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图书;新闻传播;图书出版;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80-01
一、图书在传播新闻时的优势和不足
(一)图书作为一种传播新闻的媒介,具备一定的优势
1.图书使新闻信息具有了历史传承性。图书相较新闻媒介来说,可以长久保存,并可反复阅读,对读者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例如,《南方周末》在创刊25周年之时,推出了“《南方周末》25年丛书”。该系列丛书精选了南方周末25年来的优秀作品,进行分类出版,其中包括《头版头条》《知识分子独白》《行走发现》等多部书籍,对传播和塑造《南方周末》品牌起到了促进作用。2.图书使新闻信息更具深度。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介时效性强、内容多样。但由于对时效性的追求,使得它们不能深入探讨问题,且为满足尽可能多的受众的需求,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通俗性,所以内容难免过于浅显,深度不够。特别是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低俗的信息。与此不同的是,图书具有充足的出版时间,传播的信息往往经过多次修改审查,是作者深入思考写作的成果,具有知识积累价值,所以图书可以很好地弥补其他新闻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时低俗浅显、深度不够的缺点。如果图书常以新闻信息作为出版的原材料,其将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进行编辑、最终加工成为图书。例如,2014年出版的《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便是基于2007年《岩松看日本》系列电视节目写就的。作者白岩松在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更好地剖析了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使内容更具深度,
(二)图书在传播新闻时同样存在着不足
1.图书传播的受众范围比较窄。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呈现形式多样,对受众知识水平的要求较低,其受众既包括精英人群,也包括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而图书则要求受众能够识字,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其对受众的要求更多,所以相较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图书的传播范围通常相当有限。2.图书传播信息具有滞后性。图书出版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时效性远不及新闻媒介。所以,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通常新闻媒介先予以报道,图书则在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二、新闻传播对图书出版的影响
新闻传播对图书出版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新闻传播有利于图书宣传。图书广告是通过新闻促进图书宣传,提高销量的有效手段。媒体的广告内容对读者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可以帮助控制和引导图书消费。此外图书出版的动态也常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部分新闻媒介会主动报道图书出版业的相关信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报纸就曾开设《阅读周刊》栏目,专门刊登图书出版信息和向读者推荐最新图书。因此图书出版者应抓住新闻传播这条宣传图书的重要途径。网络、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图书出版产生了负面影响。网络、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其内容也更为生动,而图书多具有思想深度,需要读者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吸引力方面不占优势。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们花在新闻媒介上的时间越多,用于图书阅读的时间就越少。特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使得用于阅读图书的时间大大减少。其次网络、电视等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阅读的欲望。如今,各种各样的媒介在提供非富多彩的信息的同时,也使受众深入思考的能力降低。由于获取知识的便利性,以及接受信息过于娱乐化,会使受众对图书产生排斥心理,变为“思想懒汉”。
三、图书出版如何有效利用新闻传播
如今,新闻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如今迅猛发展的网络、手机等,皆属于新闻传播媒介,其对受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应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新闻媒介来促进图书出版的发展。
(一)利用新闻传播引导阅读趋势
媒体可以通过传播某种思想和观念来引导社会时尚,当媒体积极传播阅读某本时尚杂志时,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受到读者的追捧。如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图书《学习的革命》在刚推出之时,市场反应平平,但在媒体追捧宣传后,销售量猛增,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在此变化过程中新闻传播显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新闻传播在引导阅读趋势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充分加以利用。
(二)利用新闻传播来培养大众的阅读习惯
新闻媒介应积极承担起倡导大众阅读、营造读书氛围的责任。如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各大媒体都会进行相应宣传,推出名人荐书栏目,或者举办读书会活动。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人民日报》官方推出了“书读多了,容貌自然改变”“100本孩子爱看的书”“读书心得你真的会写吗?”等微博,从4月19日~4月24日共计21条微博,起到了很好的激发读者阅读欲望、培养读者阅读习惯的积极作用。通过新闻媒介向读者推荐书籍,可以有效刺激人们读书的欲望,出版单位可将好的样书送于新闻媒介,请其向读者推荐。
(三)利用新闻来制造阅读热点
新闻媒介可以有效引导舆论,从而提高图书销售量。2006年于丹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授《论语》,她精彩的讲述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起初仅在较小范围内流行。可随着全国各类媒体的争相报道,于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此后推出的《于丹<论语>心得》开始受到广大读者追捧。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出版者可以充分利用新闻来制造阅读热点。在当今的情势下,图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低俗、过度娱乐化的新闻内容,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作为两个紧密相通的行业,应积极合作,吸取彼此之长,从而促使双方的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太彬.新闻媒介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及有效利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4-17.
篇2
论文关键词:博客;信息:交谈
近来博客越发热闹,先是令大家瞠目结舌的“艳照门”。再是二女舌战的“泼妇门”,又是发现韩寒博客链接的“博客门”,还有被网友戏称人格分裂的“门”。我们当然都相信,过些时日,一定还会出现多宗“××门”事件。我们当然也都发现,这些事件都有着同一个发源地——博客。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些事件有些“俗”.难与新闻业扯上关系,但是它们背后引发的激烈争论,不论是关于人性的、道德的,还是关于法律的、民族的。其宣传效果是不置可否的。传统的新闻业有着严格的把关人制度,信息的传播效果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如果我们传统的新闻业的宣传效果是为了说教的话,那么博客的红火更进一步削弱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从前我们说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那么博客则使信息传播从互动走向更加大众化的交谈,新闻业也从说教走向了交谈。
一、从信息的传播主体来看
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是谁?毫无疑问,是媒体本身.就算你觉得传统媒体太过时,那新媒体呢?那些门户网站传播的信息也是要经过层层把关的,长期是“精英话语”的主场。不可否认,BBS、MSN和ICQ是比博客更早兴的社会交流工具,有着与博客一样的信息传播主体平民化特征,是大众话语的代表。但是。与他们相比,博客的主体虚拟性要小得多。尤其在今年,网络系统升级后,博客实名的优势就更体现出来,于是引发了明星扮演粉丝匿名给自己留言的“门”事件。
同时,博客打破了BBS随意性太强的特点,在言论自由的形式下,传播个体的文化和观念。当然每位博主除了享受“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惬意外,还要为自己的“领地”负责,持一种“文责自负”的姿态,具有一定的文化约束力,这给博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前提。BBS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版主个人的理念来决定网民的帖文的命运.原则上还存在着把关人。不能达到真正自由的交谈。只有在自己做主的领地传播自己的观念才能实现交谈的第一步。正是博客把我们引向有自我约束力的、自由的交谈中。
博客出现后,有人不禁要质问:”究竟是谁给了计算机拥有者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我们暂且不从民主的角度去谈这个问题,因为民主是不可拦截的洪潮,小小的博客只是浪中一滴。由于博客的广泛参与性,具有传播者平民化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信息和保持自己观点的权利,在博客中人人都能够参与评论,博客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的主体。博客的这种特点正与交谈相吻合。“交谈”释义为:以谈话交换想法和意见。谈话当然没有“精英”和“大众”之分,谈话是平民化的,是人人都拥有的权利,是自己能够对谈话内容做主并对其负责的交流方式,不需要经过谁的同意。交谈是生命的基本需求,是人们去追求幸福的一部分,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二、从信息内容和信息传播方式来看
如今的许多年轻人认为电子邮件过时了。他们要么使用即时通讯,要么使用博客进行交流。既然是交谈,信息自然要是即时信息。说到即时信息。不止聊天工具ICQ、MSN是用即时信息进行交流.BBS和博客也可以通过传递即时信息进行交流.从而符合交谈的即时性,达到极好的互动效果。
交谈还具备“个人化”特征,交谈的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交流。博客发表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个人化”的,它令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我的方式参与到整个传播中过程中来。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装扮博客,或是粘贴美文、图片,或是传递信息、发表观点,充分张扬个性。
年轻人喜欢博客。因为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拥有充分的自由,就像轻松的交谈一样,每个人都是作家,任何思想都可以充分的表达。正是这种表达的自由性使博客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博客不依赖传统“把关人”,少有硬性制约,因此博客文章无拘无束,内容丰富庞杂。一般在门户网站博客按内容分可分为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文化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无数类型。但是,由于充分张扬了个性,博主们表达情绪、感情都更加直接、自由和真实,因此.内容非常复杂、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交谈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业要走向交谈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博客文化之所以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便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引来网民的广泛参与,它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成为博主没有门槛,只要你会上网,认识汉字,花一分钟时间,就能轻松拥有博客了。
三、从信息的传播效果来看
从说教到交谈在传播方向上可以看成是从“点对面”的传播到“点对点”的传播。所谓说教.在新闻业就是“点到面”的单向传播。信息传播者把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传播给受众,受众只能单方面的接受信息,反馈效果不明显,这种信息传播自然是“说教”式的。博客与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不同。
它的本质不是隐秘的、私人的,而是社会性的,不管它完全对公众开放或是仅对一小部分群体开放.因此,博客的信息传播可以是”点对点”的,更是”点对面”的.任何博客所发表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个人化的,但是当它被发表出来时就成了公众化的。著名的网络思想家戴维·温伯格就认为:博客以一种最个人化的内容实现了最公众化的形式。博客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空间,它有交流和互动,有即时的反馈,其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就是名人开博的主要原因。
时值今日,没有人能否认博客巨大的传播效果。就拿四川地震时的“范跑跑”事件来说,它的产生、发展和结局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于人性、责任、权利和法律的大讨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如果没有博客,范美忠老师依旧是范美忠老师,没有人会叫他“范跑跑”:如果没有他在博客上言论,他的行为也只是灾难中各色人的代表,只会受到批评.而不会受到批判;如果没有博客中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就不可能引发全社会的思考。这只是个小小的例子而已,但博客巨大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雅虎的JeremyZawodny说:“如果你想对一个问题产生共鸣的话,那么通过博客即可。”博客不仅给了纭纭大众一个展示自我、随意交谈的平台.博客所具有的交流功能和巨大的反馈机制是电子邮件那些非即时信息不能比拟的。博客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博客为全社会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沟通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虽然博客也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事实上,任何文化都具有影响的双向性,何况刚刚兴起的博客。
交谈是带有社会性的,只有在博客这种交流工具出现之后.网络中的交谈的传播效果才打破了个体的局限,影响到全社会。
篇3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使其迅速进入了新闻传播领域的历史性改革。传统新闻媒体,在此次改革浪潮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与新闻并存的发展形势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各个网站或媒体机构逐渐开始报道新闻事件,使新闻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也更易被曲解,形成恶意的网络舆论,对新闻传播的实际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基于新闻传播学视阈下关于网络舆论的问题分析
(一)对新闻媒体的冲击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与公开性,使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报道的效用性大大降低。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出于这也规范,需要对新闻真实性、可传播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并需要对新闻报道的方式注重分析,实现新闻报道的引导价值。在新闻媒体报道前的准备过程中,网络舆论已经形成,其时效性降低了新闻媒体报道的效用性,人们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其更容易记住网络舆论当中的内容,很多人利用网络舆论的这一特点,恶意扭曲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甚至恶意散播谣言或虚假消息,危害社會的和谐稳定,降低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公信力。
(二)网络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网络媒体的构建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媒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存在一些网络媒体,由于职业道德缺失,采用一些底下的新闻传播手段,如为附和民众的主观心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性批判;或通过无底线、不真实的标题吸引民众;甚至自己制造新闻话题恶意传播。网络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助长了网络舆论的消极作用,且违背了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1]。
(三)监管机制缺失
信息技术促使新闻媒体的发展过于迅速,而相应的监管机制,却未能跟上新闻媒体的发展步伐。网络舆论的恶性传播,监管机制的缺失是很大一个部分原因,针对明显的虚假新闻或恶意的网络舆论,没有相应的审查机制,者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或教训,使其无法认识到自身错误,助长这类群体的嚣张气焰。
二、基于新闻传播学视阈下关于网络舆论的净化策略分析
(一)强化媒体自身责任意识
在新闻传播学中的新闻宣传,是指通过带有一定目的性与说服意愿的语言或文字,借助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正确价值观传递的一个过程。在新闻媒体信息化与数据化的发展形势下,媒体自身的责任意识需要全面提升。网络舆论的恶性发展,是在个别网络媒体以及新闻媒体的推动下形成的,因此,若想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未来发展,需要从媒体本身上出发,强化其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摒弃不利于媒体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部分,全面开展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基础。利用媒体自身的传播功能,由媒体行业中的重要企业,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媒体从业者坚守职业底线进行新闻传播与企业发展。在网络科技的发展下,以严格遵守媒体自身职业道德为基础,向新媒体形式转型,提升新闻传播是时效性,保证新闻事件的正式性,进而提升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心,并有效维护媒体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引导价值,依据具体的新闻事件,结合权威认识的相应观点,控制舆论导向,在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同时,提升说服力。此外,媒体自身还应严厉禁止谣言的与传播,杜绝恐慌以及消极的网络舆论蔓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增强公民辨别意识
公民即是新闻传播的受众,网络舆论的恶性传播,其中也存在由于公民辨别意识薄弱,帮助舆论传播,进而导致网络舆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实新闻报道正是通过公民进一步扩散的,就如娱乐圈内的众多老艺术家被去世,这些事件只需通过对者的身份进行求证,就能打破谣言,但由于公众的辨别意识缺乏,造成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2]。增强民众的辨别意识,引导民众对新闻事件的求证态度,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等舆论的扩散。
(三)完善管理与监管机制
管理与监管机制的完善,应该同步进行,以管理机制处理网络舆论方面的问题,以监管机制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而言,两项工作均可以采取层次结构进行。
所谓层次结构,是对工作的细化,也是为了便于责任的落实。以管理为例,现阶段网络管理主要由网络监察人员负责,但由于网民数量庞大、超过7亿,只依靠网络监察力有不及,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建立三层结构,第一层是监察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监察人员,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中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的职责是汇总各类不良舆论,了解其类型、传播途径以及目的,形成汇总文件,上报给高层决策层;高层决策层的职责是了解中层工作,并根据中层工作结果思索有效的管理方式。例如不良舆论在微博中传播较多,就可以针对性的加强对微博的管理。
监管机制主要是监督管理工作,也应建立对应的层次结构,与管理工作一一对应,对于懈怠的人员及时督促,对没有被发现的不良网络舆论及时指出,并上报、汇总,使管理工作在一定压力下更为有效的进行。
篇4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第74页。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李衍达:《信息世界漫谈》,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7页。
篇5
在这样结构复杂的网络传播中,每一个人都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能前一分钟还在作为受者阅读信息,而后一分钟就可能在信息。网络中的匿名性特征满足了人们发言的欲望,受众的选择性行为更加突出,受众本位意识的崛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同时,逐渐学会了思考,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之,而不再像传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那样,做孤立无缘的、听之任之的“靶子”。
1.传受本位的新变迁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新的传播媒介,改变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传统格局和新闻的采制方式、刊播方式和收受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观念,其集中体现就是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变化。人们期望打破传播主体主导的传播模式,冲决单向的新闻传播模式,人们期望接受主体能与传播主体共同驾驭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播媒介。当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依赖广大收受者的选择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以传播者为本位的观念与实践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传受本位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向“收受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变迁和转化。
2.传受互动的新追求互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来说,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互动,互动的具体表现就是新闻传播由单向的发送式向双向的、多向的交流式转变,“交互性是指传播者和收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互动最突出的结果是强化了新闻收受者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地位,使其与传播主体有更多的机会展开交流和对话。但更为重要的是,互动使收受主体从相对被动的角色转变成为相对主动的、与传播主体相似的观察者、分析者和发言者。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大众传媒为其“设置”的有限“议程”中作出选择,而无法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交流。受众只有接受信息的权利而没有或较少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权利。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随时变化,传者与受众的角色随时转换。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传播,是一种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传播却是点对点的传播,受众可不受时空限制,与处于网络另一端的人或媒体进行互动交流。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这是一种高度循环性模式。受众要求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参与。他们不但要共享传播的资讯,而且要共享传播资讯的权利。受众不但要主动地选择信息,与媒体交流对话,必要时还要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成为真正的传者。
3.传受平等的新理想互动就是平等的交往。新的划时代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划时代的交往方式,也就带来了划时代的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毫不夸张地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电视台。”日本一位学者指出:“当我们听到新闻记者这个词时,我们通常会想象出某个特殊的职业。但是在因特网时代,没有信息传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分。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新闻工作……每个人都有向他人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潜在能力。”在人们理想的新闻传播关系中,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是共同的新闻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尊重、互为目的的平等主体间的关系。他们面对的共同客体是新闻时事、新闻传播内容,而不是各自的对方。他们共同驾驭和运用新闻传播工具,在主体间的和谐关系中,以统一新闻主体的方式共同完成新闻传播,共同享有关于新闻事实的信息,以达到共同的完善和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活动逐渐由“传者中心”走向“受众中心”,受众地位强势化趋势日益明显,尽管存在的负面影响不可被忽略,但我们更应肯定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正面作用。凭借着传受平等新理念的产生,以及传播平台多元化的有利条件,传受互动的新时代对传媒业的发展贡献不可小视。
篇6
关键词:媒介;新闻传播教育;社会学;人才培养
新闻传播学在1997年被确定为一级学科[1],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460多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达3万多人[2]。这种“超常规发展”势头似乎是对中国蓬勃发展的传媒市场的一种积极回应:为市场培养、输送人才。现实并非如此,近几年来,学界出现了大量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矛盾的讨论。这些讨论是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网络传播发展的大背景下,讨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学科设置、教育理念中的问题,落脚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和市场需求不匹配[3][4][5]。本文无意于罗列此前学界的一些声音,而是基于目前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尝试阐发一种新的趋势,即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社会学转向,它既是趋势,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解决路径,增强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科学”分量,推动教育研究的多视角和多元化。
一、寻径:西方新闻传播教育
国外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有欧洲或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等。与我国相反,英国先有传播学后有新闻学,英国高校对新闻系和传播系的区分较严格,培养目标不同:新闻学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而传播学研究传播效果,“传媒研究从来就是社会学家的事业”[6]。英国高校很少专门开设新闻传播院系,多从属于社会科学类、社会学院、人文艺术类等院系;专业设置秉持“统合主义”理念,强调学科交叉,如与人文、艺术、社会学等学科统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吸收传统优势学科的知识底蕴[7][8]。美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同步发展,学科界限不清晰,学界一般将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分为纯粹职业化教育模式和强调通识理论教育模式,前者观点是“最好的学习新闻与广告的方法是实践”,课程设置的目标是“确保操作与理论的合作关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后者认为“职业培训不足以构成一门科学;新闻学要想在研究型大学立足,必须将自身定位于社会科学”,在其课程设置中,新闻传播方面的课程只占1/4,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占3/4[9][10]。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第二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日本新闻传播教育是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承担了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主要以学理教育为主,与业界保持距离,学术研究应被置于教育目标首位。然而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对大众传媒的要求提高,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培养模式受到冲击。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日本首个培养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机构——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J-School)正式成立,以培养高度专业化职业化记者为目标,但在提高职业性教育的同时,保持社会科学知识储备,批判性思维培养等传统教育理念[10][11][12]。西方新闻传播教育有各种的特色,也不乏共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体素养教育;重视人文素质、社会科学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联系紧密,许多学校的新闻传播学设置在社会学院或社会学系下;教育模式与时俱进,根据时展和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13][14]。
二、辟源: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西方,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立,创立至今,涌现出涂尔干、韦伯、马克思、哈贝马斯、吉登斯等一批思想大家。社会学根本问题是“社会何以可能”,在这一问题引导下,衍生出:个体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等关系探究。社会学的视域广泛,从关注国家与社会、社会秩序的宏观结构主义视角,到关注家庭、社会制度、社会网络的中观组织和网络视角,再到微观的社会互动视角,而且微观社会互动的研究成为新趋势。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如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等传播结构理论,魔弹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均基于“传者—受众”的单向传播形式,近年来,新媒体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单向传播模式。从本质上来看,沟通即社会互动,自媒体上的社会互动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在场互动。互动频率和方式的变化,都要求新闻传播理论有新的视域和面向,而社会互动的研究正是社会学创立至今一以贯之,且理论成果显著的领域,运用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传播者的行为、运用社会网络理论阐述新型社交网络关系是新的趋势而且大有所为。
三、趋势与可能:汲取社会学营养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新闻生产的流程也发生很大变化,由“流程化”转向“一体化”,发展出“融合新闻”;受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影响,“受众”概念弱化,普通公民既是受者,也是传播者;媒体用户对媒介产品的阅读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快阅读,一方面却是对报道深度和广度的追求。以上因素引发了各类媒体在争夺用户上的竞争,更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闻传播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场所,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做出调整。过去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存在“技术至上主义”问题,通过单纯的媒介知识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视野狭隘,往往只关注技术,而忽视媒介与社会、使用媒介的人之间的关系,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改变教育理念的改革随之而来[2]。2013年,在对国内18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调查中,大多数院系都提及加强通识教育,跨专业、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一些学校还在学制上做出了尝试,如“2+2”模式,课题组形式[15]。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界对社会学重视是相辅相生的,以《国际新闻界》杂志为例,2010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涉及社会学主题的有10篇,2013年有15篇,2015年达到22篇,且涉及的范围变广,社会网络、社会互动、社会运动等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且不论新闻学专业最初下属于社会学,社会学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传播社会学从传媒与社会视角出发,分析传媒的社会功能,并探究传媒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互构关系;从微观上看,则包含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媒介组织等议题。新闻实践方面,新闻报道通过广为传播引导社会舆论,从社会学视角看,舆论是一种动态性社会意识,舆论形成后需要引导和社会控制和平衡;报道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也需要从社会学的“个体与社会”“社会秩序何以维持”等发问出发,进而改善。在方法上,实证主义传统从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开始,后经涂尔干、科尔曼等学者的发展,形成如今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分支,传播效果的众多研究都采用了量化研究方式,新闻传播中的精确新闻、策略传播广泛运用问卷调查;传播学奠基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中的观察法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调查方式,新闻传播教育中最常用的新闻采访也是访谈法的一部分;内容分析法是社会学文献研究法的量化方式,更是被新闻传播的学者广泛采用。社会学从诞生之初便被定义为一门“科学”,因此形成了较严密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目前中国社会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科学”,要求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素养结合,而新闻报道或是营销策划也要求从人的角度出发。此外,社会学强调批判性思维,无论是针对理论还是社会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对于处在瞬息万变的媒介社会的新闻传播学子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此,两类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契合的。总之,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学转向是一种趋势,同时新闻传播教育能从中受益,包含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深化、研究方法的完善,培养具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紧跟传媒市场和技术的变迁,培养行业内的急需人才。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爆炸”,使得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科学素养成为对全球市场下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普遍要求。而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学转向是这一要求下的趋势,社会学广阔的研究视野和丰富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可能,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目标,更增强了社会学知识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3(1):68.
[2]林溪声,温潇.理念、目标、对策: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新闻大学,2010(1):6.
[3]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21.
[4]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J].新闻大学,2009(1):24.
[5]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3(1):69-71.
[6]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5):38-40.
[7]张咏华.英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一瞥[J].新闻记者,2006(10):79.
[8]吴锋,张佳慧,夏鸿斌.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路径——基于十所顶尖新闻传播院系的调查研究[J].传媒,2016(3):49.
[9]刘海贵.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特色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51-52.
[10]董天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J].新闻与写作,2014(2):58.
[11]雷跃捷,高昊.从职场培养到学院专业教育——早稻田大学濑川至朗教授谈日本新闻传播教育转型[J].新闻记者,2014(10):16-18.
[12]谢小红.新媒体冲击下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变革[J].出版广角,2016(2):33.
[13]吴信训.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28-30.
[14]钟新,周树华.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核心问题——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06(4):5-6.
篇7
【关键词】公关;新闻策划;新闻制造;新闻炒作;公关新闻
“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译自英语的“public relation”。在公关学中,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在现代社会,搞好公共关系很重要。有西方学者总结,判断一个国家发达与否有三大标志,其中以公关能力为代表的经营管理效能就是其中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公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一种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公关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公关的雏形,要追溯到古代。就我国而言,从商周时期开始,统治者就十分重视调整、巩固各种重要的关系。同样,在古代的西方国家,先民们也十分重视建立各种关系,探索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方式,如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民要定期参加“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城邦的重大事件。
伴随着16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也经历了由“身份到契约”根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1690年,哈里斯创办了《国内外公共事件》,这标志着北美殖民地报刊业的兴起,公关关系开始在美国萌芽。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公关诞生于美国。这一时期,美国大的垄断企业胡作非为,遭到工人阶级和社会公众的抵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公众利益的存在以及企业与公众搞好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公共关系事业由此而迅速兴起。享有“公关之父”之称的艾维·李是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公关与新闻传播的交叉互动——新闻传播策划
公关事业同时带动了另外一种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新闻传播事业。从理论上讲,新闻、公关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有各自规定性,但在实践中却又联系紧密。
从传播行为角度来看,公关与新闻传播等不同的传播行为交叉产生了某些新的传播行为,董天策先生称之为“传播交叉”。这一行为主要包括“炒作”和“策划”,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制造新闻”和“媒体策划”。近年来,“炒作”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其实,炒作就是一种夸大新闻事件的手段,通过反复宣传给公众传递信息。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新闻制造。那么,新闻真的可以被“制造”出来吗?对于新闻界来说,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公关做到了。
越来越多的公关人员开始将“制造新闻”作为一种“出奇制胜的奇招”。当然,这里说的“制造新闻”其实也就是“新闻策划”。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共关系学教材上是怎么对新闻策划定义的:新闻策划,也叫“制造新闻”,是指组织为吸引新闻媒介报道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
那么,新闻是如何通过公关策划而达到好的效果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天,在联合碳化钙公司刚刚竣工大楼的一间房子里,发现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鸽子。公关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灵机一动。他们关好窗户,不让鸽子飞出去,然后通知了动物保护协会。随着动物保护协会人员赶来,大批新闻界人士也被惊动了。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许多美国人民的关注。公司首脑也借机频频亮相,纽约联合碳化钙公司也因“鸽子事件”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
这本是一件小事,可是通过相应的公关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介的传播与扩散功能,成功的将新闻“放大”,制造了轰动效应。这是一起成功的新闻策划事件,用威尔伯·施拉姆的话讲,它“主要是制造来供媒介作报道的事件”。
三、公关新闻的兴起与个性化
“公关新闻”是我国公关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它不是新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直接将“公关新闻”等同于新闻,这是不对的。需要强调的是,“公关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而存在,是有前提和条件的,即真实合理和具备新闻价值。所谓真实就是事件必须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所谓合理必须是符合自身组织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再来谈一下新闻价值,就是说这个新闻事件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而不能仅仅是没有价值可言的单纯事件。既要符合客观真实性又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是公关新闻。
公关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它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公关是为一定的组织或企业做宣传的,相应的就具备了一定的功利性质。第二,它具备巧妙地传播策略。像我们上面有提到,公关是有策划的,讲求策略。第三,它具有客观的信息形式,即在形式上是完全真实客观的。
现代公关仍处于发展之中,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关事业将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克非. 公共关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西奥多·格拉瑟.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
篇8
【论文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如“广告新闻”、“制造新闻”等。这些现象直接促进了另一种事业的发展——公共关系事业。现代公关事业与新闻传播事业联系紧密,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现代公关事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忘自身优势,兼具发展与个性化。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关事业将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越来越大影响。
“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译自英语的“public relation”。在公关学中,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在现代社会,搞好公共关系很重要。有西方学者总结,判断一个国家发达与否有三大标志,其中以公关能力为代表的经营管理效能就是其中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公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一种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公关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公关的雏形,要追溯到古代。就我国而言,从商周时期开始,统治者就十分重视调整、巩固各种重要的关系。同样,在古代的西方国家,先民们也十分重视建立各种关系,探索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方式,如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民要定期参加“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城邦的重大事件。
伴随着16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也经历了由“身份到契约”根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1690年,哈里斯创办了《国内外公共事件》,这标志着北美殖民地报刊业的兴起,公关关系开始在美国萌芽。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公关诞生于美国。这一时期,美国大的垄断企业胡作非为,遭到工人阶级和社会公众的抵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公众利益的存在以及企业与公众搞好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公共关系事业由此而迅速兴起。享有“公关之父”之称的艾维·李是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公关与新闻传播的交叉互动——新闻传播策划
公关事业同时带动了另外一种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新闻传播事业。从理论上讲,新闻、公关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有各自规定性,但在实践中却又联系紧密。
从传播行为角度来看,公关与新闻传播等不同的传播行为交叉产生了某些新的传播行为,董天策先生称之为“传播交叉”。这一行为主要包括“炒作”和“策划”,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制造新闻”和“媒体策划”。近年来,“炒作”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其实,炒作就是一种夸大新闻事件的手段,通过反复宣传给公众传递信息。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新闻制造。那么,新闻真的可以被“制造”出来吗?对于新闻界来说,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公关做到了。
越来越多的公关人员开始将“制造新闻”作为一种“出奇制胜的奇招”。当然,这里说的“制造新闻”其实也就是“新闻策划”。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共关系学教材上是怎么对新闻策划定义的:新闻策划,也叫“制造新闻”,是指组织为吸引新闻媒介报道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
那么,新闻是如何通过公关策划而达到好的效果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天,在联合碳化钙公司刚刚竣工大楼的一间房子里,发现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鸽子。公关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灵机一动。他们关好窗户,不让鸽子飞出去,然后通知了动物保护协会。随着动物保护协会人员赶来,大批新闻界人士也被惊动了。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许多美国人民的关注。公司首脑也借机频频亮相,纽约联合碳化钙公司也因“鸽子事件”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
这本是一件小事,可是通过相应的公关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介的传播与扩散功能,成功的将新闻“放大”,制造了轰动效应。这是一起成功的新闻策划事件,用威尔伯·施拉姆的话讲,它“主要是制造来供媒介作报道的事件”。
三、公关新闻的兴起与个性化
“公关新闻”是我国公关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它不是新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直接将“公关新闻”等同于新闻,这是不对的。需要强调的是,“公关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而存在,是有前提和条件的,即真实合理和具备新闻价值。所谓真实就是事件必须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所谓合理必须是符合自身组织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再来谈一下新闻价值,就是说这个新闻事件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而不能仅仅是没有价值可言的单纯事件。既要符合客观真实性又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是公关新闻。
公关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它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公关是为一定的组织或企业做宣传的,相应的就具备了一定的功利性质。第二,它具备巧妙地传播策略。像我们上面有提到,公关是有策划的,讲求策略。第三,它具有客观的信息形式,即在形式上是完全真实客观的。
现代公关仍处于发展之中,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关事业将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克非. 公共关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西奥多·格拉瑟.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
篇9
关键词 科技传播;新闻传播;评价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2-03
科技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有其鲜明特色,较其他类型新闻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本文拟基于现有研究基础,辨析科技新闻内涵以及科技新闻传播和科技传播的关系,并尝试从科技传播角度提出科技新闻传播的评价维度。
1 科技新闻定义与分类
鉴于科技在经济社会中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特性,对科技新闻难以全面概括,定义较为困难,学界就科技新闻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一些学者尝试对科技新闻进行定义:
辜晓进认为“科技新闻是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及其人类相互关系中新鲜事实的报道”[1]。
孙宝寅认为“科技新闻是关于科技发明和自然奥秘的最新报道”[2]。
刘建明认为“科技新闻是指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报道,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的、具有认识价值的事实”[3]。
程道才认为“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4]。
彭祝斌认为“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
郭姜宁认为“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特色的科技事实的报道”[6]。
上述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二是时效上要求新,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就应算为科技新闻,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7]。应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
笔者认为,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8]。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批评类科技新闻(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等六类[9]。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因不属自然事件,难以归类。其实,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
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如2004年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如《华盛顿邮报》2014年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10]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2 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传播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科技传播作为科技知识扩散的方式,对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传播在学界受到高度关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科技新闻一样,学界对于科技传播也是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孙宝寅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2]。翟杰全认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1]即为科技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在科技传播研究中,一般有“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两种表述。由于“在科学传播的语境下,科学被认为包括了纯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技术、医学及相关领域”[12],实际研究中,此两种表述一般不加区分。
就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的关系而言,各种研究对其并不明确。从修辞上来说,不能确定“科技新闻传播”属于“科技传播”,就像“成人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而“工商行政管理”却与“工商管理”没有关系。从学术上来说,很多学者在对科技传播研究中没有涉及科技新闻传播。
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13]。
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14]。
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15]。
分析上述分类,总体而言,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
学(技)术交流,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技)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都可归于此类。
科技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那也颇为勉强。
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13]。
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等)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16]。因此,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
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17]。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13]。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18]。尽管如此,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
窠臼。
结合前文所述,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吸引人们关注科技,讲述了科技事实,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因此,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有共性也存差异。共性在于传播对象均为全体社会成员,都无明确的传播内容要求和效果评价标准,传播形式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传播内容都具有“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差异在于,前者目的明确,不讲求时效,重复性、长期性特征突出,更多强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和素质的提高;后者时效性强,属一次性消费,目的是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知识的专业性依次降低,受众的范围依次扩大,社会的参与度依次提高,传播的社会性依次增强。广泛性多意味着基础性。科技新闻传播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科技传播活动,对其他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起着基础作用。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传播活动活跃的地方,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的地方,科技传播活动的水平亦高,效果显著。因此,实现科技新闻的高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因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19]。因此,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20]。
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拟人化实时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满足公众的需要。
三是传播规模。科技新闻的受众不仅限于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科技新闻如果总体上达不到较大的规模,即使传播的效率和效力再好,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对重大事件不能集中资源,形成足够密度的报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新闻实现高效传播需要自身上规模、成气候。如国内媒体对神舟飞船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组合式密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范例。
四是科技新闻价值。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让公众知道科技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除了科技自身产生的新闻事件外,还需扩展到其他新闻事件背后的科技内涵。这些科技新闻内容通过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呈现,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充分实现其新闻价值。
五是科技传播价值。科技新闻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传播价值。通过新闻工作者高超的“翻译”和“解释”技巧,把新闻中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平民化”、通俗化,更好地传播给公众。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引导全社会对科技成就、科技知识、科技政策、科技人物等进行关注,对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发挥有益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拓展民生视角的科技报道,更加关注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更多融入道德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彰显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人类的科技伦理,并成为一切科技活动价值指向[21],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辜晓进.现代科技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126.
[4]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彭祝斌.科技新闻传播效益论[J].求索,2004(4):30-32.
[6]郭姜宁.试论科技新闻的基本概念[J].甘肃科技,2008,3(5):69-70.
[7]刘建明.论科技新闻的特征[J].新闻爱好者,1996(5):13-15.
[8]胡钰.科技新闻传播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赵炎龙.谈谈科技新闻的分类[J].甘肃科技纵横,2003(3):103-104.
[10]马航失联事件暴露航空科技漏洞:仍使用70年代技术.凤凰网,http:///travel/news/airline/detail_2014_04/04/35469233_0.shtml.
[11]翟杰全.论科技传播[N].光明日报,1998-9-4(5).
[12]T.W.伯恩斯.D.J.奥康纳.S.M.斯托克迈耶,李曦译.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13]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J].科学中国人,2004(1):10-11.
[14]翟杰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三大方向与三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8(8):68-71.
[15]凌小萍,谢慎兰.科技传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8(1):85-89.
[16]郑保章,杨理光.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及管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5):142-146.
[17]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15-20.
[18]徐孝枫,李云娣.以受众为核心提高科技公共传播效力[J].活力,2010(1):152.
[19]叶晓滨.纽约时报的科技报道评析[J].新闻知识,2009(1):49.
篇10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播路径的复杂性
依据网络虚假新闻传播路径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其一是原发性虚假新闻,即由网络主体(包括网络媒体和网民个人)自己采写和的虚假新闻。其二是继发性虚假新闻,即网络主体转载自传统媒体的虚假新闻。从原生性网络虚假新闻来说,网络活动主体(网民)和网站数量众多,为网络虚假新闻的增多创造了条件。从继发性网络虚假新闻来说,目前众多的媒体构成了庞大的新闻产品制作集群。而网络和传统媒体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网络自身自由和开放的特性常使网络成为谣言、虚假消息的发源地;二是首发于传统媒体的虚假新闻极易被网络转载,网络媒介以二次传播者的身份参与到虚假新闻的传播和衍生过程中,这些因素导致了网络虚假新闻的“井喷”。
2.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在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一个信息交换平台。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可利用同一渠道进行“传”“受”活动,实现理论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之间就虚假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呈现出广泛的交互性。
3.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以假新闻“英皇高层证实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为例,这则虚假新闻是《现代快报》记者根据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的,时间为2007年12月9日。为了增加可信度,记者还在新闻标题中添加了“英皇高层证实”字样。该新闻一经便迅速被网络媒介广泛转载,各种新闻网站、论坛、个人博客、播客等转载的链接达5万多条。更有网民依据文字新闻剪辑洪金宝相关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视频新闻传到“爆米花”、“土豆”等视频网站,同时,QQ群消息、MSN在线消息、邮件新闻订阅等传播方式几乎瞬间将这一虚假消息传递到了每一个网络终端。据笔者统计,在网站上存在的这条虚假新闻的传播形式几乎涉及了网络技术能够达到的所有范围,包括以QQ、MSN、POPO等即时通讯工具、博客、播客、门户网站、论坛以及邮件订阅系统等,它们集合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网络传播等传播形式。
4.传受关系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在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活动中,网络活动主体即网民的身份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原本作为被动个体的网民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为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制作和散布虚假消息提供了可能。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模式分析
依循网络虚假新闻在新闻来源、传播形式、传受关系、传播过程以及传播效果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结合互动传播模式理论,笔者构建了一个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模式,并试图通过这个模式将网络假新闻的各种特征揭示出来。见下图:
M为信息交流平台。虚假新闻信息都汇集在该平台上,通过网络不同的传播技术和方式到达不同的网民。
C1~C4为不同的网民,它具有双重身份,既可能作为虚假新闻的传播者也可能是接受者。
空心箭头代表网民作为传播者到网络信息交换平台上的虚假新闻信息流。
虚线箭头指网民在接受到虚假新闻信息后的意见反馈流,网民之间虚假新闻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一方面是受传者通过M平台接受虚假新闻信息,一方面又把自己的认识、评论等意见反馈到M平台上。经由M达到不同的网民。
实线箭头代表网民作为接受者接受到的虚假新闻信息和意见反馈流,包括空心箭头和虚线箭头所包含的内容。
不同的网民不论是作为虚假新闻的传播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它的传播行为和参与虚假新闻传播的频率和程度都受着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诸如价值观、网络规范因素、大众信息等,呈现整体性。
网络虚假新闻防治
1.从网络虚假新闻的源头入手
网络虚假新闻的防治首先要关注新闻的源头,一方面,网民要认真而负责地对待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制造和谣言以及虚假消息,不盲信网络上流传的轰动性消息,要勤于求证和思考,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另一方面,要提升网络编辑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做好“把关人”。譬如转载新闻要认真核实新闻来源,严禁超范围转载新闻;不登载道听途说的新闻,不断章取义转载新闻,不恶意炒作新闻等。
2.从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环境入手
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滞后、责任追究与执行的不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一些已经证实了的虚假新闻,如果一些网站仍然以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泰然处之,不予更改,甚至继续传播的话,就要有相应的措施来惩处。
3.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过程入手
- 上一篇: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
- 下一篇:创新意识不强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