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文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文化的含义

篇1

作者:张曼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具体来说,可将传播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引入阶段,这一阶段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融入创业教育相关内容,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标语、广播站等渠道,介绍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条件、创业基础知识等内容,让新生进校初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创业宣传氛围,初步形成对创业的基本印象。这一阶段贯穿学生在校的全部教学、生活过程。传播过程中,应注意将创业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课堂、主题班会等途径,传播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唤醒创业意识。提高阶段。这一阶段集中于学生毕业实习期,也是真正催生大学生成功创业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全面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运营流程,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创业的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可在学生实习前,集中开展创业培训讲座,全面、系统、深入地灌输创业理念;也可以邀请企业或成功创业的校友举办创业教育主题讲堂,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创业教育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学生对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验。在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赋予创业型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行去检验、去实践、去丰富,是建设创业型校园文化的最佳途径。1 在学生文化舞台中突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知识普及率 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学生文化活动,在学生文化舞台中突出强调创业教育,以活动促发展,不断提高创业知识的普及率,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在文艺演出活动中,结合创业教育,努力打造精品创业节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创业知识,普及创业意识。开展成功校友创业报告会,用榜样的力量和经验来激发创业意识。举办创业论坛,邀请校友创业者、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讲座、对话,为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需求,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学校创业课堂的局限。2 在社团文化活动中结合创业教育,创设自主创业园地 高校学生社团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和交往能力提供了重要渠道,影响范围大,效果明显。学校在社团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引导社团围绕创业教育这一主题来开展活动,不断丰富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灌输创业教育思想,创设自主创业园地,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争取在社团文化活动中孵化出成功的创业案例。笔者所在的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创业型社团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由工商管理系学生自主创办的亿绣创业工作小组,是该校最具创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之一。为大力弘扬学生的创业精神,学院每年定期为该社团拨款,资助社团发展。社团创办至今,成功举办绣品展览三次,开有一间实体店铺,绣品上百幅,不仅畅销市区,同时也漂洋过海,成为学院馈赠荷兰、美国等合作办学单位的最佳礼物。除亿绣创业小组之外,该校还有电子产品维修协会、蓝桥文学社、大学生租赁中心、大学生创业兴趣小组等众多创业社团。这些社团定期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经验交流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3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调创业教育,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创业就业实践环节是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将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创业教育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4]。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拓宽实践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努力开辟校外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交替、岗前实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践教育平台,丰富了学生的社会感知。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检验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够了解专业和行业最前沿的需求。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全面提升了个人素质、增强了创业能力。

从理论上提升创业教育的内涵,并将之提炼成可操作、可传承、可改进的传播系统,以达到效果的最优化。这种传播系统,可以用“三化”来概括。1 创校历史教材化 任何一所高校,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而来,其创办过程的坎坷艰辛与企业创业之初有异曲同工之处。高校完全可以将自身的创校历史编撰成读本或教材,在新生进校之初进行发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创校过程,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了解创业的不易与守业的艰难,提升对创业的感性认识。2 创业学子群体化 高校应时刻专注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与毕业学子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不断调研、回访,摸排学生创业成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按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创业学子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群体性的创业团体。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不断跟踪报道创业学子的基本情况,将之与本校的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用校友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励和鞭策在校学生,激发创业的激情。3 创业实践理论化 将创业实践以理论的形式加以总结,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同时能以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反思创业的艰难,增强创业的自信和创业成功的可能。虽说每个创业成功的案例都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点都大体相近,这就是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的市场预测、坚定的执行理念、精诚的协作精神、危机处理的公关意识等。高校应根据学子成功创业的历程进行概括和总结,从理论的高度上总结出规律,并加以推广,为准备创业的后来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模板。当然,也可以对失败的案例进行理论分析研讨,找出失败的原因,用以汲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发生。高校应努力寻找出一条符合本校实情、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型校园文化建设策略,让“先就业、再择业,寻找机会创业”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理念,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品质和创业能力,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

1 门窗与建筑

门,作为两个空间的交汇处,是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的通道,自人类建筑史上出现了建筑这个东西,门就已经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门是建筑内部与外界相连接的部分,是人进出建筑的必要通道,由此可见,它的基本功能就是组织交通功能。门与建筑就是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不管建筑业发展到何时,门始终会是建筑视觉的引导,完成整个建筑体系的时空连续性,使分散的人流在出入口处汇集,然后再分散。

人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打开门窗或是关闭门窗,与外界进行交流或是自我封闭。窗与门一样,都是墙上开凿出的一个洞口,只是人不能从窗户出入两个空间。门与窗最大的区别就是门是方便人的出入,而窗是让空气与光线通过。虽然再代建筑技术发展取得空前的进步,在建筑工艺、技术人才、机械设备等方面都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但不论是处在什么时代、不论什么样的建筑结构,室内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与适当的当照,因此,窗都会是建筑不可或缺的。

2 门窗与建筑文化

文化分为物质层次以及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文学、宗教等等都包涵其中。而建筑自其出现之日起,就一直具有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传达功能,建筑不但要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需求,还要人们的心理需求,具体的说就是要营造总体布局、环境烘托与精神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融合。

门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若是有特殊的需要,否则必是处于建筑的明显位置,就像是人的眼睛,是建筑灵魂的所在,其形式结构自然是要非常讲究的。而在传统祭祀活动中,门更是具有很深的隐喻意义,跨进它,就相当于你已经处在了神的面前,所以在此之前你必须做好朝圣的准备。窗户的基本功能就是完成室内外空气的换以及光照的补充,但事实上,窗户都是可以完全关闭的,而且一般都配有窗帘,当室内的人不想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时,就会选择把室内空间封闭起来,因此,窗是私人世界与公式世界的交界,而是否要进行两个世界的融合,就完全取决于室内的人。

门窗通过其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形态样式来表达自身的特性,传达一定的品质乃至审美意境。建筑通过门窗的设置,来展示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所以门窗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并通过门窗的形式,向外界传达。

3 门窗符号的设计表达

根据符号学的解释,对于现实世界的实体而言,其作为符号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图像”,它是某种借助自身和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二是“标志”,这是某种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三是“象”这是某种因自己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用的或习惯的联想的“规则”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这三种情况往往存在着合而为一的关系。

门窗是建筑整体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和谐,还有着有机的关系。脱离建筑物的门窗是虚无与片面的,门窗符号形式应与建筑物巧妙地结合、完美地搭配,以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创造门窗与建筑的更好契合。门窗的设计表达受制于建筑本身的存在状态,即建筑的性质、布局、人流组织、空间安排及建筑风格等。建筑的性质多种多样,因而要求门窗的表现内涵也不同,如有时需庄严、雄伟;有时需活泼、亲切。建筑的布局、人流组织及空间安排进一步制约门窗的规模及尺度,建筑的风格则影响门窗设计中的材料组合、拼构及色彩、肌理等。

在现代,牌楼不仅在国内外被广泛地用做华人各街区、商场、游乐区的大门,而且还被作为门脸用在重要建筑的大门上。例如,北京王府井商业区的“全聚德”烤鸭店就有这么一座牌楼作为门脸紧贴在高大的玻璃幕墙上。牌楼作为店铺的装饰是我国的老传统。我们从北京的老照片上可以见到,在清代的沿街商店门面上,有的紧贴着门脸竖立着一座牌楼,牌楼的开间与店铺的开间相同,牌楼的顶部高出于商店的屋顶,在牌楼的梁柱上悬挂着各式商业幌子。牌楼成为一种装饰,增添了商业的号召力。

迈向21世纪的新建筑,由于社会向建筑提出了更新、更多样的要求,而且新材料、新结构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社会给各国、各地区的建筑带来了相互交融的更大方便,要在新的建筑上再大量地应用传统建筑的式样是越来越困难了。于是,为了创作具有传统风格的新建筑,为了在新建筑上体现传统的美,体现多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创作中应该应用具有图像、标志、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手段越来越受到现代设计师们的重视。作为建筑的门窗,它所具有的符号作用也许比建筑的其他部分更多一些。

中国传统建筑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结合,也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现代意义的建筑门窗文化特色的设计表达也变得更为复杂。虽然现代需融入传统文化基因,需要采用传统文化基因,为现代建筑门窗定式、定形、定神,但它却不是简单的复古模仿。建筑门窗文化特色的设计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对地域传统建筑风格元素吸收、继承与创新。现代建筑门窗设计需从人文、历史的角度研究城市,要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连续性,更要强调传统的延续不断和创新发展。

篇3

(一)立意

文化建筑空间与形体的塑造,是一个“意在笔先”的过程,要有一个指导思想,但是这个指导思想并不虚幻,那些触动创作的元素也不要求太精确太理想。其核心任务是将一定的文化思想与元素转换为设计中的物质空间,将能与特定地块环境和谐对话、内外整合的空间场所当作目标。

(二)从总平面入手

从总平面着手设计,划分场地,寻找潜在的体块分隔和有可能的轴线方向,处理地形和周围建筑的进退与呼应关系。比如,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设计,一开始应考虑水、寨子等场地环境,注重与场地轮廓的契合。建筑内外环境都应该是经过设计的,首先应考虑场地的综合利用,做好内外分区和功能分区(如车行与人行的安排),以及入口广场和鱼嘴广场的布置。从总平面开始,在基地地形图上反复分析,先分出建筑所占部分和场地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着手建筑部分内部的空间组织。内和外相辅相成,好的设计,内外空间都是积极的。所谓积极,就是经过精心设计,具有必然性,而不是做了某一部分“剩下来”的。

(三)从轴线突破

形体和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轴线和序列组织。轴线是建筑平面和体型的组织规则和构成逻辑,序列则体现空间的层次,这种层次和流线往往是紧密相关的。建筑中的轴线是指被建筑形象所交代的空间和实体的关系,由这种关系,在人的视觉上产生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到”的轴向。合理的建筑处理使轴向感更合乎意图,譬如故宫的南北轴线,其方向感极强,空间序列层层递进,传达出皇权至上之感。轴线不但是形体的组织,也可以传达一定的文化内涵,不一定就是直线,但必须是可以感知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轴线的确立可以从周围的环境要素出发,从选取的文化目标和文化氛围出发,或者从特定的功能流线出发等。一个建筑可以由多个轴线组成,有空间上的轴线、实体的轴线,还有文化意义上的轴线等。设计要有轴线、有序列,建筑体量要有方向感。设计之初可以从一个或一组几何形开始,逐步变化和调整,结合空间、体型、功能、流线、环境、文化等综合思考,方方面面都有了统一的节奏,才能说是一个比较深入的设计。

(四)关于主体建筑的处理

主体建筑的体块组合可以是集中式或分散式的,都要根据最初的基本型反复分析推敲。不建议纯粹的分散或集中式布局,即分散的部分也需要有中心(轴线)作联系,集中式布局也应有拆分的部分(不要简单地堆成一团)。设计者可以尝试要做集中先做分散,要做分散先做集中的设计方法。文化建筑设计,需要形成一个能够控制全局的中心空间,或是实体的或是被围合的广场、庭院,来渲染主题。

(五)关于庭院组合

庭院组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一种常见形式,将人文思想和美好意境融入其中。例如,在珞珈书院设计题目中,要求学会庭院组合的运用,不限制设计师在设计中求创造求变化,相反地,设计者要“食古而化”,在熟练的基础上渗透庭院空间组织的规律,活泼地表达,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庭院组合的空间元素以及围合与渗透的章法。当然这种设计训练有一个过程,先是考虑约束,然后再超越,体验“戴着镣铐舞蹈”的境界。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并非随随便便而来,需要耐心思考和反复推敲。

(六)开放现代的思维

最后,回到当初确定的文化主题和目标,一定要采取开放的思维,文化建筑的设计不等于传统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和堆砌,而是要学会用建筑语言在空间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表达。千万不要以为做一个坡屋顶,加几个明显的“符号”就是反映文化了,不应该把文化简单、僵化地贴在建筑上。设计要巧妙,体现一定的抽象思维。总之,要学会从无到有的布局,需要很好的控制能力和辩证思维。如果选择集中式体型,那么就要及时打破集中式体型的格局;相反,如果选择分散式体型,那么就要考虑及时收拢分散式体型。

二、建筑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的转换

通过文化建筑的设计训练,逐步走向设计语言表达的自由。避免对文化表达的理解停留在生硬的符号借用和简单嫁接上。运用几何手段,结合特定功能,叙述内心故事,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理解。以珞珈书院设计题目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文化语言向空间语言的转换。

(一)意在笔先———探寻文化脉络

文化建筑首先是植根于文化的,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诗词、昆曲、园林等传统文化形式。因此,可先设想一个故事,借用中国古代诗词,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境界,体会场景的渲染和层次的递进。兼议文化主题的建筑设计教学例如,一位学生的设计取意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过诗句感受空间无限延伸,在尽头却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的意境。因此,采用了层层跌落的徽派民居式风格,并使用了中心扭转形式,从而在达到设想意境的同时,突出空间的主体地位和空间趣味的变化。

(二)山水入画———考虑场地环境

在确定了大致空间意趣后,场地环境成为影响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在此设计中地形位于野外,既有山有水,还高低错落,宜采用分散式布局。分散式布局使建筑有了不同方向延展的可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景观,也使山水的美进入建筑之中,对于营造之前设想的场景而言,也更为自由,使空间的序列和意境的线索相统一。然后划分功能分区:综合的功能、相对舒展的地形、庭院布局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把建筑体量分开。例如,一位学生的设计理念是“寻涧见石”,在充分考虑了场地周边环境后,将山水的意象和建筑巧妙融合,以开放式布局将自由的体块与水体交错组合。建筑整体不仅有水流动的质感,体块的交错也营造了建筑内部清风飒爽的通风环境。

(三)渐入佳境———组织空间序列

确定大致意象和形态后,设计着重于通过推敲空间的组合序列来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构思里对流线的组织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悬念,讲究前后的递进和变化,用一种路径来串联和组织,将这种路径的转折变化融入庭院布局。例如,一位学生在“珞珈书院”中的设计理念是“曲径通幽”,在组织书院空间时采用了路径与深潭的层次递进,充分运用建筑空间组织的序列层次、虚实、转折等方法。一叠叠的院落在路径的引导下不断推进,主要空间、辅助空间以及交通部分都分置在不同的体块之中,分离却不分散,并且空间层次逐渐推进,能充分贴合“曲径通幽、余意不尽、婉转不断”的诗画意境。

(四)融会贯通———提取文化元素

舒尔茨曾指出:“整个文化既是以符号系统的发展作为基础,来保存并延续其经验的。”但文化元素的提取不仅仅是将其符号化,更多的是将其融入建筑的空间布局、肌理表皮以及材料工艺中。在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珞珈书院以及昙花林历史地段图书馆这三个题目中,有对空间组织和序列推进的思考,有对肌理和表皮营造的思考,也有对文化元素提取和融合的思考。在之后的主题式聚落更新题目中,新的创意主题、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之间的转换达到了融会贯通。以学生作业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实现文化内涵和形体空间的转换。

1.“酒文化体验园”主题:“一壶山水,一壶青花”主题创意灵感来自对北溪村依山傍水的环境体验和对当地酒文化的感悟,力图在山水间营造一个黄酒文化体验村落。依据所在场地环境特点,让建筑处于山水之间,总平面采用“水样流动的布局”。建筑以“容器”青花瓷为母体,进行了意境、造型、材料等方面的建筑性解构,充分塑造和展示“青花韵味与质感的建筑风格”。

2.“文人风流栖居园”主题:顺风顺山顺水设计灵感来自对场地内向型空间特性的解读,场地四周被山和竹林包围,与传统意义上“隐居”的意境类似,以此营造现代文人的栖居场所。设计中顺应周围自然环境的原有肌理,促成了“流动”的态势,流动的风、水、山势造就了新的村落。总平面尊循地势等高线,沿场地所在溪流组织线状的巷道布局,形成多个半围合的单体空间,并采用“游走路径”,将村落隐匿于山林,营造文人独居场所。

3.“青年书法爱好者基地”主题:山水印原村落居民为书法家后裔,从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进行推演,旨在形成当代青年书法爱好者基地。创意灵感来自溪谷河床上的石头,造型独特、质地优良。因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后裔隐居于此,又产生了“印章”的联想,借鉴书法印章的章法组织总平面布局,将整个聚落的公共空间分为游走型、广场型、复合型、圃园型,为书法篆刻爱好者提供丰富的交流活动场所。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从校园文化的结构上看,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的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硬件,也是校园文化的表层。各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等等都属于物质文化建设的范畴。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更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这些都能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优化校园的环境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

(二)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让全体师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利用先进的理念引导行为。其次,管理人员率先垂范,引领师生员工的行为。再次,以制度强化为保障来塑造行为文化建设的环境。

(三)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自身文化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原则,是校园文化内层的东西。科学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学校要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招生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如,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制度;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等。

(四)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林崇德、俞国良先生认为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爱国爱民爱校爱家的理想观,开拓进取创造革新的能力观,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团结合作友爱互携的人格观,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自主意识学术自由的思想观。校园精神文化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和形成,必须经学校领导有意识地加以培植和引导,并经长期地努力培育后为校园师生所认同。

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文化性是学校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显著的特性。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观的前提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大学校园文化沉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并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向前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21世纪的文化走向是:追求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的并行发展;国民素质和人格建设将摆在重要位置;环境文化得到高度的重视;文化产业将得到高度重视;网络技术发展普及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审美方式;经济全球化将推动文化的全球化。21世纪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与时俱进,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观的前提。

(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在宏观上处于从属地位,被社会文化所控制和引导。但是,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并不是简单地认同、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一个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水平,进行新的选择、整合或排列,校园文化因受不同群体价值取向的内在支配而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小社会,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营造和谐的特色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发展先进文化、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

发展先进文化是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情操塑造人,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的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要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党建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二)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全员共建,一方面,合肥师范学院应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发挥其率先垂范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性意义。教师的思想状况、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校园精神氛围营造的内涵,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增强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有助于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形成;另一方面,发挥学院学生自身具备的思维活跃和较好的素质能力的特点,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的有力组织实施,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知识、锻炼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所有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开创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又必将对大学生的科学感受力、文化领悟力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巍.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J].科教园地,2007,(11).

[2]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5.

篇5

一、《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充斥的思想文化

(一)大胆的颠覆思想

《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大胆的颠覆思想首先体现在对理性至上的颠覆。《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环境背景受到了理性至上思想的极大约束。在当时,在文艺复兴以后,整个社会都被理性至上的思想文化所主宰着。以往对其他外在权威以及神的信仰统统被理性至上所取代。于是,在理性至上的控制下,任何事物都要用理性来衡量。在理性至上思想的约束下,人们失去了思想上的自由,精神也随之扭曲。于是,在小说中,作者艾丽斯・沃克对理性至上思想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并积极地利用长期以来都处于理性的对立面的“疯癫”来作为根本基调。例如,在小说中,鲁滨孙便十分大胆地放开对女儿的约束,还给她买了“白色的连衣裙和玛丽珍皮鞋”,甚至还有“精致的方巾”等,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理性至上思想的颠覆。其次,是对白人至上的颠覆。在小说中,白人总是自以为优于其他种族,因此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俯视着其他种族。但是,作者却不以为然,反而大胆地对白人至上的思想文化进行着颠覆。而且在小说中,作者还借苏珊娜之口极力地对白人至上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苏珊娜说道,白人自己以为自己很高贵,“从来不研究他们自己”。但是,白人们却十分喜欢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研究我们”,例如写各种文章来“评论我们如何如何低劣”。但是,可笑的是,白人自己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多么的“不合拍”,而且十分恐惧了解到自己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巨大差距”。因此,白人们对其他种族的研究实质上是出于自卑的心理。再次,是对父权制度的颠覆。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整个社会背景是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男性在社会中处于高高在上的主体地位并堂而皇之地控制着女性,小说中的女性们深受其害。于是,在苦苦挣扎之后,波琳便爱上了关心她的吉娜,两人建立了同性的恋爱关系。两个人的这一行径在小说中所处的时代显然是惊世骇俗的,也是对父权制度的极大颠覆。但是,也十分积极地给当时饱受父权制度压迫和损害的女性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生路。同性恋使女性不再受到父权制度的过多统治,在性方面不必再像之前那样完全依赖于男性,女性具有自己选择伴侣的权利,彻底颠覆了以往的父权制度。

(二)宗教思想

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处于宗教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广泛地向人们宣扬着人类统治地球的思想。但是,作者所描写的孟多族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民族,作为一个有色人种部落,他们在历经磨难之后却仍然保留着最初的信仰。通过对孟多族的的描写,作者将基督教的虚伪本质完完全全地暴露了出来。《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宗教思想首先体现在作者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极力反对上。基督教认为,上帝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神灵,并将其具体化为一个白人男性。这显然就是将其他种族排斥在外。而且,基督教还认为,男人的肋骨创造了女性,并指明了现实社会中男性是处于主宰地位的,女人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已,基督教的这些思想显然具有鲜明的种族和性别倾向。但小说中的孟多族却认为万物有灵并尊重女性,是对基督教思想的极大冲击。其次,作者还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和女性的热爱。基督教认为人类可以随意地统治整个地球,提倡“人类中心主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便开始大肆地伤害自然,破坏生态,甚至爆发战争。而小说中的孟多族则认为人和世界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积极地保持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等以及和谐。而且,孟多族还十分尊重女性,不但不像基督教那样认为她们是邪恶的、下贱的,反而认为她们和男人们一样是处于平等地位的,甚至还将女性当做大自然的化身来爱护。作者还提出要重视人的欲望。基督教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苦修来战胜自己的各种欲望,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离上帝更近一些。例如,小说中的鲁滨孙便通过鞭打自己偷尝禁果的女儿来使其摆脱身体上的欲望。但是,孟多族却认为任由欲望是合情合理的,甚至认为,会令人“离上帝更近”。所以说,孟多族从自身的出发,十分重视人的权利,尊重人性。

二、《父亲的微笑之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艺术魅力首先体现在其高超的叙述技巧上。首先,叙事结构十分新颖。在传统的小说叙事过程中,使用的叙述结构大多是将情节和故事作为核心,并采用统一视角的方式来具体叙述。但是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作者艾丽斯・沃克匠心独运,运用十分新颖的方式来进行叙事。作者抛弃了以往的叙述模式,积极地采用多元化和碎片化的形式来展开叙述,并更好地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表达。于是,通过阅读我们便看到, 《父亲的微笑之光》整体是由多个长短不一但是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的片段组成的,而且不同的片段之间还应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具体的叙述过程中也呈现出场景和视角的不断切换,十分新颖独特。其次,叙事艺术十分独特。在具体的叙事方面,小说也体现出十分独特的叙述艺术,即巧妙地利用了各种叙述声音。叙述声音指的是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利用不同类型的叙述者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具体的讲述,《父亲的微笑之光》中便应用了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首先,是集体型叙事声音的广泛应用。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所应用的叙事声音中,集体型叙事声音是运用得最大而且最广泛的一种。具体来讲,集体叙事声音是指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将某个特定的群体作为叙述的主题,并予以叙述的绝对权利。然后,通过这一群体的叙述来实现对整个故事情节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立体的叙述。小说中的孟多人马努列多便是一个叙述全体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亡灵和父亲的亡灵进行交谈的时候,马努列多便说到了“我们”,而不是“我”。其次,小说中还应用了较多的个人型+作者型叙事声音。整体来看,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自我讲述。但是,在以个人型叙述为主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具有作者型叙述的特点。例如,在小说中,亡灵的身份十分特殊,可以自由地进出人物的心理和梦境,不受约束。因此,亡灵编辑具有第一人称的叙述特点,也兼具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功能,即作者型的叙述声音。

(二)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作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作者在小说中为大家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人物,还积极地通过对小说中不同女性的遭遇和思想活动等的描写,使整部小说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特色。在小说中,女性和自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尽管生活十分曲折,但最终还是获得了觉醒。而且,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男人与女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积极地维持和谐的关系。首先,作者对处于父权制度下的自然和女性的实际境况进行了描写。小说中描写的女性和自然紧密相关,并像自然一样遭到占有和破坏。例如,麦格德琳娜十分热爱自然,开心地奔跑在山间的小溪边。但她的生活却受到父亲的管制和“鞭打”,即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践踏以及生态女性主义下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其次,小说以大量笔墨描写了女性的觉醒和救赎。小说中描写了女性的挣扎和抗争,集中体现出生态女性主义下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和积极的自我救赎,是十分正面的生态女性主义宣扬。例如,在小说中,麦格德琳娜虽然受到父亲的严格约束,但仍然坚持和小伙伴们玩耍,并大胆地偷吃禁果。最后,作者还大声疾呼,希望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看,小说通过对生死以及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描写,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并尊重女性、爱护自然,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男人与女人以及人与自然都可以和谐共处,相亲相爱。

三、结 语

作为一剂匡正时弊的良药,作者艾丽斯・沃克利用细致的笔触对不同人物的忏悔和挣扎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向我们展现出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利用各种叙事声音,充分地表达着自己的颠覆思想,也在极力地主张回归非洲文化传统,并以此表达自己鲜明的宗教思想。总之,虽然与之前曾荣获普利策文学奖的《紫色》相比《父亲的微笑之光》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其思想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杨雅婷.沉默的母亲们――浅析《父亲的微笑之光》里的母亲形象[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12(03).

[2] 李平.理性与疯癫的对话――《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理性至上主义思想的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0).

[3] 王永丹,王军.不做男权传统樊篱中的他者妇女――探析《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反性别主义主题[J].飞天,2009,15(12).

[4] 张武.双重灵魂的变奏曲――从《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鞭打”意象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01).

[5] 杨树芳.爱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探究――以《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父亲为例[J].山花,2012,21(08).

[6] 张淑菊.两性理想的回归之路――解读艾利斯・沃克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J].邢台学院学报,2008,6(03).

篇6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热”现象的出现,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汉语,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创办了“孔子学院”,汉语的传播和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或是初学阶段,这种学习方式更趋向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的教学方式,“汉语热”更多的以这种形式出现,在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规范的“正规军”—高校中的汉语教学方面,无论从关注程度、研究方面都是相对欠缺的。本文将从历史、时代背景出发探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从而为我云南省更好地制定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国家文化交流方面提出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

一、“汉语热”的背景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通晓汉语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增加。

“汉语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把中国作为潜力很大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失去了中国市场将意味着丢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国外“汉语热”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没有人愿意错过“中国机会”。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外贸行业,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

第二、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化撩开了以往神秘的面纱,走到各国友人的面前,汉学也因此成为“显学”。

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了解到中国的语言。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和书籍了解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和庄子等;了解到中国的李连杰;了解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都刺激每一个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学习汉语。黔之更多的来自一种个人的、民间的行为。

第三、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民众更想直接了解当代中国。

以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给汉语的学习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对于世界人民对汉语学习的一种需求,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中国政府也在有意识地推广这一汉语热潮,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开花的“孔子学院”就是专门向外国人推广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机构。现在“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与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齐名的国际文化推广机构。①中国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政府计划在2010年前在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截至2007年12月6日孔子学院达二百一十所,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

二、汉语教学在越南的基本情况

中国与越南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越南历史上是讲汉语的,后来1884年法国占领了越南,法国传教士为本来采用汉字的越南,设计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就是现在越南人称呼为「国语的拉丁化越南文字。历史事件就不在这里详述,我主要想表明的是越南和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越南语很多是根据中国文字而生成的,从这个角度讲,汉语的教学在越南来讲,较母语是英语系的国家是相对容易一些,毕竟两种语言有共同之处。上面讲的是在越南历史上,确切地说,是在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之前越南人讲的是汉语。

汉语在越南的再次学习是从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开始的。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党、政、军、群众团体和地方省市交往日趋活跃,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3223万美元增至2004年上半年实现承包合同额2亿美元,全年可望突破4亿美元卢数字表明中越的合作是突飞猛进的,合作是离不开交流的,语言的障碍无疑给合作的顺畅进行带来了不便。具体到越南市场,便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的公司和企业都纷纷到越南投资、办厂,使越南社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便是越南人对汉语学习兴起的一个历史背景过程。越南人对汉语的学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中小学阶段,华文教育在越南蓬勃发展,同时越南高校也在越中关系正常化之后就开始了正常化的汉语教学,为中越交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以上提到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大学中文系成了热门系,中文专业成了热门专业,于是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很快地发展起来。据统计,目前(2004年),越南数十所高校开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业,在校的中文专业学生约有一万人。此外,许多高校都把汉语作为主要外语之一来开设课程。乌越南设有中文系和中文专业的学校一般都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这样就可以在师资相对缺乏的条件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使更多高素质的非汉语专业的人才接受到汉语教学,这样为未来中越的合作和交往无疑是有助的。中越发展所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将被扫清,这是一个构想,也是一种趋势,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越南高校中开设汉语专业的机构在韦锦海的文章中提到的有四种:公办大学的中文系和中文专业、民办或半公办大学中文系或中文专业、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普通高校的汉喃专业及中国学专业。作者分别陈述这几类的情况,对各类机构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者认为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汉语师资缺口大;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普遍偏低;对汉语教学缺乏全国性的总体设计;缺乏适用的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和必要的教学设备。这些给了我们一些思考,越南与我国的云南接壤,越南与云南在地理位置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越南和云南在经济上的合作和联系也是很密切的,据统计,在2005年上半年,云南省与越南进出口累计完成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1 %,超越澳大利亚、缅甸,成为云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南利用地理优势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越南汉语教学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省份了,尤其是广西省在与越南在汉语教学方面已经走在了云南的前面,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我想探讨的就是云南省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教育资源、教学经验,在“文化出口”这个方面做出成绩。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在国际土壤中生根、中国的文化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同时也解决了越南高校中师资缺乏、教材匾乏的现状。

四、笔者对于云南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建议

(一)将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外的学校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中国一些高校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出来未必都投身到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这其中就有很多人学习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找不到这方面理想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应该在国外,但有几个人可以出国,来投身于这项事业呢?一些国家的汉语教学的师资是缺乏,而我们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却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境,这中间缺乏一种机制,缺乏一种将教师资源与需要这些教师的学校连接起来的纽带。这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这是关系到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传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或是一个国外了解中国的推动器。巾国不仅要将中国文化传向欧美,还要传到东南亚。很多学子也是很希望去欧美学习深造,很少有人想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样国家应该鼓励更多的学子去这些需要汉语教师又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给他们之间搭建桥梁。中国对外汉语教师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使中国的学子的所学有用武之地,而且还改善了国外学校师资缺乏的现状,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我想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要比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活动对越南汉语教学师资有更大的帮助,稳定的教师资源,可靠的教学质量,这恰好解决了越南高校汉语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多教师供职于几所学校,他们无暇做好备课,自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而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云南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可以与越南高的汉语学专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专业来说也是一种促进,让这门专业更能符合国外者:7语言学特点为茸根供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二)定期进行交流学习和沟通作为辅助手段

在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定期举行一些学术交流,这一方面可以交流经验,可以把在教学中的成功的经验让大家一起分享,或是将教学中的疑问一起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中越高校教师之间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形成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三)在优秀的学生中选派一些交换生,体验语言教学环境

语言这种学科离开了交流的土壤,离开了语言环境,它就只能是一种文字。同时,作为一门外语教学的老师,同时要了解国外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了解他们的文化,尤其是越南文字是由汉字编的,这两种语言天然的联系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越南高校可以在汉语学专业中挑选一些作为交换生,让他们到中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或是其他相关专业感受语言氛围,而中国的交换生可以到越南高校去做一些汉语教学专业的助教,可以帮助在汉语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越南学生。这种点点滴滴的长期的工作对于越南学习汉语的学生是很大的帮助。这既可以让越南的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学有所成早日投人到他们本国汉语教学事业中,又让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习在实践中将知识巩固和深化,这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篇7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著有《导读》,译有《妙趣横生的心理学》《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等。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孝与德之间的关系。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就是道德认知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它有一个出发点,这是一个叫做“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实验。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这个两难的故事往往贴上了“西方化”的标签,现在我们想做的是,如何把这个理论的基础夯实一些。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道德两难故事,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论语》中恰好有一个现成的道德两难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个故事说的是,如果父亲偷羊,儿子应如何做,是向司法部门举报还是为父亲掩饰罪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在“人伦”(谨遵孝道,为父亲掩饰罪行)与“国法”(遵纪守法,向司法部门举报)之间如何选择。它与“海因兹偷药”非常相似。另外,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还面临着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如何让“老树发出新芽”来。我们在这里就通过“孝”这个题目来漫谈一下这些问题。

一、孝的内涵:无违与敬

上文《论语》提到的那个道德两难,本质上涉及到一个“孝”字。在讲孝之前,我想问一问道德的作用。很多哲学家认为,道德的主要作用是把社会粘合在一起。“孝”在我国传统社会所起的整合作用,是由其自身的内涵决定的。因此,要考察孝的社会意义及其在德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分析孝的内涵。《论语》中对孝是这么讲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可以看到,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对孝的含义做了解释,其中主要包括两点:一曰“无违”,具体而言就是对父母要“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应遵“礼”而行,孝在这里成了一种具体的社会规范;第二是“敬”,孔子说,孝就是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如果认为孝仅仅指的是能够养活他们,那么他实质上就是把孝敬父母等同于豢养家畜,和喂狗、喂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要看到孔子言语里面的深层含义,即人不等同于禽兽,所以孝敬父母也就不能像喂养家畜那样来简单地对待他们,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应该把“敬”体现出来。通过对孔子的解释可以看到,孝的含义包括了两个层次:让自己的父母不受冻馁之苦,这只不过是较低的动物性的层次,而孝作为人的五伦之一,关键在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是一种较高的层次,才是孝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国传统社会才会把孝作为德育的最基本内容。

二、孝的功能:事亲与事君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比如责任、爱国等等。有了这些道德品质,人们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进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孝是否还具有这些功能呢?

儒家学者认为,“孝”的作用很多,并贯穿于整个社会。《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勿庸置疑,孝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主要从“事亲”(家庭伦理)和“事君”(公共伦理)两个方面来考察“孝”的功能。

通过“事亲”,孝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在中国传统社会,孝是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的保证。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老年人的生活只能依靠儿女,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毫无保障。如果不依靠父慈子孝,那么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必定会因为衣食问题流向社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进而可能会危及国家统治。但如果有孝作保障,那么这种不稳定因素就会削弱或消失。显然,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社会根源的。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转型期,处于传统社会和新的社会秩序转变过程中,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机制尚在建立健全当中,所以孝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能够有效弥补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执政者强调孝,是因为它能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的关键是要把孝转化为“忠”―爱国,因此“移孝作忠”成了《孝经》的一个核心命题,它就是通过一整套的理论来说明孝和“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目的就是把孝的血缘感情,转移到对国君的“忠”这样的政治情感上,从而维护国家的统治。孝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需要重新解释忠和孝,应该用“旧瓶装新酒”,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时代特征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孝是在地位平等基础上对家长的尊敬,我们不能把忠简单地看作一种情感,而要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来确定它们的具体内容。

三、孝对当代德育的价值

上面,我们讲了孝的含义、社会和政治意义,讨论了进行以孝为基础的德育的必要性。现在,我们还要讲一讲能不能把孝作为基本的德育内容。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说明。

在实践层面上,孝在家校合作、全员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员德育是必要条件之一。所谓“全员德育”,就是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资源,发挥三者的合力,让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参与到德育当中。但是,全员德育是“樱桃好吃树难栽”,如果能够形成全员德育的局面,德育工作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困难是,如何整合德育资源,通过什么途径形成全员德育局面。换句话说,用什么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和形成全员德育的切入点和抓手。我认为,孝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之一。

一方面,孝在家庭教育中地位的凸显,能够有效地把家长吸收到德育工作中。在现代社会,应试教育导致了“重智轻德”,家长对子女的德育越来越不重视,家长和教师之间因为缺少配合而导致德育的效果不好,这是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倡导以孝为基础的德育。在我国,孝一直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孝的家庭教育的资料,如诸多的家训、诫子书等,其中的知识和经验表明,孝在我国古代家庭德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处理亲子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孝的两头是父母和子女,父母既为人父,又为人子的双重身份,使他们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暗示和引导作用。此外,在家庭当中进行孝的教育,不但对子女具有教化作用,而且对家长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另一方面,把孝作为德育途径,能够提高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调查表明,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原因在于德育工作的手段和目的比较抽象,德育效果和工作业绩难以测量。前者导致德育教师的工作很难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后者则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认同,进而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于德育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人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规避它,只能找出相对具体的方面,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相对于其它德育手段而言,孝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实践性和可测性。

孝的层次性随着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增长,其内容也可以随之不断扩展和抽象,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1)是关于孝之内容的层次性,即既有关于孝的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生动案例,也有关于孝的系统理论。(2)孝在德育实践上具有层次性。孝在内容上的层次性与实践上的层次性为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孝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于: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关于孝的具体案例,例如为父母洗脚,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孝的道德体验,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观其行”;中学阶段教师可以把孝的典故贯穿于语文、历史、政治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当中,把德育和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理念,这时候要“察其言”;大学阶段,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典籍中对孝的理论阐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理性地认识和分析孝的内容,这就是“辨其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德育工作的学段衔接问题。

作为教师,如果能依此来实践,则能够部分解决德育中存在的抽象、难以操作和难以取得实效等问题,使德育教师能够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操性。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引用的关于《论语》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能够借助道德认知理论证明,儒家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为根据原始儒家的解释,儿子为父亲进行掩饰罪行才是正理,因为“爱有差等”,亲属尤其是至亲犯罪,应该考虑的首先是亲属而不是外人的利益。

随着儒家伦理发展成熟,这种将人伦置于国法之上的道德理论已经得到了修正,《孝经》就已经克服了《论语》中那种道德情感主义的局限性,《孝经・谏诤章》中有这样的论述: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寝、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可以看得出来,儒家学者已经开始认为,当孝与义发生冲突时,儿子应该守义而劝谏父母,使父母能依义而行。这种看似轻视孝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却恰恰体现了孝行,即儿子劝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声誉,表面上对父亲的“忤逆”,实质上却是一种至孝,而对父亲的错误一味地唯唯诺诺才是真正的不孝。这样,孝与义两种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就得到了解决,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标准是他是否依义行事。这显然表明,中国的道德规范中也具有层次性,高层次的规范才是社会的最终判断依据。

篇8

孝文化有利于家庭中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孝道可以算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庭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所谓的孝道文化,就是敬老养老,关爱父母,关爱长辈的一种文化传统。其中,敬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敬老养老是每一个家庭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晚辈来说,敬老养老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但在当下的许多家庭里偏偏出现了一些不愿敬老养老的家庭成员。比如,公务员打骂父母,家有三个儿女却没有一个愿意照顾孤寡的老人,故意杀害亲生父母等等。这一个个让人心寒的事实,归其根源就是对于孝文化的缺失,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孝道精神,不能体会孝的真谛而做出过激行为。所以,家庭需要较早地让孩子接触孝文化,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强化他们的孝道意识,让他们理解孝的真正含义。“孝”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很重要和必要的一部分,对孝文化的弘扬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我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从古到今就被很好的保留继承下来,发展弘扬我国的孝文化就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和任务。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孝文化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发展和弘扬孝文化,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理解并体会孝文化的真谛,最后再到实践中去,在生活中细细体会孝道带给生活的温馨。弘扬孝文化可以使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更具体更完善,个体只有在具体、完善的道德规范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体功能,更好地适应和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弘扬孝文化对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孝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孝文化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同时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更多的积极作用。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发展进步的时代,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正需要全民的努力营造。我们要努力地营造和谐的新风,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大力弘扬孝文化,让孝文化为现代社会服务。

1、孝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正是形成当今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根源,也可以说孝道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弘扬孝文化,让全民参与到孝文化的了解中去,理解、体会孝文化,只有全民认识到了孝道精神的重要性,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才会有所提升、有所发展,社会才能越发展越和谐。

篇9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辜鸿铭;论语

近年来,中国经典典籍再次成为翻译的热点。但是由于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其发展史不同进而造成了其各自的生活习惯、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等的差异,这就造成很多文化不可译现象。“仁、礼、孝”是孔子提倡的重要的伦理思想,其中蕴含很多深刻的道理,是翻译的一大难点。

1 文化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

文化的可译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界一直争论的焦点。中西方在民族心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大,文化空缺现象尤为常见。李华田就指出造成文化不可译性是因为目的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源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源语的等值词语。张永萍也指出文化不可译是因为“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造成的”。

1.1 “仁”的不可译性

“仁”是孔子提倡的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论语》中。在不同背景下面对学生对“仁”的提问,孔子根据其资质、天赋给予不同的解释,这就给理解“仁”的含义和准确翻译带来困难。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3)

Ku’s: Confucius remarked, “With plausible speech and fine manners will seldom be found moral character.”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

Ku’s: The same disciple mentioned above asked, “What does a moral life consist in?”

“The moral life of a man,” answered Confucius, “consists in loving men.” [4]

“仁”是一种品德,仁德,品行。在辜鸿铭的译文中“仁”多用moral为中心词,意思是道德,事实上,“仁”的文化内涵丰富,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综合,这样翻译缩小了“仁”的内涵,给读者一种误导,以为道德就是“仁”的全部内容,这也是文化不可译的体现。

1.2礼的不可译性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12)

辜鸿铭: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n the practice of art, what is valuable is natural spontaneity.”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辜鸿铭:If, in government you depend upon the moral sentiment, and maintain order by encouraging education and good manners, the people will have a sense of shame for wrong doing and, moreover, will emulate what is good.

对于“礼”这一核心词汇的翻译,辜鸿铭选用了“art”和“manners”,“礼”在此主要是指礼仪、礼教,因此无论是“art”,严格的艺术原则,还是“good manners”,良好的习惯都与孔子所提倡的“礼”一种完善的行为准则相比都略显片面,但是在英美文化中没有对应的文化现象,因此要想找到与“礼”完全对等的词很难,这也是文化不可译的一个体现。

1.3 孝的不可译性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2.5)

辜式:A noble of the Court 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 asked hem what constituted the duty of a good son. Confucius answered, “Do not fail in what is required of you.”

“孝”是儒家伦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辜鸿铭将“孝”翻译成“good son ”,好儿子就是永远不要违背父母对你的要求。这是孔子认可的孝的本质,这样翻译简明扼要,很容易得到西方读者的认同,又不失中文的本意。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辜式:Another disciple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Confucius answered, “The difficulty i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your look.”

这里的“色”是指脸色,儿女孝敬父母重在敬。在本章的翻译中辜式直译为儿女脸上的表情,这样翻译给读者带来一种困扰,因为不能理解这孝和表情难有什么关系,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字或词就蕴含有深刻的意义,这是英语无法比拟的,所以译者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字面意思翻译出来,这也是文化不可性的体现。

结语

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但是随着中西文化信息的交流越发频繁,文化翻译也将逐步找到新的契合点,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要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辜鸿铭先生的《论语》英译本虽有不足却在西方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为后世译者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雯. 翻译中不可译性原因探析及对策.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9

篇10

在学校组织的班级礼文化建设活动中,七年12班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来。首先是班级文化的宣传、布置及讨论、确定主题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确定班级礼文化主题“孝”。下面我将围绕xiao文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本学期所做的一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一、物质文化建设

同学们积极为班集体服务,贴壁纸,布置教室,宣传委员带领板报小组成员,对教室内外的黑板报、文化墙、走廊进行精心的装饰与布置;卫生委员清理教室的卫生,为同学们营造更温馨、清洁的学习环境,并且专门设置了班务栏,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二、制度文化形成

首先是班名和班徽的征集。最终确定班名为我爱我家。

班徽解读:“家”两个含义:一个是在自己的家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另一个含义是以校为家。桃心是数字12的变形。另附英文的I love my home.

班训:爱校爱家 孝悌力田 相亲相爱 勇往直前

(“孝悌力田”一词出处为《汉书·文帝纪》,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班级口号:我学习 我快乐 我勇敢 我成长

接着是班规的制定和初步实施。

三、xiao文化的外延及小组文化

先由各小组认领由汉语拼音xiao所延伸出来的文化主题。

这是各小组认领的结果及各组的组名。

小组文化:

晓——破晓组 组长:刘涛

笑——阳光组 组长:宋文文

效——飞帆组 组长:刘东东

骁—— Brave 组长:李慧敏

孝——德孝组 组长:宋瑶瑶

校——飞翔组 组长:徐阿敏

之后是每个小组制作的小组名片。包含:组名、小组文化主题、组长及组员姓名、小组口号、组训、组歌、组规等内容,并在班会课上分别由组长对本组文化进行了详细解读。

下面我选择了其中一个文化主题进行举例说明。在众多外延汉字中,欢笑的笑是最能体现生活态度的一个字。于是,我采集了班里四十多个孩子的笑脸配以与其个性特征相称的边框制作了这张心形图和“笑对人生”的展板。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用光芒照亮内心,以微笑迎接挑战,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中学生。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并引起了很大的兴趣。

四、精神文化渗透

本学期进行了多次关于礼文化的主题班会课,其中取得成效最大的一次是主题为“百善孝为先”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课,其中一个环节播放了一段关于爱父母的视频《让生命充满爱》,短短的十几分钟,让很多同学潸然泪下,之后的一个环节是“此时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班长的设计只是让同学们思考之后说一说,我当时就决定让孩子们直接把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一张纸上。在孩子们往纸上写话的时间里,我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仍然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也许他们很调皮,也许他们家里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当时孩子们的内心一定是有所触动的。几分钟后,班委用一个小纸箱收集了班里四十几位同学的纸条。期中考试之后的家长会上,我将纸条发给每位家长,家长看着孩子们写给自己的话竟也纷纷落泪。

借着这样一个机会,我对家长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比较叛逆的阶段,如果您觉得和孩子难以沟通,那么今天晚上回家至少可以拿这张纸条作为突破口,毕竟孩子再倔强,内心也有他最柔软的地方。”家长们纷纷点头。

其实,班会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们流泪,家长会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家长感动。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心与心的距离彼此拉近,才能晋升到另一个层面,而共同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成长和进步。

五、今后的方向

继续完善细化班级礼文化的各项内容,将班规更加简洁明朗化。除了班级文化主题外,也应将其他主题继续渗透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进步。

最后以我写给学生关于xiao文化主题的寄语作为本次论坛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