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制药产业;机遇与挑战;借鉴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印度制药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及启示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0日
一、印度制药产业发展概况
据印度药品部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印度制药产业产值大约为100,611亿卢比,是1980年1,500亿卢比的67.1倍。同时,药品作为印度出口的重要商品,其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印度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目前,印度生产的药品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既包括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市场高度规范的国家。药品出口额从1998~1999年度的6,256亿卢比增长至2008~2009年度的39,821亿卢比,2003~2008年印度药品出口额占当年印度出口总额的4.4%~5.2%不等。2007~2008年度印度出口的药品当中,基本药物和精细化学中间体占43%,草药占2%,剩下的55%为配方药。
印度制药企业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以及规模差别较大的特征。印度药品部普查数据显示,印度全国共有制药企业10,563家,大部分位于Maharashtra等五个邦。目前,印度的制药企业能够生产400多种原料药和60,000多种制剂,民族药也有1,000多种,其中60%的原料药和25%的制剂销往国际市场。
二、印度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伴随世界制药产业的演进,印度制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机遇主要体现在仿制药(包括生物技术仿制药)、生物制药和外包(包括合同制造、信息技术和研发外包)等方面。
(一)仿制药。全球仿制药市场对印度制药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2007~2008年美国的处方药市场规模达到400亿美元,欧洲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一些重磅炸弹药品专利陆续到期,仿制药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仿制药以其相对于原研药低得多的成本而发展潜力巨大。据估计,在全球不断增长的仿制药市场中,印度将会占有其中30%左右的份额。低生产成本使印度获得了对其他仿制药生产国的相对优势。对印度制药企业来说,其国际化水平较高,更容易获得大的海外市场份额,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仿制药市场份额。
印度制药产业在仿制药领域面临的另一个机遇在生物技术仿制药方面。IMS的数据显示,2004年生物技术药品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达到10%,销售总额为550亿美元。随着一些生物制药产品的专利陆续到期,生物技术仿制药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由于成本比生物制药成本低,生物技术仿制药越来越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在药品市场未被管制的国家,生物技术仿制药的销量增长迅猛。印度制药企业较早将生物技术仿制药销往被管制市场,且销量的增长超过预期。抓住机遇大力拓展仿制药市场将成为印度制药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
(二)生物制药。生物制药的发展得益于生物技术的兴起。生物药物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各国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有的还进行跨国研发合作。随着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生物制药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3~2004年,印度生物制药占印度总的生物技术市场的比例达到60%。目前,印度有2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5亿美元,虽然生物技术部门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增长速度很快,重点发展方向是开发和生产疫苗以及提供生物服务。印度大部分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采取了合同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方式。
全球范围内,跨国企业通过兼并小型和中等规模的生物技术企业快速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印度也不例外。为了促进国内生物技术市场的发展,印度政府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进行监管方面的改革、为研发服务提供税收优惠、建立生物技术园区以及特别经济区等。这些使得印度制药产业能够更好地抓住世界范围生物制药的发展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
(三)合同制造与合同研究。随着全球制药产业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合同制造与合同研究为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所接受。2004年世界范围内制药产业合同制造和研究服务的总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处方药的合同制造从262亿美元上升到439亿美元。最近几年,亚洲已经挑战了北美和欧洲在全球医药合同制造市场的传统地位,预计印度和中国将来能够占有活性药物成分和中间体外包市场份额的35%~40%。
印度药品制造企业将会从全球外包业务大发展的繁荣中获益。首先,随着一些销量最大的药品的专利到期,将会出现外包业务新;其次,印度新专利制度的实施增强了跨国企业对印度外包产业的信心,加上印度制药产业整体研发水平的提高,合同制造有望成为印度制药产业获得重大发展的又一个领域。
由于欧洲和美国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印度的合同制造业务将会获得显著增长,同时在印度国内,印度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也将越来越多,合作范围也会日益广泛,如进行合作研发(包括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合作生产和销售等。
三、印度制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印度制药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中间体生产相对薄弱。虽然印度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印度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律,生产中间体所需的大规模化学活动与印度现行的环境准则相抵触,因而其原料药生产厂家仍依赖从中国进口中间体生产制剂,目前印度超过一半的中间体需从中国进口。印度制药产业人士多次提出,增加印度国内中间体的生产有助于降低制剂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即便印度原料药行业不断地向政府请愿,但政府并未采取具体措施支持中间体的生产。
(二)专利与知识产权有待完善。印度新的产品专利制度是2001年WTO多哈回合谈判的结果,该协议要求对过程和产品均进行保护。随后,印度议会通过了《专利(修订)法》,引入产品专利制度。这一新的制度只保护1995年1月1日之后上市的产品,同时废除了1970年通过的仅仅对生产过程进行专利保护的法案。新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性药物的发展,促使印度本国制药企业加强研发,这给那些有实力进行研发的企业带来了长远利益。
即使实施了新专利制度,印度在知识产权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新专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专利授予问题,而印度将专利的定义缩小至只包括新化学实体。另外,印度的制药企业正在观望政府是否会按照国际规则管制强制许可。在世界其他地区,贸易条约允许根据国家紧急状态发出强制许可,但是在印度,只有当出现诸如涉及产品价格的合理性等因素时才会发出强制许可。印度政府这方面的有关政策需要更加清楚地加以界定。
(三)定价问题。印度政府1995年制定的价格控制规则(DPCO)规定了74种原料药及配方药的价格,这部分药占当时药品零售市场的40%左右。2002年出台的药品政策进一步将受到价格控制的药物数量减少到了25种。2006年末,一套新的DPCO被引入,这套规则包括两份主要报告,分别是关于药品价格和药品的可负担性两方面。根据印度新的国家医药政策,未来专利产品的价格将被政府控制,如何将减少药物价格控制的趋势保持下去,并从对价格的微观管理向价格监管转变,是摆在印度政府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此外,由于印度的药品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市场中药品的价格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只有美国市场上药品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印度政府非常重视药品的价格问题,强调价格控制以及保持药品的低价格。但如果过于强调保持药品的低价格,则会降低制药企业的投资意愿,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研发,进而导致制药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四)发展国内药品市场。相对于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而言,印度医药市场仍未得到充分发展。目前,印度GDP只有4.5%~5.0%用于卫生保健,是世界上卫生保健支出最低的20个国家之一。同时,印度存在着卫生保健支出不公的问题,最穷的20%民众的死亡率、营养不良是富人的两倍,花在每个穷人身上的支出仅为在每个富人身上支出的1/3。政府卫生保健支出的2/3没有被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而是用在了其他更高级的卫生保健方面。在印度,仅有15%的民众有某种形式的保险,而约有8亿民众没有任何形式的保险。
人口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将使印度国内制药市场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0%,但是印度国内药品市场的发展仍依赖于民众更加容易的获得药品。
四、对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的大国,彼此在许多方面存在相似和值得对方借鉴之处。通过对印度制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制药产业的实际可以看到:首先,仿制药仍是我国制药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通过增加投资提升仿制药的研发水平;密切关注国际仿制药发展动态,紧跟仿制药发展步伐。其次,加快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的技术融合,使生物技术在药品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再次,深化国内药品市场改革,如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等,提升药品市场的市场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芳林等.印度制药业现状及启示[J].齐鲁药事,2006.18.
[2]IMS Health data quoted in Pharma Week[J].March 16,2006.
篇2
【关键词】生物制药 ;发展概况 ;现状 ;前景;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C960}
一.生物制药的特点
1、投资大。国际上一个新药物的研制一般需2-3亿美元以上,我国生物制药业虽起点较高,但从基础技术开始新产品研制耗费的资金在5000-10000万元以上。
2、回报高。生物制药具有高回报的特点。一般来说一种新产品研制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后的回报大概在10-15倍之间,新产品规模生产、上市2-3年后就可收回本金。
3、风险大。从刚开始确定生物制药项目开始,到产品临床试验,转化为大规模生产后可能因为各种生产资质到时项目失败,在业内有有句话形容生物制药行业,那就是有100家企业同时进行某种项目的研究,最总成功的也只有5-10家。
4、周期长。一个生物技术产品从头研制,到获得技术开发成功,最少需6-7年时间,再到临床运用、广泛推广还需2-3年时间,可见其开发周期相当漫长。
5、低污染。生物药品的生产制造一般在常温下进行,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极少,对周围环境几乎不产生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二.国际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概况
国际上的生物制药的发展是随着生物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美国发明生物技术并被运用生物制药行业,在以后的几年中在生物制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以后,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入到生物制药行业的研究,并将这个领域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取得成功的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政府在研究经费方面大力扶持,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则凭借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扶持,准备在最有前景的领域站稳脚步走向最高点。
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改变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生物制药作为高科技和行业的支柱之一,是各国大力发展和扶持的行业。
三.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对中国来说,扶持本土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医药领域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提升中国综合实力,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从生物医学产业分析,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发力量薄弱,技术是水平落后;另外,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这使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高,相对容易赶超世界水平。
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际,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开始大发展。因此在这一新的领域的起步相对于传统行业要来得高,国际上最新的产品,经过几年消化后,我国医药企业也有自主开发和生产的能力。
总之,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
四、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前景
与其他的行业相比,生物制造业可以说是生生不息,是最具潜力的医药行业。自其产业化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远超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率以及全球GDP成长水平。
随着全世界对生物药业需求的增加,以及其带来的效益,全球的生物制药产业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速度远超于其他子行业。但是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在整个医药产业领域中占的比重仍不是很高。“十一五”以来,中国在生物科技创新产业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和工程,使中国在这一领域有了好的发展优势。宏观调控下,生物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生物科技水平飞速提高,重大生物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加快,积聚日益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我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生物医药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五.人才需求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人、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等几个方面。因此,今后应该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加大投人。
培养科研开发决策、管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人将真正成为最活跃的因素,人和技术的结合将超越资本、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竞争武器。生物制药属于知识密集产业,对人才及其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注意培养新药开发人员的科研水平,更要提高新药开发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必须把新药开发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上升到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同的高度。在生物制药行业,设备比较落后,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所以在此行业对人员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结语】
截至目前,我国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政府从上到下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国内的国企和私企对生物技术的关注和生物技术的开发;而我国的生物制药领域也汇集了一大批自己培养和海外归来的高学历、高素质的科学家还有企业家,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对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在5-8年,而我国进入生物工程领域的时间还比较短,回报周期还不没有到来。预计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期将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大丰收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王飞娟 张爽 王燕. 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华章, 2011,(33):344.
篇3
【分类号】:G644
【关键词】: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生物技术方面有了很多的科研成果,目前很多国家把发展生物医药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生物医药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但是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本文主要分析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学研转化模式。
1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现状
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表明在未来的15年之内,将要部署一些前沿技术在生物医药方面,国家对生物医学的重视为我国发的制药业带来了很多动力。目前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基础以明显增强,截止到2010年,广东有生物医药科研人员3万多人,各大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生物医药的科研投入,不同省份建立了重点实验室,我国已经能够初步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
高校生物医药科研产业化成果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我国不同省份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普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科研成果很多都是仿制,在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品中,如人工生长激素等,我国仅仅能够生产其中的一小部分,科研成果很多都脱离了实际,远远高于现实,难以进行产业化发展。生物医药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换难、转化率低下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的研究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约5年左右,但实际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却落后发达国家15年,生物科研成果仅仅有15%能够转化,生物科学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30%。其次我国目前拥有的生物制药产业大多数都是一些小型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非常弱。有关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科研体质、市场化建设、政府的支持、中介服务质量等共同作用而成的,也有人认为加大科研成果的宣传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转化率,除了这几点原因融资体质的不完善,中小企业本身的能力有限,也是影响转化率的一大因素。
2.产学研转化模式建议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生物医药成果的研究,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基本是根据我国各级科研机构来自足选择研究目标,很少考虑到市场的可接受性,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很大部分的科研资源也被浪费掉,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发展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案。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生物医药产业标准,为我国的生物医药的研究提供指导标准,使高校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政府部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使得中小型医药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进展,进而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政府部门要加大技术市场的培育,及时发现有前途的科技项目,并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生物医药专业服务体系,优化中介服务质量,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市场发展中,政府部门注意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证高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能够公平的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竞争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适合于市场发展的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机制,联系具体的科研成果,避免一刀切的评价形式,确保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其次政府以及高校需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科研成果,避免出现科研失败进而造假的现象。
生物医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评价专家系统,避免出现评估失误的现象,进量利用一些先进技术,减少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评价误差。政府部门和高校需要强化科研建立机制的落实,使科研人员的心血得到认可和尊重。高校应加大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积极的参与到重大科研的开发中,实现各方面力量的相互衔接,极大研发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政府部门还需要努力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更加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政策,并加大对生物医药项目的扶持力度。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及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生物医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术,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目前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现状,进而讲述几点产学研转化模式。随着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逐渐重视,生物医药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由于研究资料比较少,一些前瞻性的理论还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人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毕曙明.借力CMO,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化困局――张江“药谷”探索创新成果产业化有效路径[J].中国高新区,2013,5(10):102-105.
[2]彭耀林.辽宁政府搭台―力促生物医药专利成果产业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12(10):8-9.
篇4
高新技术标准化贯穿于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全过程。通过开展高新技术标准化,可以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和节省大量研制经费,同时还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和可靠性,并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省资源,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推广和普及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把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比如在信息技术领域,为了确保网络的互连和互操作,就必须制定接口和技术条件标准,离开这些标准,就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系统高效运转。总之,高新技术标准化搞好了。就会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快速转化。否则,就会阻碍高新技术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高新技术标准的作用
目前,以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和生物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渗透性、扩张性、竞争性最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主流产业。经济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主导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并期望在全球特别是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开放过程中占领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和互动的关系,标准作为要素之一,其作用是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综合作用发挥出来的。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信息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潜力最大、融合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一方面表现出高新技术产业所固有的特点,如:以坚实的科学理论和综合技术为基础;需要一个在资金、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良好运行环境;高投入、高附加值回报、高技术含量;在技术持续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技术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变化非常快,同时具有跨越式发展的趋向;引导消费、培育市场的全新理念及与之相应区域的新的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方式以及明显的市场全球化趋势。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以下的特殊性:
由于国情不同、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差距以及历史原因使得我国的信息产业在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资金、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劣势;
――虽然发达国家政府通过法规、政策、标准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调控,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还是来源于占有市场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集团,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与国外的大企业集团相比,在规模、管理、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尚不能脱离政府的强力引导、调控和扶持;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巨大的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和空间。
产业发展各要素与高新技术标准内在互动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标准等诸要素的作用对其进行综合运用的通常做法是:
由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必须要遵守WTO/TBT协议,并最大可能采用国际标准,所以国际跨国公司在瞄准、引导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定标准。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新技术,并以专利和KnowHow(技术诀窍)的方式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将含有具有专利的技术纳入其企业或联盟标准中。
第二步推荐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承担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努力把自己的标准推荐为国际标准。或者直接推荐给发展中国家,为其打开市场铺平道路。
第三步享用标准带来的超额利益。发展中国家一旦接受了这些含有专利技术的标准,其企业在生产制造含有这些专利技术的产品时,必须向专利权持有者交付专利授权使用费,这将意味着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大降低和产业发展的阻滞,迫使发展中国家总是处在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依赖的状态下,低水平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步及时修订标准保持优势。跨国公司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凭借其技术领先优势,根据技术水平的变化及贸易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对标准进行修订,达到保护其技术优势和本国市场的目的。
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控制标准的制定。赢得市场
中国入世后,以往通过关税和政府行政干预保护市场和国内企业的手段明显削弱。而WTO/TBT协议的签订使标准和技术法规成为能否合理利用其保护本国的市场、企业和消除他国壁垒走入国际市场的一柄双刃剑。
发达国家已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和WTO公平的原则下,标准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标准已成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但符合标准并不意味着就能赢得市场。在全球的高新技术市场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才是市场的主宰。而造就这些规则的原因之一就是国际标准、事实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就是市场游戏中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代表国家意志的、隐含着国家和企业巨大利益的标准。日本和欧洲国家一向重视标准工作,他们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并承担了大量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美国也在大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制定标准
谁掌握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标准制定的主动权。标准的制定权及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巨大作用是以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应专利保护为依托发挥出来的。基础、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及相应的经费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能为产业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制定标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标准的制定就会陷入照搬照抄国外标准的歧途,标准这柄双刃剑就会伤及自身,并严重影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以核心技术为依托自主制定标准时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自主研制并不意味着不参考、不学习、不借鉴先进标准和技术,对先进标准的合理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可以大大地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在研究、掌握、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要有变通、有突破。
用技术创新支撑标准,才能掌握主动
由于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积累和基础相对薄弱,企业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与国外大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但我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等特点决定不能贪多求全,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产业发展中技术突破的重点,集中投入,树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心;重视对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因为包含在标准中具有基本专利的技术往往是核心技术,通过标准研究找到国外关键技术的保护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技
术攻关,并以技术突破为支撑点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适时、及时修订并作为国际提案积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之成为国际标准或在双边贸易中凭借市场优势,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标准合作交换和专利交易授权、技术引进与合作等活动中的有效砝码。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产业发展诸要素作用的综合发挥将使我国在制定标准的主动权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真正发挥标准的作用。
我国高新技术标准体系现状
高新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发展快、变化快、更新快、技术含量高。当前,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已十分突出地摆到我们面前。近几年来。在高新技术相关领域,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所涉及的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辛勤工作,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标准化
在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与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相互配套的技术机构,它们是: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lEC/JTCO)
―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_rCl54)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TC46)
――全国工业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TCl84)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TC211)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1-C68)
标准化工作与信息化工程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紧密配合,大大加快了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诸如“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桥工程”、“金税工程”等等。为配合这些工程建设,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标准化研究机构共同组织,适时编制了《金融电子化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EDI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CAD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三金工程标准化指南》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这些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在相关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适应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相关的标准化机构均以十分积极的态度紧密跟踪和研究。如针对多媒体技术的MPEG4标准的跟踪和研究,对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标准的跟踪研究,对Internet域名体系标准的研究,对电子商务标识体系的研究等等。通过这些跟踪研究,将以最快的速度尽快制定适合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标准。
通信标准化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的通信技术在传送网、业务网、接入网、支撑网、电信新业务与远程信息处理、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得到大幅度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电信标准体系。截至2004年,已经制定的电信标准包括:国家标准342项,行业标准627项,内部标准140项。这些标准化工作对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并为我国逐渐成为电信大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能源标准化
高新技术在能源领域主要体现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能效提高新技术。主要负责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有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于ISO/TCl 80)、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于lEC/TC88)、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于ISO/TC85)、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于IEC/TC82)。截至2004年已制定出2项有关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标准、6项沼气能标准、18项光伏方面的标准、2项地热标准、6项风能方面的标准以及53项核能标准。
我国能效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有3N4年时间,但是与其他类型标准相比,我国能效标准的研究工作起点较高,标准的制定速度也较快。《家用冰箱能效限额与节能评价值》和《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额与节能评价值》两项能效标准已实施,中小型电动机、空调、风机、水泵、自镇流荧光灯、管形荧光灯等能效标准的制定工作均已展开。
航空航天标准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航空工业部门就组织制定了《航空工业标准体系表》,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最新版本,并成为国防科技工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航天标准化,伴随着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也正在发展。目前航天行业标准(QJ)有4000项左右,同时还有国军标(GJB)级和国标(GB)级与航天有关的标准几百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是航空产品和航天工程的核心问题,因此,标准化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础,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生物医学标准化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是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生物技术医药的发展,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起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各国都要在原制定的指南或质控要点的基础上,对已经批准使用的药品,针对每个具体药品的特点,制定出对每一种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在药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该是强制执行的,在我国其具体标准有《中国药典》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前者主要是化学药品和中药的国家标准,后者则是对生物制品包括生物技术产品的国家标准。此两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将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生产、应用过程纳入法制化管理,从而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之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以上是我国高新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标准化工作的概况,其他如新材料等方面工作在此不再赘述。
加大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化的作用大力加强政府调控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合理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局部优势,并使优势通过标准的作用发挥出来,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在高新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的各要素中,市场对企业的吸引是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人才、技术突破与创新是关键。投入是必要保证,标准是联结市场、企业、技术、专利的纽带,是发挥各要素作用的催化剂。
健全适应产业发展节奏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
以往的标准化工作比较注重标准体系的建立、国外先进标准的转化,标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并规范市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高新产业的特点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入世的背景赋予标准化工作更多更新的内涵、更高的要求和更为复杂的操作方式。标准化工作必须重新审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自主制定的关系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标准的研发和技术攻关、产业化的关系;标准快速制定、适时、及时修订和高新技术产业快节奏的关系;政府、专业标准化机构、标准化组织和企业的关系;标准中包含了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国际关系因素和各方利益因素等多种具有复杂关系的因素。
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标准化技术服务
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又复杂,政府要通过标准这条主线对产业加强调控,需要依托一个强有力的专业标准化机构对作为纽带的、与产业发展各要素密切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及时的控制,通过标准体现国家的与意志。这就对专业标准化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标准化机构除了像以前那样通过协助政府做好项目计划管理、技术审查、标准归档、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等行政赋予的权力与手段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外,还要站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利益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各要素、各工作环节运行方式和特点,跟踪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法规、市场准入规定、WTO相关协议和协定、技术组织和标准化组织发展变化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提供综合技术信息、报告及产业发展改革及标准工作建议。
为此,标准化机构要加速改革、调整和建设,为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组织机构、专业、人员的调整和设置,为政府培养、提供、保留一批合格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管理、研究人才。
建立标准统一的协调机制
高新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跨学科、跨领域,如生物工程中的一些技术与农业、卫生、轻工、环保等部门都有关。这种跨学科的技术研究,体现在标准的制定上。也出现了与某一标准相关的研究部门都在分别制定相同类型的标准的情况。因此,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对高新技术标准的制定明确分工,统一步调,合理调整资源配置。保证标准制定的同步和协调。
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专项投入
必要的经费投入和经费的有效使用是发展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必要保证。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十分重视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加强标准化工作,以保持其在标准上的优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标准化工作与专项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另外由于对各项具体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问题、“大锅饭”的分配机制等原因造成经费使用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标准经费的不足对参加国际标准活动、深入开展标准研究、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都产生了一定影啊。为了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把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落到实处,一方面需要加大标准化工作的专项投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使国家有限的经费充分发挥作用。经费投入应主要用于:新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建立;人才的培养和保留;信息系统和标准技术平台及相应硬件手段建设;国外先进标准和相关技术信息的获取和研究;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等方面。
篇5
摘 要: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水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关键词:城市建设;污水处理技术
前言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得以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从直接排放到现在的可做到污水循环利用。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也日益增多,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面临着更高要求。
1、 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最早城市诞生时,城市中的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位于城市下游的河道之中,后来是建立了简单的收集系统将污水都收集起来集中进行排放,这样可以避免单独排放造成城市的不美观。但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的量越来越多,污水中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单靠河水自己的净化能力已经无法处理这些,从而导致水源被污染,饮用水的污染引发了严重的疾病,人类认识到有必要对污水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才能排放,减轻河水的净化负担、保护水源,这就促使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出现。
最早的污水处理技术是英国发明的现在称之为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技术,当时英国人发明了一个用来处理污水的池子,称之为 Moris 池,是在池子底部铺上一层生物膜,生物膜上是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成分,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膜允许水通过,在通过的同时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掉,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这个池子在现在称作生物滤池,是生物膜法中的一种,现在还有生物流化床法和生物转盘法等。随着欧洲工业的发展,污水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治理污染,欧美的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并且意识到法律的作用,对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立法,实现了综合治理的目标。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城市的增多,开始意识到光靠河水的净化是不能够达到污水的处理要求的,国家开始修建相关的污水处理厂,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到现在我国已有接近上千的污水处理厂,我国整体的污水处理率还很低,大部分污水得不到净化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刻不容缓。
2、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2.1生物膜技术
关于生物膜技术的使用,就是通过生物膜上的有机物来分解有机杂质,将其氧化成水、二氧化碳等。生物膜法的优势是占地面积小,效率高,便于管理,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
2.2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很大不同,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池子底部和周围的滤料上面,微生物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活性污泥法则是微生物悬浮在处理池的水中,因为微生物在悬浮时聚集在一起而使整个看起来像是泥悬浮在水中,因此被称作是活性污泥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处理废水的池子中通入氧气,然后让废水和原来池子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状态下进行培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之后微生物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将微生物和有机物都聚集到一起形成活性污泥,这样就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和水分离开,将活性污泥排出,剩下的水就是经过净化的水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就在于能够用一个比较实惠的费用进行污水的处理,而且得到的水质比较好。但是活性污泥法十分难以控制,虽然操作过程并不困难,但是要得到预期的水质是十分难以操作,对应该放多少微生物和应该进行多久的反应都是很难计算的。
2.3氧化法
氧化法有很多种,像是化学氧化的方法、光催化的氧化方法和接触氧化法等等。化学氧化的方法主要是用向处理池中加入强氧化剂,使污水中的物质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一般不理想,现在很少有采用这种氧化的方式的。光催化的氧化方法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光合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光的照射下进行化学反应,使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便于操作,现在很多都在应用这一方法,也促使了这一方法的不断进步。而接触氧化法则是一种介于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之间的一种方法,不仅在处理池的滤料上放上微生物,在水中也放上微生物悬浮,可以说是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综合。
3、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新理念与应用
目前城市中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这种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用地的紧张,其大投资、大用地、耗能多、二次污染风险、对周边居民影响大等副作用逐渐显现。纵观世界各国水务的最新发展趋势,都是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小型化可以更注重细节,调节变更灵活。之所以说生态透析技术是一场新的革命,就是因为此技术可以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分散在每个污染源,就地处理,而且是随时随地,不是先积累再处理。
3.1生态透析
在广州,一种利用生态透析治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正逐渐走俏,并已在全国多个地方得到应用推广。“生态透析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生态工程,是模拟河流弯曲和河流周边生物多样性,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创立浮游动物为生物种群,形成小区域优良生态链,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水质进行天然透析处理,成本低且绿色有效。
采用生态透析污水处理技术,能实现小型化原地处理。不仅减少了污水因治理需要而产生的输送成本,彻底杜绝污水渗漏和偷排现象,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甚至不需要污水处理厂。目前生态透析技术已经得到不少地方政府和专家的认同和赞赏。如珠海市政府和广州轨道交通总公司已开始全面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安徽省已有多个县也在应用推广中。此外生态透析技术在全国公交、地铁、高铁、高速公路也进人了设计推广阶段。期待国家层面重视生态透析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治污或将掀起污水处理技术的新革命,或将能够成为今后污水污泥处理的新常态。
3.2资源转化
污水完全可以由废物变为资源、经过取样分析,污泥中的有机碳含量接近三分之一,而磷的比重占到了半数以上,还有大量的氮和其他化合物。资源转化就是要将污泥中多数的氮、磷进行提取,转化为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当然这种提取过程也是需要成本和技术的,应对该项技术所产生的二次污染进行评估,衡量投人产出成本,此项技术还需要其他技术支撑,还有待完善提高。
未来的污水处理场应该是一些概念厂,就是讲各种新技术有机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透析等生态绿色处理方式,在城市_保污水处理的有效性,促进能源转化和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4、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展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失去水源人类将无法生存。21 世纪,城市水污染问题加剧,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城市污水发展成一种新型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我国目前的污水技术市场需求,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主要有这些工作重点:首先是工业废水治理开始由单独分散处理转向集中处理,又单纯工艺技术转向综合集成制和产业化;水质控制指标越来越严格,经济、政策、标准等方面综合控制等。明确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向,其重点就在于降低能耗、改善水质、改善管理条件等。随着我国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污染和其控制应用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加深,如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多种基础学科及理论,以及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手段的应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5、结语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思想影响,污水处理发展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更好处理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以此促进社会文明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共同创建五彩斑斓的城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医药企业 技术创新 战略 模式
在当前WTO背景之下,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抢滩中国市场,跨国医药企业在华投资不断扩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医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0.28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8361万美元。因此,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广省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因为其主体的特殊性和技术要求的复杂性,具备与其他企业技术创新不同的特点:首先,医药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性长、创新成果反馈滞后的特性,并且,各国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均存在着严格的行政法规管制。另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不局限于单独的医药企业内部,而是在一个特定的网络中进行,包括医药制造和流通企业、顾客、知识生产与持有机构(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医院、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制度生产机构(政府卫生部门、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等。
一、WTO背景下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医药产业经过20多年持续发展,整体素质大为提高,目前已建立起了具有一定规模、实力较为雄厚、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产品质量较好的医药工业体系。国家统计局年报显示,2009年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为737.72亿元,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7.34%,比2008年增长19.39%,排名在第三位,仅次于山东和江苏。其中不乏像广州药业、三九医药、白云山制药这些名牌企业。
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广东医药产业的R&D投入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品。医药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世界著名医药企业R&D投入至少要占销售收入的10%―15%,但从广东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公报显示,医药工业R&D投入在2009年为90317万元,占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58%,比例太小,显示广东省的医药科研基础薄弱,产、学、研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移植仿制多、自主原创少。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制剂药品的关税必须在10年内降至6.5%,直接冲击了国内医药市场。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将大大增加医药企业的制造成本。按照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规定,如果继续仿制一个国外新药将会被索取4―10亿美元的赔偿费用;即使仅仅买断一个专利药品,也可能花费500―600万美元。因此,只有技术创新才是医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研究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需从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到其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主体不够有力
从全局来看,广东省企业还没有担当起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比例偏低。从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来看,200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和有R&D活动的比重分别为7.6%和4.4%,与2004年相比不但没有提高,而且略有下降(2004年分别为8.8%、4.8%)。从全国来看,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活跃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有科技活动的比例为11.6%,近几年科技发展迅速的江苏省更是高达13.9%,远远高于广东。而在医药领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更是缺乏。
2、医药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在经“医药科研院所主导型”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医药技术创新的供求矛盾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缺乏中介组织,致使医药技术创新的供求双方处于隔绝状态,各自闭门造车,不相往来。医药技术市场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建立快速交流通道。这十分不利于广东省医药技术的交易与有效使用。因此,需要一个医药技术新成果转让的中介组织,把供求双方紧密联系起来,并互通信息,调节供求矛盾,提高医药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3、医药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
医药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处于主导地位,但广东省的医药企业却主要依赖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通过提供低质量数量型医药产品来弥补市场的空缺,求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依靠技术的创新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功能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难以充分发挥,当然也就难于和国际接轨。
4、专利产出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药品十分匮乏
由于我国现在的专利产出低下,技术创新没有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导致医药产品市场的仿制现象非常突出,产品差异性小,附加值低。这样的结果是恶性竞争,使创新企业的市场受到冲击,大大减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而在WTO的背景下,这种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更是会给广东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阻力和风险。
三、WTO背景下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按照技术创新的来源来分类,目前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创新型
指企业依靠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工作。它又分为三种:一是进攻型,采用这种模式的医药企业必须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科技力量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二是防卫型,适用于企业现有医药产品的中短期开发,它要求相应的医药企业具有健全的营销机构和力量,同时具有较强的工艺开发力量和适应用户要求的能力;三是补空缺型,它主要适用于后期进入市场的小型医药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力拔头筹。早在2009年11月,该公司已有四个项目同时中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其中包括两个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和两个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这些同时也是入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实施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一部分,成为全省同时中标这一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最多的药企。
2、联合创新型
它是广东省医药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优势,联合进行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实施技术创新的模式。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例如:2008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药集团医药工业联合研发中心”正式签约成立,标志着一个高度集成、高起点、高科技、国际化水平的广州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即将崛起,并必将强力推动广州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委托研究型
即委托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新药。它适用于广东省医药企业自身开发部门无法进行的部分技术创新工作或是科研单位已有一定基础,由医药企业出资进一步开发的项目。
4、引进创新型
即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引进外部的先进技术以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广东省医药企业主要采用两种引进模式:一是仿制型,我国大部分生产西药(化学合成药)企业都是采用这一模式;二是有偿引进型,即通过许可证贸易等方式引进所需专有知识和专利,通过消化吸收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创新。它适用于具有较强技术选择能力,有一定资金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医药企业。例如: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依据发展需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先后从加拿大、德国等地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设备,如:小丸塑料瓶自动包装生产线、全自动入盒包装生产线,从内到外保证药品的高品质,在中药行业率先采用微波干燥生产,这些设备在国内同行业中达到了领先水平。
5、其他模式
除以上四种外,广东省医药企业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综合创新型。指按国际标准建立的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产业综合创新模式。如:正在建设中的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与上海的医药基地;二是创新企业型研究所。如“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成立的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校办创新企业型。如: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
四、WTO背景下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建议
1、建立广东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提高技术创新信息收集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机制。对于有能力的医药企业应建立技术研发的信息网络系统,搜集相关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研发机构等信息,搜集各国相关的法规及专利资料。
(2)制定恰当的市场营销战略计划。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必须时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首先进行充分的需求预测,将目前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和设备反馈到研发部门。研发部门根据反馈的信息,分析自身拥有的资源选择采取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从而使整个医药企业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尤其要制定周密的市场推广计划,进行艰苦细致的市场开拓工作,甚至可以请专业的营销公司帮助制定营销计划进行市场推广。
(3)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管理能力,协调好企业内外部资源对于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建立清晰的、有形的责权利结构,对技术项目管理尽量制定标准化工序,对技术创新人才进行量化评估等。鼓励企业依照市场原则,自发地进行组织调整和兼并联合等,以提高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减少创新时滞。
2、建立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
(1)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有机结合。体现在:政府创造环境,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以项目为纽带,吸引企业早期介入,创造胚胎,促进企业与研究的早期结合,源头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实体,真正体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在企业与研究的结合中要明确知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政府应该支持研究机构进行新药研究与开发。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可主动有计划地、有准备地与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通过合作掌握国际GMP和医药注册、专利和市场营销的经验。其次也可广泛开展与海外华侨、学子的合作,及时了解世界医药市场的最新动态,引入国际标准和规范,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优秀人才参与广东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
(3)完善医药专利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与专利制度相结合才能为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医药领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依存度最高的技术领域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经过研究分析后曾经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发明不能研究出来,65%不会被利用。加入WTO后,我国的专利保护制度逐渐呈现的弊端日益明显,比如与国际惯例的冲突、对中药的保护不力等。因此,要增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必由之路。
(4)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在广东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作为广东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政府将着力强化产业引导,转化创新成果,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制药,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推动生物医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因此,面对加入WTO后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及国外医药产业的竞争的环境下,广东医药要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要再创新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发扬优势,仿创结合”之路,努力打造产、学、研协同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医药工业创新体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培养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系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WTO背景下广东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RWC201009。)
【参考文献】
[1] 何少峰、李培进: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6(17).
篇7
[关键词]扬州市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主要问题 对策
一、当前扬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扬州市先后出台了《扬州市推进“双创”、“三重”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 “8631”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先后设立了“双创”奖励资金、专利资助资金、风险基金等,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各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在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器、奖励科技人员、鼓励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技改投入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奖励政策,营造了全社会崇尚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氛围。
目前,扬州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培植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等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在优势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群。
二、 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扬州市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和产品附加值都还比较低。
1、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大、风险大,容易使企业忽视或不愿意冒风险。在资本投向上,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依赖于技术和设备引进。在技改中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企业是“没有研发机构、没有研发人员、没有研发项目、没有研发资金”的“四无”企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扬州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资源比较丰富,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研成果,但大部分成果或以论文形式,或以实验技术形式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只有不到10%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机会、途径转化为应用技术和专利技术,抑制了地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中小企业内部科研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不少科技人员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更新的科研素质,难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一些企业对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在职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自主创新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
3、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不足,社会风险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不足是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障碍。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少能够采用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能够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为数不多。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资信水平不高,加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商业银行因为这类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考虑,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外,现行的金融政策,贷款难,手续繁,归还期短,贷款品种和金融服务的不适应,致使中小企业贷款难愈加彰显,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信用等级不高的企业影响较大。
4、政府和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目前,扬州市各部门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但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真实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的提高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视先进设备的采用为产业技术升级。因此扬州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还是普通劳动密集型的。引进和采用先进设备仅仅是生产技术的升级。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机构不健全。一些地方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数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或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运作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思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创新不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5、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创新导向,使企业的创新效率不高
许多企业对以产品自主开发为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把加强自主研究开发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不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运行的制度欠缺,内在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之路,以创新主导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谋求突破是扬州市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大企业和成长型科技企业,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评估认定机构、专利事务所和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通过组织科技成果交易会、科技成果展示会、经贸洽谈会等技术交易活动,活跃技术市场,推动技术贸易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倡导中小企业建立以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创新决策层、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决策智囊层、以“一站两中心”为执行层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一站两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消化吸收能力。努力实现从“加工制造”到“自主创造”的转变。
(2)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在加快扬州经济发展、实施工业第一方略中的主要战略作用
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推进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把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计划、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政府必须改变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观念和做法,改革相关补贴办法和二者比例,进一步制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完善扬州市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产业、技术导向性目录。制订扬州市优势产业支柱行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引导要素投向,努力形成特色明显、优势发挥、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产业框架。
(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关键是带动,本质是创新,核心是整合,其实质是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把工业与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必须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提升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化工医药、化纤纺织等支柱产业;必须通过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增强区域企业群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从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机制和技术三大创新入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加强系统集成。加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技术平台“扬州市ERP及电子商务推广中心”的建设。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统一,提升企业管理竞争力。
(4)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产业层次,使传统产业上水平,新型产业上规模,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积极引导企业研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一是围绕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三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步伐,做大产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基地化规模发展的新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扬州要利用长期合作的优势,重点抓好与中科院、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合作,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人员交流,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技术协作机制和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改制和改组,推动技术创新层次和水平的提高。不断拓宽产学研联合的外延,积极引导扬州大学、扬州科技学院等高校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为我市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扬州大学、扬州科技学院在我市建立大学科技园,在土地、税收上给予优惠,共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催生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辐射。大力发展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的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开发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当前,扬州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必须在充分、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考虑与事例技术选择、要以创新主导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谋求突破,全面提升城市和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钱志新.江苏自主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Z].发展改革参考,2006;1
[2]戴庆华.江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自主创新[J].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22-24
[3]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篇8
一、辽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多年来,辽宁省通过采取“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丰收计划”、“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农业园区建设”“、作物新品种转让”等一系列举措以及实施“良种示范工程”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省向粮油主产区重点推介玉米、水稻、大豆优良品种94个,8种大田作物良种推广面积330万公顷,24种蔬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61万公顷,良种覆盖率达96.7%。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10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已覆盖全省所有耕地。集成推广日光温室建造、优良品种标准化生产和综合提质增效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推广面积达0.77万公顷。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辽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逐步形成。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品种改良中心和原种基地、农业科研试验站等一批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种养殖安全技术集成、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农业生物与气象灾害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立体种养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应当对当前辽宁及至全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近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农业生产力仍不稳定,部分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依然偏紧,稍有闪失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等诸多矛盾和约束,我国农业还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的自主创新,加强和完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农业的产中环节,对产前、产后环节的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在中试转化以及产业化环节更加薄弱,不能有效地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资源配置不够集中,资金分配较为分散。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科研部门的技术创新手段落后,原创型农业技术创新少,重复或验证别人成果的较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弱,一些地方单纯追求项目的经济规模,忽视项目的自主创新绩效,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辽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育不良,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素质较低、推广机制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动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应以农业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为主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从事农业基础知识研究,实现农业知识创新。以科研机构为主体,整合高校和企业的力量,组建与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配套的科研中心从事农业应用技术研究,要在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储粮、粮食收储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相关的科研机构,从事农业技术熟化研究,为实现大面积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政府为主体,联合企业,建立区域性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业技术市场,从事农业技术的传播,实现农业技术的转移。以农户和企业为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事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造条件
根据农民需求的多样化和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大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此一要更新理念。改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通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二要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建设培训,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考试、竞争上岗。同时,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1、进一步整合资源。从理顺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入手,对乡、镇的各类农技推广站的管理逐步实现条块相结合。可将行业、专业相近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技术综合推广站,使其公益性与经营服务职能相分离。
2、加快构建政、事、企三分离的新型县级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建立县级农业监察大队,集中行使法律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管理、农药、化肥监督管理等职责;建立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行使动物防疫、检疫职责;建立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行使农业公共信息服务职责;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行使农产品检验、监测职责。
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管理制度化、服务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正常的教育培训机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把那些文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选拔到领导岗位。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为此,必须整合科技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率。
4、积极探索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发挥农技推广主体作用的有效形式和保障机制。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机构“上网”。建议在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设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赋予一定的推广职能,并拨付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鼓励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在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建立直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配套、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成果。
5、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应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农业发展,瞄准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选定一定数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参与或联合其他推广主体共同完成。
(三)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创新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设备条件。着力培养一批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千家万户,认真调查研究,征求农民意见,并指导农民掌握好实用技术。为此,
1、坚持与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这是在农业发展新形势下,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有效措施。
2、强化农业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为现实服务功能。科研单位和大学的专家、教授将以大院为平台,直接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者手中和农业生产第一线。
3、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结合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等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使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熟化、完善;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
篇9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交通;数据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购买汽车能力加强。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随之增加,在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以超过10%的速度加速,机动车成为每个家庭代步的交通工具,在有限的交通资源配置下,机动车的增加缩短了道路使用周期,城市主干道路超负荷使用,违法停车致使道路不能合理使用、行车不文明、乘车环境不良等现象有增无减。大数据时代,如何改善当前的交通状况是本文阐述的核心内容。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大数据的现状、大数据的概述、大数据的应用、智能交通的需求、智能交通体系的建立、数据技术。
1 大数据的现状
据权威数据显示,大数据应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在未来三年,通信、金融领域将在大数据市场突破100亿元。市场规模在2012年有望达到4.7亿元,到2013年增至11.2亿元,增长率高达138%,2014年,保持了与2013年基本持平的增速,增长率为114.38%,市场规模达到24.1亿元,未来三年内有望突破150亿元,2016年有望达到180亿规模。自从2014年以来,各界对大数据的诞生都备加关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交通行业、医疗行业、生物技术、零售行业、电商、农牧业、个人位置服务等行业,由此也正在不断涌现大数据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大数据行业“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在2020年,将大数据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并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基本健全大数据产业体系,推动制定一批相关大数据的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引进具备大数据条件的企业,建设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提高全国信息化总体水平,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2 大数据的概述
2.1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即巨量数据集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数据的概念最早是由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2011年Mckinsey研究称,大数据通常是指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在各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数据已经渗透到行业中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要素,人们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数据并加以应用。对大数据定义的另一说法是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推动力。大数据被称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时代的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大数据的数据量巨大,一般10TB规模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多个数据集放在一起,已经形成了PB级的数据量,甚至EB、ZB、TB的数据量。
2.2 大数据的特点
2.2.1 数据量巨大
数据量级别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随着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被记录,由此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据有关人士估算:1986~2007年,全球数据的存储能力每年提高23%,双向通信能力每年提高28%,通用计算能力每年提高58%;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EB
的数据;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能达到约1.2ZB。
2.2.2 数据类型多样化
即数据类型繁多,产生了海量的新数据集,新数据集可以是关系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数据这样的结构化数据到半结构化数据和无结构数据,从静态的数据库到动态的数据流,从简单的数据对象到时间数据、生物序列数据、传感器数据、空间数据、超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软件程序代码、Web数据和社会网络数据[1]。各种数据集不仅产生于组织内部运作的各个环节,也来自于组织外部。
2.2.3 数据的时效性高
所谓的数据时效性高指以实时数据处理、实时结果导向为特征的解决方案,数据的传输速度、响应、反应的速度不断加快。数据时效性为了去伪存真,采用非结构化数据剔除数据中无用的信息,而当前未有真正的解决方法,只能是人工承担其中的智能部分。有些专员负责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分析后的解决方案。
2.2.4 数据真实性低
即数据的质量。数据的高质量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关注点。但在生活中,“脏数据”无处不在,例如,一些低劣的伪冒产品被推上市场,由于营销手段的成功,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分很高。但是这并不是真实的数据,如果对数据不加分析和鉴别而直接使用,即使计算的结果精度高,结果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出现。
2.2.5 价值密度低
指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巨大,信息感知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有很多不相关的信息。由于数据采集的不及时,数据样本不全面,数据可能不连续等等,数据可能会失真,但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通过更多的数据达到更真实全面的反馈。
2.3 大数据的应用
2.3.1 医疗大数据
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患者原先就医的病例和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体征,建立疾病数据库并对患者的病例分类数据库。一旦患者在哪个医院就医,凭着医保卡或就诊卡,医生就可以从疾病数据库中参考病人的疾病特征、所做的检查报告结果快速帮助患者确诊。同时拥有的数据也有利于医药行业开发出更符合治疗疾病的医疗器械和药物的研发。
2.3.2 传统农牧业大数据
因为传统农牧业主要依赖于天气、土壤、空气质量等客观因素,因此利用大数据可以收集客观因素的数据以及作物成熟度,甚至是设备和劳动力的成本及可用性方面的实时数据,能够帮助农民选择正确的播种时间、施肥和收割作物的决策。当农民遇到技术市场问题可以请教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根据实时数据做出科学的指导,制定合理的优化决策,降低农民的损失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从而为转向规模化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2.3.3 舆情大数据
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民众诉求的数据,降低社会,有利管理犯罪行为。通过大数据收集在微博的寻找走失的亲人或提供可能被拐卖人口的信息,来帮助别人。
3 智能交通的需求
随着城市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农民工涌入大城市,促使城市人口的增大不断给城市交通带来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机动车的迅猛发展导致城市主次干道的流量趋于饱和,大量机动车的通行和停放占据主干道路。二是城市交通的道路基础设施供给不平衡导致路网承担能力差。三是停车泊位数量不足导致机动车使用者不得不过多依赖道路停车。四是公共设施的公交车分担率不高导致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五是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与道路交通发展不均衡。六是行人和机动车主素质不文明导致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为此,智能交通的出现是改善当前城市交通的必要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大数据是如何在智能交通的应用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是对交通运行数据的收集。由于每天道路的通行机动车较多,能够产生较大的数据,数据的采集并发数高,利用大数据使机动车主更好的了解公路上的通行密度,有效合理对道路进行规划,可规定个别道路为单行线。其二是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实现主干道根据道路的运行状况即时调度信号灯,提高已有线路运行能力,可以保障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提高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对于机动车主可以根据大数据随时的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和停车位数量。如果交通拥堵,车主则可选择另一路线,节约了车主的大量时间。
4 智能交通体系的建立
4.1 智能交通建立的框架
主要包括感知数据层、软件应用平台及分析预测和优化管理的应用。物理感知层主要是采集交通的运行状况和对交通数据的及时感知;软件应用平台主要整合每个感知终端的信息、将信息进行转换和处理,达到支撑分析并做出及时的预警措施。比如:对主要交通干进行规划,对频发交通事故进行监控。同时还应进行应用系统建设的优化管理。比如:对机动车进行智能诱导、智能停车。
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在各道路主干道上安装高清摄像头,采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可管理的维度,从空间的广度、时间的深度、范围的精细度来管理。整个系统的组成包括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卡口系统、电子警察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系统。每个城市建立智能交通并进行联网,则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数据、卡口电警数据、路况信息、管控信息、营运信息、GPS定位信息、射频识别信息等数据,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将可以达到PB级别,并且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4.2 智能交通数据处理体系的构成
主要包括交通的数据输入、车辆信息、道路承载能力等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其中交通数据输入可以是静态数据或者是动态数据。数据处理是针对实时数据的处理。数据主要存储的是每天采集的巨大数据量。为了从中获取有用的数据,则需要进行数据查询和检索,还要对数据进行规划。
5 大数据技术
5.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主要对交通领域全业态数据的立体采集与处理来支撑交通建设、管理、运行决策。采集的数据主要是车辆的实时通行数据,以实现实时监控、事先预测、及时预警,完成道路网流量的调配、控。这些数据获取可以采用安装的传感器、识别技术并完成对已接收数据的辨析、转换、抽取、清洗等操作。
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把采集到的数据存放在存储器,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关系数据库、Not Only SQL即对关系型SQL数据系统的补充。利用数据库采用更简单的数据模型,并将元数据与应用数据分离,从而实现管理和调用。
5.3 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据分析及挖掘技术是大数据的核心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可能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从复杂数据类型中挖掘,如文本、图片、视频、音频。该技术主要从数据中自动地抽取模式、关联、变化、异常和有意义的结构,可以预测模型、机器学习、建模仿真。从而实现一些高级别数据分析的需求。
5.4 数据展现与应用
数据技术能够将每天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从中挖掘出有用的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有需要的地方以提高运行效率。
6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能对智能交通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改善传统的交通问题。对非机动车主而言,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好的规划线路,更好的了解交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问题预先提出解决方案,起到节省大量时间、额外的开支。同时对交管部门而言,能够在限的警力情况下合理配置人员资源和交通设备,主干道路在高峰期出现的问题能够合理利用大数据信息配置资源,在刑事案件侦查中也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国要实现智能交通的联网,依然有问题需要突破,这都是大数据的数据技术应用所在。
篇10
(一)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有意义
比较优势是天然形成的客观存在优势,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等要素禀赋决定的;竞争优势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一切潜力而创造出的优势。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技术优势、政策优势而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我们更多的是突出自己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当前,国内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如何增强承接新优势,这就需要我们从理念上转型,不要过多的强调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而是迫切需要寻求提升承接的新动力,在战略上加快实现从发挥比较优势向提升竞争优势的重大跨越。
(二)补足短板比发挥优势更重要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其核心是决定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喻指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是由强项决定的,也就是说劣势指标是区域综合竞争力中的“短板”,不仅制约竞争优势的形成,而且还对其他指标的上升动力产生抵消作用。对内蒙古来说,承接产业转移不要仅看到自身的比较优势,而更要站在承接对象需求的角度看,找出自身不足(短板)并尽快补足短板,提升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二、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分析及评价
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简称产业承接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能力。产业承接力主要由凝聚吸引转移产业、准确选择转移产业、稳固接纳转移产业、融合发展转移产业四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内部由若干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种能力不够强,就会在“木桶效应”的作用下削弱承接产业的总体能力。
(一)集聚转移产业的吸引力
产业吸引力1是由成本要素(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政务环境(政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构成。
从成本要素看,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3521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东南沿海及周边的京津地区(这些地区最高工资达到66115元左右)。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仅占0.5%,大学本科学历仅占9.4%;全区未开发利用土地较多,且大部分为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全区煤炭、铜、铅、锌矿产储量分别排在全国第一、二位,稀土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电力资源充足,2010年,外送电量1064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全区人均水资源1576.1立方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2310.4亿立方米)。2010年,全区用水量为181.9亿立方米,与年供水量持平。
从政务环境看,近年来,对审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自治区采取地方性行政收费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取消和清理了108项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了项目落地“绿色通道”制度,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审批立项、优先环评、优先提供以非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启动了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担保服务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二)甄别转移产业的选择力
产业选择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战略决策、国家政策和信息获取能力等。
从战略决策看,为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全区工业重点领域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工作方案》等多项指导意见、工作方案,为我区承接转移产业指出了明确要求和承接重点。
从国家层面看,内蒙古享有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及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基础。此外,还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获得了政策支持。
从信息获取能力看,目前,自治区60多个委办厅局、所在盟市和旗县政府建立了网站,实现联网。全区大中型企业普遍开展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伊利、蒙牛、包钢集团等企业进入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省际间合作与交流得到加强,分别组团参加了“西洽会”、“津洽会”、 “西博会” 、“青洽会”、“北京科博会”、“吉林东北亚博览会”等一系列全国性的投资贸易洽谈活动。
(三)接纳转移产业的支撑力
产业支撑力与城市发展,开发区(园区)规模、交通设施状况密切相关。
从城市发展看,2010年,全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38.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达981人/平方公里,城市用水普及率为87.97%、城市燃气普及率为89.94%,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89标台,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各省市中分别排在31位、27位和30位
从开发区(园区)规模看,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开发区(园区)119个,其中,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39个、盟市级74。截止2010年底,开发区(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371.0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偏小。全区超百亿元开发区(园区)有19个,入园企业超过100家的有7个,特色产业开发区(园区)6个,分别占开发区(园区)总数的15.9%和5.8%和5.04%。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在自治区西部相对集中的32个开发区(园区)中,主导产业占比超过75%或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仅占1/3左右。三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区除45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功能较完善外,大部分开发区(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交通设施看,铁路里程、公路里程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增长速度加快。但同时也看到,与全国各省相比,铁路、公路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和33%,在全国各省中分别排在第25位和28位。高速公路里程是现代物流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东部地区高速公路比重已高达20%,但我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1.5%。这说明我区交通设施“瓶颈”仍存在。
(四)提升转移产业的发展力
产业发展力与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密切相关。
从科技创新能力看,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国领先开发出低乳糖新乳产品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兆瓦级双电机风力发电机,高速钢轨集成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全区申请专利2912件、授权专利2096件、技术成交额86.89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2倍、2.48倍和1.8倍。但与全国相比,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新产品项目数,有效发明专利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排在全国第24位、25位和19位;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社会发展三项指标分别排在全国第28位、25位和10位。
从产业配套能力看,近年来,我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配套服务建设,包括标准化厂房、道路、水电气暖基础设施,以及金融、物流、信息、人才培训等生产业,使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截止2010年底,自治区级工业开发区累计入住各类工业企业4952家,其中,配套协作中小企业4534家。但从产业自身发展看,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大多是“两头在外”,仅完成了上游工业的发育过程,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还不强。产业聚集程度还不高,配套能力较完善的产业集聚区仅占开发区(园区)的5%。
(五)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低成本优势,在投资环境方面、决策方面、信息获取方面能力较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发展力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水资源制约因素、产业配套能力弱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
说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较好、一般、较差等三、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
三、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
(一)创新要素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要素吸引力
1.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尽管我区资源优势明显,但仍存在着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此,一是要加快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形成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体系;二是推进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有偿开采制度,实现矿产资源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进金融体制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一是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支持其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营销总部、地区总部、票据中心、研发中心等;二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三是推进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激活民间资本,拓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
3.促进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围绕着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一是实施初级人才培养计划,定向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二是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有影响的技术创新人才;三是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
4.加强水资源开发管理。
立足于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一是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锡林郭勒盟供水、“引绰济辽”调水工程、中型水库水源工程和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二是积极开发新水源。重点推进雨洪水、废污水处理回用、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三是建立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实行阶梯水价,促进节约用水。
(二)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力
承接转移产业,除自身因素外,还应与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因素相结合。为此:
1.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我区具备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条件,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向国家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如煤电用一体化等能源重化工项目向我区布局,转移。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使地方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多方面的好处。我区具备建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条件,借鉴安徽等省经验,我区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并着手开展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在适宜的时机争取国家的核准、审批。借助国家规划的力量,提升我区在全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
2.积极建立与产业转出地政府间合作机制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间交流与沟通,是吸引转移产业到内蒙古投资的重要途径。为此,一是要建立共同推进产业转移的省际间政府合作机制、高层互访机制和定期协商制度,深化与这些地区合作分工。二是建立企业层面的磋商和合作机制,为企业跨地区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广泛的信息与资讯交流机制,就行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状况、科研或监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通过政府层面的正式衔接,引导产业向我区转移,实现产业的有效对接。
3.承接产业要与既有优势嫁接
根据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我区实际,承接产业转移要注重三方面的结合。一是与既有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区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引进为优势特色产业延伸配套加工产业。积极承接非资源型产业,重点引进装备制造、资金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二是与产业转移特点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区电力优势、气候优势,积极引进若干个研发中心、大型云计算产业项目,争取成为国内重要的云计算基地。积极引进国内行业500强、100强在我区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使我区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结算中心、营销中心。三是与开拓市场相结合。内蒙古有19个口岸,有满洲里、二连浩特、呼和浩特三个自治区级出口加工区。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承接针对俄、蒙出口加工贸易产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治区对外开放水平。
(三)加强载体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
1.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支撑能力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以提升城镇的承载力为目标,加大市内道路、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快物流园区、仓储设施、专业市场、培训机构、信息平台等生产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围绕产业承接,依托已形成的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大漠文化等领域,推进产业品牌城镇建设,实现特色产业与城镇发展有机结合。
2.加强开发区(园区)建设,增强载体支撑能力
一是推进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基于我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规划建设2个大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西部重点在呼包鄂三市沿交通干线一带建设西部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东部重点在赤峰、通辽两市间沿交通干线一带规划建设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二是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结合区域内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开发区(园区)。三是完善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推进水、电、路、气、信息网的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设施的建设,加快园区投融资、信用担保、信息咨询、人才交流、技术研发、第三方物流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夯实承接基础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一是加快铁路通道建设,重点构建四条快速客运通道、四条出区通道、三条运煤通道和七条口岸通道,畅通自治区与华北、西北、东北重要城市的联系。二是完善公路网建设,重点建设至周边省区大城市的14条高速公路出区通道,与俄蒙相邻地区连接的口岸高等级公路,盟市之间、盟市到旗县以及主要交通干线至重点工业园区的高等级公路。
(四)立足技术创新和产业配套,提升转移产业的发展力
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重点扶持工业、流通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居于产业核心和高端的企业,加强产业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加快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围绕煤化工、冶金、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研制一批具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创新金融体系,健全企业投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快技术市场发展。
2.强化产业配套能力
- 上一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 下一篇:对幼儿园数学启蒙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