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资源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质资源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质资源的定义

篇1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篇2

关键词:传统知识;概念;考辨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17-02

“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简称TK)是传统部族在历史漫长的精神生产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孕育、传承而成的结晶,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自然、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蓝本。

一、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

“如果我们试图完全否弃概念,那么整个法律大厦就将化为灰烬”[1],通过厘清传统知识及相关术语的概念,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传统知识保护的相关问题。

从语义学的角度讲,“传统知识”是由“传统”与“知识”两个词语结合而成的。“传统”一词是与“现代”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传统”解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按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基本含义是“世代相传的事物”,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具体而言,“传统包括物质实体,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包括管理和制度”[2]。所谓“知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其中,狭义性“知识”是指“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反应”的陈述性知识,而广义性知识则包括狭义性知识与用于处理外部事物、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3]。

在国际保护层面上,与“传统知识”一起以类似方式使用的还有“土著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土著遗产”(Indigenous Heritage)、“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及“传统技艺”(Traditional Skill)等等。在国际法律框架下首先使用这一术语的是1970年签订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口、出口及转让文化财产所有权手段公约》[4]。从较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知识”定义主要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所作出的界定。

CBD在关于传统知识的条款中,将传统知识界定为“采用传统生活方式的本土和当地社区的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进一步解释为该知识“来自实践、经由数世纪而得,适应了本土文化和本土环境,经过口头从一代传向下一代”[5]。据此我们得出,CBD定义的传统知识是指全球的本土和当地社区的知识、创新与实践,它是经过漫长的实践发展而成的,适应了本土的文化与环境,并通过口头方式代代相传。在对传统知识的定义时CBD侧重于生物多样性方面,强调一种实用属性,即它是集体拥有的,而且采取了故事、歌曲、民间文艺、谚语、文化价值、信仰、仪式、社区规则、本地语言和农业实践。

WIPO正式启动传统知识保护始于199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圆桌会议,到2000年,WIPO成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简称IGC)。在IGC第三次会议上, WIPO对传统知识采纳了列举式的广义定义法,将传统知识界定为“传统的或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名称和符号,未透露的信息和所有其他一些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以传统为基础的由智力活动产生的一切创新和创造”[6]。该定义与知识产权的差别仅在于前者定义中含有“基于传统”这一限定,此外二者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WIPO认定传统知识具备了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的可行性。依据WIPO的解释,“传统的”、“基于传统”是指“那些知识体系、创造、革新和文化表达,通常附属于特定的民族或地区、代代相传并且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7]。上述定义的属于广义的传统知识,一般认为,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民间文学艺术表达(Expressions of Folklore)、传统科技知识(Tradi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传统标记(Traditional Marks)三大类[8]。其中,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包括言语表达、音乐表达、动作表达、有形表达;传统科技知识包括传统农业知识、传统医药知识、传统生态知识和传统生活知识等;传统标记则包括传统名称、符号和地理标志等。在IGC第六次会议上,秘书处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加以严格区分,提到了狭义使用方式下的传统知识。①

二、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及民间文学艺术

系统提出“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术语并进行界定的首当CBD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根据CBD的定义,遗传资源指的是具有外在或者内在价值的遗传材料,而遗传材料是来自生物界以其他来源的包含任何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9]。进言之,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物质或材料,包括人类遗传资源、动植物、微生物遗传资源等等。在传统社群内,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都直接关系着本土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有学者指出,“遗传资源并非仅仅指‘上帝的礼物’,而通常包括了人类由此获得的知识和才智”[10],对于传统部族而言,他们基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所含有的遗传材料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远比遗传材料本身更具有意义。

“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一词,最早由英国考古学家W.J.汤姆森提出。但作为规范性解释,其最早出现在1976年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共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中。早期的民间文学艺术采用了广义上的定义,包括传统部族的全部文化产物和文化结晶,涵盖传统部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成果。现在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WIPO的定义,WIPO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一个群体或者某些个人创作并维系,反映该群体传统文化艺术期望的全部文艺产品[11],其表达形态主要包括言语表达(如传说、故事、诗歌等)、音乐表达(如民歌、民间乐曲等)、动作表达(如民间舞蹈、仪式等)、有形表达(如雕刻、陶瓷、纺织、服饰等)。严格意义上讲,“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下属概念,但从理论层面上看,二者几近重叠,并无本质区别[12]。WIPO对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二者也未做出明确区分。同时,在特定语境下,传统文化表达(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也与二者作相同理解。

就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而言,三者虽存在适用和保护侧重点方面的差异,但同时具有以下共性:第一,所涉及的对象都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共同遗产”;第二,都属于群体智慧与贡献的结果,超越了知识产权所关注的个人智力成果范围;第三,每个主题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正规革新,也有非正规的革新(其中非正规的革新者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对象和资源价值实现预期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indefinitiveness);第五,都将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状态。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三者可以进行三位一体化地理解,比如民间文学艺术(民歌、民谚)从来就不曾“为艺术而艺术”,多数民间文学艺术的内容往往就是传统部族的生活经验和技艺诀窍的表达,同时,传统知识内容中也映射了传统部族所特有的遗传资源。正基于此,民间文学艺术曾作为广义的传统知识内涵之一,遗传资源也被视为与传统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WIPO专门委员会上,秘书处将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并行作为会议讨论的三大议题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86.

[2] 马治国.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200.

[3] 皮连生.“论智力的知识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4] 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0.

[5] See CBD,Art 8(j).

[6] WIPO,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Holders:WIPO Report on Fact-Finding Mission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1998-1999),Genera, April 2001:25.

[7] WIPO/GRTKF/IC/3/9,2002:11.

[8] 刘银良.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13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230.

[9] 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法商研究,2006,(1).

[10] Graham Dutfield,Trade,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Biogenetic Resources:A Guide to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Landscape,国际

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EB/OL].网站省略/dlogue/2002-04-19/Dutfield.pdf,2008-06-23.

[11] Se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Expressions of folklore:Overview of Policy Objectives and Core Principles”,

篇3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生态价值

前言

湿地的生态价值为湿地的研究奠定基础。现今全球各国已经把湿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将湿地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旨在依靠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并且依赖湿地的沉降功能达到降解污染物、净化环境的作用。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湿地,各国对湿地的分布、分类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简单介绍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分布及分类。

1 湿地简介

湿地在定义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湿地的研究活动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狭义的定义对生物物种、土壤类型、湿地水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湿地属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过渡性地带,湿地的水源、水量、水深等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因为湿地的生态学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政府为保护湿地发起《湿地公约》,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保护湿地的行列。《湿地公约》中定义广义上的湿地为:不论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碱沼地、泥炭地或水域,并且具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我国不论是狭义上的湿地面积还是广义上的湿地面积都在国际中位居前列,但如果以湿地面积与国土面积比例来换算,我国湿地比例还是略逊一筹。加入《湿地公约》后,我国对湿地保护重视程度更上一层,将湿地列为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我国地域广阔,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都在我国有明显体现,湿地类型也比较丰富,还有属于中国独特的湿地类型。

2 湿地的分布情况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62个经度、南北纵跨49个纬度,在全球国家中我国拥有最多的气候类型,受气候条件影响,我国湿地类型因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拥有全球类型最多的湿地,《湿地公约》中定义的湿地我国几乎都拥有。由于我国东部临海,湿地分布大体上是东部多于西部,但并不是干旱地区就没有湿地,一些沙漠中有湿地绿洲,湿地绿洲供给沙漠大部分生物的生命所需物质。我国湿地主要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即:东北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和长江中下游湿地。我国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由于人口增多、资源不足、土地面积不够,并且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了解不深,很多湿地曾经被认为是荒地,在围湖造田、填海铺路等错误政策下很多湿地被毁坏填平,致使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减少,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学价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已逐渐取得成效,有效阻止湿地进一步缩小。

3 湿地的分类研究

适当的湿地分类方法是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础,也是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湿地资源清查及评价工作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照水源水量大致可分为海域、河口、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水面等。海域又包括潮下海域和潮间海域,海域包含丰富的海草、珊瑚等,此类湿地多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河口属于介于海域和河流之间的湿地类型,多分布于三角洲河口系统,包括半盐水沼泽、淡水沼泽、盐碱草甸等;河流有暂时性河流和永久性河流之分,暂时性河流湿地受气候影响,瀑布、三角洲等属于永久性河流类湿地;湖泊湿地在水量上相对小于河流湿地,分为永久性湖泊和季节性湖泊,受客观条件影响程度与河流湿地相似;沼泽是东北最常见的一种湿地类型,包括藓类沼泽、泥炭沼泽、草本沼泽、森林沼泽等多种形式,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为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隶属于人工水面类湿地,此类湿地大多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不列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约》中规定将湿地大体分为天然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我国列为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多为天然湿地和内陆湿地。分类研究上的差异会导致制定保护方针时的不明确,不能统一标准的研究终究无法展现科学性。我国特殊的地理性质使得湿地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孕育着不同的珍稀物种,但这也为湿地分类研究增加难度,为了更好的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湿地分类研究很有必要。

4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表现在方方面面。它充足的水分可作为直接水源、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地沙漠化,有些湿地还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湿地不似陆地般形态固定,又不似海洋般流动性大,因为湿地的这种特殊形态,是湿地能滞留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蓄积营养物质,供给珍稀物种生存所需营养。湿地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湿地聚积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繁茂,为动物提供很好的栖息地。湿地中的一些动植物属于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保护好这些稀有物种具有很重大的生物学意义。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为净化空气做出一定贡献。湿地还能在水循环中起到调节作用,湿地蒸发的水分供大气水循环,湿地蕴藏的水分能供人类和动植物使用,还能起到蓄洪防洪的作用。

5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但也不能阻碍湿地面积减少这一事实,保护湿地迫在眉睫。全球政府为保护湿地提出《湿地公约》,加入国家增多的同时,湿地面积减少速度逐渐降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诸如围湖造田、填海铺路、污染水源等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有些地区为了农田灌溉往往会改变河道,缺少水资源的直接导致湿地消失。不管何种理由,湿地面积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保护湿地不受人为伤害的同时,还可以采取人工恢复湿地的方法。尽量通过合理的方法还原受损湿地原本的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有其动态平衡原则,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很难恢复,湿地恢复还需依赖系统自身调节,只能人为的减少被破坏系统的恢复周期。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湿地恢复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从长远角度出发,不要因为一时的不见效就放弃湿地恢复。

6 结束语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价值逐渐得到人们重视,随着全球政府《湿地公约》的签订,各国政府都将湿地保护提到日程上来。在确立湿地保护方案、对湿地实时保护的过程中,研究湿地分布、分类必不可少。随着技术发展,研究机器增多,人们对湿地的研究定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玉凤,刘红玉,孙贤斌.基于水文地貌分类的滨海湿地生态功能评价――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0(7).

篇4

1.1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

化感是植物生长过程或植物腐烂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对邻近植物生长的干扰〔1〕。在植物界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化感作用的物质成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这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竞争生存的必然。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是由H.Molish在193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为:所有类型植物(含微生物)之间生物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同时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有害和有益两方面〔2〕,除此之外,H.Molish对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具体内容未能作进一步的阐明。70年代中期E.L.Rice根据H.Molish的原始定义和植物化感作用近40年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微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对其它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3〕,这一定义首次阐明植物化感作用的本质是植物通过向体外释放化学物质而影响邻近植物的。80年代中期,E.L.Rice将有益的作用和自毒作用补充到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中。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植物间的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媒体是化学物质,被称为“化感物质”,必须指出,化感物质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它是指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其它生物生长、行为和种群生物学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植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也包括植物和动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现已发现,许多化感物质不仅对植物,对微生物、动物特别是昆虫都有作用,因此,化感物质的使用范围愈来愈广〔4〕。

1.2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

植物化感物质是植物体分泌到环境中的代谢物或次生代谢物,它们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中。根据它们性质大体上分四大类:(1)脂肪族化合物,指水溶性的醇和酸,如草酸、乳酸、甲醇、乙醇、丁醇等;(2)脂肪酸,类酯物以及不饱和内酯,如苹果酸、柠檬酸、花楸酸、棒曲霉素;(3)萜类化合物,如单萜烯、哌烯、樟脑、桉树脑以及倍半萜烯等;(4)芳香族化合物:简单的酚、酚酸、醌、单宁、香豆素、黄酮类、生物碱、肉桂酸衍生物及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芳香族氨基酸。

1.3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类:(1)从植物表面溢出的,被雨水冲洗到下层植物的植株上或进一步渗入到土壤后表现出克生效应〔5〕,如芒萁在天然群落中主要通过雨水、雾或露的淋洗将叶部的液态分泌物通过淋溶过程释放到土壤中,抑制周围植物生长〔6〕。(2)从植物根部溢出的直接产生克生效应。如菊科植物洋艾根游离出来的物质能严重抑制和迫害其他植物的生长;野燕麦分泌的莨菪葶、苜蓿根分泌的7-羟基-4甲氧异黄酮,都能抑制其它植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7〕。(3)一些挥发性化感物质通过植物体表进入环境而发生作用。如无剌槐树皮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抑制附近杂草的生长。(4)植物残株或凋落物分解,如高梁、小麦残株能释放化感物质,强烈抑制某些杂草生长。

1.4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化感作用的作用机制一般是化感物质通过存在部位释放出来后,利用自身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作用于受体,从而抑制受体的吸收、合成、光合等各种功能,对受体产生抑制效应。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生理表现为〔1,8〕:(1)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2)对植物激素、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关键酶类的抑制,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细胞膜透性。

2植物之间及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

2.1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自然界许多植物能产生化感物质,有些能抑制其它植物生长,有些能促进其它一些植物生长,起到了抑制或促进种间组合的作用。

2.1.1产生克生物质一种植物通过分泌某些克生物质抑制或杀死另一种植物,削弱后者对光、热、水、肥、空间、领地的竞争,从而促进自身的生长进程。如小麦的残体能分泌β-苯基乳酸、β-羟基丁酸等化感物质,可有效地杀死某些阔叶杂草;向日葵产生强烈的抑制豆科植物生长的克生物质,它主要抑制根瘤菌和固氮作用;高梁残体可释放一些化感物质,抑制周围杂草生长。

2.1.2产生自体毒性物质某些植物能产生一些化学物质抑制自身的发展和种群的扩大,从而使群体保持平衡,有利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如水稻残体能产生某些毒性物质p-香豆酸、p-羟基苯甲酸、丁香酸等能抑制下茬水稻生长。据统计,后茬水稻减产率达25%。大豆根系分泌香草酸、香草醛、对羟基甲酸等酚酸类化合物质,可导致下茬豆苗生长激素代谢紊乱,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苹果树根系分泌物黄酮根苷,能强烈抑制幼小苹果树苗生长,使苹果园补植及更新困难。

2.1.3产生剌激促进又有抑制效应的物质某些植物分泌的物质会随浓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如小麦残体腐烂产生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浓度低于1.5mol/L时,可促使燕麦生根;在浓度高于1.5mol/L时,对燕麦种子萌发又起了强烈的抑制作用。

2.2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

2.2.1植物与昆虫间的克生作用

某些植物体内可分泌羟化物质、单宁等抑制昆虫和小动物的取食,限制昆虫生长甚至使其死亡,从而达到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目的。单宁是木本植物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很难被消化酶分解,植株体分泌的单宁具有特殊的苦味、涩味、酸味,能降低害虫的适口性,成为抵制害虫取食的天然武器。

2.2.2植物与昆虫间的互惠关系

如虫媒花植物与为之授粉的昆虫之间的互惠关系是植物与生物互惠关系的典范。此种植物能生成一定的化学物质,使其具有特殊的颜色、香味,从而对昆虫产生吸引力,使昆虫前来采食,达到传粉、授粉目的〔9〕,有利于植物结实、繁衍后代和扩大分布及为昆虫提供食源,使种延续。

3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合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相生效应进行

有益的植物组合,提高农田生产力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应充分认识栽培作物、绿肥牧草、经济林木,它们当中哪些具有化感作用,各种栽培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相生还是相克及植物自体毒性问题,有助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轮作倒茬,间、套、混作,复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生产上着眼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复种指数,如果在植物之间合理搭配组合,可在某些场合下收到相生效应的好处,大大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对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如玉米与大豆、洋葱与食用甜菜、马铃薯与菜豆、小麦与豌豆种在一起,可提高产量,相反番茄与黄瓜、葱与菜豆、苹果与玉米、核桃与番茄、马铃薯则相克,应把它们分植,避免相互抑制。另外,豆科植物中增加野生天芥菜不仅可减少杂草30%~70%,同时还减少病虫害,这种野生植物本身不以收获为目的,而是经过特殊挑选的具有某种相生或相克性状的植物,称“伴生植物”〔10〕,田间增值这种伴生植物是一种增产措施。

3.2减少植物化感作用造成的损失,为制定合理栽培方式和耕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农业生产中人们栽培的很多作物、经济林木是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这些植物为使自身获得更多的阳光、营养、水分和空间,在种间竞争中释放化感物质(克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生长发育。如核桃的叶子和根分泌一种毒素—胡桃醌,对距离其16m以内周围土地上的苹果、茶叶等木本植物和番茄、马铃薯、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甚至使之无法生长。苹果树之间种植马铃薯,马铃薯能分泌一种毒素降低苹果树(包括根部和树枝)的含N量及其成分,抑制苹果树生长。芝麻根系分泌物能抑制棉花生长;在免耕作业方式下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对许多杂草有抑制作用〔11〕。因此生产中合理布局,选择合理栽培方式、轮作制度、耕作系统等尽量避免具有相克效应植物间、混、套作,那么可化损失为收益。还有一些植物自体毒性物质的产生符合适应机制。生物生长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可抑制自身群体增大,使营养物质供给一些个体,保持种群不致过大,影响生长。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蔬菜、果树、及苗木长期连作后,皆出现生长衰退和产量降低,作物连作障碍已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连作带来的种种不良效应,诸如杂草滋生、病害蔓延、有毒物质积累等对一年生作物的影响,最好解决办法就是轮作。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轮作中有明显克制性状的作用的相克效应,又可使土壤中的毒物不致过多积累,保证了下茬作物健康、安全生长。如大豆连作障碍〔12〕,人工林衰退,茶园老化〔13〕都是作物释放化感物质对自身产生毒害作用。因此两季连作或多年连作时应尽量将秸秆(凋落物)收割清除干净,以减轻自身毒害效应;或配合耕作措施,倒茬换种别的作物。间作和轮作种植制度是清除自中毒现象的有效措施。这里需注意的是在植物种内的化感现象,尤其是自毒作用,在农业生产上较为普遍。但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并不是发现了作物的自毒作用,就一定要改变作物的耕作和栽培方式,作物耕作和栽培方式的建立涉及到众多因素,而作物自毒作用仅仅是影响耕作和栽培方式的一个不利因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主导因素。

3.3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克制效应,进行田间杂草的生物控制和防治

随农业生产的发展,除草剂成为人们依赖的对象,也是主要控制杂草手段。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利用化感作用进行杂草防除是一项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新途径和有效措施。植物化感物质最重要的作用是抑制种子发芽,减缓或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无论死、活植物所释放的化感物质都具有类似除草剂的特征和作用方式,有很强的选择性,且这些化合物在小剂量下很有效力。据报道,在世界上已阐明100多种植物具有化感潜势〔14〕。研究杂草相互间及杂草与作物间化感作用和竞争,可对杂草进行控制。因此,生产中积极利用克生效应防除杂草,不但可减少农业投入,节约成本,同时不会产生由于人工合成化合物的使用而带来污染环境问题,可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如冬小麦释放的化感物质能抑制白茅草生长;大麦释放的化感物质可抑制繁缕生长〔12〕,刺槐分泌鞣酸物质能抑制多种草本植物生长。核桃、蔷薇、高梁、向日葵、茄子、菊、番茄等能分泌克生物质。生产中广泛开展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克生效应,直接利用化感植物地面覆盖,化感物质的人工提取直接作为除草剂等措施是有效防除杂草的途径。值得说明一点:从化感植物中提取的有效克生物质直接进行生产实际应用不是太现实的,因为化感物质含量少,提取困难,获得的量也非常少,直接施用成本太高且药源缺乏。因此,人工模拟天然化感物质合成有效的化感化学物质是一条可行之路,同时可对一些化感物质进行人工结构修饰,结构修饰最好采用Si,这样Si可改善有机物的物理性质,降低活性物质毒性,且最终分解的无机物SiO2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3.4深入研究生物之间的化感效应,为防治有害农业生物服务

人们通过对植物之间、植物与昆虫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利用它们之间的化感效应去解决有害生物防治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某些栽培植物含有一种或多种对动物和昆虫有威慑作用的化感物质,使草食动物、昆虫对其厌食、拒食,植物正是利用拒食、毒杀和激素干扰等化学手段来抵抗生物的攻击。有些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物有异味,可驱走昆虫,以免受害;有些则有毒,可杀死昆虫和线虫;有些植物能通过抑制真菌作用和抗生作用而表现抗病性。如水稻体内的苯甲酸、水杨酸能抑制二化螟幼虫的生长与发育;混交林中各种树释放各种化学物质,形成一个特殊生化环境场,对有害昆虫、微生物及病毒等产生毒害或抑制作用,不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桉树、蓖麻、七里香、柠檬、蒜、葱等植物产生的分泌物具防治病虫害的功效。一般植物产生的克生物质对有害生物的作用常常是缓慢的和温和的,需通过一定时间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效果。目前许多杀虫剂是以植物为药源或是模拟植物中的天然成分合成的,又称“无公害农药”。它的使用不但可及时大面积防治病虫害,且高效、低毒、低残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果实残留,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无公害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是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3.5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基因培育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

随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未来的年代,我们将有可能象培育抗病作物一样,将植物化感作用基因引入到有希望的栽培品种中,培育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利用作物本身的化感潜势来进行有害生物的防除和提高作物产量。如利用向日葵、核桃、小麦、大麦等栽培植物的化感潜势来控制杂草的生长或用来减少除草剂用量。如果有希望的类型不能与理想栽培品种杂交时,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例如,细胞质融合将抑制基因引到栽培品种上。

3.6广泛开展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条件恶化,污染逐年加重,严重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人类生存,因此广泛开展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利用,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生产中人们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植物化感物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或模拟天然物人工合成化学品,一般这些物质都是无毒或具有较小的环境毒性物质,使用这些物质去杀虫除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能得到明显改善。

篇5

关键词:森林资源 行政许可证

1 森林资源及森林资源资产

1.1 森林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森林,包括竹林。林木,包括树木、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土的乔木林地,疏林她,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根据该规定的精神可知,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系统。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在进行科学管理及合理经营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大量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及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

森林资源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森林生物资源、森林土地资源以及森林环境资源。①森林生物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及以森林为依托生存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资源。②森林土地资源。包括有林地、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等。③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景观资源、森林生态资源等。因此,森林资源是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综合体。

1.2 森林资源资产 森林资源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是林业经济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核心问题。森林资源的价值与价格这一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1.2.1 资产与资源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第三辑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因此,资产具有3个重要特征:①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②为某一特定个体所控制。 ③资产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1.2.2 资源与资产 资源与资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资产,首先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资产与资源分属不同的管理范畴。两者的物质内涵具有一致性。但又有显着的区别。①资源揭示财富的物质属性,主要以实物管理和数量管理为基础;资产要揭示财富的经济属性,目标是对资源进行经济补偿或价值实现、以价值管理为核心。②取得的方式不同。资源的取得或者是天然形成的,或者是人的劳动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而资产的形成可以有3种渠道:一是由人们认定渠道,将一些资源作为资产;二是由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创造的;三是由买卖、租赁等产权交易实现的。③作为资产的资源,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资产总是个体者的资产,主体对其具有控制权。④计量单位不同。资产应能够以货币计量,而资源主要以实物单位计量。

1.2.3 森林资源资产 森林资源资产是在现有认识和科学水平条件下,进行经营利用,能给其产权主体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资产的分类:①按其形态可划分为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森林景观资产和森林环境资产等。②按经营管理的形式划分为公益性森林资源资产 (如防护林)和经营性森林资源资产 (如用材林资产、经济林资产、薪炭林资产和竹林资产等)。

2 森林资源和林业管理理论基础

加强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管理是基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对具体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管理的抽象与概括,同时又反过来指导一般管理规则的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同的阐述,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尽管如此,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反省使用资源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特征的经营模式,实施在可持续前提下的经济发展。环境退化的原因产生于经济活动,其解决的办法也必须依靠于经济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栗而适得其反。

2.3 外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超越于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外的外部影响,即不通过价格机制反映的影响,进而会产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成本中的社会成本。外在性可分为正的外在性和负的外在性。

3 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制度

实践证明,我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的传统的体制和理念,是使采育比例失调,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森林资源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是最根本的基础性资源,它的优劣直接激励或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对森林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明晰落实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前提下,实行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与实物量的综合管理,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补偿,科学的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使森林资源资产走上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

3.1 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经济性管制 经济性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体在价格、数量、进入和退出等方面的控制。具体到森林资源和林业实行的经济性管制,主要是行政机关行政许可。

篇6

一、经验:通过立法、规划和鼓励补贴等政策,持续推动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一)美国通过立法和补贴政策促进生物质乙醇产业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国,乙醇商业化生产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玉米一直是其主要的生产原料。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生物质能源的主导地位和具体发展指标。2002年11月,《美国生物质能与生物基产品展望》报告对美国生物质资源研究做出了远景规划,提出到2030年,美国生物质能和生物基产品将发展成为完善、成熟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美国农业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机遇,并向消费者提供性能优良、绿色环保的生物基产品。

1999年,美国了《开发和推进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总统令,制定了到2030年以生物质燃料替代目前石油消费总量30%的发展目标,占国家电力的5%、交通运输燃料的20%和化工产品的25%。2005年,美国能源部提交的报告显示:生物质能已经开始对美国的能源做出贡献,2003年提供了1亿吨标煤能量,占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超过水电而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来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美国在生物质资源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增,其中,包括2008年12月能源部投资2亿美元支持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先进生物燃料的商业化研究与实践、2009年1月其能源部与农业部联合支持有关生物燃料、生物质能及生物基产品生产技术与过程的研发项目等。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生物质资源研究仍成为美国经济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5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复兴计划中将有7.865亿美元用于加快先进生物燃料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商业规模的生物精炼示范项目等。

发展生物燃料对美国经济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据统计,仅 2007年发展乙醇使美国减少进口2.28亿桶原油,原油进口减少量约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相当于为美国经济节省了165亿美元;乙醇生产经营、乙醇运输以及新建乙醇生产企业投资,共为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476亿美元,为美国各经济领域创造了近24万个工作岗位;使美国消费者增加了123亿美元收入,为联邦政府创税约46亿美元,同时为各州和当地政府创税36亿美元。

奥巴马上台后,提出了7000多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确保实现国会设定的2022年美国生物燃料年产量达到360亿加仑的目标。为减轻粮食负担,美国已经做好了向非粮的二代生物燃料过渡的部署,到2030年,生物燃料替代30%化石运输燃料中,玉米原料只占6.7%,九成以上将是非粮原料。其最新举措是加快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发和产业化。(详见表1)为尽快实现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和鼓励政策。

2007年10月,美国生物质研发技术咨询委员会了新的生物燃料与生物基产品路线图,确定了生物质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途径。

(二)欧洲各国对替代燃料的立法支持、差别税收以及油料植物生产的补贴,共同促进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

欧盟委员会提出,2010年运输燃料的5.75%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替代,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20%。法国计划到2015年生物柴油的产能将从现在的每年600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目前,意大利是欧洲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在2001年制定的金融法中,意大利计划在3年内将生物柴油的生产配额从12.5万吨增加到30万吨。德国政府鼓励使用生物柴油,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全额免除税收,使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德国在2003年颁布法规,准许自2004年起,无需标明即可在石化柴油中最多加入5%的生物柴油。同时,德国还规定了机动车使用生物燃料的最低份额,从2004年起的2%提高到2010年的5.75%。新规定的出台将使生物柴油营业额从2000年的5.035亿美元猛增至24亿美元,平均年增25%。西班牙2002 年12月30日颁布法令,对生物燃料全部免征特别税,该税是浮动的,根据石油产品和生物燃料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行调整。

2009年4月23日,欧盟的生物燃料政策也拍板定案,其生物燃料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这两道与生物燃料政策相关指令的产生,将对欧洲生物燃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全球生物燃料市场。

(三)巴西通过规划推动生物柴油发展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2002年,联邦政府推出生产和使用生物柴油计划(PNPB),计划目标为:2008年1月开始,将在全国燃料消费中,添加2%的生物柴油,到2013年1月该比例将上升到5%。为了推进该计划,联邦政府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可行性分析阶段。结论是:在经济上,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缩小区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社会发展上,可以扶持社会弱势阶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环境上,通过使用生物柴油,减少废气和空气污染,可以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在发展战略上,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国家能源安全风险。

第二阶段:完善法律和政策阶段。首先,定义和规范生物质能源,同时在法律、政策、税收上给予支持。在税收上针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优惠税率,给予贫穷地区更多的税收减免。按照该种差别税率的逻辑,政府政策有义务保护两个薄弱环节:(1)农民的种植环节。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小农户种植油料作物,保障全部收购,创造了一个“社会燃料”凭证,以此来决定企业税收减免的多少。(2)市场环节。政府公布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以保障提供到市场上的都是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阶段:计划的实施阶段。在各项法律、政策和税收标准确立以后,2004年12月6日,联邦总统宣布推出PNPB。2005年,第一个加入2%生物柴油的加油站开业,联邦政府以拍卖的方式收购生物柴油,只有拥有“社会燃料”凭证的企业才能参加拍卖。政府的介入和收购,主要目的是形成实在的市场需求。

目前,世界可再生能源消费仅占总能源消费的14%,而巴西占45%。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国,30年来,乙醇生产导致巴西原油消耗下降,累计节省520亿美元,还提供了100万个工作岗位。

二、各国开发生物质能源带来的启示

(一)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寻找新的替代原料来源,力求保持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

从中国的情况看,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张锦华与吴方卫研究认为,我国农产品中资源禀赋最高的是甘薯,玉米也有一定优势,小麦不具有优势。但由于当时国家急于解决陈化粮问题,采用玉米和小麦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以玉米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发展路径并不完全基于资源禀赋优势的策略。同时,与美国地多人少相反,中国的人口众多,即使采用一定优势的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路径也受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制约。虽然我国有大量的盐碱地、荒地等劣质土地可种植甜高粱,也有大量荒山、荒坡可以种植麻风树和黄连木等油料植物,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土地利用的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我国虽然在西南地区种植了一定规模的麻风树等油料植物,但不足以支撑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落实是制约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质资源的发展是生物质能源的根本问题,优良的作物品种是发展生物质能的重中之重。

(二)政府积极参与,为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具有环境效益的弱势产业。2000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包括燃料乙醇的技术标准、生产基地、销售渠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在内的政策体系,但为避免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国家开始对以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采取严格管制。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此外,生物质资源的其它利用项目,如燃烧发电、气化发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等,初始投资高,需要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给予支持,以降低成本。同时,需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做保障,促进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将扶持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纳入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我国非粮作物的燃料乙醇尚处于试验阶段,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需在生产工艺和产业组织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以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较为成熟,但发展潜力有限。后备资源潜力大的纤维素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合成柴油的技术尚处研究阶段,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缺乏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保障,产业化程度低,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生产产业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四)加强生物质资源研究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篇7

关键词 适应与协调 可持续发展 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迅速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日益严重,淡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人炸等,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环境支持系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生死牧关的十字路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逐步确立了一种新的视野,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确切概念,由于不同背景的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概念能被学术界,被世界各国一致接受和认可。而在这数目繁多的概念当中,以下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生态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从社会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越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从经济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表述,归纳起来可以概述为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收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即利益的最大化。

(4)从科技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利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而目前在最广泛意义上得到接受和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4月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本文的论述则是建立在对这一定义的认同的基础上。这一广为人知的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关键性的内涵:一是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二是要在不超越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来满足人类需要。归根结底,从本质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也就是要解决这二者间的矛盾。而这两个关键性的内涵也就直接对应着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思想,即“适应”与“协调”的思想。

2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在布氏的定义中,“满足需求”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人类的持续性需求得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实现最终也都是围绕着人类的需求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满足这一目的而展开的。那么什么又是人的需求呢?概括起来说不外乎两类,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是为了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而精神需求则是人类在此基础上为了求的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不管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还是精神需求的满足,最终都体现于人类的生活之中,体现于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是既能不断提高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不损害后代人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能力的发展。

而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如何才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文化、政治、社会等等的全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让人类摆脱贫困,以往的事实表明,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而只有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能保证人类尊严、精神价值等的实现,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仍是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需求的满足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前面谈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仍是发展,它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反过来说,也就是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而需求的满足则取决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能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各种能源、资源和物质资料作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从何而来,是从自然界而来,从自然环境中来。自然环境为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物质基础,它一方面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可或缺的各种自然资源;一方面又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即环境的自净功能;同时自然环境还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然而,环境的容量,即环境的承载力又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漫长时间的,一旦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将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工业化增长作为唯一衡量标志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它是以对GNP为指标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为目标和动力的。这种单纯地和片面地追求GNP增长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环换取所谓的“发展”。它不仅导致了人类目前陷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日趋短缺和人们生活的相对贫困化,而且更是使人类经济社会失去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这一基础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吸取了传统发展模式的教训后,面对贫困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时,人类社会对一种全新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其根本实质是要解决人类社会要求持续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

3小结

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它以满足代内代际人类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根本实质乃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需求的满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同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综上所述,可以说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7).

[2] 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

篇8

1.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或更为宽泛的“农业遗产”的概念),我国著名农业历史学家石声汉先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包括来自于现代农业的农药、化肥、机械等以外的有关农业的所有要素;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已经逐渐淡出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要素。

我们的理解是: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人类在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集成,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民俗、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品牌、农业村落等10种类型。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历史时期创造并延续至今、人与自然协调、包括技术与知识体系在内的农业生产系统,特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进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与农业部推进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该项目将努力促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关于自然和环境的传统知识和管理经验更好地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当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促进可持续农业的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

按照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表述,这些农业生产系统是农、林、牧、渔复合系统,是植物、动物、人类与景观在特殊环境下共同适应与共同进化的系统,是通过高度适应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和机制进行管理的系统,是能够为当地提供食物与生计安全和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系统,是在地区、国家和国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同时也是面临着威胁的系统。

我国是最早响应和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积极支持,有关地方政府积极配合,不同学科的专家和遗产地人民积极参与,在示范点选择与推荐、保护利用探索与经验推广、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2012年3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这一定义,主要包括小规模庭院经济型、特殊遗传资源保护型、多个物种互利共生型、景观生态结构优化型、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型等不同类型。

2. 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

(1)活态性:这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有人参与、至今仍在使用、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的农业生产系统,系统地直接生产产品和间接生态与文化服务依然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2)动态性: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以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所表现出的系统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整。

(3)适应性:指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系统稳定基础上的协同进化,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

(4)复合性:这类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特点。

(5)战略性:这类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应对全球化和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有效缓解贫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多功能性:这类遗产具有多样化的农产品和巨大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出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7)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极端自然条件的适应、居民生计安全的维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8)濒危性:指由于政策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所造成的系统不可逆变化,表现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丧失、传统农业技术和知识体系的消失、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示范价值等, 这些价值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 可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篇9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

一、生物质能源定义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依据来源的不同,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二、生物质能源的特点

(1)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储存在生物质内部,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实现能源的永续利用。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

(2)清洁、低碳――生物质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其生物质的硫、氮有害物质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NOX较少;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

(3)分布广泛的可替代能源――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 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扩大造林面积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 亿吨标准煤。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是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誉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

三、我国目前生物质能源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以生物质能源开发带动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认识不够;

(2)国家扶持政策单一;

(3)规划布局合理能性差;

(4)创新不足,发展粗放单一。

四、克服生物质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实现循环、低碳经济

(1)加强生物质能源经济认知

我国未来生物资源潜能巨大,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2050年前被罄尽的看法已被公认。煤的资源也只能再满足100~200年的需求,但其低碳排放的清洁利用技术还需花力气开发。但我国能源界却有这样的观点――生物质能源成不了“大气候”,理由之一是生物质原料来源有限、分散,且规模化生产存在技术和成本约束。究其主要原因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中国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这些对生物质的误解已影响了决策部门,极大阻碍了生物质能源经济发展。而与此同时,全球致力于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并未停止发展的步伐。2012年2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生物经济战略,2012年4月美国了《国家生物经济蓝图》,2013年7月,德国了生物经济战略,这些国家分别就推动生物经济,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方面制定了新的战略、布局,力图在末来生物经济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联合国能源署也预计到2050年,生物质能源将占全球人类总能源消耗的50%以上。生物质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主战场。打好生物质能源经济这场硬杖,首先要从上层统一思想。从战略、策略、经济性、环保、法律及制度等方面,加强解决配套政策问题,提高对生物质能源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2)国家扶持政策多元化

过去国家对生物质能多采取补贴手段。但补贴门槛高,手续繁琐、先垫后补方式给企业带来困扰。国家应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加大扶持的力度和广度,从税收优惠、融资担保、技改贴息、租金补贴、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入手。例如瑞典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和能源税,但对于可再生燃料,免征二氧化碳税,只征收能源税,如果企业投资建设相关新项目,可申请国家或者欧盟的补助金。美国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中要求化石燃料供应商每年达到一比例的生物燃料混配。

(3)项目建设初期合理布局

中国原料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数量有限,收集及运输成本等问题,离支撑生物质能和生物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例如①生物发电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我国生物质发电到2015年将达到1300万千瓦,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而另一方面生物质发电却是一个依赖政府补贴产业,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明确生物质发电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而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则是0.3元/千瓦时。即便在如此高的补贴下,生物质能龙头凯迪电力,其2010年的相关营收也只有9000余万,不到其总营收的3%。②生物燃料方面:国际上比较成熟、且技术难度较小燃料乙醇是以粮食为原料工艺路线。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美国以玉米为原料,而中国人口众多用大量粮食做燃料乙醇不可行,这些都说明,生物质能源发展整体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足够丰富、具备一定的规模与其原料分散、不足、季节性、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相矛盾。所以在哪些生物质原料比较丰富且集中地区有序、规模的发展哪些生物质能源需要国家、省、市各部分规划统筹。

(4)多样化、多途径发展生物质能源经济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有的已具备一定规模,有的已经济进入产业化阶段,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如户用沼气技术。但笔者认为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发展多为直接燃烧途径,在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方面较少,未来应多样化、多途径发展。如以下几个产业:

①微藻制油产业:微藻是简单的单细胞植物,这种原料属于低等植物。光转化油脂的转化效率能够达到12%。传统生物柴油所需原料均为油料高等植物,其光转化油脂的转化效率最高仅1%,且由于油料植物的油脂面积产率不高,发展生物柴油必然要占用大量耕地,影响粮食生产。而微藻种类繁多、分布广、繁殖快,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及氮磷等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胞内合成大量油脂,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新的油脂资源,有资料显示,同样一亩地,种植大豆和微藻,产油率的差距是50-100倍。”可见高品质的微藻油、高蛋白的微藻渣能担纲固碳减排的角色。其实现商业化放大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②生物塑料产业:生物塑料的研制都是从纯植物中获取,植物中含有大量淀粉和蛋白质,这也是生物塑料中丙烯酸、聚乳酸的主要来源,在植物中提取的丙烯酸、聚乳酸等再经过各种工艺生产制成生物可降解塑料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降解,燃烧又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③有机废物肥料产业: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完成,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解决传统堆肥效率低、产品质量差、过程二次污染难控三大技术难题。目前已在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中建设了14个规模化处理厂。

④生物丁醇燃料产业:生物丁醇作为生物燃料时其蒸汽压力低,与汽油混合时对杂质水的宽容度大,而且腐蚀性较小。在燃料性能和经济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能以更高比例与汽油混合,而无需对车辆进行改造,单位体积储存的能量也更高,目前日本开发出利用废弃柑橘、苹果、甜菜、甘薯、稻草、废纸以及木材生产纸浆后的废弃物,都可以用来生产生物丁醇。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