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背后体现出的数学思想进行掌握,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
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理解世界。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从教的角度审视数学,对数学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指导和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理解社会。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发展的、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展开。就拿函数教学来说,函数的概念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对应法则、定义域以及值域三个方面的要素,除此之外还包括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等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函数,比方说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图像与 x 轴之间交点的横坐标等等。另外,函数的主要内容从关联的角度看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联系,与中学数学中很多相关的内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比方说数列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正自然数集上的函数等等。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他们常常会将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往往会将数学知识向这些容器进行灌输,这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想要充分认识新课改,首先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教材和新课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将知识系统化,在思想上形成高中数学知识的体系和框架 ;其次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学会自学。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从宏观上来说,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备课过程中不能忘记紧紧围绕教材进行,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对教材灵活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都会存在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行。教师为了使学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的开始就会将这些重点难点在板书中写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应该抓住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与重点内容相关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理念策略
【中国分类法】G633.6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其教学理念内涵与实施策略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的体会做一些肤浅陈述。
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几个基本教学理念
1.数学教学重结果,更侧重过程。
任何教学重结果是古今中外的常识,而数学新课标更侧重过程。
一是将数学教学视为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感受到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等都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体验数学中蕴含的美。如初等数学中线段的 “黄金分割”之比具有的悦目、和谐之美;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体验数学中蕴含的符号、集合、函数、分类、化归极限等思想。
二是把数学教学作为学生探究、发现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与同学和老师合作,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是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认为“教”的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与建构知能体系,“学”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
2.数学教学重个性发展
因学生的遗传素质、教育实践、环境影响的不同,其身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愉悦情绪与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坚持力的提高过程,潜能释放与成功体验的过程。
3.数学教学重开拓创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并敢于质疑教材,挑战权威,使教学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4.数学教学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概括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总策略,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极限思想等等。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数学问题的具体手段,如换元法,配方法,归纳法等等;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数学帮助极大,对学生未来走进社会从事工作更具影响。因此,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渗透相关数学思想和方法。
5.数学教学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养成严谨、认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并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6.数学教学重视思想品质教育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用数学家探索数学的精神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精神;要用我国历代的数学成就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要在引导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实践新课标理念的几点探索
1、用阅读与知识生成练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一是进行适度阅读练习。根据实际,在适当开展数学阅读练习,规定阅读范围和时间,指导阅读方法,适时解答学生阅读疑难,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读懂例题,弄清原理,完成练习;教师适时检查、评价学生阅读效果,以成功激励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是适时进行知识生成教学。在进行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教学中,设计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索、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增强求知欲,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设计如下过程:
首先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其次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接着诱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最后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了随着教学进程,逐步明白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定会牢固。
2、进行“顺向”和 “逆向”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所谓“顺向”训练就是顺着解题思路进行,这是常见的训练形式,这里不另举例。“逆向性”训练常在某些数学问题正面难以突破时采用,以便实现知与未知的转化。
例如:证明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60°。
如果从顺向思维,将要分很多情况,若逆向考虑:假设∠A、∠B、∠C都大于60°,即∠A>60°,∠B>60°,∠C>60°,则∠A+∠B+∠C>180°,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就得出原命题的正确。
3、开展开放性习题练习,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数学开放题的构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问题本身的开放性而获得新问题,二是问题解法的开放性而获得新思路。
例如,ABBD,CDBD,且AB=6,CD=4,BD=14,点P在BD上移动,并使ABP与P,C,D组成的三角形相似,求PB的长。
由于没有指明ABP和PCD之间顶点的对应关系,分析题意可得两种情况:
(1)ABP∽PDC,有6∶(14-PB)=PB∶4,解之得PB=2或12;(2)ABP∽CDP,有6∶4=PB∶(14-PB),解之得PB=8.4.所以本题有三个答案:PB的长为2,12或8.4.这是问题本身条件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结论的多样性的典型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体现在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知能、个性、情感、态度、世界观等的和谐发展,而实践中引导学生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是极具效益的。
参考文献: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求来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傅海伦《数学新课程理论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3
· 有关数学的45条建议 (08-06)
· 谈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智慧 (06-15)
·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01-22)
· 探讨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 (01-22)
· 探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01-22)
· 关于数学课堂讨论的点滴体会 (01-22)
· 论师生互动在中学数学教育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01-22)
· 谈批改数学作业应重视发挥批语的作用 (01-15)
· 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01-15)
· 探析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01-15)
· 浅析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 (01-15)
· 谈师生互动在中学数学教育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01-15)
· 谈新课标下高一新生如何学习数学 (01-15)
· 谈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解题能力 (01-15)
· 探讨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 (01-15)
· 谈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 (01-15)
· 探析概率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01-15)
· 谈多媒体技术在“微积分”教学中实践后的思考 (01-15)
· 浅谈“怎样学好平面几何证明” (01-15)
· 概率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01-13)
· 探析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 (01-13)
· 探析数学情境教学创设问题 (01-13)
· 谈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培养 (11-24)
· 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1-20)
· 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 (11-20)
· 浅谈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的支撑 (11-19)
· 探析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 (11-18)
· 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11-07)
· 如何提高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09-23)
·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分 (09-06)
·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 (08-28)
· 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08-11)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08-07)
· 三对角系统并行算法的研究概况 (08-07)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探讨 (07-28)
· 数字语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07-26)
· 普高热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初探 (07-26)
·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06-13)
·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05-28)
·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05-28)
· 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04-25)
· 浅议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 (04-16)
·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04-16)
·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04-13)
· 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04-01)
· 对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01-16)
· 浅议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教学 (01-15)
·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01-15)
· 浅谈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01-14)
·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11-27)
· 公务员招聘模型 (09-12)
· 谈谈“暴露式”的数学教学过程 (08-25)
篇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课程整合等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可以理解成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的过程,这里的“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教学的效果、效益及效率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教学结果和教学目标的比较来进行评估,结果等于或者高于目标时,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反之则不良好。“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类似,主要指的是教学结果和教学活动所实现的价值所在,即考虑教学的成果十分达到了个人及社会的需求。“教学效率”是考察教学有效性的量化性量,根据“效率=有效时间/总时间”的通式,我们可以将教学效率量化为“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是否有效主要还是通过以上三个因素来共同决定。
二、现代教授方式的有效性
高中的数学过于公式化,这让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吃力并且没有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灵活思维,将这些公式和定义以影像、声音等方式展现,就能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具象,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在采用影像和声音进行阐述知识点的时候,能够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从而头脑也在不停地思考,这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吸收都变得简单一些.例如,在讲“点、线、面投影规律”时,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进行讲课,在影像讲解过程中,将点、线、面三者之间的联系用一种灵活有趣的方法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点、线、面的投影规则,然后记住有关要点.
三、建立有效性的问题环境
对于知识点的课程传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教育家叶澜就很认同这个观点.她认为,传授知识的过程就应该是一条未知的道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另一条道路的出现以及沿途不同的风光,而不要只单单守着一条固定的路进行一场死气沉沉的旅行.所以,作为在教学中起着主导地位的教师,一定要用心去营造一个鲜活有趣味的环境,让本就笼统的数学概念更接近日常的生活,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
四、倡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1.合作小组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首先要建立学生小组,在组成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在人员“质”的方面,按照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搭配,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小组,使优等生可以带动学困生,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在人员数目上,小组规模不大,由4~6人组成。成立小组后,选定小组长。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带领、协调、疏通的作用。
2.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评价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的评价要实行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和激励个人竞争达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尽快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评价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五、教学追求效果和探讨研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重点放在造就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及共同研究的能力上.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状态,正常的上课是一种有针对性、追求成果的活动.在上课时所呈现的热烈气氛并不代表着学生学习之后的本质.如果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沉淀研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在上课时所呈现的强烈的气氛就是一种假象.要做到在上课时共同研究的真正意义,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传授知识的重点放在观点的产生、论断的推测、方式的研究上,而且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能够找到数学的规则以及展现方法.达尔文认为,掌握合适的方式,才是最具有意义的知识.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和引领,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正确方式,从而养成主动学习和共同研究的习惯.
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大量的练习题上,题海战术使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有些学生原地踏步,甚至出现成绩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很多学生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题目只要出现了,不做就好像丢分了,心里觉得不够踏实;二是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是解决了难题,就说明自己的数学水平提高了,所以一直在难题、偏题里费尽脑筋。有些教师甚至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能做出难题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实际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面对挫折时坚持下去的信心。在进行数学练习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习题,当堂训练,限定时间,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还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灵活热烈,进而实现课堂学习的真正意义.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高中版,2015(8)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9-01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改变。初中数学是重要课程之一,它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如何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教师脑海中原有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呢?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包括教材与教师;但是新课标下的教学中却包含了教材、教师与学生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属于课程的建设者。数学课堂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由教学环境与情景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新知识的平台。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新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侧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教与学的过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用科学的发展观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能只做课堂上的听众,必须手脑并用,亲自动手进行推论与研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还应加大学生课堂讨论的力度,鼓励他们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逐步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数学教学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师生之间人人平等,建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自主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数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是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
三、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受教育者的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学生观。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得到发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帮助、指导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指点建议和解决的办法以及鼓励支持他们。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可以任意对学生活动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不能包办代替,快速地给出正确的、唯一的答案,这样会使阻碍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信息。把学生不能当作容器,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得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引导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做支持者、帮助者、协商者、指导者,而不做决策者和指挥者。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分层教学适合学生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分层教学能够在班级中对于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和导向作用,能够为学生建立递进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方法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由成绩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解决,将一些难度较大、较为灵活的问题交给拔尖层次的学生完成。在数学作业方面,可以要求成绩较差层次的学生以基础性习题为主进行练习;成绩中等层次的学生在基础性习题的基础上进行少量的难度较大的习题的练习,培养知识迁移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的练习。对于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尽量让其花费较少的时间在基础习题上,而是以做综合性习题为主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盘荫成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浅谈[J].新课程学习,2009,(09)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新课改
一、 高中有效数学教学的含义和意义
数学是指人们通过定量刻画 、定性把握、抽象处理等方式对客观世界进行解读形成的方法 和理论 ,并将这些方法和理论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过程 。有效教学的核心元素是 “ 有效” 和“教学”,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待这里的“有效”,分别为“ 有效益 、有效率 、有效果 ”。对于这三个角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重视教学效益,对于背离教学本质规律、忽略社会和个体对教育需求、脱离积极价值追求的行为坚决说不。其次应 当强化教学效果的全方位实现,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情感 、能力、知识以及价值观等综合教学效果。再后来,就是强调对效率的追求,对干只知一味苦干、一味投入而得不到收效的低效率教学要坚决摒弃。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师以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课程 目标为教学目标,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作为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课堂有效教学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者所共同追求的,它不仅满足了学生在发展各方面的需求,也帮助教师达成了追求的教学目标,由此也可以体现 出有效数学教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
二、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着力点分析
2 . 1 构建合理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课程的主体一直是教师,教师负责操纵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生要做的就是从教师的传授中吸取知识,并负责记忆,教师的作用就是负责 将结论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课堂的活力就这样被限制在了这些条条框框里,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住了、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了,最终激学生的厌烦情绪滋长,严重者甚至产生和老师对抗的情绪。这样不算健康的教学环境中,不管老师教学技术有多高超、课堂讲解得有多精彩,得到的只是学生的兴趣缺缺和冷漠对待,数学课堂缺少了对学习的热情又怎么可能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呢? 高中数学有效教育对于枯燥的传统教学来说就像是一缕春风,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数学有效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关注,其大力提倡将课程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发展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最终进步的目标 。
2 . 2 整合各项资源。有效组织素材
传统的数学教学,由干教学技术的局限,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效益低下。整合各项资源,有效组织素材能最大限度地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现教学的重点,从而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作为数学问题和知识的载体,学习素材是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重要资源,学生也是从学习素材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有效地组织各项素材不仅对学生的兴趣 、动机以及对数学的理解有重要影响,更是对他们能否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潜能产生直接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项合适的资源 ,例如多媒体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法具有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优点,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更生动 、更形象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原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原来枯燥的内容有趣化,学生在这样直 观的学习环境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
2 .3 创设合理情景,有效设计活动
数学学习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不免会有些枯燥乏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刺激。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干他们的思维冲突,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时可以将进行动态平衡的教学过程,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数学有 效教学中可以设计创设合理情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进行一些小组合作性质的学习方式,通过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交流和讨论。这种由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时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是全体参与的。就以小组合作活动教学为例 ,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分为科学分组、选择问题 、展开合作学习三个过程。第一步科学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第二步、选择问题是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不管这个问题是学生们自己有争议的问题还是教师提出的问题 ,都必须要有探讨价值和思考价值。合适的问题是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而避免流域形式的关键。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一致协作,学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在过程中收集信息,通过和同组成员讨论学会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自身的思维和交流能力 。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 - 2008
[2]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1(1)
[3] 巧妙衔接初高中数学 促进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2012(1)
[4]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3(52)
[5]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 学周刊:B - 2012(8)
[6]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 大观周刊 - 2012(7)
[7]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3(14)
[8]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 考试周刊 - 2013(13)
篇7
1.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2.教学名师视角下提高大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3.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
4.试论大学数学教学的效率策略
5.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探讨
6.大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质及探索
7.大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理性思考
8.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新课标衔接的调查分析
9.将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教学
10.大学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11.浅谈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
12.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13.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14.论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15.MATLAB软件可视化效果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
16.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现状与启示
17.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意识与方法的培养
18.数学建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19.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现状及提高对策
20.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
21.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
22.数学实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3.新课程标准下大学数学(微积分部分)与中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4.论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25.大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研究
26.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实施
27.大学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28.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29.关于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30.基于高中数学课改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31.探索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
32.大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34.浅谈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35.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的瓶颈与对策
36.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关系与作用
37.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38.数学竞赛促进大学数学教与学
39.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40.大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探索
41.谈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42.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43.浅谈大学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接轨
44.浅析大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融入
45.大学数学教学引入数学史的思考
46.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的性质及对其大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47.Matlab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8.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49.大学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50.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研究
5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
52.兴趣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3.“五模块”大学数学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
54.基于大学数学课程建设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探索
55.关于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56.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特征分析
57.大学数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58.基于建模思想的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59.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学数学挂科原因实证分析
60.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
61.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意义
62.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63.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的探讨
64.谈创新与大学数学教学
65.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66.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67.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
68.开展大学数学第二课堂辅助教学的应用实践和思考
69.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研究
70.大学数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71.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思考
72.借助翻转课堂来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73.关于大学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探讨
74.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
75.浅析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6.大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77.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78.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分级教学平台构思
79.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80.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81.探索大学数学教育中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方法
82.浅谈大学数学教育之“中学后”的问题及对策
83.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
84.农科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探讨
85.大学数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86.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87.漫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88.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89.浅谈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0.创造性思维与大学数学教育
91.依托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的教学 激发培养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92.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93.民族学生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94.大学数学教学期盼人文精神渗透
95.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
96.Matlab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7.浅谈大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98.地方院校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99.大学数学课程教育体系化调整与结构优化策略——基于西南交通大学视角
100.培养大学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101.大学数学竞赛与数学教学改革
102.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平台的构想
103.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104.大学数学双语教学初探
105.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思考
106.数学史与大学数学教育
107.论大学数学实验的内容与实现方法
108.关于从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学习方法转变的策略
109.关于提高大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110.R软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11.一次大学数学调查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112.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问题探讨
113.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
114.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15.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16.大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应用
117.浅谈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18.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119.刍议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120.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121.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122.抗战前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课程变革
123.数学建模思想与大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篇8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发展需要关注到教学的人文特性,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要求要对外国文学教学全面推动与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教学策略的发展,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发展做出推动作用。
一、外国文学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作为文学宝库的重要组合成部分,也必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的开放,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我国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学似乎始终没有找到自身的独特发展点所在,而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笔者对当前新课标下语文外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做出如下整理。
(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外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解读的限制
在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总是会不自觉的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与限制,对外国文学有过度的解读,不自觉的在解读外国文学的过程中掺杂如一些政治、阶级观念,而不是单纯的站在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解读方式,导致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特性和文学特性的忽视,对于教学工作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也是当前高中阶段外国文学发展不占地位的重要原因。更多时候,外国文学的教学发展,都是停留在卷面程度的,以一种程序化的姿态,去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解读教学。
(二)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考试的影响
在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考试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外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外国文学本身蕴含着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背景,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阻力,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很明显的存在着关注考试,将教学模式化的倾向,即使在课堂教学,也未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及探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没有留出时间形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些都阻碍着对外国文学的解读与发展[1]。
二、外国文学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尊重多元文化发展的理念
在当前高中教学中,要想实现外国文学的发展,就要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足够的基础。在当前外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确立多元文化理念,尊重多元文化。这种尊重,是要打破阶级局限和自身的审美局限的,需要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将外国文学作为一项教学内容,作为一项简单的教学发展方向做出判断,最终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这也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2]。
(二)实现学习中的“对话”
在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推进“对话”的形成,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对话,更是要实现教师与作品、学生与作品的分别对话。在当前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停留在教师与作品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等单向的发展过程,而缺乏学生与文学作品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缺失的过程。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的与教材的对话,能够从自身角度去寻找与探寻外国文学的魅力。在当前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到问题所在,单向的教学并不能得到足够的认知,而是需要有意识的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的提高做出准备。合理规划课堂,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阅读,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足够的认知基础,能够实现教学的最终发展。外国文学的学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一种劣势状态,而想要推进教学的发展,就要从点滴积累开始推进教学。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马丁•路德金,将自己带入到教学中,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3]。
(三)发挥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中的作用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需要发挥文艺理论的积极影响,将一些文学理论的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文艺理论,是教学发展的纲领与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启示。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启示,这也是足够的认知,帮助学生的成长做出启示。文学理论指导下,能够更加关注到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的发展脉络等,这些也是对高中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突破。外国文学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足够的基础,最终实现教学的发展。在当前高中文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的重视程度,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启示,这也是文艺理论发展的重点所在,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外国文学的阅读与领悟能力,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不仅推进教学的发展,更是要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胡小英.试论外国文学课堂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教学【D】.河池学院学报,2007(S1)
【2】谢秀林.浅谈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J】.广州教学研究,2013(21)
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项具体要求,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以随处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如时间、零用钱等等,在计算时,必须要应用到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这一层面而言,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上挖掘数学知识,就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可以说,生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这对于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
(一)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处处有丰富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带着疑问,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用心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学生的观察对象,这也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条件,采用这样的措施可以让数学学科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背景,注意观察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挖掘出学生生活中蕴含的各类数学知识。
(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
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低,对于他们而言,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抽象、复杂的,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将复杂的数学难题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效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当然,这需要注意到做到以下几项:第一,教师要积极的走入学生生活,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素材;第二,要注意到的是,并非所有复杂的知识都能够转化为简单的生活元素,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知识应用与后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从全局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三)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内学习,还要抓好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课题需要由教师来选定,单独探究、小组探究的形式均可,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全程的指导,只要进行适度的点拨即可。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小学的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理解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数学生活化”理念将会慢慢地被教师的自觉执行。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课堂相结合,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提升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生活元素为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法并加深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腾达.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3(06)
[2]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课程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重视数学课堂的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构建高校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而高中教师需要注重自身教育方式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 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教师不仅仅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需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对立,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素质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生学习的能力,因而它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际的情况是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实施应试教育。这种问题并不是一个两个学校存在,在大部分学校之中普遍存在。学校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过于重视科目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种问题尤为的明显。
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性很强,在高考中分数比例大,因而属于高中课程中的主要科目。正是因为这一点,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的重视教材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高中生的接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很多授课的数学教师在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往往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逐步讲解,这种教学的方式非常落后,因为学生只能够了解到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而无法将自身知识进行拓展,这样就让数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除此之外,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不合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经过了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合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很少会去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一种主动探究的精神,对高中数学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因而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途径
(一)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生为主,它认为应该通过教育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而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构建数学高效课堂,首当其冲的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一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前提条件。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之中需要运用一定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的主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的方式很多,例如探究式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探究下去的机会,这样学生可以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时候主动去思考,并且在追究问题答案的时候充分的利用数学思维去探究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需要共同的解决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究中,学生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思维去猜想与假设,可以让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二)树立正确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因而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积累更多更有效的数学知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学生除了能够掌握教材知识之外,还能够学到很多教材之外的知识。教师不应该将教材作为自己的唯一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应该利用其它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掌握更多课外的知识。这样在数学课堂之中,学生愿意主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另外,数学教师还需要运用其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例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性,并且让学生可以对数学概念和其他理论性强的内容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因此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推动数学教育发展。
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中教师需要努力的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之中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性得到发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耀强.基于高中数学新课标下的高等数学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上一篇:创新意识不强的原因分析
- 下一篇:医用耗材供应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