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成因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盐碱化成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盐碱地;成因;防话;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S15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298-02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因其强大的拦泥淤地及生产效益,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得到大力发展,其蓄洪拦泥的最终产物――坝地,是宝贵的土地资源。但是沟道打坝建库改变了径流汇集状况,将雨水蓄在沟里,必然抬高地下水位,特别是水库高水位蓄水后,库下水位抬高更快,盐碱随水上升至地面,久而久之导致坝地盐碱化,制约坝地效益发挥。土壤盐碱化既是涉及农业、土地、水资源的综合问题,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其治理和改良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1 榆林市盐碱地现状
1.1 榆林市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逾400km,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300 m,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00mm。
1.2 盐碱地现状
据统计,2008年榆林市横山县共有淤地坝2000多座,可淤面积4459.80hm2,已淤面积4067.27hm2(其中盐碱面积1266.67hm2,占已淤面积的31.14%,已利用面积2260.60hm2,占已淤面积的55.58%)。另据古水、赵石畔村6座坝的实地调查,总坝地面积174.67hm2,而盐碱面积就达114.40hm2,占总坝地面积的65.49%。粮食作物在这些盐碱坝地上不能生长,造成资源闲置。因此,治理坝地盐碱、提高坝地生产效益的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
2 盐碱地的成因
从盐碱坝地外观分析,从上游到下游里“积水沼泽一盐荒地一重度盐碱一中度盐碱一轻度盐碱一非盐碱”分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坝系规划不合理
坝地淤成后,因受地形、淤积物和原沟床比降的影响,地下径流坡度由大变小,径流条件由好变坏,使地下水排泄不畅,水位不断雍高,导致坝地产生盐碱。
2.2 坝内淤泥含有可溶性盐类
坝地有上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的特点。由于蒸发作用,使淤泥中可溶性盐类随地下水毛细管上升,积于坝地表层,亦形成坝地盐碱。
2.3 排水渠道渗漏
坝内排洪渠多靠坝地一侧,除排泄汛期洪水外,还有来自上游的常流水,但往往因洪水淤积,使渠底高出坝地地面,在坝中形成“悬河”,增加坝地地下水补给,使地下水位不断增高,加速坝地盐碱化。
2.4 坝地埋压了泉水
较大的沟道多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形式以泉水为主,在打坝后,淤泥将泉水埋压,也会因排水不畅导致坝地盐碱化。
2.5 坝地常流水无固定河槽而自由漫溢
坝地形成后,改变原沟道比降,一般由原来的1%-2%变为1‰-2‰,甚至有的坝地前部有高仰现象。因此,地表径流条件恶化,在坝地地面形成宽浅而弯曲的河槽,延长水流在坝地上的人渗时间,增加坝地内的地下水量。为盐碱化提供条件。
2.6 不合理灌水
多数农民由于对坝地墒情掌握不够,对排灌关系、灌水制度、农业技术措施等问题的结合应用没有经验,盲目灌水,增加地下水的含量,也会加剧坝地盐碱化。
3 盐碱地的防治
根据坝地盐碱化成因,按照“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行规律,在坝地盐碱化的防治中,其核心问题是将过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除,尤其是排除土壤中毛细管水量,设法将地下水位降至碱临界水位以下(2.5m以下),这样就可从根本上解决坝地盐碱化的问题。根据对榆林市盐碱地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
3.1 暗沟排水
陕西第二水文地质队的观测资料表明。当地下水位小于1.8m时,土壤表层盐面积累迅速增加,耕作层含盐量可达0.38%,土壤盐碱化程度会由轻变重;当地下水位小于2.4m时,土壤剖面盐分就逐渐向下运移,土壤表层盐由积累向减少转化。因此,先顺水库背水坡脚处挖2m深梯形沟1条,用反滤料回填1m,形成坡度为1-2°的排水砂沟,上面用土回填,再在重盐碱地末端修同样一条砂沟,砂沟出口与排洪渠相接,排除水库渗水和降低坝地地下水位,就能降低和改善坝地盐碱。
3.2 开挖集水马槽截渗防碱
在有些坝地末端,修水库或有较多的地下泉眼,就会使上游地下水逐渐向下游地段渗透,造成坝地全部盐碱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及时在坝地末端开挖集水马槽截渗防碱,使地下潜流集中于马槽内然后自流排出,或用机械畜力抽水,排入排洪渠或灌溉渠内,加以利用。截渗马槽的长度,应按潜渗范围确定,宽度4-6m,深度应低于所要求的地下水位,一般为2.0-2.5m,马槽为梯形,边坡为1:1.5:1:2.0,达到槽坡稳定。在石料方便的沟道,槽底和下游边坡最好用浆砌石。
3.3 开挖沟壕。排水治碱
在盐碱化、沼泽化的坝地下部,如有泄水涵洞,可在坝地的尾部盐碱分布区开挖沟壕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排水渠可控制在排洪渠内侧,既能排除地下水,叉能拦截排洪渠的渗漏水。有条件的地方,排水、排洪可结合考虑,做到一渠多用、少占耕地。排水渠深一般为2.0-2.5m。排水渠的条数可根据盐碱面积大小而定。这种措施的优点是易于开挖,排水、工程费用低,便于检查。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影响交通运输。不便耕作,坝地肥料易流失。
3.4 改变利用方式。种植耐盐碱作物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实在难以治理的盐碱坝地,可以通过改变利用方式、种植耐盐碱作物等途径,提高坝地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改良坝地。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可种植水稻。水稻是一种需水量较大的耐盐作物,耕种前需大量的水来泡田。水稻需经常淹灌换水,土壤中盐分溶于重力水下渗入排水沟排走,使表层盐分降低。横山县赵石畔镇野人沟村利用盐碱坝地种植水稻,产量达到5700kg/hm2,既改良坝地,又增加收入。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可栽植柳树、杨树等。
3.5 洪淤压碱,落淤肥地
坝地是泥沙径流汇集的地方,在有潮碱返盐的坝地上,每年视作物生长收割情况,用控制溢洪道底高程的办法,有计划、有控制地引洪淤漫,压碱改土。特别是每年的头一两次洪水,其含有大量的牲畜烘干粪便、枯叶杂草和肥沃表土,落淤即可肥田。通过引洪淤漫,在盐碱坝地表层形成新的淡土层,有利于作物生长。每次淤漫厚度,一般以0.2-0.3m为宜,淤漫1年,可种2-3年不返碱。在无洪水可淤漫时,可采用抽水拉土或人工拉土的办法改良盐碱坝地,即先垫厚0.3-0.5m的黏土,然后再垫一层厚0.3-0.4m的黄土,有隔水阻盐的作用,能阻止下部水盐上升,并且黄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在轻、中度盐碱地上采用此法,可达到治碱、改土、增产的目的。
3.6 机械深翻。改变土壤性状
篇2
我国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属热量带的温带、干湿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内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森林植被茂盛,黑土肥沃广布,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由南部的辽河平原,中部的松嫩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组成,气候适宜,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具备农业发展的最佳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所以,我教学的时候,归纳得出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区位条件是: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水源充足;③地广人稀,有利机械化耕作。在长期教学中,我归纳总结出类似的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它们是区域农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在一定区域内,只有具备了这些区位条件,农业才能够得到很好发展。
1 对比东北平原与世界同纬度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与东北平原有类似农业发展因素的还有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我们如果从自然因素来分析,它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展因素是完全相似,具有: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水源充足;③地广人稀,有利机械化耕作。上述三点仍然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仅有的区别在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农业发展分带比我国东北平原明显。因此可以说,两区域农业发展因素,能够达到完整的知识迁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讲解一个区域农业发展因素,另一个区域也便水到渠成了。例如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三江平原湿地,在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也分布着许多类似的湿地。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因素进行归纳,主要是以下几点: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河流有凌汛。
在我们复习世界同纬度沼泽地的时候,就能够完全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如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沼泽地,加拿大的哈德孙湾沿岸沼泽地等等,这些沼泽地的成因,完全同我国的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因素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又如,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辽河平原的盐碱化,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我通过知识点的归纳,辽河平原的盐碱化成因跟华北平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旺盛;③不合理的灌溉。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成因同西北地区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过垦、过牧、过樵;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程建设不注意保护环境。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或地势起伏大;④植被破坏;⑤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⑥开矿。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最终一定会如上述知识一样,实现同类知识的完整迁移。
2 对比东北平原与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很多,只是相对东北平原来说,面积狭小,一些区位优势不如东北平原优越,但是,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取其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最终形成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譬如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四大区域中一些小平原和河谷地带都具备跟东北平原相似的农业发展因素。如果我们教学注意总结,归纳分析,容易得出,它们任何的区域中的农业发展因素都有和东北平原相同的因素。我们教学中把握好知识迁移,将会对教与学双边活动收效非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体,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它有利于关注全体学生,并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等。
地理学科是一门理论实际密切联系的学科,研究的中心在于人地关系,从最基本的区域的位置(经度、纬度、海拔)到该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民族、经济、交通、宗教等,各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联系,要理清这些地理事物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记忆,把每一个我们理解的事物加以串联起来,我们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构成思维导图的骨骼,另一方面同时,思维导图善用左右脑的功能,通过对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增强我们的创造力。所以说只要有一定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挖掘出自己的思维潜力。
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这也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由传统的重知识的记忆转向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中心进行研究这一主题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完全预见到将来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或问题,为了不让我们的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前提是对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制图,着重在关键点的处理。
那么如何制作地理学科的思维导图呢?
(一)制作地理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原则是运用联想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所以,第一步是根据你所要表达的章节内容选择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是你要表达内容的核心,围绕关键词所制作的一个思维导图是一个既具有逻辑性(归纳、演绎、类比),又具有发散性的,充分体现制作者个性化的围绕关键词的展开的概念关系图。
(二)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是就自己熟知和熟悉的事物或理论制作思维导图。比如,针对课本某节内容,布置学生进行设计,先由单节内容入手,然后到单元,再到整本书,最后可以联系和扩展到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
(三)初学思维导图的人切忌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思维导图,而要在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一开始就坚持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反复地实践直到熟练为止。制作思维导图的高级目标是使这种思维导图成为一种自然的思维习惯,并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于所需要运用的地方。
(四)制作思维导图可以用最基本的纸+笔的形式,但制作软件也很多,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Personalbrain、Brainstorm等,甚至可以用Office进行制作,最终以PDF或者PPT的形式展示,学生可以结合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软件。
(五)要想制作出好的思维导图,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广泛地涉猎多种知识是必要的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是建立思维导图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提高自己的信息量。
让我们看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吧。
例如,学习荒漠化内容可提问学生:什么叫荒漠化?荒漠化是否等同于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四种景观是否属于荒漠化现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采用图解方式可总结出荒漠化的真正含义(图1)。
图1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图
例如,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后,可让学生分析温室气体的增多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画出以下思维导图(图2)。
图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
从上面分析可知思维导图板书的优点:(1)思维导图借助简单的词语、线条、颜色、符号、图像来表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学生可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方便知识的提取和灵活应用;(2)同时呈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使其集中精力于主题学习,保持思维的连续性;(3)颜色和线条等多种刺激,增加提取的线索;(4)记录的过程简单快速,结果直观形象,信息量丰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方便记忆和理解。
篇4
5年前我们提出,气候变冷和构造活动变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4]。近期中国科学家对罗布泊的科学考察提供了不可辩驳的证据[5,6]。
1.几种沙漠化成因假说
人为破坏说:认为过度放牧和开垦,砍伐森林和破坏地表植被,以及水土流失是沙漠化的原因。
变暖说:认为在地质时期低纬度沙漠区的雨期、少雨期与高纬度冰期、间冰期的关系模式是,低纬度少雨-高纬度间冰期,低纬度多雨-高纬度冰期。在变暖的间冰期,低纬度地区少雨干燥,沙漠扩展。近年来,国外一些气候数值模拟结果,认为CO2 的温室效应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中纬度地区干旱,其它地区变湿。
海气相互作用说:认为是热带海温异常导致低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所引起。
反馈说:认为干旱开始后,由于植物枯死,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大为减少,形成对流性降水的可能性减少;半干旱地区过量放牧使地面反射率增加,改变地面能量平衡,导致下沉运动,造成持久干旱;雨云中的生物源材料的消失,使降水减少等等。
天文说:认为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使中高纬度夏季辐射量减少,导致冰期的发生和沙漠区的扩大。
变冷说:认为气候变冷导致降水能源减少,蒸发量减少,干旱使沙漠扩大[3]。
2.两则最新的研究报道
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3月23日消息 我国土壤地理学家日前在对比近年才公开的美国侦察卫星发回的影象时发现,早在1961年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这一发现有可能使罗布泊干涸时间前推10年以上。美国第一代侦察卫星CORONA于1961年发回的照片显示,当时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只是在湖区北偏西约70公里处有一片积水。而国家测绘局1958年绘制的地形图显示,这一年罗布泊的整个“大耳朵”地区都有湖水,水域面积达到5700多平方公里。如果上述资料都是正确的话,那么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就应该是在1958年至1961年干涸的。罗布泊的干涸,过去被归咎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大规模水土开发。钟骏平指出,如果罗布泊干涸时间上溯到1961年,那就应该说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开发只是加剧了干涸的进程,因为那时的开发规模很小[5]。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7日电 (记者赵春晖)刚刚完成对新疆罗布泊考察的中国土壤地理专家认为,在数千年以前,罗布泊曾是一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中比例尺调查图新法探索课题组的一份实地调查报告显示,罗布泊“大耳朵”干涸湖盆盐壳下1米至1.3米深处,有着20厘米厚的灰黑色淤泥层。通过对5个剖面淤泥层的碳十四测定,这些淤泥是5000年至6000年前有机物质的沉积。这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
3.气候变冷导致沙漠化
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气候的长期趋势是趋向一个新冰期,而人类的短期行为会使地球趋向变暖。在最近一次气候最适条件下亚非沙漠地带曾被植被覆盖。全球变暖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因为现在地球温度不一定是最佳温度。空间模拟分析指出,在全新世大暖期我国北方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9摄氏度,降水比现代多195mm,而1. 8万年前的最冷期,平均温度比现代低11.33摄氏度,降水量比现代少165mm。现在人们认识到,不把地质因素考虑进去,就难于搞清气候环境变化的实质。只有通过古今对比,才能确定人为影响的程度[2,7,8]。
一项计算机模拟分析显示,撒哈拉气候的巨大变化并不是人类引起的,地球轨道的逐渐演变使北半球变冷,季风变弱,导致降雨量减少,垂死植物减弱了蒸发作用,减少了降水的再循环,导致更多植物干枯死亡,苍翠的牧地退变为黄沙,居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9]。这是变冷导致民族大迁移的例证。任振球在1990年就提出北半球变冷导致沙漠化的观点[3]。
4. 沙漠化的地球轨道周期
引人注目的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与之相对应,大约5500年前,新到撒哈拉居住的牧民遭受了一次毁灭性气候的突袭。在几个世纪里,降水量急剧减少,苍翠的牧地退变为沙漠,牧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许多科学家推想,由于7000年前到达撒哈拉的人类过度使用土地而使植被迅速消失。事实并非如此,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大约9000年以前降水量就开始减少。在那以前,地球在每年6月处于近日点,北半球处于热夏,南半球处于凉夏,强烈的季风给撒哈拉带来丰富的雨水;在那以后,即5000年前近日点在秋分,北半球逐渐变冷,使降水量急剧减少,到1250年近日点在冬至,南半球最暖,北半球最冷[9]。因为处于同一纬度,罗布泊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并为撒哈拉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末次冰期鼎盛时期以来的陆上冰体的融化过程,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芬诺斯堪的亚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的融化始于1350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间的冰融量也很少。南极冰盖的融化始于18000年前获11000年前,并延续到5000-3000年前,初期融化较快,之后越来越慢[10]。18000年前正是近日点由冬至向夏至进动时期,南半球逐渐变冷,北半球逐渐变暖,与现在相同,10000年前近日点到达夏至,处于北半球暖期高峰,北半球冰盖融化迅速。10000年之后发生反向变化,南半球冰融持续,北半球冰融变少,5000年前近日点到达秋分,北半球急剧变冷,导致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急剧缩小。冰盖融化、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演化有明显的地球轨道周期。近日点进动周期为2万年,因此,目前的北半球变暖将持续1万年,重复18000年前的同样变暖过程。
距今约3800年,被称为“上千口棺材的坟墓”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遗址,出现在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名单中,小河墓地的重要发现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杨镰为记者揭开了这片墓地的神秘“面纱”。在小河以东17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它所代表的楼兰文明与小河同处罗布沙漠的大地理环境中,但楼兰文明的物质表达方式却与小河完全不同,并比小河晚1600年左右。3800年前的塔里木盆地中,没有丝织品,亦不见陶器,一群头戴翎羽尖帽、高鼻深目的白种人生活在这里;而公元后的塔里木则是一个兼有农、牧、屯田、贸易的社会。公元前与纪元后的塔里木,存在着一个文明大断裂,今人无法将它们连缀起来[11]。5000年前地球轨道周期引发的气候突变是“小河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
5.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仅凭自然因素引起撒哈拉明显的沙漠化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干系,差不多30%的热带雨林降水通过林木的根和叶得到再循环,砍伐林木会造成类似地球运转轨道引发撒哈拉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9]。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迁,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1],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12,13]。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夢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因而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14]。”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应该注意的是,风蚀造成的沙漠化和风飘流水造成的尘土和泥沙搬运过程是自然夷平作用的必然过程,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平衡的地质过程。过量减少水土流失会造成江河断流、入海口土地退缩、盐碱化、沿海水域营养结构失调和地壳均衡运动失衡等灾害。人类不可能杜绝土地沙漠化,只能把它限制在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定限度之内。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将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认识的一大飞跃。因此,应该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活动(特别是重大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盲目实践所造成的重大负面效应。砍伐森林、排水治洪加劇土地沙漠化的教训应该引以为鉴。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要承担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12,13]。
参考文献
1.石弘之.地球环境报告.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87-89,102-103,55
2.J. Houghton. 全球变暖.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8. 120-127, 90,226.
3.任振球. 全球变化. 科学出版社. 1990, 193-213.
4.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5.赵春晖。专家称数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news.tom.com 2005年03月27日21时51分。来源:新华网。news.tom.com/1002/3291/2005327-1988910.html
6.董永彪。罗布泊干涸时间有新说 美军用卫星图片最新解密。2005-3-23 18:43:00xjnews.com.cn/news/2005-3-23/2005323184233.htm
7.陈毓川,张之一,项礼文,等. 90年代地球科学的动向 .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7,165, 185,204.
8.杨学祥. 位能、形变能与热能的转换及全球变化的能量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科技快报) 2000,6(7):878-880
9.Sarah Simpson,撒哈拉的沙漠化,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2000,(1):70
10.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科学出版社,1992。118页。
11.饶沛。揭开罗布泊墓地神秘面纱 生殖崇拜遍布墓地。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6:31 法制晚报。tech.sina.com.cn/d/2005-03-30/1631566254.shtml
12.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 下一篇: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