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面积土壤杀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草坪的价值
1.1 净化大气
1.1.1 减尘。在―般情况下,草坪上空的飘尘浓度约为无草土地,这显示了草坪防尘的特殊效能。
1.12 净化大气污染物。有关研究经费表明,草坪草能把大气中的氨、硫化氢、二氧化硫合成为蛋白质,并能把有毒的硫酸盐氧化成有用的盐类。
1.2 杀菌、减噪作用
1.2.1 杀菌。不同场所空气中时含菌量是有很大差别,公共场所的空气含菌量十分惊人,与有植被地域相差数十倍,在各类型绿化植物中,松树林含菌量最少,草坪次之。
1.2.2 减噪。由于草坪具有减噪功能,因此在飞机场、厂矿的空地和道路、广场近旁种植草坪可有效地降低噪音。
1.3 防止水土流失
草坪因具致密的地表覆盖层和表土中盘根错结的根系,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
1.4 改善小气候
小气候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空间。由于草坪具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及蒸发冷却作用,所以它能改善区域小气候。
1.5 保健及其它
城市中的草坪,补映在街道、广场、运动场之中,显示出独特的生机和景观,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积极的影响。草坪能减缓太阳的反射,减弱太阳辐射对人眼睛的损害。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面积草坪可成为火灾或地震时疏散居民的缓冲地带。
2 草坪在城市植物生态群落整体建设中的规划
2.1 广场绿地
贯穿广场的草坪在设计时,以开旷、简洁、明快的景观为主,采用”乔木+矮生灌木庳花+草坪”的植物组合。
2.2 防护绿地
这类绿地应采用针阔混交、乔灌草有机结合的复层植物种植方式。此类绿地除用作城郊公园外,草坪应为野生形成,尽量不要进行人工种植。
2.3 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多为楼间绿地和中心花园绿地组成,绿地的分散与独立为居住区创造风格迥异、类型丰富的绿色景观。
2.4 道路绿地
作为贯穿全市道路绿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道路绿化中,应根据每条道路的性质、方位、街区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尽力做到“一路一树,一街一景”。
2.5 停车场绿地
停车场建设中应引入“绿色停车场”的模式,采用“乔木+草坪”。在满足停车需要的同时,创造出景观优美、除尘降噪、使用舒适的新型停车场。
3 草坪的建植与管理
3.1 草种选择
提高草坪质量和绿化效果,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草种,除了要考虑既能越冬,又能越夏,绿期长,观赏价值高等特点以外,还应考虑抗逆性强,特别是耐盐碱的草种。
3.2 建植时间
最好在春、秋季播种。春季气温达5℃以上时播种。此时温度较低,草种萌发时间较长。当气温达到10℃时,植物进人生长活跃期,适宜播种。
3.3 管理
播种量的大小对播后管理影响很大。草坪生长到―定时期后,生长能力衰退,要更新复壮。方法是:将草坪划分成宽30~40cm的带,单数带第―年初春时在草坪萌芽前将其连根挖起,再施人有机肥料,并浅松土,肥土混合后,再把挖出的草坪放到原土层位置,并及时浇透水。1~2年后在对双数带老曹丕同样施工,如此2~3年即可将整个草坪全面更新。
草坪虫害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类。a.地下害虫:对草坪产生影响椭鲚靖、蝼蛄、地老虎等。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灌根。b.地上害虫:主要有黏虫、草地螟等。药剂防治可用25%敌杀死油4000倍进行喷洒。
4 大面积种植草坪的三大弊端
4.1 本地品种培育力度弱与大面积种植草坪的矛盾
大面积种植草坪要立足国情,并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草坪业发展速度极快,但优良草坪草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由于进口种子价格昂贵,且适应性又差,加上技术力量、技术设备、管理手段、投入等滞后,全国各地出现的草坪热不合乎我国目前的国情。能就地取材发展草坪,既确保了草种的适应性,又大大节省了宝贵的资金。就地取材发展乡土草坪是解决矛盾的可行之路。
4.2 大面积种植草坪与草坪养护成本过高的矛盾
草坪“三分种,七分养”与大多数草种需水量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国内存在的―个普遍现象就是新增草坪面积在急剧增大的同时,退化草坪数量也以相当的速度增大。鉴于此,大连市领导认为,并非草坪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当地气候、资源和财力状况而定,宜草则草,宜树则树。
篇2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杀菌剂;毒力;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36-02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agne)de Bary]引起,在四川省发生普遍,其危害造成的损失通常在10%~30%,严重年份,7 d之内就可使马铃薯大面积毁灭,损失可达80%以上。马铃薯晚疫病菌喜好巴山夜雨的气候条件,加之近年来马铃薯周年生产、大面积生产、高密度种植,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量积累创造了较好条件,极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大暴发和大流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防治手段的提高迫在眉睫,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
目前,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防治药剂种类多,防治效果参差不齐[1-2]。本试验选用目前四川省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常用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旨在为田间药剂防治和药剂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5年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国坪村开展试验,海拔1 000 m,为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地区,土壤肥力中等,墒情好。
1.2 试验材料
试验马铃薯品种为川芋117号。2014年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彭州市、万源县和宣汉县等不同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样品,在室内进行单孢分离纯化后,从中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的35个单孢子囊菌株用于本研究,菌株保存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黑麦蔗糖琼脂培养基(Rye sucrose agar,RSA)用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培养。
供试药剂:95%嘧菌酯(Azoxystrobin)原药和95%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将95%嘧菌酯原药和95%双炔酰菌胺分别预溶于丙酮,制成1 000 μg/mL母液,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商品名:阿米西达),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生产;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商品名:瑞凡),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50 mL/hm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50 mL/hm2,以空白作对照(CK)。每个处理4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用水量600 L/hm2。
1.4 试验方法
1.4.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将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母液系列稀释,按一定比例置于黑麦培养基中,制成一系列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含嘧菌酯培养基设置0.400、0.200、0.100、0.050、0.025 μg/mL等5个梯度浓度,含双炔酰菌胺培养基设置0.040 0、0.020 0、0.010 0、0.005 0、0.002 5 μg/mL等5个梯度浓度,分别以不加药剂的为空白对照。
1.4.2 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供试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菌株在含药平板上进行培养。在菌落边缘处取直径5 mm的菌饼,接种于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在18 ℃黑暗培养7 d,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3次。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百分率并将其转换为几率值。以几率值为纵坐标,浓度剂量对数为横坐标制作毒力回归直线,计算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
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第1代侵染循环始于3月26日,第4代侵染循环3分值时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施药时间为5月6日(第4代侵染循环6分值)和5月13日(第5代侵染循环7分值),调查日期为5月26日。
1.5 调查统计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分级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进行,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2~3株,调查全部叶片,分级方法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3-6]。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值)×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药剂处理区病指)/空白对照区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室内毒力测定
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表1):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嘧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为(0.027 9~0.143 9)μg/mL,相差5.16倍,平均EC50值为(0.072 6±0.031 1)μg/mL;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为(0.007 4~0.016 1)μg/mL,相差2.18倍,平均EC50值为(0.010 8±0.001 8)μg/mL。
2.2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彭州市龙门山镇3月25日至5月13日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曲线如图1,针对抗性品种川芋117号,在第4代侵染循环6分值、第5代侵染循环7分值时,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进行防治,第2次药后13 d的防治效果(表2)分别是90.04%和93.95%。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对生产上马铃薯晚疫病常用防治药剂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与田 琴等[3]和罗建军[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为田间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参差不齐,施药时期、施药量和次数随意,增加药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在该病初侵染发生时期精准施药,事半功倍,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四川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仅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而且对确保四川省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口粮安全、扶贫增收和社会和谐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目前,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5]已逐步应用于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合理科学配合使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等防治药剂,精准施药、降低药剂施用频率和生产成本,有助于健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和促进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7]。
4 参考文献
[1] 刘波微,李洪浩,彭化贤,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新农药筛选及经济效益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595-600.
[2] 李洪浩,雷高,徐成勇,等.9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3(8):56-58.
[3] 田琴,杨志辉,朱杰华.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马铃薯,2012,26(2):105-107.
[4] 罗建军,李志斌,刘琼光,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空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4(20):91-95.
[5] 谢开云,车兴壁.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马铃薯,2005,15(2):67-71.
篇3
关键字:杨树;腐烂;防治一、杨树的腐烂防治
1、防治时间段
发病初期或病菌休眠期。该病发生受气温影响,这种病害通常只在7摄氏度到28摄氏度这个区间内生长。
2、在第三季度需要采取的农业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抗旱排涝,及时间伐,使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通过科学办法进行对枝丫的整理,保证枝丫的健康,定时修剪。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要及时运走并进行处理,剪口处要涂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农用凡士林进行保护。育苗用的插条要藏于2.7℃以下的阴冷处,严防贮藏期间被感染。
3、第三季度进行防治的办法
6月份―9月上旬的病菌休眠期,在这个时期可以将病斑挑破,刮除病部皮层组织,一直刮到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涂抹药物。对严重感染的杨树植株和杨树林,要彻底清除病枝和病株,然后进行喷药(杀毒)或涂药(治疗)处理。
注意:以下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1、刮皮:用小刀将病斑刺破,刮除病部皮层组织,一直刮到与健康组织交界处。
2、刮后涂抹药物:特效药剂有嘧菌酯、喷克菌、苯醚甲环唑等。使用该类药剂按照推荐浓度的3-5倍使用排刷涂抹效果卓越。
一般药剂有10%蒽油、蒽油肥皂液(1公斤蒽油+0.6公斤肥皂+6公斤水)、100ppm赤霉素、10倍的食用碱水(碳酸钠),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退菌特100倍等。
3、刮皮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对树体进行全面消毒。使用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即可。
4、涂抹用药后5-7天,再在病斑周围涂浓度为50-100毫克/升的萘乙酸液,促进病部组织组织愈合,防止复发。
二、杨树腐烂病(烂皮病)
这种病状的体现方式是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板栗、槭、樱、桑、接骨木、木槿、花楸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当病斑绕树于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如麻状,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以后病斑上生出针头状小黑点,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小黑点内挤出桔黄色、黄色或橙黄色胶质卷丝状物或胶质堆状物,即为病原的分生孢子角。在前1年死枝的病部常形成一些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囊壳。枯梢型是小枝发病,迅速枯死,无明显溃疡症状。该病发生受气温影响,气温低于7摄氏度或高于28摄氏度时病斑停止发展。
三、治疗腐烂病的8种物理方法
腐烂病被人们视为杨树“绝症”,是一种气传性病害。防治杨树腐烂病,可以采取一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无公害、静态物理治疗法。
1.敷泥防治法:取新鲜泥土用清水拌匀,湿润程度为手捏成团能黏附在树皮上,在果树病疤上涂抹3~5厘米,然后用塑料膜包紧扎牢,以防水份蒸发和泥土脱落。1年后,将塑料膜和泥去除。这样,病菌因长期缺氧就会窒息而死。此法治愈率在90%以上。
2.尿液淋涂法:用人尿淋涂到病疤伤口处,周围要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一周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在90%~99%。
3.盐水浸渍:用食盐l公斤、水40公斤配成1∶40的淡盐水,用火烧开并晾凉。用刷子将盐水涂抹在病疤上,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两周后再涂1次。此法治愈率在80%以上。
4、碱水浸渍法:将食用碱和水按1∶5的比例,配制成碱溶液。用小刷子将碱水充分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膜包严扎牢。10天后再进行1次,一般半年后解除塑料膜。此法治愈率在85%以上。
5、蒜液杀菌: 将大蒜捣成蒜泥,按1∶1的比例加入10%的食盐水配制成蒜液。用小刷子将蒜液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应超出病疤3~5厘米。10天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可达95%以上。
6、硫酸铜泥浆: 配制浓度为50%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适量的干细土,拌成浆糊状,涂抹于病部,治愈效果显著。
7、涂油法: 用任何一种动物油或黄油炼成浆糊状,均匀涂抹于病疤处,一般连抹3次即可治愈。
8、草木灰: 将有根腐病症状的果树冠下的土壤扒开,找出根部腐烂部分,每株施2-5千克草木灰,并加少许细土进行覆盖。
四、结论
杨树作为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树种,保护了东北地区沙尘天气,然而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的杨树腐烂阻碍杨树保护地域的脚步。通过防治办法我们又可以缓解这种问题带来的不便。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徐雅玲,宋卫;果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1999年03期
[2] 采俊香,高爱枝;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1年10期
[3]沈玉英;姜腐烂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8年10期
[4] 马爱琴;杨树腐烂病危害及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07年02期
篇4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作物和品种:玉米(德美亚1号)
2.2 试验防治对象:玉米田杂草、玉米大斑病。
2.3 栽培条件
试验地设在北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采用110cm大垄栽培方式,亩保苗6000株,亩施尿素20公斤,二铵15公斤、硫酸钾7公斤。栽培类型为机械播种,5月2日播种,5月19日出苗,出苗率95%
2.4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土壤为黑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5.6%,PH值6.2。前茬为小麦。用药为骠马+噻吩磺隆。
3、试验药剂:
3.1 试验药剂:25%凯润(吡唑醚菌酯)EC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0%苞卫(苯唑草酮)EC、90%莠去津WDG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3.2 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自备;4%烟嘧磺隆SC,合肥久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市售自备;38%莠去津WDG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市售自备。
4 试验设计及方法
4.1试验处理
4.2 试验设计: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药剂处理1面积14亩,其中处理2面积3亩;空白对照80平方米。
4.3 施药情况:
4.3.1 施药时间 :化学除草时间2012年5月26日,施杀菌剂时间为2012年7月2日
4.3.2施药机械:WFB-18AC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每亩用水量为18升
4.3.3施药时的天气:天气,晴,风力2-3级,最高温度26℃、最低温度16℃,平均气温21.3℃。
5 调查
5.1 除草效果调查 除草剂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效、计算株防效,称鲜重,鲜重防效。
5.2 防病效果调查 施入杀菌剂后30天后计算各处理的玉米大斑病发病情况,并计算防效。
5.3 产量调查 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分别进行实收测产和考种测产。
6 结果与分析
从以上各表可以看出,巴斯夫产品的防效略高于当地常用产品的防效,但是防效间的差异不大。
6.2 防病效果分析
从表二可知,处理1的病指与处理2病指差异不大,防效略高于处理2,但是差异不显著
6.3 产量分析
以上表中可知,巴斯夫处理从棒长较常规处理长,秃尖率小,增产率高于常规处理。
7 药剂评价
7.1安全性 巴斯夫组合在整个玉米生长期内未发现有药害症状,对玉米安全。
7.2 防治效果 巴斯夫组合在除草、防玉米大斑病上及作物增产上较当地组合防效更好,作用明显。
篇5
关键词:先正达;玉米;种衣剂
中图分类号:S1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64-2
0 前言
现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是玉米种植的首要问题,我们要致力于研究怎样能提高玉米的产量,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掌握先正达玉米种衣剂的用法和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先正达玉米种衣剂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打下良好基础。
1 示范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通过实地示范田和对照田的生产情况,了解先正达玉米种衣剂的使用效果,掌握先正达玉米种衣剂的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先正达玉米种子处理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2 示范地点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马家店村(吉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内)。
3 示范药剂
锐胜70%可湿性粉剂(杀虫剂);满适金3.5%悬浮剂(杀菌剂);锐勇10%徽囊悬浮种衣剂(杀虫剂)以上药剂由先正达公司提供;亮穗5%乳油(杀菌剂),由马克希姆公司生产。
4 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
4.1 处理
锐胜100+满适金100+锐勇200+亮穗100(毫升/百公斤种子)。
4.2 空白对照
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未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5 示范实施情况
5.1 示范田基本情况
示范田为玉米连作田,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PH值中性,有机质含量在1.2%左右,土壤含水量适中,作物产量水平玉米公顷产量在1.2万公斤左右,土壤覆盖物为玉米前茬。
5.2 示范实施时间
2009年5月2日播种,播种方法为单粒点播,每穴1粒。
5.3 示范田间设计
示范处理面积为13亩,空白对照区面积为2亩,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5.4 示范期间气象情况
示范田和对照田天气情况相同。天气正常,无自然灾害。
6 示范结果
6.1 出苗率调查
播种后10天(5月11日),15天(5月16日)各调查一次,每个处理区随机调查3点,每个点调查20穴玉米。播种后10天处理区出苗率为99%,对照区出苗率为97%,播种后15天调查,处理区出苗率为99%,对照区出苗率为95%。
6.2 生育指标调查
玉米6-8叶期(本示范在6月7日调查,玉米平均7.5叶),每个区随机调查3点,每点完整挖出10株,用水冲洗干净,测量株高,第一节茎粗、根系数、叶片数和植株鲜重。调查情况详见表1。
表1 先正达种衣剂示范田间调查表(处理区)
点数 株数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1 株高 63 42 53 53 57 47 50 55 60 46 52.6
第一节茎粗 2.2 1.5 2.4 1.8 2.2 1.6 1.7 1.9 2.0 1.6 1.9
根系数 18 15 18 11 15 12 12 13 14 12 14.0
叶片数 8.5 7.5 7.5 7.5 8.5 6.5 6.5 7.5 8.5 6.5 7.5
植株鲜重 60.5 40.5 52.4 25.2 44.3 37.0 37.4 44.2 52.5 37.3 43.3
2 株高 57 57 55 57 57 36 54 60 55 54 54.2
第一节茎粗 2.0 1.9 1.8 2.0 1.9 0.8 1.6 1.8 1.9 1.8 1.8
根系数 13 13 13 14 13 12 14 17 13 14 14
叶片数 7.5 7.5 7.5 7.5 7.5 6.5 7.5 8.5 7.5 7.5 7.5
植株鲜重 45.7 44.9 44.4 46.2 45.0 14.0 36.0 54.6 42.5 38.4 40.9
3 株高 56 64 63 50 57 50 45 55 50 53 54.3
第一节茎粗 1.9 2.4 2.0 1.7 1.8 1.6 1.5 1.8 1.7 1.8 1.8
根系数 13 17 18 12 17 13 12 13 13 12 14
叶片数 7.5 8.5 7.5 6.5 7.5 6.5 6.5 7.5 7.5 7.5 7.5
植株鲜重 45.0 70.7 65.0 32.0 43.0 38.7 36.5 45.3 41.2 47.2 46.5
表2 先正达种衣剂示范田间调查表(对照区)
点数 株数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1 株高 43 51 44 45 41 45 42 39 42 47 43.9
第一节茎粗 1.5 2.0 1.3 1.5 1.5 1.6 1.5 1.2 1.5 1.7 1.5
根系数 14 15 12 13 10 15 14 12 13 15 13.3
叶片数 6.5 7.5 6.5 6.5 6.5 6.5 6.5 6.5 6.5 7.5 6.5
植株鲜重 36.1 48.4 28.0 29.0 16.7 43.5 35.7 28.4 35.2 40.5 33.2
2 株高 46 41 35 48 37 43 41 33 42 45 41.1
第一节茎粗 1.7 1.4 1.2 1.8 1.4 1.5 1.5 0.85 1.5 1.6 1.4
根系数 12 10 10 15 8 14 11 10 12 13 11.5
叶片数 7.5 6.5 5.5 7.5 5.5 6.5 6.5 5.5 6.5 7.5 6.5
植株鲜重 39 25.3 15.2 47.0 17.0 37.2 18.0 9.5 24.3 38.2 27.1
3 株高 40 39 39 29 49 40 48 41 40 43 40.8
第一节茎粗 1.3 1.2 1.2 0.9 1.8 1.4 1.5 1.4 1.4 1.5 1.4
根系数 11 10 10 10 15 13 12 12 11 12 11.6
叶片数 6.5 6.5 6.5 6.5 7.5 6.5 7.5 6.5 6.5 6.5 6.5
植株鲜重 24.2 23.0 22.4 18.5 45.5 24.8 36.6 27.9 25.0 31.5 27.9
从调查看先正达种衣剂处理区3点平均株高53.9cm,第一节茎粗为1.8cm,根系数为14.2条,叶片数为7.6片,植株鲜重为44.2g。对照区3点平均,株高为42.4cm,第一节茎粗为1.5cm,根系数为12.2条,叶片数为6.6片,植株鲜重为30.4g。同期调查结果是:先正达种衣剂处理区比对照区株高增加11.5cm,第一节茎粗增加0.3cm,根系增加2条,叶片数多1片,植株鲜重增加13.8g。
6.3 产量调查
每个处理区调查3点,每点调查10延长米,调查株数、穗数、行数、百粒重,用以计算示范区产量。详见先正达种衣剂示范产量调查表。
表3 先正达种衣剂示范产量调查表
项目
处理 行数 行粒数 穗粒数 株数 百粒数(克) 亩产量(公斤)
处理区 15.3 40.4 618.1 3300 43 474.4
对照区 14.7 38.4 564.5 3167 41 436.0
增减 0.6 2.0 53.6 133 2.0 38.4
7 结论分析
篇6
关键词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95-01
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氮肥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加大,危害程度也日益加重。笔者开展了对新型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试验[1-2],以便为大面积推广运用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绵阳市安州区龙腾农机专业合作社(秀水镇境内)。田块平整,土壤肥力中等,田间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栽插方式为机栽,栽插时间为2016年6月5日。田间未施用其他杀菌剂。
1.2 试验材料
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供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973。试验药剂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提供)、40%氟环唑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提供)、75%戊唑・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g/hm2(A)、750 g/hm2(B);40%氟环唑悬浮剂150 g/hm2(C)、225 g/hm2(D);75%戊唑・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25 g/hm2(E);以清水作对照(CK)。以上各处理均于水稻破口前5~7 d(8月1日)和齐穗期(8月8日)兑水450 kg/hm2喷雾,施药器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大区面积133.4 m2。大区间留走道,四周留保护行。
1.4 调查方法及内容
于水稻纹枯病发病稳定后的9月6日(黄熟期),按照平行跳跃式每小区取50丛,调查病丛、病株数,计算病丛率、病株率,其中的5丛分级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分级标准: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基部叶片叶鞘发病;2级为第3叶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3级为第2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4级为顶叶叶鞘或叶片发病;5级为全株发病[3-5]。
2 结果与分析
2.1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不同用量防效比较
处理B的平均防效为82.15%,较处理A高37.24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用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由此说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0 g/hm2在水稻破口前5~7 d和齐穗期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2.2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与对照药剂防效比较
2.2.1 与40%氟环唑悬浮剂比较。处理B的平均防效较处理D的平均防效54.67%高27.48个百分点,较处理C的平均防效36.96%高45.19个百分点。经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处理B的防效与处理C的达到1%的差异极显著水平。与处理D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A的防效与处理C、D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看来处理B比处理C的防效显著。与处理D的防效在一个水平。
2.2.2 与75%戊唑・肟菌酯水分散粒剂比较。处理B的平均防效较处理E的76.95%高5.2个百分点。经新复极差测验:防效之间没有差异显著性。处理A的防效较处理E低,并且处理E与其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看泶理B的防效与处理E的相当。但处理A的防效比处理E的低。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在水稻破口前5~7 d和齐穗期兑水450 kg/hm2喷雾,对纹枯病有一定的效果,以用量750 g/hm2效果较好。鉴于本次试验中水稻为机栽秧,田间密度不一致,导致纹枯病在同一块田中的发生轻重不一致,加之调查人员之间的人为误差[6-7],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在进一步试验示范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运用[8-9]。
4 参考文献
[1] 李涛,路雪君,廖晓兰,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10(9):91-93.
[2] 卢燎勋.抗纹枯病转基因水稻的培育[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3] 唐正合,汪汉成,王建新,等.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12(1):158-161.
[4] 陈瑾,吴如健,胡菡青,等.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13(18):162-167.
[5] 孙雪.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6] 王晓琳.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配方筛选及其剂型的研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7] 江慧,侯昌亮,胡寒哲,等.5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农学(中旬)),2013,10(8):1-3.
篇7
近年来,设施生产中的安全和卫生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焦点和群众反映热点。随着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温室内落后的施肥、施药技术已成为中国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中国加入WTO以来,在面对国外严格绿色壁垒的新形势下,园艺产品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重视和加强温室安全化生产,有效控制温室生产化学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指导,事关农业增效、农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同时事关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施农业生产改变了传统生产的发展和经营模式。目前,多数设施农业生产区为了降低设施内的湿度,将生产中的灌溉方式由传统大水漫灌转变为滴灌,这样既减少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设施内病虫害的发生规模。但采取滴灌技术后,化学肥料如何合理地施入土壤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防治病害等,是设施种植管理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目前,国外比较普遍应用的是以色列生产的温室施肥注肥系统。该注肥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肥料的同时注入。但这种注肥系统的最大不足是:设备的购买及维修保养成本高,该注肥系统较适合大面积连栋温室使用,使用时要求使用纯净水,不适合在中国大面积应用。
在中国,目前设施生产的施肥方式通常采取人工方法将肥料撒在土壤的表面。也有一些是在灌溉管路中安装注肥器,使其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注入到灌溉管路中。但这种方法的最大不足是:每个温室必须都安装1个注肥器,从而增加了温室生产成本,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很困难。另外,目前,设施生产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背负式喷药机喷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喷药机的压力不稳定、雾化差,造成化学农药喷施效果较差,农药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使设施作物以及土壤中有较多的化学农药残留,影响到设施生产作物的品质和销售。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了一款能在设施温室生产中使用的注肥施药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多个温室之间移动,可以根据需要电子控制切换施肥、施药功能,能够满足设施生产科学施肥、高效施药的需求,是适合中国温室生产应用的温室专用智能设备。
系统原理
该设备的目的是解决设施作物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希望通过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加压滴灌系统水流的压力差驱动注肥泵进行作业,完成向滴灌系统的注肥作业:利用加压泵对需要喷洒的化学农药加压,通过喷头对温室作物进行喷药作业。系统利用安装在机架上的塑料罐容器作为注肥系统的盛肥罐,同时该罐在进行化学农药喷洒时又作为系统的盛药罐,利用安装在系统上的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系统的注肥和化学农药喷洒系统不同功能的相互转换。图1为电子控制系统原理图。
该系统是将注肥系统和化学农药喷洒系统安装在一起的组合式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结构部分,第二部分为管路系统部分,第三部分为系统电子控制部分。系统通过压力模块为注肥和农药喷洒系统提供系统各自所需的压力。当系统作为注肥系统使用时,控制系统可以设定准确的注肥量。当溶液筒的液位达到最低液位时,系统将提供报警并且切断系统电源,停止注肥作业。当作为喷药系统使用时,控制系统则可以对待喷洒农药进行加压处理,并通过压力自动调节模块和专用的喷雾喷枪实现化学农药的高效喷洒。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设施农业的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并可以在不同的温室之间进行移动,可供不同的温室精准注肥和农药高效喷洒之用。系统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10%~15%,节约化学农药20%~30%,可减轻设施农业过量使用肥料和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精准施肥高效施药一体化系统实物图见图2。
系统性能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如表1。
产品特色
操作面板醒目明了 界面设计简单使用,功能分区明显。左上方是程序输入区,在设备开始作业时用于编写自动工作的控制程序,操作键盘有7个按钮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控制程序,下方的2个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右上方是手动操作区,用3个功能按钮来灵活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施肥和施药分别使用2个不同的外接保险,可以保证路损坏后另一路还能正常工作,外置旋钮保险能方便地更换保险管,面板安装了红色醒目急停开关,以方便紧急情况下设备迅速断电,三位功能总开关能控制电路在施肥和施药2个功能之间灵活切换,模式拨打开关能进行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选择,手动模式下不用程序控制也能使设备正常工作i左下方是简明操作须知,设备的养护和使用注意事项用四句通俗的口诀总结出来。控制箱面板见图3。
喷雾喷枪高效实用 喷枪结实耐用,扣动把手能灵活调整喷雾锥角和喷射距离,采用可以旋转的快速接头与高压管连接,操作时灵活方便,安装防滴装置,在开关间隙能有效地防止喷嘴雾滴滴漏,减少药液浪费。可以喷洒杀虫剂、杀菌剂,也可为叶径类作物喷施叶面肥。图4为高效防滴雾化喷枪实物图。
喷雾压力模块化,易于维护保养 喷雾压力模块选用电流为10 A的高效静音直流蠕动泵提供喷雾压力,泵的出液口采用螺纹密封活动接头,方便维护。该蠕动泵为静音高压泵,工作时噪音极低,长时间工作时散热良好。图5的喷雾压力模块集成了稳压模块,可以自动调整压力恒定在0.8 MPa,当喷雾开始时自动加压,喷雾暂停时停止加压,自动调节压打匣定在额定的工作压力。安装有压力表和充电蓄电池电压表可随时监测压力模块的工作状态。
绕管器灵活调整,药管伸缩自如 绕管器(见图6)安装在设备的前端,把手可收缩回去,喷雾作业时可以两人配合,灵活地收放药管。该绕管器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避免高压药管在地面上摩擦损坏药管保护层,防止温室作业时高压药管因在地面长期摩擦引发管胀裂危险。绕管器选用铝合金材料,轻便结实,也可灵活拆卸,里外全部有防锈漆,可以适应温室湿热环境工作。
简单培训即可操作设备 针对中国目前大部分温室种植人员农机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精准施肥高效施药一体化系统专门设计了手动工作模式,一般人员简单培训即可操作设备。另外,将施肥施药两种功能集于一机,这样能减少温室智能农机的购买使用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适合中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必须穿专门的防护服,带防护口罩,如图7。喷雾的雾滴直径和喷射距离、喷头锥角可通过喷枪的自动调节开关进行调节,喷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5 m~3.5 m,基本能满足不同高度作物的植保需求。喷药系统的喷雾压力可以手动调节,分为高、中、低3个压力档值,通过拨打开关进行调节。持续工作时间可达5h(高压力档),可以在喷药模式下推动一体化系统进行移动作业。一体化系统的外轮廓宽度为0.5 m,能够在温室内道路上灵活推动。
施肥作业配合滴灌管道,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按照设定的浓度加入灌溉管路中,在每个温室中都安装了不同接头形式快速接头,接头只能和一体化系统上唯一的管路连接,将一体化系统开关切换到施肥模式,插上快速接头,打开水管阀门后,一体化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电磁阀开闭,按照设定的浓度恒定地向滴灌管路中注入肥料。
应用实例
篇8
关键词 杏 杏疮痂病 防治
阳高县是山西省杏主产区之一,现有杏树栽培面积1.2万hm2,年产鲜食及加工杏73.8万t。其中鲜食杏以华县大接杏为主,该品种果个大、风味浓、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杏疮痂病(Chutosporium carpophilum Thum)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华县大接杏的果实外观。2011年6月调查,阳高县杏疮痂病的病果率达37.5%;另外,代县的白水杏、大同县的华县大接杏也受到严重侵染。杏疮痂病在这些地区的发生呈蔓延之势,受害杏园面积逐年上升,对当地杏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采用常规的防治方法收效甚微,为此,我们于2012—2013年进行了杏疮痂病防治试验,为有效防治杏疮痂病提供参考。
1 试验方法
1.1 杏疮痂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症状的观察
连续2年在杏园定株、定期观察枝条及果实上杏疮痂病病菌的活动情况及危害情况。
1.2 试验园概况
试验于2012—2013年进行,地点分别在阳高县龙泉镇的3个杏园,供试品种为华县大接杏,树龄8一12年生,树体健壮。正常管理,土壤为沙壤土,排灌方便。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每个药剂处理共喷4次药。处理1: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杀菌剂,所用药剂先后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加拿大龙灯集团生产)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瑞士诺华公司生产)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7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2 000倍液;处理2: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杀菌剂,第1次药剂为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美国仙农有限公司生产)500倍液,第2、3、4次所用药剂相同,均为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600倍液;处理3: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40%福星乳油(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8 000倍液;处理4: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75%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750倍液;处理5: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40%福星乳油6 000倍液;处理6: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2%中生春雷水剂(山东惠民中农作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00倍液;处理7为对照,即落花后不喷任何药剂。单株小区,5次重复。每个药剂处理及对照在休眠期均清除杏园内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枝、虫枝,并将其烧毁,并在发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1.4 调查方法
在杏果实成熟期调查杏疮痂病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数。在试验的第1年,对于防治效果用“病果率”的高低来表示,虽然表达明确,但不如“病情指数”表达准确,故第2年用2种方法表示防治效果。病情指数分级标准是:0级,无病症;1级,果实表面有暗褐色圆形小点,数量较少,病斑不扩大;2级,病斑扩展较慢,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1/5以下;3级,病斑扩展较快,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1/5至1/3;4级,病斑连片,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1/3至2/3;5级,病斑变黑,大面积连片发生,占果实面积的2/3以上。
根据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的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病级果数×该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果数×发病最重一级的代表数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一防治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x100
根据病果率计算防治效果的公式如下:
病果率(%)=(感病果数/调查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果率一防治区病果率)/对照区病果率]×100
试验数据采用SAS软件结合Excel进行统计运算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疮痂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症状
在山西省阳高县,杏疮痂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病叶及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借风雨传播。该病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达到发病高峰。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的降雨是杏疮痂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发病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降雨次数和杏园的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降雨较多时发病较重;与杏园管理水平的高低相关性不大。
杏疮痂病主要为害杏果实及叶片。果实受害,初期杏果表面出现褐色圆形斑点,直径0.1~0.5 mm,随着病害发展,病斑扩大到2~3mm,呈不规则形(图版2)。发生轻者果实有1~2个病斑,重者病斑有10多个。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呈黑褐色,侵染果实表皮0.3-0.5 mm,随着果实的膨大,病斑边缘发生龟裂,形成疮痂,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叶片受害,初期叶背出现不规则灰暗绿色病斑,随着病害发展,病部逐渐转为褐色或紫褐色,最后病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2.2 杏疮痂病药剂防治结果
2012—2013年各处理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差别很大,其中以处理1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处理2除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在73%以上,且2年防治效果基本一致。处理2对杏疮痂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今后需进一步试验论证。处理4、处理5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一般,表明单一使用这2种杀菌剂效果不佳。处理3和处理6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较差。
3 小结与讨论
结果表明,落花后使用多种不同杀菌剂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即在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杀菌剂,共喷4次,所用药剂依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在73%以上,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杏疮痂病不仅在发生期要进行重点防治,还要在休眠期、萌芽期做好预防工作,消灭病原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防治时,还应重点注意以下4个方面问题:①防治杏疮痂病,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指望打1次药就能防治该病;一定要选择好药剂,除了要选对种类外,还要注意不要购买劣质药剂。②打药时要细致、全面,喷到叶片淋下水滴为好;同时,如果在打药后24 h内遇雨一定要重新补喷。③防治杏疮痂病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育苗时不采病株上的接穗;建园后每年清园,以减少病源。④杏疮痂病的发生与树势的强弱、树龄大小关系不大,因此喷药时全园杏树要全部喷到;杏疮痂病有潜伏传染的特点,对已少量发病的果园及早预防,万不可等到大发病时再防治。
参考文献
[1]陈德蓉,朱建兰,常永义,等.杏黑斑病药剂防治研究.甘肃农业科技,1994(3):35—36.
[2]刘宁,刘威生.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3—64.
[3]刘威生,张加延.杏品种资源对疮痂病抗性的鉴定.中国果树,1999(3):27,31.
[4]李兴泰.杏疮痂病的发生与科学防治.烟台果树,2011(4):52.
篇9
一、选购农药
1、不要购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农药
目前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的农药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共23种农药。
我国在蔬菜、果树、茶叶和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有: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甲基硫环磷、硫环磷、地虫硫磷、特丁硫磷、治螟磷、内吸磷、灭线磷、蝇毒磷、氯唑磷、苯线磷、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丁酰肼,共19种农药。
2、到正规合法的农药经营单位选购农药
目前农药市场较为混乱,到证照齐全、经营守信、口碑较好的农药商店购买农药,并一定要向经销商索要发票,以备出现问题时作为证据。
3、注意查看包装质量和产品标签
购买农药时,首先要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密封,不要购买包装破损,不密封的农药。特别注意要查看农药标签或外包装上印刷内容是否齐全,至少应包括农药名称(有效成分的名称)、“三证”号(农药登记证、产品标准证、生产批准证号)、有效成分含量、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及有效期、使用范围、使用说明、毒性标志、生产厂家和厂址等。国产农药必须三证具备,原装进口农药,只有农药登记证。注意选购大公司及售后服务好厂家的农药。
二、对症下药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种病虫草害都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所以要有效防治病虫草害,首先要辨别病虫草害的种类,然后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是否用药和用什么药来防治。不要看人家打药也跟着打,或者隔几天就打一次所谓的“保险药”。这样既浪费农药污染环境,又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例如:水稻立枯病就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立枯,是由于早春寒潮低温导致秧苗生理机能障碍,根系活力下降,幼苗体内水分供应不足,造成“青枯”“黄枯”现象。发病后秧苗一片一片枯死,能连根拔起,死亡后基部不腐烂,幼根变黑;另一种是真菌性立枯病,是由土壤中一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发病后叶尖变黄,卷曲成针状,拔苗易从基部折断,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色或白色的霉层,整个根群成黄褐色腐烂发霉。所以在防治时,若生理性立枯,就要采取搞好薄膜覆盖,及时灌水保温等措施;病理性立枯,就要及时喷洒敌克松或灭枯灵等药剂防治。
三、适时用药
施药要避开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时期,以防止发生药害。要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和药剂的不同特性,选择最佳时期用药。一般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施药防治效果好,若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也很难控制。例如防治谷子粟灰螟,一般在谷子5―7片叶,幼虫钻茎之前及时用苦参碱、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效果好,若钻蛀后防治毫无意义;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必需在水稻插秧后7―10天,成虫大量迁入稻田后,而未大量产卵之前用药才能达到较好防治。
四、科学施药
1、施药器械:要根据防治对象,防治场所、作物种类和作物生长情况,农药的剂型、防治方法、防治规模以及经济条件等情况,来确定选择施药器械的种类和大小及适宜的喷头。例如小面积喷洒农药宜选择手动喷雾器,较大面积喷洒农药宜选用机动喷雾机等;喷洒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采用扇形雾喷头,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宜采用空心圆锥雾喷头。另外,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具有质量合格证的施药器械。
2、施药质量
防治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施药的质量,即药液均匀的覆盖度和药效的发挥程度,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土壤墒情差时,必须加大施药液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时,要注意使其植株叶片正面、背面都均匀附着药剂,否则死角中的残卵、残菌易形成新的虫源和菌源引起再次暴发,药剂应均匀喷到作物上以不往下滴为好。
随意加大农药使用剂量和增加施药次数,会强化病虫草害的耐药性,不仅增加施药成本,还会发生药害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因此,严格按照农药产品标签规定的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合理用药,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另外,施药时应避免晴热高温的中午,大风和下雨天气不能施药。
篇10
1发病症状
白菜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易发病,但包心期发病较多也较重。病株发病多在第3~12片叶的叶柄上,发病部位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组织变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带恶臭。病部由叶柄向根茎发展,使茎部腐烂。病株初发病时在烈日下萎蔫,但早晚可恢复。随病情发展,病株开始整株萎蔫以致早晚不能恢复并有脱帮、叶球外露现象,甚至稍摇动即全株倒地。也有的发生心腐,从茎基部向上发生腐烂。
2发病原因
白菜软腐病病原是欧文氏菌,该菌生长pH值范围是5.3~9.2,最适pH值为7.2,其生长温度范围为4℃~36℃,最适温度为27℃~30℃,致死温度为50℃。该病菌脱离寄主后在土中只能存活15d左右,但在有机质堆肥丰富的土壤中,病菌可活长达40个月。
3发病条件和规律
该病的发生因白菜自身所处时期不同而造成程度不同,幼苗期较莲座期及其以后时期难于发病,原因在于其伤口愈合能力强。雨水与发病的关系也很大,白菜包心以后多雨会使发病严重,因多雨易使叶片基部浸水和缺氧,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不利伤口愈合。
土壤中的病株残体、堆肥是该病菌越冬场所,翌年通过昆虫、雨水、肥料等传播,其侵入主要通过机械伤口、自然裂口、昆虫咬伤等。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可从幼苗根部侵入并向地上部运转,在维管束中潜伏侵染。当寄主生长后期遇到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时,潜伏细菌在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并进入薄壁细胞而形成水浸状,进而导致组织腐烂。该病一般从莲座中后期个别植株开始发病,包心期至采收前后达到发病高峰。
4白菜软腐病综合防治
4.1预防措施
4.1.1选茬和整地
白菜前茬以具有杀菌作用的韭菜、大蒜等葱蒜类作物为最好;豆类、瓜、小麦也是大白菜很好的前茬;茄果类蔬菜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若无法避免,一定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前茬地不要选择甜菜、向日葵茬,这两种作物地力消耗很大,即使在播种前施用一定数量的基肥,效果也不会太好;前茬避免选择十字花科作物如萝卜、甘蓝、菜花、芥菜、油菜等地块,因为这些作物与大白菜对养分的需求大体相当,又有相同的病虫害。
耕翻时要注意细犁、密犁,犁底层高低一致,使用机械旋耕效果更好。翻耕时土壤含水量一般在70%~80%较为合适。在播种之前,还要铲一遍,这样既可以消灭杂草,又可疏松表层硬盖。
4.1.2播后加强管理
及时排除积水,同时及时铲趟、松土,及时追施氮肥。如遇暴雨,叶片上泥土太多,应灌一次清水洗洗苗。
苗期如遇高温,应小水勤灌。苗期的灌水,并非单纯地供应白菜对水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在于降低土壤温度,需小水勤浇,最忌大水漫灌,只有土壤温度适宜,根系发育正常,才可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此间如遇降水,可酌减浇水次数。
4.2生物药剂防治方法
生产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该病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生物防治方法因其自身的生态安全和产品品质良好等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2.1中生菌素防治
中生菌素产生菌全称是淡紫灰链孢海南变种,是从海南岛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中生菌素为N一糖甙类抗生素,由6个组分组成,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体的蛋白质合成。中生菌素的防治试验显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在苗期和莲座期分别喷施1次,500倍液和800倍液用量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7%和84.0%。
4.2.2ANTI一8908A(安替)防治
ANTI一8908A(安替)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筛选的生物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它对大白菜安全且持效期较长。灌根可减少土壤中残存病菌和地上部健壮植株的发病率。试验结果显示其防治效果达到了80.76%。
其使用方法:苗期使用时,兑水100倍蘸根种植;生长期使用时,兑水300~500倍灌根。每茬作物使用1~2次,苗期1次,生长期1次,病害严重时,可以适当增加使用次数。
4.372%农用链霉素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喷洒叶及茎基部,每7~10d喷1次,连喷3次即可有效地控制危害,防治白菜软腐病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5%以上。
4.4新型生物防治方法
-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 下一篇:内部审计和绩效管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