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工程规范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岩土勘察工程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岩土工程勘察的分析
全国规范GB50007-2002规定岩土地基承载力在岩土地基承载力确认的同时,应该结合土质条件选择现场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理论公式计算、工程实践经验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要根据岩土工程试验和标准、动力触探、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来测试成果,通过丰富的经验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订为GB50007-2002版时,取消了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表格,但这并不表示不可以通过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查表确定岩土地基承载力。这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各异,用查表法按GBJ7-89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在大多数基本合适或偏保守,可能在某些地区会不安全,故全国规范GBS0007-2002取消了岩土地基承载力表,但并不说明岩土地基承载力表本身有问题,它所提供的经验关系在技术上仍然是有用的,只要经过经验证明这些地基承载力表数据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就可以供工程师参考。但也要防止勘察人员利用所谓的地区经验人为降低承载力指标,造成工程浪费。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原位测试成果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不失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但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能充分揭示场地地质空间变化的规律,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在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前必须要对有关岩土体做出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场地的稳定性、建设工程适宜性以及不同地段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等作出评价。为各类工程
设计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在定性的基础上做出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评价场地和地基安全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计算指标和实施方案。加强岩土勘察与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岩土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岩土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岩土勘察单位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一般就不够。b.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厚度大的地区岩土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而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岩土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岩土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由于拟建场地的岩土特征、岩土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报告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工程特点,注意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加强岩土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岩土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
3岩土的分层探讨
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a.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b.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c.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d.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e.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f.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包括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频繁升降三个方面。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会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有事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的胶结物―――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水文地质勘察的决定因素: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也是决定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是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岩石的裂隙性裂隙的成因多种多样,岩石和裂隙合在一起统称为“岩体”,并将其中的裂隙概化为“结构面”。显然,结构面是岩体中最薄弱的环节。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岩体中的地下水是沿着岩体中的裂隙和洞穴流动的,随着裂隙和洞穴的形态和分布的不同,有脉状裂隙水、网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洞穴水等不同的地下水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裂隙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总结
在不断进步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时代,随着勘察工程建设的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新的措施也会应运而生。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工程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很大,且涉及的勘察内容很多而且十分复杂,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是间接的、非直观性的。提高勘察和工程设计水平,充分利用基础地质资料,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有关的规范、规程,我们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并且要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勘察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方面的规范、规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应抓住当今建设领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加强创新,探索勘察新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与策略
在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直接影响着勘察质量的优劣,是勘察过程的重要一环,是为建设工程设计参数提供有效依据的可靠保证[1],在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之前,岩土工程勘察都必须是要按照基本建设规定程序严格进行的。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了解到的相关问题和策略做一个研究总结。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做的不好,尤其是相关资料不够详细,没有详细万全的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前期准备工作,那么岩土工程勘察何谈有效进行,何谈高效高质量,只有承担勘察任务的公司充分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认真对待,在实地勘察时再能得心应手,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2]。目前来看,为了最大程度节约勘察成本,很多勘察公司没有对岩土工程勘察做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前期准备工作,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时问题多发,效率下降,妨碍了勘察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殊不知这不仅浪费了公司的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二)野外情况下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高。在野外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往往缺乏合理的安排,导致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勘察质量不高。在野外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升高,经常遇到临时改变预先制定的方案,加上设备数量增多,这就造成设备监管问题容易出现漏洞,管理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这也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计划性和可控性降低。在野外环境下,勘察资料记录人员的自身素质受到了考验,由于环境恶劣,加之工期紧迫,监管人员放松了对勘察记录人员的监督,若记录人员素质达不到,就会导致记录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记录的内容不能客观的反映所勘察的实际情况,这成为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又一个不确定因素[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采集足够多的式样进行测试才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当地的情况,属于是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若采集式样数量不足,则会降低勘察结果的可靠性,而采集式样测试是需要付出成本和时间的,很多勘察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时间,往往会投机取巧,减少采集试样的数量,这是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野外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会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三)室内检验的规范性不强。岩土工程勘察的采样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进行实验室的检验工作,首先检验人员的检验技能、专业素质和技术手段将会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若检验人员素质欠缺,操作不规范或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就很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出现偏差,而这样一个有偏差的实验结果又会带到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当中去,一致一错到底,而对于数据整理人员,若统计知识不够深厚全面,处理的数据也可能出现误差,这是式样检验的又一不确定因素,比如,在对层状土进行检验时,由于土性差异较大,因此要多次进行对比,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进行验证,才能确保检验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4]。
二、应对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针对一些公司岩土工程勘察前准备不够充分的问题,相关公司应严肃认真对待,在岩土工程勘察前尽可能收集到详细的勘察资料,积极展开刚要和安全的交底。首先要提高勘察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以个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勘察团队,保证勘查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其次,因地制宜,针对实际场地情况,选用不同的先进多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提高勘察效率和勘察质量。
(二)同时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勘察设计工作相分离,是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同时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也就是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而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计算机化,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而又先进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地质统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岩土工程建模技术等等,来保证计算机化的实现。
(三)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对于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不光是要从岩土工程勘察公司自身解决问题,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对岩土工程勘察企业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建立一套有效防范问题的体制机制,从而长远有效解决企业操作不规范问题,这包括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来保障。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高效进行需要一批专业素养高的技术人员来保证,无论是勘察前的设计人员,勘察时的勘察技术人员,还是采样后的实验人员,都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出现,因此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在职人员的培训,适时提高培训标准,以带动整个勘察行业的发展。
(五)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科技含量。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已不能完全胜任现在的勘察需求,因此,相关公司应及时引进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强大的设备,以满足现代勘察的需求。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建筑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规范市场行为等策略,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贾少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2:210-211.
[2]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56-57.
[3]王东利.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研究[J].城市地质,2013,04:15-20.
[4]韩飞.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05:43-44.
篇3
[关键字]岩土勘察 质量控制 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24.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161-2
0前言
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城市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城市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城市工程项目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岩土勘察是城市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项目的基石,只有严格控制岩土勘察的质量,才能保证城市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岩土勘察是城市化的试金石,如果不能将岩土勘察工作做好,城市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只有把好岩土勘察的质量关,才能保证城市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1目前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系统的岩土勘察体系,目前我国的岩土勘察还是存在诸如勘察报告不规范、勘察技术落后、勘察人员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1.1岩土勘察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岩土勘察体制还是沿袭了前苏联的勘察体制模式[1],岩土勘察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基本不挂钩,再加上目前工程项目的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岩土勘察工作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勘察的技术越没有相应的提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市场对勘察单位的准入也没有严格监督。很多没有勘察资质的单位还是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勘察行业的专业性与可靠性。
市场对勘察的工作的约束力还是不足,很多勘察单位为了求得一时之利,不依据实际勘察的结果,伪造图章,不如实报告勘察结果。市场还没有勘察人员资格认定的体制,很多勘察人员缺乏相关的勘察技术,勘察单位又没有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些没有勘察技术的人员勘察的结果往往是没有质量保证的,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1.2岩土勘察单位的管理不规范
部分勘察单位是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的,但是随着近几年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不再向他们拨款,因而这些岩土勘察单位的运转模式已经由等待政府拨款模式向自负盈亏模式改变。由于缺少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很多岩土勘察单位只能自己去发展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岩土勘察单位往往会忽略勘察的本质,反将利益作为单位运营的重点。
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很多单位就无暇顾及勘察工作的质量,导致勘察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由于勘察质量的下降,单位的业务也会跟着减少。岩土勘察单位为了能接到更多的工程项目,只能将预算不断的压低。预算压低可能会使岩土勘察单位获得较多的工程项目,但过低的预算根本不能给单位创收,因此为了创收,很多岩土勘察单位只能在低预算的前提下,将勘察工作的强度降低,有些该完成的环节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勘察工作的质量降低,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时,会因为追求工作的速度,而忽略了勘察的质量。在勘察过程中,没有将测试、布孔、取样等勘察操作进行到位。由于不规范的勘察操作,会影响到分层位置的确定、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土地地质的特殊性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不能准确的定位分层位置,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土地地质的特殊性,工程项目的施工就会因为没有这些数据的支撑而无法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勘察工作不到位,还会导致施工地基、地质受到影响。因此,只有规范管理单位的岩土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3岩土勘察技术水平落后
由于市场不严格控制勘察单位的准入,很多市场上的勘察单位缺乏相应的勘察设备,也没有配备足够的勘察技术人员,因此很多岩土勘察单位的勘察资质很低,没有与市场发展相对应的勘察技术水平,这就导致勘察单位的发展停滞现象的发生。
很多勘察单位由于资金问题,不能及时更新勘察设备,对旧的勘察设备也没有定期进行校正。勘察设备是勘察工作的载体,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往往很难将勘察工作顺利完成。单位的勘察技术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要求改变勘察的手段,也没有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加以运用。落后的勘察水平带来的是勘察结果的不准确,项目现场的施工与勘察结果相悖,单位的信誉也会受影响,这样业务也跟着减少。单位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勘察设备,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单位就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
目前的勘察工作通常与工程项目的其他工作脱节,在进行勘察时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无法对项目施工的周边地区的地质、岩土的数据进行采取,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勘察,这样的勘察结果往往是不可靠的[2]。由于周边地区的地质会对项目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将周边地区地质状况与勘察工作相结合,岩土勘察工作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项目在施工的过程就不能及时处理周边地区带来的地质灾害,项目的施工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发生生产事故。
1.4岩土勘察报告没有规范化
目前我国的岩土勘察单位的运转模式还是比较保守,没有对勘察报告进行规范化。很多勘察报告主要定性的报告了施工场地的地基结构,没有从定量方面进行报告,而且很多报告也是主观性的描述,没有以勘察结果作为报告依据,甚至部分勘察报告将不好的结果隐藏,仅仅对有效的勘察结果进行报告。勘察报告里的建议也是比较模糊、片面的,没有对项目施工提供有效的帮助。只有将报告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勘察工作应有的作用,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2提高岩土勘察质量的措施
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1建立健全岩土勘察体系
各地政府应严格监控市场对勘察单位的准入,设立勘察技术资格认定的部门,凭证上岗,将岩土勘察的人员专业化,以保证岩土勘察的质量[3]。岩土勘察单位定期培训勘察人员的勘察技术,严格处理培训不合格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将周边地区地质的考察作为岩土勘察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其他工作相结合,共同为项目的施工进行服务。单位应明确岩土勘察的重要性,在项目施工的任意阶段,都应时刻保持岩土的勘察工作,以及时应对施工时遇到的突发事件。
2.2切实提高岩土勘察的技术水平
单位应及时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手段,及时更新勘察设备,对老旧的勘察设备进行及时的校正。对勘察人员采取定期培训模式,培养勘察人员的勘察操作、以及勘察技术,培养勘察人员的责任心。高素质的岩土勘察人员、先进的勘察设备、先进的勘察技术,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2.3加大岩土勘察单位的管理力度
岩土勘察单位应设立一个勘察监管部门,及时监测单位的勘察工作,对勘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禁止形式上勘察现象的发生。单位应在自己的勘察资质内接任务,不能因为一时之利,接超大容量的勘察工程,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最终只能导致勘察结果的不可靠。单位的勘察监管部门还要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监督,勘察报告应理性的分析勘察结果,不能忽略无效数据的报告,报告应提出具体的建议,只有对项目施工有意义的报告才是合格的报告。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51-1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岩土工程勘察包括现场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和报告整编等方面,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并结合地区经验,才能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主要问题
1.1缺少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 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察纲要,但往往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1.2勘察方案不合理
由于目前勘察市场竞争激烈,一个项目往往有多家勘察单位同时编制勘察方案及报价,而且业主多数以低价中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争取任务,不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布置勘察方案,而是减少勘察工作量,压低预算价,该做的实验项目少做甚至不做,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3原位测试问题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原位测试有严格的规定和技术标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的也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位于应测试孔底位置,千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
1.4勘察报告书的编写
目前岩土工程报告书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1)表达不规范。勘察依据的陈述中,对所执行的勘察规范,不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场地用途和所采用的基础形式。(2)参数不完整。提供的参数没有针对性,混淆岩土的物理参数与工程特性指标,且对各岩土参数具体含义不十分了解。(3)参数矛盾多。各种测试手段提供的参数矛盾大,没有核对;没有对各种测试所获得的岩土参数与现场目视与手工测试鉴定成果 、钻进情况进行相互对比。(4)重结论轻建议。在众多勘察报告中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其他不良地质 用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基础或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或应采取的结构措施不提供建议等。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对岩土工程勘 察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2.1勘察市场不规范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
存在野外勘测中勘测点的合理布设问题、地质界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对勘察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等技术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勘查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3.1加强踏勘与资料收集
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 ,可以帮助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 ,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勘察单位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勘探孔深度15 m 基本可满足要求,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勘探孔深度15 m一般就不够。(2)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 、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反之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 。
3.2明确勘察对象,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研究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任何一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始之前都要明确本工程勘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勘察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主要矛盾,为勘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仅需要勘察单位的内部自觉,而且还要不断的完善勘察行业的机制体制,以约束、制约行业中的不法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勘察市场的规范性,另外监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勘察单位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保证勘察过程的顺利开展。另外还需要对勘察工程进行全程监管,避免实际勘察中的规范行为的产生,以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3.3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勘察报告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报告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工程特点注意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篇5
1.1从岩土工程勘察角度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岩土工程勘察可理解为根据地基设计要求以及施工项目其他具体要求,对项目场地中的地质条件、环境特征以及岩土特征做出评价与分析,并对勘察结果进行编制。实际勘察内容多集中在工程项目中的地质测绘与调查、取土试样、原位与室内的测试、现场检测检验等。其中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通常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并对各阶段的勘察内容形成书面报告。具体勘察过程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即:工程预可行性;对项目是否可行的研究;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具体施工图设计;对勘察内容的补充;实际勘察阶段。
1.2岩土工程勘察对地基稳定性与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1)岩土工程勘察对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地基稳定性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对其稳定性强弱程度审核过程中通常采用的主要为失效验算手段,在后续施工中所参考的依据多为审核计算中所得的数据。此外,在以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为基础的前提下,地基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地基变形情况。为使其稳定性得以提高,需利用十字交叉基础结合实际荷载力的方式形成单向连续性的基础。
2)岩土工程勘察对地基均匀性的影响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求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实际参与到分析过程中,尤其针对岩土的基本状况与地基地下状况等内容,避免因分析结果的差异造成地基起伏或沉降不均匀等现象。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所形成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是确保地基均匀性的基础。
2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
2.1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或地基设计等方面在实际开展前都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但从国内大多数施工单位施工现状分析,工程进度的拖延很大程度受不充分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准备工作所影响。尤其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多表现在对工程项目的区域地面标高、地形特征与结构形式以及相关材料收集的不完善等方面,导致岩土工程勘察的开展流于形式。
2.2缺乏规范性建筑工程
施工中质量问题为其考虑的核心内容。而质量的提高需以规范的流程作为保障。因此无论在地基设计过程中或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都应以相应的工作规范作为标准,既可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工程进度也将得到保证。但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做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地基设计工作仍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受不同地区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限制,地基的设计往往存在不合理、不准确的现象,为工程项目施工带来很大影响。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方面,大多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勘察对象多集中在项目重点区域范围,忽视其他非重点区域,导致工程施工中很多安全隐患问题难以发现。另外,不规范的地基设计方案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也是造成施工成本浪费的重要原因,从许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不难发现,不仅在内容方面不够具体,而且许多记录与分析数据概括性极强,导致实质性内容被忽略,无法为地基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制约项目工程的开展。
2.3岩土工程勘察方式较为单一
由前文可知,岩土工程勘察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项目的土质信息与其他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测量、试验、收集与记录等。但很多施工单位受技术原因或工程成本影响,测量地质信息方式较为落后,而且所选择的试验设备不具备较高的精准度。同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收集信息时也未按照实际的规范标准操作,导致勘察结果脱离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勘察中钻探取样的环节,施工单位提钻的次数以2m~3m为界限,使土质分层的位置难以确定,为后续工作如土质结构试验、土质测量以及信息收集等带来不利影响。
2.4岩土勘察工作与地基的设计相脱离
在地基设计方面,很少有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参与其中,这就造成设计人员无法充分了解岩土工程勘察情况。而且地基设计人员受自身有限的知识水平与经验基础以及较弱的空间分析能力影响,对许多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无法做到有效的判断。另外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角度来看,由于勘察工作中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达、信息识别以及对勘察结果的分析等能力较差,很难为地基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来源。
2.5地基设计中对环境因素的错误
估计地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为节约时间与工程成本,对工程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并未做到充分调查评价与分析。尤其项目处于周边环境比较复杂或地形条件较特殊的情况,若未充分考虑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很容易为施工带来麻烦。因此在考虑地基承载力过程中,除分析工程压力外也需以环境变化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6部门间的沟通与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设计过程中涉及的资料传送在目前仍以纸质媒介为主,浪费时间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错误。而且设计部门与勘察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也未实现共享,导致信息流通不畅,使勘察工作中无法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试验装备以及勘察方式的选择。另外,从人员综合素质方面来看,大部分勘察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勘察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但在地基设计或其他施工环节中的相关知识却比较匮乏,使勘察过程中的目标不够明确。特别针对勘察技术人员的“各自为政”现象,很难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传达。
3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完善策略分析
3.1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应用现阶段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物探、钻探、开挖勘探以及工程地质的测绘与调查等方面。实际勘察中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勘察方式的作用。
1)物探方式的应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的物探主要指目前比较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其原理在于通过分析岩土间物理性质差异如磁性特征、电学性质特征以及重力场特征等,使岩土施工区的地质信息得以获取。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利用物探方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已开始利用勘探仪器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使勘测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钻探方式的应用。钻探方式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往往需采用相应的设备,通过观察井壁并从破碎的岩土中进行样本的采集,使标准深度下地层中岩土地质情况得以明确。而且利用钻探的方式对地表测绘的相关数据与资料能够进行验证与补充。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充分利用钻探方式,发挥其在地下原状岩土样本的采集与现场的试验中的优势。
3)开挖勘探方式的应用。开挖勘探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要指在完成局部岩土工程开挖后,通过观察与描述获得探测结果的方式。但需注意利用开挖勘探时需将开挖的岩体所表现的空间形状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岩体工程实际特点选择洞探、井探、槽探或坑探等方式。
4)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对工程地质的调查与测绘工作通常在岩土工程勘察开展前进行。其任务体现在综合分析工程项目区域内的地质资料如地形特征、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并以分析结果作为基础完成编制测绘底图的工作,然后再根据工作底图进行工程项目地质详图的绘制,从而确保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取样工作、试验环节等各方面具有可供参考的依据。
3.2地基设计的具体内容分析
项目施工中的地基设计在保证将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应将地基基础选型、地基基础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纳入设计方案中。其中地基基础选型方面,针对较高的建筑物,可选择筏形基础,但这种地基基础造价较高;若项目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较强可选择独立基础;而地下水位较低且基础土质较好的区域,可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作支撑。而从结构设计方面,需保证地基基础结构能够与勘察结果相适应,同时对施工中地基结构可能发生的沉降或地基倾斜问题综合考虑,将相关的解决方案添加在设计方案中。另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方面,根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淤泥土被扰动的情况,或存在具有侵蚀性特征或有机含量较多的垃圾废料等应采取的施工技术也应体现在设计方案中。因此,地基设计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还需在设计方案中进行完善,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综合考虑,这样才可避免地基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地基涉及与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1)岩土勘察工作与地基设计的纲要编写。针对地基设计工作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要求在纲要编写与审查方面进行完善。具体应将相关的设计工作、勘察操作、实施标准等内容囊括其中,避免不合理的设计结果与勘察结果出现。特别在勘察报告内容中应准确描述项目工程现场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等,将可能影响地基设计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选用地质结构或地基施工材料的相关建议等。另外,对勘察纲要报告文件需做好审查工作,审核的内容既要包括实施标准,还需将勘察报告结果纳入其中,保证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工程相关准备工作。项目施工前期,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将工程涉及的项目结构形式、成本投入、材料选择、地面标高以及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的设备等做出明确规划。特别针对施工过程中因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准备不充分所产生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方法策略。避免因设计土质的不完善以及勘察结果的不准确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3)对施工区域性研究的重视。建筑施工项目往往需面对许多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人员需充分考虑区域的地形特征、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区域地质条件,以此为依据进行勘察与设计方式的选择。具体可根据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对可能影响地基变形与地基承载力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地基设计与勘察结果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4)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施工人员是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从地基设计工作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表现可发现,人员的综合素质仍有待于提高。因此在项目施工前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其掌握设计与勘察的具体规范标准,并将具体权责内容进行明确,以此促进施工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4结语
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为:查明拟建场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并提供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对建筑场地进行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其具体任务特点归纳如下:
1.1 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1.2 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1.3 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1.4 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汁、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1.5 评价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解放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岩土工程勘察仍有许多问题期待完善:
2.1 勘探工作量及测试取样分布不合理
对所取试样不及时封蜡、标识、送检;在取样数量上钻规范空子,不论场地范围多大,不管地基土状态如何,只求满足取样或测试6件(次)的低层次要求,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检验、剔除。这样勘察结果的合理性自然值得推敲,对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的。
2.2 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采用不够合适
勘察测试手段、方法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是对勘探装备、取土器规格、勘探手段以及取样方法等的适用性、合理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诸如对静力触探装备未定期标定、贯入速率未严格控制,甚至仅仅使用静力触探来替代全部的勘察工作;还有在碎石土层中做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未连续进行;在未清除孔底废土的情况下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情况不时地出现。
2.3 市场混乱无序
尽管国家对勘察市场的收费和承揽业务的规范法三令五申,但目前勘察市场依然混乱,竟相压价、转包、分包、高额回扣、挂靠或出卖图章甚至伪造图章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勘察单位外包、分包业务较多,勘察劳务人员没有接受任何行业培训,对相关勘察技术馈乏,必然导致勘察工作粗劣、记录质量低下。令人担心的是如果不加强对劳务市场地的管理、培训,劳务市场越是繁荣,产生问题的机会就越多。市场中充斥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互相压价现象严重,致使勘察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勘察手段和技术落后。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的定位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
2.4 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大量未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正活跃在勘察基础性工作岗位,甚至是重要工作岗位上,这就难以避免会出现勘察操作的不规范,从而导致勘察工作准确性大受影响。即使在岩土工程勘察专业人员队伍中,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结构陈旧,缺乏对先进勘察技术的掌握,再加之技术交流与内部沟通严重不足,最终表现为勘察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力有限,无法对原始资料进行高质量的收集、辨别、分析、整理、总结和利用,面对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常常束手无策。
3 有效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增加地方性的地质勘察,加强勘察现场规范性
目前所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规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加强地区性研究,制定出地方性规范很有必要。加强勘察现场规范性,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3.2 运用科学性,提高勘察的技术水平
目前岩土工程中最主要问题是勘察与设计分离、设计软件功能不够完善。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体化的体系。一体化作业的主要特点是勘察、设计各环节使用计算机作业。勘察阶段为设计阶段,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以及各专业工种间提供接口数据文件以使数据传递流畅,达到数据共享。这样,作业速度快,缩短了勘察设计周期,文件资料一致、整洁、质量高,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效率,节省人力,提升经济效益。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应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的数字化。掌握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地质统计技术和随机场理论,这一些技术与理论应该是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的基础。
3.3 明确勘察目的,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研究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任何一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始之前都要明确本工程勘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勘察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主要矛盾,根据问题来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的测试项目,实验工作的开展方案等都要弄清楚,然后就针对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与分析,为勘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仅需要勘察单位的内部自觉,而且还要不断的完善勘察行业的机制体制,以约束、制约行业中的不法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勘察市场的规范性,另外监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勘察单位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保证勘察过程的顺利开展。另外还需要对勘察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做好勘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避免实际勘察中的规范行为的产生,以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3.4 加强勘察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关系着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着岩土工程的体制完善。因此,加强勘察人员专业技能,是保证勘察质量的重要环节。勘察单位应按时对勘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要适时提高培训的标准。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勘察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勘察工作的效率。
4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技术体制中的—个重要环节,是工程建设首先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基坑开挖支护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完成的勘察成果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指导工程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 陈耀武.岩土勘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2] 吕宏科.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3] 沈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8).
[4] 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09,(1).
[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2001(2009版)[R]
篇7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1.1勘察的前期工作
资料收集不全,任务不明确当前不少勘察公司为了减少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对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1.2野外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勘探点布设不合理。目前很多时候由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改变原勘探方案,造成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无法查明,给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大部分勘察项目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场地周围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对场地周围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导致拟建项目可研阶段设计完成后,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现场地适宜性差,需另行选址等。这种情况在工程勘察市场竞争剧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经常发生。
(2)勘探工作量不够及测试取样不合理。取样、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过少,达不到强制性条文规定。一些勘察报告在取样、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满足取样或测试6件(次)要求,对软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满足每层岩土6件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分析、剔除异常值。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布置勘探点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比如在建筑物周边、角点无勘点,孔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孔深不符合要求等;一些对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场地勘探孔孑L深达不到深度要求。
(3)岩土和野外地层分类、描述欠准确。在目前业类中,很多勘察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质量低劣极为常见,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分析测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野外编录滞后,出现技术人员不进行跟班编录,导致岩芯长时间、失水,塑液限发生改变等,影响编录结果。②钻探取样不规范,部分项目不采用取土器孔内取样,直接从岩芯管内取扰动土样。③编录人员缺乏经验,很多单位都安排年轻技术人员(甚至是实习生)留守现场跟班编录,缺乏编录经验,导致岩土分类混淆。④部分项目野外编录人员不从事报告编写工作,报告编写人员不跟班编录、留守现场等。这些都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错误性结论。
(4)原位测试不翔实。目前在原位测试施工中常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①静力触探不按规定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造成触探指标相差很大:②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③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变得不够翔实,最终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相当困难。
1.3室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测试不规范。很多岩土样在送达实验室后,不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甚至不及时采样测试,很多单位对于高烈度地区在规定的抗震判断深度范围内的粉土不做粘粒含量测试,导致把高粘粒含量的粉土错定为可液化土,造成极大的投资。
(2)内业资料整理不规范。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比如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不剔除异常值,将其参与统计分析,导致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最终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的错误结论;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比如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还有对于工程特性指标必须提供基本值或特征值、标准值,根据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4勘察报告书编写方面的问题
①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②所选参数不完整、矛盾多。③只注重结论,不重视建议。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相当不规范。目前各勘察单位几乎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在市场上互相压价,导致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无法按相关规定进行,只能通过不合理的勘察手段进行,更有甚者凭经验进行报告的编写。
(2)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勘察单位大量雇用农民工来承担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因为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所以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正确的分析评价岩土工程,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做勘察,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不准确,造成工程的浪费。
(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勘察单位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急需解决。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还有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甚至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
3对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建议
3.1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①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造假的产生。③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④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3.2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如果要想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岩土工程作为一项专业体制,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通常说来,岩土工程勘察是对建构筑物拟建工程的地质、地层构造条件,气候条件、水文环境等多方面特征的勘察探测工作。相比工程地质勘察,它具有更多需求,包括:要求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的紧密结合;要求服务涉及勘察实践工作的全部过程;要求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还要求一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在具备勘察实践工作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完成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所有这些要求体现岩土工程体制的实际性、实质性更强,工程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我国也在建国初期建立了工程勘察体制,包括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三个独立专业。近十几年来,随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工程勘察体制的不断完善,工程地质勘察逐步向岩土工程过渡。同时,建设部和工程勘察协会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广大科技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可以说,从科技研究、教学实现、规范标准到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发达国家尚存在明显的差距和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项工作参差不齐,总体上较为落后;质量效果欠佳,是阻碍发展的严重问题;技术标准、方法和成果尚未达到国际标准,勘察业务仅限于国内。今后,进行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二、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重点内容
随着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体制和选用方法都逐步提高和创新。我国结合本国岩土整体现状,将施工建筑的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岩土工程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土工程实践工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就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以便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正确利用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之间的紧密关系。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紧密关系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实践工作的影响作用十分关键。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依据科学研究和经验积累,建立了诸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基础理论,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借助这些理论指导,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施工拟建地的实际状况,建立起一种相应的本构模型,充分合理地运用勘察参数,经过判断确定最终结果。
(二)正确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交流与沟通。两者的沟通交流也十分关键。依据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规范和章程,建筑施工工程在进行现场岩土地质勘察之前,必须充分收集和整理拟建工程的信息资料,另外在进行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岩土勘察具体工作时,勘察技术人员应提前与工程设计者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了解其设计意图,并弄清拟建工程的特性特点, 保证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三)严格控制岩土勘察工作的等级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如勘察等级、地基基础的复杂程度等级、安全等级以及重要性等级等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参考指标。进行在岩土土质勘察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的情况,严格控制和制定相应的标准,保证拟建工程进行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经济、合理地展开。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地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勘察技术人员给予了足够重视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满足了以上基本规范章程的要求之后,还应考虑工作经济有效地展开,寻找最为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工作,完成勘察任务。一定程度上,勘察工作消耗成本的多少反映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
三、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依据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知道,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选取勘察手段、设备和组合方法十分重要,需要按照以下原则:(1)因建构筑物级别不同,主要指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勘察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及设备组合进行勘察。(2)因场地条件不同,如宽阔平坦的场地,条件限制较多而勘探深度不高的场地,线形工程,水上工程,冰上工程等,而采用不同的勘察手段进行勘察。(3)因地层条件(软、中、硬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进行勘察。(4)因地层结构(强度高低)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
此外,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应选择合理的方法,具体可参考:(1)适当方法确定现场地基承载能力。我国确定现场地基承载能力主要结合以往总结的勘察实践经验,选取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三种方法进行。其中①荷载试验法确定的地基基础承载力最直接、有效,但因此方法使用受拟建工程施工条件限制较多而较少运用;②理论公式计算法确定地基承载力,主要与现场土质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是否准确关系密切,而实际工作中测定抗剪强度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差;③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主要依赖岩土工程勘察经验,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于工作经验有限,导致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准确确定地基承载能力。(2)合理方法确定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包括粘性土质和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的确定。结合以往岩土工程实践工作经验,我们知道,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的确定要比粘性土质压缩模量值的确定要困难一些,这是因为通过室内土质压缩试验分析即可确定粘性土质压缩模量值,而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规范和方法来确定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通常只有通过相关试验计算、查阅资料等得出经验值进行模糊估算,得出的结果值各种方法均有较大差距,适用性小。因此,怎样对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进行精确确定将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四、结语
综上,我们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各环节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在结合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能够进行有效工作,保证工作质量达标。因此,对岩土工程实践工作进一步研究将仍旧作为一项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常士骠,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M].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1、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都是一种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很多理论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理论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笔者认为:理论与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同等的地位,过分强调哪一点都是不合适的。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目前很多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过分强调经验,而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足,这种现象对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不利;同时用于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上,不利于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
2、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详勘之前,应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在此笔者要强调勘察前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就是设计人,在进行勘察前,勘察人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拟建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作到有的放矢、经济合理,提供给设计人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如: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带有裙房,这种项目在勘察前,必须要弄清楚设计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及联接方式;还有一些主体不高但跨度很大的建筑,采用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就与采用筏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要重视勘察前与设计的沟通。目前有的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勘察项目的返工。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提醒经营与技术人员重视承揽项目和实施项目时与设计的沟通。
3、注意各种等级的划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时,应按相应的分级标准,确定项目的相关等级。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因为这些等级的划分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等级,布置工作量时才能作到安全、经济、合理。
4、注意经济性
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满足规范、规程要求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实现勘察目的和任务。同时达到相同的勘察目的和任务,所用成本的多少,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水平的高低。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目前的勘察成本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节约的。如:对“桩基础一般性孔深入到桩端以下3~5倍桩径,且不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m”这一要求,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为50m,根据控制性孔资料,40m处分布有良好的桩端持力层且能满足桩基设计要求,项目负责人现场可将50m的一般性勘探孔调整为45m(当然按权限该上报审批的进行上报审批),这样就可节约不少工作量,从而达到经济的效果。再有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也是一条实现经济勘察的重要途径,希望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予以重视。
5、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
规范、规程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依据,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等均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的要求,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对规范、规程的学习,充分了解其要求,这样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就不至于出现诸如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足、未划分抗震地段等问题了。另外规范、规程中的条文说明,技术人员也要认真研读,条文说明中有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及正确理解规范、规程具有重要作用。
6、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详勘的目的、任务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5)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基坑周边环境,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放坡开挖的可能性和基坑边坡稳定性,适宜选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稳定性,基坑开挖与降水对地基变形、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7、结束语
使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理论与经验、细节决定成败、重视规范学习等方面能有所启示。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赵成刚,白冰,王运霞.土力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岩土结构特性;地质参数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2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4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71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为岩土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并能够帮助工程建设方制定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与措施,避免不良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施工及未来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因而是岩土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先行环节。基于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所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1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并结合现代化勘察设备与手段,针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建设区域岩土结构特性、相关地质参数等进行采集和分析,科学地对区域内岩土结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一方面指导岩土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与施工技术的合理选用;另一方面为各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预防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支持,是岩土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岩土工程勘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其所应用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涉及地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包括原位测试、取样、钻探以及室内试验等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地质条件、测绘资料等合理进行选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获得的勘察数据与资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而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不合理施工所带来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成本浪费,提高对地质灾害预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现存的主要技术问题
2.1 岩土分类、描述缺乏准确性
由于自然界中岩土生成与发展变化的特点不同,因而所形成的岩土类型也各不相同,对不同特征的岩土进行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相关规定中对于岩土分类描述也提出了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但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仍存在着岩土分类、描述资料缺乏准确性,勘察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而失准或错误的分类与描述很可能会对岩土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与相关技术的选用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的出现。
2.2 勘察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许多岩土工程项目开展初期,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及相关数据资料收集工作缺乏有效的重视,勘察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勘察工作的目标并不明确,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工作内容的开展缺乏必要充分的材料依据,导致勘察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并且许多分析由于材料数据不足,导致分析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不高,严重影响着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尤其对于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条件勘察分析不到位,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危害与损失。
2.3 野外勘察工作安排存在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并且可能会涉及各类不同的复杂环境条件,这也都可能会对勘察工作造成影响,需要在勘察工作开展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并能够在出现情况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变化与调整,这也增加了工作安排的难度与复杂性。在实际的野外勘察过程中,仍然存在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临时应对能力不足导致的工作安排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加之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导致了勘察工作整体的开展效率不高,许多勘察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条件制约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使得勘察数据资料等真实性与可靠性受到影响,而部分单位或个人出于解决成本或个人利益考虑,可能会对野外勘察工作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人为简化,如减少取样数量,这就更加影响了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4 勘察技术方法选用缺乏合理性
由于现代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手段与方法较多,各种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条件与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合理地进行勘察技术与方法的选用,从而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合理运用勘察技术方法的问题,如为节约成本盲目选取经济性好但与工程实际不适合的勘查技术,为求方便一味采用便携式设备进行勘察,盲目根据经验进行技术手段选取而忽略实际地质条件,这些都会导致勘察结果数据准确性的降低。此外,由于对勘察设备装置等缺乏有效的养护,使用勘察设备装置时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岩土取样后不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试验,对于各类测量仪器不按照标准进行校对,这些也都会影响到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并可能造成勘察设备装置的损坏,也无法发挥出其对于岩土工程建设的积极指导作用。
2.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缺乏规范性
勘察报告作为勘察工作的总结性材料,保证其书写的规范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实际的岩土工程项目中,书写不规范的勘察结果报告依然十分常见,在报告的内容中,编制人员由于对工程状况缺乏详细的了解,而且未能明确岩土分析的重难点,导致忽视了对于设计与施工的建议及相关问题分析,并且严重缺乏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未能将勘察和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勘察结果报告中出现许多漏洞。
3 造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3.1 对相关规定理解片面、不到位
我国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在规定中明确给出了相关勘察费用收取和业务承揽的具体要求,以实现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然而由于许多项目的建设方与施工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对于相关规定中的要求理解十分片面、不到位,不仅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资源不足,并且急于获得勘察最终报告,而勘察单位未获得更多的利益与发展空间,不得不投客户所好,使得勘察工作工期被一再挤压,而为获得客户资源又存在着不合理降价的行为,使得实际工作资金十分紧张,这些也就导致了一系列勘察技术问题的出现,影响着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勘察工作队伍专业性不足
部分勘察单位在工作队伍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十分不到位,并且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使得一些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达不到实际的工作需求,现场勘察作业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加之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够很好地约束自身行为,工作中应付了事,得过且过,对于勘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甚至放任一系列地质安全隐患不管,这些都会导致勘察质量的降低。此外,由于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也使得勘察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较低,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制约着勘察技术水平的发展。
3.3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部分勘察单位由于观念守旧,发展模式更新缓慢,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也十分滞后,缺乏管理制度的有效约束,也无法实现勘察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内部工作人员态度散漫、工作不积极,缺乏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的意识,现有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不够严格,许多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到位,为勘察工作中各类技术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
4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4.1 着力提高岩土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首先,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为分析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参数依据,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4.2 加强勘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
勘察工作队伍是执行勘察工作的主体,因此,勘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勘察工作的质量,要想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应该着力加强勘察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对勘察队伍现有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尤其针对一些拥有多年工作经验,但整体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对现代化勘察设备与技术掌握运用能力不足的老技术人员,应采取长效的专项训练,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现代勘察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与评定,以准确把握其能力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激励手段的共同运用,使工作人员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提升,以此来实现勘察队伍整体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4.3 加强现代工程物探技术的合理应用
近年来,工程物探专业利用如电磁波理论、弹性波理论等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开发出了与物探方法配合使用的具备数据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身的物探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量大等优点。这些物探方法以及设备的应用对于岩土工程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工程物探技术对场地、地形条件的要求较低,花费的时间、费用也较少,且具有良好的勘探精度。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可以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综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男.关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4).
[2] 吴远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问题和处理措施探析
- 上一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 下一篇:不同微生物菌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