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10-02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①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其失学率高达9.3%,即每年有近200万孩子失学[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但总体教育程度偏低。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6~14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为94.91%,与同年龄段城市本地儿童相比,约低1~2个百分点;15~17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比例为41.48%,而此年龄段的城市儿童在校率为82.54% [2]。可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与城市本地儿童没有太大差距,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便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的总体教育程度偏低。
2.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有数据显示,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 [3]。
3.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成绩相对较差。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大都市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城市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污名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
二、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政府面临的问题。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按户籍人头下拨到输出地政府。那么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大批量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由于缺乏资金,流入地政府无法将其有限的资源在满足城市本地儿童教育的同时,又照顾到流动儿童的需要。输出地政府对流动儿童肩负着“普九”的任务和责任,但由于其流动的现实性,不得不采取“曲线普九”的形式,即前往劳动力输出地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据了解,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河北人、河南人创办的,两省均为北京外来工主要输出地 [2]。
2.公办学校面临的问题。“两为主”确定了公办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城市公办学校的规划建设最初是以本市常住人口为标准,而农民工流动较大,一定区域内的流动儿童数量很难预测,不利于公办学校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自2009年全国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以来,资金问题也成为妨碍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一大障碍。再者,流动儿童的成绩不太理想,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教学评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低水平的自助行为,因此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差且流动大、教学质量不高、合法身份难以得到确认等诸多的困难,成为当前一直困扰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发展的难题。
4.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问题。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农民工很难将子女送入公办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自身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的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城市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几乎没有城市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简易临时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城乡进行了强制划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于身份限制,被城市偏向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排除在外,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工的城市化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半城市化” [4],即经济上接纳、政治上排斥的城市化。
2.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究竟由谁负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由哪些政府部门来管理?一直悬而未决,使得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 [5] 的尴尬处境。
3.教育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长期徘徊在3%左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中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占68.55%,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投入中政府拨款占85%以上 [6]。
4.农民工子弟学校身份尴尬。农民工子弟学校给广大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却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合法地位因此一直得不到确认,办学者也不敢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5.家庭教育缺失而学校社会教育不足。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容乐观,一则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则农民工要为生机奔波,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家庭教育缺失外,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对其单独编班,还常常忽视适应阶段的心理问题。其次,按照逆向法则,健康条件最差的群体往往生活在健康关怀资源最有限的地区,农民工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其能享受的社区资源相当匮乏,由社区对流动儿童进行的教育也就相对不足。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制度上粘附的福利制度。广东省中山市最先推出的、随后又在全省推广的“积分制”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所谓积分制管理,是指以积分而非户口为标准,从而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入户条件可细化为学历、技能、参保情况等多项指标,农民工在积满60分后就可以申请入户,《意见》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后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配套制度改革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达到入户城镇积分条件,但不愿意交回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可以拿到城市“绿卡”。“绿卡”在《广东省居住证》上做标记,持卡人除可享受居住证一切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以在居住地享受子女义务教育、高考、参军入伍等待遇和权益。
2.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办学条件极其恶劣、教学质量很差的子弟学校予以撤销;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赋予其合法地位,并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3.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设立专向基金、引进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的不足。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达33%;同时,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那么政府理应加大对它的投入。
4.实行“教育券”制度,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教育券”制度是由弗里德曼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就把教育券交到哪里,然后政府再以教育券为依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变由“政府―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为由“政府―学生―学校”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流入地和输出地政府之间的教育财政矛盾。针对流动儿童流动大、教育不连续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能跟随自己的转移而比较方便的转移,从而保证了学籍的连续性,也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流动儿童以前的学习状况。
5.明确各级政府分担责任,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产品收益层次论认为,政府责任划分应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决定。虽然输入地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流入地政府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原因有三:其一,农民工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二,农民工以及子女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帮助;其三,流动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可以促使其尽快融入城市、造福城市。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居住区域引导,并在农民工聚集区增加学校设点布局,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能载入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来。
6.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流动儿童教育。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资金不足、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可以寻求NGO等社会团体的帮助。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应该积极为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交流平台,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此外,多到流动儿童家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想办法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35.
[2]中国网.2009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EB/OL].中国网,http://省略/news/zhuanti/09rkld/node_7083933.htm.
[3]廖大海.上海地区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4-8.
[4]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J].中国农村观察,2009,(2):2-11.
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家庭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政府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1〕政策的出台,目前,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已经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学校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融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通过对杭州市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深度调查与访谈,发现公办小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而且目前学校也未有强有力的辅助教育措施。因而,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当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堪忧
为了真实地了解城市公办小学的教育融入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杭州市4所招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小学的教导主任与部分班主任进行过深度访谈,了解学校为促进流动儿童教育融入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在其中一所学校的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了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各三个班级,共123名流动儿童,就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三年级156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8.3分和90.7分,而57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分、87分,标准差分别为6.89、5.05。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分数假定是从正态总体抽出的随机样本,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呈t分布,但由于样本的容量较大,t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所以可用正态分布近似处理,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2.3,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5.6,则P<0.01。六年级135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5分和91.5分,而66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5分、89.6分,标准差为7.25、6.3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Z值为1.7,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Z值为2.5,则0.01<P<0.05。Z检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数与班级平均分数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就教育本身而言,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导致了流动儿童教育起点的差异。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政策明确规定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政府对城市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农村教育,在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也往往有明显的差异,使得我国当今的城乡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学校条件或是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水平。例如,许多农村学校教育理念陈旧,课程资源缺乏,教学设施落后,教育要求与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致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又如,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城市小学都在积极响应,配备专业教师,开足课时,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许多农村小学因缺乏相应的师资与必要的计算机设施而无法开展这一工作,这就使流动儿童前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缺失或低质教育形成知识链的断裂,未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如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等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弥补或克服,就会累积起来,使其在城市学校的学习中难以很好地适应甚至无法进行,这必然对其学业成绩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就社会因素而言,户籍管理制度产生的歧视性的文化观念,隐形地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户籍制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并有意无意给农村儿童贴上“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良”“不注意卫生”等标签,由于我国户籍制的世袭性,即使出生于城市并一直生活于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其农村户口的社会身份也是无法改变的。
这种社会身份以及被贴上的标签,所带来的非制度性的隐性歧视,容易使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的学习过程以及师生、生生交往中受到不公平的区别对待,从而产生自卑、失落、迷茫甚至逃离学校等心理反应,难以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之中,影响其学业成就的发展与成长。第三,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的匮乏难以助推流动儿童的学习。由于流动儿童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工作,笔者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父母初中学历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0.5%和42.9%,高中学历次之,为38.2%和21.3%,小学学历则占15.3%和20.6%。其从事的大多是长时间的繁忙的工作,流动儿童父亲34.9%为出租车司机,19.6%为小商贩,母亲为小商贩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1.3%,因而,流动儿童家庭普遍存在着经济拮据的状况,大多数家庭是租房居住且兼多功能为一体,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其次,流动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薄弱,对流动儿童的课外读物的调查显示,56.4%的学生表示“很少花钱去买课外读物”,访谈中也发现流动儿童所拥有的课外读物比城市儿童少,尤其是语文学科,城市儿童的阅读量往往是流动儿童所望尘莫及的,这就使流动儿童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对流动儿童业余时间的调查显示,70%的流动儿童“在课余生活中都在照顾弟妹或做家务”,没有条件参加那些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的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活动等。再次,流动儿童父母受低水平的文化素质的影响,他们的闲暇生活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看电视、睡觉中度过的,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他们也大多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重养轻教现象较为明显,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忽视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所应该承担的职责,这就使流动儿童的父母很难有能力在学习上指导子女。即使是那些出生在城市,没有在农村接受过前期教育的流动儿童,也会由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家庭经济资本的匮乏,致使其学业成绩不良。学习成绩的落后,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学校所定义的后进生。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习成绩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本。它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指标,而且是学校、教师和同伴评判某人是否有前途、能否担任学生干部甚至是否值得交往的重要标准,更是流动儿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流动儿童而言,要改变其弱势地位,使他们真正自信、快乐,学校文化的接纳、心理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适应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业成绩上具有竞争力。文化接纳、心理认同和行为适应,是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学业成绩的提高才是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学习与生活的关键。但由于学业成绩的提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成效,因而,许多学校往往着力于通过各种热热闹闹的活动来展现教育融入的效果。调查显示,有56.7%的学生表示“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43.7%流动儿童认为“有些薄弱的科目,任课老师会给我单独辅导”,但还有56.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表明学校还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来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殊不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没有良好的学业成绩作保障的快乐是难以持久的。因而,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当前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并有效地加以解决。
二、城市公办小学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新举措
加强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积极努力,共同配合。笔者则从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探索适合于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新举措。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师能自觉地促进流动儿童的积极融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站在现代化发展的高度,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促进其教育融入的重要意义。尽管流动儿童大量地涌入城市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的日益紧张,但流动儿童父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的短缺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最终也推动了城市教育的发展。假如流动儿童在学习上一直处于弱势状态,不能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当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还会影响今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质量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流动儿童的问题在今天是属于教育问题,而明天则有可能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因而,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不歧视、不排斥流动儿童,真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
(二)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提高流动儿童积极融入的信心与能力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习基础上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单纯强调一视同仁和机会均等,很容易以形式上的机会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从而使流动儿童在学习上处于不利的状态。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所言:“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这些不平等就多少应给予某种补偿。”〔2〕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应该遵照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实行优先扶持,给予必要的补偿教育。在国家还未出台有关流动儿童补偿教育政策之前,学校与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帮助流动儿童跟上当地的学习进度,夯实学习基础。首先,应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积极鼓励流动儿童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应成为书籍世界”〔3〕,“读书是学生精神发育最重要的源泉”〔4〕,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5〕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论断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往往把读书作为消闲活动,“而没有作为所有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的、直接的目标。
”〔6〕因而,要使流动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慧,愉悦身心,学校应该积极营造书香校园。例如,针对流动儿童缺乏书籍的现象,可以通过推行“百种报刊进校园”活动,不露痕迹地为流动儿童免费提供书报,改善他们的阅读状态。又如,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节活动,精心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并担任一些活动的主角,不仅可以有力地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与本地儿童相互交流与合作。还可以通过“书香超市,让好书漂流”为主要形式的图书交流活动,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提高图书利用率,从而,拓展流动儿童的知识视野,为提高其学习成绩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应加强学科课程的分层辅导与个别辅导。要消弭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科学习上存在的差距,就必须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适应性的分层辅导。如,针对各地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育理念不一致而造成的知识链的断层现象,学校在放学之后或周六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查漏补缺的分层辅导,使流出地区的课程与流入地的课程知识能有效地衔接,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体系,尽快缩短与城市儿童学习上的差距,适应城市教育。又如,通过开设计算机与英语课程的课外辅导,消除流动儿童因流出地区的课程缺失而导致的教育适应障碍。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个别辅导,例如,当流动儿童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可采取当面批改的方法,指出作业的错误所在,促使其及时改正,牢固掌握。再次,应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策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等状况,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并选一名学习成绩突出、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小组的讨论、练习、评价等活动。当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小组已正常运作后,则可施行组长轮换制,让每个小组成员包括流动儿童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及表现积极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像圆珠笔、练习本、复读机等一些并不昂贵的学习必需品,分档次奖励给学生,能使流动儿童更好地感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关爱,从而内化为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诸如,交流思想的技能、表达情感的技能、有效解决冲突的技能等,使流动儿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此外,应加强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引导。许多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当,因而,教师应该对“‘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作业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为学生示范预习、倾听、将知识系统化、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课堂笔记、复习与检查等等具体方法,并对达不到要求的流动儿童进行耐心指导,使他们逐步形成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7〕。
(三)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共同推进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融于个体血液之中的对个体产生的一种教育影响力,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学校应该更多地承担指导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当前,除了常规的家长会、家访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之外,学校应该积极开发分类指导、多层互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首先,通过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指导方式。改变以往过多采用整齐划一的家长会的方式,针对流动儿童的共同特点以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召开流动儿童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介绍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障碍、行为表现;分析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和父母自身榜样的紧密关系,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等等。由于同一类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具有相同的问题,分类指导有利于家长们在讨论中产生同感,引起共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积极倡导教师的家访与家长的校访,通过家校“互访”为流动儿童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具体的策略与方法。其次,通过家长教育沙龙活动,创新家长交流、家校合作的新形式,激发流动儿童家长的参与热情。家长教育沙龙一般规模较小,形式活泼,注重对话、交流、分享,强调家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一种在比较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方式。在家长教育沙龙活动中,家长既可以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学习多种教育应对的方式;也可以自由地提问,不断地追问,共同地探讨;还可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家长教育沙龙不仅能使家长们畅所欲言地进行探讨,而且能使不善言者增添自信,因而,它尤其适合于缺乏自信的流动儿童家长参与活动,激发流动儿童家长的参与热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指导孩子的策略与方法。
再次,通过《家长简报》潜移默化地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指导方式。由于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又忙于生计,一般不愿意主动地进行校访,有的家庭也没有电脑,有的家长还不会上网、收发邮件,而《家长简报》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简单的书面阅读的方式,增进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比“网络交流”更为经济实用,比电话交流或家访更为简便易行,因而,尤其适合学校与流动儿童家庭进行交流。《家长简报》可以是班级范围的,也可以是年级或全校范围,一般而言,以班级为平台,每月“定期”向家长编发教育信息,能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具有更强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更容易得到家长的喜爱。《家长简报》栏目主要有:传送学校的教育信息、告知近期正在开展的活动、向家长介绍指导孩子学习的策略、表扬学习出色或进步较快的学生以及做了重大贡献的家长、介绍家长的教育心得、展示学生的作业或班级活动照片、预告班级将要开展的活动等等。由于《家长简报》是连续不断地进行交流,因而,不需要在每一期上涵盖所有栏目。《家长简报》要真正吸引家长认真阅读并与教师交流互动,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家长简报》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地围绕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来进行设计与编制,才能激发家长的阅读兴趣,逐渐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使之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学校工作。
总之,流动儿童的入读不同于一般儿童的转学,它具有特殊性。学校与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真正适合于流动儿童融入的教育策略,切实提高他们教育融入的意识与能力,促使他们乐观自信地融入城市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A/OL〕.(2009-06-25)〔2017-03-10〕.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
〔3〕〔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周蕖,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1,604.
〔4〕〔6〕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与“书香校园”建设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9):3,3.
篇3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评述
一、流动儿童的定义
从人口的特征的定义上来说,流动儿童是指0-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未成年人,包括所有流动人口中的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本文所阐述的便是符合以上人口年龄特征的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子女。
二、流动儿童的特征
作为一个特殊的流动人群来说,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其他流动人口的特征:(1)年龄特征方面,流动儿童的年龄范围是0-14周岁,所以其年龄决定他们在城市融入中永远只能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存在,他们要在不断地成长的困惑中和非正常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去面临属于自己的问题和烦恼。(2)非自主性,由于年龄特征限定决定了其自主选择性的缺失,流动儿童在对未来或者其成长的许多问题上无法做出利于自己成长或者自主自愿的抉择。父母和社会已经“默不做声”地给他们做出了选择,或者可以说他们已“被选择”。(3)永久居住的可能性,在所有的流动人口里流动儿童在城市永久居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作为其父母可能是一代农民工或者二代农民工他们还有可能回到家乡居住,但是作为一个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儿童他们已经很难再回到其家乡继续生活,所以其在城市永久居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由于以上的三个特征使得针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教育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评述
我国从1994年便开始出现了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而这部分最早涉及到流动儿童的便是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主要从早期的流动儿童的就学状况调查极其重要性过度到对教学质量和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上,再接着是通过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直指政策的不公平和社会的不和谐状况。调查方法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其中部分学者也进行个案的跟踪调查和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部分主要是利用流动人口的状况调查进行研究,进而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学者李耀龙、李建平等通过调查得出流动儿童在教育问题上的缺失和教育问题对社会和流动儿童自身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重要性。有的学者提出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对社会和流动儿童自身造成严重的威胁。后学术界就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学校和家长这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和调查。研究得出在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提供方——学校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打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的探究,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着教学质量待提高、软硬件缺失等问题。办学校所存在的人数有限、流动儿童受歧视、教育机会不均等等问题依旧让人担忧。而对流动儿童家长的研究,学者提出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一直都有一种高期待、低投入的现象,使得流动儿童的教育既受父母的支持可是同样受着限制。
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上,部分学者针对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提出了针对打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两条路并进的方法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且提出混合班是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一种“良药”。而有的学者就流动儿童的整体发展上提出需要建立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模式建立流动儿童的教育良好环境而使得流动儿童能够健康的、全面的发展。就我国现行政策上的研究,认为我国现行的“两为主”政策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合适的。但是又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我国的这种“两为主”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政府造成了财政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总体而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投入了相当大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比较具有学术和实践意义的。但是在这些学术研究中,一部分只从单一的一个角度对流动儿童的问题进行论述,或者就是多维度的研究但是没有从社会实践角度进行剖析和给予操作性建议。
随着近几年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会组织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同样存在着缺失。随着社会和政府对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投入,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政策也不断更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存在的突出矛盾相对减缓。但是现行的教育机制中还是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育政策在资源分配上不均衡。我国现有的政策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分配上村在不均衡。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流动儿童的流入地是教育资源投入的负担者。而在财政资源上却得不到资助。导致许多大、中城市在流动儿童教育投入上常是无法得到保障,教育公平性得不到实现。
(二)流动儿童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难。在我国应对流动儿童教育承担重担的公办学校在流动儿童教育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许多的城市中流动儿童仍存在就学问题苦难,进入公办学校被限制等问题,流动儿童教育和城镇子女教育存在差距等等问题。公办学校名额设限,接受流动儿童的一些公办学校却多为公办学校中的弱势学校。
(三)打工子弟学校教育问题难解决。在我国作为流动儿童的教育直接主要承担者,打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依旧不完善。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流动儿童的接受教育的需求,但是在许多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完全达不到要求。老师的流动、学校的搬迁等等严重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
(四)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关注。在流动儿童教育中,流动儿童的家长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在较大程度上不符合现行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家长的忙碌和自身文化素质的欠缺,使其对流动儿童的早期教育缺失,而且由于工作的问题,与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交流较少,使得对流动儿童较少的非条件性关注,影响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为本人通过文献研究和部分的个人实践探访得到的关于流动儿童的一些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篇4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春风中,流动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了进一步关注。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而且有助于为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本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
本届论坛采用大会主题发言、分论坛、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开,旨在倾听多方观点,引发争鸣,共同为满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建言献策。
一、我国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突出
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教授明确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举世公认,但他们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未进入公众视线。由民间兴办的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服务对象的低成本、非正规幼儿园和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为流动儿童提供了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这类平民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政府需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创新,以促进平民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奕阳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守礼则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梳理了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社会由于特定的发展模式,已经从原来的二元结构(即乡村和城市)变成了三元结构(即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是以三元还是整体的思路回应,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方式和力度。社会治理方式有待改革,有必要按照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管理,以尽可能消除制度不公。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对流动人口自救式、市场化的办学形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扶持,而非简单粗暴地打压。这与张燕发展平民教育的主张不谋而合。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王练对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四个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调查显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正规幼儿园就读或不上幼儿园:家长希望其子女享受低收费、离家近、教育质量好的学前教育服务,并能获得面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城市在接纳流动儿童入园方面面临着园所学位不足的巨大压力。如何监管和引导非正规幼儿园发展,保证其安全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奕阳教育研究院朱丽芳指出,近年来,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间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托儿需求,却面临着注册困难、处于管理盲区、缺少有力扶持等发展困境。北京市宣武区教委陈培燕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部门不明确、政策滞后、管理模式一刀切等。她建议政府部门提高认识,将非正规学前教育置于与正规学前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立法,依法保障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等等。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李相禹在报告中强调,直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正视“山寨园”存在的价值,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进行制度创新。
二、地方政府的创新举措
面对日益突出的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不乏创新举措。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幼教协会副会长严大瑛、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凤炜、上海市松江区托幼办主任杨永辉、原江苏省苏州市幼教干部张春霞分别在分论坛上介绍了经验。
惠州、苏州及上海浦东新区和松江区都面临着外来人口迅速增长、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对此,四地政府分别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解决策略。如,惠州市强调从健全机构、合理布局、社会参与、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等方面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苏州市采取政府改造闲置房舍提供办园场地、参与民工子弟学校管理、提供物质援助、以奖代补等帮扶措施,尝试“用特殊的政策解决特殊的问题”;上海市松江区提出构建雁阵式发展新体系的改革目标,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提出“民办为主,公办补充;民办二级以上园自主吸纳,民办三级园定向吸纳”的流动人口入园对策,辅以公办、民办学前教育“一体管理、兼顾个性”的管理方式,初步满足了区内流动人员子女的入园需求;上海市浦东新区则探索出分类处置、标准引领、分流解决等疏堵结合的办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园可上,同时进行机制创新,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责任制度、区域碰头制度等,架构起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三、民间自发探索
在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上,与地方政府创新措施相呼应的是毫不逊色的民间自发探索。
北京新世纪幼儿园、新世纪梦想图书馆负责人代表打工子弟幼儿园发言,在描述了现有问题及困难之后,他提出了建立“流动子弟学前教育机构联盟”的设想,希望能够借此联盟“建立起一套适应于流动子弟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和方法,争取民间与政府对话的权利和机会,开发利用社会各种闲置的教育设施和资源,提高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质量”。儿童乐益会陈可可、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王建兵、陕西省妇源会汪子阜、四环游戏小组马楠分别与到会代表分享了各自所在机构作为公益性组织为促进弱势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所作的努力。
四、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及其社区融入
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还有其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与当地社区的融入问题。北京市航天幼儿园吴文静、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邹敏、奕阳教育研究院于昕利以及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羽分别作了发言。邹敏从流动儿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出发,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但是经济条件不是唯一的制约因素。吴文静、于昕利、刘羽的研究都是在四环游戏小组这一研究场景下进行的。三位报告人分别就“从市民眼中的农民工看城乡融合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城市农民工家庭中的父亲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中的‘家长教师’培训”作了发言。
篇5
【关键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路径;探索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人口流动性大是这种发展状态下的一个产物。伴随着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社会、家庭以及其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儿童的权利,不能够保证儿童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损害了儿童的权利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监护人都要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得重视。
一、当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
当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有: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相对较低、失学率较高且超龄问题要较严重。而目前流动儿童所能够就收义务教育的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流入地的自办学校、流入地的公办学校以及流入地的私立学校或者寄宿制学校。这三种类型的学校中流入地的自办学校主要接受的是流动儿童中的收入较低的家庭,这类学校普遍存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流入地的公办学校主要针对对本地有贡献的人口,且对流入人口收取借读费,其他相关费用也比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子弟的入学机会。流入地私立学校,这类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条件比较好,但是主要针对流入人口中的高收入家庭,农民工以及普通家庭流入人口的子女很难也没有条件在这类学校读书。因此,目前教学资源缺乏、教育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偏低、入学困难成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困境。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
随着流动人口的趋势不断增大,贫富差距的拉大,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呈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给与高度的重视,其中流动人口儿童义务教育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一)政策偏向使流动儿童权利保障受阻。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等的影响,许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层层推进,一些政策向城市倾斜,造成教育资源的失衡。农村教育不能够得到保障。同时,流动儿童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社会及政策对农村的关注程度不够,造成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有效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进行扶持,进而保障问题的解决。
(二)教育资源缺乏或未得到有效利用。在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教育资源缺乏的状况,许多流动人口自立学校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教育资源简陋,不能够保证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而一些能够接纳;流动儿童的当地公办学校、流动人口私立学校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对流动儿童入学的要求高造成农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资源的缺乏、分配不平衡以及不能够高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资源出现缺乏的问题。
(三)监护人义务不能够有效履行。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作支撑,平均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保障其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由于生活的缘故,对子女教育上不能够投入充分的时间,因此,会造成不能够完全保证自身应尽的义务。而监护人对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起到很很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其义务不能够有效的履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义务教育的进行,因此,今后要注重监护人对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影响。
三、解决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中出现问题的路径
面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建议来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一)国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进行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对相关学校进行规定,保证其教育的质量、办学达到规定的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鼓励公立学校接纳流动儿童,严惩排外现象。同时要利用法律维护政策的实施,保证政策能够惠及到流动儿童,而不是被所办学校利用。
(二)提高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在学校方面,针对流动人口自立学校要扭转其价值观念,并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设备、提高师资力量与管理水平。而地方公立学校与流动人口私立学校在有效利用原有资源的前提下,降低流动儿童入学的门槛,采取一定的扶住措施,保障流动儿童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
(三)建立完善的监护人履行义务的监督机制。对监护人义务的履行方面,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保障监护人能够有效的履行应尽的义务,社会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监护人对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认识,以及其应尽的法律责任进行教育。其次,社会可以建立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保护机构、互助机构,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一定的社会帮助。
四、结语
目前伴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趋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社会、学校以及监护人都要做出相关的努力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有效的政策;社会要给与其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以及容纳能力,为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提供资源;作为监护人则要严格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尽力为儿童提供教育保障。只有国家、社会、学校监护人共同努力,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才能够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为其接受教育提供保障,进而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瑞丰.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法律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 段丽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 2011年第4期.
篇6
关键词:特殊群体;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47-01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这一迁移,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市读书,但是,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就成了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民工在社会甚至在流动人口中的弱势、边缘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入学上受到更多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追求公平必须解决的命题之一,“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03年教师节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这句话。如何能保证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并使之接受良好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多种制度的不合理结合造成的。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难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然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不能享受划片招生待遇。另外,一些公办学校千方百计设置门槛,甚至暗中强迫交纳“赞助费”,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一些农民工子女挡在了校门外。
2.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城市的学校已经饱和,入学机会很小,因为涌入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迅速增多,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公办学校难以敞开接受全部前来报名的农民工子女
3.农民工社会地位问题。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所处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子女方便就学及选择优质资源学校的权利。
二、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
1.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领域内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关心身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才能达到教育平等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今天的流动儿童就是城市将来的主人,从长远来看,帮助这些儿童和谐融入城市生活,认同城市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
2.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入学条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社会都应该尽力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首先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以主动探索的姿态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断增强服务的职能。
教育的均衡化问题,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国家应遵循将公共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公共教育资源应向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这是公平观的现实表现。
3.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关爱工作。
篇7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父母对孩子的课外辅导和监督以及学习计划等很多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而且平时的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平时也基本没有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情况也不能有效的解决,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毕竟孩子年龄尚小,有时候还无法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留守儿童经常都是被临时监护人照顾,但是也会受到家庭情况和临时监护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些临时的监护人通常对于孩子的照顾都不是很到位,因此就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是很好。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旁,所以他们会比较缺乏父爱和母爱,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性格上比较孤僻,不爱与人交流或者是自卑,更严重的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抑郁症。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隔代监护、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单亲监护、四是自我监护。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些监护类型本身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留守儿童的家庭就已经分散了,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出现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是在心理或者是安全方面都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二)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
因为受到经费的巨大压力,很多学校都无法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到实处,通常也只是夸夸其谈。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就算实行寄宿的制度,因为住宿条件的简陋和卫生设备的缺失,同时也得不到生活老师的指导,所以情况并不理想;此外,对于老师老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这样一来老师就成了学生们的“家长”,不仅劳力又很伤神,而且都还是义务型的工作,有时候学生的生活环境太差,老师还要为学生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老师降低关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热情。
(三)缺乏对留守儿童必要的公共政策支持和保护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教育问题存着在复杂和隐蔽的性质,尤其是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就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这些方面的政策并加以执行,这些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因此又会降低政府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积极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部分地区关于留守儿童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因为在执行力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城乡“二元分割”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对于我国来说,一直都是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同时我国的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也走这条路。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决定了农民工短时间内不可能贸然采用家庭化的流动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农民工来说,短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因此他们的子女短时间内也离不开农村。所以,如果城乡体制一直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将会在长期内一直持续下去。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坚持留守儿童利益优先,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一定要尽一切能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舍得投资,坚决不能给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影响他们,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增强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观念,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家庭教育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
学校应该树立以学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学生们的个人行为方式、心理和情感等。在学校中想要使留守儿童的生活氛围增强,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实行寄宿制,这样一来有助于学校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氛围。
(三)明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
留守儿童同时反映出了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想要将这一问题解决好,出了学校以外还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进行引导和协调,切实的将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把那个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只有解决了财政问题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乡城流动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篇8
论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1、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同伴的影响不断加强。
论文摘要: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论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篇9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式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民主式的萌芽,但大多数家长由于缺乏时间和认识不足,对子女不闻不问,加之缺乏科学指导,处于自发的摸索阶段,停留在之前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教育方式落后于教育观念。
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家庭的亲子关系不仅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而且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亲子关系上,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亲子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很多,有利于满足双方的亲情交流。父亲是儿童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保证,事实上,在流动儿童家庭中父亲“淡出”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父亲与孩子共处的时间相对比较少。父亲角色的“弱化”现象无疑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即使流动儿童对父母能够体谅,但是由于父母过多的“不理解”,儿童或多或少地感到压抑。家庭亲子矛盾主要围绕学习、父母的教育方式展开。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现状对流动儿童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流动儿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则能够对亲子关系、甚至父母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有效策略
“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向冬梅,2006)我们收集了解和分析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后,我们就必须突出家庭教育,以弥补亲情、关爱的缺失,努力为流动儿童创造温馨的大家庭氛围。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改善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但因此也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这对下一代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应该向广大农民工进行积极宣传,时刻提醒他们在务工的同时要更加关爱自己年幼的子女,呼唤他们的亲情意识,提高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呼吁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抽出精力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多与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协同配合,提升流动儿童的教育水平。
2.提升务工父母的监护水平城市流动儿童的父母虽然在城市,能够对自己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但农民工作为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因此改善务工人员的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是改进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层面,这方面,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很值得借鉴的,比如,建立家长学校,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形式对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定期地对监护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专项知识学习,交流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3.突出情感教育流动儿童情感是朴实和纯真的,一颗颗渴望的心灵充满着对大家庭的思念之情、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孝敬之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对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些本应有的情感在城市流动儿童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迫切地呼唤人文关怀,他们需要亲情的关爱,需要情感的滋养。
篇10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双重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一,长时间以来,大家对外出务工的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是很深入。(1)部分人对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认识不到位,一些人只是片面地觉得现在的大量外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的现象。时至今日,这种外流还是没有得到缓解,只能说是速度减慢了,从而使得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长期存在的事实。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大规模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改革开放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了一些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2)部分人对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所带来影响的重要性不理解。有些城市的领导片面的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留在农村也可以,并且个别人把农民工务工解释为单独的个人行为,其子女在哪上学也是其自己的事情,不应当受到影响。
第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体制根源。这个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后,我国为了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基础,促进社会工业的发展,当时就使用了转移农村居民的政策,让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可以自由迁移。在1958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在就业方面逐渐困难,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渐渐减少,当时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从政策上明确提出要严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此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态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后,在物资供应短缺的时期,购买生活用品需要凭票,供给小于需求,城市和农村被分成不同的阵营,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在工作、考学、就医、子女户口等等各个方面都跟户口扯上了关系,长时间形成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农村,城里人和农村里的农民有着多种不平等,户籍制度让很多地方把外来人口和农村务工人员阻挡在服务范围之外。
二、具体案例
改革开放之后,广西中的百色市平果县成为众多劳动力输出大县之一,由于广东对外开放的效果很好,吸引了从全国各地的人,现在,平果县在广东务工的劳动力达7.5万人,另外在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同时,一些到县城的务工人员也增多了,足足有4万多人,比较近的是来自周边的乡镇,比较远的是从四川、湖南、重庆等地长途赶过来的。随着外出人口的增长,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劳务输出比较大的县城,每十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一比例随着年月在不断变化。例如马头镇中心小学校现有700余名在读生,其中是马头镇本地的学生不足100人,剩下的都是“流动儿童”或者是寄居亲戚家里的“留守儿童”。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童来讲,认识这个社会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入学后的学校教育和出校后的社会教育。对于这些“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没有缺失,或多或少收到父母、亲戚的管教和关怀,但学校教育随着不停的流动质量受到影响,社会教育也在不断的奔走中参差不齐;对于这些“留守儿童”从一定程度上没有缺少获得学校教育的机会,但是长期远离父母和没有到较远的地方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不好。由于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这孩子的成长,所以在这些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有很多问题: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品性好换不一,道德观不健全,课堂上违纪违规多,思想观念上还有待改善等等。
针对产生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平果县的领导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体现了他们为民、爱民的思想境界。针对个别家庭的孩子来讲,义务教育其实就是他的终身教育,一旦过多的“留守儿童”在农村里占了绝大比例时,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事情,是改善整个农村教育问题的重点。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困境的出路
农民工子女上学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有认识、体制、法律、素质等四个方面,这些原因对教育公平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公平是区别于教育差别而言的。
(一) 让农民工子女到城里读书――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根本出路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的入学问题是必须的,这样可以缓解为人父母的担忧,使得他们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把这些孩子教育好也简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假如今天这些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而没能接受正规的教育,那么10年或若干年后城市到哪里去招聘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的人呢?第二,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也使得一些地域在城乡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儿童随着父母的迁移进入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这也为城市化进程注入新的人口和力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的稳步转移是必要环节。
(二) 政府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改“户籍入学”为“居住地入学”
第一,政府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让孩子就近入学。“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有效处理好农村人口与口粮分离的矛盾。现行的义务教育按户籍所在地入学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种户籍管理带来的行政体制问题,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其源头在于义务教育的费用该由谁负担的问题。第二,实施“居住地入学”政策。现有的法律解决了“居住地入学”的障碍。外出务工的农民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城里的学校,“户籍入学”就成为了入学的阻碍,这也催生出了一些学校向学生收取借读费等各种费用的依据。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按一定的方向合理流动,就要求取消户籍制度,以身份证取而代之,儿童则按居住地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