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有效机制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有效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合作有效机制

篇1

1.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情况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十分迅速,但从中可以看到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一些地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无序状态,一些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也借此机会冠以合作社的名目建立起来,以致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因此,我们应该依法对现存的农民合作组织加以规范,使之不断地走向成熟化。目前从我省已建立的各类行业协会的状况看,其性质多数为在民政部门登记并注册为非营利的社团组织。主要是以支部加协会的模式进行运行,基本上不存在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并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起会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二是没有形成会员控制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基本上“内部人员”控制协会运作,而普通会员的实际参与能力和参与效率明显很低。三是政府干预较多,许多协会经营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有问题就找政府,创新能力和自决能力太差。尤其我们的乡镇领导以及协会中会员对协会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支部和村委会更是对协会中的分工和性质不能做到客观地认识。

2.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充分认识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人为目的,由农民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自愿联合成立,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积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协会、农村专业联合社或综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多种形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

2.2扶持引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释放政策导向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宣传。发挥电视、“村村通”网络平台作用,多层次、广视角向农民推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及内涵,提高农户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扩大合作组织影响力。通过树典型、搞对比,让农民消除“与己无关”思想,切实体会到参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惠。二是优化政策。进一步制定倾斜政策,组织民政、工商,土地、财政、金融等部门在领照办证、场地征用,融通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在信息、项目、技术等方面大开绿灯,创造条件。三是规范引导。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好各种矛盾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既不能钻法律空子,又要促其健康发展。四是加强管理。定期对实力强,前景好的合作组织管理者进行培训,强化诚信、合同教育,遵守市场规则,确保农村经济组织有序发展。

2.3理顺关系,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协调理顺好实体内部关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组织。因地制宜,逐步引导合作组织由小变大、由松散变紧密。针对登记管理混乱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划清权属,监督合作组织及时注册,以免出现“黑组织”或非法组织,建立规范完善的合作组织体系。二是规范运行。在起步阶段,由政府参与发动、组织协调,协会运转正常后,则逐步退出,由会员按章程民主推选负责人,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规范章程。指导合作组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社员大会、董事会和监视会等内部组织,形成民主决策、合作服务和收益分配机制。

2.4多元合作,灵活方式参与创建

鉴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合作需求与农民合作能力不足、经济实力不强等矛盾,利用农村现有组织资源,走多元化培育农民合作组织的路子。一是经济技术部门领办。鼓励农技推广、畜牧兽医等部门发挥技术、资产、营销网络等优势,成立技术推广股份公司,鼓励科技人员入股创办实体,自建或联建当地有优势的农产品示范基地,集聚科技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群体扩张,促其真正成为推进一方经济发展、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富裕的骨干力量。二是能人带头创办。多措并举激励大户快速成长,引导大户成立行业协会、同行公会、行业商会等中介组织,形成技术、生产、市场、信息联盟。支持专业经营大户,经济联合体、有技术专长的农民技术员或专业技术干部牵头领办,带动更多农户投入专业生产。三是集体农户联办。积极倡导村组与农户联合兴办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建立和发展产业协会、经济实体及农产品购销网络为重点,鼓励农民打破地域、行业限制,积极向宽领域、多层次拓展,努力构建“联手闯市场、合作兴家园”的发展格局。四是龙头企业兴办。引导更多实力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将扶植合作组织与建设产品基地紧密结合,提升入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联度,扩张订单农业规模,创办企业与农户互利合作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产的链条作用,尽快形成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产业各个链条的利润,促进农民长效增收致富。

2.5创新服务,积极完善组织领导

切实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

一是坚持“尊重民意”原则。明确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财产所有权,做到引导不包办、参与不干预,保证农民入退自由,互助合作,为会员提供所需经济技术服务,积极实行二次分配,让农民真正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惠。

篇2

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A组(n=20)、对照B组(n=20)及观察组(n=20),对照A组给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照B组给铝镁加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对照B组为65%(13/20),观察组为100%(20/20);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疗效显著,优胜于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单一用药,安全可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雷贝拉唑; 铝镁加混悬液; 联合; 胆囊切除后; 胆汁反流; 胃炎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32-03

doi:10.14033/ki.cfmr.2016.7.017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消化内科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胆囊切除后患者极易诱发该病,主要是由于因手术操作不当而致使胃黏膜损伤,胃泌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黏膜出现出血、水肿、糜烂而致病[1],患者常表现为口苦、上腹痛、烧心、胀气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应加强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的防范工作[2]。为探讨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及两药联合对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的疗效,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证实了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的确切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A组(n=20)、对照B组(n=20)及观察组(n=20),其中对照A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44.7±3.7)岁,病程1.5个月~10年,平均(3.6±0.3)年;对照B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3~68岁,平均(43.2±3.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8±0.5)年;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2~69岁,平均(43.1±2.6)岁,病程1个月~11年,平均(4.1±0.2)年。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胆囊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

(1)胆囊切除后患者治疗前后上腹不适或痛、胀气、早饱、厌食、恶心、烧心、反胃、餐后饱胀、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反复发生。(2)胃镜下可见胃内胆汁反流,胃黏液湖出现黄绿色胆汁,且胆汁沉积于胃黏膜,胃黏膜呈赤红色充血,质脆、糜烂、水肿等。

1.3 方法

对照A组:雷贝拉唑,20 mg/次,1次/d,口服。对照B组:铝镁加混悬液,15 ml(1.5 g)/次,3~4次/d。观察组联合雷贝拉唑与铝镁加混悬液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同上。三组患者均治疗6周。用药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

1.4 疗效评估标准

(1)治愈:胀气、早饱、厌食、恶心、烧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胃内黄绿色胆汁消失;(2)有效:胀气、早饱、厌食、恶心、烧心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胃镜下胃内存在少许黄绿色胆汁,胃黏膜轻度水肿、充血,无出血点及糜烂;(3)无效:胀气、早饱、厌食、恶心、烧心等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迹象,胃镜下胃内黄绿色胆汁量较多,胃黏膜水肿、充血不改善,存在出血点及糜烂。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对照B组为65%(13/20),观察组为100%(20/20);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三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均出现轻微头疼、 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但均未给药治疗,后自行缓解,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胆囊切除后因胆汁反流而发生胃炎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胆汁反流进胃而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往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诱发该病,但近年来胆系手术、胆石症手术以及胆囊炎手术等患者也会出现胆汁反流型胃炎,但机制并不明确,可能是因为胆囊功能下降或者丧失等原因,而导致胆汁排泌功能有失正常[3]。

胆囊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胆囊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使胆汁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胆汁反流进胃内对胃黏膜构成损伤,最终诱发胃炎等各类疾病。胆囊切除后因胆汁反流而发生胃炎确诊的患者要及时就诊,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自身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和酸及胃肠动力有关的一种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与胆汁反流中的胆酸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4]。胆汁酸会伤及非特异性组织,破坏胃黏膜屏障,从而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随着胃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占到胃炎总率的12.5%[5]。解剖机构变化及胃肠功能紊乱均是病理性十二指肠反流的诱发因素。有相关研究指出,酸性环境通常是胆汁反流的重要场所,两者能够共同致病。目前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是以提高胃肠动力,抑制胆汁反流、减少胃酸分泌来实现,保护胃黏膜不受到胆汁酸的损伤,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铝镁加混悬液是一种白色黏稠混悬液,铝镁加为其主要成分,可用来保护黏膜,可覆盖黏膜蛋白与消化道的结合,提高黏膜屏障能力,保护胃黏膜不受到致病因子的侵害,帮助消化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铝镁加混悬液不仅能够与胃酸发生中和作用,同时还能够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减轻其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此外,还能够将大量胆酸吸附,口服利用率高。

雷贝拉唑被人体服用后其有效成效成分能够迅速到达胃部组织,可将失活的胃蛋白酶逆转,其结合胆酸的能力快速而又持久。同时还能够防止胆汁对胃黏膜构成损伤,保护胃黏膜及其他组织。口服雷贝拉唑能够使胃内生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可调整胃内pH值为3~5,这种pH值下的酸性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胆酸进入肠道的碱性环境,不仅有利于使肝肠生理功能不受到影响,同时还能阻止侵袭因子对胃部组织造成伤害[6]。由此可看出,铝镁加混悬液、雷贝拉唑都可对胃组织形成保护作用,巩固手术的效果,然而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又不尽相同,联合用药有依据,药效互补[7]。此外,铝镁加混悬液、雷贝拉唑两种药物服用后,患者会出现轻微头疼、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但均不需给药治疗自行缓解,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也未出现因药物反应而阻碍治疗的情况,因此可放心服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对照B组为65%(13/20),观察组为100%(20/20);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开祥.铝碳酸镁和雷贝拉唑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的胃炎作用比较[J].吉林医学,2012,13(3):2772-2773.

[2]韩云富.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2(11):59-60.

[3]陈德荣.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7):49-51.

[4]谢为学.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的胃炎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10):223-224.

[5]罗广宇.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治疗胆囊切除并发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3(9):64-65.

[6]邵小峰.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的胃炎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1):2733.

篇3

【关键词】 制度 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管理制度创新

一、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视角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构成。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是人在特定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现。用这个观点看教育问题,教育改革本质上并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命题方式之类的技术性改革,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利用教师及学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西方人相反,我们向来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更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但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却有本末倒置之嫌。

作为上海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条件雄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上海交通学校,为上海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但是,要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在稳定规模基础上走内涵发展之路,而目前在内部管理上,深感传统管理有余而激励与创新不足,集中统一有余而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足,行政调控有余而各部门自动协调配合不足,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重视制度建设。

二、学校管理现状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本身可分为有效率的制度和无效率的制度,一种制度有没有效率主要取决于这种制度的交易费用,正因为此,一般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又取决于这种制度是否“激励相容”,即这种制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否与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致。当然,任何一种有效率的制度都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还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而且任何一种制度都难免会有弊端,但是只有激励相容才能节约交易费用,只有激励相容的制度才是有效率的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学校将原专业科改设专业系部,并增设专业教研室,统管中高职教育,学校在管理中的分工线条更为明确。当然,从古典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分工和专业化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学校在分线条管理后,上下衔接趋于紧密,线条内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过度倾向于纵向一体化,从而在各自为政下忽略了管理线条横向协作的重要性,势必出现学校范围内的外部不经济,甚至导致制度失效。

2、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为它不具有专利性,是一种公共品,可以“搭便车”,人们可以简单的模仿由别人创造的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进行制度创新的人就缺少激励,这类稀缺可视之为利益驱使下的制度稀缺。另外,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约束容易移植,而非正式约束由于内蕴传统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因为,一种非正式规则尤其是意识形态能否被移植,其本身的性质规定了它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对象的技术状况,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后者的文化传统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

因此,学校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内部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的理念。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对于一个勇于创新的团体或管理者而言,意识和理念往往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观念上,要求我们立足于未来,不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其次,从学校管理总体上来看,缺少一种开放机制,与外部环境缺乏一定的沟通。随着学校组织边际的不断扩大,在理念上理应打破原来狭隘封闭的藩篱,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吸取兄弟学校办学的长处,根据学校实际借以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正”或进行有效的创新。当然,这必须基于学校逐年积累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3、现行制度与合作博弈

博弈又称为对策,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团体的选择。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使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

如果说竞争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与效率的话,那么合作就能够给人们带来和谐与效率。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学校如同一个国家或集团的缩影,上级和下级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即非合作博弈;另外,学校工作虽有分工,但毕竟是个系统工程,学校一直强调各条线的工作要相互协调,但有时涉及到各线条本身利益时总会出现一些非合作现象。所以,学校在制定一项制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必须强调合作、强调团体理性,强调一盘棋,把非合作博弈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创新兴校的理念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管理者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产生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没有创新人格,对创新建议就不能果断的接纳,更不会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创新潜能,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把创新作为基本的兴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及时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广大教职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并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不断的激励和鞭策全体教职工,正确引导和促进教职工创新能力的发展。

2、正确看待“路径依赖”

诺思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沿着既定的路径,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必须认识到,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一项好的制度,都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后制定。好的制度应当体现并能够协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从而获得大家的拥护,表现为长效性和相对稳定性。

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扬弃的关系,所以要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既不能过分依赖原有的途径,也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一些不讲效率的制度,而应注重学习、总结,学别人之长,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我校汽车工程系曾在专业群开发、考证与技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过成功的尝试,我们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要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影响学校发展、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有效性。

3、注重规则的权威性

制定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在我国这个市场经济尚欠发达、特权意识较浓厚的国度里,人们尊重规则的意识还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希望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利用这个漏洞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世界上最好的规则都有漏洞,对规则的遵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素质,大家都遵守规则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费用。当然许多规则的实施除了激励、约束机制外,还需要人的自律。如果学校员工都有自律意识,那么整个学校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而最终受益于全体员工。

二是除了寻找规则的漏洞以外,人们还喜欢规则能约束别人,而自己是例外。如明明违规也要找关系通融一下,即规则对别人是硬的,对自己是软的。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最终规则就形同虚设了。规则的软化是特权思想和等级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学校的管理者应增强各项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有利时遵守规则,不利时违反规则。我们总有一部分人在遵守规则上“斤斤计较”,打小算盘,总希望游离于规则之外。而实际上,规则的好处来自于大家的遵守,尤其是学校的各级教育管理者理应带头遵守规则。

学校在注重规则制定的同时,要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得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学校管理者也应注重规则的权威性,切不可朝令暮改。

4、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机制是制度赖以实践的保障,完善而巩固的实施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团体运行内部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使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有长期优化运作的意义。它为落实依法治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但不可否认,在某些部门的实施中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存在实施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所以为了实现学院的管理目标,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与之相符的实施机制。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创设决策保障机制,可专设一支决策智囊团,定期研究和解决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对策,必要时制定新制度。其次要形成一整套与之呼应的监督机制,比如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校务公开监督机制,良好的督导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最后要制定好善后处理机制,形成一种“凡事有规则、凡事有负责、凡是有处理”的实施机制;最后,要创设自动协调机制,协调不同管理线条间的部门合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使学校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卢永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篇4

文/李凡伟

摘要:本文就职业学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进行探讨。职业院校探索和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内容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为教师的业务锻炼和业务提升搭建了平台;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形成稳定合作;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基地顺利运行。

关键词 :校企合作?体系创新?教材改革?锻炼平台?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当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按大纲,教学过程靠灌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以致学校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发生“技术人才荒”的尴尬局面。职业院校探索和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破解学校和企业技术人才供求矛盾的有效方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几点思考: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新

成立由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跟踪电气技术发展,定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制定本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在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以“人才培养与岗位零距离”理念为办学主线,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

当前,中职学校主要采用国家统编的教材,由于国家统编的教材更新周期较长,教学内容较技术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致使有些内容学而无用,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打击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教材改革应该遵循“以产品带教学”、“以实验带教学”、“以技能带教学”的原则,根据专业建设委员会确立的教学体系,以教学模块为单元编写出版相应的校本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三、校企合作,为教师的业务锻炼和业务提升搭建了平台

通过成立校外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还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提升素质的机会。学校采取挂职锻炼、跟班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专业能力水平得到回报;专研能力提高更有动力;教师亲历实践有利于教学内容实用;同时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了解企业用人规格,便于学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实效。各专业教师通过进厂学习锻炼,业务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增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形成稳定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优秀的可用之才;通过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小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企业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定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基地顺利运行

篇5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广州市20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重点从企业背景、企业用工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和职业教育集团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调研时间从2016年10月份开始至2016年12月份结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19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背景

在调研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有92家,占77.3%;外资企业有10家,占8.4%;国有企业有6家,占5.4%;合资企业有4家,占3.4%;其他有6家,占5.4%。其中从属服务业的占42%;制造业占16.8%;IT和金融业各占12.6%;建筑业占3.4%;流通业占1.7%。单位职工人数500人以上占43%;300-500人占5.4%;250-350人占8.4%;150-250人占8.2%;50-150人占37.8%;10人以下占3.4%。

(二)企业用工情况

1.企业员工招聘来源

表1显示,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应届职业院校毕业生,其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再次是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单就高职生而言,在工作中虽不如有工作经验人员上手快,但起薪水平低,数量多,且易管理;相对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生有一定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在招聘员工的来源中占95.8%。所以,高职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2.企业员工素质要求

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按企业实际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企业最看重员工素质情况如表2显示,居前几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素养98家,占82.4%;团队合作与沟通97家,占81.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89家,占74.8%;积极进取84家,占70.6%。这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自身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视,这也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3.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3显示,关于目前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流失率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专业技能不强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多数企业认为,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自制力差,个人主动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批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需提高,心理承受力差。此外,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差,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有欠缺。产生上述现象,一是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过分强调待遇而从未考虑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能为企业做什么。二是期望值过高,缺乏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过于美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弱化工作度、强化工作待遇,当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现实与想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采取一走了之手段,很多学生还返回学校要求再次寻找工作机会,总幻想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三是制度约束力不够。没有任何措施、制度约束学生随意走开的行为,所以纵容了学生的这一做法。四是对专业没兴趣。许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愿、该行业收入情况、学费的多少而非发自学生内心兴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等因素,他们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心,难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三)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1.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3家没有开展校企合作,占44.5%。有66家与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占55.4%;但合作方式多样分散,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多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订单培养、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学校主动型方式。企业主动型的合作办学方式如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只占合作企业的28.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培训仅占23.5%,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仅占19.3%,设备仪器资源使用仅占16.8%,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咨询的仅占1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仅占16%等,企业在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冷”的根源在于:一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参与高职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没有培养学生的经验等。二是学校除了提供劳动力外,很少能为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高职学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高职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入职初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不能令企业十分满意。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调查中,企业最愿意参与的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其次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前三者的合作意愿分别达到60.5%、44.5%、38.7%。这说明企业很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查显示,企业最不愿意的合作形式是共建实训室(技术中心)、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捐资助学。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很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为学校投入实习实训设备的更少。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由于企业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生产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所以在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提供实践机会上积极性不高。

3.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一头热”的现象,为弄清楚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相关问题。据调查,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如图1显示,占居前三位的是: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缺乏合作机制和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

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学生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学校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安全、薪金待遇等都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在安全和管理方面不愿承担责任,监管难以到位,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校企合作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职业教育集团情况

参与调查的企业有81家了解职业教育集团,占68.1%;不了解的23家,占19.3%;有合作的15家,占12.6%。“与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实习就业有56家,占47%;人才培养有17家,占14.3%;员工培训有11家,占9.2%;技术服务有5家,占4.2%;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合作企业。与职业教育集团暂无合作的有54家,占45.4%。有94家愿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并开展相关合作,占79%。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我国职教领域的重大改革之一,职教集团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应借助职教集团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担任教学任务,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引入真实项目和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学院的课程教学和项目评价,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来推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发展,校企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

(一) 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二) 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一是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树立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了解企业用人标准,生产岗位实践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开发课程,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二是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仅是理念倡导,而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 发挥院校主导作用,建立实习防范风险机制

现在的学生第三年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学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学生面临着到社会人的角色巨变,由此出现不适应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企业则因为没有学校的参与而将学生作为员工而非实习生看待,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企业对高职生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怀疑和不积极态度。高职院校首先要切实做好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工作,重视学生第三年的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不应局限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文化基础课,加强素养培养,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最后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选修课、专业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学校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谨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基本的准备。

(四) 发挥职教集团推动作用,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动力驱动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要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特点和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地方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专业调研,根据相关产业各职业岗位和技术的最新变化及要求,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有效对接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专业群;职教集团内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由校企共同适时修订;牵头院校建成与行业(区域)相对应至少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或省级特色专业,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实施教学时,应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同时,职教集团应构建行业、企业、院校、家长、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每年对职教集团内用人单位人才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同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满意度。

(五)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建立社会服务长效合作机制

随着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高素质员工队伍和推陈出新的产品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科技的研发。高等职业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国家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加之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了解,寻求与高职院校合作动力不足,阻碍了双方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主动为企业开展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企业生产、培训、科技研发和应用需求,推动双方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孙志勇,乐明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7(1),181-183.

[2]邵长剑.基于校企合作谈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基地建设[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60-62.

[3]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43-147.

[4]周晶,赵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形成的机理及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24-29.

篇6

关键词:生源质量;以生为本;双管齐下;家校合作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高,普遍存在生源人数的下降,教育机制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等等一系列新情况,带来的问题是中职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中职生中品德、意志、行为、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差的人数明显增多,给教学、学生管理和今后的就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纵观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深切感到: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中职校管理的路子,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任务。

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的一些做法,这种“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建立了充满活力、多元的教育共同体,近年来,这种共同教育的管理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进一步规范师生关系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创立了对班主任的量化评分考核体系,鼓励和促使班主任深入学生中,成为真正的第一责任人。如,我们要求班主任去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天不少于两次,去班级每天不少于三次。每天到晚间值班教师处了解前一天的学生动态,对周末不回家的学生做好住宿登记。对请假有事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周三下午是我们学校固定统一的主题班会时间,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宣讲和重申学校的各项制度,分析和解决上周发生的各种问题,表扬上周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等,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的热情,这种师生关系建立在制度的保障上。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建立家校互动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充分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将有效的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做到“双管齐下”。

我们深刻认识到:“家长是否有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家校配合、分工合作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

如今,很多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家校合作流于形式,而且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无法做到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制订了长期、稳定、长效的家长联系和沟通体制。如,我们建立了家长联系单制度,对每周回家学生由班主任将该学生本周在校的表现以书面形式通告家长,家长签字确认后,交回班主任保存。我们建立健全了家长电话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周与班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联系次数不少于6人次,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了解。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要求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走访学生的人数不少于10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会请一些优秀的家长来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并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切实做到“以生为本”。

新形势的变化必然要产生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这种“双管齐下”让家校互动来促进教育,体现了充分尊重家长,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家校之间通过交流互动,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学生。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29-04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为了某个(些)共同的目标,在一定范畴内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解决高职教育当前存在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节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提出,要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下,高职院校与企业更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经济转型,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特点,通过调研华中、华南和华东等地区52所高职院校和86家企业,拟从不同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校企合作现状调研及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工作费时较长,覆盖范围较广,前后历时近2年,调研范围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的52所高职院校和86家企业。在52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占71.15%(行业主办的占32.69%),民办院校占26.92%,混合制院校占1.93%(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86家企业中,国有企业(含国家控股的)占41.86%,民营企业占58.14%(如下页表2所示),覆盖了现代制造、交通运输、现代服务、电子信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

本次研究是以高职院校和企业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调查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题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被调查院校和企业的网页、资料和统计报表等资料,从中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另外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期刊文献资料。专题座谈会调查对象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从事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招生就业、企业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等部门人员,围绕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媒介采用传统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为切实了解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真实情况,本次调研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别是企业层面、学院层面和学生层面。

在被调查的86家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与院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有61家,占70.93%,其中以中型企业为主,约占一半的比例;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中,国有企业19家,占被调查国有企业的52.78%,占已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31.15%,占被调查企业的22.09%。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比较愿意与大专院校合作,但由于不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度不同,使之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比例不高,国有大型企业尤为突出,同时也说明高职院校应大力提升自身校企合作的适应能力,以拓宽校企合作的企业范围,提升合作层次。

在被调查的52所高职院校中,“所办专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有15所,占被调查高职院校的28.85%,“特色专业、主体专业及其他部分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有26所,占50%,只有“少数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有11所,占21.15%。这说明绝大多数(占78.85%)高职院校都与企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但仍有1/5强的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在对“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有无帮助”的调查中,认为“有非常大帮助”的占43.7%,认为“有比较大帮助”的占49.2%,认为“帮助不明显”的占7.1%,这说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占92.9%)认为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在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的调查中,“研究开发型”的占13.5%,“人才培养型”的占74.3%,“生产经营型”的占12.2%,这说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人才培养。在对“企业是否对学院提供资金资助”的调查中,“有,在100~200万元”的只占4.5%,“有,在50~100万元”的占11.8%,“有,在10~50万元”的占21.3%,“有,在10万元以下”的占51.2%,“没有”的占11.2%。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承担的责任还是比较大的。在对“是否满意与现有企业的合作”的调查中,“十分满意”的占11.2%,“满意”的占48.3%,“不满意”的占40.5%,这说明当前校企合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困难。

本次调查还包括对学生层面(含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率、企业培训内容与力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就学生满意度而言,有89.7%的学生比较满意;在专业对口率方面有93.5%的学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同目前的状况。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涉及高职院校内部的管理模式与机制,也涉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影响合作效果的因素较多,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缺乏政府层面的保障,推进校企合作的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当前,世界上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都将校企合作视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分析其校企合作方式,较好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他们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政府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和资金上的激励与约束制度等;而我国虽然在《教育法》的基础上,颁布了《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校企合作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方面考虑不足,导致地方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在内容上也因受上位法律缺失的影响而难有突破。

(二)校企双方社会属性不同,导致校方十分迫切但企业参与度不高

校企合作本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其主旨在于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不同资源和环境共同培育社会尤其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双方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承担责任。然而,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将赢利作为主要目标,参与校企合作也是为了其经营目标。企业一方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应当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他们参与校企合作只是增加获取人才与科技力量的渠道。更有甚者,还认为是给学校提供帮助,由此导致合作意识淡薄,没有将人才培养纳入企业价值链,尤其是中小企业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参与度不高。另外,导致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有:校企合作工作需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企业增加了管理成本;学生实习实训时生产率低下,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校企合作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企业的风险等等。

(三)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能力不强、参与能力不足,使得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作为校企合作重要一方的高职院校,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示范院校尤为突出。然而,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仍受原来中职教育和学科型本科教育的影响,内涵建设严重不足,使得高职院校对企业需求的响应度不高、参与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企业需求不符;专业水平、技术技能和服务能力较弱,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缺乏现代学校制度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合作机制不健全,整合资源能力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满足深层次校企合作的要求等等。

(四)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合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将校企合作转变为高职院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由于合作机制不健全,导致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诸多影响校企合作绩效的因素,使得校企合作成效甚微。因此,急需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强双方沟通,使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四、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对策

(一)国家健全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构建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有来自多方面的阻力,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障碍,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亟待破解的焦点问题。

国家层面应在现有的《教育法》、《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深挖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的高度分析深层次的原因,站在国家宏观角度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健全和修订现有的法律法规,以法律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根据本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实施细则,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增加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针对性,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主体、学校参与”的校企合作与交流平台。在当前状况下,有些地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先行先试”,如浙江省宁波市就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条例》,这是国内最早的地方法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

(二)构建收益成本视角的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各方参与度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大部分是浅层次、松散的合作,大多数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各级政府强有力的引导,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学院、企业的积极参与。而最关键的是要从收益成本的角度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构建合理的机制。

由于企业和学校的社会属性不同,关注的收益与成本也不同,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学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构建合作机制时应根据不同企业和学校的收益与成本动态地合理规划,尽可能地考虑周全,使合作的利益最大化。整个运行机制可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考虑,外部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法律对校企合作各方进行干预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内部则主要是构建利益机制、平衡机制和保障机制,寻找“双赢”或“多赢”的利益结合点,保证校企合作的各方利益,提高各方主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而校企合作有序、高效地运行。

(三)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校企合作适应能力

虽然参与校企合作的各方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但是大多认同校企合作不应仅局限于实习实训和人员招聘等层次较低的合作上,还应在职工培训、新技术推广、技术研发与工艺改良,甚至是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等诸多方面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应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与能力提升,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内涵建设的制度与机制,使广大教师具有提高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水平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发挥科研项目在校企合作中的拉动作用,整合科研资源,与社会各界深度合作,以满足在更广领域开展校企合作的需要。

(四)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拉动校企各方的内在需求

只有形成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使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各方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管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地方和院校都形成了有利于区域和学校发展的新模式,大大拉动了合作各方的需求。如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各方投入不同比例的资产,成立董事会,各方共同管理、经营,建立校企股份制一体化发展模式,真正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彻底解决了教育与生产脱离的问题,实现了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校中厂”或“厂中班”模式:分别将企业的标准生产车间建设在校园内或在校园内建立校企共享的基地,实现技术力量、场地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不但降低了各方的成本,同时还实现了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对接,教育环境与生产环境统一。此外,还有订单式模式、院校国有民营模式、产学研一体模式、职教集团模式等等,这些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各企业、各院校应根据各方的合作目标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实际,创新有效模式,拉动合作需求,提升合作效率与效益,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多赢”。

参考文献:

[1]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90-93.

[2]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10-12.

篇8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

关键词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发展主流。

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

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

(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 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加入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

2012 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加入理事会。

2013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加入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2014 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项目研发平台等。

2012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13年:运行项目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2014年:搭建校企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二、阻碍校企合作发展多重障碍

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规范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

(2)经费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 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

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

(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

(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平台

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部分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规范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作模式,但是这些成功的做法只停留在一些点上或局部区域,缺乏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真总结和及时推广。在新的形势下,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健康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推进校企合作由精密型向融合型举措

政府统筹主导,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统筹规划,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强政策制度设计,营造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良性环境。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管理创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1.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启动其他配套法律条规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地方层面,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提供实践支撑。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着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条例,条件尚未成熟的地方可先进行相关制度政策试点,逐步推进。要通过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逐步明晰政、行、企、校各方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利,构建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

(2)设立校企合作基金,营造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企业培训基金归集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校企合作基金。基金的使用,一方面用于支持职业教育专项项目、支持校企合作日常运转、公共实训平台建设、购买师生企业实习岗位、外聘企业专家等基本费用,重在补贴校企合作各方成本,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主要对校企合作中涌现出的企业、个人及典型做法进行奖励,旨在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2.行业企业推进校企合作

召开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推进本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根据本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本行业相关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发挥好行指委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优化现有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行业人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通过地方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作联盟或理事会等新的组织形式拓宽行业企业参与的通道,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过程。

3.提高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局面逐步改观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各方基于自身优势,锐意创新,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型企业积极举办职业院校,将职业教育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大型企业则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举办职业教育,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中小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通过企业实习车间、厂中校、校中厂等途径,将企业用人标准引入职业院校,积极介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培养、教学过程,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更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寻求企业与院校的利益共同点,成为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共同做法。

参考文献

[1]黄才华.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2-66.

[2]张志强.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66-69.

[3]董仁忠《.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若干亮点[J].职教论坛,2014(17):1.

篇9

一直以来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下,山区农业受气候的影响,仍以“吃饱”为目的,致使经济欠发达,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多元化教育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量增大,一部分西部地区学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再加之中职教育的发展明显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在办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创新上、在专业开设和实训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教育质量低下让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陷入困境。为此,寻求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的出路,提高公民的职业素质,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家校合作”成为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家校合作”在中职教育中重要性的实践与认识,本课题组以甘肃省定西市辖区内的几所中职学校为调研对象,对“家校合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旨在为中职教育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寻求更有效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运用调查问卷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7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总结“家校合作”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不统一。学校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层次,将学生按照成绩分为上、中、差几等,其次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在校表现,因为一般中职类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突出,家长最怕的是孩子不遵守纪律或惹是生非;学生关注的是所学专业是不是有用,能不能找到适合又理想的就业岗位。很显然,调查三方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很大差距,没有统一目标,让中职教育形成有效凝聚力。2.教育形式观念分歧。就“家校合作”这一教育形式,调查三方观念分歧,意见不一。71%的教师赞同“家校合作”教育形式,主要是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成长进行有效监督和帮助;52%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的作用不大,原因有二:一方面学生在校主要由学校管理,家长只起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忙于操持家务或外出打工基本无法与学校及时取得联系。63%的学生不赞同“家校合作”,其中34%的学生甚至认为“家校合作”没有必要。很多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只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因此,教育形式上观念的分歧,使中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3.合作内容理解各异。学校及教师认为“家校合作”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督导与提升;家长则认为“家校合作”就是监督孩子“听话”或者“长大”,只有27%的家长希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为了减轻管理负担;81%的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与学校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这种对于“家校合作”内容理解上的差异,致使“家校合作”形同虚设,相互脱节,有名无实。

三、“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方面。首先,家长对中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读书与毕业的低层次上,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的职业技能特点,往往造成“家校合作”中我行我素现象,无法与学校形成合力。其次,家长对“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的事”,家长不是学校组成成员,对学校的管理指手画脚,岂不是多此一举,乱点鸳鸯谱?因此,造成许多家长不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即便参加一些会议或活动,也只是交差应付,走过场。也有一些家长虽然有好的想法、建议,但不乐意提出来。再次,家长与学校合作意识不强。在“家校合作”中,家校联系工作往往主要由学校和老师承担,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处于被动状态,除非学校邀请,很少有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家校教育活动。另外,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升学的失败者,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已经处于失望或放弃状态,因此,对中职教育并不抱很大希望,从而对学校教学管理漠不关心,无法与学校配合。2.学校方面。首先,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往往学校教育把精力全部致力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上,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种功利性教育恰恰使一部分本来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厌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难度有增无减。面对中职教育实际,中职学校教育不能急于从学业上求成,而要从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其次,“家校合作”的引领作用缺乏实效。“家校合作”关键在学校,在于学校的深刻认识,在于学校的主动出击,在于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调查发现,学校对职业教育对孩子、社会的意义宣传不到位,对“家校合作”的目的、任务、方法并没有与家长、学生取得认识上的统一,大多数学校都是校方说了算,造成“家校合作”中地位失衡,家长合作意识缺失。再次,“家校合作”机制机构不健全。虽然目前很多学校设有“家校合作”机构,但实际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家校合作”机制中家长代表比例偏少,家长联系制度操作性较差,家校合作制度没有常态化,而是以一些阶段性、形式化的会议、活动为主要方式,因而只是一种短期效应,缺乏长期性管理机制。3.学生方面。首先,对“家校合作”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和学校配合要管住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约束和限制,而缺乏“家校合作”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正确理解。其次,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一方面对自己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不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持“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还有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职业理想,“打工”是他们就业的代名词,可是当问“打工”要具体干什么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

篇10

本文作者:谢璐工作单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实施主体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指标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的运作评价机制的考核评价主体。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主要是由评价主体对于自身及具有隶属关系的下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所实行的全面考评。但是,内部测评由于受有隶属关系的影响容易陷入当局者迷0、人情考评0、自己做自己的法官0等不良之处,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公信力。为了增强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的公信度,在设计校企文化衔接评价主体时,应当在评价主体中引入外部考评主体,发动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实行评价主体中评价职能的适当分工并逐步实现评价主体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实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主体。校企文化衔接机制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运用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进行考评工作时所考评的具体校企文化衔接机制的运行状况,校企文化衔接的有效性程度等因素。在校企文化衔接过程中,由于作为不同的评价对象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发挥着相异的作用,而评价对象职能的不同又决定着必须对评价指标在内容上有所区分。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实现校企文化衔接考核评价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二是为了使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中具体指标在内容上具有可比性和针对性。(四)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的运行程序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机制的程序是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得以客观公正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检验评价机制具体指标精良和实用的具体体现。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在实践之中应遵循制定评价考核方案、采集和统计数据、组织评价、形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公布等环节,各环节都是校企文化衔接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任一环节都将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五)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著名的美国法学家庞德认为法律生命的真谛在于它的实行0。可见,设计一套精良的规范制度并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是被设计出来的规范制度能够被严格的执行,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也不例外,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生命的真谛在于它能被严格的实行。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还必须要保障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运用。评价结果能否真正被运用是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校企文化衔接评价机制运行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运用保障机制,以保障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任何制度和机制都需要在实践之中不断的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势。校企文化衔接的诸多子机制运行的实际态势和状况如何,应当如何进行完善,以增进其实际运行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建构的校企文化衔接评级机制的具体指标对具体的衔接机制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反馈和评价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的发挥,不断促进衔接机制的完善,进而使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有效衔接。校企文化衔接平台机制运行情况的评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以一定的形式予以进行和展现。校企文化衔接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可能凭空进行,需要搭建一定的交流、融合、衔接的平台,这些平台机制的建构和有效发挥作用,将为校企文化的衔接和融合提供广阔的渠道和舞台。就校企双方而言,这些平台机制的运行状况如何,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形成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促进平台机制的不断完善。1、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评价。校企合作办学,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新的模式,通过这些机制,更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企业和行业更加接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运行状况,发展前景,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2、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大学文化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学术文化,而任何的学术文化都应当接近实际、植根于生产实践之中、着眼于应用,只有这样,文化的发展才有动力源泉,才有广阔的前景。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是促进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可行性路径,也更加有利于大学独特的学术文化的形成,从而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和衡量,以利于其良性健康发展。智才资源衔接机制运行情况的评价1、引智引才机制评价。引智引才机制主要指邀请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以及一线富有经验的职工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富有企业文化元素的独特见解的建构和安排。对其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其效用的发挥。2、实践经验借鉴机制的建构和评价。实践经验借鉴机制主要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将企业的精髓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更好地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学校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了解熟悉企业文化的精髓,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实践经验借鉴机制建构之后,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学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机制运行情况的评价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教学,在校企文化衔接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将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进行融合和衔接,是需要考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效的措施是建构和实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和企业文化的三个零距离0机制。对该机制的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有效促进该机制的完善和发展。1、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零距离0机制。在大学课程文化建设上,坚持课程改革思路,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在评价机制作用的发挥下,实行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行业的需要动态的互动,即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随着企业行业实际的变化而变化。2、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0机制。学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3、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0机制。各个高校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在实习实训活动中,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仿真模拟实训基地创造企业文化氛围,重视实习阶段职业管理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该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使大学培养的人才进入企业行业之后,很快适应企业的需要,进入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