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抗生素;水产养殖;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82
抗生素在水a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促生长、预防疾病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抗生素的应用也带来了诸多日益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1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优势
具体而言,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治疾病。致病性细菌、真菌通过直接途径或间接途径引起水生动物各类疾病,而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或杀灭这些致病生物,抑制水产养殖中的致病性弧菌,抑制某些真菌感染,有效的控制许多暴发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促进生长。服用抗生素后水生动物的肠道状况也会得到大幅改善,某些抗生素可以减少肠道微生物的产氨量,促进消化吸收,使其吸收更多营养物质,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节约养分。抗生素应用合理,可以减少水生动物对某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等,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以下问题:抗药性问题。大量研究报道证明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剂量不合理会导致某些菌群发生突变,使其成为抗性菌,而在一定条件下抗性菌又会向其它敏感细菌传递抗性因子,一些不耐抗菌素的致病菌也会变成耐性菌,最终的结果就是抗生素失去其本来的作用。抗药性不仅会增加水产养殖中的用药量,而且药效也越来越差;水产品的残留。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后水生动物机体会吸收药物,尽管多数会被排出体外,但是每次均会残留少数,多次应用会蓄积于水生动物体内,即使水产品经过加热也无法消除这些影响,导致人们食用残留抗生素的水产品后引起人体的耐药性;影响微生态平衡。水生动物生存于水环境中,水中包含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比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水生动物肠道内也包含有益微生物,比如乳酸杆菌、部分弧线菌等,这些有益微生物维持了水环境中及水生物的代谢平衡。但是抗生素的应用不仅会杀灭有害细菌,还会杀死这些有益微生物,从而直接影响到微生态平衡;抑制免疫系统。抗生素会对吞噬细胞的功能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是其对微生物的趋号、摄取及杀灭功能。
3 提高水产养殖中抗生素应用合理性的措施
3.1 提高抗生素应用的规范性
水产养殖过程中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遵循“能少用则少用抗生素”的原则,尽量使用绿色生物药物进行防治。即使必须应用抗生素也要注意合理控制使用剂量,根据养殖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不可过大,过大会导致水生物体内药物残留过高,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剂量过小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导致出现二次感染,并对微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因此要合理选择适宜的剂量。此外,还要避免一见效就马上停药的做法,每种抗生素都有规定的疗程,如不按规定疗程立即停药,则可能引起病情反复。
3.2 强调水生动物自身的免疫功能
水产养殖中药物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药物在疾病的防治中都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因素,水生动物本身的免疫功能及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重视水生动物自身的免疫功能,只有保证水生动物自身免疫系统没有受到影响,药物才能将最佳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水生动物疾病流行期间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刺激剂,以提高动物的免疫防御机能。
3.3 严格遵守休药期
所有水产用兽药进入动物体内后,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但是药物种类不同,使用药物时的环境水温不同,水产动物的种类不同,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所需的时间长短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种水产用兽药都要设定相应的休药期,如水生养殖动物的休药期未结束,严禁起捕上市,以避免水生动物体内药物残留浓度过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身体健康。此外,控制药物残留不仅要从源头上严格规范抗生素的应用,还可以通过正确选择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来控制药物残留。规范、准确的药物检测不仅可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而且还可以指导药物的停用时间。
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91
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面临的困难
1.1 水产养殖户的科技意识不够和养殖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由于水产养殖户的学历不高,他们的科技意识薄弱,养殖专业知识不足。这些不足导致他们学习能力低,让他们对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
1.2 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问题
当通过技术的推广让养殖户意识到水产养殖技术带给他们巨大的效益之后,养殖户还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该怎么学习和使用这项技术?按照以往的惯例,养殖户们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通常是请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根据他们提供的办法来实施解决,具体到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这种办法为什么有效则很少去关注。
1.3 示范园区的建设和销售问题
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宣传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让水产养殖户看到努力的成果、实际的效益,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新技术的热情,但是目前的示范园区的建设不足,推广有限,导致它所应起到的带动作用成效甚微,社会效应发挥严重缩水。
2 水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的策略
2.1 加强对养殖户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指导
如上文分析,水产养殖户的科技意识不够,专业知识的不足是影响技术推广的障碍,那么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实际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水产养殖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与政府对养殖技术方面的投入存在关系。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关系民生,因此,由政府进行主导,委托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培训可行性和可信度会更好。
2.2 积极建立和推广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做好水产养殖示范工作
在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建立示范园区,并且定期的对外开放,做好养殖示范区项目的支持和推广工作,最大限度的做好将养殖科技送到家这样一个利民惠民的工程,辅助科技下乡政策、措施的实行。将园区的成功经验向周围进行传播,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养殖户到园区进行参观和咨询,增加他们向园区学习的途径。让养殖户真正的学习到示范园区的技术,看到实实在在的产量提高和经济效益,是提高周边的水产养殖户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
2.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水产养殖户的销售顾虑
如果通过养殖技术的推广,养殖户的水产养殖的产量提升了,但是销售却遇到了困难形成滞销,那么,他们是绝对无法安心的使用新技术的,毕竟产品只有卖出去才能解决前期的投入,才能对以后的投资更有信心。所以,从根源上解决养殖户的销售问题,拓宽他们的销售渠道,销售产量提高了,提高生产的热情也会更加高涨的,水产养殖技术的使用估计不用太多的推广他们就会主动的找寻和改进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养殖户的销售渠道更加广泛,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水产养殖的同时对这些新的销售渠道也一并讲授和指导,解决水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应该比单纯的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更加有效的。
3 小结
水产养殖技术的提升是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但是只有真正的获得水产养殖户们的认可和实施,它所创造的价值才能被真正的体现和实践。所以,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中,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切实的解决面临的问题,对以往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让广大养殖户进行学习和培训,进而提高养殖户的学习热情和激情,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才能让水产养殖技术获得更好的推广,让水产养殖产业走上规范化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22
1我国水域环境的现状
我国淡水湖分布以五大湖为主,除去人迹罕至的原始湖泊地区,其他的淡水湖营养化经测量都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标准,尤其是处于城市地带的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富营养化中存在的较多化学物质多为氮和磷,可见人类的不自觉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性较大。另外,近些年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为了尽力跟进水产养殖的高度集约型发展,不断地加大养殖量和水产量,通过投放大量的水产饲料,不断地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水产养殖的速度规模和自身利益。
2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1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也不能达到效果,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2.2对水体底质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偏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久而久之,水体底部的有机质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2.3水域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但是人们忽略了水产养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稻田、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改变了水质,还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
3制定相关的治理措施
3.1科学规水产养殖的面积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的方式大多采取密集型,现如今发展迅速,规模也逐渐扩大,一些水产养殖已经开始走向高度密集的发展趋势。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饲料来生长的生物未必会将所有投放的饲料吸收,未被吸收的饲料沉入水底,长期积累形成废料。水体自身存在修复净化功能,但如果日积月累,再加上养殖的高密度性,水体已经无法完成自身的修复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已迫在眉睫。所以,相关部门在对水产养殖面积规划时,要合理考虑水体的修复功能和负载功能,以及水体可容纳的最大养殖限度,不要为了利益而盲目破坏环境。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投饵式养殖和无饵式养殖。但两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都较大,不建议采用。现如今,我国的科技生产能力也日渐提高,对于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生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既可以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又可以保护水域,缩小污染源,并且还具有投资小、没有二次污染的优点。所以,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生态环境的污染扼杀在源头。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欠缺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引起了水域污染,导致水产资源问题一直不难解决。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法律专业知识普及,及时传授各种先进技术,使之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力。普及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严谨性,从而使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从根源解决水域污染问题,使水产养殖和水域环境能互相协调发展。
3.3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以及对富营养化的管理
虽然水产养殖的利益在逐步加大,但是其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扩大。有关部门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只有保证水域不受污染,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水产养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同时,有关水产养殖部门也要根据法律条例制定相应政策,在保证不污染水域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对水产养殖的经济发展。例如,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各个地区水产养殖的资格证、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监察等,来充分实施严格的水产监督措施。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是目前的最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响应,根据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4结语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对于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从业人员,从根源保证水域不被污染。要注重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水域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利益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段学华,何立红,李春燕.水产养殖对水质影响及防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0,(04).
[2]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篇4
【关键词】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铜仁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条件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又能推动铜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污染、水产养殖方式落后以及水生态的破坏问题严重阻碍了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进程,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铜仁市气候宜人,日照条件充足,空气清新,水质资源良好,加上境内的鱼类数量种类繁多,成为铜仁市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巨大潜力。铜仁市渔业资源非常丰富,适宜水产养殖的面积达到60多万亩。2014年,铜仁市建成了大闸蟹和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达到了5800多亩,并建成14个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大闸蟹养殖基地,9家大闸蟹养殖企业注册成功,还建立了8个专业养殖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带动100余户养殖户的发展。铜仁市境内达到规模化的鲟鱼场总计有7家,这些渔场每年共人工繁殖2000多万尾鲟鱼苗,比2013年增加750万尾,2014年生产商品鲟鱼1800吨,比2013年增加将近660吨,并且石蛙、泥鳅等特色养殖在铜仁也逐渐形成规模。这些都为铜仁市的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优势。
二、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铜仁市坚持把特种水产养殖发展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高效产业发展的目标,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水产养殖业的政策扶植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推行渔业科技的创新,并积极地倡导生态以及健康养殖模式,促使铜仁市的水产养殖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在水产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违规作业给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锦江河是铜仁人民的“母亲河”,水体资源良好,鱼类众多,贵州省首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就在锦江河流域范围内,以此为契机,相继在铜仁市十个区县陆续建立起来八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铜仁及锦江河的水域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和力的保障。但是由于人们利益熏心,通常会非法使用自制电鱼机、“鱼雷”(大炮竹)等工具在锦江河上进行掠夺式捕鱼,渔政管理部门多次采取行动禁止,但是仍然没有起到成效,直接威胁着铜仁市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粗放型的水产养殖阻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铜仁市河流的过度的捕捞造成铜仁市的天然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水产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是在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水产养殖思维的影响,在水产养殖方面缺少如养殖水域规划等科学合理的规划,养殖户的数量过多,所占水域的面积和占水域总面积的比例较大,养殖的种类比较单一,同种物种对水源资源争夺的比较厉害,导致河流的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环境也不断的恶化。因此,为了促使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粗放型的水产养殖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其次,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一般都是农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整体的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这也决定了铜仁水产养殖无法朝着集约型养殖方向发展。最后,水产品的深加工是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铜仁市对水产品的深加工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深加工的技术以及设备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也造成在水产品的加工方面只能以村加工为主,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大规模高精尖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三)水污染日益严重影响铜仁市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随着养殖水域水产养殖的密度与种类的不断扩大,也给水体的资源带来巨大的危害。水产养殖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造成人们相继仿效,水产养殖户越来越多,造成水体生态失衡,产生各种病害。水产养殖户为了预防养殖水产品的病害不断增加化学药物的使用量,这不仅造成水产品体内积累大量的药物残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更使过多的化学药物残留在水体中,加大环境的污染。另外,还由于部分养殖户的不规范养殖,给水产品投放过量的食物以及添加剂,也造成水体的不断恶化;其次,铜仁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结构为主,这些工业尤其是铜仁的矿产工业的废水不断排如江河流域内,造成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同时,铜仁市的生活污水的无处理排放也造成了水体的污染。这些都给铜仁市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如何做好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工作
(一)铜仁市要不断完善水产养殖业的政策
首先,完善水产养殖的管理机制。大力强化和完善水产养殖证制度,并明确养殖户的责任与义务,健全水产种苗的检验检疫制度以及水产种苗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加大对水生动物的监控力度,减少和预防水生动物的疾病产生,完善养殖户对水生动物的用药制度。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水域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加强对违规作业的治理机制,杜绝和减少违规作业的情况出现;其次,要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重点对特色产业以及高效产业的扶植力度。比如说:大闸蟹、鲟鱼等养殖产业。大力发展生产经营的合作社以及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从而通过它们带动更多有人加入水产养殖业,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建立特色品牌,并加大对深加工产业的投资力度促使深加工产业朝着规模化发展。支持水产养殖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支持水产优良品养殖以及水产品养殖池塘的改造朝着简单化、实用化、科学化发展。加强对养殖业基础设施以及服务体系的改建,促使水产养殖业朝着科学化、合理化发展;最后,完善银行贷款的制度,银行加大对特色水产养殖业的投放力度,尤其是小额贷款的投放力度。简化银行贷款的相关手续,给水产养殖户提供便利,促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指导为依托
铜仁优良的环境和水域资源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首先合理科学的规划资源,从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水体资源实际的容量,科学的控制水产养殖户的数量和养殖面积,及明确适宜的水产养殖种类,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实现水产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对铜仁市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有利于铜仁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能促使工业产业不断优化,促进铜仁的生态达到平衡,进而使重工业企业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再次,对水产养殖户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促使养殖户改变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并能科学合理的养殖水生动物,进而减少化学药物和养殖废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提高包括养殖户在内的大众的环保意识,减少了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最后,对水产养殖业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以及规范的管理,减少无节制的对水产养殖业的开发问题,从而确保铜仁市的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铜仁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是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铜仁市要不断的推行规模化的健康养殖,不断推广良种化养殖的技术,充分的考虑到水域环境的承受能力,做到科学化养殖,进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促使生态的平衡发展,生态的发展又能促进铜仁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卫卫,江敏.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S1).
篇5
一、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特点
1、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多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植被破坏、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威胁。水产养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近年来出现的病害种类越来越多,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大量出现,病害防治的难度和成本都在不断加大。
2、水产养殖病害爆发频率高
全国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了水质下降,一些工业企业对水域的污染使得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频率大大提高。以往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高峰期一般在春夏交替之时或夏秋两个季节,但是现在几乎全年都会爆发病害,病害爆发的频率大大提高。
3、水产养殖病害波及范围广
目前全国水产养殖规模巨大,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养殖聚集地,大量的养殖地相互联系。病害一旦在某一地区爆发,很容易通过水质相互传染,造成大范围的病害发生,给水产品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
4、水产养殖病害易交叉感染
水产养殖通常是在同一水域中养殖多个品种,病害发生时不同物种之间会发生交叉感染,产生了一些新的病害种类,对这些病害种类往往缺乏防治经验,无法进行及时的治疗。
5、水产养殖病害耐药性强对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一般都是使用药物,在出现病害时,为了保证防治效果,逐渐加大药剂用量,病害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耐药性。再出现同样的病害时,药剂用量更大,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差,导致病害防治出现困难。同时大量使用药剂也使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能保障[1]。
二、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特点,在进行病害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合理规范用药,保护水域环境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一下几种防治措施:
1、定期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清理消毒
池塘是养殖水产品的主要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池塘底部会堆积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是细菌和病毒栖息的良好场所,因此养殖人员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清理时,要将池塘中的淤泥保留一部分并进行一段时间的暴晒或冰冻,以杀死淤泥中存在的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另外,养殖人员要寻找安全环保的药剂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目前中草药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消毒效果良好并对水产品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2]。
2、水产苗种投放前做好消毒检疫工作
水产养殖者购进的苗种并不能保证都是安全的,有的可能带有某种病菌,假如不经消毒检疫就进行投放,将会把病菌带入整个养殖环境中,一旦扩散传染将造成大规模的病害爆发,可能会导致大量养殖物种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水产养殖者在投放苗种之前一定要做好苗种的消毒检疫工作。检疫工作可以通过相关检疫部门的协助完成,检疫部门要加强检疫设备和技术投入,提高检疫的质量。苗种消毒工作可以采取药浴的方式,将苗种在消毒容易中浸泡,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3]。
3、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并科学喂食
水产养殖饲料的选择对病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在选择饲料时,要避免营养单一,选择营养全面、颗粒均匀的饲料,还可以添加诱食剂来吸引养殖物种摄食,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它们的免疫力以抵抗外界的病菌侵袭。另外,在喂食时要适量,避免喂食过饱,还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剂。总之,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重视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工作
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来说,预防的效果要大大好于治理,在预防阶段做好相关工作将会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因此,有关部门和养殖户都要重视病害的预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病害的监测,找出病害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特点,在病害发生之前及时进行预报使养殖户做好准备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研制或引进检测试剂以及病害疫苗,加强病害的预防。
三、结语
总之,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者和管理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针对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养殖环境的清洁安全和养殖物种的检疫预防,同时进行科学喂食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只有有效控制养殖病害,经济效益、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水产养殖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马霖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周海江,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70.
篇6
一、具备打造“水产强镇”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厚适宜。地处两省三县市结合部,平均海拔高度30米,水资源丰富,适宜水产养殖水域面积达3万多亩;交通便利、贸易交往频繁,水产品内外流通活跃。
(二)规模养殖渐成气候。近年来,本着宜农则农、宜渔则渔的方针,加大水产开发养殖力度,全镇水产养殖呈现出以栗树村、曾口村、肖家咀村、上升村、新堤村为主的万亩小龙虾野生寄养板块和以为中心的“一场五村”(曾口、上升、新堤、永兴垸、肖家咀)2万亩高产优质水产板块。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采取互换、租赁、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集并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全镇顺利流转土地9638亩,实现水产连片开发7390亩。
(三)养殖产量逐年攀升。四大家鱼、小龙虾、黄颡鱼和甲鱼等水产品种正逐年发展壮大。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8210亩,水产品产量10092吨,渔业产值9782万元,居全县第三位;2009年,水产养殖面积22510亩,水产品产量将达12475吨,预计渔业产值1.12亿元。
(四)水产市场日益活跃。年全镇居民消费水产品达0.2万吨左右,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50公斤。水产品在满足本镇居民消费的同时,主要销往湖南怀化、澧县和县内周边乡镇,市场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打造“水产强镇”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镇20143亩精养鱼池,普遍存在鱼池淤塞、池埂崩塌等问题,保水深度仅有1.5米左右,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同时,全镇70%的鱼池水电路不通,鱼池护坡率不到10%;“三机”(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配套率虽达100%,但发电机配套率不到15%;鱼鳖混养以及小龙虾野生寄养的防逃设施简陋。
(二)水产养殖投入不足。一方面,资金保障乏力。近年来,全镇共投入2000多万元开挖鱼池,大部分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渔农购买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资金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水产养殖技术支撑不够。全镇22510亩养殖水面,仅有水产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苗种繁育、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滞后于生产发展,养殖品种老化,产品的质量和整体档次偏低。
(三)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全。镇内虽然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品生产体系、科技支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大部分渔农还游离于组织之外,合作社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渔业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养殖户环境意识淡薄,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水产养殖自身污染,严重影响了渔业健康发展。合子垸村农户彭盛基,养殖小龙虾150亩。去年6月底,由于相邻的中稻田里打了除草剂,一场大雨过后,残留的除草剂顺着雨水流进了彭盛基的稻田,造成该农户8000斤小龙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万元。
三、打造“水产强镇”要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要增加发展投入,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大疏挖围湖排灌渠道、开挖中心沟渠、畅通鱼池连接道路、完善用电设施等建设投入,提高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养殖户采取联合出资等方式,改善池塘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二是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围绕水产养殖内部结构调整和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各级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加大水产养殖招商引资力度,以鲜明的特色、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投入。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支农信贷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向水产养殖发展。三是加大科技投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对养殖户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力度,提高农户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单位产出效益。同时,学习外地先进养殖技术,培养水产养殖能手,以点带片,提升全镇水产科技服务水平。
(二)要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发展水产养殖区模式。围绕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广“规模饲养、统一管理”的水产养殖区建设模式,实现“小规模、大群体”的辐射带动效应。重点发展周边水产养殖区,形成片带,逐步实现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养殖转变。二是优化养殖品种结构。重点加大名特优养殖品种的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虾稻连作、鱼鳖混养、网箱养鳝、“18821”模式、青鱼专养、桂花鱼专养等高产高效养殖,培植水产养殖示范户,做好相关技术推广服务,提高水产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促进水产养殖户增收。三是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扶持、发展合作社,引导养殖户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产品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对现有的特种水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四是拓宽水产品销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主动与渔场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养殖”,拓宽市场销路。充分利用各级农产品展销会,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全镇优质养殖品的知名度。坚持突出环境特色、品牌特色、绿色农产品特色,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积极申请注册品牌商标,创建水产名牌。
篇7
一、养殖现状
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6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0万亩(包括滩贝养殖),淡水养殖面积36万亩。水产养殖总产量2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1万吨(包括滩贝产量),淡水养殖产量18万吨。在海水养殖中,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为主养品种,其中中国对虾养殖面积8.5万亩,日本对虾养殖面积12.5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4.9万亩,对虾总产量19982吨。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养殖品种包括:牙鲆、大菱鲆、河豚等。在淡水养殖中,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全市水产养殖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从以上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市的水产养殖规模不可谓不大,水产品产量不可谓不高,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谓不突出。然而,面对这些成绩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去研究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所在。
二、存在问题
第一、养殖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纵观全市水产养殖结构状况,仍以传统的养殖品种占主导地位。海水以“三虾、三鱼、三蛤”为主,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河豚鱼、牙鲆、大菱鲆、青蛤、文蛤、杂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等。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虽然是很好的传统养殖品种,但由于受病害的影响,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不稳定。淡水传统养殖品种单产高,总产量大,但由于集中上市,又没有稳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内部市场消化,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经济效益差。区域优势品种效应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工厂化养殖在我市发展很快,也丰富了海水养殖品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水质环境问题、苗种问题、病害问题又成了工厂化养殖发展的三大发展“瓶颈”,制约了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缺乏产品质量意识,难以形成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目前,我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而池塘养殖大部分采取精养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养殖,放苗密度大,产量高,这样的养殖模式曾给养殖户带来过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污染加剧及苗种品质退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频发生,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要不断用药,如消毒剂、抗生素、杀虫剂等。有些养殖户为了治疗鱼病,甚至使用一些剧毒农药,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进而用药浓度就需不断加大,毒性也越来越大,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对人类健康将造成危害,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和我们所倡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相违背,并且在国际市场中药物残留也成了水产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第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受利益驱使和不当的宣传导向,有些地区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将大片的粮田改造成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使当地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后果。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几乎有水的地方就养上了鱼,造成水源严重短缺,养殖环境急剧恶化。养殖环境的污染除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等因素外,养殖本身也会造成水环境污染。成吨、成百吨、成万吨大量的饲料投入养殖水体中,而这些饲料只有20%左右被鱼虾转化利用,其余80%将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环境中,造成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随着池塘换水的进行,这些被污染的养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影响着人类赖于生存的大环境。水产养殖业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第四、优良品种匮乏,种质状况退化
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增效的关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优良品种可显著增加产量。而目前我市的状况是缺乏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养殖亲体或苗种依赖于捕捞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衰退或破坏。我市的人工选育和遗传育种的研究研究基本上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市水产养殖品种除极少数进行过系统选育和改良外,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都是未经选育的野生种,累代养殖出现了种质退化、杂合度降低、遗传力减弱、生长速度减缓、性成熟提前、品质降低、抗病力下降等问题。实践证明,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水产养殖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尽快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水产养殖动植物新品种,对于实现我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发展趋势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养殖结构将不断优化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当地传统品种,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如我市已经形成养殖规模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河豚、河蟹等,要把我们的传统优势品种做大、做强,在产品质量上、品牌宣传上加大力度。按照开发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区域规划和品种结构调整。沿海地区除了发展一般的浅海滩涂养殖外,还要适度发展工厂化养殖和深海养殖,拓展海水养殖的空间,山区水库要大力发展增殖渔业和观光渔业。倡导多种养殖模式并存,以往的高密度、高产量养殖模式,将向低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自然生态养殖方向发展。
二是要根据市场多变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市场为中心上来,紧紧围绕市场转。在引进和开发名特优新品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势品种,使之能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并有自己的市场。比如我市引进的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只要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考察、论证,在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上下大功夫,就能够不断为水产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情调,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时尚。每个家庭在旅游度假上的消费支出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我市旅游渔业资源丰富,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发展独具特色休闲渔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旅馆、餐饮等)的发展。观赏渔业作为休闲渔业的宠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家庭买个小鱼缸,养点金鱼、热带鱼,宾馆安置个鱼缸放点水草、珊瑚已越来越时兴,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观赏鱼养殖及其系列产品将大有可为。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后,将形成新的出口创汇品种。
第二、养殖品种不断优化,优质良种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产养殖育种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种的技术手段上,充分发挥经典的选择育种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大力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推动细胞工程育种育苗技术的成果转化,同时,注重其他育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形成多种技术并举、各有侧重的发展局面。
二是改变优良品种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选育的种类上,目前应特别注意抓好对虾、扇贝、大黄鱼、牙鲆等海水主养种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其它重要种类的选种育种研究。对国外已经引进的名特优种类,如大菱鲆、欧洲鳎等,要强调对其遗传多样性的跟踪检测。对新开发和待开发种类,如石斑鱼、半滑舌鳎等,首先应完成人工条件下的亲体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摆脱养殖生产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建设
建议由政府投入和企业配套为主,建设区域性的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基地,重点做好主要养殖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大中型水产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广泛地群众参与的优良品种选育体系。建议由权威领导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一个面向整个产业的水产养殖良种选育计划,按产业发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实施。合理地调配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把育种变为行业内专家和群众共同参与的行为。
第三、传统渔业将向现代渔业,数量渔业将向质量渔业不断转变
首先要大力推广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要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渔业主管部门要对龙头企业、渔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入世以后,水产品市场将更加开放,渔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以往那种只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的生产理念将被淘汰。从当今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看,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经常以卫生质量标准为由对我们的水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如2000年欧盟对我国冷冻虾检出氯霉素超标,从而全面封杀了我国养殖冷冻对虾对欧盟的出口,给我国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产养殖标准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区,又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养殖标准体系。二是要加快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为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证。三是依法实施水产养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并提高广大养殖户质量意识,使之能自觉地按照渔业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渔业执法部门要积极行动,切实抓好从“鱼苗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无公害”水产品。
第四、养殖标准化体系将不断完善
篇8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46
引言
当今的水产养殖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它的经营体系十分独特,在受到大家欢迎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其他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水产养殖已经成了养殖者发家致富的道路,使新鲜的水产养殖商品走进千家万户,也让这些水产蛋白质成为人们日常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对水产养殖及其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关键。
1 外源性污染
结合我国当今的水产养殖情况而言,在水产养殖领域,虽然我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在水产养殖环境方面却做得不足。结合其外源性污染分析水产养殖的环境,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遭受到外源性污染一般是氮以及磷中包含着大量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等,以不同的方式汇入到水产养殖中,在化解时消耗大量氧并且释放大量有害物质,使水质发生改变,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水产品死亡。此外,外源性污染中的工业废水及重金属污染等工业化学污染对水产品的污染更严重,可以直接导致水产品死亡。
2 内因性污染
2.1 投入品导致的污染
纫蛐晕廴静攀撬产养殖环境的主要因素,其体现在投入品对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入品主要包括环境改良剂以及水产饲料物品等,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养殖物的生长需要靠外界投入品进行维持,营养的最主要来源就是水产饲料;无机化肥与有机化肥的改良等,给水产养殖物供给一些生长必须的氮磷营养元素,促进其生长;但对于高密度的水产养殖的养殖类型来说,投放大量水产饲料和改良剂,反而导致水体内剩余投入品的大量残留,造成了水产养殖环境改变,使水产养殖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2.2 底部淤泥造成的污染
水产养殖物的生长和生命活动都是由水产养殖环境决定的,当今我国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水体环境底部的淤泥硬气水体环境污染相对来说较多。一般情况下,水产养殖物的生物遗体和碎屑物等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水体的底部物质主要来源。在水产养殖环境底部淤泥的溶解与释放过程中使淤泥增多,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及时的对水质进行更换,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来说,水产养殖的技术还远不及此项要求,水体内部的淤泥积累导致水体环境的污染现状,暂时还未能改变。
2.3 代谢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其代谢物对其环境也会存在一定的污染,这种污染十分普遍,主要包括养殖过程中投放到水体内的营养料被水产养殖物吸收和进行新陈代谢所排泄出来的地代谢物与粪便,这些代谢物会促进水体氮含量与磷含量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当食用一定的营养料后,水产养殖物会在特定的时间内将粪便与代谢物排放出来,其存在的形式主要有粪便形式、尿碱形式与氮磷形式等。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密集型的养殖产业,较其他养殖业而言,其代谢物会比较多,十分容易导致水产养殖的环境受到这些代谢物的污染。
3 控制对策
3.1 对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对于水产养殖的一些外源性污染,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治理。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大力度打击金属污染等,使其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得以减轻;对于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正确地看这一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并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对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3.2 科学合理地规划对水产养殖的区域
水产养殖的相关部门要提高其分析水产养殖及其水体的能力,准确地评估与评价其相关环境,并且结合对其进行考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对水产养殖的区域;要采取风险规避的一些措施,在各个水产养殖的区域开发可用的第二水源,进行备用。
3.3 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的水产养殖
要加大力度,发展区域循环的水产养殖来控制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情况。利用养殖水面的区域性,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例如水源池与养殖池等,形成具有循环性质的水产养殖体系;通过人工性质的湿地对水产养殖水进行净化,并且对其进行再次的循环与利用,以此来实现节约水资源与控制污染物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其外源性污染与内因性污染两个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都不容忽视,应该对其进行分析,采取具有高效性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治理,以改善水产养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双德.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4):203.
[2]李立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5):284.
[3]李飞.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15,
篇9
关键词: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养殖技术;传统水产品
在我国许多地区,水产品的养殖技术长期以来采用淡水养殖模式,遵循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模式只注重养殖规模和数量的大小,不注重水产品品种和质量。传统的人工养殖存在的缺陷极多,在传统养殖技术的制约下,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且成本极高,不能满足现今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生态养殖技术应运而生。生态养殖技术既可以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利用循环技术使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解决了传统养殖操作不便的问题。生态养殖利用机器设备等对水产品进行科学化地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双手,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促进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了水产品食用的安全性。
1生态养殖的概念
生态养殖是指人工模拟水产品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水产品养殖中将先进的科技运用其中,运用无公害的饲养方式将水产品出现病害的机率降低,提高水产品健康程度,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食品,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技术,提升了水产品市场的整体水平。
2传统水产品养殖存在的缺陷
2.1污染环境,造成浪费
传统的人工养殖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由于一些化学品排放导致水污染从而使水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而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废料排放再一次加重了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饮水安全。
2.2水产品病害时常发生
传统的人工养殖只注重数量与产量,忽略了水产品的质量,水产品病害时常发生,水产品养殖者为了提高收益选择过度用药,从而导致一些水产品由于用药不规范,发生药物残留等问题,进而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水产品行业的进步。
2.3养殖设备落后
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养殖业发展较晚,养殖业的集中化程度有待提高,绝大多数养殖户的养殖设备及工具都较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人类对水产品的要求。在传统的人工养殖中,水产品的生存空间有限且生存环境得不到保障,养殖池进排水困难,水产品长期生存在这种环境中,致使养殖业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4苗种选择落后
人工养殖选育良种较为困难,我国的青草鲢鳙等水产品的选择现在仍然为未改良的野生品,选育良种较为困难。由于一些水产品是野生种,无法适应养殖环境(密度、空间、营养等)的变化,易发生大规模的死亡。
2.5粗犷式养殖
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较多,我国水产品养殖饲料基本是以原料的方式投喂,原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水产品生态环境的好坏,这种粗犷养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6养殖空间有限
养殖空间较为有限,水产品养殖者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通常会采取密集养殖,由于物质等方面的原因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较小,食物链较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导致病害等极易发生。
3生态养殖技术要素
3.1环境的选择
在进行生态养殖时最好远离工业园,确保水质的安全,养殖水产品的水最好是经过水源鉴定的水,一定要符合国家规定,在对养殖池进行改造时,一定要彻底杀菌,将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完全清除,水池的进排水系统一定要完备。养殖池的生态环境要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养殖池内的水生植物要适度,避免因为水生植物过多而影响水产品的生长发育。
3.2苗种的选择
水产养殖中苗种的选择对养殖的后续效益和养殖的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要选择优良的苗种,摒弃近亲杂交的苗种,选择一些抗病性强、易存活的苗种。根据养殖环境,进行鱼菜共养,养殖菌类来保护养殖池的环境。
3.3饲料的选择
我国水产品饲料整体发展较为落后,饲料国外进口较多,我国的饲料处于短缺状态,要加大研发力度对饲料进行升级。饲料的质量决定了水产品的质量,我国对水产品饲料的研究较国外晚了40余年,对饲料的营养结构把握不够准确,饲料也会对水产品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要有科学合理的投喂方式,饲料的大小规格质量等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水产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3.4药物的选择
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的病害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养殖者在对其进行药物投放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要求投放量要适量,使用的药物要符合国家规定,选择药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对水产品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
4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4.1树立健康的养殖观念
养殖户要树立健康的水产品养殖观念,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为水产品提供优质优良的生活环境,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养殖者要选择优良的苗种,摒弃近亲杂交的苗种,选择一些抗病性强、易存活的苗种,同时利用生物工程等先进的方法对水产品的养殖池进行水体净化,确保水产品生活的环境绿色无污染。
4.2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
水产品生存的生态系统必须全面而科学,在水产品的生态系统中,水产品是其中的主角,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对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氧气含量、温度、植物及菌种的种类等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安排,构建一个内生的良性生态系统。
4.3严格控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产品的生长与繁殖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水产品更好地生长,要防止有害毒垃圾对水体进行污染,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选择药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对水产品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要利用共生原则,协同原则及混养原则等种植水草和菌类等植物来提高水产品的抗病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篇10
关键词:吉林地区;池塘;改造工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规范化的管理,吉林地区池塘的建设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将池塘的规范化改造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池塘的建设,对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的工程改造方式是非常关键的。
一、 池塘改造的意义
(一)可以提升养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养殖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生产设施简陋,资金投入不到位,都严重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池塘改造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改善池塘养殖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二)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养殖目标。池塘的改造工程,改变了传统的养殖业发展体系,改善了养殖的具体环境,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于扩大生产、增加产出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目前社会发展,对养殖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可以促进养殖模式的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进行池塘工程的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调整水产养殖产业的结构,也对于实现水产养殖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池塘改造工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池塘基础设施的建设
池塘养殖业的生产中,完善的设施建设是实现有效生产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产养殖行业也需要实现安全、健康和高效的生产,满足具体的社会需求,因此,首先要对池塘工程进行改造。根据具体的养殖环境、资金的投入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设计池塘工程的建设方案,考虑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对池塘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建设。
(二) 对池塘养殖环境进行修复,控制病害的产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外部的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大,特别是对水资源的需求比较大,但是现在的水资源破坏和污染比较严重,所以,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当前的水产养殖户,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池塘工程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池塘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另外,池塘的养殖环境也是养殖业病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给水产食品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池塘工程的改造中,要加强对相关的基础设施调控和完善,建立有效的水产养殖系统。
(三)对养殖系统的建设,控制富营养物质的排放。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富集营养物质,特别是氨氮物质的排放,以及耗氧量的增加,相关的数据统计是非常惊人的。研究表明,1吨的四大家鱼,排放的氨氮量为2.63kg,化学耗氧量达到了52.4kg,所以,照此计算,全国目前的池塘养殖业发展中,每年的氨排放量就达到了10.4万吨。所以,在进行池塘工程的改造和建设中,要考虑养殖产生的富营养物质的排放和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养殖产业的机械化建设。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吉林地区要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的强度和负担,就要加强养殖产业的机械化建设。这也是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保障,目前,进行水产养殖机械化建设的主要设备包括增氧机器、投饲设备、排灌设备和养殖水质的检测设备等。在进行池塘工程的改造过程中,要建设有效的养殖系统模式,根据具体的需要,配置合理的设备和养殖仪器,是提高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五) 要建立有效的养殖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整体还是比较低,发展规模比较小,所以,要实现水产养殖产业化的发展,就要对养殖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和发展。其中,发展中要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地区的特点,制定一套整体性的养殖管理体系,包括养殖业中的水质管理、养殖设备管理、养殖管理和用药的管理。有效的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促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