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和学校在呼吁重视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学,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很多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则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本文将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进行入手分析,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增强都可以依靠教学常规的科学实践来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符合学校相关的教学规定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趣味性的认识,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的小学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开展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讲求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体育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学习观念根深蒂固
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那些传统的方式和观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可以更好地加强教育方式的改革,但是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着。甚至一些学校至今没有重视起小学体育教学,更谈不上建设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2.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不健全的,甚至是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者是直接聘请一些兼职代课老师。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由于一些专业素养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一部分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课堂教学不规范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没有依据课堂教学常规来进行,这些都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课堂纪律不严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甚至相互殴打,这样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在学生中引发恶劣的影响,而且需要体育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此类事件,耽误了教学时间,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完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要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完善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落后的教学观念。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运用,不仅可以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素质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来规范课堂秩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才能发挥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应当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招聘进行严格的把关,并组织培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严明课堂秩序
(1)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碰的问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应当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常规
在体育课前,要换上适宜运动的服装,不要带尖锐的东西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以及班级干部要进行课前的检查。在体育课的进行过程中,要清点人数,告诉小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来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课结束后,组织学生积极归还体育器材、做放松运动,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体育教师也要进行总结,总结下堂课的注意事项。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育教师可以把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供体育教师进行参考。
(4)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体育课的委员,并实行轮岗制
在帮助体育教师处理一部分琐碎事项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性。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设立和开展,需要尽快得到完善,虽然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传统学习观念根深蒂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课堂纪律不严明等,但是为了完善建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严明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雄华.运用课堂教学常规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8(2):39-41.
[2].吴沛林,张超.加快发展我国课堂教学常规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0(7):83-85.
[3].张玉红.课堂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0(2):42-43.
篇2
一、运动创伤的预防。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常常是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校体育教研组进行了多次研究与讨论,要根据学生的解剖、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生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根据各项教材的技术特点及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出具体、明确的预防要求。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运动创伤的预防,并懂得运动创伤的预防措施。这是预防运动创伤发生的重要一环。
2、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实践证明,许多运动创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准备活动既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肌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从而能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因此,在练习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做准备活动时,既要将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将各个小关节活动开,还应增加一些专项素质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应根据个人的机能状况、气象条件和教学情况而定,若机体兴奋性较低或气温较低、肌肉僵硬时,准备活动应充分些。一般认为,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3、 准备要充分,组织要周密,动作要规范,保护要加强。
严明的课堂纪律,规范的教学常规,周密的组织教学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保障。要想使体育课上得成功,不发生任何运动创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认为我校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 认真钻研熟悉《大纲》教材,研究教学步骤与方法。本着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安排运动量和强度。预计在上课中会发生什么问题?怎样防止和克服?然后在此基础上备好课。②制订好体育课堂常规,并经常进行训练,严格要求遵守,使常规成为学生自己所需要,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共同维护,以保障安全。③ 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和指导学生练习时,动作要规范、正确。特别是对练习中的保护和帮助方法及自我保护方法的讲解示范尤为重要。对保护帮助时所站的位置、角度和什么时候去提、拉、托、握、扶持练习者身体的哪个部位一定要讲清楚。否则方法失当,错失保护动机极易发生运动创伤。当然,学生自己也应该认真领会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所教给的要领去做自我保护。记住哪些动作在关键时须抬头、挺胸、伸腿,哪些动作须团身、低头、抱腿等。例如:摔倒时,要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部随地顺势滚翻,而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加缓冲作用等。④在练习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易发生危险的动作反复讲清要领,教给方法,交待注意事项,而且要时刻将全班学生放入自己的视野之内,以便及时加以引导、提醒,不要疏忽每一个环节。发现谁违反规定去做危险性动作,应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要使学生在心理上、行动上“绝对相信”体育教师,鼓励他们“胆大心细”,勇敢地去做动作,不要犹豫,要多动脑子去体会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
4、注意医务监督和运动场地器械、设备的安全卫生。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的内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所以,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并做好自我医务监督。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体育教师,并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及面部表情。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过大,应立即采取减少练习数量、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苍白,虚汗满头,走、跑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及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对有轻微慢性病、或者生病刚好,以及女生月经期,均应安排轻微的活动或见习,不能让其参加剧烈运动,以防运动创伤的发生。另外,要认真地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及个人的防护用具进行安全卫生检查。由于我校的场地和器械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我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场地器械要精心管理,经常检查、维修,特别是在课前要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教育学生穿合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体育锻炼,并逐渐养成习惯。
二、运动创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1、现场急救处理要及时。
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运动创伤事故,千万不要惊惶失措,束手无策,或冒冒失失,随意处理,一定要及时而妥善地处理好。因为无论何种急性的创伤,正确而及时的现场急救处理都很重要,它是一切治疗措施的良好开端,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常见运动创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旦发生运动创伤事故,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伤情,并迅速加以分析,基本确定创伤的部位、性质和范围,若是一般的创伤,如表皮擦伤,只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涂上红汞即可。若是严重的创伤,一般措施是:迅速将伤员平卧、安静休息,并给予亲切的安慰和鼓励,以消除伤员思想上的紧张和恐惧;神志清醒又无消化道损伤时,可给以适量的盐水、姜汤或热茶,以减轻伤员口渴;注意保暖或防暑;维持呼吸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障碍可进行人工呼吸;骨折应予临时固定;有出血时应立即止血;休克时可刺激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经过简单急救处理后,必须尽快将伤员安全地送至医院,并向医生介绍伤员的情况及抢救的经过,以作进一步的治疗。
篇3
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必要的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工作要靠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除体育教师外,学生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并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安全保健知识。一般而言,每一学期的第一堂体育课都设置为理论课,而体育理论课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运动安全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灌输各类运动安全保健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运动安全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患有先天性哮喘,由于当天忘记服用哮喘药物没有报告给教师,私自参加长跑等剧烈运动导致病发送医院救治。又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完成准备活动,导致在短跑过程中大腿骨骨折。这些真实的案例无疑为学生敲响了安全意识的警钟。
二、实践课堂组织的科学性、合理性是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关键
1.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安全预防。由此可见,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性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事件发生的直接外因。因此,在上课前,体育教师必须仔细地做好布置场地器材的工作,并加强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工作,把伤害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例如,学校操场存在坑坑洼洼的不平整区域或雨后湿滑区域等就是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区域,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在该区域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并提醒学生不要去该区域活动。
2.把安全教育列入常规
安全教育在体育常规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安全组长的设置
在体育课堂上,设置安全组长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其协助体育教师做好学生当天身体状况的调查,照顾身体不适同学,留心课堂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好报告工作。
(2)学生着装的规格要求
在第一堂体育理论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着装提出具体的要求:体育实践课必须身穿宽松、适宜的衣服,最好选择运动服;脚穿运动鞋或适宜运动的小布鞋;身上不允许放任何金属小物件。
(3)学生当天身体状况
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经历,通过面部表情、脸色、出汗程度等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同时,打消少数学生装病的念头。首先,对先天性疾病学生的处理方式:只安排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并规定其活动必须限制在教师看得见的范围内。其次,对仅限于当天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处理方式:可鼓励、建议月经期的女生参加少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月经带来的疼痛;当天身体不舒服的学生,一般建议其随堂见习,但如果身体状况明显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安全组长送其到医务室就诊。
(4)当天心理情绪不高的学生
对于这些学生可先建议其随堂见习,同时在上课间隙,抽时间与其聊天,了解其心里真正的想法。
3.结合教材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
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目前初中体育的主要项目一般为:田径类、球类、基本体操、跳绳。显而易见,其中基本体操需要向学生传授的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是最多的。如以前滚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这是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保护同伴,让同伴安全顺利地完成动作。同时,每一项运动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较冷的天气上短跑课,就有必要加大准备活动的量,以达到热身的效果。教师务必提醒学生充分活动关节及相关肌肉,防止练习过程中出现大腿拉伤等症状。又如,球类运动中的篮球运动,出现摩擦、碰撞的概率较高,随时可能导致口角、打架斗殴事件。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向学生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并严肃提出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过程中不得发生口角、打架斗殴事件。再如,跳绳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把握好前后左右距离间隙,防止打到相邻同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篇4
关键词:中职教育;对抗性体育;教学策略
当前经济社会急速转型,为了适应崭新的经济、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才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本文以对抗性体育课程的
教学策略作为尝试,以探索出提高当前体育教学实效性的一条
途径。
一、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意义
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对抗性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能,通过两者或是两者以上成员之间的相互对抗而决出最终的胜负。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平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态,面对竞争时勇于拼搏的精神。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就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将其体育教学发展到另一个高度上去。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这个极速转型时代的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将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意识引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质,让学生更加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例如,在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当中,对抗性教学项目不应该仅仅是球类常规项目,还要将对抗性教学放在田径类项目上,这样能够均衡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高昂热情,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的实力,实现自我价值。
2.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
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竞技技术,改进原有动作质量。对抗性的练习方法,还可以加强团队之间或是个人之间的对抗,能够让学生处于紧张和集中的状态之中,这样就能挖掘出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发挥不出来的潜能,有助于取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
在对抗性练习之中,同一团队的学生为了同一目标会团结一致,技术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助技术差的同学尽快掌握要领和技巧,整个团队的竞技水平和成熟度也会相应提高。如果在对抗性体育练习结束时,学生还能够在不断地进行争论,想要再进行一场比拼,那么对团队的合作协同意识的培养就已经有了成效,
也就说明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达到了。
二、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1.竞赛评比策略
在对抗性体育课程中,教师在实践中应适当地运用竞赛评比的教学策略,竞赛的条件和评比的办法要事先公布,做到民主、公开、公平。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将排球技术战术中难以用理论传授的难点和重要环节,用竞赛评比的策略加以训练、实践和强化,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引导学生夯实技术难点,更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和战术。竞赛评比能使学生通过竞争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整个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荣誉又会给每个成员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促进和激发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学习体育技术,扎实刻苦训练。
2.失利勉励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的竞争中,胜负输赢是常见的事,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胜负、如何对待荣誉,这考验着学生的体育道德精神,也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难点。所以,体育教师要尤其重视竞争中失利的一方,及时对处于落后位置的学生进行鼓励,在心理上支持,在技术上指导,使学生在困境中仍能具有全力以赴的劲头,在实际的对抗课程中学到平时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和悟到的人生道理。
3.时机捕捉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偶然和不确定性,很多突况都是隐性和潜在的,具有不可预料和无法把握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实施时机捕捉策略,这种策略的具体操作,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进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积极的干预。例如,对抗性课程学习中突然下雨,这是对抗性体育中最大的干扰,但是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训练,并身先士卒引领学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
境;又如,在对抗中经常会发生磕碰、摩擦、冲突等突发事件,教师要观察时机,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有的放矢、公正公开地进行
教导。
4.行为规范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相比其他内容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要求更为严格。体育教学中的规章制度也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砝码和保证,对抗性竞争由于有了规则的限定和约束,才更加富有观察性和精彩度。所以,对抗性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让学生认识到一次犯规会失去一次得分的绝好机会,一次犯规将会被罚下场而失去竞争的机会。这样,在体育教师引导下,学生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支持和肯定,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行批评抵制。
5.团队协作策略
对抗性体育教学无论是方法、要求,还是内容、形式,都带有鲜明的团队特征,团队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将是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淡化自我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让学生在训练时相互纠正动作、激励队友,在比赛时互相保护和帮助。当团队内部发生分歧时,鼓励队内成员自我剖析、共同解决、共同提高。
三、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注意事项
对抗性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对抗为主的,这就注定磕绊甚至事故会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为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抗性体育课程的常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运动量要合理
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
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妥。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
3.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锻炼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体育课程的意义、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做的浅显的研究和论述。当前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对抗性体育课程富有趣味、易于接受、便于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反应速度、身体力量和对抗技巧,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终身性,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时期中职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俊杰,曲丽萍.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索:基于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9).
篇5
关键词:电子白板 体育理论教学
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阵地,理论课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占了不小的比例,传统的体育理论课堂以黑板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被用以呈现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因其易用性,黑板和多媒体教学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学校与教室,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也不例外。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电子白板技术以多渠道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将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提升了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本人通过实践,对电子白板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探讨。
一、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互动-l生
目前的体育理论课教学,除了运用黑板以外,更多的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教师在演示设计好的环节。而运用电子白板的电脑操控功能,教师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操控电脑,可以像使用黑板一样面对学生,将教师、课程资源和学生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让课堂教学更多的呈现出常见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电子白板还可以添加多种体育资源,教师可随心所欲地调用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得更灵活。教师站在白板前,用电子感应笔在白板上书写、绘画、标注,其操作透明化、可视化,就像在传统黑板上板书一样,同时还可以对课件进行控制和批注,展开详细地讲解,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理解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手势、目光接触等方式来引导课程的进行,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学习、表现自己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有利于体育理论教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电子白板系统提供了资源库,分为个人资源库和公共资源库,支持不同类型资源的分类存储和管理,如图片库、页面库、模板库、活动挂图库等。教师在备课时将课堂上可能使用的资源放到某一个库中,例如,可以预先建立体育图片库、视频库、动画库等,就可以在课堂上方便地调用而不必做成课件。这使得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由演示文稿固定程序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下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增强课堂的艺术性。
三、有利于改进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学习方式
1 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运用电子白板聚光灯功能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如笔者在讲“急行跳远”的起跳角度一课时,首先展示一幅完整的急行跳远图像,然后运用聚光灯功能,呈现局部的运动特征,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跳得远的科学过程:先是从现象出发,观察起跳角度,总结规律;接着提出不同起跳角度的假设,再将假设与实际情况对照,验证假设。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获得不同起跳角度对跳远远度的影响,更是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科学探究的方式。如果没有白板,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要花费许多时间,而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随时调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图片,还可以将图片叠加,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更加直观、形象。
2 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由于师生均可以在白板上调用资源,因此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白板进行合作学习。如让学生进行篮球场的拼图游戏,这种游戏不同于动画等预先设定位置的游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某一部分进行拼图,这样,让学生在白板上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篮球场地的理解。
四、有利于展现体育理论教学的第二语言
从体育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来看图片、视频、动画是体育理论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各种体育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体育知识以及进行体育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体育理论教学中大量运用图片、视频、动画来进行示范、分解动作进行教学,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差别。与教学挂图相比,电子白板上不仅可以指读,还能填绘某些体育运用的细节;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图中填绘,教师不需要面对电脑操控课件,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增强。如讲解篮球战术时,教师可以任意播放一段篮球比赛的场面,暂停播放中的视频,并用电子笔标注战术意图,进攻方式、防守阵形等,避免了在常规教学中的静止的战术说明,使学生篮球战术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五、电子白板应用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1 转变教学观念
电子白板是一项新型的教育技术设备,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整体情况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等同于传统黑板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功能层次的研究、交互白板特有教学功能层次的研究和交互白板交互功能层次的研究。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教师还是处于前两个层次,但体育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方面,与前两个层次有一定区别,演示、示范占了大部分比例,没有更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而要实现这种跨越,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根本。如果仅仅把白板看成是黑板的替代物,那么这和“电灌”替代“人灌”没什么区别。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要求在教学设计时为课堂动态生成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留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不同的资源准备
丰富的体育资源是实现电子白板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准备充分的资源。但就目前运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软件自带的资源库中的资源,还是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源,体育资源仍相对缺乏,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要注意体育教学资源的积累,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于课堂中根据现场需要随时调用。应用电子白板下的资源选择与普通多媒体课的资源选择也有差别。在常规多媒体课上,教师无法在动画、视频中进行写画,因此对动画和视频等的要求较高,要预先做好;应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直接在动画或视频上写、画,因此对“动”的要求不太高,许多情况下教师可以边画边讲。如讲解“行进间传接球”时,教师应用电子白板,可以将动画与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与教师、学生的现场操作结合起来。
六、电子白板应用于体育理论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运用电子白板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更多的教师是将白板作为PPT的替代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路老是跟着PPT走,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费时、费力且不科学的,因此,需要教师要改变常规多媒体教学的框架,充分运用聚光灯、显露器、计时器、手写笔等功能,将白板功能与体育教学的特征联系起来,化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其次,电子白板教学体育理论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定位问题。体育课不像其他学科,要求定性定量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教学中来,防止出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一言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鲍贤清,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策略设计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5
篇6
摘 要 游泳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因其在水环境中的特殊性,潜在的危险性,要求更严密的教学质量和安全把控。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游泳专项素养,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保障游泳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游泳教学 教学质量 安全把控
游泳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项目。大学生学习游泳既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又能磨练坚强的意志。当前对大学生来说,学会和掌握游泳技能已经提高到“生存、救生能力”的高度来认识。由于游泳是在特殊的水环境中进行,技术难度较大,对领悟力、胆识度、协调性等要求较高,因而学习的困难性相比其他项目更大。学会并掌握游泳技能,不仅能享受运动的快乐,还拥有了一项自我保护或拯救他人的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游泳教学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游泳,使之终身受益。
一、学校游泳课教学现状
(一)各高校在开设游泳教学的同时大多没有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在此情况下,上课班数和人数还逐渐增多。每个老师承担的教学对象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分班随意,管理相对混乱。游泳教学基本不按学生游泳水平或性别分班,大多数都是按班级随机安排教师。在一个有限泳池内,挤满学生,没有明确的区域划分,上课学生嬉戏打闹,着装又大同小异,教师无论在水下还是水上对各自所属班级学生的认管难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课质量,增加了潜在危险性。
(三)很多学校为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仅仅为了开设游泳课而开设游泳课,取消游泳课考核,放宽对学生的考勤,主张不支持不反对学生游泳课见习,使游泳课成为“花架子”,学生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很难通过大学游泳课学会游泳技能。
二、游泳教学质量及安全把控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会游泳的关键之一。游泳不仅是大家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还是受用一辈子的生存技能。没有明确的目标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怠倦或缺乏勇气。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相结合
1.游泳是水下运动,通过水的浮力,人体在漂浮状态下进行运动。这比陆地教学的直观性有难度,学生的身体掌控力也稍逊一筹。在教学初始阶段,先行向学生讲解游泳的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脑海中先建立一个正确的模式,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注意因材施教。除了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产生兴趣,还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手段,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加入游泳锻炼中。
3.注意课堂内外结合。游泳课时数有限,而游泳教学需要一个递进的过程。教师结合好课堂内外的教学和辅导,安排课外练习,对学生尽快掌握这项技能十分重要。
(三)严格的课堂常规管理
游泳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存在一定危险性。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常规是安全的保障。游泳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和溺水事故的预防尤其重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因此游泳课上应建立严格的课堂常规,将安全教育贯穿始终。
1.严格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下水前必须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宣布注意事项,提出课堂要求。规定时间鸣哨,所有学生应迅速起水,再次清点人数,小结后换衣离池。课中未经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离开泳池。
2.严禁泳池跳水。因为教学用池大多水浅,学生们也不具备良好的跳水能力和救护技能,学生一时兴起的跳水极易造成危险事故。
3.严禁泳池潜水。人多池小的的情况下,人口密度过大。学生在潜水过程中极易发生踩踏或碰撞事件,面对突发状况潜水者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容易造成意外。
4.不准在泳池追逐打闹。游泳池地面湿滑,相互追逐嬉戏极易摔倒,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骨折或其它伤害事故。
(四)提高教师专项业务能力与责任心
1.游泳运动其技术性和安全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游泳专项业务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游泳专项技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讲解示范。过硬的技术不仅会给予学生正确的视觉感观、树立教师教学的权威性,还能给予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
2.从教学安全角度考虑,教师过硬的游泳专项能力,能起到降低意外事故和增大救生机会的概率。因此,应鼓励和要求游泳课任课教师考取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救生救护证”,做到持证上岗教学。
3.游泳课是体育课中比较特殊的课程,教师在教授游泳课时的管理力度比普通体育课要强,需要更大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既要作为教师组织教学,还要作为安全员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承担一定的救护工作,保证课堂的安全进行。不允许教师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零伤害零意外地组织教学。可以说,教师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持一颗热忱而冷静的心,对待游泳教学认真负责,才是把控游泳教学质量及安全的关键。
三、结语
游泳教学的质量和安全把控绝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根据游泳教学的特殊性,遵循教学内容特点,从教师自身出发,掌控课堂节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每一个环节都务必需要严谨、务实。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部分,才可以将教学质量和安全性切实的落实到实处,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越加重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大专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障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的进行。然而,在当下的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威胁,阻碍了大专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文本将分析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 大专院校 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专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更加容易出现,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都比较严重,给大专生的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风险。如何保障学生体育课的安全教学是大专体育老师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外部因素进行检查,还要对内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的教学,提高大专生的安全意识。
一、体育课的课前准备
(一)三分钟的准备活动
在正式体育课上课前,体育老师要预留出三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运动前的一些常规的准备活动。这个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是确保大专生安全上课的前提保障。很多大专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的时间,对于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并不在意,对体育课的活动准备也不重视。这样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关节没有活动开,接着就进行体育课中强度较大的一些活动,对关节造成严重的磨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前准备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老师仅仅通过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还不够,还需要把课前的三分钟准备活动设计的有趣一些,这样就会吸引学生主动进行课堂准备活动,使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体育教学备课要具有科学性
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学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安全评估,对于那些不合理、不安全或是不够安全的教学环节要坚决的删除,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体育教学教材、教学器材的选取与安排上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与使用。体育老师在备课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原则,不能第一堂课就要求学生直接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育活动,要从简到难,从少到多逐步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案例:某大专学校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第一节体育课就对学生进行女子800米的体育测试,导致在800米完成后,有部分学生身体不适应,甚至有的学生半路晕倒。老师要考虑到第一堂课,学生刚刚结束假期回到学校,有很多学生假期中没有进行身体锻炼,所以突然让松懈的身体进行800米的高强度运动是不合适的,老师应该给学习一个缓解和准备的过程。
二、体育课的课中进行
(一)教学工作,合理安排
尽管相对其他学科而言,体育课比较轻松,活动比较多。但是,大专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活动的进行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所以,大专院校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安排上要增加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认真学习体育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体育课中,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耗时比较长的体育项目,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会有很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完成,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学习体育课的教学知识,达不到体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对此,这就更加要求体育老师的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不能安排超过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状况的体育活动,以免对学生的身体产生伤害。难度较大的活动老师要事先做好示范,然后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
(二)安全事故,科学预防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老师在保障体育课安全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体育老师不仅要做到在体育教学前和教学中的安全工作,还要充分地掌握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减少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出现。体育老师要做到全面的掌握安全问题的预防方法,首先老师要具有安全意识,并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身的安全知识。体育老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放在教学的首位,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体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此外,体育老师还要不厌其烦的把体育课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在体育课的整个教学中进行强调,特别是一些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更是每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叮嘱。
三、结语
对于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重点,也是大专院校的工作重点。因为在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导致学生的学习无法顺利进行。在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与学生都要有安全意识,重视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促进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科伟.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
[2] 刘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2).
[3] 凌霞.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J].新课程(中).2014(07).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117
既然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而且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促进。那么,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安排,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教学又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在某一方面上发展的趋势、速度和水平。所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体育教学有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
体育教学必须要符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制定和选择,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和布置,都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任意选取。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要取决于学生参与体育的心理因素,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具有强烈的体育参与需求和要求,对体育学习有浓厚兴趣,乐于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很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心理建设功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学好体育心理学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现将多年来笔者总结的学生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教学方法赘述如下:
一、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中学体育教学绝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同一块场地上有时几个班同时上课,外界干扰严重,并且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集中时间较短。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课的开始,学生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堂课或课间活动有趣的事情上,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注意力分散的局面,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堂常规的训练与培养,做一些“紧急集合”“正反口令”“看谁记得牢”“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游戏,立即改变注意力分散的局面,再加上队列队形变换练习,就能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有意注意上来,使上课顺利进行。
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徒手的、器械的;原地的、单人的、双人的或小组形式的;还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或穿插与主教材有关的辅助练习或查漏补缺地进行有关素质的练习等,安排多样的准备活动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课的基本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学生的注意力应达到高度集中。是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每教一个新内容,必须精炼地讲清学习的目的,锻炼身体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
下课之前,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教师在课的结束部分除选择一些调节情绪,恢复体力的放松性游戏及音乐、舞蹈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让人大脑皮层兴奋性高度集中的如“抓指头”“拍手背”等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游戏,保证一堂课善始善终。
二、中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表现欲强
凡是符合他们的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征的活动,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每上体育课,他们大多都想急于投入练习。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场地、器材都感到好奇和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生硬而过长地讲解,学生将感到厌倦而不耐烦,课堂纪律可能会出现问题。有的教师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不讲要领,不提要求,匆匆忙忙让学生练习,结果会出现撒开来收不拢,让学生自行活动的现象,上体育课,特别是上低年级体育课,应当在课的开始和每项练习前,用生动形象、准确精炼的语言,提出任务要求,讲明注意事项,做到整队练习,整队轮换。学生也喜欢教师看着他们练习,所以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条件,尽量采用分组不轮换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统一指挥,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场地、器材受限制,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时,场地、器材要安排的集中一些,以便教师全面照顾。
三、自尊心强,要求上进,是广大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
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因而常常出现好动、爱说话、爱做小动作,甚至爱做怪样子。特别是女生进入青春期,她们既想搞活动,又怕难为情,开始喜欢打扮自己,产生怕脏、怕苦、怕累、怕动作完成不好别人笑话的思想。这时,教师切不要任性,只图嘴巴快活,轻率地当面批评、训斥学生,而应当在调查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坚持正面教育,个别谈心,做周密而细致的工作。对于纪律差、难教的后进生,遇到问题,不要埋怨他们,更不要说挖苦他们的话,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做练习时,充分利用富有感彩的“好”“行”“不错”“有进步”“很好”“漂亮”等鼓励性语言,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有了自尊和信心,严格要求自己,课堂纪律就会明显好转。对于身体素质好,体育成绩和动作技术较好,但爱出风头、表现自己的学生,要因势诱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较含蓄地提出他们的不足和缺点,绝不能给他们泼冷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浓厚,这些学生也会变成班上的体育骨干。
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游戏 重要性
1、前言
游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改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专项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游戏中存在着同伴间及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体育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儿童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并作出回应,这类交往就出现在各种竞争与合作性的运动游戏中。体育游戏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游戏的重要性是必须予以肯定的,关于在教学中游戏教材的选择及实施时的注意事项,本文将作以下论述。
2、研究方法
通过 Internet 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有关资料,收集我国近几年有关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游戏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此课题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参考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实际走访4所学校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3、体育游戏的意义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者是一种教学。体育游戏的功能非常强大,是体育教学的得力助手。体育游戏既有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活动,它是具有一定情节和比赛因素的身体活动,在趣味的游戏中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身体素质和个性。体育游戏不仅能起到热身作用,还能丰富体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游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热身作用
准备部分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调动各种生理机能,准备承受基本部分训练负荷及完成所安排的训练内容,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益。[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小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很少或者是基本没有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意识,另外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情况,导致常规的准备活动不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达不到理想的热身效果。因此,体育游戏的热身功能就显得尤为突出,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生理机能,达到充分的准备状态。
3.2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受年龄及心理情况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好奇、易动、精神不易集中等现象,学习知识的意识少,爱玩的意识多。因此,缺乏趣味的常规体育教学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植入体育游戏,或者教学的内容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展现,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体育游戏教材的选择
4.1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为骨质柔软、关节活动性好、肌肉力量相对薄弱,依赖性强、好动、精神不易集中等特点。[2]因此游戏教材必须附合小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解剖、生理、心理等特点,富有乐趣,易于学生接受,并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教材中的游戏动作应简单易行,活泼自然,富有竞争性,并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姿态和提高身体素质。
4.2 与教材紧密结合
选择游戏教材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应和各年级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目的、任务紧密结合,突出重点。对于那些性质相近的教材,教师应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教师根据教材自行设计和创编的游戏,应在课前经过实验以后再正式采用。同时为了保证一堂体育课中游戏教材与其它各项教材之间搭配合理,应注意控制好游戏教材本身的负荷量,如果其它教材的负荷量已经较大,就要选择活动量中等或较小的游戏,反之,则要选择活动量较大的游戏。教师在选择游戏教材时,不能单纯从学生的兴趣来考虑,还应注意体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除此之外,在选择游戏教材时还应考虑气候、场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5、实施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
5.1 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就是要让学生在快乐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因此,应把兴趣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据此来选择游戏教材。但是不可一味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教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积极的育人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得到身体锻炼,又得到良好的品质教育。如游戏的名称与目的、组织方法与管理、比赛规则与奖励制度等等,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将其渗透到整个游戏过程中,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觉、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并从中接受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5.2 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多,学生参入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比赛场面越激烈。[3]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以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但是由于少年儿童求胜心切,往往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容易忽视安全因素,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游戏内容、组织方式、场地器材等因素,制定好得力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游戏教学的成功进行,做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最根本的目的。
5.3 真实性与鼓动性相结合
游戏结束时的评判工作是游戏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结果,特别是胜负的评定极为重视,不当的评定结果不仅会挫伤学生以后参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对老师的信任度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规则要求对游戏的胜负结果,实事求是地作出明确的、公正的评判。肯定胜方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对于负方要正确引导结果归因,鼓励他们今后再接再厉。与此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在课堂游戏中得到的收获,渗透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学习,勤奋向上,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6、小结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选择游戏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还要跟其它教材能形成紧密结合。实施游戏时要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真实性与鼓动性相结合,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小京,孙立平.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要注意“四个结合”[J].科教文汇,2007.(6).
[4] 刘聪,李朔,张洪武,董静,郭敏.论体育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及其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8).
[5] 董静,郭敏.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6(02).
[6] 刘亚.浅谈体育游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01).
[7] 杨月敏.试论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健康人格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5(04).
[8] 邓明.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4(06)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优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61-01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一、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组织教学中的教育时机
1、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2、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其中,课前场地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4、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
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1、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2、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