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篇2
关键字:思政课;教育心理学;如何运用
前言:现如今,国内的高等院校都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为教学理念,为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高校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关注。当前社会节奏发展飞快,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已经受到多元文化潮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没有确立清楚,所以采取教育心理学才增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也是属于心理学的一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学习和教授在教学环境中会发生的基本心理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老师和学生是组成教学心理学的人物。很多的古今的思想家对教育心理学都十分重视,认为成功离不开心灵的强大,而教育心理学会提升人类的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现如今试用在高等院校思政课,主要用来研究思政课上心理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也能更好的知晓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其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模式,妥善,准确的使用教育心理学,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就不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二、思政课中教育心理学实施的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众的思想也逐渐开放起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势必会影响到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外来文化的由于其新奇性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育机构要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不要任其发展,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和素质。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心理学的加入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教育工作在教学中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会发现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弥补自身教学结构的不足。在教学中要利用感觉、思想、记忆、想法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使得思政课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高校工作的教学思路。
教育心理学能够在教学中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应经成年,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教师在教师与生活中没有揣摩到学生的心理,非常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恶化,而教育心理学对于减少师生之间的代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整体,这就等于间接了解了学生的动向,增加了对于学生的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就有了很好的依据,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教育心理学如何运用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心理学的加入会使其开展的更加顺利,但是如何运用使其加入到其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最关键的还是情感,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投入感情,做出来的成果也会离完美差一点,非常的缺少的创造性。这就表明要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的投入,使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更加的热爱这一课程。还有就是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高校思政课在加入教育心理学后虽然会改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斷的改善完善优化,制作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流程。
其次,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在谈话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不光是学习成绩方面,这样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换位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增加教育工作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针对学生的主动性也要参与到其中进来,学生要正面自己的问题,不要不接受有缺点的自己,也要欣赏自己的优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发言,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发言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自律能力,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要监督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宝贵的品质对其一生都会有帮助。
四、结束语
篇3
(吉林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而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立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思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方式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方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01—02
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王丽荣(1964—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教育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1]这给研究生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惑与挑战。一方面,在小众化时期的个别化教学、研究指导型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研究生招生规模和人数增长所带来的教学需求,课堂教学开始成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不是专业知识的简单传递,传递知识的目的在于“转识成智”,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水平,这也是区别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规律进行深入探讨,[2]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点,立足于理论探究,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善研究生课程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思考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应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3]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4]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
参考文献]
[1]周川.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J].高等教育管理, 2007(2).
[2]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陈勇,钱旅扬.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
[4]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
篇4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行为问题,最终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不断增多,凶杀、自杀等恶性伤害性事件也不时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关,扩招使得高校在校生数目猛增,即便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与扩招前持平,以现有高校规模,大学也已是“多事之地”;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远不能满足学生求助的需要,预防性、发展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讲座,不能有效解决某些心理障碍较为严重学生的问题;而针对某一种心理问题组织的团体辅导虽然能帮助数量较多的学生成长,但依然受团体规模和辅导周期的限制;至于为了替当事人保密,连续几周甚至数月针对某一个来访者进行跟踪辅导,对为数不多的专职心理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以现有的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速度,高校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扩充心理教师队伍,而要较稳妥地解决当前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尖锐的矛盾,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而其中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从工作职能、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样本群体,心理完全健康和心理障碍特别严重的学生都只占大学生群体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在某个心理维度较为倾向不健康或亚健康,常态分布于两个极端的连续体中,所以非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问题程度较轻的学生群体中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担专职心理教师的压力,从而促进构建大范围的“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而高校辅导员因职务、素质方面的优势,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优势
(一)沟通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二)信息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辅导员老师经常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实地考察调研、春(秋)游、评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插曲,辅导员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并充分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对同辈群体强烈归属感的特殊制约功能,健全、规范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对话、学会自我管理,探索如何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班级环境。
(三)功能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前述种种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劣势或不足,其中包括经验有限,心理学专业素质不强等。高校辅导员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实践经验不足,处理生活危机、心理危机的能力相对欠缺,对某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定位欠准确等,所以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在常规工作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课堂教学和咨询门诊,辅导员的常规工作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下转第92页)
(上接第73页)
四、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如通过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照了解学生对事物做出反应的速度、强度以及灵活性等行为特征,对不同学生科学归入相关类别,同类学生进行小群体活动,既有针对性,也有实效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专业水平的不足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辅导员心理学教育的力度,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的讲座、辅导班,提升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使全校师生均受益于辅导员队伍心理素养的提高。积极拓展多种渠道,定期组织辅导员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效衔接。由于条件限制,大学新生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在很多高校还没有开展,这对于辅导员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在补习心理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应该审慎把握学生心理,不要随便根据书上的症状给学生贴标签,对于有疑惑的学生案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学校负责的精神及时请教专业人员的帮助。
总之,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而目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抚育模式变迁、基础教育模式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联。高校、家庭、社会需要联手,借助心理学的专业力量,科学界定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使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李晖,郭林春,汤腊冬主编.心理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谢安邦等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1.学校德育、心育与儿童品德的关系认识
学校德育与儿童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品德分别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道德与品德关系密切。道德,是社会性、群体性的意识形式,个体将道德要素内化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为品德,二者相互促进而又彼此独立。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倾向的“稳定”也有益于个体心理矛盾、困惑等消弭与化解。
2.德育与心育“立体交叉”模型构建及理念解读
为了更好地整合德育与心育资源,联通与优化德育与心育流程,发挥学校政教处与“知心话吧”的互补功能,基于心育或德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践行以“问题”为中心,在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的理念。课题组经过充分地讨论交流及论证,重点吸收了道路建设中“立体交叉”的思想,构建出“三层立体‘并联’、四步有序‘串联’”的“立体交叉”模型,力求彰显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心育层,即心理健康教育,由“生”“析”“化”“长”四步依次推进。“生”,即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产生、由来;“析”即对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分析、研讨;“化”即儿童问题心理的破除、化解;“长”即教学相长,教师在“析”“化”儿童心理问题过程中业务水平得以“长”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地生“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及时总结儿童心育案例,向理论层面增“长”。(2)品德层,重点围绕传统的品德心理结构“四因素论”展开,即知、情、意、行。儿童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与心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都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知”“情”“意”,进而影响其“行”。
(3)德育层,即道德教育,主要由“选内容”“择方法”“通途径”“施评价”四步依次进行。选内容,并非是为了区分具体德育内容的好坏,实际上也无法分辨,而是为了在某一时间节点凸显某一德育主题,以我校为例,政教处依照“月有主题、周有重点”的原则编排具体的德育内容。择方法,围绕具体的德育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通途径,意在保证儿童德育的过程,主要为时间、家校合作等。施评价,对儿童德育全程进行反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自主提升。
(4)模型中贯穿三层的“枢纽”柱,是学校德育、心育及儿童品德诸多板块之间“立体交叉”、相互促进的枢纽,也是学校德育与心育流程联通和优化的集中体现。
(5)力求体现“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显现德育的基础性和宽泛性,故将德育层置于模型最底且设计成最大圆片。
(6)品德层置于模型中间,一是展现儿童品德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互联关系,二是诠释德育与心育本是“殊途同归”,最底层的德育和最上层的心育,它们的目标都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儿童,模型中两者所处位置与目标方向虽然明显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
二、实践反思
1.“立体交叉”:是思路,不是道路,当切实灵活地运用
当儿童出现具体的心理问题时,如儿童厌学症,我们并不是机械地依据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去直接“析”“化”问题,而是及时下移至品德层,与儿童的“知”“情”“意”等相结合,推敲学生厌学的根源与走向,务求分析切实到位。同时,还下移至德育层,适时地“通途径”,将家校合作与个体心理辅导两方面相结合。最后,我们还对厌学案例进行了总结,适时向理论领域增“长”,并进一步作用于德育层“选内容”板块,择时进行群体性教育。
2.“立体交叉”:着力实践,尚需理论思维来进一步指引实践出真知。
篇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针对小学教育模式逐渐显露出的弊端,为了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有必要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引领教育教学的新走向。本文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一、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1.管理理念未曾改变。阻碍教育工作不能很好进行的关键所在便是管理理念未发生改变。新课改的实施,必然使教育工作者没有前期经验可寻,只能靠自身不断摸索前进,所以,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如一些管理者只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失去了其自带的教育性。另外,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如用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课程教材,学生们还是接受了以前的思维惯性,这样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2.仍存在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的现象: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是否合格、教师教学是否成功。这种成绩为大的现象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约束性,教师无法真正进行教育改革,学生也无法真正自主自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改,开展了许多创新管理活动,如新课程学习、探究性学习、德育管理建设等。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为走形式,教学并未真正发生改变,一些教师仍采用整堂课都灌输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展。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秋天》一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导的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被动受教,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并没有体会课文中的秋天景象,也没有体会作者的用意。而教师的教学目标自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性不高,同学们都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被激发,更是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低下。这些现象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办法
1.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化管理观念。管理观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管理活动改变的指导原则。对小学教育管理要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认识,联系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走与本校最符合的管理道路。同时教师也要创新教学管理观念,其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论,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教师“满堂灌”。如在苏教版四年级的语文课《秋天》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中的秋天,而不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秋天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引入,提起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自己为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最后,老师要提些关键性问题,检验学生的课堂收获。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认可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种内在力量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发展。
2.优化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学行为、促进学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势必要衍生出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构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我们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管理制度。应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建。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运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3.加强对师资的管理。新课改大潮中,老师和学生是主人公,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这两个团体的管理。首先,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老师的以身作则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所以要打造一支专业和素质都足够强的领导队伍,领导教师们在新课改中摸索实践,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整体能力。其次是教师自身,教师要完成自我革新和对课堂的创新工作,勇于探索新的课堂模式,寻找最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将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4.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励引导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在构建教育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更需要学校中所有管理者一起努力。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大对教育设备的投资力度,引进对教学有利的先进设备,及时更换陈旧的教学设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成绩,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其集中精力、感受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新课改是顺应时代而生,目的是不断推陈出新,使教育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改之所以新,便是以前的教育模式不曾涉及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解决和完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妍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3.
篇7
关键词:心理疏导;体育教学;身心健康;双管齐下
中图分类号:G444;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22-01
在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等限制,体育课普遍不受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不受重视。有的体育老师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概念和意识。根据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更要加强“心育”,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
一、化解新的学习任务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初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新的学习任务与原有的心理水平发生了矛盾。在小学时代,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而游戏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进行的,学生很少需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任务的要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观察必须服从一定的目的。初中的学习内容,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材料上,因而有的学生在这种新的矛盾中不适应而掉队。同时,新的课程不断增加,教材难度逐步加深,同学们为了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必须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新的心理态势与原有心理水平产生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形成学生的内心矛盾。另外,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基础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所难免,成绩两极分化自然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失衡。因此,作为体育老师,既要指导学生对文化学科进行补差工作,更要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心理疏导和体育教学双管齐下。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活动项目可以保留一定的游戏内容,增强体育运动项目的娱乐性,然后逐步转为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体育运动,增加体育运动的难度和强度。
二、化解过剩精力无处消耗与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此时,他们身体各部分迅速发育成长,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体力、精力、活动能量迅速增强,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心理上面临断乳期。但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评价能力和原则性还比较差,阅历尚浅,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而这时,他们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不管什么都想试一试,大人们做的事,他们也想做。例如,近年来中学生抽烟已成为社会的潜在公害。一位中学生说:“我爸从早到晚不断烟火,而且尽抽名牌烟。出于好奇,我也偷偷地抽,开始感到头晕,可我还是坚持下来。没烟抽,就偷爸的,或是自己去买。我今年才15岁,就有3年烟龄。我常想,当初如果爸爸不抽烟,我能学会吗?我真恨爸爸。”学校对学生过剩的精力无处消耗的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让他们把“使不完”的劲正当地使出来,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学校除正常开设体育课外,还可以多搞一些体育课外活动,如举办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比赛,还可以组织夏令营、冬令营、科技野外考察活动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可以多建些公园、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多充实一些现有的青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中心。这样,学生的精力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实践也证明,初中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内容和活动场所,能够正常发挥他们“使不完”的劲,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体质,强健身心。
三、化解性意识与道德法律的矛盾
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殖系统的急剧发育,已基本成熟。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意识到两性的差别。有人曾做过调查,初中男生发生如下变化:朋友间谈论男女关系的事增多了,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容貌和风度,更加留意电影、电视、杂志、小说中出现的男女方面的事情,这说明初中生已处在萌动和不安的情感状态之中。尽管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但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毕竟还是个孩子。因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尚未确立,道德、法制观念还很淡薄,对本能的冲动缺乏应有的控制。如在坏书、黄色录像诱惑下,可能有的学生会违背道德和法律,做出违法的事情。中学生性意识的出现并不奇怪,它是身体发育的结果,是生命延续的必然。但是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青春的萌动是说明自己开始长大了,但一个人的真正成熟标志是公民意识的产生。公民必须遵守社会法纪,遵守公共道德,这个界线是不能冲破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必须有理性,没有理性的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人和动物相比,人有意识能动作用,动物则没有。所以,在青春期如果能正确把握自己,使自己理智地对待性的困惑,那才说明已经真正长大。在学生“性苦闷”“性烦恼”时期,除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外,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健康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锻炼是解除学生“性苦闷”“性烦恼”的最佳良药。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育”和“心育”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重视“体育”轻视“心育”固然不对,但如果只重视“心育”而忽视了“体育”,同样也是不对的。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以教育教学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以服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养成,通过排查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研究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工作常态,形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大学生;创新;模式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今年来随着校园暴力和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的迫切。在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我们注重课堂理论的教育,同时也建立了心理咨询、课外活动等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有效还是显得不够,为此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成为此文研究重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长期和日常化的教育任务,在高校内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知识教育上做得较为认真,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置了必修课程,但是在教学形式上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很难通过课堂教学对心理健康知识形成认同。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部分,学校大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有比较充分的活动自由。但是,由于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割裂,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发挥期望中的教育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1.教育为先,树立健康心理的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课堂的知识教学,但是仅仅是知识教育难以将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心自我的需要,所以改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途径势必能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原有公共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可供学生进行选择的选修课,从生活中结合案例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选择并且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从传统的班级课堂讲授方式到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以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为例,在每年学校会组织心理健康节,宣传册子、宣传视频、还有临时搭建的心理咨询室,以及提供给大家一起参与的心理测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最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作业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开放型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以小论文、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让作业更能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服务为主,引导健康心理的养成
在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学生学习生活都发生在校园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关注。在学校内建立多级心理健康服务部门,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根据学生的人数,在学院内分级建立心理服务站,心理健康服务点。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播放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影视作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分流心理健康任务的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分流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讯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数据,在进行分层服务以后,每年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人增加了近200人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校园突发事件也明显减少,从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看W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排查为辅,细化心理健康的教育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科学有序的心理危机机制。在学校建立以宿舍为单位的排查措施,同时班级每个月展开一次心理健康排查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常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在排查工作进行中辅导员或者管理要对重点学生或是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并为其制定心理教育方案。除此之外,学校应该逐步建立从心理服务到校医院、以及专业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机制。来面对紧急突发事件。以我校心理健康排查为例,在过去一年中每个月各班级将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排查,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建议,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外界的帮助。近一年来,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老师累计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事件13余起。学生在排查过程中也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状态,大多学生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克服由于生活、学习带来的心里困扰,对于无法自我调节无效的也能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4.研究为续,完善心理健康的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持和实践,为此通过研究记录和探究相关内容为教育实践奠定基础,在学校教师应该将每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整理变成档案,指导教师在今后遇到相似案例时进行参考。以笔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教育事件为例,大二某专业一个学生长期因为兼职太多问题导致上课缺席成绩差,且与班级同学十分疏远。按着学校规定缺勤达到一定节数要给予处分,但是学生家庭又非常困难导致其不得不通过兼职保证自己的能够上学。为此,笔者参照学校关于贫困生相关文件、政策,以及往年相似案例为学生争取相应的资助和补助,同时在班上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事务,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逐渐改变。通过这些事件和案例的研究积累将其变成理论成果,丰富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诉求。通过上述模式把理论转变成实践让学生在校园内获得安全、温暖的环境,避免心里健康问题的进一步严重,相反要让学生在面对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时能够自我判断、自我调节,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不断去完善自我。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在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内得到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尼斯.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7(05)
[2]樊亚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3]王泰宁.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6(01)
篇9
摘 要 体育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组织中一直作为交易的角度来考虑,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学体育教师拥有着庞大人数,也是一个特殊专业群体组织,单单只从交易的角度考虑存在着缺陷,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心理契约研究主要是为寻求双方答同的一致而去了解教师与管理者双方内心的期望,为中学体育教师管理打开了新的视角,基于这一视角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激励管理,应具有可行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体育教师 激励
一般来讲契约就是事实存在的条款,是现实存在的、一目了然的,比如,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协议等;与事实存在的条款相比心理契约则具有模糊性、非正规性和内隐性,因其不具备法律契约的约束力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它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指出,不能只了解合同或法律条款上的现实存在的责任,还需深入了解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想法虽然没有在条款中写明,但在工作生活中往往出现一些“只可意会”的或“心照不宣”的契约内容,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态度、效率、忠诚度,维系了组织与员工心理的联系。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资源,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中学教师人口基数比较大,是基础教育部分的主力军。中学体育教师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的重视,中学体育被列入升学考试科目,且所占分值比例逐渐提高,中学体育教育已逐渐被人们重视。随着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学教师管理改革也在改革的大趋势下逐现雏形,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创新改革,人性化管理、提高教师待遇等都体现了政府对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聘任制、绩效工资和校长负责制等政策已在中学学校中实施,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发展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对中学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的日渐提高,如何利用心理契约的基础理论,增加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效地激励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中学体育教师规划“光明前景”,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难题。
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
价值观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转变是不可否认的,但作为“太阳地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师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是不可置疑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带了社会激烈的竞争、价值观的多元化,在社会剧烈竞争的压力下,教师价值观开始转变。有关研究表明,随着收入和地位的提高,体育教师却出现在职经商,把教学以外的工作当成主要工作,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同样也出现在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科研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契约影响。
二、人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按照国家人事管理制度条例进行管理的中学管理体制,是以经济的分配制度为核心,表现在薪资、福利、日常生活等方面,而对教师心理需求方面关注寥胜于无。从管理上来说,单纯的物质激励对教师的激励无法满足教师其他方面的需求,物质激励并不能取代教师内部动机和组织承诺方面的激励。人事制度改革在中学主要体现在教师聘任制,聘任制属于契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心理契约是相生相伴的。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契约的研究根据中学体育教师人格特点,通过跟踪中学体育教师的内心需求的变化,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契约进行适时管理,有利于激励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向健康方向发展。
三、基于关注中学体育教师人格特点的需要
中学体育教师是属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良好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其人格特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纪律意识,另外,中学体育教师喜欢自主的开展活动,除了追求更好物质生活之外,他们更看重被爱与需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而这些属于心理契约重点关注的范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学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按照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学体育教师在国家各方面快速进步的大环境下,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有着更高的需求。而中学体育教师是知识、劳动双型员工,更加重视精神和心理两方面的满足,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管理就必须更加重视这两方面。
四、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变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来展现出优越性,提出了改变管理方式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实现最大公平化、透明化。人性化与契约化管理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主观的心理契约和客观现实存在的契约同等重要,在现实的管理中都应重点关注。改革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作为社会中主要因素的各种职业的人都要收到变革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的管理同样受巨大影响。
五、提高中学体育工作绩效的需要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132-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进一步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不断丰富新内涵,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诞生后,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偏向了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主要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传统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的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领域中的普通人,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传播及影响力方面将具有更广泛性和深远性,必将促使心理学家从人性积极方面思考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美感、智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化道德”。[2]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传统心理学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问题,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就是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在心理维度上符合健康标准的人;而积极心理学则把自身的关注焦点聚焦在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上。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医学治疗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基于传统心理学范畴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理念带有较为明显的消极色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疾病治疗是传统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潜在的消极影响。医学化模式下将学生基本分为两类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没心理问题的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心理咨询矫正和药物治疗。这种模式教育下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本能抗拒心理咨询与治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疾病矫正咨询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学校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中,这种模式的确有利于问题学生的心理成长。但此模式的困境在于只是满足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广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性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和提升。这种模式的宗旨是解决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服务资源提供能力有限,实际上并不能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为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到德育教育机构下,将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队伍直接移植为心理咨询与教育队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德育教育模式部分原因是由于相关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理解上不够深入,部分原因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同类项”。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下,这种机构设置能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指挥作用,比如部分高校依靠辅导员开展的心理普查、心理排查。在心理专职教师队伍不足、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形式,但这种模式不能长期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人的积极情感及其体验,是发展优秀品质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情绪带来创造性和生产力,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这正是大学生应具有的积极品质。
1.引导大学生追寻幸福,不断提升主观幸福感
追求人生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如何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需要引领、指导大学生追寻幸福、发现幸福、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大学生个体内在和谐发展,不能远离了对幸福生活的追寻。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3]积极心理学界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基于自我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感,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整个生活质量是满意的,感受到生活是充实的。幸福正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积极情感与认知。
2.帮助大学生学会乐观,培养积极品质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过程和思维认知过程。情绪理论研究已经表明,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应的、特别的行为即“特定行为倾向”,消极情绪与逃避、排斥倾向相关,积极情绪与接纳、合作倾向相关。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教育不但要取长补短,还要扬长避短。对受教育个体而言,教育的目的不但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即个体能动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学生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同时,学生又是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其特定的问题,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关注与科学引导。学生还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自我教育的主体”。[4]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坚持积极、正面、能动的人性观,引导、教育学生勇敢面向未来,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5]
3.指导大学生树立希望,不断提升心理弹性
美国堪萨斯大学克里·斯奈德教授是积极心理学希望领域公认的理论创始人,他将“希望”定义为:“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途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6]这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清晰的目标(远景思维);明确的策略(路径思维);启动并实施该策略的动机(动力思维)。目标、路径和动力是希望理论的三大要素。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路径和动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们相互加强,呈正相关,对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希望理论,促进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探索多种可行的途径,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弹性,不断自我正性强化,最终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Siligman,P.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3] 郑木越.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13.
[4] 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68.
- 上一篇:光电跟踪技术
- 下一篇:古代文学常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