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篇1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挑战;改革

大数据的产生源自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是现代数字化信息与网络相互结合下的创造性产物。大数据具有存储信息海量、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处理高效、数据具有时效性价值等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管理模式的革新,不断挖掘有效的改革路径,从而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独特性、广泛性、共享性发展。

1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机遇

1.1高等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精准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体现了移动终端技术发展成效,为统计大数据打下了稳固的基础。高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于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注册、图书借读、成绩输入等在不断发展中,成为种类繁多的有效数据。大数据对于相关数据的搜集能力,跨越了以往过去意义上所依托的信息总和。由于大数据具有精确度较高的信息提炼能力,因而提高了事物决策的科学性,为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大数据飞快的处理速度,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迅速研究、整理、分类及整合后,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过去管理中无法相比的强大支撑,也充分拓展了工作空间,进一步挖掘其内在潜能。此外,大数据的深入研究也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明确,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规律的有效把控,有着深刻的影响。

1.2高等教育管理方案更加科学

大数据能够让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可以在建立具体制度与实际落实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现教育管理模式本质上的变革。根据数据能够让决定者更加重视师生的需求,明确不同的个体需求。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角度分析,教学工作进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需要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采购。若运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搜集各类信息,为丰富及使用教育资源提供有利参考,且在便利性、实用性及适合性等方面制定出有效的预选方案。可以利用具体技术对数据挖掘,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大化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1.3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首先,大数据可以使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大数据能打破以往教育管理中的定式思维、直观推断为导向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网络在线系统搜集发散性教育行为,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让教师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从而使教育管理工作者实现“以理促管”。其次,能够让教育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大数据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还能辅助学生使其学习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强大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实现了因材施教,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要求。最后,加强信息数据渗透教育管理意识。大数据让教师以往教学中的个人提升逐渐向整体加强方向转型,有效强化了教师专业性分工协作及教研实践。教师在网络及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2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2.1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建设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在基础设备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一些高校没有充分做好迎接大数据改革的准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存在严重不足,高等教育管理相关的数据尚未及时更新,或是数据分散在院校的各个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整合,甚至有很多院校从未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搜集。此外,高校信息化系统的专业化团队建设相对欠缺,许多院校在建立教育管理方面的系统时,对师资团队尤其是对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为落后。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虽然获取有效数据较为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再加工,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2.2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调研不足

高等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对数据有效调研与取得,根据目前已有的高等教育所得到的调查报告看,许多院校的教育管理调研数据通常都只面向当地政府,以政府为主要上级领导的行政部门对其所管理的相关高校实施数据搜集与整理。教育部门在《有关制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效率年度总结》中表示:条件充足的地区可以委派第三方评判,运用不同的有效方法,深入推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社会要求以及就业之间的积极互动。第三方评判体制的新构想提出,能够使评估数据更加客观。从目前已有的第三方评估组织来看,国内仅有少数机构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调研与整理较为重视。而高校虽然是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主体对象,但尚未真正顺应大数据的发展形势,没有完善的数据整合系统。

2.3高等教育管理数据挖掘有限

所谓数据挖掘主要指的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运用有效的计算探索出能够体现出潜藏的、以往未知的相关价值极高的信息过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对搜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对具体教学方式、学习进度等进一步优化。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整体特点等。对调研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运用,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优化作用、运用方式、最终结果的有效反馈,是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但若从现有的整体环境与具体工作进展来看,由于许多高校缺少专业化的数据挖掘人才,无法对已取得的数据进一步运算、建模,最终结果较为浅显,无法切实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深层决定提供有利依据。

3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路径

3.1明确大数据教育管理观念

大数据在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能够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在对其教育管理方式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下数据管理观念。其一,根据对高校数据内在动机文化的发展分析,应积极帮助高等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们对大数据的详细内容展开全面剖析。深入了解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工作内容所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让大数据成为社会发展下教育管理的核心资源。其二,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当中,教育管理人员也要在工作中逐渐树立用数据证明、用数据工作的理念,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资源构建的精细化、现代化、可视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综合水平。其三,在大数据系统建设中,要对数据资源实施科学化研究,防止部分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泄露,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建设。

3.2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是完善数据资源组织的保障条件,但部分高校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思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资金不足、管理团队建设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大数据信息系统构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对于这样的情况,应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作为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基础,利用与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对高校目前已有资源融合的情况分析,对其个性化发展结构加以完善,并在分散信息工作研究中,将信息资源充分纳入到系统平台中,以此来确保数据系统建设方案的兼容性,为日后系统的更新与维护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其次,从高校当前的物质资源来看,引入完善的数据整理系统,加强院校对数据系统的采购力,增进数据资源整理的吻合性,全面优化数据资源,确保系统管理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3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

在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中,教师要逐渐加强自身应用大数据的能力、积极树立数据管理意识,为数据资源的完善与研究提供有利依据。高校师资团队打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负责教学、教研等工作的专业教学团队,另一种是负责数据分析的技术型团队。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想要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就要求高校教职人员全面了解大数据知识,深刻意识到大数据的意义,让教师能够运用数据管理观念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确保信息的有效转换。此外,高校还要组织教师积极加入到数据教学革新工作中,根据有效利用大数据教学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实时反馈,全面推动教育管理模式革新。与此同时,高校要重点培养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拓展数据分析型技术人才的就业空间,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使高等教育在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下,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数据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革[J].知音励志,2017(5):42-43.

[2]刘伟.大数据思维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1):146-150.

篇2

关键词:文化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进行的活动,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涵着对人性的握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构成要素主体,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的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一项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等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种管理理论的诞生,都和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步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朱仁显(2003)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季萍(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对组织文化进行的管理;同年,孙鹤娟(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从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罗登远(2005)认为文化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来进行管理的,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刘德忠(2006)认为,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同时,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到:“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1997)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管理思想史中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相互交织着沿着人的系统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家西斯克也曾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提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和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和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自身服务的系统。由此,教育管理系统中人的系统作用可见一斑,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管理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人的能动特征,是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教育系统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系统与物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1.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需求对于客体的总的看法。文化管理要求组织中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依靠组织价值观的引导而整合,从而构建属于该组织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情感的驱使,为了更有效地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并较好地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建立组织共同价值观,把现在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凝聚成一个组织,促使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统一,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即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冲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为各自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经验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各自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性成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是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也就没有代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2.以刚柔相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部组织

文化管理注重柔性管理,也就是软管理,但是对于软要素的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对硬管理即刚性管理的忽视。所谓软要素指的是管理活动诸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相关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曾经对管理中的要素进行过分类。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策略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软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次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均,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的人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人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相应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校管理更需要的是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相结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管理。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因此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管理也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要排斥硬管理,它并不反对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相反的,软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硬管理也需要管理中软要素的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等院校的规章制度内化成为内部组织的自愿和自觉行动。

3.以教育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势必就得要认清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需要以及对客体事物及其属性的认知这三个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多年来在对待评价结果上已经非常习惯将注意力集中于办学档次上,极少关注于评估结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不用提到有所强调或者是作出一定的引导描述和说明。“世界(事物)就是它向我们显示的那个样子,世界(事物)的意义,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才能‘读懂’”,而且必须去“体验”这个“世界(事物)”。如“‘科教兴国’所反映的是教育对‘兴国’的价值,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发展‘科教’。发展‘科教’的一切行为是否有价值,只能以‘科教’本身的需要来判断”。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从高等教育管理原始就具备的教育性视觉出发,以具有人性的生命价值体为主体去评判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这就是一种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评价思维方式。这种评价的立足点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出发,注重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要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自身的价值体现,从而对现实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往往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份等因素而影响了被管理者的行为,甚至还会由此抑制被管理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是多重的,在实践活动体系中,评价活动的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发现价值,把握其属性和功能是否符合或部分符合高等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的价值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85-87.

[2]刘德忠.文化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7.

[3]Roland S.Barth.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5(8):6-11.

[4]孔杰,曾维和.非盈利组织的文化管理及机制转换[J].学术研究,2004,(11):84-88.

[5]孙健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6]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

[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

[8]吴礼民.论管理机制与创新[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4):41-44.

[9]彼德斯・华特曼著,尉蛟译.追求卓越[M].台北:长河出版社,1974.31.

[10]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

篇3

本文基于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国内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国内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普遍,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在新形势下,若要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则必须要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

一、引言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进展。这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层次。随着持续更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家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使信息服务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化,方可以不变应万变。因此,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势在必得。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基于数字时代,并且是信息时代的文化产物,具有很显著的时代特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通讯技术的持续发展,现如今的社会已经是资源共享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信息化的关键组成部分,社会信息化的精髓已经逐步倾向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行业,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为主,持续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时刻保持先进的理念,方可立足于激烈竞争的社会。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源泉

教育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增加是从20世纪初,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其教育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发展水平,对于国内科研工作的发展程度至关重要,因此,提高高等学校研究生管理水平,加快研究生教育大众化进程,势在必行。信息化建设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合理运用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科学配置,合理运用资源。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和以往相比,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某些高校已初步具备规模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其中的不足之处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其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第二方面是其信息利用能力也有待于提高。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也有两方面能力有待于提高,第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第二方面是信息管理能力。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还停留在手动操作的水平,对于信息化操作还没有掌握,并且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管理水平较差。

2、信息化标准有待于完善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离不开相关系统的开发。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软件亦是如此,可以将系统开发立项为研究性课题,采用技术攻关的方式,完成系统的研发。但是因为不同系统参差不齐,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发的系统就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有的高校只能使用自主研发的系统,这对于信息共享是极为不利的。

3、高校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管理体制要被新体制所取代。但是部分高校依旧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为主,干扰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且,决策人员的信息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导致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始终停滞不前。

四、加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计算机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时代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管理人员,应掌握必要的信息化专业技能,从主观意识纠正懒惰的行为,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时刻保持先进的工作理念。应实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实时传授新的科学技术,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同时要提高软件系统的研制水平,确保自主研发的系统没有局限性,兼容性高。

2、完善管理体制

在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政府应提升扶持力度,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应该具有如下几项显著的特征:

(1)高校建设应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

(2)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不同的任务分配,目的性较强;

(3)完整性,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应按照分解的目标,逐步完成。

3、提升管理化与服务化水平

根据部门职能的差异性,在研究生学院对部门进行科学划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本没有考虑到研究生与导师的真实需求。无论是自主研发的系统,还是引进的系统,其真实目的目的就是,当我们点开系统,系统界面一目了然,简单易懂,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还有一点,当学校或者相关科研机构有最新科研消息,可以准确迅速的将信息发送至自己的邮箱,无需亲自寻找,提高办公效率。单就目前系统的水平,还不能达到这么好的服务效果。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进步,国内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普遍,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加,研究生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连续性质的工作。在新形势下,若要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则必须要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确保信息化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始终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张辉,刘明利,生玉海,刘佰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5:36-40.

[2]武海平,顾良飞,赵伟.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4:111-115.

[3]宫立波.加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管理信息系统,1999,05:51-52.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机制

近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7月29日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第六章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创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从根本上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行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他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应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经历四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发展的动力和进步的源泉,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每次进步都是教育管理创新的过程。

1.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模式,是新的有效资源的整合达到目标的全过程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是以实现一定的教育管理目标为目的,实现教育资源合理组合优化,尽可能地发挥其功效的教育管理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就是对高校的有限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发挥高校教育的最大功效。

2.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目的。凡是通过教与学,有意识地促进人发展的活动都属于教育。教育狭义上将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身心得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的服务,服务的对象是人,创新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董祥智提出学校管理创新是对学校管理进行的创造性的变革,培养学校创新人才,其实质是对办学资源的拓宽和优化组合,以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

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管理的方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管理不采取强制手段,而是通过关心、尊重人和做好服务工作来统一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实现的目标也由传统的强化制度转向提高人的素质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就是要摆脱传统管理的束缚,使其制定者的目标既反映时代对人精神和价值的需求,又能培养组织人员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策略

1.激励策略。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策略中,激励是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来刺激人来得到满足的需要。其目的是激发起人们按照管理目标需要行事,而不是任意发展,偏离组织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激励策略能有效地激励并唤起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激励策略主要有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经济激励和支持激励等几种方法。

2.尊重策略。尊重策略使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的体系,崇尚尊重是其关键。尊重策略就是要建立一种民主和平等的组织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尊重管理对象的多层次利益需要和管理对象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需求是以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特点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需求。

3.师生互动策略。以师生相互研究和学习为主的师生互动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础。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本身对管理的认识,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学生也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老师改进管理方式。师生互动策略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整体,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创新机制的相互关系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是实现其管理的组织支撑,一定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背后蕴含着一种特定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是管理体制的内涵。高等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合理的高等职业管理体制,其运行机制也至关重要。

1.管理创新复杂的社会体系。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社会系统,而且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高职院校管理是由师生员工系统、知识源系统和管理过程系统组成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管理实际上是把教师群体通过教育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等都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原因是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与外部环境外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上的属性是以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等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在不断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是通过建立各种机制,调动高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两大要素。管理体制是运行机制前提,管理体制的功能的实现是依托其运行机制发挥作用;而管理体制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功能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是外显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硬件”,与之对应的运行机制则是内隐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软件”,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合理运作需要发挥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者之间的合力作用。

四、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措施及建议

篇5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高等艺术教育;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0-02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1年召开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联络网”等会议为标志。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78所大学开发和实验了全面质量管理。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例如青岛远洋船员学校于2002年5月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国际认证,成为国内高校中率先建立ISO9001质量保证的学院。

二、由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当前教务管理的困境

艺术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在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一直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高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时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还是要尊重艺术规律一直成为艺术教育管理者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现代的高等艺术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教学的“非理性化感悟”、传授方式的“非语言化”、教学成果呈现的“非文本化”、教学评价的“非量化”、教育成果显现具有长期性、学生的个性特殊性。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关注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常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中,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容易忽略。同时容易造成自我的认知不足,忽视对专业课之外的其他能力的自我培养。进入高等院校后,艺术类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对其教学管理中相对于其他高校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果按照一般院校的学生来要求他们的学习很可能就会抹杀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性,如果放任他们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教学管理,又有可能会放松对他们的管理,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导致无法完成正常的授课计划,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进行三方面的沟通,由教师、学生本人、家长以及辅导员多维多角度地同时监管所有的学生,才会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高等艺术院校教务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构建

1.推行标准化工作。(1)教学方面:理论教学规范化、实验教学规范化。(2)考试及学籍管理方面:题库管理规范化、试卷标准化。(3)教材设备管理方面:教材标准化、教学设备使用及管理规范化。(4)行政管理方面:工作制度标准化、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化

2.质量责任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来进行教务管理,容易区分责任,将学生的整个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这种管理方法便于提升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了推诿情况的发生。

3.全过程质量监控。(1)对教师。建立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后通过多方面对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课后的辅导情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监督,这种授课质量的监督主要是来自学生。(2)对家长。家长在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监督作用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校园走进大学校园,离开了班主任的管理很容易产生放松的情绪,而大学期间的辅导员所要管理的学生又太多,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3)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在整个教务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和枢纽的位置,他们是上传下达以及协调各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在明晰了自己的责任位置之后并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既有利于对学生在校期间整个学习情况的监督又有利于减轻教师以及家长的负担,并给予学生以一定的空间,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

四、新的教务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

此表是应用新教务管理系统后某学生第五学期部分课程的效果截图。通过对此表的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特点

1.对象的全面管理。采用这套管理系统,将对每一个学生的所有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对每学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各项实践类的成绩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监督。

2.全过程的管理。采用这套管理系统,是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为止进行了一个四年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过程。对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学业情况以及未完成的学业情况都有所了解,便于家长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三方的及时沟通,将问题处理在萌芽中。

3.全员的管理。运用这种管理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管理,但同时也是对教务管理者、授课教师的一种管理,通过这些人共同的努力来完成每一名学生的培养,整个过程需要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家长和教学建设过程的所有参与人员的共同的全员管理。

(二)本管理系统在管理理念方面有以下特点

1.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质量第一、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等质量原则在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因素和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性的管理。

2.强调教务管理的服务职能。在整个教务管理的流程中,所有的人都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教师是要为学生和家长服务,教学管理人员是要为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家长式要为学生服务,学生也要树立为自己的将来服务的意识。

(三)本管理系统的优势

1.建立管理任务责任制,明晰责任。通过此套系统的管理,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比较明确的责任机制,对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家长、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较为明确地划分了出来。

2.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效率。通过此套管理系统,将整个管理流程系统化、责任化,明确了负责人,同时也提升了整个管理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热情,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都金.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新美术,2008,(3).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7-0068-01

一、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实践教学对于高校而言,是培养具有高等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高水准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的必然课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着重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技巧的转化,对学生个人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方法单一且形式化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方面主要以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内容为主,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安排多数较呆板且被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受到压制,无论是缺乏资金支持还是设备、场地支持,都直接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导致学生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不良。

实践教学作为实训性质较强的教学模式,本身对场地、设备、资金等都有硬性要求,为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提供学生优质的实训条件,虽然高校近年来积极加强经费与设备投入,但是与专门的企业岗位相比,学生规模、实训要求与场地设备经费等要求矛盾严重,导致实训效果参差不齐,这对于学生掌握相关实训技能、提升个人实践能力与操作水平极为不利。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必须由经验丰富且拥有相关实训经验的教师指导才能够获得较好的训练成果,目前高校中这类师资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师资队伍建设的落后极大地削弱了实践教学含金量,缺乏经验的教师无法切实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训练中,这使得学生通过实训获得经验与感悟无疑变得更加困难,优质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成了制约学生实践学习进步的瓶颈。

二、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对策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积极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弊端,是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必然选择,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高校要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建设标准化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和校企共建,筹建各类仿真实训室服务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筹建模拟导游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等,为校内仿真实训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强优质师资力量的筛选与培养,通过加强工学合作培养一批经验丰富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服务实践教学。

要积极打造高效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将开放课程、在线学习、专业信息、专业综合评价系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管理等纳入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提升高校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与含金量的创新路径,提升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推动实践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平台上的数据采集、信息公开、项目展示、实验预约、远程共享等功能筹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对区域内高校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与互补,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改革下实践教学管理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探索与改革,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篇7

习后学生流向三个方面对顶岗实习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管理经验,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顶岗实习管理所涉及

的各相关机构,指出了其管理职责,同时,分析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用人企业等社会群体在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上应该承担的

职责,为高职院校及社会相关团体推进大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

[作者简介]李存(1976-),男,山东成武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就业

工作。(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87-01

一、引言

近几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产学合作、顶岗实习

成为主旋律,《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

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各职业院校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对

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工作焦点和研究热点之一。

二、对顶岗实习的理解

“顶岗实习”这个名词大家一直在用,但理解各有不同。笔

者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指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工作

实践。它应该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顶岗实习是在岗的实习。这是顶岗实习最为显著的

特征。它不同于在学校实验室的实验,不同于到企业的认知实

习,也不同于类似传统金工实习性质的设备操作实践。它有明

确的岗位设定,每一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应该承担岗位职责,是一

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而不是模拟劳动。

其次,顶岗实习在学生毕业前进行,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

环节之一。顶岗实习不同于毕业后的岗位见习,这时的学生还

不是完全独立的社会个体,他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企业

准员工,他要承担岗位职责;另一方面,他仍然是学校的在籍学

生,要完成学习任务。

再次,顶岗实习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

根本目的。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顶岗实习是符合人类自然生

理规律的学习途径,安排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适应

岗位,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转化为自觉行动。从

这个意义上说,顶岗实习就应该尽量安排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上进行,这就进行了事实上的工作见习。所以顶岗实习在一定

程度上模糊了学生与见习员工的界限。

最后,顶岗实习取代了校内毕业设计,促成了学校教学和管

理事实上的社会化,使学校的教育职能向校园外延伸,向真实的

工作岗位延伸,向企业延伸。大面积、长时间的学生顶岗实习,

不仅使学校的教育职能猛然拓展,也不可避免地将政府、企业等

社会群体紧密地拉入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

三、顶岗实习的分类

根据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顶岗实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分类:

首先,根据顶岗实习行为的发起者,可以分为学校组织推荐

和学生自主寻找两种形式。前者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

优势和社会影响为学生寻求的顶岗实习,一般均为中大型企业,

能批量安置学生,是笔者推崇的方式,也是顶岗实习管理的重

点。后者是学生本人通过家人、朋友等渠道自主寻找的顶岗实

习,一般具有规模小、零散但就业目的明显且成功率高的特点,

是容易疏于管理的地方。

其次,按照实习的经济倾斜性,顶岗实习可分为带薪实习和

交费实习两种。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专业、行业有着非常明

显的关系,以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的顶岗实

习较为容易,尤其是具有明显淡旺季区分、人力密集型服务业,

如酒店、旅游、营销类专业,在安排顶岗实习上就非常容易,可以

说处于卖方市场,绝大多数都可以拿到较为丰厚的实习薪水。

而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工期要求严格、质量标

准要求高或涉及技术或商业机密的行业,如软件、动漫、网络、财

会等专业,在安排顶岗实习时就比较困难,不容易寻求到大规模

的集中实习岗位,而这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类培训机构的交费实

训引发了这类专业交费实习的潮流。

最后,按照实习后流向,顶岗实习可以分为原岗位就业实习

和异岗位就业实习。前者实质上就是提前就业,在确定实习岗

位前期经过慎重的双向选择,用人企业基本以选聘员工的标准

选拔实习学生,这类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学生直接适应毕业后的

就业岗位,在技能、人际关系、业务联系等各方面都提前进适应

岗位,对企业、对学生都非常有利,真正实现“零距离”办学,是笔

者所推崇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以这种形式确定实习

岗位,所以还必然存在着异岗位就业的顶岗实习,即毕业后要调

整岗位的顶岗实习。

四、顶岗实习的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环节之一,顶岗实习的主体是学校的

在籍学生,学校负有天然的管理职责。笔者认为,顶岗实习管理

是职业教育发展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后新出现的管

理重点,虽然一样符合教育规律,一样可以按学校常规管理职能

安排,但需要涉及的管理主体不断研究、创新,改革管理方法,提

高管理能力。

各教学院系是顶岗实习管理的主体。教学院系是学生教学

管理的第一线,同时依托专业力量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保持着

密切联系,直接从事实习学生的岗位推荐、实习指导、日常管理、

效果评价、就业推荐等系列工作,是顶岗实习管理的直接实施

者。这就要求各教学院系要进一步开放办学,密切与行业企业

的联系,延长学生管理线,从学生教学管理的“学校一线”扩展到

学生教学管理的“社会一线”,与顶岗实习企业、实习学生保持即

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环节的业务管理部门,要及时研究顶岗

实习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及时明确、调整顶岗实习管理的业

务标准和规范,指导院系的顶岗实习管理实施。要结合专业与

行业企业特点,在环节设置、学期安排、任务或计划制订、实习过

程指导、实习成绩评定等各方面给教学院系以指导与帮助。

岗位资源是职业教育实施顶岗实习的基本前提。产学合作

处要协助院系做好顶岗实习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产学

合作处要协助和指导教学院系进行顶岗实习资源开发,发展合

作企业,寻求实习岗位;另一方面,产学合作处要协助和指导各

院系,从合作企业遴选、合作协议审查和签订、合作运行维护与

深化等各方面切实做好实习资源管理。

顶岗实习表现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环节,但又不仅仅有

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还关系到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如政府机

构、行业协会、用人企业、社会机构等。而要实现顶岗实习的良

好运行,各群体应协调统一,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从宏观上建

立大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机制,制定用人单位接受顶岗实

学生的政策要求和鼓励措施;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其贴近企业

的长处,定期公布顶岗实习岗位需求,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

才培养提供导向,同时要搭建企业和高校的供求对接平台;用人

企业要认识到人才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将高技能人才培养

作为企业责任,担当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人才

的享用者;社会机构要理解并支持大学生顶岗实习,完善社会服

务体系。

五、结论

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社会各群体

尤其是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是提高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笔者所在的河北软件职业

技术学院从

2007年开始大力开展产学合作,按照教学系部具体

实施,产学合作处进行资源开发与合作指导,教务处、学生处分

别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思想品德教育两项保障的思路强化顶岗

实习管理,成功将学校教育延伸至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至今已有超过

5000名高职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并

就业。抽样调查显示,学生与合作企业对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的

满意率分别达

93%和

9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Z].2006-11-16.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

篇8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

篇9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以规模和增长速度为价值取向,忽视了投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即办学质量和效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费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开始出现。在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开始应用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领域。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即财政部门根据教育投入的成本为基础,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定额标准,计算出“综合定额”;根据高校发展的各种特殊需求和政府专项资助的重大工程,如实施“211工程”、“985工程”项目和《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系列建设项目等,给予“专项补助”。现行拨款制度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以数量和规模为导向,忽视办学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现行的高校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拨款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量,生均成本,实际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由于拨款的标准无法体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在校生数量多的学校获得更多的拨款,导致高校在数量和层次结构上盲目扩张和升级,并由于缺乏绩效评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经费的浪费。

2. 以“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为导向,忽视规范性和公正性

由于隶属关系和地区的差别,导致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和专科院校在政府拨款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某些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一般,但由于隶属于中央各部委,所获得的办学经费,远远高于同等质量和水平的地方高校。这导致部分质量水平较高的地方院校拼命“升格”。专科与本科的学费标准和财政拨款也存在较大差别,导致了近几年“专升本”热。“211工程”、“985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一批部省属重点大学实施拨款倾斜重点支持政策,客观上加剧了未达标学校争设专业、争合并以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现象。

3. 以争取更多拨款为导向,忽视学科和专业设置

部分高校不是以自身优势为主,而是设法增加所谓低成本专业。无法引导高校实现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也无法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效益。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 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近几年,部分省份(如广东、湖南、江苏等)出台了地方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案,并选择相关项目和学科专项等进行试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在实务工作中不断完善。而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只处于理论探讨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具体表现:一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学生层次的开支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是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找到合适的指标来反映所有的项目难度较大;三是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即使同属一省,由于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比性值得深究。

2. 未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

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目前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上只重视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导致已经实施的高等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 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监控机制

目前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计或检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工具以事后审计为主,没有引入以事情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树立“绩效预算”的理念

绩效预算的核心思想就是“绩效与结果相挂钩,预算以绩效为依据”,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结果是一种社会效益,是产出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政府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就是产出,而这条路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如公众的交通便利、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地方经济的带动等)才是结果。第二,以绩效为依据。资源的配置必须以产生的绩效即社会综合效益为依据,绩效越大,获得的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而传统预算模式下仅以产出即这条路本身为依据作为获取财政支出甚至申报政绩的筹码。第三,以评价为核心。绩效的确定最终依靠评价指标来衡量,如高速公路绩效的衡量可以通过车流量、人流量来计量。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绩效预算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

绩效预算在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第一,绩效目标设定。给每个支出项目设定若干绩效目标指标,并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为确定项目拨款额以及事后评价提供依据。第二,绩效拨款。根据确定的绩效目标和成本,计算预定拨款额度,将实施环节委托有关行政部门。第三,绩效评价。评价绩效目标达成情况,为结算提供依据。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增减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奖励或惩罚,同时分析单位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引入绩效拨款机制

从高等教育目前的情况看,对高校实行完全的预算经费与绩效指标挂钩的绩效预算制度是不现实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开支相对比较稳定,而绩效预算相对波动性较大,立即实行完全的绩效拨款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度量存在难度,例如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作为绩效指标的客观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很难兼顾,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求证。

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可以先实行部分绩效拨款制度。即将总预算资金分为普通拨款和绩效拨款,比例大致可以按7:3或8:2确定;普通拨款按照生均定额与学生规模的乘积获得,绩效拨款通过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来确定,绩效好的予以奖励,绩效差的适当核减下一年度的预算经费。

(三)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篇10

(沈阳城市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12)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新世纪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高等院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势。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剧,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与变革。中国过往的高等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作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酒店管理专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建立VPI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同时还是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可行性的变革方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VPI;转型发展路径

【Abstract】Sinc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open-up policy from late 80s to late 90s last century,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 matter in relation to quantity or scale, had been developing dramatically.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social demands and intensifi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a major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outdated education system cannot cater for the social demands, therefore, an innovative education scheme is what’s needed the most.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s the existing issues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econdly, it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on education scheme as a developing strategy for the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hotel managemen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scheme specifically for this major-VPI education scheme. Last, it talk about the methods of accomplishing this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which also takes hotel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proposing viable ways.

【Key words】Education scheme;VPI;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些高等教育院校的产生不但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与矛盾。

高等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造成学生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中国高校的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700万人。在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据前程无忧的《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毕业生比2013年多出28万人,超过一半的2014名校毕业生希望起薪达到每月6000-8000元,比上年高出了近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雇主的招聘成本不断提升,2014年招聘人均成本达到3204.元,有超过4成的毕业生存在“毁约”的情况,让HR叫苦不迭。

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采取一边倒的灌输式教学,课堂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没有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因此,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对学生来讲只是一纸空文。

中国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它是学生对国家、对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及个人品德的综合;专业素质是学生对于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行业意识的素质培养;身心素质是身体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换位思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中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后在综合素质方面呈现出很多的问题,例如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强、缺乏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缺乏自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鉴于以上中国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矛盾与不足,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1 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从传说的五帝至清朝末年为“人文”时期 ,近百年为“科学”时期 ,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时期。然后,在高等教育由“人文”时期向“人文·科学”时期过渡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新世纪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下图所示实现了一个量的突破: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问题也不断的涌现。

(1)众多高校的涌现导致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缺乏行业竞争力。众多高校争相开办酒店管理专业或以该专业为核心内容进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注重实践的教学,只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标过低,轻视诸如应变、洞察、挑战、语言沟通等方面综合能力和道德、责任心、人品、承受压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酒店只能从事一线的服务工作;而强调以理论为主的教学,目标过高,培养出的人才,例如:本科、硕士、博士,只适合进行科研工作,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对于酒店基层的服务缺乏了解,很难深入到酒店的实际管理中去。

(2)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各高校酒店管理教育中没有针对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步骤过程有缺失,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途径方面需要调整和更新。人才培养没有与国际接轨,国内酒店高等院校培养出的酒店人才本土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适应国际化酒店的需求,难以在国际连锁酒店中担任重要职位,学生毕业后选择酒店行业进行就业的比例偏低,即便到酒店工作也只能长期从事一线服务工作,游离于管理层之外,而长期艰苦的一线工作又会导致人员的大量流失。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本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紧迫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1]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中国23个城市部分星级饭店的调查统计,1998年至2012年的员工流动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平均流动率高达23.95%。据另一项统计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饭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饭店甚至高达45%。其中高学历人才的流动率最高,此份调查中还提到,上海某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分配到饭店的第一年流失率高达50%,三年后只有20%的人还留在饭店业。杭州市有10家饭店近3年招聘了168名大学生,目前已流失111名,流失率达66%。其中不到1年就离开的有81名。

(3)国内的高等教育与国际上的高等教育缺乏衔接性,人才培养考核方式单一。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并不适用于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国外高等教育所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上课时间、授课教师、以及学习的方式,这样学生能够获得很大的学习空间,期末的考核形式多样,以考试、论文、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而我国近年来虽然实行学分制,但是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选择课程,实质上学分制还是学年制,课堂的教学还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期末考核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进行。

2 高等教育转型的发展战略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而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种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2-3]有的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动方式”。[4]有的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5]“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它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6]

尽管从定义上看学者们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不同,但是究其本质是一致的。据此可以得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的人才培养活动”。[7]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题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8]因此,要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必须在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的作用”。[9]目标是行为活动开始之前所预想的结果,目标会影响整个行为所开展的方式和进程。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培养过程。培养目标要通过培养过程来得以实现,培养过程决定着培养目标的成功与否。在确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需要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即培养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手段。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了多样化培养评价方式的建立。培养评价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的评估,是将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具体化的一个过程。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拘泥于单一的卷面考核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全方面的体现课程能力培养的结果,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培养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国内的专家们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上述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单纯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形式问题,而极大的忽视了酒店管理的本质问题,那就是:今天的酒店业到底需要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只有把这一问题摆在核心位置来对待,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酒店人才。

结合这一核心问题,酒店管理专业提出了VPI人才培养模式。

(1)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职业活动进行的基本条件。酒店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远高于其它行业。职业能力主要分为:行业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行业实践技能:学生要掌握酒店一线人员的基本工作技能,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掌握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在掌握基本行业实践技能、了解酒店基层管理之后,重点培养学生酒店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酒店运营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餐饮管理、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发展能力:学生在掌握专业能力之后,应该对未来个人发展和酒店行业的发展制定专业的规划,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例如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决策能力、战略组织能力、较高的专业性发展和领导能力。

(2)Personnel Quality Training ——个人素质培养

个人素质是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酒店非常重视从业人员的人品和基本素质。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分为三个层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品、道德、爱党、爱国方面的个人素质。

专业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和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明确自身的责任。

身心素质: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人关爱和呵护下,缺乏责任心和换位思考,因此应当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正面接受他人的批评和赞赏,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交流

到2013年,中国最大的30个城市中,国际连锁酒店的数量还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52%,推动和加强国际交流、培养适应国际品牌酒店需求的酒店管理人才将会成为国际化酒店人才培养的一个必然之举。

双语式教学,加强酒店专业英语的培训,增加英语晚读和英语角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同时与国际上的知名院校结为友好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在国际间的学习和交流创造便利的条件;定期举办国外游学、实习的宣讲,为学生提供优越的机会。

首先,探索出一条符合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路。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教育观、人才观,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更新推动学院教学工作的全面革新,构建基于“VPI”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专业技能的行业标准与实践的深入分析,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学生在掌握行业所需能力、强化个人素质的同时,重点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和巩固,包括校内实践学习与校外顶岗实习、加强国际交流等,探讨出一套具有国际化标准、符合行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推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国际交流的方式完成对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素质的培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在校内进行酒店管理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国际交流拓展视野,接受国际化的酒店管理理念,到国外的大学进行学习;还可以走进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接受专业的、系统的技能培训,积累实操和管理经验,到国外的酒店进行实习,这就使得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增强大学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

3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

3.1 校园管理情景职业化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这些院校的管理也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管理方面,要使这些院校有效的运作,就要进行企业化的管理。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者,也是企业部门的负责人,协助其它部门的工作。

“创新和改革并不在课程指南中,它更多存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饮用的水中”[10]教学的创新就在日常生活中之中。酒店管理专业采用“情境式教学”与“工学一体”的方法相结合,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利用教学酒店、教学厨房、烘焙操作室、心理测评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企业模拟仿真实验室、户外拓展基地等设施,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在教学酒店营业期间,学生每天参与到教学酒店开展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随时到教学酒店、教学宾馆开展实习,进行实务操作练习。利用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学生作为企业员工,通过职位顶岗、案例研讨、班组总结会等形式有机的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植入到学生的实践中去,将科学知识、人文教育与学生实践相互渗透,方便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双语教学也被引进到“情境式教学”与“工学一体”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同时,让酒店专业的教师在校内教学酒店挂职,直接参与教学酒店的经营管理。这一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师课堂讲授内容与实践“脱轨”的问题,使教师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为开展“企业实境,工学一体”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教师所树立的酒店职业人形象,也会对学生个人形象塑造和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2 制定“三学一体”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进而与相关课程对接。在课程的安排上,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外顶岗三者的合力效应,即制定“三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将实践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并加大学生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际运用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管理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企业中“眼高手低”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场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并不断巩固学生的行业意识(包括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突出复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知识的适用性,完善学生的职业知识结构,建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心理测评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户外拓展基地,加强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和心理建设。

3.3 开展“四段式”教学

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顺序及学生在企业中实践与能力形成的规律及各阶段所需的技能和只是设置并安排课程,并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摒弃一些空谈大理论的课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递进式的阶段,即在校学习积累阶段、实习体验阶段、能力补充提高阶段和灵活应用阶段。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在校学习积累阶段即为在学生入学后即针对行业技能开展岗位技能、行业素质培养与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将其他的在校学生当作客人,锻炼对客服务,培养学生行业认知并进行岗位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实习体验阶段是让学生到国际五星连锁酒店的真实岗位中去进行上岗实习。通过在酒店中的实习,学生很容易发现自身在技能或素质方面的不足。当实习期结束,学生回到学校时就进入了能力补充提高阶段,教授学生作为管理者应掌握的专业理论,并针对在酒店实习时所发现的不足,进行补充学习。在灵活运用阶段,学生们将会再次走进五星级酒店,参与到酒店中层管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去。

3.4 针对社会的需求,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

改变以往单一的、依靠课本和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着眼于社会的需求,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入到课堂之中。

改变酒店管理院校单纯地以中文进行讲述的授课方式,适应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带入到专业课的教授中来,同时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的培训。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行业发展动态,结合现有学生的水平,编写与国际相接轨的讲义,改变“一本教材讲十年”的刻板教学方式,鼓励教师选用国外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书籍作为教材或参考书目(如:由Allyn&Bacon出版的Psychology and Life, Butterworth-Heinemann出版的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等),积极与国际酒店管理教育接轨,鼓励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授课经验编写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将大量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团队项目带入到课程内容当中,让学生能够更加接近行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并不定期地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入校园,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带到学生们当中,组织新生到酒店参观,与酒店人员进行交流,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5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提供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国际化酒店管理VPI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授课方式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在课程内容上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行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能力,能够运用双语来进行授课。为了加强酒店专业的情境化教学,教师不再是普通意义上教书育人的刻板形象,而是像在真实酒店中挂牌的部门负责人。让教师在校内模拟酒店挂职,这一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师课堂讲授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为开展“企业情境,工学一体”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教师所树立的酒店职业人形象,也能够影响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和素质的培养。

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学习,在资深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验室建设,将资深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点与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举措,只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适应酒店管理专业的VPI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旨在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转型方式,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永挺.酒店优秀服务人才流失的控制[J].文体旅游,2006(5).

[2]那张军,徐建梅.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专辑).

[3]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4-1:6.

[4]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性[C]//华中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1998,11.

[5]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

[6]马国军.构建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

[7]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2007.

[8]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

[9]张相乐.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