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管理体系;实验室;质量监督员;作用

中图分类号:U472.32

文献标识码:A

地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后,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活动是由各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去开展,虽然各职能部门明确了职责分工,也有一套质量控制的办法、程序,但是相关人员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这些程序是否确实有效,实验室的管理者需要组织一部分独立的人员,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活动或人员实施内部体系审核、技术核验、质量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使体系得以持续改进。质量监督是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不可或缺的质量活动。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往往只有一二人,对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监督管理会造成困难,质量监督往往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难点。为此,我们建立了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和兼职质量监督员组成的质量监督网,以便有效地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本文就笔者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质量监督的意义

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要求,对实体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的质量活动。质量监督是反映和衡量实验室体系要素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正确、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质量监督和内部体系审核不同.内部体系审核时针对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也就是针对实验室实现产品(数据和结果)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而质量监督是针对实验室人员的能力,人员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以及实现产品并满足要求的本领有没有,能否持续保持。

二、明确质量监督的项目和内容

实施对从事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人员(包括在培员工)的有效监督,既包括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过程的监督,又包括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监督。为便于操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明确了必须监督和日常例行监督的项目和内容。

一般来说,质量监督活动包含以下内容:

(一)抽样活动(包括封样作业)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是否符合规定的抽样方案;

(二)样品的准备或准备活动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三)样品的标识、实验状态标识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四)所选用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现行有效;

(五)所选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检测活动要求;

(六)所用仪器设备是否在有效周期内,其校准状态标识是否正确;

(七)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和有关作业指导书;

(八)实验室、工作场所的环境设施条件,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内务管理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九)所使用的测试软件是否正确且符合规定(在自动化测试时对此尤应注意);

(十)检测操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例如检测项目的先后顺序、检测方法、测试条件的确定、测试部位的选择等);

(十一)检测人员的资格及资格保持;

(十二)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及数据的处理情况是否完整,是否准确无误;

(十三)不确定度评定情况;

(十四)证书/报告的出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等。

三、聘任符合条件的质量监督员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4.1组织”和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4.3基本条件”的有关条款都明确提出了质量监督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监督的对象,即“由熟悉检定、校准或检测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从事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人员(包括在培员工)实施有效的监督”。

质量监督员由所在室(组)推荐、质量负责人审查、机构负责人负责质量监督员的培训、指导、业务管理和考核。

(一)担任质量监督员的条件

1.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检测的方法和程序;

2.了解检测工作的业务;

3.知道如何评价检测结果。

(二)对质量监督员的要求

1.质量监督既是一项技术工作,又是一项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对质量监督员来说,首先要熟悉有关法律,要了解技术,尤其要了解监督职责范围内的技术,要熟悉检测的技术依据及作业指导书,还要熟悉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其次,要了解质量管理。要熟悉检测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具体质量要求,要了解质量体系文件对质量监督员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并一丝不苟地执行。

2.质量监督员的职责是对检测的过程及这一过程的产品――检测报告的质量进行监督,这是一项工作量大、责任大的工作。

四、做好质量监督的记录

每次质量监督都应该实时做好工作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监督的时间、地点、项目,观察的情况以及评价和处理建议。

对观察情况的描述不应概括和笼统,尤其发现问题时,更应把问题的具体情况描述清楚,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应对监督工作记录和必要的纠正见证材料,应建档保存,以便年度管理评审时使用。

五、完成质量监督中提出问题的纠正

有关室(组)负责人需对质量监督员提出的问题以及评价和处理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在核实和确认问题后,落实所提出问题的纠正,必要时组织实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质量监督员应对纠正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参考文献:

[1]黄耀文.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07

篇2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 实践与探索

Intensifying consciousness, changing idea,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Wang Wenji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aboratory oper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t is also critical for the security of state propert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idea.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yrus Tang Hematology Center of Soochow University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从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实验方法日新月异,先进昂贵的仪器设备不断涌入,成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作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正常运转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准确把握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大多属于化学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等特点,在储存、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随意放置、使用会导致危险事故和环境污染,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对不同危险化学品分别进行妥善保管,专人专管。对易燃、剧毒物品实行领用管理,做好出入登记,确保责任到人。

1.2 实验技术安全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实验操作涉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实验等,步骤相对烦琐,需要使用各类生化试剂及仪器设备,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规范均有较高要求。如进行RNA操作,要有RNA 操作专区;使用离心机要样品配平,以防离心机受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动物实验需小心谨慎以防抓伤、咬伤。应加强操作者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切实保障技术安全。

1.3 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仪器设备是生命科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一旦发生仪器设备类安全事故将对实验室成员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管理制度对于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4 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生命科学实验室产生的许多废弃物属于特殊垃圾,污染性、危险性大,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主要包括(1)有毒物品,如EB、重金属、氰化物、丙烯酰胺、甲酰氨、有机溶剂、电泳凝胶等。这些废弃物要用专用容器进行分级分类收集,统一处理。(2)含生物细胞或培养液的废物,如病毒、细菌、细胞废弃物,带抗性标记的质粒类垃圾。含菌体量较少的废弃液采用消毒剂杀菌,含菌体量多的废弃液进行高压消毒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污染。(3)实验动物尸体或器官。高压消毒处理后送至有关部门集中焚烧。(4)实验耗材,如吸头、吸管、Eppendorf管、手套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应高压灭菌后丢弃;玻璃或金属制品需要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2 转变理念做好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是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强化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尊重生命,以保障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安全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包括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对师生的科普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也包括安全技能培训。

2.2 管理与服务并重

管理的目的是服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根本上是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单纯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管理与服务并重。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开展安全管理,坚持服务宗旨,体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实验室安全工作解难事办实事。从观念上明确安全管理是为大家解决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保障。

2.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工作海恩法则和墨菲法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自尊大,要避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监管是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制定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4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脱离健全的管理制度谈管理将是纸上谈兵,安全管理各方面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

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1)不断深入开展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2)大力倡导实验室安全文化,树立安全价值观念,逐步实现师生内在安全需求与外部环境安全的和谐统一。(3)以大局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整体效能,同时充分考虑到各个细节;结合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现状和特点,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保证能够落到实处。

3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3.1.1 实施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通过设置门禁严格把关实验室准入制度,对新成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新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考核后才可开通进出门禁权限。

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帮助成员接受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树立师生安全价值观念,使师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去做,包括(1)参加各类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2)邀请保卫处、设备处领导进行安全专题报告。(3)中心内部以幻灯片形式学习国家安全与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强化安全责任与义务,营造“安全在我心中,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

3.1.2 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对于安全隐患做到人人告知;对于安全违规行为“早发现,早纠正”,并有相应惩罚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内部通报,违规人员被批评的同时,也对其他成员进行了安全教育。

3.2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3.2.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落实安全责任人制度

目前中心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为:安全总负责人全面领导安全工作;各研究团队带头人直接安排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人为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指定专人为公共平台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必须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人,责任落实到人,中心与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管理责任、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签订安全责任书不是将责任推给个人,而是号召人人重视安全。

3.2.2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涉及诸多方面,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中心门禁管理办法”“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奖惩办法”“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从各方面将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2.3 加强日常监管

实行常规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进行实验室卫生安全检查;各安全责任人进行每月安全自查,及时纠正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保卫处设备处递交安全自查报告;保卫处设备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检查或专项检查,对于安全问题进行现场纠正。

3.2.4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警机制

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突发事件给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控制事态发展,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3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3.3.1 切实保障实验室技术安全

“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对剧实行“五双”管理;使用有毒药品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需要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性生物毒剂、转基因动物,须向设备处安全科申请,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甲醇、丙烯酰胺等废液分类收集,统一回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如移液管、手套等),有传染性、疾病的废物(如血样、尿液等)和动物尸体必须经过消毒灭菌的无害化处理,送至指定地点集中焚烧;尖锐废物(如针头、玻璃等)单独收集在锐器盒内回收处理;组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3.2 切实保障设备安全

“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对公共仪器采取分级管理:Ⅰ级禁止使用设备(高温烘箱、高压灭菌器),Ⅱ级仪器负责人操作设备,Ⅲ级负责人及授权人操作设备,Ⅳ级常用设备。Ⅰ级常用特种设备由专人管理操作,禁止他人使用;Ⅱ级仪器由仪器负责人统一操作;成员可对Ⅲ、Ⅳ级仪器提出使用申请,参加仪器培训、考核后授权使用,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操作仪器。分级管理有效保证了仪器的规范、安全使用。

“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规定仪器负责人职责包括编写仪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申请使用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授权;完成仪器状态、使用登记的每日检查;做好仪器的定期维护、保养、校准,出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3.3.3 加强安全防护建设

不断规范整个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火警感应系统,配备防火设备;安装洗眼器和喷淋器;自备急救箱,备好消毒液、创可贴、纱布等急救用品;设置门禁,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在各出入通道及公共平台区域配备数字视频监控设备,记录人员进出,监控实验室安全状况,对于违规行为及时调取录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结束语

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确保中心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管理与服务并重,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会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与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为创建平安和谐的实验室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田在宁.试论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2(2):198-200.

[2] 曲波,李庆章,高学军.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72.

[3] 刘凤莲.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36-137.

篇3

1 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不同的管理主体

虽然主要负责独立实验室的部门是医疗机构或者学校,但是独立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重心放在了临床方面,换言之,这些研究需要通过医院才能完成,然而医院的直接管理部门却是卫生部。学校与医院这两个场所等级是一样的,行业是并列的,但是法人却是独立的。由于该行业在会计领域方面的要求不一样以至于他们的管理职责也各不相同。

(2)经费来自各个不同领域

实验室主要的经费来源:①医院的经费是由其直属的卫生行政单位予以下发的,然后医院再负责将这些经费统一进行管理并起到督促作用;②科技部和财政部将经费直接拨到学校,再由学校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③与建设运行相配套的经费,其中包括医院单方面配套,学校单方面配套,及学校医院一起配套三方面,在对配套的经费进行管理分配时,强调谁配套的经费就由谁来负责管理这一准则。与大型医院的病理科与检验科的服务相比较之下,由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规模更大,运作更加市场化,而且还实行上门服务,且解答顾客疑问的平台更加完善等原因,使得独立医学实验室受到顾客的喜爱,进而有许多医院有意向与独立实验室进行合作,由于其更专业、规模更大,独立医学实验室专项负责医学诊断业务,这样医院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专注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由于上面的原因,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形成了非社会化的独立实验室,并且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上的反响也相当不错,在这之后也陆续涌现出了大批的独立实验室,但都不怎么成形,一直到本世纪初,真正有规模的、社会化的独立实验室才产生。

(3)任务交叉管理现象存在

医院临床研究人员在独立医学实验室成员中占大多数,他们不仅要完成原本实验室公共平台交代给他们的研究任务之外还得接受由各种上级部门安排给他们的专项任务,像来自科技部、卫生部等关于课题方面的研究。不管是由实验室公共平台提供的科研任务还是由其他部门安排下来的专项任务,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这些资源又有交叉管理的现象发生。

2 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室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经费来源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拨款单位,独立实验室对于经费方面的管理就有了不同的要求,但基本都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来制定的,深入分析医院、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各渠道下拨经费的经费管理制度,与独立实验室的现存状况相联系,由此制定出了《实验室财务管理制度》。而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又将其划分为《实验室大型设备共享管理制度》《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验室科研经费报销制度》《实验室材料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将这些制度上报到学校和医院做最终决策的部门,给予审批并且存案以备查考,使科研经费在项目管理方面得到合理运用,使用更加规范;只有订立实验室主任管理委员会规章制度,那么《实验室财务管理制度》才能顺利有效的实施下去。

(2)采用矩阵式模式进行管理

作为一种多维管理模式,"矩阵式"能够让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按照独立实验室会多个不同的研究重点将实验室的设备及人员分到相对应的研究平台上,而平台长负责管理,是从横向矩阵来看的,那么反之从纵向矩阵来看,由于国家任务的不同,所以独立实验室背负的责任也不同,根据不同的项目组将其划分成多个不同的专项研究平台,责任则由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来承担,而对于专项任务进行组织、统一管理、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是由每个项目组负责的。专项研究平台和公共研究平台由于任务的不同,故需要的设施设备、试剂也不同,需要分别向平台长提交预算,然后再通过平台长将其递交给实验室主任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进行讨论分析,一旦通过讨论,便由各自负责的平台长进行统一的采购与管理工作,不定期的对设备等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给出相对应的整改方案。

(3)财务人员由专人担任

为了使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能够将实验室的经费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的更加完善,财务需要专人去管理,且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在经由学校、医院的最高部门获批的情况下,为独立实验室编制更加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且总体要满足不同渠道的经费管理;所有人员专项参与公共研究任务及专项研究任务的经费管理工作,遵照各个相关单位的财务制度,始终坚持专款专用,且分类进行管理的原则,经费要经过严格认真的审核,经费支出必须合法、使用更加合理规范,以争取获取经费使用的最大效益;无论是专项研究任务还是公共研究任务,财务人员要全程参与其经费的预算及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且固定时间对经费的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加大经费管理的执行力度,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要及时给予报告,且形成一种制度。

(4)规范独立医学实验室经费使用

在国家科研体系中,独立医学实验室是最主要的一部分,而且一个国家的学术与文化的核心培养基地都集中于此。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看来,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则是技术方面的进步。国家把对教育,尤其是教育的投资可以看作是一场为期较长的且讲求原则与方法的投资行为。政府部门下拨大量科研及教学经费到高校及各类研究院。但是目前科研机构管理工作难度最大的课题便是对于科研活动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作为一项精英教育的医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它投入的成本要多,医学人才的产出与卫生人才的供给有直接联系,并且相应的卫生费用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独立医学实验室是集教学、科研、临床等为一体的重要的科研平台,精确核算实验室成本更有助于教学、科研监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并且在教学追踪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方面也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5)配比原则的应用及权责发生制方面更加重视

在当前看来,独立科研机构虽然是政府部门延伸出来的一个机构,但是与传统政府会计相比还是有许多通性,;例如使用资金依旧是采用基金核算收支进行控制的,核算的基础同样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方法。但是就权责发生制而言,在收付实现制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存在,它确认收入与支出的发生是按照货币资金的递减来确认的,从不把该项资金取得或者付出的真正归属期间纳入考虑范围,资金实际收到或者支出的情况记录成为收付实现制所确认的各项收入与支出的主要参考。另外,成本核算工作难度随着会计期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高,在独立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需要借助很多"实验耗材",像实验动物和试剂等,然而这些耗材肯定要先于实验需求之前就已经购买,我们需花费人力照看,并且花费资金去购买饲料喂养,为了将这些成本开支进行详细归纳计算,就需要借助人工来大量搜集这些费用,这无疑与成本核算中"成本一效益"原则相违背,增加了核算工作本身的成本,所以,在对高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时,高等学校成本的核算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篇4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管理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往往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常常采用实验教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物理实验室在学校的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好实验室建设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实验室建设与理论教学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室建设,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确立合理有效的实验室器材管理方式

目前,在实验室的器材管理方法上面,常见的管理方法有三种,他们分别是垂直管理法,双重管理法和多重管理法,这三种方法各有自身的缺点,也各有自身的优点。

垂直管理主要是指由学校的领导进行管理,实验室的主任负责具体的实验室器材管理事项,例如日常的采购、验收、保管和维护。这种管理方法在于责任非常明确,便于应对各种问题。

双重管理主要是指由实验室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同时院校的行政部门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使实验室器材的管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但也容易发生器材损毁事件,器材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相对低下。

多重管理主要是指由学校的领导、教务处、各室的主任分别进行器材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往往可以调动所有的力量,但是在器材处理上难以做到统一,在责任的划分上也难以明确。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为了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器材的潜能,除了配置必须的物理实验器材设备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可以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带领物理实验室的教师承担科研任务,使得物理实验室不仅是教学的场所,也是科研的基地。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第二,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是物理实验室的后备军,是器材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但由于青年教师知识面非常广,但教学经验存在不足等特点,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不仅使其能够快速掌握实验教学工作,而且在科研中成为中坚的力量。对于青年教师还应当制定培养计划,鼓励学习最新的知识,使其可以不断成长,成为未来的学科带头人。

第三,发挥中老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中老年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在实验教学时处于骨干力量,在实验室器材使用过程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应当充分调动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其教学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第四,实验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学校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建立配套制度, 强化管理力度

在实验室器材管理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加强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例如安全环保制度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建设等等。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器材操作规则,对此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我们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得物理器材教学计划与理论课的需求以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可以相适应,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做好定期检查维护。

第二,所有物理器材应当有详尽档案资料,并进行分类和归档。在做好实验室档案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器材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为基础,找出可能存在的题并予以解决。我们还应当充分做好器材设备维护,对于学生参加实验过程应当详细记录,并及时收集器材的各种信息,保证实验室教学顺利有效。

第三,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我们应当制定器材具体管理细则,使得实验室器材每项管理工作可以按照细则进行,让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在制作细则时,我们应当制作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可以操作的规章制度,例如器材检测岗位责任制度、教师管理器材制度、仪器归还制度、器材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等制度。除了建立这些制度之外,我们还应当建立辅助管理制度,例如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班主任听课制度、仪器设备检查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物理实验室开放制度等等。

四、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我们应当完善实验室器材安全管理保障系统,使得实验室器材可以处于安全状况。在进行实验室器材安全管理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并责任到人。定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在物理实验室中,实验室往往按不同的学科分为几个分室。在分室器材管理上既要具有共同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根据分室器材具体特点设置不同管理措施。例如对于电磁学实验室器材而言,电磁学实验室仪器如果不经常使用,需要根据电磁学原理进行保管,保证仪器安全。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树立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欣茂,黄家敏,陈飞胜.电磁学实验仪器的维护[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4):30-32.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实验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共识,同样也符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积极落实二级管理制度的同时,实验室的管理也必须适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以二级管理、重心下移为原则,进一步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精细化管理。

一、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下的实验室,在归属上基本是由学院主管资产管理的部门负责实验室财务及资产管理;系部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包括人(实验员)和物(仪器设备)的管理。

由于实验室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呈现出多头管理的特征,也就是说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员的管理是由多个部门一同行使管理职责,难免就会出现管理效能低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都有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背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了许多中专时期的管理模式,且大多数管理人员也都具有多年的中专管理经验,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也成为制约实验室二级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隐性阻碍。

二、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实验室立项与撤并缺乏论证与管控

目前,对于实验室的立项与建立,多数高职院校均按照二级管理的模式,由系(部)组织专人(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项目申报,经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申报立项实验室进行审核,在符合条件后,确认立项建设。但该基地的建立是否与专业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岗位发展需求,却很难通过简单的评审环节得出结论。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管理中心的教务部门并未充分参与,针对这一问题,教务部门等行政职能部门应会同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对实验室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跟踪,侧重以岗位实际需要为目标的建设原则,以保证该实验室确对本系本专业某一知识点或关键技能存在演示性、验证性或操作性、设计性方面的价值,避免重复建设或建设滞后。

另一方面,实验室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系(部)实际使用实验室和资产管理部门掌握的资料并不相吻合。一些老旧实验室已与专业发展方向脱节,且设备已没有投入使用或处于报废状态,但在资产管理部门的账面上仍然存在。所以,应建立一套实验室的退出机制,可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将实验室资产报表详细罗列成册,财务部门、教务部门、监审部门、总务与后勤部门以及基地所属系(部)共同参与对资产状态的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一套动态化的管理流程,以便对实验室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管控。

2.实验室仪器设备日常管理权责不明

与实验室立项与撤并相辅相成的工作,便是实验设备仪器采购管理。在二级管理体制下,部分高职学院实验室的建立是由系(部)按照专业面向的实际岗位操作要求向采购部门提出设备需求及项目立项申请,设备采购部门和监审部门一道根据设备参数制作招标文件,并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招标公告,经过比价、议价、二次比价、签订订货合同等流程最终购买到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之后,设备的配送、安装、调试等工作则按照相关采购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设备的日常管理也由各系指定的负责人和实验人员进行管理。但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采购部门负责还是使用部门负责?

在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方面,一般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但不管是司职实验资产管理的系部负责人,或是担任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员,他们与教师同属于教学层面的工作人员,其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在于设备的功能与利用方面,远不能胜任设备维护者的角色。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设备保修期内,系部资产负责人可与供货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在保修期过后,可依托社会化服务机构,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与之签订具体的设备维护合同,将实验室资产的维护工作外包给有相关设备维护经验和资质的公司或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利于把系(部)从设备维护这类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教学及教研科研工作。

3.实验室运行管理随意性大

在院系二级管理的模式下,实验室的运行基本由系部自行负责。一般情况下,系部会指定专人负责所属实验室的管理,每个独立的基地又由系部安排的实验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如果系部期初没有制定固定的实验室课表,会导致实验员无法确认本学期内到底何时何班级何项目在何实验室进行,故而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任课教师隔天就要到基地上课,当天才到实验室找实验员安排;或者直接电话联系实验员确定隔天的实验实训项目;或者直到开课当天才临时将该门课程的实践内容调整到实验室等随意性大、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完整的项目,应该是有计划、组织、控制的。课表其实就是个计划模板,而实际上实验室的课表在每学期期初就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中本学期所开设课程(含实践课时)的授课计划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表确定下来。实验室课表在安排过程中,系部要提前考虑到学生校内独立实践课程的安排,课表上也可针对某门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注明起止周数。

如短期内无法制定有效的,具有长久时效性的实验室课表,可以参考实训中心的弹性排课模式,例如:每周周三前,由下周需要使用实验室的任课教师向所在系部提出使用申请,各系部安排指定人员负责在收齐申请后,进行统一汇总(汇总时须参考下一周申请教师的理论课安排来确定排课时间)。之后,各系在周四将下一周实验室课表予以公示,并及时通知各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地点,且向实验员下发下周运行的各实验室课表,同时将课表发送至教务部门备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方便实验员在实验开始前就可根据课表,将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和零配件耗材准备好,便于实验实训的顺利开展;二是有利于学院和系部掌握实验室的实际运行情况,以便于落实授课计划的执行,使实验室利用达到良好的可控状态。可在实验室外悬挂统一制作的课表白板,方便师生了解实验室的开课情况。白板上可增加该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做到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高职学院实验室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摆脱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重心下移,也就是说涉及实验室管理的各个方面(人、财、物),都需要系部具有一定的自,根本目的就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将专业建设与实验室管理相结合,提升实验室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友舜,解洪伟,周军,赵丽亚.高校实验室分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233

[2] 孙富伟.浅谈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教学管理思路的转变[J].魅力中国,2010.17:217

篇6

关键词: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校作为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验室是现代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之一,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场所,为此构建开放型实验室,让实验室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1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开放型实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开放型实验室的利用率比明显下降,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开放时间安排不合理。实验室是面向学生和教师开放的,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实验内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来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和教师上课时间冲突,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还降低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二,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据研究和实验的对象不同,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分为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目前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没有建立统一的制度,导致不同实验室之间管理方法不同,无形中加大了实验室使用和管理难度。第三,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仪器设备是构成实验室的基础和前提,以期设备的质量是影响实验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校采购实验仪器设备主要通过招标的形式,这就导致实验仪器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仪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无法有效的发挥实验室的实验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设备比较昂贵,维修成本比较高,部分实验仪器不对学生开放,限制了学生可实验的范围;最后由于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使用人员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需要专业的仪器使用培训,这就导致部分精密的仪器无人会用,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第四,开放型实验室教学定位不准确。部分高校实验室并没有根据实验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对实验室进行明显的分类,这就导致实验室仪器摆放混乱,不同学科的实验器材混在仪器,不仅造成了实验资源的浪费,还提高学生实践的难度,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开放型实验管理模式制度改革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放型实验室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开放型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本文从开放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提高开放型实验室的使用率、规范其使用制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2.1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针对实验的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高校需要对实验仪器进行分别的管理,并建立不同学科的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如每个实验都配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好实验材料的领取和使用记录工作,及时补充短缺实验材料,保证实验的稳定进行;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错开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时间,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等。

2.2完善开放型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设备等方面,为了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实验室,需要高校逐渐细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规范日常使用条款,避免各种突发问题的产生,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研究中。首先在开放时间上,原则上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是全天候的,能够使学生自由的选择课外时间进行研究,但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宵禁时间,实验室的开放可以以学校的作息时间为准,既能够爱护和关怀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能够空出时间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实验室管理人员还需要提前张贴各实验室的空余和使用情况,避免出现同时占用的情况,合理错开学生自主实验和教师实验教学的时间冲突,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其次在开放内容上,开放型实验室涉及的可实验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计算机应用、生物化学等学科,充分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研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开放实验内容,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的知识,第一时间内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进行各种综合性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实验竞赛项目,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勇于创新,通过竞赛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性,使学生具备更加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实验设备管理上,根据高校实验室建立标准,实验室需要配备各种常用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函数信号发生器、万能电表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实验需求。此外实验室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实验材料消耗品的使用情况,保证每一种实验药剂的领取和使用都有详细的记录,并做好安全贮藏、废弃物处理工作,避免发生实验药剂泄露和污染情况。

2.3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管理人员制度

开放型实验室建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服务,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其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实验室的管理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为学生的各项实验活动能够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管理人员方面,完善管理人员聘用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后实验管理人员还可以从学生中进行挑选,学生在通过审核后,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起对实验室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既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又能够加强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了解和使用。

3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实验环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正视和改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制度中的弊端,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改革,是当下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开放型实验室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满足现代市场发展的需求。实现开放型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实验环境和实验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研究的积极性和热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开放型实验室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其管理制度,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学生发展现状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贵才,杨九民.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2]王睿.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使用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

为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育部于2005年5月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2007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补充通知》为继续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评审工作,该补充通知对进一步规划布局,建设总量、建设范围、建设方式等进行调整,至2010年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学科和实验教学中心类型齐全、区域和学校类型分布合理的实验教学示范体系。

为此,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积极应对,深入分析其建设的意义,充分认识和了解本院现今实验教学的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并继续进行建设和完善。目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已于2007年评审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08年10月评审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一、明确建设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不再是窄口径的专业型人才,而是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复合型人才。于是传统教学方法中重书本,轻实验,重灌输,轻启迪的不足已引起了各财经类高校的重视。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心理学把实践能力定位于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表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主要指学生个体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我的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地区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规划建设内容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充分理解学校所提出“三创”教育模式,即用“创造、创新、创业”新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实践教学基本理念是:“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提高能力,促进创新”。“夯实基础”旨在强调要为实验教学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强化实践”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模拟、到实习教学中的实习、再到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亲身实践。“提高能力”旨在为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促进创新”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能力。学院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学院树立“大实验观”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架思路,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一体三地,两翼齐飞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搭建实验教学体系平台,构建基础平台型实验,专业综合型实验与创新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基础平台型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学科基础性实验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基础。专业综合型实验运用模拟教学软件模拟经济与管理的实际运行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运行的基本过程,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研究创新型实验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创造和创业意识及能力。实验教学以基本实践技能训练为基础,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台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战能力为目标。一体三地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包括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学生自主性社会实践。其中专业实习是综合性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在暑期进行的由教师指导的有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而学生自主性社会实践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社会实践的激励体系,从制度、经费等方面都积极给予支持,其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院目前已有30多个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一方面,支持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活动是实验中心的传统功能之一,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利用实验中心开展科学研究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将开放实验和实践中部分课题延伸为大学生业余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配合学科建设,为科研提供支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设计创新性实验。

(二)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与开放的实验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验与自然科学类实验有很大的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隶属的文科体系专业实验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中的具体实际。经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验中心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各类实验教学仿真软件,涉及了经济与管理各个相关专业,如证券期货外汇教学软件、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教学模拟软件、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教学模拟软件、国际结算业务教学模拟软件、物流管理教学系列软件、ERP教学软件、物业管理仿真软件、项目管理Microsoft project2007、保险精算软件、审计软件、财政与税收软件、旅游管理软件、营销系列沙盘、运筹学WinQSB、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人力资源测评软件以及SPSS、EViews、Stata Gauss、Limdep/Nlogit、OxMetrics、Lisrel、GAMS等统计、计量和规划建模分析软件。拥有如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等20个大型中文数据库和BVD全球金融、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数据库、EMIS等20多个大型外文数据库。满足了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同时武汉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行完全的开放式教学。开放实验可以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也可以由学生自立课题,独立提出实验方案,向老师申请进入实验室。由于是开放实验的步骤不会受到束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从中得到最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在设计实验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又使创造思维得到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锻炼。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实验中心拥有网上预约系统,学生可以从网站上看到一周内实验中心所有实验教室的基本信息,包括房间号、实验室名称、可做试验项目、开放日期、提前天数、剩余座位数、收费标准。然后可直接在网上进行预约申请。实验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审核预约申请,并做出相应的审批回应。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中心的网络平台查阅教学大纲、课件以及实验课程成绩查询,便于学生预习和课后学习。此外,为了给学生与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实验中心配备有FTP服务器,提供各种常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学习参考资料、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各种素材等,学生的实验课作业、实验报告均可实现在线提交。

(三)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实验队伍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验中心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科学研究进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关键。实验中心多数教师有出国访问及教学进修的经历,多次参加全国高校实验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与全国各高等院校实验中心进行学习和交流。实验教师扎实的理论根底、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广阔的学术视野,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构成了中心实验教学的核心竞争力。

(四)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

实验中心现在采用的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院长担当,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常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各实验室人员负责所在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心统一聘任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统一购置使用和管理教学设备及设施、统一购置使用和管理教学软件及数据库、统一核算实验教学经费收支、统一管理实验室用房。

实验中心拥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考评方法。管理制度有:《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器材借用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守则》、《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与管理条例》。而相关的考评制度有《实验室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开设实验课程奖励制度》。各种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

从2007年申报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到2008年申报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我们围绕着“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当然实验教学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成果丰富。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创新成果丰富。我们使用的很多仿真教学软件如审计、税收等都是现在很多审计部门以及国家税收部门正在使用的,学生能在课堂中能真实的了解到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沙盘模拟实验模拟一个企业的整体运作,包括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等方面。使学生们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体验团队协作精神,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三创”精神与能力,学生获得了全国挑战杯金奖、数学建模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组织了多项全国性和其他各项大型活动,发表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展现出了学生优异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发现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一不可,两者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只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才能具有动手能力,才能通过现实情况的模拟了解现实经济与管理的基本运行情况;只有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了解真正的现实,才能锻炼出在现实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校经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要不断地加强,逐步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优化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与国外实验教学方面的交流,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向其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习,吸取他们的建设经验,同时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加强与完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与现代化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行切实有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管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实验中心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翟玉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1).

2、杨英强,俞忠,陈跃兵.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7).

篇8

关键词:高校;实训室;运行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训室和企业两大途径进行。艺术设计实训室既要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又要能体现企业工作的现实要求,实训室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实践平台。但目前对于高校艺术实训室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运行管理效果,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缺乏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式和科学的运行管理方式。

1高校艺术专业实训室运行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各国高校艺术专业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相继加大对艺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很多高校在硬件设施上基本都达到较为先进水平。但在实训室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却沿用一些陈旧模式,使实训室没有发挥到应有的重要作用。具体问题与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面向范围窄,使用效率低

艺术专业实践课程种类多,开设的实训室的类型也多,但很多高校各个实训室只针对对口的课程开放使用,只允许师生在规定教学时间内使用,对有教学安排以外教师所进行的科研活动或商业项目也不支持使用,并且很多实训室规模小,设备有限,能进行实训的项目有限,使实训室的使用效率低。妨碍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不利于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或限制了师生承接一些锻炼性强调实战性商业项目。

1.2管理模式落后,未能体现特色性

高校一直是以学科专业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原则来组织实训室管理的。然而,根据调查,大多数高校艺术实训训室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归属不明确,实验室没有明确归置到艺术相关系部。而由于艺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侧重点不同,艺术实训室的管理模式与其他专业实训室的管理模式就会有所不同。各高校应根据艺术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科学设置艺术实训室运行管理机构,有助于理顺管理的层次、结构,理清管理职能。只有这样,艺术专业实训室才能发挥艺术实践活动的特色要求。

1.3管理人员职责简单,人员管理观念落后

实训室管理职责范围简单,管理人员只负责管理看管仪器、设备,对实验器材与设备性能的先进性不了解,不能跟课程实训教师共同参与实训环节。并且很多高校采取一个管理员同时管理多个实训室,管理人员较少,难以形成规范管理的形态。

以上是很多高校在艺术专业实训室管理上具有的通病,而这些问题与不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么高校建设具备最新科技技术仪器与设备的实训室,就不能物尽其用,从而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专业实训室运行管理模式,是很多高校当务之急的需求。

2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专业实训室运行管理模式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问题与不足,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专业实训室运行管理模式。

2.1提高艺术专业实训室的综合利用率

艺术设计具有综合性,不论是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哪一门课程,很多课程之间都具有连续性或递进关系,互相存在某些逻辑联系。所以有些课程,不能单独在一个实训室完成的,可以分别在不同实训室完成。例如《书籍装帧》课,课程前部分需要在电脑设计实训室设计制作,后半实物制作部分,则需要进行打印、装帧,则需要在广告制作实训室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得到全面实践,对设计流程有全盘直观的了解,也对电脑设计效果与最终实物之间存在的不同有确切认识,对以后进入社会行业进行该设计时,有一定把握。

每个实训室,不能只完成单一的实训课程,而是多个实训室根据课程的需要,交叉使用;另外,也可与社会行业接洽,获取一些项目,利用实训室现有仪器和设备设计制作,即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也能利用实训室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2.2建立多个艺术实训室各具特色的管理规范

同时,不同的设计专业又有其各自特色,在对实训室的需求方面,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因此在管理时,应对不同实训室,根据其特色进行不同管理。例如,有些实训室设备或仪器价值昂贵,如三维特效电脑实训室、高级效果图实训室、艺术摄影室等,需要在安全方面制定严格管理措施,在使用前及使用后,实习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坏损与丢失情况;使用时间方面也有按教务安排执行;而有些实训室主要注重借助场地进行模拟方面的实训,如广告制作实训室、二维动画手绘实训室、模型制作室,其仪器设备价值并不高,但学生使用频繁,特别是有些综合制作课程,学生经常需要在课内外时间抓紧完成,这类似的实训室,则在时间、设备、安全等管理制度上,有一定的宽松度。

所以,艺术专业实训室,要根据各实训室的场地、设备配置、使用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不能统一标准。

2.3让实验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社会上艺术行业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很多借助于设备仪器的性能更新和设计材料的换代,因此在实训室建设时,应经常对实训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更新他们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知识结构与操作能力,使实训室管理人员除维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外,并具有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该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中,协助教师工作学生认识仪器设备的功能作用,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拓宽硬件知识。

3结论

目前,用人企业对艺术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选择时,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实践技能,达到设计行业岗位要求,才能顺利就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教学场地,它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积极探索实训室的运行管理模式,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高校培养人才和提高自身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医药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

医学院校的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是管理的分配问题,管理人员方面分别有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管理制度的制定,而管理分配指的是化学实验室中实验器材与化学试剂的管理,本文通过对管理人员与管理分配两方面的作用理解分析医药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1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相关问题

化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医药学院设计的化学实验顾名思义是涉及到医药方面知识的化学实验,里面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有毒试剂或者一挥发的试剂,所以对于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1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医药学院的化学实验室管理不仅仅打扫清理与定时值班那么简单,还涉及到实验器材的保养与维护,化学试剂的储存与分类管理等,这些工作就会设计到必要的化学相关的知识,比如有些化学试剂容易挥发有些化学试剂属于危险气体等,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虽然有教师指导,但是在学生太多的情况下教师难免会顾及不到,这时实验室管理员就要承担起指导学生实验的责任,所以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精通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在实验时对同学产生指导的作用,作为一名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应对紧急事件的素质,化学是一门严谨中带着危险的学科,特别是化学实验,所以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实验中学生的安全,对此进行系统的培训。

1.2管理制度的实行

医药学院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往往不是由某一个人进行的,而是由一个团队分批的管理,针对化学实验室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管理,每一个化学实验室都会安排一名具有实验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这个管理团队里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在管理上为了避免管理人员由于疲劳引起的疏忽导致化学试剂的破坏或者化学仪器的损坏,所以每一个实验室都会安排两个或者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轮换管理。通过对以上两种管理人员的分析建议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与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将管理人员的培训从一个层面转移到多个方面上来,全面综合的培训管理人员,避免实验室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依赖,当管理人员发生辞职或者请假情况时没有人可以顶替。

2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分配问题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分配涉及到的问题是实验器材的管理与维修以及化学试剂的分类存储与保护。2.1实验器材的管理医药学院的化学实验对数据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对于化学器材的维护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化学器材的清理与维护,还需要对化学器材的数据进行定期的测试,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实验器材要进行维修或者淘汰处理,以免在化学实验室出现数据的误差导致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室中会涉及到贵重器材的管理,对这些贵重器材不仅要保护它不受损害还要注意避免器材遗失的管理,对贵重器材进行实名责任制的管理,在器材登记册实名标出负责人员,如若出现遗失的问题将追究个人责任,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涉及到易碎器材如玻璃仪器的管理时要注意器材的存放规定与注意事项,保证器材的完整度与使用寿命。在学生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时必须要有专业负责教师登记,防止因为教师的疏忽导致实验器材损坏的事情发生。

2.2化学试剂的管理

对于医药学院的化学试剂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不仅仅是注意化学试剂的存储与保护,更要在实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在上实验课时除了任课教师进行监督以外,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参与监督,将实验所需要试剂的注意事项详细的讲解清楚,有些试剂容易挥发,有些试剂属于有毒试剂,有些试剂含酸性比较重或者具有腐蚀性等。(1)将所有的试剂按照类型分类并且逐个贴上标签,将每一种实际都密封好,危险试剂贴上显目的标签。(2)针对每个实际的性质按不同方法储存,对于易挥发的实际进行密封处理,并且放在常温通风的位置,避免阳光照射。(3)对于试验后的回收试剂要做妥善的处理,易燃易爆实际分开储存并且由学校统一收集送往有关部门做无公害处理。(4)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每种实验试剂的领取数量与使用数量做好登记,并且对回收试剂的处理做好记录,防止试剂遗失而管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发生。

3结语

实践学习是各高校运用越来越广泛的教学方式,而实验室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普遍,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它不仅影响着实验结果与课程进度,对教学的质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实验器材与实验试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让实践课程发挥最大的效益,在进行化学实验室管理是要严格遵循管理制度与管理注意事项,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对相关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让实验室更好更安全的运行。

作者:吴玉红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铭祥,林晓,陈嘉曦,等.医药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探索与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9):203-204,207.

篇10

1加强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

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校除人文和经管两个学科之外的全部学科的电工电子类实验和实践教学任务,包括电工电子基础实验课、电工电子实习、电子类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和竞赛培训等实践教学任务。为更好满足实验教学任务,中心加大了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本中心新组建了6个新实验教室,分别是综合电子实验室、微电子设计实验室、SOPC实验室、电工第三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和开放创新实验室。

中心教师还自主设计制作了51系列单片机开发板,EDA应用开发平台,MSP430单片机应用开发平台、电脑鼠标开发平台、工业总线开发平台、PLC开发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声表面波器件应用开发平台、太阳能利用应用开发平台、智能建筑系统开发平台、智能测控系统开发平台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等。为了使现有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中心组织人员与企业合作,改进了实验教学设备80多台,自购元器件,扩展现有设备功能40台。

2改革实验教学

2.1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

中心还制作了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在该平台上,可以获得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仪器使用课件、电子元器件手册和实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以便完成实验预习。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后,提交预习报告,作为学生实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的保证了实验预习质量[2,3]。

2.2电路设计实验与电子设计技能培训结合

中心增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课时。例如我们在基础实验内容里为“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增加SystemView和Multisim等模拟电路设计仿真软件的学习内容;在“数字电子设计”等课程增加了MAX+plusⅡ和ISE等数字电路设计;在系统设计型实验和大型创新实验中加入了ProteIDXP、Proteus和CCS等系统联调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软件。这些内容拓展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真正掌握目前业界主流的“方案设计—软件仿真—设计与制作—系统调试”设计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4]。

2.3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实验教学中心将实验教学内容由原来的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改革为由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型实验、系统设计型实验和大型创新实验组成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结构。

(1)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实验

该实验是由中心原有的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内容组成。这个层次的实验主要完成学生电学素养、电路设计基本技能、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等电学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系统设计型实验

该实验是在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学生所学到的多个电学理论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简单电学功能模块设计的能力。例如,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静电测试仪,在这个系统中用到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多种基本电路设计以及蜂鸣器、滤波电路等,最终实现了一个在实验室测试静电是否超标,如超标则发出报警。

(3)大型创新实验

该实验是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FPGA、DSP设计与电路设计相结合,设计一个复杂和智能的并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系统的实验。这个层次的实验由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结合。例如,分布式温湿度控制柜系统的设计实验涉及到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PCB设计和制版、TCP/IP传输技术和控制原理等。

2.4综合实验考核方式

中心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考核采取网上实验预习、动手能力现场测试、实验报告和实验后网上应用型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否主动搭建电路、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防止实验报告的抄袭;实验结束后能够主动回顾实验知识和过程,将课堂教学进行复习和升华。

3加强实验室管理

本中心在实验室管理建设上制定了“事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方针,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考勤制度、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