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兽医学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兽医学;隐性知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3-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36-02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笔者从中兽医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认识中兽医学的隐性知识及如何将其转变为具体内容的途径进行探讨。
1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中,既存在着大量有关具体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整个中兽医学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1.1 有关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
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由中兽医学理论知识的隐性知识所决定的。中兽医学是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畜体内在的动态联系和辨证规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这决定了中兽医学在很多概念及内容上不同于西兽医学。这些概念及内容对于主要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学生,就形成了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如“证”不同于“症”,它不只是对疾病症状的描述,而是疾病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诊断的综合概括,同时还提出了治疗方向,因此“对证治疗”也不同于“对症治疗”、“辨病治疗”;又如脏腑,除了指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外,更重要的是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学中内脏的概念,中兽医所涉及的肾还应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则不能或很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示。比如经络能运行气血、沟通上下表里,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但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看不见、摸不着、挖不出;阴阳是对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隐性概括,而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事物;五行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万物的生克制化关系;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出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也无法直接展现在学生思维中。
1.2 有关教师教授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知识对其本身而言,都很好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坚持那种满堂灌和一堂言的习惯,往往使内容过于隐性,学生总是受隐性知识的影响,不易想象和理解,接受就更加困难。如:一味地只从文字或语言上去描述阴阳的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缺乏图形的形象说明和仿真模拟,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使中兽医学变得枯燥而乏味,缺乏实用性。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2.1 调整教学次序,注重前后贯通
中兽医学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四大部分。笔者认为,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要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可非厚,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治学能力的培养[1],因此中兽医学的教学应按先基础理论(理),后辨证论治(法),再到方药,后到疾病防治的次序,学生更易于接受。
首先,专业的技能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上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之后,对辨证论治的学习才不会难以理解。其次,对辨证和方药来说,应确立“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思想。中兽医治病,是以辨证为前提,再立法、拟方、选药,若倒行逆施,则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畜禽死亡,且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会因时、因地、因畜而不同,治疗的用药,亦贵在因时、因地、因畜不同,活泼斟情。
同时还应注意,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环紧连一环的,讲解时不仅要分节分段讲解,而且要前后呼应,互相连贯,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脾胃生理功能特点时,还应该和脾胃病理的辨证、立法、用药治疗联系起来。以胃为例:基本功能之一:胃主和降,胃气以下行为顺;病理上:胃气不降,则出现少食,胃脘胀满或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嗳气频频,呕吐等;治法上:或消胀除满,或降逆止呕;用药:多用和胃、降胃气的药物,如陈皮、莱菔子等。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既清楚又方便记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变枯燥为活泼
中兽医学是兽医专业的必修课,基于其理论的隐性性,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影响其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卓越兽医师;培养
“卓越兽医师培养”是动物科学教育中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现已成为现代兽医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适应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都市农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各大院校近年来以“卓越兽医师培养”为载体,加强教学实践和注重实效的能力培养,进而贴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行业潜质、能适应现代化兽医学模式的临床兽医师。本文从“卓越兽医师培养”的目标、方式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1.背景依据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为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一批批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不断迈向大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各个高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涨的就业压力等,这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农业类院校中兽医学科的学生而言,同样面临紧张的就业压力。
各大院校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贯彻落实教育模式改革,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及实际兴趣,分别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卓越中医师培养计划”等,以兽医学科为特色学科的农业类院校也需要贯彻国家的指导方针,实施开展“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
2.“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目标
传统兽医学科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大多只能被动接受,很少能主动参与课程讨论教学,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培养,造成学生就业的无差异性,导致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存在专业知识单一、动手能力差等缺陷,缺乏熟练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不能及时上岗,这与岗位需求错位,一般岗位注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学生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充分的临床经验,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就业。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培养目标模糊,造成学生定位模糊,不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加之就业形势的严重性,“卓越兽医师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强大的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应对能力强。从而增加兽医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沿海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蓬勃发展。
3.“卓越兽医师培养”的实施方法
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与此同时改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个性为重要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探索时间。加强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知识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临床兽医技术。
(1)执业兽医制度的实施为全科卓越兽医师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改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个性为重要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探索时间。加强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知识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临床兽医技术。
我院已经推行的“卓越兽医师”计划,就是要用更多的经费购买实验动物,给兽医专业的学生比较多的实践动手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手术,具备更强的独立诊断和手术的能力,为毕业后成为合格乃至“卓越”的兽医师打下基础。
(2)组建培养全科卓越兽医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培养卓越的兽医师,必须有卓越的教师。我们的兽医教授首先要成为卓越的兽医师每年派出3-5名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和研究所、动物医院等进行培训。今后进一步开展全科动物医院岗位模拟训练和技能鉴定,培养适合沿海都市型畜牧业需要的卓越执业兽医师。每年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训练和鉴定,使取得全科兽医执业证书逐年增加。
(3)增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尽可能让学生深入岗位学习,了解兽医临床实际需要,熟悉临床环境,熟悉临床操作技术 ,熟悉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学校和企业或临床兽医诊所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方案、实施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也为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4)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优越的机会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给学生和企业一个双向选择的可能性。以兽医学科为特色的农业类院校,应借鉴其它特色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特点,设计契合本校、本专业的合理有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中必须考虑的有三方面,首先是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再次是学生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实践教学,最后是学校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的互惠合作。
4.培养模式
现有针对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针对医师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中医师的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在企业和临床的实践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优越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和企业一个双向选择的可能性。以兽医学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农业类院校,应借鉴其他特色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特点,设计契合本校、本专业的合理有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中必须考虑的有三方面,首先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再次是学生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实践教学,最后是学校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的互惠合作。
“大学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参与“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院校和教师并非只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院校和教室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课程教学,着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在尽力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临床学习实践中,学习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等相应实验实践。学校需加强与企业或单位的合作,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临床兽医实践基地和场所。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才可指定出合理高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
5.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贯彻实施,肯定会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精心设计的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有效实施,需要一步步探索。其次设计出的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主观或是客观的问题。
5.1 教学模式“满堂灌”到个性化培养
高等院校的教师一直依循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中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方式,使课程丰富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但是高校缺乏考核体制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以认定其业绩,这可能导致教师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注度不够。
5.2 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
长久的被动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养成上课以老师为主的学习方式,被动的接受课程内容,当学生不习惯教师新的教学方式时,常表现为在课堂上不能积极给与教师回应,不愿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这就使得“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不明显。
5.3 实践基地的顾虑
企业或是兽医诊所总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顾虑。目前对企业或兽医诊所的培养资质国家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门槛,对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培养质量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实践基地对如何指导学生也存在困惑,实践基地可能无法提供优秀的岗位导师,造成学生的培养不能深入进行,从而影响计划实施。还有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也是基地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出现临床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时,谁来承担责任。
5.4 可能的解决方法
鉴于上述问题,需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弥补。有些院校通过为学生买保险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对于教师,院校应尽快制定考核标准以及奖励,加强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动力,使其从中收益;在调动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后,其会贯彻落实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得到施展。要想“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走的更远,需要国家政府的鼎力相助,尽快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安全责任、政策扶持、防止人才流失等问题。
综上所述,“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是一项有益于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实践基地的培养方式,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探索高效合理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思考今后如何实施,将目前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政策扶持与培养方案进一步融合,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兽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a/20100729/002511.htm.
[2] 马静,杨丽莎.浅析“卓越医师”的教育培养[J].科教文汇,2012,2:138,160.
[3] 王慧敏,范双喜,沈文华.创新 “3+1” 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都市农业人才实践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10:3-5.
[4] 董华青,阮慧敏,等.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93-98.
[5] 许世华,黄忠仕,曹军.对地方医科院校实施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871-872,878.
[6] 龚卫娟,史宏灿,等.省属综合性大学卓越医师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 15(6):652-654.
[7] 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1):15-17.
基金项目:
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2-A2-02).
篇3
[关键词] 临床兽医学 教学实验改革 自主学习
临床兽医学学科在高等农林教育动物医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及兽医产科学等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中动物的疾病治疗展开教学和研究。但随着一些新的疾病的出现,课本内容还没有收录,需要在教学中随时补充;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验分离教学,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如何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试验,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寻找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在实验示教工作中,笔者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尝试。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要进行临床兽医学学科课程的教学实验,首先,教师要认识课程的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难点和实验重点。因为是专业课,需要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要在具体的疾病机理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去阐述剖析,彻底对某种病例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在处理及治疗中有“方”可依。还要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区别不同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这些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巩固提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图片等直观的方法进行讲课。能用图表的就尽量用图表表示,每一堂课结束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几分钟的归纳总结。新课开始讲授前,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对上一节课的内容先进行一个摸底,然后就是查漏补缺,对提问中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悉心讲授。可以列举几个近似的疾病,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回答,加以辨别,教师辅地提示和完善。只要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充分掌握了,并在实验中加以锻炼就能达到教学效果。
二、自编实验教学指导纲要
临床兽医学科的教材不断更新,但实验指导书大部分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实验一般为单独设置,减少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我国资源广泛,但分布各不相同,特别是各地区农林院校要结合自身地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要求不同,即侧重点不同,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本学科组广泛收集相关教材、教学实验指导书和专业期刊等,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实验中最新的技术应用、科研动态,在生活实践中多发的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编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手册(报告),对重点实验仍然重视,这样也不失全面性。
在实验指导的编写中,注重综合性实验的设计,结合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以前的实验合并或删减,实验动物对象的重点偏于猪、牛和小动物,压缩特种动物的临床实验,这也为学生的就业导向和地区农牧业服务提供支撑。
三、改进实验示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实验课往往是老师在讲坛上先示教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示范进行相关的实验步骤,得到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操作过程也较固定死板。实验考核也过于单一化,考查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经常会出现对实验考核的过程化。在实践中发现,也许老师上课没有提到过的内容,但生活中需要,这时如何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采用了分段式实验教学,就是实验分阶段地进行。首先,对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制定实验方案,得到最佳的技术流程路线。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再指导,因为学生未接触过新的实验内容,在初步思路的指导下开展,这样出现错误后分析这些易犯错误的原因,对以后的实践工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停地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在实验分组中设计内容相同的比较实验结果,设计内容不同的比较实验路线,综合判定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
四、实验考核多元化,注重后期培养
改进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包括平时操作技能考核、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程序、课后动物医院实习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如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生活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布置一个跟现代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课题多角度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能用更全面和前瞻的眼光看世界。希望学生把基础知识牢固地掌握好,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树东.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233-235.
[2]易本驰,魏明奎,郑全芳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171-172.
篇4
兽医药理学PBL教学法课堂设计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技能的重要性与基本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的设计是PBL的关键和难点。兽医药理学课程组,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兽医药理学学科特点,探索创建以PBL教学法为主导的兽医药理学课堂设计,本设计旨在以问题为起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摄取知识,对提高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2010级本科动物医学专业2个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动物防疫检疫方向6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授课,以临床兽医学方向57人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
2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选取《兽医药理学》课程中“药代动力学”内容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设计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代表性或实用性不高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明确本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作为药代动力学内容的教具,药品说明书的出现,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与临床用药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
3.2导入问题。教师根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适时导入并点拨,将所学理论融合其中,以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导航,极大程度地激活了学而问的主动性。
3.3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把握学情,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问题的导航和教师的讲解中,逐步的走近答案,使学生对药品说明书由看不懂(what)能解释(why)如何做(how),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完美的链接,这对兽医药理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以后的生产实践都起到了积极指导和推动作用。为了加深印象,可将问题延伸至课外,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之目的。
技术路线
3.4效果评价
研究内容结束后,采用课堂笔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效果、实验班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及认可态度。采用SPASS13.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进行差异的比较。P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课堂笔试成绩。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阶段性笔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注:表中肩标*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
4.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辽宁医学院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本次对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7%学生评价为优(P
注:表中肩标*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PBL教学法的认可度并不一致,为此,对学生的认可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9.5%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P
注:表中肩标*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差0异显著(P
5讨论
课堂提问是兽医药理学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但滥用提问也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本研究在充分尊重文献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兽医药理学》中“药代动力学”内容进行研究。以药品说明书作为教具,从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始,让学生切实地感觉到药代动力学的知识与临床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个性问题,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释疑,从而使设计问题导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得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课堂设计模式自然展开,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兽医药理学课堂中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课堂设计模式应是多样的、多元的,在后续的研究将针对兽医药理学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阶段,探究以PBL教学法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的设计模式和以关注学生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为主的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玉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J].经济师,2009,1(2):127.
[2]赖战峰. 临床检验专业实习PBL教学模式初探[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2 .
[3]张晓良,刘必成.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62-64.
篇5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基础学科。兽医药理学也是一门桥梁学科,既是动物药学与兽医学的桥梁,也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1]。该学科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进行兽药临床前药理实验研究及研制开发新药和新制剂创造条件。兽医药理学具有知识庞杂、枯燥抽象的特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种类繁多的药物时,深感繁琐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丧失学习兴趣,教学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的教学方法,起源于1918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最先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取案例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在实际案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方法、技能和规律[2]。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兽医药理学的教学质量,本科室在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法的尝试,以求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性兽医人才的目标。现就案例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1 案例式教学法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以教师课堂讲解为基础,这种方法虽然有系统性、全面性的优点,但是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案例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引出案例,并联系案例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通过复习教材、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案例式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3]。将临床的病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病例讨论,让学生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发生的实际问题,分析用药过程,讨论药物作用,这会改变传统课堂上沉闷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兽医药理学的学习兴趣。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式教学法能将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引出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给了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为了解决临床问题,会复习所学过的基本知识,因为兽医药理学必须以兽医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临床上需结合患畜的生理状态和疾病特点选择药物,学生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大量的查阅文献资料才能更好的回答和解决临床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得到了巩固。在课堂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整个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学生自我学习和个人发展能力提高的同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案例式教学法,能从多方面、多层次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案例教学法在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需要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但是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其他基础兽医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密切关注临床实践,收集更多样、更典型的病例资料来服务于案例式教学[4]。教师还需了解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掌握前沿信息。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一些备课时预想不到的问题,涉及面会很广,而讨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组织应变能力。不仅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和教师都获益匪浅,真正实现了“师生互补、教学相长”。案例式教学法对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5]。
2 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
2.1 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式教学法的关键。在备课阶段,教师需收集大量的病例素材,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中筛选出能紧密联系实际的、能突出教学重点的、诊断明确的、药物作用突出的典型性案例。然而仅有案例是不够的,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还需围绕案例,设计出一系列问题。问题的设计,需要由浅入深,难度适宜,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水平。问题的设计要突出药物作用、作用机制和用药原则。比如在学习胆碱酯酶抑制剂时,选择了一例犬敌百虫中毒的病例,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有哪些,哪些是M样反应,哪些是N样反应,中毒的机理是什么,可以应用哪些解毒药,解毒的机理又是什么,不同的解毒药的解毒机理有什么异同,在应用解毒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
想要做好案例式教学,教师平时就要注意收集和分析病例,所提的问题都要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这需要教师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2.2 课前预习
教师要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和问题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学生在课前阅读案例,复习教材,利用教学辅助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对教学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为课堂学习和讨论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讲抗真菌药前,将一犬感染真菌的病例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感染真菌后患畜有哪些表现,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哪些,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用药后病症的缓解程度如何,用药后生理指标有哪些改变,用药后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临床应用抗真菌药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学生如果有了充分的准备,就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准备阶段,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改变了以往讲授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6]。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其表达,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于有争议的病例,可以让学生分组辩论,分别阐明各自的观点、依据和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论题的主要方向,防止讨论的内容偏离教学内容太远。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果再遇到同类病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4 教师总结
篇6
【关键词】中职 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 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50-02
当前,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的进程。基于此,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分析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一、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没有真正对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没有真正对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不能适应当前专业的发展需求,提不起中职生的兴趣。
(二)实践教学方法落后,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大都是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在旁观看。因为动物成本高,学校投入不足,所以学生很少有动手的机会,甚至有的学校仅有教学录像,没有实训场地,没有结合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三)学生实习安排不科学。学生毕业前虽有顶岗实习,但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或两个学期,在前四个学期学生几乎都是在学习理论,没有在真实的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学习,未能提前体会到每个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因此难以练就扎实的技能。
二、对策
(一)教材内容应紧密对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人才需求状况,了解企业岗位的设置,与企业专家进行访谈,召开岗位能力分析会,明确典型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编制适合学校和学生要求的特色校本教材,做到教学内容和岗位知识对接,技能要求和岗位技能对接。在课程标准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和任务引领,明确学习目标,重新定位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二)改变教学形式,加强实训环节。一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把教室搬入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例如,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在第四学期的时候开展两周的教学实习,在学生进入岗位工作之前,将学生安排到学校周边的养殖场进行实训,充当企业员工,和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学校安排教师随地检查、指导。实习前,做好科学具体的安排,明确实习目标,要求学生按生产流程完成所有的工作项目,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和学校一起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当学期的专业课期终成绩。此外,学校还开展技能抽考,考核学生实习的情况。二是利用学校一些基础资源优势,给学生提供养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经营,既学会养殖兽医技术,又学会企业的管理经验。例如,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有近150间杂物房,平时教师很少用,学校教务科和团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低价租给学生用做养殖基地。由于是自己投资,因而学生责任心很强,亲自负责饲养、繁殖、管理和营销等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会了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又增强了责任意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非常有帮助。三是农村中职可以家庭养殖户为基础,实现一对一教学。鉴于农村有大量的养殖户,学生的父母、亲朋、邻居就是养殖户,农村中职可灵活安排学生实习,由固定的学校学习模式改为“函授式”学习模式,每个学期集中学习l~2个月,其余时间学生在养殖户家实习。学生遇到问题可利用手机、网络等工具和专业教师随时进行交流。四是学校送教下乡。学校可利用师资优势资源,在县级职校开设教学点或联合办学,每周集中上课 1~2天,不上课时学生可到养殖场自由实习。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应不定期检查学生实习的情况,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杜绝学生旷课等行为的发生。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以任务引领为主的教学方式。学校应引导广大教师结合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的特点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互动,集体讨论,分工合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猪病防治这门课程,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在教材上作了很大的改变,将学科式的内容调整为任务引领式的内容结构。以前的教材先介绍是什么病、病因、病原,然后才到症状。调整后的教材,先用案例引出问题,让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以及实物案例,在预习的前提下分组讨论是什么病,然后做成报告单,分组上台汇报,最后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这种案例教学,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学校的牧场开展养猪的项目教学,将教室搬到了养殖场。首先,教师给出一个任务,学生在教室里按任务分组列出完成任务的步骤,接着到养殖场去实施,每组安排一名观察员并做好记录,项目完成后进行点评。这种项目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任务引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能通过任务实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是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技术创新,使教师与时俱进,掌握养殖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实践结束后回校进行抽项考核,考核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情况,同时通过半个学期的督导听课,了解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材素材是否得到提高和丰富。二是推行“与企业结对子”企业实践锻炼办法,学校出台激励机制,要求每个教师至少与一个企业结对子,每周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到对点企业学习实践,指导企业生产,在生产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三是实施导师带徒办法,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实践,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建立传帮带机制。学校每学期进行考核评价,检查传帮带的成果。四是实施自主创业办法,制定激励机制,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和学校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结合专业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解决部分学生的实训场地,还能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
(五)多管齐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当今社会需要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不仅应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包括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责任感和诚信度、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等。为此,在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教学中,既应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动物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类专业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没有真正对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方法落后,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学生实习安排不科学等问题,对此,可通过教材内容紧密对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改变教学形式,加强实训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以任务引领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多管齐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等策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2]丛人.浅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篇7
关键词:教育改革;工程中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甘黎明(1979-),女,湖北公安人,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讲师;戴鼎震(1964-),男,江苏兴化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166)、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L09/ 002)、金陵科技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XM-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30-0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教育部还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动物科学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而且涉及到动物生产与加工上下产业链的延伸,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应用动手能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还应该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成立中小型生产或贸易企业的创业能力。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有真才实学的创新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缩短就业适应期。此外,教师实践能力对于应用型专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核心内容。“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方向。然而,由于建设的环境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实训基地规模不大,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时间不稳定,造成动物科学类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管理水平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近年来,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学院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把各级工程中心作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程中心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方案,将实训基地资源应用到动物科学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并突破原有实训基地规模不大、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时间不稳定的局限,优化资源、合理利用,建立一种“六业一体”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切实培养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了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发展基础、服务定位与生源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倾向。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虽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教育内容上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方式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教学环节上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12345”人才培养基本模式。“1”是指一条主线,即围绕南京现代农业对畜牧业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创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2”是指两个层面的结合,即坚持兽医学高等学历教育与兽医职业素能教育相结合。“3”是指三类课程,即建设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4”是着力培养由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及社会适应能力所组成的职业能力体系。“5”是指五种建设,即加强应用型兽医学科建设,以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多元化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学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凸显具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为典型特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培养;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12345”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基础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行为、反馈等过程从社会中、从生活中学习,接受社会的教育,逐步学会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减少了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阵痛。
二、实习实训与工程中心结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人才个性的发挥中起了重要作用。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3344”实践教学体系:即坚持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构建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动物科学类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与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组成的四层次实践能力,形成学生创新创业长效稳定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大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及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较前沿的科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
根据动物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验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形式有重点建设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室(如“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畜禽遗传繁殖及育种实验室”、“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实验室”等)、校内生物园(如饲料生产实验区、畜禽生产养殖区)、实用技术服务中心。主要用于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生产实践、动物疾病、畜产品加工等相关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围绕地方经济开展“三农服务”。但是,由于经费等问题,能建成制度完善、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学校为数不多。因此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程中心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双赢。如图1所示。
三、积极开拓智力资源,构架各级工程中心平台
利用兽医学重点学科的平台建设成果开展了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六业一体”动物科学教学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研究,共建了基于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实验室及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以江苏省(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建了“畜产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以江苏省新型兽药产业创新联盟为平台共建“中草药药理与毒理分析实验室”。这些平台建设既保证了学生的实验、实习质量,又促进了创新、创业及教师的授业、精业及拓业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
肉鸽产业是南京市现代养殖业新兴特色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仅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种鸽规模就有20万对,年出乳鸽300万只左右。但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肉鸽的疫病日益严重,并呈现复杂多样化趋势,已经成为制约肉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依靠与南京东沟鸽业有限公司及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鸽业专业合作社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共建了“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获得南京市科委立项。基于这一平台共建了“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实验室”、“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生产实际的肉鸽疫病防治问题,还促进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动物疫病防控技能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教学质量。我校第一个学生主持申报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鸽毛滴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得授权及“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等5项外观设计专利都是在这一平台上获得的;师生共同申报了5项与肉鸽产业相关的发明专利;在各类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诸多奖项:如2009年动物医学系“大学生肉鸽养殖创业团队”获得团市委举办的“成业栖霞”创业大赛第10名;“一种鉴别肉鸽雌雄的PCR检测试剂盒”获得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三等奖,动物医学学生创业团队“鸽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仙林科学城-挑战杯”大赛银奖。与鸽子疫病相关的毕业论文质量也较高,有2篇获得校级以上优秀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在该平台有12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录取考试,研究生录取率达到80%以上。
四、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所有动物医学老师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轮流下基层,一是“博士教授柔性进企业”,参与兽药厂、养殖场等;二是通过南京市“科技帮扶科技服务平台”开展肉鸽健康养殖科技服务;三是通过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平台锻炼提高生猪养殖与疫病防治水平;四是通过教师指导大学生围绕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开实训,申报专利……诸多形式的实践锻炼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临床水平,促进了师生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师生能力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专业建设。
打造高学历结构与兽医执业资格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学历上力求60%以上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接近100%;并要求兽医学不同方向的教师博士比例合理;执业资格上以获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为目标。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合作培养“名师”、“名医”,培养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生产上能满足动物防疫、畜产品检验、兽药研发及宠物防病与保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鼓励学生选择与企业合作的生产实际课题。近年来,毕业论文设计来源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共有89篇,来自于企业生产的课题183篇。还引进使用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的动员和准备、中期和后期的检查、监控工作,保障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特色与效果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较早地适应就业,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自主创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了一种人才培养与准就业的关系,对企业而言,缩短了就业培训期;对高校而言,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
拓宽了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有机会接触较前沿的学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获得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弥补了传统本科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激发了他们考研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该平台形成一套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培养新模式,有利于高校的人才资源与省市级工程技术中的生产资源、科研资源、经费资源的整合、互补,促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研究将提供实训基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既有助于企业的产业升级,又能够减轻就业压力。企业与高校之间有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能有效解决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建立了成果共享机制,对联合申报项目、共建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级别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均有帮助,形成了互惠双赢的合作格局。
教师指导实训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水平、跨专业知识也会明显提高,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加强了师资队伍中高级应用型师资力量。
六、结语
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通过构架工程中心平台把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现有的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江苏(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实训基地,构架工程中心平台,利用其资源充足、科技创新水平高、管理规范等优势,克服了传统的校外实训基地规模不大、实训项目单一、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机制不稳定等缺点。建立以科研、创新、生产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机制,探讨通过实训基地将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以及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有机整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及运行机制。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能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创办科技型公司,成为具有独立创新个性的高科技人才。教师也可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双师型”素质,增强应用型师资力量。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动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全校乃至全国高校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办[2010]3号)[Z].
篇8
关键词: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配制 应用 课程标准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迎来了发展良机,2010年国家教育部启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着力推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创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被列为该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成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如何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并且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高质量课程是其中的特色和亮点之一。因此,该课程组教师根据贵州省中草药资源丰富,地方农业以畜牧养殖为主的特点,开发并创建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与应用》课程。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该课程是我院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岗位能力拓展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针对畜禽饲养工、中兽医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职业岗位所需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主要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鉴别、种植、采集、炮制、加工、配伍方法及其在各种畜禽动物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草药添加剂的常用资源,采集、加工方法,熟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置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能够根据不同用途独立配置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并灵活运用到畜禽生产中。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以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分类教学、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为线索,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任务化形式,结合贵州省中草饲料药添加剂产业发展状况,通过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⒈工作过程序化知识点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行动体系中的过程性知识为主,即以企业生产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依据来确定教学内容。同时按照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即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植、采集、炮制、加工、配伍等工作过程序化知识,而将中草药的资源及其在动物中的应用情况等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进行整合,确保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不变。
⒉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老师注重知识理论讲授,企业人员负责实践技能培训。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作情景,工作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
⒊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
在实践教学中,把实验实训转化成任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每一个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采取提出项目、解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学的过程就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教与学有机融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针对性明确,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素养在项目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制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解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㈠知识目标
⒈了解我国中草药添加剂常用资源的基本知识与鉴定方法;
⒉了解饲料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制作原理、配制原则、特色与功效;
⒊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植、采集、保存及资源开发;
⒋掌握中草药添加剂的识别技术、炮制技术、制作与加工及临床应用技术。
㈡能力目标
⒈培养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伍原则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中草药添加剂的分类及药效,独立设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掌握中草药添加剂在畜禽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㈢素质目标
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⒉具有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⒊具有诚实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
四、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项目
通过对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最后转化为学习项目(见表1)。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的不同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1]。
⒈启发讨论式
教学主要采用互动交流和讨论的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师讲授-学生求问-解答-反馈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在中草药的研制与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各种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和用途以及配伍禁忌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⒉情景教学法
将教师深入企业所拍摄的照片、视频加工制作成PPT课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制作成图片库、视频动画库等挂在网络课程中,供同学们自主学习浏览。
⒊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自行设计完成操作项目,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小结。
⒋研究创新教学法
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收集苗医苗药邓地方民间组方,带回课堂并组织学生研讨,设计创新方案,增加教学特色,把苗医苗药理论带到饲料添加剂研制中。
六、考核评价
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10%)+态度与考勤(10%)+项目成绩(40%)+期终成绩(40%)。具体评价方法见下表2。
1.平时成绩
成绩认定办法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数次作业完成质量的平均数。每次作业完成质量成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按A~E计分,即A计为90,B计为80,C计为70,D计为60,E计为40,计算几次作业、测试、实训的平均成绩。
2.态度与考勤
分组表现情况等分为:几次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之和/分组讨论次数,各个讨论小组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成员按照优秀占30%,良好占40%,合格、不合格占30%的比例投票表决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
⒊项目成绩考核
笔试试题应由各课程任课教师从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抽取相应的知识点构成A、B、C三套笔试题。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构成。知识点的分布情况、难度系数应具有层次性,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三套试卷中相同的试题不应超过30%。
七、小结与体会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与应用》课程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期间开发设计的一门特色课程,课程选题结合贵州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课程设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在教学模式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模式,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为主线,突出添加剂的研制和应用技能,掌握必须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目前该课程处于建设的初期,应仍然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如课程的教材仍处于校本教材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直到正式出版;课程组教师队伍上主要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需要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指导教师;需要进一步扩展教学实习的平台,更深层次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
参考文献
[1]何敏,陈敏.中兽医学专科教学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12,05:110-111.
[2]王中华,方磊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课程改革初讨[J].中兽医学杂志,2012,3,:48-49.
篇9
关键词:综合;防治;犬蠕形螨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物质水平的提高,宠物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伴侣动物,犬是宠物中最常见的一种动物。犬蠕形螨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蠕形瞒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瞒引起,它寄生于犬的皮脂腺和毛囊内。本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按常规方法治疗,会出现疗程长,易复发的结果。笔者在长期的兽医临床工作中,不断的博采众长、总结经验,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40余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后。
1 临床症状
病初,犬颈部、背部、腹部等部位大面积脱毛,有皮样皮屑,接着出现红色疹点。后期,病犬丘疹肿胀成硬节,破溃。部分犬眼睑充血,脓肿结痴,唇周围有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少数病犬由于骚痒而自己撕咬患部。据笔者统计,75%的病犬头面部出现病变;90%的病犬在背、腹、肘出现病变;35%的病犬在尾根处有病变。因体表溃烂常可导致继发感染,进而危及犬的生命。
2 诊断要点
病犬表现为大面积脱毛,皮肤增厚、发红,有结节形成,结节形成脓肿后破溃,眼睑炎,唇周围红肿破溃,使用抗菌素或抗真菌药治疗无效时,即可初步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诊,应作实验诊断,方法是在病犬不同部位皮肤结节处取其内容物显微镜检查,可查到虫卵或成螨(一般病初犬应反复取数份病料进行检查,便可确诊)。
3 预防和治疗
3.1 预防:发现病犬应立即同假定健康犬进行隔离、对犬舍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和病犬接触了的假定健康犬可进行一次预防性治疗或药浴。
3.2 治疗: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隔2小时滴1次,依维菌素0.2mg/kg体重,在颈部皮下注射,亦可在病变四周点状注射,每7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2~3 次。中药治疗以燥湿解毒,杀虫止痒为治则。可用苦参汤加减:苦参6og、蛇床子、银花、苦株皮各30g、白芷、黄柏、地肤子各15g,、百部各20g,大菖蒲9g,煎汤取汁,浸洗患部,如严重者1日2次。当皮损区见红肿灼热疼痛或有脓水者,可在本方基础上再结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使用。
4 病例
2015 乍8 月3 日,王某的一头7月龄,体重约3.2公斤的狮子犬发病求诊。
主诉:该犬经常在墙角或地面摩擦,有时自咬其尾部,食欲欠佳,脱毛有月余。
检查,体况良好,精神亢奋,呼吸紧促,脉搏基本正常。眼睑红肿;流泪,唇周围脱毛有豆状疹块,面部有擦伤。背部大面积脱毛,在皮肤上有许多红色豆状疹块,触摸有小结节。脚掌部皮肤红肿。体温37. 50C。取载玻片一张在有结节的皮肤处刮去皮屑直至见血,取血涂片镜检即见成蛹,确诊为犬蠕形螨病。
治疗: 1)、西药,用氧氟沙星眼药水点跟,依维菌素颈部皮下注射0.7mg,隔7日后再注射1次。2)、中药:如法使用苦参汤加减。煎汤浸洗全身,1日1次,2日1剂,连续使用1周。该犬在间隔第7天后再注射依维菌素时;其犬全身脱毛停止,食欲正常,骚痒摩擦症状已消失。观其皮肤是时,见红疹已退,尚有少许小结节,眼睑炎已愈,为巩固疗效,即嘱畜主再用前方煎汤隔日浸洗1次,连用1周,半月后随访告愈。
5 讨论与小结
5.1 犬蠕形螨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不仅对养犬业危害大,还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上看,本病易诊断;但方法不当易造成治疗期长,易复发的现象,因此要控制本病流行必须从预防着手,加强饲养管理。健康犬每半年注射1次依维菌索,并用苦参汤煎液每间隔2月药浴1次,笔者采用上述方法治愈的犬,一定的时间内犬未再复发本病。
5.2 据报道本病常发于潮湿地区,我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在夏、秋是典型的高馗呤季节,因此此病多发,并且发病犬以观赏犬为主,长毛犬明显高于短毛犬。
5.3 依维苗素是近年来使用的新型体外驱虫药,驱虫谱广,健用安全,开耐药性。即使是孕犬,在产前半月也可进行一次保健性预防注射,此药在感染初期,或症状较轻时,单独使用疗效尚好,如有皮肤破溃或其它继发病时,应选用其它药物配合运用。
5.4 苦参汤出自《疡科心得集》,治”一切疥`风`“,内服外用均可。此方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临床上多用于湿热为患的皮肤病,如湿疹(渗出期)、丘疹性寻麻疹,全方具有杀虫止痒,祛风除湿之功效。随症加减:本方外用清热利湿、收湿止痒的效果显著。凡是热毒郁于肌肤,暴感湿热之邪所致的黄水浸皮肤病皆可使用。如辅以百部、苦楝皮、黄苓等诸药共煎,则清热除温、解毒杀虫,祛风止痒功效更强,对治疗本病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李国柱,陈灏 -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4
[2]冯春俊,秦华,冯灿 - 《畜禽业》 - 2003
[3]唐荣华 - 《畜牧与兽医》 - 1993
[4]童宝旺 - 《畜禽业》 - 2012
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就业;人才培养
1 在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中,我系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1.1 合作研究
韩国科菲特株式会社总公司在韩国首都首尔。2005年,科菲特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现代化的第一工厂;2007年建立中国饲料行业第一家临床兽医服务中心;目前,科菲特已经在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沈阳、通辽、唐山、呼和浩特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2008年2月,我系与科菲特饲料(长春)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我系在预防及临床兽医学技术的应用方面给予科菲特公司技术支持,科菲特公司在学生实习和就业方面为我系提供实践平台。目前我系已与科菲特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3名,毕业后这3名研究生均留在科菲特公司工作,并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1.2 企业助学
我系与普瑞纳公司,禾丰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三家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每年6月份我系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活动,由这三家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每年寒暑假,我系选派优秀学生到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同时,这三家公司分别为我系学生设立“素质教育基金”,为我系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我系一起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3 联合培养
博瑞牧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专业化,现代化的股份制奶牛饲料企业。从2005年到2009年短短的四年时间,在全国饲料行业低谷时期创造了业界的一个神话,成为饲料行业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公司现拥用两个生产基地五个事业部(长春事业部、沈阳事业部、河北事业部、哈尔滨事业部、齐齐哈尔事业部)。拥有本专科技术服务人员120余名,每年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3000多场,现场服务奶牛养殖户6万余户,为提高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亟需销售和技术人才,但由于岗位的特点决定了哪一家饲料生产企业都不可能成批接纳毕业生,为此我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博瑞牧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黄埔培训班;在与博瑞公司的合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系里成立了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应急预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系与博瑞公司签订了学生外出实训安全协议,更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基本权益。博瑞黄埔培训班日程安排也非常合理,对学生自身产生了积极的引导效果。公司报销学生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如有到基层实践的机会将另行报销费用。对于在培训期间表现成绩优异者,有评比活动,给予奖励,同时在毕业生实习期间免面试、优先录取及提前转正。
博瑞公司与我系的合作。一方面实现了科研转化、人员交流;另一方面为我系提供了教学及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博瑞黄埔培训班的召开是对大学生身心和意志的一次洗礼,使在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更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学习,同时为公司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达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今年,大北农公司也在积极与我系协商组建大北农班,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事宜。这将是我系校企联合培养的又一次突破。
1.4 知名校友对接
国外高校的兽医专业本科一般为五年,而国内的兽医专业本科多数为四年制。针对这一差距,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我系积极的与企业进行岗位对接,通过知名校友,广泛开展 “岗前对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在第八学期学校与企业的知名校友联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和两个月的校内强化训练,通过严格的考核后再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见习。
1.5 学校主动对接
在企业走进校园的同时,我们也积极的走出去,每年合作企业召开年会,我系都派教师代表参加,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献言献策,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路径。
1.6 积极开展课题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施,社会要求的人才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社会越来越注重通过实践检验的人才,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我系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我系从2000年开始试行导师制,开展课题组活动,围绕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科研活动、兴趣爱好、课余活动等方面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由导师制的实施,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每个教师所负的责任空前地增大了,这种责任感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由这日益增大的责任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使教师在解决教育,德育、科研等问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课题组活动实施以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少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多了,动手能力比过去强了。实习生和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均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