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2 15: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油田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因此,研究企业的管理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石油企业的全面管理创新,就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导。管理创新首先要注重管理观念创新,转变观念是管理创新的最直接动力。从国际环境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企业开始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浪潮,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学说应运而生。从国内环境看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政企分开的制度环境正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制度双轨制并存并呈胶着状态,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方法还在顽强地发生作用。因此,必须吐故纳新,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战略观念、营销观念、人才观念等各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石油、石化重组改制上市后,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迫使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模式和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只有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引发管理活动其它方面的创新活动。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观念。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企业领导到广大员工都缺乏一种创新意识。随着体制转轨,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面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自己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走在市场的前头。其次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强调“人本主义”思想。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重物不重人,只重视管理制度的作用,而忽视人的作用。创新说到底是一个改变人的思想的过程,人是其中的主体,我们要依靠人,改变人,发展人。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培植管理文化和组织的价值观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使人具有身份感、地位感和归属感,在管理过程中重视调适人际关系,组建有合力的工作团队,并以此形成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管理活动的精神培育、智力开发、技术创新的功能。第三要摒弃“求稳怕变”的观念,培养勇于变革的精神,树立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理念。石油行业的垄断经营和油田企业的封闭经营由来已久,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结果。目前油田企业仍然是区域性经营,油田企业“割据”。市场经济要求破除封闭实行开放,以竞争求生存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企业要发展必须摒弃“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观念,树立敢于变革和敢于创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是组织结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重组改制前石油企业存在着庞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在调整战略方向、精简组织结构、畅通管理体系的大环境背景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石油企业在改制的前提下,通过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同时,又能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强化生产过程研究、经营决策、技术研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失常经济的能力。今天,随着石油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调节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加速进程,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已经通过削减中间管理层次,推进井区化管理模式,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发生了变革。工业社会的典型组织是科层制,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分工明确,量才用人,职责清楚,以及权利的上下垂直分配,等级清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组织进行创新的需要。有层次的网状结构更加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对石油企业来说,上市公司形成事业部和生产作业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对油气生产单位实行以油藏为单元的产量、成本目标管理;对炼油化工企业实行利润、成本目标管理;对勘探、产能建设、科研等单位实行项目管理。存续公司实行母公司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下属单位按法人或模拟法人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推行分灶吃饭、独立核算或模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当然组建企业集团,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有利于企业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企业集团中资本的联合和集中是手段,目的在于技术的联合和集中,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竞争力。由领导层把各个职能部门组合为协调一致的整体。同时,集团的新活力来自信息的集中和智能的交流,使知识充分的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方面是科技创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不再是取决于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直接取决于知识、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核心,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毋庸置疑一个企业的盛衰兴亡与它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石油企业更是如此。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它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
石油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追求整体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为手段,推动石油企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石油企业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以“数字油田”为核心的信息化战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定量化现代技术,实现油气勘探开发、显示油气藏储存的几何形态与油藏属性参数分布特征的油藏三维可视化;通过将油田生产信息与地质信息叠加在三维空间模型上,为油田开发的优化决策提供直观、动态的信息,以实现控制注水、调控产量、提高采收率的目标;通过集输设备管网密集矿区信息和油气管线信息,建立起“数字矿区”和“数字油气储运”,形成数字规划、管理、安全监测、设计制图的能力。依靠管理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管理效益。
第四方面是激励机制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在经营考核上要做到奖优罚劣。竞争力的实现重在发挥调动广大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才管理上做到优胜劣汰,物有所值,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要建立有效的人员配置机制,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通过调资和奖金分配与个人能力和实际表现挂钩,或对特殊人员实行特薪等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德、勤、绩的全面考核,通过考核奖优罚劣,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造积极性,要建立有效
的精神激励机制,从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员工,激发员工的上进性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在此基础上首先确立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凝聚力以及形成企业良好风尚的基础,它往往为企业确立了前进的目标并确定了员工的行为准则。其次,继承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好传统好作风。树立以艰苦奋斗、敬业勤业、严细认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为荣的好风气。继承发扬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增强行业荣誉及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当今石油企业创造力的主要动力和凝聚力。再次,加大智力投资,加强文化建设,畅通信息渠道,活跃创新思想。如创造多种形式的进修学习条件,举办多种多样的技术创新竞赛和合理建议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讲座、技术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企业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滋养着每个成员,提供着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石油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吸收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把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与石油企业的特点有机结合,大胆改造、创新,不断丰富和充实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少走弯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篇2
为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贯彻“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经营理念,突破成本管理缺少业务量消耗标准支撑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成本精细化、集约化水平,推进“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西北油田着力开展以作业成本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主的成本管理方法创新,并积极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标准成本管理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法的基本理论
标准成本法在泰罗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思想的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是企业编制预算、控制成本、评价业绩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还可以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同时还有利于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的推行,是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按成本对象归集,差异高度集中,使管理人员难以发现差异产生的具置,从而难以找到成本控制的突破点,也不便于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的企业的业绩考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要求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个性化的产品,以适时制生产为特点的弹性制造系统应运而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为组织协调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不断增加,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基于“成本驱动因素”理论,认为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从而在资源耗费和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来分离、归纳、组合以形成各种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精确、更相关的费用分配方法。首先,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并以主要作业为主体,将同质作业合并建立作业中心,以便按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然后,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计入各作业成本库,计算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最后,按照作业动因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上,计算产品的成本。可见,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标准成本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提供了标准,且按照标准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简化了核算过程,但却有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缺乏细致的缺点,而作业成本法尽管核算工作量大,却恰恰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粗略的缺点,提供更为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同时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还有助于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所以,二者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互之间的缺点,相得益彰,发挥优势,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有效地控制成本,正确评价作业中心及相关责任成本中心的业绩。
作业基础的标准成本制定步骤及方法
标准成本建设目标。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标准成本管理功能,建立基于标准成本和作业过程的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与标准成本相融合,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满足预算的弹性动态调整,实现科学预算、精准预算,达到生产与经营、技术与经济的融合统一。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建立符合生产实际,涵盖各作业过程、各成本要素的消耗标准,纵向上延伸至各管理层次(厂-分队-班组-岗位),实现成本的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全要素管理。推进“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通过标准成本管理理念,实现各责任单元、各作业过程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适时对比分析,及时消除无效作业、改进低效作业,促进生产组织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对预算进行跟踪考核,实现成本受控运行,推进“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深化“比、学、赶、帮、超”活动,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标准成本管理结构。依据作业成本管理的原理和标准成本管理的要点,结合采油厂实际需要,标准成本管理结构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业务量消耗及价格标准成本、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指导预算、开展差异分析、实施科学考评。
根据油田的生产实际,西北油田探索将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起来,首先分解企业生产工业过程,确定作业链,找准成本要素与作业过程的切合点,进而确定每个作业消耗的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然后测算确定各类作业消耗的每项成本要素和每个设备的标准值;为解决不同地质和工艺条件下的区块、作业单元和责任中心的成本差异问题,还需要分析影响因素,测定影响因素的级差系数,最终确定各类作业的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确定成本要素,划分作业过程。成本要素是标准成本管理的基础,相同的成本要素在不同的作业过程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电费在采油、注水、照明等情况下的消耗标准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必须为电费在不同的作业中制定相应的标准,可以将“油气提升过程中抽油机的耗电”作为标准成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通过成本要素和作业过程两个维度、细分资源设施类型来确定标准成本项目,把成本要素分解到作业过程中。收集影响因素,明确成本动因。确定标准成本项目后,要分析影响其消耗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学方法或者根据经验,确定这些因素对消耗量的影响程度。一般情况下,将影响最直接、比重最大的因素,作为该费用要素的成本动因。
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基准成本。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成本控制和经营分析产生直接影响,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基本的消耗水平,主要采用五种方法确定标准成本:历史数据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剔除无效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测算,确定消耗标准。技术测定法:对于能运用设计参数和科学仪器等进行测量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数据源,对所需数据进行一段时间的实地测量,根据理论参数及现场测定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消耗标准。管理标准法:引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关键路线法概念,对关键工作节点明确最早开始时间和正常结束时间,运用零基预算的思想确定其消耗标准。制度规范法: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文件等规范性的文件可以直接作为标准,如差旅费、劳保用品等。资源配置法:根据成本管理精细化需要,制定相关资源配套标准,主要应用于用工配置和车辆配套等成本项目。通过正态分布,测算级差系数。由于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成本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地质和工艺条件下业务量消耗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为使业务量消耗标准趋于合理,通过正态分布,确定级差系数。#p#分页标题#e#
构建实施作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行环境
作业标准成本管理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综合系统工程。要推动作业标准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基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和运行机制的保障,更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协同执行和落实。西北油田成立了以总会计师任项目经理,试点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成本管理推广项目组。所属塔河第一采油厂等试点单位分别成立了作业标准成本建设项目组,项目组下设7个专业组,各组成员在各项目组组长的指导下,统筹安排,合理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采油厂开发完善了作业标准成本管理信息平台,包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预算管理、差异分析、统计报表、信息查询等8大子系统,实现了生产、经营数据共享,及时、准确处理庞大的成本数据,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解决了各单位由于人员更替,造成的管理基础资料不全等问题,为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不同的管理信息,满足了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不同要求。同时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开发数据库、ERP等系统进行了对接,实现了关联系统数据的自动提取,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准确性。采油厂可通过该系统了解费用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发现生产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效能。
“两库”是指业务量消耗标准库和价格标准库。业务量消耗标准库是根据近3-5年的历史数据,结合管理要求,为单井、单站、单设备等制定了业务量消耗标准,建成可随时查询、计算、分析的标准成本业务量消耗数据库,编制了《采油厂标准成本分析手册》。价格标准库归集整理了分公司相关油田工程标价、指导价格、合同价格,并结合市场行情,先后对周边市场及承包商进行调研,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的主要装置、关键设备、特殊材料都进行询价,建立了采油厂价格标准库。2012年按25大类成本要素收集了12026条基础价格。“两册”是指系统操作手册和运行管理手册。《作业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规定:每个用户在系统中拥有的角色,每个角色对应于的不同功能操作权限;标准制订与分工;费用标准的制定原则;标准成本日常维护,包括设施数据维护、标准成本台账录入、确认、审核、记账、台账日常监督分工;标准成本数据的分析;分析数据的信息反馈。用户按照统一的各类业务台账的格式和内容,及时录入各项数据,编制预算,通过各类报表,查找分析数据。《作业标准成本运行管理手册》,支撑标准成本管理运行。
为保障标准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建立了协调、考核机制。协调机制。项目组定期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标准成本建设工作会议,专题讨论和研究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标准成本管理工作调研,了解进展状况、存在问题、面临困难,并给予方向上和业务上的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考核机制。项目组负责对标准成本建设的各阶段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考核验收,对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和运行情况的查访和询问,并将结果反馈相关单位,督促整改,有效推动工作良性运行。
推广实施作业标准成本管理的效果
作业标准成本是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生产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代表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现实性;基于提升增值作业,控制低效、无效作业确定成本目标,具有激励性;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西北油田通过试点推行作业标准成本管理,掌握每口油水井、每座站点的生产运行动态数据,了解各类费用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准确把握成本费用控制的关键点,科学制定成本量价消耗标准,依据标准组织生产,优化生产运行,及时发现低效无效作业,取得明显效果。
以标准成本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实现了生产、经营数据的相互关联和实时共享,标准成本管理抓牢了“开发、管理”两条主线,形成以管理层次和生产单元相结合的成本管理网络。在开发主线上将业务量消耗标准按生产单元由油藏、区块、单元逐次延伸到单井、单设备等;在管理主线上将责任和目标按管理层次由厂、专业项目组、部门、队站层层落实到班组和岗位。两条主线相辅相成实现了成本的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全要素管理,有力地推进了“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
标准成本的实施,使预算管理指标更科学,更贴近实际生产,做到了“年度预算有基础、月度预算有指导”,实现了经营预算从统计分析向科学计算的转变,体现了预算的精确性。与以往的预算管理相比较,根据标准计算出的预算指标能够反映各项费用运行的规律,使预算指标更具有操作性,而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使预算各项生产参数结合起来,能够根据生产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指标,使预算真正的为生产服务,为实际的管理服务。采油厂通过标准成本系统对2012年预算进行了测算,并与分公司下达的2012年预算进行对比,差异率为4.87%,预算比较准确。
篇3
关键词:智能管理 科技 油田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在最近的几年里,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在中国赢得了快速提升,中国的新疆油田是中国数字油田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现如今油田数字化建设已大致实现,正稳步向智能化油田发展。油气生产管理系统的最前端是单井生产管理,在智能化建设以及数字化建设上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含硫量高与农田散落分布等是克拉玛依油田绝大部分的井区具有的特征,因此造成值班的工作者对井区的检查与巡视不全面、不能够及时解决故障、人员中毒、电机烧毁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油田的生产受其干扰,然而要想高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离不开数字化单井的建设。
企业想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至关重要的,可以快速将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大大减少对成本控制,才能够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凶猛的社会里要赢取有力的位置。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这三点,需要跟随着现如今的社会的脚步并且还需要发展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这一事实无须质疑,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做到了数字化管理以及企业电子化,要让油田企业可以有更加好的前景,节约人力资源且提高生产效益,油田企业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1系统概述
必须严厉实行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实现以数字化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前提,形成三级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资源共同享用的运用机制,达到“信息共享、分散控制、同一平台、多级监视”,达到提高过程控制一级加强安全管理,使劳动生产的效率有所提升与节省人力资源的工作要求。
1.1系统构成
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按照功能上可以分成中端数据处理、后端平台管理、前端数据采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特点
2.1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合理确定检测点数据
若要确保石油企业的稳定及能够安全生产,还有对油田项目的进程的掌控,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根据原本油田目前的真实状况,与井场的生产工艺手法相联系,把降低建设的成本作为前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抉择、将数据检测点进行优化,将检测统一规划。
就油田增压点数字化设计这个例子来说,这个站点的生产与管理任务和所管辖的巡视、保护工作。密闭分流装置的连续液位、收球筒原油出口温度以及压力以及泵的入出口压力以及外输原油的温度等等作业时的真实数据,这些都是监测点检测数据时的关键。必须要立即处理作业时的数据与采集回的视频数据,要确保作业时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地在增压点内实施远程监控控制输油泵。以上是监测点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
2.2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分析诊断特点
根据油田的安全环保为这个系统建设的前提与油田的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发展油田工艺路线将数字化建设进行升级与优化,最终实现成本最低这个目的。在油田的数字化监控设备的选择上,追求实用性,而不应该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绝大部分的设备都是没有放置在室内,若是运用高端设备,会致使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遵循上面所讲述的原则,设计时油田数字化管理不可忽视的。第一把数据的采集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测采集,存储探究这些历史数据,构建数据软件中心,对这个作业数据实施比较高效的探究。把数据探究的结果实现企业共同享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数字管理系统,使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2.3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促进管理流程创新特点
研究者时常会遇到的难题无疑就是石油项目生产力的协调性,只有让管理水平大大的提升才能够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减少。运用最先进、最高级的模式来搭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在每一个工作区都必须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建立这个工作区域自身的组织构造,让它稳步发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又可以让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好石油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3油田数字化管理设计技术
3.1油田数据采集技术
后期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是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表等等开展设备的采集,这是油田的对数据的采集工作。若要避开人工采集的弊端可以通过机械化采集处理来实现,让数据的准时性与可靠性大大增强了。
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原油温度数据和通过其它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液面高度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在采集时最为关键的数据。
3.2数据识别技术
将采集完数据之后,通过这个数字管理化平台供应的功能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在后期必须要做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控制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示功图智能识别、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集油管线安全判断等等的信息都是这个数据的处理功能,不但可以利用文字去表达,也可以利用图像来进行较为直观的表述,在计算机数据应对上,这个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可能够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是饼状图的形态展现,较为直白直观的警示相关的工作者,把作业的稳定与安全做到最好。在数据处理上不但可以对数据展开较为直白的表现外,而且还可以把最准确的数据当作基础,把真实的数据通过函数来表现,若是这个数据跟基准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及时提示。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实现示功图智能识别的设计。第一数据传感器把抽油机的作业的参数传到数据的解决中心,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画出目前的示功图,其次把示功图跟标准图作比较且展开深入的探析,最终得出当前的工程情况,这样来警示相关的工作者必须高度认真、负责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性。
3.3智能管理技术
安装视频装置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关键。站内和井场都设置视频装置,对路口的监控尤为重要,通过视频技术确保作业时厂内的安全与稳定,语音提示与在无人区实行外物闯入报警等等的功能是主要功能特点。在井区工作时无人值守的地方提供安全保障。为工作区的照明设施安装自动化掌控,把照明设施的自动化掌控能够省耗能也能确保在夜间作业的安全与稳定。
3.4远程控制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息息相关,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以及劳动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能够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的工作,远程调配不断地输油工业,实现自动投收球作业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通过视频技术的采集到当前工作环境的视频画面,在工作者查看真实的情形之后,在作业现场或者说是控制室实施的启动或者与是暂停的过程。从而保证油田的作业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若是当前所在的画面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这个数字管理平台就会对工作者进行语音的提醒。
总之,必须根据真实的情况出发设立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科学、合理的通过采集数据设备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模块是软件,油田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单井智能化
在二千零八年新疆油田最先在全世界设立“数字油田”之后,又发表“智能油田”的概念且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概念,造福了全球。数据分析深入、信息动态化以及信息运用的主动等等这些都是智能油田的特征。数字油田和智能油田拥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数字油田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油田。未来地面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行完善与升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ARM技术与高精度的智能仪表的移动数据终端,处理数据采集的可靠与准时性问题。
(2)将数据技术的经验结合起来,研究出更加高级的数据探究管理系统从而构成专家知识库,故障预警与标准化建设这是核心功能所涵盖的内容。
5结语
将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升级与优化;现场生产管理由传统的人工巡检与经验管理等等的非主动方式,向精确制导模式智能管理以及电子巡井等等,真正做到了生产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升级与优化,这是数字化升级配套带来的益处。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建立了前端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测、与自动采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技术的探析以及措施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准时性与无误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劳动力度下降了;进行数字化配套之后使岗位员工资料填报与巡检等等工作有所减少,然而员工在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生产的运行探究工作上的能力却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强度也大大减小了。
对井区进行反复的重点监测与井区的自动巡视和巡检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完成的重要功能;示功图和主管压力等等是包含在采集油井参数中的内容;定时的启抽以及自动进行间接抽,这是远程控制; 电机工作状况、抽油机运转状况与遥测系统工作情况等等是远程工况监测所包含的内容; 记录与视频监控; 遥测系统通信和故障报警失败,主机以及仪表故障,抽油机不能启动,电机空转,泵效低,抽油杆断杆,碰泵,油井井口压力变化不正常等等。系统拥有了单井数字化的关键内容,功能较为全面,较好地处理了单井自动化生产出现的不足,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油田单井生产管理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效这将是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清辉,曾颖,陈新发.数字油田建设与实践―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篇4
关键词:油田企业 成本管理 研究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规范生产流程、增加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油田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企业的基础,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战略物资的职责,无论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都有着现实的经济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油田企业的原材料即石油,具有有限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石油可开采量的逐步减少,企业开采成本增加,加之物价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油田企业改制重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原油进口数量的加大以及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油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为剧烈。这些情况都迫切的要求油田企业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企业非必要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少企业也在不断引入成本管理的内容,但在思想观念、管理手段、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
(一)思想观念认识不全面
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方面面的工作,与企业每个员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现实中,不少企业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度不够,不少企业员工将成本管理工作看做是企业管理层的职能,与自己实际关系不大,因此对于相关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普及率不够,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没有完善的机制,没有真正将管理模式落实到企业之中,效果不大。
(二)成本管理重点不突出
对于油田企业而言,开发与生产费用占到成本的主要方面,而两者费用的减低不是仅仅依靠一度电、一方水就能够见到的成效的。但在不少企业中,往往过多的关注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忽视了在整体成本管理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在预算管理、核算体系等等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上,导致了出现捡芝麻丢西瓜的问题发生。
(三)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
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健全和更具实效的监管体系来实现。但在不少企业中,监管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特别是一些成本管理的信息反馈、评估以及相关奖惩措施落实方面还有着不少问题。一方面,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有技术手段、管理模式所造成的,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监管过程中,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被监管者对于自身职能的认识还不到位,难以发挥管理与监管的整合效应。
二、油田企业成本管理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结合当前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笔者认为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应当从员工入手,将市场的压力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之中,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规范监管手段,从而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
(一)转换思路,构建成本管理环境
转换思路,就是要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成本管理环境,将以往还没有落实到各个角落的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指标细化分解,帮助企业营造成本管理的软环境。一是确定管理目标。企业要细化成本管理的目标,将各个流程实行分解管理,将目标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二是统一思想认识。就是要在企业中塑造成本之上的观念,使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感受到成本管理的意义,从而在行动中做到整齐划一。三是注重协调配合。成本管理不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情,是企业的整体工作,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调,在信息采集汇总、方案制定落实等各个环节做到步调一致。
(二)健全机制,构建成本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指标体系。油田企业部门业务差异性强,对成本管理有着不同的侧重。因此,企业要建立全面的指标的体系。如将材料费按照不同的主体分为入井料、入井采油化工料等等不同的门类从而更好的实现管理。二是规范考核体系。加强考核是促进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要结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成本指标与产值及结算收入,促进成本考核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分析,逐步积极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构建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成本机制。三是注重激励约束。要将成本管理考核评定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资定级、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从而营造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四是链接核算管理。将成本管理与核算机制联合起来,用核算工作来促进成本管理的落实,从而提高员工和各个部门工作的主动性。
(三)突出重点,增强成本管理效益
一是要突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落实成本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提高成本管理的具体抓手。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核算等阶段做好工作,用目标管理促进成本管理落实。二是要突出过程管控。注重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油田企业而言,原油开采量的减少,开采难度的加大,必然要求相关技术的提高,而与之对应的是成本的不断提高,因此,要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协调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施过程控制,促进成本管理落实。三是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模式,企业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提高管理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马宝洁.新形势下强化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J].时代金融,2013(1)
篇5
关键词:交通安全 事故 建议
随着国家对能源的越来越重视,油田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随之的施工车辆数量也在迅速上升,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施工车辆的安全问题日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交通安全也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对企业实现安全稳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油田作为施工企业,应当保障职工人身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这在油田整体管理中是特别重要的。为此,本文以油田施工车辆、驾驶员、管理机制和安全文化为讨论基础,结合对交通事故特点和原因的分析,对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手法和防范措施提出有效针对性地建议。
一、交通事故特点及原因
1.交通事故特点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来看,可知超速行驶、强超车辆和思想麻痹大意是主要的事故发生因素,而统计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得知每年的3,4,6,9月份为事故的多发时期,每个月皆有10起以上事故发生,另外,节假日、公休时期发生事故的等级高,损失大,后果严重。一些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违章肇事现象多为公车私用性质。油田交通事故多数发生在油区内和长途中,在路况复杂不好的地方少有事故发生,而在通畅的道路上却时常出现交通事故。事故的背后都隐藏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缺陷,主要是由于油田企业交通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现有安全制度没有得到认真落实,驾驶员的安全素质不够,安全检查活动仅仅是走形式。
2.主要原因分析
部分青壮年驾驶员安全行驶车辆意识不强,没有做到遵纪守章,自恃行驶车辆经验丰富,身强力壮,驾车技术熟练,在路况通顺较好的的时候,常常思想大意,存有侥幸心理,超速行驶车辆、强行超车,一旦面临突发状况,由于思想准备不足无法应急做出有效措施。另外一些违背交通制度的行为,例如酒后驾车、公车私用、无证或非专职人员擅自驾驶车辆等现象,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一些没有经过交通安全教育的驾驶员对交通规则不甚清楚,往往出现随意横穿马路、转弯掉头、强行争道等违章行驶车辆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油田企业正在蓬勃发展,钻井、采油、油井维护工作量在随之加大,石油运输工作也要相应的加快脚步,所以需要配备更多的施工车辆来保障生产的稳定性,随着油田企业的覆盖面积增加,长途运输石油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无疑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隐患问题。
除此之外,从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考虑,事故发生也有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单位注重生产效益,轻视交通安全问题,从而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得不严,没有认真对待交通问题。二是从事车辆安全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员缺少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上马虎大意,对处理违规违章的行驶行为思前想后,患得患失,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认真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针对事故提出的有效建议
1.健全规范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规范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施工车辆管理员工和驾驶员行为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交通、预防事故的保障。各车辆单位要坚持定时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车辆在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排除解决。紧密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安全检查标准,车辆调派制度,车辆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会议制度,奖惩制度,车辆维护制度等。保证规章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地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健全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才能达到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2.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对近年来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我们认为机智、具有“安全第一”意识的驾驶员,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我们要结合企业工作环境,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务必要定期开展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国家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油田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并结合油田的实际、天气变化地理环境等情况,提醒施工车辆驾驶人员把握行车规律,最大程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确立日常学习活动,把业务学习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采取自学或集体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教育,认清交通事故的危害和后果,从而提高驾驶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驾驶员心中要警钟长鸣,自觉做到遵纪守法。此外,我们还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油田施工车辆驾驶人员违章行驶行为要严厉惩罚,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积极带动工作人员遵从规章制度,并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开展安全抽查和定期安全检查活动
交通安全检查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证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坚持年度检查、半年检查,月检查和周检查紧密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有效的排除施工车辆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隐患,是解决车辆单位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和隐患的重要措施,是充分发挥油田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张“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的“三不”抽查活动,认真检查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情况,施工车辆安全情况和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大力整治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疲劳行驶、超载超员、不按时归厂等违章违纪现象,消除隐患,是提高油田施工车辆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抽查和定期安全检查活动,确保查处事故隐患、解决单位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端正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不断地提高油田交通管理水平。
4.严格追究交通事故责任人,杜绝事故再次发生
近年来,我们要始终坚持对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彻查原因,坚持追究事故责任人,坚持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坚持制定防范交通事故的措施,使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得到严厉的惩罚,才能警示他人,促使驾驶员的规范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从而达到降低或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设备管理 设备寿命 系统工程理论
随着石油行业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油田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局面,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改进。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设备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和保护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就油田的设备管理进行了思考,望大家参考。
一、设备管理的背景分析
设备是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过程中对设备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设备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所起的作用将上升到主导地位。设备管理又称设备工程,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以提高设备效能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试制、制造、选型、安装与调试、使用与运行、维护与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少,在企业能否实现经营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保障,实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的经营日标。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设备保障的必要手段,其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国内企业必然更加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作用。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把管理看成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益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主题。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突出管理的重要地位。当然,作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因素之一的管理,不仅是设备管理,也包括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但是首先要管好生产工具(劳动工具)一机器设备。
尽管设备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建立市场经济及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矿山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设备管理出现了整体水平下降,设备技术状态恶化等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制约了设备效能的发挥,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对这些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改进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帮助企业提升设备保障能力,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现预期经济效益。
二、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是国外40年代开始出现,近30年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应用技术,是现代设备管理主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所谓系统工程就是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应用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理论,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用现代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管理系统的技术。系统工程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等特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现代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1)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设备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工程的整体原则出发,在开展设备管理的时候,必须首先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全局,自觉地坚持设备管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的目的。
(2)设备管理需要企业整体的支持。企业管理中包含着生产、质量、财务、设备等诸多管理子系统,按照系统工程的综合性原则,企业管理系统的目标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就是说,企业在追求产量、利润的同时,也必须讲求质量、注重设备完好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护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
(3)设备综合管理要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从系统工程的时间整体性原则出发来看待设备管理,就必须摒弃只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管理阶段的观念,而应把设备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从设计制造到报废的全过程,确立把设备的一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管理的新观念。
(4)设备综合管理是从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3个方面进行管理的综合。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设备管理系统整体性的客观要求。设备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现代设备的新技术含量正日益增加。从技术角度看,现代设备本身是机械、电子、电气、仪表、化工等多门技术的综合,技术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是有形的固定资产,从 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到改造更新,每一阶段都有费用发生,涉及价值形态的管理。以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对设备一生进行的技术、经济管理,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只有依靠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最好的设备投资。
2、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设备寿命周期是指设备从购置规划、选型开始,经过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一生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一次支出或者集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支出的购置费(主要包括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及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需定期多次支付的维持费(主要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维修费、后勤支援费、报废清理费等)两部分。
即: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购置费十维持费。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为设备的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设备具备规定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购置费与维持费的总和达到最经济,以此作为选购设备的重要决策依据。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方法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决策技术。在设备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决策,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
三、结论
总之,设备管理 是关系油田长久发展的根本之际,搞好油田的设备管理,要分析国内外设备管理的新形势、新背景,研究设备管理的新理论,指导设备管理上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兴旺. 有关矿山机械设备的液压故障分析与处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9)
[2]马燕燕. 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和管理对策研究[J]. 消费电子.
篇7
【关键词】油田小区;物业管理;绿化
居住小区的绿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小区的绿化的要求不仅仅是植树增绿的标准了,更多的是园林小品给人的“雅”之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更要懂得园林艺术的与时俱进。居住者居住是否舒适,周边的绿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小区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在于分析如何对原住宅小区的绿化进行改造和更加完善,提高居住环境的质和量,旨在建设一个和C而且环境优美的小区。
随着油田的建设与发展,以打造森林矿区、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型矿区建设,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集团公司文明和谐示范小区等建设,使小区,变成了有花有树的绿色天堂。现如今,绿色覆盖面积增加15个百分点。集团公司文明和谐示范小区达到50%以上。因此,物业管理部门要更加在此基础上对在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上要进行革新,以更加生态的标准对小区绿化进行进一步改造。
一、油田小区绿化环境和现状
1.在小区绿化建设的开始阶段,主要是考虑当地种植条件不好,气候恶劣等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以植树绿化为主,栽种一些能够适应当时环境的树木,先达到基础的绿化要求,在考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措施。由于存在各管局限,因此,绿化效果缺少美感和舒适感。美化效果不佳。2.小区在早些年的时候只单单注重树木的种植、草坪的栽植,在整体的美感和布局上缺乏考虑,在硬件的设计、雕塑上缺乏,使得小区的整体文化品位不高。3.由于小区地理的局限性和气候的局限性,加上原建小区未考虑后期绿化种植,建筑垃圾未清理干净,导致绿化栽植成本较高。4.小区初期的绿化规划中,技术相对落后,灌溉、排水系统缺乏,以至于给现在苗木养护管理埋下了隐患。5.小区里在花草树木上晾晒衣物的现象较为严重,这造成了花草树木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破换,给小区的绿化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二、对油田小区绿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良好的住宅环境不不仅仅要搞好绿化,在园林艺术设计上也必须有投入,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仅让人心情娱乐,也是小区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可以适时的对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园林艺术设计进行专业培训,让绿化不是停留在只有‘绿’上。同时,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学习园林知识,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常绿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对树木花草的种植按照季节的适应性来选择。以免小区的秋冬季节植物显得单调,缺乏生机。
(二)汲取别人的经验,主动和他人交流,应用现代技术,比如灌溉系统现在既节能,又节省人力,能够把节省下来的更多的时间用于绿化设计和修剪的工作上,精益求精。同时,也有利于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更加便捷,人性化。
(三)加大对树木花草病虫害的防控力度,这个可以纳入科学研究当中。园林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最好是以生物防治为主,因为小区主要还是人居住活动的地方,有毒的化学农药不利于人体健康。
(四)小区物业要大力宣传树立绿色为本的理念,对小区居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不要乱攀爬树木,乱折花草。喊响绿化靠大家的口号。同时,要有响应的监督人员负责监督小区肆意破换绿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约束居民的不良行为。
(五)为了进一步将居民的绿化意识付诸实践行动,小区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活动,鼓励居民主动对小区绿化事业做贡献,比如设立生日植树节,某个纪念日植树活动,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除草等活动,这样不仅仅督促人们树立环保的理念,同时还体会了园林工作者劳动的不易。
(六)为了让小区绿化更加和谐和人文化,可以根据小区发展历史、伟人名人做成雕像,不仅仅增添了小区人文气息,更让人们了解历史,心怀敬意。注意小区绿化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在色彩的搭配上也要合理,美观。可以适度地增加人造景观,将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相结合,增加景观多样性,相得益彰。
(七)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
因为小区绿地养护管理制度的不完备,职责分配不合理,小区的绿化非常容易出现“第一年绿,第二年开始荒废,第三年根本无人问津的”局面,小区绿化事宜“闹荒”现象层出不穷,这归咎于小区绿化管理上任务分配不当、工作人员出现“懒政”现象,因此,小区绿化管理在职责的分配上一定要明确,具体任务分配到具体的人,设立监督小组,对于不作为工作者采取措施。
(八)规划好功能用地和绿化用地
在前期的规划中要考虑到小区的功能用地和绿化用地,针对居民无处晾晒衣物、无处停车的现象和现实需求进行用地规划,建立小型停车场,同时为了增加小区居民活动多样性,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可以建立小型娱乐场,安装健身设施,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丰富生活,对于小区的治理也减轻了负担。对于小区内私自占领绿地的行为要严厉采取措施,比如有的居民在小区摆摊、私自建立停车棚、对树木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要严厉查处。
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仅仅把目光放在经济的发展上而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小区环保和绿化不仅仅是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与责任,更是我们每个居民的责任,首先要有环保意识。现在大多数居民已经意识到环保和绿化的重要性。其中的典型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带头将小区绿化建设地更加美好、舒适。作为石油小区本来客观条件不足,绿化建设和其他小区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要对石油小区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油田物业不仅仅承担着社会建设责任,还有企业责任,是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因此,油田业务要发挥桥梁作用,卓有成效地提高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致力于提高油田小区绿化的整体质量。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将油田小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小区更加充满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刘永德.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西峰油田;开发;管理
0.前言
西峰油田作为长庆油田“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主要区块之一,2001年西峰油田正式的被开发建设起来,2008年长庆油田正式将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流入了工作的日程。西峰油田的超低渗透油藏,指的是渗透率小于1毫达西,埋深在2000米左右的,单井的产量比较低,在传统使用的采油技术很难进行开发的油藏。在长庆油田发展的40年来,西峰油田也发展成了一个开发特低渗透油气田的一个典范,西峰油田目前的探明储量已经达到了17亿吨以上,占了长庆油田的总已探明储量的70%,也成为了长庆油田在增加产量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西峰油田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对超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管理的方法,本文对西峰油田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给予了介绍,并且分析了西峰油田日后的发展方向。
1.西峰油田的开发与管理水平
1.1西峰油田的开发技术
1.1.1优化配置
西峰油田在创新思路、创新技术的要求下,为了提高西峰油田的建设速度、节约资源以及降低在建设过程中的投资,在结合了超低渗透油田油藏的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地面建设的模式、数字化管理、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颖的劳动组织关系的合理结合,这样就实现了地面建设的优化配置,简化了很多工序,并且高新技术的使用保证了西峰油田建设的优质化。
1.1.2坚持“四化”
在投资控制方面,西峰油田坚持以“四化”的标准要求,坚持在设计上标准化、在建设上模块化、在采购商规模化以及在预算上标准化,在整个项目的管理全过程中各个细节,坚持“四化”的要求与管理,提高了西峰油田的建设步伐。对数字化集成增压技术、工艺优化、站外管网的优化以及采出水系统优化等技术上不断地进行合理的投资进行优化,而且要不断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方法。
1.1.3数字化管理
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就是通过指挥系统、油气藏管理为核心的决策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系统三大系统来实现整个油田的数字化管理,以生产监控过程为主要的工作对象,在运行过程中完成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以及动态分析,并且对油井的动态进行实时分析。西峰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生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其中,在生产管理系统中是以基本生产单元过程控制为核心,主要针对对井组、管线以及各个站点等众多基本生产单元的管理;生产运行系统的数字化控制主要包含了油井生产、监控等工作单元;决策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就是指在油气藏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
1.2西峰油田的管理现状
西峰油田在管理方面,积极地探索数字化发展的模式,努力降低油田管理的成本,在生产管理单元上以站为中心,对数字化管理研究了配套的管理机制,并且对于油田的管理还形成了用电子进行巡护、对生产进行远程的监控等数字化模式。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将生产、建设以及岗位等想结合起来,降低了管理的幅度,压缩了管理的层级、减少了劳动的强度,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生产中的各种异常情况,系统都会自动报警,然后自动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更方便生产人员对生产的实时监控。
2.西峰油田的开发与管理发展方向
2.1进行技术创新
对于像西峰油田这样的超低渗透油藏进行开发的难度相当大,开发队伍遇到的难点也是非常的多,这样就只能依靠科技的进步。要不断地深化对超低渗透油藏的认识,将对超低渗透油藏的特点的研究与开发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计算,适度的进行超前注水,准确的把握好每个井的产量,从整体上降低开发油藏的成本,提高油井的收率[1]。在管理方面,要不断地扩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改善数字化技术的功能,对生产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运用数字化对管理部门的权限、工作等等进行结合,将对管理人员的考评也纳入到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管理范围之内,这就保证了管理的严格力度。
2.2优化队伍管理
由于企业的采油作业、油区的综合管理以及运用新机的管理方法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加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员工都是由非采油的基层单位员工组成的采油作业队伍,这就赋予了采油作业队伍的多元化、文化水平以及职业技能也是存在很大差别。面临队伍现在的配置,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的管理,可以由比较固定的生产人员来担当管理人员,由站长进行ABC管理法,实行班组的分类管理、分类薪水以及分类鼓励的管理法,来提高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率,争取大幅度提高生产员工的积极性。对于队伍管理模式,争取建立一种集约化的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作业区-站点-井组的劳动形式,将联合站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中,简约化油田的人员队伍,实现生产站点的有效控制[2]。
2.3加强队伍建设
2.3.1加强思想教育
对于采油的员工队伍,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队伍建设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油田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工作来进行,并且要结合队伍工作的实际,对员工队伍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学习。
2.3.2树立典型模范
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要将其树立为典型模范,发扬其典型模范作用,营造一种向典型模范人物学习的良好氛围,营造一种积极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使职工在模范的带头作用下,最大限制的发挥主动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油田的正常顺利的进行和发展[3]。
2.4建设数字油田
数字油田是现在众多油田发展的必要方向,也是油田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方法。在西峰油田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定的将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平台、统一设备以及统一管理贯彻到底,只有在这五个方面达到了统一,数字化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数字化管理还要坚持与岗位、生产、安全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做到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以及工作的方式,采用数字化巡检、精确发现事故所在位置,早发现早处理。要做好在生产控制中,要有效的使用视频智能分析、图片自动采集输出、自动注水抽油,争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无人值班的状态。在巡检系统中,也要积极的运用数字化管理的手段,争取做到系统自动实时的监控,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地,及时报警,争取实现管理智能化、输油自动化以及线路记录的精确化。数字油田的建设可以大量的减少油田的用工人数,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报警,争取做到数字化管理与地面建设的有机结合。
3.小结
总之,西峰油田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积极地对油田的开发和管理进行创新,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需要进一步的对超低渗透油藏的特点进行熟悉,才能不断地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油田的继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道品.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3):33-37.
篇9
油田社区是我国油田企业的矿区支持单位,与油田主业是关联方关系。本文在介绍与理解国内外管理绩效考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平衡计分卡作为指标体系设计工具,根据当前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的现状以及其管理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绩效考评指标遴选,并提出了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的应用思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综述
油田社区是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被油田主业上市部分分离出来的矿区支持单位。当前管理局对油田社区的管理绩效考评采取签订承包经营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对油田社区各单位发展效益类、管理质量类指标设定目标值。由油田经营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对单位的季度经营审计、稽查情况,按季度考评后兑现,次年一季度累计兑现,并有配套的奖惩办法。目前的管理绩效考评存在指标不易量化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一套适应油田社区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于实现油田社区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较多,ChipoNdlovu(2013)研究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护理行业的情况,结果显示平衡计分卡有效性变量与领导问责变量具有正相关关系[1]。肖祥(2013)认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公司战略与绩效评价的纽带,平衡计分卡的引入能够将隐形的战略显式化管理[2]。王洁(2014)认为部分社区单位在绩效考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考核目的不明确、指标不易量化等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绩效考评目标,明确绩效考评的原则[3]。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选择的基本思路
油田社区各单位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四维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油田社区各单位特征,改进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内容,从持续增长财务、相关利益反映、QHSE运营流程、持续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各单位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持续增长财务维度侧重于对各单位财务效益的衡量,主要包括对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进行考评;相关利益反映维度侧重于对各单位的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指标进行考评;QHSE是指在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侧重于对各种影响上述因素的指标进行考评;持续创新能力维度,侧重于对影响二级单位创新与成长的各类指标进行考评。这些指标分为共性与个性指标两部分,共性指标不体现各单位业务特点,具有横向可比性;个性指标与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密切相关,具有纵向可比性。然后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设定各指标权重。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还要与预算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制约油田社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为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奠定基础,最后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一致。(2)权责利相结合。(3)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4)重要性与全面性相结合。(5)全程跟踪。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经过对油田社区单位的多次访谈调查,并与相关专家和人员进行探讨,我们最终挑选出了一系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我们将所有指标按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划分,构建出了最终的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持续增长财务类指标:经济增加值、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相关利益反映指标:居民服务满意率;QHSE运营流程指标:供暖综合收费率、物业收费率、电视综合收费率、收入结算符合率;持续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比例。相较以往侧重财务方面考评的考评指标体系,本文设计的体系更注重财务与非财务、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的平衡,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导可能出现的弊端。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油田社区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思路及对策建议
对油田社区各单位管理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通过管理绩效评价,对各社区保障单位承包指标完成程度等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效益和风险状况等进行全面掌控;二是将考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明确各单位的排名,并进行公示;三是对比上级单位的要求和标杆单位的经营管理实践,明确各单位经营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为保障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本文从组织层面、技术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出发来阐述具体的建议。
(一)组织层面的保障
1、增加全员参与力度,上下级共同制定岗位规范
为了加深全员对自身岗位职责的认知,油田社区需要在职工内部开展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工作,最后通过有关专家和公司高层管理者对说明书进行测评并确定。
2、做好上下级的沟通工作
油田社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依赖于员工的支持与理解。通过上下级的沟通,确定本岗位的工作职责。
3、完善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
成立管理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小组可以下设办公室和考评委员会,以保证考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4、树立绩效管理意识,改善微观管理环境
要保证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有效应用,就必须保证管理局及所属单位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它对提升油田社区整体绩效水平、促进管理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技术和文化的支持
1、技术层面
绩效考评工作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必须引进信息处理技术,保证绩效考评的顺利开展。
2、文化层面
观念是绩效考评实施的重要挑战之一,如果想要使新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要端正管理局全体职工的观念问题,使之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制度保障
1、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反馈机制
健全的管理绩效考评制度能够为油田社区的管理绩效考评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它可以对各单位的工作完成度和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与监督。
2、有效激励制度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油田社区惩罚和奖励的标准明确化。
3、考评人员培训制度
重新树立考评者为员工服务的意识,促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达到一种公平交流的状态。
作者:周轶群 王栋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 在新形势的促使下,较为落后的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当前的成本预算需求,因此需要寻找一个合理的途径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做好保障性的工作。
关键词 油田企业 成本管理 研究
一、前言
油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管理模式,因此其成本预算的管理模式也与其他相去甚远。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时代中,加强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对存在问题及早发现,尽快处理,从而将管理和经营的水平作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企业的竞争力的增强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的困扰使得油气开产出来后的油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比如油气的储存量。因此在油气储存量的管理统计上要具有实时动态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油田开采的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而各个环境下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开采工序都不一样,因而所投入的成本势必也要考虑到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复杂性,比如油井下作业的开支费用、油气处理开支的费用和各种动力开支的费用等,而另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费用开支更种类繁多,因此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的稳定性不大,导致管理控制的难度增加[1]。
站在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油田企业产品的开采是稀缺产品的开采,因此在其产品的生产上很容易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又因为油田项目的开采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而且在开采的过程中超出控制范围变动性很大,因此项目成本投入预算的难度增大,给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有效进行都带来一定的难度系数。国内很多的油田企业在管理机构都比较松散,人员的管理比较冗杂,致使管理出现层次的多样和复杂性,对管理费用的支出形成负荷形势,从而加重了企业成本的预算难度。
三、在预算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由于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成本的而管理预算,再加上油田企业项目开采的过程中呈现的特殊性因素的干扰,促使其产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油田企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广,不同领域之间的工作性质不一样,部门之间的业务内容也很繁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零基预算很难能够在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上得以实现,因此增量预算被顺理成章的运用到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中。而此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在之前的成本上对相应元素的变动状况做评估工作,通过核对之后再将预算出的数值告知二级单位。增量预算法的采用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以下的内容;首先,企业目前的经营生产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而开展,而目前的费用支出额度可以为往后的成本预算提供服务,因此目前的费用开支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上诉的条件都很难达到,增量预算法的运用也会给油田企业的费用开支产生不合理的局面,导致企业费用的开支出现大量的浪费和极低的使用效率[2]。
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分解和预算任务的下达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改进。在企业的内部务必做好层与层的预算工作后,再做汇总的上报工作,在由上层管理将预算的任务下达到下层的管理者中。在指标下达的过程中,预算的结果就要作为任务执行的重要依据来看待,但在很多情况里下层部门在做测算的上报工作上就会加入一定的水分,致使上层管理者统计出的测算值出现偏高,从而导致预算的价值无处体现,最终将企业所进行的预算前期调研工作失去作用。
油田企业的预算控制上没有进行尽早和有效的控制方法,导致成本的分析不能和平时的生产进行结合,因此很多的问题都在逐渐的呈现成本管理的执行过程上,而其又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解决的速度也较慢,为此必须加强成本预算的监控。控制内容上的失误,大多数企业只看重成本的总量,而将成本的单项和各项的综合控制忽略,致使企业各项成本之间的相互联系被划分,引发成本整体的控制管理出现脱节。生产的进行促使企业生产成本的出现,因此在成本管理的控制上可以从生产中去寻找[3]。
加强企业预算的考核任务。很多企业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都呈现出不合理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预算的编制不具科学性,并且和实际情况向脱离,不能面对外部情况引发的变化因素,及时做好应变的措施,从而预算出现超支,超支的责任不明确,致使考核的结果较难切合实际,促使预算考核工作开展的监控作用失去功效。
四、健全成本预算的管理体制机制
以国内油田企业发展的状况为根据,若是要将成本预算管理的体制机制健全,必须要将以下的内容进行深化处理:
(1)加深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加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和企业部门之间的深入交流工作。将成本的预算管理深入到企业底层的部门管理上,将成本预算的管理深入人心,可以因此将企业成本的预算管理落实到每一位员工上,管理的工作更能紧密而有效的开展。如果不同的部门单位之间还能加强成本预算管理交流和完善工作,对成本预算管理的完善工作更有帮助[4]。
(2)将信息化深度渗入成本的预算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另一个发展平台,可以借此技术提供的便利将预算管理的理念深入到底层的部门单位中,将其脱离传统的管理体系,从而使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切实的出现零距离。信息化的预算管理需要企业把预算实况的反应平台、基本数据收集的平台、数据考核的办法平台和各项预算资讯的汇总平台都转变成真正信息化处理系统,透明、全面、迅速是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指标。
(3)将预算管理的思路进行扩展。企业的成本支出一向都是比较大的数目,如果只是停留在细节的处理上,很难将成本巨大的费用开支管理好,将企业资金流动预算管理主要意义体现出来。但在所有的企业资金流动中,任何费用的支出都应被划归为成本的投入费用,油田企业也一样,因此缺少任何一项费用支出的统计都会影响到预算费用的管理,造成企业的损失。而如果只是注重小数目的费用开支,而忽略整体成本的管理也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僵局,因此整体和部分的监管同样重要,将预算管理的思路深入到细节和整体上进行极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编制工作,将这些问题处理好后,再寻找正确的投资目标,以免因投资的失误而否定前期的工作。
(4)将成本预算的管理化零为整,摒除部门之间成本管理的差异性。在整个油田企业中,下属的部门单位都分别在不同的业务在进行编制,因此部门单位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在成本预算管理的执行上就会导致一定的沟壑,因此制定出具有管理特色的方案将其化零为整在进行管理,就能将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5]。
(5)夯实成本预算的理论知识,并且将其指导到现实的管理中。充分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开支的成本运行规律,特别是在面对不同时段、种类不同的生产时所遇到的成本变动规律,这些特点的掌握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具体的数据统计出后,再做规律的总结工作,从而通过其进行成本的预算管理。再将所积累的理论知识结合进去,成立健全的成本预算战略部署,将成本的预算管理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五、结语
油田企业成本的预算管理一直是企业资产管理上的重要环节,而上文所提出的意见也仅是笔者在结合一些理论知识和自身经验总结出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提供一些微弱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成玉萍.探讨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现代经济信息.2011.34(1):29.
[2]刘福东.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真实诱导预算法的应用.财会月刊.2011.24(3):30-31.
[3]戴世青.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模式研究.价值工程.2010.35(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