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纺织业 品牌效应 品牌资产 产业升级
品牌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品牌效应日益成为专业市场的重要发展要素,也对中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品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受到国内的纺织企业的重视。那品牌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呢?“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营销)换句话说,品牌不仅仅代表产品本身,而且代表了一些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的特殊性。“品牌即指所有可以区分本公司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信息和经验的综合并为人所感知的内容”。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任何具有品牌的产品,它所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功能价值,而且还有一种感觉价值。也就是说,顾客在选择一个品牌时,不仅仅考虑其所带来的实惠,更重要的还选择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而品牌的完整价值则是这两种价值的统一,同时在更大意义上感觉价值超过了功能价值。
服装业品牌效应的形成机制
在服装业中,品牌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服装类产品具有独特的技术、功能识别上差异的特性,要求经营者经常与消费者沟通、交流,力求制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当然,其中扮演中间媒介的就是品牌效应。总体而言,服装业的品牌效应形成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企业建立品牌,收集品牌驱动要素,提升品牌价值与品牌知名度。对于经营者品牌要素分为七个方面:产品、地点、价格、促销、人员、流程、物理迹象。
1. 依托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建立客户关系。产品质量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纺织服装业也不例外。在纺织业里面,纺织生产技术是基础,良好的生产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就优良,还带来成本的低廉。企业或品牌如果失去了质量基础的保证,最终也会被市场摒弃的。
2. 多渠道沟通赢得客户的忠诚,提升关系价值。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在纺织业别显著。在企业的品牌追求中,塑造忠诚客户处于最高端层次,忠诚客户不仅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而且也是企业品牌的义务推广者。客户是企业销售的根本,销售物美价廉的、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才会吸引更多得顾客。多与客户沟通才会了解到客户的要求、喜好等等,从而生产优质产品,打造优秀品牌。
3. 重视员工和相关利益者关系,全面树立品牌。企业能很好运行,离不开企业相关利益者,如员工、生意合作者等等。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网能很好地进行品牌推广,而且企业生产、销售、运作,都有赖于各方的合作和企业员工的努力工作。一个纺织企业不可能完全的“自给自足”,原材料,如棉纱、羊毛、毛线等等,都需要向外界进货。不仅如此,企业的产品销售,依赖的是零售商的努力,而且零售商推广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外部品牌传播——品牌效应的扩散。各种驱动要素在服装市场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向外倾向的“能量”,即品牌效应的外向扩散。
纺织服装业的品牌效应的向外扩散对象是“消费者”,品牌会在顾客中形成一种“形象”,即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认识,同时这“认识”受到道德、习俗、流行时尚等外生变量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企业能够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文化的塑造、流行趋势的引领等方式回避或利用。在这种“外力”的帮助下,通过“品牌能量”的释放,逐步将品牌文化、品牌精神、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群体,逐渐让消费群体加深对品牌的认识,提高知名度。这一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经过这一过程的纺织企业必将更有生命力。
第三阶段:消费者的反馈——品牌效应的修正。“品牌是一个虚拟的人”,“品牌即人,人即品牌。把品牌当人看是了解品牌的最简单方法。人有人格,品牌有品格;人有性格,品牌有个性;人有思想,品牌有内涵;人有脸面,品牌有表象;人有疾病,品牌有危机,也需要经常进行体检。”
品牌效应的扩散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像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会被人认同,而消费者的反馈就是对品牌很好“测试”,从而对品牌进行修正,争取更多的认同者。但是,由于服装类产品的使用缺乏必要的客观评价标准,消费者很多时候都会把感受藏在心里,必将减少消费者的消息反馈量。在现实生活中,倘若消费者对服装不满意,很多时候都是转移偏好,而不是对品牌进行反馈,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解释他的意见正确性的。
因此,在纺织服装业中品牌效应的反馈机制很多时候处于“失灵状态”。要想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必须创新反馈机制、沟通渠道,收集更多消费者对品牌的意见。
明显地,上述三阶段一次循环不可以很好地形成最终的品牌效应,只有经历不断的循环,才能使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从有到无,最终建立。
以中国纺织业为例,品牌对纺织业的转型升级的作用
现阶段的中国纺织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纺织业发展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中国纺织业企业应该逐步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阶段,特别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2008~2011年,全国针织服装产量:广东27%,浙江17%,山东16%,福建11%,江苏10%,江西5%,河南、上海、河北、辽宁均占2%,以上10省市占了总产量的94%。(中国行业研究网)
但是由于国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2012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形势依然相对低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头两个月外贸出口增长6.9%,比去年12月份回落6.5个百分点。而珠三角的纺织业主要以密集型工业为主,由此劳动力成本已成为第一大压力。
以孟加拉为例:用工成本方面,孟加拉工人工资400元人民币/月,珠三角工人工资支出3000元/月(包社保600元,包吃包住400元,薪水2000元),再加上租赁厂房,限电损失,工人工资比孟加拉高六七倍。(中国经济网)
经过对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调查,在纺织业中,品牌价格占服装价格的绝大份额。
以毛衣为例,现在市面上卖的毛衣,有的卖80块一件,但有的却卖1000块一件,其中有什么差距呢?一般的毛衣,成本由原材料,辅料,加工费构成,其中原材料有棉纱,腈纶纱(40元/kg);羊毛混纺纱(80-150/kg);其它特殊品种如羊绒等价格会达几百几千就另计。加工费一般会与辅料一起算,按款式的复杂程度计20-100元/件。一件毛衫一般300g,原材料的价格就是15-50元/件。综上所述,工厂做一件毛衫的成本大约就是35-150元。当然,经销商与厂家之间一般还有批发商,而批发商一般卖给经销商是50-200元/件,到达零售的价格是80-300/件。
倘若在这其中品牌公司加入,毛衫转移到品牌商店进行出售,那么价格将会翻一翻,到300-1000元/件。可见,品牌对于纺织产品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现今中国是一个以粗放型经济模式为主,纺织业更是在中国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中赚回来的大部分利润却归品牌公司所有,而且中国国内服装业品牌竞争力不强,往往是外国品牌占主导,例如牛仔服市场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5.21%,前两位Levi’s和LEE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均超过6%;第三位是萍果;威鹏位居第四。运动服市场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53.65%。其中NIKE、adidas、KAPPA和李宁继续占据前四位;乔丹位居第五。
现在的中国纺织业需要转型,需要建立更多属于自己的品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把粗放型工厂移居到国外,加大公司的收益,减低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美,汤姆·邓肯,整合营销传播:利用广告和促销建树品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
[2] 张红明.品牌人格化--品牌价值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
[3] 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典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篇2
关键词: 宁波服装外贸企业 营销战略 市场细分 品牌战略
宁波服装外贸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意义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全国的服装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之一,而且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拥有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洛兹、太平鸟、博洋等一批知名服装品牌。目前,宁波服装纺织产品出口占宁波出口总量的1/3,其中服装出口又占据55%的份额。迄今为止,宁波已连续7年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服装节,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合作伙伴。宁波服装业在竞争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的发展路子,而且正不断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迈进。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深入,企业战略管理日趋重要。对于宁波服装外贸企业来讲,战略管理则是研究本企业高层管理者如何在特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效地制定、实施和评价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战术,以使企业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达到企业竞争目标的动态过程。从营销战略的角度看,营销的目的是把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转变为使企业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地位。本质上,营销关注的是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使自己的经营活动或产品与众不同。
宁波服装外贸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分析
有利因素:
中国纺织业目前已经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1/5的比例。2004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将继续运行在较高的景气区间。
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为纺织服装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4年我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带动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增长,从而使衣着类的消费水平随之提高。此外,汽车、建筑、卫生、水利等产业发展也将带动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
自2003年以来,美元兑各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欧元、澳元、日元、加拿大元等货币的升值,客观上刺激了这些国家的进口需求,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相关市场的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纺织工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再加上我国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加入WTO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得到体现。2004年是纺织服装出口受配额限制的最后一年,我国将继续享受取消部分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的好处,纺织服装企业将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扩大出口。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关税配额的增加,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原料配置,提高竞争力。随着全球纺织品服装协议10年过渡期的结束,将会带来全球福利收益的加速增长。在多种纤维协议终结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将再次大幅提高150%,从而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中的总比重将提高到50%。
不利因素:
原料价格居高不下。 纺织服装行业的原料成本占产品的比重高达70%左右,因此原料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行业的运行态势。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影响出口的增长。从2004年1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5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增加出口成本,削弱我国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同类产品竞争中的优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测算,出口退税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纺织业利润就会下降40亿元;降低四个百分点,利润就下降160亿元左右。对于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服装出口企业,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立足之地。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纺织工业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没有明显提高,出口仍未完全摆脱依靠数量增长的局面。面料开发方面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进口纺织面料仍达40%左右。
新的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已成为扩大纺织出口的重大障碍。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进口国通过各种环保、质量、技术、卫生等标准以及反倾销、区域性经济障碍,使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中的摩擦明显增加。就环保方面而言,发达国家在互相谴责对方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同时,自己又竭力加紧寻找和运用更为灵活、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如采取各种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欧盟等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有效措施。
运用SWOT矩阵分析宁波服装外贸企业
SWOT矩阵法即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匹配矩阵法的简称。SWOT模型就是将企业的关键优势、弱点、机会和威胁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对应搭配,从而形成可行的战略方向。分析宁波服装外贸企业的SWOT矩阵:
优势 宁波服装外贸企业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外销人员大部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外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以上标准,在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占有优势;能够较为娴熟地使用各类应用工具。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么一支高素质、敬业的营销队伍,使之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劣势 一部分公司没有自己全资的工厂;有的虽然有一批联营厂家,但在这些工厂投资少,高科技含量相对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品质好的工厂已经在满负荷运转,没有能力吸收再增加的定单量,普通工厂工人的素质相对较低,对外贸风险的意识不够,需要时间去调教。
机会 民营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相对前几年而言有了很大的改观;配额正逐渐取消。
威胁 随着国际分工协作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国家放开了配额制度,就工厂而言,可以直接出口服装到国外各大市场;就外贸公司而言,开始在国外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直接接单。因此,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增大。
宁波服装外贸企业营销战略
在任何给定的市场内,宁波服装外贸企业必须采用攻防兼备的营销战略。
选定目标市场,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
就性别而言,对于男装、女装市场,应采用不同的营销战略。企业若能够及时掌握面料、颜色、服装款式的最新发展趋势,必将能获得这个时期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不同国别、民族,其风情风俗都不相同,他们对流行服饰的看法与偏好都不同。按照地理位置和国别,可将服装市场划分为时尚(如法国、英国、西班牙等)、中等(如美国、捷克等)与保守(如德国、沙特等)地区。
进行市场细分后企业可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最终企业要树立一个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特别的优势市场地位,即进行市场定位。
选择最合适、具有足够灵活性的定价策略
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定价,根据地理位置实行价格歧视。如可区别实行直接区隔歧视和间接区隔歧视不同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款式、面料、订货量,制定单一整批出售或混合式整批出售等不同的定价策略。
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对进口商的定价,应采用价格竞争的报价术。在对批发商的定价中,应采取有选择的价格竞争。批发商的价格略高于进口商,而对服务的要求略高于进口商。这时,要调低大众化产品的价格,引进最新款式设计服装,引进最新面料的产品,从而在这些产品上获取最大利润。对零售商、商场的定价,主要采取非价格竞争的定价策略。对此类客户而言,更注重质量及服务。对于新客户,往往采用渗透式定价。先期定价较低,以便快速占领市场,随着经营的发展,价格逐步攀升到利润更大的价位。
总之,在对待不同的客户中,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在对高质量,以打品牌为主的客户一般采用撇脂策略,即:设定高价格,占有少数优质客户;对批量客户,采用薄利多销策略;对其他客户,则可采用中性定价策略。
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牌”,即人们常说的牌子,是产品的名。是否可以将牌子上升到品牌的层面上来,就要看产品的品是定位在哪一层面上。只有将产品定位在文化层面的品,才能真正塑造有附加价值的品牌。
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对品牌注入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使其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借以区别其他的同类产品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这已经成为许多厂家纷纷采用的手段。尤其是服装行业,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早已不再是为了蔽体遮暖的目的,而是树立自身形象。服装成为标榜自己文化种群的一种外在标志。因此,服装品牌对于文化内涵的要求,比起其他商品来就显得更加重要。
品牌的沟通就是要建立顾客心中所希望的印象,说出顾客心里所想的话,从而赋予品牌一定的意义与联想。
宁波服装界在国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已拥有一批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但在实施国际品牌战略过程中,却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再造宁波服装业的优势,使其形成强大的出口竞争势头,宁波服装界须在实施国际品牌战略中下大力气。
首先企业应实施质量改进战略,贯彻ISO9000系列和ISO14000系列标准,开展品牌认证,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推行全方位的品牌管理。企业在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提高品牌技术含量的同时,应着力形成系列产品,加强品牌组合,这是产品增强其自身辐射力,代表企业领先者地位形象,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宁波服装企业应实行强强联合,在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中提升国际品牌。
企业当尽力完善服务,培养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并且以品牌内涵来获得消费者的满意。这种消费者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他们还常常影响周围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所以对于“老客户”的关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营销环节。
名牌服饰不单有优质商品的质量保障,同时还是身份的象征,个性的展现,以及穿着者体现个人修养、兴趣爱好的一种表现。名牌的真正存在意义是一种情感的存在。名牌服饰除了外观和内在的质量以外,还拥有浓郁的文化意味,如浪漫的巴黎情调、传统的东方韵味、经典的精工细作、自我的青春体验等,吸引人们对名牌的向往和追求,而这种意识追求也都是人们一种情感上的向往。
参考资料:
1.(美)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中图分类号:F752.68;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5-0043-07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 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进入全球最终市场的途径。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使其雪上加霜。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式微
1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3%,2009年预计增速为8%左右。传统的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 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
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 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 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 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 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 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篇4
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发生在十天之后。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于5月30日被宣布取消。中国商务部部长如此讲述政策转折的逻辑:“你(欧美)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们就要给它卸掉八两的负担。”所指,可能是“520”加税并未换来欧美态度的哪怕些许缓和。
“‘520’用药很猛。对方至少应该appreciate(赞赏),给点耐心,看中国在采取措施三四个月后,纺织品出口会产生什么变化。而对方自己开出了更厉害的药。”前中国WTO谈判代表龙永图说。
中国态度的转折显然主导了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与贸易代表波特曼6月初访北京与中方磋商的主基调。他们离开北京之时,与此前一个多星期离开布鲁塞尔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有一点是一样的――没有达成任何谅解。
中国从来没有离大规模贸易战如此之近,它真的会到来吗?
戏剧性的转折终于再次发生。6月10日晚23:59,此轮欧盟与中国磋商时限的最后一刻,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与中国商务部部长在经过长达十小时的会谈之后面带微笑地走出上海西郊国宾馆七号会议室,宣布双方达成协议。中国同意从现在到2007年底的三年对出口欧盟的纺织品实行递增的过渡性增长,从2008年开始完全的自由贸易。作为交换,“欧盟方面承诺在未来3年,在使用限制措施时‘保持克制’。尽管从法律上,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欧盟方面可以这么做。”曼德尔森的发言人表示。
曼德尔森称,“我们同意增长幅度的产品包括业已启动调查的T恤和麻纱,也包括了所有中国对欧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几乎涉及所有欧洲纺织品行业协会提出申请的产品”。
这是一个和解的信号,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正如曼德尔森所说:“今天的协议能够给双方提供清晰性,明确性和可靠性。我相信,这个一揽子和解方案给了中方公平的待遇,同时为欧洲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缓冲,以及他们急需的喘息空间。”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一轮跌宕起伏的贸易冲突终于走上了和解之途,他们终于可在相对稳定的政策下预期未来。
五月激流
“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能力震惊了世界,中国纺织品像火箭一样横扫全球市场,给很多其他国家造成了痛苦。”5月24日下午,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这样开始了与中国记者的对话。他举例说,今年一季度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分别增长了187%和56%”,已经对欧盟相关产业的产量、利润和就业状况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T恤与麻纱正是欧盟5月17日宣布将采取特保措施的两大产品。根据入世承诺,在接获正式磋商要求后,中国必须在15天内自行设限,控制出口。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欧盟可启动“紧急特保”措施,将其今年进口数量的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尽管来自美国的特保措施早已接二连三地抛出,但欧盟真正祭出“特保武器”还是第一次。在这场因取消纺织品配额而日益高涨的争端中,一向温和的欧盟在5月成为了向中国施压的主力军。这多少令中国的贸易官员们感到意外。
中国对于欧盟的态度反应迅速。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飞赴布鲁塞尔之前,中国在5月20日公布了将于6月1日执行的新的提高出口关税名单,涉及女式防风衣、男长裤、男衬衫、T恤衫、男汗衫、套头衫等74种纺织品。新增应税的亚麻纱线,更是欧盟正与中国磋商拟实施特保制裁的品种之一,当中大部分品种的税率从0.2元/件调整到了1元/件的水平。
显然,这距欧盟的希望仍有距离。“关税措施是一种粗犷、不确定的手段,并不足以保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特别保护条款’规定的)增长率限制。”曼德尔森说,“我们建议,中国从数量上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激增。”
双方没有达成一致。5月27日,欧盟宣布开始实施对麻纱和T恤的特保措施。此前四天,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宣布又有三类纺织品特保措施生效。
中国竞争力
中国纺织服装业主要集中于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六省的39个产业集群。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国在此具有天然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所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10%,从此跃居世界第一。2001年底入世以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更开上快车道。200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突破600亿美元大关,2003年逼近800亿美元,2004年达到950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
然而,在产能不断扩张的背后,中国纺织业一直难以摆脱粗放型发展的窠臼:研发、技术投入不足;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利润微薄。常年来往于中欧两地的纺织企业顾问毛健和对此有深切感受。他告诉记者,中国服装在欧洲的零售价格并不低,出口企业的利润却不高。“因为咱们出口产品完全没有品牌,利润都被中间商拿走了。”毛健和说,“现在的纺织业就是把量做大,把价格压下去,但是并不赚钱。”
“(自2005年初以来)我们所看到的某些(进口)价格简直毫不符合任何商业逻辑。”欧洲最大的纺织品行业协会Euratex总干事威廉雷金在布鲁塞尔对《财经》说,“在某些品种中,价格暴跌60%左右。”以亚麻纱为例,原料亚麻都来自欧洲。这些原料运到中国加工,按常理至少要增加运费、加工成本和损耗,但当它们从中国销回欧洲时,原料与成品之间几乎看不出价格区别。
绍兴钱港麻业公司总经理郑财龙告诉《财经》,他们从欧洲进口原料后会加工成不同档次的成品,原料进口价约1万元/吨,加工后价格从几万元到10万元不等,但剩余边角料则最低卖至6000元/吨。
超低的价格背后是超激烈的竞争。2000年之后,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2003年增长了80%,2004年一季度增幅达到顶峰,为100%。这种激烈的竞争随着配额的取消走向极至。据《中国纺织报》报道,今年2月的统计数目显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在今年头两个月增长了60%,增加4800余家,其中出口企业数目已近12000家,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44%。
由于往年配额极其紧张,许多企业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其成本通常占商品价值的30%。而欧美分别将90%和70%的配额保留到十年过渡期的最后时刻才取消,导致今年许多企业成本突然大幅度下降;加上今年中国开放外贸经营权,纺织品出口企业数量猛增。
带着国内残酷市场竞争出来的低价,中国企业进入到任何国家的市场中几乎都所向披靡。这种压迫式的竞争力杀伤力极大,配额取消后如虎添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指出,近四年世界纺织总量基本没变,但中国纺织生产能力几乎翻了一番。世界纺织品贸易增速为3%左右,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达30%以上。
按曼德尔森所称的口径,自今年年初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迅速激增,对欧盟市场份额占领即将超过三分之一,在美国纺织品市场份额则接近一半!
谁是对手?
现在,美国纺织业正在庆祝他们的最新胜利。5月19日,美国国家纺织业协会在华盛顿召开年会,回顾一年来“旋风般的胜利”。主席阿伦甘特历数一年来纺织业组织的游说成果:在布鲁塞尔、日内瓦以及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访问国会议员150多人次,与国会的沟通达到“十二年来最密切程度”;多次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及白宫高级官员会谈;等等。
根据1994年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全球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取消。受制于纺织品配额多年的中国纺织业将席卷世界市场的前景,终于实实在在地成为他国业者真正的梦魇。
以中国部分纺织品对美出口为例:仅据中方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棉及化纤制非针织衬衫、套衫、胸衣等七种产品对美出口数量各增285%、241%、2270%、11%、3274%、373%和327%。美国已陆续对这些产品实施特保。
在欧盟正式卷入战团之前,主要的火力来自美国。就在2005年5月23日,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对三大类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棉针织衫、棉制裤子及人造纤维内衣)的特保措施正式生效。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对来自中国的14类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其中七类已经设限。
对于中国纺织品问题,欧盟内部本来并非铁板一块。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以及地中海国家一直强烈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但德国、芬兰、瑞典却持反对意见。欧盟委员会虽然于4月初公布了《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对中国纺织品制定了不同程度的年增长率,并于4月25日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九类纺织品进行调查。但并未像美国那样在短时间内宣布实施特保程序。
然而,5月间法国面临《欧盟宪法条约》全民公决时,形势发生了逆转。这个对欧洲具有重大意义的宪法,必须经25个成员国全部投票同意方能生效。作为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最先对欧盟宪法条约投票的法国如果一旦投票否决,将不可避免地对即将随后投票的荷兰、波兰、英国等国产生重要影响。欧盟对于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不够强硬,不幸成为反对欧洲统一者的议题之一,并演变为“欧盟是否能够捍卫成员国利益”的试金石。
被誉为“欧盟自由贸易政策奠基人之一”的前任欧洲贸易总署副署长皮埃尔德弗兰(Pierre Defraigne)对《财经》表示,欧盟在处理中国纺织品问题上有双重任务:一是对大量中国纺织品造成的冲击进行欧盟内部的“社会调整”,避免造成经济和政治动荡;同时,欧盟还必须对与欧盟邻近的地中海地区等发展中国家负责,以保证这些国家的产品不被挤出欧洲市场。
中国的对手不仅仅是欧美。基于对来自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恐惧,65个国家的115个行业组织于去年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关注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问题。其中非洲国家就占了三分之一,发展中国家占了一半以上,甚至包括赞比亚、坦桑尼亚等中国的“老朋友”。土耳其已经于去年底宣布对来自中国的42种类别的纺织品和成衣实施保障措施;阿根廷针对中国制定相当于特保措施的法令;巴西、埃及、加拿大等国也在着手准备依据特保条款对付来自中国的纺织品。
底牌
尽管在对外官方表态中表现得十分强硬,但在调节纺织品出口方面,中国商务部作了许多努力,包括降低进口关税、调低出口退税率、对部分纺织品实行自动出口许可证等。
其中对于纺织企业最为敏感的便是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这两项。去年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4个百分点。根据纺织工业协会的测算,这相当于纺织企业损失160亿元利润。2004年底,商务部宣布从2005年初对六大类31种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对不同价格的出口产品设立从每件0.20元到0.30元不等的税率。至今年5月20日,就在中国与欧美展开正式磋商的前夕,中国商务部再度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多数纺织品税率为原来的5倍。
不过,在对手们看来,这仍然是不够的。5月23日,美国宣布对中国的棉织上衣、棉织裤以及人造纤维内衣三种纺织品的特保措施正式生效。两天之后,中国与欧盟的磋商也未能达成任何结果。
究其原因,观察家认为,欧美仍然认为,此次增税难以阻挡纺织品巨额增长。欧美需要的,是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幅减小的实质性效果。曼德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这一点:欧盟需要“从数量上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激增”,希望看到中国推出强有力的措施来确保实现这一目的。
但他亦重申,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体制中,欧盟绝无重新引入配额机制的企图,“那样对中国太不公平。”
他承认,在中国纺织品问题上,欧盟内部的一些成员国和纺织品行业游说组织对他施加了巨大压力。“欧盟内部正在进行的种种争论,不光是关于纺织品问题,更是关于中国崛起为一个贸易巨人的其他方面。”他同时表示,欧盟对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和开放服务业市场的问题上对中国有更高期待。
相形之下,美国的要求则更为复杂。在律师布兰达雅各布看来,纺织品问题在美国已经政治化。“纺织品的动因不仅在于其本身,而在于美国的贸易日程”。这位美国零售业和进口商协会律师一直致力于阻止美国政府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法律和游说活动。她认为,布什政府又急于为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赢得国会支持,纺织品问题便成为最容易用来向国会示好的工具。
由于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面临太多不确定性因素,雅各布告诉记者,许多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已经决定,到6月以后便不再购买中国产品,“他们担心风险。”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告诉《财经》,他最担心的是目前的“特保”风潮进一步演化而成反倾销风潮。后者的杀伤力更强。特保措施的有限期仅为一年,限制的亦不过是产品进口增幅。反倾销则可能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不但回溯过去一年的产品,还会影响未来五年以上的出口。一旦某种产品被裁定为倾销,基本上就断了出口之路。不过,反倾销必须针对特定产品,影响范围有限,且手续复杂,牵扯庞大的人力、物力,施行起来并不容易,因此目前美国、欧盟及巴西等国都倾向于选择“特保”措施限制中国出口。但是,一旦“特保”不能达到其初始目的,中国的纺织业将很难避免一场耗时耗力和耗费财力的反倾销大战,那将是更严酷的考验。
2004年6月17日,欧盟决定对中国的涤纶长纤维服装布料的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中国发起的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纺织品反倾销调查,达4.87亿美元。2005年3月16日颁布的初裁结果判定,所有中国相关产品均须缴纳20%到85%不等的临时关税。
今年3月,美国TaraMa-terials公司分别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申诉,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艺术画布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裁结论: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艺术画布征收244%的反倾销税。这是中国加入世贸WTO以来第一例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案。
“学会做人”
此次纺织品贸易冲突凸现了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在争端中的尴尬地位,中国纺织品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已经使反对者不再局限于美国或者欧盟这样的发达国家。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张汉林认为,中国应认清目前所处的贸易环境,采取一软一硬的两手准备。他表示,缓解措施并非妥协,而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承担义务的表现。“我们不要引起众怒,不要引起过多的WTO成员对我们有意见。”虽然中国可以利用以报复相威胁“要对抗,大家都对抗”,但他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篇5
自法国19世纪中叶率先进入老年社会以来,“银潮”便以不可抗拒之势席卷全球。人口学家预测,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本世纪中叶我们将面临一个全球性的老龄化世纪。在中国,2005年老龄化人数达1.5亿,2025年将达2.7亿,2030年达3.1亿,2040年达3.97亿,2050年将激增至4亿左右,占到全部人口的1/4。目前的中国社会已处于老龄社会,据统计,45岁以上人口已达3亿人,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并以平均3%的速度增多,人口平均寿命超过72岁。目前,全球60岁以上人口约7.05亿,50年后,全球老年人将增加到20亿人。正如一位国际投资专家所言:“在商业领域,人类18世纪发现了儿童,19世纪发现了妇女,20世纪发现了老年人”,对此,开发中老年人消费市场的趋势锐不可挡。日本政府为此早在1990年重新制定了《老龄人保健推进计划》,韩国也在曾被称为“夕阳产业”、“不毛之地”的银发消费市场出现了收费养老院、疗养院、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和老人服装品牌;民间也认识到这一产业将是21世纪的投资热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不断投资;早在1989年,汉城开业的“银手”成为韩国最早的老人用品店,包括生产去除气味的衣服等100多种老人用品;此外各商店总站相继开设了老人用品专卖柜,从1990年起各种老人服装品牌开始登场,当年就有近20个牌子,这些服装大部分肩部和腰部都做的比较宽松,穿起来比较合适,在用料上一般选用比较轻和温暖的纯毛和混纺面料。据国家统计局和全国老龄委的调查,我国目前老年人消费能力每年达4000亿元,2010年预计达万亿元。在老年消费需求中,34%为服饰穿着,33为医疗保健,33%为其他消费。以每年老年人人均购买各种成衣服装3.3件计算,现在消费近5亿套加之子女馈赠孝敬及保健服装购买,预计今后几年需求量10亿套以上,市场规模120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引发衣食住行、医疗、精神等多方面的消费,使银色消费——老年经济将成为“假日经济”之后又一经济增长点。
二、中老年服装市场的开发策略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中老年服装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目前开发现状却是死气沉沉,虽然国内市场巨大,但企业却未赢得主动权。为此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第一、正确分析和把握老年人服装消费心理,开发塑造成熟美的服装。中老年人在服装需求上,不论从外表、美观方面或剪裁多样化方面都和年轻人一样有强烈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能力也有信心接受质价相符的老年时装。据泉州市的一项调查,对当前市场销售的老年服装款式有九成老人不满,理由是20%的人认为款式呆板,近15%的人认为陈旧,近25%的人认为色彩单调暗淡,近30%的人认为缺乏活力。由此看来,老年人已不再回避“如今需要的是服装和时装”这样的话题,而是将衣着锁定在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的时装上了。同样,西方就没有中老年人服装这一词语,没有从服饰上区分年轻与年老的概念,在时装店购衣只有号型区别,“中老年服装专柜”闻所未闻。在英国,与素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枝招展的红装老妇。英国的老太太都可谓“老来俏”,身着鲜艳裙装,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老妇人比比皆是,似乎在跟年龄较劲儿。老年人尽可以随心所欲地打扮,使出浑身解数拼命让自己显得年轻漂亮。韩国《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电视剧里中老年一辈的着装打扮,一个镜头几乎一套服装,其高贵、典雅、得体,不失端庄和尊严的装扮令人赞叹。难怪在中国刮起一股股“韩流”,简直可以说是一台台精美的中老年服装展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人们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审美观念日益改善,消费能力有了保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老年人敢穿、善穿成为时尚。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内热播的一出出电视剧,其中老年主人公每次出场时漂亮得体大方的时装令人惊叹不已,不由得掀起一股股的消费热潮。这些虽已白发苍苍,皱纹密布的长者,经过服装装扮得精力充沛,打扮得体,充分体现了老年人的成熟美。
第二、对老年服装设计要注重以人为本。目前国内针对老年服装的设计师缺乏。早在1999年11月23日,巴黎《欧洲日报》就以《欧洲新老人•消费新贵》为题,报到了设计师与行销人员终于将目标转移到成熟、活跃、富裕的老年消费者身上的消息。1991年成立的“设计岁月”组织喊出了“为我们的未来设计”的口号,迎接为老年人设计的挑战,这个组织的研究工作,导致多项产品的发展,例如便于携带重物的装置、让拨下插头时变得较为省力的塑胶条等。尤其是年轻设计师克服了设计中模仿老人行动能力的困难,为银发市场设计了适销对路人性化的适合产品。其中福特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第三世纪装”解决了开发Focus汽车的难题。开发者认为,人们往往将55岁以上的消费者视为一个拄着拐杖的团体,而成熟的行销者则认为,对老年人的产生重点是吸引他们重拾消费习惯,广告业者应该运用智慧处理,而不是隔离在外。相反,国内设计师在人性化设计中尤其是细部设计中就比较欠缺了。早在1999年6月17日,《西安晚报》曾以《老年服装:成衣款旧受冷落,量体订做成热潮》为题,报到了购买服装难而寻求“老年服装订做”的消费新景观,从侧面说明老年服装从设计源头上的先天不足。时至今日,忽视老年消费群体,开发老年服装订做领域的偏向依然存在,即使设计也难以以人为本,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不注重开发,认为中老年服装工艺复杂,体形变化较大,导致号型设立困难;再则认为老年人易斤斤计较不易赚钱,就轻易放弃。二是敢于开发但又盲目乐观,导致认识上的错位。仍以传统的眼光分析老年人好恶,认为老年人只喜欢暗色彩,保守的款式和肥大的型号,即是在西安举办的服装服饰博览会和苏杭丝绸展销时也是这样的设计作品陈列,结果倍受冷落。三是设计错位。即是同一品牌,尺寸也有差异。
第三、中老年服装要准确定位。一是价格定位不准,目前,老年服装专柜少,有的与地摊货、减价货同流合污,面料也多为价格低廉的化纤、粗纺棉布或式样陈旧的服装。要么价格偏高老年人难以接受。一般地,中老年人服装应以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价格较易接受。二是老年服装消费选择余地少,服装老套,缺少美感。年龄时尚化的消费是保持人们心态平和、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催化剂。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质地、颜色、做工、款式的要求都表现出来,重质量、做工、设计风格、品牌化观念越来越浓厚,必须引起设计师高度重视。三是款式要适合老年人需求,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发功能性多样化特色服装。目前对老年人来讲,西装不符合老年人生理需要,不实用。由于老年人生理原因,敞开胸口,大领、圆下摆,胃易受凉,加之钮扣较少难以抵挡风寒,尤其是冬季和春秋季节。而选择夹克后,下摆和袖口收紧,又使老人感到不方便,因此设计师要充分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状况,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季节、区域、经济条件下的功能性特色服装。
第四、服装生产商和营销商要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并抓住市场机会,将中老年消费市场做大做强。目前,商因老年人特殊体型,消费观念陈旧和服装周期超长等原因,无形中限制或削弱了老年人在消费主流中的消费机会,尤其是因部分老年人消费档次低、需求量少,因而不愿开发所谓的“银发市场”。同样,在上游生产中,生产商以老眼光看待中老年服装市场,盯住“快去挣女人的钱”不放,瞄准年轻女美、喜欢购衣打扮舍得花钱出手大方的消费心理,而把眼光偏移开了“银发市场”。2006年春季的西安“高端消费市场风起云涌”,外埠连锁百货服装企业在古城大规模“圈地”悄然进行,GUCCI古姿、Armani阿玛尼、卡迪亚Cartier、DKNY……等一线品牌云集西安,带来其顶级品牌服装服饰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文化,但在提供多样化、选择产品时尚化、服务更加国际化的同时,也留下了老年人的缺憾:高端企业主乐观的心态、繁荣的背后是被高端企业遗忘的关爱,不能不令人遗憾。生产商和营销商应该从中明白,在这些高端消费人群中又有多少消费者是在为父母、长辈寻找得体的中老年人服装,而寻寻觅觅无果而返的结局令两代人多么的尴尬,这同时也暴露出中老年人消费市场空缺和市场机会的流失。
- 上一篇:海洋生态的影响
- 下一篇: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