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篇1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垂直分布;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85-07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18

盐碱土是气候干旱、蒸发量强等情况下形成的一类特殊土壤,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的重新分配,致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1]。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是将工业废物的再利用和农业土壤改良相结合的一种改良方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盐碱化恢复过程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不同属性过程组成。其中,生物过程尤为重要,土壤节肢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生态因子也决定了土壤节肢动物的生存与活动[3-5]。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对环境变化或干扰的反应极为敏感,可作为土壤环境监测的敏感因子[6]。土壤线虫[7]、原生动物[8]、蚯蚓[9]、甲螨[10,11]等类群已被应用于作为反映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土壤盐渍化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演变过程的生态驱动机制逐步受到关注,土壤节肢动物的种群分布、密度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有机物含量及肥力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北方干旱区盐碱化生境如黑河流域[12,13]、吉林羊草草原盐碱生境[14]、宁夏银川北部盐碱改良地试验区[15,16]、新疆尼勒克农田[17],湿地盐碱化生境如崇明瀛东[18]、扎龙湿地[19]、豫东黄河[20]等不同盐碱化生境中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土壤节肢动物生态学研究表明,土壤pH、可溶性盐、碱化度、有机质等是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的主要因子,而且受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同盐碱化生境的优势类群差异很大。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对黑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演变特征的耦合可显著改变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12,21]。

土壤盐碱化是目前制约宁夏农业增产的土壤因素之一,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正逐步深入,并成为盐碱化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研究盐碱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和土壤环境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解析盐碱化生态系统的生物过程演变机制奠定基础。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改良措施下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分析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土壤节肢动物对盐碱化恢复的响应,为深入揭示盐碱化恢复的生物过程机理和制定有效的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地位于宁夏平罗西大滩试验基地(E106°22′50″,N38°48′18″,海拔1 095 m),地处河套平原西南部,地势平缓低洼,境内分布有中国乃至世界特有的龟裂碱土。该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0 ℃,年平均降水量180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平均海拔1 100 m。地下水埋深约1.50 m,盐分类型主要有NaCl、Na2SO4、Na2CO3,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土壤碱化度为15%~60%,pH 8.00~10.40,全盐含量0.25%~0.65%。

1.2 样地设置与土壤节肢动物采集鉴定

样地设在6×6拉丁方设计(36个小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试验田(已种植2年,每年夏季和秋季各刈割1次),小区面积5 m×10 m,总面积1 800 m2,苜蓿株(丛)距10 cm,行距30 cm。共设6个处理,处理1(MXA)不用任何改良技术;处理2(MXB)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处理3(MXC)施改良剂0.5 t/667 m2+有机肥2.0 t/667 m2;处理4(MXD)洗盐灌水定额270 m3/667 m2;处理5(MXE)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灌排措施(同处理4);处理6(MXF)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有机肥2.0 t/667 m2+改良剂0.5 t/667 m2+灌排措施(同处理4)。采样于2014年6~10月进行,每20 d采集1次,共采集7次,同一处理选择3个小区,并在3个小区上各设3个重复。每一样方以200 cm3环刀法分0~5、5~10、10~15 cm三层取土样,带回实验室分别用Tullgren法(干漏斗法)进行分离提取土壤节肢动物[22]。

对采集的土壤节肢动物标本进行鉴定[22-24],因土壤节肢动物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所以将成虫和幼虫分开统计数量。

1.3 土壤理化因子分析

在每个样方内,用环刀法按照0~5、5~10、10~15 cm分层取土样,装入袋中,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全盐和碱化度值[25]。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分别用TP-ST-1和TP-SR-1在样地野外测定。

1.4 数据分析

各类群数量等级划分:个体数量占全部捕获量10%以上为优势类群,介于1%~10%之间为常见类群,介于0.1%~1%之间为稀有类群,0.1%以下的为极稀有类群。以土壤节肢动物密度(D)反映不同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其含义为100 cm3捕获的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H)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为H′=-∑PilnPi,其中Pi=Ni/N,Pi是第i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Ni是第i种的个体数,N是总个体数[26]。

土壤因子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分析[27]。关联系数:rij(k)=(Δmin+PΔmax)/Δij(k)+PΔmax,式中,Δmin、Δmax分别为所比较数列的绝对差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P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在0.1~0.5,本研究取值0.5。

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法分析不同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差异。采用Correlate相关分析中的Pearson指数分析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类群丰富度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检验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在研究样地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0 194头,31个土壤节肢动物类群,隶属于3纲11目27科(表1)。依据个体数量划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和棘跳科,其个体数分别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5.52%和10.77%;甲螨亚目和等节跳科为常见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66%和4.29%;稀有类群为6个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1.04%;极稀有类群为21个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0.72%。不同样地主要类群略有差异,其中MXA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7.21%)和棘跳科(10.26%),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9.36%)和等节跳科(1.16%),特有类群为疣跳科、啮科;MXB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83.80%),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3.42%)、棘跳科(8.48%)和等节跳科(3.61%),特有类群为叩甲科;MXC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4.90%)和棘跳科(10.61%),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5.83%)、等节跳科(5.51%)和地蛛科(1.13%),特有类群为康(虫八)科;MXD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6.88%)和棘跳科(11.99%),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6.18%)和等节跳科(3.93%),特有类群为苔甲科;MXE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60.81%)、甲螨亚目(14.52%)和棘跳科(10.86%),常见类群为等节跳科(8.66%);其中MXF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3.13%)和棘跳科(14.22%),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7.90%)和等节跳科(2.02%)。

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种群密度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著(F=24.472,P0.05)。不同改良措施对稀有和极稀有类群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MXA样地最多,MXE样地次之,MXC样地和MXF较少,说明在人工干扰条件下,稀有类群数目有减少的趋势。稀有和极稀有类群数目受土壤水分量的影响显著(r=0.932,P

由图1可知,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F=1.083,P>0.05)没有显著影响,MXA样地类群丰富度最高,说明农艺措施干扰会降低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不同改良措施明显影响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聚集程度,MXB样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F=0.389,P

2.2 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本次调查研究中,0~5、5~10、10~15 cm土层总类群数分别为24、22、18个,个体数量分别占调查总体数量的40.26%、41.32%和18.42%。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存在差异,0~5 cm层与10~15 cm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6.566,P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和密度随土层而变化的规律的影响略有不同(图3)。0~5 cm层MXA样地的类群丰富度显著高于MXB样地,不同样地间类群丰富度差异不显著(F=1.386,P>0.05)。5~10 cm层MXB样地的类群丰富度显著高于MXE样地,而其他不同样地间类群丰富度差异不显著(F=1.432,P>0.05)。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的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分布没有显著影响,MXB样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在3层中均为最高,在0~5 cm层MXF样地最低,5~10 cm层MXC样地和MXD样地最低,10~15 cm层MXC样地最低。

2.3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关系

不同样地0~15 cm土层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不同改良措施下,样地间的土壤全氮、有机质、pH、全盐和碱化度有所不同。MXA样地pH、全盐和碱化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5种改良措施下的土壤全盐差异不显著,MXB样地的pH分别与MXD和MXE样地差异显著(P

微地域内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十分复杂,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和棘跳科密度、常见类群甲螨亚目和等节跳密度、稀有类群密度、类群丰富度、总密度、群落多样性指数作为母数列(y),并依次定义为前气门亚目(y1)、甲螨亚目(y2)、棘跳科(y3)、等节跳科(y4)、稀有类群密度(y5)、类群丰富度(y6)、群落密度(y7)、群落多样性(y8)为母数列,对土壤的理化因子(表3)作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差异明显(P

在所有的系数(表3)中,r65最大,r65=r(y6,x5)=0.829 0,表明土壤碱化度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影响最大。从土壤节肢动物的5个类群来看,在r1j中,即r1j=(y1,xj),r13和r11较大,r14偏小,表明前气门亚目受pH(0.782 6)和全氮(0.761 1)影响较大,受全盐(0.666 6)影响最小;在r2j中,即r2j=(y2,xj),r24和r25较大,r12偏小,表明甲螨亚目受土壤全盐(0.828 5)和碱化度(0.818 7)影响较大,受有机质(0.596 5)影响最小;以此类推,棘跳科受土壤pH(0.743 1)影响最大,受有机质(0.679 2)影响最小;等节跳科有机质(0.682 1)影响最大,受全盐(0.662 5)影响最小;稀有类群受全盐(0.776 5)和碱化度(0.769 0)影响较大,受有机质(0.549 1)的影响最小;类群丰富度受土壤碱化度(0.829 0)影响最大,受全盐(0.810 3)较大,受有机质(0.526 8)影响最小;群落密度受全氮(0.812 1)影响最大,pH(0.796 9)次之,受全盐(0.627 8)影响最小;群落多样性受pH(0.819 4)影响最大,全盐(0.786 5)和碱化度(0.775 8)次之,受有机质(0.549 5)影响最小。

土壤理化因子关联度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pH(0.736 7)、碱化度(0.734 5)、全盐(0.734 3)、全氮(0.713 7)、有机质(0.619 4)。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关联度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类群丰富度(0.730 6)、群落多样性(0.730 4)、甲螨亚目(0.729 9)、群落密度(0.713 7)、棘跳科(0.713 4)、前气门亚目(0.712 6)、等节跳科(0.671 5)、稀有类群密度(0.659 6)。灰色关联度越大,说明子序列对母序列的影响越大[27]。可以看出,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与土壤节肢动物的关系密切。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与选取的环境因子最为密切,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密切程度略低。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分别与土壤pH(y=-24.117+3.667x,r2=0.629,F=6.788,P=0.048)、碱化度(y=0.860-0.174x,r2=0.825,F=18.793,P=0.012)和全盐(y=3.702+0.640x,r2=0.618,F=6.472,P=0.044)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不同改良措施导致的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分布。

对0~5、5~10、10~15 cm土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指数(H)与表2的土壤理化因子进行多元回归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在0~5 cm土层,土壤全盐和全氮是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r2=0.951,F=29.253,P=0.011)的决定因素;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r2=0.884,F=11.472,P=0.039)。在5~10 cm土层,土壤全盐决定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r2=0.813,F=17.386,P=0.014),土壤碱化度决定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r2=0.690,F=8.910,P=0.041)。在10~15 cm土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指数(H)与土壤因子没有明显的回归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篇2

[关键词]植物景观营造;土壤改良方法

中图分类号:S15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10-01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涝盐相随,干旱积盐”的盐分运动规律,要解除盐害,加快土壤脱盐,必须水先行,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以利排水淋盐,降低地下水位和抑制土壤返盐。盐碱地排水有明沟排水、暗沟排水、竖井排水和生物排水等多种方法,其中最经济、最普遍的是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工程投资较大,一般在重盐碱区采用,此法可局部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欧美、日本等国多采用暗管、缸瓦管、混凝土管和塑料管等排水。竖井排水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明显,可加强土壤水分垂直下降运动,促进地面与地下水的循环达到早涝、盐碱综合治理的作用。

在灌区采用防渗、截渗措施不仅可以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也是防止地下水位升高和次生盐碱化不可缺少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灌排系统,根据其气候条件、作物类型、水源情况和地下水状况,科学浇水,注意控制土壤水分平衡,能不浇水一定不要浇水,避免大水漫灌,有条件的采用喷灌,把握水盐运动规律,控制返盐,以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土地面积的大小,视土壤质地和盐碱轻重以及改良的难易而定。一般应控制在200-300亩之间,排渠间距为100-200米。若质地轻、盐碱不重,排渠间距可增大。渠深2-2.5米,要达到地下水位。灌水洗盐,是重盐渍土地改良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灌水洗盐的效果,应根据土壤盐碱含量和成分、气候、地下水条件等因素。

一般选择在水源丰富、地下水位低、温度较高的季节。地下水位低,表层土壤盐分可随水向下渗的深;温度高,则盐分易于溶解,如硫酸盐的溶解度,在水温30℃时比20℃时大一倍,比10℃时大两倍。灌水洗盐用水量大,脱盐效果好,但用水量过大,不仅浪费水,还会带来副作用,如升高地下水位,土壤有效养分流失,降低地力。适宜的洗盐用水量,应根据土壤盐分种类、含量及土壤质地而定。如以硫酸盐为主的土壤用水可大些,以氯化物为主的土壤可小些:土壤含盐量高或透水性差用水可大些;反之可小些。洗盐总用水量一般每亩为300-400立方米,分3-4次进行。洗盐前深翻与平整好土地,做好畦埂,畦不宜过大,便于平整,使灌水均匀,增强土壤吸水渗水能力。分次灌水可达到省水、脱盐效果好的目的。第一次灌水,由于土地干旱,吃水量大,可适当多灌些,每亩约120-150立方米,以地表水深10-15厘米为宜。此后视土壤质地和渗水情况,每隔3-5天灌水一次,使土壤中过多的盐分冲洗到不致危害选定的造林树种能忍耐的程度,并能保证其正常生长为止。

在水利工程措施上,加强农业生物措施,以巩固和提高土壤脱盐的效果,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措施包括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料,选育耐盐植物、合理密植、合理轮作套种、种稻脱盐等。采取各种耕作和培肥熟化土壤的措施,增加地面覆盖度,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减弱土壤毛细管水的上升运动,降低土壤地下水的蒸发强度,以抑制土壤返盐。

实行以增施土壤有机质为中心的综合改良措施,收效显著。有机肥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可加速土壤脱盐,并有抑制土壤返盐的作用。腐殖酸类肥料(如腐殖酸氮磷钾复合肥)特别使用于盐碱和缺磷的土壤。腐殖酸有较强的离子交换作用,可以同有害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减低土壤盐分浓度,减少钠离子对植物的危害。另外,腐殖质本身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有吸盐的效果,还能产生有机酸,增大阳离子的溶解度,活化钙镁盐类,有利于土壤脱盐;增施麦糠、锯末、马粪,有明显的保墒、抑盐,提高地温和促进土壤脱盐作用;施过磷酸钙、硫按、硫酸钾、磷酸二按等化肥,可以降低土壤碱性,配以适量的复合肥或硫酸亚铁效果更好;宜施豆饼、棉籽饼,也有良好的改土治碱的作用。重盐渍土地采取深耕晒堂,脱盐效果更为显著。深耕晒垫,在新疆有两个适应时期。一是春末夏初,此时气候干燥,气温升高;深耕后,土块容易干燥,又值杂草萌生,深耕还可以起到灭草的目的,二是初秋,地下水位处于回落时期,气候干燥,也是土壤返盐盛期,此时进行深耕,可同时发挥防止土壤返盐的作用。

平整土地此项作业是加速土壤脱盐、消灭盐斑地、改良盐渍土的一项基本功。要依各地的不同自然地形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达到土地整平的目的。中耕松土在土壤含盐量未达到造林树种所能忍受的限度以前,中耕松土十分重要。灌水后及时中耕,疏松表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阻止返盐和加速脱盐。

篇3

【关键词】林业建设 科学造林 土壤属性 森林土壤 因地制宜

森林培育依赖于先天植根的森林土壤,森林土壤是发展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林木发展的母系养源,其蓄涵的水分、养分、光、热等营养元素成为林木成森的基础来源,成为林木成长发育的必要的物质支撑。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质的综合反映,是土壤中说蓄涵的养分、水分、空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林木发育的的综合补给力,它既是先天成土的结果,也是后天人们改良的出发点,对于林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土壤的改良其首要工作在于对土壤肥力的保护,保证森林植物的后续生长,实现森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为此,必须全方位识“土”,才能因土制林。

1.土壤的质地属性及林育

森林土壤的质地属性对于林木的培育具有最密切关系。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构成中大小不同的土粒比例组合以及相关构成来加以区别的。依据不同的土粒级结构比例,土壤学把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砂壤土、壤土和黏土。不同的土壤质地,会直接影响到土壤有效水含量、含养量、持续保持量以及通气、透水性及温度变化,对于林木的涵育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我国南方,多低山丘陵地带,从土壤属性来说,其土壤多黏土、壤土,粘性强、结力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多持水、养、保肥力强,但易于板结,强粘力导致通透性差,地表水难以渗透,导致地表水土流失。这种粘性强、结力密的丘陵特征土壤不利于杉木类树木的生长,尤其对于南方不少地区种植的毛竹等繁衍、生长更为不利。为此,南方的集约经营的森林管理中,必须充分进行地质调查和土壤分析,再选种适宜林的同时,积极进行土壤的科学改造,尽可能施加有机肥或间种绿肥,并强化幼林阶段的土壤管理,增加松土锄草次数。地处指海河平原和淮河平原之间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多砂土或砂壤土,土壤通气好、透水性强,比较适宜于杨树、泡桐等林类生长。但砂土或砂壤土往往蓄水性能差,保肥力不好,往往形成土壤干旱。为此,必须强化土壤改良,多通过掩埋落叶、加施土杂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措施保持肥力,确保林地生产的基本条件。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其地貌特征主要以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和沙漠组成,其地貌表现为山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绵,沙地散布。其土壤特点由南向北,随着气温逐变而雨量递减,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降低,盐类上升、钙化加剧,逐渐形成黑垆土、灰钙土、灰漠土。其总体生态 “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林木匮乏,生态脆弱”。六盘山山是泾河的发源地,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拥有宁夏最大的天然林区;贺兰山山地沟谷深切,有天然林分布,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有重要作用;而灵盐台地,沙地、沙丘广布,该地是宁夏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宁夏人民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土壤的保护与改良任重而道远。

2.土层厚度及腐殖层对育林的意义

土层的厚度对于育林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林学研究把60 cm以上为厚土层,30 cm以下为薄土层,31~60 cm为中土层。土层厚度直接关系土壤中水分、空气的容积以及养分贮量,同时也对林木根系的发展以及抗风倒性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林木的培育、特别是人工经济林的建设改造,首先必须要考虑土层状况。宁夏地区多山地丘陵,更多干旱沙漠地区,广布的黑垆土、灰钙土、灰漠土使得土层状况必须优先考虑。

土壤腐殖层是育林工程的天然涵养源,其在森林土壤肥力上具有多功能涵养作用。森林土壤中的大部分氮、磷、钾等养分涵养于腐殖层,通过日照、雨腐以及温度作用逐渐释放而为森林植物吸收利用,是育林建设的长效肥源。

因此,林业建设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际考虑林区土壤的腐殖情况,科学评估腐殖层的实际作用,有效培育和改良腐殖状况,为育林服务。通常来说,腐殖质质龄一般用腐殖质层及其亚层的厚度、颜色来衡量判断,颜色愈暗、厚度愈大,则腐殖质质量愈高。

不同地区、不同森林土壤类型的腐殖质含量有很大差别,北方森林土壤多于南方,山地森林土壤多于平原、丘陵,阴坡森林土壤多于阳坡。宁夏地区丰产林培育必须充分考虑当地腐殖层实际情况,积极增加土壤腐殖质,改良林地土壤。确保林地建设的非掠夺性可持续生产。

3.森林土壤的水分与育林

土壤水分可以分为重力水、毛管水、吸湿水和膜状水。重力水多流失,而吸湿水和膜状水吸附于土壤颗粒,难以被林木吸收。毛管水则可长时间滞留于土壤孔隙中,能逐渐被林木根系所吸收,是育林建设重要水源。

土壤水分涵量取决于土壤本身的特性以及当地气候、地形影响。其中土壤本身的质地属性、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直接影响着水源涵养。通常情况下,排除非本质因素影响,黏质土含水量高于砂质土、团粒结构土壤能渗入更多水分、孔隙度大的土壤容蓄水量也大。

土壤的水分也就是土壤的湿度,对育林建设具有显著制约作用,与林木生长发育成直接相关。为此,在人工经济林建设中,必须正确选地以尽可能适应林木生长要求。对于宁夏地区更多的黑垆土、灰钙土、灰漠土来说,土壤的改造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耕地质量;小麦;施肥配方;安徽利辛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3-01

1 利辛县耕地质量情况

利辛县耕地面积11.70万hm2,其中砂姜黑土11.13万hm2。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为14.02~20.17 g/kg,全氮含量为0.96~1.61 g/kg,有效磷含量为7.57~31.87 g/kg,缓效钾含量为409.10~864.85 g/kg,速效钾含量为101.36~207.15 g/kg。中微量元素:有效硫含量为5.90~144.60 mg/kg,有效铜含量为1.37~2.84 mg/kg,有效锌含量为0.44~1.46 mg/kg,有效锰含量为17.38~48.77 mg/kg,有效铁含量为16.63~70.26 mg/kg。

2 利辛县耕地地力水平

利辛县耕地地力水平如表1所示。

3 利辛县耕地性质

3.1 耕性不良

全县耕作土壤有砂姜黑土、潮土和棕壤3个土壤类型。其中以砂姜黑土面积最大,占95.29%。多年来,砂姜黑土质地黏重,耕性不良,干时开裂,湿时泥泞,影响整地质量,从而影响播种质量,影响出苗。保水保肥能力差,易旱易涝,发生渍害。

3.2 养分含量不平衡

有机质含量偏低,全氮偏低,中等偏下;有效磷中等;速效钾中等偏上;有效性锌普遍偏低、有效硫偏低。

4 各等地的主要属性及合理利用

4.1 一等地

一等地常年产量(以2季粮食计算)13.5 t/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旧城镇、王人镇、中疃镇、江集镇、刘家集乡、汝集镇等,面积为1.1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2.3%。土壤种类主要为青白土、砂姜黑土、黄黑土、薄淤黑土、黄土,质地为轻黏、中壤、重壤,成土母质为古黄土性沉积物,地形部位为河间平原、河流冲积平原的边缘地带,耕层厚度一般在18~20 cm,无明显障碍因素,土壤无明显侵蚀,作物为1年2熟,灌溉保证率好,排涝能力强,表层质地适中,疏松易耕,保肥性好,易发小苗,水、肥、气、热状况协调,是较好的耕作土壤[1-2]。应切实加强对该等耕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做到用地养地,持续利用。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

4.2 二等地

二等地常年产量(以2季粮食计算)12.0~13.5 t/hm2。主要分布于永兴镇、王人镇、王市镇、马店孜镇、旧城镇、江集镇、刘家集乡等,面积为3.1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3.2%。耕地多为黄土、厚淤黑土、青白土,土壤质地为轻黏土、重壤土,地形部位为河间平原,成土母质为古黄土沉积物,耕层厚度17~22 cm。灌溉保证率较好,排涝能力中等。耕地耕性较好,灌溉条件畅通,轻度障碍。在平衡施肥的前提下,实行秸秆还田,可保持或提高耕地质量。

4.3 三等地

三等地常年产量(以2季粮食计算)10.5~12.0 t/hm2。主要分布于望疃镇、纪王场乡、西潘楼镇、城关镇、新张集乡、胡集镇、阚疃镇等,面积为2.1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6.6%。耕地多为厚淤黑土、青白土,土壤质地为轻黏土、重壤土,地形部位为河间平原,成土母质为古黄土沉积物,耕层厚度17~22 cm。灌溉保证率较好,排涝能力中等[4]。土壤利用改良上应在增加有机肥的同时,积极推行秸秆还田,以达到最佳土壤生态状态,提高经济效益。

4.4 四等地

四等地常年产量(以2季粮食计算)9.0~10.5 t/hm2。主要分布于中疃镇、望疃镇、巩店镇、汝集镇等,面积2.25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3.6%。耕地土壤灌溉保证率基本满足,基本无侵蚀。主要改良利用措施: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行配方施肥,培肥地力。

4.5 五等地

五等地常年产量(以2季粮食计算)7.5~9.0 t/hm2。主要分布于张村镇、汝集镇、城关镇、程家集镇等,面积4 333.33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4.3%。耕地面积小,土种为黑土,地形为河间平原,成土母质为古黄土沉积物,质地为重壤,无明显障碍因素,耕层厚度13 cm。耕地物理性状偏差,耕层容重偏大,耕层水稳性微团粒结构少。该等地应退耕还林还草,或种植药材等适宜当地自然生态条件的经济作物。在改良上以工程措施为主,实行里切外填,提高梯田化水平[5-6]。

5 小麦施肥配方

5.1 N∶P2O5∶K2O(26-12-10)

用于利辛县地力水平较高的一、二等地和部分三等地,土壤养分水平较高,土层深厚,灌排条件好,熟化程度高,属于小麦高产区。进行小麦施肥时注意用地养地,稳氮稳磷稳钾,同时在部分缺锌地区要补施锌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地力水平。

5.2 N∶P2O5∶K2O(20-12-10)

用于利辛县三等耕地,土层深厚,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在小麦施肥时注意增氮、稳磷、稳钾,同时针对有效锌缺乏的情况要补施锌肥,以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从而促进小麦产量提高。

5.3 N∶P2O5∶K2O(22-15-11)

用于局部地区磷含量较低的耕地,增加小麦生长期的磷供应量,平衡施肥,协调养分比例,配合科学的施肥技术措施和田间管理,使小麦产量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6 参考文献

[1] 田有国.基于GIS的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2] 王瑞燕.基于GIS和R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3] 方灿华.基于GIS的江淮丘陵岗地地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4] 吴芳,王磊,蔡德利.基于地力评价的四方山农场耕地利用研究[J].吉林农业,2013(3):40.

篇5

关键词:土壤改良;生态环境;培肥

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力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

1.1 推广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作为提升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且成武县每年生产秸秆52万t左右,除去造纸、发展畜牧业、养殖等外每年约有1/3的秸秆堆在田间地头,既占地、影响农村环境,又存在火灾隐患,还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通过腐熟剂把剩余秸秆堆肥或直接还田,既可充分利用有机肥源,又能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可通过田间腐熟剂堆肥还田、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腐熟剂)直接还田、大蒜秸(+腐熟剂)直接还田3种模式实施。

1.2合理轮作间作

轮(间)作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取方法。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设施土壤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却入不敷出,成为设施蔬菜高产的一大制约因素。实行粮菜、粮肥合理轮作、间作,每2~4a穿插栽培一茬花生、大豆、红薯、马铃薯或紫云英(绿肥)等作物,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品质,活化土壤微生物和腐殖质。

2 合理灌溉,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土壤水分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着土壤肥力的发挥。因此合理灌溉,既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又能洗碱,改良盐碱地。在潜水位高的地块,尽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土壤盐渍化。具体做法就是:淡水浇地、深沟排水。

2.1 淡水浇地

成武县大部分盐碱地,不仅地薄肥力水平低,而且缺乏灌溉条件,因此要利用淡水冲洗盐碱。除靠自然降水外,还应积极发展井灌河灌,改善水利条件。采用平地围堰,淡水压碱的办法,使降的雨水或灌溉的淡水,将盐碱地中的盐分下淋,达到逐步脱盐变成好地。

2.2 深沟排水

这种办法适用于由于大水漫灌,沟内长期积水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土壤以及潜水位较高,年周期变化不大,地势变化不大,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带。如苟村集、张楼等乡镇的部分盐碱地类型均属此情况,由于蓄排不配套,排水没有出路,抬高了潜水水位,引起返盐,造成盐碱危害。因此,应当深挖排水沟,疏通沟渠,使之排水畅通,降低潜水位,使地表盐分下淋,并随水冲洗走。同时,应注意克服用大水漫灌浇田现象,做到合理用水。

3 用地养地相结合

长期以来,成武县在耕地开发利用上重利用、轻培肥,重化肥、轻有机肥,虽然全县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有机肥投入量却逐年减少,且投入的化肥以氮磷肥为主,引起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和矿物质养分的失衡,导致耕地肥力下降。因此,要持续提高中低产耕地的基础地力,必须将用地与养地妥善结合起来,广辟有机肥源,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同时利用耕地调查评价成果,科学指导化肥的调配,采用科学优化平衡施肥,重视合理增施有机肥,不断培肥地力。

4 深耕细作,改良土壤结构

深耕细作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关键。目前全县不少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障碍因素,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和作物的生长发育,这也是成武县土壤肥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改良。

首先应当逐步加深耕作层,熟化土壤。由于长期习惯浅耕,不少土壤在耕层下形成较坚硬的犁底层,致使作物根系发育受到限制。深耕细耙可破犁底层,促进养分释放,改善土壤的有机质、氮素及其他养分含量,使土壤的蓄水供肥能力大大改善。其次应当深翻整平,破除障碍层。对于接近耕作层有粘土层或漏砂层的土壤,实行深翻,可以改良耕层土壤质地及破除障碍层次,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改土培肥效果,同时应结合整平土地,增施有机肥料进行改良培肥。

5 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篇6

相对于面状工程占地,线性工程项目占地复垦主要是对如输水渠道、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土地破坏进行复垦[3]。线性工程项目的主要特征为:(1)项目区呈带状分布的长宽比值很大,空间跨越较大;(2)分布区域分散,涉及的行政区域区域多;(3)项目区组成标段数量大,各标段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差距大;(4)项目区内不同工程施工对土地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这些特点都为土地复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在进行线性工程临时占地时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复垦措施。

一、项目区简介

项目区为廊涿干渠修建占用的临时建设用地,面积合计234.5307hm2,共分为四个标段。占用地类主要为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临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最大,为183.5747hm2,占整个项目区的78.27%;其次是林地,为39.4473hm2,占项目区的16.82%。

二、土地复垦类型区

按照廊涿干渠涿州段渠线施工临时占地用途,不同类型区以及不同的建设施工条件对土地的压占和损毁程度有所不同,将项目区内分为四个标段三个类型区,三个类型区分别为开挖区、施工建筑区、堆土场/堆渣场。

1.开挖区,指廊涿干渠涿州段渠线主体工程暗渠施工需开挖的地区,本项目区的开挖区的宽度为24m,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先剥离表层耕作层30cm,并运至表层土堆放区集中存放,之后挖出的深层土或渣放在堆土场或对渣场。开挖区在主体工程设计组织施工开挖完成后,用土回填,表层基本平整。但标段一原来的土壤层很薄,存在一定量的砂石,因此回填的土中也有一定的砂,土壤层较薄,土壤基本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

2.施工建筑区,包括生产营区和临时施工道路区,指为保证主体工程的实施而建造的临时建筑物和道路。施工建筑区土壤经过建筑物压占和硬化,土壤板结,土壤质量有所下降。

3.堆土场指标段二、三、四中工程开挖的深层土堆放的场地,对土地一定的压力。工程竣工后,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将堆土场中深层土用于回填,并平整地表。表层土堆放区的土壤破坏不大,基本能过保证植物生长。堆渣场只存在标段一中。由于标段一中土壤中存在一定量的砂石,砂石直径一般为2~10cm,最大为25cm,因此堆渣场对土地的压占力很大。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负责清运,并平整地表。堆渣场的土壤经过压占,使土壤厚度下降,并残留一定的砂石,土壤质量有所下降。

三、复垦措施

不同的建设施工条件对对土地的压占和损毁程度也有所不同。工程技术措施采取相应的物理措施,根据当地重构条件,按照重构土地的利用方向,对破坏土地进行剥离、回填、挖垫、覆土与平整等处理[5]。根据不同工作区内土壤质地可能存在的层次变异性,在复垦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复垦区不同层次土壤质地间的差异,通过科学的调配措施,对存在不良性状的表层土壤质地(偏粘或偏砂)进行改良,调整表层土壤粘砂比例,以提高复垦耕地土壤质量基础,为后期土壤培肥提供条件[6]。土地复垦时可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向上的植物种类来确定覆土厚度,就该地区而言,包括农作物在内的草本植物,覆土厚度可选择30cm;灌木包括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覆土厚度可选择60cm[7]。

1.工程技术措施

1.1开挖区的复垦措施

对于标段一开挖区的复垦措施:由于标段一开挖区回填的土层中含有一定量的砂石,经过对单位体积回填土的测算,回填土中砂石直径大于2cm的砂石含量平均为40%,不易于耕作。因此复垦措施先将地表60cm的土进行筛分,将大于2cm的大块砂石清运出项目区,筛分下来的细沙土作为回填备用;然后回填10cm压实粘土层,回填20cm自然沉降的粘土,之后回填筛分留下的细沙土;再灌水;最后进行翻耕,翻耕后进行人工平整,并进行土壤培肥,以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对于标段二、三、四开挖区的复垦措施:其他三个标段的开挖区土层较厚,但土层较为松散,进行施有机肥、土地翻耕,培养和提高地力。

1.2施工建筑区的复垦措施

施工建筑区对所压占土地的20cm厚的土壤造成破坏。施工措施:先挖走地表20cm的土层,运出项目区,之后客土回填,经过土地平整,灌水,土壤自然沉降达到20cm厚,最后土地翻耕、施有机肥,培养和提高地力。

1.3堆土场/堆渣场的复垦措施

堆土场的压占以及取土回填过程中机械的碾压,原有土层变的紧实,不利于耕作。因此措施是对土地施有机肥,进行翻耕培养提高地力,以便耕作。

堆渣场只存在标段一中。堆渣场的土壤经过压占,使土壤厚度下降,并残留一定的砂石,土壤质量有所下降。复垦措施先将挖走地表30cm的土层,进行筛分,将大于2cm的大块砂石清运出项目区,筛分下来的细沙土作为回填,回填可达到18cm;再购买客土回填;经过土地平整,灌水,使土壤自然沉降达到30cm厚,最后土地翻耕、施有机肥,培养和提高地力[8]。

2.生物化学措施

生物化学措施是工程技术措施后或与工程技术措施同时进行的重构“土壤”培肥改良与种植措施,目的是加速土壤发育,逐步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生产力。生物化学措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决定了土地复垦的长期性。如果在工程中能够保证充足的优质的表土将缩短土壤的熟化期迅速恢复重构土壤的肥力[5]。

该复垦区域土壤有机质低于0.5%,碱解氮低于50ppm,有效磷小于5ppm,有效钾小于50ppm,土壤沙化程度严重,为了培肥地力,可以种植绿肥,如可种植紫花苜蓿,三叶草和豌豆品种。豆科植物固氮能力较强,因此可以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氮的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或施有机肥,如圈养动物的粪便和土混合物,或纯鸡粪、牛粪、猪粪[9]。通过施有机肥,增加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沙化土壤结构,使土壤团粒的固肥固水能力增强,提高土壤肥沃程度,改良土壤。为了达到中等肥力的土壤,使土壤有机质接近1%,碱解氮含量达到50~100ppm,有效磷处于5~15ppm水平,有效钾处于50~150 ppm水平,主要通过施有机肥培养提高地力。

四、结论

土地复垦在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化学措施时,同时在复垦期的工程施工为了保证不对土地造成二次破坏而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1.清除的地表砂石需要有专门的堆放地点(就旁边堆放,不得破坏新的土地),不得压占到原有公路;

2.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取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3.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通过焚烧或其它处理措施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危害。

总之,作为临时占地复垦的主要措施是工程技术措施中的土壤层的重构。土壤重构和土地平整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尤其生态预复垦,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复垦施工机械对土壤有一定的压实,需要对复垦后的土壤进行疏松、增施有机肥等改良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胡振琪.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J].科技导报2009,27(17)25: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Z].2011-03-05.

[3]周智,李昕,石奉华.关于线形工程项目占地复垦问题的思考—以南水北调中线满城段土地复垦项目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 (3):437-440.

[4]付梅臣,陈秋计,谢宏全.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4(2):155-158.

[5]鲁叶江,李树志,高均海.就地取土复垦土壤剖面构建技术研究[J].矿山测量, 2009(5):89-91.

[6]冯全洲,徐恒力.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及覆土基质确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91-12094.

[7]庞绍虎,马建光,彭新德.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复垦措施分析[J].海河水利,2009(6):89-90.

[8]郭利刚,白中科,王金满,等.西南丘陵井工煤矿区破坏土地复垦措施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12(4):79-84.

篇7

[关键词]周至县 耕地地力现状 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陕西省周至县耕地面积73万亩,农业人口59.08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88%,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陕西水果畜牧业十强县,其中以猕猴桃产业发展最为显著,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一、周至县耕地地力评价的前提条件

周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奠定了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2007年周至县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项目实施以来,承担项目的周至县土肥站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2007-20]0年在全县采集了4500余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完成小麦、玉米肥料"3414"田间试验56个,建立了规范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土壤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为耕地地力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周至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周至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原区,部分分布在低山区,少量分布在秦岭中山地区。按照国土资源部2002年新启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三大类)标准,周至县可分为3个一级地类,10个二级地类。全县总耕地面积47039.8301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5.93%。其中一级地2433.3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17%,二级地13137.3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7.93%,三级地16713.9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5.53%,四级地10927.8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3.23%,五级地3401.2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23%,六级地425.9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91%。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周至县的耕地质量状况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地貌上差异明显,从北到南平行排列着渭河滩地、阶地平原、黄土台塬、山前洪积扇和秦岭山地,但分布在县北部原区上的耕地面积最多,达40610.50公顷,占周至县耕地总面积的84.86%;二是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耕地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26.35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平均含量6.0mg/kg相比较,耕地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三是土壤结构以团粒状和核状为主,土壤质地多为中壤和重壤,土体结构较好;四是渭河、黑河等15条河流穿境,可使用水资源相对丰富。

三、耕地地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周至县的耕地质量状况良好,但是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一是缺乏合理规划,过渡开垦,开荒到顶,坡耕地现象较为严重;二是复种指数过高,用地过多,养地不足;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需求不足,得不到有效灌溉,严重制约和限制了耕地的生产能力;四是水土流失严重。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耕地地力下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周至县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从区域性角度出发,根据周至县土壤的属性和组合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条件的内在联系,编制了周至县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将全县分为六个改良区。根据各个分区内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了各分区土壤改良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1 北部河漫滩地防洪排水潮良区

本区位于渭河两岸河漫滩地上,属渭河、黑河、田峪河等支流下游近代冲积物形成的河漫滩,海拔高度400米左右,地下水位1~2米。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属排水农业区,土壤主要有潮土、湿潮土、河淤土、潜育性水稻土等,质地多为砂壤。

本区土壤改良利用的主要措施:沿河和低凹地区,必须整修排水渠系,以防渍水涝害。湿潮土和潜育性水稻土地区应利用水源发展水稻,既要修好排水渠系,又要修好灌溉渠系,做到排灌兼施;无法排水的渍水烂泥田块,应修台田,实行台上旱作台下水作的种植制度。对于沙质潮土,沿渭应引水淤泥压砂压碱,无引淤条件的应客土压砂或挖砂换土。扩种绿肥,增施有机磷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磷肥,解决氮磷比例失调问题。地下水位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区应培肥地力,可种植小麦、玉米、苗木和花卉、瓜、菜等经济作物,沙质土宜种植红薯、马铃薯等作物;无水源的渍水地区应扩大种植莲菜等水生作物;渍水较深可修建鱼池,发展渔业;难利用河滩可发展林果蚕桑等多种经营。在沿渭哑柏镇、富仁乡、尚村镇河滩可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发展经济林。

2 渭河阶地黑油土、立茬土、淤土为主的高产培肥改良区

本区位于渭河阶地上,全县中部地带,东接河漫滩南缘,地形极其不整齐。包括十四个乡镇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地形南高北低,区内除有秦岭出山河流切割外,地势平坦。海拔高度420~465米,地下水位2~20米,溉灌条件较好,群众称为全县“油溜子”和“灌溉农业区”。本区年降水700毫米,平均气温13度,大于或等于10度的积温4000度,无霜期220天,旱涝灾害较少。土壤类型以黑油土、立茬土为主,局部有黄土、淤土、潴育性水稻土,属洪积母质,质地以中壤为主。农作物仍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本区土壤改良利用的主要措施:1、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为主要途径,应以培肥地力为基础,保证有良好肥水基本条件。一是创造高产稳产的土壤条件,增施有机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插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二是扩大保证灌溉面积,加强园田化建设,统一规划,逐步实施,保灌保排,旱涝保收。2、改革轮作制度,保持和恢复地力,改当前每年小麦、玉米两料为两年轮种一料(季)豆料作物(为豌豆、大豆、小豆等有根瘤菌的作物);在人多地少地区可改两料单种为秋季一料间套豆类作物,推广玉米与大豆或小豆间作套种,薄地、远地、滩地,实行社员承包三年轮种一次绿肥作物,给养牲畜的社员增划苜蓿地,农牧结合培养地力。3、耕作制度,因地因土、因作物订出科学的耕作规程,机械耕作要严格按农艺要求作业,提高灌溉技术,严禁大水漫灌,以灌代耕,破坏土壤合理结构,掌握适耕期,精耕细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土壤耕性良好,预防和克服土壤性状恶化板结发生趋势。4、因地因土配置作物,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壤生产率。如解决夏秋两料争时的矛盾,推行小麦“两密或三密一稀”套种玉米,即“麦垄点播”,黑惠渠、田惠渠等水源充足的灌区,应按水利部门计划安排扩大水稻面积,实行稻麦、稻油、稻肥种植制度,种养结合保持地力,肥沃农田可发展一些蔬菜、果树、辣椒等经济作物,充分发挥地力,挖掘增产潜力。

3 以排水增施有机肥料为主的鸡粪良区

本区位于县东南洪积扇前缘凹地,海拔高度集中在425米,地下水位0.6-2米。地势低平,属“排水、松土农业区”。年降水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3度,大于和等于10度的积温4000度,无霜期220天。土壤主要有鸡粪土,为我县主要低产土壤。群众称:“浆水地”或“玻璃田”。农作物仍为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比一、二区生产水平低。

本区土壤改良利用的主要措施:1、合理布局和开挖排水渠系。已有排水渠组织有关社队挖通挖深,增修田间排水沟,小渠通大渠,确保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2、实行粮肥间作,扩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3、扩大深耕面积,勤细中耕,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转化,提高有机肥和化肥的利用率。4、掺砂、掺炉渣或电厂粉煤灰,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转化养分,改善耕性。5、因土合理布局作物,增种耐涝高梁、玉米、油菜、豆类作物;地面积水难排田块和有水源的田块,应改种和恢复一部分水稻面积。

4.沿山洪积扇、黄土台原以水土保持,蓄水保墒为主的淤增、黑油土、立茬良区

本区位于竹峪乡、翠峰乡和广济镇西部黄土台原及沿秦岭北麓洪积扇群后缘锥部,区形像铁锤,在黑河西是锤头,在黑河东是锤把,西接眉县、东接户县,属“蓄水农业区”。海拔高度510~600米,地形南高北低,区间为出山河流切割,台原梁峁沟壑相间,群众过去称有“九口十八峪”。地下水位:西部台原40~60米,东部洪积锥顶20~40米。本区年降水为674.6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2~13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3500~4000度,无霜期225天,常易遭受旱灾。土壤类型主要有淤增土、黑立茬土、红立茬土、黑油土,成土母质为坡积、风积黄土沉积物,质地以中壤为主,坡下沟底为砂壤土。土层厚、土质好。群众说“庄稼发老苗,不发小苗”。区内旱地较多,水浇地较少,农作物种植多为两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

本区土壤改良利用的主要措施:1、加强水土保持措施,严防水土冲刷流失。2、有水源的泥惠渠,骆峪水库西干渠等地区,应尽量利用水源,平整土地,经济用水,扩大灌溉面积。3、坡积地、冲刷地要采取生土熟化措施。4、无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实行旱作农业制度,狠抓保墒措施。推广底肥重施氮素化肥一次深施技术。5、扩大绿肥和秸杆还田面积,增施有机肥料。6、合理布局作物,减少复种指数,夏季以小麦为主,扩大闲茬小麦,减少回茬玉米,增种红芋、黄谷、豆类等耐旱作物面积;因土种植作物,提高经济效益。

5 浅山区以发展多种经营为主的褐土性棕壤性石渣土利用区

本区主要位于秦岭山区,区北界与第四区南界相接,区南界西起周眉交接处的一脚踏三县点,沿竹峪乡、骆峪乡一带。区内山峰起伏,峪沟相连。海拔高度:最高2823米,最低600米。属“山区经济林牧区”。年降水7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12度,大于和等于10度的积温3000-3500度,无霜期210天,热量资源稍差。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热量分布由低向高递减,水分状况由低向高递增。土壤类型主要有麻石褐土性石渣土、麻石棕壤、片石棕壤性石渣土、片石褐土性石渣土等。土壤垂直分布明显,质地多为石渣土。土壤母质为岩石,土壤形成局部地方变异较大。耕地零星分布山谷、山坡和山顶,农作物种植,大多一年一熟,耕作粗放,农作生产水平低。

本区土壤改良利用的主要措施:1、狠抓农耕地的水土保持,修筑梯田,水平耕作,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治理,防止水土流失。2、改革潦荒制度,固定缓坡耕地,建设基本农田,少种高产;逐步退耕25度以上的陡坡。3、扩大种植洋芋、药材面积。4、充分利用“二荒地”大种绿肥、饲草,大力发展养牛养羊畜牧业。5、封山育林,结合植树造林,发展用材林、薪炭林结合发展木本粮、油、药、果林特区。

6 中深山以发展林特为主的山地草甸土、石渣良区

本区位于周至县南部的秦岭山区,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带特征。从中山以上分别具有寒温带、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特点。根据双庙子气象站19年资料,年降雨量东部700毫米,西南部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6.4-9度,无霜期200天左右。雨量多但年内分配不均,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70%以上,夏季多暴雨,引起山洪,形成水灾。冬春积雪时间长,冻土层厚,无霜期短,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土壤类型主要有麻石棕壤,暗棕壤,片石褐土棕壤,暗棕壤性石渣土,麻石生草暗棕壤,青石棕壤,麻石山地草甸土。总的特点是:土层薄,砾石多,多为粗骨性土壤。耕地零星分布,农作物产量很低,但植物、动物和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篇8

豫北地区有着大面积的黄河故道沙区,风沙、干旱等特殊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建立规模化经营的日光温室,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可提高沙区果树种植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1 豫北沙区立地条件

豫北沙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585.2h,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4℃,绝对最低气温-23.5℃,绝对最高气温42.2℃。年平均降水量626.4mm,无霜期210d。

2 桃树栽培存在的问题

豫北沙区土壤为风沙土。风沙土土壤粒径大,土壤孔隙度高,非毛管孔隙多,毛管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由此导致风沙土壤保水性差、蓄水力弱,不耐旱,土温变化较快;沙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很低、分解快、且易随水分流失、积累下来的比较少,由此导致土壤保肥性差,各种养分都比较贫乏。因此,风沙土保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是沙区大棚桃栽培的主要问题和难题,解决沙土保水保肥性差的问题,成为沙区大棚桃栽培获得高效益的基础和关键。大棚桃果可以提早成熟、上市, 对于豫北沙区特殊的土壤条件,采取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沙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肥力,是大棚桃丰产的基础和关键。

3 土壤整地改良技术

采用挖深条沟覆膜保水保肥技术和三层土三层肥土壤改良技术相结合的整地改良措施,具体做法步骤为(图1):

3.1 场地确定后,按设计的大棚规格进行建造,然后整平地面,按设计株行距放线。

3.2 按栽植行挖定植沟,定植沟宽度为100cm,深度为80cm,表土与底土分放。

3.3 沿定植沟底铺设抗老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宽度为140cm,铺设时薄膜中心线与沟底中心线重合,每侧宽出20cm与沟侧壁贴紧。

图1:地膜保水示意图

3.4 按“三层土三层肥”的原则回填土。先在沟底薄膜上回填一层表土,然后填入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再次回填一层表土,依次回填。有机肥用量按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厩肥105m3~120m3或充分腐熟鸡粪75m3~90m3。

3.5 全部回填后浇水、自然沉实,底土撒开或作埂风化。

4 结论及分析

4.1 挖深条沟覆膜技术

4.1.1 结论

表1:地膜保水技术桃树树体长势对比表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在相同树种、相同的栽植时间和栽植技术、相同的栽后管理条件下,采用了地膜保水技术后,桃树的树体明显较大、树势强壮、结果短枝较多。早期快速的营养生长是桃树早产和丰产的前提和基础。

表2:地膜保水技术保水肥效果

单位:次/年、元/667m2/年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挖深条沟覆膜技术可以减少浇水和施肥次数

4.1.2 分析

采用在栽植行挖条沟铺设地膜技术可有效切断土壤中根系分布层与深层土联系,阻止水分过快下渗,起到良好的保水作用,同时防止养分随水分的流失而流失,起到良好的保肥作用。防止沙土的水肥流失,不仅可以保证桃树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供应充足,达到丰产目的,而且可以减少浇水和施肥的次数,减少资源和人工投入,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该技术操作简单,投入小,效果显著,一次投入可长期使用。

4.2 土壤改良技术

“三层土三层肥”的土壤改良技术,可有效改善沙土的土壤结构,减少非毛管孔隙,增加毛细管孔隙,形成稳固的团粒结构。有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土壤,土层中有大小两种孔隙,团粒内部有许多小孔隙――毛细管孔隙,可以贮藏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好象一个小水库和一个养分贮藏库;团粒之间有大孔隙,可以通过空气。这种结构的土壤,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改良耕性和有利于桃树根系伸展。

5 早产丰产技术

大棚桃栽培的效益除了与产量有关外,也和成熟、上市时间密切相关,上市时间决定了果实的价格。大棚桃果可以提早成熟、上市,除了选择早熟品种外,还需要解决土壤肥力、温度、湿度和光照等问题。

5.1 充分利用桃树幼树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加强管理,实现当年定植,当年成花,当年扣棚,第二年春天结果收益,从定植到果实成熟仅需14个月。

篇9

关键词:柏树类;苗木;立枯病;防治措施

柏树类苗木是我国绿化使用中最为广泛的苗木种类,几乎每一个大中型的城市中都可以看见柏树类植物的影子。虽然柏树类植物容易种植,但是,它的发病率也很高,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病率一般在20%~40%左右,在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甚至可以高达50%以上。

1 立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1.1 发病症状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树木的主茎中部以及下部的表皮开始逐步的腐烂剥落,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最终造成植物干枯。另一种是柏树类的苗木在根部地方腐烂严重,但是地面上的苗木部分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这种病症的后果是,造成整个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整个植物的死亡。

1.2 发病规律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生病症以及发病规律:首先,经常发生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柏树常常是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之中,立枯病病原菌有比较强的腐生习性,当病菌一旦碰上比较合适的柏树类植株的寄主的时候,就会对其进行侵害;其次,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病菌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尤其是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最广。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柏树类立枯病的病原菌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方式也极其广泛。

2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主要有3种方式,即: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这3种防治方式中,各有其特点,但任何单一的手段控制苗木病害难以奏效。因此,综合防治是控制苗木立枯病的根本途径。

2.1 土壤改良和消毒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苗木自身弱易被病菌侵害;二是由于病原菌的存在和侵染,而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因此,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消毒可谓是防治苗木立枯病的第2道防线。

改良土壤,增施基肥,给柏树苗木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首先,应对土壤较黏者,增施黄沙75~150m3/hm2进行改良,使土壤质地达到砂壤土,利于透气。其次,增施有机肥75~150t/hm2,并混施磷肥50~100kg,多年育苗经验证实,凡是施足基肥且肥料质量较好者,苗木都比较健壮,根系发达,反之苗木羸弱、侧根短、须根少。

利用化学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土壤进行消毒是保证柏树育苗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碱性土壤,播种前施硫酸亚铁粉225~300kg/hm2,既能防病,又能增加土壤中铁元素和改变土壤中的pH值,使苗木生长健壮。而对于酸性土壤,播种前施生石灰300~375kg/hm2,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并促进植物残体腐烂。此外,还可以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其使用方法是:用40%的福尔马林50mL/m2,兑水6~12kg,在播种前10d洒在土壤上,并用草袋覆盖,播前先揭去覆盖物,然后播种。这样,经过消毒后,基本上就能杀除存留在土壤的病原菌,为柏树苗木提供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2.2 科学播种

采用地膜覆盖,适时早播。适时早播,可以加长当年生长期,提高生长量,一般掌握日均温在15℃左右。如果太早,由于温度达不到出苗时的温度易遭腐芽病害;迟播,出苗期温度高,容易发生猝倒型病害和日灼危害。因此,播前将苗床结合土壤消毒喷湿、喷透,播种覆沙后浇灌1次1500倍的绿亨1号水溶液进行消毒防病,再进行地膜覆盖,保温、保湿7~10d,待苗木出齐后逐渐除去地膜。这样由于播种期的提前,可使苗期不易发生日灼危害。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采用条播方式,条幅宽度10~12cm,沟深度6~8cm,留出膜下空间,以防灼伤幼苗。种子播匀后轻轻踏入土壤使种子半露,覆沙厚度控制在0.5cm以内。由于柏树类苗木茎部嫩组织轻软,气孔较大,有呼吸功能,如果种子覆沙过厚,出苗后苗木茎部通气不良,湿度过大,病菌容易通过气孔浸入苗木茎部,引起病害。这是柏树类苗木苗期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播种后覆盖物的厚度以薄为好。

2.3 药剂防治

在前面的防范措施之后,依然会产生苗木立枯病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最常用也最及时有效的当属化学防治,即药剂防治。目前采用药剂防治立枯病的药剂和方法并不少见,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为了避免或减少苗木在生长期中的各种病害,降低发病率,达到标准的苗木株数,给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质量,达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3 结语

对于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一定要切实保证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还要确保这类植物的整体生长环境,例如:在进行柏树类植株的种植过程中,要不断的考虑到土壤、天气等客观、硬性指标,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柏树类植株的管理以及相关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有机肥;改良土壤;有机肥

中图分类号: S963.9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5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过去农田的养分投入主要靠有机肥,有机肥对农业增产增收起了关键作用,然而,有机肥不足,土壤中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壤保水、保肥、透气性能减弱,微生物的正常区系被打乱,地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使农业持续增产,并保持土壤肥力不衰退,合理施肥,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有机肥料以均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使作物生长发育得到充足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获得经济效益。

1 对土壤肥力的认识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核心,为植物生长提供水、肥、气、热等,事实上,肥沃的土壤除了具备足够的营养外还要有一系列良好的土壤性质,土壤肥力是土壤在气候周期变化影响下,土层中水、肥、气、热动态能自动协调植物生理营养要求的能力。

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都必然从地里带走各种养分,要使农业持续增产,并要保持土壤肥力不衰退,就应不断地向地里补充各种养分,这样才能防止土壤肥力衰竭,保持土壤的肥力。

解决作物需肥与供肥的矛盾,投入与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也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2有机肥的效果

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作物品质,叶菜类蔬菜施用有机肥,降低了硝酸盐含量,蔬菜品质、果实着色指数明显提高。

有机肥还含有丰富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质可形成腐殖质,除直接供给作物养分外,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增加钙、镁、磷肥等肥料的溶解度,提高其肥效。

3 有机肥对土壤的影响

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性状,改善土壤结构,并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循环,在平衡的状态下,经常保持活性。土壤肥力也就在有机物不断施入分解中得到提高。

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肥,一能增加土壤养分,二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有机肥在土壤中微生物可稳定团粒结构,改善粘土的坚实板结和沙土的跑水漏肥等不良性状,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有机肥中丰富的有机质有着吸水和保水的能力,比热较大,导热性小,土壤温度变化慢,在农业生产中常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长期施用土壤不至于过分偏酸或偏碱。

4不同土壤施用有机肥

4.1砂土

砂土是肥力较低的一种土壤。其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均较低,由于砂土中的粘粒含量少、砂性大、粗粒多、土质松散,肥水易流失,其潜在养分含量低,保肥能力差,养分易流失,但有良好的通透性能。供肥好,施肥后见效快,肥劲猛但短,没后劲,因此应大量增施有机肥、土杂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能力。

4.2粘土

土壤质地粘重,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保肥保水能力,但通透性能差、肥效较慢施用有机肥必须充分沤制腐熟,粘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强,养分不易流失,粘土土壤土性冷,有机质分解慢,所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其肥效。

4.3壤土

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壤,通透性、保蓄性强、土壤养分含量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一般可按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培肥地力,更好地发挥有机肥的增产效应。

4.4盐碱土

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利于团粒结构形成,改良盐碱地透气、透水和养分状况,有机质分解产生有机酸能综合盐碱。

5培肥地力途径和管理措施

增加有机肥源,将秸秆、根茬翻压归还给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性,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保持土壤有机质水平,平衡土壤肥力。

深耕改土是增加活土层厚度、改善土壤性能的良好措施,深耕配合增施有机肥,不仅增厚肥沃的活土层,不但增强了土壤通透性,蓄水、保水的能力也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