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5 20:2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一个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分析
1、顾客来源
作为农村,以前的顾客也就局限于当地小市场以及家人自己享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农村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农村的顾客就越来越多,包括城区家庭、餐营业、副食业等。所以从顾客方面来说,我们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2、面临的竞争对手
目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很多地方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产品的培育,在城市也有很多的地方有这样的场地。现在看来这是市场发展趋势,科学地运用技术来服务生活,但是,即便技术再好也没有农村天然的农产品营养来得好,而且现在的农村也在接受新技术,更科学的方法加上原始的天然性种植,将是更好的农产品。
此外,现在的各大超市也在开始售卖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形成了竞争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我们的顾客之一。
3、营销优势与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优势:天然与科学的种植方法;新农村的发展带来农村的发展;农民认识与技术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生活品质与健康饮食的渴望与需求量增大;等等。
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1)、农村与城市距离远,不便于货物运输;措施:现在我们农村自己出钱出力,修起了自己的公路,与城市连接更加紧密,便于货物运输。
2)、有些货物保存时间有限,以前农村保存措施虽然可以,但如果长时间没有商家订货,将导致货物囤积而坏;措施:现在农村在接受新技术,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存货措施,加上农民也懂得想办法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3)、品种多但是不奇,农村以前有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农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人的需求;措施:多于城市接触,了解城市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农村的种植范围与品种。
4)、与企业联手。达到双赢局面。
三、经营策略
1、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创新经营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治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创新经营(即营销组合的创新
在传统的农产品 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创新,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4组合。,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组合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第三,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和城市人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具体营销策略如下(从企业销售农产品出发):
㈠农产品营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蔚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新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新产品构想的形成、新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新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新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试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骨鸡、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鸡、麦类,但因为其颜色非凡,药用价值较高,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因此,新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㈡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
㈢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于体现某个销售者或某钟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并使之与其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借以促进销售的记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能够首先通过品牌传导给消费者,但品牌尤其是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它的市场影响力,是它带给消费者以信心,它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品牌的这种非凡功能构成了品牌农产品所特有的市场竞争力。任何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不能忽视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价格的基础,驰名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驰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吸引新消费者,留住老消费者的有利武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效率;品牌是促进产品扩张,促进贸易的有力杠杆。
⒈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创牌既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品牌。
⒉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
⒊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
⒋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⒌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㈣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
㈤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㈥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交易方式、治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
篇2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一、 目标
1、助力各区域完成销售任务
2、提升终端覆盖率,力争达到50%。
3、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二、 年度规划
1、SP活动:
活动主题:换个角度看自己
活动时间:20xx年3月-5月
活动类型:
1) 小型促销- 品牌展示+售卖(两节柜台+导购员2名)
2) 中型促销-品牌展示+售卖+互动(1个背柜+4节低柜+导购员4名)
3) 大型促销路演-舞台+游戏互动+销售+品展示
4) 店中店推广-店面专区包装+特卖
2、品牌路演(事件营销)
活动主题:时尚秀场 尽在SILU太阳镜
活动时间:20xx年3月-4月
场次规模:12场(华东 3场、华中3场、华北2场、东北1场、西南、西北 3场) 活动方式:一个全国性事件+品牌展示+售卖+互动+T台秀
3、节事点促销
活动主题:根据各节日拟定
营销策略
活动时间:节日期间
活动规划:创意策划+设计+部分物料制作 输出
4、渠道促销(TP活动)
1) 商订货会
时间:20xx年11月-12月
规模:10场/全国
支持:礼品/物料/折扣
2) 销奖
时间:20xx年2月-9月
参与方式:积分/吊牌兑换
参与对象:商区域门店
兑换金额:15元/副
3) 签量返利活动
时间:20xx年3月-4月
规模:50家/商
支持:返利+VMD(店中店推广)
5、终端培训
时间:3月-4月
规模:100人/场/大区
对象:店员、店长、店经理
内容:产品卖点、产品推销、店铺管理
营销策略
三、 实施步骤
1、 关于SP活动
10月-11月:完成执行方案(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效果图等)
11月-12月:准备供应商、礼品采购、公司内部宣导
01月-02月:各区域洽谈,提报活动申请。
03月-06月:活动推广、活动执行、活动总结
2、关于品牌路演(事件营销)
10月-12月:完成执行方案(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效果图等),执行公司提案,达成合作。 01月-02月:各区域洽谈,提报活动申请。
03月-05月:活动推广、活动执行、活动总结
3、关于节事点促销
11月-12月:准备相关相关海报、方案、设计效果图等
2月-9月:单独执行活动配合SP活动、品牌路演、店中店推广
4、 关于渠道促销活动(TP活动)
1)积分、吊牌兑换
11月-12月:20xx年度积分操作方案完成、内部宣导、通知下达
12月-01月:系统调试,各项准备工作落实。
02月-09月:活动执行
2)商订货会
10月-11月:方案拟定
12月-01月:跟进执行
3)签量返利活动
01月02月:各区域提报活动方案
营销策略
02月-03月:市场部拟定签量返利方案
5、 关于终端培训
10月-11月:准备业务员及专员的培训准备 11月-12月:营销大会召开
12月-02月:准备终端培训的相关事宜
03月-04月:组织举行终端培训会,并进行总结。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在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打造蔬菜品牌,强化市场营销,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十二五”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营销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积极与市场对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蔬菜总产量万吨,产值元以上;创建个全市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以上,培训蔬菜种植和营销人员人次。
经过3年努力,使我市蔬菜品牌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市场,走向全省、全国。疏通渠道,搭建平台,形成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蔬菜营销网络。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基地建设,扩大蔬菜生产能力
1、科学规划布局
各县(区)蔬菜基地要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优先安排有一定种植基础、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基地乡镇,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亩。要通过引进业主开发,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蔬菜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特别是长江大地蔬菜,江阳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要在标准,规模,面积技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县(区)政府要统筹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倾斜,优先安排用于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菜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土地平整,调整地型,培肥地力和以坡面水系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改造提升建设。加强以排灌、蓄水、提灌设施等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运输道路、菜园耕作道路、人行便道为重点的路网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
3、推进标准园建设,强化质量安全
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巩固建设工作为契机,抓好全市万亩蔬菜示范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将新建个全市亩蔬菜示范区,全面带动蔬菜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微滴灌、防虫网、粘虫板、绿色防控、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安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全市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100%,蔬菜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5%。
(二)加大营销力度,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1、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创造条件,为蔬菜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平台。以市场交易为主,在全市余家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再扩建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常年性蔬菜批发市场,加强蔬菜市场的改造和建设。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同时,提高和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和知名度。抓好蔬菜优势产区重点镇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各县城农贸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建设,加快改扩建步伐,力争全市主要蔬菜生产镇及主要批发交易市场全部实现信息联网。在市场建设上,市、县、镇三级按各自的管辖范围,结合蔬菜发展,分别抓好典型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2、快蔬菜销售体系建设。
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完善流通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城乡社区菜市场。增加蔬菜直销网点建设,开设蔬菜种植大户直销专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居民购买,提高菜农收入。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对于出入我市的蔬菜运输车辆全部免征道路通行费,减少运输成本,保证蔬菜运输畅通。
(三)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和企业的“二传手”作用,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推行订单生产,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加快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的要求,建设规范化蔬菜专业合作社个。
同时,培育和扶持蔬菜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专业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仍将是“十一五”期间我市蔬菜产品销售的中坚力量,各地应继续加以培育和扶持,引导他们加强联合,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方式,逐步做大做强。
第三、打造蔬菜知名品牌。突出我市蔬菜生态、安全和“一早一晚”优势,整合、培育、创立以菜为主的一批蔬菜知名品牌。抓好蔬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打造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
(四)建立三大保障体系,加快蔬菜产业发展,
1、建立蔬菜产业科技体系。积极探索科技发展新机制,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引进人才、借助“外脑”,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自有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形成“研发中心+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户”的花卉科技推广体系。
2、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现有营销网络,培育专业销售龙头公司,建立多渠道、灵活有效的流通机制,形成适应市场特点的流通体系。二是加快培养蔬菜市场推广经纪人。广泛吸纳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力量来加强纵横联系与沟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全方位捕捉信息,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3、建立政策和资金扶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定吸引调动外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扩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奖励等。
(五)加强蔬菜技术和营销知识培训
加强蔬菜技术培训,提升种植者从业技术水平。聘请蔬菜创新团队专家、教授,组织市、区县蔬菜主管部门人员、重点乡镇农技人员、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进行集中培训,各区县举办期以上的技术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全年培训蔬菜种植人员不少于人次。同时,外地聘请营销专家,来我我是传经送宝,给我市的营销管理人员、基本营销员授课,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服务。
四、强化组织保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蔬菜产业发展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奖惩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实际,全力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形成合力。市政府将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县(区)政府与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硬考核奖惩。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一个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分析
1、顾客来源
作为农村,以前的顾客也就局限于当地小市场以及家人自己享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农村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农村的顾客就越来越多,包括城区家庭、餐营业、副食业等。所以从顾客方面来说,我们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2、面临的竞争对手
目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很多地方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产品的培育,在城市也有很多的地方有这样的场地。现在看来这是市场发展趋势,科学地运用技术来服务生活,但是,即便技术再好也没有农村天然的农产品营养来得好,而且现在的农村也在接受新技术,更科学的方法加上原始的天然性种植,将是更好的农产品。
此外,现在的各大超市也在开始售卖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形成了竞争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我们的顾客之一。
3、营销优势与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优势:天然与科学的种植方法;新农村的发展带来农村的发展;农民认识与技术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生活品质与健康饮食的渴望与需求量增大;等等。
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1)、农村与城市距离远,不便于货物运输;措施:现在我们农村自己出钱出力,修起了自己的公路,与城市连接更加紧密,便于货物运输。
2)、有些货物保存时间有限,以前农村保存措施虽然可以,但如果长时间没有商家订货,将导致货物囤积而坏;措施:现在农村在接受新技术,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存货措施,加上农民也懂得想办法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3)、品种多但是不奇,农村以前有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农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人的需求;措施:多于城市接触,了解城市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农村的种植范围与品种。
4)、与企业联手。达到双赢局面。
三、经营策略
1、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创新经营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治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创新经营(即营销组合的创新
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创新,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4组合。,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组合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第三,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和城市人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具体营销策略如下(从企业销售农产品出发):
㈠农产品营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蔚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新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新产品构想的形成、新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新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新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试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骨鸡、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鸡、麦类,但因为其颜色非凡,药用价值较高,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因此,新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㈡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
㈢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于体现某个销售者或某钟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并使之与其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借以促进销售的记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能够首先通过品牌传导给消费者,但品牌尤其是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它的市场影响力,是它带给消费者以信心,它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品牌的这种非凡功能构成了品牌农产品所特有的市场竞争力。任何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不能忽视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价格的基础,驰名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驰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吸引新消费者,留住老消费者的有利武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效率;品牌是促进产品扩张,促进贸易的有力杠杆。
⒈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创牌既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品牌。
⒉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
⒊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
⒋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⒌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㈣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
㈤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㈥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交易方式、治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营销模式
一、问题的引入
农户组织力问题和农产品销售问题是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被解决的关键。农业部统计表明,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数超35万家,入社农户逾二千八百万,占全国农户总数约一成。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崛起大幅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有效化解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小农作业的低协作能力和低运营效率的问题,提升了农户离散化生产模式与社会化大市场销售模式之间的矛盾。但随着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量的扩张,合作社之间的竞争压力陡增,并直接表现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之间围绕有限的农产品市场的争夺。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农产品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营销事业带来发展新契机。充分拓展网络资源来推行农产品销售工作,可以大幅扩张传统农产品销售架构下的农产品市场辐射范围,并通过大地理尺度的跨区域销售来扩大农产品的增值空间。为加强在农产品市场上的营销能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必要充分挖掘“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技术红利,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新模式并积极拓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增强合作社在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
(一)实施农产品网销平台的“网络化品牌”
在开拓网络营销渠道的同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渠道运营、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成本支付水平会上升;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专业合作社需通过增加的品牌运营领域的投资来提升农产品增加值,以有效弥补前述成本支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应当积极注册适合网络营销的集体商标,以适用于同一地域及同类农产品共同推广所用。随着城镇居户的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关注度远胜于对农产品的价格关注度。为此,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注册商标时着力突出其产品的天然、绿色、无公害等生态性特征,在品牌用语中尽量添加“有机”、“环保”等意蕴的词汇,以此来向消费者传递其农产品品质优良的隐喻,并满足当前消费者对生态环保的热切需求。通过实施农产品网络化品牌策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可以引导在线消费者避免网络营销平台上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稳步培育消费者对本品牌的认知度和喜爱度,进而增加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再者,考虑到关注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者多为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其丰厚的居民收入决定这部分消费者具有价格不敏感型特点。通过主打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策略,有助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升产品销售品质,
(二)推广农产品网销平台的“原产地标准”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农产品,其优势在于用较低的渠道维护费用即可向更为广大的潜在目标客户群销售其产品,其劣势在于农产品购买者无法通过网络来直接观瞻商品品种,从而降低其有效识别商品的真实质量水平的能力,增加了消费者在辨识品牌上的时间与精力的耗费。农产品的特点之一在于不同地域农产品的外观、质地、口感等指标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原产地”特征是支持农产品获取溢价收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可以以落实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政策为导向,以制定本地农产品品质标准为抓手,积极主导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活动的推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结合本地农产品真实品质调研的基础上敲定农产品品质标准,同步建立与之配套的农产品品质检验体系,并向合作社内部的成员农户及单位提出按标准统筹产供销的要求。考虑到农产品的品质控制并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家的职责,将消费者纳入其中可有效降低农产品品质控制成本。为此,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需建立农产品流通系统追溯体系,通过积极引入二维码等技术来方便消费者积极反馈农产品品质不良信息。为确保农产品品质标准得到严格落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应当强社内自律制度的落实,对于不严格执行该制度的成员单位给予责权相当的惩戒。
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络营销的渠道策略
渠道建设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自营营销系统的短板,由此产生的渠道运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售问题。为充分发挥农产品营销渠道这一沟通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桥梁的功效,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可从如下角度来优化渠道功能。
(一)推进“农超联盟”式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变现能力之要点在于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而传统的自营式营销渠道大幅抬升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渠道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成本,一旦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剧烈波动,将显著降低合作社抗风险能力。为此,专业合作社应当加强与超市等专业化渠道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力度,将连锁超市成熟的终端市场营销渠道运营资源整合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渠道运营系统之中,从而形成联盟合力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在农产品网络营销系统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统筹负责农产品在线营销系统运作和农产品的生产,并着力保障农产品的物理品质;第三方物流系统专门负责在线消费者订单的配送任务,着力提升配送环节的消费体验水平;连锁超市则主要承担“提货点”服务功能,为在线客户提供集中提货或分散送货到家等服务,着力解决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为终端用户提供便利化。由此形成的各司其职,按能分工体系,可以帮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减少在渠道领域的专门资产投资,使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可以集中资源来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其核心竞争力。
(二)打造“合作社+供销社”式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产品外销渠道由供销社“一统天下”,而网络时代的供销社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把控能力日渐式微。但供销社仍然是农产品营销方面的专业机构,将供销社核心渠道资产拿来并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所用,可迅速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合作社应当与供销社合作搭建农产品在线营销平台。其中,供销社分工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并可以利用其广布在农村和小集镇上基层组织的闲散资源来建设农产品收储中心和配送基地,以此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由农产品简单在线销售的电子商务1.0模式向以O2O为代表的电子商务2.0模式升级。专业合作社则利用自身更为了解农产品品质的特点和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专业生产人员的特点,专职负责新上市农产品信息和在线接待消费者,收集在线潜在目标客户群的私人消费信息并制定相应策略来满足客户需求。合作社和供销社在农产品网销平台建设上的合作,可将农产品的在线销售平台打造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价格机制形成中心,实现农产品在线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战略目标,尽可能将传统营销模式中的渠道利润留存在专业合作社内部,切实提升合作社农户收益水平。
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
(一)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销平台引流策略
以引流为手段来强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络营销系统促销效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络促销的精髓在于确立正确的促销思路,并以此核心促销思路为指导来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带来有效的流量,继而将该网络流量转化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盈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首先要明确其网络营销的目标客户群是谁,针对目标客户群的特点来挖掘其真实需求内容,然后在思考合作社的农产品可为客户带来何种消费满足感。在做好农产品营销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网络推广机构的推广服务来吸引流量,或者通过实施口碑营销策略的方法来引导目标客户群进入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农产品消费者的注意力持续走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需要聘请专业美工来完善其网销平台界面,使得该界面能够清晰、简明的表达其农产品核心特征。此举可让农产品网销平台可以紧抓消费者注意力,迅速明白该农产品对提升消费者价值的功效所在,迅速将网销平台流量转化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网销收入。
(二)农产品网销平台的促销手段选择策略
为促进农产品网销平台将其渠道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的销售成果,农产品营销者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来制定多元化的促销方案。对于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农产品网络营销者可以采取在线限时限量打折促销的手段,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农产品销量,并有效吸引潜在消费者注意力以提升本企业的农产品知名度。在实施降价促销策略时,农产品营销者应当选择稀有高价产品,以利用此类农产品高价格弹性特点来获取更多的降价促销收益。对于时间敏感型消费者,农产品营销者应当采取节日促销策略,利用此类消费者在节日期间空暇时间较多的特点来将在线农产品的潜在关注者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农产品营销者还可结合特定纪念日所产生的特殊消费需求来展开网络营销,例如端午节之于粽子及冬至之于饺子等,将消费者对特定纪念日的思念转化为农产品消费行为。对于情感敏感型消费者,农产品营销者应当制定赠品促销方案,在电商平台上介绍页面承诺的基础上还额外赠送给消费者赠品,以此来博取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销售者的情感认同度。农产品营销者还可采取积分促销策略,在营销者自建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MS)中增加积分项,为老客户提供积分积累服务,并配套制定积分兑换农产品策略,以此来增加老客户对本品牌农产品的粘度。
参考文献
[1]李爽.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6(24):76-77.
[2]李静.“互联网+”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6(7):143-144.
篇4
为了调研工作能顺利开展,调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2013年10月-11月)在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立调研主题,成立项目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制定调研思路、方法和手段;依托浙江省供销社和校友资源,联系社属单位及相关企业,沟通调研事宜。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阶段任务之一就是设计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现状与相关联动主体、大学生在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中的参与度、实施效果等因素,共设计17个问题。把调查问卷的初稿发给专业老师,由专业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出指导,把调查问卷进行小范围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的信息反馈,团队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后形成调查问卷的终稿。实地调研问卷也是先由系部相关专业老师审阅,听取企业指导老师意见不断提炼和完善问题。本阶段任务之二就是由调研组深入到各个合作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其成功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具体运作的关键点和难点等。第三阶段是总结阶段(2014年3月至4月)具体包括验证和处理两方面内容,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和探讨其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两项有效验证,即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销售公司和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经贸展销厅,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2调研说明
为了调研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情况,具体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出校企合作推进农产品营销的新模式,调研组积极联系学院主管单位———浙江省供销社,运用供销社系统强大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调研供销社系统及其所属企业50家(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学院校友企业12家(浙江富阳天依贸易有限公司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企业(浙江捷创进出口公司等)、经贸优秀校友企业(杭州卡邦贸易有限公司等),以下沙高教园区16所高校为中心,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赴浙江杭州、嘉兴、绍兴、湖州、宁波、丽水等11个地市进行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政府、供销社系统、各类农业企业、行业在农产品营销中所起的作用,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的农产品营销路径。通过这一路径,可以了解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增强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的意识,在供销社系统、行业的指导下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优质农产品,扩大销售面,助农增收。本项目拟通过调研,对于与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相关的主体实现齐心协力、多维互动、多方共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针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相关主体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3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二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认知度、学校及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实施效果、企业的合作程度、政府相关政策、行业的支持、了解消费者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具体模式的认同等。三是不同主体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建议。在本次问卷调研过程中,整个团队集中1个月发放与统计问卷,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483份,其中有效问卷461份。
3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发展迅速,校企合作也是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模式,它也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调研,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具有相当好的发展优势。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实践的良好方式。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寻求校企合作并不难,难在如何长期和企业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出品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就业环境服务。根据调研,我们发现:
3.1高校设立农产品销售处较少,大学生缺乏对农产品的认识由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只有12%的被调查者所在的院校有农产品销售处,再次探索,发现这些被调查者全都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大学生对农产品营销师、农产品经纪人等与农产品相关的职业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对农产品认识薄弱、技能匮乏而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学校应该为一些大学生普及农产品知识,让他们了解农产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根据不同人的观点对是否赞成开设农产品销售处进行了分析,其中89%的赞成,3%的人表示反对,8%的人觉得无所谓。根据调查图表显示,说明大多数人赞成在校内开设农产品销售处。
3.2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实际合作效果不理想囿于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足够有效的合作平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对专业教学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调研中发现,下沙16所高校仅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农业企业成立校中店深度合作,提供优质农产品,并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真实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平台。在对被调查者所在院校是否有营销实践平台的调查中,96%的被调查者说明没有营销实践平台,只有4%的被调查者说明有营销实践平台。因此,我们尝试把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实践平台可以在其他院校适当的复制。
3.3校企合作互动能力较弱,管理不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学校在管理上,面对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提出的要求,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共赢模式看,学校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受益匪浅,企业可减少渠道的开发,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校企实现双赢;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看,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可实现政府、供销社、学校、企业、农产品行业五维互动,使五个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4访谈分析
在本次访谈调研过程中,针对供销社及其所属企业,经贸校友企业,了解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运营等具体内容,在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过程中,分别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杭州捷创进出口公司、杭州卡邦贸易有限公司等典型企业举行了座谈会,就农产品营销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不同的主体角度出发,分别给出相关建议。
5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5.1农业企业与学院缺乏全方位的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成功运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育教学、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双方都获得了实际利益,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究其根本,缺乏利益驱动是企业不愿参与深度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
5.2高职院校服务农业企业的能力还不强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在和农业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专业知识和农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创造价值。
篇5
关键词:农业电商;供应;台湾;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大陆农业电商供应链状况
大陆跨区域化供应技术,以顺丰为例,其跨区域冷运服务围绕四网展开。
1.仓网:专注于冷冻,冷藏的仓储服务,配合顺丰的宅配,城配干线/零担产品形成基于冷运的B2B,B2C商业模式;
2.干线网:建立全国性冷网平台RDC,DC之前班车化互通,围绕西塔计划,实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内外部商流畅通;
3.城配网:基于冷运宅配网的建设,运力资源共享,整合客户资源,达到多客户共配目的;
4.宅配网:定位中高端食品客户/时令生鲜,通过干线/零担,仓储一体化服务,扩大销售范围,降低配送成本。
二、台湾农业产业链分析
(一)打造“产销供”一体化生态链
1.制定包装标准,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便致力于农产品的多样化营销推广及其包装技术的改进,并制定严格的包装标准制度。
2.建立产销经营组织,力推合作共赢机制
1980年以来,台湾大部分农场的生产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由一开始的“教育基层组织”逐渐向“产销经营合作”转变,以此调动信息技术等原有优势,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缩减农民与商、经销商之间的沟通环节,以便从中获取最大利润。
3.多元化股份制经营,努力发挥市场优势
涉及农产品业务的公司通常会多元化引入股份,以此来扩大自己在商品市场中的影响力,这种资金筹资的多元化更是有助于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产品生态链中,农产品运销公司不仅仅起着运输农产品的作用,他们凭借自己多年以来对农产品市场行情的了解,同时会开放一些增值服务、扩大公司经营范围,最终巩固了公司在整个行业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4.提高服务水平,引领农产品市场走向成熟发展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机构通过不断深化管理,集货分货、齐备货色、发现价格、清算货款、行情等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如:他们会协助农民多举办一些拍卖活动,以降低库存、实现农产品快速且大量销售。
(二)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升级进程
台湾的农场通过在生产准备环节引进良种,在种植环节上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在销售和服务环节中统一物流、配送及营销,整合整条农业产业链,来打造农产品专属品牌。
一方面,从种子、农药等生产准备,到种植过程,再到物流、营销等环节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另一方面,通过引入认股模式、推广农事体验服务和使用 “脸书营销”等多种创新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1.消费者互动参与农业产业链上游环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农业+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将大力促进新商业模式的形成。通过这种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互联、沟通、资源信息整合,消费者得以体验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2.农民得到体验反馈,相应调整种植策略
为打造出一个消费体验极佳的农场环境,台湾农会会要求农户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譬如,使农民对农产品的关注重心从数量转移到品质、品相等多方面。
虽然有些措施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良好态势发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因此,这不失为一种极佳的创新组合策略。
3.创新农产品推广方案,加强消费者体验满足感
台湾各大农会会不断创新农产品推广和营销方案,使文化、情感与现代流通等各元素相结合、同发展。 通过这些创新发展方式,消费者不仅仅能够亲身参与真实的农业生产等环节,更能跟农民充分沟通、建立近亲良好的关系,使产业链两端得到最直接的沟通交流,最终达到创新整合农业产业链的目的。
三、台湾农业电商及两岸差异与优势互补
而台湾的电子商务相比于大陆而言结构要清晰得多。这和台湾的地域面积较小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不需要去思考自建仓库,或者设立分仓。由台南到台北,配送过程都几乎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此外,台湾也进一步借鉴了日本的精细化操作模式,应用了“宅配”和“店配”两种模式
1.宅配
而也正是由于地域面积狭小,台湾的物流发展相比大陆而言更为精致。配送生鲜类产品的要求也相比大陆要低: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日即可到达。比如每年到了出海捕黑鲔鱼的季节,当地都会组织活动,当天早上把黑鲔鱼从船上拉上岸,一般到下午消费者就能收到黑鲔鱼。
2.店配
同时,台湾还充分利用了本身丰富的便利店资源。发挥便利店的中介平台作用。在台湾,便利店不仅是生活用品购买的场所,也都是生活方式完成的场所,无论是喝咖啡或者买演唱会门票或火车票,都能够通过便利店完成。而“店配”就是指物流将货物送达就近的便利店后,客户即可自行上门领取的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台湾的每条路上几乎都有大大小小的便利店,几乎绝大部分客户可以在几分钟内抵达离自己最近的便利店,并且,这些便利店都为24小时营业。这有一部分和大陆地区的O2O模式有着类似的地方,而大陆地区庞大的地理范围和人口基础使得这种模式很难开展。
以台湾的7-11便利店为例,它们将配送商品分为出版物、常温食品、低温食品和生鲜食品四个类别,配送中心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做出相应的配送操作。一般实行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分为3点、8点、15点三个时间段配送。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新媒体营销
在我国的农产品交易中,供需矛盾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产品的宣传不到位、购买渠道不够完善,是制约农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借助网络宣传的力量可以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让农户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一、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第二,农产品新媒体的营销意识非常淡薄;第三,新媒体的营销方式缺乏特色;第四,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缺乏系统性。
(一)标准化建设不理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较大,使得农产品呈现多样化,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消费方式,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核心就是品质,对涉及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中主要以散户为主,各家农产品质量存在差异,生产时无法采取规模化措施,直接体现为标准化建设程度不足。产品的品质难以打动市场,不利于品牌的形成,更不利于大规模地进行营销。
(二)新媒体营销意识淡薄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农产品的营销已经逐渐脱离信息闭塞、销路不畅的问题。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受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农户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对于新媒体的营销模式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部分人员不愿接受新的营销模式,被动地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新媒体营销投入的资金较少,难以充分享受互联网+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农产品新媒体的营销特色不足由于我国新媒体营销的起步较晚,因此各方面的管理还不够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户和企业未能充分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农产品实际营销时,存在不能全面分析农产品特色的情况,出现跟风模仿的情况,造成宣传农产品时缺少特色,无法体现自身竞争力。另外,农产品在新媒体平台宣传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营销行为难以使消费者产生功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四)农产品品牌打造缺乏系统性我国的市场发展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缺少打造品牌农业的意识,不利于建设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大部分地区依然在摸索中前进。同时,大部分农产品企业与种植户缺少品牌意识,欠缺相关运营经验,实际农产品品牌建设时没有融合品牌文化价值与消费者需求,非常不利于新媒体的营销效果,进而影响农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利于新型农业的发展。
(五)农产品营销人才欠缺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绿色化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甚至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也开始朝着保护环境、绿色、有机、生态、可持续等理念发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农产品企业或者种植者,因为过度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而对环保、绿色等发展理念不屑一顾。虽然企业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也无可厚非,但是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都属于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予以重视。否则即使获得了短期利益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污染的加重,其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简单的金钱就能解决的。所以,各农产品企业需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增大营销管理以及投入力度,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策略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决:第一,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体验;第二,因地制宜地打造农产品;第三,多方合作协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第四,大力培养农产品新媒体营销人才。
(一)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当前,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利用新媒体对农产品进行营销时,应该充分挖掘产品的质量,并根据消费者的体验,为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需要推动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其推动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引导种植人员提升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明确要求农产品各个环节的要求,实现行业标准化发展,切实满足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同时,大多农产品都存在保鲜期的问题,使用新媒体营销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尽量选择耐存储、保鲜效果较好的产品进行销售,从而保证网络渠道中产品的质量。
(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产品构成农产品通过新媒体营销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与农产品特色,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推进新媒体营销方式与传统市场营销模式的融合,实现提高农产品营销质量的措施。首先,准确定位农产品市场,全面规划新媒体营销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完成市场营销;其次,根据农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新媒体营销平台,深度挖掘产品本身的故事,结合网络受众群体的特点,做好宣传工作,对产品本身进行包装;最后,在打造农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农产品,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很多农产品更为适合当地市场。利用新媒体平台营销时,要合理运用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做好本土化的设计。由于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在营销模式的选择上需要做好区别处理。互联网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为农产品带来一定的机遇,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农产品的线上营销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同类型农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要想保证竞争优势,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销售渠道作为核心环节,其丰富性和畅通性,对于农产品的盈利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子商务农产品在进行营销设计时,还应该积极关注营销农产品的环节,积极进行合作发展,从而保证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后,电子商务相对于实体店的区别,还体现在售后方面,农产品需要在做好线上经营的同时,完善售后服务工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应该提升服务水平。
(三)多方合作协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对于企业而言,农产品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提升市场份额、引导消费及挖掘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合力,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时,政府部门要将各地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主动协调,引导各部门交流沟通,打造地标性农产品。发挥新媒体营销平台的价值,提高产品营销质量。同时,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质量的提升还需要科研工作发挥作用,营销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营销方法,根据农产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与方法。同时,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打破传统品牌建设的不足,增加农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切实提高农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重视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本身也会对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信息沟通的质量与效率,了解农产品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需要农户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尽管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在农村中发展起来,但仍有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人员,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加上人才匮乏的局面也制约着新媒体营销效果的提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牵头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的留守人员,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将相关的专业和技术指导人员汇集到一起,积极打造人才培养中心,为互联网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参与人员在获得技能的同时还能提升收入,不仅可以扩大新媒体营销的规模,提升经济效益,还能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是企业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所以,农产品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招揽、引进并且留住各类先进技术人才。其次,农产品企业还可与当地环保局取得联系,通过邀请专业环保人员来企业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宣讲,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同时企业还可将每次活动的内容汇总、升华、编撰成册,然后发放给员工进行学习和研究,彰显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单纯的人才引进还不足以支撑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还需以各种优厚条件以及合理的晋升渠道留住人才,提升其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起在此长久工作、发展的决心。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范化,提高其对公司的归属感。
篇7
关键词:京郊鲜果;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策略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的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在网络营销模式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仅通过互联网便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在网络营销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互联网优越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方面更是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将以京郊鲜果类农产品为例,探究网络营销模式的运行策略。
一、网络营销模式的优越性
所谓网络营销,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有效策略,它主要涉及到物流、仓储、运输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快捷性等特点,再加上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进步,已逐步实现了多样化与信息化,渗透于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肯定。当前,许多企业开始转向网络营销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体现了网络营销模式的优越性。一方面网络营销所面向的是世界各个国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市场更为广阔;另一方面这种营销模式具有互动性特征,能够实现客户与商家的有效交流,促进营销活动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网络营销模式下,生产成本及维护费用将会得到大幅度地降低,增加企业利润,是当前私营企业尤其是农产品类销售企业的最佳选择。
二、京郊鲜果类农产品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郊区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
虽然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郊区与城市的网络基础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由于市郊的农产品的生产地都需要宽广的面积,而且周围物也比稀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的架设制造了不小的困难,郊区的农民很难有效且快速的传输信息,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效果。
(二)农民自身网络素质水平不高
当前郊区的农民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多农民对于网络还比较陌生,他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与信息化社会相对脱节。即使是一些能够正常使用网络的农民,也难以真正利用网络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而且农民缺乏专业的网络营销知识,对于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难以深入了解,农民的自身素质如果不能得到提升,必定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
(三)网络环境不安全
当前的网络上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一些初次接触网络的农民,对于网络缺乏防范意识,很容易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比如一些计算机被病毒攻击导致密码流失,使辛苦经营获得的资金被骗,再加上频频发生的假冒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使农民对网络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打击农民网络营销的积极性。而且与农产品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虚拟的易平台之中所以双方很容易产生误会和纠纷,这时还没有一个特别完善的标准来判别,极大地困扰了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正常交易。
(四)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利用网络对农产品的交易需要农产品符合一定的标准化,利用统一的标准在网络上对于农产品进行交易会方便很多。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的标准制定还不够,一般农产品还是以小户小规模生产,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产出,并且农产品分类不明确,为农产品的标准化发展制造了许多障碍,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难以健康快速发展。
三、京郊鲜果类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
(一)完善郊区网络基础建设
想要使京郊地区更好地进行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必须要完善郊区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通郊区地区的信息通道,使郊区农民能够获得与城市之中同样的网络体验,以便能够更快的获取市场信息,以此来开展网络农产品营销。对于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不能仅停留在硬件阶段,同时还应该对农民进行一些网络营销的技术指导,并开发一些易于农民使用的网络营销软件,建立农业信息的相关网站,加强资源的共享,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资源进行利用,尽快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农产品营销的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网络营销效果。
(二)建立农产品物联网
因为鲜果类农产品的保鲜时间和季节因素,所以供应链对农产品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对于物联网的建立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鲜活类农产品所需的流通链,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品质。想要建立农产品的互联网,必须收集和分析农产品的供应链各个阶段的特征,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将各个阶段完成相互整合,使郊区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流通到大城市之中,缩短物流时间,更方便的对于农产品进行监督和管理,也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更容易开展。
(三)净化网络环境
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环境,只有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才能使农民更放心的在网上进行农产品的交易,同时也是消费者对于网络农产品的营销更信赖,如此才能不断的提高销量,达到网络营销的效果。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一些关于净化网络的方案,并借助公安部门的帮助,对于制造和要不病毒、虚假广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个让农民信赖的交易平台,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保障。
(四)提高农产品标准化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想要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真正得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对于京郊的农产品来说,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并加强包装、加工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借鉴先进的标准化网络营销手段,努力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水平,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在提高标准化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品牌优势,努力进行品牌营销,使消费者了解自身品牌的特点和相关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于网络农产品营销的信任度。
四、结束语
近年来不断地出现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和滞销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对于市场把握不准,以及没有良好的销售平台和营销策略。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能够使农民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农产品营销,需要进一步完善郊区网络基础建设、建立农产品物联网、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建立一个能够被农民所接受,被消费者所信赖的网络平台。网络营销这一农产品销售的全新形式将是对京郊农产品销售的重大改革,京郊地区的农民需要努力对这一变化进行适应和理解,并尽快加以应用,以此来提升自身农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盛凡.电商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07:27-28.
[2]高启助,程德通,李军龙.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4:148-149.
[3]胡计虎.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浅议——以坚果网上热卖现象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32-36.
篇8
一、特色农产品何以必须强化品牌营销
(一)品牌营销本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品牌包含名称、标识、内涵、目标、理念五个基本要素。品牌建设的目的在于将产品变为名牌,因此必须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能够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消费者更加注重某一品牌的功能与质量,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对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区分。品牌具有专有性和扩张性的特点,一个好品牌能够让消费者保持对产品的忠诚和信心。品牌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附加值,同时能够起到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品牌应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美誉度和普及度。品牌具有识别功能,是消费者将同类产品加以区分的标志,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好感,便容易形成对该品牌的依赖,从而有利于品牌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品牌是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加工与包装体现农产品的个性特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借助良好的产品和企业形象运用一定的经营方式和手段,通过制定总体的营销计划与目标,开展营销活动的长期行为。品牌知名度在农产品营销中起到关键作用,国外在设计营销规划时,注重品牌经营,并有计划地制定营销方案,从而赢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农产品营销中必须树立品牌战略观念,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农产品品牌,搞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二)特色农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品牌
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定的形象美誉度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必须有自身的特色。而反过来讲,一定的特色产品,当然也就必须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相应的品牌,没有相应的品牌,也就无所谓特色。特色农业顾名思义是指将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农业形式。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性差异较大,各区域之间可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发展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农业。从当前我国农产品资源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属于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比较丰富,且种类多样,但是,由于多数所谓的特色农产品缺少个性化特征,品牌意识不足,竞争优势不明显,因而,所谓的特色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最大化收益。就此而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显然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品牌战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特色农业成为具有相应品牌的特色农业并形成相应的市场价值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强化农产品品牌营销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并开展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企业维持稳定的价格,防御农产品需求导致的市场风险,从而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分,品牌成为消费者识别农产品的重要因素,同时消费者也可从品牌的包装等方面进行识别。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商品,同时对于维持稳定的消费群体,建立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再次,从当前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已不存在,为增强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实力,必须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包装、营养等方面的提升。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必须推进品牌建设,重视品牌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的开展,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品牌,现有的许多特色农产品就是很好的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等的应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多数特色农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等的出台,对整合特色农产品以及做大做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推进农业品牌营销作为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推行和实施。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尤其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问题上,例如品牌意识淡薄、综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品牌建设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一)品牌意识薄弱
从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主体来看,品牌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市场营销观念不足,品牌意识差。农业生产者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其思想意识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开展有直接影响。由于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小规模经营,其经营主体为分散的农户,这些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受传统小农意识观念的束缚,经营意识和观念难以满足品牌建设的需要。再加上有些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经营理念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部分农业生产者还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企业创建品牌是费时费力之举,没有认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价值。第二,主体经营者品牌建设实力不强。及时有些生产者意识到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在技术、管理、营销技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力不从心。生产经营者缺少品牌形象的营造能力,因而影响了品牌经营的有效开展。事实上,造成经营主体品牌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受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等条件缺乏,再加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足。
(二)品牌内涵不深
从特色农产品本身特点来看,品牌内涵不深。主要面临特色农产品的综合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文化融入欠缺的问题。首先,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我国农业产业在布局上并不合理,各区域之间的种植结构等较为相似,特色却分并不明显。且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地区特色不明显。尤其忽视了特色农产品的地区适宜性,导致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此外,农产品的深加力度欠缺,产品增值小。质量是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生命,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其次,产品科技支持不足。农业科技水平直接制约着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科技支持包含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农产品科技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技术设备等不能满足深加工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我国一些地区在开发特色农产品时,缺少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入,忽视了品牌内涵的提升。特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融入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的重要构成。忽视地方文化特色便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内涵不足,从而影响品牌推广营销。
(三)品牌推广不足
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过程来看,品牌推广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特色农产品包装形象差。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产品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宣传的第一要素。树立良好形象是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然而特色农产品包装往往被经营者忽略。当前许多农产品包装简陋,文字说明较简单,不能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品质等信息。包装上传递的信息量过少,不仅不能说明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长远看不利于品牌的营销推广。其次,品牌传播力度不够。宣传是任何产品营销的必要环节,特色农产品品牌效能的提升仅仅依靠产品的品质与形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宣传不断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国农产品在品牌推广中不善于运用媒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路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化的媒介宣传方式不应该被忽视。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应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宣传力度不够以外,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加大品牌的促销力度。从战略的高度去吸引资金、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再次,物流体系不完善。当前特色农产品营销已经进入网络营销与实体营销的双重营销模式。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超市营销,都需要完整的物流体系作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由三渠道模式为主,因而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农产品本身受季节和区域等的局限,流通环节的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流通环节的优化有助于降低产品经营成本,但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较为复杂,导致每个环节产生的费用和成本增加,拉升了终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坚持政府引导,提高品牌意识,增强经营主体实力
特色农产品营销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强品牌意识,农产品品牌意识的提高以及经营主体实力的增强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农产品品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农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合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要以身作则,转变观念认识到品牌意识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增强品牌意识,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二是,不断对农户进行引导,帮助农户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利用媒体宣传,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各级村、镇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农产品营销等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培训班等活动,加强农民对产品营销等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认识。让农民了解到品牌建设是增加收入的保障,改变先前的认识误区。同时,鼓励农户积极投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去。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引导,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由于对企业来说,为企业提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品牌,自觉走品牌发展之路。总而言之,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第一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合推进,政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调动企业、农户发展品牌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培养品牌观念和管理技能,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实力,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奠定基础。
(二)增加投入和监督,推进产品深加工,提升品牌内涵
面对特色农产品营销中出现的质量不过关和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通过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惠农力度,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同时帮助整合农业地域优势资源,打造品牌建设主体。其次,应逐渐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严格监控,把好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关。同时加大对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的执法力度,完善品牌保护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特色农产品营销秩序化、规范化进行。然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注重产品品质效益的发挥和挖掘。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培养优良品种,改善现有的农产品品质。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时不仅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最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需注入文化内涵,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着重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农业。通过将农产品与当地丰厚的人文乡土气息相结合,与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相结合,达到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总之,为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需要在产品的品质、科技、品味等方面全面提升。
(三)扩大产品宣传,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品牌传播力度
改进产品包装,辅以丰富的文字说明的同时,做到精细包装,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促销力度,通过广告、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手段,以及采取独特的促销手段等加强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在推广特色品牌的同时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例如人们对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推广品牌时可以融入绿色产品的概念。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网络营销的推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注重物流体系的完善,通过推行产地直购,优化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如马铃薯、百合等享誉海内外,资源丰富,物流量巨大。但是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畅通,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网络的发展落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顺利流通。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对于解决甘肃省农产品流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子商务物流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将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看作是本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本地区农产品贸易、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13年12月份甘肃省省上10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立足本省特色产业经济,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品牌,提升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尤其要做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促进农民增收。
2014年11月24日甘肃省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推动甘肃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甘肃省特色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这必将给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尽管电子商务及与其相配套的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甘肃农产品的营销、流通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遇,甘肃省内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种战略机遇的重要性,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者针对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所以,研究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模式可以填补我省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缺、可以完善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可以为今后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做出有力的支撑和铺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际上物流研究领域延伸到了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同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投资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各种农产品物流仓储保险、搬运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而且伴随着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农业发展的关注点将从生产环节转向流通环节,进一步必将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最初是以农产品物流的特性和支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为研究内容,然后将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优点长处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引导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最新的研究特点是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将电子商务、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在农产品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研究大方向。
国内学者蒙科在其《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中提到每年我国的生鲜瓜果蔬菜约有1亿吨在物流过程中腐烂掉,损失率大约是25%~30%,而美国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的损失率约为1%~2%;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到6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尤其落后,物流环节损失特别严重,物流效率更加低下,而且信息体系不健全,技术设备落后,导致物流成本更加过高。西南交大的张彤在《甘肃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思考》中提出甘肃省要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进一步拓展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和物流网络平台,不断拓展甘肃特色和优势农产品物流发展空间。吉林大学的安勤的《新疆干果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研究》可以对我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起到借鉴作用。
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研究,将全国或者特定地区如具体到某省市作为研究范围,但具体对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有必要做更多的、详尽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一部分 甘肃农产品市场规模及营销现状调查
主要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多种途径,对甘肃省农产品的总体市场规模进行考察,以便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前提。
研究目标:形成甘肃省农产品的总体市场规模的调查报告,为设计营销方案,选择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部分 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政策背景分析
主要内容:本课题将围绕省上《意见》中的工作,结合甘肃省农产品自身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领域中好的经验做法的总结和国内一些具体地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历史和经验的总结,剖析当前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研究目标:本研究将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形成政策分析报告,以便对甘肃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背景进行考察。
第三部分 国内外涉农产业电子商务模式考察
主要内容: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由信息流、商业流和物流三大主流支撑,这三个电子商务活动环节密切联系、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虽然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但农产品的流通最终仍然需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实现。因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已经成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关键因素也是本课题的难点之所在,如何解决甘肃省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问题,从而为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最终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商务模式,改善甘肃农产品流通问题和供需不平衡状况,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目标:参照国内外涉农产业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甘肃农产品发展实际情况,为甘肃涉农品电子商务选择可资借鉴的模式。
第四部分 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实践路径
主要内容: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经营仍主要以比较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为主,农产品虽具有地区特色,但质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协作。农产品流通往往受时间、空间、管理部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城市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本课题的重点将研究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这种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贸易,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产品的流通。
研究目标:结合前期市场调查与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方案。
本研究将紧紧围绕甘肃省政府加大鼓励本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当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农产品发展带来的机遇,结合甘肃省自身农产品的特点,探索出适合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稳健、快速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将综合运用文献调查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甘肃省和国内具体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完善方案。(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边胜男.美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J].新农村,2012(4)
[2] 任珏.湖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李宝军,王健林.甘肃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2)
[4] 罗海燕,吕萍.甘肃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10)
[5] 徐汉柱,朱向平.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探析.[J].物流技术,2014(2)
[6] 黄智杰.“电子商务”叩响“新经济”时代到来.[J].财会研究,2010(4)
[7] 安勤.新疆干果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10
关键词:新发展;黑龙江农业;网络营销;黑木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购买农产品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变得更好,吃得更好,这关乎人们的幸福感。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营销,其成为新型营销的核心要素,这种新方式是高速发展的,并且这些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致富,电子商务农产品的出现代表了农产品新的潜力和生命力,也代表了农产品市场化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需要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行业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处东北平原,对于机械化和大面积种植有着天然的优势。据统计,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40%以上,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同时,又因为肥沃的黑土地,黑龙江省产出的农作物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和信赖。因此,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农产品品质方面,黑龙江省有着独特的优势。黑龙江绿色农产品素来以质优、绿色、放心、安全而闻名全国,近些年来,黑龙江重点扶持发展“绿”等老字号绿色农产品,不断完善全国首个省级质优绿色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评估体制,而且已经发展出一个较为完善的食品可持续回顾质量追踪系统,提炼出“龙江绿”并且通过筛选制定出近70项食品衡量标准体系指标来加以规范和进行保障,力求使每个品种和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同时满足用户期望和市场需要,不仅要发展健康绿色农产品,还要牢记带动农民增收的使命。此外,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建设方面成果颇丰,已有十余个品牌价值超过亿元,有5个产品达百亿元,品牌价值总额更是可观。尽管有优质产品,但从黑龙江省各层级目标市场以及省外消费和流通的生鲜农产品来看,线上销售占比不高,近九成农产品是通过批发市场分销出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农产品分销售卖、增厚农民钱包、满足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网络营销新模式仅是通过各网络平台以超市为媒介配送到买家手中,还有一些零散个人卖家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农产品,并且黑龙江省物流保障体系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现代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缺少深加工产品
农产品消费市场其实是一个天生高度同质化的市场,越是基础性的食品,同质化越是严重。对于初级农产品进行售卖必然导致缺乏竞争力,致使投入与收入不协调。黑龙江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做惯了传统市场,转到网络营销没有看到市场需要的产品特点,不具备深加工产品观念,导致在网络平台售卖的都是初级农产品,与其他精加工的商品比起来十分缺乏竞争力,黑龙江省需要把农产品精加工提上日程。
(二)黑龙江农产品品牌形象缺乏个性化和品质化
黑龙江省一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农产品品牌优势农业资源还未完全得到有效整合,品质好的农业优势品牌资源由于没能很好地有效整合转化而不能成为好的农业生产品牌优势。农业农村部“百乡万户”调查普遍反映,农民不论是进行种植还是以水产养殖的方式去提高收入,收入都不是很稳定。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这些产品的不信任,以及高替代性。所以黑龙江省急需把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来,完善品牌形象,打造个性化和品质化。
(三)缺少专业人士的参与
网络营销工作是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切实保证企业信息化营销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转,开展网络营销工作需要企业有自己的营销技术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而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运营的主体人都是专注于生产的农民,既缺乏专业信息知识也缺乏管理的精力,即使学习,也难以短时间内吸收和运用,并且网络营销知识更新快,对于专注生产的农民来说很难把握。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及建议
(一)农产品精细化通过精细化加工技术带动特色农产品优化开发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年的成功经验。比如说美国,单就玉米这一种特色农作物就已经精深加工研制成3500多种特色农产品,日本仅老年保健食品的消费市场销售规模就已经超过了千亿元。而且针对农产品精细化加工已经不仅是好吃的和好喝的,日化也是不错的新方向,如日本石泽研究所备受好评的大米面膜,还未正式发售,就凭借着天然、温和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关注,上市后大米面膜成功获得了日本COSME国际美容大奖鉴赏中的面膜产品类第一名。农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加工业要跟一些国家相关科研单位企业进行长期密切合作,研发设计并生产出各类新的加工产品,把各种新的产品可能性充分呈现并展示传达出来,再和各种国际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结合,打造黑龙江省品牌化和多元化的高端农产品。
(二)明确定位,打造差异
随着产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网民面对众多高重复性的农产品进行选购的行为,随机的概率很大,进行网络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定位,针对定位群体,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打造差异点、记忆点,向广大潜在客户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产品及品牌形象。以东宁木耳为例,了解自身的特点:东宁黑木耳,形如弦月、色如玄墨、品尝起来层次丰富,对人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质检报告体现出东宁黑木耳粗纤维含有量和氨基酸含量比同类产品更高,同时还具有温养皮肤、清血脂的奇特功用。1.改变种养手段和品种筛选,在产品上制造差别特色品种有的会带有与众不同的外在差异,形成独特形态,这是这类地域特色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原因之一。人们总是对独特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人们一提到东宁木耳就想到形如月、色如墨。这一连锁反应,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潜在关键。2.外在形象品质化、差异化农产品市场的重复性是避无可避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直面“高度相似”问题。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不足,就要调换角度深入挖掘差异性,力争在其他方面如产品和品牌价值传递上挖掘出不同的内容。如东宁具有“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的美誉,而且东宁被长白山与完达山余脉三面环绕一面向海,林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黑木耳主产基地,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让产品和品牌在表面特点上做出变化就能够在众多类似的产品中取得先一步的进展,将表面特点差别化和深入价值具体体现,即内在品质外在化,总而言之对于表面特点个性化凸显、差异化定位,品牌和产品特征的突出都是重点,这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第一,建立品牌识别符号;第二,选准品牌代言人,做正确的广告;第三,用好的包装彰显价值和差异;第四,用差别来促进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通过终端美化打造差异记忆点。
(三)加强对网络口碑营销的运用
在数字时代,通过口碑传播进行品牌促销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并在科学和先进技术发展的今天也起到积极作用。口碑传播非常考验技术和技能,也能够测试企业的科技能力和理解用户的调研力。它能有效地将一条信息传达给世界,使人们信任。所以必须关注用户需求从而进行营销。口碑营销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道路也是很重要的。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是否可靠,取决于外观的新鲜度和口感的感知。人们往往很难从他人推荐中脱离出来,因此要加强网络口碑营销。
(四)完善销售渠道,加入直播队伍
农产品的比较,一个是产品,另一个是渠道。产品是名片,而渠道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30多年来的中国的营销过程就是渠道变迁的历史。无论农产品如何改变渠道模式,农业营销渠道都是生命线,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市场与大中小型超市的运输互通模式上。而提到网络营销,一般想到的都是淘宝、拼多多两个电商平台,以东宁黑木耳为例,东宁黑木耳网络销售渠道并不单一,淘宝、拼多多、抖音直播等多个平台都有它的身影,网络销售量近两千吨。随着网络直播的发展,不少网络商家纷纷加入直播的队伍。而直播原本就是一种经过后期合成的地方广播电视台在节目、播出同时也在进行的一种播出呈现方式。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开启,网红主播能与观众进行实时交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达到增长粉丝的效果。头部主播的发展,带动了粉丝观看直播的热情,从而粉丝转变成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直播可以直观地感受商品的价值,产生购买的欲望。网络直播这种营销方式入行门槛低,与传统线下门店的模式相比,投资更少,风险更低。消费者只需要注册并登录,就可以观看网络直播,带货的设备也比较简单,只需拥有一台手机,移动端下载App就可以完成线上交易。这一过程相较于其他模式几乎可称为“零成本交易”。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抢占的是消费者的屏幕时间,短视频平台做到了这一点,网络直播这种营销模式基于平台扩大了服务范围,通过简易化、娱乐化的方式将产品通过网络平台推销给消费者,从而大范围地成交。《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其中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为8.18亿,接近整体网民的90%。实体店销售只是针对当地的消费者,甚至更多的是针对某个社区的消费者。但网络直播带货面对的是短视频平台上所有的用户。在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出行的概率大大降低,通过网络平台购物的概率大大增加。2020年,抖音和快手均拥有约4亿的用户。由此可见,网络直播这种营销模式可以将商品分享给更多的观众,扩大了商品的市场。
(五)丰富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区别认知的关键,其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对企业或产品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所以要重视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中有一类是公共品牌,公共品牌有很多优点:政府主导,依托资源禀赋,标准化生产、优质优价、有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黑龙江省有很多区域公共品牌,所以在其他品牌形象打造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这些公共品牌形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行业研究、产品研究、消费者研究,提出品牌策略、视觉解决方案打造独特的市场定位,大力发展完善品牌形象,打造知名度和市场独特地位。树立品牌形象首先必须把住产品关,从质量和服务出发,质量是地基石,所有优势品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这块地基石过硬,在质量方面,企业必须始终领先于市场需求,领先于消费者需求。长期以来,农产品终端以商超、菜市场、水果店、地摊等为主,形象普遍脏乱差,产品包装和保养也十分粗糙。不仅使产品饱受诟病,还严重降低了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打造品牌个性化的本质上的差异,提升品牌调性,提升品牌意识,是品牌发展的必要道路,是塑造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阶段,是品牌辨析的重要要素。因此不仅要进行细致的调研研究,还要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品牌差异化体系,达到最佳的品牌辨析效果。品牌的个性化包装要敢于引进创新理念,建立完整的视觉品牌Vi识别系统,使品牌形象提升并形成良好的品牌声誉。在网络时代,我们要重视受众群体,品牌形象最终要树立在大众的心中。大众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取决于大众对品牌的印象,因此所有的品牌形象塑造工作都应该包括宣传和广告,以受众为中心,以受众为核心,重视受众的反应,使品牌与消费者形成友谊,建立持续性良好关系。企业也应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以此来让消费者改变对企业的认识。品牌的形成过程较长,涉及企业内外的人、物等多个方面,是一个三维、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一个完整的品牌需要一个精密细致的完善过程。
(六)加快培养人才的脚步
专业的事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网络营销之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走上电商快速产业布局、高速经济增长的道路的同时,人才的培养缺口也在不断增大,并已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产生了日益明显的桎梏作用,所以,要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至关重要,这代表农民要更新思想,不能再只关注土地,也要转变思想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成为现在解决人才难题的突破口,相关政府也要提供帮助,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大精力。不能仅局限于在高校培养人才,更要深入一线,帮助农民转变思想,培养其网络营销意识,完善农民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士的沟通渠道,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大力度对农村地区企业进行农村电商营销专业化网络人才素养培训,尽快弥补人才短板,培养一批农产品网络营销专业人才,这是电商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村地区电商的关键。
四、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下,电子商务的出现虽然使我国传统农业销售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农业走上网络营销之路势在必行,但是目前电子农业商务的快速发展所需时间较短,日新月异,并且如果互联网和目前具有庞大体系的中国农业相结合,也会出现很多新营销思路、新营销玩法,也将有大量互联网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与此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走上网络营销之路,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创新和创业打开新的篇章。所以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要在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才能准确进入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娟.科技撑起一片天力促乡村百姓富生态美[J].中国农村科技,2018(10):32-35.
[2]牡丹江新闻网.东宁黑木耳品牌价值蝉联全国第一[EB/OL].(2021-05-17)[2022-01-12].
[3]刘春延.富硒黑木耳硒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7.
[4]刘晓宇,杨柳.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