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质范文
时间:2023-03-14 21: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济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参考文献】
[1]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8]Amit,R.,Glosten,L.,&Mueller,E.,(1993):ChallengetoTheoryDevelopment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Vol:30Iss:815-834.
[9]Willax,P.,(2000):LookBeyondMereOwnershipinDefiningEntrepreneurship,[J].NewHampshireBusinessReview,Vol:22Iss:3-4.
篇2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 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着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 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着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篇3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大部分产业的规模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而工业产值增加值率长期徘徊不前,世界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的数量屈指可数。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加大,不能再靠新铺摊子、新建项目粗放发展,而要走集约和内涵发展的道路。
要素成本上升和竞争压力已形成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低成本制造优势减弱,加之国际竞争加剧,发达国家提出再制造,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周边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明显。传统产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增强竞争力。
经济危机必然带来新一轮技术进步,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结构调整。为应对金融危机,发达国家进行结构调整,对科技前沿投资,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欧美日韩纷纷制定创新战略,通过发展新兴产业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必须抓住机遇,推动企业创新、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因此,新的形势下,要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重塑竞争优势。“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企业技术改造。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资委及国防科工局、烟草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企业转型升级进入的新阶段
企业转型升级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和服务档次升级,从中低档产品转向中高档产品,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增加值率。二是提升产业价值链,从加工制造为主向研究开发、设计、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品牌、物流、产品安全和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等上下游延伸,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三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新技术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靠培育创新创业的小企业,另一方面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孤立发展,即需要传统产业提供配套,许多新兴产业又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发展起来。只有夕阳技术和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技术改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技术改造是依托现有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改进原有生产与管理状况,提高效率的投资活动,具有投资省、消耗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新形势下,技术改造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改造上新台阶,呈现功能多样化的趋势。技术改造已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降耗和转型升级更紧密的结合。一是与创新和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相结合,企业利用技术改造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业化示范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二是与节能减排降耗相结合,高耗能行业投资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多元化经营等。四是与优化产业组织相结合,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技术和品牌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或实行加工外包,整合产业链。五是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相结合,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些地方鼓励企业“退城进园”集聚发展,异地迁移改造。六是从支持单个企业的改造项目发展到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近年来,随着各种要素成本上升,技术改造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典型行业的技术改造案例表明,尽管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动力和模式不同,但都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服装鞋帽行业企业为了应对要素成本全面上升导致的行业利润下降,通过设备更新和价值链升级,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建材行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的标准;显示器行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产业化,适应技术快速变化等。
各级政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实行细化目录指导,减少项目审批,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地方政府多年来持续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一些地方政府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制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规划,建立配套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改造升级。主要经验和做法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优先顺序,优先支持国家鼓励类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支持有限制类项目的企业进行梯度转移和改造升级;对淘汰、关闭和转产的企业给予资产损失、人员安置方面的补偿;简化审批程序,对技改项目实行备案制,重点支持设备投资,实行事后补助;加强服务,提供要素保障,帮助企业解决技改中遇到的困难;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优先保障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等。
目前,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动力不足,投资渠道不畅。由于大部分行业的利润率较低,企业没有改造投入能力。同时,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技术改造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政策力度不够,缺少激励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目前,与技术改造相关的主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但补助比例偏低;进口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设备可以减免进口关税,但制造高新技术装备需要的零部件进口不免税,导致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不平等竞争等。三是要素瓶颈制约技术改造,人才短缺。企业反映,技术改造对职工的素质要求提高了,但技术工人供应不足,加上职工流动性大,企业用人培训成本提高。国内技术供应不足,大部分技改依靠进口设备。土地限额使一些好的技改项目难以落地。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土地供应制约较大。四是技术改造管理和资助方式有待改进。一方面支持力度不大,另一方面资金分散使用,难以形成合力。与技术改造有关的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管理,相互协调不够,既有重复支持,又有空缺。在管理上,重项目申报和审批,轻后期管理和评估。
三、政策和制度环境建设两手抓,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常抓不懈。
(一)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改造的概念和模式,转变技术改造方式
从以设备更新投资为主转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从支持单个技术改造项目为主转向产业链的配套改造升级;从资助个别企业技术改造为主转向支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从投资政策为主转向体制机制创新与产业政策结合。从培育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技术改造工作,推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和支持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内在动力。技术改造政策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要探索推动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利于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体系。
(二)实行普遍性政策与重点支持相结合,完善企业改造升级的政策体系
1、充分利用已有的普遍性政策,增强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能力
重点落实R&D支出加计扣除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R&D支出;切实落实消费型增值税,在对技术改造设备投资的增值税实行进项税抵扣的同时,对技术改造采购软件也实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缩短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提高综合折旧水平,特别是对强制性替代的安全、环保设备,以及需要加快技术改造的行业,进一步缩短折旧年限。对国内不能制造的先进设备、国内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和新材料进口,减免进口环节税。
2、加强鼓励技术改造的需求政策
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政策,借鉴国际经验,提高采购本国和中小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比例;对重大示范工程、采购列入首台套(批次)目录的设备和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设备等,应给予直接补助。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利用和推广。
3、政府重点支持社会效益较大的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行为,政府重点对社会效益较大和外部性较强的领域给予适当资助。一是重点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和重大示范项目,特别是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共性技术研发。二是健全重大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特别是支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资助强制性淘汰设备和改造项目。三是重点支持战略领域和公共品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整体竞争力,如新能源、医药行业,以及技术被外国封锁和垄断的领域。四是支持先进装备制造。随着企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我国将迎来新一轮设备更新的,应围绕企业改造升级的需要,抓紧研制先进技术装备。五是加强行业和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共享效益。
4、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就业,促进公平竞争
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力军和创新的生力军,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金融,包括风险投资、融资担保、设备融资租赁等;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等。对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支持优势和品牌企业通过兼并、加工外包,提高产业群的整体竞争力,对兼并重组和发展国内加工外包的改造项目,在过渡期内给予所得税减免。
5、促进生产要素向企业技术改造倾斜
土地供应优先向资源和能源效率高、就业带动大的技改项目倾斜。鼓励产业区域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对由于环境原因进行异地改造的项目,以及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技术改造投入的积累能力。
(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内在动力
1、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打破行政性垄断,规制自然垄断,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获得资源。改造升级政策只对投资方向实行差别政策,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2、加快资源价格体系改革,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在要素价格上升的变化中,政府不要干预和扭曲价格信号,应保持价格信号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资源稀缺性。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企业的权益
根据企业创新和产业竞争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价值,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成本。
4、完善标准体系,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环境、质量和安全标准
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各类标准的实施监管,建立问责制,缩小地区间执行标准的差距。落实节能减排的鼓励和惩罚措施,利用经济手段,提高节能减排企业的经济效益。
5、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的作用,扩大企业技术改造的融资渠道
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鼓励银行为企业提供购买技术装备的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引导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参与改造升级项目;支持为企业技术改造发行债券,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等。
6、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改进政府对技术改造的管理
1、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
一是围绕国家战略重点,明确目标,实行定向招标。如美国能源部提出要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价格,并以此为目标组织产学研合作,资助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二是从前置审批转为事后奖励。为防止企业盲目争项目,提高投资效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实行事后奖励,凡是符合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强制性标准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凡是符合国家确定的技术改造标准的投资,可以给予所得税抵免和贷款贴息等奖励。三是将项目审批变为标准和目录引导。为了便于操作,国家应制定明确的鼓励方向和设备目录,如工信部已经编制了振兴重点行业的设备目录。四是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技术改造项目。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对地区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支持企业改造实行补助。五是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和政策评估,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篇4
1.有效提高企业的激励效果
企业在日常管理制度中,会根据不同的人员、岗位制定各种不同的政策激励员工。在制定的政策中,物质激励是最主要的方式。但对于那些薪资较高的员工来说,物质激励作用不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到对全体员工均起到激励的目的。而柔性管理则会在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政策之上,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出最贴切的激励形式。对一些工资较高的人员制定出晋升、进修等激励措施;对一些工资较低的员工则制定出加薪、加福利及进修等激励措施。通过制定不同的措施,使得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激励的效果,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2.有效提高企业反映敏感度
由于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瞬息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决策方面需要汇集众人智慧,集思广益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相对于刚性政策而言,柔性管理可以使管理层的决策更加柔性化。它主要是在信任和尊重成员的基础之上,广泛讨论而形成相关决策,并最大限度的将权限下放至基层。这种方式使得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企业在信息传递上更加高效,可以有效消除之间存在的障碍,使得企业反映敏感度整体显著提高,在复杂及易变的环境中,也能准确高效的做出决策,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3.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由于当今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企业经营的必然发展趋势。柔性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在决策方面更加民主,在人员管理方面更加人性化,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更加个性化,正好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匹配。企业根据科学的管理措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方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二、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有效措施采取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出柔性管理的实效。
1.经济组织结构柔性化
经济组织结构柔性化是将原有的经济组织结构从纵向变为横向,也就是建立网络式的扁平化组织。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是一种金字塔型结构,层次过多,导致信息传递途径单一,时间过长,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障碍,导致信息传递失真。扁平化的经济组织结构则要求企业必须更加高效的获取信息,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流动,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合作协调,共同发展。
2.产品结构多样化
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不仅需要企业增强自身的信息反应敏感度,还需要建立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产品结构多样化是柔性管理对企业经济管理内涵的深刻体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除了使企业不断扩展生产规模之外,还需要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多样化。柔性管理是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放在首位,有效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中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通过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柔性管理不仅是为顾客提供其所需的商品,更主要的是使顾客在消费时获得超值感受。它实施的关键在于通过发挥企业人才的能力,制定出解决顾客问题的方案,创造出更多的顾客价值。
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基本化工原料和化肥为主的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满足顾客的多方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产品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的生产化肥逐渐发展到生产多种化工产品,现公司主要产品有尿素、三聚氰胺、甲醛、精甲醇等。为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产品实行不同包装,如尿素的包装对国内用户实行50公斤/包,对出口的尿素根据客户要求改为9.5公斤/包的包装;三聚氰胺在国内销售采用25公斤/包的包装,而对出口欧洲的则采用500公斤/包的包装,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3.刚柔并济和谐化
由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在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紧密联系,并不相背。对于企业来说,刚性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而柔性管理则是对刚性管理的不足进行科学补充和完善。在工作中如果只注重柔性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容易陷入政策落实不力、工作杂乱无序的困局。如果只注重刚性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则会变得死板、僵硬。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刚性的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有序运行。
三、结语
篇5
一、现状及成因
1、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缺失和缺陷而造成资产流失
海南省某建设公司对2003年12月31日余额为137,843,900.39元应收账款,当年全部作为坏账转销,既没有经办人、领导签批,也未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催收。同时我们还了解到,该公司存放在乌鲁木齐某公司的120多万元的部分存货至今下落不明。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该公司造成企业大量资产损失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坏账准备制度、财产清查的盘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更无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机制。
另外在货币资产、存货资产的管理中,无规范的清查盘点制度和授权批准制度,也没有明确审计稽核机制,导致货币资产的管理混乱,引发和滋生一些舞弊行为。企业由于在不同业务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上的缺失或缺陷,都不同程度地导致资产的流失。
2、企业改制、资产债务重组、破产清算中,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协调而造成资产失控流失
海南省某建设公司,2003年2月26日法院对其下达了股权抵债的民事裁定书,将其所持有的占海南物业股份公司49.55%的份额,共计67,846,875股的股权,以218万元由海南某信息咨询公司整体收购。在这次资产、债务重组交易中,该企业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达65,563,750元。
还有已破产或即将破产清算的大部分企业,原本不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弱化,或者说根本不执行相关制度,对资产的处置随意性较大,保管不严,造成大量的资产流失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3、非主营业务中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失控而造成资产的流失
调查中发现,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改造、对外整体出租等非主营业务活动中,部分单位由于决策权与风险承担责任的分离,少数决策者的经营权力的高度集中,在操作规程上未实行预算管理、投标招标及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导致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和资产大量流失。
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产权不明、公私不分的情况下,将国有资产对外出租或合伙经营。其结果是,国有资产在看似有效利用,而实则逐渐流入私人腰包,最后国有资产丧失殆尽。
二、建议和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
建立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各单位、企业应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具体规范。如会计工作中的授权、批准、记录、核对、报告等手续是否完备;内部会计控制各岗位的职权是否符合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其职权履行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各业务环节的情况关键控制点是否有必要的控制措施,其措施是否执行有效等。只有建立了制度和规范,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舞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2、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相关管理制度相兼容,构建一个国有资产安全防护管理体系,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力保证
从调查单位的内控现状及成因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的另一原因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协调引起的。如何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其它管理制度相兼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防护安全体系,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难点。
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制衡的内部会计控制协调机制。即由有关部门委派总会计师,让其具体行使会计控制权利,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加规范化,保持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的制衡关系,减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受经营管理者制约的程度。
其次,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确立资产目标控制、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制定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程序和制度,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贯彻执行,各种运行机制良好地运行。
篇6
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产生与发展,既与生产力有关,又与生产关系有关。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方法,要求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传统的会计基本职能只是核算,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需重新认识。企业转型带来了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企业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向企业的部门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决策,提升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能。
2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2.1强化会计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会计预算管理是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才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为保障企业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会计人员要通过制定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变传统的事后核算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全面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对企业未来时期的供、产、销进行综合平衡。①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账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②在成本核算方面,推行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注重数字化管理,设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特别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目标与相关绩效目标的博弈。③加强预算管理,将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动态结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企业的销售逐级编制预算报表,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政策和规则,优化预算编制程序,注重预算的跟踪,将差异分析及时形成管理建议,促进会计管理职能提升。
2.2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细化核算体系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微观管理方面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信息化管理也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要能够将获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至相关业务部门,形成有效决策,改善管理环境,提高运营效率。①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必须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构建制约机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内部核查,全面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强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强化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要求。②实施综合管理,突出事前成本与成本过程控制。综合考虑机会成本与质量成本;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开支,实行限额管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控制的顶层设计,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③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建立健全核算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有章可循,做到了各个岗位和操作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之下,做好项目资金的核算管理工作,有效节约建设成本。④清理债权债务,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来款项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和收现率分析,针对结算账户管理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开展结算账户的清理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2.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全面的规划,而且要从组织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由哪些部门制定,修改与实施的程序,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应当提升财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加强业务培训,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制度意识和新的管理意识。
篇7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企业业绩 企业业绩考核 合理性
在众多的业绩评价指标中,运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就是经济增加值指标,其已经在很多大型企业中获得运用,如可口可乐、微软等,实践证明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企业业绩考核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习惯于将利润指标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以利润指标考核方式的不足也逐渐的体现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考核标准指向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利润与经济收益是否等同,或者说利润是否包含在经济收益中,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正是经济增加值运用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基础
经济增加值的界定,可以视为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单纯从数量方面来说,其应该与息前税后的营业收益与债务和股东成本之间的差异是相等的。用公式可描述为: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一使用的全部资金×资金成本率
或者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利润一股权费用=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这里的资金成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成本,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指出的机会成本,因为这里的投资效益的产生,是与其他类似的企业或者是行业中进行投资所带来的预期回报。这里的资金成本所体现出来的,与通常情况下人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是相似的,即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投资都应当产生一定限度的回报,而回报的方式却是不确定的,其中也可以包括债权和股权。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业绩考核时,需要一项能够快速而且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绩效、并且为战略的确定与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的指标,从这方面来说,经济增加值与其他的评价指标所存在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对所有带来收益的成本(即资本成本)进行了考虑;相对于这种考核形式,利润作为业绩的考核指标,并没有对企业相关的自有资本成本进行扣除,而只是扣除了债务利息,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利润不能等同于经济收益。
二、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意义
运用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业绩进行考核,既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的说:
(一)积极意义
1.由于经济增加值与股东财富的创造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经济增加值较为充分的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因此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增加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这对于股东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而在企业业绩计量的过程中,运用经济增加值能够实现连续的计量和改进。针对销售收益来说,其产生的变化对股东财富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对股东的成本进行有效的估计和扣除,则会使人产生错觉,认为无论利润多少都能实现股东利益的增加。而经济增加值指标,能够增强会计报表的直观性和客观性。
2.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评价指标,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全面的财务管理体制框架,其能够将企业的资本预算、业绩评价以及激励报酬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按照不用的发放标准执行。比如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方面,都分别制定科学的衡量指标,企业领导在进行决策时,便能够根据不同指标的增加值作为依据,这样便能够快速而且准确的判断出相应项目的奖励标准。这样便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更加简单和直接。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考核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实现了企业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有效结合,使管理者拥有股东一样的思维和行动。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比较全面的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3.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可以作为企业在对外宣传时的一种有效手段,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来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且以此作为股票分析的有力工具。
(二)局限性
虽然运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具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亦有局限性,首先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其次,经济增加值对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主要用于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评价;最后,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对资本成本做出预测并取得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的难度。
经济增加值也并不是在所有的企业中都适用,有些专业机构将其作为了企业实力的排名指标;其在一些企业中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在企业规模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发展的规模不一,无法实现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的衡量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其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与投资收益率相似,比如在企业的成长期和衰退期所进行的指标评价就无法实现科学的衡量。
三、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业绩的有效方法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中的运用,使其自身与股东的利益紧密相连,经济增加值越高,则股东利益越多。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利润、股东收益的计算时都忽略了企业资本成本的计算,而这种计算结果所体现出来的指标仅仅是企业的利润,这并不代表股东也获得实际的收益,这就容易使人认为股东的财富增加与企业的利润是等同的。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增加值便是能够反应股东收益的更为准确的评价指标。只有利用经济增加值对经营利润和资本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才能够获得真实而且准确的数据,这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企业业绩也是更为真实的。
2.为企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原有的业绩评价标准集中与企业利润,把经理的薪水、福利等与企业当年获取的利润挂钩,在计算企业效益时只考虑债券资本等,没有全面考察企业的资本成本。这样就造成经理一味最求利润,不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损害股东的利益。经济增加值之一业绩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为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加值管理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使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成本观念,把经理人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地重视股东利益,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
经济增加值的运用,将企业的经理人自身的奖金收入与企业经济增加值进行紧密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的个人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之间便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使得以往企业管理活动中,经理人忽略股东利益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经济增加值的激励制度下,经理人在经营活动管理中必须要对利润和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也能够避免盲目的扩大企业规模所带来的风险,由于经理人的管理行为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所以所以经理人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应当保持一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使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产生变革
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评价中一项全新的评价方法,其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加权资本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这种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产生的盲目投资活动,减少对企业股东利益产生的影响。当企业的经营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时,便可以采取投资策略。如果经营项目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时,则应当适时的结束项目的投资活动。也可以说,经济增加值的运用为企业管理者思想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核算方法的改进,更是使全体员工都能充分参与到资本成本价值的管理中,是企业的运行成本实现大幅度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运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现代企业管理活动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对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种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法中的成本缺陷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经济增加值的运用,使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出发,与股东的利用保持一致,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衡量指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济增加值有效的融入到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世勤,刘友来,刘喆.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与激励制度[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10)
[2]郑江绥.基于经济增加值的重点产业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0(07)
[3]隋静.有效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J].生产力研究,2006(07)
[4]李有华.关于引入社会增加值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2(12)
[5]晋自力.关于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8(03)
篇8
一、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主要模型
1.多国多产品模型
假设企业间的异质性表现在知识的存量、结构上,A国某企业向多个B国家进行出口和投资,则A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会变现出差异性。从企业国际化知识存量方面来看,利用K表示,KB表式进入的B国的知识存量。当K达到出口国家的知识壁垒条件,即KB属于K,则表示可以进行出口贸易。当K达到投资的知识壁垒的条件就表示可以进行投资。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存量是决定企业出口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满足其知识壁垒的情况下企业才能选择正确的国际化路径。
2.两国模型
首先提出基本的假设,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生产率阙值重叠为研究的范围,企业生产率相同但却选择了不同的国际化路径。假设企业间的异质性表现在知识结构和存量方面。模型假设A过企业想要进入B国的贸易市场,投资、贸易为主要进入方式。从企业投资的知识壁垒、企业贸易的知识壁垒、企业国际化知识存量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研究中发现企业的出口和投资条件为知识存量达到贸易、投资知识壁垒的基本条件。如果企业知识存量较低,则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等方式,促进企业知识存量的提升,使其满足出口和投资的条件。
二、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主要策略
1.知识策略
企业的知识将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重大优势,因此企业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隐形知识的积累。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化知识,从而实现为企业国际化服务的目的。可以从提高企业核心团队的能力方面着手,采用知识策略,丰富企业国际化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中的优势。
2.偏好策略
企业的偏好会限制企业对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如果企业以往选择的国际化路径为投资或贸易,就会形成对投资或贸易的偏好,在企业掌握相关知识之后也会形成其知识偏好。那么企业再次选择国际化路径时很容易继续选择投资或贸易。因此,企业需要做出改变,针对其偏好进行路径战略调整。企业在发展中在原有国际化路径知识的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还要积累其他路径的相关的国际化知识,适时的做出跨路径选择。例如,企业原先是选择的贸易路径,那么企业就要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其发展,不能局限于单单是学习和发展贸易知识,还要为转变国际化路径做准备,不断积累和学习其他知识(如投资知识)。
3.匹配性策略
知识的异质性还表现在企业拥有的国际化知识间的差异,每个企业都有其擅长和欠缺的国际化知识,因此在选择国际化路径时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保证企业国际化知识与国际化路径相匹配。可以依据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国际化知识水平的高低采取不同的战略。如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国际化知识水平都较低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本土化贸易战略;当企业生产率水平较高但国际化知识水平较低时就可以采用标准化贸易战略;当企业生产率水平较低但国际化知识水平较高时就可以采用差异化贸易战略;当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国际化知识水平都较高时则可以使用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在企业不断发展背景下,各种战略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断调整,采用适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战略。
4.竞争策略
知识异质性在企业竞争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国际化知识异质性主要分为国家和地区的知识、行业的知识、某一国际化路径的知识。根据企业国际化知识的差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竞争战略。首先是地点的选择,当企业知识存量拥有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知识的时候,就可将战略地点选择在所熟悉的地区或国家。如,企业的决策者十分熟悉东南亚的市场,同时企业对东南亚地区的政府政策知识、渠道知识、消费者偏好知识等知识存量非常大,那么企业就可以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国际化战略的地点。其次是行业的选择,当企业掌握某个行业的知识时,就可以将其作为战略选择的行业。如,企业经营主要从事服装行业,在进行走入国际化市场时就可以选择服装行业。最后是路径的选择,应尽量选择熟悉的国际化路径。如企业掌握了贸易经验,并了解了相关的知识,那么企业进行贸易的成功率就会较大,因此企业在国际化路径选择时就可以选择贸易路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基于此制定竞争战略具有重要意。
篇9
为全面分析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以下简称”三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及有关部门提供服务,经研究,决定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2年
6月30日(星期三)下午报到,7月1日开会,会期一天。
二、会议地点
*****
地址:*****
三、会议内容
(一)通报—2012年度“三类经济”统计工作先进个人。
(二)分析交流上半年各区县“三类经济”运行情况、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研究相应对策措施。
(三)依据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做好下半年“三类经济”发展的全年预测、评价。
(四)通报“三类经济”及工信部中小企业网上监测、农业部乡镇企业直报点报送有关情况。
四、参会人员
(一)各区县局(委)分管经济运行工作的领导和具体从事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业务骨干。
(二)市中小企业局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
(三)市统计局、市调查总队有关处室负责人。
五、相关事项
(一)各区县接此通知后,应认真对今年上半年“三类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到时须提交各区县上半年“三类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0份。
篇10
关键词:科技企业 提质增效 资产 成本 研发
2016年初,全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在目前我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围绕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投身新经济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本论文结合高科技型央企A集团公司的经营数据,选取了四个对标企业,通过分析A集团公司和对标企业的经营数据差异,旨在探讨科技型国有企业提质增的效途径。
一、高科技型央企A集团公司现状
A集团公司是以某部直属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业务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及服务等。2015年,A集团公司以优异成绩首次跨入了世界500强行列,增强国际了知名度,更是不懈履行大国重器和历史使命感的具体表现。
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可以看出,集团公司与500强的顶级企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新常态下,集团公司的发展面临着更大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提质增效不断推进发展,才能确保集团公司实力地位的提升,才能更好履行历史使命和大国重器的责任。
二、对标企业的选取及数据分析
(一)对标企业选取原则
本文选取对标企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特性,几个目标企业均为高科技领域行业,和A集团发展领域相同;二是企业所处地域因素,目标企业中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国外企业,减少了因经济环境、市场现状、财税政策等因素对财务数据造成的影响;三是企业发展速度,目标企业中有一家公司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和A集团相仿,对集团公司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对标企业财务分析
财务数据从各企业官网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摘取,主要从经营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经营效率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数据提取。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高科技企业的几个明显特点。
1、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较高
对标企业整体营业利润率水平高,突显了科技型企业产品经济附加值较大的特点,A集团营业利率水平在对标企业中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集团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弱。但净利润水平在对标企业中处于中等,说明A集团营收规模对期间费用的覆盖情况理想,也说明了集团公司对费用控制严格,保证了利润的稳定性。
2、资产周转较快,资本结构良好
对标企业整体资产周转情况较好,流动资产占比高,说明科技型企业多为轻资产运营,收入和盈利不依赖于大量固定的资产投入。A集团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66.63%,在目标企业中处于较好水平,但资产周转率为0.75次,在目标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说明说明A集团在资产结构和资产利用率上还有可以优化的方向和空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情况较好
对标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都比较充裕,实际上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处在以技术风险为主的高风险经营环境中,运营上都存在研发新技术需要大量现金投入和内部创造现金流不确定性大、外部融资能力不足的矛盾。面对巨大的现金支用需求,加强资金运作效率的管理水平,避免企业陷入发展的窘境显得尤为重要。A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占销售收入比的情况在对标企业中处于偏低的水平,因此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现金的保障。
4、注重研发投入(R&D)
对标企业整体注重研发投入,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的提高能够使产品差异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效益。从宏观层面看,技术创新的提高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企业才能够长久生存,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并不断寻求发展的机会。A集团2015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为2.66%,在目标企业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三、提质增效途径探索
从财务数据分析结果看,A集团基本具备了高科技行业的财务数据特点及优势,但在不少指标上c对标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集团公司应该从加强成本管控提升营业利润率水平、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集体现金流管理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几个方面来探索提质增效的具体路径。
(一)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聚焦需求,围绕创造客户价值目标,统筹构建基于产品平台的创新、设计、制造、测试、评估、信息化、服务保障等核心能力单元。实现全集团资产状态清晰明了,成本核算主体明确,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效用和效率。
(二)推进成本费用精益管理
加强设计师队伍成本意识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目标成本管控,确保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时,探索在全集团推广科研项目测算、预算管理模式,实行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数据库,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注重经营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加强资金计划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大额资金支出管理,降低资金风险,实现全级次资金归集和使用。根据资金运转状况,持续改进月度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及时监控资金使用状况,强化现金流量预测,确保资金使用有序、可控。同时,积极研究短融、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资产证券化等新的筹资方式,适时筹措资金,科研生产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创新应用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的第一动力。A集团作为科技型企业,要履行集团国之重器的使命,必须将技术能力和科技推动发展放在第一位。集团公司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集团成立跨越式技术、前瞻性技术、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基金。针对集团可持续发展,影响核心竞争力,影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上述领域相关技术,以集团为主导,用研发基金投入,组织集团层面的攻关。同时需要紧扣应用牵引,加强核心技术研究,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从供给侧创造新市场,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参考文献:
[1]张静茹.高科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邹琪.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绩效的影响[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