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工教学;基础;兴趣;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69-01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电工技术是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电工技术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难学的课程,对于机电类学校和职业中学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从事电工教学中我发现历届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均感枯燥,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极为困难。结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解决这一困境,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高职学生大多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我们不能用传统“灌输式”和“全篇论”的教学模式,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重视基本理论、概念、公式和应用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知道在实际的电工工作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又如,我们在敷设线路时,对于导体应采用何种材料,管径是多少,能否符合用户的用电需求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所以电工技术学科及学生情况的特殊性注定了我们对电工基础教学的重视。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引发学习兴趣。电工技能训练的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安装和故障检测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图式化、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缩短掌握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合作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吸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电工知识和技能训练变成一个学生喜欢的,同时又能获得知识的欢乐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电工技术课程,学到扎实的基础和技能,尽早与社会接轨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项目实施步骤:1)教师给出电路,学生根据项目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2)学生对项目讨论后,制定实施计划,设计电路。3)老师检查无误后,学生自己选择的元器件连接电路。4)调试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遇到的难题。5)教师再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培养了创新的兴趣,经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完成了一个个项目,有了成就感,也收获了成功的乐趣,学习起来更加有积极性,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所以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至关重要。
三、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前面我们说了电工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知识、原理很抽象,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电工基本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电工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身边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模仿和自主性学习,启发学生认真审视操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通过把操作与观察结合、与思维结合、与创造结合的整合过程,使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新的提高。这是操作能力的科学训练,它能促进操作技能向创新实践的转化,能揭示创新思维对实践操作的促进作用,进而引导学生把电工技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并大胆地投身于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过程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整理、维护、修理实验设备以确保实习室正常开放。实验时设备或器材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学了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后我就安排学生跟在电工师傅后面做,从刚开始做小工渐渐变成熟练工,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学到了很多在实习室里学不到的东西,能真正学以致用。
总之,电工学科不像其他工科,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同时电工教学工作时一项长期的教研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善于抓住学生及学科特点,认真总结教训经验,研究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技术,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分析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及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提出模块化教学、演示化教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在践行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0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所授课程中学生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1]。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工电子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如何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行业基础,是高职院校和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同时总结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做出思考与探索。
1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困难
1.1课程内容多,讲完和讲透难以兼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又包含数电和模电部分。在职业院校机械类等工科非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各专业的侧重性以及必要性,往往将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合并为一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般为72课时。但因电工电子知识在各行各业的渗透较深,72课时内要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讲完的同时又能够讲得透彻,较难达到。
1.2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缺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录取形式仍以应试教育选拔为主,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包括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等[2]。在教学中发现,课程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听课非常认真投入,但随着内容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开始听不懂,学习兴趣渐渐丧失,最后索性放弃。
1.3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掌握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师资配备、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往往分开教学,甚至会出现实训超前理论课程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训未能相得益彰,教学效果不明显。
2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探索
2.1模块化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繁多,面对课时有限、学生自学能力稍欠缺的情况,采取模块化教学,在将此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再分别进行细分至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各模块的内容分配不同的学时,这样可以将本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知识讲解透彻,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制定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时,考虑到机械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训对象或者工作对象就是机床,而机床是由电动机拖动的,因此,电工技术部分关于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这个章节就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模块予以讲解。
2.2演示化教学
面对学生听课兴趣欠缺的现状,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更加不能吸引学生。观察发现,电工电子技术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在课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用实物,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达到了灌输理论的效果。例如,讲授二极管的特性时,可借用数字万用表欧姆档,现场测量,分别根据阻值大小的区别来说明二极管的偏置情况,由此进一步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3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学设计中实训课所占比例比普通高校要大很多。通常重要课程都有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课时丰富利于巩固,但存在的理论与实训脱节的问题也较明显。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将理论课程安排在实训课程之前,且尽量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当然,如能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即在教授某部分理论后有相应的实训模块,用实践验证理论,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
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是任课教师需要共同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现如今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式下,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银红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屈文斌.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4,06:17-19.
[2]吴运水.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问题初探[J].电子世界,2016,03:29-31.
[3]韦胜东.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270-271.
篇3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动手能力
《电工技术应用》是工科类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工程概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为让学生迈进电专业大门的第一步,电类基础课教师的责任重大。
1、教学应强调基础,抓住重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
现今学校由于扩招,学生的基础较差,同时由于该课程的学时压缩和教学时间提前,使得教学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学生反映课程难学。教师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要求,而是要多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和学生沟通进行了解,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并了解不同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师会运用开放的多种方式和策略,把各种教学模式灵活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学习。教学重点应该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准确的运用定律和公式,弱化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一定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培养目标,从“广而博”的电路分析学科知识中进行选择,对材料进行提炼,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与相应的专业教师紧密沟通,另一方面应该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即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工程技术能力。
2、教师应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并进行提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做到对教材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要讲授的内容。《电工技术应用》内容多,分析方法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注意自身的衔接,使学生思路清晰,重点明确。例如,对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进行总结: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求解对象,列电流方程,若含有无伴电压源支路,应在该支路假设未知电流;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流为求解对象,列电压方程,若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应在该支路假设未知电压。课后,针对目前学生要学的内容多,在一门课程上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的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程中,应该利用好课后作业的环节,帮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的新内容,充分利用作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列写关系方程,而尽量少用文字描述。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归纳总结纠正,尽量采用集中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断的激发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实训是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从《电工技术应用》实验开始,强化安全用电意识,为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做好铺垫。在实验之初以及后续的实操中,反复练习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多次重复的正确使用,会将要求变为习惯,在以后的专业课的实验实训中得到体现。其次,从《电工技术应用》课程的实验中,逐渐识辨各种常见常用元器件。掌握器件的参数测量、管脚识别及好坏测定。同时因为实验过程中面板上的电路图和理论课上的原理图可能不完全一致,应该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对实验用图进行分析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最后,要通过实验实训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对理论课上的定理定律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习惯,以总结的形式完成复习的步骤。在实训的环节更高的要求是通过动手培养学生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综合性实验。从整体上分析,实验实训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教师要在实验前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讲解实验目的、原理、过程,并在进行中提供答疑和纠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应不断的改进实验内容,实验方式方法,在保留部分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这对广大的教师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4、结语
电工课程教学值得思考探索的内容很多,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提升,实验环节的改革,等等。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获得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挖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乃平.电工基础(第二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丽琴.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电工学[1]”是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的基础课,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该文主要针对“电工技术”部分展开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该部分覆盖电路、磁路、电机、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且工程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又能活学活用地解决工程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后续课程和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组特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电工技术的教学效果。
1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电工技术”面向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开设,专业课不同,对专业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也不同。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条理的把控,将电工技术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电路模块、磁路与电机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电工实验实习模块,教师按照模块讲授。开课前课题组与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电工技术的知识点进行适当调整,统筹分配各模块的学时比重,以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授课过程中,遵循有点及线,有线及面的原则。开课初两学时,向学生介绍清楚电工技术的知识脉络,让学生树立宏观的认知: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在讲授某一章时,同样先讲清该章的知识脉络,然后按照知识脉络讲解关键知识点,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最后构建知识面。给每章做知识总结,前呼后应,承上启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然后介绍电机及控制部分,此部分可结合大家熟悉的家用电器等具体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介绍电工实验实习部分,主要普及电工测量和用电安全知识。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部分重点介绍各种电工仪表的使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认识,电路焊接的基本知识、正确方法等。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工程实践,使教学设计更合理。
2教学方法的科学改进
“电工技术”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课堂质量,是课题组探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外,还初步尝试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法[2]、项目教学法、比照推演式教学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1翻转课堂式教学法
“翻转课堂”即教师讲解在课下,学生提高在课上。学生先在课下对教师已上传至网络的电工技术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程PPT、微课视频、教学录像等)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待课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知识提升。网络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中的交流互动专栏,可方便师生之间或教师同行之间进行留言、答疑、交流、讨论等。这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大胆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分小组交流、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获取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清晰、明确,重点、难点、易混淆知识点要突出。对小组的工作,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唯有事先充分备课,才能有足够的预见性,才能掌控整个课堂。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既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又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3]。授课教师将精心策划的独立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最终评价”等相关任务。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都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比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授课教师结合书本提前准备,精心策划,选择难度恰当的项目。设计好项目后,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方便学生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至于等到具体实施时一头雾水,手忙脚乱。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尽量按照成绩的优、良、中、差均衡搭配。然后指定各小组的组长,小组长为每组成员分配好具体的工作,确保人人参与。分组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分工合作中遇到问题,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解决。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当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可采用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点评的方式。这一环节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3比照推演式教学法
比照推演式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与学员已熟悉知识的对比,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员听得懂、学得明自[4]。在“电工技术”中,可在很多知识点的讲授中插入此方法,例如电路与磁路、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等。在直流电阻电路中,以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引申出了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事实上,这些分析方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同样适用,只不过变成了“相量”形式。教师在授课时只要把正弦交流电路的特性、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讲透彻,正弦交流电路的求解也就变得很容易了。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比照学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实施过程中的困扰及反思
我院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惰性较强,学习主动性较差,课题组在推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个别学生不能有效配合
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一下子无法适应新的授课环境,由于惰性甚至不愿积极参与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率。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找这部分学生单独交流谈心,扭转他们的观点,增强其主动学习的信心。
3.2课程节奏有时不易把握
采取教学改革后,交流互动环节明显增加,这就影响了授课节奏。采取的措施是:尽力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注意把学生所提共性问题甄别出来,集中讲解;个性问题,留在课后单独讲解,尽量不占用大家的时间。
3.3配套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感觉学校当前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不能与课堂教学良好的匹配。希望学校接下来在相关软件和部分硬件设备方面有所投入,以满足以后进一步教学改革需求。
4结论
该文对“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中的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实施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体来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热情比较饱满,讨论比较积极,课堂效率较高;学生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失误率更小,进行更顺利。课题组也对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简单汇总,这是下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永利,安树.“电工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6(5):40-41.
[3]白艳炜.“项日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7):225.
篇5
[关键词]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操作技能 电工技能实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维修电工所必需的电工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如何提高电工技能与训练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扎实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是每一位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环节对电工技能实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 准备环节
授课之前,教师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际有效的教学计划,使所授课内容符合学生、学校的具体实际。区别于理论课程,电工技能实训课的课前准备需包括:(1)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2)整理各项目中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3)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法;(4)准备实训工具器材;(5)教师进行项目操作训练。如可设计双联开关控制的日光灯电路,帮助学生掌握双联开关的安装、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师要整理好日光灯电路的原理、确定安装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往届学生的实训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指导的要点。
二、 讲解环节
电工技能实训课中,讲解依然是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讲解的内容包括:(1)阐明实训的目的、目标;(2)分析实训的理论依据;(3)落实实训的材料、仪器仪表等;(4)明确实训步骤;(5)强调操作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为了使电工技能实训课中的讲解能更好地配合技能实训的开展,更有效发挥其作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发掘电工技能实训课的特点,不断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常用的方法和途径有: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场面,采用更为形象的动画播放形式,使教学内容生动易为学生接受。如讲解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时, X62W万能铣床、Z3050钻床、T68镗床、15/3T桥式起重机等利用Flas制作来实现生动、直观地讲解。可将电工实训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等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能有效克服受场地、视线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提高教学效果。
2、对比式教学。如在讲解“电动机的控制”这一章节时,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线路,可指出主电路、控制电路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从而在主电路讲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控制电路,实现对比教学的效果。而完成正转电路后,电动机反转的控制,在强调两者的差别后,进行对比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学会了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接触器采用同类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在讲解行程开关的结构原理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结构原理,让学生明白,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动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安装在板内,一个安装在板外,因此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不动,增加两只行程开关,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常闭触点串联,常开触点并联的接线方式,即可达到电路的要求。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线路的教学都可采用类似方法,通过对比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通过进行对比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较复杂控制电路,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
3、分阶段教学。电工技能训练课不同于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验,过多的讲解不但学生接受效果差,同时也很难讲透彻。我们可以把整个训练项目,分成几个阶段(或操作步骤),然后分步讲解,分步训练。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使教师的讲解轻松、明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实训室布置课桌,实现讲练交叉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解决了因设备不足等因素带来的学生管理问题。
三、示范环节
示范操作是实训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用具体规范的操作动作、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在实训中要学习的规范动作、操作要领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鲜明的表象,以便于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边演示、边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并从“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在示范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熟练、准确、规范。
教师示范完成后,还可根据情况挑选几个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并通过观察他们的模仿经过,从中得到了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模仿学习情况,掌握的程度,对学生模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程序和姿势,教师可马上进行纠正,并做强调,避免其他学生操作训练中出现类似情况。学生正确操作后可通过表扬、肯定,为学生后续的训练增加信心,也为其他学生提供榜样。
四、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是培养学生电工技能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为原则,开展操作训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小组合作法。根据设立的实训小组,建立竞争、合作机制。如在万用表使用训练中,先给每个小组一个测量任务,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之后,老师给出几个测量任务,进行分组比赛。教师会在每组中选一位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谁会被选中,因此他们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掌握,学生之间为了赢得比赛,组内同学技能互相督促训练,又能及时讨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
2、分步实训法。明确每个训练项目的操作步骤,分步落实训练。如在电烙铁钎焊实训中,把训练过程分为:a烙铁的处理;b用印制电路板练习三步操作法;c用导线练习焊接;d拆焊练习;e简单成品电气产品装配练习。还可再进一步细化成更小的步骤,便于学生领会。每步一个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做完一步,教师评价指导后,再进行第二步训练,教师检查后,再进行第三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项技能,便于学生接受。
3、学生互查法。如配电板的安装训练中,学生个人装接完成后,两两交换工位,甚至可以多人交换,检查其安装、布线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纠正过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排查,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故障排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纸上练习法。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习”法。所谓“纸上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并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考核环节
定期的考核能有效检查教学情况,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训练,电工技能实训采用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阶段考核。中职学生中部分惰性强的学生,即使在实操课程中也懒于动手操作,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考核。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使这部分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2、分项目竞赛。利用中职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这一特点,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
3、期末总结性考试。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考试模式可以采用维修电工等级考模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教师根据本学期各模块学习中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明确给出范围,使学生对本学期模块的理论知识重点更为明确,采用笔试的方式;实操考试,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电动机控制电路等,考题可有针对性的准备3—5份,每份对应一个主题,考试时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复习,全面巩固。
六、总结环节
实训操作环节后,师生一起进行实训评价,实训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不仅能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还可提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等,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全面发展。教师总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体进行项目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更要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
在电工技能实训课中,通过开展上述六个环节的技能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更好锻炼和提高。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从专业实训课的特点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技能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曾祥富等主编. 电工技能与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6
[论文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 改革 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创新与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从社会、现实生活和自然中自主地确定并选择专门的研究课题来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1.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最后展开讨论,做出总结。另外,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三、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子电工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采用模块法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要求学生课前熟悉理论内容,了解操作步骤,实验时教师给学生做边演示边解说的示范操作,对关键环节反复强调说明,步骤分明、分解操作和整体操作有机结合。实验前的准备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包括拓宽学生知识面,实验的预试,之后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评价、指导。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在实验操作中选择性的提问,来强化记忆,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提高自信心。例如,在电工技能试验中,用无交流电流挡级MF30型的万用表去测量某一电路中的交流电流的方法是什么?此类问题情境会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兴趣集中到专业知识上来。
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2.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六、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七、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趣味化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趣味化教法改善专业学习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趣味化教法”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子技术的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使初学者容易入门。通过趣味制作学生兴趣倍增,多数能快速、轻松地迈入电子世界的大门,很多学生将课外时间投入到电子小制作和小发明上,那种班级制作学习的气氛和求知欲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相互探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开始是教师为学生组织制作元件与资料,一个学年之后,多数学生能设计其他实用性小电路与课外自行搜寻并进行制作。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在制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外,学生们还经常会自行找资料翻书寻找答案。总之,趣味教学法使学生爱上了电子,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趣味化教法”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3.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那些难度大的内容,理论性强,暂时略讲或删去(与其花较多的课时去讲解这些内容,情同浪费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实际操作中,等到学生实验做得很好的合适时机,再回来讲这些必需的难懂知识)。这样就使得原教材的授课时数大量压缩,进而有大量课时补充实用性电子技能课,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兴趣状态下,下意识地获取电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原教材可作为技能教学中精简教学及及时查阅的教本。在技能操作的合适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教学原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做就分解了难点,增加了教与学的现实性与兴趣性,避免或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课堂电子理论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与直观性。实践表明,这种教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率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学时,动手操作作为先导,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配以适当的操作过程及传统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的指导、讲解。有必要时回过头来讲解原教材中那些当时略讲或删去的内容,也就是讲讲做做,边做边讲,讲做结合,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技校;电工学;教学;体会
现代电工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在生产技术上开辟了一个伟大的电力时代。在今日中国的教育、科研、国防和经济领域里,电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这是由于它有以下几个优点:易于转换、便于输送、便于控制、效率高、测量和调整方便。电气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力是否强大的象征。因此,努力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电工技术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职业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技工学校一名电工专业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重要性。如何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电工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对此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课程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讲授新课以前,绪论是与学生的首次接触,故可在绪论课中多举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然后应向学生系统介绍本课程的结构、特点、体系,讲清纵向、横向关系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建立系统的、立体的概念,因此,必须向学生讲清本课程的特点。本人在讲解时先向学生介绍电工学是一门研究电磁的自然规律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科学,它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技校生电工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必要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般机械工业常用的低压电器的主要功能和用途,获得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以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能看懂一般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图,了解简单的电子技术常识等。同时,提出贯穿整个课程的主线和前后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章节内容在本课中的地位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便于今后学习。
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工学课程内容复杂,繁多。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难点,对全局性、典型性问题应突出讲。只要我们吃透主要内容,掌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就能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认识。在电工学中主要让学生理解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定律内容、理解意义、掌握有关量间的相互关系;弄清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析电路时,首先弄清各电路元件作用及电工学中电路形式;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电工学中,电气控制电路的种类很多,让学生全部记住这些电路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搞清各种电路都是解决什么问题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有关联的内容,均可以归并在一起讲授而不必拘泥于教科书的章节排列次序。对于一些相近的问题要从各个方面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认清普遍性和特殊性,抓住其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对一些概念讲解要从它的特点入手。如讲电动势和电压时,两个概念不同、但单位相同,很容易混淆,在给学生讲解时要区别开来,可以从二者的能量、做功、电路中的因果关系等给学生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三、加强练习,培养能力
电工学中电路方面的习题有规律性和技巧性。例如在讲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开始没有掌握其规律的学生往往很不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常反映:上课时似乎听懂了,但做题时却不会。这是因为“听懂”和“会做题”之间是有距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对一些典型的习题做分析、讲解、让学生在课后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电路的解题规律和技巧。例如,在讲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电路时,就强调学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电路明确支路数、节点数;(2)选择回路;(3)标明回路绕行方向;(4)建立方程求解方法等。另外,在课堂上也可以出一些灵活性大的典型综合题让学生练习,这样可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总结。对于个性问题要进行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要在黑板上集体讲解。除了在课堂上加强练习外,还应重视课外辅导。
四、及时归纳总结
归纳复习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性、系统性的再学习过程。其目的是巩固学习内容,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学到手,通过做实验和在实习中对电气设备的正确操作,这样,相互补充协调配合,提高教学效果,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快掌握电工知识,了解元件的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种电路的作用和原理,使学习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纵深化。
总之,技工学校电工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充分理解,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习操作能力,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只有教师的过硬素质加上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水平提高,这样适应社会的能力便会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1]康巨珍.电工原理,1988(7).
篇8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校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电工;一体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TM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24-2
0 引言
《电工学》和《电工技术》是目前学院化工工艺、化工机械、化工仪表专业开设的电工课程的两本主要教材,内容设及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各类电路元器件等相关知识领域,同时也对学生的操作应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对电工课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训可以达到自己动手设计、连接、测量、应用的能力,因而电工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电工课程的教学任务,电工专业的教师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制约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电工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由理论教师在教室完成,实习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自成体系,互不相干。而理论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虽然以实训为基础,但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因为学生生源质量的原因很难做到和实习技能培训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习之间的衔接问题显得特别重要。但是,毕竟是以两种模式进行,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考虑、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设备的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都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展示。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首先理论教师讲课时,只考虑理论上的推导和演算,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而实习指导教师则多是依照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从理论上去解释、推导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注重掌握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的应用,在学习技能时又只注重实际操作而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比如,在电工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师讲授的是各种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各种公式的推导与计算等抽象知识,而实习指导老师是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而实验内容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电路和器材,实验时,先由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过程、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目前技校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不能详尽地分析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成了实验的旁观者,而所做的实验也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了实验内容,甚至于做完实验后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对高深的理论知识更是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必然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而实习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来完成的,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遇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工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新的探索,找出一种既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验(实习)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适合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2 电工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要求学生电工学习结束之后能借助电工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掌握产品的基本信息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正确选用常用的电工工具、电工仪表,并对其进行常规维护;对常见低压电器进行识别、应用和维护;当供配电线路出现问题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能检查、修理和排除控制线路的故障。熟悉用电安全操作规程,具备用电安全防护能力;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工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原则,负责电工教学任务的教师对原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整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对偏深的理论内容、烦琐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删去不讲,把重点放在了电路的连接运用上。将知识点整合成了如下几个模块: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课是在实训室进行的,认识常见的电工工具,熟悉导线,展示导线作品,要求学生利用实训室的废旧线头完成一下艺术作品,要求作品中至少有两条10cm以上长度的指导线,有三个以上的导线折直角,要有至少3圈的导线绕制,还要有1个以上两根导线的连接,是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熟悉导线,认识导线好坏,检测,连接和电工工具的使用等相关知识。作品完成后有一个展示的时间,在此环节不仅有学生刚完成的作品展示,教师和同学的点评,还有教师展示往届学生的线路作品图片,内容涵盖直流电路中的最简单的线路连接、串并联,一灯一控,一灯两控,点动,常动,正反转等全部的实物连接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这门课程就是完成一件又一件能够满足某种特殊需求“艺术品”的过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项目情境的设计了四个,第一个是第一次课的情境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利用实训室废旧线头完成工艺品的制作,开启电工学习的兴趣之门,第二个项目以“Amy家的电路改造”为载体,根据用户要求(直流形式的应急台灯,交流形式的台灯,插座安装,照明灯具的安装,一灯双控的实现等)如何实现为主导,服务于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训练,覆盖能力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有机地将电的基本知识、电路元件的识别与选用,仪表、工具的使用,安全用电的常识部分溶入其中,在讲授中重点在于单个模块和“用电”能力的培养。第三个项目是依据砂轮机的检测与控制对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的,这三个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穿插电工仪表的使用和安全用电常识的相关知识,使安全用电和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成为贯穿整个课程的一条暗线,因而第四个项目设计的是一个情境剧,要求每个组的同学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设计一个情境剧,将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设定一个情境演出来,里面有可以安排的错误操作和安全用电的隐患,其他同学以找茬的形式将错误点找出来,然后进行总结评选,在一个完整的情节中覆盖的知识面最广的一组获胜,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将每个情景剧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找出来,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给本门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时在教学评价环节,改变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改变过去以理论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采用全面、可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形成性考核方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①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小测验等);
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③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
④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
⑤综合能力评价(操作考试);
⑥最终成绩由阶段性考核(60%)+综合应用能力考核(30%)+职业素养(10%)三部分组成。
同时,恰当地在各个考核环节中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篇10
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是电及电子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好中职生的电工电子课将对学生日后从事该专业的相关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中职生电工电子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从中职生的来源来看,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出自于初中,且文化基础功底较差,他们求学的目的要么是想学一门技术,然后早日踏入社会工作;要么是被家长所迫,因为踏入社会年龄较小,不如再呆学校几年,求学只是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这部分学生大都缺乏自我约束力,且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又加之理论知识的枯燥,很容易使得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和其他学科一样,电工电子教学也是先理论后实践,即先教授学生认识常用的元器件,后分析电路及电路图。基础知识的薄弱让学生越来越听不懂,复杂的电路分析及电子电路图让学生眼花缭乱,学完理论课后的实验也基本上是对课本理论的验证,学生毫无成就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教材与社会职场不符,教学重复现象突出
中职电工电子教材很多内容与现实职场脱节,实践环节与实验室配套设备不符合,理论知识艰涩难懂,以至于很多学生学到知识到工作单位后什么都不会,重新的岗前培训必不可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电工电子行业就业需要电工证行业资格证书,目前在电工证行业资格证书培训时,很多学生对所学过的元器件不认识,对反复教授的电路图也一知半解,教学重复重叠现象突出。
(三)教学方式传统化
电工电子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式的,缺乏创新,整个就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记忆,习题巩固,作业再巩固,实验应付了事的一个流程。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和个性特点,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其结果是教学之间严重脱节,互动环节缺少创新,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四)教学实验课弊端突出
“实验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中职电工电子课的实验课却存在种种弊端:
首先,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场地,不具备做电工电子实验的条件,不能正常满足实验课的正常开展。其次,验证性实验过多。验证性实验只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流程去操作,就会产生相应的实验数据,整个环节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动脑,无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再次,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实验室里往往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老师往往经验不足,科研水平不高,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行为无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水准的实验课训练。最后,中职生开展的实验课也较少,根本无法满足培养基本技能的需求。
二、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有效路径
教学环节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电工电子教学若要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教学方法上应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室实验力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将理论、实践、实验、校企结合融为一体。在教学手段上,变以口头传授学生练习为主的单一模式为多元模式。
(一)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的,这种方法教师虽然能够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但学生的主动性不易充分发挥,因此,要以人为本,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讲授元器件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对元器件进行直观演示,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讲授新理论新知识点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布置些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翻阅资料,自我总结梳理,然后分组总结讨论,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梳理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再次,可将参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以实物为教学对象,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主体,从而掌握必备的技能知识。另外,还可以将读书指导、自主学习和练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方面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既然应用性强,就应当在教学手段方面加大实验实践的力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绝大部分内容,比如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基本定理的理解或电路的分析方法的掌握紧靠理论讲解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要教好电工电子课,就应当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首先,理论知识应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图像、多媒体展示电路图,元器件,使用视频观看产品制作调试的过程和方法。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模拟训练。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得制作不同的实践心得相互传借,用以交流经验。其次,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开放型和设计型实验。学生通过验证型实验掌握好理论知识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既有利于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能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设计型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对学生的基础功底要求比较高,所占的分量也不宜过高。再次,教师应不断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现代化数字工具进行实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最后,要将EDA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学生可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脑模拟实验,再用元器件进行组配调试,不仅可以降低对元器件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总之,伴随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使得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立欣,杨春玲,蔡惟铮.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3):53-55.
[2]王勇,宋万年.改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05-107.
(作者单位:驻马店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