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急救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急救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急救知识培训

篇1

我们从2011年4月开始在小学中尝试建设急救知识普及培训课堂,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优势,采取确定合作意向,组织协调各部门,设定固定地点,配备教具教材,强化师资,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协调选择相关单位了解合作意向并确立相关条件

一是确定学校。确定的小学全校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为1083人,在职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57人。二是确定救护培训站建设具备的基本条件。室内教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场地独立使用;有专人管理。三是配备救护培训站设施。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便携式心肺复苏模型、悬挂式急救箱、脊椎固定板、急救知识宣传版、急救包50、可调式颈托、夹板及急救防护用品。

二、运行模式

一是启动适当的宣传活动。在学校印发小学生急救知识宣传页,提高小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识。二是进行前期调查。通过问卷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调查,根据得出的相应结论对下一步教学进行指导。三是配备合格的师资。全部师资队伍由经过中国红十字总会培训合格的救护培训师组成,并选用有多年急救经验的教师加入其中,以增强师资力量。四是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学生年龄段,选用他们能接受的教材,图文并茂,适时更新。五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实际操作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六是明确教学目的。在小学生中普及现场急救、自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满足学校对急救安全保障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伤残率。七是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估。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授课情况,通过试题解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郑州市二七区红十字会共举办18期初级救护培训班,共对832人次进行了培训,全部学员通过考试,掌握一定的应急能力,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理论和创伤急救技术概念,知道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和创伤4项技术,学会一定的避险方法,孩子们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避险能力得到了改善。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受伤害的几率。

三、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社会的关注度

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对于急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相应的急救基本技术还很欠缺,尤其是重要的救命技术不知道的有36%,其他技术掌握不准确的或处理错误的占10%~40%。而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的仅占62%,这说明孩子们对于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社会关注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相应地也提升了城市的应急能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一年多的运作,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尝试了角色扮演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采取情景剧、场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并且自己点评其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通过对近期发生的事例和新闻故事进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同时能掌握相应的逃生和避险方法。

(二)以学校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的急救普及

篇2

关键词:动作技能;模拟实训;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某一类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够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一大重心。模拟实训教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现实的职业问题为前提,创设真实的职业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从而达到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由于其具有教学成本低、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各种职业教育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育重要的一方面是技能的掌握,如何在理解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模拟实训教学来提高其学习效果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动作技能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关于动作技能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克伦巴赫(J.Cronbach)认为:“最好是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精确执行且对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加涅在其著作《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指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他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动作。”认知心理学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将技术动作作为一种信息来接受,然后经过人体的视觉神经和动感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至运动中枢,运动中枢重新发出校正的指令到效应器,支配参加运动的肌肉群去完成正确的动作。

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互相连接的3个阶段,即粗略掌握阶段、改进与提高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1.粗略掌握阶段

在学习动作的开始阶段,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首先通过视、听、触觉等外导系统接受教师的讲解示范和通过内导系统的动觉、平衡觉等接受内部刺激, 然后传入大脑皮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领会动作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动作技能的局部动作,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使学习者对动作方式有所了解,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对动作的整体印象。

2.改进与提高阶段

进入此阶段以后,与动作有关的相应中枢的兴奋过程逐渐集中,与动作无关的相应中枢的抑制过程也趋于集中,于是正确的动作得到强化,错误动作相对减少,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更趋于合理,但动作尚未定型。在此阶段,练习者已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把它们联系起来,逐步形成贯穿的动作系统,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灵巧性以及力度尚不能控制自如,受到不良刺激时,动作的协调系统易容易受到破坏,即动作容易变形。

3.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本阶段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本阶段,动作已经定型,完成动作轻松、协调、准确。该阶段的生理特征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集中,抑制性条件反射牢固,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运动中枢和植物性中枢的联系更为协调,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运动水平,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形成自己的运动特点,运动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从领会基本动作技能要求和掌握基本局部动作开始,到建立动作连锁,最后达到熟练运用。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学校的学生心智与情感发育趋于成熟,自制能力也较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也会较快,其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高职学生学习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课题参加学习,要求学以致用,学习的针对性强。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各个方面,都应力求目标明确,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实际价值。

2.思维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多数学生智能情感发展趋于成熟,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爱动和爱表现自己的才华的特点。

3.注重学习效率:高职学生更多考虑到对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学需讲求实效,安排合理周密。

4.文化基础较差: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的现象,学习比较困难,迫切需要一种系统有效的学习模式

5.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存在偏见,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模拟实训中动作技能提高策略

1.合理确定动作技能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帮助学生合理设置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可提高学生对自身动作自我效能的评估,激励和调节个体行为。目标的设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一般来说,中、近期目标对学生当前行为提供更有效的刺激和向导,提供更有效的效能信息。

设置目标时不可随意,应选择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当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时,他们会产生自我满足和胜任感,通过这种逐步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的方式,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运动的自我效能感,提供正面、积极的反馈。

2.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在模拟实训教学中

动作技能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在模拟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个重大飞跃。利用可视化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三维仿真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能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仿真系统给学生讲解,而且可以给学生明确的工作任务,使每个学生可以操作自己的电脑来学习。比如,可以将汽车维修过程做成视频,便于学生统筹掌握,而且将各个零部件做成三维元件,操作电脑即可放大、缩小。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对动作技能掌握的兴趣,提升其沉浸感。

3.创造合理的动作技能学习情景,提供动作技能的有效指导与示范

职业模拟型教学实训模式的关键在于模拟场景的选择应再现模拟行业的真实性及操作系统的可控性,模拟系统要求设计得合理,如果模拟系统的要求过高,学生便难以操作,无法达到实训的结果;反之,要求过低,则实现不了训练的目的。创设情景时,一要注意情趣和情景的交融;二是要联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三是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有效的指导示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主体参与活动。在指导示范中,一要注意启发与反省,指导示范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过程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切不可喧宾夺主;三是指导示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信息超载,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发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4.采用网络技术型教学为模拟实训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模拟实训中,可采用学生手工模拟与计算机网络模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样就可培养出既精通业务又能熟练应用网络技术系统的复合型人才。网络技术型教学模拟实训模式具有内容多样性、实训手段生动性、技能实用性的特点,网络技术型教学实训模式的方法多样,可以采用网络实时聊天、视觉支持的音频会议、共享白板和应用软件网络视频会议等同步实训法,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等异步讨论实训法等。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型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务院总理在今年向两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动作技能的掌握是教育的一大重点。本文结合新型的教学模式―模拟实训教学,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理念,力图为动作技能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一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动作技能的掌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2]周永强.基于动作技能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J].成功(教育),2009,9

篇3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方式;以赛促教

我校是一所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从2007年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同类学校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仅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对培养高技能、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职应用型人才也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参加竞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其目的之一。笔者在参加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在此与读者分享。

一.竞赛载体--学生“电子协会”

我院2006年成立了学生学科型社团“电子协会”,该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校级电子设计竞赛,藉此吸纳优秀的学生加入。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组织义务电器维修活动。每年组队参加江西省电子设计现场赛,每次获得的成绩都位居高职高专院校前列。从校级和省级赛事中进一步发掘拔尖学生,参加更高级别(如“国赛”)的赛事。

二.我院学生电子信息类专业能力现状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在类似“国赛”的教学和培训中,我们前期做得远远不够,尚未形成系统的培训模式,竞赛资料严重缺乏。当然,这些情况在同类高职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于是,笔者从2009年开始系统地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国赛”的培训方式,并致力于将竞赛指导中获得的经验及相关成果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让更广大的学生受益。“国赛”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交叉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电力电子等学科专业领域知识的能力,可以说“国赛”是考察的是学生对产品研发技术的掌握程度。我院在这些学科领域的软硬件实力尚处劣势,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深感责任重、压力大。

三.“国赛”培训方式

因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门槛较高,涉及的软硬件设计研发知识面广泛,需综合应用单片机、电子技术、C语言编程、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各种电路模块的设计制作等,最后设计调试出能达到功能要求的系统。所以,我们着力于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培训教学资料集(视频教程、芯片手册、赛题汇编、功能模块及其软硬件资料)。基于我院的实际情况,归纳提出了“抓基础、重实践、模块化”的培训方式。

“抓基础”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单片机内外部资源的操作,熟悉C语言的编程风格及常用程序代码的编写;

“重实践”就是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看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来理解晦涩难懂的单片机技术及C语言程序的编写方式,可以说,看十遍书本不如好好的做一次实验;在训练学生使用单片机能力时,我们给出了以下13个基本实验让学生反复实践,最后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模块化”:由于无法准确预测每次竞赛的出题方向,所以我们精选了十几个典型的电路模块,在平时让学生对其剖析,深刻理解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驱动程序,如此便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训练学生阅读中英文芯片资料的能力,因为当今控制类产品的主流研发方式都是以某种微处理器(如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各种芯片来实现预期功能,不同的芯片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我们在竞赛前一个月的集训中购买了一些常用电路模块,如: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GSM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等,带领学生从软硬件两方面对这些电路模块做了细致的剖析,一个一个模块的理解消化。如此即可将他人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自己的设计。在竞赛的四天三夜中,这前期的“模块化”训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基本上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比较顺利。

开展培训工作以来,我们收集和整理的技术开发资料具有内容详实、资料完整、可读性强的特点,为我院今后开展此类赛前培训活动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四.带赛感想 以赛促教

“以赛促教”是国家、各省区组织各种学科竞赛的初衷。因此,每次大赛都得到了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院的大力支持。笔者记得在2011年“国赛”开始前召开的竞赛巡视员会议上,省教育厅领导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对电子信息领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政策,殷切期望各高校务必重视该竞赛,期望带赛老师能以竞赛为平台,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竞赛结束了,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将在“国赛”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培训经验及整理出来的资料(包括众多不同系统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芯片手册、各种程序段等等)全面推向全校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当中去,让广大学生也成为受益者,这才是我们带赛、参赛的最终目标所在,而不仅仅是使参赛的几位学生受益。

五.结束语

只有学生、教师都积极参与, 并采取适合的赛前培训方法,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促进广大教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而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基本急救技能,含有心肺脑复苏、创伤的抢救四大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赶上一些意外灾害事故(如车祸、地震、火灾等)后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常识。

大部分高校没有开展对大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即使已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高校大部分缺乏有关教师,培训的方面比较少,没有一致的教材,培训内容不准确、不规范,而且学习的学生比较少。这是大学生急救技能弱的主要原因。高校学生对一些突发事件抢救能力培训机会少,培训的不够规范、不够精确,因此高校学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少之又少。高校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缺位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没有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呢,主要是缺少培训的一些费用、缺少相应培训师资与材。抢救技能培训师资、教授模式和高校的重视水平对大学生规范掌握抢救技术的程度影响显著。高校学生对抢救的一些能力需求和对抢救的兴趣程度高,但愿意抢救的意愿少。施救意愿低下主要原因是急救技能掌握不够,施救信心不足所致。

高校需要尽快成立急救技能培训审核评价体系,在短期内能够明显提高高校学生的对突发事件的抢救知识和技术。普及急救知识的教学模式的思路是设计常用急救知识课程大纲及内容,讲授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组织学生开展急救实践活动或者竞赛。通过此项研究,以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急救技能和知识,为培育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杰出高校学生而打定基础。

当前,急救知识集中授课和培训仍然是目前生活的紧要事件,它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当掌握的一项本领。在我校设计”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大纲及内容,开设”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公选课;组织学生参加常见急救知识及技术的大赛或者活动。学校把急救知识编入教学计划中,组织专业人员教授。这样能够依靠高校力量调动高校内和高校外,讲授与实际练习,在校师生各个方面积极性,高质量地落实教学使命。教学场地既有理论课教室又有实践课操场。总的上课量要在20个课时以上,知识讲授与实际操作按照1:4配置。教授者有学校的校医,又有被聘请的校外专家。我校还开展一些大学生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保持每个月举办一次,主要讲授常见急危重症疾病和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理论知识和防止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措施。

我校学生掌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理论和技能,一方面可以保护本人,另一方面也能挽救他人。一旦掌握,终生受益。用意在普及最根本的抢救理论,传授最根本抢救技能,融理论于实际操作中,从最根本的呼喊救助开始,到最普遍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再到各项专业的处理;从经常急救重症的对付,到各种特殊事故危害的处置,再到各种各样意外灾害的救助;学习抢救理论及技能的最终目的是熟练准确的掌握操作急救技术。因此,课前准备、课上学习与课后考核都应体现动手的实践性而不是动脑的理论性。在上课前应当充分准备实际操作的用物,如急救摸拟人、急救包、止血绷带、小夹板等。在课题上,假设一个情节,学一个学生扮演患者,其他几个同学对这个患者进行抢救。老师在同学们完成操作后对同学进行指导和总结。这样容易把在大学生学习急救理论技能知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暴露出来,也会使教授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效率性和操作性。

集中练习阶段。由各个专业负责安排时间,医学护理系供给抢救练习用的医用绷带、急救包、止血带、小夹板、纱布等医用器具,由学校统一组织志愿者集合操练,一方面从中选择杰出者参加比赛,另一方面可以使在校大学生收到影响,起到大学生对急救常识、急救技能技术再传播的作用。

学校在教课的过程中教授学生两个特殊的技能,一:设计”急救知识的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急救操作能力。二、指导学生学习,培养技能,使学生能够对遇到的紧急情况,做出急救处理。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对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及其影响原因的调查,掌握高校学生急救理论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訓的状况、培训的成效、实施抢救的意愿及其影响原因,尤其是阻碍原因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展开、完善高校学生抢救技术培训的有关战略建议,以进一步扩展对高校学生抢救技术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并增设《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公选课;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实践考核,同时对参加课程学习的公选课学生进行调研,比较和分析学习前、后阶段的选修课课程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分数。

篇5

关键词心肺复苏中学生培训社区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0-0044-0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在院前急救中充分发挥城市特殊人群中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在2000年的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近几年来,各种灾难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自救互救的生存技能越来越关注。我中心于2011年5月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对本社区806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机场社区某中学全部初二、初三学生806人,其中初二442人,初三364 人;男484人,女322人,年龄13~15岁。

1.2方法

根据2010版AHA心肺复苏指南,自行设计心肺复苏术(CPR)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学生性别,年龄,年级;2)对CPR学习的态度;3)CPR理论知识20道题(包括2010版心肺复苏新指南的更改内容),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未答得0分,总分≥12分为合格。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做为调查员,现场解说后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6份,收回合格问卷776份,有效应答率为96.3%。

1.3统计学方法

资料整理分析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CPR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776名学生CPR理论知识测评仅16人合格,合格率为2.1%,无人满分。单项题目中,对人工呼吸的首选方法和呼救方法的得分比较高,对2010版新指南更改内容中涉及CPR的操作顺序,按压深度、按压速率等无人全部答对,见表1。

2.2学生对于心肺复苏学习的态度

中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705人,占90.9%的;无所谓的64人,占8.2%;不需要学习7人,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上前进行抢救的585人,占75.4%;不抢救的42人,占5.4%;不知道如何抢救149人,占19.2%(其中未经培训占83.8%)。

3讨论

3.1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

心肺复苏的主旨是“抢救生命”。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占总人口比率的1/4,在美国规定1/3以上的公众应学会院前急救,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1]。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 d的课程学习(心肺复苏等),<10岁的儿童参加8 h的急救知识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德国北莱茵州每年培训17 000名学生。据日本某急救中心调查,大阪府地区内196所高中除了16所外,均进行较系统的急救普及教育(92%),一般为2~4 h学时,包括心肺复苏等。在荷兰,儿童10岁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Lubrano等发现,对11岁以下儿童利用情景设置、动画图片等进行多轮心肺复苏技能训练,儿童能普遍接受复苏的基础知识。

3.2加强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对策

本调查资料结果显示,机场社区中学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孟凡山等[2]对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显示:91.6%的学生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在本调查中,认为学习CPR知识很有必要的占90.8%;无所谓的占8.3%;不需要学习的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会抢救的占75.4%;不会抢救的占5.4%;不知道的占19.2%(其中因不知道急救知识而不救的占83.8%),由此看出中学生中CPR知识普及率虽低,但学习的需求度较高,学习态度良好,愿意对他人进行急救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随着生活题条件的改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迅速,心理,智力渐趋于成熟,操作能力强。国外调查研究发现:13~14岁的儿童能完成标准的心脏按压;9~10岁儿童能够运用正确的按压手法和按压频率[3]。在对机场某中学14~16岁学生进行的体能检测中发现,男生的平均身高166.2 cm,体重58.8 kg;女生的平均身高159.7 cm,体重 51.2 kg,可见中学生具有足够的生理心理状态来接受CPR的培训。

另外,随着近几年各种灾难意外事件的不断发生,政府部门对公众的自救互救技能越来越关注。上海市政府与红十字会下发2万套急救设备,并在东方绿洲专门成立了青少年急救培训基地。急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培训历史较短。而在学校里进行基础生命支持的普及教育,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可能是最有效的急救技术推广方式,对健康教育会有很大影响[4]。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颁布后,对于公众来说,更加简单,易学易行,且学习成本小,花费时间少,经过CPR的理论与模拟练习,几乎所有参加培训者都能很好的掌握。

虽然,学校人员集中,教学备齐全,政府对急救教育体系投资日趋完善,但是对急救知识的更新,规范正确的操作技能,科学的培训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学校的联合培训,不仅能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为中学生急救培训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其自救互救的能力,以滚雪球方式逐渐向社区推广增加第一目击者的数量;同时通过推广对目前“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进行补充,对急救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 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20): 1668-1669.

[2] 孟凡山, 赵玉兰, 戴冬梅. 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0(2):19-20.

[3] Jones l,Whitfietd R,Colquhoun M,et a1.At what age can schoolchildren provide 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Heartstart UK schools training programme[J]. BMJ, 2007, 334(7605): 1201-1203.

篇6

作者:赵峻峰,张婷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篇7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36)

摘要: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包括现场急救基础以及危重疾病、一般机械性损伤、高低温损伤、中毒、其他意外伤害等现场急救教育。为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的教育作用非常必要。同时,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 :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35-03

作者简介:徐文闻(198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生命安全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批准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警察院校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成为人民警察,部分还可能成为社会的保安力量。民警在侦破案件或缉拿犯罪嫌疑人时,常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人民警察要掌握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肆虐,工业、交通事故频发,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逐年剧增,人们对于现场急救能力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急救能力不仅能够维持和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而且能够及时防止险情恶化,为后期有效介入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警察院校的急救教育更加全面和科学。

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提升国民综合能力素质的高度去要求。以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为例,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 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接受了这一训练,并且平均每年接受心肺复苏术并获救的人员高达7万余人;日本消防厅每年通过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市民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可见,现场急救能力建设已成为各国国民综合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上升到评价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性高度。

其实,早在1987年,中国红十字会就先后会同卫生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要求交通、消防、公安等职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训练;2006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又与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入学时现场急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知晓率低,急救技能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不足等,这与我国目前尚未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要求列入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国内多所公安院校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培训,由于培训内容、机制和方式等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地也在探索加强急救教学的措施。

现场急救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发生时,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利用现场条件,伤病者对自己、他人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主要包括:

现场急救基础 现场急救的顺利实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生要首先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病理学知识,其中包括熟悉解剖学术语,了解人体薄弱部分及其常见的意外伤害,掌握人体运动、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感觉器官等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生理功能,熟悉损伤、炎症、休克、缺氧等病理常识;同时,大学生要能以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为基础,正确判断伤病情,及时检查伤病者的神智、呼吸、脉搏及心跳等是否正常,正确判断伤病情是正确实施现场急救的前提。根据各类常见伤害的基本特点,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五类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即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技术,尤其心肺复苏救生技术在急救猝死救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统计数字显示,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外,35%~40%的病患如经现场及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救助,即可复苏。

危重疾病的现场急救 有些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且呈现多发的趋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如冠心病、高血压、昏迷、癫痫、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了解各类病症基本发病原因,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现场急救的方法,可以延缓病情或缓解症状,避免错误救助产生严重的后果。

常见一般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 主要适用于不同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包括不同部位损伤的急救,如头部、颈部、胸腹部和四肢损伤等;不同特点损伤的急救,如出血、骨折、软组织挫伤等。了解各类损伤特点,能正确判断各类损伤的基本症状,了解各类损伤急救的注意事项,能运用创伤急救技术进行简单处置和保护,可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甚至可挽救生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特殊部位特殊情况损伤的现场急救应作为授课重点。

高低温损伤的现场急救 常见高低温损伤主要包括烧烫伤、中暑及冻伤。烧烫伤,包括物理性烫伤和化学性烫伤,其中物理性烫伤是火焰、高温对人体的损伤;化学性烫伤主要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烧烫伤不仅伤及皮肤组织,还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引发剧烈病理生理变化,死亡率极高,因此,其现场急救对后期治疗、恢复尤为重要。中暑也是一种急症,可导致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冻伤主要是指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包括冰点以上非冻结性冷伤和冰点以下的冻结性冷伤。

中毒的现场急救 了解一般毒物的特性、危害及其伤害特征,熟悉中毒后引起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状态,掌握生产性中毒、环境因素所致中毒、食物中毒等的基本情况及不同毒物所致中毒的现场急救排毒方法。

其他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掌握包括触电、游泳、呼吸道异物、动物咬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症状及急救步骤,尤其要了解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

现场急救教育的实施策略

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急救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增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充分表明高校素质教育开展对社会综合素质总体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的培养列入培养目标中,是制定具体教育举措的根本方法。结合我国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培养目标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价值的情感认同度,将现场急救能力视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对急救现场的评估能力,正确分析和确定事发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谨慎评估伤病人员的受伤害程度,谨慎施救,积极寻求救援;开发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训练急救技能;培养大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现场情况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完成现场急救任务的能力等。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重视急救能力培养、认同急救教育价值的校园环境 首先,通过精神文化的植入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价值认同度,营造高校“人人懂急救,人人练技能”的氛围,引发内心情感的认同,逐渐完成文化启蒙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关注急救、关爱生命”的基本素质;其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长效地保障现场急救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达到较高的行为规范水平,如对学校每年开设的急救课程的学时进行规定,达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日常化,对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要求和保障;再次,通过行为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践行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将现场急救方面的知识、技能获得转变为大学生的动态言行,并逐渐成为其行为习惯;最后,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载体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活动角等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静态物质环境充分“动”起来,创造大学生参与到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让急救理念与价值渗透到物质文化中去。

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双管齐下的教育作用,强化现场急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主要是大学生在完成现场急救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保证大学生顺利自救或施救的必备基础。目前,在校园内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开设课程,运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设置一定学时,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运用课堂教学的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急救实验室建设等)和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大学生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获得更多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培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和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情境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警察院校大学生技能训练时可能遇到各种小意外,如散打课程训练时可能出现软组织损伤、游泳泅渡训练时可能有呛水,等等,应利用这些机会及时引导,考察学员练习情况或检查学习效果。二是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让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到社会消防、医疗救治等部门实习锻炼或担任志愿者,在活动中提高意识、升华情感,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加强技能操练;激发大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兴趣,获得社会成就感和自信心。

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面参与、共同提升现场急救能力水平的整体氛围。一方面,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媒体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12月3日报道,美国10岁女孩马迪逊·克斯特尔根据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心肺复苏术,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对昏倒在家中并停止呼吸的母亲实施急救,成功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该案例的报道足见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发挥非盈利组织在急救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志愿者制度,与社会共建培训基地,加强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0(3):138-141.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661-663.

[3]王光利,代小红.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52-156.

[4]陈善喜,满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调查与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6):693-695.

[5]王秋林,赵怀让,范宝军,等.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方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175-178.

篇8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459.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27-02

【关键词】 急救;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现场急救是指意外事故或急症发生时,在未获得医疗救助前,为防止病情恶化而对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对及时处理伤口、挽救患者生命、提高伤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是现场急救知识的最佳载体[1-2]。常熟理工学院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现场急救健康教育培训已经八余载,现将相关工作方法和经验报道如下。

1 课程定位

1.1 教学目标 根据急救医学理论与方法,医疗急救分为现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医疗急救健康教育课应定位于:学会早期急救呼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各种突发疾病、伤害的初步处理。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现代急救程序与急救要求,注重实用性,以便较好地实施医院外、社区内、家庭中的突发疾病及伤害现场急救。

1.2 培训对象定位 高校相对独立,目标人群集中稳定, 结构较为简单,知识层次与接受能力高于一般人群,是实施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健康教育理想场所。

高校培训人群包括学生与教工。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生活经验与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相对缺乏,非常希望得到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训练,尤其低年级学生人群更是如此。高校急救健康教育的主体应锁定于大学生这一重点人群,特别是红十字会会员。大学生接受急救培训除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本身的素质外,还可以作为流动群体,向广大人群传播急救知识。因此,做好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工作意义重大。高校教工流动性小,是相对固定的人群,应根据工作岗位(如实验室、实习基地)、工作性质(如学生管理人员)等具体情况对其按部门和岗位进行急救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急救物资。

2 课程建设

健康教育应该被定为学校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形成正式的课程设置,为急救知识与技能成为高校健康教育专题课程建立良好的基础,使之在教学经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学评估中得到保证。

2.1 课程内容 根据常见突发疾病和伤害的种类,课程理论内容包括生存链的概念,群伤和急危重伤进行快速的创伤分类和检诊,急危重症疾病特点和发生过程,突发疾病、伤害的现场初步判断和救护;实践内容主要有心肺复苏技术和4项急救技术操作,现场简易急救器材应用。

2.2 教学大纲 分说明、正文和附录3个部分:(1)说明介绍开设《现场急救》课程的意义、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2)正文规定教学基本内容。由于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是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普及健康教育培训,其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最起码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术,从而提高在突发疾病、伤害和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能力,降低由灾害或疾病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使社会公众在自救互救的普及率和救治能力等方面逐渐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由于非医学生大多无医学知识基础,课程相对独立,需要介绍与现场急救有关的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知识要点,特别要掌握一些人体标志,以便在现场急救实践中作为定点、定位之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组织能力较强,课程还介绍了群体伤害事故医学急救的组织管理。课程内容共13章,包括现场急救概述、正常人体解剖生理概要、现场急救的4个基本环节(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紧急呼救、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外伤的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内科急危重症的现场急救、常见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五官急症的现场急救、狂犬、毒蛇咬伤的现场急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支持、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现场急救、群体伤害事故医学急救的组织管理。教学基本要求按照了解、理解、掌握3个层次写明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尤其突出现场急救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3)大纲附录部分则列举新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以便学生进一步学习、参考、阅读。

2.3 讲义及出版教材 从2003年开始编写《现场急救》讲义到2009年正式出版教材,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将《现场急救》教材纳入校级教材基金出版计划,并得到常熟市建设健康城市领导小组、常熟市红十字会及常熟市120急救站等单位的支持。本书于2009年4月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3]。

3 教学过程

3.1 备课 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认真备课,编写授课提纲。确定《现场急救》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清层次;结合学科发展动态、新近发生的事例充实讲课内容,研究设计教学方法,备好教具,如上出血与止血课时,需准备好止血带、绞紧棒等;制作《现场急救》多媒体课件,为使课件更加生动,更富表现力,恰当地选择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如视频、动画,图片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内容。

3.2 课堂讲授与实践作操相结合 课堂讲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施行启发引导教学。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适当,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熟练掌握《现场急救》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准确熟练演示教具,如在讲授骨折时,利用夹板固定断肢、用三角巾包扎外伤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枯燥为直观形象,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并且在上理论内容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如一边讲解颈动脉搏动时,一边请学生触摸自己的颈动脉等。

3.3 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现场急救》实践教学,加强和巩固对理论的理解,力求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复苏技术和四大急救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和提高独立急救能力。在理论教学时,注重多媒体幻灯、课堂教具的演示及《现场急救》录像的放映,加深印象,为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4 讨论

《现场急救》教学使学生对现场急救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现场急救的困难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抢救原则方面,树立了先抢救后诊断、边抢救边诊断的观念;学会了常见急危重症的判断;学会了在无医生和医疗诊断仪器及抢救设备条件下,进行快速的伤情判断和现场急救技能操作,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在大量伤员的情况下,通过快速的体格检查对伤情作出全面估计,对伤员轻重缓急作出初步诊断;学会如何开展对群众普及急救知识的工作,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灾害性事故时的现场自救互救能力。作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创造学习条件,把急救知识传授给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团队,是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带动一大群、影响一大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本生存技能,同时也对在全国更快、更广地形成阶梯式急救网络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4]。

5 参考文献

[1] 张维平,张允平.对高校急救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51-152.

[2] 邹圣强,许化溪,郑金旭,等.综合性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94.

[3] 邹晓平.现场急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

篇9

xx年8月24日至28日,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4天的学习内容丰富,从“立德树人,培养师魂”做一个有责任的老师动员讲话,外出学习人员做汇报,到“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还教育一片明朗的天空”专题讲座再到红十字急救员培训专题讲座,让我们从师德师风到教师业务提升方面都有很大收获。

为什么要守护师德?这是师德修养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敬业才乐业,乐业才能创业。如何敬业,我们首先要珍爱生命,做一个有颗责任心的教师,不仅对学生,对家长,对工作,对家庭都要有责任心。在从教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爱岗敬业,为学生树立为人的榜样,廉洁从教。

这个假期,学校派出多批次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利用集中学习这个平台,各外出培训教师代表积极分享了在培训中的心得,如校本课程开发,体验式团队合作建设,翻转课堂,微课及其制作等内容。这让我们再一次提升了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团队建设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微课已成为引领教学改革的标杆,那么如何推行翻转课堂,如何引入微课,制作微课,这是我们急待考虑的问题。

翻转课堂,微课对我来说,这些名词,或者说这些教学模式已早有所闻,也看过不少的报道,看过一些现场教学,也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我们的学生已长期形成的对学习的认识,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家长的要求等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及家庭有支持这样的学习环境吗等,它适合象翻转课堂这样的学习模式吗,教师有制作微课的能力吗,尤其是系列教学内容,学生能自觉完成微课的学习并完成相关练习,并找到自已未解决的问题吗?作为我国现在实行的大班额班级授课制,课堂上交流,互相答疑有足够的时间吗等等,如果要实行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培训学生,改变学生呢?所以,好的东西照搬未必有用,根据学生实际,有重点的借签促进教学才会实用。

另外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专题就是红十字急救员培训内容,这个专题由红十字会的两名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从红十字会的由来,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技能,伤情的识别,意外伤害的救护处理的步骤到各种创伤的救护技术等专业。比如说,哪种情况才能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急救步骤: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等。又如烧伤的处理:冲、移、脱、泡、盖、送等。最后学习了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以及十四种包扎技术。总之,一天的救护知识学习和实践,既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应急救护知识。

篇10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有效地减轻意外伤害,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省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红〔〕47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通知》(政办〔〕8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群众性救护知识的普及是实现安全生产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政府的重大责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市各类事故屡有发生,各种灾害、事件事故明显增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灾害、事故现场的受伤者及时得到救护,减少人员伤亡和致残,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对象和内容

培训对象首先是处于或能够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人员,再逐步扩展到城镇职工、居民和农民群众。

第一阶段:重点培训。培训卫生系统的个体诊所和社区医疗服务点从业人员及乡村医生;公安系统的交警、治安、巡逻、消防和派出所干警;交通系统的火车司机、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建筑工人、电业、电信、邮政、林业系统的作业人员;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岗前培训班学生。

第二阶段:全民性培训。凡能够并愿意接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的人员均为培训对象。

第三阶段:强化性培训。对应该接受培训而未进行培训或拒绝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建立健全我市群众性自救互救网络。

培训内容主要为现场的、初级的救护知识和急救技能,以创伤四项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现场心肺复苏为主,同时结合行业特点选学相关急救知识。

三、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初级卫生救护及急救员的培训计划由市级红十字会与受训行业部门共同制定,师资培训及业务指导由市红十字会统一负责,培训教材、考核发证由市红十字会按照“四统一”(统一计划、材、统一考试标准、统一发证)的要求提供和发放;按照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核定的卫生救护培训收费标准,由市红十字会收取必要的培训成本费用(师资、教材、教室租赁等),以补充救护培训经费的不足,培训费用按照收支两条线,纳入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