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老年患者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护理老年患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护理老年患者

篇1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特点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9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抑郁症的后果极其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1 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中枢乙酰胆碱能占优势的假说(沈渔1988)。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因素、性格因素等有关。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其中75%的病例都是由生理、社会与心理因素引起的。大都在60岁以后发病。

2 特点分析:

2.1性格表现:内向,敏感,兴趣范围狭窄,依赖性较强,情绪易波动。思维迟缓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

2.2.睡眠障碍: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等,其中最具临床特征的是早醒。而且因为醒后不能再次入睡,患者往往对护理要求苛刻。

2.3无用感或负疚感、思维和注意力下降,躯体不适,食欲减退。

2.4出现焦虑,激动不安,对外界事物兴趣丧失,注意力不集中在自身躯体不适,疑病观念明显,易激怒,常因身体不适而忧伤苦恼,对生活前景悲观失望,以及出现自杀念头等症状。

2.5因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当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同情的目光与患者交流。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注意沟通技巧,避免不良刺激,帮助老年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鼓励情感抒发。

3.1.2 鼓励患者培养兴趣与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参加一些社会活 动,加强新陈代谢活动及提高免疫抗病能力。从而消除郁闷情绪,情绪安定,胸襟开阔,益于身体健康。

3.1.3 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同情,以和善、真诚、支持、理解的态度接诊患者。

3.1.4针对老年抑郁症病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特点,给予患者理解式的交谈 护士首先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体谅患者,关注患者,尤其是病人提出问题时,应特别专心听,让患者感觉你很关心重视他。

3.1.5使病人消除恐惧感,放松情绪,打开内心世界与护士进行交谈,对病人的任何话语都要表现出相应的兴趣,通过患者情绪状态释放,稳定患者情绪。

3.2安全护理:

3.2.1自杀倾向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因此,必须重视患者安全防范,并叮嘱家属照管病人时特别警惕.密切观察病人异常行为。凡病人采取过自杀的,应该有防自杀医嘱。让家属(第一监护人)在病例上签字,并且护理人员要交代好陪护的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将病人安置在易观察的房间,留陪护。

3.2.2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房间的设施安全.光线明亮。房间窗帘色调柔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3.2.3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鼓励或陪伴患者。

3.2.4随时保持病房的安静,保证病人足够的休息时间,以调动病人积极良好的情绪。

3.2.5通过聊天达到治疗和护理手段:护士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聊天可以获得病人的许多信息和资料,通过聊天给病人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病人及家属都会特别重视并遵照执行。也就是说,在聊天过程中,医护人员把治疗和护理的建议和方法传递给了病人,从而获得应有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3.3健康指导:

3.3.1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加强健康指导,在护理病人时,不能忽视对家属、照顾者的健康宣教,指导他们学习疾病知识及如何预防复发的常识。

3.3.2指导及帮助患者管理药物并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服药情况。

3.3.3让患者多与其他人的交往,让其感觉到在与其他患者的交往中感到自己的个人价值,逐步从抑郁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3.3.4. 指导患者进行一些适当活动,注意活动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简单到繁琐,最好护士能和患者一起参加有娱乐性的集体游戏。

3.3.5睡眠指导: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到夜间都非常焦虑,可通过患者流露的迹象和倾诉的内容来分析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指导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良心态。睡前不应与他们谈论与疾病相关的问题,避免不良刺激。

3.3.6饮食指导: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思饮食,体格消瘦。一方面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本能欲望减退.进食欲望减低,协助患者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一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已是废人,不必要再浪费粮食,可重塑患者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以诚恳、接纳、体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多做解释、开导工作。嘱咐家属陪同患者多活动.进食不必按时按点,可少量多次。同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爱好变换花样,刺激患者食欲。保证足够的营养。

小结:

抑郁症的发病和治疗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因此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良好护理干预,在治疗护理中.改变单纯的护理方式,将心理护理等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指导等等的护理实施,患者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知识,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学会了自我控制和心理平衡的调适方法,避免发病诱因。降低患者的发病率,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复发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保障了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l] 童坦君,医学老年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43-544

[2] 刘莉华,老年抑郁症病因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 现代护理・2010,4(7)169,170

[3] 聂琳.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现状及护理对策.中国现代医生,2008,4(12):118,131.

篇2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褥疮;综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60-01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呈上升趋势。AD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无法变换卧位,导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发生褥疮,严重威胁AD患者的健康[1]。本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褥疮综合护理分析,临床效果良好,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褥疮治疗的56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2.2+2.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1.6+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普通治疗的方法:加强支持疗法,加强局部护理,避免局部持续受压;局部涂1%甲紫(龙胆紫)药水,用红外线或用有罩电灯泡照射局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创面干燥,加快愈合,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1.2.2 观察组 采用综合护理治疗的方法: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强①皮肤护理:受压部位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温热水擦洗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的部位垫毛巾并经常更换。②解除压迫:白天每2-3小时翻身1次,夜间每4-6小时翻身1次,尽量起床活动,不要长期卧床。③按摩保健: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可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全背或局部受压处,促进愈合。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χ±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老年痴呆症患者越来越多,发生褥疮的比例也相应增加,我们除了加强对褥疮的综合护理外,更应加强的AD患者的护理。

3.1 安全护理 AD患者由于自理能力、思维、反应等各方面能力均下降,保证患者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家及家属要加强看护,防止患者跌倒、走失、自伤等意外发生。

3.2 心理护理 AD患者心理脆弱,护理人家及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思维等变化,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3.3 药物护理 AD患者应积极服药治疗,护理人家及家属在服药时应陪伴和督促患者,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3.4 生活护理 包括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应合理膳食,保证营养摄入,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2]。

本研究提示,综合护理相较于普通治疗,治愈率更高,褥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综合护理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照护者;老年;鼻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19-02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就我国而言,卫生资源紧缺,患者不能长期住院,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无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长期住院。由于各种病因不能经口进食而由胃管供给营养的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存在,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2].本研究对出院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照护者进行鼻饲专项专业指导,观察居家老年鼻饲患者鼻饲的效果包括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照护者的鼻饲能力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照护者入选标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应急观察表达能力,年龄30-55岁,以女性为主,研究期间照护者固定。患者入选标准:年龄60岁以上,疾病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除需鼻饲外均符合出院条件,家里备家用吸痰器和氧气枕应急用。排除标准:患者或家属不愿意或者配合欠佳者、照护者培训不合格者、观察期内非鼻饲引起的疾病复发者。

1.2 方法

.照护者的培训:患者出院前一周,由护士对照护者进行鼻饲专项培训,内容包括患者鼻饲的理由、鼻饲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防止误吸及误吸时的紧急处置、鼻饲液的合理配置及营养搭配、如何防止便秘和腹泻、如何防止滑管和堵管等、如何吸氧及吸氧注意事项、如何记录等。培训合格后患者出院回家,由照护者在家里鼻饲。第一周由护士上门查看照护者的鼻饲能力并予以适时指导,后三周电话随访,必要时上门指导。鼻饲管滑脱、堵管需重置时由护士上门安置。

1.3 评价指标:一月后,住院和居家鼻饲并发症比较见表1,根据人体测量学比较患者住院和居家营养状况见表2,照护者在医院和家里的鼻饲能力比较见表3。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鼻饲并发症和照护者鼻饲能力比较采用卡方(X2)比较,营养状况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均以(P

2 结果

老年鼻饲患者住院和居家鼻饲并发症、营养状况、照护者鼻饲能力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鼻饲即鼻饲法,就是将导管通过鼻腔插入患者胃中,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脑卒中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补给,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康复期较长,患者需要长期留置鼻饲管,出院后管道护理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和照顾者[3]。我国是众多老龄化国家之一,由于我国老年福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仍不健全,所以有相当部分的老年鼻饲患者均在家中由家庭照顾者进行照顾[4]。因此对照顾者进行鼻饲能力专项培训在目前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下显得很有必要。

3.2 院外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照顾者存在受教育程度低、非亲属占很大比例、照顾时间长短不一,普遍未经过相关卫生知识培训等问题。由于照顾者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更易发生鼻饲并发症[5]。鉴于此,本研究对鼻饲照护者进行选择和培训后,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与住院期间相比,鼻饲并发症较住院无增加,提高了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安全性。

3.3照护者除了掌握鼻饲操作能力外,还需要了解营养方面的知识,正确掌握鼻饲液的配置方法,包括食物的种类,营养素的搭配等,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出院前一周营养护士对照护者进行营养配方的培训,照护者掌握鼻饲液的正确配制方法后方能进行家庭鼻饲。患者出院后,营养护士每周进行家访或电话询问鼻饲液配置是否正确,不正确者上门指导。由表2可见,从人体测量学角度评价老年鼻饲患者居家鼻饲1个月后与住院期间营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照护者接受鼻饲培训后能够保证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营养需求。

3.4 老年患者鼻饲的发生率高,具有长期性。在其他疾病均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具备出院条件时,仅仅因为鼻饲而长期住在医院中,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首先从卫生经济学方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其次,长期住院,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用,最后,患者不能回归家庭,难以享受到家的温暖,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变,负面情绪改变可能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再次引发感染等形成恶性循环,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居家鼻饲为此类患者回归家庭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

3.4 随着照护者鼻饲时间的延长,表3表明照护者鼻饲能力较住院期间培训时比较,其鼻饲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见照护者接受鼻饲专项培训后,能够胜任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喂养,为鼻饲患者回归家庭提供了可能。

3.5照护者经过培训可以进行家庭鼻饲,但是毕竟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居家鼻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比如严重并发症窒息时缺乏医护人员专业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因护士对照护者培训及上门或电话指导到位,没有出现鼻饲严重鼻饲并发症。但目前医院护士编制不足,难以做到长期对每位居家鼻饲患者进行上门指导。因此,我国加快发展社区护理,显得尤为紧迫。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6],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处于起步阶段,模式单一。同时我国护理服务一直重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较为薄弱,居民接触社区护理机会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没有上门更换胃管服务,病人要换管,必须回医院更换或专业人员上门更换[7],而且照护者常常忘记更换胃管的时间,增加鼻饲并发症的风险。如果社区护理发展好,可为居家鼻饲患者建立鼻饲档案,纳入社区护理监管,可避免鼻饲老人长期住在医院,让老人尽量能享受家庭的温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做一个健康的鼻饲老人,大大提高居家鼻饲老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费益君,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286-288.

[3] 王艳萍,杨希真,董伯素,护士家庭跟进服务提高脑卒中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J].护理杂志,2012.29(8):5-7

[4] 徐永能,卢少萍,申铁梅,等,护理干预对家庭老年鼻饲病人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64。

[5] 费益君,罗建勤,方秀莲,等,家庭随访指导老年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45-147.

篇4

目的:探讨关于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的效果如何。方法:选用分析法针对某院12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行的一系列临床护理。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治疗效果,百分之五的患者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59-02

目前我国的老年内科疾病,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老年内科疾病具有容易复发和抵抗力差的特点,往往一些小感冒就会引起多种潜在的病症复发,可是很多老年人却并不能将以前出现的病症复述讲出来,因此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正因为这样,在现代的临床护理当中,采取有效地护理手段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的同步治疗,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采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加上心理护理,技术的护理,可以对老年人的病症做到详细的了解,促使老年人更积极主动的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共同合作准备配合检查治疗,争取可以早日康复出院。现在将针对某院12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某医院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120例,将全部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在60--80岁;对照组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65---8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情况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采用的方法:

采用分析法,针对观察组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同时还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并且观察护理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最终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何。此外,还要求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要学会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关怀护理。

1.3 效果判断:

显著效果是指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以后,身体的健康方面有了明显的恢复。有效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以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无效是指在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护理以后,患者的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选用X2检验,P

2 结果

把两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以后发现,它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

3 讨论

针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3.1 护理措施:

针对临床护理,第一要合理的安排老年住院患者的饮食和营养,对病程长体质弱,消耗热量多和蛋白质,又牙齿脱落或者残缺不全的患者,应该适量的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的软质饮食,切记要少吃多餐。每天才吃的食物中含脂肪和蛋白质不能过量,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盐,不能暴饮暴食,饭吃六七分饱就行。第二要积极锻炼身体,戒烟戒酒,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第三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睡眠轻,所以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高质量的睡眠。第四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同,病情很容易转化,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做到减少并发症,做好护理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很重要。经常对病人进行翻身扣背,保持呼吸顺畅,做好各方面的护理,防止压疮出现[2]。

针对心理护理的措施,第一,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前要耐心的细致的给患者解释清楚,不能强制性的,要让老年病人感受到温暖,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护理。第二,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对患者的问题建议要认真听,回答和询问的时候要耐心,做到让患者听清楚弄明白为止。帮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的时候要主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态度温和有礼。第三,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病情,不能让悲观失望的情绪左右患者的思想,积极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3]。第四,护理人员要学会理解患者,有些老年人因为经验丰富,资历较高和贡献较大,所以特别喜欢周围的人都尊敬他。他们希望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去为其服务,护理人员要热情认真的工作,麻利的动作熟练的操作,让患者一看就心情美丽。第五,护理人员要学会解决患者的需求,老年患者住院离开家,大都怕孤单,所以护理人员要时时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和家里一样的温情。第六,善于稳定好老年患者的情绪,不骄不躁,学会积极调动老年患者配合治疗的心理,让老年患者安心舒心放心。第七,护理人员要注意在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护理[4]。

参考文献

[1] 关素芳,陈怡,陈美玲,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1,42(4):13---14.

[2] 胡英.内科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初探[J].吉林医学.2010,31(15):23.

篇5

关键词 老年;精神病;护理

老年期精神障碍有些属于功能性,其中包含偏执型、燥郁型、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些是器质型,例如脑动脉硬化痴呆。据资料显示,我国在本世纪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预计到2025年老龄化人口将占中国总人口的20%,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5%。届时,每4人中便有1个老人。近几年来,老年精神疾病的住院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如何护理这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以及如何防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易出现与精神障碍无关的疾病,如褥疮、骨折等。②身体机能减退的疾病。如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③免疫力低下。④检查不配合,给护理带来困难。⑤对药物有耐药性。⑥病程长,兴奋躁动,患者易猝死,抑郁患者易自杀。

护理

生活护理: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温度适中,病床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着地为合适高度。卧床患者必要时,需加气垫,防止褥疮。②保持地面干燥,室内禁止放危险品,卫生间和洗漱间有明显的标识,走廊有扶手,防止跌倒受伤。③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特别是精神衰退患者,早晚应督促患者刷牙漱口、洗脚、洗脸、梳头,整理房间。卧床患者给予口腔处理,定期督促患者洗澡、剪指甲、刮胡须,卧床者行床上治疗。④长期服用治精神科药物患者,易出现便秘不良等情况。如3d不排便,给予患者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平时躲让患者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促进便秘的食物。在排除身体疾病后,应诱导排尿,如让患者听流水声等,无效时导尿。⑤发现腹泻、尿频、遗屎,应戴尿袋或尿布,并定时清洁更换,预防皮肤擦伤。⑥患者由于精神衰退或痴呆,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冷暖,大小便失禁,终日卧床,饮食失调等。护理应喂食患者,多关心患者的衣着,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或中暑。⑦细致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老年人因精神因素而出现拒食、少食或不知饥饱。随便减食或因药物作用而出现吞咽困难,这就要求给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纤维的食物,按病情给予流食、半流食,对不知饥饱的患者应限制食量,夏天应多饮水。⑧不能进食者,要耐心喂食,同时防止呛咳式噎食。⑨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护理一定耐心,定时翻身,局部按摩,防止出现褥疮,保持床铺干燥整洁。

药物护理:①老年人身体各脏器功能已衰退,使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都较慢,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用药时应选用针对性强、药性温和的药物,从低剂量开始。②在护理操作中如发现问题应通知医生,不能盲目更换药物。③对拒服药物者应在看护下服药,并对其解释或留在其他患者之后处理。④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

心理护理:①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多应急性发作,老年痴呆在家中难以护理,而短期或长期住院,缺乏家人的关心,时常不安心住院,护士应多疏导、多接触。②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大脑思维紊乱,功能减退引起意识障碍,表现孤僻、行为幼稚、反应缓慢、智力记忆减退、情绪激动或抑郁。护士应经常与其接触,多谅解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③新住院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陌生感、恐惧、孤独,怀疑被家人抛弃,害怕死在医院,护士对患者要态度和蔼,说话诚恳,关心体贴患者。④长期住院的患者对外界失去兴趣、想家、情绪抑郁、沉默不语,护士应主动介绍自己,拉近与患者关系,使患者感到有人关心自己,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尊重他们,不要随便打断说话。

篇6

    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医院骨科15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结果: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结论:掌握特殊老年骨科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特点,通过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显着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作者:李霞。

    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由于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容易引发骨质疾病,而且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这给护理老年人带来了很多的难度。2010年2月一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了老年骨科患者1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54例老年患者,男72例,女82例,60—70岁年龄组93例,71~80岁年龄组48例,8l~83岁年龄组l2例,90岁以上1例;下肢损伤占64.07%(其中23例为股骨颈骨折,1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为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为股骨干骨折,13例为胫腓骨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7例为踝关节骨折),腰部疾病占18.48%(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5例为腰椎管狭窄,3例为腰椎失稳,7例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滑脱及胸腰椎结核各1例),关节疾病占12.70%(膝关节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6例,膝关节结核4例、下肢骨与关节感染8例),其他骨科疾病占4.75%.平均住院天数为15d.

    1.2护理方法与经验:

    1.2.1心理护理护士应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收集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待老年患者一定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生活上要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们。要考虑到迎合老年人的心态,使用恰当的称呼,对其关心冷暖,让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患者有很多的诉说,此时,要用耐心聆听,不能显得烦躁,讲话声音及语速要适合老人的听力需求。告诉患者要客观科学地对待自己的疾病,还可以让成功的病友用现身说法来鼓励其正视自己的疾病,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对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护士必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心理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和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力,每次可以向其讲解适当的内容,还要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讲解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要适合老人接受的范围,比如宣教片、宣传册、活体人物指导等。在口头讲解时应配合相应的动作给予示范,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最好是采取语言教育方法,还可使用视听教育方法。如广播等。居住环境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恢复。所以,护士因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要为特殊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护士存患者初次人院期问要亲切的与患者交流,详细介绍病的环境以及科室人员,家属什么时间探视,如何使用病房内的设施。

    对患者的询问要耐心倾听,尽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对特殊要求的患者也要争取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可以使其有一种被尊重、受重视感,避免其紧张或恐惧心理的产生,对护士产生一种信任。聊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波动。使不正确的健康知识得以纠正,消极压抑的心里得以疏导。

    1.2.2营养护理老年人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再加上卧床期间活动减少,因此要选择多样化的饮食,首先要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做到少食多餐,进食的食物要富含蛋白、维生素,如牛奶、瘦肉、鱼虾、蛋类、芹菜、韭菜、红薯、玉米等,卧床期间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对于3d以上大便不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通便。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给护十带来麻烦,总是人为地控制饮食,以减少大小便次数,对待这类患者要向其讲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科学均衡膳食,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1.2.3日常护理由于受到患者的年龄、精神状态、服用药物、退行性疾病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跌倒引起老年患者骨折,这些状况都是不容易预防的,也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的发生。老年患者一般喜欢安静,因此,要考虑到患者的这种特点,量把老年患者安排在单间内,还要注意使用防滑地板、安置洗手间夜灯、减少床边的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使用轮椅要注意系上安全带,最好是选用老年人专用轮椅。有的患者不便于活动,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要特别注意加强其基础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的清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1.2.4并发症的防护:(1)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由于老年人呼吸相对减弱、抵抗力降低,以及伴有呼吸系统病史者,有的患者还要长时间卧床,术后患者恢复期间,上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所以,对患者在入院时就要嘱咐其戒烟,病房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鼓励并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咳嗽、咳痰,嘱咐患者要练习深呼吸,增加上肢运动量以增加肺活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雾化治疗,稀释排除痰液,避免肺部感染。(2)泌尿系感染防护:要告诉患者注意卫生,内衣内裤要及时更换,每天对外阴擦洗两次,确保会的洁净,还要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的感染,留置尿管患者要注意对导尿管的妥善固定,可以不断地变动,确保通畅引流,对尿袋里的尿液要定期地排放,还要注意练习收缩膀胱肌肉。每天尿道口消毒至少两次。长期留置导尿者,一般5~7d更换导尿管1次,防止导尿管发生阻塞或引流不畅,导致逆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按常规进行膀胱冲洗,以冲出膀胱内积存的沉渣,预防尿路感染。(3)褥疮防护:活动受限、截瘫及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其运动量的减少,血液循环不利,皮肤及局部组织长时间地受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弹性及抵抗力降低,该类患者容易发生褥疮,特别是骨突出的部位褥疮的发生率更高,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褥疮知识的宣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来防护,如骶尾部垫褥疮垫、使用气垫床、在骨突处垫海绵圈等。患者的衣裤要柔软舒适,对末梢感觉较差的患肢要注意防止压伤和烫伤。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隔1-2h协助翻身1次。护理上一定要做到七勤,两保持,一避免,职责到人。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的重要性。(4)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护:对于老年患者其循环系统的机能衰退尤为明显,如心脏功能减退、心血管潜在栓塞、心、脑血管硬化的形成等。由于创伤后疼痛的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卧床时间过久、活动量减少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该类患者在人院后就应该给予重视,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5)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活动度减少,血流减慢,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并发症增加。因此在术后禁用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促进下肢血循环,或在医嘱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锻炼。

    1.2.5康复性锻炼:康复性锻炼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有利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利于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相反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锻炼,机体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康复锻炼要注意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病情;锻炼还要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并要坚持锻炼;对于体质虚弱不主动去锻炼的患者,要督促或协助其锻炼,要以不疲劳为度;关节被固定或限制下床活动者,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康复锻炼,按摩肌肉要向心性进行,要有一定的力度,按摩到皮肤微红为宜,以达到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患者下地锻炼要确保锻炼的安全,最好有家属或护士陪伴,锻炼时穿平底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减少障碍物,防止跌倒。在进行康复指导时要告知患者,不能突然或剧烈有力,不能在雪冰等滑的地面上快速行走,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过程中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1.2.6注重出院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以及自我护理。并向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后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随时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2结果

    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讨论

篇7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40-02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呈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越发的强烈。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出现一些生理方面的变化,例如视力下降、失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再加上健康和环境的变化,还会出现了悲观厌世、不愿与人沟通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1]。因此,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显得格外的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入住的40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256例,女,144例,年龄60~8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3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306例,文盲21例。生活能自理的376例,生活不能自理的24例。

1.2 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根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经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心里上的满足,能够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 护理措施

2.1 老年人的心理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A 孤独寂寞

多数的老年人由于离退休、丧偶,人际交往减少,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因此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还会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的心理,进而感觉烦躁无聊。作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谈心交流,谈话时要认真聆听,语气和蔼。多与患者共同分享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快乐。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下棋、书法、绘画、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帮助并鼓励患者在活动中寻找一些生活中的乐趣,充实自己,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B 焦虑、恐惧

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再加上对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忧虑和不安,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心理。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C 健忘、多疑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普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出现健忘的症状。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十分关心,稍有不慎,就会对各种治疗和护理产生疑虑,担心治疗后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对出现这样问题的病人给予理解,多于病人沟通,聊聊家常,增进与患者的关系。

2.2 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够提高患者对生活和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A 加强护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知识的内涵,才能善于运用良好的讲话的方式和态度,充分了解老人心中的疑惑,从而使老人配合治疗,提高老人的主观能动性[2]。

B 耐心询问、仔细观察患者的需求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患者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灵活应用语言进行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C 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

尽量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到很亲切,排除老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在平常的各项护理工作实际中,要做到言谈举止适度,面带微笑,注意吐词要清楚,尤其注意要在言语方面尊重老人。在指导患者如何配合的同时,转移其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操作后耐心询问老人的感觉,为进一步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3]。

D 礼貌待人、尊重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的关键就是对老年患者的尊重、理解和爱护[4]。与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沟通时,可以适当多使用简单的医学术语;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特别是和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称呼患者时,须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亲切、恰当、易于接受的称呼,让患者能够心情愉悦接受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的自尊心。

3 结果

400例老年患者中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100%。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也发生了变革。因此,提高护理服务的优质化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5]。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断的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老年人,造成部分老年人性格孤辟、倔强,性格幼稚。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密切护患关系,促进病人康复[6]。必须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7]。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点,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传统习惯和文化,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主动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有良好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增加对医疗和护理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把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把这些融合在平时的沟通中,才能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辉.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32):141-145.

[2]朱秀祯.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68.

[3]潘红梅.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现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4-825.

[4]苏金满.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10-711.

[5]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622-623.

篇8

 

关键词:  不同年龄  患者 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不同年龄的心理护理是我们每一名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也是针对不通年龄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认真观察不同年龄、灵活性、主动性、需求性。从中做好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是每一名护士的职责,也是为疾病提供治愈的保证,下面本文就如何对不同年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1 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应掌握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随着岁月的流逝,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已近暮年的老年人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依赖、孤独、悲观的心理,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后我们首先主动接近他们,耐心交谈,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注意观察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给以及时交谈,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与孤独的病人谈心、交心,以此来了解他们。多与家属联系,动员家属适当陪护,增进家属与患者的关系。护士可以给病人读报纸,讲新闻,讲一些好转的病例,以增加老年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些护理得到老年患者的欢迎,对老年患者应采用更对的安慰性、帮的语言,尊重、体贴、关心老年患者。

    2 中青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中青年是我们国家的财富,为国家建设他们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为了家庭他们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义务,他们往往患病后的心情是焦虑、忧郁的。这需要护士通过灵活的语言技巧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取得其信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其思想负担,如:有的病人因经济收入少对于支付医药费有困难而产生忧郁心理,我们医护人员应及时消除患者的忧郁心理,与社会家庭多沟通,保证患者及时用药,消除了患者的忧郁心理。有的病人事业心较强,担心住院会影响事业发展而产生焦虑的心理,这些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诚恳的语言进行交流才能发现。青年人的思想是多面性的,他们积极活泼向上,往往得病之后或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或消极的态度,但是这样的病人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医疗技术,所以给他们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性、指导性的语言,这样可纠正他们的错误的心理形态,正确的宣教性语言可使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清醒的头脑认识疾病,相信自己,从而对战争疾病充满信心,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

    3 幼儿患者的心理护理

    幼儿的心理护理是单纯的,天真的。第一次打针的孩子对针头充满好奇,而第二次打针就会拉推,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但要求技术操作娴熟,还应具有爱心。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和彩色的服装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同时消除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有时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如孩子看见护理人员的美好形象,听见护士阿姨和蔼可亲的语言,孩子的恐惧感就消失了,便能与护士阿姨接触,可见护士的形象、语言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一个美好的天使形象是很重要的。

    4  讨论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多年护理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患者的情绪稳定,是治疗疾病的基本保证,一种良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病人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愿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备一颗慈善而纯洁的心,来与病人交流,愿心理护理能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更好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中华护理杂志.2006 第41卷 第4期.

篇9

摘 要: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老年人的髋部骨折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的意义。方法:对75例老年髋部发生骨折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一些精心的预防与护理,其中包括并发症的常见的原因、如何预防和护理。结果:75例的老年患者在15~55 d内出院,并且对这次诊治的疗效比较满意,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要做好老年人的髋部骨折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不仅仅是手术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其病死率,使之更早的达到康复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探讨

    老年人的髋部发生骨折的概率有着逐年不断增加的总趋势,而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比较有用的手段,但是因为老年人常常伴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并且机体的脏器功能逐步低下等因素而可能导致手术的风险增大,并且术后比较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若能加强对这类患者的观察以及护理,能够及早的发现其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全科护理,2011,9(21):1915.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住院病房;实施

医疗护理风险是指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或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许可能复发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我院大内科住院患者60%以上是老年患者,老年时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表现在组织器官老化,生理功能衰退,皮肤松弛,血管硬化,反应迟钝,主动协调性差,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易发生并发症。其安全隐患和风险远高于普通患者,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要高。知识面要广,技术要好,护理难度大。近几年,我院加强了风险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1培训护理人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要想防范风险,首先要能识别风险。组织学习培训,懂得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的特点,老年病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常用药和新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预知老年患者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如何应对,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防范于未然。

2老年患者易发生风险及防范实施

2.1突发意外事件的风险 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动作协调性差,痛觉、温觉减退,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冻伤等意外事件。而老年人骨质疏松,脆性增加,一旦跌倒容易发生骨折,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可能导致终生不能站立的后果,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种患者病床要比普通床要低、宽、设有床挡。上卫生间和户外活动必须要有家属或专人陪护,告知患者不要穿拖鞋,冷天用热水袋,水温不能过高,袋外要用毛巾包裹再给患者使用,注意观察。早晚加穿衣服,睡觉盖好棉被,避免着凉。

2.2压疮的风险 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差,皮肤防御能力和损伤后愈合的能力下降。特别是糖尿病、水肿、低蛋白血症、衰竭的患者皮肤护理尤其重要,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压疮,卧床患者最好卧气垫床,定时翻身,皮肤按摩并做好记录。做好床前交接班,同时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必要时和医生做好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加强会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无褶皱。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易造成液体外渗,巡回护士不能只看液体是否滴完,还要看是否外渗,特别是刺激性强的药、化疗药和高渗药,严防静脉炎发生和局部组织坏死。

2.3病情突变的风险 老年患者多种病情并存,易发生并发症,病情复杂变化快,加上老年人疼痛感觉迟钝,主诉不强烈,有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如老年急性心梗,无痛性多见,患者诉:稍有胸闷,但心肌酶和心电图已有明显变化,护士要密切关注病情,监测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治疗服药的风险 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输液滴速过快易发生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并存,口服药一次十多种,而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虽然医生和护士反复讲解服药注意事项,但仍有可能发生误服、漏服、多服等风险,所以医生尤其是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对其家属做好服药指导,建立服药卡、服药单,并签名。强调护士给患者服药要到口,若饭后所服药下班前饭未送至,要做好交接班,以免患者误服、漏服,造成严重后果。

2.5院内感染的风险 老年患者抵抗力差,病房要做好消毒隔离制度[2]。医护人员在工作前,要按流程洗手,如果在给多个患者治疗、输液或做其他无菌操作前后不洗手,很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完善每一项护理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3加强护理力度

3.1提高专业水平 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和诊疗护理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多个风险应急预案。组织科护理人员学习考试、模拟演练,熟练掌握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风险应及时处理,把风险降到最低。

3.2加强质量监控 提高护理质量,科室应设有专职监控人员,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检查1次/d,大查1次/w,突出问题,记录并在晨会奖评。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3优质服务 病房管理要体现人性化,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行专人专管。热情接待新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多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培养全科护理人员要有爱心、责任心,尊重每一个患者,不论地位高低,都要做到服务热情、周到。保持病区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多巡探病房,掌握患者病情,不断的完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零风险、零投诉!

总之,护理工作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护士知识相对缺乏,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3],定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价,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4],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密切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针对薄弱环节能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在老年患者住院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女,马平,郑建萍.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15(8):792-793.

[2]张仲明,加强医院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