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

篇1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新生儿窒息、休克、细菌感染、喂养不当等引起的肠道炎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平片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严重者甚至坏死、穿孔,随着对该病的认识的加深和护理,死亡率有所下降,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NEC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胎龄

2 临床观察要点

2.1一般观察 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及外周皮肤花纹及肢端冰冷、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等。

2.2密切观察呕吐的情况 呕吐物的颜色、为鲜红色、咖啡样色、白色粘液、胆汁,呕吐量增多还是减少。

2.3注意腹胀的变化 观察腹胀的程度,如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是增高还是腹软,严重者腹壁可出现红斑及板结。腹部可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念发感。胃肠减压对腹胀减轻的作用。

2.4大便的改变 观察的颜色,如大便果酱色、墨绿色、无鲜红色。大便的次数等。

3 护理要点

3.1一般护理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体温护理等按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常规。

3.2胃肠减压 主要目的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腹胀,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保证引流管通畅,各连接处准确,装置密闭,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注意观察引流颜色,如咖啡色、鲜红色、胆汁等,引流液的量,是进行性的胃内容增多还是逐渐减少。每日膈1-2小时捏挤引流管避免出现阻塞和扭曲,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一次,每周更换胃管一次。

3.3预防感染 接触婴儿时要洗手干净,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的板一次,做好保护性隔离,拒接床边探视。

3.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因禁食而使口腔干燥,容易引起口腔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或50%的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

3.5皮肤护理 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儿的颈部、腋窝、会阴、,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预防红臀的发生。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2℃--24℃之间,湿度在55%-65%之间。

3.6液体疗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于禁食,呕吐等引起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禁食期间营养的补充,一般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心衰。应用高静脉营养时,要经常观察局部穿刺部位的情况,防止药液渗出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变化。有无四肢肌张力降低、抽搐、等低钾、低钙、低镁的表现。

3.7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出量包括呕吐物、排泄物、大小便量、胃肠减压量,入量包括静脉输入量、母乳、或牛奶等。

3.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必须严格禁食,轻者禁食7天,重者禁食7-14天。临床症状消失、无呕吐、无腹胀、大便隐血阴性、x线腹部平片肠道恢复可进食,其原则是从少到多,一般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没有吸吮力或吸吮弱进行鼻饲母乳,喂奶量根据情况进行调节,残奶量为喂奶量的1/3时,停喂奶一次。没有母乳的进行奶粉喂养,按容积1:4计算配成全奶。喂食后注意观察呕吐、腹胀、便血情况等。

3.9神阙贴敷药治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是一种於症,神阙穴为经脉之中枢,可通过经血上下、内外、五脏六腑,药物敷脐后可通过血运行而达到病所,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2]贴敷部位为脐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贴敷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发红、肿胀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临终关怀;营养支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2-02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40天。G1P1,胎龄31+1周,于2013年04月10号因胎膜早破并宫内窘迫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2.0Kg,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5分,5分钟8分,10分钟未评,羊水Ⅲ°污染,量少,双上肢垂腕,脐带明显水肿,胎盘正常。出生后即行气管插管下气囊加压复苏。尿常规(4.12):隐血3+,尿蛋白3+,红细胞2+/HP;肝功:总蛋白44.4g/L,白蛋白22.8g/L,肾功:尿素氮8.75mmol/L,肌酐75umol/L;予以清洗尿道后复查(4.14)尿常规:隐血3+,尿蛋白3+,红细胞+/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07mg;肝功:总蛋白30.2g/L,白蛋白14.7g/L,肾功:尿素氮3.55mmol/L,肌酐33umol/L;4月15号出现呼吸费力,为进一步治疗转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后查白蛋白16.0g/L;电解质:低钙血症,(4.21)血脂:总胆固醇7.07mmol/L;甘油三酯2.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6mmol/L(.4.22)超声:双肾实质弥漫性回声改变。补充白蛋白后(4.24)复查:血白蛋白15.0g/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77pmol/L;游离甲状腺素10.34pmol/L;促甲状腺激素22.10uIU/ml;(4.28)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80mg。4.25加用优甲乐片,4.30加用骨化三醇软胶囊。5.5出现呕吐,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食管轻度反流。病情告知家长,家长辗转多家医院咨询,被告知治愈希望渺茫,于5月20号要求出院。出院诊断:①先天性肾病综合征;②新生儿肺炎;③新生儿窒息;④新生儿贫血;⑤甲状腺功能减退;⑥低钙血症;⑦双上肢畸形;⑧胃食管反流;⑨早产儿。于5月20号鼻导管吸氧下转入我院要求进行临终关怀。入院查体:T36.6℃,P180次/分,R46次/分,BP78/50mmHg,Wt2700g。早产儿貌,全身水肿,反应可,面色苍白,口周及额头皮肤发绀,皮肤弹性差,散在脓疱,以眼睑、足部和会水肿明显,前囟4cmx4cm,颅缝分离约1.0cm,眼球无凝视,鼻翼扇动。外耳外形正常,口腔黏膜光滑。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音。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无肠型,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肋下1.5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脐带已脱落。脊柱无畸形,双上肢垂腕,肌张力正常,耻骨联合处皮肤硬性水肿,包皮水肿明显、皮薄如蝉翼,皮纹消失。神经系统检查:觅食、吸吮、吞咽、拥抱反射可引出,握持反射、踏步反射未引出。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通过计算患儿的院内营养量并应用,专人负责每天使用新生儿量表测量,记24小时出入量,行尿常规检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加强皮肤护理,每天进行洗浴、油浴、抚触,臀部护理、口腔护理,经口微量喂养早产儿配方奶,60ml/天,均匀分成8次喂养,视耐受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奶量;准确计算营养素,静脉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的量、促进追赶生长。停吸氧哭闹时,指脉氧56,安静时,指脉氧98。间断鼻导管吸氧。水肿明显尿少时,(5.22;5.23;5.27;6.1;6.5;6.7)给予白蛋白2.5g+呋塞米2mg;每天给予碳酸钙D3颗粒1/5包口服;于6月9号查尿常规时尿蛋白+,复查尿蛋白+,尊重家长意愿每天和孩子单独见面1-2小时,皮肤完整无皮疹及出血点,患儿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应人应物能力强,容易安抚。于6月10号,患儿家长要求出院。出院体重2.76Kg,水肿较前减轻,尿量仍然较少。出院时给予出院后喂养的指导数据,使出院后喂养有章可循。出院时医生和护士向家长交待护理及喂养要点,及随访计划。基本随访原则为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根据随访中的问题确定下次随访时间。

3 结 论

近20年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营养问题很少得到重视。[1-3]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AAP-CON)强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简称特殊婴儿)的喂养应当得到特别的重视[4]营养支持疗法对特殊婴儿在特殊年龄阶段的重要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脆弱的特殊群体,其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所有必须和条件必需营养素缺乏引起的健康问题,还要关注营养对促进早产儿成熟和人体功能的作用。院内的医疗目标是给予最佳营养投入,促进追赶生长,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具备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婴幼儿早期喂养回顾。中华儿科杂志,2007,45:955-957.

[2] 丁宗一.高度重视早产儿、低体重儿出院后喂养.中华儿科杂志,2009,47:484-486.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孕妇母体经过胎盘流入胎儿的血液循环,致使感染而至新生儿的梅毒。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特别是随孕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所以对孕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以及很好配合用药对提高梅毒的治愈率和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尤其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这组先天性梅毒病儿有4个都由其它别的医院转来,男1例,女3例,早产儿1例,足月儿3例。入院天数小于24小时为1例,24小时到48小时为2例,大于72小时的为1例。有2例治愈出院,自动出院的为1例,另1例死亡,死因为多脏器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1.2 临床特征 这几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主要临床特征,见下表:

1.3 诊断的方法是根据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标准 病儿和母亲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血清学的检查是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的实验TPHA,4个病儿血RPR及TPHA的检查都是阳性,其中有1个病儿主要表现是四肢肌张力变强,全身都抽搐,腰穿检查的脑脊液RPR是阳性,可诊断为神经性梅毒。

2 护 理

2.1 严密做好消毒和隔离 为不发生交叉感染,必须要做到床边隔离,有条件的医院安排单间,治疗及护理最好放在最后集中进行,在给患儿做静脉输液时,要避开皮肤有斑丘疹的地方,操作要轻柔,不要碰坏皮疹处,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病儿所使用的用品先用1:500的‘84号消毒液’浸泡1小时之后再进行清洗,保温箱,蓝光照射设备使用后要严格消毒,必须紫外线照射1小时,再使用1:200的‘84号消毒水清拭保温箱,病儿尽量要用一次性用品象尿布等,护士也要做好自我保护性隔离,护理及操作一定带无菌手套,接触患儿后用消毒液泡手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严格按消毒隔离措施处理后焚烧,并弄好出院后终末消毒处理工作。

2.2 皮肤的护理 病儿的皮肤护理也很主要,这组4个病儿有2个有不同程度脱皮,1个有斑丘疹,1例出现脓疱疹,由于这些皮疹的渗出物都有梅毒螺旋体的存在,为了防止不发生交叉感染,脱皮及脓疱疹者需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整个身体,每次大约10分钟,每日2次,一共3天。对斑丘疹全身者,用1:50000的高锰酸溶液洗澡后。在斑丘疹处抹上红霉素软膏后,再用单层纱布盖上创面,每天换药2次,最好放到暖箱里,穿单层衣服以便护理操作。注意别忘记头部,加强患儿臀部护理,保护全身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损伤感染,3例患儿经过细心护理,脱皮,脓疱疹,斑丘疹大约3天左右差不多痊愈,未发生感染现象。

2.3 严密观察病儿生命体征变化 对病儿实行24小时严格监护,用多功能监护仪经皮监测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和呼吸,每隔2小时记录1次,病儿如有水肿,肝脾肿大和呼吸困难,应抬高床头30度角或采取半卧位,每2小时交替卧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如患儿长时间用药,需保护血管,用一次性留置针,一般保留3-5天,这样可以减少病儿痛苦,也减少护士工作量,对有低体重,早产、禁食的病儿,用胃肠外静脉营养,要使用输液泵将液体24小时均匀滴入,且准确记录,严格观察病儿病情变化。

2.4 呼吸道护理这组2个呼吸困难病儿,都是给予吸氧,流量是2升每分钟,并准确记录用氧时间,以防视网膜病变。

2.5 梅毒假性护理 这4例都有假性麻痹,患儿入院都有下肢长骨片检查,都有部不同程度损害。四肢肌张力大,不会放松,牵拉时出现尖叫,护理时动作要轻,这样患儿常会烦躁和哭闹,护理时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6 喂养指导 最好母乳喂养,但母亲未经治疗或未治愈者暂缓母乳喂养,母亲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可以直接进行母乳喂养。

篇4

近年来,随着开放和交往的逐渐增多,性传播疾病对健康及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孕产妇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生殖器、所属淋巴结及全身病变的性传播疾病[1],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对孕产妇的血清学检查,共发现3例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实验阳性USR(+)1例为外来人口,2例为在外经商者;文盲至初中文化。孕期均未正规产检,在门诊或入院时经梅毒筛查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HA)均为阳性,3例无明显症状、体征。其虽无临床症状,但仍具传染性,且梅毒对妊娠影响很大,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给胎儿,可致早产、死胎及先天梅毒儿,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现将这3例隐性梅毒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初孕产妇,年龄21~34岁,孕周38~41周,3例均为足月入院,血清USR阳性;2例孕产妇为足月顺娩,1例因产科因素行手术产。3例孕产妇入院即给予足量青霉素、正规治疗,产程均顺利。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加强性教育和道德教育,讲清梅毒感染的危害,特别是孕产妇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向患者解释梅毒的传播途径。它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接吻、哺乳、唾液接触及被污染的衣物感染,要告之患者防止交叉感染,在取得患者同意时,嘱其家属做梅毒病相关检查,阳性者一并治疗。主要治疗药物为青霉素,剂量足够、疗程规则,同时注意青霉素的副反应。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应有正确的心态及服务意识,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耐心诚恳的与产妇、家属沟通,取得他们信任。加强有关梅毒及优生优育知识宣教,使产妇及家属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正确对待,消除自卑、恐惧、紧张、悲观等不良心理,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减轻她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了解治疗的过程及药物的作用,了解预防复发的方法,将梅毒对孕产妇及幼儿的影响除至最小,鼓励孕产妇表达感受,让其自我情绪得到宣泄。

2.3 产妇护理要点 注意皮肤粘膜有无结节、溃疡、异常皮疹,特别是会阴及部位。根据分娩情况作相应护理,注意会阴伤口、宫缩、阴道出血量、恶露气味,勤换卫生垫,每天用稀释PVP-1液冲洗外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擦浴、勤换内衣裤(以棉织品为宜)。剖宫产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内严密注意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排气,腹胀、腹痛、宫缩性质程度及阴道出血量。因产妇体力消耗大,抵抗力下降,应加强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易消化食物。并做好护理。治疗重要注意:主要是青霉素治疗,剂量足够、疗程规则,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注意使用青霉素时会出现的副反应,做好过敏反应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的准备。

2.4 新生儿的护理 出生后应详细体检,注意有无先天缺陷,有无皮肤、粘膜、重要脏器损害。先天性梅毒属胎传梅毒,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2岁内为早期梅毒,2岁以上为晚期梅毒。胎儿的感染与母亲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疗有关,大多数新生儿刚出生症状与体征不明显,但仍应早期诊断,正规治疗,治疗药物仍首选青霉素,肌注或静滴10~15天,新生儿早期梅毒多为早产儿,营养障碍,消瘦,常有发热,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测体温每日4~6次,同时注意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日洗澡1次,洗澡时,与其他新生儿隔开。注意是否有红斑、丘疹和扁平湿疣,注意观察呼吸、体温、心率、哭声、面色、全身皮肤颜色、脐部有无出血、吸吮、大小便情况。如新生儿口腔粘膜无破损,母亲无破损,母婴一般情况良好,可行母乳喂养,但必须注意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在正规足量的治疗后,2、4、6、9、12日追踪观察血清素试验。1岁以后每隔6月检查,至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阴性。

2.5 做好消毒隔离 ①医护人员自身的保护:严格操作规范,做护理操作时,如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时需戴手套,尤其皮肤粘膜有破损者,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接触患者前后双手用肥皂,流动水彻底冲洗。也不必过分惊慌,以免给孕产妇造成恐惧心理,增加她的心理负担。②有条件时给个单间,以免引起纠分。加强消毒隔离观念,病房、产房应单间隔离,所用物专用。③病人用物:产妇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如注射器、手套、纱布、敷料、产包等应统一装入塑料袋内焚烧。沾有产妇和新生儿血液、体液的卫生纸、会阴垫、尿不湿等嘱产妇不可随意丢弃,应装入塑料袋内焚烧。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后消毒,房间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产妇出院后,严格彻底终末消毒。

2.6 出院指导 梅毒孕产妇经足量治疗后还应定期检查,以了解是否治愈及复发,要告知产妇隐性梅毒虽然危害极大,但也是可以治愈的,要让产妇出院后仍坚持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早期梅毒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半年复查一次,母婴均应定时随访3年,如发现血清反应转阳或有复发症状,应加倍量治疗。出院后母亲与婴儿间也应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在孕妇正规治疗后血清反应转阴,提倡母乳喂养。未治愈前严禁性生活,配偶也应及时诊治。

3 讨论

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性传播疾病逐年增加,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若不能及时的治疗,转为慢性病,不但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导致不孕、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及先天性梅毒儿,同时也危害家人、亲属及周围朋友等。对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梅毒等性病应诊断明确,早期、足量正规治疗,特别是孕产妇,更应重视,并要定期复查,治疗后观察随访。本案的3例孕产妇都是在产前检查发现,及时给予正规治疗、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均正规治疗后出院,定期复查,预后良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了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疾病中的重症、危症,其病发症多,死亡率高。随着我国城乡推广新生儿新法接生及预防注射,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边远农村及山区、外来打工人员经济拮据及违法生育情况下,私自接生者发病仍不罕见。我科2005~2008年收治重型新生儿破伤风15例,现将治疗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5例新生儿重型破伤风中,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4~6天,均为足月儿,体重2550~3850 g。入院时全部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依次为脐炎12例(80%),肺炎9例(60%),高胆红素血症8例(53.3%),败血症1例(6.7%),硬肿血症1例(6.7%)。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有旧法接生或断脐消毒不严史。患儿破伤风潜伏期≤6天,发病48小时内出现痉挛,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刺激后加重,抽搐频繁,持续时间长,不易控制,常伴有呼吸困难及紫绀,均符合破伤风重型表现[1]。

3.治疗方法

(1)控制痉挛: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常规予大剂量安定止痉,先予0.3~0.5 mg/kg静脉缓注,之后予安定初始量每天10 mg/kg均分8次以5%葡萄糖20 ml稀释现配现用,持续静脉滴注维持,若痉挛不能控制则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安定标准化:即不许大抽搐,不能不抽,肌张力轻度增高、呼吸平稳。稳定2~3天后减量,痉挛减轻改鼻饲给药。治疗中根据病情可以临时酌加10%水合氯醛口服或保留灌肠。14例安定最大剂量为每天18 mg/kg,最小剂量为每天12 mg/kg。

(2)控制感染:静脉给予两种抗生素。视患儿入院时并发症情况予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第一周均加灭滴灵。

(3)营养支持:起病初期常规禁食5~8天,给予全胃肠外静脉营养,痉挛减轻后鼻饲喂养。

(4)中和毒素:予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无反应后,静脉滴注1~2万u,每日1次,共2~3天。

(5)对症治疗及护理:除去衣物置暖箱保暖,调适中温度,避声光。予3%过氧化氢清洗脐部。伴有发绀时头罩给氧,痰液积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频繁伴有脑水肿时予20%甘露醇降颅压。

结 果

治愈13例(86.7%),死亡1例(6.7%),放弃治疗1例(6.7%),平均住院22天。死亡的病例为入院后第2天死于严重感染败血症。

讨 论

新生儿破伤风若经及时处理能渡过痉挛期,发作逐渐减少减轻,数周后痊愈,否则越发越频,导致缺氧窒息或继发感染死亡。 我国新生儿破伤风的平均死亡率为20%~30%,而重型新生儿破伤风国内报道死亡率高达44.4%以上[2],本组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远远低于文献报道,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治疗要点。

1.控制痉挛是治疗破伤风成败的关键。本组病例无一例因发生抽搐窒息死亡,因此止痉药物的合理用量及使用技巧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安定因其松驰肌肉及抗惊厥作用强而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范围大,是目前控制破伤风阵发性痉挛的首选止痉剂。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的经验是每日安定量>6 mg/kg者疗效明显优于

2.积极防治继发感染对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生儿破伤风继发感染高,表现为多部位、多种细菌感染。几乎所有病例都有脐部感染,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并发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致窒息和呼吸衰竭,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因素均增加了患儿死亡的危险及治疗难度。本组死亡的病例即因入院时并发败血症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发生感染性休克、肺出血迅速而死亡。肺炎是新生儿破伤风最主要并发症,也是破伤风死于感染的主要病因[6~7]。本组病例总共并发肺炎10例,患儿入院时我们均一开始予头孢菌素+灭滴灵抗感染,并积极行痰细菌培养,若临床表现改善不显著,参照药敏实验结果换用抗生素。其中痰培养1例克雷伯氏菌,2例阴沟肠杆菌,均对亚安培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敏感,而1例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仅对环丙沙星敏感,由此可见在新生儿破伤风继发感染中耐药菌株多。近年来我们加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即使在痰细菌培养阴性病例,亦取得很好治疗效果。

3.重视患儿的营养。新生儿破伤风由于吮奶困难,痉挛致机体代谢增高而出现营养不良,此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难以控制,严重时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年有提倡早期插胃管鼻饲喂养[8],但近年来发现破伤风发作时引起乳食反流,误吸窒息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9]。因此我们坚持病初静脉滴注安定治疗期间同时禁食,予全胃肠道静脉营养,痉挛减轻后再鼻饲喂养,既保证了患儿营养,又减少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概率。本组入院时尚未并发肺炎的6例患儿,仅1例入院后并发肺炎,所有存活病例出院时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明显改善了新生儿破伤风预后。

4.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治愈率离不开细致的护理。患儿入院后我们设立新生儿破伤风隔离病房,避声光,痉挛期除去衣物置患儿于暖箱中,调适中温度在患儿体温异常时易于降温或保暖,并避免了给患儿测体温、换尿布、清洁皮肤护理时反复打开包被刺激患儿,同时能更充分观察患儿肤色、呼吸变化,对及时进行吸痰或窒息复苏判断更有帮助。患儿有发绀缺氧时头罩给氧比鼻导管给氧舒适,既达到较高浓度给氧迅速减轻患儿缺氧,又避免鼻导管给氧气流直接刺激诱发加重抽搐。但要注意头罩给氧必须达到5 L/min,否则二氧化碳在头罩内蓄积,加重病情。通过治疗观察,我们发现本组患儿止痉效果良好,肺部感染在病程中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效,大多患儿呼吸道痰液少,不需反复吸痰,无一例需呼吸机治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儿住院费用。我们认为对本病采取合理止痉及积极控制感染、注重营养支持等综合救治措施,即使在基层医院,也能提高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5-908.

[2]吴梓梁. 实用临床儿科学[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791-796.

[3]李红妩.超大剂量地西泮治疗重型新生儿破伤风[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06,18(2):73.

[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5-357.

[5]高宝勤,赵志刚,雷艳芬,等.小儿惊厥持续状态安定持续静滴的滴速及有效血药浓度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364-365.

[6]吴仕孝.153例新生儿破伤风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4):250.

[7]钟荣华.新生儿破伤风177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1):176.

篇6

【关键词】 易栓症; 孕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6-016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key points of clinical nursing of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Method: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one case of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t the same time th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Result:After reasonable treatment,observed the labor process closely and carefully nursing care,the woman delivered a baby without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hrombosis.Conclusion:It is possible for a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 to experience vaginal childbirth with reasonable therapy as well as carefully care.

【Key words】 Thrombophilia; Pregnant wome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6.092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种疾病状态[1]。妊娠生理性高凝状态对于防止分娩时大出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2]。而妊娠期妇女血容量由于生理原因增加,静脉扩张,血流缓慢,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使下肢静脉系统易出现血栓。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以及孕产妇本身活动减少也是血栓发病的常见因素。妊娠因病理生理的改变,也使易栓症的发生率升高[3]。在临床上妊娠合并原发性易栓症极其少见,而且大量研究发现,母体易栓症能影响胎儿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引起各种妊娠并发症如严重子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早剥、死产、反复自然流产等[4]。反过来易栓症又极易导致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因此对此类孕妇是否进行有效产前评估及正确指导将影响妊娠及分娩结局的转归。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原发性易栓症的孕妇的临床护理资料,现将文献综述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孕妇,女,年龄27岁,宫内孕38+3周,孕1产0,原发性易栓症收治入院。该孕妇孕2个月因左下肢静脉血栓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就诊,并自行在北京海思特临床检验所检验,结果为蛋白S活性减低,诊断为原发性易栓症,在给予抗凝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症状缓解后出院。孕期一直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维持治疗。本次为孕足月住院,入院后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侧股浅静脉异常回声――不除外血栓形成后再通;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D-二聚体4.40 mg/L考虑原发易栓症及妊娠有关。待产过程中给予孕妇自由,在产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进入产程后遵医嘱停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该孕妇产程进展顺利,顺利娩出生一女性活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1 min评10分,体重3600 g。产后2 h阴道出血量150 ml,周身无出血点及栓塞先兆表现出现。产后即刻静脉给予缩宫素针1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于分娩后30 min立即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下肢动静脉血管未见异常;血D二聚体1.75 mg/L。24 h后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以减低血栓形成机会。在分娩后第4天正常出院,同时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及栓塞预防护理注意事项。产妇于出院后1个月停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皮下注射,同时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血D-二聚体已降至正常。产后6个月产妇正常回归工作岗位。产假期间产妇乳汁充足,新生儿与同龄孩相比较生长发育正常。

2 护理体会

2.1 危险因素评估

普通孕妇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以及孕产妇本身活动减少是血栓形成的一个常见原因。文献[5]报道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妇女,其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无血栓形成倾向者的8~40倍。而该孕妇孕2个月曾经发生过下肢静脉血栓,经检查蛋白S缺乏已被诊断为“原发性易栓症”,属于栓塞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入院后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侧股浅静脉异常回声――不除外血栓形成后再通;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D-二聚体4.40 mg/L。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针对栓塞相关症状对其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是:注意观察有无肺栓塞三联征的表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如有上述表现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每天对孕妇双下肢进行评估,测量双下肢周径,查看孕妇有无肢体肿胀、疼痛、站立时沉重的感觉。据资料显示15%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的患者有呕血、黑便或便血,近50%的患者大便隐血检查阳性[6],所以护理人员还应对孕妇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如观察到上述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血D-二聚体及血管超声监测。

2.2 护理措施

2.2.1 孕期及分娩期用药指导 低分子肝素是孕期和产褥期首选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除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除抗凝血功能以外,还能够抑制滋养细胞的凋亡,调节及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增强滋养细胞的侵蚀性生长能力,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保护胚胎避免遭受母体的免疫攻击而防止流产的发生[7]。因此该孕妇孕期一直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维持治疗。

2.2.2 分娩方式的选择 文献中未查见对原发性易栓症的分娩方式的建议和选择。但低分子肝素影响凝血功能,应在手术或分娩前后24 h内停用,剖宫产可以在预定的短时间内娩出新生儿,易于控制用药时间,但术后卧床至少需6~8 h,而且手术6~8 h后才能进食水。产妇肢体活动减少,褥汗增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了血栓的形成。自然分娩则有对盆腔干预少、卧床时间短、不影响进食等优点,但是由于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判定产前停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停用过早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停用过晚,则增加产后出血风险。本例患者无产科分娩禁忌,征求家属意见后决定阴道试产。待产过程中给予孕妇自由,在产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进入产程后遵医嘱停用“低分子肝素”,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该孕妇产程进展顺利,顺利娩出生一女性活婴。

2.2.3 孕期及分娩期护理内容

2.2.3.1 心理干预 由于易栓症极其少见,还容易发生妊娠不良结局,且该孕妇在孕早期已经发生过栓塞,这使孕妇对易栓症感到恐惧,甚至把它等同于绝症;焦虑、紧张心理压力对孕妇待产分娩极为不利,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措施具体如下。(1)入院环境介绍:让孕妇尽快熟悉所处环境,介绍负责医生护士的资历,本院对治疗疑难杂症的技术水平,及治愈血栓合并妊娠成功的病历,使其从心理上减少陌生环境的心理压力。(2)讲解易栓症的致病机制及其发生的易发因素,产程中配合的技巧,使孕妇对疾病和分娩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协助孕妇丰富住院生活,比如听音乐、慢舞、看图片等,从而减轻孕妇紧张、恐惧的情绪。(3)在待产及产程进展过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关心体贴孕妇,与孕妇进行沟通,取得她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了孕妇及家属的紧张的情绪并获得孕妇的主动配合。(4)知情告知:治疗护理中及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孕妇,让其了解各种治疗措施和护理操作的意义,进一步减轻孕妇的焦虑、恐惧心理。

2.2.3.2 预防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容易导致血管壁粗糙,局部血液凝血,出现静脉血栓。所以孕妇静脉输液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血管,以减少血管壁粗糙引起血栓形成的机会。

2.2.3.3 产程中观察 待产及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胎儿胎心、胎头下降及孕妇宫缩和宫口扩张情况。产后监测子宫复旧及恶露的颜色性质和量,以及查看产妇有无血栓先兆表现等,尽量缩短产程。督促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促进静脉的回流,减少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2.2.3.4 出血观察及指导 由于产妇产后24 h后即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而应用抗凝剂很容易引起出血等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孕妇口腔,牙龈的出血;有无咳血、呕血、便血等出血现象;及时查看注射部位针眼及全身皮肤有无瘀斑出现的情况,监测了D-二聚体及便常规等化验结果的汇报。指导孕妇避免锐器扎伤。

2.2.3.5 气压治疗 孕妇产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血流缓慢,静脉瘀滞,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及时叮嘱孕妇抬高下肢,早期床上活动。同时给予气压治疗,2次/d,20~40 min/次,促进静脉回流。

2.2.3.6 饮食护理 嘱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忌食干硬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2.3.7 产后做好基础护理 注意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保持外阴清洁,加强皮肤护理,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关处理。

2.2.3.8 出院指导 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及产后复诊时间;嘱其适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遵医嘱继续服用抗凝剂,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3 讨论

无论是遗传性易栓症还是获得性高凝状态,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血栓易发倾向,其多以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出现。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看出,此孕妇孕早期就被诊断为易栓症,而且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对易栓症患者妊娠时均应及早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首先此类高危人群从开始妊娠时至整个孕期及产后4周需要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应重点对孕妇易栓表现的高危因素要进行有效评估,在有效病情评估的基础上选取有效护理措施。(1)心理干预能缓解孕妇的紧张心理,使其最大限度地理解此病病因及相关治疗护理知识,尽早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入院环境及医护人员资历、医院技术水平的介绍开始,进一步让孕妇了解疾病及分娩相关知识,丰富其住院生活;做好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知情同意。(2)在静脉操作中做到保护血管内膜,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加速血栓形成。(3)产程中及时对孕妇进行指导,加强沟通,监测影响产程进展的各项指标,尽量缩短产程,促进产妇产后及时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4)由于产妇产后24 h即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应加强出血的观察及指导。(5)产后及时给予气压治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6)给予合理饮食指导,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7)产后还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产褥感染的出现。(8)出院指导,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生长发育判断的指标,出院后防止血栓出现的护理措施、产后复诊时间及复诊项目。此孕妇产后4 d正常出院,未发生栓塞,说明治疗及护理措施有效。

因此对易栓症孕妇孕期及产后宜尽早确诊,给予及时、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栓塞后遗症的发生,并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建军,胡娅莉.易栓症的发生机制和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5):332-335.

[2]于水,伦语,伦立民,等.六类易栓症病人血栓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6):509.

[3]林建华,沈瑶.妊娠期易栓症的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3):142-144.

[4]刘彩琼,刘睿智.妊娠并发症与易栓症[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42-5144.

[5]汪丽萍,余艳红.获得性易栓症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3):136-138.

[6]吴阶平,裘法祖.黄家泗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85-986.

篇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keypoints and nursing measu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Method:120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usual nursing.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control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preterm birth rate, neonatal fetal distress and asphyxia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40.0% (24/6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6.7% (46/6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evere; Nursing measure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常会合并感染、产科出血以及抽搐等,我国平均发病率约为9.2%,其极易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1]。根据国际相关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主要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或先兆子痫、原发性高血压并妊娠及肾上腺疾病与肾病继发高血压病妊娠等[2]。该疾病容易引起子痫、脑血管意外及心肾功能衰竭等,造成更严重后果。其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本院入选6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其实施密切临床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20例。经诊断全部符合第7版《妇产科学》有关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分类与诊断标准[3];本次观察对象排除孕前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严重心、肾、肝等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本次观察均获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8.4±4.9)岁,平均孕周(37.6±4.9)周;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28.8±4.5)岁,平均孕周(37.9±4.7)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健康宣教,除了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疾病知识教育外,应当强调静卧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尽量选择左侧卧位进行休息,并鼓励患者多进行四肢按摩,同时对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进行纠正;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的休养环境,定时清扫病房并更换床单,保持病房内清洁;保证患者呼吸道清洁并畅通,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每2小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胎心音等,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观察是否出现产兆,予以持续或间断性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重点监护危重患者,预防子痫,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诱发抽搐。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密切临床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管床护士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胎儿发育现状,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孕妇及家属配合的事项,了解孕妇心理活动状态,揣摩其对护理要求,帮助患者及时排解心理负担,放松心情,向其讲述可能出现的治疗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建立面对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水肿护理:要求孕妇低盐或无盐饮食,记录24 h出入量,评估水肿情况,对于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观察其是否出现乏力、腹胀、肌张力下降等情况,预防低血钾;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正确取中段尿的方法;(3)药物护理:静滴硫酸镁时,严格控制给药量及给药速度,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观察其是否存在膝反射,每分钟呼吸次数不得低于16次,24 h尿量不得少于600 mL或不得低于25 mL/h;提前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解毒;使用酚妥拉明时注意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节滴速;(4)子痫护理:对于子痫患者予以安静暗室卧床休息,尽量集中护理及治疗操作,避免强烈声、光刺激,同时加用床栏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情况;禁食,持续给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抽搐时勿强力按压,头偏向一侧,以防分泌物误吸;密切观察胎心音、宫高、腹围的变化,以及子宫张力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胎盘早剥;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加强皮肤护理,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开放静脉通道,保持输液通畅。(5)适时终止妊娠:对于临产者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和产程,做好接生和抢救准备,缩短第二产程;对于产时子痫患者,迅速结束分娩,做好阴道手术出产及剖宫产准备。(6)产后观察、护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警惕大出血和产后子痫,产妇血压平稳降至正常时方可出院。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和控制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母婴结局、血压控制率及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血压控制率: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总分为6分,共包括6项内容,4分以上即为满意;3分即表示基本满意;不足2分即为不满意[4];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 通过对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及窒息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产妇剖宫产率观察组为40.0%,对照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血压控制率的比较 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60.0%(3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与的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11,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妇妊娠期特有疾病,多发于妊娠20周后或是产后2周,少数患者会有蛋白尿、水肿情况发生,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昏迷、抽搐、母婴死亡[5]。其主要是由于胎盘血供不足,导致氧化应激以及母体-胎盘免疫功能失常[6]。该疾病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舒血管因子反应性,使其对血管紧张素敏感性增强,对一氧化氮反应性降低,致使全身小动脉痉挛[7]。临床治疗时要注意及时采取解痉措施,扩充血管容量,改善微循环功能,增加供血量,且该疾病尤其是重度者的有效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本院纳入6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予以密切临床观察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并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下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产妇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篇8

【摘要】小儿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其本身各种生理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脱离母体后与外界环境还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所以,外界许多的致病微生物都容易对宝宝产生伤害,最后导致生病。最常见的一些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等,而家长们也会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些疾病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饮食方面尤为关注,什么病不能吃哪些东西,如数家珍。

【关键词】:儿童 腹泻 护理

一、 内科护理的概况

内科的疾病病因复杂、病种繁多,并且儿童内科的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除少数的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等是可以一次性治愈的外,多数的疾病有着反复性。由于反复的诊查,经常的住院,致使的很多病人心理的问题很是严重。并且有一些疾病治疗成败与护理的工作质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内科的病人有着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促进健康;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健康的恢复,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所以护理的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内科病人不同的分析原因、心理特点,才能够更好的为病人做好各项的护理。

二、 以小儿腹泻为例探讨护理素养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疾病,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大部分为细菌、病毒感染。也可由喂养不当,受凉等因素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

1. 小儿腹泻的病因及分类

按西医发病机制: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按中医的虚实证、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病因: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病因主要分为感染和非感染性,其中感染性因素最多, 80%都是由病毒引起,还有20%是由细菌感染和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多见。

2. 对小儿腹泻护理的要点

(1) 加强基础护理 呕吐患儿应做好口腔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发生鹅口疮;由于患儿大便次数频繁而且性质改变,肛周皮肤容易发生糜烂甚至溃疡及感染,应选用柔软布类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来清洗臀部,保持这里的皮肤清洁和干燥,搞好病室的环境卫生,要定时消毒、勤通风,护理的人员在接触患儿与更换尿布时,应清洗双手然后在护理其他的患儿,患儿尿布应该用消毒液浸泡之后再进行清洗。

(2) 正确的喂服儿童药物对于能交流的患儿,护士们要以温和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谈,要不断称赞、鼓励,满足于患儿的虚荣心,来获得患儿的信任,然后才可把大的药片掰开了分次的进行口服,先口服一些抗生素,以免的延误对儿童的治疗。而对婴幼儿,护士们应帮助家属们将药片研成粉状,用少量的温开水溶化之后,家长再抱起患儿,用小勺从口角处,来顺着口颊的方向慢慢的倒入,待小勺的药液完全被幼儿咽下之后方可拿开,这样可以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来;如果药量少的话,也可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来抽吸药液,由口角处缓缓的推入。切记不可以采取捏鼻灌药这个方法,以免的发生误吸、呛咳而导致的窒息。活菌类药物如整肠生,应用温水送服,以免活菌被高温水灭活。服用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要与口服抗生素间隔2 h后再服用。

(3) 脱水情况 观察皮肤的黏膜、弹性是否的干燥,前囟凹陷程度、眼窝及四肢的末梢循环以此来判断脱水的性质及程度。对于并发脱水热的患儿,首先的要减少衣服,利于降温,擦干汗液,也可用物理的降温或者应用退热剂等;对口服补液的患儿,护士应该根据医嘱来缓慢的喂服,注意温度,宜少量多次服用;对于静脉补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过慢则脱水不易及时纠正,过快或输液量多,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炎患儿,输液速度应减慢;新生儿、早产儿、2度~3度营养不良患儿、并发肺炎、心脏病及呕吐患儿,输液期间应侧卧,以防呕吐、窒息;烦躁不安、脉率增快、呼吸加快的患儿,应警惕是否有输液量过多或速度过快,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总之,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经常巡回观察,及时报告,掌握好输液的量和速度,并随时调整。

(4) 输液的管理 患儿面对陌生的人、环境,表现为害怕、恐惧、哭闹等,而新毕业的护士对于静脉穿刺的技术还不够熟练,心理的压力很大,这些都是易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影响着儿童的治疗,也很易引发护士和儿童家属间的矛盾。对于一些不合作的小儿也可以给予一些镇静的药物。

(5) 皮肤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腹泻便次多,肛周皮肤容易发红或糜烂,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用软纸轻轻蘸干,再涂臀油或红霉素软膏。皮肤糜烂明显者,用紫外线照射,每日1次,勤换尿布,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6) 健康教育:①指导合理的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在夏季断奶。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这样有利于防止偏食、饮食及过食结构突然的变动。②注意饮食的卫生,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③增强体质:发现营养佝偻病、不良要早治疗,适当户外活动。④注意气候的变化,防止过热、受凉。

三、 对儿童内科护理工作的体会

在护理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我们体会道除了临床药物外,临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多数的婴幼儿还不会用语言来主动的向医务人员反应那些不适的症状,所以常因不适而哭闹,所以护士要加强对他们的巡视,了解患儿的病情,同时的要向家长们来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及时治疗,适当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向家长传播腹泻病预防的知识,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结语

小儿腹泻护理的内容较多,需要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理论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较强责任心去关心与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才能够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特点、经济条件等等来制定护理的计划。护士要通过对研究组患儿病情及家庭情况的综合评估,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使研究组疗效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工作不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儿实施治疗和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