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学习;健康

相信很多初登讲坛的教师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你在讲台上讲得声情并茂,而下面的学生却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知你在说什么。真是让人又气又急,于是开始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一堂课下来,筋疲力尽,付出很多,收获很少。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已经成为一名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突破的屏障。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先要了解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原因,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资料,发现无非下面几点原因。

一、学生贪玩。

电脑游戏具有一定刺激性、趣味性,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爱玩的心理特点,很多成年人都喜欢玩电脑游戏,何况儿童哪?现在的很多学校一味的追求成绩,大多数孩子在紧张学习中很少感受成功的快乐,游戏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通过游戏中战胜一道道关卡,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一味禁止孩子玩游戏,他们会和你斗智斗勇,让你疲惫不堪。

二、教材部分内容安排偏难、脱离实际。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有些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深奥。缺乏电脑基础的学生听不懂、学起来很吃力,会逐步出现掉队的现象,最后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只有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时间。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

现在很多老师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的水平阶段,教师示范一步,学生跟做一步。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正课没兴趣,而游戏的趣味性恰好能吸引他们,使他们沉迷其中。

四、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副科,不参加升学考试,没有考试的压力,加上其它学科负担沉重,导致信息技术课成为他们的“放松娱乐课”。

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适度的游戏娱乐可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然而,物极必反,对于学生来说,把过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玩游戏上,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至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箱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电脑,会引起视力下降、皮肤过敏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疾病。长时间端坐在电脑前,不良的端坐姿势也可能引起脊椎、颈椎畸形。另外由于现在很多游戏内容过于成人化,根本不适合青少年。再加上青少年缺乏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沉溺其中,由此而引发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二、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云“必丧志”。据科学统计发现,常玩游戏的学生,成绩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有的学生发展到不让玩游戏就不完成作业的地步,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

综上所述,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加强思想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堂可以让学生玩游戏,但是只选择健康的游戏内容,把握合理的游戏时间,最好能契合教材知识点,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身心健康有益。同时还要多收集些有关学生沉迷游戏而带来危害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发生在学生当中的一些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经常跟学生强调玩游戏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沉迷游戏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通过反面典型教育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沉迷于游戏会造成学习下降、一事无成的严重后果。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经常找他们谈心,使他们逐步改掉不良习惯。

二、创新教法,寓教于乐。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观察学生,采集学生的兴趣点,创设贴进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平时既然孩子们是热爱游戏,不妨把游戏当作奖品,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我搜集了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如五子棋、推箱子等,把它们作为奖品奖给课堂学习表现优良或有进步的孩子。每一节课,我都会布置一些任务,完成任务出色的孩子,剩余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当然可以玩这些游戏。原来基础较差的孩子完成与其他同学相同的任务往往会力不从心,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的要求与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就没有玩游戏的希望了。与其让他们偷偷地玩,不如适当降低任务要求,只要他们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让他们得到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对于在学习态度上有进步的孩子,我也适当给予玩游戏的奖励。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把腰弯下来,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以平等友好的心态,微笑温和的话语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要学会赏识学生,可以是口头语言的激励,也可以是肢体语言的碰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篇2

《职业理想》这一课是《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第四章最后一节的内容,也是这一章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希望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并落实在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中。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一节课能不能引人入胜,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导入非常重要,一看课题《职业理想》,老师还没上课,学生可能就已经在心理说,唉,老师又要给我们讲大道理了!一翻课本,满眼都是爱祖国、好好学习、人生观、世界观等字眼,学生就已经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了,因为这些他们听得太多了,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这种说教,早就倒背如流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学是学,做是做,所学与所行完全不一致。所以上课开始,我并没出示课题,也没有采用传统的复习导入法,而是设置了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课件展示了一组美丽的风景画,有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的布达拉宫、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等。学生立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师:知道这些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生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因为该班学生所学专业是导游专业,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在专业课上都学习过,很自然地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情境。)

师:这些地方都去过吗?想去吗?

生:想去。

师:想要游历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体味各地的风土人情,可是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啊!现在有一种职业既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又能赚钱,你知道是什么职业吗?

生:导游。(因所学专业正好符合,学生很是兴奋,好像马上就能实现愿望一样。)

师:我们大家都选择了导游专业,看来我们很多同学都初步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可是你的职业理想能实现吗?你的职业理想是科学的、正确的职业理想吗?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职业理想呢?(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脸上出现了疑惑、探究的表情。)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职业理想的内容。(通过设置与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相关的情境,自然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讲授新课:本节课主要讲三方面内容,一是职业理想的涵义;二是职业理想的作用;三是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前两个方面内容以讲授为主,结合名人名言帮助学生理解。(略讲)第三方面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本章节的落脚点。(详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如果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中的知识,能在全面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树立正确人生观与职业观的基础上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职业理想,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实习以及日后就业与创业的实践中回忆起这节课的相关情境的话,我觉得这节课的德育目的就达到了。

例如,在讲第三方面内容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的第一点――全面了解自己时,我是这样寻找案例设置情境的:一开始我准备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事例,先在一个班试讲,结果发现学生反响平淡,有的同学还反问老师,全世界有几个人能成为李嘉诚,是啊,我课后想想,李嘉诚生活在战乱年代,而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生活的情境反差太大,李嘉诚现在的成就与我们学生目前学习与生活的状态以及将来可能达到的成就距离太遥远,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所以也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兴趣,于是我重新备课,重新寻找与学生生活与学习情境相类似的案例来增强说服力,这一次我选择的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该毕业生是我校九七届毕业生,毕业后由我校选送到高校进修,后在我校当了一年代课老师,因表现出色,被我校正式录用,现已经是我区某校的副校长。

师:(出示案例)强调案例中的主人公是我校九七届的毕业生,所学专业和我们在座的同学是一个专业。(学生立即将头抬起,身体坐正,注意力集中到了老师这里。)

师:她现在已经是我区某校的副校长了,而且今年还不满30岁。(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羡慕,有的惊讶,有的怀疑,表现出了极大的探究兴趣。)

师:想知道她是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实现它的吗?让我们来看看她的事例。(进一步引导,进入正题。)

生:一位学生朗读。(下面学生听得很认真。)

师:她是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的?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师:当年,她的成绩中上等,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她上高中考大学,可她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职业学校,所以她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都能超水平发挥,可见她很了解自己,那么你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自己了解吗?我发现我们很多同学平时的学习状态及表现好像对此专业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表现得很高兴,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的,而有的学生则陷入了思考,因为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对自己并不了解,有的则是听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学了这个专业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应,不管是高兴的还是思考的同学,他们都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找到了相似的情境,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关注。)

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案例中的主人公始终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学习。因为她总觉得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与水平与未来职业之间有差距,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师:这说明她不仅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水平以及将来可能达到的成就,从而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那么,你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是怎么样的?你了解吗?以你目前的状态能实现你的职业理想吗?(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再一次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马上能联系到自己的学习情境加以理性的分析,得出结论。)

师:所以,要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理想,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课后,不少学生都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这个案例,对我们的鼓舞很大,没想到我们职校生也能有这么大的发展,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该考的证都拿到,不断学习,不断发展。)

因为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找到了与自己学习、生活相类似的情境,所以学生很感兴趣,也很信服,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从心理对书本中的知识加以吸收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思考,我觉得德育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例如:在讲第三方面内容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的第三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时,我选择的是与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上的一个案例――从小皇帝到阶下囚,因为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他对人生、职业所报的态度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太像了,有一些方面的表现简直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如对学习不感兴趣、依赖父母、虚荣心强、怕苦、怕累、急于求成等等。第一次上课讲这部分内容时,我也是请学生来读案例,然后在课件上显示出来,因为案例较长,学生听得有些累,等到学生读完材料,我针对材料中的内容提问时,很多细节学生已经想不起来了,还要再费力地在课件上寻找答案,所以效果不是太好,课后,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决定换一种方式,采用学生表演小品的方式将案例中所陈述的情境演示出来,效果非常显著。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讲的两个都是成功者的事例,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个小品,并思考一下小品中主人公的职业理想为什么实现不了?(这段话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看小品,目的性更强。)

生:表演小品。(课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认真演练,学生表演很精彩,同学们不时地爆发出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边笑边说,我在家就是这个样子,这好像讲的就是我,我就是这么想的等类似的话。学生在小品中找到了与自己生活、学习相似甚至相同的情境,对课本内容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师:主人公的职业理想为什么实现不了?你和他有相似的地方吗?(这一次我的问题刚提出,学生踊跃发言,很快就将答案找出,他们找出了主人公身上存在的所在缺点,同时也找出了自己身上的不足。)

师:小品中的主人公职业理想实现不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人生观、职业观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同学要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实现它,必须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那什么样的人生观、职业观是正确呢?(及时点题,引导学生回到课本,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师:同学们,你的职业理想是正确的、科学的职业理想吗?请你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回去好好思考一下。(留有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一点影响。)

最后,全班合唱一首歌《隐形的翅膀》,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之所以选择这首歌,一是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内容与课题――职业理想很吻合,理想就像一副隐形的翅膀,而且歌词内容健康、励志、向上;二是因为很多同学都喜欢这首歌,都会唱这首歌,能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再次回味起本课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印象深刻。)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我们德育课要想真正达到育德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德育课,对德育课感兴趣,而要让学生喜欢德育课,德育课就不能空谈“大道理”,就一定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另外,我从这节课中还体会到情境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能达到不同的效果,一节好课也许不是一次备课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精雕细刻,才能出精品。

篇3

关键词:教案;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重性和纵深性,即:不仅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诸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要着力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多重性而言,通过课堂教学即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融德智体美等方面为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意识品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精心设计备好每一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在应试教育中,有的教师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不结合学生实际,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设计问题不得当,启而不发,实际是启不得法,形成师生课堂不和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课没备好,教案没设计好。还有少数教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照着书本隔三拉四抄一些应付,讲课时根本不用。总之忽视了教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精心设计好一节课是教师达到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的体现,也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拓思维时对教师能力的发展。一节精心设计备好的课,学生听得入神,接受就快,效率自然就高,师生配合默契,双方都轻松满意,所以它是教师智慧高度集中的结晶,课堂时间短、任务重,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设计好教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吃透教材,深挖精髓

要想把课讲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驾驭教材,找准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并用巧妙的语言概括出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活,要想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反复阅读教材,尽力吃透教材,把所要讲的东西,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1、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改变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德育、美育目标的实现。用实现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

2、指出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整体感知

把所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指出从整体上讲了哪些内容,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讲围绕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的,在教师心目中有一个整体框架,在讲授时围绕这个框架展开。

二、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其重要作用。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方式。

2、活动安排。

3、活动目的。

三、恰当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成功的导入如同打开殿堂大门,引导学生竟相登堂入室,犹如拉开序幕,让学生一眼即睹精美的置景,犹似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导入可采用以下方法:设问,悬念导入法;资料介绍导入法;趣味导入法;利用实物导入法等。

2、新课讲授

做好课堂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外,要注意兴趣激发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要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利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四、做好课堂总结,并扩展所学知识

总结,使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把握重点、难点。

扩展所学知识,就是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五、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些作业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讲。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体现把握重点,排列有序,整齐美观,使学生容易记笔记,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以我校中专学生使用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本中的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例,谈如何设计教案,体现素质教育。

第六章第二节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一、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必要性。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美育目标:

结合讲解中的对比材料,体会不同的消费观念,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心灵美,理解生活创造美。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解决这一问题应以讲授为主,实例为辅,最后由学生对不正确的消费观进行课堂讨论,说明其危害性。

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许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过去的事,现在生活好了,没有必要这样做。解决办法,可从两个方面,首先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其次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整体感知

围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正确合理消费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正确消费的内容、作用及要求上去把握本课内容。

a)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i.活动方式,讨论

ii.活动安排

收集正确和错误消费观的案例。

分析不同消费观的作用和危害。

总结。

iii.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及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将下列两则材料展示给学生。

某地有个青年农民,从4000元起家,成为拥有几亿资产的个体企业家。面对巨大财富,他并没有拿这些钱去买豪华汽车、吃山珍海味,而是用这些钱去发展生产、支援贫困地区。

南方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饭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多,于是就当着他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人搞起了撕钞票大赛。

提问:上面两种现象,哪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回答:青年农民值得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举例(略)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举例(略)

既然我们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消费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举例(略)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举例(课本第235页事例)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总结、扩展

总结。

扩展。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会不会抑制消费。

布置作业

i.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不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有

1.中专生买手机

2.中专生用电脑

3.中专生出入高级饭店

4.中专生买名牌衣服

ii.辨析题

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消费消耗财富,因此要发展生产而降低消费。

板书设计

消费的重要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篇4

一、从课标到目标――课标分解的技术路径

首先,本课时的课标要求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才算“树立”?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如下行动步骤来体现: “说出”正确消费观的内容,“认同”这一消费原则,最后能够“懂得”从我做起、关注生活,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消费观。

其次,消费观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心理,要达到上述目标,又必须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并通过一系列经济现象作为分析的载体。这些目标必须在学习中一个个实现,才能最终到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要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形成如下课程目标分解剖惭图。

二、从目标到评价――可操作与可测量的课时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叙写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指向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课程目标分析剖析图,结合学生实际以及现实的课堂情境,我们确立以下课时学习目标。

1 课标内容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学习要求(考纲):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3 课时学习目标。

(1)在教师列出一系列经济现象后,学生能够100%地参与,在小组分工合作中或查阅、或阐述、或记录,能够自主分析这一系列经济现象背后的实质,并从国家、个人两种角度寻找解决方法。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明白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并能够说出至少四种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对各自的利弊作出理性分析。

(3)通过对一系列消费现象的分析,学生能够说出消费者应当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并能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例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增强对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认同。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懂得从我做起,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以评价促学习――课时学习评价工具的开发

在课时学习目标确立后,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价工具是必要的。笔者认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评价工具应该体现如下特征:

1 从课的设计到课的实施各个环节的评价,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学生的情感和需要,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才是好的导向。

2 根据课程标准的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人文性的特征。因而,课堂评价的实施应结合应用性知识,关注社会生活、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3 课堂评价要有量化成分,但量性评价时应该考虑操作的灵活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对象,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不能像传统的课堂评价那样规定得太死。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课时学习目标的确立,我们设计、编制出针对这一课时知识点的课时学习评价工具。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细目表(学生用)如表一所示。

对学生来讲,上表的用途在于,能够对照具体的课时学习目标不断地通过自我评价等评价手段实现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价,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业水平的提高。而对教师来讲,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对学生评价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据此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班级授课的效率。因此我们又编制了“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班级统计评估细目表(学生用)” (表二)。

篇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

眼下,在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检察工作,也是检察队伍和检察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确保检察工作把握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更是切实提高检察干警维持社会能力的需要。

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是检察人员在执法实践中日益积累形成的指导思想,是观念和心态的总和。

比如:检察机关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以人为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对整个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就始终起着指导、支配和决定作用。

然而,作为检察职能具体承载者的检察人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呢?我认为,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统领检察实践。

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曾这样说过:“在检察活动中,能力固然重要,没有本事,不懂法律,愿望再好也完不成法律监督任务。但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法观,有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能力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不尽的动力”。可见,执法理念是检察活动的灵魂,是第一位的。

目前,有些干警之所以不愿办案,不敢办案,工作力度不大,办案质量不高,一些干警在利益面前,分不清私利与大义的界限,以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忘记了执法为民的本职要求;忘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忘记了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或不完全是工作能力问题,而关键是一些干警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

执法理念既然反映着执法人员思想修养,蕴含着执法人员的觉悟,那么,反映执法理念的外在活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阶段,检察机关究竟在执法理念上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呢。调查显示,一是重打击、轻保护的价值观;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观;三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执法观;四是重口供,轻证据的执法观;五是以权谋私和官本位的权力观。六是暗箱操作的执法观等。上述这些错误的执法理念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诚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去武装干警头脑。因为执法理念作为一种观念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也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我们觉得正确的执法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今天就不一定会适合了。

那么我们目前和今后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更新执法理念呢?有专家指出检察机关需要从以下十二个方面更新执法观念。

一是从片面价值观向多元平衡的价值观转变;

二是从权力本位的执法观向权责本位的执法观转变;

三是从长官至上的执法观向法律至上的执法观转变;

四是从局部本位的执法观向全局本位的执法转变;

五是从武力斗争的执法观向文明执法观转变;

六是从暗箱操作的执法观向开放透明的执法观转变;

七是从偏重实体的公正观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公正观转变;

八是从“有罪推定”的办案观向无罪推定的办案观转变;

九是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变;

十是从侦查为中心的程序观向审判为中心的程序观转变;

十一是从依赖人证的证明观向重视科学证据的证明观转变;

十二是从不计成本的办案观向注重效益的办案观转变。

这十二个转变,是树立接受党的正确领导理念的转变;是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的转变;是树立严格执法的理念的转变;是树立公正执法的理念的转变;是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的转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建议

1 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岗位直接影响到人的成长与成才。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大学生把个人的知识技能、能力修养、价值观念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对河南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分析。

1.1 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

当问及您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时,8%表示乐观,55%人认为通过努力就可以找到工作,32%人对就业形势很担忧,5%无所谓。

1.2 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

对就业地区的选择:36%的人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4%人选择中部大中城市,18%的人选择西部大中城市,6%的人选择家乡,6%的人选择其他地区。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8%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生活条件好,47%人的人认为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5%的人认为这些地区良好的人才政策,1%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看中创业环境,4%的人想回报家乡。但同时大学毕业生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大城市发展,不能在大城市就业的人,也能够降低期待到中小城市就业,就业总比不就业好。

河南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期待也较高,愿意在直辖市和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实际比例,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愿意去县城或区乡。而实际就业人数中县城或区乡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1.3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特点主要呈现在:毕业生的愿望和社会需求呈错位状态;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重物质待遇与轻才智发挥的错位;就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综合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

2 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建议与对策

毕业生就业种种不稳定心态以及呈现出来的特点使经受一些挫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矛盾心态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其成长过程中心理趋向成熟的源动力。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毕业生自己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外,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积极的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就业心态科学择业。

2.1 毕业生要学会自我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挫折、失败,导致心理上的灰心丧气和挫败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毕业生应学会客观地分析、准确的定位,把现实我与理想我有机的统一起来,正确的处理理想与现实的一些矛盾现象,根据市场需求准确的去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稳定自我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2.2 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就业做好准备。通过努力学习和广泛阅读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根基;通过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人际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3 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从求职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增强就业信心,拓宽就业视野。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大学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就业思路,放下“专业对口”的包袱,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广泛的收集就业信息,在专业对口岗位受阻的情况下,大胆的去寻找和尝试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岗位。

2.4 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应深化教学改革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活动,应开放办学模式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应把优秀的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请到学校来交流授课,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另外,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从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综合就业竞争力。

2.5 社会和家庭要给予毕业生积极引导和关爱

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和人事制度,完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的有力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关注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参考文献】

[1]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2]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02.

[3]马琼.浅析就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05.

[4]孙鸿,柳明旺,张羽鹂.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杨宏健.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篇7

关键词: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择业观;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b)-0179-02

择业观是就业者对即将选择工作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认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就业起主导作用,好的择业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找到满意的工作[1]。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满意度不高,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导致其就业遇到问题[2]。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该文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择业观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择业观。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收集国内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访问中国学位论文库、中国期刊全文库、谷歌学术等获得权威资料。

1.2.2访谈法

主要同湖北民族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学生择业观的因素,以及可以改进的建议,并且在问卷的效度问题上访谈部分专家学者。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问卷制定的原则,以及该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进行问答。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填写立即回收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男生80人,女生40人),回收120份,有效117份,有效回收率97.5%。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择业观现状分析

2.1.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标准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待遇,占86.32%,可见经济收入是影响他们选择工作岗位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发展,占76.92%,可见更多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个人发展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学生正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作稳定性,在同他们的访谈中发现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工作地点的选择,她们更愿意选择离家近一些的教育和企事业单位。

2.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倾向

对学生择业倾向分析可知: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倾向还是以稳定性工作为主,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占总数的34.19%,可见学生还是喜欢从事跟自己专业对口的教育行业,这与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中的工作稳定性是相统一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占24.79%,跟排在第一位的教育是一致的,都是稳定性的工作。而排在第三位的是考研,占19.66%,仅次于教育、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访谈中发现女生的考研人数远遠大于男生,这可能与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就业难有关系。

2.1.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地域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地域选择可知: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不喜欢在农村或者乡镇就业,这跟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数90后,他们从小在大城市中生活较多,没有吃苦耐劳的无私精神,向往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大环境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很不均衡,东西部经济差异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义务教育缺乏老师的原因。

2.1.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信息获得渠道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信息获得渠道分析分析可知:学校招聘和社会关系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占63.25%,这与其他高校公布的数据不相符;人才网站作为高校大学生毕业选择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平台理应占很高的比重,在该文分析中只占17.09%,这可能跟笔者学校属于省属院校,又地处台州市有很大的关系,学校不在省会信息相对闭塞,学生接触到的资源相对较少。

2.2树立科学择业观的对策

2.2.1立足自身专业,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刚毕业时的工作和以后的工作变动是很大的,但是终究会跟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或者相符,这说明本身所学专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所以,自己本身的专业是基础,无论是什么专业,自身的专业肯定是自己最擅长的,而且也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所以平时要加强自身本专业的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2.2.2树立职业理想,贴近就业现状

现在的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理想,很多人是过一天算一天,在学校里混日子,没有追求和人生信仰,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职业理想就不会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会整天无所事事[4]。而且我们现在的就业现状并不好,职业理想跟就业现状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设定职业理想的时候要贴近就业现状,给自己设立一个正确的职业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断努力,但是往往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其实现不了职业理想,那也要不断努力,把自己的现实状况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社会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相统一[5]。

2.2.3收集就业信息,走进就业市场

读书最终的目的是就业,就业就要收集就业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业信息的收集途径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需要我们去筛选和选择,同时我们也要走进就业市场,要参加就业市场现场招聘会,去锻炼自己,感受一下自己与企业的需求有什么不符,所以大学生一入校就可以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取向。

3结论

篇8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五个统筹”。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作为社区干部要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我社区实际,谈点个人浅薄认识。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认真学习,把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学深、学透、学扎实。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今后指导社区工作的永恒的理论主题。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过去,我社区在这些方面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牺牲长远利益,追求眼前利益。要有一个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在目标规划上,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脱离村情,在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9

一、树立正确人生观,杜绝腐朽思想入侵

必须突出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从近年来腐败案件来看,强烈警示我们,腐化堕落是从精神防线失守开始的,XX,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薄,一而走险的走向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说明自觉抵制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杜绝腐朽思想入侵。

二、遵守公司纪律,始终与公司思想保持一致

公司的纪律体现出一个企业作风如何,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普遍工作素质。加强部门管理规范、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树立违规案例。并组织对部门管理层、基层进行违规案例培训,使部门管理层、基层认真反思剖析,以案例为鉴,以事为镜,切实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举一反三,警以为戒,杜绝出现违规违法现象。

三、敬业务实,坚决反腐倡廉,乱用公权。

篇10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就业难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围城座座旌旗展,问君欲乘哪趟车。” [1]这首打油诗道出了当今大学生心中的困惑与无奈。本是国家青年储备人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此,帮助当前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顺利就业。是社会、家庭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涵义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择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看法和态度。这种价值取向决定着大学生的择业目标、择业动机、择业途径,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2]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职业义务与权益维护及其终身职业活动所持的基本观点。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追求

俄国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轻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 [3]当前一些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只有一个“考大学”的目标,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却因不适应大学那种自主学习的环境,没有明确的方向,失去动力,只觉得来上学就是“混文凭”的,因而沉迷网络游戏和安逸生活。

2、过分地依赖学校和家庭

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能力欠缺,依赖心理严重,认为柔肠寸断父母、老师、朋友等社会关系找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4]而大学的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使得大学生在求职中不得不依赖全部社会资源。

3、“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许多毕业生仍抱有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所以,他们眼里只有“铁饭碗”这种常规就业模式。新闻上曾有报道武汉某地171名大学生竞争3个殡仪馆的工作,只是因为这个工作有编制。

4、“专业对口”的狭隘就业观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实行专业性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做的不到位,使学生选择工作岗位时,总是先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当作择业的关键因素,认为“术业专攻”是最好的。这种狭隘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敷衍的择业态度

在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虽掌握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就业时,许多毕业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动性也不够,在求职过程中不问单位要求,只是简单交一份简历、敷衍地回答用人单位几个问题,根本不去积极主动地竞争,去推销自己。这种盲目地进行择业态度是造成他们找不到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6、择业的功利性强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年代正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变革的时期,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更多倾向于功利化和世俗化,这使得当代学生更容易偏向追求物质利益的实现,把就业区域和待遇高低作为择业标准[5],而不会去考虑那些偏远农村等条件艰苦的亟需人才的中西部基层工作岗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淡薄。

三、当前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现有制度、体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有人们择业观念滞后等主观因素,要想顺利实现就业,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积极完善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

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做到主动学习,完善自我。在校期间,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能力欠缺的部分;建立良好的心态,为就业竞争作准备。

2、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而言,工作已经没有了“铁饭碗”之说,事业单位正在全面实行聘用制,例如,近期据人民网报道,浙江义乌招聘聘任制公务员,打破了公务员“铁饭碗”的常规概念,这也说明了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3、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避免盲目追求

作为当代享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6]。但生存尚未解决,却对就业有较高的期望,势必造成其就业艰难。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要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就业、择业、创业、事业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追求。

4、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增强就业挫折的承受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渠道。[7]当前大学毕业生不能单单依赖学校就业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就业机会,更多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信息,如在网上求职,并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同时,大学生还应该要认识到激烈的就业竞争现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所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就业挫折的承受力,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条条大路通罗马。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就业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定位,勇敢地面对就业挑战,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炜,岳素娜,张才纯.大学生就业不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84-298.

[2]马于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46-56.

[3]张周飞,吴俊平.浅析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正确引导[J]法制与社会,2013(4):221-222.

[4]潘宏伟.浅析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13(253):193-194.

[5]王宇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