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足球训练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女子足球训练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几年来,女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曾经辉煌的中国女足却停步不前,甚至有了退步的迹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女子足球的市场化不高、后备力量薄弱是最大问题之一。为了在目前的体制和经济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女足运动,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足协已经与教育部达成共识,将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交给学校,在全国学校中举办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体制,以达到更好地培养我国的女足后备人才的目的。因此,作为培养人才最基层的中小学,已经慢慢成为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阵地。
而本人在作为中小学女足教练员的几年中,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女足训练基本照搬男子足球的训练套路,忽视了运动员性别、生理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训练任务和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这一关键因素,使训练走入了一定的误区,如何运用更科学的手段对中小学女子运动员进行训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作者本人的训练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总结出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科学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同行共同商榷。
1如何对中小学女足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
1.1科学选材方面
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是实施科学训练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水平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把科学选材与经验选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今后选材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手段进行科学选材,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是现今广为常用的选材方法。首先,年龄因素是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运动员的日历年龄、生物年龄以及运动年龄进行科学测量,可以有助于分析、推断出运动员竞技潜力的大小,并可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为今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身材高、体重大的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占有优势。所以,身体形态因素是直接影响运动员选材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在预测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的能力时,不能忽视遗传因素的影响,对未来训练发展提供潜力是遗传效应的主要作用。所以,在全面了解选拔对象的家庭情况后,应把父母是运动员的子女列为选材的重点对象。第四,运动机能能力因素是科学选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运动员健康、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术进行测试是科学选材必不可少的手段。最后,心理和智力因素是科学选材尤为重要的指标,在选材时,尽量挑选意志坚强、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强、稳定沉着、有创造性、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活泼开朗、积极好动、勇敢顽强、集体感强和责任心强的运动员,另外,在测试个人的接受能力快慢、思维能力强弱以外,还应把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1.2心理方面
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比赛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技术、战术、身体等训练水平的高低,还依赖于运动员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诸心理素质的训练水平。由于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运动员的心理还没完全成熟,注意力不易持久,自制能力较差,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她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应对她们的心理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还要考虑到她们的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在平时多给予学生一些激励和鼓励,就算学生的技术、动作还未尽人意,只要教练员多一点激励和鼓励都会给学生一种自信、一种肯定,以致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等心理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水平时,难度应由小到大,使能力逐步提高。同技术、战术训练一样,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应纳入一个球队的多年计划之中,在不同的训练周期、训练阶段要有不同的训练任务、内容。
1.3技、战术方面
1.3.1 技术训练。足球技术在足球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青少年时期的可塑性大,对基本技术接受快,所以,对于中小学女足运动员来说,此阶段是技术训练的最佳时期,也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科学地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只有基本技术练好了,才能进行更高技术水平的动作的练习。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根据队员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阶段,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1.3.2 战术训练
早期对其加速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有益的,培养易早期介入。战术意识的训练应与技术训练融为一体,实行多讲、多练、多看等方法,使她们理解应怎样去比赛。首先,讲解分析尤为重要,讲解分析的实质主要是促使球员理解应怎样去活动(比赛),在不同的比赛场景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好。多练是促进球员积极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充分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意提高战术意识。多看则是多观察水平较为突出的球员在比赛中的战术素养,让水平较低的球员了解和学习优秀运动员良好的战术意识。
1.4 身体素质方面。根据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对球员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合理地对球员进行速度练习,减少或避免耐力素质在小学女足运动训练中的实施。
灵敏性和柔韧性是保证掌握技术动作不可或缺的身体素质之一,广泛的灵敏性、柔韧性,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就打好基础。而速度素质是足球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中小学女子足球教学训练中应对起动、起跳速度和反应速度以及技术连接速度加强训练。其最好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是在对抗练习中完成。
2结论与建议
2.1 科学选材是中小学女子足球科学训练的重要前提,年龄因素、身体形态因素、遗传因素、运动机能能力因素、心理和智力因素都是科学选材测试的重要指标。
2.2心理素质训练是当今足球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一个球队的多年计划之中,在不同的训练周期、训练阶段要有不同的训练任务、内容。
2.3 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球员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阶段,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2.4 在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对球员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合理地对球员进行速度练习,减少或避免耐力素质在小学女足运动训练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韩会君,徐建华,吴武彪.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赵厚华.足球运动员灵敏和柔韧素质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21-23.
[3]刘卫民.年龄因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因素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30-34.
[4]张廷安.现代足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1986年,中国女足首次参加亚洲杯便荣登榜首;
1988年,广州国际女子足球锦标赛,中国队过关斩将,打入世界前4名;
1988年底,女足奔赴意大利,在梅迪利亚国际女足赛中,出尽风头,勇夺第一;
1989年初,女足姑娘在厦门“国贸杯”国际女足邀请赛上,横扫千军如卷席,以未负一局的战绩,傲居魁首。
当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受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之托,接受于1991年在我国广东举办首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大赛的重任时,谁还会怀疑这荣耀的桂冠,不该首先戴在中国姑娘的头上呢?
风靡世界的女足运动
60年代初,女子足球运动陆续在欧、美、亚、大洋洲等一些国家悄悄地开展起来。到了70年代中期,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从“动乱”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女子足球的热浪已席卷全球。英国这个世界足球发祥地,对女足运动最持保守态度的国家,也已有10多万女性参加了足球俱乐部;西德当时参加女子足球运动的会员竟达27万人,组成2100多个女子足球队,比赛长年不断;意大利已开始举办甲、乙级女子足球联赛,从中选拔国家队对外迎战;挪威、瑞典等国,在国家足协领导下,有数万女子在足球俱乐部里长年坚持训练,在欧洲女足中球技水平居领先地位,瑞典的女子足球人口甚至达到全国人口的1%;美国男子足球水平,纵然无法与其它美洲国家相比拟,但美国女足的兴起却声势浩大,60年代末,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并普及全国,以后在大学中也成为时髦的运动,为此美国足协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组织各种训练和比赛,形成了4个年龄的竞赛网,美国的国家女子足球队频繁地参加各种国际性大赛,成为北美首屈一指的强队;巴西女足其普及与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欧洲各国,每年一次的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通常只有五六个队参加,但巴西女足的竞技水平在国际女子足坛上却属上乘,这恐怕与她们生活在“足球王国”见多识广有关;澳大利亚在大洋洲经常是女足冠军的得主,可谓一支骁勇善战的强队;日本是亚洲开展女子足球较早的国家之一,学生中开展得比较普及,全国约有200多个女足俱乐部,国家设有专门的女子足球联合会;我国的台湾女子足球队在亚洲女子足坛上,可谓朝气蓬勃,威名赫赫,台湾的宜宁女子足球队曾蝉联1977、1978年夏威夷国际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并曾获得1978年“赫尔辛基杯”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
80年代以后,女子足球不但在世界各大洲扩展延伸,洲与洲之间的比赛连绵不断,各国的女子足球邀请赛、锦标赛、杯赛名目繁多,而且一些巾帼有志之士并不想局限于此,她们希望有一个国际性的独立机构统率世界各国女子足球的活动,举办大型的有权威代表性的国际比赛。于是,欧洲国家和以香港东南亚为首的亚洲相继打出“国际女子足球联合会”的旗号,大有巾帼足球与男子足球并驾齐驱之势。国际足联迫于压力,1987年通过决议将女子足球正式列入国际足联活动计划,并于1988年在我国广东举办了一次实验性的非正式的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
当前,女子足球发展更加迅猛,中美洲的墨西哥湾,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科特迪瓦,东欧的苏联、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国奋起直追,不惜代价开展女足运动,这些都促使国际女子足坛的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女足列强如林。
中国女足在苦挣中崛起
1977年,当陕西钢铁厂子弟学校的女学生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世界上还有女孩子在踢足球的时候,她们便也想尝试一下滋味。她们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这纯属好奇的举动——在简陋的足球场上,她们开心自在毫无章法地踢起足球的时候,已经悄悄地揭开了中国女子足球运动的篇章。
有人讲,如果说欧美国家女子足球的起因更主要是出于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妇女参政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话,那么中国姑娘们踢球的愿望可能更多地是看到中国男子足球的落后,“半边天”也要做男子办不到的事情。这话虽有道理,但我国女足运动从一开始孕育就受到了来自这个古老民族各个层次的排斥和压制,仿佛这是有悖天理的奇谈怪事。即使一些较为开明的足球界人士,对女子足球这一新生事物也持观望的保守态度。我国足球的决策机构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民间开展起来的女子足球运动,采取不反对不支持的中间立场。在没有场地、没有经费、没有编制、没有有关的专业人员和相应的领导机构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在陈旧的社会观念中步履维艰的女足发起者们,该面临着怎样困难的境地,说其苦苦挣扎,并未夸张。
有志者事竟成,女足运动在陕西、辽宁、吉林等地生存了下来。1982年中国体育报率先打破女足的沉闷局面,在北京组织了女子足球邀请赛,之后,广东也组织筹办了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女足亮相,身手不凡,令人耳目一新,使世人终于看到了女足的风采。天津、辽宁等省市也相继组建女子足球队,女足运动犹如一股春潮,迅速席卷祖国各地。
1986年,组建不久的女子国家队首次参加第6届亚洲杯赛便以胜23球未负一球的全胜纪录,荣登亚洲榜首,实现中国足球凤先飞的宿愿。
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女足中就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球星李艳杰、吴伟英、牛丽杰、孙庆梅、刘爱玲等,这是奇迹,也是对艰难困苦中奋斗而出的最好回应。身经磨难的中国姑娘,终于可以啸傲世界女子足林。
中国女足的远忧与近虑
然而,正当女足成为我国优势项目,受到全世界注目的时候,今年以来却不断传来令人忧虑的信息。自第7届全运会对非奥运会项目采取限制报名的办法公布之后,不少有女子足球队的省市从各自的利益布局考虑,把在国内比赛中不占优势的项目统统下马,包括将女足砍掉。致使今年的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原有27支队伍报名,但实际参赛的仅19支。据传,今年赛后,还会有些省、市将女队下放基层或解散,随之而来的二线队伍和青少年体校的女足球班也将难逃厄运。如果此风盛行下去,刚刚建立起来的女足的后备力量就会受到破坏,10年来,众多人士为之奋斗的女足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如1988年,我国女子足球运动达到高峰,仅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参赛队伍多达31支。其中许多选手,已经不是半路出家,经过改行的“田字号”,而是从小就步入足坛,经过五六年系统训练的新秀。她们技术规范、战术意识好、跑动能力强,是我国女足全面起飞的雄厚实力基础。如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自行瓦解,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篇3
关键词:女足足球运动 核心训练 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26-01
随着足球运动不断的发展,在足球的比赛中的节奏也随之不断的加快,从而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要求随之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以保障在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当前,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要注重运动员体能的训练,这也是足球运动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 女足足球运动中开展核心训练的重要性
数据表明,开展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足球运动员的爆发力,促进运动员整体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当前在女足运动员中核心训练的力度还不足,相应的方式选择也比较的落后,不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需要对训练的方法进行革新。研究表明对于同一肌群进行训练,采用多变的训练方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的方式,其已经成为当前足球运动训练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其还开拓了体能训练方法的新的研究的领域。当前教练员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力量训练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其在足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体能,促使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 女足足球运动核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力量素质训练计划结构认识不清
足球云顶核心训练是一项比较复杂并且周密的过程,若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训练的计划,运动员的整体力量的提升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在核心力量的早期训练过程中,力量训练过多就会严重的影响到肌肉力量和周边结构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的发生,当肌肉的负荷量过大的时候,就会导致肌腱以及韧带的断裂,导致运动员产生不必要的伤病。
2.2 忽视力量练习与专项的结合
运动员通常在力量房或者是健身房内通过相应的机械进行肌肉刺激的方式进行力量的练习,此种练习的方式属于一般的力量练习,也是最基本的力量练习,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专项的力量练习打好基础。许多运动员经过基础分力量练习就会发现自身的力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运动的成绩或者是专项力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也就导致其竞技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进行基础力量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项能力的训练,以保障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基础训练也可以为专项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在进行专项训练时更加的顺利。
2.3 忽视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核心力量练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只重视大块肌肉的练习,从而忽略了小肌肉群的练习,还有的部分教练员只注重腿部力量的练习,从而忽略了上肢力量以及躯干力量的练习,这样就会导致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状况的发生,甚至在比赛的过程中会导致运动员损伤。其力量的训练应该根据自身的整体需求,使局部力量的训练和整体训练相结合,从而提升运动员的整体能力,保障其整体力量的协调性。
3 女足足球运动核心力量练习的方法
3.1 克服自身重力的单人练习
此种训练的方式主要的适用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初始阶段,其主要的目的是让足球运动员深刻的体会到核心肌群的用力,并且还能够使运动员有效的控制身体,此种训练的方式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员的认可,也是最普遍、最基础核心力量的训练的方式。此种训练的方式的练习方法有很多,比如:单臂俯掌控腹、仰卧挺髋、仰桥以及腿臂交叉两头起练习等。
3.2 运用器械进行的练习
此种训练的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器械,比如:平衡球、瑞士球、平衡板以及力量练习器械等,这样可以是运动员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力量的训练,有效的使运动员躯干部位深层的肌肉参与到练习中,并且在动作完成的过程中,其控制躯体始终的保持在正确运动的姿态,这样也就很好的达到了训练的目的。此种训练的方式可以根据核心力量所掌握的情况来逐渐的增加其难度和复杂性,也可以使用多种器械来进行组合练习,以此来达到更好的训练的效果。
3.3 以健身为目的的普拉提练习法
普拉提是一种常见的健身休闲运动,其主要强调的是腹背的强化过程,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腹部和背部集中适当的力量,让其肌肉能够更好的支持脊椎。有力的腹部肌肉的形成可以更好的支持脊椎,当提升腹部和背部肌肉用力的时候,使整个身体达到似然和理想的状态。此种训练的方式可以培养运动员用意志力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可以是运动员深刻的体会到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以及控制,其可以有效的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此来提升运动员的稳定性以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
3.4 以康复为目的的悬吊训练法
此种训练的方式主要的是突出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强调在不平稳的状态下来进行闭链运动,从而达到对于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的效果。此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的加强中央躯干、骨盆以及髋部深层肌肉力量,此种在不稳定状态之下来进行力量的训练,以此来很大程度上激发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收缩能力,以此来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悬吊训练主要的通过对于肌肉以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强化,以此来加强肌肉和神经之间的反馈,从而提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平衡控制能力的有效的提升。通常在悬吊器械上进行训练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平衡板、海绵橡胶垫以及充气的橡胶垫枕等物品,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增加支撑点的不稳定性来激发肌肉的协调功能。
4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训练的方式,以此来促进运动员整体身体素质的有效的提升,保障其竞技水平的提高,促进竞技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忠,雷丽,王萍,等.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J].神州.2013,5(7):79-84.
[2] 张孟杰.我国青年女足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9):34-41.
[3] 孙文新,侯会生.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6):142-148.
篇4
2014年,济源市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校园足球试点城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普及为导向、以教学为关键、以赛事为支撑、以考评为保障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在校园里随意走上一圈,你会发现,带足球的学生随处可见。不管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是级的中学生,他们最感兴趣的、谈得最热烈的,就是足球。足球,已经成为济源市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以往,济源市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人成众,三木成森”,即完成了“三个强化”,建立了“三层三级”竞赛机制,建立了“三级梯队”人才培养机制。
一、强化教育教学,着力提升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一是全面普及足球知识。我们坚持在全市开展足球知识进校园活动,推动基础较好的学校开设足球课程,坚持每周上一节足球课,成立足球班,促进学生了解足球、喜欢足球、参与足球,形成“人人会踢球、人人争进足球班”的良好态势。
二是积极建设布点学校。济源市专门制定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考评细则,有效开展省校足办要求的“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和一套相关制度,保证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一次足球大课间,每学年举行一次校内班级足球联赛,每个学生有一本足球教科书(或校本教材),每个学校有一支足球代表队,建设一块符合要求的足球场地,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足球文化节,有力促进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全市已建成3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小学18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4所,基本实现市区、平原乡镇的全覆盖。
三是大力培育足球文化。我们组织各足球特色学校积极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足球冬(夏)令营、足球操比赛和校园足球亲子秀等活动,搭建校园足球文化平台。还以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名字命名班级足球队,进行班级间比赛,编办足球主题班报,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
二、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校园足球竞技水平
一是建立“三层三级”竞赛机制。在完善每年小学、初中、高中三层竞赛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校长杯”“镇长杯”“市长杯”三级联赛体系,每年6月举行全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市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9~12月举行本校的“校长杯”足球班级联赛,此外,还举办了“镇长杯”区域学校比赛。
二是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我们采用“市队校办”和“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方式,建立班队、校队、市队三级梯队训练管理模式,有计划地将一大批学生作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全市目前已注册800多名市级足球运动员。
三是建立足球学校创建机制。我们对有条件的学校下达年度创建任务,加大指导力度,提升创建水平。济源市第一中学、济源市高级中学等重点校园足球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市足球特长学生。
四是积极参加“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在2016年“省长杯”足球赛中,济源市四支代表队进入全省各组联赛前四名,其中济源市高级中学在高中女子组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济源一中在高中男子组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太行路学校在初中男子组获得第三名,沁园中学在初中女子组获得第四名。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发展校园足球的热情,增强了济源市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区的信心。
三、强化行政推动,着力提升校园足球保障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对优化校园足球活动网点布局、完善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教育、体育等多个部门参与的校园足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协商问题、推进工作。
二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我们积极安排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大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形成了有效的投入机制,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的稳步开展。近年来,全市财政已经陆续投入305万元,新建了4个标准化足球比赛场地。
三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这些年,我们每年培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校园足球训练管理干部、体育教师150余人次,培训C、D级教练员50余人次,今年还选送1名体育教师赴法国参加培训。
四是建立健全考评制度。我们出台考评细则,将校园足球工作纳入各校目标考评范畴,明确工作目标要求,严格督察考核。开展优秀校园足球学校、优秀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各学校加快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今后,济源市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着力在校园足球普及与提升上下功夫,努力走出有济源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重点将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优化推进机制上下功夫。将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印发《济源市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教育、体育等部门的职责,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总结提升“名校办名队、一校一品”的教体融合做法,将足球运动队“植入”其中,继续组织“三层三级”足球联赛,在全市试点创建市级校园足球学校。
二是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年度教师招聘计划中,安排一定名额招收有足球专长的体育教师,并优先分配到足球特色学校。分类开展面向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和面向高水平运动队教练的等级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两期师资培训班和一期裁判员培训班,邀请全国优秀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担任讲师,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师资力量。继续做好日常教学和训练,_展冬、夏季青少年足球训练营,积极参与省级赛事,力争为各级足球运动队输送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是在提升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将足球逐步纳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建立各级足球特色学校校长负责制,全面实现校园足球进课堂、进大课间、进校园竞赛、进中考。逐步建立足球特长生中考升学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投入,积极引进社会赞助机制,为各级各类学校、俱乐部及体育活动中心足球教学、培训和比赛创造条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是在弘扬足球文化上下功夫。在开展全市学校足球技能秀、趣味足球游戏、足球亲子活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提炼足球特色文化,挖掘足球对青少年人格培养、意志磨炼、团队精神培养和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各类赛事中弘扬积极健康的足球文化,努力营造阳光向上的和谐足球运动氛围和文化环境。
校园足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济源人将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健康开展。
篇5
关键词 广西高校 足球队 管理体制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Top Soccer Teams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Guangxi Universities
CHEN 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high level soccer team in 13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the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am's objective status quo, coaches, etc. for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llege footbal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Guangxi universities; soccer team; management system; countermeasures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李宁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广西赛区比赛的13支足球代表队管理现状。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参加2008年“李宁”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广西预选赛参加比赛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发放,约定时间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有效问卷13份,有效回收率100%。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调查了解。
访谈法:访谈部分足球代表队教练对高校足球代表队的看法和意见。
2广西省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现状现状
2.1教练员概况
教练员是球队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的领导者、指挥者,球队建设的教育者和指导者。教练员的职业水准、教育观念、训练方法,直接影响球队建设、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的教练员金志扬在2006年下半年带领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学生军)以第一名的身份从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中成功晋升甲级,这足以说明优秀的教练员在球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调查表1可以看出,教练员队伍的运动等级情况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布局,其中二级人数最多,共8人,占61.5%;无运动等级有4人,占30.8%;一级1人,占7.7%。如果学历能代表教练员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那也是衡量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此次调查结果显示,13支球队的教练员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学士学历,共12人,占92.3%;只有1人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占7.7%;博士无。足球教练的高学历、高运动等级比例仍然偏低。教练员的学历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竞技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球队日常运动训练中,10人为兼职,占77%;3人为专职,占23%。高校从事足球训练工作是要教练员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指导训练和比赛,即使经验很丰富,还要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争取做到最好,多参加各种培训,接受更新的管理和战术理念。从参加教练员培训进修学习情况来看,所调查的对象中参加正式培训的教练员还比较少,因为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教练员一般都来自本校老师当中,在高校老师身兼体育教育教学和足球队运动训练双重身份,偶尔参加培训的教练比较多。不参加培训的因素也有很多,而且学校的经费不到位,因此,教练员缺乏较深刻的足球运动实践经验和足球专项训练理论知识,接受新的理念还是有必要的。
2.3运动队训练
足球队完整的训练计划应有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五种。由于高校足球队伍不同于职业球队和专业球队,根据高校队伍的特点,高校教练员一般较为注重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调查显示(见表2),大规模的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有比较显著的效果,球队的指导思想和战术运用都很完善,思想一致,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比赛结果。阶段训练计划的效果也比较好,因为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阶段训练比全年计划在次数少,但是质量还有是比较好的保证,集体运动要形成这样的整体意识当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只有长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及良好的比赛结果。
日常训练和周训练的效果就比较差,因为训练时间短,而且训练时有些队员因个人原因缺席,学校的课程安排也是最大缺席原因之一。再加上管理制度差的话,就会造成整体训练气氛的散漫,那效果就不显著。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战术意图、技战术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运动员来体现,所有训练、管理成果最终都表现于运动员的参赛成绩之中。换句话说,队员是执行教练员战术意图和实施比赛的主体,是球队发展的内在因素。通过对教练员的调查反映,在训练中,有10支球队教练员认为自己的队员投入训练的热情积极;3支球队教练员认为自己的队员投入训练的热情一般。有76.9%的教练员认为训练水平进步;7.7%的教练员认为训练水平没有变化;另有15.4%的教练员认为训练水平退步。从调研的数据上来看,队员自身投入训练的积极性高、大部分球队水平处在进步中。可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明白,一旦内因做不好的话,一定会成为影响或者阻碍球队发展的关键因素。
2.4训练比赛经费重要性
经费主要是来源于学校,它对训练和比赛起到重要的保证。如果训练没有经费的保证,那队员的营养就得不到保证,也大大影响了教练员和队员的激情。而且由于经费不足,比赛机会就自然少之甚少。也只有在本地区进行一些足球比赛,而这些比赛大多数缺乏实战性,缺乏在高强度激烈的比赛环境下队员之间的彼此磨合和应有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无疑也阻碍了足球队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费匮乏成为制约广西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又一大障碍。
3对策与建议
3.1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练员水平
现代化科学训练的发展对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将成为教练员的基本素质。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应定期进行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教练等级、训练理论和带队实践水平;聘请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来改变和提高球队的整体水平;减轻学校教练员教学和训练的压力。
3.2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时间、提高运动员训练热情
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次数与时间,实行全年系统组队来进行训练,将训练周期与训练时间大大拉长进行有计划的、高效的训练,给予球队更多的空间进行提高。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最终提高球队的整体水平。
3.3加大经费的多元化
经费的来源有多种渠道,长期以来靠学校拨款型的经费,在一定时期内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足球运动又是集体项目,慢慢也形成了一个局限,所以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学校和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如体育系统与社会团体、个人企业联合办体,吸纳的赞助费用)。尽最大努力挖掘体育资源,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群.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5
[2] 董昱.山东省高校女子足球队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6
1、召开体育部的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体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安排,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使大家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部的工作中来。
2、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体育部干事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很好的独立工作,有很好的组织能力来应对多变的比赛场合,并让他们指定本学期的学习和工作目标。
3、在11月份上旬将开展一些关于班与班之间的体育比赛,如:新生运动会(重要)、足球赛、篮球赛、体育趣味活动等,从而为校级活动选拔人才,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加强班与班之间同学的认识和联系,促进友谊,使全系的同学都团结起来。
4、组建系足球队、篮球队并定期的进行集中训练,以迎接校里的比赛。选一些体育比较好的同学参加院田径队的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还要选几名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参加校田径队更正规和系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素质以为系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重点工作:
1、在11月份将举办我院05级新生运动会,使全体学生会的成员和全系的同学都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到院运会的筹办和准备工作中来,也为下学期的校运会进一步选拔人才,做好充足的准备。
2、积极配合学校体育部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和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和预备工作。通过我们的热情和宣传来带动全系和全校同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机构设置:
1、内务组:主要负责体育部的日常工作与自身建设;负责制定每学期体育部工作计划和资金开支预算,结算、核实该学期学期资金运用情况;负责内部考核体育部干事工作情况,检查各项工作效果,审查各活动负责人所递交的工作总结和资金使用说明,整理各个活动过程中的活动资料,后装订成册统一上交办室。
2、外事组:负责体育部的对外工作,包括聘请各个学院运动队的教练,学院各项赛事的裁判;负责与其他学院的交流工作,联系各个活动的友谊赛;负责各个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
3、足球组:主要负责学院足球运动方面的工作,开展学院的足球运动,组织学院班级友谊赛。负责组建、管理学院足球队的日常训练、比赛工作,带队参加校综合运动会足球比赛和校级足球赛。
4、篮球组:主要负责学院篮球运动方面的工作,开展学院的篮球运动,组织学院班级友谊赛。负责组建、管理学院篮球队的日常训练、比赛工作,带队参加校综合运动会篮球比赛和校级篮球赛。
篇7
关键词:初中;活动体育课程;教学
“活动体育课程”不受新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约束,其活动内容远远超出课堂教学的范畴。“活动体育课程”与体育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彼此等同相互取代,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担负起一部分潜在体育课程,实现学生个体教育价值载体的作用。
一、目前体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沿袭以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那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竞技运动项目始终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于严肃、缺乏活泼性,天性好动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出现厌烦上体育课的现象。
(2)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单一,使体育教学与社会脱节,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培养,课外体育活动课程没能以“学生需求为本”而设置,不能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3)“应试教育”对体育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力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校体育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生轻全体学生的教学现象严重。
二、活动体育课程开展的意义和紧迫性
首先,为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保证;其次,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促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再次,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课间或课后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工作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和调节,从而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因此活动体育课程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笔者对宁波市慈城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课成绩进行了追踪:
200年第一学期宁波市慈城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课年级段排名表:
初一年级训练队学生年级段排名:
戎同学期中考试年级段排名及期末考试年级段排名排名依次为第6名、第2名;吕同学排名依次为第43名、第3名;徐同学在排名依次为第70名、第45名。
初二年级训练队学生年级段排名:
吕同学在期中考试年级段排名及期末考试年级段排名分别为第9名和第8名;冯同学的依次为第33名、第25名;夏同学的成绩排名依次为第170名、第174名。
初三年级训练队学生年级段排名:
汪同学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依次为第5名、第13名、第4名、第7名;姚同学成绩依次为第66名、第67名、第57名、第23名;胡同学成绩依次为第111名、第53名、第76我、第72名。
由此看出,以上同学的成绩基本上都在进步,有些还是年级段前几名,同时还都是学校田径比赛的主力队员,这就更能证明了“劳逸结合”这一说法。以下以三年来宁波市慈城中学田径队队员考入重点、普高的学生举例:
笔者调查了2007年至2009年宁波市慈城中学体育训练队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总共有47名,发现有17名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占训练人数的36%,另外还有26名学生考入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占训练人数的55%,其中只有4名学生未考入高中(见表1)。可见大多数考入高中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较突出,再加上运动成绩优秀,而被择优录取的,占当年初三体育训练学生的30%。
三、初中活动体育课程开展的创新建议
1.以学分制为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体育学分制是一种因材施教,适应学生需求心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实行了体育学分制。根据体育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分析和探讨实施体育学分制的优点、方法及对策等,为更好地实施体育学分制提供理论依据。
2.培养学生骨干,带动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所以培训学生骨干并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也就不容忽视。参加活动体育课的学生,基本上专业成绩是比较突出的,在开展活动时,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特别的指导以协助教师。作者调查显示,在宁波市慈城中学刚刚成立女子足球队的时候,真正会踢足球的女生,在全校屈指可数,通过培养这部分人的骨干作用,从而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女生对足球的兴趣,喜欢足球的女生也越来越多,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学校女子足球的发展。
3.延伸课堂教学,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锻炼能将体育课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运用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通过复习、巩固课堂知识,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的教学。而活动体育课程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与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使这一部分学生无论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还是在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上都有显著的提高。随着运动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活动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应该对建立起几十年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学校体育只有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周期训练;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特点
中图分类号:G8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127-03
A Review of the Training Feature of China’s National Women’s T ennis Team
――from the Training Cycle Theory
ZHANG Xiaoe1, YE ziqing2,ZHANG Zhe3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 ty, Nanchang 330027,Jiangxi China;2. Jiangxi Tourism Business Vocati 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ranch, Nanchang 330100,Jiangxi C hina;3.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 stics to analyze the feature and summarize the rule of training China’s women’ s tennis team based on a brief analysis of Matveyev’s cycle theory and thefeature of professional tennis competition in today's world. The results show t h at the annual national women's tennis team training cycle is divided into a numb er of large and small cycles and fostering training in competitions which is use s as an approach of training. Training followed the training cycle and enhancedand developed training cycle theory.
Key words: cycle training theory; nation women’s tennis team; trainingcharacteristics
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实力与日俱增,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五朵金花的表现让国人骄 傲。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的双打冠军;2006年郑洁、晏紫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夺冠的场面还沥沥在目;四年后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郑洁、李娜又双双闯入女单四强。 女队取得如此骄傲的成绩与合理的训练安排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周期训练理论的角度寻找 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特点,为今后的训练和其他网球训练队的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家女子网球队一队球员及其2006-2009年训练计划。表1为队员的基 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运动训练 计划、训练周期、网球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为了保证论文方向的正确性,以口头形式采访国家女子网球队教练对周期划分、训练计 划制定的原则、训练内容安排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访问冬训期间跟队的科研人员,就关于训 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训练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访谈。
表1 国家女网一队球员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月身高获得主要成绩李娜1982-02172 cm2008年 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4名,2010年澳网女单四强 郑洁1983-07164 cm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2008年温布尔登公 开赛单打四强,2010年澳网女单四强晏紫1984-11171 cm2006年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孙甜甜1981-10175 cm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打冠军 1.2.3 数理统计法 本文将国家女子网球队球员训练内容中的 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将处理结果制作成表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周期训练理论的创立及主要内容
前苏联现论首席专家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
投稿日期:2010-01-26
基金项目: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张小娥,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通讯作者:陶志 翔。 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的阶段,把运动训练过 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1]。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精华应 该是年度周期训练划分。他认为在一年当中可以分为若干个大周期,1个、2个、3个或者4个 ,甚至更多。在每个大周期中有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在这3个时期中又分为小周 期。小周期可以根据训练的实际需要安排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手段等。划分大 周期的时间长短不是固定,是根据实际比赛需要而进行指定。
如今很多优秀运动员常年都在进行比赛,那么还存在分期化。马特维耶夫说:“高级运 动员全年比赛,并非把分期化丢掉,并不影响对竞技状态的发展进行控制。如足球,春天即 开始比赛;聪明的教练员春天比赛并非以最高的体力参加,而仍然把它看作是形成竞技状态 发展过程,仍作为准备期的特征来进行训练”[2]。可以这么理解,并不是进行比 赛就进入 了比赛期,比赛可以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对运动发展竞技状态的“期”和训练周期,在认识 上要区分开来,这是两回事。发展经济状态期,是指运动员机体内在的规律,而训练周期是 由人们认为制定的,是用以控制运动员集体的发展状态的,二者不能混淆。因此,在认识周 期训练理论上一定要抓住精髓。
2.2 国际网球赛事特点
2.2.1 国际网球赛事安排特点国际网球比赛全年比赛按影响力、积分大小、奖金多少为五个不同的等级:最高级别为 大满贯比赛(澳网、法网、温网、美网) 和年终总决赛,共5项;其次依次是WTA和ATP一级、 二级、三级、四级巡回比赛。2006年后4个级别比赛数量分别是12、15、17、15,全年的 比赛数量是65个。职业比赛的时间、地点相对固定,有的比赛达到100年历史。职业比赛分布 在从1月1日到11月19日的47周中。不同级别的赛事交替进行,主要以大满贯赛事和年终总决 赛作为划分点,将全面的比赛分成几大块。一般澳网1~2月份举行、法网5月底6月初举行、 温网6~7月举行、美网8~9月举行,年终赛就顾名思义。其他不同级别的巡回赛事穿插于其 中。因此在安排训练的时候,教练员要充分的考虑到比赛的安排时间,根据比赛安排确定训 练周期的划分。
2.2.2 网球运动员选赛特点职业网球比赛采用52周积分排名系统,该排名系统是按52周内单打17个和双打11个最好 成绩的积分累加的过程,分别排出运动员单双打的世界排名。职业网球比赛接纳运动员的签 位有限,运动若没有足够的积分,排名不够的话就不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例如,大满贯 签位最多有128个,一般常用的是32签位,因此只有在积分系统中排名靠前的选手可以获得比 赛资格。因此,运动员为了获得高积分,有资格打更高级别的比赛(积分和奖金高) ,必须尽 量多打比赛,但是考虑到身体状况运动员并不是参赛越多越多好,从而要有目的的进行选 择。
目前世界排名前100 位的运动员年均参赛数量为23个,最多的为33个。我国国家女子网球 队部分运动员2006年参赛数量平均为21个,最多参赛为25个(表2)。[3]。
2.3 我国女子网球队周期训练特点分析
2.3.1 年度大周期训练计划国际职业网球赛事频繁,ATP全年的总赛事可达80多个,WTA全年比赛也达60多个。作为 一名职业选手,既要考虑到自身排名而多参加比赛,也要照顾到身体状况。在网坛,运动 员都以夺得四大满贯为荣。因此,以四大满贯比赛作为分割点,将全年 分为四个大周期。四大满贯是每年固定的比赛,有些上百年来都没有变化,例如,温布尔顿 网球公开赛于1877年第一次举行距今为止已有130年的历史。在职业网球比赛中,ATP和WTA 的一级赛事也有高的影响力。从而在安排训练中,准备一级赛事也成为了一个分割点。除此 之外,每年还可能碰上其他的大型比赛,例如2006年的亚运会、我国的全运会等。2006年李 娜参加四大满贯、多哈亚运会和13周的一级赛事,每个赛事都是2周。每3至4个比赛周后有 一个训练周期,这样全年大致会有6个大周期。
表2 2006年国家网球女队一队球员参赛站数统计
李娜单双彭帅单双郑洁单双晏紫单双Ⅰ级5 25266 45Ⅱ级 5 24234 45Ⅲ级 5 33121 66Ⅳ级 3 21144 44ITF1大满贯4 44444 44年终总决赛11小计(人次)22 13 171019 202325每个大周期的时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冬训作为第一个大周期,它的持续时间是最长的 。跨年尾和年初的冬训,既要对一年的比赛结束作调整,也要为新一年的比赛做准备。一般 从11月到1月初,大概8周时间。但是由于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间隔时间很 短,那么这个周期的时间就比较短,只能有2周的准备期。
从上述可以看出,网球运动的年度训练大周期较多,这与国际网球赛事安排的特点有较 大的关系,但是划分明显,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
2.3.2 小周期采用一元训练理论所谓“一元理论”,茅鹏认为,运动能力中的“技术”和“体能”是一元的,不存在没 有体能内容的技术动作,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内容。技术与体能,就象形式与内容一样 ,在客观现实中无法分离。因之,该理论被命名为“一元训练理论”[4]。
目前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周训练采用一元训练理论。如表3显示,在一周的训练中有综 合训练、技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五次的课中2次综合课训练、2次技战术训练课和1次体能 训练课。这改变了传统周期训练中小周期训练的单一性。传统小周期训练一般将体能、技战 训练分开,界限明显。从表2中还能发现,在每天的训练中,技战术和体能都有安排,只是 侧重点不一样。在技战术训练课中,技战术的比重增加,如周二为技战术训练课,那么技战 术的训练时间占69%,而体能占31%。
表3 国家女子网球队一周训练内容安排
周 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课的类型 综合训练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 综合训练技 战术训练课的时间/min295275 297369 310技战术训练时间/min200850 150142体能训练时间/min63 37987734技战术时间比重76%69%066% 80%体训练时间比重 24%31%100% 34%20%不论从小周期的课安排内容来看还是从每天课的内容来分析,都能看出我国女 子网球队在小周期训练采用一元训练理论。这样的训练方法能改变以往课程的枯燥乏味,更 能把训练内容很好的结合,有利于在实际中或在比赛中的运用和发挥。
2.3.3 以赛代练,比赛成为训练手段按照国际网球比赛的现状,运动员不可能为每一场比赛进行赛前准备,为备战而花费更 多的时间。李娜2006年赛季统计得出,只有第15~18周、29~33周、43~49周为准备期。除 去准备期的时间,那么其余的时间如何利用呢?职业网球运动员会在几项大赛之前参加一些 低级别的赛事作为一种训练手段,为后面的大比赛做准备。所以在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的周 期训练计划中,比赛已成为了准备期的一部份,以赛代练。
世界优秀运动员训练周期的观念已全部更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准备期 训练时间缩短,国家女子网球在结束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到进入法国网球公开赛相隔近17周 之久,但是进行的训练周只有7周,其余的10周都参与到不同级别的赛事中。2) 比赛期 大大延长,国际网坛赛事频繁,全年52周有47周的比赛。在这漫长的比赛中,不管是春季、 夏季、秋季和冬季,各种赛事接连不断,每年最重要的比赛也都在此期间,比赛成了运动员 训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运动员要参加20~30场或更多的比赛。专项技术训练 要靠比赛来完成。在比赛之间,训练的任务是保持专项素质水平,改进技术细节和调整身体 和心理状态。而且许多比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创造最佳成绩,而是实战训练为主要比赛服务 ,这些比赛取得了调节训练、提高训练质量和强度的重要作用。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内,训 练被分为许多小的阶段(10~15 d)。各自有不同的目的,从而易于掌握和控制运动员的状态 ,便于在大比赛时出现超量恢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3) 在几乎贯穿全 年的比赛中,运动员利用比赛空闲的时期只能进行短暂的专项训练,改进前一段比赛中所暴 露出来的问题,完善技术细节,提高专项素质水平并完成向下次比赛的过渡,为下次比赛做 准备。
通过对当今网坛比赛的特点和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 训练周期理论相比,现代周期训练理论有一定的不同。但是,从本质来看,并没有把传统的 周期理论丢弃,只是在现代社会商业因素的影响下,由于运动员赛事的频繁,他们的训练计 划出现了不断地改变与调整,但都是在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对 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 结 论
周期训练在新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本质大致是相同的。要正确理解运动发展 竞技状态的“期”和训练周期。国际职业网球赛赛事频繁,赛事级别划分明显,有严格的参 赛要求。我国女子网球队训练基本遵循周期训练理论。训练计划有大、小周期之分,全年分 为多个大周期,训练方法采用一元训练理论。运动员参赛数量较多,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比 赛状态。因此,选赛和参赛既要考虑到积分也要考虑到对大赛时的身体状况,参加部分比赛 既已成为了一种训练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焕群,王汝英,陈明达.周期与训练[J].体育科学,1982(1):39-44.
[2]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3] 李淑芬,李庆有.优秀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1(8).
[4] 王磊.一元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的研究[D].南京,2007,5.
[5] 金健秋,杨克新,刘强.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辨析[J].烟台市反学院学报,2005,2 1:313-316.
[6] 陈正,黄香伯,孙江宁.国家女子网球队周课训练模式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40(12).
篇9
毫不夸张地说,足球之美无处不在。首先是球衣之美,每个国家都有传统的队服,如意大利队的蓝色之美,德国队的白色之美,巴西队的黄绿色之美,荷兰队的橙色之美,阿根廷队的竖条相间淡蓝白之美,等等;其次是赛场上展示的球艺之美,如传球、盘球、接球、铲球、抢断、射门等,都给人以美妙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倒挂金钩的射门,或是侧身腾空鱼跃式的扑救,更是美不胜收;再次是胜利的喜悦之美,在赛场上无论是进球后的喜悦或是终场的胜利,球员们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有的连翻几个跟头,有的跪在草地上仰天大叫,有的脱下球衣投入空中,等等;最后是球迷们的脸谱、衣服和拉拉队的工具,五彩缤纷,令人陶醉。无论哪一种美,都是人们创造性的体现,也都是创造之美。据我观察,中国人与西方人看足球的最大差别是,大多数中国人是看热闹,而西方人是欣赏足球所展现的创造之美,这是双方在精神生活上的差距。
但在欣赏本届世界杯之美的同时,我不能不为我国足球的落后感到悲哀,并思考着我国足球衰败的原因。中国只在2002年进过一次世界杯的决赛圈,但那是因为日本和韩国作为东道主让出了一个名额,中国捡了个便宜。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51块金牌,居世界第一位,显示我国已是体育大国,许多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之列。可是,为什么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足球居然进不了32强,在世界排名也在70名以后?有人说是认识问题,或是投入不足,或是教练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关键。以我之见,关键在于“三个功夫”不足和“三个精神”的缺失。什么是三个功夫呢?据我观察,足球主要是依靠三个功夫,即脚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和头上的功夫。足球之所以称为足球,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靠脚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集中的反映在奔跑的速度,一场球赛下来,一个运动员要奔跑万米以上的距离,速度就是决定的因素;头上的功夫,不仅仅是顶球、用头射门,更重要的是足球运动员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大脑指挥的,都来源于大脑的创意灵感。
一定程度上,足球运动体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国民性,那些足球强盛的国家,无疑都具有发展足球所需要的“三个精神”,即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虽然足球功夫对足球队的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在竞赛中决定胜负的是这“三个精神”。
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依靠体育训练的“举国体制”,使乒乓球、女子排球、羽毛球、跳水、举重等项目迅速崛起,为国家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为什么“举国体制”对我国足球训练不灵?很显然,这些强势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和训练方法与足球是完全不同的,前面那些项目主要是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竞赛,依赖的是娴熟的技巧、高强度的训练和精心调教,而这些方法对足球训练基本不适合,足球更多依赖于“三个精神”。就拿足球与排球和篮球比较,足球队员几乎是篮、排球的2倍,而且足球场的面积是篮球场的17倍、排球场的44倍,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台了。因此,与我国强势球类比较,足球涉及人数更多、场面更大、运动更剧烈和危险更大,也就需要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仅就创造精神而言,可以说足球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创造性的灵感来指挥的,如每次传球、铲球、射门和扑救,都不可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不可能像排球由队长背后的手势来指挥那样。
对于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包括足球业内的专家们从多方面进行过分析,可是几乎没有人认识到这是由教育造成的。为什么?因为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应试教育,都是高度功利主义的教育。我敢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保守落后的,宠爱和棒喝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古今酿成的悲剧不计其数。这两种教育方式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高度强化了的功利主义,把天真无邪的儿童自幼引入到功利主义的泥潭。
据说,世界上犹太人和华人是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可犹太人是采取“狮子育儿法”,而中国人却是把孩子噙在嘴里还怕伤着了。在父母眼里,子女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可以打骂,包办代替,剥夺他们童趣、志趣和应有的选择权利。在独生子女占主导的情况下,90年代以后溺爱教育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父母陪读、陪考,专车接送,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有家长陪读的。在这种宠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少有家长冒着风险自愿让孩子去踢足球的。我国注册的足球运动员只有2万多人,而德国有2700万(占全国人口的1/3),更不用说南美达到“街上足球”那样的普及程度了。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也是最顽固的,它沿袭了科举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代代相传,根深蒂固。从启蒙教育开始,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教学中,实行灌输和背诵,频繁地考试,以追求高分为目的,从而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灵感,导致大多数国人缺失创造精神,而且这一切从儿童时期就造成了。
尽管我国足球训练也是从少年开始,但由于上述原因,他们从小就缺失了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是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致命伤,绝不是靠请洋教练和加大经费投入可以奏效的。这三个精神的缺失,不仅关系到我国足球的振兴,也影响着我国未来能否跻身世界先进科学之林。对于我国教育的现状,再不能熟视无睹了,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猛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教育方式,着力培育“三个精神”,且须从幼儿抓起。只有当“三个精神”占我国国民素质的主导地位,我们才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也才能从低品质的“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
篇10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体育三类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本学年体育基础课、专选课逐渐趋于稳定,对于活动课,我们实行了活动卡,制定了《大弯中学活动课学分制实施细则》和《活动课班级组织形式和评分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躯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使整个课题改革形成良性循环向前推进。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0分钟要质量。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的《体育合格标准》的合格率为100%。
三、成立了学生体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曾勇、张学强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全组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学生会分离出来,成立了学生体协。学生体协由总会和分会组成部分,总会有主席、副主席、竞赛部、群体部、裁判部等,分会有篮、足、排等8个项目的组织,体育老师作为顾问监促、指导分会工作,从制定比赛规程到裁判工作都由学生体协来完成,这样既丰富我校体育活动,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抓代表队训练卓有成效。本学期重点抓了篮球、田径、游泳三大项的校级代表队训练,通过改进训练方法,重视冬训工作,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结合起来等措施,参加校际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青白江区第二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其中男子青年组:
周波:获100米、200米第一名,并打破纪录;陈欢:100米第六名、110米栏第二名;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二名;杜其兵:跳高、跳远第三名。
女子青年组:
邓询:100米、100米栏第一名;李倩:200米、400米第一名;赖周静:800米、1500米第一名;凌霞: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三名;梁红秋:跳远第一名,跳高第四名。
男子甲组:
赖宗培:100米第一名、100米栏第三名;曾毅: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二名;周伟:跳远第一名、三级跳远第七名;郑子昀:跳高第三名、跳远第三名。
女子甲组:
赖丹:100米、200米第一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男子乙组:
肖韵文: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二)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比赛,高中女子组获团体总分第六名。
其中高中女子组:
赖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五名;李倩:100米第四名、200米第八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高中男子组:
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这次比赛共有6名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
(三)参加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由5人组成大弯中学代表队成绩如下:
男子乙组:
周波:100米第五名、200米第八名,并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王舒铭:铅球第五名、铁饼第六名。
女子乙组:赖丹:100米第七名;张雯:跳高第三名。
(四)参加成都市九运会田径比赛,以我校学生为主的青白江田径代表队荣获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其中:
周波: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二名,并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叶仲韬:110米栏第六名;王舒铭: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
赖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六名,并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赖周静:800米第四名、1500米第八名;张雯: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
曾毅:跳高第三名;周伟:三级跳远第八名;肖韵文:跳高第四名、跳远第五名。
(五)参加成都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成绩如下:
高中组:
李欣:200米蛙第一名、100米蛙第二名;桑迅锐:100米蝶第二名;
许浒:100米仰第三名;李长志:50米蛙第三名;张锦:50米自第三名;
陈宇:50米蝶第三名、50米自第四名;胡蔚玺:50米自第五名。
初中组:
吴乔:100米蝶第三名、200米蝶第三名;董政:50米仰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