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土壤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路基; 土壤改良
Abstract: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lower strength and low liquid limit clay improved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ighway.
Keywords: subgrade; Soil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规格的增加,修筑高速公路所用的主要材料――土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根据国家提倡保护耕地的要求,所能用的土方也越来越少。为了能适应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各用土单位开始采用各种非适应性填料改良后用于路基填筑。下面就结合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19合同段就填料强度较低的低液限粘性土情况,谈谈我们施工中的土壤改良情况。
二、工程概况
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十九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77+798.266,终点桩号为K82+550,主线全线长4.75Km,另有南蔡互通式立交A、B、C、D、E五个匝道1.73 Km,路基土方共103万方。由于所在路段周围耕地受到保护,路基土源十分贫乏,没有较适合的填筑用土,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北京排污河内多年沉积的淤泥质土。该类型土十分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该类土遇水有强膨胀性,进行路基填筑时,对路堤的压实密度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三、土壤改良的可行性研究及其原理探讨
针对该类土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不易固结的特点,我们集中精力进行了关于土壤改良的研究。我们改良的目的主要使降低孔隙比和含水量,提高强度,达到易固结的目的。根据施工经验和查阅大量资料后,施工现场进行掺拌其他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有两种较适合的材料:水泥和石灰,但水泥的时效性较强,不适合大面积进行土壤改良。若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生石灰吸收水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消石灰,同时产生热量,蒸发土中的水分,减低土中的含水量,消石灰与土颗粒阳离子之间交换,使土产生化学反应而固结,从而改变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生石灰改良的作用和处理效果
时间
作用 短时间 长时间
稳定作用 1、吸水
2、发热,水分蒸发
3、毛细管吸水
4、灰、土颗粒交换 1、硬凝反应
2、碳化作用加固土
处理效果 1、减低含水量
2、塑指降低
3、粘性降低
4、改善操作 1、增加强度
2、增加刚度
四、试验情况
通过京津高速公路第二中心试验室多次检测,该类土承载比CBR大部分在2.0-5.0之间,塑性指数在10.1-17,液限在39%左右,固结系数为2.1%-4.7%之间。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该类土不适合作为路基的填筑材料,为不合格的填料(相关报告附后)。
现场路基采用素土填筑时,易出现如下情况:土壤中水分散失速度慢,尽管使用铧犁多次翻晒,也很难达到最佳含水量,大部分水分已与土颗粒形成晶体,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在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时,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受到晶体中水的影响,土颗粒的错动相当困难,压实度不一定增长。直接填筑时很难达到室内试验时经过击实后的压实度。同时,填筑完后的路基稳定性较差,极易被雨水冲刷,雨后成为稀泥状,在有风天气则大范围扬尘,施工相当困难。
采用石灰进行改良时,石灰标准如下:
石灰的原材检验应严格进行,不合格的原材坚决不许进场。生石灰(CaO+MgO)的有效含量应符合下表的标准:
表1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五、施工过程
我们采用掺拌5%的石灰进行翻拌改良土壤,在施工方法上,我们设计了两种对比方案:
(1)、在施工现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先在路基上铺一层虚土,然后将消石灰撒到土上面,使用铧犁和旋耕犁配合拌和机翻拌,搅拌均匀后继续使用铧犁和旋耕犁翻晒。翻晒至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经过压实度检测后进入一工序。该方法施工周期大约在5-6天左右。
(2)、在拌和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将备土场需要改良的土方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坑或每一定土方数量处挖一个坑,将生石灰用运行车拉到备土区倒入挖好的坑中,将原挖出来的土回填、排压。让石灰充分吸收土中的水分,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不但能蒸发水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土中的有机物碳化,3-5天后,埋入土中的生石灰基本上消解完成。使用挖掘机挖开后翻拌均匀,将翻拌完成的土方用运行车拉至路基上摊开,翻晒,碾压成型。在碾压成型消石灰中的阳离子和土颗粒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后,灰土开始固结成有一定强度的板体。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拌和场继续进行拌和。该方法不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经过洒水养护后,土体强度一般能达到0.3Mpa左右。
经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实施,方案一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经过消解的石灰,其吸水效果小,改良效果不明显。方案二施工周期较短,机械利用率较高,且其承载比和压实度完全能满足表3的标准。经过优选,选择方案二效果为佳。
六、工后检验
改良后的灰土在碾压完成后进行检验,压实度能达到室内标准试验的合格标准。7天后固结的灰土用人工很难挖开。从开始填筑至路面结构曾开始施工近12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路基平均沉降量仅10.82cm,同时在雨季中,路基边坡相当稳定,雨水仅能冲刷边坡表面虚土。弯沉试验的资料较素土填筑路基小许多,较好的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七、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时应注意:(1)、生石灰运输保管时,要防潮防水防尘,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降低其改良土质的作用;(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烧伤事故,并应防止污染环境;(3)、必须采用合格的生石灰,如果不合格,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必须而增大石灰剂量,将导致压实度不易达标;(4)、碾压前灰土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高2%左右为佳,否则易出现压实较困难或后期开裂现象。
八、结束语
篇2
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土壤学背景,运用土壤学相关理论深化对环境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间迁移、转化和循环,在讲述前两圈层内污染物的化学行为时,将土壤圈作为环境的关键带联系在一起。在分析影响酸雨的形成因素时,阐明大气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比较不同城市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区域扬尘的化学组成与相应土壤组成的基本特点,补充说明我国南北土壤组成及性质差异,强化土壤学与环境化学知识的融合。在水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影响和决定变价元素或污染物的形态、迁移和转化过程,以土壤锰氧化物、铁氧化物及层状硅酸盐矿物对有毒金属离子Pb、Cr和As等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的影响作具体案例进行说明。这些相关内容,课程组教师已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娓娓道来,丰富了授课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文献调研也是扩充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之外,在课堂或课后适当补充土壤学相关知识,扩展学生视野。补充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热点和前沿,也超出一般土壤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的需要查阅新近文献才能完成。环境化学中提及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一般认为矿物燃料燃烧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而往往忽视了土壤中碳的贡献,不同农业利用土壤中碳素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大气中CO2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加剧温室效应。为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布置课后文献调研,了解有关土壤碳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如植被、气候、施肥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这些课程改革使环境化学与土壤学得到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最新科研进展也是我们关注的教学内容,多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述。为了说明环境化学研究新进展,结合教师专业背景,我们就污染土壤的电化学修复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作为专题进行授课。虽然教材对相关内容有所介绍[1],为详细说明相关进展,任课教师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全面阐述。如污染土壤电化学修复专题中提及土壤颗粒类型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更是加深了对土壤基本特性的认识。专题报告主题不多,所占学时少,却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科研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另外,专题文献报告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如为了用实例说明并区分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生长代谢还是共代谢,安排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土壤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新文献,并适时安排学生报告所阅读文献。文献调研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树立对待科研论文的正确态度。
完善实验实习
为了深化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的认识,也结合土壤学相关知识,除常规环境化学实验外,还新设计并安排了三个实验,分别为土壤对重金属离子铅的等温吸附实验、氧化锰对C(rIII)氧化量的测定和铁(III)—草酸盐配合物对橙黄II的光降解动力学。在实验目的上,我们更偏重于探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前两个实验让学生深化对土壤吸附氧化重金属离子机理的认识,明确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锰氧化物影响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与迁移转化过程,了解土壤对有毒金属离子热力学吸附氧化研究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制作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后一个实验可认识光解动力学基本方法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熟悉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方法。上述实验内容既属于环境化学教学范畴,又深化了土壤学知识,更体现出农业院校的教学特色。为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课程组教师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土壤环境化学领域,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土壤环境化学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学生自愿组团,在老师指导下,课余时间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并参与部分研究生实验工作,作为共同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热情,体会到土壤学的奥妙,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潜能,还可为高素质研究生储备有生力量。为让学生早日走向社会,认识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厂企业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我们与多家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安排实践基地。很多污染控制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环境化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环境化学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学生现场认识了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来源及处理过程。如在株洲化工厂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了解单个生产车间及整个化工企业清洁生产过程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细节,明确环境化学理论与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在校内还建有人工湿地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认识到水体自净化过程及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丰富了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学习动力。环境化学教学和实验内容非常丰富,要在有限学时内对环境化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又要尽量少与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生态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内容重复,且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教师队伍、授课内容和实验实习上合理安排,结合农业院校现有资源配置和相关知识背景及课程体系,建设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践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促进环境化学教学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同时还望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邱国红 冯雄汉 刘凡 刘震 冯永平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 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 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篇4
新一轮科学基础课程改革超越了以往那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学活动的实施和探索,本学期我结合小学五年级科学课《土壤中有什么》一课进行了一次自主拓展性探究的尝试。
二、具体措施
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在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凭借一双双慧眼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在身心放飞中获得新知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其养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一)学习内容:
1、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学生利用假期野外郊游踏青的时候,去小树林、田野等可供学生自由取土的地方,运用感官和简便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一些土壤的知识。
2、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学生将课外的观察做好记录、整理,带回土壤样本,教师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学生进行选择性研究,并做好记录。
(二)实施要求:
注重观察,同时注重动手、动脑。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探究,通过观察体悟、实验验证、交流探讨实现知识的整合。
三、精彩回放
镜头A: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利用假期休息,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有的到公园,有的到绿化带,……,认真观察、搜集与土壤相关的信息,他们带回的发现真不少:
我的观察发现:
干土――颜色浅,摸上去很硬的,闻闻看有草的气味。
湿土――颜色很深,摸一摸有点软,有些还粘在手上,还有点臭。
发现一个死了的小虫子、几条很小的蚯蚓、有树叶、草、枯掉的花瓣、小石头、泡沫、破报纸……
地面上的土壤很干,挖深些有点湿了
……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学生们兴趣盎然,既开心又充实,在不断观察、收集、询问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悄悄播下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种子。读着孩子们略带稚嫩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寻寻觅觅的脚步,听到他们叽叽喳喳探究的声响。这样做既“解放儿童的身体,让他们能看,能说,能想,能做,又把儿童的眼睛解放出来,让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陶行知语)大自然是一所大课堂,在大自然中畅游的孩子们,自然会看到教室这个小课堂中看不到的无限风光。
镜头B: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上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如盛水的烧杯、玻璃棒、纸、细筛子、放大镜等,学生取出自己采集的土样。这时我并未满足学生跃跃欲试想动手的心,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土壤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
土壤里有些什么?
植物为什么离不开土壤?
土壤里全都是土吗?
为什么干的土和湿的土颜色不一样?
为什么湿的土有点臭臭的?
土壤里有空气吗?
用手碾土粒,为什么刺刺的,有点扎手?
……
我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哪些问题通过学生口头回答就能解决,哪些问题不宜在课上解决,最后确定了本课能用实验研究的题目:
土壤里有没有空气?
干土和湿土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土壤中的大颗粒和小颗粒都是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打算研究的题目、选用什么材料、制定实验方法的步骤。
……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地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始于问题,而提出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研究价值的分析、归类,又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科学探究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它不等同于纯粹的玩,而是有选择、有意义地“玩”。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避免了学生进行盲目的无效探究。
镜头C:伟大的发现
“老师,土壤放在水中冒泡泡了,有空气,有空气!”
“杯子底的一些土有点滑滑的,还粘手。”
“烧过的土壤颜色边浅了,还有难闻的气味。”
……
只有当探究不再局限于固定、单一的模式,学生的视野不再拘泥于“课堂”这方小小的天地,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四、学生反馈
学生如是说:
五(1)班的沈依菁:“在公园观察土壤时,我发现花坛中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我回家后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原来土壤越肥沃,颜色会越深,喜欢种花的爷爷还告诉我,有些植物喜欢较肥沃的土壤,有些植物土壤太肥反而不利于它生长。通过研究土壤我不仅认识了土壤,还学到了些种植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五(5)班的沈嘉奕说:“上科学真带劲儿。我们既能玩,又能学到不少知识,
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气和千姿百态,太高兴了。”
五(3)班的严峻奕说:“我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的土壤中有许多塑料袋、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垃圾,报上说这些都是不会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到人类健康。这让我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来重视环境保护,毕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
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听着他们快乐的心声,我知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让他们亲近自然、亲历探究比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更有意义。
五、一些感悟
1、活动是主要形式。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而,在教学《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为学生准备好土壤,让他们在课上展开研究,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到实地考察土壤,学生们看、闻、摸,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记录着自己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现;带着问题,他们在实验室里倾心研究,用全部的热忱感受着土壤的生命气息。就这样,原本熟视无睹的土壤在孩子们眼中又有了许多新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2、学生是核心。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应当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组织要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无论课外观察、课内探究都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题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得知识:有关于土壤的、关于环保的、关于植物的……
篇5
教师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将隐患消除在准备阶段。有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因素问题,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就要注意。如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试管的正确夹放、对物体正确的尝与闻等,教师一定要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和说明,消除安全隐患。但教师不要怕完成不了实验或出于安全的因素,就直接替学生完成实验。这样做的结果是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些实验,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做实验进行探究。例如热胀冷缩的实验,教师在提供了装满红水的小瓶后,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实验来观察受热和受冷后的变化,强调一下实验安全问题,具体过程教师并不干预。
2、实验活动材料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
在实验活动中,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应能揭示与教学目的相关的一系列现象,能体现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具有科学性,精心准备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材料,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才可顺利地通过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例如:《固体和液体》一课,选材就要选有一定趣味性的冰、油(凝固)、鸡蛋(煮熟去皮)等在一定条件下固态和液态可互为转化,实际它们在常态下是液体,然后把它们放到水中沉浮观察,进一步知道它们的一些性质。糖、盐、泥土在水中可分解,还可通过一些手段重新分离出来,这样更有趣,从而得出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科学性质。有时还要提前对器材作必要的处理,如潮湿天气做摩擦起电的实验,要事先烘干实验器材,想办法保持实验现场的干燥等。《肥沃的土壤》一课,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重点是观察蚯蚓在土壤里的生活状况。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要选择好在潮湿、肥沃的泥土,人不要过多地去动泥土,以免影响蚯蚓的正常活动,或者教师用一个透明的玻璃箱放好潮湿肥沃的泥土,让它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后,翻开泥土观察,对比蚯蚓活动前和后的泥土变化体现出蚯蚓能起改良土壤的作用。
3、观察活动的材料应联系当地实际进行选择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科学现象,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在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寻找一些抬头可见、唾手可得的活动材料,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植物和我们》一课,选取的植物最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植物,学生在市场上或日常生活常见到的,如南方和北方选材就不一定相同,椰子、荔枝在南方能看到它的生长,而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生长情况,北方的苹果,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种植。通过活动把内容记好日记,并能结合当地的特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植物的不同和相同》一课,教师要告诉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物,在当时的季节和当地是易找的,能使学生容易找出两种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有利于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植物种类。如选择成熟的玉米与水稻,学校里较多的树和盛开的花,对比更强烈。而选择韭菜和刚出苗的小麦,本身易混淆则不好比较。《生命离不开水》一课,植物体内有丰富的含水量,可要选择比较容易挤出水的植物,如桔子、西红柿、萝卜等,从而能引发学生想办法解决水的来源。《认识液体》一课,做液体的流动快慢的实验,要选择黏稠度区别比较明显的不同液体,如食用油、水、牛奶,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流动的快慢,认识液体这一特点。
4、实验研究的材料要具有多样性
篇6
关键词:自然规律林业技术水土保持林营林技术 集水整地
前言: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0%。林业用地面积667.9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3.64%。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勤劳的浙江人民,孕育了浙江林业的辉煌。 近年来,浙江实行林业战略性调整,围绕“建万里绿色通道,创千亿林业产值,造浙江秀美山川”的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万里绿色通道、平原城镇绿化、林业产业化经营等工程建设,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为使浙江林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一、对几个自然规律认识和运用的分析
人们在各项营林活动中,一方面是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运用自然规律,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建国以来,我省运用森林分布等自然规律,并结合林学原理,而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集山水海洋之利,形成了众多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海岩湿地生态系统。全省共有河流湖泊6515平方公里,海岩湿地5473.5平方公里,潮间带海涂2443.8平方公里,河口滩涂447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素有“东南动植物宝库”之称。
从林种布局上,人们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提高对发展林业的认识,如从社会上林副产品的供需矛盾,从工农业生产上由于生态失调,而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等,提高了对森林公益、生态效益作用的认识。因此我省不断调整林种比例:“四、五”森林清查时用材林占58.8%,防护林仅占6.4%,80年全省林业区划,将防护林上调到33.7%,用材林下调到36.5%,其它林种也作了合理的调整。
在认识和运用森林生态和演替规律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较早地认识到发展混交林的好处,科研部门重视混交林的研究,东部开展了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的科学试验,进行营造混交林的调查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时指导了林业生产实践。各营林部门又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出一定数量符合生态演替规律的不同组成、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从食物链上进行研究,已采用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另外在引种、育种方面也取都很大成效,在种源保护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方面,成效是多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觉得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上还有片面性,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的加以总结,我们觉得主要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二、提高营林技术水平的途径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并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所各项营林技术水平,:公将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认为目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从针对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开展全民教育。
据了解,我省林业职工中,文言占2.5%小学占18.4%、初中占47.6%、高中(包括中专)占25.9%、大学仅占5.6%。就是达到了大、中专实际水平,还有个知识老化的问题。据说知识是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在老化,这就说明,我们要提高林业技术水平,就必须在全民教育上下一番功夫。针对不同程度,提出奋斗目标,订好措施,做出规划。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加强林业调查设计工作。
调查设计是科学营林的基础,但从“文大”以来以前,对土壤、植物、气象等基础学科的本底调查,不是十分重视,近期才有所改变。我们认为今后的调查设计,不仅恢复和加强本底调查,进行调查设计研究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而且要积极地运用科研最新成果。一要进行立地环境的分析和质量评价。最后做出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划设计。
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森林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林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一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功能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从食物链上探索松干粉、松毛虫以及红松疙锈病等的防治途径。
三、 集水整地措施与技术
1栽植区面积。 在定西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一般要求深整地,以便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熟化,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于防护林和用材林一般最好整地深40~60cm,经济林80~100cm。为了增加土壤有效蓄水量,应当采取较大规格的整地,但是整地规格加大,破土面增加,地表蒸发也随之增加,而且径流进入后渗蓄的深度相应减少,也增加了地表蒸发量。因此,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应考虑生物经济兼顾的原则,既考虑到树木的根系生长发育及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地形、土壤等自然与经济条件。经济林树种一般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比较高,根系的水平分布比较宽,栽植区的面积宜大一些,其宽度一般在1.40~2m,长度主要由造林的株距决定,一般在1~2m左右;水土保持用材林的阔叶树因根冠较大,一般栽植区宽度在1~1.60m,长度在1m,但若是培育速生用材林,则整地宽度可适当加大;薪炭林、护牧林等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栽植区面积可适当小一些,一般宽为0.60~0.80m,长度可依据地形条件而定。
2集水面积。在确定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即径流渗蓄与水分消耗区面积大小之后,即可确定集水面的大小。集水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栽植区面积大小、降雨量、地表的产流率、栽植区水分消耗需求、树木需水量、土壤水分短缺量等因素来确定,其目标是所产的径流水能弥补土壤水分的短缺量。一般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由栽植区的水分亏缺量与进入栽植区的径流量来确定,总的原则是所亏缺的水分基本上等于径流补充的水分。在定西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一般在300~400mm,蒸散需求量一般在700~1 000mm,据此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对于经济林一般为4:1~8:1,对于防护林一般在2:1~6:1,具体的比例要考虑当地的立地与树种来确定。当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出较准确的比例。
3蓄水工程。集水面:集水区应当修成一定的坡度,地表较结实、平整、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集水面的整修可分为坡面和梯田等平缓地两种情况。在整修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破坏植树带,集水面坡度不要过小,整地回填时就要注意回填土的高度,预留要挖去的高度,保证集水面能形成的坡度、植树带有足够的蓄水容积。通过集水面所产生的径流直接流入栽植区渗入土壤中供林木吸收利用,但是如果有较强的降雨发生,径流量太大径流来不及渗入土壤中,有可能冲毁坡面整地工程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与集水面相配套,在径流渗蓄区要修筑比普通整地规格更高的蓄水工程,保证有一定的拦蓄暴雨的能力,保证坡面安全。蓄水工程的断面形式在山坡地一般有反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形式,在平缓地有穴状、条带状等形式。在修筑时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暴雨量、暴雨强度及所产生的最大径流量,同时还要考虑幼林无覆盖时地表土壤侵蚀造成每年可能的蓄水容积损失量。
篇7
1.影响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因素
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际的情况看,进展缓慢。全市每年约有上万吨以上的秸秆被白白烧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秸秆粉碎后掩埋不完全,影响作物播种 玉米秸秆粉碎后长短不一,覆盖厚度不够,镇压后仍然可达8~10厘米,耕深需在25厘米以上才能达到完全掩埋。而拖拉机的作业深度一般在 18~22厘米左右,即使秸秆直接粉碎耕翻后,一部分秸秆仍留于地表,直接影响作物播种。
1.2秸秆掩埋后,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腐烂 秸秆被直接粉碎还田后,由于秸秆所含水分较少,缺少微生物作用,不能及时腐烂。尤其是茎皮,更不易腐烂掉。此外,还会和农作物争肥、争水,有造成减产的危险。
1.3农民认识上存在偏差 秸秆曾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被煤、气取代,农业机械的发展代替了大牲畜的农田耕作,秸秆大量积存已成为农民的困扰,农民长期把秸秆作为燃料和饲料来用,并未意识到有更好的利用价值;农民形成了依赖化肥的习惯,认为上足化肥即能增产,加之化肥的供应充足,省时、省力,形成了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
1.4投资成本大,利用率低 购置一台秸秆还田机械,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一般每年利用秸秆还田机械仅为10天左右,利用率较低。这样,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的积极性不高。
2.搞好秸秆粉碎还田应采取的对策
2.1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要把抓焚烧、促还田列入议事日程,采取下发文件、 通告等办法,由政府牵头,组成由农机、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检查监督队伍,搞好监督,制止焚烧秸秆现象。还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形式。采取强制性措施,制止焚烧秸秆现象。
2.2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使农民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坏处,充分认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要让农民认识到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长期单纯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酸性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2.3采取激励措施 通过实施多种补贴,优惠价格和低息贷款等措施,鼓励引导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械,提高农民使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积极性,扩大秸秆还田面积。
篇8
一、弄清知识内容,把握事物的显著特征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党见事物的显著特征。"这里的显著特征是一个个自然物体的外部特征、表面现象,都是以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仪器(如放大镜)直接感知的,而不是经过大脑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害思维活动形成的。如教学《茎的共同特征》一课,就是通过指导学生先观察、比较几种植物的茎,然后根据观察结果来认识萎的显著特征。如柳树、蓖麻等植物的茎比较明显,节也比较明显,再观察南瓜、玉米、高梁等多种植物的茎,发现它们的茎上边都有节,于是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没有看到没有节的茎,由此可以推断:各种植物的茎都有节。这样,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来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弄清定性观察的含义,使学生掌握感官观察方法在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是"用感官进行观察",这类观察属于定性观察。凭借感官直接对事物进行感知,也就是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用眼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耳瓣别物体的声啻,用鼻辨别物体的气味,用舌辨别物体的味道,用手辨别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如教学《水》一课,在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的,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用眼看到水是无色透明的,用鼻子闻到水是无气味的,用舌尝到水是无味道的。最后经过归纳概括得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的科学结论。
三、弄清简单实验要求,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低年级学生实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课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使他们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检验和加深他们对现象的理解。如在教学《溶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教师宿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食盐、白糖、细砂进行厚解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砂与食盐、白糖不同,无论怎样搅拌,砂粒仍然沉在水底,不会化在水里。通过一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溶解的印象。
四、弄清逻辑思维层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教学《土壤的成份》一课时,首先指自学生进行实验,认识什么是土壤,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的成份;然后归纳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地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到土壤各种成份比例不同对值物的影响,进一步引自学生理解环境的重要及如何保护环境。通过这样的一步步引导,由浅入深,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篇9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养护;问题;对策
0.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市民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人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探索发展之路。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园林绿化养护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始于设计, 施工是设计的继续, 而养护则是施工的继续, 是对整体的维护、补充和优化。市政园林绿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 植物才是建设的主体, 施工的竣工验收只能说明栽植过程的完工, 而要使植物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与观赏效果必须通过长期的精心养护来实现。
市政绿化养护管理并非人们所理解的是一项简单、低级的重复劳动,它是一门科学,是园林建设的再生产工艺,是研究生长如何按照种植设计的意图,遵循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采取修剪、移植调整、施肥、防治病虫害、灌溉技术措施,进行良性的人工干预,使各层次的植物保持各自的生态位,各得其所,互利互惠,共生共荣,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色彩调和的外貌,构成一个合理、稳定的复层的植物的复杂过程。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主要指植物栽植成活后不间断的管理工作,可分为日常保养工作、周期工作及专项工作三大类日常保养工作是指几乎每天都需进行的或每年进行的密度较大的工作,如浇水除杂草等。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2.市政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养护的重要性
养护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重种植、轻养护,或者养护不到位。一些单位庭院内长期不养护致使园内树形杂乱、杂草丛生,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增多。一些公共绿地施工完成以后人为破坏比较常见。同时,由于养护经费不足,已破坏的园林景观得不到及时的修复。
2.2种植合理性问题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栽培好植物的关键。由于理想的天然土壤很少,因此在种植时应对土壤的成分和养分进行检测与改良。当前很多绿化的植物并非种植在改良过的土壤质地上。或是部分土壤改良不彻底,给栽培后的植物造成养护困难。部分园林绿化设计的工作人员对植物学的研究较浅,过于追求设计规划,忽略了植物的特点以及生长环境。季节性植物搭配种植不明显,绿化形式过于简单,无特色。
2.3市民参与环保绿化意识问题
不少市民缺少必要的环保意识,参与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的意识薄弱,对园林绿化地带的环境管理规定视而不见,经常会见到随意践踏草坪、攀爬树木、折花掰枝等现象。这些行为直接影响着园林建设的最终成果。
2.4对新品种养护不科学
经常导致部分园林绿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己身特色,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使得园林绿化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3.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的解决对策之我见
3.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设计者应该注意当地城市的文化内涵,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一系列的规划设计。而并非是盲目的仿效其它城市的设计风格,首先应该明确主题,制定详细而科学的规划,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上依据所在地的区域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周边环境的搭配和整个城市市政绿化地带的统一协调。
3.2土壤改良,科学化设计和种植
土壤改良工作要彻底,对土壤的pH值、养分等检测必须到位,改良之后必须要符合所种植物的生长需要。对没有进行改良或是改良不合格的土壤坚决不需进行植物种植。多学习、引进先进的土壤改良技术,以保证土壤改良工作的质量。随着绿化新品种的不断引入,对新品种植物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市政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设计人员在设计规划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植物生活习性的学习。要对所计划种植的植物经行全方位的了解认识。
3.3加强养护工作和提高养护队伍成员的素质
加强对养护工作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养护小组,对养护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到位。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园林绿化养护的队伍,是做好养护工作的重点。在养护的工作上,应多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经常对养护工作人员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和技术业务学习,条件许可时到别处参观学习,建立一支能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熟悉技术操作和业务工作,能独立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队伍。同时注意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使各项工作步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正常状态。
3.4建立和完善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档案
建立完整的植物养护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绿地内花草树木的编号、来源、树种(含名称、别名、学名、科属、产地、习性、用途等内容)、规格、栽种年月、生长势、日常养护措施、成效和自然条件、单项技术资料、统计报表、调查情况、总结报告等。及时收集、积累、整理、分析和总结经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好目录,分类归档。
3.5大力宣传,加强市民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园林绿化法制建设,培养市民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意识,对于部分市民破坏园林绿化的行为应根据相关规定经行处罚、批评教育。让市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生活质量。培养起市民自觉爱护环境、支持绿环的良好氛围。
篇10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 成效 问题和难点 对策建议
元谋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常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35 万亩;经济作物冬春疏菜种植面积13.5万亩。但近年来,在肥料施用方面、元谋县广大农民群众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不合理的施肥、既造成了肥料的大量浪费、也到至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制约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粮、经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经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元谋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成效
元谋县2009年8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来,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了项目实施工作,至2012年3月,该项目累计完成任务大田土样采集
4170 个,其中:核心土样450个,试验及辅助土样3720;试验植株样182个;产品样 364 个;野外调查 3870户;填写相应表格9180份;建立农户施肥档案 3800 户;完成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4108户,填写相应表格5600份,完成采样点地力评价农业生产情况调查2810户,填写相应表格2708份;完成基础数据库录入5600户;累计完成土样化验分析 10630 项/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料效应试验 40 组,校正试验 40 组,同田对比试验 60 组;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129人次,农户11.60万人次;刷写测土配方施肥墙体广告610条;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7.0万份,入户率达95%;覆盖全县水稻、玉米、洋葱、菜豆、番茄等5种作物,制定蔬菜、水稻、玉米最佳施肥配方10个;建立了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察点 35 个;累计完成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56.75万亩,其中施用配方肥9692.4吨,施用面积15.35万亩,示范展示面积9.0万亩,根据2009~2011年大面积测土配方施肥测产结果,亩均实现节本增效101.88元,项目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县的粮、经作物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元谋县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835米,最低海拔898米,欲称“烧箕凹”,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县共有9个土类,14个亚类,25个土属,51个土种,土样采集时间集中,工作量大,种植疏菜品种多,需要制定的配方也较多,而制定出的每一个配方,代表的疏菜种类少。
2.元谋县自第二次土壤普查后,土壤肥料技术人员分流,没有专职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对耕地养分状况的调查监测不够,土壤样品化验滞后,没有专业的土样化验人员。
3.菜农对测土配方施肥认识不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推广涉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元谋种植菜复种指数高,采收期长,较多菜农缺乏对测土配方的认识,疏菜施肥大水大肥,追冲施肥,重施氮肥,还 “看苗施肥”。农民习惯施肥根深蒂固配方肥难以规模推广。
4.元谋县没有肥料生产企业
元谋县没有肥料生产加工企业,我们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得出的最佳配方,虽然我们招标了一家配方肥生产厂家,但由于我县需配方肥的种类多,运输成本高,致使肥料成本高,在施用配方肥上推广难度大,把技术物化为商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技术的建议
1.领导重视,设置“土壤肥料工作站”,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土壤肥料专业技术人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要求参与人员充分认识测土配方施肥的科学性、严肃性,深知当地土壤种类及其分布状况,全面掌握耕地地力情况及农业生产现状,掌握正取样方法和肥料效应试验操作程序,因此,组织培训一支有强烈的有责任心、事业心、具有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农业专业技术,优秀的品德的土壤肥料农业科技队伍,是高质量完成测配方施肥项目的前提和保证。
2.加强和完善土壤肥力监测体系和机制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和提高测试分析手段,二是把土壤监测和田间管理纳入经常化。土壤监测要定点、定作物长期进行与跟踪,田间肥效试验要以土样及作物样品测试为依据,再根据主要栽培作物种类、土壤肥力确定肥效试验参数。
3.配方肥中标企业应与农技土肥部门密切配合,做好配套服务
4.加强宣传与群众培训
一是加强宣传与引导,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覆盖到各村各户;二是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上加强引导和支持,鼓励群众使用配方肥。三是农技土肥部门要加强对农户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 下一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