集体理财约束,谋求“领导说了算、个人说了算”,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对部队统一的财务法规制度,要么以个人意愿定取舍,要么以单位利益为原则任意“开口子”,背离有关规定,为己所用;还有一些单位片面的强调灵活性,想方设法变通标准规定,诸如截留挪用应上交经费、擅自扩大经费开支范围、私设“小金库”等现象,都说明执法不严、执纪松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执法过“软”。主要表现在,对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对违纪苗头不是及时的做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以至造成不良后果;对已发现的违规问题,或不了了之,或久拖不决。
1.3财务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
加强武警部队财务监督法规建设,规范经费管理行为,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内在要求。虽然现行的财务法规制度或多或少涉及了财务监督的内容,但是,大多数比较笼统、原则,其操作性偏弱,这样既影响了财务监督工作效能,也制约了财务监督执法力度。从法规效力渊源和法规表现形式上看,当前有关财务监督的立法、效力层次和权威性等还有待提高。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财务监督法规并不多,大量的是分项性质的规章。所以,有关财务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条款,大多散见于各分项规章制度之中,不集中、不系统,甚至还会出现相互冲突或不明确的问题。
2.促进武警部队依法理财工作的对策
2.1坚持原则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部队财务法规体系
一是增强财务法规的可行性。可行性是指财务法规与其规范的部队财务环境和财务工作实际需要的适应程度。财务法规是武警部队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要与部队财务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具体的讲,就是要与部队财务工作的外部环境、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二是增强财务法规的稳定性。部队财务法规作为武警部队经济活动的规范,一般是在揭示部队财经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颁发的,以保部队队财务活动有序运行。
2.2全方位开展财务法规教育,提高财务人员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加强部队依法理财工作,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从内部着手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为依法理财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是着眼财务人员思想实际搞好教育。教育广大财务人员,要牢固确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管财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红管家”。二是着眼财务人员工作特点搞好教育。就是根据工作的特殊性,通过针对性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商业银行责任越来越重的同时,也需要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机制,现代经济管理模式不管是在内涵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根据新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管理工作关系着经济机构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经济管理质量工作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从上述角度不难看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经济管理工作,继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足发展,在竞争中能够博得一席之位。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1.1财务监督过于薄弱且信息反馈不够及时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实施的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所以我国各大农村商业银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制度。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是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因子。由于财务监督力度过于薄弱,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购买和财务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在缺乏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预算基础上,无法使得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极致。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运用工作过程中,缺乏对收入和支出的分析,因此常常出现收支不够平衡情况。财务监督过程中,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费管理存在诸多的随意性,很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等行为,再加上信息渠道反过于单一,所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进行监督比较困难。
1.2经济成本管理比较随意
现阶段来看,我国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最终使得成本管理比较随意,经济资源此时也得不到合理的配置,使用的整体效益处于低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在没有对市场的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盲目进行规模扩张行为,导致费用支出超标和固定资产闲置等问题的出现。基于此,经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却不是在同一个水平,经济水平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1.3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从我国各大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结构层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专家和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和教授等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管理岗位。由于上述领导级的人员把精力都放在与经济相关的专业中,难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安排在经济管理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逐渐落后,一旦农村商业银行缺乏综合素质过硬的经济管理团队,势必难以将更多先进的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全面。基于此,农村商业银行将错过良好的发展时机,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工作水平不够高。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的相关对策
2.1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来充分调动经济管理人员在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商业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基于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对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能力培养,逐步树立起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基础知识,充分调动经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视对财会和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将经济管理人员在一些专业的机构中实地学习,与此同时在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定期培训,及时更新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结构。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表现优良的员工,应该提供物质方面的奖励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基于此,不仅仅能够增强农村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还能够从社会中吸引更多的专业经济管理人才。
2.2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督工作
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督工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工作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财务监督工作不仅仅是支持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工作基础,与此同时也是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督工作必须具备独立性和专业型,集法规政策和业务等为一体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督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来执行,在充分了解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特点之上,考察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能够进行高效率地组织,正确处理好财务关系。因此,可以说财务监督工作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过程中起着重大的控制作用,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效益和整体效益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2.3树立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成本管理意识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需要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部门安排相应工作人员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进行专门的负责。农村商业银行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范围内营造出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树立起勤俭节约的管理意识,再利用诸多措施来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行成本。首先,贯彻成本管理责任人体制,细化每一个成本管理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科室之中,使得每一个银行工作人员能够负起责任。在清楚了解到成本管理的重大压力之下,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意识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其次,提高成本效益。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能够显著发挥经济资源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制定经济方案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中找到最为合适的成本效益平衡点。
2.4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的营销战略
首先,需要加强品牌方面的战略。农村商业银行的各个方面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某些问题,举例来说,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设备是否具有先进性,银行工作者的技术是否过硬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的首要工作必须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形象,打造出品牌效应。其次,需要加强服务战略。现阶段我国的诸多农村商业银行制度流程均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对各个流程的服务质量进行加强处理,农村商业银行定期组织培训之后能够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度。定期考核之后,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篇10
关键词:部队财务管理;监督策略;内部监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随着部队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经费开支状况日趋复杂化,财务的合理使用以及有效监督变得愈加重要。有效的财务监督对于部队财务状况的良好管理,以及部队在当前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在部队的财务管理监督中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一、当前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事前、事中监督不够
在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中,一般对于事后监督的力度较大,而在事前和事中则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部分存有私心的人为谋得一定利益,在申请使用资金时,实际上并没有正当的理由,而是借用事前监督不力的漏洞,虚报甚至假报一些使用项目,最终将拿到的资金占为己有。在事中,对于财务报销情况以及使用情况缺乏监督,是否严格执行了报销程序,核算结果是否正确往往无从知晓。
2.内控监控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健全
在内部监控上力度还不够。首先,对于往来款的核算以及年终拖欠款的清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在票据的使用和处理上,存在不合规范现象。其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自动化监测水平不够。另外,对于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予以惩戒或者鼓励。在此情况下,往往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并不高,尤其对于一些违规操作,虚报假报的现象,即使发现,也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很容易置之不理,对财务状况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3.财务部门独立性不强
在部队现行的编制中,财务部门一并归入后勤部门,没有突显出其自身的重要性,且由于没有相对独立性,在财务的处理问题上,不免会受到后勤部门的干扰,也就不可避免影响到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效果。
4.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否达标,对财务的监督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一方面,部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不能及时发现财务中存在的不合程序,而造成资金不明理由的流失。另一方面,一些财务人员自身的思想素养并不够高,致使在工作中容易受到一些有企图人的利用,违法协助这些人使用资金,有的甚至还从中为自己谋取部分利益。
二、加强部队财务管理监督的策略
1.加强财务使用的全程监督
在财务使用上,应充分树立责任意识,不仅对于事后做好监督,且应在事前和事中同样进行认真核查监督。事前,应做好预算工作,细化到具体的项目,防止部分人瞒天过海乱报项目,利用预算的粗糙性混入一些不合理的开支申请。对于所有的申请项目应认真查看核实,对于无意义的项目应主动向相关领导确认。其次,应加强事中监督,在报销程序以及核算结果上,应做好监督工作,确保会计能依法开展业务,且能保证财务数据处理的精确性,避免在资金使用中出现意外情况。事后监督中应具体落实申请资金者是否按申请说明使用了资金,并使资金利用价值最大化,将工作落到了实处。
2.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和奖惩机制
首先,应在财务部门内部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保证往来款、欠借款等各种款项的清晰处理,保证财务账目的准确无误。对于票据的印刷直至清理应进行全程监控,防止不法人员在票据上做文章。其次,加快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通过自动化监控体系,增强对财务管理的监控效果。再次,对于财务处理情况的优劣,应及时通过奖惩措施予以体现。对于严格办事,并能对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甚至能举报违法使用资金者的人员,应通过奖励措施予以激励,并为其他人员树立起一种榜样。尤其在财务部门内部,应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强化对他们的监督力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另外,应加强对违法违规现象的惩治力度。对于不按章办事的财务人员,应根据其错误的轻重程度,采取相当的惩罚措施,对于情节严重的人员,应通过法律途径,使他们受到应有的惩处,以警戒其他人员,净化财务部门的内部环境,使财务人员加强自律意识,并能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
3.加强财务部门自身的权限
鉴于在当前的部队编制中,财务部门仍然从属于后勤部门这一现象,应认识到财务部门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并赋予其更大的权限。可以将其直接划归于党委领导之下,使其独立出来,以防其在财务监督中受到后勤部门的干涉,而影响监督效果。财务部门拥有独立性后,因不再受任何部门的约束和干涉,可以在一种更透明化的工作环境中,更加公平地开展工作,提高财务处理的合法化。同时,也可以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一种监督关系,通过其他部门的监督来强化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4.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与财务监督情况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在当前的部队发展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首先,应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通过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认真监督和处理好部队财务的重要意义。其次,应提高他们处理业务的能力,尤其熟练洞察业务漏洞的能力,应在平时加强对他们的相关培训。再次,应通过网络等现代化途径,让他们多了解一些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并能对他们讲解一些经济犯罪案例,让他们树立起一种法律意识,能以一种法的眼光,提高平时工作中对于财务状况的监督意识。
部队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对于加强部队财务的有效化利用,促进部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应针对当前在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对财务的全程监督、完善内部监控和奖惩机制、提高财务部门的权限以及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等措施,切实对部队的财务管理做好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 下一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