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篇1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 发生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69-01

1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1.1 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至6片叶时便能显症。在病症初期,会有褪绿虚线条点出现在心叶中脉两侧和基部,其形状为透明的油浸状,随着病症的发展,会逐渐扩散到整个叶片上。病株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浓绿,整株或顶部簇生,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发病晚的植株也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畸形。由于粗缩病属于病毒性病症,能够对玉米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若农户在种植期间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在防治上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治”的原则。(1)改善玉米生长环境。禾本科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病源,及时铲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栖息场所。(2)播种时期要适宜。适期早播能够增大苗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2]。春玉米播种适期应掌握在4月下旬至5月初,避免5月中下旬播种。因为此期播种,玉米苗期正赶上灰飞虱第一代成虫传毒盛期。(3)播前药剂拌种。播前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玉米种子50公斤,堆闷4―6小时,晾干后播种,可有效控制灰飞虱。(4)发病田喷药防治。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次。在喷药的同时可加入适量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玉米生长。

1.2 褐斑病

褐斑病是玉米病害中的常见病症,严重危害玉米的茎秆、叶鞘及叶片。病斑初期为油渍状黄白色小斑点,后变褐色或紫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随着病症的加重,斑点会蔓延到叶脉及叶鞘上,其颜色为褐色。而且,患有此病症的玉米其表皮会出现破裂现象,而且叶细胞也会出现坏死状态,能够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通常褐斑病的发病时期主要以7-8月份为主,由于该时期多阴雨天气,且具有较大湿度,易引发病症的生成,若农户未及时防治,可造成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待玉米收获后,农户需要及时对玉米的残体组织实施清除,并给土壤实施深翻,这样能阻碍病害的发展。而且,还要保证肥料的充足。通常在追肥时期,农户可按照10公斤-15公斤/亩的剂量对田地追施钾肥、磷肥和氮肥[3]。同时,农户还要做到三年以上的轮作,防治病虫害生长。种植密度也应做到合理化。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农户应当合理栽种,通常都会按照3500株/亩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不能过于密集,这样能确保玉米的生长空间充裕,保证营养与水分的充足。(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农户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

2 玉米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蓟马、玉米螟、粘虫等是玉米的常见虫害。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阶段的主要虫害,它们以成虫、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玉米螟:是玉米上的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在心叶期咬食玉米心叶,在叶片上形成排孔,造成“花叶”;为害严重时,心叶被咬得支离破碎,不能展开,抽雄推迟;后期蛀食茎秆,造成茎秆折断,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粘虫:又名行军虫,是一种突发性、迁飞性、暴食性害虫,食性极杂,主要嗜食禾本科作物。可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使其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1)药剂防治:针对玉米蓟马,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针对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每次1公斤,撒于玉米心叶内。针对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30―6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2)物理防治:由于玉米螟害虫喜欢光源,农户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者高压汞灯等方法,在田地四周设下埋伏,对其进行大规模诱杀。在防治粘虫时,农户可按照草把诱卵方式,或者在田地内放置黑光灯,对其进行大面积捕杀。(3)生物防治:根据食物链的原理,农户可在田地内饲养些害虫天敌,例如赤眼蜂或者实施食诱剂诱杀技术等方式予以防治。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减少害虫的数量,还能保护农田四周的环境。

3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能使玉米的产量得到保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使得农户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给予针对性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是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这样不仅使玉米的质量得到保证,而且还能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芝,周文伟,宋万友.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03):152-153.

篇2

【关键词】棉花;病害;虫害;防治

近年来棉花种植在我区迅速地发展,种植棉花已成为职工重要的经济来源。棉花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也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棉纱、棉布和服装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棉花还可以用来制造轮胎等的帘线、火药以及医药用棉等。因此,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广大棉农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棉花地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棉花病虫害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转变为主要病虫害,一些次要的病虫害也成为主要的病虫害,生产实践表明近些年来棉花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子。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棉花常见病虫害

1.1主要病害

(1)棉花枯、黄萎病。在棉田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易发生枯、黄萎病。一般在6月,棉苗4、5个真叶时发病,7、8月份现蕾到花铃期加重,造成病叶大量枯落,并伴有蕾铃脱落。多雨年份,夏季湿度大,气温偏低,枯萎病发病迅速,病株成倍增长,危害严重。 (2)棉花铃病。我国棉花铃病发生普遍,造成烂铃、僵瓣。多雨年份,长江及黄河流域棉区烂铃率可达10-30%,烂铃与健铃相比,籽棉重量减轻 40.8%,衣分降低22.8%,皮棉减少53.5%,棉花绒长缩短23.4%,强度下降49.3%,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铃期久雨高温是造成棉花铃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连续下雨3-5天或10-20毫米以上降雨3-5天,田间就会出现大量烂铃,8-9月份的雨量和雨日是决定全年铃病的关键。 调查表明,烂铃率随这个时期降雨而变化,雨日多,降雨量大,烂铃严重,反之则轻。黄河流域棉区,7-8月份正值第一批棉铃成铃后40-50天,汛雨集中, 温度高,湿度大,烂铃极易发生。长江流域棉区,秋季阴雨多出现在8-9月份,所以烂铃开始及盛期较北方迟,但因湿热环境持续天数较多,烂铃往往比北方严重。新疆棉区此期降雨较少,热量充足,因此正常年景不易发生烂铃灾害。(3)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由花期和结铃期肥水失调,营养不足,特别是缺钾肥造成的,一般在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

1.2主要虫害

目前,一代棉铃虫在棉田偏轻发生,截至7月中旬发生面积仅170万亩次,当前本地区正值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至二代卵孵化期,而本地区北部为二代卵孵化高峰期至二代幼虫危害期,在南部部分地区棉田外的小麦、玉米、 加工番茄和蔬菜田二代棉铃虫落卵量较去年同期偏高;棉蚜在本地区棉田中呈中度发生状态,造成部分棉田棉苗卷叶、流油,危害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棉叶螨发生面积达到186万亩次,也处在中度发生状 态,目前各地处于多点、多片发生阶段,虫口密度较去年同期略有偏高。

2.棉花常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气候条件变化

若春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棉铃虫、棉蚜发生;若7-8月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天气将有利于棉叶螨发生,同时也利于烟粉虱繁殖危害;若春季气温低,回寒天气多,利于棉花苗期病害发生。

2.2病棉清理不彻底

对田内的病组织未能及时清理或清理得不够彻底,使这些病枯枝、病棉留在田内,成为次年的侵染来源,导致病害的发生流行。

2.3不太重视病虫防治和植物检疫

滴灌技术的推广使冬灌面积不断减少,有利于棉铃虫安全越冬;加工番茄、复播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为棉铃虫转主危害和种群数量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棉蚜、烟粉虱等害虫提供了有利的越冬场所;田埂地头杂草防除不彻底,有利于棉叶螨发生;饲草面积增加,有利于棉盲蝽发生;连作时间长、田间菌量大、种植品种(系)多杂、抗性退化有利于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拌种措施不到位有利于棉蓟马的发生。大面积种植抗虫棉, 不利于棉铃虫的发生,但导致棉蓟马、棉盲蝽等其它害虫发生呈危害加重趋势;果棉、瓜棉套种为害虫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果树害虫药剂防治的同时杀伤大量天敌,导致棉田害虫自然控制能力降低。

3.棉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为了抓好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清除病源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始阶段,把由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1把好种苗关

苗床应选择病土在避风向阳处,可以直接用多菌灵对苗床喷雾杀菌,以利棉苗生长短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以及延缓枯黄萎病的蔓延速度。 棉种带菌是苗病发生的主要菌源之一,因此,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是防治棉花苗病的一条重要措施。可以播前晒种2-3日,或选用种衣剂包衣的精加工棉种,或用多菌灵拌种,或甲基立枯磷浸种5~6小时。齐苗后,最早发生的是立枯病和炭疽病,结合苗床浇水用多菌灵、或多锰锌、或甲基立枯磷泼浇。叶部病害选用多菌灵、甲基立枯磷喷蓖。整个苗床期防治2~3次。

3.2增施氮、磷、钙等肥料

据本地区对山地土壤元素的测定,除普遍缺氮外,土中含有效磷0.03%-0.05%,pH值4.5-5,土壤含磷低,酸度高。每年667m2林地,除施既1500-2000kg外,还需施磷酸钾或钙150-200kg,石灰100kg,以改善林地理化性质,特别是中和土壤酸性,以增强棉花地鞭根吸收能力,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3实行病虫诱杀

用新鲜人尿50公斤加入可湿性敌百虫0.05-0.1公斤配制成药剂,再用稻草浸泡24小时,晴天在棉花地逆风地中放数堆诱杀。同时施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蝻感染白僵菌而死亡。对于幼虫发生为害严重地段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另加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混合后进行防治。对于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乳剂,可施用含量为16000 IU/mg的Bt可湿性粉1OOO倍液。

3.4药物和人工防治

对于棉铃虫的防治,一定要根据选定的药剂,选择用药时机。如果说选用的是有机磷、菊酯类的农药,就必须是虫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开始用;如果选的是生物类农药,最好是发现蛾子的时候就开始用药:如果针对一些大虫子,就要选用一些毒性比较高一点的有机磷农药,像氯胺磷、乙酰甲胺磷,或者钾威盐等等,防治效果才会更好。成虫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啤酒瓶灯、杨树枝把、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叶面喷洒2%过磷酸钙液,驱避成虫在棉田产卵,卵和幼虫盛期选用Bt乳剂,35%甲辛氟氯氰乳油,25%棉神一号,辉丰一号,久效磷、灭铃灵、灭多威等兼治红铃虫、金钢钻、玉米螟。防治蚜虫可选用氧化乐果、敌敌畏、1605等。防治红蜘蛛可选用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功夫等。大力推广棉田撒施麦糠。棉田撒麦糠,具有调节地温、保墒防旱、防涝、灭草和培肥地力,促进棉苗早结桃、多结桃,一般增产10%左右。

总之,单一的治理手段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棉花的病虫害冶理强调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荻戈.发挥优势,再造优势,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J].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74-77.

[2]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063-1069.

[3]张平安,孙国山,米新强.桐柏山区棉花地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14-215.

[4]黄翠琴.棉花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1):44-46.

篇3

关键词:豫东;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06-2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为豫东麦区常见病虫害,常常造成小麦不同程度减产,本文根据豫东地区小麦常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也称立枯病,该病病菌为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

1.1 症状特征

小麦染病后,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该病主要感染小麦叶鞘和茎秆。在幼苗的感病初期,会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呈现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感病后期一般会导致感病植株基部的茎节腐烂,最终导致死亡。小麦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并沿叶鞘向上部扩展至旗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白穗”。

1.2 发生规律

小麦纹枯病病菌一般会以菌核或菌丝体附着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冬前发生期、早春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冬前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早春返青后随气温升高,病情发展加快,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株率和严重度急剧增长,形成发病高峰,小麦抽穗后病害发展缓慢,但病菌由病株表层向茎秆扩散,严重度上升,造成田间枯白穗。病害的发展受日均温度影响大,20-25℃时病情发展迅速,大于30℃即停止生长。

1.3 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2)合理施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3)药剂拌种,用1.5%三唑醇悬浮种衣剂30-45g拌种100kg;(4)在小麦分蘖末期,病株率达5%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150g进行防治。

2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禾谷类白粉菌的专化型,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发生该病可致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减产10-50%。

2.1 症状特征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组织受侵染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后逐渐扩大联合成大霉斑,表面渐成粉状,后期渐变成灰色或灰裼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2.2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最热的一旬平均气温小于23.5℃地区的自生麦苗上越夏,越夏期间,病菌不断侵染自生麦苗,并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也可以闭囊壳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越夏并不断形成初侵染源,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部、中上部或叶片组织中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的传播方式是借助气流传播,当传播到叶片上时,如果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就会萌发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即形成了附着孢和侵入丝,它会穿透叶片的角质层,侵入到叶片的表皮细胞,形成了吸器,同时它会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而后在菌丝中又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就会从叶片脱落,随气流进行下一轮的传播。当病菌成功越夏后,首先感染越夏区的秋苗,引起发病并产生分生孢子,后向附近及低海拔地区和非越夏区传播,侵染这些地区秋苗,越夏区小麦秋苗发病较早且严重,早春气温回升,小麦返青后,潜伏越冬的病菌恢复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扩大为害。

2.3 防治方法

2.3.1 选用抗、耐病品种

2.3.2 农业防治 越夏区麦收后要及时进行耕翻灭茬,除掉自生的麦苗;合理密植,避免过量使用氮肥,适当增加使用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3.3 药剂防治 通常于孕穗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施药,一般在早春病株率达5%时选用三唑酮(粉锈宁)防治效果最佳,秋苗发病较早且严重的地区应于秋季或冬前进行防治。生长期施药:用15%粉锈宁可湿粉,每亩有效成份8-10g进行防治。

3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又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分为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秆锈病三种。

3.1 症状特征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同时也会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呈鲜黄色、长椭圆形、呈虚线状排列,后期表皮破裂散发出铁锈色粉状物。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小麦叶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偶而叶鞘和茎秆也会感染此病。夏孢子堆橘红色、中等大小、圆形或长椭圆形,在叶片上散生。通常情况下,夏孢子堆少数可穿透叶片。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圆形或长椭圆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乱,成熟时不破裂。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呈深褐色、较大、长椭圆形,排列较散乱无规则。秆锈菌孢子堆的穿透力较强,能够穿透叶片,叶片背面的孢子堆大于叶片正面的孢子堆。

3.2 发生规律

三种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麦类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当夏孢子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15℃、叶锈15-20℃、秆锈3-18℃)和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病菌在病叶组织内生长,潜伏期长短因环境不同而异。条锈菌入侵后,当有效积温达到150-160℃时,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200万倍),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至4300m的高空,吹送到几百至上千米以外的地方进行再侵染。在高海拔冷凉地区晚熟春麦和晚熟冬麦自生苗上越夏,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的冬麦上越冬,完成周年循环。

3.3 防治方法

3.2.1 选用抗(耐)病品种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抗病品种,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3.3.2 药剂拌种 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25%三唑醇干拌剂140g拌种100kg。

3.3.3 大田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防治,越早防治效果越好,切实加强控制,防止其蔓延扩展,当大田达到0.5-1%的病叶率时进行全面防治,用量:每亩用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50-100g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60g喷雾防治。

4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也称为烂麦头、红头瘴,该病病原菌为镰孢属真菌里若干个种,如燕麦镰孢菌、禾谷镰孢菌等。

4.1 症状特征

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感病会引起幼苗的枯黄及腐烂,中、后期感病会造成小麦茎秆和小麦穗的枯黄及腐烂,其中,小麦穗部腐败的危害性最大。病菌首先侵染的是花药,接下来为颖片的内侧壁,一般情况下,小穗先染病,而后快速蔓延到穗轴,从而造成其他小穗的缺水枯死。

4.2 发生规律

赤霉病病菌在田间麦秸、玉米秆、稻桩等各种植物残体上以菌丝体越夏、越冬。春天田间残留麦秸、玉米秆上的病菌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度15-20℃、湿度80-100%)条件下产生子囊壳,成熟后吸水破裂,壳内孢子喷射到空气中并随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引起发病。小麦收获后,病菌又寄生于田间麦秸、玉米秆上越夏、越冬。赤霉病在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尤其是扬花期侵染为害最重。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与品种抗病性、菌源量及天气关系密切,品种穗形细小、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的品种较抗病,反之则易感病;上年发病重的麦区为下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小麦抽穗至灌桨(尤其扬花期)内雨日数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抽穗扬花期遇3d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将可能发生流行。

4.3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做好栽培避害管理:根据当地常年小麦扬花期雨水情况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多雨季节,适量增加磷、钾肥的使用,以达到培育健壮苗,防止倒伏的目的;(3)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一般第一次施药是在大田中10%的小麦抽穗至扬花期进行,前一年发生较严重的地区要进行一次补施。一般用量为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粉50g或50%多菌灵可湿粉50g进行防治。

5 小麦蚜虫

为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

5.1 症状特征

麦蚜一年可发生10-20代,以成、若虫越冬,来年气温回升,麦蚜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繁殖为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麦蚜繁殖迅速,至乳熟期达到高峰,对小麦为害最为严重。

5.2 防治方法

(1)调整作物布局,提倡冬麦和油菜间作,减轻蚜虫为害;(2)保护和利用天敌;(3)防治苗期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防治穗期蚜虫,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时,每亩用25%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6-20g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J].垦殖与稻作,1997,(02).

篇4

关键词:春小麦;栽培;病虫害防治

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者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1 栽培技术

1.1选用抗耐病品种 优良品种是高产小麦的前提之一。要求具备如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耐肥耐水,中矮秆,不倒伏,抗病,产量稳定;第二,早熟或中熟,分蘖整齐,花多粒大,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系数大。选准品种。选择弱春性矮秆、早熟、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的品种。如郑麦9023等。

1.2轮作倒茬 根病是土传病害,由于长期施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制,导致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实行轮作倒茬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轮作方式应坚持1~2年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棉麦两熟轮作,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制,小麦与蔬菜、绿肥等作物轮作均有良好的控制病害的效果。

1.3整地 小麦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通过耙地消灭明暗坷垃,达到地平土碎,又可进一步解决土壤架空问题,加强秸秆残体碎片与土壤的混合和接触,以加快腐解。耙好地后以长度100 m,宽度3.0 m作畦,方便栽培管理。

1.4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用50%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1%加种子量6%的水拌种,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 h,晾干后干拌种子量0.2%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增施有机肥 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增施有机肥,可为小麦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发挥小麦植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微生物间的竞争性,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可亩用4500公斤以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6适期晚播 播种期的早晚显著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据调查,播种越早,发病越重。播种越早,冬前有效积温愈高,植株群体加大,田间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病菌侵染早,侵染期长,导致病情基数高。适期晚播,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1.7精量播种 播种量对根病发生有明显影响。播种量大,小麦群体密度过高,通风透光条件差,有利于病菌的繁殖生长,合理控制播种量,建立合理群体,壮个体,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能控制病害发生。提倡精量播种。

1.8合理施肥 保持N、P、K的适宜比例,对控制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N、P、K肥比例失调的田块,特别是施N过量和晚施N田块,麦株旺长,组织柔嫩,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土壤中缺P甚至过量施P能促进根系发育,适量施N有利于发挥P的作用。增施K肥不仅有增强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而且土壤中缺K肥时,增施K肥还有提高N肥利用率的作用,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增施Zn肥,能够调节土壤pH值,抑制病菌繁殖。

1.9田间杂草 田间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不仅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利于病菌滋生与繁殖以及病害的发生与蔓延,而且杂草与作物争肥争空间,田间郁蔽,造成植株长势差,抗逆性降低。据调查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杂草密度为2.7株/m2的田块,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为9.92,病茎率为3.51%,而杂草密度为26.4株/m2的田块,病情指数达29.22,病茎率高达50.63%。不论用人工或化学除草,都可以明显地减轻根病的发生程度,而且冬前除草效果显著好于春季除草。

1.10田间排水 麦田排水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发病的轻重。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的麦田,土壤湿度大,病菌生长量大,麦子长势差,抗病力弱,发病严重;田间湿度低,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麦子发育正常,发病轻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根部病害的化学防治应以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要辅以田间接力喷药,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能有效控制冬前病害的危害,延缓并降低拔节期的发病高峰,药剂有效期一般可达4月上旬。三唑类杀菌剂有生长调节作用,拌种麦苗生长健壮,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增产幅度可达10%~20%。三唑酮、三唑醇以种子重量0.03%的药量(有效成分),烯唑醇以0.01%的药量洧效成分)进行拌种,另外,利克菌以0.1%的药量拌种都可有效控制病害。

篇5

1枣疯病

1.1发病症状

春季枣树发芽后,病状逐渐显现。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以枝、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成丛状为主要特点。枝条发病时,形成丛生的小枝条。叶发病时,嫩叶凹凸不平,叶边缘向正面略卷。花发病时,花柄伸长,为正常花的3~5倍,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变成小叶或小枝。果实发病时,果面着色不均,有斑点,失去食用价值,落果严重。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最终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

1.2发病原因

枣疯病的病原是植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患枣疯病的病树是枣疯病的初侵染来源,病原在活着的病树内存活,生产上经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和叶蝉为害传病。

1.3防治措施

及时锯掉病枝,清除病株,既可减少侵染源,又可治愈或延缓发病。将病树连根清除,可在原地补栽健苗。选用具有枣仁的抗病枣品种作为砧木,种植大平顶枣、大铃铛枣、三星大枣、金丝王枣等抗病品种。注意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及时清除枣园杂草,促使枣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采用具有杀灭病原和补充关键营养双重功效的低毒高效复配药物治疗效果显著。防治传病叶蝉,枣园杂草丛生,或问作芝麻、小麦、玉米,栽植松、柏、桑、槐等,有利于叶蝉繁殖及越冬。

2枣锈病

2.1发病症状

发病时,先从树冠下部叶背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有散生小绿点,渐变淡褐色病斑多在叶脉两侧发生,最后病部突起呈黄褐色,病斑破裂散出黄粉,使叶片变黄而脱落。枣果皱缩,含糖量降低,并影响树势。

2.2发病原因

没有科学合理修剪,使整个树体通风透光不好;种植户忽视土壤和树体杀菌防病;冬季不能及时清园,土壤不深翻、不科学施肥、不进行冬季灌封冻水、不进行冬季整形修剪;夏季高温多雨导致枣锈病发生早,菌源积累较多,加之生长后期温度、湿度适宜,诱发枣锈病暴发。

2.3防治措施

改善树冠内部及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增施有机肥,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力;清除园内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菌源;7月中旬发病初期,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600~800倍甲基托布津、克菌特或粉锈宁、扑菌特等防治,连续两次。

3枣缩果病

3.1发病症状

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清晰。随后病斑为暗红色,无光泽。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产生淡褐色l纹,排列整齐。果肉呈浅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并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味苦。后期病部转为暗褐色,失去光泽。病果则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直到脱落。

3.2发病原因

该病发生与不同品种、营养失衡、异常气候影响关系密切。北方枣区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病症,温度偏高,降雨量较多时发病早,8月中旬至9月上旬枣果着色期为发病盛期,如遇连阴雨或夜雨昼晴天气易暴发成灾。施氮肥过多,营养不平衡,缩果病发生较多。施肥量少,养分不足,缩果病也会发生严重。

3.3防治方法

在红枣青果期及枣果变色转红前后,喷施枣果防裂防烂剂及杀菌系列农药。枣果防裂防烂剂每支10毫升对水25~30公斤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43%戊唑醇4000~5000倍液对树体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喷50%的DT杀菌剂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雨后要用75%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枣菌必克或75%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7000~8000倍液进行重点喷施,睛好天气喷洒波尔多液,两者交替使用喷洒3~4次,对缩果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4枣裂果病

4.1发病症状

果实将近成熟时,如连日下雨,果面裂开一长缝,果肉稍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酸,不堪食用。裂果形状可分为纵裂、横裂、T型裂,一般纵裂较多,T型裂次之,横裂最少。果实开裂后,易引起炭疽等病原菌侵入,从而加速了果实的腐烂变质。

4.2发病原因

9月大枣成熟期降雨比较多;过多施用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钙、硼等微量元素缺乏;激素使用不科学。

篇6

关键词 南瓜根腐病;流行原因;症状识别;防治措施;黑龙江东宁

中图分类号 S436.4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45-01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陲,无霜期为150 d左右,年有效积温为2 750~2 880 ℃,年降雨量为500~600 mm,全县有5个积温带。近几年,南瓜籽大量出口,市场需求量很大,广泛用于保健、美容、榨油及食品,东宁县南瓜籽面积从2008年的1 666.67 hm2发展到2012年的5 466.67 hm2,南瓜籽生产已成为东宁县农民增收致富新的主导产业,2012年南瓜籽产量1 245 kg/hm2,收入15 300元/hm2,纯收入12 750元/hm2。但南瓜根腐病从2010年开始大面积发生,是目前南瓜生产毁灭性病害,2012年发病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严重制约东宁县南瓜产业进一步发展。

1 流行原因

一是重迎茬严重。近几年南瓜籽效益较高,南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没有进行合理轮作,重迎茬面积大幅度增加,南瓜根腐病菌源在土壤、病残体积累较多[1]。二是没有应用优良品种。一些农民自留种,造成南瓜长势弱,抗病力差,根腐病严重发生,一些地块甚至绝产。三是前茬长残效药害时有发生,一些农民在前茬喷施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种植南瓜,造成南瓜发生药害,尤其前茬为大豆作物,药害更为严重。四是在河套地、低洼易涝地种植南瓜,遇雨大量积水,不能及时排水。五是种植密度过大,多采取垄垄种,行距65~70 cm,株距大多数40~50 cm,有的株行距更小,保苗株数超过2.85万株/hm2,造成瓜秧之间严重遮荫,通风透光不良。六是种植时间不合理,南瓜幼苗长势弱,并且管理粗放。七是药剂防治时间过晚。植株发病严重,甚至死亡时,才开始喷药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

2 发病症状

东宁县在6月初开始发生此病害,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的则多数不能恢复而枯死;幼苗地表以下的根颈变褐腐烂,但不溢缩,病部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发展。南瓜根腐病以前常在幼苗期发病,近几年在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陆续发生,甚至在南瓜结果成熟期,南瓜根颈逐渐变褐腐烂死亡,严重影响南瓜产量和品质[2]。

3 侵染循环

南瓜根腐病病原为腐皮镰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活5~6年,成为主要侵染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中越冬。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然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低洼地、黏土地、连作地发病重, 高温、高湿有利于其发病[3]。

4 防治措施

4.1 选择肥沃地块种植

南瓜属耐旱怕涝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土质肥沃,产量高品质好。不能在遇雨积水、低洼易涝地块种植南瓜,且重黏土、盐碱地不宜种南瓜[4]。最好种植在漫坡漫岗向阳坡地,选择松软的沙壤、轻黏土,土质疏松透气,pH值为5.5~6.8微酸性土。前茬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大豆茬次之,忌与瓜类、甜菜、蔬菜作物重迎茬,轮作周期为2~3年。

4.2 严格安排种植茬口

玉米茬种植南瓜,使用除草剂含莠去津成分(阿特拉津等),用量大于2 000 g/hm2,对下茬西瓜、南瓜、黄瓜等均有药害,只能种植玉米、高粱。大豆茬种植南瓜,避免前茬使用过以下5类除草剂:磺酰脲类,如烟嘧磺隆(玉农乐)、噻吩磺隆(阔叶散、宝收)、氯嘧磺隆(豆磺隆);氯嘧磺隆(豆黄隆)种南瓜需间隔36个月、烟嘧磺隆种南瓜需间隔18个月;二苯醚类,如氟磺胺草醚(胺草醚、虎威)、三氟草醚(杂草焚)、乙氧氟草醚(果尔)、甲羧除草醚等种南瓜需间隔18个月;含有咪唑乙烟酸成分(普施特)种南瓜需间隔40个月;含有异恶唑草酮成分种南瓜需间隔18个月;含有异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成分种南瓜需间隔12个月。

4.3 选用抗病品种

应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5],如桦南大白板、甘育一号、南白瓜一号、哈白一号、内蒙古一号等品种,这些品种特点是侧枝少且弱,适合密植、产量高、抗性强,瓜籽横径12 mm左右,纵径22 mm左右,百粒重38 g,平均单瓜结籽300粒左右,高产。

4.4 确定适宜播种密度

采用高畦宽行(也叫大垄栽培)种植,即70 cm大垄,种1垄空1垄(1∶1)种植,播种规格(130~140)cm×45 cm,保证每株营养面积在0.65 m2左右,保苗1.5万~1.8万株/hm2。其优点是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率[6]。

4.5 选择适宜播期,培育壮苗

南瓜播期确定的原则应为“播在霜前,出在霜后”,在土壤耕层10 cm地温稳定通过10 ℃时,播种比较适宜。南瓜从播种至出苗需5 d左右,晚霜前5 d左右播种,幼苗出土后晚霜已结束,防止幼苗遭遇低温。第一、二、三积温带5月10—15日播种,第四、五积温带5月15—20日播种。

4.6 及时用药剂防治

南瓜根腐病一定要及时防治,在6月初就及时,发现有病害症状,及时用15%恶霉灵45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防治,7~10 d再喷1次,严重地块用恶霉灵灌根[7]。

5 参考文献

[1] 曾腊春,李腊生.南瓜常见病害的田间诊断与防治关键[J].植物医生,2010(5):12-13.

[2] 崔冶,孙胜伟,王秀艳,等.籽用南瓜烂瓜病及其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9(9):6.

[3] 林树坤.多籽南瓜的病虫害防治及采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10(11):49-51.

[4] 宋荣浩,杨红娟,马坤,等.西洋南瓜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瓜菜,2007(4):33-35.

[5] 吴志敏,王国庆,黄彪,等.大棚南瓜病害调查及发生原因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07(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