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03:2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管理方案

篇1

理,促进企业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实施方案。

2制定原则

2.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2.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管理的原则。

2.3.健全责任体制和约束机制,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2.4.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

3范围

方案规定了企业内部管理实施事宜,适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考核。

4职责

4.1.企管部具体负责公司各车间、部门的综合考核工作。

4.2.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本方案要求按期对相关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并

按信息传递要求按时向企管部提供信息。

4.3.综合考核.的结果由管理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管理形式

5.1.经济责任制

5.1.1.经济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考核和综合管理的考核。

5.1.2.炼胶车间、分层带车间、整芯带车间、编织车间、V带车间的生产实行保质

量目标、保产量、保质量、保综合管理、保原材料消耗(成本)、保车间费用、保

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形式。

5.13.动力车间实行保质量目标、保综合管理、保煤耗、保维修费、保服务质量、

保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形式。

5.1.4.V车间的销售实行以货款回收按比例提成包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业务费、

保工作质量、保服务质量的考核形式。

5.1.5.职能科室按照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相关指标、岗位工作标准,实行保质量目标、

保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形式。

5.1.6.供销部的销售业务实行保销售额、货款回收、保销售费用、保工作质量、保

服务质量的责任制形式。

5.2.部门领导负责制

5.2.1.执行董事(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主管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副

总经理与各主管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级之间逐级负责。

5.2.2.各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严

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5.2.3.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负责做好员工的业务技术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及政治

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5.2.4.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车间(部门)员工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出

现安全生产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

5.2.5.各部门和车间应加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管部每两月出一期《银带简

报》每期简报时间间隔不超过60天,各车间在逢单月的20日前更换一次黑板报

(有两块黑板的应每月更换一块),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

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2.6.车间主任在确保本车间产量、质量、材料消耗、费用等指标完成的同时,做

好内部的综合管理工作。

5.2.7.企管部根据公司用工需要和岗位定员情况,及时配置人员,车间、部门根据

需要向企管部提出申请,人员由企管部统一调配。各车间、部门无权私自用工。私

自用工者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

5.2.8.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有权对本车间(部门)经公司考核后的月工资总额和

季度奖金进行二次分配。

5.2.9.工资二次分配时,应当按照车间或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按劳分配”的

原则,依据各个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工作态度以

及员工在其它方面的表现进行。公司允许截留工资,用于车间或部门内部活动的经

费支出,但截留工资不得超过当月工资总额(包括奖金)的3%。

5.2.10.车间应结合公司规定和本车间实际,就质量目标分解、工资分配、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工艺执行、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在车间内

部管理中严格执行。车间内部管理制度在企管部备案。

5.2.11.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有权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和工作需要,可以调整本

车间、部门人员的岗位,车间、部门人员请假执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中的’

有关规定。

5.2.12.车间(部门)负责人有权对车间(部门)内部的技术革新、质量竞赛、节能

篇2

一、目标要求

通过召开此次现场会,使食品生产企业充分认识到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深入排查隐患漏洞。各责任单位要监督企业建立落实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快速反应和工作协调机制,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推动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营造出全市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初步定于2012年5月20日,时间一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会议室。

(三)会议内容

1、宣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及相关文件;

2、听取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经验介绍并现场观摩相关企业;

3、与食品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

(四)观摩企业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五)参会人员

1、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

2、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行风监督人员和媒体记者;

3、部分消费者代表。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活动是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各责任部门要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出成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工作的要求,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周密组织,落实责任

综合科为组织此次会议的牵头部门,负责此次会议的全程组织协调工作,确定具体召开时间、地点等会议相关事宜,并及时通知各责任单位。

篇3

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将林业企业从计划经济下政府的怀抱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海洋,林业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显现。尽管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外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进程中,林业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度期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林业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大部分国有林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只在表面层次上做文章,没有深入下去,残留着太多传统经济下的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当经济社会对企业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冲突,严重阻碍了林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林业企业管理机制问题

国有林业企业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大,企业在机制的改革上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多数管理机制还只是形式主义,只是走过场讲空话而已,在管理机制上缺乏灵活性,企业之间及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严重制约了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3.林业企业管理观念问题

在目前林业企业中,特别是大型的国有林业企业中,部门员工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还存着“等、靠、要”的思想,还在以为是吃“大锅饭”的时代,在观念上对现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企业改革的步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法承受,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所以要加强对员工观念的引导,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忧患意识,把自己真正当成企业的一员。

管理创新在林业企业的作用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2.管理的创新的发展会在最大程度之上带动新技术的发展创新

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力量之源。技术创新往往会收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而管理的创新恰恰在这一方面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对企业技术的突破。

林业企业创新管理的途径

创新经济管理是林区经济的主体管理创新的现实表现形式有多种,但是,对林业企业创新来讲,最重要的有三种形式:

1.林业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

林业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是改进管理方法的过程,是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因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新经济领域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创新的方法其实蕴涵管理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不断地提高生产率,不断地改进,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林业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严谨细致,企业发展是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企业要创新,就必须抓好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等环节更要做大力度的改进。这也是使管理向合理、科学化发展的要求。

2.管理理念的创新

根据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部分企业因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深,在企业管理中还秉承着一贯的作风,在制度、营销方法。经营管理上都缺乏创新意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未来的企业,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在林业企业中,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加大教育力度,开阔自己的视野,引起优秀的管理人才,使管理创新上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3.企业营销模式的网络化创新思想

营销在一个林业企业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想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就需有一套先进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信息代市场的需求,在信息化广泛普通的今天,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应建立起网络化,网络化的营销模式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信息传递慢,反馈不及时的缺点,不仅能使企业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还在无形中减少了企业运营的成本,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林业企业木材及其它产品的快速销售,能近距离的和顾客沟通,提供适合消费者特点的个性化商品,为林业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所以林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平台,做好林业企业的网络营销,加快林业企业的管理创新。

4.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

林业企业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进行产权创新。林业企业肩负营林、提供林产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根据具体任务,运用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组,经济成份上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转化。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引进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实施的。

5.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

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要能体现企业独特的个性,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我们林业企业的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使企业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的历程。林业企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制定可行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实行流程管理,理顺内部管理程序,以薪酬管理实现有效激励,以制度实现有效制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相关文章:

1.企业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篇4

【关键词】 虚拟化 容灾备份 数据同步复制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的持续深入,某省通信运营商的办公、财务等日常管理业务越来越依赖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可靠运行,ERP、财务系统的各类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保证数据安全,维持管理业务的正常、高效运作,已成为企业日益迫切的需求。同时,对灾难性故障具备抵抗能力的需求也随之凸显。本文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存储虚拟化后的容灾建设思路。

二、存储数据现状及容灾需求分析

目前,某省通信运营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统一信息平台、ERP、财务信息化系统。各系统使用一套统一的存储虚拟化资源池。各子系统的核心数据均只实现了本地的磁盘、带库备份,备份与现有系统数据存放在同一机房内,一旦发生设备重大故障、不可预测的灾难(如地震、火灾)或者人为灾难时,将造成公司的财务、公文、档案等关键数据的丢失。因此,为保障公司关键数据安全,优化信息资源利用率,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应考虑建设统一的异局址容灾架构,以满足长期的数据存储需求。

而容灾系统的建设需要同业务所要求的RTO、RPO相结合考虑。业务数据最低容灾级别需要满足国务院《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第三级标准设计,系统参照第五级标准设计,不同业务的RTO、RPO详见表1所示:

注:带*的为系统关键业务。

三、容灾系统数据复制方式对比

目前主流的虚拟化平台容灾方式包括城域镜像(Metro Mirror)、全球镜像(Global Mirror)两种,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如下所述:

3.1同步复制灾备技术

优点:城域镜像将确保如果备份卷不能被更新,那么即使源卷更新成功,整个写操作也会返回失败,这可以彻底保证源卷和目的卷的数据彻底一致,保证RPO为0。同步方式可以保证数据不会丢失,更重要的是数据的一致性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而数据的不一致意味着相关数据的丢失,此时数据库的数据安全机制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数据库无法启动。

缺点:但由于同步复制灾备技术要实现同城灾备磁盘阵列间的备份写,因此对整体性能将存在一定的影响,复制距离小于100公里。

缺点规避方法:采用相对高性能容墓δ苁迪植品平台、确保网络带宽及可靠性。

3.2异步复制灾备技术

全球镜像是以存储为基础的、实时的、与应用和主机无关的数据远程镜像功能,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实现数据最小丢失(分钟级)且具有完全恢复功能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优点:由于实现以存储为基础的、实时的、与应用和主机无关的数据远程镜像功能,因此可以确保应用性能的高效性,基本不受到灾难备份数据工作的影响,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远距离的容灾备份。

缺点:但为确保应用性能的高效性,需要实现数据最小丢失(分钟级),因此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将有一定数据的丢失,丢失程度与网络带宽和业务工作量存在关联。

根据建设原则,结合某公司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智能存储复制方式、同步复制灾备技术建设系统。在配置同异步软件许可后,未来若存在远距离容灾或异步复制需求,也能够灵活实现,避免重复投资。

四、容灾系统建设方案

按照循序建设、平稳过渡的原则,容灾建设宜分为两步进行。

4.1建设容灾中心的传输、存储系统,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级容灾

①确定灾备网络建设方式,即容灾中心与生产中心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可参考目前大多数系统的建设方式,即通过传输OTN进行IP网络及SAN网络的异局址连通,这种方式投资较大,但传输线路的数据有QoS保证,资源利用率高,网络可扩展性较强。

②存储环境搭建,为容灾中心配置一套磁盘阵列,通过存储虚拟化设备的磁盘同步复制灾备技术,将管理信息系统各应用数据由生产中心复制到该阵列中,实现数据级容灾,在此期间,生产中心出现灾难故障时,可保证现有的业务数据0丢失,但各应用系统需在灾难故障排除后,由灾备中心还原数据,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4.2根据容灾保障级别,实现重要系统应用级容灾

①为ERP等公司运营所需的重要财务数据,搭建容灾应用服务器。

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的统一要求,为容灾中心配置统一用户认证服务器(TIM)和备份的DNS、VPN设备,在灾难发生后,可以通过备用DNS将应用解析到容灾中心里,实现应用系统的无缝切换。

综合以上,容灾系统的整体建设步骤为:

(1)A局址为生产中心,B局址为容灾中心。A局址利旧整合后的SAN交换机;B局址新购2台SAN交换机,用于接入容灾所需的存储和服务器;

(2)在2个中心分别通过OTN传输设备和网络核心交换机,OTN传输设备通过2条千兆传输链路相连,形成高速IP/FC链路;

(3)建设容灾中心存储系统,存储阵列新购1套磁盘阵列,由生产中心的存储虚拟化设备通过高级虚拟化复制服务,经光纤通道,以逻辑卷为基本单位,将本地存储上的数据虚拟化后以统一的形式同步镜像到远端存储设备上;

(4)在容灾中心配置两台关键业务服务器,部署 ERP、财务系统部分关键应用;配置备用DNS、VPN设备,最终实现关键业务应用的无缝切换。

五、结束语

在容灾系统实施后,某省通信运营商A局址管理信息系统可基于同步复制方式将关键数据备份到B局址,建立A局址――B局址信息数据虚拟化异局址容灾架构。在灾难发生后,应用级容灾的系统可直接启用,数据级容灾的系统可在应用服务器重新搭建后,将容灾中心的数据快速恢复到生产环境中,系统应用即可重新启用。做好了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快速恢复工作,保证数据不丢失,系统安全性、即时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最后,由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性,所以本文仅给出了数据复制方式、系统建设模式、步骤作为参考,在容灾工程实施前,还需要对存储以及备份系统进行仔细、全面的调研,不断调整、确认和完善具体的方案设计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曹雪春. 灾难备份系统的数据同步技术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 张海涛,赵兴华. 企业存储虚拟化远程容灾解决方案的分析[J]. 河南科技,2013,(09):1

篇5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认真解决我镇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围绕“重创新、调结构、强推进、抓保障、促提高”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全面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内容

我镇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镇形成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服务:

(一)全力以赴抓好工业性投入方面的服务

一是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抓好东江电子、中信电器等六个往年项目的续建工程,督促企业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和入驻投产;开工建设新供地的路之遥、正泰电器股份技改等五个项目,确保今年完成6亿元工业性投资年度任务。

二是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抓好塘下标准厂房续建工程,协助入驻企业于10月上旬竣工投产;积极办理选址于前西漳村、沈岙村、小方村的工业标准厂房土地农转用报批手续。

三是着力抓好市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协助市有关部门抓好高中、万茗、莲池头等村的工业用地项目公开出让,积极办理选址于洪渡桥村、坂塘村、车岙村、金炉村的市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土地农转用报批。

(二)全力以赴抓好工业投资环境建设

一是加快*大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桥园区供水扩容续建工程,计划7月底完成供水;抓好大桥园区污水管网收集工程,计划12月底完成污水收集工程;抓好大桥园区沈岙段道路工程建设,计划10月底竣工;加强大桥园区环境整治,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

二是加快白塔王金炉工业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为切实解决企业用水难问题,要积极抓好白塔王、金炉工业区供水管网改造建设,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水网改造工程;加强金炉工业区排水及污水收集工程管理,要求在11月底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想方设法抓好工业经济稳定健康运行方面的服务

一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抓好企业《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贯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合同备案制度,积极筹建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招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大涉工政策的宣传实施力度。积极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专项培训,营造工业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征缴率,扩大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三是努力为企业减压减负。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健康运行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四是开展电网攻坚,解决电网性缺电问题。加强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管理,努力保障生活、生产用电,加强茗山输变电的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场施工。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镇“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领导,镇政府决定建立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刘寅豹镇长任组长,周琳彬副镇长、郑加平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经发办、村镇办、统计办、经发所、城管站等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经济发展办公室,郑仁南兼联络员,联系电话*。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制定方案。5月初到6月下旬,我镇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分类走访规模企业,深入调查研究,梳理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服务要求,制订我镇实施方案,并开通“服务年活动”专线电话(电话:*),受理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问题和投诉。

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篇7

当前我县粮油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库存粮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一是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不足。我县的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新组建整合的,有效仓容严重不足;二是对储备粮的监管和仓储管理工作有所松懈,粮食库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企业对粮食库存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粮食质量和储存安全存在隐患。粮库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仓储资料不齐全;粮库在安全生产和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粮库从事仓储保管、统计、会计等工作业务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三是入库粮食的水分、杂质超标;粮情检测及记录不规范等。

(二)设施设备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储粮仓库普遍破烂、陈旧;有的仓房密闭隔热措施不到位;门窗破损,关闭不严;通风口密闭措施不到位;设备使用后未及时养护,设备档案不完整,测温系统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等。

(三)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库区企业消防设施不齐全或已经失效等。

(四)账务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企业台账填写不规范、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数据有未报、漏报、错报的情况;保管账统计账填写不规范等。

(五)行政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企业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查、安全生产等制度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仓储管理档案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

本次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2009年上半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活动中的管理为契机,以确保库存粮油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仓储企业发展为目的,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县在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按照市粮食局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全面提升我县仓储管理工作水平。

三、规范化管理活动的范围

我县粮油仓储企业参加本次规范化管理活动。

四、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认真总结我县开展粮食仓储示范库建设取得的经验,结合近几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新形势、规范化管理的新标准、新规范及新仓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仓储工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认真分析查找本区域内本单位在仓储规范化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按照逐步深化向精细化管理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添、完善仓储设施,修订完善仓储管理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管理。

(二)宣传贯彻新颁标准和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围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粮食法规、粮改政策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教育活动,认真贯彻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使粮油仓储管理人员了解政策要求,熟悉制度规定,掌握并正确理解各类粮油储藏技术和设备操作规程。

(三)建立完善制度,明确细化岗位职责。要按照近年来已经出台的粮食管理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抓紧对有关仓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系统性强、针对性强、符合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新型仓储管理制度体系。粮油仓储企业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仓储管理工作流程,明确细化仓储管理岗位职责,完善以提高效率和确保储粮安全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建立与新制度体系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四)努力改善粮油仓储设施,大力推广科学储粮。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仓储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是要多方筹集资金,因地制宜地对传统的储粮仓库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增添必要的储粮设施,提升现有储粮设施功能;三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储粮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采用“双低”、“三低”等传统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探索利用各地气候、地理等条件采用自然手段在储粮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绿色环保储粮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

(五)针对突出问题,认真治理不规范管理行为。要针对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中发现的仓储管理问题,集中开展一次对不规范行为的治理行动。要杜绝粮食混存、仓房鼠害、违规熏蒸、药品库管理不规范等影响企业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现象;要按照账实相符和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要求,深入开展“一符四无”粮仓创建活动;要逐步解决政策执行、账务管理、粮食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制度不完善多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五、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2009年9月30日,为安排部署和培训动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利用召开会议、编发简报、设立专栏等各种形式,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层层发动,深入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开展本次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认真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梳理、分析查找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1月20日为全面落实整改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省、市粮食局的要求,深入查找我县在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分析原因并制订解决方案,落实整改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逐条认真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2009年11月21日至2009年12月20日为检查验收总结阶段。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对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市粮食局将组织集中检查验收工作,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整改。

六、组织领导及有关要求

为切实搞好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县粮食局成立了以信丽局长为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储备军供股(电话:0870—7121275),具体负责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日常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是一次整体提升粮油仓储管理水平,确保我县粮食仓储安全的大事,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对规范化管理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实行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在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束后,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而做出的最大决策。局机关、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对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领导。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加强对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领导,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的开展。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重点突出、全面细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于2009年9月25日前以书面材料报县粮食局储备军供股。

篇8

【关键词】存货;管理;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企业的竞争形式已经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的粗放型,逐步转变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集约型。而存货管理正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存货管理控制的研究意义

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开源和节流。科学的存货管理恰恰能够更好的服务生产、更大限度的节约存货成本和释放流动资金,在开源节流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做好存货管理控制决策对企业当期和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目前存货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存货管理体系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均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但比较分散,在制度制定初期缺乏系统性组织协调,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甚至死角。

2.2 存货专项管理起步较晚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的增加,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把存货管理提升到专项管理的高度时间还不长。多数国有企业本世纪初开始将存货列入专项管理,之前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存货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货管理体系不成熟。

2.3 管理方法经验化,科学程度和规范程度不足

存货管理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得来的,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和严谨的计算公式作支撑,科学程度和规范程度不足。

3.企业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3.1 存货管理策略及原则

①本着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改进的原则建立存货管理体系,对存货管理全过程控制;

②结合ABC分类法则和CVA分类法则,库存物资进行分级管控;

③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确定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④按照权责对等、分工协作的原则,分解细化业务流程;

⑤平衡存货价值、存货周转速度、安全库存和采购周期的关系,合理控制存货资金。

3.2 存货管理方法

3.2.1 ABC法

存货管理的ABC分类控制法是将“例外管理”原则运用于对存货控制的一种形式。这种管理控制方法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世纪首先创立的,以后经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等环节。ABC分类控制法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照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办法。ABC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效地控制主要品种的存货,提高控制的效率。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的特点是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

将存货分类其目的在于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常用的库存控制策略有:

①(Q、s)制库存控制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订货批量Q和报警点s两个参数。每供应一次就结算一次账,得出一个新的账面数字并和报警点s进行比较,当库存量达到s时就立即以订货量Q进行订货。

适用于可能随时进行采购或订货的物资。

②(S、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最高库存量S及报警点s两个参数。每当库存量达到或低于s时,就立即订货,使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S。

(S、s)制存贮控制策略在适用范围方面与(Q、s)制是同样的,只是考虑到需求的特点,其参数控制方式略有不同。

③(R、S、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记账间隔期R、最高库存量S和报警点s三个参数。每隔R时间整理账面,检查库存,每当库存等于或低于s时,应立即订货,使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S。

适用于不太重要的,可以随着进行采购或订货的物资。

④(T、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订购间隔期T和最高库存量S两个参数。每隔T时间检查库存,根据剩余存储量和估计的需求量确定订货量Qr,使库存量恢复到最高库存S。

适用于金额比较高,比较重要的物资,尤其是多用途物资。

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将存货分类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库存控制制度。

3.2.2 零存货与即时性管理

零存货是指平常时企业的库存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是没存货,只有当有了客户订单时才进行生产和经营,才进行购置材料和零部件。零存货是适时生产系统对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零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存货储存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仓储费、占用资金的利息开支以及管理人员工资。可以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者是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要达到零存货,就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企业实现零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经营业绩。零存货是一种较高级的存货管理办法。

3.2.3 经济订货批量规划

经济订货批量(EOQ)规划是根据企业日常的存货用量和相关资金成本,运用数学模型求而得出企业日常的最佳存货持有量的方法。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的,并且它假设只考虑存货的变动性订购成本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经济订货批量(EOQ)的控制目的就是找到使存货总成本为最小化的订购量。一般而言,这个订货量可以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总和最低。经济批量规划法因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企业存货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订货批量(EOQ)基本存贮模型:

前提条件:存贮某种物资,不允许缺货,其存贮参数为:

D:单位时间需求量;

C1:存贮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的存贮费;

C2:每次订货的订货费用;

Q*:经济订货批量;

T*:是与Q*对应的经济存贮周期或经济订货周期。

在实际存货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前提条件衍生出不同的存贮模型公式。

3.3 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3.3.1 存货分类管理

结合ABC分类法则和CVA分类法则,对库存物资进行A、B、C分级控制和管理。

3.3.2 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资金运转效率需求,在会计核算初期设

定存货管理指标,并通过分解指标的方式,对企业存货进行指标的分解。

3.3.3 存货定额管理

根据企业在产品性质,产品生命周期,以均衡生产为前提计算得出企业存货定额:工艺周期确定各工序在产定额(工序在产定额=工艺周期X平均日产量)。

3.3.4 存货动态监管

基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开发定制公司存货管理动态监控方式,提取即时、动态、客观的存货管理数据实施管理监控。

基于存货管理动态监控方式,月度实施工序在产期量和库储期量与存货定额比对分析,核定存货管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

存货管理短板分析:依据信息化系统的存货管理动态监管分析数据和核定结果,系统评估企业期间存货管理的短板因素和短板环节,制定改进提升及管理优化措施。

3.4 存货管理控制程序(见图1)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众所周知,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具体行为的落实。然而当前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存在不符的情况。首先,很多企业都具有经济管理的理念与制度,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无法落实,不仅无法实现管理的目的,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桎梏。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取法适应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而管理的水平尚且无法跟随企业的发展。

(二)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现代化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对现代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市场中,许多企业由于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影响只注重自身获取的经济利益,对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不重视,从而造成市场中各企业间的不良竞争,也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组织结构落后

对现代的企业经济管理而言,管理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管理中,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种组织结构的建立无法对现有的市场发展情况和企业的新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只是在企业中盲目地建立组织结构,导致管理的形式主义严重,无法想成对管理的有效帮助,使得企业的发展中缺少活力。

(四)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于提高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济管理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具体的管理行为的落实以及管理水平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而言,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市场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目前行业中还存在另外一种问题。现代企业中,对人员管理的不善还导致了人员的流失,这种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管理的发展。人员的不断流动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和正常经济行为的开展,

二、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对企业而言,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指导管理工作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就当前来说,只有先进的,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管理理念才能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起到指导的作用。另外,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因素,树立牢固的人本理念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融入到经济管理工作中来。要树立尊重员工的意识,企业需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做到对员工的理解和对企业消费者诉求的理解,从而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建立以管理和服务质量为先的工作理念,强化质量与服务质量。

(二)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支持与保障,有哪次,企业需要以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管理的现状为依据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中的具体行为,为管理的落实奠定基础。另外,经济管理可以约束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并且可以使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来改变管理的具体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之后,就需要将具体的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监督制度的落实来严格地监控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具体行为,从而避免企业内部的矛盾与问题,为企业经济管理效果的落实奠定基础。

(三)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选择的管理模式是对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管理的效果,有效规范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管理的模式也即体系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系的评价出发,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的体系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这些不足的方面出发,不断优化管理的系统,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水平与效率。

(四)建立新型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首先需要从宏观方面掌控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与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强化企业发展规划的时效性和可行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市场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发展深度,不断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国际市场向结合,进行符合时展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提供条件。

(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企业而言,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会影响企业的的发展。经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从专业技能方面来培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知识,另外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还要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激励经济管理人员,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经济管理工。总而言之,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扩大,而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强化经济管理工作,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要转变经济管理理念,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钟元.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企业研究,2013,22:56.

[2]雷真,邓艳丽.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4,31:108-109.

[3]王国宇.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50.

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即为人才的培训、养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中心指导思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通过某些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其他许多外来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学校所预期的培养人才的效果。现代的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人才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来。要求从职工出发、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尊重每一个职工的存在价值。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建设。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瓶颈问题。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

人不可貌相,每个员工都可能是潜在的人才。所以,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企业将有可能发掘更多的人才。因此,企业应着力于员工的素质培养。把素质培养放在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使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1.以人文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遵循。尊重公司员工在公司中的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其说各企业相互竞争,不如说各企业领导的人才之间的较量。一流的产品以一流的企业为基础,而一流的企业形成的基础是一流的人才。三者都做到最优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效益得到保证,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2.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企业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中,把员工作为中心,以人促物,通过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强化,来促进对位物的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管理过程。因此,企业在用人时或者在招聘时,对于人才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资源和人的能力的浪费。作为企业的行政管理,要像物尽其用那样做到人尽其才。采取发放福利,升职加薪等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二、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理论

以人为本看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却不易,其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策的,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与企业行政管理紧密相关。要做的人尽其才,对人才进行科学配置。根据不同的性格把不同的人放在各自适合的岗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人才配置不合理,就会降低整个企业的效率,造成秩序混乱,员工抱怨成风,公司不稳定,就更谈不上公司的发展。所以对于公司员工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调动公司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方面来努力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各种建设和财富创造。对于企业效益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保证和企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公司中实行民主管理。要注重企业员工的精神追求,增强员工的主动创造性。员工有行使自己参与公司企业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决策方面的民利。这不仅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创造性,是企业的职员既享有人权,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3.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里的素质指的是员工自身内在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员工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是员工工作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对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4.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并把这一项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引导自己的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员工的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方向,不断丰富员工自我管理的内涵。员工的自我约束力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利于企业行政管理效果的增强。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5.科学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这是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大大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实现大幅度企业节约的同时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措施

1.企业要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人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使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参与管理,并努力营造全员管理的氛围。以人为本的理论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和口头上,要切实运用到公司的行政管理的具体行动中。例如,可以加强企业技术方面的建设提升和创新使员工可以直接与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题探讨。加强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邮箱直接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同时企业要对员工的积极参与实行鼓励政策,如果员工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样将会大大地调动员工参与公司建设的积极性,利于企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2.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企业要注重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挖掘员工潜能发挥员工个性的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以及整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的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勇敢的迎接风险,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3.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并且要积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企业内部设立图书馆,并存放一些与公司有关的书籍供员工闲时阅读学习。利于公司员工的成长和快速适应公司的发展。或者公司可以定期举行职工培训,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4.着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战略执行、员工激励甚至管理专家的职能。因此,其本质即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管,以发现和培养有些的企业人才作为业绩标准,调动人力资源部门招贤纳士的主动性。同时企业要督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其与其他公司各部门保持和谐的关系。

四、结语

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国家企业各个部门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势在必行,只有努力的践行,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得以生存。企业的优秀领导者或者公司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这样带出来的企业团队才会更加从满激情,在同行业之间有着极高的竞争力。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企业取得成绩的必然要求。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抵御外来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马亚勋 单位: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邢红蕾.以人为本下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127.

[2]包立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