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治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疾病治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神经疾病治疗的方法

篇1

1.1一般资料

本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男34例,女38例,年龄27~74岁,平均59.2岁;面肌痉挛患者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29~68岁,平均49.4岁;舌咽神经痛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7~71岁。

1.2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后侧卧位,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暴露乳突后部和枕骨鳞部外侧部,在相当于乙状窦与横窦交界处钻孔,利用铣刀和磨钻做3cm×3cm大小的骨瓣,骨窗外侧近乙状窦。倒T形切开硬膜并悬吊,在显微镜下缓慢地充分释放脑脊液,尤其注意保护岩静脉,锐性分离目标颅神经周围的蛛网膜,仔细寻找责任血管,并在责任血管与脑干、颅神经之间用Teflon团垫开充分减压,对于血管压迫不明显的三叉神经痛,在感觉根部行定向微电凝及梳理毁损。对于舌咽神经痛患者,充分松解舌咽、迷走神经及移位减压责任血管,并行舌咽及迷走神经根梳理。

1.3术后疗效评估

将疗效分为治愈(术后痛疼或抽搐消失,且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术后痛疼或抽搐明显减轻)和无效(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6个月内复发)。

1.4结果

7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治愈69例,无效3例,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后治愈;47例面肌痉挛患者中,44例治愈、2例好转,另1例行肉毒素注射后控制症状;4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全面治愈。术后10例因三叉神经根定向毁损术后遗留有面部轻度麻木,1例面肌痉挛出现轻度面瘫。另术后出现口唇疱疹9例,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1例。全部病例随访12~24月,平均15.1月,无复发病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术前做好常规术前检查,因颅神经疾病患者中老年相对较多,宜将血压、血糖用药物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高龄病人同时作肺功能及心脏超声检查,以客观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前检查并对手术侧(左右)作好标识,积极做好基础护理,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2.1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2.2.1.1头晕、头痛、恶心及呕吐

是MVD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清醒后出现,多由于术中脑脊液丢失过多导致的低颅压所致,少部分可能与术中牵拉小脑、前庭神经有关。可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或头低位,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再逐渐抬高头位,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呕吐时头偏健侧,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适当增加补液,嘱多饮水使低颅压及时得到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持续低颅压也可引起颅内迟发性出血,应严密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剧烈头痛、呕吐频繁、意识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复查头颅CT。

2.2.1.2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尤其是后颅凹术野出血是MVD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也是MVD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损伤和牵拉小脑过度、岩静脉处理不当及患者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等基础疾病均是出血发生的原因[1-4]。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如果患者术后长时间不清醒或清醒后转为嗜睡、意识模糊,血压升高、脉搏洪大有力,呼吸深慢,应考虑颅内出血可能,需及时行头颅CT检查。我科MVD术后4~6h常规行头颅CT检查。

2.2.2术后中期并发症的护理

2.2.2.1颅神经损伤

包括面部麻木、耳鸣、听力下降、面神经瘫痪等。面部麻木主要是因为三叉神经感觉根术中搔扰或术中责任血管不明确而行定向毁损有关;耳鸣、听力下降主要多见于面肌痉挛术后,面听神经解剖结构毗邻,作面神经减压时不可避免造成对听神经牵拉以及手术操作引起相应神经滋养血管痉挛[4];目前认为,MVD术后面神经瘫痪主要可能与术中激活疱疹病毒感染、面神经滋养血管痉挛、减压垫片压迫有关[2-4]。本组三叉神经痛患者有10例于术中探查发现责任血管不明显,行定向毁损后出现患侧面部轻度麻木、耳鸣听力下降7例,迟发性面瘫3例。遵医嘱使用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并辅以中医针灸等治疗,如有眼睑闭合不全,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白天滴眼4~6h一次,睡前可涂眼膏,以保护角膜,预防角膜炎的发生。

2.2.2.2口角疱疹

三叉神经痛MVD术后多见,多在术后2~3d出现于术侧上、下唇及口角,认为是三叉神经半月节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HSV)在手术时被激活所致[2]。本组9例患者术后出现唇周水疱及疼痛,采取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给予抗病毒药膏外涂等,必要时口服抗病毒药。2.2.2.3脑脊液漏表现为耳漏、鼻漏或切口漏,主要因为术中缝合硬膜不严密,或术中打开乳突气房,骨蜡封闭不严密、脑脊液经乳突小房至耳及鼻腔流出[2]。一旦发现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师,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或半坐位,置漏口于高位以利于漏口的愈合,同时告知病人严禁填塞和冲洗鼻腔,不用力打喷嚏、咳嗽,防止逆行感染,必要时行二次封闭修补手术。对于脑脊液切口漏,可在无菌下缝合漏口,切口处加压包扎,必要时行腰大池引流放脑脊液。

2.2.3术后晚期并发症的护理

主要是颅内感染,尽管发生率不高,一旦出现,治疗往往比较棘手,其治疗疗程长,常需进行腰穿等侵袭性操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使病人了解颅内感染的相关知识。如患者术后3d体温高于38.5℃,持续不退,伴有头痛、嗜睡、精神差、颈项强直等症状,应考虑颅内感染可能[2],在积极处理高热,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前提下,配合医生行腰椎穿刺检查,同时动态监测脑脊液性质、颜色及化验报告结果等。

2.3出院指导

应详细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多休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切口干燥,出院1周后洗头洗澡,避免局部挠抓导致切口感染。若有迟发性脑脊液漏或体温增高、头痛及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如有复发要及时就医,告知病人复发再次手术效果仍非常理想,不可自行滥用药物或乱投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讨论

篇2

彭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彭山县 620860

【摘 要】目的:对应用针刺过程中不同留针时间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 例。采用留针30min 针刺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留针19min 针刺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留针19min针刺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针刺;留针时间;单纯性面神经麻痹;治疗

针刺是目前临床上对面神经麻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中医方法,留针时间是针刺治疗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 主要意义在于候气、补泻和提高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应用针刺过程中不同留针时间模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 例。对照组患者面神经麻痹患病时间1-8 天,平均患病时间(3.7±0.9)天;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34 例;患者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45.3±1.1)岁;研究组患者面神经麻痹患病时间1-7 天,平均患病时间(3.5±0.8)天;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32 例;患者年龄23-68 岁,平均年龄(45.4±1.2)岁。两组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医针刺治疗,主要取穴包括地仓、完骨、颊车、下关、丝竹空、四白、巨髎、合谷、攒竹、颧髎、承浆、内庭等,每次针刺前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对照组患者每次留针30min,每天治疗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研究组患者每次留针19min,每天治疗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2]。

1.3 观察指标

选择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House-Brackmann 面神经生理功能分级标准,对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进行评级。临床治愈:面神经生理功能分级水平已经达到Ⅰ级;有效:面神经生理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减少程度达到或超过2级,但仍然没有达到Ⅰ级;无效:面神经生理功能的分级结果与治疗前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恶化发展[3]。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 检验。

2 结果

2.1 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应用留针30min 针刺方式治疗后,11 例面神经麻痹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0 例有效,13 例无效,总有效率70.5%;研究组患者应用留针19min 针刺方式治疗后,16 例面神经麻痹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4 例有效,4 例无效,总有效率90.9%。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中医针刺治疗后

(19.84±3.57)d 面部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6.40±4.51)d;研究组患者经中医针刺治疗后(14.64±3.19)d面部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1.18±3.46)d。两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口僻”疾病的范畴[4]。针灸治疗所产生的刺激时间是对针灸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也是目前中医针灸治疗研究的一个重点性问题。目前临床上公认采用针刺方式对面神经麻痹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然而相关文献关于实际留针时间与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5]。此外, 中医学著作《灵枢·五十营》有“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 气行十六丈二尺, 气行交通于中, 一周于身。”的表述,简而言之中医学理论中将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按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在16 ~ 18 次激计算,270 息的时间应该在15 ~ 17min 之间, 即经气循行周身通常情况下需要时间在15 ~ 17min 之间, 因此19min 留针时间与理论上的经气循行周身所需要的时间更为接近, 采用留针19min 针刺模式对面神经麻痹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本次研究结果亦可以充分证明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1] 李妍, 韩宝杰, 励志英. 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 例[J]. 河南中医,2009,21(04):109-110.

[2] 李彦知, 杨建宇, 范竹雯, 等.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3(11):1019-1021.

[3] 桑德友, 刘文宾, 赵婧, 等. 面神经炎中医治疗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3(11):998-999.

篇3

关键词:神经内科;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由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的患者越来越多,充分了解神经内科患者死亡情况、分析死亡病因对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1]。文章采用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4例神经内科住院死亡患者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病因,为本院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提出重要科学根据,同时改善本院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救治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85~18岁,平均年龄64.6岁,死亡病因由神经内科患者主要死因为死亡判定结果,排除病情危重,救治渺茫患者或者家属自愿放弃救治的患者,数据从我院352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提取,真实可靠。

1.2方法 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例中进行检索,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疾病类型分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分析采用死亡病例n值与由死亡疾病导致死亡率构成统计分析,当分析结果显示P

2结果

经过我院对2009年3月~2013年3月7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统计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主要死亡病因为:脑出血死亡、脑梗死死亡、颅内或颈髓转移性病变、多器官功能衰竭、猝死以及呼吸衰竭,导致神经内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其次是脑疝形成。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由24h~75d不等。从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人数与病死率分析见表1,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原因见表2。

通过表1、表2分析可知:医院可以根据死亡疾病以及死亡病因综合预防和治疗,提高医院对死亡疾病的诊治力度,改善医院临床治疗方案,从而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率。

3讨论

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之一,多出现在老年人群中,死亡率较高,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都有"三高"以及动脉硬化的现象,病情发展变化迅速,在发病初应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防止发病1w出现因脑水肿而导致死亡的现象[2]。老年人是患有脑血管发病的高峰人群,针对老年患者医疗部门要积极制定有效科学治疗方案,对老年人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同时多宣传老年人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对脑血管病的预防,从而降低脑血管死亡率[3]。一般男性社会压力大,加上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引发神经内科疾病,男性需更加重视生活保健意识,保持良好生活状态,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对我院74例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死亡数据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由于老年患者是神经内科高危发患者群,而老年人免疫力偏低,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从而引发心肺疾病,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猝死、呼吸衰竭等死亡现象,所以减少肺部感染是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4]。脑疝形成也是威胁神经内科患者死亡的一大因素,减少颅压以及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治疗脑疝的有效途径[5]。

根据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死亡情况,我院应多加强老年人治疗方案,多提倡老年人保健知识以及倡导关注男性健康。在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方面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和改善,对肺部感染患者加强护理保健和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疗质量,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洪亚军,袁作文,夏辉.60例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2,08(07):77-79.

[2]古联,苏莉.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09(06):42-43.

[3]邵宜波,马红秋,都鹏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1(03):49-50.

篇4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翼管神经切断;变应性鼻炎;治疗;作用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它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它是不能彻底根治的[1]。这种疾病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但是却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出现了不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翼管神经切断是其中的两种, 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0年3月~5月收治了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 女性患者有35例, 患者的年龄在14~61岁之间, 平均(26.22±6.27)岁, 患者病史均在2~17个月之间, 平均(7.42±2.16)个月。将患者分为两组, 即特异性免疫治疗组(32例)、翼管神经切断组(32例), 分析和对比这两种方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

1. 2 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又被分为两种, 一种是局部免疫治疗, 另外一种是注射治疗。另外, 局部免疫治疗又被分为鼻腔黏膜免疫治疗以及舌下免疫治疗。对特异性免疫治疗组的32例患者进行治疗, 行常规表面麻醉以及蝶颚孔周围浸润麻醉, 然后再以中鼻甲后面附着处以及后鼻孔上方作为标志, 用探针来引导, 穿刺进入蝶颚孔大概1.0 cm的地方。如果有嵌顿感, 回抽没有血, 那么应该注入无水酒精0.4 ml左右。

翼管神经切断治疗法是从国外引进的, 一般用于治疗顽固性的鼻炎或者并发鼻息肉。一般情况下, 翼管神经切断治疗法又被分为四种, 即经上颌窦法、经鼻中隔法、经鼻腔法、经颚法。翼管神经切断治疗法容易产生并发症, 并发症主要是眼鼻干燥。其治疗过程主要是:将两侧下鼻甲折向外侧, 将中鼻甲折向内侧, 为手术提供空间。然后再切开后鼻孔外上臂的黏骨膜。最后找到翼管神经, 采取冷冻、激光的方法用电凝固。

2 结果

通过随访后发现, 翼管神经切断治疗组有1例出现了嗅觉不灵的现象, 有2例出现了鼻腔干燥的现象, 并发症机率为9.38%。特异性免疫治疗组有1例出现了头昏的现象, 1例出现了嗅觉不灵的现象, 2例出现了鼻腔干燥的现象, 并发症机率为12.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对比翼管神经切断和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种方法, 目前, 特异性免疫治疗已经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并且对于缓解变应性鼻炎有比较好的疗效。而且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症是临床症状由变应原而引起的, 可以对相应的变应原产生过敏的反应。

翼管神经切断方法则不同, 它的主要特点是手术的时间短、造成的损伤小, 而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的痛苦。此外, 翼管神经切断方法所造成的并发症机率也小于特异性免疫治疗法。但是翼管神经切断方法有不足之处, 它的难度特别大。比如, 翼管神经的前孔显示不清, 在手术当中需要将探针插入管内。因此, 这对于翼管神经的前口的解剖定位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且也探针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否则手术就会失败, 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3. 1 翼管神经切断方法的作用 因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但是这种疾病的复发率很高, 而且也不能彻底的根治。但是, 在鼻腔内镜下对翼管神经、筛前神经进行切断, 其效果就会提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 切断翼管神经或者是筛前神经的时候, 可能对鼻黏膜反射弧产生破坏作用。另外还可能降低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 降低血管活性肠肽以及P物质的释放, 如果这些物质如果释放的很少, 那么就不能促进血管的舒张, 甚至也不能够辅助腺体的分泌了。但它也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 相对于特异性免疫治疗, 它的并发症少。

3. 2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 如今, 医学技术在不断的提高, 临床免疫学也在随之而不断进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优点是能够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 从而减少患者对药物的需求, 它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因为它能够避免变应性鼻炎的加重, 所以它比较适用于早期的变应性鼻炎。其缺点是并发症相比多于翼管神经切断方法。

篇5

思南县人民医院内二科,贵州思南 5651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即口服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而实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施中医治疗,即,服用熄风通络止痛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3%(35/6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5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比常规的单一西医治疗效果好。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疾病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

关键词 ] 中西医;三叉神经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68-02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临床症状以单侧面部上的三叉神经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烈疼痛为主[1]。三叉神经痛在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要高一些,此种疾病具有骤发骤停和顽固的特点,发病时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但是,目前在临床上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没有详细和准确定论,所以在治疗上就有很多种方法[2]。临床上主要是常规的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且药物以西药为主,例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中药虽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效果不及西药快速和显著,需长时间的服用[3]。因此,临床上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多。本次针对我院的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在24~64岁之间;病程在1个月~15年之间;根据三叉神经疼痛分布区域有:眼神经分布区疼痛、上颌神经分布区疼痛、下颌神经分布区疼痛、混合型疼痛等几类,分别有51例、30例、25例、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本临床资料和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即,口服卡马西平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0.2g×30片),每次0.2g,3次/d和维生素B1片(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10mg*100片),每次100mg,3次/d。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口服西药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熄风通络止痛汤,煎服,1次/d。中药成分为丹参15g、牡蛎15g、归尾15g、川芎10g、钩藤10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10g、桃仁10g、甘草6g、蜈蚣2条。但该副中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增减中药材。所以,对于肝火比较旺盛的患者要适当的加入黄芩和龙胆草以降肝火;对牙龈肿胀的患者要加入生石膏和知母;对于头痛头胀、厌风和项背强的患者则要加入白芷和防风;对于胸部胀闷、舌苔厚等症状的患者要加入天麻、白术和半夏[4]。还有其他兼有不同症状的患者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减中药成分。

两组患者以15 d为一个疗程,且需要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所有疗程结束后再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1.3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患者在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效果的诊断标准为:痊愈:三叉神经痛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半年内未出现复发;有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但半年内出现复况,且复发的频率为治疗前的50%及以上;显效:患者疼痛基本消失,但复发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25%~50%;无效: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未消失[5]。总有效率为痊愈+有效+显效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痊愈患者有1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8.3%(35/60);实验组中痊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51/60),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比单一西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照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的三叉神经区域为主要发病分布区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且三叉神经痛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短暂性和阵发性、骤发骤停、顽固的特点,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6]。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法是比较多的,但每一种疗法都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选,对患者身体无损害性或者损害比较小的治疗方法是最佳选择,且通常是从口服药物及封闭开始的。三叉神经痛疾病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上以原发性神经痛为主[7]。有研究表明三叉神经的节封闭手术的操作比较复杂,而且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性角膜炎等,这种手术的总有效率在72%~99%之间,复发率较高,5~10年内复发率达到了50%;临床上常用的微血管减压术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8]。因此,笔者认为三叉神经痛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而西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药物,以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为主,但对中药治疗方法的研究和疗效探讨的结论和实践并不多[9]。本次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特将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与熄风通络止痛汤结合使用,观察临床疗效。

本次选取的120例患者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通常患者会选择口服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以及其他治疗方法,若疗法无效或病情复发后再次寻求治疗,患者在医院进行了三叉神经的扳机点的0封闭[10]。患者可以选择在家中用中药制剂来涂抹面部,这种方式疗效好而且经济、方便,患者就诊次数也明显减少。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用中药制剂来涂抹皮肤比较不适用。患者在停药5~7d时症状就会逐渐消失[11]。在封闭期间,患者需口服螺旋霉素、复方丹参等,这样可预防炎症、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但常用的这些药物、手术、封闭等治疗方法虽然患者接受治疗后见效较快,但是这些方法的有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疗效不确切,患者病情复发率也比较高,即使是封闭治疗也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临床上对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2]。手术疗法有条件限制,体质弱和年龄大的患者,一般不愿意选择手术。

本次所选用的熄风通络止痛汤主要是通过辨证法来进行治疗,而且能够根据患者体质和病症灵活施治,然后达到根治的目的[13]。因为任何病证都会有外在表象,中医就是根据病症的外在表现,并通过综合分析和辩证之后,从患者表现整体出发、标本兼治,实施与外在“证”相符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4]。而西医是以治疗外在“证”为主的,起效快但不能治根本,中医将弥补这种缺陷[15]。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取长补短,效果比单一治疗好。因为,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判断,此种疾病属中医理论上的“面风痛”,也就是与风邪致病有关。因此,中医用药可以采取熄风、平肝、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为主的中药材,牡蛎平肝、川芎活血、钩藤熄风、蜈蚣止痛通络等[16]。因此,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26例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仅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而仅接受西药治疗的60例患者则仅有14例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并且有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8.3%,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中西医结合来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尽快痊愈,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

[

参考文献]

[1] 冯晓东.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76例疗效观察[J].论著·社区中医药,2009,11(8):87.

[2] 赵红武.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43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9(15):147-148.

[3] 刘韬.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0):457-458.

[4] 洪钰芳.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成药,2011,5(20):58.

[5] 邹礼清.大剂量维生素B12联合针剂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12(15):625-626.

[6] 王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10(28):187.

[7] 霍红艳,郝服.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43例疗效观察[J].论著·社区中医药,2011,4(8):56.

[8] 贺诗峰.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2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9(15):234-235.

[9] 刘淑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医症候学研究及熄风止痛饮干预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20):34.

[10] 高巩.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71例临床观察[J].淮海医院,2012,5(20):634-635.

[11] 张丽娜,于敏,张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2009(1):69-70.

[12] 栗清华.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J].中国医药导报,2009,11(10):234-235.

[13] 张建新.天津中医一附院针刺治疗神经痛效果显著 [J].中国中医药报,2012,6(5):552-553.

[14] 赵亦工.全蝎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报,2012,17(32):1158-1157.

[15] 陈永久,冯晓光,马忠珉.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125例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9,5(18):925-926.

篇6

[摘要] 目的 整理该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针灸理疗资料,探讨针灸理疗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两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对中医组加用针灸理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78±2.85)m/s,常规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47±2.5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疗法;针灸理疗;常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16-02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高发疾病,患者经常在中老年阶段发病,造成患者生活、工作巨大的变化,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做到有效控制血糖,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并发症中,以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为普遍,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四肢损伤,严重时需要截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下肢发病率更高,病情发展程度也更加严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压力[2]。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疾病的控制,但对于患者肢体的影响无法有效改善,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学理论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3]。现对所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中医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3.25±8.4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37±2.56)年。常规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3.28±8.4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39±2.57)年。患者在该院均通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4]指导下确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麻木、针刺感,严重者出现踩棉花、肢体感觉障碍等症状,上肢则出现手套或外套样变化,通过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患者排除具有其他器官重症或神经系统疾病,并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西药治疗,患者首先进行血糖控制、饮食控制等,并对患者进行甲钴胺片的用药,药物选择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的弥可保药物,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0.5 mg/次。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理疗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取穴,取穴主要分为上肢穴位与下肢穴位,上肢穴位包括合谷穴、阳池穴、曲池穴、内关穴,下肢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等。其次对针灸针具进行消毒,保证治疗无菌化操作,针具选择为毫针,并按照针灸规范进行由低到高的方法加大刺激力度,主要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时间为20~30 min/次,2次/d,针刺治疗以10 d为1个周期,周期间需休息2 d,待针刺治疗完成后采用理疗方法进行治疗,理疗主要采用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0 min/次。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1.3 疗效判定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针刺、疼痛症状消失,且肌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有明显改善且肌电图结果好转幅度>5m/s;无效:患者症状未见减轻,或肌电图显示疾病出现发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两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生活与健康的主要全身性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尤其以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最大,发病率较高[5]。通过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患者患糖尿病后果糖堆积无法消化,肌醇消耗过量,脂肪酸代谢异常等有关,上述现象都会直接造成患者神经出现非醇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增加,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损伤,造成患者的四肢出现麻木、疼痛、针刺、脚下踩不实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肢体末梢坏死,需要通过截肢挽救生命[6]。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血糖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微循环进行治疗。以此降低患者出现末梢神经坏死的几率,延缓病情的发展。

中医将糖尿病视为“消渴”症状,患者出现多饮多食但迅速消瘦,中医理论认为是患者体内五脏的平衡被打破,使患者出现“痹症”,“痹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患者长期处于“消渴”状态,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到影响造成阻塞导致的[7-8]。需要通过通畅经络治疗患者的疾病,针灸作为我国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式,具有非常成熟的临床经验。临床研究证实,通过针灸治疗与理疗的联合应用,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也得到明显变化。该次实验中,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可见患者通过针灸理疗进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更高,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功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莉. 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6):84-85.

[2] 闫爱国. 针灸理疗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67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65-166.

[3] 潘文涛.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2):190+192.

[4] 范华英,陈姣,杨明晓,等.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6(5):197-200.

[5] 张雪英,胡军朝.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11):1022-1023.

[6] 荆丽艳.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10):9-11.

[7] 张春霞,李杰辉,黄许森,等.湿润烧伤膏换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5(12):1712-1714.

篇7

本人是站在医学的角度,以辩证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际临床经验;以个人自身尝试(或试验);以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元素分解规律得出的结论。以下观点或理论,应该说它是站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

1 腰酸、背痛、腿抽筋理论上认为是缺钙和人体钙流失所致。这些疾病和人体钙没有任何关系。它们是人体神经发生膨胀,挤压周围血管动脉和毛细血管,使血液不能正常供应周围机体,毛细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肌体体温下降,氧气不能正常传导所致。

2 腰痛的原因是肾虚。更有甚者说是肾阴虚、肾阳虚。使理论更加抽象,扑朔迷离,让临床治疗无所适从。腰痛是人体腰椎神经受二氧化碳压迫的结果。腰痛98%的病例和肾没有关系(不排除特殊的典型病例),肾结石不在其范围。

篇8

【关键词】 神经内科;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西药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2.146

神经内科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 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患者发病后一旦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药进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但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如何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促进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 本院采用中医药疗法进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将针对120例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32例,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42岁, 平均年龄(57.13±2.76)岁, 病程1.2~6.6个月, 平均病程(4.13±3.09)个月, 其中脑干脑炎者22例, 脑血管意外者20例, 重症肌无力患者14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者4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34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46岁, 平均年龄(59.55±2.87)岁, 病程1.3~6.5个月, 平均病程(4.22±3.11)个月, 其中脑干脑炎者21例, 脑血管意外者19例, 重症肌无力患者15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特点选择盐酸利多卡因(海南紫杉园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9727)、东莨菪碱(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4752)、氯丙嗪(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2161)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 同时给予泰尔登(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424)口服治疗, 共治疗15 d。观察组患者临床中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 称取黄耆、甘草各25 g, 黄柏、芍药各1 钱, 升麻、葛根各3 钱, 人参25 g, 蔓荆子1.5 钱, 洗净后加水煎煮, 取汁, 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 共治疗15 d。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 倾听患者的主诉, 加强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 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及时给予及时对应处理。

1. 4 疗效评价标准[1]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能够进行自理生活, 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获得明显好转, 为显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疾病症状有所改善, 但仍需要卧床休息,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80.0%,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多见, 疾病发生机制复杂, 影响因素多样, 临床常见的病症有神经系统变性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症、脑炎脑膜炎等, 患者发病后若未获得科学、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呼吸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 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促进其病症恢复备受临床重视。

传统临床中主要采用西药进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缓解疾病症状的目的, 但是其临床副作用也比较明显,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2]。近年来,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应用, 疗法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逐渐发挥有效作用, 用药治疗后药物可直达病灶, 药效良好, 在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外伤综合征、偏头痛的治疗中均获得明显效果[3]。本项研究中的中医药方剂具有益气补血、调和经络、镇痛消炎的功效, 诸药联用能够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 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3, 4]。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上述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对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作用, 进而改善结缔组织的增生性, 同时, 对于患者临床中的睡眠不足、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5]。本项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临床中采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影响, 在其临床中进行中医药疗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缓解痛苦, 且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小, 患者容易耐受, 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丹, 赵敏, 刘薇薇, 等.中医药对偏头痛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2):81-82.

[2] 姚晓黔.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7):292.

[3] 桂明进, 鲍远程, 张波, 等.益气聪明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3):260-262.

[4] 陈传磊, 张仕娟.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4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7):47.

篇9

【关键词】 血浆置换;血浆免疫吸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by plasma exchange an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for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lasma exchange.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hospital stay time, symptom relief time, antibody indexes levels after treatmen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lasma exchange;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体的耐受度下降可导致出现自身抗体性疾病, 也就是临床医学中所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2]。本文主要对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6例本院收诊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3例。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5例;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5.3±7.4)岁;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多发性肌炎11例、重症肌无力34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6例;年龄27~68岁, 平均年龄(46.4±7.8)岁;格林巴利综合征9例、多发性肌炎12例、重症肌无力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免疫科学会制定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3];并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测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4]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 具体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然后使用体外循环下血浆分离器分离全血, 100~150 ml/min, 分离血浆后, 使用葡萄糖球菌A蛋白吸附柱将血浆吸附, 速率为30~50 ml/min, 于8~10 min内吸附完毕后, 加入柠檬酸洗脱液进行洗脱, 洗脱完毕后置入磷酸缓冲液, 待吸附柱pH值恢复7.0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治疗, 1次治疗需要10个周期, 1周治疗2~3次。对照组使用血浆置换法, 具体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使用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制成置换液, 使用血浆置换仪进行置换, 速率为100~150 ml/min, 术中给予2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15 ml氯化钾注射液加上50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术后肌内注射600 U凝血酶原复合物, 1周治疗2~3次, 血浆置换当天静脉滴注240 mg甲泼尼龙, 缓和时间为3~5 d, 并给予0.5~1.0 g/m2环磷酰胺注射。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抗体指标[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GBM)、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 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住院时间以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15.9±15.6)d、症状好转时间(2.5±1.7)d优于对照组(28.1±18.2)、(5.6±4.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5、4.981, P

2. 2 两组治疗前后抗体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抗体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3/53)低于对照组45.3%(24/53)(P

3 讨论

血浆免疫吸附法主要是应用化学以及物理亲和力与特异性较高的物质、抗体或抗原剂制成吸附剂, 通过将吸附剂与血浆结合将血浆中的致病因子进行清除[7-9]。本文观察组所使用的葡萄糖球菌蛋白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吸附剂, 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 并且可逆性较好, 能够进行反复利用[10-13]。而血浆置换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会将自身凝血因子清除, 并需要消耗大量新鲜冰冻血浆, 容易造成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能导致血栓出现。

总之, 血浆免疫吸附比血浆置换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抗体指标水平, 缩短住院时间以及症状好转时间, 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巫爱桃, 肖龙, 古英明, 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广东医学, 2010, 31(13): 1671-1672.

[2] 张蔼玲, 李颖玉, 李永生, 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8):1032-1033.

[3] 刘学东, 万琪, 王洪典, 等.免疫吸附与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6):414-416.

[4] 韦潋滟, 秦新月.免疫吸附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1):88-90.

[5] 李明, 胡海蓉, 冯玉明, 等.血浆置换联合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12):739.

[6] 巫爱桃, 古英明, 吕少芬, 等.自体血浆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及护理观察.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1):69-70.

[7] 赵成广, 唐莹, 杜悦, 等.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照疗效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4, 21(12):795-798.

[8] 陈F, 王海燕.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4):333-335.

[9] 吴炜, 肖玉, 王志敏, 等.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输血杂志, 2012(10):1073-1076.

[10] 耿昌明, 韦道明, 孔晓东, 等.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4):562-564.

[11] 郝彦超, 唐石磊.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3):73-74.

[12] 张玉朝.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16(2):84-85.

篇10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治疗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0.0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慢性并发症, 发病后会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患者会有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等相应症状, 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若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会致残, 甚至死亡[1]。患者周围神经的病变, 主要症状为感觉异常及对称性的疼痛, 下肢比较多见, 有患者会有蚁走、麻木、发热、虫爬等感觉, 还会存在疼痛、腹胀、出汗等症状[2]。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对症治疗, 还要控制血糖在指标范围。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59.87±6.37)岁, 糖尿病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5.8±1.4)年, 基础疾病:5例高血压, 3例心脏病。对照组患者32例, 男23例, 女9例, 年龄44~83岁, 平均年龄(60.37±6.72)岁, 糖尿病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5.7±1.5)年, 基础疾病:4例高血压, 2例心脏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实验组 该组患者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 并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使患者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指标。同时选择甲钴胺(日本卫材公司, 商品名:弥可保), 将500 μg的甲钴胺注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 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 1次/d, 1个疗程为4周, 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检查肝肾功能, 测量血糖情况, 采用DISA-1500肌电仪来测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 包括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1. 2. 2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 并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使患者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指标。治疗后检查肝肾功能, 测量血糖情况, 采用DISA-1500肌电仪来测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 包括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消除或者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 肌电图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 或者其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减轻, 而肌电图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增加, 但不足5 m/s;无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消除或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其肌电图也没有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其病情隐匿, 进展较慢, 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中, 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断升高, 患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不完全清楚。该疾病因为轴突的萎缩变性, 髓鞘出现阶段性的皱缩或者脱髓鞘, 该疾病在治疗中主要以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以及改善循环为主[3]。甲钴胺能够参与物质甲基转换, 在外周神经中含量高, 可达到修复髓鞘等作用, 改善神经的传导速度。本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 可改善身体症状, 效果显著, 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时红波.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7):83-84.

[2] 余正, 李海涛. 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9):75-79,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