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熊彼特猜想;技术创新;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6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3-0002-04
熊彼特很早就猜想,基于创新能力和预期收益,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大企业将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直至今日,关于熊彼特猜想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技术创新收益、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的风险三个方面研究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
一、熊彼特猜想研究状况
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垄断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预期收益,这是熊彼特猜想[1]。与之相反,阿罗认为竞争有利于创新,理由是竞争条件下创新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创新收益[2]。
1.研究状况的发展。
Kamien and Schwartz(1976)建立了企业之间的创新竞争模型,基于创新收益,认为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或中等水平的竞争[3]。Reinganum(1979) 引入竞争的激烈程度,利用博弈论模型得出两点主要结论:竞争的增加将提前创新的预期时间,并导致创新投资达到较高水平;竞争可能会导致创新企业数量超过最优值[4]。Dasgupta 和Stiglitz (1980)认为市场结构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依赖于技术特征、需求条件、专用化程度等基本因素。结果表明当市场需求弹性较大时将增加企业研发投资强度[5]。 Spence (1984)引入创新外溢因素后发现当外溢程度低时,竞争与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当外溢程度较高时,则有单调递减的关系[6]。Vives (2008)发现当企业通过研发降低成本时,创新强度随着产品的专用化程度提高而增加、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减少[7]。
Greenstein 和 Ramey (1998) 、Chen and Schwartz (2010)研究产品创新时发现竞争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取决于产品的差异化性质、技术创新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进入壁垒[8,9]。Goettler和 Gordon采用动态寡头垄断模型和数值方法,考虑产品的可替代性、进入成本、技术外溢等因素后认为市场结构与长期创新强度存在倒U型的关系;同时还发现当创新产品的可替代性较低时,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强度影响小[10]。
关于熊彼特猜想的实证研究,其结论不一。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导致了倒U型假说,即认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市场结构既不是完全垄断,也不是完全竞争。
2.研究状况的总结和所存在的问题。
一些研究例如熊彼特猜想本身、阿罗的研究均以收益最大化作为评价市场结构的标准,即导致企业创新收益越高的市场结构越有利于技术创新。后续研究者则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创新企业收益的因素如市场需求弹性、技术外溢程度、技术创新所导致产品差异化的性质等,进而判断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市场可以容纳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即市场结构,即研究了影响创新企业收益的市场因素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有的理论研究以技术创新投入的大小作为判定有效市场结构的标准,如Goettler和 Gordon发现市场结构与长期创新强度存在倒U型的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比较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判别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或者最优市场结构的标准并不一致,即存在着技术创新的收益标准和技术创新投入双重标准。
虽然单个创新企业的收益率越高,其创新的动力越高,但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际效果就越好。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3期2013年第3期(总第183期)徐幼民,徐小康:论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关于熊彼特猜想的研究
从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只需要达到足以弥补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之后适当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有足够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并不需要使收益率达到最大化。单纯只考虑技术创新的投入或专利产出来判定最优市场结构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技术创新收益率如果不能够达到适当的水平,技术创新并不能持续。
由于既有的研究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在研究技术创新的收益、成本、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时,引入上述研究忽视的社会成本、社会收益因素,以及创新风险因素来进行综合研究,期望得到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最优关系。
(1)熊彼特的研究所涉及到的技术创新只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艺创新所降低成本的幅度是既定的,导致创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创新后销售规模达到最大。一般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的销售规模可以达到最大。如果以创新收益最大化作为评判标准,则熊彼特猜想在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程中应该是正确的。
阿罗的研究通过对销售规模差异的比较,认为竞争的市场结构更能够增加市场销售规模,其实在这里阿罗已经改变了熊彼特猜想的一个前提:熊彼特猜想中的创新企业是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的企业,而阿罗研究中的创新企业却是一个生产中间产品的垄断企业。显然,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可以导致对垄断企业的中间产品需求数量的最大化。这种研究前提上的差别是导致两个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阿罗研究中的创新企业也是一个垄断企业,因此,阿罗研究的前提和结论与熊彼特猜想以及本文上述的研究结果并不矛盾。
(2)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时,产品创新将导致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当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可以使得技术创新的市场收益随着竞争规模的适度扩大而有更大规模的增加时,可导致单个技术创新企业收益规模有所提高。这是产品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较多的原因。已有的一些研究中证明技术创新强度(显然与技术创新收益正相关)与市场结构存在着倒U型关系,这一现象可以从产品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N值大于1、并且技术创新企业的收益因竞争企业的数量n远离N值而逐步降低这一规律得到解释。
三、技术创新程度所决定的最优市场结构
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显然与技术创新的产出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以企业R&D支出的多少来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程度,即企业R&D支出越多,企业技术创新程度越高。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企业R&D支出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即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个数n之间的关系。
(二)影响市场预期收益率r的市场结构因素n及其对技术创新投入C的影响
技术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r显然会受到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处于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时技术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r应该高于完全竞争时资源配置市场的均衡利率r0。因此,必须研究竞争状况对预期收益率r的影响,以及由此对技术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研究,存在一个N值,当n=N时,R值达到最大。这时必定有实际收益率r>r0。在这种情况下,当n增加到一定程度,使R值变小才能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显然存在一个N0,N0≥N,且当n=N0时,r最接近于r0。由此可得结论:当r尽可能接近r0、且dπ/dc=r时,即C达到最大时,这时的市场结构N0≥N。
这一结论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规模。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达到最大化时市场结构N0一般大于技术创新收益达到最大时的市场结构N。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当两个市场结构相同时,即完全垄断,且增加一个创新企业竞争时的企业实际收益率低于r0。也就是说这时市场不能够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这种情况十分少见,但不能排除。
四、技术创新风险所决定的最优市场结构
前面在研究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时所设定的预期收益率r,这一收益率并没有考虑到技术创新时所存在的风险,即技术创新研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考虑技术创新所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将有所提高。
设技术创新的风险即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为k,显然0
由于考虑风险的预期收益率r/k可能因技术创新的风险很高,使得r/k远大于r0,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风险将改变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规模和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
1.技术创新研发投资的初始投资效率将要求有所提高。
前面我们已经设定当C=0时,dR/dC>r0,为了补偿技术创新的风险,这时要求dR/dC>r/k。即考虑到技术创新风险时,技术创新研发投资的初始投资效率将要求有所提高。
2.研发投资规模将因对投资的边际效率的提高而减少。
根据前面的研究,市场中技术创新研发投资规模由dR/dC=r这一条件所决定。由于考虑风险条件下的预期收益率将由r提高到r/k,因此,研发投资规模将有所减少,以满足研发投资边际效率提高的要求。
3.为了使得创新企业的收益率不小于有风险条件下的预期收益率,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市场结构N0值将随着风险程度的提高而减少。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最大提高研发投资规模的市场结构N0值与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r有负相关的关系,有风险条件下的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将由r提高到r/k,在这种情况下N0将随着创新成功的概率k值变小即风险程度的提高而变小,设该值为Nk。
4.在既定风险和创新效率的前提下,如果技术创新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恰好等于风险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这时技术创新的边际社会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来看,Nk值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的最优值。从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当技术创新企业的数量位于[N,Nk]时其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是一个区间即[N,Nk]。而当参与竞争企业的数量超过Nk时,尽管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的实际收益率超过最低收益率,但技术创新成功市场边际收益小于技术创新所付出的社会边际成本,因此,技术创新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五、研究结论
在假设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存在创新效率差异,也不考虑技术外溢的前提下,如果技术创新企业的投资效率满足本文的假设时,根据以上研究可用图1表示结论。其中创新收益率r曲线表示随着n的增加有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关系,创新边际收益率dR/dC曲线表示随着n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并且穿越r曲线的顶点。
从图1可得出以下结论:(1)存在一个导致技术创新收益率达到最高的有效市场结构N值,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N的大小与技术创新的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单纯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的N值为1。(2)当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r既定时,存在一个导致技术创新投入最大的有效市场结构N0值,一般有N0>N,并且N0值和技术创新投入的规模随着预期收益的增加而减少。(3)当技术创新存在风险时,预期收益r/k的提高将导致存在一个技术创新投入最大的有效市场结构Nk,一般有N
(4)从技术创新的社会成本角度可以认为,导致技术创新最大化的有效市场结构的最优值为Nk,在N与Nk之间的市场结构是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竞争区间,存在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和有效竞争区间说明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参考文献:
[1](美)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8-134.
[2]Kamien I, Schwartz L. On the degree of rivalry for maximum innovative activ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6,90:245-260.
[3]Reinganum J. Dynamic games with R&D rivalry [D].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79.
[4]Dasgupta P,Stiglitz J.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nature of innovative activity[J].Economic Journal,1980,90(358):266-293.
[5]Spence M. Cost reduction,competition,and industry performance[J].Econometrica, 1984, 52(1):101-122.
[6]Vives X.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56(3):419-469.
[7]Greenstein S. Ramey G. Market 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8,16:285-311.
[8]Chen Y. Schwartz M. Product innovation incentives:monopoly petition[D].Georgetown University,2010.
[9]Ronald L Goettler. Brett R Gord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dynamic oligopoly[D].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Columbia University,2012.
篇2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数据包络分析
1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范畴的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新技术产业化,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要求突出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强调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根据技术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重要属性定义技术创新的方法;或者说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找出一种现有的、具有潜在优势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直接应用技术手段开发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新技术。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多层意思,每层意思实际上就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一个角度,而这多层意思之间、多角度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相通的。
(1)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指企业要确定自己的技术水平,了解准备通过技术创新要满足顾客哪些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偏好,给顾客带来哪些方面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这些特殊需求和偏好是顾客所追求和重视的,只要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那就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2)与普通的市场定位一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特色定位,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成果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只有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独具一格,技术创新扩散才有更大的价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一种竞争优势的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确定准备在哪些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优于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胜人之处。根据麦克尔·波特的理论,竞争优势就是为顾客创造超额价值的能力,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为顾客创造超过竞争者的价值,谁就能赢得顾客。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的重要区别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对企业实现产品生产的技术进行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而产品定位是直接对企业的终端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行定位。产品定位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定位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它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指引了方向;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产品定位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只有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准确,才能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偏离方向,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 基于DEA的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DEA主要用来评价相同类型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中各成员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因而这种方法也称为DEA有效。DEA作为一种有效性评价方法,20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理论和应用工作者所瞩目,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应用上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DEA方法的优点:①DEA是由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权重作为变量,模型采用最优化方法来内定权重,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②假定每个输入都关联到一个或多个输出,而且输出输入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使用DEA方法不必确定这种关系的显示表达式。③在处理经济学生产函数与规模经济的问题上,DEA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DEA在其出现后的20多年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DEA模型,CR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DEA模型。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可分解为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企业研发投入是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市场定位的前提是要求有必要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等。只有这些研发投入的存在,才有可能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重要的关系。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必须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依据,技术创新能力制约着市场定位能力。如果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只有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才具有实际意义。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这两个指标是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检验。只有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创新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才能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得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
本文为了方便使用DEA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产出指标,包括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本文通过8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市,来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这8个省市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也有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新疆,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具体数据如表1,这些数据选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权威专家对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分。
运用CR模型建立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四、五、七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等于1,是DEA有效;第二、三、六、八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小于1,非DEA有效。由此可知,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相对有效,说明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方面做的较好,值得其它省市的企业学习和借鉴。而湖北和湖南两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相对较差,例如湖北省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为33.85,而产品竞争力的分值仅为4.83,创新经济效益的分值也只是24.4,相对于其它省市的企业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投入与产出是很不平衡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不仅与投入有关,更重要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平衡问题。新疆的企业的投入能力不是很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22.10,企业创新能力分值13.64),但是他们能够在现有的投入能力基础上提高投入利用率,这样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一种能够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正确做出创新决策并有效加以实施和成功引入市场的能力,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盈利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将市场定位做得准确,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不会偏离市场需求的方向,企业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市场相结合,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在对技术创新进行市场定位时,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到市场的情况是变幻莫测,难以琢磨的。企业只有不断地挖掘市场机会,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并有效地实施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最终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译.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原因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要研究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首先要弄清楚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第一,协调性和适用性。协调性要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适用技术采用过程,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关系融洽,对外表现一致;在作为技术创新客体的物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投入比例关系,否则会出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的难题;但作为技术创新环境的提供自然物质的生态环境本身应该有一个承受的底线,这一底线是不能够突破的,否则,在人类一味向环境索取过程中生态状况恶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还强调技术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实现良好的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使有创新性的技术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关心人的尊严、自由和长远进步,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实用性指的是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要的技术并非越先进越好,有些高、精、尖的技术由于开发成本过高,或者由此类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适用程度较差,无法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均衡,所以,衡量适用性的标准最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技术才是最合适的。
第二,互动性。互动性要求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环境两两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这种良好关系的实现与主体的认识和创新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密不可分,主体的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应该与生态环境实现友好互动,同时,客体在对主体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应该减至最小。这种良性的互动过程是技术创新系统保持稳定与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严格遵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对社会带来的和谐效果。
第三,人本性。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但并非简单地一味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决不能只以人的各种需要满足为追求的唯一目的,而要在尊重人类理性选择的前提下,最终使得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均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以人为本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出新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必须在这一大背景下,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生态性。技术创新过程所体现的生态性是指其能够服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并发挥出正效应的过程。
第五,发展性。技术创新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特征。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人类所需技术会提出不同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主体的意识、创新过程所使用的材料受环境限制也会发生变化。
(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企业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来实现战略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实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在于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强度的高低,市场开放度越高,竞争强度越大,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高。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主要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过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参与市场、满足其竞争要求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优胜劣汰,在市场中,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所拥有的竞争力的高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就必须使自身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增强竞争力是关系农场品加工业兴衰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伴随着市场竞争而产生,有市场竞争就有技术创新,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能只依靠自身的创新,以增强竞争力去战胜对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原有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市场竞争的程度不够,也不必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去进行技术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也提到议事日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事实足以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另外,我国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有所增强,企业利用国际、国内技术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将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二,从竞争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虽然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入世界市场是可能的,但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和保持领先地位是异常困难的,具体的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竞争的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使企业很难适应这种新局面的出现;市场竞争虽然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但由于垄断、国家干预或贸易壁垒的加强,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巨变,使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增加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随着全球资本滚动的加速,新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应对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时,企业唯一的办法是靠技术创新装备自身,来提高其竞争力。市场竞争的发展,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
第三,从市场竞争的方式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企业竞争力是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要靠市场特别是消费者来检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竞争的实质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关系”一样,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比模仿更受企业界青睐,其原因是消费者对创新性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追求的驱动。总之,由于一个能驾驭技术创新的企业可获得比技术创新本身付出的代价大的多的价值,并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化演进过程中竞争强度提高,所以人们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并热衷于技术创新。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技术创新过程所遇到的难题
(一)企业员工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对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主动去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企业薪酬设计上对员工激励程度不够,也使得员工积极性不高。一些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现代的标准化的管理程度较低,领导者思想保守,凭经验和主观想象办事,没有革新精神,不具备现代经济技术知识的装备,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不能起到很好的领导和决策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对人员的管理,对企业整体知识层次的提升不够,项目投资也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中。据资料介绍,目前美国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再教育的约占其总数的15%,技术人员人均教育经费每年超过3000美元,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企业则应以“科教兴企”为立业之本。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以弥补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企业文化不成熟所造成的缺陷。
(二)体制没理顺
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而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期,技术组织构建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长、技术创新过程时效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融投资机制的建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从基础设施改善等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应该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投资,或者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当然,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应该有资金投放的长效风险预测与调控机制的良好运行。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分散性特征,企业应该紧跟市场步伐,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适用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目前的核心问题。另外,综合营销手段需要加强,尤其是分销能力需要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促销意识淡薄,在产品和价格竞争力较低的情况下,原来的分销体系基本中断,新的分销体系还很不健全,许多企业目前仍依靠分散的、独立作业的一批营销业务人员支撑产出规模,因此,即便是较具适应性的产品,其整体营销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削弱了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率,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存在经费、利益分配等许多问题。企业迫切需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帮助进行技术创新,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束之高阁,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仍然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另外,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相互联系又交错的阶段,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多少有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研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9%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一五期间的各项技术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重大突破。
三、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途径
(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
企业领导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其自身素质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否有取得突破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不仅自身要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而且必须注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参与和领导,企业领导应当鼓励职工群众创新,加大智力资本投资。企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应当支持、组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市场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发展机制,实施专门人才吸引战略,采用物质或非物质待遇等激励措施以吸引有成果、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技术持续性创新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发新技术,并搞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要依托科研力量较强的企业或科研单位形成一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目标,具有市场竞争的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科研单位、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要密切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在企业内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对于优秀人才,在科研资金、工资、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要能够使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先富起来”。同时,形成一种便于人才流动的机制,吸纳内外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创新中心,也可以与科研院所共同选题,搞联合攻关。要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比例。注重研究该行业的适用技术,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开发,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殷兴武,师淑景.技术创新的含义与对策[J].价值工程,1999(6).
2、杜彦坤.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0(3).
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3)-0019-05
一、引 言
技术进步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早已被增长理论和经验研究所证明,所以掌握和控制尽可能多的技术知识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一国经济的长期和持续发展。但知识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的非争夺性和非排他性很容易滋生“搭便车”行为,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者的权益,同时也激励其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各国都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如专利、版权和商标等等。但专利措施又会带来垄断和社会总福利的损失,所以实际上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都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以最好的激励技术创新[1]。同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基本处于技术创新国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模仿的位置,这样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就会更加的弱于发达国家,因为他们需要以此来分享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成果和好处。而发达国家对于自己技术成果被免费模仿必定会产生不满,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并会进一步激励本国的技术创新。其中贸易壁垒和摩擦就是他们的措施之一。
那么发达国家挑起的贸易摩擦是否能够起到激励技术创新的作用和效果,我们的假定是否能够成立,激励技术创新能否成为贸易摩擦的原因,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建立了模型并分析,第四部给出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相关文献
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及创新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在分析国际贸易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的效应。这些文献一般把技术进步定义为产品差异化[2]或者是产品质量提高[3, 4]。其基本思路是研发(R&D)部门投入劳动进行技术创新,南北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北方国家处于技术创新位置,南方国家进行模仿,这样整个世界经济会存在一个稳态均衡(Stead-State Equilibrium)。现有的几个代表性文献为Grossman和Helpman[2],Helpman和Lai[3, 4]。Mondal和Gupta等[5]。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南北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新之间的关系,其文献则相对较少。Chin和Grossman[6]、Diwan和Rodrik[7]、Deardorff[8]等文献中只稍有提及;Zigic发现了北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能够提高全社会的总体福利[9];Qiu和Lai对该问题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创新和南北福利以及世界总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北方国家的关税会增加世界总福利,而南方国家的关税却有着相反的作用[10],所以尽快地实现南方国家贸易自由化至关重要。
三、模型及分析
我们的模型目的是要探寻贸易摩擦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否发达国家发起的贸易摩擦能够推动其技术创新的发展。若果真如此,我们也就为南北贸易摩擦找到了一个动因。顺着这样的思路,遵循Zigic[9]以及Qiu和Lai[10]的方法,我们建立一个南北贸易模型,但与这两者不同的是,我们的模型不再研究福利问题,而把研究视角集中在北方国家,分析贸易摩擦与北方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且还会尝试对Qiu和Lai的模型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我们的模型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两国经济,发达国家(北方国家,用N表示)和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用S表示),且发达国家是技术创新国,而发展中国家只是模仿而没有创新能力[11, 12]。技术创新以差异化新产品的发明来表示,每一个时期发明的差异化新产品用i表示,且i∈[0,+∞),设每一个新产品的存在周期为T,也就是从新产品被创新出来以后T个时期就将退出市场。再设定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参数,用专利保护时间长度表示,设北方国家的专利保护时间长度为TN,南方国家专利保护时间长度为TS,则根据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弱于北方国家的假设有T>TN>TS。该假设意味着,新产品被创造出来之后,在(0, TS)的时间段内,南北国家都对该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创新者可以垄断南北国家的市场而获取垄断利润;但在[TS, TN)时间段,发展中国家开始模仿该新产品并与创新者的产品竞争,同时发达国家的生产者也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模仿生产,分享利润;在[TN,T]时间段,发达国家市场开始模仿新产品,同样发展中国家的模仿产品也会进入发达国家争夺市场。
我们假定南北国家对于本国的进口都设定了统一的壁垒,由于我们并不考虑福利问题,所以贸易壁垒是关税措施还是非关税措施对于模型结果没有影响,但方便起见,我们设定一个等价关税率,南方国家为tS,北方国家为tN。再假设所有时期的市场环境和参数保持不变,这样每个时期就会有同样数量的新产品被创新发明出来,令该均衡数量是Q,并假设这些新产品是由不同的企业发明出来的。那么从第一期开始,市场上新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到第T期,最先的产品淘汰以后,市场上新产品的数量就开始稳定不变了,也就是达到了稳定状态(Steady-State)。在稳态中,可以算出北方国家总是有TNQ的新产品处于专利保护的垄断状态,(T-TN)Q的差异产品已经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南方国家则有TSQ的新产品处于垄断地位,而有(T-TS)Q的模仿产品在市场销售。
如果某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用(0,T]来表示的话,则可以用a表示该产品的当期寿命(age),有a∈(0,T],设南北国家的消费者有相同的效用函数,遵照Helpman设为:
上式中的m表示垄断情形下的情况,上面的均衡也就是垄断下的价格、消费量和利润。那么当时间步入TN之后,也就是在时间段(TN,T)内,北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过期了,市场中开始出现模仿者,我们假设模仿也是有成本的,但生产的边际成本和上面的假设一致为1。由于我们假设市场中每一个新产品都面临同一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状况,所以每种产品市场在稳定均衡状态下的竞争者数量也相同。设有A个北方模仿者和B个南方模仿者,这时技术创新企业仍然留在市场中。假设市场结构是古诺竞争关系[10]。考虑一个代表性的新产品i的市场,每一个南方国家模仿者的出口利润为:
分析了市场均衡状况后,我们来进一步解析贸易摩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先定义创新和模仿的成本,参照Qiu和Lai,假设每一个模仿者模仿每一种产品的成本都是固定相同的,设为e;而技术创新的成本随着创新类别i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可以理解就是创新活动的成本随着已有新产品种类增加而增加,设为hi。Qiu和Lai的文献认为,要保证技术创新者继续保有创新的激励和动机,只要保证其创新的总利润大于0即可,我们认为这仅仅给出了技术创新者的一个参与约束,还应该加入激励相容约束,因为技术创新者不是仅仅考虑创新的成本,而是要考虑创新活动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创新所得的利润应该要大于其作为一个模仿者可以得到的利润,否则其不会选择创新而会选择模仿。
来看技术创新者,其在新产品i的整个生命周期T内所获得的利润包括(0,TN]时间在北方国家的垄断利润,(TN,T]时间在北方国家的竞争利润,(0,TS]时间在南方国家的垄断利润以及(TS,T]时间在南方国家的竞争利润。那么其在新产品i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净利润为:
(27)式的结果说明,增强南北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可以刺激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这是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发生的一方面原因。但南方国家的国内状况决定了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必然低于北方国家。我们还看到,降低南方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样可以刺激技术创新,这给北方国家一个启示,就是用贸易摩擦和争端迫使南方降低壁垒,以激励本国的技术创新,但北方国家要求南方国家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必然会形成贸易摩擦,这就是我们要得出的贸易摩擦的另一个原因。同时,我们这里的结论显示北方国家的贸易壁垒程度与技术创新是没有关系的,这与Qiu和Lai的结论存在着差异,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模型加入了技术创新者的激励相容条件,而他们的文献没有。
四、结论及政策启示
以上的分析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得出了贸易摩擦的原因。一个方面,贸易摩擦和壁垒措施能够产生利润转移效应,把出口国企业的部分利润转移到进口国来,这是一个传统的贸易摩擦产生原因思想;另一方面,我们的结论显示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可以迫使发展中国家降低贸易壁垒,从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从这个角度看,贸易摩擦实际上是起到了补充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作用,这正是本文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思想。该思想能够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挑起的贸易摩擦如果能够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促使其开放市场,则反而可以刺激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贸易壁垒的降低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整个世界福利提高的,所以降低贸易壁垒对其自身也有积极效应;对整个世界来说,应该更注重加快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其意义远大于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据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发达国家补贴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策略来达到激励技术创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Kremer M. Patent buy-out: A mechanism for encouraging innovation[R]. NBER Working Paper, No.6304, 1997.
[2] Grossman G, Helpman, E. Endogenous product cycle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 101: 1229-1241.
[3] Helpman E.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J]. Econometrica, 1993(6):1247-1280.
[4] Lai 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rate of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8, 1: 133-153.
[5] Mondal D, Gupta M R.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troducing migration in helpmans model[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7, 3: 1-26.
[6] Chin J, Grossman G M. Inter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and north-south trade[C].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sil Blackwell, Cambridge, 1990.
[7] Diwan I, Rodrik D. Patent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north-south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0:27-47.
[8] DeardorffA V. Welfare effects of global patent protection[J]. Economica, 1992, 59:35-51.
[9] Zigic K. Strategic trade polic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north-south trad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1:27-60.
[10] Qiu Larry D, Lai Edwin L C. Protection of trade for innovation: the rol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tariffs[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4, 16:449-470.
篇5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创新资源 产权激励
一、引言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对于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及一国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创造知识的活动,技术创新的进行是和一定的激励制度密切相联的,产权激励通过确定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创新者的创新活动,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制度。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中,把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制度视为给定的外部条件。但在科斯和诺斯的探讨中,产权制度不再是给定的外生变量,而是探讨经济现象起源、变迁和作用机制的重要研究对象。诺斯将创新者的个人收益率尽可能逼近社会收益率的制度安排看作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技术进步率的提高既缘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出自发明者有能获取他的发明收益的较大份额的可能性。托马斯和艾尔奇安认为通过产权制度的安排,赋予社会成员对于特定资源排他性使用的排他性权利,并以此提供创新激励。
国内研究认为,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有效解决技术创新溢出的外部性问题;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使创新成为一个社会的风尚;改变了资源的配置情况,使资源流向创新活动。
本文把技术创新活动看成是创新要素合理配置形成创新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创新产品再通过市场交易得以最优配置的动态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创新活动和产权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产权机制如何在技术创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起作用,激励技术创新的进行。
二、技术创新的产权界定
实现产权激励,第一就是要明确界定技术创新者和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关系。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复杂过程,理论上讲公共领域和产权界定之间的临界点应该是:产权界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但正如巴泽尔所说:“由于产权的交易成本不为零,对产权的界定是不完全的”。所以实际中产权界定的原则是在使创新主体的收益接近于社会收益的条件下,实现创新的组织、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均衡。直观而实用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更大的一方,得到的剩余的份额也该越大。
三、产权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技术创新成果也具有商品的属性。这种技术商品本质上亦不过是技术创新主体所创造的价值凝结物或物质承担者。技术创新者所获得的市场激励,无非就是技术创新成果作为商品所实现的自身价值,这就要求市场承认创新者本人对它的所有权或产权、排他性的产权制度,最大化地保障技术创新主体收益的一种最佳激励机制。
1、产权激励是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完成的基础
(1)为技术创新确立有序的竞赛规则。经济社会最大的矛盾是资源的稀缺和人们欲望的无限,同样,技术创新也含有一种稀缺资源,即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活动说到底是经济行为主体利用创新要素进行技术创新,获取创新产品最终获取利益的过程。由于创新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发生人们为争夺技术创新资源的竞争和为分享现有资源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如果这些竞争没有合理的规则加以规范和约束,而任意让人们随意竞争性地使用稀缺的技术创新资源,则必然会导致创新活动的无序和混乱。
市场机制虽然能较好的解决创新资源的定价问题,但市场机制还不能决定创新收益的最终分配问题,从而技术创新的利益创新的利益动机难以实现,创新行为缺乏保障。因此,有效的产权激励和约束,为技术创新确立有序的竞赛规则,是从创新要素的配置到创新产品生产,再到创新产品配置的技术创新过程完成的必要条件。
(2)突破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和溢出效应制约瓶颈。由于没有历史的惯例可遵循,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往往是不确定的,至少在技术、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在技术创新的收益分配方面也没有实质保护,这便更增加了创新的风险,降低了企业创新收益的预期。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大,创新的风险与潜在损失也越大,企业对创新的预期收益就越小,创新的激励也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关的产权激励和支持政策的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的产出,是一个介于公共产品和安全排他性产品之间的产品,创新成果的信息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创新成果的非专利性是知识溢出的结果。技术创新一旦成功,极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使创新成本支出的企业无法全部甚至大部分地获得创新收益,无法对创新者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弱化了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产权激励制度的安排,就是通过正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方式,赋予社会成员对于特定资源排他性使用的权利,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2、产权激励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器
产权激励之所以有效,因为产权制度隐含着一种很好的“责、权、利”对等机制,既能激发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又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增加创新收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科研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包括技术创新活动)必然进行成本和收益比较,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活动才是他们愿意从事的,如果私人收益得不到充分补偿,他们就不会有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人们是否愿意创新,对创新是否有兴趣,与人们对创新收益的预期和收益的占有比例直接相关,创新的动力取决于他们与创新成果的产权关系。产权制度之所以最能够给创新者以刺激,在于它直接规定了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所有关系,是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四、产权激励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
技术创新热潮的兴起与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密切的联系,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产权制度有专利法、知识产权条例、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成果产权安排机制等。
我国的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其中包括了三个重要转折。第一个是1985年4月1日《专利法》的施行,标志着中国专利制度的成功建立和实施。第二个是为适应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在1992年对《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基本上达到了国际标准,在专利保护期限和范围等方面达到了世贸组织产权协议的要求。第三个是2000年的第二次修改,主要对职务发明重新进行了合理界定,并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对职务发明人应当给予报酬,进一步加大专利保护力度,简化、完善专利审批和维权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产权交易方面,中国专利局于1991年公布了《专利条例》,规范了技术创新产权的交易行为。
经济学界在衡量创新的投入产出时一般采用研发投入和专利活动作为近似指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数据容易获取和创新关系密切,而且多年来专利标准客观、变化缓慢,所以专利数据在创新分析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采用专利作为衡量创新活动状况的主要指标,辅以能够较清晰的反映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的技术产品交易额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如图1所示,在全国的专利申请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出产权激励对专利申请和批准的数量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随着专利保护法的逐渐完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增长速度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04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35380项,比2003年增长15.7%,其中发明专利190238项,比上一年增长5%。2004年专利批准量为130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9360项,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在趋势上,专利申请和批准量的变化趋势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分别是1986、1990及2000年。
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到1988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后的头三年,技术市场成交额有了较快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从1988年到1990,这个阶段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产权越来越多样化,原有的产权保护措施逐渐暴露出与现实的很多矛盾,因此在这一阶段技术交易并不活跃,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年间平均增幅只有5.1%,在1990还出现了成交额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起到1999年进入了第三阶段,随着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1991年专利条例的公布,为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提供了可靠依据,技术市场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成交额从7.5亿元增长到52.3亿元,年均增幅达38.6%;从2000起产权技术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快速增长,到2004年年均增长达到62.3%,这与2000年的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有密切的联系。2000年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力度很大,专利法总共69条,修改的条文就达35条,是对产权界定和保护上的一重大举措。
在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在信息产业中,产权制度对创新活动活跃程度的影响非常突出。专利制度作出重大修改的200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63亿元,比上年增长73.5%,增幅为历年来最高。最为明显的是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增强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务院在2000年6月颁布实施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主要从软件产业的人才培养、收入分配、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产权角度对软件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进行激励,极大的鼓舞了我国软件厂商和软件工作者技术创新、开发自有知识产权软件的热情。如图1所示,在2000年这个时点上,无论是信息产业的专利申请和批准量,还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都有了飞速增长。仅2000年下半年中国软件登记中心平均每月受理量就相当于该中心1992年、1993年、1994年三年平均的年受理量。计算机软件登记势头迅猛。2000年全年计算机软件登记数量达到3383件,与1999年软件登记量的1577件相比,增长了115%。
五、结论
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明晰有效的产权制度加速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进程。由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明确地界定和保护产权,是在创新资源稀缺和人类的需求无限的矛盾下,为更合理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的必然选择,是技术创新激励的最佳形式。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艾尔奇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赵玉林: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6.
[6]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理论
(一)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与传统技术相比,一项高新技术一般需要一群相关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传统的技术一般是以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的。在高技术之间,每一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既依赖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高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不像传统技术那样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与传统技术相比,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渗透力,可用于许多领域,并可与传统技术或产品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
(二)高技术企业
我们认为,高技术企业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企业大规模地运用高技术从主要两方面体现出来:产品和工艺。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的是传统的产品或服务,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其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这类企业也是是高技术企业。区别是前者体现在最终的产品上,后者体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间。对传统技术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企业也就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能力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熊彼特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谢里夫、格里利克斯、南希・施瓦茨、罗森堡等,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新技术推广、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7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专题深入研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多西、厄特贝克等。他们对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贡献有: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和环境因素等。
(一)技术创新的一般模式
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的变动,演化出三代技术创新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综合这两种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创新主体拥有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并能够利用这种发明或发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熊彼特是这种模式的倡导者,他认为,技术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是由市场产生,而是由拥有技术专利的创新主体根据技术的功能适用性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市场上存在的某种需求或者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需求。
2.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拉动模式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引起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在需求拉动模式中,技术创新始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又回归到市场来满足市场需求。在实际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这种模式也是很多的,如积累性的或改进性的技术创新,多数是由需求拉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采用需求拉动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由于需求拉动模式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的缺乏强有力的基础。
3.技术―需求互动模式
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型,从一个起点单向到终点,由于竞争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变化,技术创新机制趋于复杂。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互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拥有或部分拥有技术发明或发现的情况下,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技术创新由于科技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企业技术能力概述
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并与内部的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的技术与知识,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同时又使得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该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内涵:一是技术和知识的模仿、消化吸收等创新能力,即技术学习能力,包括选择、购买国内外的技术的能力等;二是技术转移的能力,包括技术扩散和引进等方面的能力;三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经济效益,包括产品生产与组织方式、市场开拓等。
技术能力是企业内在的能力,它不是直接地、完全地体现在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人员、信息、设备、专利、论文、管理等各个要素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个技术能力外在的反映,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等环节表现出来。其中产品的技术水平,则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技术能力是企业第一层次的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最终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则是外在,第二层次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
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随着人员科技素质、信息化能力、设备水平、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储备知识与技术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反映在研发能力、工艺能力、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的提高,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技术能力的积累而增强。从长期来看,企业技术能力需要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反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拉瑞(Lany,1981)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汉默尔(GaryHamel,1990)是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埃尔森(R.Nelson,1999)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总体能力。范戎凯(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创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即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而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魏江(200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五种能力的组合,其中前三种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构成要素。
(三)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自觉地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投资主体,作为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就意味着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不仅要有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开发硬件投入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高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体制健全,企业既然作为投资和开发主体,相应地也就该享有对创新收入的自主分配,这是激励主体的根本所在。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提高”
首先,企业要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个中心。要做好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以企业本身为主体,在改善企业的研究开发条件同时,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去;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一是在吸收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组合或进行二次开发;第二是进行技术、资金、装备、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并与市场需求想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积极营造科研环境
充分调动科技开发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加速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注重在职工中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和专业技师能手。
三、结论及建议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主要组成,对高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出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能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对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然后从技术能力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在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之后,本文认为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技术企业是在经营过程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江.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度量.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995
篇7
关键词:软件外包;技术创新;系统动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07-03
0 引言
我国的软件外包一直以来从价值链视角被看作一个相对比较低端的行业,由于国际发包商一般不会将最核心的产品外包出去,仅将“边缘“技术部分外包,因此缺乏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实际外包过程中,有些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预言性,需要视顾客需求而定,世界上大多数外包咨询公司也可能没有做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针对技术领域的创新。因此,有必要对软件外包企业技术特征和技术创新内涵进行分析。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和研究发现,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研究视角各有不同,大致从技术管理、市场、政府政策制度、技术能力、网络能力这几个方面来研究,但针对软件外包的技术创新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在对软件外包企业技术特征和技术创新内涵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成果,探讨影响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及各要素间的动态行为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
1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1.1 软件外包企业中的技术特征分析 哈佛商学院教授Christensen[1](1996)认为技术是企业将劳动里、资金、源材料和信息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方法。这一定义说明“技术”的广义性,即不仅仅局限于制造职能和科学开发部门,整个企业的价值链都存在广泛的技术。斯坦福商学院教授罗伯特·A.伯格曼[2](2000)认为技术主要指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和交付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巧和手艺。这一定义说明“技术”的狭义性。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从其狭义特征分析,主要体现在软件的生产方面,是软件系统开发方法和应用技术,即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使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技术、信息系统分析技术、软件设计技术、软件实施技术和测试技术,从应用技术的结构化程度来看,呈现出结构化从低至高的特征,从企业价值链属性来看,则相反地呈现出由高至低的特征,如图1所示。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从其广义特征分析,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和商务运营两个方面,即商务项目承接活动、项目技术管理活动和售后服务活动中体现出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和技巧。
1.2 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范畴分析 熊彼特(J.A.Schumpeter)20世纪初首次提出“创新”的含义,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对技术创新并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90年代,技术创新经历了开发性研究、系统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阶段[3],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获得研究与开发成果,而是实现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但对定义的广义性和狭义性方面存在争论。狭义的定义仅限于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技术活动,而广义的定义则将非技术性创新也包括在技术创性活动范围之内,如人才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活动创新等。
形成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的范围争论,其本质是技术狭义性和广义性在创新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的纵深程度决定的。从软件外包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是通过技术性产品来获取利润,项目开发方法、技术和项目管理技术是企业的“生产性”技术,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为使企业能持续性成长,市场开发技术、人力资源培养技术以及组织管理技术是企业的“运营性”技术,因此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指以狭义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主,广义的技术创新活动为辅的技术创新系统。
2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
2.1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性特征 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不仅是由多个影响技术创新的变量因素构成,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由各种相互影响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关联关系的集合整体。主要的系统性特征:①技术创新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动态行为特性是系统所有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系统的整体行为,是企业系统整体涌现性的一种。如果将技术创新系统分解开,这种整体行为特性就不复存在了。②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软件外包企业是知识型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型企业要受到技术、市场、产业和社会等各方面环境的影响,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实现快速成长。技术创新是知识型企业的重要活动,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该系统应及时掌握外部环境信息,并从企业外部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③技术创新系统的自适应性。软件外包企业必须了解知识型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化需求,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主动地对自身系统进行修正,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高,使知识型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成长状况以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或利益。④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性[5]。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非线性相互作用会给系统的变化带来关联放大效应。知识型企业由于自身成长的不稳定性,更容易产生由于某一系统关键要素的变化而对整个系统产生的加速放大效应。如知识型企业中出现关键知识员工流失或核心技术泄密等问题,则会带来企业快速衰败的危险。因此,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子系统中过程中都潜伏着这种放大效应,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成长带来危机。
2.2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动态因果关系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6][7],在充分考虑国内外技术信息的前提下,企业家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商业化程度,规划技术创新战略;在技术管理的体制下,科技人才在技术学习、技术吸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完成技术创新过程。企业家创新意愿受到企业利润、市场潜在需求、R&D费用、技术差距和优惠政策个因素的制约。当企业技术创新导致企业利润增加或减少时,政府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和竞争压力的存在,使企业家创新意愿也会增加或减少,从而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成一个增长的正反馈回路,构成企业持续创性的路径依赖。与此同时,由于技术持续创新过程中难度的加大会导致R&D费用的增加,市场潜在需求的减少以及企业与国内外技术水平差距太大会降低业家创新意愿,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该路径依赖可能回导致企业持续创新的终结,也可能对正反馈增长回路起到积极的稳定作用,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分析,可构建软件外包企业具体的因果关系循环图[8],如图2所示。
3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学模型
由上述因果关系循环图,适当引入技术创新活动所需其他变量,可建立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学流图,如图3所示。本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企业家创新动力子系统和技术创新运营子系统、技术创新企业成长动力子系统。企业家创新动力子系统主要由促进和阻碍企业家意愿的主要因素构成;技术创新运营子系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技术人员、研发资金、人才政策、技术设备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技术创新企业成长动力子系统反应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对企业商业化的贡献程度。
4 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4.1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本文利用Vensim软件,使用西安软件园某大型软件外包企业近5年由于开发过程改进和中间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利润值,以2005年的数据为起点,回测2006-2010年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利润值,并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同时调整模型部分结构和参数,具体结果见表1。从整体看,平均误差率为3.4567%,小于10%,说明被优化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具备政策实验的功能。
4.2 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主要因素敏感性分析 经反复模拟,确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人员激励方式为企业政策的敏感性因素。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和政府驱动,仿真的结果见图4。图中可以看出,企业有原先的政府驱动创新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时,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而基于技术导向的创新驱动力并没有产生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原因在于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基于模仿性产品创新和渐近性的开发工艺创新,而这两类创新有利于满足发包商的产品需求和低成本接包两个方面。
企业技术人员激励政策按时间分为短期(一年)、中期(一年至三年)和长期(三年以上),模拟的结果见图5。图5中可以看出,企业有原先的中长期激励政策转变为短期激励政策时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具体的说是提高基于模仿性产品创新和渐近性的开发工艺创新的水平。
4.3 缩小技术差距的可能性预测 在企业原有的条件和即定假设条件下,从图6中可以看到,若要将技术差距缩减为零,需要45年时间,即2045年,将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政策改为中短期激励,并将创新驱动力转变为技术驱动和政府优惠政策驱动相结合,技术差距为零的时间大约在2034年,将减少10年左右;可见,缩小技术差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需要较长期的持续创新。
4.4 企业家创新意愿与企业技术水平增长的动态分析 企业家创新意愿是企业创新系统因果关系中的核心因素,是企业技术水平增长的源动力。两者的关系如图7。企业家创新意愿受到企业利润、市场潜在需求、R&D费用、技术差距和优惠政策多个因素的制约,波动较大,而企业技术水平则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由于企业前期投入较多的研发经费,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企业利润增长缓慢,企业家创新意愿处于较低水平,在企业由于技术创新带来稳定的利润增长后,企业家创新意愿强烈增长,并保持较高水平,后期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赢利渠道的增多会使创新意愿强度有所下降,但企业技术水平会呈现惯性提高的趋势。
5 结论
通过对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的分析和仿真,得到以下结论:
影响技术创新的企业政策因素较多,其中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人员激励方式为企业政策敏感性因素,通过企业政策调节,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①缩小技术差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国外技术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前提下,需要企业长期的持续创新才有可能,企业敏感性政策的调节,可以缩短缩小技术差距所需时间。
②企业家创新动力子系统是整个企业创新系统的核心。在技术创新运营子系统正常运行以及技术创新商业化利润有效的前提下,影响企业家创新意愿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相互制约,即正反馈回路的持续增长和负反馈回路的有效调节,最终会保持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稳定增长。同时,仿真结果也表明企业家创新意愿的主观强度应高于企业技术水平增加的强度,即强烈的创新意愿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动性前提。
③本文所构建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数据源选择的局限性,虽然不能完全反映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准确情况,但为企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政策和预测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Clayton M. Christensen and Joseph L. Bower.用户力量、战略投资与领先公司的失败[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97-218.
[2]罗伯特·A.伯格曼.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绍坚.软件外包技术外溢与能力提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曲明军.知识型企业成长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 2007,12.
[6]陈功玉,邓晓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内部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89-93.
篇8
硕士开题报告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篇9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宏观层面的创新问题,如,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总体而言,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诚然,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如果技术创新不能够持续,那么推出的技术创新项目将很难给企业带来持续的效益,企业只能依靠过去的创新项目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不能够持久,一旦其他企业推出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现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将化为乌有,企业不可能再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而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只有进行持续创新才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也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许只需要一两个创新就能使企业一劳永逸,但是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地生产同一技术含量的产品,就会无情地被市场竞争淘汰。因而,基于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研制新的产品,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以获取创新效益,应该是21世纪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企业持续创新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宏观层面的创新问题,例如,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总体而言,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诚然,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如果技术创新不能够持续,那么推出的技术创新项目将很难给企业带来持续的效益,企业只能依靠过去的创新项目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不能够持久。一旦其它企业推出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现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将化为乌有,企业不可能再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而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只有进行持续创新才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也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许只需要一两个创新就能使企业一劳永逸,但是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地生产同一技术含量的产品,就会无情的被市场竞争淘汰,这样例子屡见不鲜,例如,蓝色巨人IBM、通用汽车公司、苹果电脑公司以及华人企业的骄傲王安电脑公司……这些曾经令同行竞争对手胆寒的企业巨人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不能持续地推出顾客喜欢的产品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有些企业甚至走上了破产的道路。因而,基于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研制新的产品,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以获取创新效益,应该是21世纪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在此可用昆明理工大学向刚教授(1996)的一句话来总结持续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有必要从建立企业持续创新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并解决其评价准则、过程与运行动力机制、集成机制、效率评价方法及实现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等理论问题,从而建立一个较系统的企业持续创新的理论框架。”
绿色持续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绿色持续创新是在各个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过去那种追求产量、忽视能源、原料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不予重视的企业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因而推动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旨在节能、降耗、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已势在必行(高忠仕,2004)。根据企业持续创新定义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把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定义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地推
出、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绿色创新项目,并不断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向刚,2003)。”与一般的技术创新定义和持续创新定义相比,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增加了“绿色”和“持续”这两个特征,比较持续创新概念的几个特性,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具有绿色、技术升级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性以及企业发展持续性等特征。
综合对持续创新以及绿色持续创新的分析可知,绿色持续创新就是在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并适时进入下一个技术轨道的基础上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因而就要求企业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研发时有意识地使用节能降耗原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尽可能地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企业在产生持续不断的经济效益时也要产生持续不断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绿色持续创新的难点在于在不牺牲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从而产生正的外部性。
篇10
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中国政府财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科研支出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增加政府财政科研支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科研支出;技术创新;Engle-Granger两步法;ECM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34-02
1 引言
科学研究是一种技术创新,其核心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它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从研发出新产品或新技术,直至成功地推广到市场中并进行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构思、研发、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其实质就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技术水平提升与创新应用联合作用的产物,而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环节。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新技术或新产品在市场经济中成功推广并普及,因此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创造,还包括是把发明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技术创新过程一般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也可以由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单独完成,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成功应用是衡量技术创新的主要标志。对于那些投身科研并提供很多技术创新成果的科研工作者们,需要对他们强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提高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意识,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投向市场的力度,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使现代企业及时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创新以应用为目标,不断提升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革命,促进整个行业的更新换代。
在技术创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充足的科研经费是保证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的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地配置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资源的合理流向,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园,增加财政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力的经济支持,这样我国才能对实现跨越式赶超。本文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分析我国政府科研投入对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1985-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因为技术创新并不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简单的相加,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着技术开发的方向,经历技术开发、开发成果的转移、技术开发成果的利用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所以对于整个社会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我们很难选取指标直接衡量,只有选择部分代表性的指标来间接地表示技术创新。本文用专利申请授权数(PAQ)这个指标代表技术创新的产出,选择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ESR)代表技术创新的投入。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的关系,并能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本文对所有原始数据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2.2 单位根检验
在对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需要先对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模型描述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随机扰动项必然表现为平稳,则说明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变量之间存在平稳的线性组合。一般经济数据序列的随机扰动项都是非平稳的,当随机扰动项非平稳时,为了保证检验的有效性,一般采用扩展的DF检验法,即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测序列Ln(ESR)和Ln(PAQ)的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
D(LnESR)和D(LnPAQ)分别为Ln(ESR)和Ln(PAQ)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变量Ln(ESR)是非平稳序列,即具有单位根,而经过差分后D(LnESR)和D(LnPAQ)均变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2.3 协整检验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第一步,运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估计协整向量长期均衡关系参数;第二步,若协整性存在,则以第一步求到的残差作为非均衡误差项加入到误差修正模型中,并用OLS法估计相应参数。首先用OLS法估计回归模型:
上述的检验结果表明,协整回归方程(1)的残差ADF统计量为-9.584771,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72407,这说明协整回归方程方程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我国的专利授权数量与财政科研支出之间是协整的。从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财政科研支出与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不断进步与财政科研经费支出的持续增加是分不开的,财政科研经费支出每增加1%,我国专利产出上升了1.445%。
2.4 误差修正模型
如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是靠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得以维持的。误差修正模型就反映了这种短期调节行为,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形式是:
Δyt=β0+β1Δxt+λecmt-1+εt
其中ecm是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其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协整检验已经证明时间序列LnESR和 LnPAQ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方程(2):
从方程(2)的估计结果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不错,其中ECM项的系数反映了财政科研支出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当修正系数为1时,DLNPAQ和DLNESR当年的偏差在接下来的一年就可调整到均衡状态。而方程(2)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6093,说明技术创新能力(DLNPAQ)和财政科研支出(DLNESR)对当期偏离均衡调整的修正能力比较强。在短期内,DLNESR对DLNPAQ的变动有正的影响,DLNESR系数为1.272,影响效果较显著,说明我国财政科研支出对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建立ECM模型,分析我国政府财政科研支与技术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政府科研支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因此财政科研支出的增加有助于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本文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目前我国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全,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直接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高等院校为载体的基础研究。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国家科技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发明和新创造都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他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支持。但基础研究具有短期内投入大,回报小,且研究周期长的特点,所以政府要扩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资助,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实行补助、奖励等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激发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二是以企业为主的应用型研究。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如信息、生物、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方面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实践证明只有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发明创造的成果转化成第一生产力,并最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建立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确保科研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总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自身对科研的投入外,还应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当地的科研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激励政策,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加大对企业的各方面支持,促进企业愿意增加研发投资。同时,转变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合理配置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并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田俊刚.科研投入对经济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南昌水专学报,2003,(9).
[2]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04,(05):100-111.
[3]仇怡,郑毅.我国政府对政研发投入的现状与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6,(3):80-81.
[4]刘和东.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8,(16):125-127.
- 上一篇:土壤板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下一篇:生物技术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