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糖尿病;老年;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52-02
糖尿病是一种内科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延长了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大。目前糖尿病已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本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程度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对象均为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所居住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标准[1],均在三级医院确诊,共64例。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龄64~82岁,平均(72.31±8.27)岁;丧偶38例,再婚26例。
1.2 方法
1.2.1测评工具①社会支持量表(SSRS)[2]: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测量因子,得分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好。根据入组时患者社会支持总分评分情况分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高分组)。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3]:该问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条件4个维度,20个因子74个条目。每个因子包括客观状态指标与主观满意度指标,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的记分方法均为各维度的5个因子粗分相加,记分范围20~100分,物质维度的记分方法均为4个因子粗分相加,记分范围16~80分,总分的记分方法均为20个因子相加为粗分,记分范围80~400分。③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共90个项目,涵盖9个测量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单项评分≥2分,即表示患者该项目有“症状”。
1.2.2 条件所有患者均在安静、舒适的娱乐室进行量表测评,部分患者在其家中进行。量表测评前,首先向患者讲述量表的测评方法、注意事项等,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后,患者自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显著性检验为t、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老年糖尿病患者SSRS评分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因子评分分别为:(37.21±6.56)分,(16.32±5.98)分,(12.64±4.68)分,(6.89±2.57)分。其中45分者(高分组)22例;35~45分者18例。
2.2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老年糖尿病患者SCL-90评分比较
见表1。表1显示,社会支持高分组SCL-90评分,其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 、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老年糖尿病患者GQLI得分比较
表2显示,社会支持高分组GQ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终生性疾病,晚期并发症严重地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可作为个体的一种身心状态。社会支持是指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4],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社会支持是心理压力和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高分组SCL-90评分,其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 、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或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会显著促进个体的心理承受和负荷能力,增加处理危机和冲突的水平[5],良好的社会支持还可降低个体对应激过程的认知评价,使个体在面对压力等应激时所受到的伤害减弱[6],本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躯体、心理的异常改变,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高的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等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高分组GQ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可以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所给予个体的精神、物质的帮助、支持,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组织等,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调控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反馈调节。社会及家庭的有力支持,对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医疗中要想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有效手段是重视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和陪护的行为干预,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betes MellitusReport of a WHOStudy Group[M].Geneva:World Health Org,1985:727.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27-131.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74-81,118-121.
[4]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J].中国社会医学,1995,58(3):7-10.
[5]答会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卫生,2003,11:292-293.
篇2
关键词:心理疾病;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
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躯体性疾病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发生率逐年上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点、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良好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良的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导致其出现心理疾病[1-3]。鉴于前人研究多采用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研究则以确诊为心理障碍患者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铜川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的7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名,女47名,年龄13~19岁,平均(16.7±1.25),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的有22例,高中以下的有56例,他们的心理障碍分布如下:精神分裂症的有15例,强迫症的有5例,焦虑性神经症的有22例,抑郁症的有17例,恐惧症的有5例,社交恐怖症的有14例。所有诊断均由精神科医师做出。为了便于分析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了78例健康被试组成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13~19岁,平均(15.8±1.34)岁,两组均自幼与父母共同生活。
1.2 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正常人群和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统一施测。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每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4];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其中有反映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58个项目),反映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57个项目)[5]。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分析。
2 结果
我们分别对两组被试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详见表1~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除“敌对”因子外,疾病组在SCL-90其他因子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在“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上,对照组均显著高于疾病组,在父母“惩罚严厉”、“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上疾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揭示出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的父母较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少采用“情感温暖”这种积极的教养方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3,6]。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就会使子女产生愉悦的情感,会让他们更加的接纳自我,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持有拒绝、控制的态度,会造成子女自卑、焦虑、退缩、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或反社会行为。另外,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和偏爱子女,会使子女形成依赖性人格,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最后,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惩罚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而在子女遇到困难时不能给予即使有效的帮助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4 参考文献
[1] 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76.
[2]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553.
[3] 蒋 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7(1):72.
[4]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城镇居民由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慢慢转变为对身心健康的同时关注。由此,便引发了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迫切需求。为清晰而准确的把握城镇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现状、内容,本文以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家属院,在通过问卷调研的同时,深入思考怎样满足其需求,在教育方面我们能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做些什么。
关键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一、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及需求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
调查问卷显示,目前社区居民大多都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认识,但目前来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较为片面。另外,社区居民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明确,甚至是误解或偏见。
(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不够
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方面,有21.55%的居民表示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会去收集心理健康知识,53.45%的居民表示仅仅是偶尔收集心理健康知识,另外还有8.62%的居民认为收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仍需提高。
(三)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是否有必要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一题中,有23.28%的居民认为应该且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只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由于居民对心理疾病的界定标准了解不足,一般情况下的心理异常并不能造成心理疾病,所以可以预测这部分居民并不想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另外,9.48%的居民认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甚至没有必要。由此可见,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
(一)对不同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不同
调查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自身能力评估、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人际交往指导、心理治疗、择业心理辅导、协调家庭问题7项服务内容。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咨询、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人际交往指导、择业心理辅导、协调家庭问题等服务的需求比较强烈,其中,心理健康咨询和人际交往指导居前两位。
(二)不同服务对象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老年人,居前三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心理健康咨询、协调家庭问题、自身能力评估;对于中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人际交往指导、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位居前三位;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和自身能力评估等排在前三位;对于儿童,自身能力评估也居第一,而位居二、三的服务内容是心理治疗和协调家庭问题。总之,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居民在选择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方面存在差异,即其侧重点不同。
三、关于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探讨
(一)政府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
政府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同时也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居民是城市的主体,没有心理健康的居民,也就没有城市的文明和进步。因此,政府不仅要积极关注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要采取切实措施,为居民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将居民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政府不仅要重视居民体质的提高,还要切实重视其心理健康状况,要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有关标准,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并将其列入发展规划当中。
2.增加投入,为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社会保障。不仅要重视专业机构的建设和人员的配备,而且可以依托医院或高校,利用人才资源优势,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并从地位、计划、设施、管理和评估等方面给予切实的保障。
3.政府各级部门要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倾听、反馈民意,使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避免人们的不良情绪积聚过大。
4.从政策上鼓励社会上开办心理咨询机构。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建立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居民可以享受到可靠、便捷和收费易为老百姓所接受的心理辅导。
5.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严格把关,加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的培训,以及严格与之配套的完善措施的管理,加强引导和管理,从而使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服务规范和健康发展。
6.要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心境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有直接的联系。调查研究显示,城市绿地的使用对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当人们置身于美丽整洁的环境中时,心情会感到舒爽愉悦,而郁闷、压抑、愤怒等消极情绪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二)社区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社区作为生活中直接与居民发生互动联系的一个区域,其心理卫生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管辖范围内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1.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这是居民心理健康的物质保障,为此,要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工作人员,使咨询室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社区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认可并主动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接收大学毕业生,为社区配备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社区干部,从而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为居民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居民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居民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来考察效果。
3.社区内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使心理健康知识走进每一个家庭。利用宣传橱窗、发放传单、播放影片等方式传播心理卫生知识,使人们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居民逐渐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错误认识;消除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等错误认识。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过去,人们把“没有查出身体疾病”称作健康,许多人持有“无病即健康”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问题相伴,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在对此认知方面,多数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高校职工缺乏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数据化、单一化,研究重点与现实情况脱节;在操作领域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且组成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调整人员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关于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使高校教师,无论在何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划分清楚,是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技术人员全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和治疗工作;设置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抓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交友、恋爱、求职等问题,触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等。
二、健康的心理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看一人是否能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是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够在与人接触时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内心会有较大冲突,因认知层面上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与自己,即由于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对自己与他人正确评价,从而在情感层面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而使个人情感体验受挫,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在与人交流沟通中,个体本身就会在消极情感下与他人相处。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心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和肯定。所以,大学生应注重保持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家研究曾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与他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就会越融洽。而一个人如果在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障碍,必然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些影响。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与他人顺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融入社会。
以下结合心理健康方面,就如何构建和谐人际提出几点建议。1.掌握互利原则。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古句有“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获取而不给予,双方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建立。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成功都很重要,若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便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人的支持。所以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人际关系越融洽,他获取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诚实、宽容的交往态度,树立良好形象,与他人形成融洽的关系,走向成功。2.尊重原则。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应当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人心理上最基本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是双方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因尊重他人而获得尊重,从而才能开始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拥有健康心理,拥抱完美人生
1.心理健康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是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健康条件。拥有健康的心理,才可以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自己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享受人生乐趣,进行积极的人生体验。
2.心力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生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长期笼罩在焦虑、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中,就会降低大脑皮层的机能,使较低的神经中枢机能亢进,导致疾病的爆发。很多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冠心病、溃疡病和皮肤过敏等。因此,现在养生强调精神的愉悦,防止情绪大起大落。
3.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治心理疾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某方面来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所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对于人生有更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多贮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注重心理调节,经常排解心理上的“垃圾”,时常自我反省,矫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2]李洪华,张朝晖.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5(04).
篇5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教育措施
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的含义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片面理解发展到今天的全面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落,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健康观。所以,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有健壮的身体、高超的智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协作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心理健康是社会适应的基本条件。健康的定义强调了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学生目前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减少心理机能紊乱,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这显得很重要,必须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对学生生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大量研究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必然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
3.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学业的成败。美国一位教育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业的成功,只有20%是由于他们的素质,80%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时期,心理健康是他们有成的保证。
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交通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有人认为心理障碍是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表征和症候,但还有没有达到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的程度。在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主要有智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意识障碍、人格障碍。
心理不健康的进一步恶化,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在学生中主要表现为心身疾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导致这些心理障碍和疾病时,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在学校教育中应尽量预防和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三、学校应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门性较强的工作,可以通过系统传授、专业讲座、组织讨论座谈等形式,向师生介绍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知识,使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内容、途径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等问题有初步了解,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准备。实践证明,通过学习,对学习有很大益处,表现为:
1.它可以促进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可以解答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例如,学习了“性格问题”,可以使自己对性格的产生和锻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不良性格,完善性格。学习了“青春期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
3.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主动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总之,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是大面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
四、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从训练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必须全面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清除一切妨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其中包括:端正校长和老师的办学思想,改善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法,协调师生之间和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校风和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这些都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外因。
五、注意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卫生
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注意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卫生,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与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2.要加强学习指导,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3.要改革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4.要合理使用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防止因过多使用否定性评价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显然,要落实以上几点要求,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六、提供全面的心理服务,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三方面。
1.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心理学家、医生、教师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问题,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最大的优点就是专业性。学校要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医生担任心理工作者,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能为他们保密隐私。而且必须热情、耐心、诚恳,给予学生心理辅导。
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疏导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和个性心理的发展起积极指导作用。它是一个可以使学生抒发真情、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提高健康心理品质的新颖教学方法。
2.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其他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使活动效果得以增强,活动效率得以提高。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很难区分,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学生主动找上门来,心理辅导是教师主动辅导学生,心理咨询是问答式,心理辅导的方式较多,而且需要跟踪、连续的工作。心理辅导需要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并能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分析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心理辅导主要从心理上进行调适,它不是批评指责,不是命令禁止,不同于一般的批评教育,也不是一般的忠告和建议,而是进行心理剖析、疏导。因此,心理辅导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一定深度。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心理障碍严重、有心理疾病的同学,我们要配合心理医生给予及时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用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技能,这个工作应该由心理医生做。学校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生就医,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学校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疾病,把学生的心理疾病也看成是思想问题,企图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解决,这往往是延误治疗时机,使学生病情加重。
这里特别需要指正的是,有些教师不但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甚至由于教育不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如采取“暴君式”的教育,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采取“警察式”的教育,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隔阂”;有些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学生,导致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心理,这些更是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克服的“精神虐待症”教育。
七、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降低教学难度。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加上目前家长的溺爱,在一些项目上,他们的能力就表现得不足。如中学的中长跑项目比较枯燥,在练习中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不够的学生,意志品质的障碍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就会出现“怕跑”和“不愿跑”的现象。我们要针对这一现象及时进行说服教育,梁启超先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事实上单调枯燥现象在社会各行各业中也大量存在,在学校进行必要的单调枯燥训练是学生走向坚强、走向成熟的育人之路。耐得单调枯燥,对培养未来劳动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这些道理要向学生讲透,以引起学生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思考。其次,通过改进教法,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如在上述长跑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段跑、越野跑、计时跑、追逐跑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学生恐惧心理。对一些身体条件不同,或运动能力差异很大的学生,在教法上应有区别,降低难度、改变方式、变换条件等,增强学生自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使学生在心境中进行活动。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亲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管理和领导方式。精神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充分信任学生,不以“权威者”自居,不发号施令,给予学生提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不应把学生视为变动的接受者、执行者,而应视他们为主体参与者和创造者。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适时而恰当的鼓励,一旦教师的期望被学生发现,学生便会加倍努力学习、积极主动锻炼。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明确练习目标,减轻练习的负担。适时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练习成就动机,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组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责任感。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
【关键词】不孕不育;心里状态;护理对策
当今社会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离婚等。而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来说心理健康非常关键,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减少患者的生育几率。我们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为26.14±9.1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3例、高中学历10例、初中学历20例、小学学历5例;无工作14例、个体9例、职员33例、农民l2例;继发不孕30例、原发不孕38例。排除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无一例有精神疾病。
1.2 方法
由专人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本组针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进行了评价,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自愿参加调查,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并探讨有效心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
3. 讨论
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不仅需要承受着身体上带来的各种伤害,更是需要承受心理上来着各方的压力。临床调查显示,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一般都有比较复杂的心理特点,较重的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患不孕症病程长短、病因的不同、治疗过程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患者所承受的压力。2)有些夫妇一旦解除避孕,便迫切希望怀孕,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并对哪一月怀孕,哪一月生,属猪属马等问题作了详细计划,并备好了各种育儿设施,对亲朋好友也广而告知。一旦达不到目的,则失望沮丧,焦虑不安,同时怀疑自己是否具有常人的生育能力。3)在我国,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农村和比较偏远地区。这使不孕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双方父母的过度关心也是造成不孕夫妇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心理因素与不孕不育有密切的关系。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自卑感、心神不安、精神紧张、社交减少、对生活缺乏兴趣、焦躁多怒、不愿或忌讳与他人交谈生育方面的事情,这在农村文化水平偏低的不孕症患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本研究中,我们将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
1)对于不孕症心理障碍的患者,主要还是要靠心理治疗。消极的心理只能增加疾病的程度,而积极的心理才是有益于驱除疾病的。2)应及时接受检查,明确不孕症的原因,分清是相对不孕还是绝对不孕,在明确疾病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尽早解除不孕的痛苦。3)使患者提高思想认识,了解医学知识,增强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和对不孕的适应能力,不必为一时不孕而一筹莫展,不可因某种疾病懊恼不已。4)对于不孕症患者,要嘱家属尊重她们、关心她们、体贴她们,平时不宜议论有关不孕如何如何之类的话题,需要积极开导、鼓励、帮助。5)同时,患者自身也应当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保持健康,应当减少疑虑、烦恼、自责、自卑,不怨天尤人、不讳疾忌医、不钻牛角尖。
总之,不孕是很多女性不能接受的,然而其实一些心理因素从而会是不孕不育原因,通过本研究了解了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了克服此问题的措施,可使患者配合治疗,进一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亚健康诱因干预
[作者简介]钟大玉(1957-),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01-02
目前,我国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多。不必讳言,大学生亚健康现象已相当严重,已经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碍,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甚至导致身心疾病时有发生。可见,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往往为大学生和社会所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正常的专业或成才教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和蔓延。否则,专业和成才教育只会落空。文章仅就当前大学生亚健康的几个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
一、对健康标准的理性认识
健康与否,传统观念仅局限于身体,忽略了心理与社会交往。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归纳出健康的含义。首先,健康是指无生理疾病和具有健康的体魄。其次,健康是指心理充满自信和情绪稳定。最后,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行为。总之,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把身心视为统一的整体,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之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直接体现人的健康。
二、亚健康的含义及诱因
1.亚健康的含义。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社会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良好的状态是这三者的完美状态。人的身心分为健康(第一状态)、疾病(第二状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即第三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处理得好会向健康转化,否则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人的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三种状态,我们可以概括出亚健康的确切含义:亚健康是指机体无明显疾病却活力下降,适应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之间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一种中间状态。各类人群亚健康的显著特征有所不同,就大学生而言,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大多呈现三种状态:其一,心理水平退化;其二,体质明显下降;其三,社会交往封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的和患病者不足2/3,其余1/3的人绝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这项的统计与我国学者统计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人数比例是相符的。
2.亚健康的诱因。(1)心理因素:当前大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其一,自我认知困惑。首先是大学生自我的同一性困惑。一方面,不知我是谁,有太多的自我;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是自我意象发展方向的迷惘。其二,情感因素。有人说,这是一个欲望喷洒的时代,作为最活跃的社会成员,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诱惑下,他们的情感宣泄比任何一代都更加淋漓尽致。医学认为,过度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能引发疾病。其三,意志因素。首先,有些大学生对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没有自控毅力和能力。有的学生吸烟、饮酒无度,打麻将、上网彻夜不眠。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疲劳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其次,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任务的繁忙,个人压力加大,学习之后身体疲乏,既缺乏对强健身体的深刻认识,又对刻苦锻炼身体缺乏意志努力,所以,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学生自控力差,部分学生行为放纵,学习、生活无规律,又缺乏必要的体育运动,这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意志原因。其四,性冲动因素。当前大学生一方面身处传媒多元化的开放环境中,另一方面又处于性教育缺失的状况下。校园恋爱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性冲动引起的焦虑、压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身心都有影响。(2)社会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价值观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迷茫。其次,沉重的就业压力。可见,社会因素是导致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3)学校因素。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倾向,必须指出,这些不良倾向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构成了亚健康的温床,滋生和加重了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中这些不良倾向没有被遏制,反而有所蔓延,充分表明部分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不力和苍白,而这种不力和苍白正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又一原因。
三、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干预
古代《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未病,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开,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可见,我们祖先早已认识到身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在竞争 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大学教育应该从培养目标和教育结构上对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蔓延和加重,其中,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我认为,治疗亚健康应从找准病因,了解病史,从平时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入手,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到科学健身,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其具体对策如下:
1.心理调理,形成健康的心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因此,治疗亚健康的关键在于“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理。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概括而言有两类:首先是自我的知情意行中的困惑。其一,大学生情感、交往的主要问题是:开放和隐私怎样把握;同学关系不知怎么处,寝室不和怎么办;恋爱痴迷、单相思、失恋、异性朋友太世故等导致的亢奋、苦恼和烦躁;孤独,迷恋城市又留恋乡村、童年;贫困生、边远生和弱势生常沉闷不乐,有压抑感等。其二,行为缺陷和行为过度是大学生行为的主要问题。行为过度表现为“范围泛化”和“强度失控”;行为缺陷则表现为:行为单一,实践范围过于狭窄。其次是大学各年级突出的心理困惑,集中表现在情感、人际关系和求职择业等方面。据调查显示:男女心理问题的集中点有很大区别,男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分散,而女生则相对集中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因此,大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心理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调理情绪,提高情商。这已成为继药物、手术、理疗之后的又一有效的疾病治疗或临床干预的手段。第二,疏导行为。(2)专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大学生群体及其走向更不够重视,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必须重视亚健康状态并加以专题研究。首先,要制定一个指标体系,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有相对准确的评估。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加强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咨询水平。目前我国所有高校也已经专设机构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事实证明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学校及心理咨询部门必须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和覆盖面,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生活调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1)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在教育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在心理上化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师生关系上充分实现民主、平等,摒弃师道尊严等级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同学关系上,充分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营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生活氛围。(2)提供群体活动平台。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是心理成长、消除亚健康状态的必需,而且也是就业的准备。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社团、小组等活动,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他们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另一方面,社团、小组等群体活动应适当策划一些挫折训练,锻炼大学生的意志。(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首先,要做到合理膳食。通过宣传教育,改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饮食无规律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指出应从饮食中补充的微量元素。其次,生活上要做到有规律、有节制,把握适度原则。
3.运动调理。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直接相关,如焦虑及抑郁水平、改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等。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它的意义在于有效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培养稳定的行为方式,还能预防和延缓各种慢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研究表明,若长时间缺乏运动将使机体组织器官机能下降20%~50%,最终,导致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体内多余的脂肪,减缓高血压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早逝的危险。大量研究调查肯定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调查发现人们在运动时,总是伴随着明显的意志努力和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形成这种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运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一个过程,它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摆脱压抑的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用体育运动来调理身心,这既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问题。社会和学校必须尽快采取干预对策。此外,大学生打好自身素质基础,促进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防止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杜绝身心疾病,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生活学习质量,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这既是社会的教育目的,也是大学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
[2]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1).
[4]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
[5]程琳杰,刘广珠.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
[6]王文娟.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篇8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心理学理论给予理论和智力支持,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有裨益。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
(一)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新兴学科,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的主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以及荣格关于人生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也转变为治愈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消极心理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开始广泛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概况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和建设性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总结起来,积极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优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此,应当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而并非少数具有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积极心理学倡导发现个人的优点和美德,而并非通过研究发现其弱点和不足。这种研究思路带动和恢复了心理学研究的应有功能,研究成果更加积极。
2.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积极心理学并不回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体的内驱性动力,而并非是外部对于缺陷的修补。人类自身就蕴含着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心理学的作用是要引导个体将这些能力激发出来,有效地达到心理疾病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对个体积极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引导之中,通过适当干预塑造个体良好的品质。
3.强调个体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心理学除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以外,还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在对个体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集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手段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施适当的干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教意味更浓,很难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优势,并实施更加积极地心理干预和预防,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心态过于消极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他们将会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篇9
关键词:昌吉;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由于我国对心理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则很少。本文拟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现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昌吉州医院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453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为232例,平均年龄(62.15±7.26)岁。女性为221例,平均年龄(60.47±7.32)岁。随机抽取昌吉州医院非代谢综合征患者487例为对照,其中男性250例,平均年龄(61.89±7.41)岁,女性237例, 平均年龄(60.63±7.41)岁。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职业(劳动类型)、工龄、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状况;饮食习惯: 口味、是否喜食甜食、盐类及酒类,是否吸烟。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
1.3.2心理健康状况 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计算得分;②生活事件量表(LES):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1.3.3实验室检查指标 测定血压、空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糖。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和偏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及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收缩压与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迷惑混乱、紧张焦虑、疲乏迟钝呈负相关,与精力活力呈正相关;舒张压与焦虑、迷惑混乱呈负相关,与精力活力呈正相关。提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可影响血压的变化。
3 讨论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普遍较差,表现为烦躁,抑郁,对自身健康状态不满意,紧张,有敌对心理等。考虑此次调查中,由于年龄偏大的患者较多,而且国家退休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例较大,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反而比对照组高。年龄较大的患者的主观支持分较年龄小的低,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的心理,容易自我否定。
代谢综合征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2]。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也较一般人群为差。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可影响人体内正常代谢,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因此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与糖尿病、高血脂症相关,而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又是代谢综合征共同的发病基础,所以针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的采取促进老年人健康的有效措施任重而道远。同时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对医院效益均会产生现实意义,所以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全社会均应提高认识,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
大量资料、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身心疾病在医院就诊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心理因素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消极情绪会直接加重患者病情。本文通过对1253例消化系统疾病门诊患者和112例健康者的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因素异常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消化门诊近3个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253例作为患病组, 其中男517例, 女736例, 年龄24~68岁;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 男55例, 女57例, 年龄25~69岁。患病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完成, 当调查对象不能自己完成时, 调查员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完成[1]。调查内容包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生活行为方式等。
1. 2. 2 评定方法 采用SCL-90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测量评分比较;采用SAS、SDS、LSIB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患病组与对照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 患病组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以及敌对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患病组与对照组SAS、SDS、LSIB评分结果比较 患病组SAS、SDS、LSIB评分结果分别为(52.81±8.1)、(55.90±7.4)、(13.00±3.52)分,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认为, 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 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日常生活中, 常看到的情绪变化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变化有着显著关系, 它是应激反应的伴随产物, 是应激的后果, 真正起致病作用的是应激, 包括心理应激。形形的应激反应不但使易患个体发生功能失调或疾病, 也使个体伴发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 强烈不良情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身心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国内多数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 人群中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 且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严重[2]。本研究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满意度情况这几方面探讨患者的心理因素状态, 结果表明, 消化系统患者的心理异常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与疾病有着密切联系。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 同时, 患病组的抑郁患者比例也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焦虑、抑郁与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长期远离家庭, 住在医院, 容易出现不稳定情绪, 当精神状态易处于焦虑和抑郁, 患者消化系统会产生众多不良反应, 比如腹泻、呕吐、腹胀、溃疡等症状, 同时, 由疾病所引起的不适感受会加重患者负面情绪。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低于正常人, 说明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较低, 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中, 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 身体免疫力下降, 易发生感染, 加重病情, 病情的加重反过来又增加患者精神负担, 导致心身、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 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在临床工作中, 必须注意心理社会应激的作用, 从总体上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重视心理治疗, 从心身两个角度加速疾病的治疗, 改善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魏晓东, 唐艳萍.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2:65-68.
- 上一篇: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
- 下一篇: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