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理论依据 实践例证 障碍困难 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二)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部门,选择项目,认定内容,编辑教材读物,出台计划措施,创新科学方法,让“非遗”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三)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与校园合作,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及文化服务,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深入开展,努力发挥其保护传承作用,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传承新人。
篇2
关键词:南京市;非遗;调查
一、现状
1、资源总类、数量状况
我市非遗的项目大致涵盖10大门类,共118项。其中民间文学9项,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22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技艺30项,传统医药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民俗18项。
2、资源分布状况
我市非遗项目数目最多的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次之,再次是传统美术。这些项目不均衡地在全市都有分布。以项目多少排列次序为:高淳区24项,秦淮区23项,六合区16项,江宁区15项,玄武区12项,浦口9项,溧水区7项,南京市7项,鼓楼区6项,栖霞区4项,雨花台区2项,建邺区1项。
3、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目前各区有三种设置方式,一是文化馆主要负责,二是文化局直接管理,,三是文化局设专人指导工作,文化馆具体负责保护工作。从督查的情况看,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脱离文化馆单独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区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4、法律法规情况
我市出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高淳区将非遗保护纳入年底干部考核,秦淮区由省人大通过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护条例》,把给非遗传承人提供场所,组织活动,经费支持等细则纳入到保护条例当中。
5、资金使用情况
各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也从区级财政拨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全区非遗保护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各区均认真填报了各级经费的使用情况表。
6、传承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共建立各类传承保护基地29个,其中南京云锦传习基地被文化部评为国际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文化厅评为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7、区级非遗馆情况
为了使区内非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非遗项目数量较多的区县,建立了区级非遗馆。高淳在高淳老街设立了高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该馆的展陈布置将本土文化特色与高科技布展手段结合,值得借鉴。秦淮区建立了东水艺苑民间艺术馆和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两个专题馆。江宁区在杨柳村建立了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与发改委合作的非遗旅游项目,将非遗保护工作提升到新的层级,将非遗与古建筑群、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
8、非遗走进校园情况
目前六合,浦口,秦淮,玄武,江宁等区均在中小学开设了古琴,白局,剪纸,民歌等项目的普及课程。其中六合将当地的美食、绘画、雨花石、民歌编辑了4套教材,在全区范围内一到六年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其他地区的小学也针对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
9、数据库建设情况
各区于2009年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全面摸清文化家底。2012年,在非遗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各区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涵盖国家级、省级、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的方方面面,形式有文字、图片、专题光盘、书籍等,系统地建档保护,为后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打下基础。
10、创新情况
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区已经将非遗和创新相结合。例如,浦口将民间文学与本地的传统舞蹈等其他项目结合起来,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顶山书画社"、"点将玉鼓"等项目。秦淮创作了器乐作品《墨痕》(古琴和埙),新编了南京白局《救天鹅》、《小伙伴学科学》、《金陵又一景》等。
二、各区的特点
1、六合特色重点保护,解放思想方能传承
过去五年来六合区把财政拨付经费主要用于留左大鼓、农民画等有特色的项目,并且派专人负责留左大鼓基地搬迁。六合将当地的美食、绘画、雨花石、民歌编辑了4套教材,在全区范围内一到六年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把非遗传承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六合区的项目传承要进一步加强,如留左大鼓基地搬迁后,发生了库房盗窃事件,损失惨重,传统舞蹈"湾北小马灯"的道具缺乏经费等,都需要六合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地指导工作。例如,小马灯可以和社区,和旅游结合起来。
2、浦口非遗结合社区,创新传承任重道远
浦口区建立了2个江浦手狮传习基地:永宁镇和新世纪小学,永宁镇为了留住手狮的传承群体,专门安排他们到当地的工厂工作,保证传承群体没有后顾之忧,这些手狮传承人也非常有保护积极性。
红太阳小学作为南京白局传习基地,建成了白局文化长廊、编写了《南京白局》校本教材,形成了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唱白局的良好局面,今年该校还将代表大陆赴厦门参加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
传承方面,将民间文学与本地的传统舞蹈等其他项目结合起来,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顶山书画社"、"点将玉鼓"等项目,打造"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工程。
江浦手狮的动作内涵、文化内涵等仍需进一步深挖,才能提高项目级别。一乡一品的项目打造,还需和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相结合,将反映地区变迁印迹的文化遗产,如浦口火车站等,纳入整体的保护规划中去。
3、玄武非遗技艺独特,生产保护勿丢本真
玄武区的非遗项目以美术类和技艺类项目为主,根据《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适合实施生产性保护。该区已建成金陵竹刻艺术馆,南京工艺牙雕加工厂,南京剪纸传承基地,苏作小木家具博物馆等重要传承基地。
非遗作品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需要玄武区非遗主管部门出面帮助他们维权,同时引导项目保护单位在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同时注重项目本真性的保护,保持项目的地方特色,不宜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4、江宁非遗展演性强,基层建设不能忽视
江宁区的项目展演性强,结合此特点该区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节并设立了江宁非遗馆,该馆将杨柳村古民居与非遗主题展、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新的旅游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天景山小学方山大鼓(麻雀蹦)等保护基地。但基层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区级非遗传承人要尽快确立,同时要善于把江宁的非遗资源与群众文艺紧密地结合起来。
5、栖霞工作深入开展,二代传人需要确立
栖霞区建立了完整的区级非遗数据库,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展览和展演,该区的主要矛盾是二代传承人确定困难。金箔锻制技艺、真金线制作技艺的二代传承人年纪偏大。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二代传承人短时间内无法赶上一代传承人的水平。金箔厂为代表的保护单位,生产经营能力差,工资过低留不住人才,该厂应当努力开发金箔的衍生产品,加强管理拓宽市场。
6、高淳非遗规划完善,局部细节有待调整
高淳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区,该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村俗"为主题,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规划,综合布局,注重顶层设计。目前高淳非遗馆布展完成,淳溪镇杨家抬龙保护基地、桠溪镇跳五猖保护基地、高淳老街羽毛扇制作技艺保护基地等基地特色鲜明,并且结合传统节庆开展民俗和传统舞蹈表演活动,利用高淳电视台宣传高淳非遗。
建议高淳民歌数据库,应当和非遗馆新馆的建设结合起来,对公众开放和展示。非遗馆新馆的展陈布置上,要打破文字+模型的套路,力求做到不用文字就可以让观众明白展览的宗旨。同时可以引导传承人进行生产性保护,例如高淳羽毛扇就可以在网络上打开销路和市场。
7、溧水工作任务艰巨,非遗保护形势严峻
溧水区拥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骆山大龙,对于该项目的保护当地主管部门下了很大的功夫,如今已见成效。然而其他非遗项目亟待保护,同时该区的非遗保护机构设置缺少当地文化馆的有力支撑,溧水非遗保护中心隶属于溧水博物馆,这就导致保护工作人员不足,同时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项目缺少指导和普及的人员。建议当地非遗科和文化馆的日常工作结合,利用群文搞活非遗。
8、秦淮投入大成果多,本真性保护应加强
秦淮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区,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该区专门成立了非遗科,同时由省人大通过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护条例》,把非遗保护纳入到保护条例当中,包括给非遗传承人提供场所,组织活动,经费支持等细则。
目前,该区建成了2个专题馆,17个非遗传承基地。秦淮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以以丰富的非遗项目为题材,创作了器乐作品,白局作品,摄影作品等均获得奖项。但是目前白局的生存现状堪忧,缺少好的剧本和乐师,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提高保护水平,指导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授艺带徒。
金陵刻经处,民俗博物馆,宝庆银楼等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秦淮区应当指导各保护单位抓准每个项目的核心价值,把生产与保护分开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保护规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思路要灵活变通,力争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非遗。
三、存在的问题
1、传承人选择困难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有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项目技艺的传承,无法改变新一代传承人的生活质量,导致技艺的传承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目前大部分的白局作品不适应当代审美和艺术需求,白局乐师后继无人,传承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而老一代传承人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进行系统传授,大部分的项目传承也需要在实践中去领略和体会,例如栖霞龙舞和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新艺人的水平都与上一代有很大差距。
2、经费缺乏,项目传承困难
因为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很多项目无法进行定期表演,处于半停顿的局面。特别是分布在农村的项目,对它们的挖掘,保护,传承需要一定经费,许多濒临失传的项目因经费问题岌岌可危,后继无人。例如溧水的跳当当,打社火等项目,都面临着投入不足,人员难以稳定的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仍需普及
专业人员缺乏,项目保护传承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许多从事非遗工作保护工作者都身兼数职,对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授艺带徒、保护传承缺少连续性和专业性。
4、保护方式有待斟酌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生产性保护等同于生产"的老思路还体现在一些区县的非遗保护规划中。这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受到破坏。
5、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
非遗作品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一是享有商标权和专利权的非遗产品,如张方林等大师创作出来的作品频遭盗版,维权困难。二是存续年限超过50年的产品版权,如金陵刻经处的刻本,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四、解决的方法
1、固化二代传承人
对不同级别的传承人我们应当提出不同的要求:市级传承人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完整的掌握该项目;省级传承人要有明确的二代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应当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带领该项目不断地完善、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四级传承人制度,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级别的传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要按照传承方式的不同加以引导,合理利用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等传承方式,尽快的固化二代传承人。例如,工艺美术公司为了传承南京剪纸、金陵竹刻和南京仿古木雕,鼓励这三个项目的传承人将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子女,并且把剪纸大师张方林的儿子张俊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而社会传承主要来源于师傅带徒弟和通过耳濡目染习得的,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和提倡这种师徒传习模式,对于传承人带徒能够给以一定的带徒补贴。
2、争取财政支持
要适当的通过人大立法等形式,如在市人大通过《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保证每年各级财政都能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必然趋势,同时他们的中立性,使得他们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经济价值,能够更客观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3、完善非遗法律
我市应当颁布《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参考1985年, UNESCO与WIPO联合的·《示范法》的精神,增加保护年限,修改保护主体,将各保护单位、传承单位、传承人认定为保护主体。 此外,还应保护小手工业者的"署名权",对侵犯他们"署名权"的行为要予以处罚。
4、开展培训工作
市非遗中心需要承担对传承人和各区专业干部的培训,使传承人了解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进一步加强专业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传承保护工作。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培训,例如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的项目,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方面的培训而不是市场化运作。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对我市"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7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对一个地区或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记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和变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其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可以满足旅游者体验文化、寻求差异的需求。国内外非遗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表明,现代观光旅游可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重新赋予其市场价值,并激发和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因此,将非遗保护与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内容丰富多样。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在199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当地知名度大幅提高,旅游接待人次逐年攀升,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中非遗旅游同样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其文化效益。如绍兴鲁迅故里以鲁迅文化作为主题,展示鲁迅生活过的祖居、“三味书屋”;建立“鲁迅文化风情园”,设立“绍俗祝福”“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几个展览馆;举行鲁迅文章朗读大赛等,充分展示鲁迅文学和绍兴民俗文化。
(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如果采用合理的开发模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而不是掠夺式或者篡改式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首先,将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可以为后者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旅游开发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其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使其不断发展。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优势,既可通过税收等方式增加政府收入,也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例如近些年来云南省就实现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共赢,数据显示:西双版纳财政收入73%来自旅游业,丽江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90%,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有1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71项人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这些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中,比较成功且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有:“大禹祭典”“西施传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等;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有:“王羲之传说”、越剧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为绍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绍兴安昌古镇将本地的岁时习俗与旅游项目相结合,连续几年举办腊月风情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鲁迅故里景区内的朱家台门,每天都有越剧、绍剧、莲花落等表演,每逢双休日、黄金周,在沈园景区可以欣赏到越剧演绎的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其他如鲁镇景区等也有展示,这些带有浓重乡土味的戏曲表演备受游客青睐。
(二)旅游景区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
如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而在公元353年的这一天,相传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士雅集兰亭,著名的《兰亭集序》由此诞生,兰亭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圣地,1985年绍兴市政府将三月初三定为书法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祭禹典礼传承至今,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兰亭、大禹陵等旅游景区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载体,是难得的历史文化传承基地。
三、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对一些较为知名或珍贵的项目予以重点开发,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种类。但在具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合理开发与利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浙江是全国最早启动非遗保护工作的省份之一,于2007年5月率先通过了地方法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这部条例主要涉及非遗保护内容,针对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而绍兴市也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和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来保障《条例》的实施和落实。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非遗旅游开发混乱无序,过度开发、重复开发以及严重的商业化和庸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传承人在社会民众中的法律地位欠缺,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传承人的培养经费匮乏等,这些都导致绍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不少传统表演如竹马舞、西路乱弹等濒临失传,一些民间技艺如绍兴锡箔锻制技艺等后继无人。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依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仅关系到这些传统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和弘扬,也直接关系到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遗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旅游局编制了《绍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非遗旅游开发规划,非遗旅游开发建设较为零散,个别非遗开发并未考虑其独特性,盲目跟风,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此外,绍兴县安昌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绍兴的旅游资源都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但是目前绍兴并未将非遗资源与这些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结合起来。
(三)开发深度不够且形式单一
首先,缺乏对底蕴深厚、知名度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源禀赋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现阶段绍兴相关开发仅限于知名度高、获利快且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资源,而对于那些鲜为人知、底蕴深厚、文化价值开发潜力大,甚至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较少甚至忽略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以传统戏剧为例,对越剧、绍剧等游客耳熟能详的剧种宣传和开发较多,而对于莲花落、西路乱弹等知名度较小曲种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大多仅是停留在旅游节庆、名人故里、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涉及内容也不够丰富。而且大部分旅游产品都是采用静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缺乏动态参与性。各类名人故里和民俗旅游村的旅游项目大多雷同,游客局限于参观游览民居、民间艺术品制作、品尝特色小吃,互动体验项目较少。这种参观游览式旅游方式不能使游客深刻体会非遗文化内涵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四)缺少高素质的旅游文化专业人才
非遗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的文化事业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支持。但受市场导向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同时在非遗保护和开发中,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绍兴在非遗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少,擅长项目策划、资本运作的更少,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三是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缺乏活力,尤其缺少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且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加剧了非遗旅游开发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绍兴非遗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制度,规范管理开发行为
首先,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办法》及相关法规,实现非遗旅游开发的法制、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同时明确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规避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确立非遗保护问题在旅游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可通过建立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协会或相关中介组织来指导和协调非遗的旅游开发,注重解决好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申请与使用制度,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制定旅游开发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扶持既利于非遗保护又有利于旅游开发的好项目。
(二)整合非遗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
首先,绍兴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做好非遗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县、区做好当地的专项规划,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非物质文化精髓和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典型形象,尤其是在县、区相似度较高的非遗项目,要选择最具有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非遗项目所在的县、区作为规划实施主体。其次,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对非遗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如可以整合开发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小的非遗类型,如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可以建立非遗园,将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区中进行展示。在园区中不仅可以展演技艺,如表演音乐、舞蹈、曲艺和传统手工艺等,可以让游客共同参与、亲身体验或亲自参加传统工艺品制作,并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从而达到宣传效果,获得经济效益。
(三)创新开发模式,进行深度开发
首先,应更加注重对知名度低,但文化价值较高的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如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嵊州竹编进行旅游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展现形式。如让青年旅游者参观嵊州艺术村,了解竹编、根雕等特色地域文化和工艺流程以及新型竹编产品的科研开发。其次,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非遗内容和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开发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应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非遗旅游景区与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以及旅游购物等企业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和开发。旅行社可以重点推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精品线路;在旅游酒店店面装饰中植入非遗图片、实物,还可建造特色鲜明的主题农家乐酒店;旅游交通公司应将非遗资源的广告宣传加入旅游车体的包装中,并开辟不同主题的非遗旅游专线。
篇4
摘要:本文对于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保护和传承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调查
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可获缺的宝贵文化资源,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均衡推进,不断繁荣发展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一、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情况
(一)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
我市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传承发展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一是市少数民族文化馆迁入新址。2013年市少数民族文化馆搬入新馆,新馆舍位于辽河老街的黄金地段,建筑面积3269.03平方米,内部为剧场式结构,具备排练演出、辅导培训等功能,为我市开展少数民族活动开辟重要阵地。二是维修改造市少数民族文化馆。去年,为了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我市投入130万元,进行了市少数民族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这项工程是被列为我市的重点惠民工程,馆内重新维修改造了舞台、观众座椅等设施,使市少数民族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在去年的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市少数民族文化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三级文化馆”荣誉称号。三是为少数民族聚居村镇配备文化设备。从去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农村文化设施扶持工程”,分3批为我市各乡镇村屯配备拉杆音箱等文化器材,目前,老边区、鲅鱼圈区、站前区等3个涉农县区的行政村都已配齐,大石桥市、盖州市行政村部分配齐。其中,为我市42个民族聚居村(社区)中的鲅鱼圈区红旗镇、盖州市暖泉镇等14少数民族聚居村配备拉杆音箱。
(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坚持打造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品牌。“营口市阿里郎民俗文化节”是我市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4届,成为我市朝鲜族群众标志性传统节日,辽河老街民俗节吸引了全市各少数民族村镇、单位500多人参与。二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作为全省少数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牵头馆,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馆于2003年与韩国江原道演艺协会签订文化交流协议,联合举办“辽宁省中韩歌舞节”,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2016年4月,中韩歌舞节在少数民族文化馆举办,除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馆、韩国江原道演艺协会外,大连市、鞍山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也参加了演出,演出规模空前庞大。三是开展剧场演出活动。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富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演出活动。2016年母亲节期间,市少数民族文化馆开展“母亲节”少数民族特色专场演出7场,全市各级少数民族文化团队踊跃参与,吸引观众上千人次。2013年,市回民业余京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群众自办文化典型;营口市阿里郎民俗文化节、营口市阿里郎中韩歌舞节,被评为全市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三)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遗”项目
目前,我市有市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即“营口朝鲜族民族民间民谣―阿里郎”、“满族剪纸”。朝鲜族民间民谣“阿里郎”始源于朝鲜族,是朝鲜族族民族文化的象征。满族剪纸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剪纸技法,传承人是刘笑楠。为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非遗”项目,我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收集整理相关曲目。为继续保护民间民谣“阿里郎”,不断收集、整理了与“阿里郎”相关的曲目,集结成册,并进一步创作、改编“阿里郎”相关曲目达20余首,不断加工提升其文化内涵。二是举办阿里郎音乐会。定期策划组织以“阿里郎”为主题的音乐会及各类形式的歌舞汇演,扩大阿里郎文化影响力。三是重视传承发展、建立传承基地。在群众文化团队“渤海潮”合唱团内传授“阿里郎”的唱法,在2011年韩国江原道国际歌舞节上渤海潮合唱团表演的民谣《阿里郎》获得合唱金奖。2009年,在水源镇星光村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阿里郎”的传承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四是加强展览展示扩大影响。针对满族剪纸的特点吸收其传承人参加市级、省级各类非遗展示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我市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一是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依托文物古迹、温泉、河海等旅游资源,突出天沐温泉、思拉堡温泉小镇虹溪谷温泉、忆江南温泉谷等具有浓郁文化元素的现代时尚温泉基地引领与先导作用;发挥山海广场等一批海滨文化旅游浴场、何家沟滑雪场等一批沟域文化旅游景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文化品牌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少数民族艺术馆集聚作用,持续打造中韩歌咏节品牌,阿里郎民俗文化节,使之成为以朝鲜族为代表的少得褡逦幕娱乐活动的领军场所,并结合饮食文化,依托辽河老街的商业开发,与我市朝鲜族餐饮企业联合,不断推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发展。三是积极开展文化会展活动。持续推进望儿山母亲节系列活动开展,以“全国知名品牌节庆百强”荣誉称号为抓手,注重从地方性、民俗性和群众性等方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楞严禅寺、西大庙、娘娘庙三大庙会,吸引省内外信徒,带动庙会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立足地域特色,持续打造海滨温泉和冰雪温泉旅游节等活动,让温泉旅游、海蚀地貌、海洋地质公园旅游成为新的聚焦点。
篇5
内容摘要: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灾后旅游重建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建议利用开发旅游房地产的模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适当的整合营销策略,重塑四川旅游新形象,使灾后四川旅游目的地更能贴合游客的心理及感知,实现旅游房地产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房地产 旅游目的地 口碑营销
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它能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等形成产业化,是一种文化不断积累和传承的过程(王焯,2009)。而旅游房产具备不动产投资和休闲度假消费双重属性,是一种结合了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资产管理的复合型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概念。因此,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依附于旅游房地产这种载体,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推广;另一方面旅游房地产在客观上又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反过来又能够推动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大省,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丰富多彩(泽波,2010)。国务院在2006年公布的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四川拥有27项;2008年公布的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四川又有78项,位居全国第三(练红宇,2010)。但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严重破坏,损失难以用数字来衡量。
最大限度和最广泛地利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方式就是旅游,旅游能将经济与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四川灾后旅游业的恢复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特别是针对于境外游客的入境旅游更是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不过,这样的情况在2010年开始有了较好的转变,境外游客开始逐渐增多。2010年1月至5月入境游客人数已达27.66万人次,比2009年同期入境游客总量21.34万人次增加了近30%。
灾难亦是契机,这次地震应唤起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的深度思考,怎样才能使其传承下去,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利用。而旅游产业由于拥有丰富的、具有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四川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令成都建成落户了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并于2007年5月和2009年6月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曾亚玲,2010 ),四川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非遗”文化资源,打出了四川的名声和品牌,有利于促进四川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给其带来更多存活的空间,有利于推动四川灾后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为四川旅游业增添无尽的魅力和效益。
旅游房地产的产业属性
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同时也是个“年轻”的概念。其发源地始于法国地中海沿岸。旅游房地产开始的标志是1964年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别墅度假村,它首次采用了分时销售的方式招揽客户,旅游和房地产紧密结合,标志着旅游房地产业的诞生。随后这种方式在瑞士和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开来。
“旅游房地产”是在引进国外“分时度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和创新而来的。由于产业归属的困惑、产品的丰富、实践的迅速变化、“旅游”与“房地产”的交叉和融合性等因素加大了旅游房地产概念的界定难度。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房地产的概念界定还不统一,尚未形成公认的概念。如祝晔和殷红卫(2010)认为,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景观为依托,以房地产开发为经营手段,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产品和物业形态。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旅游房地产的概念进行了阐释,虽然在界定其概念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基本的核心认识上是一致的。从房地产的角度而言,旅游房产(住宿业)是围绕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住宿业需求而出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旅游房产(住宿业)是各类资本通过对与旅游住宿相关的房地产进行投资开发,来获取投资收益,是针对旅游业投资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品的特征而言,旅游房产具备消费和不动产投资双重属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旅游房产(住宿业)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类旅游、休闲度假者提供相应的住宿、餐饮、娱乐等高品质消费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房产也是商业房地产投资开发产品,具备极强的投资经营和资产增值价值。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旅游房地产的产业属性做出界定:广义上,所有与旅游业相结合具有一定旅游主题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开发方式上实现旅游服务功能的旅游住宿设施以及间接为旅游服务的地产开发项目都可以叫做旅游房地产;狭义上,旅游房地产是以多种旅游项目为依托和基础,以旅游区域的景观、生态、文脉为开发契机,以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度假休闲配套设施为主要特征,通过与旅游项目的嫁接与融合,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旅居结合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诸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社区,并且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以本地区以外的人群为主要销售对象。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房地产共生发展策略
单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还不能充分挖掘旅游业的潜力,而应放眼未来,利用开发旅游房地产的模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适当的整合营销策略,重塑四川旅游新形象,使灾后四川旅游目的地更能贴合游客的心理及感知,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重来四川旅游。
(一)建立健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其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虽然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许可以经过包装和商业运作产生一定的效益,但大多数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其生命力已经相当脆弱, 如果对其开发和商品营销不当,极有可能将会导致其更加边缘化、濒危化,甚至丧失其文化品质及本真性价值(马知遥,2010)。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不能盲目迎合旅客的需求,不能忽略遗产本身的不断变化,在维持其本身稳定性延续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符合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在发展同时也须要维护其本真。
(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房地产资源的整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有利于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国内包括国外的交换平台,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扩展客源空间,提高行业间的竞争力,进而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避免产品供应过剩。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本身需要创新,将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统一主题的旅游地产、旅游公园的形式出现,必将为我国的旅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找到切合点,并在互动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和更快的发展速度。
(三)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由于自然外力的损毁,同时也由于对其发展的不加重视,非物质文化正在快速消失。通过产业化运作,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受众(钱陈翔,2010)。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四川地区旅游每就业1个人,可以间接带动社会就业4.7人。因此,建议将产业化的方式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来,通过“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TOLD)模式(吴必虎和徐小波,2010),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中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重新开发和补充开发等方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具有一种或多种主题、兼容多种非遗旅游活动、集中多种休闲、游憩、娱乐、商业、运动、度假等功能的旅游房地产,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与内涵,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扩大非遗影响力。
(四)提高非遗旅游房地产经营者的经营水平
由于旅游房地产在中国起步较晚,立法相对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加之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一些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名,变相圈地的情况开始抬头。事实上规划是非遗地产建设的龙头。这就要求开发商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不能把非遗旅游的附加作用表象化和扩大化,不能浪费有限的非遗资源和破坏非遗生态环境,而应突出非遗特色,大打非遗文化品位牌,做到有序开发,注重非遗旅游区原有生态格局和景观结构,使得非遗地产项目持续发展。
(五)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进行旅游房地产的非遗和绿色开发
一般来讲,城市是主要的客源产生地和旅游集散地,除了商务会展旅游之外,多数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发生于城市周边地区和远离城市的旅游景区。正是基于这种旅游时空规律,产生了环城游憩带现象,且约有50%出游力集中在环城市50千米以内。我国度假目的地综合化发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依托原有旅游地的综合型更新式开发,二是新建的综合型度假地。前者往往受制于先前旅游地功能结构和资源禀赋,体现出特定的度假主题,如海滨度假、乡村度假、遗产地(历史街区)度假等;后者通常受市场需求主导,在度假内容和主题选择上相对灵活,可分为单主题、多主题和无主题等几种类型。目前,由于人均休闲度假资源的限制,中国旅游发展模式无法重走西方道路,而必须在有限的旅游景区和城市内部解决国民不断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有鉴于此,建议围绕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具有明显的“主题化混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组合,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宗教、娱乐、购物、房地产等多种产品混合在同一个区域中,宣传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精神,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泛度假旅游”。
结论
如何促进新世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快更好发展,应是我们认真面对和探讨的课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同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房地产横向结合是一种新的探索途径。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成熟,人们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势必增强,与之共生发展的旅游房地产业也会不断发展成熟。这样一来,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广大的群众基础,实现旅游房地产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焯.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模式探究[J].文化学刊,2009(11)
2.泽波.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构建和谐四川的关系[J].四川戏剧,2010(3)
3.练红宇.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4.曾亚玲.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J].中国商贸,2010(9)
5.祝晔,殷红卫.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2)
6.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7.钱陈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J].商业时代,2010(33)
8.吴必虎,徐小波.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 房地产模式[J].旅游学刊,2010,25(8)
篇6
笔者:是什么原因使您提出举办这次评弹经典展演的建议?
吴宗锡:目前评弹的状况,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随着老艺人们逐渐离世,演员群体出现了很大断层,“人亡艺绝”的现象日益严重。我的保守估计,已有70%的优秀评弹书目和艺术精华已随着老艺人的仙逝和退出书坛而被“带走”和流失了。鉴于此,我认为目前评弹事业的首要任务是抢救艺术、传承经典。评弹的传承,十分重要,我们以前对此缺乏重视,也没有放上议事日程。
笔者:目前有一个现象令人遗憾和忧虑――评弹艺术的新生代正日益远离评弹的传统和原生态。许多青年演员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老艺人当年的演出实况,更没有得到老艺人的当面指点、亲身教授,因此他们很难发现自己和前辈大师之间的差距。学员们更多只能依赖于学习文本和录音资料,虽然学艺也很努力,但传授他们技能的一些老师本身,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难怪有老听客说:“现在的评弹传承,就像‘三年级学生教=年级学生’。”
吴宗锡:可能用的教材都是三年级的。评弹艺术的传承过去以跟师观摩、由师父言传身教为主。现在提到传承,有人只热衷于抓文本(老脚本)的记录保存。但我认为评弹的传承绝对不能仅止于文本的传承。虽然过去的演出本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含量,但文本不足以代表评弹艺术。所谓“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评弹的表演艺术。光凭文本,听众不会要听,学艺的人也无法据此演出。杨振雄的《西厢记》出版后可以说是评弹界至今留下的较好文本了,但如今能演唱“杨西厢”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杨振雄的表演艺术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
还有人认为,评弹只要精彩的故事情节,这样就能吸引听众尤其是青年听众。我也不敢苟同――若是听众仅仅想听一个精彩故事的话,那么他们大可以去欣赏影视作品,因为现在故事丰富、情节精彩的影视剧太多了。评弹的传承,远没有这么简单,它是一门视听艺术,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是活的艺术;评弹生存于演出中,也生存于传承中。
笔者:从艺术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就犹如无源之水,不能长久;而没有对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也犹如水源有杂质,同样也无法成为创新艺术形态的优良原材料。继承的质量直接影响创新的质量。
吴宗锡:目前评弹界缺乏的,就是对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因此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也就是踏踏实实地传承。有人认为提倡和重视传承,是在否定创新。其实不是这样,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传承和创新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好的传承里面,应该是完全可以包含创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评弹团的老艺人们是重视传承,也重视创新的。从书目的内容形式直到艺术流派,都有创新,但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以为传承就是保守,要吸引青年听众就必须“创新”,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片面的。试问,如果优秀艺术没有被传承下来,那么给青年们听什么、看什么?“不到园林,怎知景色如许”?我们要留下美妙的景色来吸引他们。
要留下优秀艺术,就要有传承者。“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非常准确而妥切,可到了我们这里就走样了――我们搞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确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保护的关键环节。不过,代表性传承人是客观存在的,其认定标准究竟是依照什么来确定的?谁来认定?如果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搞得像评职称那样,与政治、经济以及地位、待遇等挂钩,甚至由有关领导“钦定”,还要限定名额,那就变味了。
篇7
关键词: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五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有“世外桃源”坝美、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宝、“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万山鼻祖”九龙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中国地母文化的发祥地,享有“中国八宝贡米之乡”、“中国铜鼓之乡”的美誉,是全国产粮大县、油茶基地县和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文庙、侬氏土司衙署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更蕴藏着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在省、州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为重点,以实现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为目的,深入全面系统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果
(一)全面普查,摸清家底。自2003年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深入实地 如实申报”的申报原则,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走访民间艺人1300余人(次),采录民间音乐曲调120余支,收集复印经书、剧本16册,记录手稿约10万余字,拍摄数码照片20000余幅,录像40多个小时,征集传统乐器3件,传统服饰近30套;经普查,收集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0余个,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
(二)积极申报,科学保护。一是坚持“以特色促进申报,以申报促进保护”。撰写《广南县铜鼓舞之乡》、《者太乡者太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男子手巾舞》、《洞经音乐》等调查报告70余篇近20余万字,向州级及其以上主管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申报成果丰硕。全县共计67项(人)被国家、省、州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我县作为国家级项目《壮族彝族铜鼓舞》、《壮剧》、《彝族葫芦笙舞》的重要传承展示基地,先后设立了八宝镇里洒村、那洒镇贵马村、坝美镇弄追村、篆角乡九坪村等13个传承活动示范点;《铜鼓舞之乡》(广南县)、《者太乡者太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弄娅歪》、《壮族银器技艺》、《洞经音乐》、《男子手巾舞》、《金竹舞》7项列入省级保护名录;《阿科沙戏之乡》、《拢梅丁》等19项被列入州级保护名录;杨家会、梁正功、陆玉福等16人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韦建文、陆诚、王强等26人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打造传承活动示范点,传承项目文化特色”。全县有《云南壮剧》、《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活动示范点13个;其中:《云南壮剧》传承活动示范点5个,分别是坝美镇弄追村、普千村、底圩乡底圩村、八宝镇里扣村、板蚌乡老寨村;《壮族彝族铜鼓舞》4个传承活动示范点,我县占了3个,分别是:那洒镇贵马村、八宝镇里洒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葫芦笙舞》的6个传承活动示范点,我县占了5个,分别是:篆角乡九坪村、篆角乡石碑坡村、那洒镇新挖o村、那洒镇老挖o、那洒镇那腊村。
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机构,扎实履职非遗工作。2013年8月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职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传承、申报等职责,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遗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013年项目申报6个,其中:3个获批为省级项目、3个为州级项目;2014年项目申报15个,其中:6个获批为省级项目、7个为州级项目。全县各项非遗保护工作有秩、扎实开展。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构建科学保护体系。一是建立完善非遗管理、保护体系,每年针对乡(镇)文广体服务中心同志,举办非遗专题学习培训班,选派非遗工作人员参加省、州专题学习培训和进行交流学习,培养、提升工作能力。在项目的传承保护中,采取找准亮点,扶持建立传承活动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的形式进行,做到成熟一个扶持一个。2012年,组织坝美镇弄追村国家级项目壮剧活动示范点,那洒镇贵马村壮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以及那洒镇新、老挖聋村,那腊村3个国家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传承活动示范点和者太乡省级项目弄娅歪活动示范点进行了挂牌;2013年,组织篆角乡九坪村、石碑坡村的2个国家级彝族葫芦笙舞传承活动示范点挂牌; 2014年,组建者兔乡者街村委会里玉村国家级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以及上斗月村、者岜村3个省级非遗项目《男子手巾舞》传承活动示范点。做到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形成亮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二是强化传承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制定《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并与传承人签订《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责任书》,切实做到职责明确、层层监管、层层落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收集、申报、保护、传承等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传承保护体系,在全县上下初步形成县非遗中心―乡镇文广体服务中心―村小组干部或传承人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
(三)创新保护模式,加强非遗传承工作。我县采取“活态传承、动态保护”的工作思路,每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和传承活动,如:开展壮剧项目田野调查工作和恢复传承活动,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做好民间传统沙戏班的恢复和传承;2008年5月,成功举办了广南县壮族传统沙戏展演,使沉睡了20余年的传统沙戏再次走上舞台,极大地促进了壮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2009年组织铜鼓舞、壮剧、彝族葫芦笙舞、弄娅歪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在“大型手巾舞展演活动”上进行表演,2010年调集全县所有非遗项目齐聚莲城,组织开展“广南县2010年民族民间特色文艺展演活动”,进行了为期4天的全面宣传展示,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广泛宣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2年,组织铜鼓舞、葫芦笙舞、壮剧、弄娅歪等项目参加第五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暨壮族花街节民族民间特色服饰巡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2013年组织开展了者兔壮族传统三月花街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活动;2014年组织开展全县“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展示”、“非遗座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展示”四项活动组成。在2010年和2014年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以非遗项目展演、阵地宣传、座谈会、与签订传承协议书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宣传展示活动数百场次,培训各项目传承人1000余人(次)。为做到不断完善、规范管理,我县积极开展收集调查、档案完善、服饰征集、壮剧剧本收录、国家级传承人申报、传承人传承技艺等多项工作。
(四)提升打造,扩大非遗宣传面和影响力。在引导传承人做好各项目传承工作的同时,为扩大宣传,提升非遗项目影响力,我县以各非遗项目为元素,积极编创独具特色的文艺精品参与省、州各种比赛,2008年,以壮剧项目为素材的《阿龙拜师》参加云南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获创作二等奖;2011年,以贵马村壮族铜鼓舞为元素编创的《根来吗伙拢》、以彝族叟人传统舞蹈“穰w”为元素编创的《穰w》,在参加云南省第二届“大家乐”广场舞蹈大赛决赛中分别获自创节目金奖和铜奖;坝美山歌队收集整理以壮剧项目唱腔曲调为元素的《古老的歌》,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原生态组金奖。
(五)加强资金监管,推动非遗繁荣发展。为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投入力度,我县在投入资金开展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省、州各级领导争取专项保护资金,专项保护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田野调查、完善档案资料、服饰征集、开展挂牌活动、组织传承活动、扶持乡镇开展传承活动及组队参加各种宣传展示活动等,且传承人传承活动经费均按时发放到传承人手中,并与其签订传承责任书,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有力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
三、当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经受着现代高新科技、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广大群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传承和保护意识不强;年轻人过度地追求、崇拜外来文化、时尚文化,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缺乏主观能动性。许多年轻人容易对其产生偏见,甚至萌发排斥、抵触的心理,致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濒临失传的危险。
(二)受打工经济的影响。随着打工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许多村寨中仅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致使我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载体,而随着老艺人的日渐逝去,后继乏人的现象更是显得尤为突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面临失传的危机,抢救与保护工程迫在眉睫。
(三)编制不足,人才紧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收集调研、图片拍摄、影像制作、报告撰写、数据库建设、档案管理等等一系列工作,均需要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员方能开展。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数为15人,现实际在编干部职工5人,借调人员6人,然而作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责任单位,同时面对我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全县星罗棋布的群众文化需求,中心现有人数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人才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
(四)专业人才资源缺乏。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才问题仍然是基层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瓶颈。我县非遗保护工作者全部都是半路出家,在承担全县范围的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的工作同时,还并负责对基层工作者进行指导和业务培训等工作,指导的工作只能流于表面。
(五)经费投入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展示、申报等都需要经费和人力作保障,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不少亮点文化因投入不足、经费制约而隐没民间。
四、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界的力量,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组织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地区性活动如庆典、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影视放映、大型展览、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培训班等,利用各种新闻、出版、电视、广播和其它新闻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
(二)加强立法,健全制度。全县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资助制度。通过立法,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和范围、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事行为、保障政府固定投入、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等提供法律保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价值判断、保护政策、科学方法以及政府的职能、义务等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持续开展。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根据具体任务,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注重吸纳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作用,建立咨询研究和督办检查机制。
(四)普查建档,资源共享。再次全面普查广南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摸清家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承情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利用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需保存和可保存部分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编撰出版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集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设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创建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和网站,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
(五)多元化筹措保护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困难,必须由政府出资保护。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和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经费。要划出相当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传承人。除财政拨款外,还可通过政府定向保护,鼓励传承;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经营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费规费、人事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发展促保护。
(六)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懈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遗失、破坏的单位和个人,依情节轻重进行告诫惩罚,必要时依据《国家非遗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七)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保护工作网络。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重要的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有效的抢救保护。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资助扶持、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经常开办培训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的研究,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
五、结论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广南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我们对民族对国家和对广南的传统文化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广南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着力点和重要突破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统筹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昆仑;;绿韵[J];戏剧文学;1991年01期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素质;大学生;构建
1 相关内涵
1.1 人文素质含义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貌,体现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强调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即人文素质强调的是通过获取人文知识并使之内化为人文精神的结果。
1.2 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义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个性特征,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它是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教育的概念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概念及所包括的范围做了详细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就是运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大学生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使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更为形象地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及渠道,非遗蕴含的丰富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夯实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参与非遗活动可以强化其人文精神,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内在动力,而良好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发扬[1]。
3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
人文素质内涵强调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即人文素质强调的是通过获取人文知识并使之内化为人文精神的结果。因此人文素质的构建要通过以下方面来构建。
3.1 协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就是克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质培养的倾向。首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长远教育的思想,要确立人文学科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师资培训上保证人文学科教学需要,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只有人文学科发展起来,才可能使整个高等教育得到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保证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以实现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变[2]。
3.2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课程
课程确立了以人文知识传播为基础,向社会实践延伸的课程建设思路,教学内容突出原始性与活力性。
3.2.1 基础课程以普及知识、注重思想性教育为主要立足点
要想让大学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增加人文知识,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该类文化遗产概况,要让他们由衷地钦佩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与神奇,并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文化遗产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课程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课程设计要通俗化、生动化。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隐形课程资源,充分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因此,课程内容要避免过多理论性的说教,而是要选择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素材,并尽可能以视频、图片、实物展示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陶醉在精湛的技艺和古老的传说中,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海洋中,使学生深深地迷恋上传统文化。
2)课程设计要突出精神内核,坚持情感和意志教育相融合。现存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传统道德观念有关,特别是以孔子“仁爱”思想为主,弘扬“孝梯”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随处可见。如戏剧中的“岳母刺字”、“秉烛夜读”;木版年画中的“二十四孝图”、“孟母三迁”、“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它们或提倡精忠报国思想,或劝人行孝、与人为善,或劝人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感情真挚、质朴,具备实用和传承的特征[3]。通过课程,使学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部作品或一种技艺,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这些是创作者用心塑造的表现中华传统思想和道德取向的文化载体。因此,以课程介绍单个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契机,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引起文化共鸣。
3)课程设计要联系实际,鼓励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审美等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性与快速发展的动态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生存力,是课程的目标之一。所以课程内容要鼓励大学生不仅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勇敢承担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意义,使中华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
3.2.2 提高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
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引导者,因此教师的人文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要求,高校应探索形成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模式:“教师 =传承人”、“教师 +传承人”。“教师 =传承人”模式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该模式中的教师含义更为宽泛,积极借用校外资源是其最大特点,而“教师 +传承人”模式是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 “高校教师 + 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3.3 人文知识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文精神
3.3.1 实践课程以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人文知识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后,才会成为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加强实践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课程”,即学生人文知识的内化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拜师习艺的方式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强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包括以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与学生日常生活合而为一,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有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及游戏、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7项。实践课程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选择性的开设实践性的课程。通常实践性课程以音乐、舞蹈、武术及绘画等为主线。在实践课程开设方面,湖南吉首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设了陀螺、千秋、抢花炮、高脚马等民族传统项目的教学、研究和推广,但由于受技术主义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田径、球类、体操等专项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在缺乏素质教育意识的年代,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主要从专项技术方面评价,当市场开放后,学校大力加强实用主义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素质被社会主流品味同化。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因此实践课程缺失也是必然,师生缺乏人文教育的学习和了解,制约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
3.3.2 让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觉传承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因此充分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为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成立学生文化社团,如书法与绘画协会、手工艺协会、民俗社团等,把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学吸引到社团中来,通过策划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其亲自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2)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搭建一系列平台,组织或鼓励学生亲自去改编或演唱民间歌谣、表演民间曲艺、制作民间工艺等,从而让文化遗产在校园遍地开花。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采集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并以影像、图片、实践报告等形式的材料进行展示。以此途径“让大学生亲近民间生活,接触民俗传承人,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精彩魅力,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锻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以自己的行动唤醒大众尊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行为。大学生在自觉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还应以自己的行动如向公众宣讲、表演、制作图片展等形式,影响和感化身边的人投入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洪流中。
参考文献:
[1] 刘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研究[J].科技广场,2012(10).
[2] 周春燕,程康.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0(6).
[3] 许建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谈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0(08).
篇9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社科名家莫砺锋如何留住文脉的根?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也是沧海桑田中打造出来的民族发展的根本。文是江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脉就是江苏人的生命。
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许多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已经消失。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不倒,是因其内容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像凤凰涅一样不断获得新生。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长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众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等都不如文化来的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邬书林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文脉应该与时俱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脉传承推动创新发展自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考量。为我们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传承文脉、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传承文脉要推动创新发展,聚焦经济技术革命进步的领域,利用新的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使文脉传承的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精华,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只有创新成果才能成为文脉的一部分,文化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作为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传承。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徐俊
用文脉工程构建时代话语体系
文脉既是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延展的文化程序。我以为文脉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的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字记载的古代典籍;第三是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观念、思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将古代典籍整理放在文脉传承与创新背景下,文脉工程为江苏文化历史进行全面整理,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江苏的文脉资源,保存江苏集体记忆,从而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江苏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文脉工程既要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进行集中整理成卷,又要对江苏文化历史精神做系统提炼和挖掘,凸显江苏文脉的主体。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当代文化建设,否则不能实现传承意义。
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应当实现我们的目标。能够全面把握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最能体现江苏文脉丰富性的新的文献体系.能够从时代高度构建最能表达江苏文化系统的话语体系,为研究传承江苏文化确立新的学术标准。
知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葛亮
东方气质、精神可与西方文化对接
近代性的价值需要放在中国经验中加以检验,反之也是一样,对传统的吸收、消化、反刍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过程,对中西方都是互相借鉴的,对当下时代的变动构成一个全球化实验场。这个场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化相互间的历史。在小的层面,东方以及东方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东方人怎么界定?在当下有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中国美感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西方有所不同,东方人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具有中国人长期所自知的东方精神。中华名片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东方气质和精神也可以和西方文化对接,不仅仅在于语言,也是构造民族家国稳定的所在。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丛志远
要自信地把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光大
江苏的文化在历史上很能令我们自豪的.在史记里面曾多次提到江苏,从宋元明清以来,很多的名家都来自江苏,在中国艺术史上江苏一直是文化大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这么深厚的文脉,更应该认真整理、研究和宣鳌
谈到文脉,这几年在西方,例如现代艺术也在整理他们自己的文脉和创作背景。西方没有传统,但是他们要整理传统,西方有识之士同样注重整理西方文脉。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脉延绵不绝,我们要把自己的艺术往海外推,要自信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对外发扬光大。要积极传承我们的文脉,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
文化传承本质在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最早是1912年,哈佛大学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中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周期。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看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传承如同火炬接力,文化的火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奔跑,才能持久传承。在这样的接力中,每一代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其本质就是创新。无论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还是其他学科,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年轮。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文化和文脉,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我们一直保持有文化创新的活力。回顾中华文化史,我们一直存有着保守与变革的争论,而这种争议并没有禁锢我们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波浪式的振荡,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新的时代高峰。
创新和传承重要的是价值观,艺术和文化作品所承载的品格、理想、担当、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在传道与问道的过程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人类文化做出持续的贡献。
创新和传承植根于教育,发展于传承。江苏地处大江人海的平原,历来经济富庶,文教昌明,江南才子成为江苏的独特名片。江苏人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江苏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继续勇猛精进,涌现出一批文化大家、精品力作和文化企业瘭团。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
当前人类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业态面临重大变革,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有需要进一步转换。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是关乎江苏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文化创新在于低姿态,不懈努力和扎根于生活与大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字
文学的奇迹源于生活
大批80后乃至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以及一批老作家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把江苏的文学带^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赵本夫年近七旬,却令人出乎意料地再次完成他的叙革。在新作《天漏邑》里,在坚实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带上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多重格调。
范小青新作《桂香街》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老话来表达: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里的“下去”,不是走秀,而是作家的内心动态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的自我要求。范小青的叙事策略自《女同志》开始变得厚实而从容,这是脱胎换骨的。有两件事是她做得极为出色的:一是小说的现实感;二是小说的时代性。
黄蓓佳这样一个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自己依然是不满意的,她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越来越不喜欢把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过于儿童,把孩子简单化、脸谱化。”与其说黄蓓佳对自己的写作有愿景,不如说,她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愿景,对生活自身有愿景。
周梅森睦淳筒皇且桓鍪檎里的作家,他是双栖的。他的一只脚在书房里,另一只脚在寻找大地的脉动。一部《人民的名义》宣告了20版的周梅森满血复活,告诉我们一件事:文学的奇迹从来不能靠文学去创造,只有生活才可以让文学变得不可思议。
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蟾
艺术家应当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
我的父亲刘海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直提倡美术史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虽然不说希望我来继承他的事业,但他看到我绘画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他说,做一个艺术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完美的品德,要追求真善美;第二要有理想,有志向;第三要有担当。
走进南艺的校园,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底蕴。百年南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开先河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教育,不仅是教室里的授课,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熏陶。南艺已经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画家、音乐家,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希望南艺在现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
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创作作品的核心。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基于深厚传统文化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的追梦精神。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理想,必定有底气、有骨气、有正气、有大气。
中国气派作品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因为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这张脸是中国文化的面貌,这是辨别度很高的脸,在世界潮流中体现中国气派的脸;―颗心指的是包容心、真诚的心、温柔的心;一个魂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气派是融入在作品中、深入在灵魂中、概化在形象中、体现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中国自信。―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再涌入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发艺术创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它体现在人和事,体现在文化中。傅抱石之女,水墨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傅益瑶变古择新才会千年不衰
篇10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3年被列入“中国民间十大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8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辽宁省岫岩、新宾、北镇、本溪等地区都有大量丰富特色鲜明的满族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涉猎的范围很广,有关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图腾崇拜、、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经过历史的变迁与沧桑,逐渐变成抽象的文化符号。薄如蝉翼的剪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语境中,满族剪纸文化能够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提炼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和符号,对传统剪纸产品进行旅游文化主题改造和产品创新,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逐渐发展形成一个生产、推广、销售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行业链,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创新和旅游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发展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也能促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
二、满族剪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独特鲜明的满族文化内涵
满族剪纸处于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的是满族人的生活习俗、信仰崇拜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汉族和其他地方的剪纸有很大区别。岫岩、本溪等地的满族剪纸造型粗犷、朴拙、单纯,表现主题有喜闻乐见的福、寿、娃娃、鱼等,有渔猎时期与生活关系密切的虎、鹿、熊、豹、马、野猪等,北镇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还鲜明的体现着萨满文化中的山林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剪纸作品中的佛托妈妈、大翻嬷嬷、媳妇人替身、拉手大翻车、宇宙树、通天树也都极具浓郁的满族特色。新宾满族剪纸多以满族、民间传说故事、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它融剪、说、唱于一体,艺人在剪纸的过程中,或哼唱满族民歌,或讲述满族故事,还经常使用满文为创作元素,形成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这些不能替代的满族剪纸文化作品,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多元、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满族剪纸不但内涵极其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北镇满族剪纸在构思塑造中多以弧线、直线为主,很少精雕细刻,作品大刀阔斧,不描不画,不打底稿,一气呵成,手法采用折叠对称等方法,头梳“上抓揪”的“嬷嬷人儿”,身上带有各种怪异图案的生殖女神,身披柳叶的“媳妇人”头梳满族的特有发式大翻车,身穿旗袍,脚穿盆底鞋的姑娘等都充分反映满族民间剪纸特有的率真、粗犷、浑厚的民族风格[3]。岫岩满族剪纸多用平常的剪刀,极少用刀刻,有的甚至用香火烧洞刻画动物的皮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手法以镂空、成片为主,造型夸张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新宾满族剪纸形式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材料除了纸,还选用皮革、鱼皮、麻布、桦皮、苞米窝儿、红辣椒、树叶、布、绸等薄片材料进行剪贴加工,有时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丰富的文化附加值及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在文化生态已经发生巨变的今天,剪纸作为重要的满族“文化基因”,纵向贯穿满族整个民族发展史,体现着深厚历史底蕴,横向涉及满族的生活方式、、习俗礼仪等各方面,文化空间极其广泛。在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要获取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必须注意基因改良重新建构的问题,对满族传统剪纸进行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创造的转化,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满族文化传统符号与价值系统经过改造,变成有利于创意变化的资本,成为具有崭新表现形式的特色产品,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剪纸的精髓。经过文化创意的产品既带有民间艺术的鲜明特色,又能展现生命力丰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辽宁旅游知名度,扩大影响。另外,满族剪纸对满族民俗文化意蕴的深层次展现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差异性及垄断性,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的纪念功能。剪纸艺术的材料方便、成本较为低廉、时间灵活,无场地限制,也不需要太多设备投资,通过制作者的创作,本来普通低廉的纸张就可以身价百倍,从这一角度讲,也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三、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实践
1.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呈现出重视传承保护,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不足的状况。在笔者列举的特色满族剪纸分布地区,政府都比较重视剪纸艺术的保护,将其纳入文化建设工程,从规划、投入、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北镇县文化馆、站组织开办满族民间剪纸学习班,聘请老民间剪纸艺人讲课,培养一批年轻有文化的业余剪纸创作人才。同时也调动社会积极性,形成剪纸文化产业化管理,打造剪纸文化品牌,采取企业冠名宣传北镇、振兴北镇经济发展,实行市场化的经营途径。北镇还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引入了课堂,编印完成全国首部满族剪纸乡土教材《满韵清风》,北镇全市25所中心小学、56所村小学、20所中学、两所高中先后开设剪纸课,设立剪纸活动室,经常举办学生剪纸大赛,激发学生们学习剪纸技艺的热情。岫岩县也建立了12个乡级剪纸基地,与庄河市文化馆举办剪纸联展。2004年底还出版了《岫岩满族剪纸艺术作品集》,建立挖掘、抢救、保护岫岩民间剪纸的组织机构,普查、搜集、整理剪纸艺术遗产,建立民间剪纸遗产资料库。新宾县在永陵镇开设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宾满族剪纸手工特色工坊。本溪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满族剪纸创意、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为主体的创新型、创业型、创意型文化产业园区,曾多次举办中国剪纸创意文化节等活动,将“剪纸”等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将传统艺术创作与多种产业形态相结合。关于满族剪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凸显很多问题,例如产品粗糙、单一、廉价,具有地域风格和历史传承特色的剪纸在旅游市场、文化收藏市场和礼品市场上比较少见,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轨,剪纸作坊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创意产业人才等,都需要时间妥善解决。
2.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建议
-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责任应急预案
- 下一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